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地方文献的收藏和服务应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拳头产品
1 现状:备受冷落的宝藏
地方文献是记述地方情况或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献。包括地方志、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及地方出版物等,地方文献是了解与研究地方状况和人物的重要史料,在公共图书馆藏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是由于地方文献卷帙浩繁、数量巨大,加之图书馆对其开发重视不够,编排无序,造成读者查阅利用颇费时间和精力,使读者对之望而生畏,形成地方文献备受冷落的现状。
受到读者冷落的地方文献,又往往会受到图书馆自身的冷落。虽然省级图书馆工作条例把“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规定为图书馆六大职能之一,但真正把这项工作摆在应有位置并做出重大成就的图书馆,只有少数。相当一部分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至今仍是无阵地、无目录、无专人管理的空白点。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近10年来,地方文献编写工作蓬勃展开。以江苏省为例,自1987年省方志编委会办公室成立以来,已出版省辖市志11部、省辖区志14部、南京年鉴11部、武进年鉴10部、南京地方丛书50部,还有一大批行业志、乡镇志等。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旺,记述各地山川、名胜、物产、建设成就等类图书也大批出版。相比之下,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收藏和服务显然滞后了。
2 价值:区域竞争力的宝贵资源
地方文献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原因就在于它的博和新。地方文献内容极其广泛,只要是地方范围的,无论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状、经济和文化,都是它撰述的对象,分门别类,广博而系统,是其博。史书记载过去,方志则记述现状,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要靠亲身调查而得,是其新。正因为如此,有人把地方文献比喻为“文化之矿”,具有极高的开采利用价值。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地方文献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有专家指出,各地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板块文化的竞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人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观念、思路、行为、习惯,也就是人们的综合素质,说到底是由那“一方水土”,即板块文化养成的,由此决定了该地经济竞争的实力。江苏的苏南乡镇企业闻名全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与吴文化的养育有密切的关系。吴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湖塘星罗,泉井棋布,沟渠纵横,水网密织,水,渗透于吴文化的各个层面。由此衍生出吴地稻作文化、蚕桑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衣着文化,而水网提供的交通之便,又成就了吴地市镇文化、商业文化、居民文化等等,这种水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重商传统,使苏南人在计划经济的封闭、僵化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率先走向市场,创造了苏南奇迹,既然板块文化是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那么,作为板块文化载体的地方文献,就理所当然地是区域竞争力的宝贵资源了。
对于这种宝贵资源,不同层次的人们会从不同的层面加以开发和利用。
对于当地各级领导来说,地方文献是进行重大决策的信息库。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一个城市的管理者或决策人必须系统地掌握该区域的全面情况,并对该城市的研究具有相当造诣。而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正是这样的知识系统的综合体。它既能反映一个区域的整体状况,又能反映微观诸方面的信息,能使决策者对所辖地区生态、地理、民俗、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众多因素进行历史和现实的综合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对于专家学者来说,地方文献是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创造源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共同现象,即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和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与此相伴随,区域经济学应运而生。其任务是寻求区域最佳发展方式,它涉及区域的自然资源、历史基础、人口、民俗、技术、市场及管理机制等,其主要资料来源显然是地方文献。国外至今已有几百所大学的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从事这项研究,我国这项研究远远滞后,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图书馆提供地方文献的优良服务责无旁贷。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地方文献是他们创造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重要工具。无锡县有一家红豆针织内衣厂,打出红豆牌名扬全国,就曾得益于地方文献。
再也不能让这座宝山继续沉睡下去了,开发它,利用它,使它最大限度地为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是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地方文献的收藏和服务,应是图书馆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拳头产品。
3 改革:电子化。系列化、特色化
地方文献的收藏和服务成为拳头产品的关键在于图书馆自身工作的改革。
3· 1内容特色化。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收藏求博求全,几乎是一种共识。但实践证明,地方文献包罗万象,浩如烟海,实力再雄厚的图书馆也难以全面搜集。较为明智的做法是,实行经济学的“重者优先”的原则,收藏内容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所谓重点,就是进择那些与当前的经济、文化建设关联度高的内容,选择那些历史积淀厚、社会影响大的文化板块,进行重点收藏和服务。当然,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也要兼顾其它。在这个问题上,馆际分工协作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省馆和各市县馆如果都能明确一两个重点,联成网络就既有重点又有全面了。
3· 2书目编排系列化。卷帙浩繁而编排无序,是地方文献备受冷落的重要原因。为了克服这一障碍,编排系列化书目是一种有效方法。所谓系列化,就是化博为专,化大为小 。在这方面不少编撰出版者已做了有益探索。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藏与服务,也应向这方面努力,地方文献书目要做到,既有综合的,也有分类的,既有主题的,也有按学科编制的,甚至可以按不同的使用对象编制系列化书目,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水平读者千差万别的需求。
3· 3载体电子化。当前,世界范围的信息网络热的兴起,昭示着一个新世纪正向我们走来。人们已经不愿意沿袭遍访大小图书馆、在书库中用梯子爬上爬下、按目逐页查询资料的传统方法,通过电脑网络调阅各种数据库的数据,或将光盘、磁盘贮入电脑阅读各种资料,正在成为多数人获取资料的主要方式。地方文献也非走这条路不可。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与服务也应尽快走这条路,使地方文献汇入电子时代,插上电子之翅,把上千万字的地方文献转换成光盘,把堆积成千上万卷地方文献的书库转换为“地方文献数据库”。这是时代的呼唤,读者的需求,也是使绵延数千年的地方文献永葆青春的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 刘纬毅著.中国地方志.新华出版社. 1991
2(美)胡佛著.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 1991
3 王友三主编.吴文化史丛.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出处〕 图书馆学研究(双月刊)1999(4)
【地方文献的收藏和服务应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拳头产品】相关文章:
班主任应成为心理医生08-17
图书馆公共关系论文08-18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公共关系的启示08-18
国外图书馆协会公共关系探究08-18
管窥网络对图书馆公共关系的启示08-18
探讨公共关系对图书馆宣传的启示08-18
[班主任论文]班主任应成为心理医生08-17
新形势下政府应如何应对公共危机08-22
图书馆公共关系现状和发展策略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