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集锦[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论文1
“简洁而有活力,扎实而有实效”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预期的效果。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曾经一度活力有余而偏烦冗,一个导入像讲故事一样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大量的时间都被无效的情景所占据,使数学课缺少了数学味;我们的课堂也曾经一度民主有余而少实效,学生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缺少对知识脉络的构建和解题方法的优化。尽管老师们很努力,但由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课件上,而缺少对教材、对学生、对教学方法及练习作业的研究,结果课堂停留在“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境地。那么如何营造有效的数学课堂呢?
有效地研读教材
研读教材,其实就是我们平常备课中常谈到的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们在说课的时候经常要求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前后联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这并不是一种形式,而是检验一位教师对教材解读专研的程度,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名师名家常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而平庸的教师却会把简单的课上得很复杂,原因就在这里。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部分老师在研读教材中往往对两块内容进行曲解:其一,对例题的曲解。大家可能会认为例题只是一个载体,换成其它事例而不改变数据,例题的作用不会改变,因此常有老师把它改换成与学生生活更贴近的事例。对这节课而言,改换确实无可厚非,但对整个单元来说,改换例题是典型的不了解编者意图的'做法。这一单元第一节“口算”中的一个例题,第二节“笔算”中的三个例题,都是以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作为事例,那么“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的概括也就水到渠成了。其二,对三种算法处理上的曲解。有老师认为教材中的三个学生分别用估算、笔算和计算器计算,那是体现算法多样化,学生喜欢哪种方法都可以,殊不知这是计算题的估算、计算和验算的三个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和已有的知识进行估算,如果要比较准确可以用笔算,然后用估算的算理作为笔算的算法,并把笔算结果与估算结果进行比对,观察是否接近,最后可以用计算器验算笔算的正确性。因此,只有有效地研读教材,才有可能营造“简洁而有活力,扎实而有实效”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论文2
学老师说今天要在我们班举行公开课教学,让我们昨晚预习课本第64---65页,可我看了半天也不知什么意思,只知道书中有幅图画好熟悉和我们的操场设施一样。可老师说过"一定要预习,不然明天很多老师听课,叫到不会的话会很丢脸的,"没办法只好把书中的几个名词如"平行、垂直"记住,但究竟什么意思我还真不明白!
上课时间很快就到了,我们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因为这样的课每学期我们都会举行一次,开始上课了,老师首先让我们猜一猜,如果两根小棒把它们从高处往桌面上扔,这两根小棒可能会落在哪里?。很快我们就讨论出很多种的结果,有的说相交、有的说不相交、有的说会叠在一起、有的说快要叠在一起,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老师提示说:如果把桌面和地面分别看成同一个平面),这两根小棒的位置关系会怎样的呢?
让我们闭着眼想想,如果我们把两根小棒看成是两条直线,哦原来两根小棒还可以看成两根直线,那不是就好思考多了,老师接着让我们把想的用彩笔画一画这两根小棒会出现的位置,我平常最喜难画画了,这可难不倒我,我一下子就画出了九种,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拿着自己的作品上去"展览",因为作品比较多,老师挑出一幅画得最多的我的.作品出来讲解,开始我很得意以为我观察最仔细了,可是经过老师用直线可以无限延长原理讲解,最后只成了两类:一类为相交,另一类为不相交。我恍然大悟原来表象也是会骗人的呀!接着老师引导我们去概括"不相交"时为何为"平行",老师利用课件把两根直线无限延长结果无论怎样它也不会相交在一起,这样我一下子我就明白了,接着老师让我们思考是不是不同的平面这两条直线也会平行呢?经过我们和老师印证结果并不一定,所以必须记住它有一个前提就是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完整的平行定义就在我脑海中产生了,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老师叫我们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条平行直线:如直线a和直线b,我们可以说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还可以说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还可以说直线a和b直线互相平行的,接下来做练习时我们轻而易己就把它们给"解决"了。
认识了"平行",老师直接让我们认识了另一位朋友"垂直",并让我们认真观察什么时候图形是最特殊的?
我们观察后运用了解决平行的有关知识很快就发现第(2)图形不一样,用三角板一测还发现两条相交的这个角是直角呢!于是老师一一对垂直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讲解,"交点"这时叫"垂足",相交的这两条直线叫垂线,同样老师也让我们做了类似的练习,结果我们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了练习。
最后一环是找"垂直与平行"老师说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和垂线、让我们大家一起找一找,首先我们到了教室的,然后又到操场上去找,我们最后到了我们经常去玩的地方"云龙桥"去,结果发现这些我们经常去地方有很多的"垂直与平行",我们大家都是惊讶极了,垂直与平行的现象真是无处不在,它不仅用处广泛而且美观,而且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垂直与平行。同学们,其实,生活就是数学的课堂,只要你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你也能发现很多的数学秘密噢!
小学数学论文3
1前言
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更多是从传授的角度上进行教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述数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下聆听记录,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难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而生活情景教学法则能够将单一的传授教学模式升级成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将数学知识转化成和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数学教学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小学数学运用生活情境法教学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运用生活情景法,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我主动的探究精神,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数学内容转化成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和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直观内容,然后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教学过程的互动,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走神、小动作”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第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数学知识不仅仅是数字方面的学问,同时也和我国的生活密切相关,而这一点通过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就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点,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三,有助于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数学知识实际上就是取自于生活,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就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而让他们获得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
3生活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具体运用
3.1从生活中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生活中总结数学知识,并将其在课堂上进行情境创造,这样就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熟知度,然后通过层层诱导,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实际上能够解决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将实际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达到提升数学教学趣味性的目的。比如在《统计》这个教学内容,老师就可以通过模拟一个或者几个学生到街上购买东西的`生活情境。首先老师在桌子上放置不同的水果,然后有小学生负责卖水果,另外几个学生负责购买水果。其中买水果的学生要统计自己需要买的水果种类及数量以及价格,从而需要携带多少钱。而卖水果则需要统计自己销售的水果数量和获得的收入。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初步领略到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2从生活中升华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不仅要教学小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加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因此老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时,就需要通过升华生活内容,创造一些高于生活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加法运算教学中,其中针对“29+39”的运算,按照常规的加法原则,此时学生的运算速度会比较慢,因为29+39又可以等于29+40-1,但是这种-1的出现显然不具有明确的意义,对此就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模拟一个生活情景剧,让学生体验一下付整找零的生活情境,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明白这种算式修正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让这种抽象化的算式变得直观化,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拓展能力。
3.3回归生活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因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让数学知识能够指导学生的生活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关键手段。所以老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时,就需要有目的的回归生活,让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教学《升和毫升》这个计量单位的学习时,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分别是毫升杯和升杯,这种通过非常直观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明白毫升和升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从而充分理解升和毫升这两个计量单位的重要内涵,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生活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领悟数学知识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和价值。而且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也能够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精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论文4
以趣诱思。
如在教“圆的周长”时,教师先让学生分别量出事先准备好的直径3厘米、4厘米、6厘米的三块圆形硬纸板的周长,学生得出了它们的周长分别是9厘米多一些,12厘米多一些,18厘米多一些。这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有一个圆形的场地直径是100米,用刚才的方法量周长方便不方便?”接着教师说:“现在看谁最聪明,不用量就可以知道这个直径100米的圆周长大约是多少?”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很快算出了是300米多一些。教师稍作点拨,使学生很快理解了圆周率的意义,得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以疑激思。
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先让学生随便报数,教师很快说出了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然后让学生验算,结果全对。
接着顺势诱导:这样一个一个去除太费时间,能不能不用除法,一看就知道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呢?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很高。又如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出示一块长方形木板,正反两面都摆满小正方形,让左、右两边学生分别观察正面和反面,数一数,摆了几个小正方形。一方观察时,另一方要闭上眼睛。观察结果,一方说是12个,一方说是18个。老师便引导学生讨论,使之懂得了: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度量面积,必须用同一大小正方形来度量。这样就自然引出了面积单位的问题。教师通过演示质疑,在关键处激疑,组织学生讨论解疑,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高潮。
以比促思。
根据神经系统的对称规律,两种性质不同或类似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规律,可以提高感知效果,增强思维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以便加深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记忆。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6个三角形,看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把具有共同特征角的三角形归为一类,看能分几类?然后总结出三类三角形的相同点(都有两个锐角)和不同点(另一个角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这样进行观察比较,学生边看边比边想,很快掌握了三角形的不同种类及其特点。
纠错畅思。
学生在做题常常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善于以学生解题之错作为探究错因之源,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认识错源,以便畅通正确的思路,如在教完《比的基本性质》后,为了强化巩固这一性质,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3/8这个比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它的后项要加上几?”有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要加上6”。有的则答不上来。为了纠正错误,疏通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思索:(1)什么是比的性质?(2)比的前项加上6等于9,就相当于把比的前项乘以几?(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乘以几?这样巧设提问,使学生不仅纠正了错误,而且找到了思维的落脚点,寻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以变活思。在应用题教学中,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变化,不仅可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规律,防止知识的负迁移,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开阔思路。如一道分数应用题:“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修了全路的3/4,修了多少平方米?”可以变为:“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第一天修了全路的1/2,第二天修了全路的1/4,修了多少平方米?”
还可变为:“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修了3/4,还剩多少平方米?”等等。
这样几经变化,使学生掌握了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不同思路,思维更加活跃。有些应用题有多种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广泛探求解法。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小学数学论文5
1.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1.1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整合。将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教学,重视数学中的思想情感教育。
1.2基础性与智力性的结合
小学生基础存在差异,在数学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在这一特点下,数学教师应当注重数学内容基础性和智力性的区分和结合,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
1.3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应当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通过正确的理论思想指导教学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尝试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理论和时间的完美结合。
1.4形成了新的考试评价体系
小学数学考试随着数学教学变革而发生了改变,逐步形成了适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改变了传统的只以考试分数为定论的模式,增加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平时成绩等方面的评价。考试的形式和类型也在逐渐多样化。
2.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应对策略
2.1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性情不拘一格。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课堂上注意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学习气氛。相关研究表明,只有在放松、自然的状态下,小学生的各种学习潜能才能开发,从而被教师挖掘。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时刻注意课堂气氛,尽量避免压抑的课堂氛围,通过教学语言、教学活动活跃数学课堂的整体氛围,如通过提问问题的诙谐语言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的良好结合,可以促使学生产生稳定的数学学习动力。
2.2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学科在做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时才能够发挥出它的作用。在进行课堂、课外练习时,数学教师要尽量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的应用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有用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数学学习内容,以此更好地体验数学学习。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各种与数学有关活动,发动学生搜集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比如数字游戏、数学教具的制作、数学故事会、数学黑板报等,在这些活动中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增强,从而锻炼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3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的学习重在逻辑思维的建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当然,小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建立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培养下慢慢形成。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各种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意识接受程度,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数学思维方式的锻炼。另外,在数学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比如假设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等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个问题时,如果有多种方法就要尽量全部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能力基础,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最简方法。
2.4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学习和自身提升
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更新得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各种学科资讯和发展趋势,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出适应当代的优秀人才。数学教师要在新课改中与时俱进,要用开放的心态面对新知识,紧扣时代脉搏和数学教学的实质,同时,数学教师的.个人素养也极为重要。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少,很容易受到任课教师的影响。数学教师不仅要具备足够的文化知识储备,还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小学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多反思总结,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
3.结语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教学包括“教”与“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注重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结合讲授。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多学习,多总结,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数学论文6
一、导学式教学法的特点
导学式教学法区别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不再是主体,而扮演引导者角色。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老师要寻找一个良好的开头,把学生吸引进课堂,产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这个开头可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事情,可以是最近比较热潮的话题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选择一个吸引住学生的开头,是讲好一节课的基础。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要求学生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模式也是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展开的。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正是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其次,通过教师导向,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通过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分析问题模式。小学生在自己熟知的身边世界中发现问题,就会引起其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时教师就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以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分析问题。不但可以有效分析问题,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养成自主探求的良好品质。然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运用激励式教学法,增强孩子们的信心和攻关的决心,这些品质在以后数学的学习中也非常重要。最后,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得失和经验。教师在学生亲身实践后,要鼓励他们总结所得。不总结就没有收获,没有提高。所以,养成总结的习惯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归类比较,举一反三,从而达到触类旁通。
二、小学数学导学法的应用
(一)情境导入
具体方式有故事导入,问题导入,交谈导入,实验导入,活动导入,童话导入,综合导入七种。下面以童话导入为例,加以介绍。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学习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漫画--《白雪公主》。课件上出现白雪公主动画,紧随其后的是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刚从舞会里回来,漂亮的白雪公主受到了众人赞美。她心情愉快,拿出了十四个美味的苹果请小矮人们吃。桌子上放了七个空盘子,请问怎样分配苹果才能平均呢?下面就由学生上台动手分配,即在黑板上画出如何分配。这样由故事引入,课件与画画相结合,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习新知识
学生在教师选定的情境中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分析问题,学习新知识。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学生认知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注意突出重点难点考点,明确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的放矢,重点掌握新学知识。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比一比”等栏目,就是通过教师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知道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在完成课堂基本教学任务后,教师对本节内容进行的归纳总结,为了达到掌握教学新内容、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授过后,可以这样提问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解题时要注意什么?你在什么地方出过错,有没有彻底搞懂所学新知识?如何避免下次出错?教师通过类似于这样的提问,可以加强与学生们的互动,引导学生形成总结的思维,有利于巩固新知识,有效避免了传统教学法灌输式教育“学过就忘”的尴尬。四、导学式教学法的原则在使用导学式教学法时,要注意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导与学相结合原则;
2.重视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力;
3.举一反三原则,让学生们争取“学一道会一类”;
4.及时反馈原则,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改进教学进度。
5.和谐课堂原则,创建和谐课堂,形成温暖、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
小学数学论文7
摘要:小学数学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帮助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应用等多方面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多元化教学进行充分的体现,能够更好的将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度优化,是义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教学方式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化教学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打破了传统教学弊端的同时,还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良好的教育,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1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较为简单,大多为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多是被动式的学习,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
1。2较少课堂互动环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只是单方面讲解教材的内容,缺少课堂互动,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盲点,缺乏学习的着手点,从而致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
1。3缺少实践环节: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公式以及例题进行讲解后,只是给予学生几道习题进行练习,却并没有针对课堂讲授内容留下相应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巩固,随着课程越来越多,学生容易将所学内容全部忘记,最终无法达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多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2。1有利于掌握学生心理特征:
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在课前要制定良好的教学方案以及拥有充足的知识量,通过将不同的教学方案应用在课堂中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更喜欢的教学方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尽快的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2。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十分单一,课堂氛围呆板,对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并不大。通过运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例如在进行图形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加入相应的动画和文字,能够让学生拥有直观感受的同时,更好的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着良好的作用。
2。3有利于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技术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由于教育本身就具有多样性,通过将科技技术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可以找到不同的教学资源,再结合全新的教学设备,能够将教学的多样性得以充分的体现,因此,运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不断的掌握各种教学手段,并加以有效的利用,提升了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小学数学的发展。
3多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3。1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能够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情景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过在情景教学法运用前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够充分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便于他们能够很快的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情景教学法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教材内容的展示,再配合教师的语言讲述,来达到情境教学目的,然而这种教学方式缺少一定的互动性,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的事件相结合,即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情景展现,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在轻松的游戏环节中实现教学目的。
3。2合作学习法的应用:
合作学习法就是学生之间通过相互配合、合作的方式进行数学内容学习的过程。合作学习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很快让学生融入到相互合作的氛围中,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只要针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指导即可,帮助学生解决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即可,剩下的内容全部由学生们进行完成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例如:在求圆形的面积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分组,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平均分配,并且在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工,也就是分别对圆形的直径、周长等进行计算,求出各自的对应值后,再进行面积的计算。通过合作学习法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学案导学法的应用:
学案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即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学案的设计,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教学学案来进行自我学习、相互讨论以及知识巩固等方式,进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学案导学法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学生则为主体,通过适当难易程度的教学学案,可以促进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展现,学生也可以通过积极地讨论与研究,确定最终知识内容。教师在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即可。在教师指导完毕后,再配以课堂教学的练习,能够对学生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巩固,从而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重点。结束语: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拥有新的认知,所以在运用多元化教学时,一定要将“多元化”的特点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有效的挖掘学生的潜质,提升小学数学方面的学习能力,推动小学数学教学顺利进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文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N]。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78-80。
[2]石芳。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J]。才智,2014,13:61。
[3]陈保平。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200。
小学数学论文8
一、问题现状
现状一:作业形式单一,缺乏操作性。目前的作业本类型有同步探究、补充习题、课堂作业本三种。以基础练习为主:形式基本是口算、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缺乏数学阅读、数学审美、动手操作、撰写数学日记等综合实践性作业。
现状二:反馈形式单一,教师以作业批改为主。作业反馈形式单一表现在批改符号单一、缺乏激励性语言。对开放性的、动手操作性的作业,缺少反馈评价。
现状三:形成恶性循环,作业正确率不高。学生的数学作业量大,形式单一,对他们来讲缺乏挑战性,感觉作业枯燥乏味。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只求写完,至于审题习惯、书写习惯、验证习惯等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一旦形成这种恶性循环,作业的正确率就不高了。
造成这些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少相关的数学课程理论学习,把教学设计重心全放在课堂教学上,忽略了对作业的精心设计,作业设计在教师教学设计中还属于一片空白。这都说明教师缺少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忽视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处理好作业数量与作业质量、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作业结构与作业效益的关系,使作业成为一种有目的、高效的活动。怎样设计出有效的作业这个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二、什么是有效作业
就作业本身来说:有针对性(针对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层次性(难易层次),多样性(基础题、应用题、思考题、知识阅读、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数学日记、口述、小作品)。就学生来说:有效作业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能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差异,不造成学生负担的(适量的、适时的')作业。就教师来说:有效作业是学生完成的作业速度快,质量高。就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来说:有效作业应体现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
三、设计出有效作业的途径
1作业设计
⑴建立以备课组为单位的作业设计小组。⑵教师根据每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符合知识建构原理的练习。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设计适量、适时的作业。低段以操作性作业为主,书面作业为辅。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中段高段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应用作业相结合,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适时的作业。根据遗忘规律,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应与当天的教学内容相关。⑷参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设计出有层次的作业。⑸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设计出生活中的应用性作业。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学生自己设计作业。⑺激发学生兴趣的作业练习。创设情景:整篇作业设计成一个情景或闯关活动。数学作业与游戏结合,数学作业与美术结合。游戏和美术都是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⑻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练习效率。运用多媒体进行分层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时间短,效率高)。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计练习,省去教师板书和学生书写的时间,能在较短时间内向深度、广度伸展,练习容量大大增加,生动有趣地巩固了新知。运用多媒体完成作业,对于某些抽象的练习内容,可以进行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演示,起到了点拨、疏导的作用,使学生一目了然。
2作业反馈设计
优化批改符号,保护学生自尊心。我们普遍存在的批改方式,如:星级、年月日等,这样单一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好的地方得不到赏识,不足的地方得不到改进,我们可以先将这个符号换一换,比如用圈△。评语评价,从批改走向对话。写上老师的赞赏、感受、鼓励、教诲、批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写上学习的感受以及对老师想说的话,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以鼓励和建议为主。
评价形式多样化。面改和教师批改结合。适时也可以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等评价方式相结合。评价标准多元化。我们面对的学生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更没有相同的智力,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反映在作业活动中,不管学生如何努力,他们都将做出水平各异的作业来。我们在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就应该实行评价标准多元化。同样一道题,一位学生完全做对。一位学生解题思路是对的,计算有错,比起之前的作业算是进步,那后者的作业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
四、总结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需要老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在教育现实情景中去发现、研究和解决学校自身遇到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学生作业低效的问题。教师不再是单纯地布置作业让学生低效地巩固知识,教师参与研究设计高效作业,并进行反思。作业设计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小学数学论文9
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学,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个性的发展。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应是活动课,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由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变为“师生互教互学”。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参与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要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你不可能指望一个厌恶你的人或害怕你,对你唯唯喏喏有恐惧感的人来与你友好合作,愉快地交流。”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等异常心理常常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距离,态度分歧,兴趣背离。教师也就很难真正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教学,学生也很难给予教师以积极配合,有计划、有目的、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交互自然也就无法实现。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需要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协调,冲突较少,心理距离小。
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人际交往互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的过程。而交往是这个过程的支持系统。学生自主活动与人际合作需要相互支持,平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间相互团结、友好关系,有利于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使其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大胆地猜想、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需要教师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嫉妒心理。在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主动地倾力相助,细心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异常言行,及时与学生谈心。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敌意与戒备心理,化解同学间的小矛盾。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班集体的温暖,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
培养良好人际交往关系的方法:
1、心怀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的愿望。要让老师、同学都感受到你的善和诚意。
2、消除偏见和成见。对老师、同学有偏见和成见时,要时常自己摆脱其影响,并且逐渐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对方,多想想对方好的方面。多开展师生交流会、集体活动,也能很好地拉近师生距离,消除误会。
3、认真倾听。即或有不同的意见,或使你感到恼火,也要克制忍耐听到底,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反驳须有分寸,有礼貌。
4、如果发生争吵,先冷静几分钟,然后经过友好地辩论,迅速了结,不存积怨。课堂上学生不服时,最好让其课后到办公室再勾通。
5、保持善意的幽默气氛,面带微笑。切忌当众挖苦、贬低或嘲笑对方。
二、创设好的数学问题、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猜想、类比、推断等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等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善问。为此,应在课堂上给学生适当地点拨、示范,指导学生提问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途径。教给学生正确的质疑方法。在教学设计上,应多给学生一此探索、猜测的空间,逐步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由于创新源于问题,问题生于情境,要使学生能提出好的问题,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考。
所谓数学情境,就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从它提供的信息,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其表现为对新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对数学的热爱等。
数学情境的创设,其素材可以源于生活,源于数学本身,还可以源于其它相关学科。在此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的数学材料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离开了数学情境的创设,数学问题的产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创新思维。
数学情境的`创设不要脱离课堂教学目标,要围绕既定的数学知识点,恰当处理“复杂的情境”。
数学情境的创设要具有科学性、探究性、趣味性和发展性。
数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思维发展的实际。
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与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数学情境的创设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三、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数学课应是活动课,通过多开展数学活动,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数学课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能交流地学习数学和学习数学地交流。其中后者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要内化数学语言,并学习用其反映自己的思考,将语言与思考逻辑地连接于数学世界,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应尽量创设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在小组数学活动中,学生获得的不只是知识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方法等。课堂互动的成败,关键要看教师是否敢放手,是否会引导。首先教师要敢于放手。刚开始开展数学活动时,学生会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探索,不知如何表达、交流,课堂秩序有时较混乱。但教师要把“眼光放长远些”。要敢于放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讨论、猜想。同时,要把活动的目的与要求明确地告诉学生,使学生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使课堂互动性更有效。要防止“放羊式”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活动。诚然,有时学生的探索与讨论很费时费力,甚至做无用功。这时教师要有耐心,并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指导。启而不发时千万不能着急,乱了阵脚,更不能骂学生笨。注意点拨要适当,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学生才会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我在数学课上常采用“组内合作交流”和“组与组之间竞争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数学地表达,学会质疑,质疑教材,质疑同学,互问互答,鼓励学生超越老师。尽量多创设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参与合作交流,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类比、推断、归纳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不仅在用自己的脑子思考,更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师不能越俎代疱。如在学《数据的收集与描述》时,我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去调查本班或其他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年龄、视力情况、某科考试成绩,自已近三年来学习成绩的变化等等。然后让各小组绘成某种统计图。因为学生在学自己身边的事,在做自己的事,所以很感兴趣,做得也很快,学得也很轻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性越强,互动性越高,学生学习效率也越高,教师上课也越轻松。所以在数学课堂中,尽量让学生多用手操作,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想,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
四、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乐学、勤学。
我在数学课堂上经常采用“随机抽点”、“举手发言”和“小组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给每个人加分,每个组加分的方法,一天一小结,一周一总结。每周评3名学习积极份子,1-3名进步星,一个优秀组。及时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同时也要鼓励大部分学生。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中,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语言,撩拨学生上进心和创新的欲望。尽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书本的质疑,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要相信任何一个学生都可变得更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激励每一位学生,使其进步。切记“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要激励学生,还要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帮助其树立理想,增强信心;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消除挫折感;让学生学会“避已之短,扬已之长”。塑造好学生健康的人格,才有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好地互动。
小学数学论文10
一、对学生的反馈进行科学评价
俗话“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现在的学生在家喜欢得到家人的表扬,在学校最喜欢得到老师的鼓励,尤其是小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的是赐予热情的激励和体贴关心的语言,老师的每一句话,对他们来说都是有影响力的[1]。在课堂上,我们老师一边教课文一边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现场反馈回来,以及时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环节尤其要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有的时候也可以在课文讲解结束时立即对当堂对所学内容进行检测,当然训练题是我们语文教研组老师集体备课精选出来打印好的,题型不定,有选择、连线、填空和探究,内容不仅有基础知识,也有运用和拓展性的,如语文课《赵州桥》写的是我国一座古老的石拱桥,现存完好,有1300多年的历史,作业中就可以让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家附近的一座自己非常了解的石拱桥或者混凝钢筋桥。这样检测不仅让学生达到知识的强化,而且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还可以进行当堂检测,当堂检测像考试一样,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当堂批改,下课立即收交[2]。整个课堂像考试一样紧张,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因而换来的是学习的高效。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弱势群体”的点滴进步,要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经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的及时反馈,我们老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成绩好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正确,成绩中等尤其是成绩还比较差的学生的回答有的时候答案不完美甚至不正确的时候我们要都鼓励,不能批评,这类学生能够回答问题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他们还在思考,有积极的参与问答意识,如果老师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那么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以后参与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所以在课堂上不管是对于上课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还是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甚至成绩提升较快者,老师可以通过语言、物品来奖励。奖励的形式和奖品可多样范围,也可一次一次扩大。这样的話,在以后教学中,学生不但没有了心里负担,反而个个会抢着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在给予评价这是评价的方式之一。我们还可以进行学生与学生的互相评价,因为他们的评价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还有就是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相互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使同学们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除了课堂上的鼓励之外,我们老师在同学们的作业中也可以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做的好的同学给予一朵大红花,有进步的同学给予一个大大的赞,有的时候一旦发现书写凌乱,潦草,于是,我批语道:“如果你是乖孩子,从现在开始,作业正确的多一点,字写得漂亮点,老师就奖你一个笑脸。”当学生看到这样的批语的时候作业真的变样了。其实,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们老师只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都要进行表扬,对于答案不完美我们也要给予鼓励,让其更加有信心,有勇气面对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语文的学习感兴趣[3]。
二、借助现代教学媒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应该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他们读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里。”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实验心理学家日赤拉曾做过两个实验: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3.5%来自于嗅觉,1.5%来自于触觉,1%来自于味觉。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实验,实践证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同时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运用多媒体可以无限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无限拓展时间和空间领域
[4]。的确,兴趣非常重要,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就是一件难事。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很多课文老师讲起来是非常的枯燥,学生很难懂得其中的意思。这样的语文教学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语文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如今很多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多媒体的发展则给予了学生更广阔的空间,我们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促使语文训练趣味化、生活化。因为,多媒体课件极大满足了学生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文时,并不作多余的叙述,直接请学生欣赏一段关于庐山瀑布的视频,学生被瀑布气势及周边的独特景色所吸引,学习起来很认真。在讲解课文时,学生对于瀑布的整体形状、瀑布的声音理解水到渠成,十分轻松。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愉悦地、主动地学习知识的前提[5]。
参考文献
[1] 时莉莉.浅析如何构建自主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群文天地,20xx,(10):176.
[2] 秦仕红.浅析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读书文摘,20xx,(24).
[3] 王朋芳.浅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J].关爱明天,20xx,(10).
[4] 张海瑞.让展示点亮高效教育之灯——浅析小学语文的课堂展示[J].学周刊,20xx(14):135-135.
[5] 王萍.浅析如何打造小学高效语文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xx,(33).
小学数学论文11
小学数学是数学思维的启蒙阶段,为将来的高等数学打下基础。然而,现在的小学数学教育并不是那么乐观,大多数家长为了升学率,给孩子报大量的补习班,这就滋生了题海战术所带来的弊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不仅是在数学中有相当重的地位,而且它还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所以笔者就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营造民主和谐数学教学环境,增强小学生自信心
课堂环境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然而,如果教师总是偏爱好学生,忽视所谓的差生,不利于整个班集体的发展。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的想法,认为反正学不学都是差生,所以,教师应该创建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愿意投身到学习中去。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某个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回答问题,若学生回答的教师不满意,表情不满意,也会使学生丧失再次思考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课堂环境是需要教师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教导学生学习,即使回答问题错误,学生也会重拾思考问题的耐心。比如教师提出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笼子里装了鸡和兔一共13个头,鸡和兔的腿总共有344条,问鸡和兔一共有多少只?有的学生想法很好,13个头也就是有13只动物,首先把所有的鸡都当成兔子来算,也就可以列出式子腿总共会多出这么多(13×4-44)条,于是有些学生就直接用(13×4-44)÷4来算,学生认为每只兔子共有4条腿,所以用都算的'兔子腿来除以4合情合理。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先夸奖学生正确的地方,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是不是除法间应该讲求对应关系呀?多出来的腿应该对应的是每只鸡多出来的腿啊?剩下的时间交由学生思考,大多数学生都能恍然大悟,由对应关系来看,鸡的数量=多出来腿总量÷每一只鸡多几条腿,学生便可以很快将错误改正为(13×4-44)÷(4-2)。学生在教师的耐心点拨下,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的题目会更加有成就感。
二、选择活跃合适数学教学课程,提高小学生参与度
小学生身体、心理发育不健全,有时对于枯燥无味的课堂很难提起兴趣,更不要说独立思考某些问题了,数学教学课程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怎么样才能增加小学生的参与度呢?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增加合适有目标明确的数学课程,边玩边学是最好的境界,但是活跃的数学教学课程有可能使学生们产生心态过于浮躁,无心学习厌学情绪的一种现状,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无序的数学课堂节奏,游戏时间过长所造成的,所以,教师要课前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教案分析,把握好课堂节奏。比如说学习“计量单位”中的“人民币进率”,教师都会认真在黑板上给出公式让学生背下来即可,其实教学可以不必这么拘泥,教师课前就布置好任务让学生从家里找来一分、一角、一元若干,小学生们肯定大部分已经能认识人民币,教师提问:怎么用一分表示一角?学生们便从准备好的钱中拿出十个一分钱来表示一角钱。教师继续提问:怎么用一角钱表示一分钱?学生随即摆出十个一角钱。这回教师提高难度:怎么用一分钱表示一元钱?学生会苦恼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有的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来另外9个学生一块凑够100个一分钱,这回学生们自己就可以总结出分与元间的换算方法了,学生们也就更加乐意自主学习。
三、培养趣味活跃的课后观察交流,引导小学生独立思考
课后的时间仍然可以被利用,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经常与学生进行心得体会交流沟通才能了解学生薄弱在哪里,良好的师生沟通不仅帮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而且能解决师生间的代沟问题。小学生大多数比较天真烂漫,喜爱观察事物,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家庭实践作业,认识你身边的几何体,目的让学生能够透彻认识教材中所讲的几何体,思考这些几何体的形状和性质。有些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可以发现家中的有些桌子腿和凳子腿是三条腿,这正验证了教师告诉大家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有的学生还会兴奋地告诉教师家中墙角也是三角形,有些学生就会问教师为什么房子要做成长方体而不是锥形呢?这里就会延伸到几何体的体积问题了,但教师指点学生细心观察同底同高锥体和长方体的大小时,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长方体的体积要更大一些。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通过观察的事物更加直接,小学生理解起来更加轻松。另外一方面,教师应及时与学生交流数学心得体会,教师耐心地聆听很重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有的说话可能会很慢,但是不一定观点就是错的,教师以大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学生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指点一二,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再帮助学生修正错误观点。还有些学生想法总是与众不同,教师可以以嘲笑的姿态去对待学生的看法,教师耐心讲述和学生沟通,问清楚该学生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后再予以判断。总之,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是创建在一个相对民主、和谐,课堂氛围良好,师生课后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产生的,师生共同的努力会促进学生的进步,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师生间长期坚持。
小学数学论文12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也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也是大多数小学生的难点,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不仅满足新课程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本文基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问题,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1、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1.1学生对应用题学习不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深刻的阐释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新事物的重要性。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应用题由于综合性强,逻辑性强的特点,一直作为小学数学中学习的重难点,大多小学生对应用题是有恐惧心理的,更别说对应用题部分的学习产生兴趣。大多学生对数学应用题是望而生畏的,尽管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也记住了很多的数学公式,但是对于应用题的解答仍会是茫然无措,毫无头绪,从而不断演变成对数学应用题的望而生畏。学生在数学应用题的解答中失去了信心,也难以对应用题的学习产生兴趣,如此恶性循环,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只有不断的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让学生自行的在应用题的解答中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而找到解应用题的信心,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兴趣,从而能更好的学习好应用题。解决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学习的兴趣是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
1.2教师太过重视题海战术,忽略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新课改要求现代教学更注重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局限于原有的题海战术中,但是,仍有部分教师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照搬传统教学模式,利用题海战术来巩固学生的解题思维和基本数学知识点。然而,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显然比利用题海战术来强化学习要显得更重要,尤其对于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判断能力有限,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因此,部分教师便代人嚼馒头,没有让学生独立的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题海战术对学生的解题思维进行巩固,尽管这样学生能够解出大部分应用题,但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定向思维,思维固化,从而导致学生未来的学科发展和智力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1.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部分,基本涵盖了某个章节或者是某些章节的知识点,以一定的线索进行贯穿衔接,旨在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思维训练和智力开发与培养。但部分教师舍本逐末,未省事,对学生在数学应用题中的疑惑直接给出标准答案,从而忽略了解题技巧的传授和解题思维的训练,如此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固化的思维模式只会让学生的解题能力受到局限。授人以鱼只能让学生能够机械的解题,却不知解题的精髓在哪里,题目的真实含义在哪里,而授人以渔不仅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题目中能够随机应变,攻克各种各样的题型,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4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绝对否定
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大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的教师甚至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另起炉灶,以偏概全。如对教学情境的过度创设,不管内容和要求,一律用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把数学课堂变成一场戏剧表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有适应时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而不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过分解读,甚至是错误解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自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并不能完全否定传统教学的精华部分,不能否定传统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可取之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不够,是现今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
2、新课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要求
新课标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以此改变,但并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进行改进,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新课标要求现代教育更多的应该是帮助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或是利用团队合作,来解决与生活相关却又有一定挑战性的综合性问题,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题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应用题,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思维,数学应用题学习的目的不再局限于解题本身,更多的是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工具,通过应用题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解题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帮助学生能够在未来有更好的解决事情及克服困难的能力。新课程要求下,对课堂教学从原有的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及结果。结果是重要的,但是整个教学的过程也同样非常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很重要,因为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很多课堂以外的品质,这不仅对学生的学医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解题的过程由原有的固化思维模式转变为一个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还注重团队协作重要性,这些都有助于对学生的信心及各方面综合素质产生良性影响。
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分析
3.1准确把握教材,合理的情景式教学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教学大纲的来源,也是学生知识点复习的重要资料书。新课程教材把应用题编排到各个章节,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知识点的要求,相应的应用题穿插在各章节之中,能够更好的让教师和学生把握应用题知识点的切入点。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把握教材知识核心,针对不同应用题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联系生活实际,一方面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题意,有助于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能够理解到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是密切相关的,并不是脱离现实的空泛研究,提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度。当然,教学情境的创设还需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可以尽可能的对学生思维模式有一定的开发。如题:小明烧开水需要15分钟,做作业20分钟,打扫卫生10分钟,则小明做完上述事情最少需要多少分钟。这一类的题目就打破了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解决此类问题不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减,而是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由于烧水可以和写作业或是打扫卫生同时进行,所以上题中小明所花时间最少是30分钟,而不是45分钟。
3.2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图片等手段,不仅让学生对应用问题有直观感受,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注重方法的传授和思维模式的培养
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当注重方法的传授,有时甚至可以一题多解,不能在学生不会解题时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更应该注重方法与技巧的传授。
3.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新课程要求下,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解决应用题时,应当更多的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和团队的协作能力。
4、结语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高要求,教师在适应新课程的同时,需要对新课程进行合理的充分解读,而不应以偏概全,甚至是错误的解读,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立平,胡帅.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xx(07).
[2]刘友红.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xx(05).
[3]杨秀娟.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xx(06).
[4]李素萍.刍议如何做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以及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xx(34).
[5]吴华章.情感在情境中“升华”———浅论情境性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xx(18).
小学数学论文13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所提倡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它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理念,在发展学生认知、情感和态度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同时促进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本文对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引言
对于数学来说,所有的知识既然是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用回到生活中去,如此方可让数学真正服务于现实生活。教师应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此来较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教学当中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当中促进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借助于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主动性
学生可借助于现实生活来获得知识技能,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将课堂教学内容转移到现实生活的经历当中,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经历当中来学习知识,这样就可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借助于自我的亲身经历来获得真实的体验,以此来深入的理解与掌握知识。例如在数学学习当中,会应用到许多的教具。在教学钟表时间的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安排学生制作纸质的教具表盘。通过制作可使学生初步了解时间的概念,以及表示时间的单位、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在深入讲解有关时间单位的换算等知识点时,学生就能够较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通过这样生活化的学习,可让学生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使得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教师应在开展教学时,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情景,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较好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内容,教师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深入认知到源自于现实生活的数学知识,也同时能够较好地影响与作用于现实生活。因此学生必须通过生活化的学习,来进行对外在知识的内化,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精心创设能够较好的体现出生活实效性的教学知识内容。
2.注重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新课改的发展趋势下,教师应在教学当中不再沿用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于部分数学基础知识,如果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会要求学生进行机械记忆,这样的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只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定,让学生无法进行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当中,尤其要注重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仅仅是应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应提供给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以及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维来考虑数学问题,并合理应用数学技能,这将教学生活化真正体现在小学数学当中。
教师应让学生懂得灵活应用生活化理念,将原本抽象的教学知识置换为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并指导学生立足于现实生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进一步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在教授“三角形”的知识点时,为使学生深入体会什么是三角形,教师可安排各个学习小组来制成三角形的纸质包装盒。
教师要指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三角形相关的知识来开展合作来制作包装盒。在进行制作的过程当中,可充分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在开展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既可有效的提升了学习小组所有成员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还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提升了小组协作能力,还可使学生较好的认知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所具有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养成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深入的体验生活,并从生活当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3.合理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
数学学习终极目标,即为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较好的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应在教学当中来精心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应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进一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例如,笔者在教授有关“利息”的知识之后,就安排了一次生活化的充满趣味性的课外作业“学做一次小储户”,首先安排学生查阅当前让银行所执行现在的存款利率数,并让学生计算自己零用钱,再比较不同年限的存款利率,计算出应如何存款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种充满趣味性的作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深入分析、调查研究、相互比较的学习过程,能够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利率、利息的相关知识点,这些学习活动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会理性的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意识,让教师能够达成教书与育人的相互统一。在教学当中贯彻落实理论知识与学习实践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充分应用所学知识,从现实生活来有效的拓展知识面,并获得更多的知识,既较好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在现实生活当中懂得了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
总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下,开展生活化教学,既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因此,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进一步研究如何才能应用好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数学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巧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xx.
[2]仁青彭措.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xx,27:132-133.
小学数学论文14
一、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辅助教学
数学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我们不仅要会发现这些数学问题,也要学会借助生活来辅助教学。尤其是对于这些好奇心极强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辅助教学,那么势必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学习起来也会相对的容易。例如在学习“时间单位换算”的时候,教师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结果便是不知其因但知其果,如此的教学方式只会把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的枯燥难懂。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借助手表和日历。如: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此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同学们,请拿起你们的手表,用手拨一拨来观察一下日、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性的用到手表,但是他们很难有机会和精力去认真仔细的观察,因而课堂上观察“手表”这个课外之物,很容易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一旦亲手尝试,就会轻易的发现日、时、分、秒之间特殊的换算关系。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和理解了这些知识,就会走出“尽信书”的误区,而这些知识也将会陪伴学生的一生。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也应服务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的实践数学,亲身感悟数学,才能够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认知性,一旦成功的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数学便成了能看能用的工具,学习起来必然会生动有趣。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学者问外国学生:“从6点到7点这段时间内,分针和时针各重合几次?”这些外国学生会立即拨动手腕上的手表,亲自实践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同样的问题放到中国学生的身上,学生只会想到查阅课本,套用公式。由此可知,中国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往往停留在课本上,并不能将知识搬到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学习失去了其最初的目的,取而代之的是盲目的跟从式学习,学生成了学习的工具,实在可悲。因此,在教学中要逐渐的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教师在这其中起着重要的指引和督促作用。比如在学习了长度的测量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测量课本、课桌、走廊等物体的长度,让学生对长度的大小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再比如在学习了长方体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之后,可以让学生去测量文具盒、教室、食堂等物体的体积,这些实践在传统教学中是根本做不到的。另外,学生也要主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加深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让数学真正的服务于生活。数学就是生活中的万花筒,它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又不断的折射出生活的倒影。因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把数学的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事例中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如果学生可以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就能认识到数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深莫测,同时也能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从而真正的喜欢上数学。
小学数学论文15
一、小学数学课堂设立情境教学
在小学,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在课堂上,课堂教育是小学数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课堂教育的质量就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密切地联系起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先在生活中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教师找一些数学题目,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提问出来。例如,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可以把一些应用题或者算术题的名称改为学生喜欢的故事人物或者动画片人物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问题自主思考,从而认真地听讲。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组,然后给各组学生相同的例题,比如,3+3+3用乘法怎么表示?看哪一组同学先完成,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形成一种问题竞赛来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然后教师应在竞争里加入适当的游戏来避免学生在抢答题目时的枯燥,使学生更全神贯注地抢答问题,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通过竞争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开设了很多新的课堂教学。例如,情境课堂教学、竞争课堂教学等,这样的一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教师应对每节课的课堂效果进行分析,找到更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在分析中使教师更了解学生,知道怎样才能使学生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怎样才能使学生自主思考数学难题,从而使课堂效果更佳完善。在此过程中,教师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也在课堂里学会了怎样做算术题,培养了主动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把学习数学的状态发挥到最佳。通过新的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里的.应用,小学数学的课堂质量的确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也培养了学生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通过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课堂教育的研究,发现新的课堂教育可以使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显著提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地学习,不断创新出新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时刻保证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论文09-04
小学数学论文07-15
小学数学论文07-15
小学数学论文例文09-05
浅谈小学数学论文06-08
(荐)小学数学论文07-19
[优选]小学数学论文07-04
(精)小学数学论文07-07
有关小学数学论文04-16
关于小学数学论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