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音乐论文>音乐鉴赏的论文

音乐鉴赏的论文

时间:2024-07-25 09:32:00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音乐鉴赏的论文15篇(必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鉴赏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鉴赏的论文15篇(必备)

音乐鉴赏的论文1

  摘要:本文谈了音乐及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谈了我校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一些举措。对非艺术专业院校的音乐课程改革提出了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音乐 鉴赏能力培养

  音乐鉴赏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是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为提高大学生的音乐修养,开设了艺术、音乐鉴赏等方面的选修课程。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也使更多学生更多的了解了音乐。但是根据对我校大学生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抽样调查显示,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的占12%;喜欢中国古典音乐的占15%;喜欢流行音乐的占73%,之所以喜欢古典音乐的学生比例较小,大多数学生反映听不懂古典音乐,不知道如何了解和理解古典音乐,还有少数学生觉得古典音乐听起来“都一个样子”。这个调查让我感到若想真正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需要采取一些更加新颖的途径和方式,来普及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加强音乐欣赏的常识教育。

  1 音乐具备的基本特点

  音乐是由客观世界和人类审美活动创造出来的,不同时代、民族、国家、地区以及流派创造出的音乐都不相同,他们以各种形式、各种手段来表现不同内容、含义的音乐。音乐的主要特征分为:

  1。1 抒情性

  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产生的心理体验。音乐最重要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是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看法和对生活情感的体验。如贝多芬就因为非常热爱大自然而写出了《田园交响曲》这一美丽的乐章。

  音乐的抒情性在影视艺术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它能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音乐和画面共同创造的氛围中。如:电影《勇敢的心》插曲就是为表现幽静的田园景色而配置的牧歌风格的音乐;电视剧《乡村爱情》的乐曲,就是为喜庆场面配置的欢乐而活跃的音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就是为悲惨的场面配置的呜咽而凄凉的音乐。

  1。2 时代性

  音乐的时代性是它又一重要特性。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体会、认识和描写。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音乐,每个时代的音乐作品无不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如,我国三四十年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音乐发出了全国人民不屈的怒吼和抗日的呼声,《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目前我国正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家喻户晓的《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正是反映这一时代特色最典型的音乐作品。

  1。3 民族性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音乐所表现的情感是人类共通的。但由于各国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审美标准不同,音乐语言的差异也就很大,这些差异就是民族性差异。音乐的民族性表现出一个民族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审美习惯、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1。4 概括性

  音乐的概括性是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决定的。音乐能抒发和表达一种情绪或感情以及外在环境的某些形象和状态,但不能像文字或绘画那样具体精确地描绘。音乐的描绘是一种概括性的表达,它可以使人产生极为丰富的遐想和意境,这是任何文学语言所不能代替的。音乐对世间万物描写的高度概括力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模仿,二是引起人们的遐想。

  2 结合实际多渠道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几年来,我校为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主要采取以下一些做法:

  (1)每年聘请音乐方面的名人、名家、名校进校园开设讲座、演出数场,通过讲解、演奏和现场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了解音乐,同时产生共鸣,引起兴趣。

  (2)加强地方音乐的了解和宣传,组织学生研究当地音乐。

  因学校地处苏州,为使学生学会欣赏本地区的音乐,学校经常聘请当地有名的昆曲、评弹表演艺术家来校讲演。让更多学生了解地方音乐,并学会如何欣赏这些音乐。

  (3)组织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成立各类乐团,委派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排演经典的中外优秀作品,如,室内乐团排练约翰·斯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民乐团排练《春江花月夜》;合唱团排练《黄河大合唱》等。每次演出都将作品的详细介绍提前公布,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作者、含义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学生就不会盲目的去听音乐会,以入门者的角度去欣赏音乐会。

  (4)让学生了解多元化的音乐,拓展视野提高欣赏能力。

  学校还通过广播等形式对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播放,在播放前进行详细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作品,了解音乐风格。播放的音乐健康、广泛,具有代表性,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有直观的认识。如,中西方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流行音乐,爵士音乐和戏曲等等。

  (5)重视音乐艺术社团的建设。

  在学校里音乐类学生社团也有很多,学校为这些社团成立了专门的音乐社团联合会,加强社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委派了长期固定的专业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以提升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学校还结合质量工程和素质教育向这些社团下拨足够的活动经费。这样就使得音乐社团的层次和影响力大大提高,吸引了更多学生的参与。为他们搭建了了解和学习音乐的平台。

  (6)加强大学生的社区演出活动,让大学生走出学校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表演,通过这样的社区演出使大学生更能充分展示自我。也让音乐艺术走进百姓的生活中,这些活动的参与使大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大学生整体的音乐素质。

  3 对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设想

  音乐的鉴赏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加强对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本人有如下设想:

  首先应将音乐鉴赏课程纳入学校的培养方案,开设必修课程,课程的学时至少应每学年34节课,每周两节课。课程的内容可以包括初级基本乐理、简单的中西音乐史、中国戏曲音乐作品结构及艺术风格分析等内容。同时开设更多内容的全院性选修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音乐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音乐特点。如:开设古典音乐赏析和流行音乐赏析、戏曲赏析等课程,合格者获得相应的学分。目前我校已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大学生选修这方面课程的热情非常高涨,这个现象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渴求。当前我校正处在提高素质教育教学改革阶段,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正在积极努力的进行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可开设古典音乐欣赏数字教室。因音乐会的门票价格比较高,大多数学生不能经常出入音乐厅。数字教室为学生提供资源,定期播放和下载一些影音资料。对音乐了解的越多,欣赏水平才会逐渐提高。

  4 结语

  总之,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是现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高校应该注重学生音乐艺术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入了解音乐,做到能够欣赏音乐和理解音乐作品,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在这里我想引用音乐家约瑟夫·海顿的一句名言“艺术真正的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音乐鉴赏的论文2

  【摘要】

  当前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高中音乐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音乐教育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培养音乐家,对于高中音乐教育来说,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艺术素养以及人品人格。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及重点内容,通过高中音乐鉴赏课,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师生都并不重视音乐这门学科,因此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也不深入。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若想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还需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新课改;教学;高中音乐;音乐鉴赏课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加快了脚步。新课改要求素质教育要和知识教育兼行并重,而高中音乐课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正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绝佳平台。在高中音乐课中,音乐鉴赏课占据了大部分内容,它是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艺术素养以及人品人格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亦成为了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师的重点思考问题。以下笔者就结合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实际来谈谈其教学策略。

  一、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原则

  (一)审美原则

  音乐是一种艺术,艺术之美是无止境的。音乐既体现着自然之美,又传承了思想之美。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必须要遵循审美原则,将音乐当中“美”的元素充分体现出来。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善于提炼每一首音乐作品中的美感,然后在课堂上将之展示给学生,以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享受到倾听音乐的美妙氛围,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二)文化原则

  艺术与文化是不分家的,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同时也是文化的产物。音乐的形成伴随着人类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无论是什么种类的音乐,其被创作出来都与一定的文化背景有关,而其发展和演变也是因文化背景的变迁。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遵循文化原则,善于引导学生挖掘音乐背后的文化元素,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习和感悟相应的文化。

  二、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的策略

  (一)在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

  当今时代,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现如今,多元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中各个领域当中,对高中音乐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元文化为高中音乐鉴赏课注人了新的活力,它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生活,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世界音乐文化。多元文化是在世界各地及各族人民在自身的风土人情及民俗特色的基础上通过不断交流与融合而逐渐形成的,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多元文化的内涵,明确其在教学中的作用,然后合理运用多元文化。我国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应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让学生学习、体验及尊重、理解世界各地域及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更加珍惜国家的文化遗产。

  (二)采用比较式教学方法

  新课改提倡对知识的灵活掌握,而非只单纯记忆。学生只有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了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在这方面,采用比较式教学方法非常合适。所谓比较式教学方法,就是指通过对不同的音乐作品的题材及表现风格、表现手法等进行全面把握和比较,来形成对作品的深人理解。通过比较式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各种相似或不同的风格和主题的音乐作品的认知,并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养成思考的习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将高中音乐教材中丰富的经典音乐作品进行适当分类,然后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选取其中的两首或多首让学生鉴赏分析,比较其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总结各自的特点。

  (三)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每个学生在欣赏完一首音乐作品后都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因为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与科学不同,它不像科学那样只有一个唯一标准的定律,艺术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及情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甚至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所悟得的感受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只有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才能够使学生发现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而不是一味只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给每组分配一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完成该作品的鉴赏任务,最后再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总结发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之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鉴赏课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的一门课程,它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必须要得到重视,并且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参考文献:

  [1]刘丹。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口]。教育教学论坛,20xx(42):52一52—

  [2]陈琦。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田。大众文艺,20xx(23):232一232—

  作者:祝江燕单位:浙江省嵘州市黄泽中学

音乐鉴赏的论文3

  一、挖掘高中生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艺术,情感体验在其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音乐鉴赏过程就是情感体验过程,体验的是音乐的情感内涵,或者是学生情感与音乐情感的共鸣性。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情感内涵时,需要让他们明白这是一种对音乐情感内涵的初步体验,包含了各种感情元素,比如喜、怒、哀、乐等等。教师在教学会欣赏音乐作品时,应该帮助学生从音乐标题及歌词中去找到体验线索。有的音乐作品没有标题,那么学生既要专心欣赏,以主观感性知觉去体验,又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创作目的、作品风格、表现特点等方面去深刻地体验,以准确的领悟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2]作为抒情艺术,音乐的内涵既丰富又深刻。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音乐情感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和音乐思想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以外的因素去理解音乐感情。比如声乐作品中可以从歌词找到依据,在标题音乐中可以从标题及文字说明去理解。有些没有标题的音乐作品需要学生更加用心的体会作品情感,在反复倾听中根据直觉去细细体会。另外,还要根据音乐的社会背景、作者生活经历、创作目的、艺术特征等环节去鉴赏,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鉴赏到位。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来讲,为了让学生对作品有更多的了解,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恰当领会三个乐章的情绪变化,不但要给学生介绍贝多芬的创作目的、艺术特征,还可以结合贝多芬在1801年创作《月光》时正经历失恋的背景,来了解这是一首他献给恋人的作品。当时他也耳鸣了,这两种打击让在将痛苦与失望情绪深刻地反映在了作品里,因此该作品也是一部“幻想曲”式的奏鸣曲。只要学生把握了这些,那么在鉴赏《月光》时,也就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二、激发高中生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想象、联想能力

  音乐情感表现是作者在某种思想中基于生活基础来表现情感内涵。所以,学生在鉴赏时应该充分发挥其想象、联想心理,以揣摩音乐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想象、联想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并将这种声音形象转换也成客观世界的形象来进行理解。这是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的鉴赏问题。比如,在鉴赏《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旋律,并联想生活感受。以高中生的鉴赏水平来讲,他们通常会以春天、花草等自然景色来进行联想,很多都难以明说,更难以想象。故而教师在学生刚接触这首协奏曲时,通过乐器演奏效果与乐器使用、鉴赏乐曲部分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开展想象。例如,呈示部分,轻柔的弦乐颤音和长笛使人感受到如鸟叫般的美丽旋律,而引子主题中双簧管奏出的柔和抒情,则给人带来一种花鸟共舞、春光熠熠的美丽画面。小提琴奏出的柔音是娇细的,而大提琴则走出了浑厚的低音,让学生们对梁祝的爱情有更好的理解。这些感受都是要通过类比联想来体验。教师根据高中生的'音乐知识来教授他们音乐理论,并不断引导他们通过联想来想象作品、体验情感,既净化了心灵,又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总之,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鉴赏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需要基于学生的审美心理来进行教学。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带给每个人的都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沟通。故而高中音乐鉴赏中,只要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根据她们的审美心理实施音乐鉴赏教学,那么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美育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最终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来说也是大有裨益。

音乐鉴赏的论文4

  [关键词]音乐鉴赏 审美 想象 创造性思维

  音乐鉴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来充分体验和领悟音乐的审美活动。音乐鉴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学生想象力、联想力、创造力的培养是任何 教育 手段都代替不了的。

  音乐鉴赏作为一种自由的主体审美活动,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由于音乐存在着不具象、无语义等美学品格,因此,音乐鉴赏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利用直观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形象是通过音响来表现作曲家的 艺术 构思,塑造艺术形象,从而使欣赏者产生联想的。在鉴赏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所播放乐曲强、弱、快、慢以及音乐的喜、怒、哀、乐,并能够想象出音乐表现的情景。若再经过教师的讲解,就更能够正确的体会与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意境。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首先向学生讲述了这个几乎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中的凄美爱情故事,并充分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情节充满好奇,之后欣赏了大型交响乐现场演奏版《梁山伯与祝英台》c小提琴优美的声音时而深情,时而欢快,时而激烈,时而如泣如诉,引人入胜。我在教学中又加入了动画《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情节的影片片段,学生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所感染,有的随着音乐小声哼起了化蝶的主旋律,有的轻声吹着口哨随着音乐走,有的同学做拉提琴状……充分了解了作品表达的内容后,通过对直观的音乐形象的感受再引导到对乐曲的感受上,能带给学生各种不同的感受,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想象,同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由于每个人的着眼点与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区别,联想出的内容也不会相同,加之想象本身又是一种再创造,对音乐的感受就会千变万化。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教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正确鼓励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来进行创造,利用直观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鉴赏中的灵感思维是丰富的,有时通过聆听音乐还会萌发和获得超越音乐范畴的灵感,给审美主体带来顿悟。

  二、采取创设情境,激发想象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情境主要是运用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艺术的直观感知与教师生动的语言描绘。创设一种为教学需求服务、为学生审美服务的生动情境。例如在古曲《春江花月夜》的鉴赏中,我首先让学生聆听了古诗《春江花月夜》的配乐诗朗诵。大屏幕上出现的是 中国 古典的山水画面,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前先感受到了一种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之后再让学生仔细聆听乐曲,仔细感悟音乐的情感、意境,努力揣摩音乐的内涵。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感到亲切、轻松、愉快,并能用最大的激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变静态的音乐吸收活动为情感动态的音乐表现行为,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感知、理解音乐,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的情境审美化。

  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是充分运用配器手法描绘地中海岸的 自然 风光的。在欣赏之前我做了个尝试,选择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小号演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听辨乐器色彩及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最后小组讨论汇报:小号——金黄色——嘹亮又有贵族气质或英雄形象:双簧管——幽雅甜美的淑女形象:大提琴——深沉醇厚的绅士形象:长笛——淡兰色轻柔透明的:单簧管——清澈轻盈。从而知道不同乐器的音色所塑造出的.不同音乐形象。既从理性方面认识了乐器,又从感性方面丰富了对音乐形象的想象。

  三、结合艺术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设和开辟适合于教学内容的参与途径,设计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参与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同时又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融入其中,采用必要的手段启发和帮助学生顺利打开求知的通道,为学生的实践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产生实践参与的冲动,并能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在声乐作品的鉴赏教学中,应重视对作品的演唱实践。声乐作品的表现是通过词曲作者谱曲,再由歌唱者投入情感演唱再创造的过程。对作品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歌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因为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都是独特的。尤其是在合唱作品的练习中,要达到声部的和谐、统一是不容易的。学生往往为不受对方的干扰要大声演唱自己的旋律部分,造成声音不统一,声部不和谐,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给他创设思维的空间。让他们真正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声音的和谐之美。例如在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的鉴赏中,选取学生最熟悉的《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乐章实践演唱,并根据学生情况分声部练习,待两个声部基本唱会后,选个别音乐基础好的学生担任领唱或学唱第三个声部,使学生陶醉在自己营造的艺术氛围里,他们的心在他们自己创造的美中滋养、散步、飞扬。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必然融入自己的想象,注入自己的情感,这使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进入了创造性的精神状态,对作品的整体理解更加深刻,同时进一步的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生的 音乐 鉴赏活动是积极参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以积极参与的机会,给学生一个积极思维、积极创造的空间。这样的师生互动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提高了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真正听懂了音乐后,他们会自觉地在音乐中展开自由的、充分的、丰富的、美妙的联想画面,从而真正使音乐鉴赏活动成为创造性思维运动的过程。

  音乐是听觉的 艺术 。音乐鉴赏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理解过程,也是一个以听觉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知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依靠学生主动的听、主动的想象来实现。让学生在鉴赏中多听、多想、多思维、多创造,引导他们准确的体验音乐情感。

  四、通过即兴创编和表演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音乐鉴赏中,可以让学生采用节奏、律动、线条、色彩、绘画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自填歌词、创编故事、自勾画面、自编律动等丰富多采的创造实践,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造性尝试。即兴创作和表演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即兴创作和表演的好处在于:首先不必依照事先设计的乐谱和事先的排练,减少 技术负担:其次即兴活动比较能够灵活自如、自由地表达情感:再者即兴活动有利于 发展 学生敏捷的思维、快速反应的能力。由于即兴活动属于即时临场发挥,因此即兴创作的成果显得粗糙。但正是这种不成熟的创造,蕴含着丰富的创造精神。音乐训练可赋予我们一种积极想象与创造的方式,提高我们的创造能力。所以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即兴创作与表演能力是创造性教学的新举措。例如在《影视音乐》的鉴赏中,我给学生准备了几部影视中的场景:1、激烈的战斗场面,2、和谐温馨的生活场面。3、幽默滑稽的动画场面,4、热烈欢腾的节日场面。让学生从提供的十个音乐片段中为他们选择合适的音乐。学生们努力用音乐来烘托情绪,塑造形象。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每个场景会因学生的想象、联想和个性化认知的不同,对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受不同而产生多种结果,为学生今后的创造发展奠定基础。

  尝试音乐创作是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过程和手段。即兴为熟悉的旋律填新词,为熟悉的歌词新编节奏和旋律,音乐常识的选择、连线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熟悉的旋律填新词降低了创作的难度,也提高了音乐鉴赏课的时效。在教学中以此发掘学生创造潜能,浸透创作音乐的意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音乐的创作特点,享受创作的过程,品尝成功的甜蜜。在为熟悉的旋律填新词的练习中,有的学生为《茉莉花》填新词,有的为《明天会更好》填新词,有的为《吉祥三宝》填新词,还有的为《北风吹》、《菊花台》、《东方红》、《欢乐颂》、《心愿》、《隐形的翅膀》、《栀子花开》……太多了!学生在临时的“音乐会”上演唱自己的作品,并简单讲述创作过程。演唱结束后教师简单点评。他们专注的表情,热烈的掌声,以及各具特色的演唱情景相信一定会深深地扎根在同学们的记忆土壤里并且会生根发芽。

  五、运用学科整合的优势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它虽然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它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音乐与 科学 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个是浪漫的形象思维,一个是严谨的逻辑思维,但它们的思维过程是相通的,全都离不开想象。音乐的想象能使科学的幻想插上翅膀,使科学家得以发挥聪明才智,把幻想变成现实。著名的物 理学 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酷爱音乐并受到了启发,发表了著名的相对论,创造出世界的奇迹。

  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课堂教学中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科整合这一特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欣赏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时,学生刚开始不知道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并表现出不喜欢听古曲的意向。通过我用媒体的渲染,用“垓下之战”的 历史 故事来导入,并结合古诗《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引导学生对琵琶音色的认识。学生马上来了兴趣,并在聆听音乐后,感受到一面琵琶竟 能表现出这样一个雄壮的战斗故事,就 自然 地把音乐中的强、弱、快、慢联想成了战斗、埋伏、追击、战败等相关的音乐形象,战场在音乐中得到了再现,再细听后就更能想像出那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了。

  音乐与美术也是相关学科。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看到“画外之景”,同样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也能听到“弦外之音”。即从画中听到音乐,从曲中看到画面。如歌曲《弯弯的月亮》“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是那弯弯的小船……”就刻画了一个美丽夜景的画面。这种视觉与感觉的联想,能够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领悟音乐作品。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要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从学生自身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促使学生将各科知识综合起来理解,运用学科多元化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综合能力。

音乐鉴赏的论文5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已经普及,同时,该种教学模式也是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学生在教学思想观念指导下,有效提升对民族音乐欣赏能力,以充分发挥出民族音乐作用,促进我国文化经济时代发展。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并且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翻转课堂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知识内化时间与空间之间相互转化。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并且每种教学模式都有特定运行条件,该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了信息技术,对学生课前预习起到了一定引导性作用,然后教师会在课堂上设置不同教学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得以消化[1]。其中,学生对于知识实现内化,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现,通过教师与学生或各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来完成。简单来说,翻转课堂就是借助专业技术、信息技术支持前提下,促进教师完成教学视频制作,同时帮助学生在课前对于教学内容有所认知。

  (二)翻转课堂教学步骤

  翻转课堂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讲解教学视频内容,鼓励学生对教学视频突出疑难问题,通过师生之间探讨形式,有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学生在合作学习以及独立思考后,通过个人或小组,采用辩论赛以及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学习心得获取与分享。同时,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时,能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关系,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拥有浓厚学习兴趣,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教师在学习成果分享过程当中,要认真倾听学生总结,使得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予以了解,以明确学生学习能力,并提出具有客观性、针对性评价以及改进措施,实现学习进程实时调控。高职院校在民族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合理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良好满足教育改革要求,并且能够有效提升该项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一)教学特点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教学模式在实际高职院校教学中也在不断产生变化,教学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约束,比如学生接受知识程度、教师目标等,以使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可补性发展特征。教学方法多样性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其中包含了讨论法、案例法、分析法等。综合性将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作为基础,将教学方式进行灵活使用。发展性就不止是在历史性方面有所体现,同时,教学方式也会随着教学目标等因素而发生改变。可补性是指在不同教学策略环境之中,能够使得同种教学内容和目标达到相同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特殊性,教师常用教学方法有:1。“实践”与“讲解”相结合。教师在欣赏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实际训练与民族音乐欣赏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得课堂氛围活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避免内容出现空洞现象,使得教学具有随意性。2。背景与作品相结合。毕竟高职学生对于音乐鉴赏水平有所限制,然而对于相关理论知识又缺乏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如果添加过多理论知识,会使学生对于课堂产生厌倦心理。然而,音乐欣赏课程需要将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建立起来,再深层次普及音乐创作背景知识,但是要确保比重具有平衡性,教师就可以将背景与作品相结合进行讲解。3。教学与拓展相结合。高职院校在民族音乐欣赏课堂上时间有限,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对知识进行拓展与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根据教师所布置任务,选择适合自身学习方式自主完成学习目标,以对相关内容有所明确。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民族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策略

  (一)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首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明确学生在民族音乐欣赏课堂之上需要学到哪些内容、了解哪些内容,教师只有将教学目标予以明确,才能使得教学具有针对性,并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分析,再通过视频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并安排好课堂实践活动,同时,教师要自行制作教学视频,以实现知识直接传递,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翻转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并将其进行合理性分析,再将课程进行科学化安排[2]。其次,自行录制教学视频,在视频制作过程中要准确尊重学生思维,使得教学模式适合大部分学生,并具有针对性。再次,教学视频后期剪辑具有较大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对视频中出现错误及时发现并加以改正。最后,在发布教学视频时,要考虑到全体学生各方面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多媒体中心将视频发布,并让学生自行注册账号,登录以获取视频教学资源。

  (二)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课堂教学活动予以了高度重视,从这一点上来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性,同时,翻转课堂能够通过多样性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当中,主动形成知识构建,从而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取知识不再处于被动地位。然而,传统教学模式较为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过程,没有将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接受知识能力加以综合性考虑,使得学生逐渐磨灭了学习兴趣。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并结合实际课堂活动提升学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以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翻转课堂是将知识传授放在课外,在课堂之上,教师运用更多时间去设计课堂活动,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选择具有差异性教学方式。比如高职院校在民族音乐欣赏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本门学科特点,设置一些音乐鉴赏比赛等类似教学活动。活动进行时,不需要教师予以过多理论知识讲解,反而是帮助课堂真正转变成一项具有教育意义课堂实践活动[3]。课堂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教师所提出问题必须做到与课堂紧密相接,并且具有创新性,然后在课堂活动中,选择合理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使其在课堂中培养创新意识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另外,在对视频内容进行知识回顾时,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愉快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放松心态,并鼓励学生对于视频内容提出质疑,大胆向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得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欣赏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实现“教”“学”相辅

  高职院校在开展民族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受到该种教学模式良好驱使,能够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强化,以充分发挥出学生教育主体性作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论是课前视频学习,还是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都需要独立自主完成,所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到强化作用[4]。比如在某音乐鉴赏视频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学习需求对视频进行合理处理,并根据内心真实想法对其做出欣赏评价。课后独立完成音乐鉴赏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将不懂的问题随时记录下来,以便于课堂之上向教师请教。综合以上分析,足以说明在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良好体现出学生个体差异性,并体现出学生个性化特征。

  (四)教学评价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民族音乐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良好维持师生之间关系,并促进师生之间产生情感交流。在一般情况下,一些有经验教师会对学生学习目标有所了解,所以在学习任务布置时,能够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一定有利影响,并有效推动学生进一步深层次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所做出教学评价依据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另外,教师可以采取总结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有所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和理解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对学生知识框架体系形成也有着直接影响。在美国课堂上,大部分高校对于民族音乐欣赏课堂教学采用百分比制、分数制、A—F等级制评价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予以正确性、客观性评价,以有效体现出学生对于知识掌握水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评价方式与传统相结合,取长补短,并将传统评分系统进行创新化改革,并且高职院校在民族音乐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将合理科学评分体系与视频教学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意义,以实现民族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目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结语综上所述,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对于高校民族音乐欣赏课教学有了更高层次要求。民族音乐欣赏课程需要具有时代发展性,以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确保民族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音乐鉴赏的论文6

  幼儿时期,孩子们的想象力较丰富,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又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那么作为幼儿音乐的研究者及教育者,我们又如何提高幼儿音乐鉴赏能力呢?

  一、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对音乐的认知

  一般3至6岁的儿童,我们称之为幼儿。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词汇量不断增多,已经能够较完整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常常对未知的新鲜事物感兴趣,对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较为敏感。同时,幼儿的记忆是很随意的,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会记的很清楚,而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常常天马行空,甚至夸张、毫无逻辑,不受任何思维定势的限制。幼儿的情感也是反复无常的,易激动,易变化,不稳定。作为父母,或者教师,为了孩子们能够在幼儿时期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建立积极乐观的人格,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学会想象。音乐恰恰能够给他们制造一个遐想的空间,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启发作用。

  同一年龄阶段不同的幼儿对音乐的感知是不同的,有的小朋友听到音乐就会随着音乐又蹦又跳,有的小朋友听到音乐则会变得比平时安静许多。这样也间接的影射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音乐的不同感受。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在胎儿时期就进行音乐教育,无非是想利用音乐来影响孩子,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同时也不乏有些小小的期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培养音乐方面的兴趣,长大后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而作为一名幼儿音乐研究者,笔者更多的是致力于幼儿身心更全面的发展。

  二、提高幼儿音乐鉴赏能力的方法

  (一)有情趣的引导

  1、从听觉感知音乐。接触音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音乐也是如此。尤其是幼儿接受抽象事物的能力还比较弱,而音乐所表达的都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东西,只给幼儿听一遍就想让他们理解其中的意思,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反复倾听,同时在教育者有意识的引导下,幼儿才能慢慢的体会所听到的音乐。我们可以在每次音乐课开始时,都让幼儿一起听或者唱一首儿童歌曲,如《我有一头小毛驴》,在第一次听的时候不要告诉他们歌曲的含义,让大家随着歌词内容想象一下,听完后由小朋友讲述自己听后的感觉;再由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讲解。在放第二遍的时候大家就会随着老师的讲解听歌曲,这样很快就能进入歌曲中,有的小朋友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唱出来,甚至有的还会手舞足蹈的一起蹦蹦跳跳,想象着自己正骑着一头小毛驴,快乐的模仿歌曲中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幼儿充分的了解、感知了他们听到的音乐,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2、从视觉感受音乐。回归音乐艺术,笔者认为应多让幼儿听音乐会,看歌舞剧等艺术节目,增强幼儿对音乐的了解。从听到的、感觉到的,孩子有他自己的看法,觉得这场音乐会是好还是坏,哪些歌曲好听,哪些能听懂。这就使他们初步形成了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增强了孩子对艺术的感性认识,增强音乐带给幼儿的感染力。

  幼儿音乐常常表现的是一个个的小故事,孩子们虽然识字不多,但能读懂图片。所以,笔者根据自身经验认为,在幼儿音乐课上为孩子们配备简单的与所听歌曲有关的图片也是能够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的。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边听《粉刷匠》边看有关《粉刷匠》的图片,如果有条件,视频结合就更好了,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将会逐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3、从肢体语言感受音乐。游戏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把音乐溶于游戏或表演中,收到的效果常常尽如人意。例如:幼儿们在玩“丢手绢”游戏时,大家一起唱《丢手绢》,当手绢放在某个小朋友身后时,大家会不由自主的唱得更大声,更兴奋,完全把歌曲和游戏结合,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又如:在听《一分钱》时,可以让小朋友们跟着表演,在表演中体会歌词的内容,欣赏音乐。

  (二)情趣的升华

  在引导过后,孩子对音乐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听一些名著,如:《梁祝》、《二泉映月》、钢琴曲之类的,让孩子的思想得到升华。一点一点的倾听,慢慢的体会,由儿歌到名著,孩子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会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三、结语

  作为一名幼儿音乐的研究者,我认为,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从“听”、“看”、“做”等方面对儿童进行引导,全面发展,能够更好的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加强与父母的交流与合作,从小就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钻研下,一定会使我们的孩子迎着灿烂的阳光健康成长。

音乐鉴赏的论文7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目前,高职高专部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分析高职高专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还不够,我们认为要加大力度探讨研究。

  一、高职高专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高职的音乐和美术教育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模式,基本照搬艺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知识结构、培养方向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对学生的专业划分不科学,授课缺乏职业实际内容,不能与职业需要相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相互脱节,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很差。专业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模式不匹配,教学上很大程度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难以真正做到素质综合、相互兼容,所以难以适应职业基础教育的需求。

  教学实习往往因人力、物力的不足,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联系学校实习,甚至有些院校采用“放羊”的方式来开展实习工作,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此外有的把实习的任务推给家长,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开展实习。正是由于这些做法使教学实习形同虚设,因此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低。

  因此,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尚未形成体系,办学模式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还不够,培养的艺术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文化市场发展需要,与成型的工学结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相差甚远。

  二、探索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重大意义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艺术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形成适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一定的可持续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一种教育途径与机制。

  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它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利于提高就业率。其一,工学结合使得艺术类学生的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得到显着增强。其二,艺术类学生有更多机会与生产一线的真实岗位接触,而用人单位对实习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在工学结合中完成了企业新员工招聘和录用的“试用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择业难的社会问题。

  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成为社会和文化企业欢迎的技能型艺术人才。利用工学结合资源,激活艺术课教学,引企进校,校企联动,拓宽艺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加强工学结合,全面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养,适应社会文化市场和企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高专艺术专业的最终目标。因而,探究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原则

  1、从改革高职高专艺术累音乐和美术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职业艺术教育环境,营造职业艺术教育氛围,完善艺术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践行“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既注重基本理论、艺术素养和创意方法的培养,又注重社会实践和上岗训练的有机融合。

  四、构建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多个专业并举,把学生学习与实践、实习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将学生推向就业市场。

  2、发挥多学科综合性高职院校的优势,整合调配设备设施、师资等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功能的有效综合。有效推动了艺术教学与艺术作品生产合一、学习与工作结合,全面提高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人才培养质量。

  3、在环境布置、设备配置、文化氛围、管理模式等方面,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形成真实的艺术职业环境。

  4、探索出一条综合实践教学的路子,带动教学与艺术实践,使他们有机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鼓励学生走出去,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在真实的市场背景中进行实践教学,能使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深化。

  5、保证教学计划,保障实践基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得以落到实处。围绕真实项目进行思考并解决一些教学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教育实习质量,提高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提高毕业生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

  6、学生的毕业设计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学生采取分组的形式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项目(任务),在工作中学习设计,在设计中完成工作,以实际工作成果来完成毕业设计。

  7、以实践教学促进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学生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在教学实习中用“准就业”的工学结合模式,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实现课堂与实习点的一体化。

  总之,只有围绕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条主线,抓住音乐、美术两个专业基本点,以就业和择业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才能全面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工学结合是高职高专艺术类人才必要的培养模式。

音乐鉴赏的论文8

  摘要:音乐鉴赏是一门"听"的艺术。什么样的音乐都离不开"听"。"听"是一种音乐作品,我们既要在听的进程中让感官得到愉悦,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感性和理性进行完美的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意义所在。更多音乐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音乐论文

  一、前言

  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是一扇门,让走进来的人感受到门里别样的风景,但风景的感受如何,还需进来者者细细体会”。音乐家的话语中全然说出了鉴赏中的关键点一定要好好把握,音乐的特点就是让人体会和回味,给人以轻松和惬意,但是如何鉴赏将是很专业的事情,需要用专业的方法来找到关键点,找到音乐的独特魅力所在。

  二、音乐鉴赏的含义

  所谓音乐鉴赏,就是鉴赏者通过聆听去感知评判音乐作品,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音乐鉴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提高身心素质、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打造个人独特魅力和个性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鉴赏能力,能让学生自身建立起音乐人生的结构和框架,为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很多人对于自己所钟爱的音乐作品仔细揣摩,无论是中外名曲,还是流行金曲,爱好不同的人都对于自己所收藏的作品赏玩不已,这就是一种鉴赏行为的体现。其实在很多的西方电影中,我们都能看到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共同赏析一部音乐作品的感人场景,可以说,鉴赏行为成为了维系学生自我生存发展的一个必须行为,成为学生情感交流、抒发情怀的有力支撑。

  三、音乐鉴赏关键点的有效把握

  音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不是靠语言描绘来体会的,也不是保持沉默的东西,它是一种无法说出的朦胧美,其中的独特之处让人体会到舒适感、欢快感,以及欣赏美的特殊韵味,这就是找到了鉴赏的关键点,让人无法忘记。

  (一)把握音乐乐律是音乐鉴赏关键的基础

  音乐的独特魅力就是声音的全方位展示,让人的耳朵感受音乐,让心灵倾听音乐,领悟音乐中诸多要素传达的感情,其中音乐的乐律是最重要的要素,只有用听觉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等这些表达音乐情绪情感的作用,能够切身体会到音乐作品本身情感内涵的体验,在鉴赏激昂的音乐时候,在雄浑苍厚、慷慨激情的力度节奏中,学生会体会到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激起心中熊熊激情;在婉约旋转的乐曲中,学生听着抒情、力度适中的音响,可以感受作者含蓄低沉、绮丽清新的乐风,让人恬静中释放胸中的不悦;而触景生情的音乐中,通过节奏的不同变换,在调式和声音的交织变化中,学生的内心都会随着乐曲鲜明的变化,经历和感受愉快、愤怒、同情等不同心境,在这样的听觉冲击中,加上对音乐的反复倾听,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层层递进,最终从感性的愉悦上升到理性的情感共鸣、审美层面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二)把握音乐内涵是音乐鉴赏关键的核心

  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一定有其内容上的与众不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层次的音乐,学生欣赏的.不同作品,内心的感受都是有着千差万别的,但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比较中进步,在音乐中感受。音乐作品内容的发展过程中,纵使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诸如社会上流行的低浅音乐、低级趣味较浓的流行音乐,甚者是一些庸俗不堪的音乐或是些“狂歌”等一些格调不高的、艺术性差的音乐,在通俗音乐流行初期曾使很多青少年误以为这是代表 “音乐艺术”的最佳作品,值得关注和鉴赏,在它们中才能体会到感情的流露,而一些艺术性高的抒情歌曲在青少年群体中被看做是毫无生趣、平淡无味,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艺术价值高的音乐凭借着内容上的绵远留长,成为了永远的经典,让学生们鉴赏起来感觉更多的感情孕育其中。

  (三)把握音乐的色彩是音乐鉴赏关键的主体

  音乐虽不能用实物的形式来形容,但学生可以用色彩来为理解音乐服务,在抒情的音乐感召下,是那样的恬静、让人遐思无限,对音乐带有色彩的鉴赏中让人浮想联翩,用有型的颜色形容了感受中急促、欢快、活泼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在一些热烈的音乐作品中又可以用更加鲜艳的颜色来替代,比如热烈的红色、活泼的橙色、羞赧的粉色表示出音乐的魅力所在,再恰当不过了。从这个层面上来讲,音乐作品与美术作品有了切合的的交叉,完全是借助绘画的手法和思路来感受音乐,来构思音乐的意境,学生有了这种色彩鲜明的感受,可以很快掌握音乐的主题和情绪的泼洒,理解音乐中形象的设计,触景生情、由景而生,开拓出更多思维的空间,让音乐的开放性一览无遗。

  总之,音乐鉴赏的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音乐素养来控制,不能以形式和方法来限制,将音乐与非音乐元素有效融合,鉴赏活动将更加有助于提高人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

音乐鉴赏的论文9

  【摘要】

  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鉴赏的教学占有很大的份量,音乐鉴赏教学不但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格,还能感染学生的内心。然而目前很多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不但教学设施陈旧,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严重的影响着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因此本文就对高中音乐鉴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现状中得出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音乐鉴赏;高中音乐教学;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众所周知,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体现人们的审美情绪、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而高中作为学生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其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掌握正确的鉴赏音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中音乐鉴赏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如音乐教学设施陈旧、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以及单一的教学方式等,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完善和改正。

  (一)音乐教学设施陈旧

  目前很多高中院校的音乐教学设备都比较陈旧,主要体现在教学设备和音乐教材陈旧方面。并且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陈旧的教学设施很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目前音乐教学的需要了,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陈旧的音乐教材,即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的追求,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让学生在音乐鉴赏中还会出现一些错误性的理解。而且很多教师习惯性的选择流行音乐作为音乐教材,让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只停留在流行音乐中,对于中西方比较经典的音乐作品却不感兴趣,极大的影响着音乐鉴赏的教学。

  (二)对于音乐教学不够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很多高中院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对音乐课程有着一定的偏见,主要原因就是音乐课程不是高考的考试范围,因此不被重视。并且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对音乐教学一直抱有负面的态度,认为音乐课程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即使有音乐鉴赏教学,也会被语文、数学以及地理等科目的教学所取代,严重的制约着音乐教学的开展。

  (三)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很多高中的音乐老师在教授学生音乐鉴赏时,以理论式为主,缺乏跟学生的互动。并且加上学生的人数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经常的将音乐鉴赏课当成是分析课,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高中很多音乐教师都是业余的,不但缺乏基本的音乐素质,教学水平还比较低,其教学的方式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从不去考虑如何教授好音乐课程,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有很多音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关注怎么样准备教材,却没有准备如何给学生留出音乐鉴赏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无法真正的发挥音乐鉴赏教学的作用。

  二、完善音乐鉴赏教学的对策

  可以从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和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的方式来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能力。

  (一)更新音乐设施,做好基础性的保障

  上文中我们分析到目前很多高中学校的音乐设施比较简单,甚至有的还没有音乐设施,因此必须要更新音乐设施。首先学校和领导应该意识到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性,让其了解到音乐鉴赏教学不会影响到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等高考科目的成绩,反而会让学生能够在音乐鉴赏中,放松心情,以更好的状态去学习高考科目。其次更新音乐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如钢琴、长笛、多媒体教室等,以此来为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二)体会音乐时代背景和音乐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时,首先要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时代背景和音乐家的音乐风格。高中生目前正处于人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不但学习压力大,情感还比较困惑,因此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还能有效的'抚平学生浮躁的情绪。在音乐鉴赏课中通过分析音乐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音乐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的音乐家的音乐风格,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如通过聆听贝多芬的作品,不但可以了解英雄主义时代的特征,还能了解到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聆听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让其能够从各个角度来体会音乐的魅力。如通过听莫扎特、德彪西的音乐作品,感受其音乐表达方式,了解其音乐风格,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鉴于目前很多高中学校的音乐鉴赏教学采用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没有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学生音乐鉴赏的成绩。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来有目的的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交流者,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感悟。并且在对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善于聆听学生的意见,要以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此来保证音乐鉴赏的教学成绩。如在多彩的民族风的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来组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勇敢的发表自己的音乐看法,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各个民族音乐的特点。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及时的进行补充,不但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学生真正的掌握了音乐鉴赏的能力。同时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切莫急于求成,必须要循序渐进,以此来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课堂和情感参与度,保证教学成绩和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鉴赏在提高高中生的整体素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要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对音乐鉴赏教育的重视,以此来促进音乐鉴赏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任璐。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xx,(4)。

  [2]靳月。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其对策[J]。音乐时空,20xx,(7):119—119。

  [3]高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20xx,(9):171—171。

  作者:刘光鹏单位:湖南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

音乐鉴赏的论文10

  摘 要电影音乐的作用在于揭示主题、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渲染气氛等,同时,电影音乐的旋律主要是挖掘人物内心无法用语言或者不必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情变化.因此,音乐在电影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和喜爱.更多电视电影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电视电影论文

  电影音乐指的是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它以电影为载体,通过录音技术将电影对白、音乐演奏、音响效果合成在一起,是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深化影片主题、刻画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抒发感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上钢琴师》(又名《1900传奇》)这部影片是由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脚本根据名著《二十世纪》改编,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埃尼奥莫利康内作曲,该影片获得过第57届金球奖中的最佳音乐奖。由于阵容强大、制作精细、故事感人、给人启迪,是一部深受观众欢迎、广受赞誉的优秀作品,电影中的经典音乐为该片的极大成功增色不少。

  一、电影音乐能够深化电影主题

  电影音乐由于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因而成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某部特定的电影。我们常常因为对一首电影音乐的熟悉、喜爱从而产生兴趣去观看这部电影。一方面,电影音乐比电影流传性更广,更容易得到观众的了解、接受,熟悉、喜爱;另一方面电影音乐比电影的传播途径更多,产生的影响更大,使我们对电影的理解和看法更加深刻。电影音乐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如同根据一定故事情节所做的带有歌词的歌曲,歌词就是对歌曲含义最好的解释,是人们了解歌曲内容最好的方式。电影中的音乐按照不同功能有不同的作用,如背景音乐必须与电影所表现的年代、表现的场景、具体的故事情节相联系;必须与影片的画面镜头互相呼应;必须与电影人物的形象、特点、情绪、心理等相符。有时,音乐就是人物的标志,特别的音乐代表着特殊的人物,不同的人物需要与之相对的不同的音乐风格;有时即使是同一个人物,根据电影剧情需要表现的不同效果,也需要不同的音乐来反映、衬托。这时的音乐不再是自由的、孤立的,是基于电影画面,符合影片人物形象、合乎人物特点,建立在影片的故事情节上,是具体的、有一定含义的,是能更好表现电影内容、深化电影主题的一个道具、一种艺术形式。

  为了使影片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导演会使出各种手段。比如在演员的语言上下功夫,说话有固定的口头禅;在行为上有固定的模式,有特别的小动作;在形象上有特别的喜好、着装风格等,电影音乐也具有这样的作用。对于特别的人物,需要特殊的手法。大海是沉默的、钢琴是无言的,1900是孤独的。对《海上钢琴师》(《1900传奇》)中的主人公1900来说,他不擅长语言,不常与人交流,甚至不知道该说什么,电影惯用的手法:语言、对话无法使用,于是音乐就成了1900的'“语言”,钢琴就是他的心声,而这才是更准确刻画他内心世界应采用的方式。电影音乐取代了语言这种电影常用的形式,在影片中发挥着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作用。影片中经常有这样的镜头:1900常常望着窗外一望无际、广袤无垠的大海一边神游着、幻想着,一边弹着钢琴,这时音乐代表着他的思想,就是主人公内心的语言;1900看到身边举止打扮各异的人们,一边猜测着、一边用手中不同旋律、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来描绘这些不同的人物形象。电影中有这样一幕:深夜,1900一遍遍在钢琴上回忆着录音那天遇到心爱的姑娘时,灵感迸发后弹奏的那段优美深情的旋律,不停地寻找着、弹奏着,抒发着心中对姑娘刻骨、连绵的思念。观众通过观看电影、了解电影的故事情节,从而对电影音乐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电影主题也因为电影音乐这个有力的工具得到了深化。

  二、电影音乐能够刻画电影中人物的性格、形象

  特殊的环境造就了特殊的人物,对于这位终生以海为家的天才钢琴家1900来说,钢琴和大海就是他的生活,他的一切。《海上钢琴师》中的主人公1900是名演奏技巧高超的钢琴家,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爵士音乐崛起并广泛流传的年代,因此他的音乐深受爵士乐的影响、具有爵士钢琴的特点;同时1900生性自由,不受拘束,他的音乐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自我风格,他的音乐作品上都深深地刻有属于1900的、独特的、自由的烙印。

  电影有这样一个故事情节:深夜弗吉尼亚客轮的大厅传出的阵阵优美的琴声,深深吸引了人们,大家纷纷猜测是谁在演奏。只见一个年幼的孩子正在钢琴上自由地演奏着动听的旋律。大家非常好奇,一位贵夫人问船长,他是谁?船长说1900。船长斥责1900,怎么出现在这儿,不合规矩。稚嫩的1900大声说,去他的规矩。正如1900自己所说的那样,他的音乐,从来没有一定的标准、从来没有什么严格的定义、没有规则,没有约定俗成、没有人云亦云,他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来创作音乐、演奏音乐。对他而言,音乐是自由的,一切随心。

  自由就是1900的性格、1900音乐真正的主题。他经常兴之所至,即兴演奏一些钢琴作品。电影中有这样一幕场景:夜晚狂风大作、海上波涛汹涌。刚从陆地来到船上的小号手马克思十分不适应,被船颠簸着跌跌撞撞从房间滚到了大厅,大厅中主人公1900却不受影响,从容地坐在钢琴前,自如弹奏着。他享受着大海独有的韵律,犹如一条在大海中来去自由的鱼儿,伴随着左右摇晃的轮船,一曲美妙的、华丽的爵士乐舞曲从他手下喷薄而出。不论船怎么摇晃、钢琴怎么转移,1900手下的旋律源源不断,辉煌的音乐,优美、明亮,不知疲倦的旋律及复杂、多变的节奏,不受任何影响。镜头中钢琴在大厅中来回旋转,犹如游乐场中转圈的木马,人们的视线随着镜头的转换不断移动着、追逐着,钢琴仿佛成为1900手中表演的玩具,他驰骋在音乐的海洋,高超的技艺令人赞叹不已……夸张的电影情节、优美动人的音乐,导演充分利用了电影特技,展示了1900非凡、惊人的琴技,音乐、画面、演员精彩的演出,将1900这个天才音乐家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没有什么是音乐所不能表现的,音乐比语言更强大!电影通过钢琴家手下的音乐来表现他的心情变化,他在音乐的情绪,在他的音乐中展示主人公的精神自由,更准确地刻画了一个勇敢的、随性的,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主人公1900!他听命于感觉、自由随性的性格,使人感到幸福,终生难忘!

  三、电影音乐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

  电影是浓缩的精华,要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里表现错综复杂的、年度久远的甚至跨越几代人、几个世纪的剧情,这就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法,而电影音乐就有这样的独特功能,可以实现电影所需要的特殊的效果。电影音乐能够将电影中不连续的、跳跃较大的故事情节、场景、对话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功能被称为“音乐蒙太奇”。电影音乐对观众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能使观众的心理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加强影片的节奏、推动剧情的发展,变化。

  哪里有钢琴,哪里就有1900。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船的下等仓里,挤满了衣衫褴褛的人们。1900正坐在钢琴前,面向大海,灵动的手指在钢琴上奔跑着,大家欣赏着优美华丽的音乐,一个个如痴如醉;下一个镜头,同样的地点,同样是穿着破烂的穷人,1900还是坐在钢琴前,他满足着一位客人想听家乡音乐的愿望,稍加思索,一首即兴的具有客人家乡节奏的音乐应运而生,大家被这活泼动感的音乐打动了,人们忘情地随着音乐舞蹈着、欢乐着,一个个兴奋不已……同一个场景,同一个主人公,不同的音乐抒发着不同的情绪,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导演利用电影音乐,在两个相似的场景中表现出了不同的剧情。

  一部描写人的电影,仅有生活是不全面的,还要有感情,如友情、亲情,更少不了爱情,这个被永远歌颂的人类生活的主题。然而由于《海上钢琴师》中的主人公1900是个弃儿,又常年生活在海上,除了大海、钢琴和身边客轮上的伙伴以外,和其他人接触很少,缺乏亲情、缺少友情,爱情更是无从说起,一片空白。于是导演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在1900生平惟一的一次录音中,他的目光邂逅了一位纯洁的女孩,他的心第一次因为异性而悸动了。心乱了,手指却依旧自如,音乐的旋律更加温柔、更加动人、更加悠扬。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永远被定格在了那一刻。这是一个世界上最简单,最温柔,最动人的爱情旋律,它凝结了1900内心的纯洁和美丽,记录了他爱的心声、爱的情感,是1900爱的钢琴曲。优美的、动人的旋律,如同一波碧水中的涟漪将主人公心动的感觉表达得十分到位。电影音乐这个特殊的道具,贴切地展现了1900的内心变化,直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四、电影音乐能够创造情感体验,渲染气氛、抒发感情 抒情是电影音乐最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刻画人物内心思想、表达人物情绪变化、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彰显人物特点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同时电影音乐在渲染影片气氛方面也发挥着极大作用。一部电影很多场景、很多情节,在剧中人物的情绪变化、思想转变、内心世界等演员无法用语言、动作来演绎时,都需要贴切的电影音乐来衬托、表现,一部电影的成功是与其优秀的电影音乐分不开的。如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导演采用倒叙的手法,利用主人公1900的好朋友马克思的回忆将其引入。孤单的小号,低沉、优美而略带伤感的旋律萦绕在静谧的晚上,此时电影中的背景音乐显得异常悲伤哀怨,立刻为影片渲染上了一种暗淡的情绪,也将人们的心情蒙上了灰色的影子。不期然,耳畔也响起了用钢琴奏出的同样的旋律……电影音乐帮助电影渲染了气氛、抒发了感情,让观众随之产生了各种情感体验。

  这部电影中还有很多细节,也抒发了主人公的内心感情。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00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大海,去陆地寻找自己的爱情,他一步步走下楼梯,走向陆地。突然他停了下来,将自己崭新的黑色礼帽扔向了大海。礼帽在海中不停旋转着,越飘越远,犹如1900将一直盘旋在自己脑中离开陆地的想法永远抛弃一样。此时的电影背景音乐显得低缓沉重,正表现了主人公犹豫、踌躇的心情。正如意大利《电影消息》的评论所说,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非常善于积累和创造细节,以避免自己一向简洁平稳的叙述方式流于平淡,赋予他的作品以浪漫色彩。①

  五、结 语

  电影给观众叙述了一个久远的故事,展示了一段传奇的人生。电影音乐、电影影像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加上演员的精彩演绎共同作用给观众呈现出别样的时代、别样的生活。《海上钢琴师》这部充满爵士音乐风格的电影,将曾经风行的爵士文化和爵士钢琴即兴演奏艺术的辉煌时代完美再现,促使人们更加了解爵士乐、喜欢爵士乐。

  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说:“当文字语言已不能再表达什么时,音乐语言才刚刚开始。”②电影音乐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影片的欣赏性、优美性、叙事性、深刻性,使电影更加美轮美奂,更加富有戏剧效果,更加引人入胜、更加深入人心!片中所展示出的主人公对钢琴、对音乐的钟爱,也引起了人们对生命更深的思考,无限的感触!

音乐鉴赏的论文11

  课堂教学的掌控

  音乐鉴赏教学如果只是简单地听听音乐、放放录像、教师分析作品等僵硬、凝重的教学方式,那学生就无法认识音乐的内涵,达不到训练审美的目的。其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其对课堂的掌控对学生理解、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教学的三条原则:“艺术融合性原则、艺术参与性原则、和艺术愉悦性原则。”[2]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廖乃雄先生所讲的音乐教学执教的原则,即:“审美的原则、直观的原则、模仿的原则、启发的.原则、游戏的原则、原本性(元素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发现性、创造性原则、自做的原则、合作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3]则更为透彻地讲述了艺术教育的实质。由此,音乐鉴赏课教学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授受过程,仅凭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教学中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更强调师生之间共享音乐时身心上的交流与融通,分享音乐动人心魄的感受。比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教师首先提示学生大小提琴在曲中分别表现的不同人物,提醒学生注意这两种主要乐器在曲子进行的不同阶段怎么表达不同的感情,再加上音乐所表达的主题:同窗共读、送别、抗婚、化蝶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到音乐所表达的深刻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分享音乐所带来的无与伦比的感受。

  考核方式的改革

  而由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参差不齐、教学班级人数太多等特殊原因,高校音乐鉴赏课考核的方式更难做到全面、科学、到位。像一般学科那样的阅卷子、打勾勾的方法显然至少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平时音乐学习的真实情况,而且明显不利于音乐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经过不断地摸索实践,也通过借鉴中外比较好的考核方式,笔者在音乐鉴赏课考核中采用以下方式:(1)平时训练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教师在本科程一开始就组织学生按学号随机组成学习小组,每组5-6人,上课的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每次选2-3个小组回答并记分。课后作业也是一样,由小组成员统一完成,并以小组为单位打分。以中国民族音乐为例:课堂上集中欣赏古琴曲《高山流水》以及琵琶曲《十面埋伏》,讲解民族音乐中所表达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所主张的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美和善的完美和谐,课后作业则是视听:古曲《夕阳箫鼓》、《阳春白雪》、《二泉印月》以及管弦乐:《瑶族舞曲》、《春节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等中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一个学期下来可以根据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定一个基本分。在总成绩中占一个相当的比例。(2)小组口试或小组答辩。考试的时候,还是以小组为单位,依次每组共同做一套题,包括视听音乐作品以及根据此作品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小组成员独立做题,然后是小组共同讨论研究,每一个小组交一份统一的答卷,这份答卷的成绩就是本小组每个同学个人成绩的基本分。再后由教师分别向小组成员提问,根据回答得正确、流利与否加分或减分。小组考核这种形式有如下特点:一是可以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研究,共同提高;二是实现了多向交流,信息量增大,学习的质量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加上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有许多共同讨论的机会,使艺术教育的参与性与愉悦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更为可贵的是平时小组课堂讨论以及课后作业的成绩也为最后考核奠定了基础,使教与学、学与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比较科学、公正、有效地反馈学生成绩,真正达到了“教与学相融、学与考相映”,从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推动文化大繁荣是目前国防稳固、经济腾飞的中国当今时代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者在文化大繁荣的大潮中任重而道远。由此,不断地探索音乐教育中的教与学、学与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音乐鉴赏的论文12

  1、音乐美学与音乐艺术实践

  1.1、音乐美学与音乐艺术实践的联系

  音乐美学是指以研究美、美感、创造美和美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美学学科。音乐美学涵盖面较广,研究内容复杂,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在自然科学中取得的成果,从而进行对音乐艺术的深刻和精准综合研究与高度概括。因此,我们可以得到,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是音乐艺术实践活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又是音乐美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研究,才能得到音乐艺术的本质,把握音乐美学的精髓。反之,音乐美学史音乐艺术表演的基础,在了解音乐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才可以再艺术表演中自如发挥和创作,不断吸收和创新,以到达将音乐艺术表演发挥到极致。

  1.2、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实践的意义

  出于音乐美学的重要性,音乐家也将其称之为音乐哲学。它对每一位音乐人士都有极重要影响,无论是在演奏还是在欣赏过程中,音乐美学都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在表演过程中,以下三点美学原理需要时刻遵循掌握:第一,表演上与原作品统一,再次创作要不得违背原作品本质含义。在表达自己对作品和对音乐美的理解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原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者的作品表达意图。第二,音乐演奏风格在历史背景下符合当代精神。在音乐表演时既要注意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又要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特点,用当代的视角来观察历史背景,精准完美的再现音乐作品。第三,艺术表现与表演技巧相结合。单纯炫技却忽略作品本质只会使艺术表演显得空泛,而没有精湛的表演技巧,也就意味着缺少将音乐作品完美演绎的基础条件和表演手段。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美感,提高表演技巧,使音乐表演能力愈加精湛。

  2、音乐美学与艺术实践要点

  2.1、关于音乐基本规律的.认识

  音乐教师学习音乐美学可以了解音乐的本质、内容、形式、形态等等,掌握音乐的各种方面,使我们音乐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音乐教师除了全面掌握音乐本身的知识和规律外,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广泛地涉猎与学科教学相关的知识,包括美学、哲学、文学、伦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而学习音乐美学全部把它们纳入其中。

  2.2、关于审美修养的提高

  音乐作为一门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丰富精神内涵的艺术,无论从创作、表演还是鉴赏和研究的角度去把握和运用它都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良好音乐审美情趣的形成,在于对音乐艺术中存在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鉴别能力,即具有正确的审美判断力。作为一名真正合格的音乐教师,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善于识别,以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2.3、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学习理论的目的还是在于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在音乐美学的学习中,联系实际主要指的是运用音乐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去指导自己的音乐实践。其实音乐美学的本身就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凝结着前辈艺术家的创造,上升到了理论认识的阶段。因此,这就启示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让学生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但是始终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又要使同学们对平时的感性认识加以分析,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即对音乐规律的把握。

  2.4、遵从技术实践的人文性以及发展性

  艺术实践活动虽然具有重要人文价值,但是想要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和层面上开展,就要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使得所学的音乐知识得以运用,这也是音乐专业教育工作的延展。学生在音乐节目的实际排练过程中,培养了自身的编排能力、交际能力及舞台展现力等,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极大的发挥,在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中全面提升自己的音乐专业素养。高校音乐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建设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而与时俱进。教学者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可以总结出现阶段的教学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及教学效果如何等。

  3、音乐美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感受音乐美

  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和音乐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大胆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素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可以精心布置音乐教室,营造一下歌唱环境,如在教室的周围挂一些音乐家的画像和一些乐器的图片,黑板上画一些跳动的音符,地上画一些五线谱,在学生进入课堂前,还可以播放一些和本节课有关的音乐等等。通过营造音乐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美。

  3.2、欣赏音乐美

  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表现与创造音乐美的基础前提。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高中学生的情感,提高高中学生的素养,增进身心健康,进行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营造鉴赏音乐的良好氛围。为此,可鼓励学生对所唱歌曲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3.3、理解音乐美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文学为学生表达情感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文学特长,让他们把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写下来。音乐既不能绘形,又不能确切地表达语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爱情主题和封建势力的主题,放到其他地方,前者可能表现春光或月夜景色,后者可能表现正义和力量的象征。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开始是献给拿破仑,拿破仑当皇帝,贝多芬一气之下改为《英雄交响曲》,音符分毫没变,照样流芳百世,被人喜欢。遐想又是顺理成章,无可非议。又如《马赛曲》被柴可夫斯基用到《1812》交响曲里,以马赛曲和俄国国歌作为两个对抗的主题音乐形象,后来俄国国歌成了《伊万·苏萨宁》中的恩格斯和列宁对贝多芬的音乐就有很高的鉴赏能力,并对音乐中蕴含深刻哲理予以很高的评价。

  总言之,音乐美学作为音乐理论的基础学科,对音乐表演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音乐美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实践,随着现代音乐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音乐技术实践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对音乐美学的研究不但丰富了技术实践的内涵,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提高了人们对音乐的审美,对于音乐艺术来讲更具有一种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得到我们的重视发展。

音乐鉴赏的论文13

  记得中国顶级的成功学激励大师陈安之讲过:比尔盖茨之所以会成为世界首富,答案是他具有非凡的眼光,选择了最具前景的软件行业,如果他选择卖烧饼,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由此可见“选择”的重要性。在我们身边很多人每一天都在任劳任怨、勤奋努力的工作,但收获颇少,平凡依旧,原因是没有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是与方法。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大纲、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专家倾力协作 科学构思教学内容

  纵观我们整本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不难发现:专家为了实现新课改的各项目标,紧扣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多角度、多渠道地从各个领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聆听中树立正确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中体味音乐鉴赏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从教学评价入手―――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的协调发展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专家们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呵护,引导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例如:《音乐与人生》、《京剧大师梅兰芳》、《贝多芬》等单元侧重将音乐和作为音乐活动主体的“人“联系起来,使音乐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人“的活动。一切从“人”的思想、意识、兴趣、情感出发。

  其次,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体裁、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聆听,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引导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例如:《多彩的民歌》《丰富的民间器乐》等单元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音乐的区域风格特征,认识民族音乐中的体裁,感受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精神财富,从而得到文化、精神洗礼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旁及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民族音乐,从而归纳民族音乐的鉴赏方法。

  第三,通过欣赏多种中外音乐作品,认识、了解、掌握音乐要素、音乐流派、代表人物、风格特征、题材文化、流行音乐等方面知识与技能。例如:在《京剧》、《非洲歌舞音乐》、《爵士乐》等单元中,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知识与技能恰好是服务于我们的欣赏过程,有利于我们鉴赏音乐的旋律美、和声美、结构美。例如:京剧单元让我们知道了人物行当、唱腔、京剧名家、京剧的发生发展历史等知识;非洲音乐单元则是让我们了解了非洲乐器、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爵士乐单元则让我们学习到了爵士乐的相关知识,了解爵士乐的主要特征和风格特点。

  在教材的构思的过程中,专家往往在同一单元中同时考虑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多个评价标准,并使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方法;在方法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和人生观,真正达到音乐鉴赏课教学目的。

  从音乐内在体裁结构入手―――分时期 分流派 分地区 分门类设置教学内容

  专家们在进行内容选编的时候,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时期的音乐,选择了巴洛克、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的音乐,并对其代表人物进行了介绍;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音乐,选择了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体裁的音乐,选择了京剧、爵士乐、中国民族歌剧、古琴音乐等不同门类的音乐作品;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民族的音乐,还选择了中国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民族歌曲等等。都较系统、全面的含盖了各种音乐题材、风格和流派。从音乐鉴赏内容层面上基本上满足了教师学生“教”与“学”的需求。

  根据笔者三年来的.新课程教学经验发现:尽管教育专家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费了不少心思,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选择的内容顺应了新课程的正确导向,为学生找到他们眼中“最新”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为了适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彻底的课改,同样也在努力的寻找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情”,那份“美”。然而,音乐课堂上他们总是没精打采,毫无兴趣。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大异疑,他们认为教材所选择的内容陈旧、曲调老土、配器难听、版本单一等等,基本上都“不好听”,“不爱听”。所以,现在从学生的角度谈谈音乐鉴赏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学生强烈呼喊 我们努力过但没有“兴趣”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要么是迎合老师,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要么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或听音乐;要么是带上其他文化科作业或课外书籍等等。总之,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找不到他们的需求。那么,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需求是怎样的呢?

  与时俱进 追求音乐的流行美

  现代世界,包括音乐在内的各方面都在飞速的发展。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在技术上,艺术上有了很大突破,紧紧的体现了时代气息和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理所当然对音乐的品味也越来越高。经过笔者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

  时尚旋律美,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首要需求

  在《学堂乐歌》单元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课后,我认真的反思并作出了调整,我将“学堂乐歌’和 “校园民谣”结合起来,课堂上简略的聆听“学堂乐歌”,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的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鉴赏的论文14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教育,要完成初中音乐教学任务,就要通过学生乐感的培养个鉴赏课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乐感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张玉洁.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教育现代化,20xx,5(32):384-386.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乐感的培养和鉴赏课程的开展,能够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理解和欣赏音乐之中提升自身的音乐学习水平,加深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的重要性

  (一)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重要的是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对音乐的乐感和鉴赏,学生才能真正的学到音乐这门艺术的真谛,感受音乐的魅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音乐教学也被纳入初中教学活动中的重点课程,音乐教学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最终还要归功于新课程的改革与完善。在初中音乐教学课程当中,新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要注重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和了解,注重初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态度,不断培养对音乐学习的激情,完善音乐课堂教学任务。音乐文化能够带给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和鉴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每一首歌曲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情感,让学生感同身受,真正的投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当学生的课堂学习中流露出自身的真实情感,情感上得到解放,充满愉快欢乐的心情感受音乐,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初中音乐教学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的学习过程,重在理解和欣赏,当学生完全了解这首音乐的情感和思想时,才会不断激发自身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情感。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和鉴赏能力教学正好可以让学生的欣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自身对音乐的感受,调节自身的乐感学习。通过音乐鉴赏学生可以细腻的品味音乐的内涵,发现音乐中的价值,通过感官的参与与音乐融为一体,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音乐的熏陶,加深对音乐文化的感悟。学生通过不断的欣赏和感悟,加深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当完全理解音乐歌曲背后的文化含义和表达思想之后,就可以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程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全身心的陶冶在音乐当中,在音乐中展开自身思维能力的发挥。通过在音乐课程当中开设乐感培养和鉴赏课程,可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想象力,加深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二初中音乐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针对性学习课程

  初中音乐的鉴赏课程,就要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鉴赏歌曲,才能培养学生的乐感。音乐的学习不仅只是部分学生积极配合就能完成,需要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音乐课程教学中。目前的音乐课程教学只是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一些书本上的音乐歌曲,歌曲中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也完全不同,教师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部分初中教师也完全忽略了音乐课程对学生乐感的培养的重要性,随便的为学生播放一些民族歌曲就当作音乐鉴赏课程,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学生在没有就教师引导的情况下也消化不了这些难度的音乐学习,从此音乐课程教学就颓废。

  (二)教学内容和形式太单调

  初中的音乐课程无非就是先为学生播放几遍当堂课所讲的内容,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在去唱几遍,然后让学生自身练习。所以在鉴赏课程中最大的教学问题就是教学形式太过单调,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在音乐鉴赏课程中也是沿习传统的教学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初中生虽然心理生理还不够成熟,但是也经常听一些流行歌曲,思维能力前卫,如果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加以改革,就将会被学生们所淘汰。当教学方式和内容千年不变,教学内容就会与时代脱节,与学生的想法脱节,无法感受到学生内心的想法,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方式分析

  (一)创设情境教学

  初中学生还处在音乐学习的基础阶段,对音乐知识的认知水平还不够全面,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教学上也会有很大的困难。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上,音乐教师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发展。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模拟一些符合当堂教学内容的`音乐情境,学生在真实的、合理的音乐情境中感受音乐知识的学习,完全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学生在真实的音乐学习环境下,仿佛身临其境,表演者就在自己的身边,伸出手就可以触摸到音乐,静下心来仔细聆听音乐曲调,真正领悟音乐知识学习,感受音乐魅力。例如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首《水调歌头》的文章,教师可以搜集资料,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欣赏学生所熟悉的这首音乐曲调,当学生在完全理解这首曲目的意思的表达情感之下,就会仔细聆听曲调中的节奏和旋律,了解曲调中感人的情感流露,歌曲中是通过哪种乐器来演奏,学生就处在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当中。例如初中音乐当中的《高山流水》曲目,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这首歌曲的来源和表达情感,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处在情景当中,感受古琴带给人们魅力和情感,用心去感受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流传千古的友谊之情。通过情景再现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向往,在积极地学习情感中培养音乐的乐感,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不断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在现代教育当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已屡见不鲜,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当今社会又是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走进初中学生的教学生活中。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可以将抽象的音乐知识理论形象的展现出来,为学生不仅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歌曲,还能为学生提供音乐教学视频,学生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习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争先恐后的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对每一节音乐课程都充满期待,并且能够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在教学中逐渐提升学生乐感的培养,提升学生鉴赏能力水平的提高,促进高校音乐课堂的学习。例如教师在开展鉴赏课程之前,先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有关的音乐歌曲,歌曲背后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鉴赏之前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歌曲的背后情感,然后在为学生播放几首相关的音乐歌曲,其中穿插一些视频和图片,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最后在引导学生回归到当堂课所讲授的内容,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参与到音乐鉴赏之中,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三)建立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方式中也被提倡使用,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创新发挥,在音乐课堂学习上取长补短,互相配合,提升学生的乐感培养和音乐鉴赏水平。每当学生学习一首歌曲之前,先让学生展开讨论研究,探讨音乐的类型和表达的思想情感,了解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了解音乐曲目是由哪种乐器演奏,让学生先大致了解之后再鉴赏音乐。例如教师在教学生鉴赏这首《七子之歌》前,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例如《七子之歌》中都包括哪七个地方?都表达了什么情感?曲子都是由哪种乐器演奏?曲子的节奏是多少?让学生先带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活动,学生就会在讨论中积极参与,激发学习的兴趣,发表各自的见解,全员都参与到其中。讨论好之后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对平时不经常发言的同学鼓励,对回答问题的学生都给与奖励,这样的学习氛围就会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在对教学问题的内容进行完善,为学生讲授更加丰富的的演奏技巧和鉴赏技巧。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真正理解歌曲的音乐节拍,理解歌曲的强弱节奏,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水平,完成音乐课堂教学任务。当学生全面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大量减轻,音乐教学就成为真正帮助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

  四结语

  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作为音乐教师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识到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之重。教师就要从自身做起,丰富学生的教学课堂,创设情境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方式,引进先进的教学经验。为学生营造积极欢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学生就会全身心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当中,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媛媛.浅论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魅力中国,20xx,(45):144.

  [2]果淑侠.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xx,(11):146-147.

  [3]樊剑辉.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xx,(10):247.

  作者:张玉洁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淄河中学

音乐鉴赏的论文15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当中,音乐教育不可或缺,它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养成具备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民族音乐教育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发展进行探讨:第一,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第二,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第三,民族音乐教育渗透到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措施。根据这三个方面的分贝阐述和讨论,主要是为了让读者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继而感受到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然后对民族音乐加以重视,旨在为民族音乐教育提供借鉴,综合各方力量为民族音乐教育提供更加完备的发展条件。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

  我国高校教育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进步,课程设置也向着更加契合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方向不断发展,音乐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大重点,也需要逐步完成其完善和更新,人文教育的被重视,让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教师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也有提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音乐教育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高校以西方音乐为主的教育模式尚未改变,因此,要想让民族音乐教育逐步发展起来,首先需要在高校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

  一、渗透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1、弘扬传统文化

  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不仅给中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途径,也让外国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中国里来,就音乐方面来看,西方音乐和音乐理念传入中国,形成目前备受年青一代青睐的流行音乐,就高校课堂而言,许多西方音乐观念和教学方式也带入中国音乐课堂,这样,让学生对外来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但是,这样重视外来文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非常稀少,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缺失,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里无法展现其精彩。因此,高校音乐课堂中带入民族音乐,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中国音乐,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帮助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和发展,达到弘扬中国文化的目标。

  2、提高教学质量

  相比西洋乐,民族音乐的唱法所包含的内容和方法更加复杂多样,每一个唱法中都蕴含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其唱法的训练分布在表演方式、情感模式、声调选择、留白技巧等各个方面。民族音乐讲究声腔的选择和节奏的精确,细微的差别带给听众不同的感受,在对民族乐近乎苛刻的学习中,会对教学起到更好的作用。

  3、提升学生素质

  当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更加全面,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需要得到展现,为了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也为了高校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契合,各个专业教育都应该做出自己的更新。音乐教育像是人体构造当中的折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民族音乐在音乐课堂中的加入,不仅对音乐课堂的完善和发展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首先,民族音乐的加入完善了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使课程结构更加完整;其次,学生在上课期间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可以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乃至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在未来的职业当中产生灵感,在帮助他们扩宽就业和创造机会的同时,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再次,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的课程能力增强,而且增加了他们对民族事物的审美能力。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民族音乐渗透到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音乐基础差

  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理念当中重视素质教育的发簪,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大进步,但同时也带来许多弊端,因为素质教育的广泛发展带来的就是应试教育,因此,美术音乐一类课程得不到学校教师的重视,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这些课程的学习非常不足,初等教育中对学生应试能力的.重视让学生对文艺课程非常忽视。学校、教师、家长一致的行为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艺术的审美能力相当缺乏。长此以往,大学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便存在一些基础性的障碍,这样子不仅影响学生音乐欣赏的发展,也对学生心理构建有所阻碍。

  2、学校课时较少

  我国自小学开始的课程设置里诸如音乐美术这样的课程都非常少,应试教育之下,语文数学等科目成为学校的主要科目,而美术音乐课程每周只有一节,甚至有时候还会不上或者被占课。而高校的音乐教育仍旧延续了这样的做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课时非常少,而且因为各方面条件不足,学生对这门课程也很难提起兴趣。课时少让学生对音乐审美有缺失,而西方音乐理念与中国学生教学、生活环境的不符合让学生一时难以融入其中,无法对其音乐提起兴趣。因此,民族音乐的加入会让学生开始接触我国传统文化,而这些都与他们的家庭、生活等有着丝丝联系,让学生产生兴趣,在音乐课堂上也更具有求知欲望,如此才能使这门课程更快地朝着民族、特色、完善的方向发展。

  三、民族音乐教育渗透到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措施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事物,生活之余,音乐可以带给人类很多不同的感受和体会。高校学生作为一群即将踏入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他们心智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的教学责任,对音乐的学习和审美能力培养是课堂上教学环节进行的主要方向,因此,教师在讲述音乐时,需要在作品中加入中方和西方两种风格,让学生自己感受,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更加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该音乐作品产生的年代和社会背景,在了解这些之后,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更加清楚音乐创作的来源和创作的方法,在了解本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音乐产生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生对音乐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高校学生作为未来我国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主体也是他们。我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课堂的渗透,有利于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感知和了解。传统音乐的初步形成在于人们真实情感的迸发,它只是先辈们在表达自身情感的时候,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对此,要想在课堂上达到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音乐感知力运用良好。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要以引导和启发为主,传统音乐对中国学生长长的渊源能够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第一,教师要根据传统音乐的意境和情感等,引导学生自己先体会音乐,感受传统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在这样自行的感知之后,教师可以设置分享环节,让学生对自己的感受加以阐述,以期待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或者各抒己见。第二,音乐课堂不仅仅局限于对音乐的感知,也需要学生对音乐专业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尤其是对音乐节奏、乐理知识的掌握,只有在专业知识的支撑下,学生才能达到对音乐整体的学习和认知。第三,增对目前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在西方音乐、流行乐和中国传统音乐中找到平衡点,鼓励学生自行创作,将传统音乐元素加入到音乐创作当中,达到对音乐全面的学习,这样也能带给学生更多的创作灵感。

  3、加强教师的音乐素养

  传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国家和学校的支持,更加需要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因此,选取一些优秀的教学师资是学校应当首先考虑的事情。要想让传统音乐更快更好地走进高校音乐课堂,对教师应当有这样的要求:第一,教师应当对中国传统音乐非常熟悉,传统音乐博大精深,只有教师做到对它的全面了解,才能够有信心和能力带给学生不一样的音乐教学体验。第二,教师应当具备创新能力。新的音乐和新的风格不断在社会中涌现,在这样信息资源广泛的社会当中,音乐以不同的形式快速涌入学生的世界当中,传统音乐要想在这样多样的音乐中占到一席之地,需要教师将传统音乐不断创新,这样的过程中,既达到对传统音乐的学习,也能够满足学生对流行乐等的学习需求,由此形成新型的音乐教学模式,对传播传统音乐产生更加积极的意义。将中国的传统音乐教学与当前高校的音乐教育相结合,必须有强大的教师团队才能够实现。

  四、总结

  今天,社会的全面、多面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更加重要,中国教育更应该借此机会大展中国之特色,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音乐教育应当担负起这一重任,因此,音乐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教育是必然的趋势,不仅可以传播民族文化,也可以在国际上展现中国风采。在传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高校音乐教育完成对各类音乐教育的吸收和拓展,对目前我国大力发展文化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当前高校学生全面发展自身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即使目前民族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尚不能达到完全的融合,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民族音乐的大放异彩是大势所趋,因此,学校、教师、学生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这些民族音乐的魅力,为传播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地方高校音乐鉴赏课渗透民族音乐教育探讨[J].娜响.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xx(7).

  [2]地方高校音乐鉴赏课渗透民族音乐教育探讨[J].尹娜.求知导刊.20xx(12).

【音乐鉴赏的论文】相关文章:

音乐鉴赏论文05-24

(精选)音乐鉴赏论文05-25

音乐鉴赏的论文07-24

【精品】音乐鉴赏论文15篇05-25

【集合】音乐鉴赏论文15篇05-24

美术鉴赏论文02-25

美术论文鉴赏05-22

美术鉴赏论文07-22

音乐鉴赏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