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计算机信息技术>谈网络环境下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谈网络环境下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时间:2022-08-09 07:14:26 计算机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网络环境下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摘要】本文以地方文献为例,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自建特色数据库的一些问题,重点阐述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建库的必要性和对网络信息进行二次加工的方法。

1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特色数据库是根据特色文献资源开发的具有独特内容的数据库,地方文献数据库为其中之一种,它将本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文化环境和历史渊源等方面的资料集成于一库,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近年来,各地区都在积极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文化部启动的“金图工程”已将地方文献数据库列入“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数据库之一。

海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多年来以地方文献为馆藏特色,并十分重视对此类文献的开发利用,它所建立的地方文献数据库,目前已拥有4万多条记录,成为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得力工具,同时还积极开展社会咨询服务,对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亦起了一定的作用。纵观此数据库的建设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从1985年开始,海南师院图书馆将地方文献单独设立专藏库,并将其中的专题资料搜集起来,编制了一套卡片式索引,这是地方文献工作的原始阶段。此阶段从搜集资料、分类编目、制作卡片到检索服务,全部用手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且检索手段单一,查找不便,因此资料的利用率极其有限;二是自动化阶段。1996年,海南师院图书馆采用ILAS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管理,随即在此系统中建立了地方文献数据库。由于计算机的应用,数据的存储量迅速增长,检索也变得极其方便灵活,检索效率大大提高,较充分地发挥了地方文献资料的作用。但由于人力、物力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采集到的地方文献资料还不够全面完整,开发整理的范围也不够宽,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此外,因数据库是题录式的,只能提供资料线索,用户仍须查找一次文献,有时查到原文又发现并不是相关资料,检索过程仍嫌繁琐,这些都制约了数据库的建设;三是网络化阶段。在上述两个阶段中,建库所利用的信息资源都来自本馆馆藏。而进人网络化时代后,随着网上信息的日益丰富,人们发现,此时如果仍埋头于有限的馆藏中,采用传统的方式建库,那么所建数据库必将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建库,必须走一条新路。

目前,ILAS系统即将推出网络化的建库软件,并增加了处理全文数据、多媒体数据等功能,这无疑给自建数据库提供了一个出色的操作平台,但是,要建成高质量的数据库,最重要的是充实数据库的内容,因此,建库必须更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

2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

怎样从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将有关本地的各种信息发掘出来?这是利用网络信息建库的第一步,需要摸索和积累经验,建立一套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首先,应根据特色数据库的搜集方向,选择一批有参考价值的网站和信息源,定期浏览,并根据需要设立相关主题词、关键词,从中检索、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搜索结果表明,地方信息资料可以有多方面的来源,首选信息源是本地网站,包括各级政府和机构的网站,其中收录了各种地方性政策法规、灰色文献等;网络版报刊是地方信息最重要的来源,需每日按时浏览;同时还有各种网上论坛,经常发表对本土建设的评论和建议等等,这些都是必须重点关注的网站。第二个来源是各种数据库,如各类型图书馆的馆藏书目、网上新书书目 、期刊论文等,从中可检索到数量可观的本地文献资料,包括各专业领域的文献。第三个来源是各种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网站,其中不乏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外研究动态、独家收集的资料等。

此外,由于网上信息更新很快,新网站不断涌现,可借助搜索引擎或网络机器人自动搜索,密切关注,以便发现最新信息。

3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库的优越性

网络信息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与馆藏文献资源相比,它的优势表现在:

3·1丰富性。网络信息资源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各类型的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各种综合网站与专业网站等等;形式也多样化,有全文数据、题录文摘、图片资料、多媒体信息等等,网络信息在许多方面都超出了馆藏文献的范围,弥补了馆藏文献之不足。

3·2权威性。网上各种专业网站和大型数据库都极具权威性,所收录的资料全面系统,整理加工专业化,参考价值很高。而以一馆之力,无论在收藏范围和加工的水平、能力方面都相形见拙。

3·3易用性。网络信息中有不少是经过筛选加工的二三次文献,包含了前人的劳动,是较成熟的信息,这对于自建数据库可免去大量的重复劳动;另外,对网络一次文献中的全文数据和图片资料等等,也可直接编排利用,不需再用手工录入或扫描,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和资金。

3·4时效性。网络信息的及时性和动态性极强,更新速度快,使用户能快速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而馆藏文献因出版周期和加工时间相对较长,时效性更大受影响。

4 网络信息的二次加工

从网上获取的信息往往杂乱无序,标引方式各不相同,多数只有关键词检索,且缺乏质量控制,这样,很容易造成误检。要将这些信息纳入自建数据库成为一统,必须对它们重新加工,使之规范化、标准化,在这方面,图书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业务优势:

4·1对检索获得的各类信息分别处理。对一次文献需要编制与之配套的题录与文摘,对二次文献则要求重新进行规范化著录,缺少分类和主题标引的,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汉语主题词表》对其进行标引,然后按CNMARC标准格式编目。

4·2突出信息的地域性特征。为了突出地方特色,必须标引出详细的地名和地方人物名,对地方重大事件采用统一的主题词,并力求标引出更多的信息点,这样可减少误检和漏检。

4·3多媒体信息的标引。对全文文本信息、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都应根据统一的规则进行著录,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并与馆藏体系联系起来。

5 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利用网络资源自建数据库,可加快建库速度,丰富数据库内容和提高数据库质量,但在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5·1网络资源馆藏化。网络资源纳入自建数据库后,增强了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有时因为停电或技术故障等问题而影响其使用,而且缺乏纸质文献,也给阅读和复制带来不便,因此,对于较重要的资料,都应该复制成纸本文件,转化为现实馆藏,这样,不但使用方便,也利于长期保存;另外,对网上检索到的书目和题录,有些是本馆缺藏而且难于购到的,可与对方联系,争取得到全文数据或复印件,以充实馆藏。

5.2馆藏资源网络化。在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也要重视馆藏资源的利用,特色馆藏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整理工作,已形成相当完备的体系,其资料的历史性和独特性都是从别处无法获得的,应尽快将其中的珍贵文献数字化,以全文形式纳入数据库,一般文献则采用题录或文摘形式录入,并加紧回溯建库。

5.3尊重版权。在利用网络信息时,必须尊重版权。对于受到版权保护的信息,应与对方联系,通过购买等方式取得使用权,对不能取得使用权的可在自建数据库中建立题录,标示网络地址(URL),然后建立超文本链接,为用户提供网络导航。

5·4资源共建与共享。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一项较大的工程,靠一馆之力是很难完成的,还需要在本地区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广泛协作,发挥各种优势,共同建设本地区的资料宝库,使之成为地方信息资源的集成服务点,满足本地区的信息需求。

总之,利用网络资源自建数据库的意义在于,它是将用户——网络——图书馆联系起来的桥梁,它把网络信息集中化、有序化,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它使馆藏资源通过网络扩大使用范围,产生前所未有的效益;与此同时,数据库自身也获得了在网络环境下生存和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平忠. 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1)
2 王纯. 特色文献资源与特色服务.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3)
3 贺玲勇,肖自立. 从文献资源建设到知识信息存取. 情报资料工作,2000(4)

〔出处〕 图书馆学研究2001(1)



【谈网络环境下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相关文章:

网络环境下的《枣核》08-16

网络环境下的弹性学习08-17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08-17

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学习小组的建设08-17

网络环境下社会课教学初探08-17

谈师德师风建设08-15

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空间的拓展08-17

网络环境下创新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08-17

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08-18

网络环境下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及特点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