大学语文论文15篇【必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语文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语文论文1
【摘要】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课程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学科的基础。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开展对于其它课程的学习,而且也有助于高职院校开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开展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研究工作,意义十分重要。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语文;教学
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时期,高职院校已经成为了我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但是,由于高职院校逐年强化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大学语文课程不断得到弱化,并且一部分院校已经将其从必修课改为了选修课,这些顺应时代发展的课程改革变化,一次又一次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底线发起了冲击。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吹响了创新、创业模式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号角,也对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警示。要求他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提高自己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营造更好的教学效果。只有所有参与到其中的人统一思想,提高教学改革认识,才能让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走出现在的尴尬局面,走上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正确之路。
一、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首先,教材中的内容陈旧,具有创新性的知识点很少。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在编写方面上仍然沿袭了高中语文课程的编写模式,这类教材,不能够让当今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后,迅速与当代社会的发展相接轨。虽然,在大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史记》等优秀的我国古典文学作品,更有大量的中西方近现代优秀文学作品。但是,学生在学习过这些优秀的作品之后,并没有一种方式让他们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其次,现存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陈旧,形式单一。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仍是应试教育,多数大学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中规中矩,缺乏创新。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趴着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根本不能为师生开展互动创造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因为学习乏味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直接影响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往的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都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层次的了解和独特见解,也需要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广大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随着各高职院校逐年的扩招,一方面给了更多优秀学生成材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出了挑战。高职院校更是面临同样的困难,在大环境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现状略显脱轨,他们越来越重视学生技能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原本应该是高职教育取得的重大突破。但是,他们却为了突出技能型课程的重要地位,忽视了大学语文等文化课程的重要作用。此种情况下,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必然会受到不小的冲击,这不仅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也影响了高职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下高职大学语文教改方案
首先,高职院校要提起对大学语文等文化课程的关注与重视程度,毕竟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我们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其中,高职院校的教学主管人员首先要紧跟教学改革大潮的推进脚步,思想上转变观念,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和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空间。比如多加课时,突出其课程的必修性等等做法。同时,要为学生经常举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大赛等语文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勇于自我发挥,敢于积极创新,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今后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后,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其次,教师要注重学生读、写、说等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虽然在大学语文的教育过程中,依然可以看见高中语文教育的一些影子,但是,我们对于大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来讲,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到一起,才是最好的途径。最后,制定多元化的大学语文课程。在学生大学课程各个阶段的学习中,大学语文课程都应作为必修科目,并且要强化其实践性。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制定,要采用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
三、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学好语文课程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还可以加深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因此,作为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好自己本职教学任务上的创新工作,更要在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上独具匠心,培养出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xx,(03).
[2]宋永燕.新形势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xx,(05).
[3]王育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xx,(04).
[4]孙怡,项朋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9)
大学语文论文2
关键词:大学语文 技术本科 人才培养
摘要: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结合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目的,调整教学内容,革新评价体系,加强课程外延建设,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有效支持。
“技术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形态,主要是在本科教育层次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紧紧围绕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变革传统教学中的观念、方式和手段,积极探索课程教学与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契合点,为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口径、厚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深化教学目的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实质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岗位适应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一种实施技术基本训练的教育。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其中创新能力更是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在完成课程本身的培养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树立只有创新教学才能培养创新人才的观念。在教学目的上,不仅要以增加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己任,更要针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深层目的,转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与失衡状态,促使二者的相互融合、渗透与协调发展。
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古人说:“诗无达话”,西方也有“一千个人里面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类似说法,就是鼓励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技术本科院校的学生终日埋头于公式数据的演算或实践技能的操作中,其思维方式普遍具有科学严谨性,往往关注于答案的唯一和操作的准确,而忽视了发散性思考的训练,甚至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大学语文课程可以让他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地去理解和体会文章,有利于改变已有的思维模式,拓展思维空间。经验表明,加强文学阅读、丰富情感,是提高想象力、改善思维习惯、促进科学创造的一个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以文学想象力激发技术创造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人才的创新是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创新,而创新的关键点是想象力。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理智状态中认知事物多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方式,但如拘泥于此,很容易陷于对人与事物关系认识的唯一性,而忽略了世界存在的多样性。文学与现实世界建立一种想象的、丰富而复杂的关系,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其想象和联想活动都极为活跃,心灵空间特别开阔,想象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激发。另外,大学语文中的写作训练也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劳动和思维创造,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获得启发,从而为技术创造得以实现提供前提和基础。
二、调整教学内容
第一,注重教学拓展,向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开掘。“应用型本科不同于普通木科,也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增容。它和普通本科相比,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它和专科层次相比,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强调一定的后续发展。”大学语文课在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仅是基础课,更应该是提高课。特别是在学生基础文化课程不多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有限的课堂中,以文本为中心,由文字而文章,由文章而文学,由文学而文化,积极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偏向于理工科的技术应用型院校学生来说,在单调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大学语文不仅能让他们了解许多优秀的文学经典,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可缓解或替代理工科课程的枯燥和单一。更能通过语文课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在丰富语文知识、汲取文化精髓营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鉴赏品味,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利于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走向管理岗位以致承担领导角色。
第二,针对职业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技术观。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一线科学技术人才的地方。在教育学生科学求“真”的同时,更应赋予科学技术教育以“美”和“善”的目的。大学语文教学应结合不同篇目的讲读,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技术观。首先,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道德观念,千百年来不知影响了多少志士仁人。通过对有关篇章的讲解,让学生明确理解自己所从事的学习、工作应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人类进步服务;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执著的科学精神。爱因斯坦用“深挚的宗教感情”来形容他探究科学奥秘的虔诚态度和执著追求,而这样的科学精神对于日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技术人才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再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现代科技分工越来越细,团队已成为普遍工作模式。可以借助大学语文《张中传后叙》中许远、张巡、南雾云合作抗敌的故事,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感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他们进行团队精神教育。此外,还可结合《大自然在反抗》这样的文章,介绍科技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会由于对生态的破坏给自然、环境、人类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让学生更加关注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应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训练。在专业技能方面,语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在个人技能方面,则能够强化他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技能。而在公民技能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及对多元文化进行客观分析的能力。普通话训练、课堂讨论、课后随笔、阅读笔记、演讲比赛、社会调查、学期、读书活动、系列讲座,等等,都可作为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落实课程的技能培养目标。
三、革新评价体系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课业任务较重。以一次考试的成败来论英雄,既给学生加重了课业负担,难以考出他们的真实水平,还往往冷却了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试题考试的方式,对学生平时的创造性表现也难以评价,对其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更是难以考察。因此,必须建立能够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开放式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新型考核评价体系。
大学语文考核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能力为目的。课程考核采取闭卷考核、开卷考核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方式。理论部分采取闭卷方式,考试设计基于但又不局限于教学内容,适当关注当前语文研究问题。主要考查学习者理解与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知识的程度,考查他们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实践部分采取开卷方式,考核形式以自主阅读、写作为主,只做统一要求,不出统一试题,不设固定答案,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把被动应试变成主动思考、辨析、创新和提高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全过程,给予相应评价。在日常学中设置普通话练习、演讲、讨论、辩论等小环节,对积极参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这样,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平时与期末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学习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考核评价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评价体系,以此来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四、加强课程外延建设
为了使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在课程内部挖潜的同时,还要积极加强课程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等课程外延建设。
首先,要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技术水平。作为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应该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个人的技术教育能力,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字、图像、声音、图片集为一体,化静为动,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其次,要提倡小班授课,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大学语文课程出现了一定的边缘化倾向,教师流失严重。加之大学扩招,造成师生比失调。因此,大班灌输成为时下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就目前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数量比综合性大学要少一些,在师资和教学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完全有条件开展大学语文的小班教学。
再次,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拓展教学空间。大学语文课程不仅关乎语言、文学,对人类历史文化的追溯和感悟,对人生、社会的哲学思考,还应文理相通。因此,大学语文学习需要一个“大”的视野。语文最重要的教育,除了表达之外,就是阅读,大学语文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大量的文学经典来加以支撑。高校图书馆是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因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藏书往往相对较少,加强此类书籍的馆藏无疑十分必要。大学语文还可以与专业背景相链接、与校园文化相链接,与社会生活相链接,注重与其他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之间无法割舍的关系,丰富课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开阔学习视野。
大学语文论文3
一、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作为面向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1.大学语文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在人格品质体系中居核心地位,支配、调控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取向,对实现一个人的人生目标起着动力和激励作用。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命运。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执著追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留下的那些彪炳千古的文学作品,对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的苏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壮怀激烈”的岳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杜甫“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的忧国忧民意识,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激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英雄豪气,文天祥“臣子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忠贞誓言,无不洋溢着崇高壮烈、震人心魄的情怀,这对于青年学生汲取精神营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巨大的感召力。
2.丰富大学生的心灵体验
大学语文课程以经典文学文本为载体。文学以最自然的生命存在感悟世界,以诗意的方式呈现现实。通过文学世界认识自然、自我、社会,并在精神上实现超越,是文学的功能之一。可以说,最丰厚的人文情怀、最闪耀的人类智慧、最精深的普世价值,都在那些伟大的著作当中。这些都是最鲜活也是最感人至深的力量,能带给大学生丰富且自由的心灵体验。比如,读沈从文,如在午后煦暖的阳光之下饮啜一杯淡茶般恬淡、清然,学生们在如诗如画、如梦似幻、田园牧歌式的桃源福地中感受和谐隽永的诗意,心灵在喧嚣复杂的尘世面前无限舒展。读《相信未来》,便能于唯美意象的建构中,感受到那一代人,如何在黑暗艰难的岁月里,借着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力量挺起不屈的脊梁文学伟大而迷人的东西正在于其对大自然的诗意呈现、对人类生活的深情书写、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守护、对美德与善良的高度张扬以及对人类精神困境的深切焦虑。这些都外化为无限多样的艺术品格,学生的心灵在与这些艺术品格的碰撞中得到滋润、丰富和完善,并逐渐拥有欣赏美的眼界、包容的心态、仁爱慈悲的情怀、坚韧不拔的意志、守候未来的期待等等。如此,他们的心灵便不会苍白贫瘠。
二、如何以大学语文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1.设计合理明确的课程标准
大学语文课程必须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授课安排。但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大多都没有合理的、明确的教学标准。没有课程标准,就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性质定位的不准确;没有课程标准,教师就不知道围绕着什么主题来讲,应该如何把握整个教学的进度,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不明确;没有课程标准,课堂的教学内容往往很随意,有的教师讲文学、有的教师讲语言、有的'教师讲写作、有的教老师讲文字。即使是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随意确定教学的侧重点。只有制定合理的、明确的教学大纲,才能规范大学语文教学、保证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2.编写有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
语文学科具有天然的人文特征和向善、向美的感召力。大学语文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正确思想以及人文精神出发,编写出适合学生的教材,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教材编写人员应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大学新生已有的语文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细致研究高中语文教材,对于大学语文教材和高中语文教材应有所区别。
首先要有明确而深入的认识,对于如何在高中语文基础上拓展深化大学语文教学要有科学而系统的规划,以此保证大学语文教材与高中教材衔接得自然而合理。尽量避免安排与高中教材重复的选文,以确保学生能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避免产生厌烦情绪。要打破以往古典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且尽量选取一些文章简单,但有一定哲理性的作品。因为就学生目前整体的接受水平而言,绝大多数古文都看不懂。看不懂、听不懂就无法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合理安排古代文学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国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之间的比重,针对大多数教材经典性有余,多样性和时代性不足的问题,应加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的比重。不能厚古薄今,过度依赖传统文化,应看到现当代作品,特别是当代作品在反映当下社会现实方面的巨大作用,应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选择更多当代作家的作品,包括近些年崭露头角的新生代青年作家的作品。另外,精选部分外国文学作品编入教材,将国外思想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如自由、平等、博爱、感恩等展现给大学生,通过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形成合力,给予大学生更加全面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呵护。温儒敏版的《高等语文》就将一直以来深受学生欢迎的金庸、琼瑶的作品选入其中,陈洪版《大学语文》中甚至将罗大佑的歌词选入教材,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尝试,也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教材选文要有助于青年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有助于青年学生养成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应对选文可能给学生带来的思想情感上的影响和感染多加考量,对于选文在学生人格气质形成方面的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优秀的文学作品灿若星河,可供我们选择的余地非常大。仅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例,既有柳永、李清照的哀婉凄凉,也有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豁达,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也有“春风得意马蹄疾”。即便是同一位作家,也有不同风格的作品,甚至同一作品中也会既有“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也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那些展现生活中美好而温馨一面,让人读来轻松惬意的作品不胜枚举,那些语言幽默诙谐又充满生活智慧,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又受益匪浅的作品也并非少数,那些作品中塑造的敢于直面惨淡人生,不屈不挠向命运抗争,向残酷现实反击的人物形象同样不计其数。我们完全可以将更多这样的文本编入教材,特别是教材中诗词这一版块,必须改变婉约类作品一统天下的现状,让学生不要小女儿气地整天沉浸在伤春悲秋、无病呻吟的小小象牙塔中,应该走出个人世界,面向大千世界。应选择一些气势恢宏、慷慨激昂,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精神振奋的作品为诗词教学注入一剂强心剂。大学语文选文只有多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和坚强豁达的人格气质,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3.改进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成败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成为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因素。因此,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立足课堂,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上呆板、枯燥的授课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应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新知,从而养成学生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诗歌、散文时,先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让学生对诗文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当学生们进入状态时,再加以适当的讲解和启发;在戏剧教学中,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戏剧中的主要人物,在讲台上把戏剧情节再现,通过戏剧表演,有利于学生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品的主题;学习议论文时,先让学生对有关论题展开辩论,借以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然后老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还有,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用图片、音乐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拥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努力钻研,以坚韧的毅力完成学习任务。
(2)开展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剥夺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权利。大学语文教学要为学生运用语言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机会。第二,要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开发一些实训内容,例如开诗歌朗诵会、撰写鉴赏文章、戏剧表演、电影配音等等,通过这些实训活动既锻炼学生的朗诵、鉴赏、写作以及表演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意识,还能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祖国母语的热爱与认识。在活动中既展示了学生的才华,也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得到充分的运用。另外,为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组织学生去风景名胜地区参观考察,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开拓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实用价值,为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如与文化素质讲座相结合,安排唐诗系列讲座、人文素质讲座等;与校园文化月活动结合,开展辩论赛、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大学语文知识竞赛等;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暑期实践活动等。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好平台,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居主导地位,高职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
大学语文论文4
大学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传播活动。它以语言表达为重点,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利用语言实现师生间的信息传输和交流。语言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水平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对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和特色加以探究,希望能提升大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互动交流过程,通过语言实践开展,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及其特色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运用语言,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思想概括和内容讲解都应体现其言语特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自己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呈现出来。因此,言语特色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师的艺术表达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感染力、动听程度以及学生对语言的接受程度。教师如果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语言生动、特色鲜明,就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更愿意听课。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语言,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循循善诱、步步设疑,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能让学生全面认识周围的事物,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语言艺术的具体表现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语言,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融入教材的意境中,让教材内容呈现出一种“说风闻声,言雨见形,谈花花现,指人人在”的真实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涵。例如在讲授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情感、色彩等方面认真体会,将该诗当作一幅田园风光图来鉴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充分领悟诗中“心远地自偏”“欲辨已忘言”等哲理性诗句,既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又能充分理解课文大意。不同文章特点各异,教师须采用富有特色的语言和适当的教学形式,在讲课时尽量声情并茂,积极转变语言风格,以更好地传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对于叙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为了将学生更好地引入情节中,讲授时可用或高昂或低沉的语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论述类文章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可借用名言警句进行综合表达,使学生对文章的内涵和主旨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拓展思维。至于意义深远、辞藻优美的散文,为了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在表述时可加入绘声绘色的描述。例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为了更好地表现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教师可用朴实深情的语言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加珍惜父母亲情。语言具有很大的魅力,激昂深沉的语言令人振奋,动听优美的'语言使人愉悦。大学语文教学对语言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无论讲述课文还是范读,教师都应注重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以及语音的抑扬顿挫。在讲授一些情感细腻的诗歌和散文,如《声声慢寻寻觅觅》《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时,教师可配合乐曲,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为学生范读,使学生在富有特色和感染力的语音中对文字产生切实感受,加深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对于教材中扣人心弦的戏剧及曲折生动的小说,教师为实现情景再现,可事先进行语言设计。如在讲授杂剧《窦娥冤》时,教师可用激昂悲怆的语调表现窦娥的无奈愤怒之情,用急切的语调凸显窦娥的不甘,使学生对作品做到感同身受。
三、提升语言艺术的措施
1.化枯燥为有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现代大学生思维开阔、兴趣广泛,但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极具吸引力的语言,即使学富五车,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使枯燥的知识向生动有趣的内容转变,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增强教学的“可听性”。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有趣的知识,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色。教师在教学时,为了配合语言练习,可播放一些优秀影片,为学生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中外名著时,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作品的审美活动,在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使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化陈旧为新颖,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通常包括几大版块,即修辞、语法、文字和语音等。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全面系统地介绍每一版块的内容,或详细讲解本学期课本中安排的二三十篇文章,反复研讨、细致拆解课文。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之一,就是“炒冷饭”。教学方法陈旧,且大量重复中学语文知识;教师语言枯燥,既没有趣味性,又毫无启发性。这样即使遵循量化的标准、科学的教学程序、合理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大学语文教学应与时俱进,化陈旧为新颖,创新教学方法,使课程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应增大信息量,补充新内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同时,教师在讲课时,不应平均用力,而应立足重点。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采用新的方式,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
3.引入语言艺术新形式,确保课堂生动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的进步促进了语言文化的发展,大量新鲜的句法和词语不断问世。一名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除了具备一定的语言积累,还应尽量掌握“热词”,涉猎新词,对新出现的语言现象加以关注,构建属于自己的语言库。教师只有吸收各种新的语言艺术,并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地使用,才能使语言表达更加得心应手。例如,在讲解词语时使用一些新鲜的语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和亲近感,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语言讲授从陈旧、枯燥向新鲜、有趣转化,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向主动学习转变。这样既克服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确保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富有趣味,进而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语言魅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和语言特色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教育,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多地感悟语言的魅力,对文学之美有更透彻的感知。
大学语文论文5
摘要:语文是基础性的学科,伴随着学生走过青春。那么步入以专业技术为主要方向的中职院校的学生们,对于语文课,自然少了热情和主动。那么作为老师,就要引领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成人高考后的大学语文教学就能顺利开展。
关键词:中职院校;大学语文;兴趣
如何让大学语文教学和学生兴趣走向结合,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老师,要多方面考虑教学的大环境,探究从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从这几个方面具体阐述。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大环境
(一)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需求度。在中职院校,基础课的学习永远处于次要的位置,在外界看来,似乎只认为中职院校学习的是专业知识。所以在学生心目中,属于基础课程的语文可有可无,对于有成人高考压力的低年级学生,还抱有学习的热情。当成人高考结束后,更觉无所用处,所以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热情俨然处于低迷状态,需求度不高,在教授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这无疑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就有不小的压力。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人才培养是不是只需要单纯的专业人呢?其实人文教育这块不容忽视。显然,相比于其他理工类课程,语文在一定程度上仿佛更能吸引学生。语文对学生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审美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意义重大,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只有改革语文教学的常规模式,改变学生以往的态度,明确课程定位,革新语文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才能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真正成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二)实施过程具体问题。其实对于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学生自身的不重视。当成考的压力结束后,学生的心态有所懈怠,对于大学语文课程,自然没有兴趣和热情。而且他们初中语文功底相对比较薄弱,职业院校更专注于技能这块,自然就不加以重视。2.教材的迎合度不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依然发现由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并不能很好地领会教材选文的意义,课文和他们自身的专业贴合度也不是很高,不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所以很难感兴趣。由于资料的缺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显得吃力。而且教师和学生年龄差距比较大,话说三年一代沟,这样代沟就显而易见了。有些网络用语或许教师从来都没听说过,却在学生间弥漫。教师把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灌输,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反应,以至于索然无味,而且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够,还停留在原有的思维之上,这就更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实际上真正要教好大学语文课,需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要吸引住学生,就得在教学上求深、求精、求新。3.阅读量匮乏。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阅读量极少,就算阅读也以电子小说为主,内容多为武侠、言情、玄幻等。网络小说的风靡,尤其以之为模板改变为电视电影作品,更为学生喜爱,更觉书本无用。久而久之,经典名著淡忘在学生视线里,甚至对一些著名作家学生一无所知,渐渐对课本知识失去了兴趣。4.排课的不稳定性学生进校一年级,主要是围绕成考进行教学,所以教材是比较固定的,课时量也在相对固定的状态。但是进入二年级,在结束成考后,语文的教学就处在摸索阶段。当成考提前一年后,第二年的大学语文也是刚开了头,所以排课等没有形成固定的态势,以至于课时量不稳定。即使在同一院校,也存在课时此多彼少,很不平衡的现象,这也严重影响到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
二、学生兴趣的初步研究
(一)影响学生兴趣的因素。1.年龄因素。正值00后的.广大学生,处于成年人左右的年纪。内心喜欢的语文课文自然是新鲜的,符合自己年纪的,切合自己的。对于一些陈旧的、年代长远的知识不感兴趣。尤其是古文、古诗和毫无故事性的文章。2.环境因素。手机的风靡,已经带走了很多学生的注意力,课间时间无疑是在手机的陪伴下消磨时光的。图书馆成了摆设,很少有学生能认真看几本书。大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投入于书本的能力下降,更别说投入于书本知识。所以科技的发展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或是等同。且现在人手一手机,乐趣就显而易见了。(二)当下学生喜爱的文学走向。1.故事性强的小说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一些小说类的文章颇感兴趣。尤其符合他们年龄的,情节丰富多彩的有意思的小说。就比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学生就比较喜欢阅读,故事性对他们来说是较吸引的。2.改编成电视电影等影视作品这是当下的热点,很多作品被搬上了屏幕。电视电影娱乐着我们的生活,于是对一些明星演绎的作品更为津津乐道,这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所以对文字作品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兴趣。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何以笙箫默》等。3.短小浅显的文章现在处于快节奏的生活,大部分学生的耐心不够,所以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更愿意读短小浅显的文章。太过冗长的没有耐心读,难懂深奥的不愿意花心思读,所以适当挑些这类文章也能调节上课的氛围,免得死气沉沉。
三、如何培养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
(一)组织关于语文课程的活动。学生喜欢参与活动,这是好事。那么语文课能开展什么活动呢?大体无非是演讲比赛、辩论赛、话剧表演、文学讲堂、作文比赛等形式。可是久而久之,还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吗?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在形式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变化,比如作文比赛可以配上图片,篇幅也可以缩短;话剧表演可以让学生编剧,加点搞笑元素;辩论赛可以采取擂台形式,模仿综艺节目等等。因为现在学生接触的东西太多了,可能教师都无法涉及,所以教师本身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迎合学生。
(二)课堂采取多种形式。我们通常的课堂就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粉笔、黑板、电脑、笔、纸等,似乎一切都太过枯燥和简单。其实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语文的教学也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比如作文课,可以带学生参观学校,出门短游,这样就有话可以写,不至于一到作文课,第一时间拿出手机百度。
(三)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学生喜欢的文学作品走向已经比较明确,那我们应该适时地迎合学生,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传统观念,觉得学生就应该学那些知识,就应该跟随教师的步伐,那就大错特错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先从他们感兴趣的入手,这样教师就能很好地掌控课堂了。
(四)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上课阅读课文的时候,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而不是一头雾水,渐渐地学生就会知道怎样阅读文章。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夹杂些阅读课,选择一些简单通俗的文章让学生阅读。更可以带学生去图书馆,在书的海洋里领略阅读的魅力。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如何实施开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但是教师作为引路人,如果不能给学生做好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向上,那么枉为人师。纵然我们处于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身边有太多诱惑,人浮躁无法定下心来。其实抛开一切杂念,我们是不是能定下心来认真看一本书呢?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让自己与时俱进,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会喜欢怎样的文学作品。师者,不只是传导授业解惑,更是融入其中,让学生明白教师的一番苦心,那么教学就能顺利进行了。
作者:倪思远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常州交通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刁丽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D].江阴职业技术学院,2006,5.
[2]娄红岩.浅谈调动大学语文课堂学习气氛的技巧[D].西安思源学院,2015.
[3]金荣,伍海霞.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究[D].巴音学院,2010.
大学语文论文6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及学生个性的发展,高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因而创新高校大学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语文教师使用老套刻板的传统课堂教育方式讲解传统文化,重视了文化发展,而忽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大学教师优化髙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讲解方式,建立立明确的教学目的,改编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做到传统文化与现实教育的相互融合,这是提髙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而提升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扩展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同学们传统文化的道德素质水平,树立同学们的爱国敬党品格尤为重要。
一、重视离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引导学生自觉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学习意识是顺应我国未来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条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为推动新课标的深化改革作了重要的准备。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升和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创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课堂的授课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摒弃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等不合理的传统文化学习方法,同时提高了同学们对事物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并加强了学习和认知能力。高校大学生对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学习意识的培养不但有利于同学们提高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还能帮助增强大学语文教学的监察力和教育方式的掌握力度。更进一步说,引导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实现中国教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同时消除了大学语文教师基本一致性的情况再次出现,进而增强高校大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二、离校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基本概况
(一)髙校对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现阶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量传递速度的丰富性和迅速性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文化教育的需要,高校往往只关注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培养而忽视了髙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因而往往缺乏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投资力度,阻碍了开展高校大学语文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为了保障高校大学语文文化教育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高校增加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入是保障现阶段传统文化教育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然而,高校每年在专业项目成果的研发方面资金投人较多,对文化资金方面的投入还无法满足开展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得传播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降低了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大学领导缺乏对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如果说教育是承继传统最主要的形式,那么学校教育就是民族精神塑造的最主要阵地。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优秀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品质,只要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成功抵御住外来不良文化的诱导,进而形成正确的思考观念。
髙校开展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当中,往往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储备,不利于开展高质量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推动高素质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因而,重视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推进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大需求。由于现阶段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缺乏专业的文化人才,使得许多语文教师肩负起传递传统文化的重任,不利于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的深人研究,因而在传授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足。加上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年龄也趋于老化,使得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带头人,不利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科学有效的进行,不利于实现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三)学生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性不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新世纪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然而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和传统的文化教学模式使得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高校大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降低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现阶段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容的单一性,也使得我国高校传统文化的教育规模比较小,很少能够出现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利于实现我国髙校大学更大范围内高质量传统文化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降低了大学生参加有关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四)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单一性。科学技术的飞般展使得传统的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多样性可言,只是依靠老师讲解和板书来进行课堂学习,不能合舰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影视扩展方等进行教学内容讲解。在教学过程当中,仍然采用传统“三步走”方式进行教学,没有新意,乏味无趣,这和大学语文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这种以讲解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让大学生很难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剖析,同时缺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探讨,造成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的单调沉闷,枯燥无味,降低了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在进行高校语文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测验中,同学们只是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了背诵记忆,不能进行自我观点分析陈述,对学生自我发展不利,不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功能。各髙校教师应首先发挥先行者的模范作用,以提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为先任,再选用适合的方式方法将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融人现代教学体系中。学校也应适当地给予教师自主权,不能拘泥于传统模式课堂的文化教育方式,给予大学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积极活跃性,只有不间断地创新和超越,才能发挥出传统文化固有博大精深的影响力。
三、加强离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一)加大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人。由于经费问题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创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为了有效实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满足高校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应当加大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人。高校应当重要实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资金的专项投人和使用,积极推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经费的合理、高效使用,充分提升有限专项文化经费的利用率,引导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大学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与改革大学语文教育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相结合,确保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的准确性’这是决定大学语文教师提髙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大学领导对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为了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水平,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应当引进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高素质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队伍建设。高校大学应当积极组织和开展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和教师自觉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和创新工作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高校在对传统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改编时,编撰人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探讨交流,建立明确的改编方向和构思网络,增加能够开发同学们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的课后作业,同时结合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观念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材做出整体融合,得到逻辑与现实结合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性。现阶段,为了增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开阔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视野,丰富传统文化活动方式,提升大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髙校语文教师应当自觉提升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丰富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提升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质量,进而增强大学生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高校大学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课堂应当营造出良好的思考和交流环境,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当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探索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中。
(四)创新高校大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为了创新高校大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高校大学老师应当改进讲课方式,适当增添活跃开放的知识内容,营造丰富有趣的课堂环境,提升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学语文老师就教育改革的要求,重视对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技能的教育,这是提高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的一种高效方法,为了增加大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学习的趣味性,大学语文老师应该多采用高科技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开展文学讲座、文艺汇演、书画比赛等活动,促进同学们进行分享与交流,加强了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概括和汲取吸收,使学生实现对传统文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而实现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配置,希望使传统文化意识能够在教师和学生中引起广泛的关注。
四、结语
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应添加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此培养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建立合适的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改进大学语文传统教学方式。同时整编大学语文教材传统文化部分的系统融合’开展文化活动,则可以促进大学生亲历传统文化,体会古老文明的精神,让大学生走近传统文化,学习、理解、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彩世界,营造开放活跃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进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大学语文论文7
一、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构建
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改变教学只能在课堂中完成的认识,要改革教学以单篇课文讲授为主的模式。实践教学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满足学生对课程的实际需求。作为地方院校的学生,他应该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未来的建设者。这需要学校为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好”的毕业生,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要“接地气”,满足地方的发展需求。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从文化层面对地方的情感认同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需要从多方面予以构建:
第一,有一本适当融入地方文学的大学语文教材。以中外文学经典组成大学语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直以来通行的做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取得很好的成效。作为地方院校来说,我们选用其他成熟的教材当然可以在短期内从面上实施教学。但有些问题却值得我们思索:大学语文教材“地方性”凸显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特色的培育。总的来说,大学语文现有教材内容都具有全面而系统的优点,但部分教材的个性特色和整体核心思想则需加强。大学语文教材适当融入地方文学主要是通过地方文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面向地方文学的阅读实践和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二,有一部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大纲。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大纲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指南,是教学实践活动安排的依据。作为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它不同于一个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可以分学期完成不同的目标,而大学语文教学只有一定量的学时,制定实践大纲应充分考虑教学时数的限制。因此,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大纲应该突出重点,主要从地方文学阅读、地方文学资料收集、地方文学田野调查、地方文化采风等方面予以安排。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会突破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而达到逐步内化为培育自身文化素养的自觉追求,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追求。
第三,有一批代表性强且关系稳固的语文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不仅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而且还能在实践教学基地与高校的长期互动中,实现双方多领域的合作。作为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它的创建应该紧密结合课程的需求与特色,同时应该考虑实践活动开展的便利性。教研室应当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规范管理要求,明确实践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指导教师的职责以及管理措施等。
第四,有一些影响较大且成果丰富的语文实践教学重点团队。在具体的组织方式上,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以若干个学生为一个基本单位组成学习团队,团队的划分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语文能力等因素,团队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个团队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实践环节强调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在合作式的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理念和竞争意识都能得到加强。但大学语文教学由于学生来源比较广,授课教师数量也比较多,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活动因此很难做到均衡开展。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一些重点团队,对重点团队予以重点支持。通过总结和宣传重点团队的实践成果,在学校和地方产生良好的影响,以此促进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得到良性的持续开展。
第五,有一套具体灵活的实施内容和方法。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活动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组织民间文学采风,地方文学资料的田野调查,以地方自然或人文景观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凸显地方主题的演讲朗诵活动,地方街区规范用字调查,城市市民阅读习惯调查、公务文风的学习调研以及有关地方文学作品的改编和表演等。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在内容的设计上要避免空洞,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在方法的选择上,要有操作性强的切实措施。
第六,有一个合理的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价办法以及教学反馈机制。现有的大学语文期末考核方式一般是考试或考查,最终成绩结合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进行评定。这样的评价方法在操作上简便易行,但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以及语文的应用能力,尤其是对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行为和效果评价不够。在对学生评价方法上,我们可以融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如对学生的调研报告、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其成绩纳入学期总评成绩。在考核目标上,我们对学生除了必要的文学知识考查以外还应该结合地方文学设计更加开放的问题,使得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习素养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展现。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要取得良性发展,还需要建立师生能够平等交流的教学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从而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体现为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这实际上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语文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给予政策支持,在课时及经费方面予以必要的扶持;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教师在观念上有所更新,我们强调人文教育不是说固守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文学知识的承传方面确实有其优势,但随着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语文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教学。
二、构建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应当注意的问题
实践教学可以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地方文学可以为大学语文实施实践教学创造便利的载体。基于地方文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创新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而且还有力推动教学方式、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变革。当然,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处理好“功用”“实践”“人文教育”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我们一方面应当看到学生就业中实用技能得到越来越重视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学生在选课时也越来越重视功用性,“学习这门课对我有什么用”是学生选课首先会思考的问题。教师如果仅仅只是批评学生功利主义的选课观,这是不够的,学生也难以接受。因此,课程教学还是要审视自身,从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来增强课程的“功用性”,“功用”是靠实践来积累和实现的。但强调“功用”,并不是排斥“人文教育”。基于地方文学的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应该紧扣实践的精神,在实践中感知文学、探究文学,从而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真正的感染,实现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的目的。
第二,要处理好地方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我们应该看到基于地方文学的大学语文教学在知识系统性方面存在的缺陷。为避免知识系统性的缺陷,我们可以采取的办法有:一是教材编写首先应有核心思想,然后概括出若干个单元主题,单元的主题既要精练典雅,又要切合地方文化的精髓,每个单元主题能涵盖选文的思想内容。每个单元既有地方文学的经典代表,又选入中国文学史上反映类似主题的经典作品作为单元的拓展;二是有必要通过单篇课文的相关知识链接和研读思考,使课程内容避免封闭而呈现出开放的特点。根据每单元课文的具体内容,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好实践教学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三是教材中以附录的形式简要标明中国文学史和地域文学史上比较重要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作家作品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对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有大致的了解,这既方便学生查阅,也可用于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实践。
第三,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并不是对现行的教学体系和方法的全盘否定,更不是对课堂教学的漠视和放任自流,实际上良好的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学能够得到顺利开展的前提。只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教学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总之,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应注意符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功能。地方文学进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其是否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功能决定了课程的发展基础和生命力。从教学改革的层面来说,结合地域文学来实施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可以改变现有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实践教学载体缺失和核心指向不明的不足。当然,把地域文学应用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并不是要把我们的教学拘囿于地域文学相对局部的空间里,而是透过一个独特的视角开放地引导学生感知全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元性,通过大学语文实践教学逐步培养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及其价值,形成关注和热爱地域文学的意识,从而通过实践的层面更好地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
大学语文论文8
本论文针对当前特殊高等教育大学语文教材与聋人学生学习特点不相适应,与一些专业不相匹配的现状,提出了在编撰高等特殊教育大学语文教材时注意与聋人群体心理和生理特征及与其所学专业结合的构想,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引言: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对聋人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对聋人的素质要求明显的不同以前,而在人的诸多能力中,人的阅读能力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重视特殊教育中的语文素养的培养,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必须开好大学语文课,教材是关键。
目前各地聋校在选用教材主要有完全使用普通学校教材或自行开发校本教材。从聋生的特殊性出发,必须要有适合聋人的大学语文教材。
一、特殊教育大学语文教材使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特殊教育大学语文教材就是根据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学实际需要,为特殊高校师生应用而编选的语文材料。
目前我国的高校特殊为特殊群体编写的现有的,专门的针对某一特殊群体的大学语文教材及其缺少,现阶段,高等特殊教育大学语文教材普遍选用与普通高校所通用的语文教材,而我国的大学语文教学种类繁多,各校选择也不尽相同,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一般作为某高校的一个院系而存在,接受教育的群体人数较少,从事编写相关教材的人员较少,成本较高,因此语文教材的选用也常随着其他学院的选择而统一采用。
我们且不论现下几套选用最广泛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不足,单从接受特殊教育学生的自身生理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与普通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而且他们在校学习的专业有很强的职业性特点,就以聋人大学生为例,聋人因听力的缺失,获取信息的渠道与常人不同,只靠视觉器官的直观形式获得信息,并进行交流,因此视觉敏感,形象思维非常发达,而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就相对的比较差些,智力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或慢于常人,因此适合普通大学生的语文教材并不一定适合聋人学习。
另外,特殊教育高等学校开设的针对聋人教育的相关专业,一般偏重于职业技能,而现有的聋人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中的古代文学,诗歌,散文等内容占据的比例太大,远离聋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与所学的专业偏离太远,从内容结构上讲难度大,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二、聋生的身心特征和学习方式
聋人群体有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聋人丧失了听力,使用手语和他人交流,以目代耳,主要靠视觉器官来获取信息,视觉比常人敏锐,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聋人形象记忆较强,但是逻辑和抽象思维就比较差。聋人易于离开实际去思考问题,现实性较差,思想方法具有明显的片面性。聋人主观性较强,观察问题往往只看到问题的便面现象,却不大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倾向眼前,较少考虑长远的利益。偏向物质世界和情感的直接表达,而不愿去探索知识世界的内涵。聋人的记忆特点:对语文材料的来说,最为显著的就是记得慢,忘得快,记忆不牢,不精确。
这与聋人的感知特点和记忆方法有关的,聋人缺少了一条最重要、最常用的感知语言的途径,而聋人的发音得不到听觉的监督,也是记忆力不准确的原因。对聋人来说,自幼未能习得语言,对语言的理解极差,多采用机械识记方法,他们更倾向于逐字背诵,极少会按照意思重新组织句子,不会灵活变换另一种说法,所以记忆效果极差。聋人言语活动课时较少,语言得不到强化,遗忘较快。聋人的这些特有的特点决定聋人与常人的不同,让聋人按照常人的学习方式及模式是不合适的,这不利于聋人群体的成长和个性的.发挥,让聋人学习常人的语文教材更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们急需编写适合聋人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的语文教材。
三、教材编写理念、原则及内容
教材编写理念:大学语文应当发挥其人文教育之功能,也必须承担语文作为工具的基础性责任。我国近年来不同类型的特殊教育高校逐渐成立,而且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作为特殊群体一部分的聋人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高等学府学习文化和技术知识。大学语文课,不仅可以架通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联系的桥梁,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增加智慧,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交际能力。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这门课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人格、提高情商、开阔视野和改善思维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教材是实施教学理念的教学蓝本。因此,我们极其需要适合高校聋人的语文教材。
教材编写原则:1、以人为本教材的编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教材的编制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既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要依据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聋人高等特殊教育主要偏重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知识面适度,适合聋人的学习特点。
2、科学性聋生只能以目代耳去认识事物和现象,导致他们在认判断和主观感受等方面都和常人有所差异,在理解和运用相对抽象的知识方面的内容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误解,导致聋人的文化素质比较地下,采用普通的大学语文教材不适于聋人学生的学习,聋人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直观的内容,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取舍编写形式一定要合理。
3、实用性教材的编写要结合教学实际及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呈现内容应跟专业相结合,所选内容不仅文质兼美,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具有专业性,那么学生在学习是不觉受作者思维影响,可以促进学生专业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毕业后要走入社会,没有过度,对工作胜任有一定困难,所以在学校就要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怎样写各种应用文,达到学以致用。
教材编写内容:在与多位教师的教学探讨过程中,我们根据语文本身的性质,大学的特点,聋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及聋教育专业发展实践中,对聋人高等特殊教与大学语文的编写内容分为如下:思想文化篇、审美鉴赏篇、明理思辨篇、经典实用篇五个部分。这些内容融合当前一些聋教育界的探索性的理念,也吸纳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教育经验和体会。
四、结语
随着近年来特殊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高校特殊教育取得非常大的进步,开始逐步形成自身特色,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但对特殊教育的规模提出要求,更对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的公平提出要求,对教材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本文结合高校特殊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方式及专业发展的特点,在结合时代和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并从教材的编写理念,原则及方法等方面研究其实施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以期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希望能对当前的特殊教育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起到一定的启发、借鉴作用。
大学语文论文9
阅读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大学生素养的提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却面临着种种困境首先是在全民阅读匮乏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阅读的质量越来越低如胡凤娥对江西某大学学生阅读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图书借阅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20xx 年的借阅量不足 20xx 年的六成金庸的武侠小说一直稳居借阅量前列,经典名作则受到冷落[1]其次是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是非中文专业学生,学生在专业学习重任下,对大学语文学习往往是应付了事,难以主动、深入地进行阅读再次,在工具性价值理念下,学生往往更倾向于去获取对其成绩、就业等有直接帮助的知识,而对于大学语文阅读这种见效慢、效果间接的学习内容,兴趣不高再加上教学理念、阅读材料陈旧等各种因素,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确实不易,其效果也是堪忧因此,理性分析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思考在新的环境中,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如果变革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由爱尔兰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根于 20xx 年引入我国,该理念一经引入就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移动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 PDA 等)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过程’近年随着移动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全民普及,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其理念和模式被引入各个学科、各个层面的教学之中,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解决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也有重要意义而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移动学习活动也有非常充裕的物体和技术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大学语文教学开展移动学习的必要性、现实基础,以及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主动吸纳移动教学的理念、方法、模式,根据新形势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探讨。
一、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移动学习的必要性和现实基础
(一)移动学习的理念符合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开放性、自主性、人文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它不同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它没有硬性的教学目的,没有应试的要求它更强调的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地获取资源、自主阅读,并在这种自主学习过程中吸纳知识,提高素养因此它不能拘泥于课堂和教材,必须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去自主获取阅读材料,开拓阅读空间它虽然有一定的工具性价值,但更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提高语言和文学素养,并获得社会、人生、情感等方面的体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移动学习强调的就是学习者自己去获取学习资源,自己开展学习活动,自己推进知识的建构过程而在移动学习中,学习者通过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在互联网中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其可以获得的学习资源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而它强调学习者应当突破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因此,移动学习的理念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高度契合开展移动学习活动,有助于开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空范围,丰富阅读资源,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解决当下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某些问题,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既使得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移动学习活动成为必要,也为其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毋庸置疑,今天中国已经步入了移动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几乎是全民’普及而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阅读的大学生比例也较高据刘亚等人对杭州大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有超过 93%的大学生使用手机进行阅读过,而有超过 81%的大学生每天手机阅读时间超过半小时可以说,只要学生愿意,通过移动终端来进行与大学语文相关的阅读活动不存在任何障碍而实践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往往远多于接触图书、报刊等纸媒的`时间据齐智慧等人对周口师范学院学生所做的调查,有 90%以上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 2 小时,有 60%的学生的使用时间为 5 小时,有 48%的学生上课时使用过手机,有 5%的学生经常在上课时使用手机如果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忽略了移动媒体,无疑是忽略了大学生最重要的阅读媒介,也将错过移动媒体所连接的海量的阅读资源和它所提供的灵活、新颖的学习理念、方式因此,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移动学习活动,不仅有着充裕的技术和物质条件,也成为一种必要那么如何改变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和模式,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大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转化为大学语文阅读的移动学习行为,就成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移动学习视域下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变革
(一)要高度重视移动学习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影响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移动学习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路径依赖’,教师们依然将目光主要聚集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纸质媒体而对移动媒体时代中,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媒介等方面的改变缺乏敏感性,没有充分认识到移动学习的重要作用有些大学语文教师甚至对学生使用移动媒体非常反感,将移动媒体和传统纸质媒体、将移动学习和传统教学方式对立这使得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移动学习的开展缺乏原初’动力因此,在学校层面,可以通过科研立项、教研活动等方式,引起大学语文教师对移动学习的重视而教师也应当积极学习,主动转变刻板观念,去吸收移动学习所提供的丰富的教学养分
(二)培养学生利用移动媒体进行阅读的自主性、自觉性自主性是移动学习的灵魂学生手中的移动设备,互联网中海量的阅读资源,都只是提供了阅读教学的物质条件而能否将这些物质条件转化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能否将学生使用移动媒体的行为转化为移动学习行为,其中的关键就是学生能否自觉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与大学语文学习相关的阅读活动而目前,学生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虽然很长,但是用于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情况并不理想如刘亚对杭州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所做的调查发现,学生使用手机以了解资讯、休闲娱乐、利用片段时间为最主要仅有 32.4%的学生表示将手机用于学习目的而这 32.4%中的学生中仅有约 24%的学生表示会将手机用于补充文学阅读因此培养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进行阅读的自觉性、自主性,将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有效转化为一种大学语文阅读的移动学习行为,就显得至关重要重要移动阅读自觉性。
(三)树立开放性的阅读教学理念首先是时间、空间的开放移动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这就意味着大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时空不能拘泥于狭小的课内时间和教室之内,要认识到移动媒体所开拓的广阔时空,都是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空要善于做好课堂教学的延伸工作,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激发兴趣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外。
大学语文论文10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师生之间具有语言、情感和文化上容易获得认同的沟通优势。从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看,学生会按照自己的母语经验解释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形成高度循环的沟通模式;从特立普和森特的有效沟通理论看,语言作为最有效的沟通手段激发了学生的理性潜能,合理解决了学习问题;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看,以语言为手段的真诚对话,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协调一致;从海德格尔和狄尔泰的“亲在—体验”理论看,师生通过“亲在-体验”,实现了语言交流和感情分享,唤起了对“存在”的关注。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沟通
大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依靠母语进行情感、思想和信息传递与反馈,以求感情通畅、思想和认识达成一致,从而提升语文素养、人文知识和实现人格全面发展的过程。大学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具有的语言、情感和文化优势,其沟通存在交流无障碍、情感易共鸣和文化价值易认同等特点。借鉴多学科的沟通理论,探讨教育沟通的有效性,合理运用各种沟通手段,让教师能更自由地传授知识,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双方在和谐沟通中实现教学相长,是大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是控制论模式的代表,它突出了传播过程的双向循环性,强调了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并且引入了“反馈”的机制,认为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1]。
从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和学生是一组既能发射消息又能接受消息的传播单位,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播的新知识时,作为传播受众会按照自己的母语经验解释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并把自己的主张反馈给教师,教师倾听学生的语言反馈,角色又变成了受众,这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沟通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形象地揭示了传播过程的几个特点:平等性、互动性、循环性和共通性。平等性,是开展传播的基础条件,循环模式的传播要求师生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和谐的课堂关系和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互动性,表现在参加传播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译码者、释码者和编码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是处于不断的转换中,双方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互动中传授学业,激发兴趣,解答疑惑,学生们在交往中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2]。
循环性,师生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映信息的过程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并非单一的传播。共通性,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师生之间有“共通的意义空间”,这包括相同的语言、相近的文化背景、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相似的生活经验等。如对于鲁迅《伤逝》的教学,从教师角度讲,首先要详细地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剧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批评,引导学生思考涓生和子君命运悲剧的必然性;然后,组织指导分组讨论,各自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解读,接受学生的互动提问,做出总结评价。在本课例中,教师的讲说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编码和解释,通过选择电影等传播介质进行控制性传播,体现了编码者的主导性;学生将接受到的教学内容进行译码,并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编码达到认知的目的;在互相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一方面充当了信息的传递者,另一方面又从其他人口中得到了新的信息。老师对学生的所提的问题进行译码,如此循环往复,教师与学生一直在编码者、译码者、传递者、接受者的多重角色中不断转化,保证了教学始终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体现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主开放和互动,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获得知识分享见解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从学生角度看,循环互动是受众意见、需要、态度等信息的流通方式,学生可以更为积极和主动地介入教学过程,主动思考和使用语文知识,在学习和讨论中,不断发现和提出教师未考虑到的疑难问题,促使教师对教学进一步思考。从教师角度看,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释,反过来又促使教师不断地思考,也就产生了科研的方向和思路。教师和学生在循环模式中均是受益主体,通过循环互动,教师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和规划当前以及未来的传播行为,为下一次的教学传播积累了经验、做好了新的准备。学生则在循环中收获了新知识,提高了主动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特立普和森特的有效沟通理论
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沟通理论,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等载体,将思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双方互相接受。有效沟通理论涉及传播学中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反馈分析等主要内容,极具价值。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师生的有效沟通,而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的交换活动,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环境中,通过语言的交换激发了学生的理性潜能。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沟通的“7C原则”:即传播者的可信赖性、环境的一致性、内容的可接受性、表达的明确性、渠道的多样性、持续性与连贯性、受众能力的差异性。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对大学语文教学传播来说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传播者的可信赖性,大学语文教师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他要在课堂中投入包含着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的情感,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师首先要成为既有学术素养,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传播者,使自己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具有人格魅力人。
环境的一致性,又译为情境架构,指传播须与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时间环境等相协调,如在讲授《古诗十九首》时,教师就要营造出士子宦途失意、游子思乡和哀叹鸣怨的悲情文学基调,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内容的可接受性,要求教学内容须与学生有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不再是背诵和记忆课文的知识点,而在于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创新能力,感受人类的丰富的心灵和智慧。表达的明确性,要求大学语文教学使用的词语要准确、语法要规范、表达要简练,教师教学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易于学生接受。渠道的多样性,大学语文本身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以实现传播的最优化。
持续性与连贯性,就教学过程来说,要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对语文知识实施持续性教育,母语教育的根本在于体验和使用,即使在大学阶段诸如对字词、语法和习作仍要不间断地使用和练习,同时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否则很难维持语文素养的持续提升。受众能力的差异性,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注意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也会有所不同,表现在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文学创作等不同方面,大学语文教学尤其要注意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人,手段是语言,形式是真诚的对话,目的是实现主体之间的协调一致[3]。大学语文课堂的交往行为从本质来看是师生依托母语媒介,通过师生间的教学交往,实现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学习新知识的行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有四个重要功能:一是理解功能;二是合作功能;三是社会化功能;四是社会转型功能。理解功能,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相互理解是教育交往的重要手段,只有建起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充分地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接纳学生,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在学术讨论中学会“自圆其说”“自成一家”,相信学生能充分发展;学生也要充分理解和信任教师,也要尊重老师的课堂劳动,遵循老师的课堂设计,维护老师的课堂尊严,从而奠定教育交往的理解基础。
合作功能,合作交流是大学语文教学交往的主要方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是深入交流,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的优势互补,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社会化功能,语文本身就是语言文字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载体,其育人功能在于能够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习得认同当代社会规范和价值取向,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转型功能,语文的习得可以在客观上影响人的观念、思想和价值,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结构变迁和社会进化。在教育交往中,教师作为交往行为的主导者,要让学生产生信任,对知识产生追求向往,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培养自我的求知行为和责任感,提高寻求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作为教育交往的另一个主体,也要逐步摒弃中小学教育中“唯课本论”“唯老师论”的被动接受心理,消除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生活距离和认知距离,主动与老师和周围同学交往,争取更多的语言交换机会。如讲授《关雎》时,教师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可以使学生理解其作为《诗经》开篇之作,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社会美德,通过共同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诗词的美妙,心灵受到净化和感悟,实现师生精神的统一、情感的共鸣和视野的一致,以达到精神层面的合作,实现理解和合作功能。
文学的唯一源泉来自于社会生活,又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塑造了一个思想单纯、意气风发、书生气十足的大学生踏入社会后,随着经济的困顿、住房的狭窄、事业的不顺等各种矛盾的交织,使他心力交瘁,不得不向物质生活和庸俗的世俗关系低头的真实生活图画,引导人们去肯定和赞扬、否定和批判社会,实现其社会化功能。文学有其特殊的价值,是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无法取代的,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是通过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灵魂的途径实现的。如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整首诗浸透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悲愤的感情,揭示了当时中国在战争情况下的种种屈辱和悲哀,也潜含了觉醒的民族的痛苦和复仇的火种。这种作用是精神的,它虽然归根到底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促使社会历史的变革,但是它的社会转型功能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四、海德格尔和狄尔泰的“亲在—体验”理论
解释学派认为沟通的发生即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体验是一种亲历性的东西,海德格尔称为“亲在”,即“亲临存在”的意思,又译作“此在”,更看重的是“将来”对存在的意义。在狄尔泰看来,它与“经验”相对,更看重“过去”对生命的意义。教师利用多媒体、言语和动作等各种手段和方法,精心创设满足教学需要的模拟场景或真实意境,让学生亲力亲为参与,依靠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亲在”体验,来获得新的感受和觉悟,并通过交流和分享,唤起对“存在”的关注,以实现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超越,从而达到认知体验的自由之境。大学语文的“亲在—体验”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兴趣激发、感知体验、分享交流和应用迁移等几个阶段。
学生是学习体验的主体,作为设计者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提供情景材料,这些材料要贴近学生知识和生活经验最近发展区,能诱发学生产生体验的兴趣和动机。在感知体验阶段,教学内容要以教材的知识学习为基础,通过参加活动,以观察、行动和表达的形式进行,这种感知和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体验结束后,学生要主动分享他们对人物形象、事件、语言等知识的认知和观察结果,通过与其他体验者探讨交流,总结原则或归纳提取出新的经验和认识。体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的和谐发展,并生成新的主体。
[4]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的经历不同,每个学生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允许存在差异,只要是真实的体验,就无对错之分。以曹禺的《雷雨》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其中人物角色表演话剧或者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来体验戏剧文学冲突,揣摩和讨论剧中角色可悲可恨可叹的人物性格。通过“亲在—体验”,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主人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潜意识地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将主人公的命运夹杂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作品进行自我解读,而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读者角色,体验过程往往能折射出学生自己的“亲在”小世界。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将亲在的体验关联到今后的生活体验中去,开始新的认知活动、道德活动和审美活动,也就实现了语文的教育沟通。
五、结语
大学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非权力支配,沟通行动实现程度依赖于教师的素养、学识和课堂的实际氛围,以及学生的文学基础、理解感悟能力和求知的主动性等各种因素。教师熟练掌握多学科视野下的沟通理论,恰如其分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手段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8-29.
[2]尹风霞.语文教学师生互动方法初探[J].教师论坛,2003(12):21.
[3]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3:3.
[4]陈琦.语文体验式教学刍议[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46.
大学语文论文11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把专业技能课放在突出位置本无可厚非,但被忽视的人文教育带来的后果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和忽视的。尤其是茶文化专业这种带有浓重传统文化特质的学科,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途径的最佳方式就是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关键词:茶文化;人文教育;大学语文;职业能力
新学期我校茶文化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为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扣除新生军训及入学培训,学期授课时间为13周,那么茶文化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的三年期间大学语文的总学时只有26节课。再放眼整个学校,除少数几个师范专业仍开设大学语文,其他各专业都相继取消,大学语文前路堪忧。
一、茶文化专业的目标性
茶文化从广义上可定义为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我们研究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是茶的精神和对社会的功能。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从鲜叶咀嚼生吃到煮食、饮用,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饮茶的方式经历了煮、煎、点、泡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品位的提升,饮茶早已不是满足生理需求,更多的茶人关注的是这个过程所体现的茶文化。
影响我国思想文化最广泛、最深远的是儒、释、道三家学说。赖功欧说:“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与茶文化的关系也最为久远、深刻。道教的自然观,导致淡泊超脱的品性,与茶的自然属性吻合,也凸显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特质。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应归于儒家学说,即以礼为基础的“和”的思想。饮茶可自省,清楚地看待自己,继而正确地对待他人。以“和”贯穿,是一种博大精深思想的体现。如果道教体现在源头,儒教体现在核心,佛教则体现在茶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上。中国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真正的“禅风禅骨”,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巨大。没有禅宗,很难说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而儒、释、道三者共同特点都是:追求质朴、自然、清净、平和。中国茶文化可以说是极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4-5世纪传入高丽;9世纪传入日本;15世纪,销往西方;17世纪销往英国,中国的茶叶与丝绸、瓷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的思想本源皆来自中国禅宗。韩国茶礼以和、静为根本精神,尊重传统,尊重礼仪,同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英国饮茶之风长盛不衰,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享誉盛名的英式下午茶首选便是祁门红茶,形成英国红茶文化。马晓俐将英国茶文化精神概括为贵、雅、礼、和,也无不打着中国文化的烙印。茶文化是我校新开设专业,从20xx年开始招生。
其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茶叶鉴定、茶饮服务、茶艺表演、茶会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服务、敬业精神和茶楼、茶叶经营管理素质的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其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茶饮服务能力、茶艺表演能力、茶叶鉴定能力。其中茶艺表演要求正确配置茶艺茶具;能够按照不同茶艺要求选择和配置相应的音乐、服饰、插花、熏香等。这就要求茶文化专业学生是全方位、高品质的。既要具有比较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知识,又要具有高雅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
二、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高教司于1996年已明确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专人文素质教育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认为:“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它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关系到社会的进退,关系到人格的高低,关系到涵养的深浅,关系到思维的智愚,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人文素质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经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化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之为人应起码具备的基本品性,它是一切素质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而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是实践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它的工具性体现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实用性,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等基本的语文素养方面。它的人文性则体现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引发学生对历史、哲学、文化、人生的思考,形成健康高雅,乐观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形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当我们读诸子百家,可以读到政治,可以读到哲学,可以读到军事,可以读到谋略;我们感受观点的鲜明,言辞的犀利,感受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即便同是儒家,孟子“人性本善”,而荀子“人性本恶”则教会我们辨证看待事物的不同方面。当我们读《离骚》,透过千年历史,在瑰丽的想象中遭遇屡遭流放而至死不渝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懂得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守。当我们读苏轼《赤壁赋》,在清风明月间体味儒、释、道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浸淫,让我们以旷达胸襟容纳人生的起起浮浮。当我们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我们看到什么是“真的猛士”,怎样在残酷现实中直面人生,奋然前行。
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精神毒品的心灵鸡汤,它们如此鲜活,如此充沛,给予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强大我们的内心,以应对漫长人生的荣辱浮沉。所以就一篇文章来说,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最便捷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得到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占用课时少而收效大、进行学科综合化的最有效途径。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学语文教材选用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文章,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的深度、广度,表现人性的精准、永恒,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也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能取代的。
大学语文和茶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大学语文因其价值是隐性的,不能给学生带来即时的利益,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甚至课时也是不断被压缩。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如此短视,将学生如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复制输出。大学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人才的地方,决不可沦为职业技能培训所。只有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相统一,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人格完善相统一,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均衡发展,造就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馨予.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青岛大学,20xx.5.
〔2〕赖功欧.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陈力群.茶艺表演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1.
〔4〕马晓俐.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
〔5〕唐骋帆.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现状述评.柳州师专学报,20xx.2.
〔6〕曹丽萍.发挥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5.07.
大学语文论文12
摘要:文学经典寓德于文,融情入文。因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利用这一特点对医学生进行充分的德育与情感渗透,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得到品德的锻造与情感的熏陶,从而对医学生的人格品质进行正面的干预引导。
关键词:医学生 大学语文 德情教育
当今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教育过分强调功利性,导致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欠缺。所谓人文精神,其核心包括对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的尊重、以人为本、对价值理想的执著追求等。当代大学生往往价值观念自我化,缺少奉献精神;价值取向功利化,缺少理想热情;道德观念淡薄,缺少社会责任感;情感反应冷漠,缺少同情与关爱。屡见诸报端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如清华学子刘海洋的“伤熊”事件等,正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格不够健全、缺乏对生命的关爱而导致的悲剧。
医乃仁术,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医学在强调“技术”的同时,更应强调对人的关怀。为医者除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应具备高尚医德与大爱之心。因而对于医学生来说,优秀品德的锻铸,仁爱之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语文萃取文学经典,不仅集萃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负载了可贵的道德品质,蕴含了丰沛的情感。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将品德和情感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
一、体味作者的人生态度与追求境界,完善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方面,历代文化名人高尚的情操与人格,具有无可比拟的感人魅力。屈原遭谗放逐,宁可以身殉国,终不改爱国之志;司马迁忍宫刑之辱,发愤著书,终完成史家绝唱之《史记》;文天祥逢国破家亡,誓不降元,丹心一片光耀汗青;布衣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穷亦兼济天下;鲁迅先生,冷笔热心,“俯首甘为孺子牛”。文化名人们身体力行所展现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精神境界,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民族危难境遇中所表现的信仰坚守等,会给大学生以巨大的心灵震撼,涤荡他们的精神世界,明确他们的人生追求。
另一方面,经典美文极其生动地诠释了作家的人生追求和德行操守。优秀的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展示了他们的精神气度、道德取向,揭示了其人生态度、理想追求。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是孟子的处世原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的人生抱负;“不惧吾庐独破受冻,而愿大庇天下寒士”是杜甫的大爱胸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奉献精神;“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爱国情怀;“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是孙思邈的医者之心……这些优美的文字无不是陶情冶性的春风雨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活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对先贤认同、崇敬的过程中,逐渐将他们的德行操守内化为个体生命的自觉。
二、品味作品中丰富的人生情感,健全医学生的人格品质
对生命的态度是人格品质中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它主要指对自我生命的肯定珍视,对生命意义的自觉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世界上生命的同情与关怀。影视作品中的血腥场面,现实世界中的暴力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不少大学生对生命漠视和践踏的心理。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对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至关重要,而人自身及其心灵的价值正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名诗美文蕴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未来不懈的思考和探索,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陶冶人性灵的最好素材。 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亲情的深度;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传达了友情的广度;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诠释了爱情的纯度;巴金的《小狗包弟》饱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悲悯;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展现了寄情自然,物我两忘的和谐愉悦。通过赏读作品,让学生更深刻地去关注自身,关注生命,铸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培育为医者的大爱之心。
三、情感体验——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
德情教育效果的实现以精神自觉为前提,单纯的道德说教、乏味的'理论讲解是很难奏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启发主体对人生深入思考,正是实施心灵教育的关键手段。
情感体验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作品中展现的精神境界、人格品质、生命态度等感同身受,在潜移默化中被熏陶、被感染,从而引发他们对人生问题进行自觉的思考,由个体被动的遵从、选择内化为自身的德行操守。因此教师在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发挥以下积极作用:
首先,以情感人。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曾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1]同理,教师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语言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教师不仅要挖掘蕴含在作品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自己的语言力量、体态表情,用自己的真情、深情与激情,去感染、激发学生,让学生进人良好的阅读状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2],学生在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在领略作家人格魅力,作品情致韵味的同时,明辨是非曲直,从而按照美的规律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其次,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情感效能。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语文教学只能靠教师语言表述,缺少直观感受的不足,视听元素的加入极大地强化了情感体验的效果。如以往讲授戏曲缺少直观性,情感体验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今教师可以在授课中穿插入对白、唱段、配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受到心灵启迪和教育。此外,如角色表演法、分析讨论法、探究学习法等都是激活学生情感,加深心灵体验较好的教学方式。
大学教育不仅是传授新知的过程,而且是培养合格社会人的过程。知识终有更新换代的一天,而良好的德行品质、人格修养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对于医学院校的语文教师来说,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德情教育在积极、活泼的情境中得以无声地滋润、涵化、展延、厚重,培养起学生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他人生命、对自己生命的珍爱,为他们在将来的工作生涯中成为精诚、仁爱的医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1][法]狄德罗:《文艺理论译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期。
[2][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年版。
大学语文论文13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普通高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与语文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实践,总结了现阶段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从明晰学科定位、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以及改进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以期通过改革与实践,使大学语文课程更好地适应应用型院校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改革
作为普通高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大学语文肩负培养学生通用技能的重要作用。这门课程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目标,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就应用型院校而言,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培育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全面有效地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道德,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科地位边缘化
很多应用型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其地位可用风雨飘摇来形容,随意教学的情况非常严重。当前各高校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重视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应用型院校的实践性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学校管理者在课时安排上认为可多可少,因而这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经常遭到其他课程的排挤,大学语文课时被一减再减,甚至有部分应用型院校为了安排其他专业课,让大学语文课程中途“下岗”,这最终导致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
(二)教材实践性不鲜明
当前绝大部分应用型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都是通过增删高中语文教材编排而成,因此,在内容上更多侧重选编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教材中言语训练、应用文写作等内容极为匮乏。此外,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仍以知识为本位,而应用型院校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用这样的教材教学,难免会使学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生出厌倦情绪。
(三)教学方法陈旧
“填鸭式”和“灌输式”仍是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不少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时就是在唱独角戏,呆板保守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更不用说与学生展开良性互动和交流。这种以知识为纲,落后且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其思维滞涩,原有的学习兴趣也慢慢被消磨殆尽。
二、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实践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科定位
要想有序地实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及作用,树立“能力本位”的“大语文”教学观,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二是提升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重点强化课程组织和引导,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另外学校还需不断优化师资配置,加大对语文教学科研的投入。
(二)改革教学内容,强化能力培养
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很多,在内容上也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任课组成员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编写了大学语文教材。我们将教材分为说写专题和经典美文两大系列,不仅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还兼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全面考虑教材内容体系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实用的基础上,非常注意对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探究和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大学语文课程更加实用、更加丰富。
(三)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且符合大学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进行经典美文赏析教学时,必须根据文章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调整。例如,教师在讲解《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这篇文章时,可以使用借鉴法,从李白的入职途径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为切入点,进而为学生更好地介绍一个与现代人思想、行为同步的李白,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善于学习古人智慧的李白,一个敢于毛遂自荐的李白。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联系目前社会的普遍现象:有少部分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就放弃生命选择自杀,进而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点化其人生信念。又如,在《雪国》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自己赏析,之后让他们到讲台上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并鼓励他们制作PPT,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展现在其他同学面前。教师这样教学,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而且还能有效地锻炼他们的课件制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有效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件制作技能、思维能力等,便于在之后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师生共同教学的形式,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辨性,启智益兴,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再如,在讲授《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导入月夜美图和古筝曲,进而让学生赏析作品情景交融、诗哲归一的意境,感悟吟诗赏月与团聚思乡、两地相思情感的契合,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四)改进考核方法,力求多元评价
传统的大学语文考试是非常呆板的,所以,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创新大学语文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要打破过去单一且生硬的试卷考试形式,侧重对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核,一方面可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进行累计加分,另一方面,还要积极举办如辩论、朗诵等比赛,对参与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此外,教师还要将这种多元化的考核形式贯穿到大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创建“学即考”和“考即学”的大学语文新课堂。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可避免学生课堂听讲不认真,在课堂上打瞌睡以及玩手机等不良习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概言之,应用型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对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评价体系进行积极有效的改革,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掌握各种技能,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
大学语文论文14
一、大学现当代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文学经典能给人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稳定的人文情怀、高尚的道德信仰、宝贵的人生经验和非凡的审美趣味,经典文学作品的力量无穷无尽,能够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现当代文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先理解阅读作品。学习者对于那些贴近生活,与自身经历有着直接联系的文学作品感受和理解会尤为深入。现当代的许多作家的作品都描述了当代中国人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这样一来,大学生读起来就有一种亲切感,进而愿意去接受和感知作品精神思想和文化内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如果引领大学生们体味贴近其生活,靠近其精神乐趣的作品,大学生必定乐于接受,继而能使大学生开始对现当代文学的学习感兴趣。在优秀文学作品中大学生们可以从作品发现自己和社会以及自然的影子,进而将影子变为形象,开始进入作品理解、认识和欣赏的程度,文学作品所承载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将会逐渐扩充学生的精神世界,开拓学生文化视野。这样一来,学生也会逐渐从中国文学作品的殿堂进一步迈向世界优秀文学作品殿堂,开始将视野放大到对于人类历史的感受、欣赏和理解上。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发掘出现当代作品的独特精髓,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接触和理解这样的作品,并与学生交流阅读理解后的心得,不但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更能对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内涵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二、加强现当代文学教育的措施
(一)注重启发教学
现当代文学的思想与当今的大学生的思想已经渐行渐远,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学者及相关教育者们对现当代文学也进行了诸多改变。比如对现当代文学课程名称进行更改、增加现当代文学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等。无论教学怎样改革,教育工作者都不能忘记文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进行加强,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提升思想境界。虽然现今教学环境恶劣,但是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并没有改变。现当代文学不是技能,是文化思想和精神力量,文学教育应该与时代情况相结合,但不应过多从技能处寻找突破口,教师应使现当代文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当今时代思想文化紧密相连,而不是沿着作家介绍,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传统教学套路讲授枯燥乏味的课程。对现当代文学进行作品分析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将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中结合现今时代思想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进而引起学生对于历史的追问,发散学生思维,借文学作品和相关文学历史来引导学生对当下这个时代进行思考。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学和时代精神结合,教师应带动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展开对生命的思考,加强与当今践踏生命、无视生命价值的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生命产生敬畏,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珍惜[3]。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不要用过多时间讲解作家个人的人生经历,不要在作品的艺术风格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这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而应该将文学作品与时代精神结合,加强文学与历史的契合,使学生在作品中寻找自己的人生,激起大学生对于现当代文学学习的乐趣,在现当代文学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情趣,最终实现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二)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应与中学语文教育接轨
师范院校承担培养未来初高中教师的任务,师范生的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初高中教育。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能作为师范院校标准的现当代文学教材出现。这种教材建设的缺失导致现当代文学教育与师范培养的特性不能很好的结合,毕业的师范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在当前中学语文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施展,甚至直接会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脱节的情况。因此,应该及早出版具有师范特性的现当代文学教材,这对于师范院校现当文学教育的师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高等师范院校在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教学内容上不能与中学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这当中教材占了很大原因,师范院校选用的教材与当今中学语文教育脱节,直接导致两者在教学内容上的脱节,这种脱节不仅会给学生造成学习困惑,而且会加速教学内容上的巨大差异。在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中学语文的教学对现当代语文教学进行多方面阐释,让学生把握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体系,理解两种教学的差异性。师范院校教师不能轻视中学语文的教学难度,对中学语文的解读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是对文本的浅阅读。高等师范院校应在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上与中学语文教学接轨,如今,为了加强现当代文学教育,教育工作者们不断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关于现当代文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却不多,高等师范院校对中学语文和大学现当代文学的衔接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笔者认为,想让中学语文与大学现当代文学教育紧密相连,必须改变当今中学语文课堂对知识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教育者应学习和运用科学先进教学理念,对中学生实现性化教学,增加其创造性。在电子时代中,应注重中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的培养加强文本分析能力。
三、结论
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现当代文学教育者,应该引导当代大学生回归文学、注重个体、学会审美并提升自身的文学性,在抽象的文字中,去体味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思想和审美境界。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们个人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是值得当代大学生去学习的,大师们的精神烙刻在他们充满个性魅力的文字当中,需要大学生自己品读,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从根本上说,现当代文学教育是为了培养出充满思想的当代文明青年,大学教育工作者切忌将现当代文学课程当作是对学生的教化和强制的学习任务,否则必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难以更好的实现教学任务。
大学语文论文15
当前,中学教育已经全面实施新课改,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必要的优化,这些对大学语文的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实践中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大学语文在内容上是中小学语文的升华,也是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基石,故而做好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有效衔接,对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进行衔接的必要性
语文是以我国母语为蓝本的教育学科,从历史上来看,不论是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以来,中学语文、大学语文都是学生在各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从本质上来说,中学语文、大学语文是一脉相承的,其都是对学生语文知识、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是一种认知型的国民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大学学科已经开展不断的融合,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不再是基础性的教育,而是渐渐被学校、教师、学生们忽视。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中学语文、大学语文的有效衔接,确保大学语文教育仍然在基础性教育的轨道上有序发展,而非仅仅是众多选修课中的一门。
二、如何有效衔接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
1.注重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上的设置。大学语文本质上还是一种语言文学,是一种通过鉴赏、锤炼语言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一门课程。语文教学不论是在中学、大学、甚至是中文专业学习阶段,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学语言学习,我们在大学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精准把脉,立足大学生的需求,提供与中学语文相互衔接的课程内容,确保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是紧紧围绕“语文”这个核心的,并保持始终不变的。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往往带有启蒙性质和应试性质,很多中学语文教育都是基于中学生的年龄状况、心智程度来综合开展的。因此,大学语文的教育总目标应该精准定位在对语言修炼和对文学素养培养上,通过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充分地引导学生阅读、体悟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文字的语言魅力,引导学生创新性的开展大学语文学习,激发大学生的丰富创造力和想象力,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博爱意识。教师也可以鼓励大学生转换视角,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美学史、历史史记等来增强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培养起自身人文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1]。总的来说,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目标要适合大学生心智发展状态,要保证大学生继续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要将中学语文知识升华,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大学语文教育。2.注重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衔接。语文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即语言和文字。与此相对应,语文课程就是从语言和文字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在掌握汉语语言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培养人文主义精神的一门课程。因此,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应当在语言文字学习训练的基础上,追求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和人格养成等较高层次的追求。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大学语文的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必修课包括口语训练、文学作品鉴赏以及应用文写作等三部分内容。其中,口语训练又进一步细化为普通话学习与应用、演讲与朗诵等方面,这部分课程注重学生的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文学作品鉴赏识通过精读一部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经典作品,以解读和赏析的方式,深刻领会经典的人文精神,借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水平和素养。应用文写作则将重点放在“笔杆子”上,通过模拟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应用文、公务文书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选修课则以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主,可以适当多开设一些选修课程。由于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因此,生活中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内容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的选修课,比如影视作品鉴赏、新闻传播相关理论、各大文学流派、乃至书法写作等课程[2]。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开展自学,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这样既能做到学以致用,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广义上的大学语文还包括针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着重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启发和引导学生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在文化素质上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三、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如何走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如何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课题。要想真正繁荣母语教育,我们必须真正做到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有效衔接,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方面狠下功夫,突破大学语文教育的瓶颈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孙娟.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重复问题再探[J].文学教育(中),20xx,(05):118-119.
[2]郑振峰,江合友.中高等语文教育的衔接性研究———以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教学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xx,(07):29-34.
【大学语文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06-14
大学语文论文08-17
大学语文论文11-14
大学语文论文06-21
大学语文论文例文08-08
大学语文论文【优秀】06-22
大学语文论文[实用]07-02
大学语文论文(热)07-03
【精品】大学语文论文07-07
(推荐)大学语文论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