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环境保护论文>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探索

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探索

时间:2022-08-19 08:58:05 环境保护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探索

旅游资源环境则以旅游资源为中心,涵盖旅游目的地范围内的自然生态、人文、社会经济环境等,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2-3]。安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及汶川地震受灾区,恢复重建与发展经济是灾后的重要目标。而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环境的完整性、真实性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安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旅游资源环境问题是比较明显的。

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在安县的旅游资源中,温泉资源是目前最具有市场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温泉所在景区罗浮山也是作为核心景区加以打造,温泉旅馆林立,已建成了绵州温泉酒店、启明星温泉酒店、中洋仙泉酒店等多家星级宾馆。但在部分旅游开发商过度“趋利”的开发建设下,所建成的商业设施较少考虑到与当地人文生态环境的协调。由于选址、形式、风格缺乏统一的规划,已经出现成片发展和城市化的倾向,过于现代化的开发建设也削弱了周围山地自然风光意境。游客一进入景区,首先会形成不协调的景观印象,然后对于众多不具有地方特色的温泉宾馆,就像看到了又一处跟风修建的“洗浴城”,对该地区的旅游环境感知就会大打折扣,从而直接影响到游客满意度和旅游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

旅游开发品味不高。除核心景区外,其他景区还存在开发程度低、产品类型单一、建设不配套、规模小而零散等问题,旅游产品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未能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是对旅游环境的损耗,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例如笔者在实地考察安县的白水湖景区时,看到景区中的配套服务设施相当落后,湖上娱乐项目及岛上的动物园农家乐均乏人问津;作为该地区最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旅游资源海绵生物礁亦体现不深刻,甚至缺乏必要的科普景观解说系统。这类景区地质科学性体现不强,缺少具有较高市场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不能获得较高的旅游经济效益,所以在旅游环境保护上得不到重视,使得环境效益日益减退,而减退的旅游环境效益又反作用于旅游活动和经济效益,形成恶性循环。

不重视人文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安县人文旅游资源包含了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影视文化、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宗教文化等,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处,但是在旅游开发中均是作为次要因素考虑。例如,其中的民族文化以罗浮山古羌王城遗址为代表,遗址附近建有小型的文化体验村寨,但由于人文环境保护主体的缺失和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加之开发与保护力度不够,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显得不足,这样的人文旅游环境难免给人以“山寨”、“不真实”之感。

1正确处理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旅游经济活动与旅游资源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4]。单纯地注重环境保护而不注重开发旅游资源,不具有现实基础;单纯地注重旅游经济发展而不注重旅游环境保护,则注定是一种短暂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5]。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起二者协调发展、双赢互优的理念,即在旅游业发展中持续保护旅游资源环境,以旅游经济效益保障环境效益,在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注重旅游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观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前、中、后期,将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纳入整个旅游经济活动的设计、实施以及监督过程中,加强管理,严格执行[6-7]。在旅游开发的前期,体现在旅游开发规划者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系统调查、内涵及特色的挖掘,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规划编制,做到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开发,旅游产品的设计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原则,功能分区定位准确且不能与安县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的分区保护规划要求相冲突。在旅游开发的中期,体现在对旅游项目的引进上面严格把关,减少对环境污染大、对生态系统破坏大的建设项目,杜绝短期经济行为,当然,也不能为了保持旅游资源环境的原始性而忽略市场经济条件,应平衡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2方面的因素,即在硬件的建设项目上宁缺毋滥,在旅游产品深度与广度上推陈出新,增加市场吸引力,为旅游活动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旅游开发的后期,体现在管理制度、反馈机制、市场监督机制等方面,应不定期对旅游经济活动进行环境影响测评,并做好社会监督机构与游客意见反馈的收集工作,再根据测评结果与反馈意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1.2突出资源优势,摒弃“大空泛”的开发路线

以安县地区来说,罗浮山温泉区的开发就存在一个“大空泛”的问题,即占地大、土地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控制为“大”;温泉资源利用单一、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没有核心景观,缺乏特色与内涵是为“空”;跟风现象严重,十几家宾馆和疗养院的产品功能千篇一律是为“泛”。要优化旅游资源环境,提高资源合理利用率,就应当突出资源优势,具体来说,安县可从3个方面突出资源优势:1)将民族文化融入温泉产业,以特色的羌族风情温泉、羌医药温泉浴为卖点,走出有本土特色的温泉模式;2)深挖地质遗迹资源科学内涵,尤其是海绵生物礁及砾岩岩溶景观资源,创新展示系统及解说系统的形式与内容,注重与人文、自然资源的整合开发;3)将乡村旅游、安县新农村建设与山地旅游结合,带动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优化旅游环境。龙门山前山沿山带自然风光优美,乡村旅游资源丰富,震后龙门山沿山乡村旅游带的打造也为安县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机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吸引的主体,从而降低环境成本与资金成本,达到旅游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效果。

1.3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低碳旅游、低碳经济

低碳旅游是一种注重于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节约能源、保护旅游环境,能够提高综合效益,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发展方式[8-9],非常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活动开展。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由于安县境内水系发达、温泉地热资源得天独厚,有可供充分开发和利用的水资源、风能、地热能等。安县旅游业应重视依靠新型能源、生态型资源循环技术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低碳旅游活动项目等方面[10]建立低碳旅游产业体系。

2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双向论”

旅游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从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2个方向进行考虑,如图1所示,一方面通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深挖旅游资源科学内涵,治理生态环境及建立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加强环保资金监管,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等实现对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良好的资金运转机制,设立利益激励机制以及不断更新旅游产品内容等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政府管理部门应从中起到主导、协调及调控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社区参与度,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旅游开发资金运转,优化旅游资源环境,使旅游经济与旅游环境实现双向推动发展。具体实施可分为3个步骤:1)旅游管理部门制定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优化政策,这不仅是旅游业开展的前提,而且应作为一种理念贯穿到整个旅游活动的生命周期中;2)旅游管理部门制定增加旅游收入、规范旅游市场的政策措施;3)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权衡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方的利益关系,通过创新理念、改革机制等使旅游业收入资金有效地用于环境保护方面,同时也使环境保护的成效能够转化为旅游经济效益,让旅游开发商、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能够切实通过保护、优化旅游资源环境而获益,实现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环境的“双向推动”。

3安县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建议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旅游资源的规范化和法制进程化,使旅游资源保护有法可依。单靠目前国家的《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并不足以管理安县的旅游资源法制环境,应加快制定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细化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条例,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及旅游业开发运营单位。2)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评价,尤其要深挖安县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科学内涵,包括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和成因机制等,提升地质解说系统、展示系统的科学品味,更好地实现地质公园的科普功能,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提供给游客“浅度认知、即时获益”寓教于乐式的受益模式[11],凸显出安县旅游资源的特色与魅力,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的自觉保护意识。3)加强关闭矿山、采矿点工作力度。对于处在景观视野内的矿场要逐步清除关闭,对于在核心资源海绵生物礁附近的采矿行为应完全杜绝。4)对易受自然灾害破坏的旅游资源进行必要的恢复治理,清理整修存在损坏威胁的海绵礁体如虎头岩等,排除危岩,平整礁体周围场地,并建排水沟防止地表水对礁体的侵蚀。5)景区内的各处林场要加强资源管理、护林防火、美化治理等工作,依法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的林区、繁殖与季节性迁徙带,核心区域内应禁止滥砍滥伐、采挖药材与花卉植物等行为。6)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主要是对旅游景区的从业人员、社区居民、游客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倡导低碳旅游、低碳生活。7)建立良好的资金运转机制,在政府投入的同时,也应通过区域联动加快招商引资建设步伐。同时结合旅游开发广泛吸纳社会融资,这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失为一获取资金的重要来源。8)分期规划开发震后出现的地震地表破裂景观、次生地质灾害形迹、堰塞河湖遗址、受灾建筑设施等地震遗迹景观资源,以及千佛山红色旅游资源、三叶虫化石出露点、各色象形石、“西南第一泉”等新景点,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扩大旅游承载量。9)通过设立利益激励机制,增强社区参与度。对于较好保存、体现了民族文化、民俗特色的旅游运营方,以及重视乡村旅游资源环境、弘扬本土建筑生活风格的从事乡村旅游相关经济活动的居民,可通过政府调控的旅游经济利益分配或“分红”等激励措施予以奖励。将环境利益与旅游经济利益挂钩,使旅游资源环境以一种资本的形式,投入到社区旅游经济发展当中。10)创新理念,树立起“低碳旅游景区”的整体概念,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旅游目的地。倡导在景区内使用小排量、混合动力等节能环保型旅游交通工具,推进使用节能减排的建筑材料,加强建设温泉水循环利用系统,开展符合低碳理念的旅游活动项目。

作者:蒋芩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