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环境保护论文>环境保护的论文

环境保护的论文

时间:2024-06-10 10:08:16 环境保护论文 我要投稿

[精选]环境保护的论文15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保护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环境保护的论文15篇

环境保护的论文1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干净吗?不知道的话,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1.米粉:米粉是大家经常吃的早餐,也是我们非常喜爱的食品。可大家知道米粉的加工过程吗?自从从电视上看到有些黑心的米粉制造商人用漂白剂和脏兮兮的沟水制作米粉。我就再也不敢吃米粉了,如果真的想吃米粉的话,最好还是买品牌米粉,不要随便去外面吃!那样,会生病的'。

  2.菜大家吃的菜干净吗?有的菜打了农药,电视里经常有报道说:又有多少人中毒了!严重的甚至还被毒死了!现在的人们连吃东西都是提心吊胆的,不敢吃这,不敢吃那。因为中毒的太多了啊!人们还敢随便买东西吃吗?

  3,小吃外面大街上,什么好吃的东西都有,卖豆腐脑的、卖羊肉串的、卖火腿肠的、卖零食、小吃的等等到处都是。大家也非常爱吃,可大家知道吗?那很不卫生!特别是刮凉粉,蚊蝇在上面乱飞,到处传播疾病。天啦!我们生存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环境啊!让我们大家都一起来珍惜别人,也珍惜自己的生命吧!

环境保护的论文2

  1当前我国水资源现存问题

  1.1水资源严重匮乏

  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约占全球水资源的60%,属于全球水资源第四大国。然而我国人口接近14亿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使得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仅排在世界上124位,并被联合国列入全球十个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不仅如此,严重的水资源匮乏与逐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就连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等具有丰富水资源的区域也开始出现各类水资源问题,水资源匮乏的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2水资源污染严重

  目前导致水资源污染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①随意排放生活污水;②工业生产污水排放严重,且监管力度不足;③农药以及农业生产化肥的污染。加上有关部门对治理水资源污染的意识普遍不高,且相关配套设施都不齐全,使得大部分被污染的水资源没有经过专业的处理就排导水系当中,使得水资源受到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紧张的局势。

  1.3水资源浪费严重

  虽然我国人民的环保意识以及节约用水的意识得到了逐步提高,但是仍没有在全民范围内得到重视,仍经常可以见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无论是在生活用水、农田灌溉或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仍屡见不鲜,使得水资源紧张的局势逐步恶化,一方面大量浪费了水资源,一方面还大量消耗了我国经济与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资源。

  1.4水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且具有较为发达的山系,这就使得我国南方具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且降水量较多,尤其是在夏季,南方降水量是北方的3倍以上。整体而言,我国东部地区降水量是西部地区的'4倍之多,从而导致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2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2.1加大法律约束力

  第一,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扩大,将开发大型水资源可能会对流域早上的安全风险考虑在内,从而合理协调与控制开发水资源的规模与数量,并奖励其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第二,加大检测与调查流域资源的力度,且做好相应的跟踪工作,给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并将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三,建立起完善的利用资源与生态保护协调体制,有效统一利用资源与生态保护二者间的关系,避免在今后的协调与沟通中出现矛盾或冲突,或是出现比这更严重的情况。

  2.2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一个被尊重制度

  不单单是因为其是制度,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而且还在于其将社会福利也充分考虑在内,这样才能将一个制度的正当性与活力充分展现出来。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因为要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策略而使得某些地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限时,则应当合理的给予该地域适当的补偿。其为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而导致其自身经济收益降低,对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的牺牲,并鼓励更多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偿是无可厚非,物超所值的。反之,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一律对其进行严惩,酌情征收期生态保护费,并从中提取部分资金来维护与修护生态环境。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合同的方式,将受益人定为当地居民,并经过多方协商来让双方达成一致,并且机制受到法律保护,从而保证这些规定得以顺利实施与落实。

  2.3合理利用与开发水资源

  首先,在开发与利用水资源时,务必要坚持生态保护的原则,将流域与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全面的考虑,并对其用水总量进行严格把控。此外,对于河道内外的用水应做到合理安排,且在确保地下水系统以及湿地基础用水需求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以确保水资源不受到破坏。其次,应对各流域、地区的水资源情况、生态环境情况、供水现状以及今后供水的需求进行全面考虑,合理处理用水关系,杜绝水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还需对区域的用水总量指标进行科学确定,做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再者,应对不同地区水资源及其用水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将各个地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而言之,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我国要对节约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予以充分重视,正视当前我国水资源现存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以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游.我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J].法制与社会,20xx(3).

  [2]李洪新.探究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开发与利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7).

  [3]李秋卓.优化水资源管理模式切实保护生态环境[J].吉林农业,20xx(18).

环境保护的论文3

  环境和健康密不可分。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建设美丽宁夏重大部署,确立了实施生态优先重大战略,出台了《关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美丽宁夏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既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与方向,也提出了建设美丽宁夏的路线与途径,必将为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环境支撑和保障,也将有力地助推健康宁夏建设。为此,环境保护厅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城乡”专项行动,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破解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坚持一个核心,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切实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环保工作的核心任务,严守生态环保底线,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提高;黄河干流6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其中Ⅱ类优水质达到60%以上;黄河支流泾河和清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Ⅲ类,其他支流出境断面达到Ⅳ类以上水质;土壤环境始终保持清洁水平,切实保护好宁夏良好生态环境的靓丽名片。

  把握两个关键,全力保障环境安全。一是严格环境监管,防范环境风险。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法,实行铁腕治污,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工作严查、后果严惩,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从严落实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切实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环境监管,严厉打击偷排漏排和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营造依法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环境教育,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紧紧围绕全区环境保护重点与难点,紧扣热点问题,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切实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认真贯彻《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等活动,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环保意识。

  打好三大战役,着力建设美丽宁夏。一是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防治煤尘、烟尘、扬尘、汽尘污染为重点,通过建立“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的工作机制,实施主要污染物协同控制,重点污染源综合治理,严控污染物新增量,切实抓好五市建成区、宁东基地等工业园区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二是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完善城镇和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设施为重点,全面加强黄河干流、支流、重点排水沟和主要湖泊湿地污染防治,切实强化水源地保护,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全力保障黄河母亲河水环境安全。三是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等重要敏感区的土壤监测,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防综控,切实保护好土壤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遵循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原则,以“区域防控、科学管理、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强污染防治,强化规范处置与科学管理,促进部门和企业联动,提高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水平。

环境保护的论文4

  摘要: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化工工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化工行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特殊性,因此如何处理化学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化工行业实际生产中的特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最后给出了一些化工安全生产和对环境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化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发展

  1化工行业生产的特征及普遍问题

  1.1危险大,污染重

  化学生产中涉及到很多化学药品,而这些药品要么具有腐蚀性,要么易燃或者易爆,而这些物质存在的种类比较复杂,他们不同种类之间的性质都是不同的,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会面对很多繁琐的问题。化工行业生产中涉及到的步骤也很多,包括对原料的运输、储存、使用等,在任何一个环节如果管理和操作出现失误或者管理不当都极易发生危险,出现爆炸、火灾、中毒等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导致企业经受重大的经济损失。除此此外,化工生产的过程会伴随着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的产生,这些“三废”是化工生产的无用物,它的存在会占用空间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和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三废”中的有害物质也是易燃、易爆或有毒,腐蚀性的,这对于我国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1.2工艺复杂,设备多样

  对于化学工业来说,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很多个过程才能完成,每个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到多个单元和多个具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和仪器,因此化工生产这个系统工程具有技术高、参数多、流程长、要求严格等特点。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时必须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不能违反规范操作,尤其是两道工序之间的衔接工作要谨慎和小心,除此以外,巡检、记录、偏差校正等工作也要引起高度重视。此外,化学生产中使用的机器多种多样,大多数的工作环境为高温高压,对与这样的设备使用时不合理操作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3安全事故频繁,损失重

  在化工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在不同的生产区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而这些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甚至还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化工行业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原因大都是非法操作或非法指挥,所以,有必要加强化工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并请教专业人士对这些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从而使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2化工安全生产意义

  这些年来,我国于环境保护方面调整了很多重大性的政策性,可是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化工单位为了获取高额的利益,对国家的法律政策熟视无睹,给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导致了十分严重的污染。我国的化工企业生产于安全环节和环保环节面处于十分严峻的形势。在化工行业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一定要处理好化工安全生产以及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完善健全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提高化工单位排污监督治理、规范化工单位安全生产程序等完善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推动我国的化工产业稳定安全的发展。根据调查显示,化工单位的安全体质不完善以及技术人员处理不规范通常会造成化工单位生产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所以,只能通过完善我国的化工行业生产安全问题,才可以提升化工行业全体的发展层次,对保护环境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3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对策

  3.1保证设备生产安全

  化工行业中需要使用到的很多设备往往都是需要经过长年多次反复使用的,因为产品的生产是批量的,企业的经营也是长年的,在这个过程中,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因为长时间磨损而出现老化、疲劳的现象,这给化工生产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设备的保养和检查是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性的重要工作。在日常生产使用过程中,应该安排专业的人员去对生产设备进行管理,维护、保养、检修等工作都是必须要落实好的,一旦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以减少因为设备出现故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必要时可以对设备进行更新,以使生产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不仅如此,“无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管理制度对于设备安全使用也是一道有效的保护屏障,能够对违规操作进行约束,从而控制设备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详细以及权威,比如设备使用结束后在清洗时需要使用的试剂很多都具有腐蚀性,必须穿戴安全保护手套等装备进行保护,以免突出状况的发生。

  3.2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施工人员既是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受害者,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首要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建设理念,形成良好的意识并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工作,可通过培训的形式进行宣传,施工过程中避免简单追求快速施工,因为其带来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严重程度不可估量。对于项目中的重点建设项目,更加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协调工程运输与施工之间的关系,认真贯彻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严格审批施工方案,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工作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安全模式的应用的保驾护航下得以高效完成。

  4化工行业环境保护措施

  4.1加强化工企业生产监督力度

  化工行业的生产会伴随着大量的污染物的出现,这些污染物往往会会溶解在废水、废气、废渣中,如果检查不是十分严格就会导致这些污染物流入自然界,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还会造成威胁。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就有责任落实得更加到位,对那些化工企业的生产排放严格把控和约束,指导推动化工企业对自己企业生产的排放物进行回收利用,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生产不仅能够为自身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积极影响。

  4.2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在今天,化工行业生产或多或少都会给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有必要重视起来,做好对化工企业的监督工作,引导他们学习环保知识,提高化工企业从管理层到员工的环保意识,使化工行业的企业能够自觉地运用合理科学的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除此以外,环保宣传工作是从人们最根本的意识层面来建立环保能力的工作,企业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的环保培训,并对他们进行考核,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人给予鼓励,而那些考核结果不理想的人加强教育。在企业的文化建设当中也要特别注意对环保意识的重视,让员工从内心真正的感受到化工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自觉地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在实际生产操作时尽最大努力保障化工生产安全性,保护我们的家园。

  5结论

  化工行业作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为国民经济水平做出贡献的同时不应该以破坏环境和伤害人员安全为代价。企业自身应该做好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养,落实对生产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以提高生产安全;国家和政府也要扮演好监督和指导的角色,加大对企业员工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加强审查力度。通过这些努力扩大中国化工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范围,增强我国的国力和在世界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晋静.浅析化工安全与环保分析[J].化工管理,20xx(27):187.

  [2]王伟.煤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xx(11):129.

  [3]闵鹏.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以及解除途径探索[J].化工管理,20xx(20):49-50.

环境保护的论文5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化工企业生产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从现行化工行业整体发展现状看,相关的健康、安全以及环保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很难满足节能环保生产理念要求,更无谈及促进化工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共同提高。对此,本文将对当前化工企业环保现状、化工企业环保趋势以及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相关建议进行探析。

  关键词:环境保护;化工企业;发展趋势;建议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行业,化工企业能够为社会提供极多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如食品药品、建筑以及制造等。然而化工企业生产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又成为企业发展的难点,这就要求实际发展中注重落实环保政策方针,引入清洁生产理念,推动化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对化工企业环保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化工企业环保现状研究

  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现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中,来自化工行业领域的废水将保持10%以上,尽管该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化工企业整体面临的污染减排形势仍较为严峻。从当前国内化工企业环保现状看,主要表现在:第一,从技术支撑体系角度看。当前环保工作开展中已逐渐引入“三废”利用、清洁生产以及能源节约等技术,但这些技术多以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构建,不具备共性特征,较多关键技术并未真正投入使用,如:氨氮废水削减、有机废水治理等技术,难以为环保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第二,从环保理念角度看。我国当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等已逐渐成为化工企业发展的重要指导,然而较多化工企业即使在环保硬件设施上进行完善,但环保工作仍未被置于企业发展中的重点,过于强调经济效益的获取,这样在开展环保工作中表现极为被动。第三,从环保监管角度看。当前基层环保部门整体表现为“双重领导”现象,尤其区域中的环保部门需由区域政府进行管辖,这样在实际执法时,因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存在,难以取得良好的执法效果。同时,现行关于化工企业环保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无法为环境执法提供保障,由此为企业漏排、偷排等行为创造条件。尽管化工企业开展环保工作中,存在较多突出问题,但其取得的成果也不可否认,如当前国内较多地区化工园区的建设,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可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1]。

  2化工企业环保发展趋势

  在节能环保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化工行业在环保工作方面也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化工行业中不断深入。化工企业在发展中,将引入清洁生产理念,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要求引入相关技术,确保“三废”利用、资源优化配置得以落实,使生产中污染局面得以改善,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二,示范园区与企业将发展起来。在国家倡导节能环保理念背景下,较多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等企业将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起来,较多地区也会在化工园区建设方面进行强化,如“绿色园区”的建设等。第三,环保理念转变。作为环境保护的主体,化工企业在不断发展中,将认识到经济效益的获取并不能使自身取得长足发展,要求创造更多绿色产品,才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此时,企业在环保理念方面不再局限于被动接受,更乐于主动探索环保工作的开展,以此促进企业自身全面发展。第四,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在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下,化工企业若仍沿用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无论在效益获取还是风险防控等各方面,都不具备较强的优势,特别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若企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将面临被淘汰或加快改造两个趋势,这样产业升级步伐势必会加快[2]。

  3化工企业环保工作开展的相关建议

  针对当前化工企业面临的环保问题,实际解决中首先应注重在环保意识方面不断增强。企业应改变漏排、偷排等错误意识,认识到环保工作开展可能带来的效益,不断引入相应的污染防治技术,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此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其次,需做好环保工作机构的构建。该机构的职能主要表现为测试、监察与管理等方面,针对区域企业环保工作开展的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并以书面报告形式上交上级环保部门。同时该机构也可承担起培训与宣传工作,使环保理念深入到员工心中,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环保工作水平。最后,政府部门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由于化工企业在开展环保工作中涉及较多技术改造等内容,一旦无法承担这些技术资金,便会影响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政府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如专项资金的设立等,为化工企业环保工作开展提供保障[3]。

  4结语

  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促进化工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认识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借助政府部门提供的扶持政策,进行产业升级,将自身打造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席国荣.化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现状及趋势浅析[J].化工管理,20xx,24:8+10.

  [2]司东皖.我国化工行业的环境规制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xx.

  [3]齐建民.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石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xx.

环境保护的论文6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农村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相当薄弱。假如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分析环境意识,可理解成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想、理论、意志等观念形态之总和。文化素质与思想观念可谓是决定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总体上较为滞后,农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有限,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淡薄。对于众多农村群众而言,环保还是一个人们并不怎么熟悉的词汇,而环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不是很显著。

  (2)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市、县两级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负责的是辖区之中的环保工作,而乡镇一级政府则普遍设置了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一般情况下只是由一位副乡长分管,另设一位兼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但是,随着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土与规划等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之后,很多地方名义上兼职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已经名存实亡,乡镇与村组的环境保护工作陷入到停顿之中,而各市(县、区)环境行政部门往往因为中心城区的环境管理任务十分繁重而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中心城区上,因而也就缺乏足够多的精力来强化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建设,从而让农村环境管理显得极其薄弱。同时,农村地区的环保投入也严重滞后,不仅农村地区乡镇的可支配收入相当有限,无法承担起治理环境需要的各类工作经费,而且本区域范围之内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一直都用于城区之中的大型公用设施以及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对于郊区生态环境治理往往只局限于城乡结合部环保项目建设上,在农村地区的生态环保投入就更少了。

  (3)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较为粗放。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之下,生产方式可以说是影响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持续保护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通过资源集约循环这一生产方式能提升资源之利用率,切实降低废弃物所具有之排放量,进而形成生态环保的外在力量。传统意义上的粗放型生产的作用与之截然不同,有时甚至还会导致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进而加剧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在单一地追求农产品数量升值与收入增加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化肥用量正在不断增加,而化肥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我国还是农药生产与使用的大国,农药是导致面源污染的另一重要原因。我国城市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三废"以及市民生活之中所产生的废物往往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就排入到环境之中。当前,大量工艺十分陈旧、设备相当简陋、能耗比较高、污染又重的企业由于在城镇之中无法立足,这也导致了农村环境管理的力量极为薄弱,而乡镇企业又有很多属于重污染型企业。就企业自身状况而言,大多数企业并无专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同时,乡镇企业也未能形成规模化经济,难以承担污染治理的相应费用。同时,我国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一哄而上地进行大发展,因而也就没有相应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进行合理的引导,这就会无可避免地产生盲目性与随机性,展现出多、小、散等状况,因而在布局不尽合理,不利于对污染施行集中化治理。

  2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一)通过宣传教育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提升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是切实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之基础,同时也是判断我国农村社会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相当薄弱,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层面,也就是农村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薄弱,乡镇和村级管理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当薄弱。为了转变其思想观念,提升农村总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应当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要强化对乡镇管理者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上通过宣传教育,运用乡村法律大讲堂、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等多种方式方法,邀请环保部门以及普法机关送法下乡和送知识下乡,结合被动式学习与主动式学习,将单一强制性学习方法转换成为多种学习方法,让广大农村管理者能立足于学习法律法规以及环保知识,实现有效转变思想认识和牢固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之目的。

  (2)要明确创新对于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思想转变的作用,一定要以知识掌握为其基础,运用生态环保知识之普及,可实现人的思想意识之转变,并且最终切实改变人的行为习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的形式太过简单,成效也不够显著,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实施环保知识宣传以及普及。可依据各地文化习惯与生产、生活特点,在全面实施宣传教育的基础之上,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所有能够运用的媒体方式,全面运用声、光、画等多种方式,把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科普知识、戏曲、杂技表演等演艺活动加以结合,积极宣传农村环保知识以及政策法规,从而让人民群众能够在观看中进行学习,在品味之中进行学习、在快乐之中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之中有效转变人民群众的思想,从而营造出人人都讲环保的'良好环境,形成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极佳群众基础,并从长远的目标上形成农村生态环保之心理屏障。

  (二)应用行政、经济及法律等手段创建农村环境监督机制

  依据当前农村环境的现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始终坚持环保优先之原则来进行农村环境的综合性整治。应当以农村环境规划为其基础,全面吸收一些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中之教训,全力抓住规划这一重点,将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之转变、乡镇布局与村庄建设规划的结合,制定完善环境规划,实施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建设工程。应当以农村小康环保计划为主要载体,从而建设一大批适合于各地新农村环保和建设的重要的示范性工程。应当以实施环境优美乡镇与村庄建设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一大批具备良好基础、雄厚实力、生态环境良好的村镇能够先达到新农村保护之要求。应当采取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整体污染整治为主要方向,科学地划定禁养、限养以及养殖等各种区域,规模化养殖场一定要综合运用与处置畜禽的粪便,并且在土地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予以还田。一直以来,我国环境政策上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不够重视,因为政策上存在缺失,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中突出表现为城市中心主义之特点,目前污染防治的法律重在城市环境保护,具体适用于农村地区环境建设的专门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加大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法律法规建设,持续健全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工作体系。

  (三)明确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十分重要的职能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重视,并且积极履行好自身职责。但是,我国环境保护在部分官员们的眼中始终是发展过程中的次要问题,为了政绩。一部分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盲目地追求所谓的GDP数字的增加,从而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就会深受影响,以至于国家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1)各地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应当逐渐将工作的重心从城区拓展与延伸至郊区和乡镇。要把城市的近郊和偏离远乡镇等地区全面纳入到本地的环境保护规划范围之中,并且要确定农村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措施和实施办法。要全面改革当前的环境管理方式,健全完善本市区域内的环境管理部门,可以设置直属的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对于外来污染企业则应当以环保"三同时"管理为基础,严格把握好审批关,切实防止出现污染的转移。

  (2)应当在全面考虑理顺环境行政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加坚决地实施生态环境地方行政领导责任体系。要将生态环保列入到对本地区各乡镇领导实施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切实推动当地生态环保的关注程度,从而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作出极大的贡献,让辖区之中的生态环境在任期之中能够得到很好保护或得到显著改善的行政领导人应当给予相应的表彰与奖励,而对违反生态环保者则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的查处。

  (3)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增加对乡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于本区域之中的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治理,并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和谐稳定。有鉴于此,更好地保护我国农村环境,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存条件,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从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环境保护的论文7

  人类与环境密切相关。由于污染的扩散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已经显示出一张黄牌。为了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幼儿是人类的未来,也是明天地球的主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首先让幼儿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帮助幼儿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并成为环境保护的小卫士。因为许多习惯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所以幼儿园的儿童教育应该更多地应用于实践。我认为环境保护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大家努力。但是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呢?

  首先,教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幼儿社会学习具有模仿性强、容易被暗示的特点。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他们。因此,要培养孩子对自然环境的兴趣,教师本身必须对他们充满感情,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在引导孩子进行各种认知活动时,我们尽力理解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陪他们玩耍,让他们提问,有时问他们问题,从而激发他们一起讨论和思考。例如,有一次,我看见玲玲在楼梯上把餐巾扔在地上。她以为我没看见,没有一个孩子主动捡起来。所以我拿起餐巾,故意对着孩子喊道,“哦,天哪!谁扔的?它弄脏了我们所有美丽的幼儿园!”只见玲玲红着脸低下了头,什么也没说。借此机会,我会告诉孩子们,将来我们应该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这样我们的幼儿园才会永远美丽。从那以后,孩子们一看到外面的垃圾就会主动捡起来,乱扔垃圾的习惯也大大减少了。

  第二,父母应该言行一致,家庭教育不应该被忽视。

  孩子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以我特别注意这一点。当芮芮在一个小班的时候,我注意到她的父母必须让他把任何带壳的包装纸扔进垃圾桶。如果周围没有垃圾桶,父母会把它放进他们自己的包里带回家,或者当他们看到垃圾桶的时候扔掉。

  芮芮非常喜欢喝牛奶,喝完牛奶后会按照父母的要求扔进垃圾桶。起初,他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因为垃圾桶有一个脚踏板,他一踩上它就会打开。他渴望玩这个游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游戏已经成为他的日常行为习惯。

  第三,培养实践兴趣,增强儿童环保意识。

  在组织孩子们各种有趣的实践活动时,孩子们可以随意渗透环保意识,或者说是有意识的兴趣培养。

  小孩子天生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只能通过触摸、学习和自己动手来产生。在幼儿环境教育过程中,我们充分重视这一点。据此,我们在活动中引入了大量的操作实验。我过去常常和小孩子一起收集旧的无用的东西,用塑料罐做小花盆,这样每个孩子就可以种一个花盆。孩子们每天早晚给植物浇水两次,还让植物吸收阳光。虽然这很简单,但坚持下去并不容易。起初,孩子们给花浇了很多水,但后来他们知道这会损害植物,慢慢地他们学会了给花浇多少水。

  此外,孩子们应该告诉我们并询问观察到的任何新现象的根本原因。更有趣的是,孩子们互相竞争,找出谁种的植物最好,谁最喜欢它们。

  第四,让孩子离开学校,融入社会,体验成就感。

  孩子们都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捡树叶。用叶子包饺子,把叶子切成肉末,用叶子当钱,游戏结束后,总是一团糟。因此,老师不喜欢孩子们玩树叶。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下令不允许他们捡树叶。我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孩子们不愿意拒绝捡树叶。总是有孩子偷偷玩树叶。然后我想了很久。为什么孩子们这么喜欢捡树叶?我被迫停止,真的能停止孩子的兴趣吗?我能换个方式吗?所以我想带孩子们离开学校,让他们融入社会,为每个人做好事。这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也让他们体验到为社区居民做好事的快乐。为什么不一击多用呢?我让孩子们捡起树叶,把它们喂给熊(垃圾桶),看看哪个捡的树叶最多。谁是最勤劳的婴儿?不出所料,那天孩子们非常开心,户外环境也大大改善了。每个孩子脸上都带着自豪的微笑。从那以后,喂养幼崽成为孩子们每月社交活动课的一个重要部分。

  有时,当老师强行阻止孩子感兴趣但不太正确的事情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然而,如果孩子的兴趣被抓住并延伸到事物的'另一面,孩子的兴趣就得到满足,问题就能得到圆满解决。从孩子拾起落叶,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做事会事半功倍。

  五、教师遵循指导,升华环保意识。

  事实上,我们对幼儿的环境教育很感兴趣,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儿童关心和思考问题,并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不停止知识层面的教育,而是帮助幼儿将这种学习兴趣升华为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兴趣。

  在幼儿中开展了“不乱扔垃圾”和“减少塑料袋”等活动。家长们报告说,经过环境教育后,他们的孩子不会在街上乱扔垃圾,他们会提醒家人不要乱扔垃圾。孩子们主动回家,劝爷爷和爸爸不要吸烟。我经常提醒妈妈不要用塑料袋购物,而要用环保袋。在环境教育中,我们应该善于让孩子接触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有目的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他们就可以统一他们的行为和知识。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只要孩子们有这样的兴趣,他们就可以调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环境保护的论文8

  前言

  环境监测作为我国近几年来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逐渐发展成为了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环境监测是考核并且评价各级政府改善地区环境的质量、治理环境污染的依据条件。针对于我国政府对环境的治理体系以及能力的现代化,环境监测需要不断地去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手段方法,以便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一、環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一)对排污许可证制的监管作用

  近几年来,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实施方案》的指令,对于相关企事业排放污染物的许可证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作用,作出了系统性、整体性的安排。随着这项方案的颁发,环境监测机构为环境管理制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发放排污的许可证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企事业单位必须要严格执行《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实施方案》中的相关排污许可证规定的事项,对于排污物的种类、排放量、浓度的大小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监测管理。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之上,核算出污染物的排放数量,为环境管理机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分配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环境监测机构对于企事业单位是否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排放量,要进行日常地监测监管和相关的考核,定期向相关的部门进行上报,并根据相应的数据,对相关企业做出一个大体的评估。

  (二)防治机动车污染的作用

  机动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导致近几年城市出现严重雾霾的主导因素。对于防治机动车污染这一重大举措上,也是推动地区空气质量逐步改善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环境监管部门对于公安交管部门、环境监察部门对于机动车尾气检查的这一方面要加强联合执法的作用。

  对于本区域机动车或者是非道路移动的机械,执法部门要对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情况作出相应的检查。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机动车辆,环保监察部门应该依据环保的相关法规进行相应的罚款,情况严重的机动车辆由公安交管部门采取扣留行驶证的措施。在目前,为了防止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我国省市等的环保机构专门建立了机动车监控部门,方便有关部门对于机动车尾气的检测和管理。

  (三)在核与辐射管理中的安全作用

  作为环境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核与辐射检测,我国在核与辐射的安全管理方面加强了监管力度。在我国省市的地区,在核电地区专门建立了核与辐射环境管理监测机构,对核电站的放射强度进行监管,以及进行相关的应急检测。

  除了检测核电的放射性强度的指标之外,还要对大气。土壤、水分、植被等采样进行相关的检测,看其中是否含有人工放射性核素。因此,环境监测在核与辐射管理中起到了一个安全保护屏障的`作用。

  二、环境监测措施的发展与加强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

  作为环境工作生命线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健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国家全面建设环境质量的监测网。所有被监测的站点的原始监测数据都应该第一时间传达到环境监测总站点,实现监测与考核并存的理想要求。

  与此同时,国家应该积极建立国家与省级环保部门组成的两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

  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完善环境的监测监管的制度,对于内部质量要强化控制,积极推进质量管理的第三方监督的模式,积极设立相关的专家督查评测的机制。对于那些监测数据严重作假并且构成犯罪的工作人员,相关管理人员要依法移交到公安司法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处置,要严重惩治不规范监测的督管人员。

  除此之外,环境监测中的对于环境危害的监控范围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监测需要根据环境危害的范围的规模做出相应的判断,对于危险信号的预警,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地进行相关的处理。对于环境危害较大的区域会发出预测警报,并作出及时地处理,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供第一时间的依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为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提供了准确的科学监测数据。

  (二)构建完善的国家级监测网络

  国家级环境监测网络包括环境各要素监测业务网络、环境管理监测网络以及国家监测信息网络通过构建国家级的监测网络,可以提升环境监测工作向着整体化、精准化、全面化的大方向上进行相应的发展。

  构建一个完善的国家级监测网络可以更好的掌握环境质量的信息情况,对于治理环境污染、保证环境质量情况以及及时发现环境出现的相关问题上起到了一个十分积极的作用。构建一个完善的国家级网络,也可以在其发展的基础上,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只有通过深入地改进相关的检测网络体系,才能加强监测分析的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可以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整体水平。

  结语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生的摩擦问题还是十分突出的,导致生态环境与人们的需求的差异较大。因此,为了人们对于环境建设的合理需求,环保系统应该积极建设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将环境监测对于环境管理的防治功能发挥到作用的最大化。

环境保护的论文9

  摘 要:环境监理是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种有效机制,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理论和实际难以统一的问题,使得公路环境保护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为此,通过对湖南常吉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了西部地区公路环境保护的成效,分析环境保护过程中遇到的主观和客观问题,提出公路环境保护的关键应该转变为如何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保措施落实到工程建设中,并针对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公路;环境监理;环境保护措施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西部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同时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我国相继制订了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启动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湿地保护、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等工程都是花钱买生态的具体表现[1]。目前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目标和任务。其中提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可见环境保护理念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期是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时期,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将会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小的劫难[2]。特别是西部山区,生态环境属于脆弱型和极脆弱型,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地区,山高谷深,沟谷纵横,地理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恶劣,危害较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

  目前西部公路建设中都相应地采取了环保措施,如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青海省,为尽量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首次引进了环境监理机制,对西部大通道大通至西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的环境监理[3]。但是,西部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理论和实际难以统一的问题,使得公路环境保护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 常吉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调查

  1.1 常吉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概况 湖南省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重点规划建设8条公路通道中的一段,即:长沙至重庆高速公路的一段,经过常德、怀化、湘西三市州,其沿线文化遗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在西部地区非常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几年区域内的工程建设中经常有重大考古发现。而且在勘察过程中,对选线、定线产生影响的还有桃花源风景区、辰龙关、黔中古郡、五强溪库区风光以及官庄、屯河山溪峡谷地貌景观等文化遗址和需妥善保护的自然环境。

  湖南常吉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通过实行工程环境监理制度来进行的。根据常吉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常吉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下设4个工作组,8个监理处。环境保护办公室具体负责常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保护工程方案的实施。工作组由组长牵头负责本组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管理。监理处由处长牵头负责所监理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各施工单位配备有环境保护工程师,负责所管辖标段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

  1.2 常吉高速公路环境保护的成效

  笔者对常吉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调查,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效:(1)水环境。在对水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对沿河施工便道采用人性化的方式进行保护河流(图1),及时清理跨河桥梁在施工中产生的废渣,避免淤积河道,确保河流畅通,保障行洪安全。

  (2)声环境。在施工噪声保护过程中,委托交通部环境保护中心以及湖南交通科学研究院定期对声环境敏感点进行现场监测,施工噪声应符合环境噪声标准:住宅、学校、医院、旅馆等建筑白天不大于70dB(A),夜晚不大于55dB(A)。对于施工噪声超标、严重影响周围环境的点位,采取降噪措施或避开夜间22:00至凌晨6:00这一时段施工,以减小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大气环境。在施工场地敏感点、国道改线及施工便道要求施工单位在晴天采取洒水降尘措施;料场作业时必须加水混合石料,控制加工粉尘对料场周边环境的影响。实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以来,各合同段在施工现场整洁及施工营地清洁方面的工作做得较好,重视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施工驻地整洁,全线基本上做到了文明施工(图2)。

  (4)水土保持。常吉高速公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采用生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办法(图3),降低地表径流,防止流失,如21标段利用弃土修筑河岸(图4),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防汛,是一项造福当地的民心工程。

  1.3 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虽然常吉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勘查设计、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当地群众等各方的原因,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2 西部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措施

  研究常吉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反映我国当前西部公路建设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必须要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一定要从理论和实际相统一角度出发,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详细规划。针对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技术发展较快[6-7],但实际工作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问题,所以环境保护的关键应该转变为如何将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工程建设中。西部公路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可采取如下措施:

  2.1 加强公路勘察设计阶段对环境保护的研究

  (1)选择路线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征用土地及对居民区、古迹点的影响,保护水土资源。注重平、纵、横技术指标与地形、地貌、地质等环境特征的协调统一。目前我国公路设计中过分注重平纵技术指标,而忽视技术指标与地形、地貌、地质等环境特征的协调。追求过高的平纵技术指标,会过多破坏沿线自然地形、地貌,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

  (2)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尽可能详细考虑环境工程和环保措施,充分考虑潜在环境影响,否则将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延期或成本增加,致使公路建设部门对环境问题采取的解决办法难以令人满意。

  (3)对施工废料的合理利用给予充分关注,充分考虑废弃材料的合理利用,如砂石等可填筑路基、作基础垫层,废混凝土可回收再生利用。确实无法利用的废料,应在确认其对环境不造成危害的前提下集中深埋或销毁。废旧材料再生利用在发达国家是一个热点问题,我国应在汲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快科研和相关立法,使这一工作有法可依。

  (4)对饮用水资源应给予充分保护,淡水资源保护是人类的重要任务。公路路线无可避免地穿越饮用水源地或其附近时,既要严格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又要有完善的“封闭式”路基排水,使公路运营期间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的路基路面排水,通过该系统排向饮用水源地以外的水域或水处理场所,保护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和破坏。

  (5)维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在草原、山区,尤其是野生动物保护区应为野生动物设置足够的横向通道,方便其觅食、繁殖和迁徙,并设置保护设施避免动物进入公路遭到伤害。在水源地受到限制的路段,增设人工蓄水设施为其创造饮水条件。

  2.2 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1)为公路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应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广泛宣传修路架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拉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识大体,顾大局,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必要时也要做出奉献、做出牺牲,使人民群众自觉地从认识到理解、支持公路建设。

  (2)规范公路建设施工期环境保护资料的管理,统一环境监理资料体系以及环境监理表格体系,使之正规化程序化,确保需执行的环境保护

  资料及时发放到每一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

  (3)赋予环境监理独立开展公路施工环保工作的权力,尽可能及时地将环境监测的数据应反馈给各监理单位,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环境监测工具给监理单位,并在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中成立相应的应急环境保护小组,制定防治方案。

  (4)依法控制、监督施工单位,实施例会制度与报告制度,对工程环保没有达到标准或要求的,不能验收通过或不能评为优质工程,限期施工单位处理或进行经济制裁。设立专项环境保护资金,鼓励施工单位进行环境保护工程建设。

  2.3 加强环境保护质量监督

  明确环境监理在公路项目监理体系中的地位,严格按照监理规范开展环境监理工作,促使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和监理进入一个更加规范的发展阶段,同时聘请专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年富力强的工程师担当环境监理工程师,加强对现有环境监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环境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环境监理队伍建设,为搞好环境监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车辆及环境监测设备,为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重视环境监理资料的整理。听取受施工影响的附近居民及有关人员的反映,及时了解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见,向有关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4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如何,是公路施工期环境保护的关键。每项工程的质量是承包商创造出来,不是监督检查出来的,施工期环保如何,也是如此。做到文明施工,避免与当地居民发生纠纷,同时尽可能采取有效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和执行,防止和减轻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振动、废水、废料等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宣传环境保护。

  2.5 公众参与机制

  公路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公益性事业。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积极支持国家公路的建设。对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公众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议论作用,努力为建设环境保护生态路做出应有的贡献。

  3 结 语

  通过对常吉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调查,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常吉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环境保护办公室加强了对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完善了相应的惩罚制度,同时整改了环境监理机制,增加了年富有力的环境监理工程师,相应制定了《常吉高速公路施工阶段工程环境监理执行规范》,统一了环境监理表格体系。同时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将环境监测的数据反馈给各监理单位,并在重大环境纠纷中提供帮助。

  西部要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同样也不能放松,西部公路建设对其两侧扰动产生的影响很多是长期存在的,对环境的破坏很难恢复到建设前的水平。常吉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情况,反映了当前我国西部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实际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必须加强设计阶段对公路建设环境问题的深人研究,加强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环境保护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使公路环境保护工作能确实落到公路建设当中,实现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崔学民,张志华,郭晓艳,等.公路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及迫切性[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3,26(4):16-17.

  [2] 魏建军,付学军.西南山区公路建设施工期的环境保护[J].公路交通技术,2006(2):123-125.

  [3] 陈剑伟,吴小萍,蒋成海,等.西部公路建设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环保,2005,26(3):19-21.

  [4] 张倩,赵一飞.公路工程与环境保护[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5(2):162-165.

  [5] 陈文平.福建省泉州至厦门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J].公路交通科技,1999,16(6):70-72.

  [6] 戴明新.公路环境保护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7] 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Z].(编号JTJ/T006-98).

环境保护的论文10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在资源的配置上也更加合理,但是一些重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且一些地方只注重一体化过程中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一些环境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必须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1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环境污染

  1.1.1 工业污染。相比于城市的发展,乡村的发展状况是人少土地资源多,而且生态环境的状况也比较好,但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显示出严重的不足,所以如果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把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挪到乡村,要由于其缺乏治理的设备,所以会形成更严重的污染,而且又没有把相应的政策扶持,使得一些企业在挪走后成活率很低,而且工厂分布的十分分散,夹杂在居民区中间,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经常发生一些纠纷的现象。

  1.1.2 农业污染。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使得人们都过于看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一些农民片面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通常以杀鸡取卵的方式来发展农业,一些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不仅造成了水源的污染,而且对于一些次生产业的影响也非常严重。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对一些畜禽产品的消费量也逐渐增加,这一消费需求促进了畜禽产业的发展,在养殖过程中禽类产生的粪便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很多农民把粪便都直接倒入河流,不仅对河流造成极大的污染,而且粪便自身难闻的气味对空气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1.3 生活污染。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地区的人们聚居点逐渐扩大,城市人口也逐渐增多,人口增多使得生活的垃圾也在不断增多,而在建设过程中很多整治环境的措施都没有跟进,使得生活的垃圾废弃物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对环境也产生较为严重的污染。

  2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几点对策

  2.1 建立整治力度

  2.1.1 规划环评制度。该制度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从污染的源头和建设的过程来进行控制,实质上就是对政策、法规、规划等的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对这些方面内容进行预测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近而从污染的源头上采取控制的措施。我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虽然加快了经济的发展速度,但是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布局、规模以及结构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带来的污染是无法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来解决的,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规划环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体化发展中的问题,通过规划环评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

  2.1.2 生态规划制度。在制定生态规划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发展过程中环境的承载力情况,根据统筹发展的实际要求,把握好区域的发展战略,把区域之间的界线打破,从整体上来统筹安排合理地布局,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建设的发展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2.1.3 执行监督的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很多时候都是执行的力度不够,在一些制度具体落实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执行监督制度,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所以必须要通过监督制度来解决,平衡好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得生态环境更好地发展。

  2.2 落实三个循环

  2.2.1 农业资源循环。农业的污染问题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重要的污染问题之一。所以加强对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帮助,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废弃的资源都是可以被再次利用的,比如秸秆、沼气等,这些废弃物如果直接焚烧,其产生的气体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相反如果加以循环利用,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优化了能源结构,为农业的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比如在对农作物的秸秆再利用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对于水土流失、土壤蒸发、结构硬化等方面的问题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同学科学技术的利用,可以把其转化为一种有机肥,对于农业的增产增收有着重要的帮助。

  2.2.2 工业资源循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工业布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开展补链招商和绿色招商,使工业废物在园区内循环,防止工业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2.2.3 社会资源循环。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外部能量输入,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绿色消费,改善生活环境。

  2.3 注重三个结合

  2.3.1 城乡一体化建设应与污染治理相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污水、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大力推进生态养殖。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发展以村庄农户为单元的循环农业,积极探索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生态环境。

  2.3.2 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在道路建设中,要在道路规划、交通建设等宏观方面,体现生态设计思想,保障道路生态恢复、景观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同时要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促进道路建设的持续发展。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减少深挖高填,另一方面在路域带的生态保护上,要因地制宜,分层次绿化,砌、取土场应及时绿化覆盖,恢复至建设前状态。其次,要为昆虫及动物设置生物通道,保障生物种群内部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交流。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由于国内的小城镇规模偏小,不能乡乡镇镇都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应综合规划,全局统筹,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同建共享。

  2.3.3 生态意识培养与生活方式转变相结合。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要培养城乡居民生态优先的消费观念及生活方式。即当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发生冲突时,应以生态价值的实现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和环保消费。

  结束语

  目前,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中,有些技术还不成熟,技术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秸秆的有效利用,如秸秆气化中的焦油问题、高效生物有机肥生产设备的引进及国产化问题、秸秆饲料的优化配制等,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科研的开发和资金投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群众认识。

环境保护的论文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面来分析房钱的环境保护管理,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减少来自于重金属的污染,提升我国环境的质量。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环境保护;措施;优化

  随着当前我国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加大,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提出和建立了许多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针对重金属的污染治理也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但是这些污染治理的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使得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效果不是十分的明显。

  一、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使得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带来较大的危害,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环境保护的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在环境保护的制度上面不是十分的完善,使得环境保护的工作开展起来较为困难。首先,我国缺乏统一的环境保护机构。当前在面对重金属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使,通常都是有多个中心机构进行多元化治理,这种治理的方式使得各部门在面对环境保护出现的问题时各自推诿,不能够真正承担起其中的责任,及时有效的开展环境治理方案。其次,地方行政部门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方面不足。地方行政部门没能够对环境保护工作引起重视,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而且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技术指导,在开展环境保护的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第三,环境保护在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我国当前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主要针对的是城市,在农村和乡镇上面投入几乎可以忽略。但是重金属污染主要就是在农村的耕地上面,使得重金属污染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防治。

  (二)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不完善

  在当前的环境保护之中,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建设始终不能够跟上实际环境保护的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主要原因可能因为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在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立法上面存在着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之中,并没有一个系统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第二,各环境保护部门在立法制度上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第三,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是十分的具体,在面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其中存在着较多的漏洞。

  (三)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缺乏创新

  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之中表现出缺乏创新的问题,在整个体制之中,只有中央在部分会议的召开上会针对环境保护管理作出一定的创新,其余地方政府通常都处于一种按部就班的转态,很少会对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实质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与我国的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逐级落实执行的制度虽然能够让上面的政策更好的执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地方执行部门的创新。尤其是在当前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之中,缺乏对于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意识,相关的治理工作缺乏实际的意义,这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环境保护工作缺乏群众的参与

  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与身边的人民群众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在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之下,群众积极的支持和相应,能够让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起来更加的顺利。但是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基本上是政府部门在独自的开展,人民群众很少参与到其中,这也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效率十分低下,在面对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时候感觉到力不从心。

  二、基于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优化分析

  在针对当前施行的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时,主要从政府、群众、企业三个角度分析具体的优化措施。

  (一)从政府角度进行优化

  首先政府应当在规划体系上面做出优化,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工作关系到我国的民生问题,因此在防治规划设计上面应当做出科学的规划,找出当前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区域,然后对这些区域进行分批次、分步骤的治理。其次,政府应当对当前的监督机制进行优化。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一些生产加工型企业,因此相关监督部门应当找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然后对这些企业的排放进行严格的监督,同时加强企业污染治理的宣传工作,从源头上消除重金属带来的环境污染。第三,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出优化。对于当前法律法规之中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上面存在的漏洞,应当逐渐的去完善,严厉惩处那些排污十分严重的工厂,促使他们加强排污治理工作。第四,加强同其它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整体上看我国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的技术仍旧不是十分的成熟,在管理方面也有着许多的缺陷,因此应当加强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从群众的角度进行优化

  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单纯依靠政府管理部门来进行治理是行不通的,必须发动人民群众积极的参与到其中,通过群众来进行优化管理的工作。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实施。第一,建立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对于重金属污染的根源监督工作上面,可以利用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起专门的投诉方式,群众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检举重金属排放超标的企业,既是对自身权益的有效保证,又能够起到良好的监管效果。第二,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在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上,一定要秉承信息公开原则。

  (三)从企业的角度进行优化

  在当前的重金属污染之中企业是最为主要的来源,许多的生产加工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环境带来严重的负担。首先,应当对现有的企业进行分析,其中什么类型的企业有可能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缩小塞查的范围,然后对这些企业进行实际调查,对其中污染极为严重的企业进行嚴厉的惩处,如果仍旧未有改善,可以勒令其关闭。其次,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当前许多的生产加工企业对于环境污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在乎自身的经济效益,对于这类型的企业除加强监督管理之外,还应当加强宣传和引导的工作,让企业管理人员转变自身的思想,对排污进行有效的治理。第三,提供技术服务工作。我国当前的企业在面对排污治理的时候技术不是十分的成熟,缺乏有效的治理方法,此时政府部门应当给予他们一些技术上的支持和服务,使得污染治理得到有效的改善。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环境保护管理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工作应当引起较高的重视,加强其危害性的宣传,只有人们都意识到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才会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政府、企业以及群众都应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防治工作之中,实现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防治管理。

  参考文献

  [1]徐洪霞.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xx.

  [2]谭赟. 基于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优化[D].兰州大学,20xx.

  [3]李冠杰. 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基层环境监管体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xx.

  [4]罗玲.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中的地方政府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xx.

  [5]刘白林. 白银黄灌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污染风险评价[D].兰州大学,20xx.

  [6]李鹏. 县域尺度耕地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变异特征及污染源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xx.

环境保护的论文12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投资是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随着各级政府、企业及杜会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正在不断完善,政府、企业环境保护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本文所称环境保护投资(简称环保投资,下同),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由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三部分组成,投资渠道主要分为政府投资、金融机构和杜会化专业公司投入、企业投资等来源。

  1环保投融资政策

  “十一五”期间,环保专项资金、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环境转移支付政策以及排污收费政策已成为政府环保投资的重要渠道及资金保障。继20xx年设立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之后“211环境保护”科目于20xx年开始实施“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以奖代补资金、衣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中央财政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相继设立。税收优惠、排污收费、绿色信贷以及脱硫电价等价格政策在促进企业环保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绿色证券政策以及发行企业债券等杜会化融资手段逐步建立。

  2投资规模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及任务需求,规划提出了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需要环保投资约为1530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为2.16万亿,相对1.53万亿的投资需求而言,实际投资超出投资需求6320亿元,超出比例为41.3%。

  1981年至今,环保投资总量呈持续递增趋势,从“十五”开始递增趋势较明显,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出现波动,但总体亦呈递增趋势(见图1)。“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总量达21620亿元,较“十五”增长157.4%;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达1.44%,较“十五”增长0.26个百分点。从“十五”和“十一五”的情况来看,五年计划第一年环保投资增长率较低;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环保投资增长率快速提升,呈现先慢后快的现象(见图2)。

  3环保投资构成

  “十一五”期间,工业污染源污染治理实际投资2415.1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11.2%,较投资需求(2500亿元)减少3.4%;建设项目“三同时”实际投资7885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36.5%,较投资需求(4400亿元)增加79.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投资11319.9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52.3%,较投资需求(8400亿元)增加34.8%。

  1991年至今,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先是持续递增,自1996年开始出现波动,自20xx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基本呈持续稳步递增趋势,20xx年出现下降;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呈持续快速递增趋势。

  4投资来源

  “十一五”期间,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资金来源按照城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比例计算,估算政府投资包括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拨款,为3511.43亿元;企业投资包括国内贷款、债券、利用外资、自筹资金以及其他资金,为7808.47亿元。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的资金来源中,政府投资包括排污费补助和政府其他补助,为119.84亿元;企业投资包括企业自筹与银行贷款,为2298.45亿元。

  “十一五”期间,政府事权的实际环保投资包括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中的政府投资以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政府投资,估算总计为3631.27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16.8%;企业及其他投资包括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中的企业投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企业投资以及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估算总计为17991.92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83.2%。

  5重点工程项目投资

  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若干工作的决定》,“十一五”期间将实施十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十大工程共需要投资5834亿元,占“十一五”投资总需求的38%。其中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总投资约为149亿元;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投资约为3320亿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投资约为953亿元;燃煤电厂及钢铁行业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投资约为335亿元;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投资约150亿元;核与辐射安全工程投资约16亿元;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投资约28亿元;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投资约为100亿元;衣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投资约为50亿元;城市垃圾处理工程投资约为733亿元。

  实际投资情况表明“十一五”期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实际投资较投资需求增加106.9%,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实际投资较投资需求增加13.4%,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实际投资较投资需求增加45.8%,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际投资较投资需求增加15%,衣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实际投资较投资需求增加140%,城市垃圾处理工程实际投资较投资需求减少23.5%。

  6评估结论

  (1)环保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多元化环保投融资体系逐步建立。政府环保投资对引导企业、杜会环保资金投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杜会环保资金投入的财税和价格政策逐步完善,杜会化融资手段逐步建立。

  (2)环保投资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相关性,环保投资随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机制尚未建立。从总量数据来看,环保投资和GDP、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财政收入关联性很强且呈正相关1。相对而言,环保投资和财政收入的关联性最强。从增长率变化来看,环保投资与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相关性较弱,多是受水涨船高的因素影响,缺乏环保投资随经济增长而快速增长的内生增长机制2。

  (3)实际环保投资超过投资需求,重点项目实施顺利。落实环保投资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保障=“十—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为2.16万亿元,相对1.53万亿元的投资需求而言,实际投资超出投资需求6320亿元,超出比例为41.3%。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城镇污水处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衣村小康环保行动等重点工程项目投资亦超过预期,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顺利,保障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全面完成。

  (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投资额度大致相当,政府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额的1/5左右。政府投资是环保投资的重要来源,对引导企业、杜会环保投入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投资重点用于解决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重大环境问题,实施重点工程,对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保障环境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政府事权的实际环保投资估算总计为3631.27亿元,占环保投资总额的17%左右,其中中央政府投资1566亿元,地方政府投资20xx.27亿元,两者比例为1:1.3。

  (5)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额一半以上,其中园林绿化投资是重点“十一五”期间,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额的比重为52.36%,达一半以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园林绿化投资是重点,占比达42.6%。“十一五”期间园林绿化投资较“十五”期间增长222.1%。其中20xx年园林绿化投资为2297亿元,占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的54.4%,是20xx年的2.51倍。投资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广东省园林绿化投资大幅增长,其投资占全国园林绿化投资的比例为43%左右。

  (6)无关投资拉大环保投资总额,真正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占GDP的比例仅为0.82%。由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涵盖燃气、集中供热以及园林绿化等主要目的非环境保护的领域,从而会带来投资虚化问题3。若以排水和市容环卫作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十一五”环保投资总量为1.43万亿元,占GDP的比例为0.96%,是传统口径环保投资的66.3%。若仅考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污水及垃圾处理投资,计算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总量达1.2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0.82%,基于新口径的环保投资总量仅为传统统计口径的56.6%。

  (7)水、气污染治理依然是环保投资的重点,占环保投资总量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约束性指标,污染减排成为各地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从各要素投资情况分柝“十一五”期间,废水治理实际投资5849.96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27.1%;废气污染治理实际投资5295.12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24.5%;固体废物治理实际投资1664.43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7.7%;噪声污染治理实际投资290.1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1.3%。水、气污染治理依然是环保投资的重点。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中,“十一五”期间废水治理投资为820.6亿元,废气治理投资为1195亿元,废气治理投资超过了废水治理投资,废气与废水治理投资之和占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的比例达83%以上。

  (8)五年周期特征明显,呈现先慢后快的态势。从“十五”和“十一五”的情况来看,五年计划第一年环保投资增长率较低;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环保投资增长率明显提高“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即20xx年环保投资增长率仅为4.3%,而20xx年环保投资增长率达25%。“十一五”期间,20xx年环保投资增长率仅为7.45%,而20xx年环保投资增长率高达47%。环保投资年度分布上呈现先慢后快的态势。

  (9)东部地区投资规模较大,西部地区增长较快。“十一五”期间,东、中、西部环保投资分别为11775.6亿元、3957.1亿元和3734.6亿元,占全国工业污染源污染治理投资的比例分别为60.5%、0.3%和19.2%,东部地区投资规模较大,中部与西部基本持平;东、中、西部环保投资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28.36%、28.16%以及46.49%。东部与中部地区增速基本持平,西部地区增速明显较快。

  (10)环保投资以规模型为主,需向效益型投资转变。基于效应分解模型4分析表明,20xx年与20xx年相比,COD去除量增加57.1%,规模效应贡献率为108.24%,结构效应贡献率为-17.18%,技术效应贡献率为-33.98%,主要受环保投资总量增长较快的影响。技术效应影响次之且表现为负数;环保投资结构影响不大,亦表现为负值。可见,单纯依靠大量投入资金来提高污染物去除量是一种粗放的污染治理模式,污染治理效率相对较低。应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等前端减排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提高单位环保投资的污染物去除量,提高环保投资效益。

环境保护的论文13

  1环境保护建造合同

  治理深圳河工程最显著的特色是从管理着手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到实处。在建造合同(施工合同)中列出专章“环境保护工程”,详细而明确列出了承建商在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明确施工中应执行的环境保护工作和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须提交的资料与要求

  承建商必须遵守国家、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布的相关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和指引,以及《治理深圳河第四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香港《环境许可证》(EP-430/20xx)和《环监手册》中有关减免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要求和建议。开工前14d内,承建商须向工程主任和环监组长提交一份承建商的工程管理资料,包括管理框架、组织结构图、各级负责人姓名及联系资料。开工后14d内,承建商必须根据《环境许可证》《环监手册》和本技术规范的要求和建议,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和废物管理计划各一份,提交工程主任和环监组长。前者应详细说明建造过程中空气、噪音、水质和废物污染控制计划,以及防止景观、生态破坏的应对措施,证明其符合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的要求或更好,并拟备详细的执行计划;后者应详细说明施工期间避免产生各类废物的措施,废物的再利用(如开挖料回填)、回收、循环改造、收集、运送和弃置安排,一份详细的污染土分布图,所有污染土弃置地点及其数量的记录系统,并有详细的执行计划。环境管理计划须经工程主任和环监组长的批准。

  1.2防止扰民与污染

  承建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与施工区附近的居民和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扰民施工作业,其施工方案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以防止公害的产生为主,而不是在扰民发生后再行消除。对于受噪音骚扰的居民及团体,应在施工作业前予以事前通知,并随时报告工程进展情况。在此之外,承建商还应提供投诉。由于施工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承建商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并达到规定的限值,由此引起的所有费用和工期的延误,均由承建商负责。另外,承建商应按深港双方政府有关法规、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并将其复印件交工程主任,另外,还须向工程主任报告有关申请情况。

  1.3空气中粉尘减少措施

  工程开工前30d,承建商应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粉尘污染,在选用或购置施工设备时,要选配或安装有效的除尘设备,使其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行。施工期间,深圳一侧的承建商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保证在施工场界及敏感受体附近的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浓度值控制在其标准值内;香港一侧的承建商应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空气质量污染控制条例》(APCO)及其补充规定,保证其敏感受体附近的TSP浓度值不超过《空气质量目标》(AQO)及香港环境监察与审核(环监)的规定承建商应安装冲洗车轮设施并冲洗所有离开工地的车辆,确保所有离开工地的车辆不把泥土、碎屑及灰尘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路面,洗车轮设施的水应经常更换,淤泥应定期去除。承建商应将洗车轮设施的详细计划在实施建设前提供给工程主任和环监组长,洗车轮设施应在任何开挖施工之前准备就绪,承建商还必须在清洗设施和公共道路间修建一段用以过渡的硬地路面。另外,承建商有责任设计和实施《环评报告》和《环监手册》推荐的空气污染控制和纾缓措施,并承担相关一切费用。

  1.4噪音污染控制

  施工期间,深圳一侧的承建商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xx)对施工场地产生的噪音加以控制(见表3);香港一侧的承建商应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噪音控制条例》(NCO)及其补充规定,将敏感受体噪音水平控制在此条例规定的限值内。承建商在制定施工计划、施工方法及降噪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委派环保专职人员监督实施,使施工场界和敏感受体附近的噪音水平能达到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噪音控制标准并保证。施工期间,承建商应于施工场地与周边地区和敏感受体之间合理安装声障设施,以有效阻隔噪音向施工场地周边和敏感受体的方向传播。采用的声障设施要设计合理、性能优良、坚固耐用。声障的设计应于施工前14d送交工程主任和环境监察审核小组审查、通过。当施工期间的环境监察结果超出《环监手册》的水平时,承建商应实施《环监手册》的行动计划,在实施工程主任同意的纾缓措施以前,承建商应停止施工活动。实施纾缓措施的一切费用和工程延误的责任和费用皆由承建商承担。如果承建商实施了上述降噪措施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推荐的措施后,仍不足以将噪音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承建商应放慢或停止全部(或部分)施工活动,直至超标停止。同时应与工程主任和环境监察审核小组协商其他的纾缓措施,征得工程主任同意后实施。

  1.5水污染控制和废弃物料的去除

  工程开工前,承建商应密切配合工程主任和环境监察审核小组对其施工设备、防污设施及措施、拟采用的施工方法等进行检查和审核。承建商应按照《环境许可证》的要求进行河道疏浚,采取合理的操作程序,尽量减少疏浚过程中沉积物的再悬浮和污染物的再释放,同时还应避免在雨季(4月~10月)进行疏浚工作。《环境许可证》要求的疏浚方法须在开始疏浚施工前提交一份疏浚方法报告给工程主任及香港环保署,以获其批准。在枯水期疏浚施工时,应在施工段上游200m和下游500m处布设防泥帘幕,横跨河道整个断面,以有效防止再悬浮泥沙向上下游迁移,挖泥工程先进时防泥帘幕须保持关闭,并加以保护维修。应特别注意降低抓斗的提升速度,将泥沙的再悬浮降低到最低程度。如果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有超标情况,则应降低开挖强度10%,如水质仍未达标,则继续降低开挖量,直至水质达标。按照环境许可证的要求,深圳河四期工程合同A与合同B的每天总水下开挖量不得超过996m3,因此承建商须于工程开展前七天将预计开挖量通知工程主任,并按照获批复的工程量进行水下开挖工程。施工过程中,承建商应每天记录当天挖出的污染土和非污染土的数量、挖出物的去向和运泥车的容量,并将记录复本提交环监组长,同时应注意挖掘工作尽可能与河道隔离,以免挖掘土进入河道污染水体。施工期间的水质监察结果超出《环监手册》的水平时,承建商应实施《环监手册》的行动计划。承建商有责任设计和实施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推荐的水质污染控制和纾缓措施。在实施工程主任和环监组长同意的纾缓措施以前,承建商应停止施工活动,实施纾缓措施的一切费用和工程延误的责任和费用皆由承建商承担。如果承建商实施了上述水质污染控制措施和环评报告推荐的措施后,仍不足以将SS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承建商应放慢或停止全部(或部分)施工活动,直至超标停止。同时应与工程主任和环境监察审核小组协商其他的纾缓措施,征得工程主任同意后实施。

  1.6水土保持要求

  新河道与重配工程的.开挖应尽量采用干挖,疏浚和开挖施工作业应尽量安排在干季进行。开挖料如临时堆放,承建商应选择不易受径流冲刷侵蚀的场地,并在其周边修建临时排水沟引排周边汇水。弃土临时堆放位置、范围、存放时间及防护措施须事先征得工程主任和环监组长的批准。物料及弃土露天堆放应择不易受冲刷的场地并加盖,周边修建临时排水沟,引排周边汇水。另外,尽快植草种树,恢复施工迹地(此等费用已包含在弃土、河道、堤防、重配及环保工程等项目单价中)。

  1.7生态保护要求

  承建商应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境破坏,严禁在工地外砍伐树木。未经工程主任和环监组长批准,承建商不得于施工区附近的任何地点倾倒废弃物。在施工场地内标示出有特殊意义的树木以及野生动物生境,并且设置必要的围栏以提供临时保护,防止施工人员及其他人员进入对其进行扰动,这种临时性保护措施应当根据工程主任和环监组长的指示而撤消。应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滋扰,尤其是在11月至3月(包括这两个月)的鸟类越冬季节,应尽可能减少对其扰动。承建商需在每年的10月份提交一份有关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鸟类迁徙期的施工作业,只有正在进行且不能延误的施工活动得以继续,并且仅仅允许一些对合同的完成有关键影响的施工得以开始。

  1.8环境保护培训

  承建商须保证其聘用的工地管理人员已参加并完成由CITA或其他经工程主任同意的类似培训机构组织的“工地管理人员环境管理课程”。为了达到本条款的目的,现场管理人员包括了承建商代表、项目经理等。如有未参加该课程的工地管理人员,承建商须安排该人员在其任职日后的14d内参加所要求的课程,并在上述日期后6个月内完成课程。承建商须确保环境监督员按条款22.11(4)参加并完成由CITA或其他经工程主任同意的类似培训机构组织的“环境监督员环境保护课程”。如有未参加该课程的人员,承建商须安排该人员在其任职日后的14天内参加所要求的课程,并在上述日期后的6个月内完成课程。如果环境监督员事先已经完成了由CITA组织的“环境监督员环境保护课程”,该人员被视为符合该子条款的要求。根据条款23.08,承建商须保证地盘迎新培训包含了针对本工程或合同相关工程的职员和工人的环境管理及安全培训。迎新培训中环境部分须由环境管理主任或环境监督员或指派人员来执行,培训的频率及内容须获得工程主任的批准。培训内容应包括组织架构、职责责任、措施、目标、内部规程等。迎新培训的时长至少为15min,并且涵盖了环境管理所需的内容。

  1.9环境保护报告

  建商须在工地安全及环境管理委员会会议中提交用以讨论的每月环境管理报告,且由承建商代表背书,报告内容如下。

  (1)污染事件及纠正措施的总结,主要包括:投诉事项;由香港环保署签发的减少污染通告;由香港环保署在检查中指出的违规现象;环境违规的传唤。

  (2)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环境影响或引起滋扰的活动清单,及建议的控制或纾缓措施,主要包括:按照条款22.13,下月的培训计划及上月所安排和执行的培训记录;最新的环境管理组织图;检查中指出的欠缺与不足的总结报告,每周环境巡查,防止类似情况再发生的跟进措施和纠正办法。

  2环保工作的落实

  2.1从管理上强化环保工作

  治理深圳河工程建造合同要求承建商须指派一名环境管理主任来监管工程中所有的环境事务,并至少另指派一名工地人员(环境监督员)来协助环境管理主任完成工程的环境检查、监察及管理工作。

  2.2从教育上加强环境意识

  建造合同要求,承建商须保证其聘用的工地管理人员已参加并完成由CITA或其他经工程主任同意的类似培训机构组织的“工地管理人员环境管理课程”。承建商还须确保环境监督员参加并完成由CITA或其他经工程主任同意的类似培训机构组织的“环境监督员环境保护课程”。同时承建商除进行包含了针对本工程或合同相关工程的职员和工人的环境管理及安全培训的迎新培训外,每月还须进行包含工地管理人员、工地监督人员以及工人的环境和废弃物管理培训。

  2.3从资金上保证环保执行

  第四期工程对于环保资金的使用也有明确的规定,除环境保护工程外,包括环境和废弃物管理培训等都有相应的经费,对此承建商也做出了积极响应。购置专业洒水车用于工地的降尘、日清洁、月清洁和绿化。第四期工程合同A2#营地的生活污水,由于无法接入城市下水系统,投资10余万元,采用经过化粪池及MBR膜生物反应装置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深圳河,这在其他水利工地还属罕见。

  2.4从制度上加强环境管理

  按建造合同要求承建商必须根据《环境许可证》《环监手册》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和废物管理计划,并随着工程的进展,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和施工项目,更新环境管理计划和废物管理计划。承建商除了在每周的工程例会上汇报工地一周的环境状况外,还须在工地安全及环境管理委员会会议中提交用以讨论的每月环境管理报告,汇报污染事件及纠正措施的总结,以及在接下来的2个月中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环境影响或引起滋扰的活动清单,及建议的控制或纾缓措施和下月的培训计划及上月所安排、执行的培训记录。

  3结论

  治理深圳河工程根据国家、地区,特别是香港特区环境管理要求和特点,在建造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承建商在施工中须履行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列出专章,详细提出了环境保护合同条款,明确承建商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可使用的环境保护资金,使该工程环境保护落实到实处。在建造合同中明确环境保护工作及措施,并通过资金监管,充分达到了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可控性目的,不失为建设项目施工环境保护工作的典范。

环境保护的论文14

  摘要:农作物秸秆是可再生资源,过去农民总是将秸秆焚烧,这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非常不利于环保。自从禁烧之后,虽然这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大量的秸秆还是给农民的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实际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近些年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条件与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改变,秸秆已经不再像以往一样利用,这就使的大量的秸秆失去了一个有效的处理途径。因此秸秆的有效利用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民的一大难题,特别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这一问题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仍然是困扰农民的一个难题。

  1秸秆利用现状和综合利用

  1.1秸秆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口总数也在不断的上涨,这些都不断的促进着农业产业的发展。现阶段不管是农业生产的规模还是产量全部都有所扩大和增长,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农作物的秸秆。一直以来,秸秆都是被焚烧处理的,但是这样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非常不利于环保,而且在新大气法中的第76、77条已经明确规定各个地方要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鼓励并且支持对秸秆、落叶等进行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等综合利用。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在20xx年我国秸秆的可收集量达到了9亿t左右,利用量达到了7.2亿t,利用率是80.11%,这一数据明显表示,秸秆的综合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的,在很多地方秸秆的综合利用程度还非常不够,甚至还有很多地方仍然在将秸秆进行焚烧处理。

  1.2秸秆综合利用

  所谓秸秆综合利用其实就是说秸秆的处理需要遵循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到变废为宝,始终以环保节能作为其重要的思想理念。就目前阶段来说,秸秆的综合利用主要是两种主要的方式,一种就是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将秸秆进行粉碎化处理,最大程度的返回农田,降低其污染程度;另外一种就是将秸秆作为有机肥、饲料或是能源等进行再次利用,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比如秸秆食用菌、利用秸秆发电等都是秸秆良好的利用方式。

  2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2.1增加财政投入

  根据目前我国的秸秆综合利用程度来看,想要提高秸秆的利用率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相关部门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加对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与生态化发展进程。另外,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秸秆的综合利用过程中,涉及到许多费用,比如机械化设备的使用,秸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经费等,政府需要增加财政投入,有效的减轻农民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承担的经济压力,这样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真正的让农民做到不愿意将秸秆焚烧。

  2.2发展和利用秸秆+青贮饲料-粪-沼-渣生态模式

  发展和利用秸秆+青贮饲料-粪-沼-渣生态模式,这就是循环经济,使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其他的产业活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生态的完整小循环,这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秸秆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获得经济效益,这是真正的变废为宝、废物再利用。比如山东阳信超前牧业就在这样的生态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将秸秆作为养殖牛的饲料,再将养殖粪便用来产生沼气1。沼气用于发电,沼渣沼液生产绿色有机肥或养殖食用菌,这一举措将整个链条的资源都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在当地带动了周围一千多户农民走上了新的发家致富的道路。

  2.3发展秸秆食用菌产业

  秸秆看似是没有用的废物,但其实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碳、氢、矿物质和激素,这些都是非常适合食用菌生长的营养元素,而且秸秆的获得相对容易,又没有什么成本,如果发展食用菌产业就可以为农民创收做出一些贡献。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地区实现了秸秆食用菌产业的有效发展,而且已经能够生产出像平菇、木耳、香菇、金针菇等十多种常见的食用菌。而且生产鲜菇之后留下的蘑菇糠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饲料,能够再次作为有机肥使用到土地当中。很显然,发展秸秆食用菌产业能够将秸秆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增加了秸秆的利用率,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入,既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秸秆的综合利用。

  2.4秸秆发电

  秸秆发电很显然就是将秸秆充分燃烧进而产生电能,目前我国的以生物燃料燃烧进行发电的企业中不仅仅是燃烧秸秆,还有很多都是可以作为其燃料的,比如林业中的废弃物、刀客、玉米芯废弃菌袋锯末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人燃料,发展这项产业能够将这些废弃物充分利用起来,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消极作用。但是在发展秸秆发电产业的同时需要注意的,这些废弃物的收集与存放问题。

  3结语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能够实现秸秆的利用,但是利用效果却有很大差别,因此做好秸秆的综合利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仍然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相关的部门还需要加大监督力度,做好政策扶持工作,加强宣传,另外就是要想保证以上措施的实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解决秸秆的收集、储存和运输问题,这样的全面进行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秸秆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门国保.浅谈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J].农民致富之友,20xx,(6):230.

环境保护的论文15

  摘要:农村水电水利开发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解决水电水利建设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必须坚持以法律为依据,加快农村水电水利开发中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本文着重分析了贵州省农村水电开发的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分析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及法律对策。

  关键词:贵州;农村水电开发;法制建设;生态环境

  一、我国农村水电现状

  全国于1978年后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至21世纪初期,我国已实现农村小水电初级化。与此同时,在我国的西部贫困的地区,农村水电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据报道分析,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村水电发电量达到1266亿千瓦时,“十三五”明确提出要对农村老旧水电站进行科学地改造,合理地增效扩容,提高农村水电运行效率,促进绿色小水电发展。

  二、贵州农村水电现状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其中贵州是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据报道可知,贵州省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总量占全国第六。其中,中小水能资源可开发量更为理想,位列全国第四。近几年,农村水电负面影响不断,主要原因是由于制度不完善,其次主要是建国初期设计建造的农村水电站设备差、低效率等原因造成。因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将对贵州省农村水电进行改造投资。据可靠数据分析,目前贵州省农村水电站需要进行改造扩增的共计110座[1],计划将使每座农村水电站的发电量平均提高70%,使每家每户都能用上电,不再是上山砍柴烧煤,以水电代替燃料的方式可节约煤炭的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一)贵州农村水电发展的必要性

  水电是通过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发电、造坝等用途。农村小水电不仅方便于就地发电,还可以就地消耗,而且有着输电距离较短、损耗少、电价低等显著优势,最主要是减少了煤炭的使用,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贵州西电东送给予补充,同时省内城市用电需求也越来越多,农村水电的发展还可以缓解省内城市供应不足的作用。水电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电力,更是通过稳定、清洁、可承担的电力帮助人类提高生活水平。以前的农村居民生活贫苦,经常上山开采林木,现在水电的普及,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焚烧林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污染环境,有力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电站的修建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和收入。

  (二)贵州农村水电发展的环境保护影响

  水电开发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声音,需要做的应该是如何综合权衡利弊,如何合理科学地进行水电开发,推进水电可持续发展,使水能资源健康利用,这也正是世界水电发展需要化解的难题所在。

  1.水生生态环境问题

  贵州的水生生态环境敏感区较多,农村水电站的开发肯定会引起一些水生生态环境问题,比如河道水生生物自身的生存环境的破碎化,导致一些鱼类种类濒危物种的绝灭。

  2.引发社会问题

  贵州属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社会经济较落后,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较低,尤其是贵州水资源丰富,但基本没有开发利用。农村水电的有效开发,就是为了推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同时,水电站建设也会因水库淹没、移民搬迁等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因此,贵州水电开发可能对地区社会经济、民族及宗教等社会环境各方面产生不利影响。移民问题农村水库的蓄水淹没一定的陆地面积,会造成大部分居民搬迁安置,移民安置牵扯到更多的问题,安置前的搬迁手续、居民的心里负担、一些后续补偿问题,安置后的部分的工程建造引起的环境生态方面的影响,比如水土流失产生的环境负担等,还有部分移民的生产开发、房屋设施重建的影响不容小觑。

  三、贵州农村水电开发的法律问题

  农村水电法律问题随着水电开发过程中引发的环境影响接踵而至。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致使出现了不少违法和违规现象。现有立法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监管,公众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更为注重的是如何通过经济手段得到相应的利益,而忽略水能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权不规范、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国关于农村水电开发方面的法律尚不存在,虽然贵州省制定了一些相关的规定,如《贵州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贵州省水能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办法》,只是明确了水能资源的界定,而且给出了有偿出让开发权的规定,但是仍在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权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偏注重水电开发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忽视对环境保护、移民权益等关键问题,忽视了应该以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协调的立脚点;二是仍然存在一些非法行为、比如违法出让、非法开发和无偿开发等一系列的问题,这都归咎于现存的法律中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的规范不严谨,而且缺乏对取得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权的单位、个人存在以上违法行为的所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的规定。

  (二)缺乏环境评估

  环境规划评估是保障环境安全的前提,农村水电开发规划的滞后,往往一些地方农村水电开发的规划、施工运行各个阶段并没有进行很全面的环境评估,更过分的是有一些地方为了节省麻烦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制定规划及评估直接开发,无序开发,严重的污染当地农村的生态环境。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和缺乏监管

  根据《贵州省水能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办法》规定,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都负责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工作,这就出现了一门多管、管理监督重合的问题,也会同时出现各个行政部门管理不明确,没有明确的职权划分,没有对乡级、村级进行进一步的职权分责,也没有规定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相应主管部门,导致了权属管理方面工作滞后,造成贵州农村水水能资源开发的一系列问题,相关的主管部门往往只从自身利益着想,无法对水能开发进行监督和制裁。

  四、贵州农村水电开发的法律问题的解决措施

  贵州农村水电的开发在带给整个社会效益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产生,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的背景下,要依靠法律来解决的,并且遵循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相协调统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以上的出现的法律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四点措施。

  (一)借鉴国外农村水电开发的立法状况,建立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权制度和许可证制度,完善贵州农村水电的法制体系

  美国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权制度规范着水电的开发权、利用权,并且有着健全的农村电气化管理机构,各机构之间分工明确,从公众角度出发,用电越多优惠越多。《农村电气化法》与《联邦电力法》规定各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帮助农村水电开发。《加拿大环境评价法》中严格规定,水电开发的项目审批这一项,要求公众的参与,公众关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与措施会及时反馈给当地公众,让广大公众更加理解和支持本次水电开发建设活动。挪威、日本等国公众参与的意识非常高,特别是挪威的水电许可证制度是非常著名的,明确规定在水电开发利用过程之中,对于每个环节、每一步都要获得许可证[2]。日本的补偿机制是值得借鉴的,日本的《水资源开发法》、《河川法》等法律中对水资源开发生态效益补偿做了很明确的一整套规定,对库区周边居民的生态补偿提供了法律依据[3]。贵州农村水电行业仍没有对应的法律保障,应该积极建立农村水能开发利用权制度、主动推进行业立法,并且水电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着重需要严格把关和必须获得许可证,审批项目需民众参与,遵循《新环保法》的公众参与原则,共同努力使贵州农村水电开发建立在科学有效、合理开发的基础上。

  (二)建立健全的贵州农村水电开发管理体制

  农村水电开发是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合作、紧密配合的,管理体制的缺陷,部门的协作会直接影响农村水电开发。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定责任主体,各司其职,互不推卸责任,在各自岗位尽职尽责,学习国外通过许可证制度来步步把关、严格管理的方式共同推进农村水电开发。针对贵州110座老旧农村水电站实施增效扩容的改造,政府投资改造老旧水电站,必须严格各个环节要制定规划,合理开发,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水电规划评估的资金投入。

  (三)完善农村水电生态补偿制度

  贵州农村经济落后,往往在水电开发的过程中会注重经济利益,采取先破坏后治理的方式,应该充分学习国外农村水电开发的成功经验,以保护优先,然后建立农村生态补偿制度,如对当地农村移民的安置可以通过法律进行保障,利用生态补偿制度来弥补当地居民,促进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四)法律责任的健全《贵州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贵州省水能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办法》等现行立法中的法律责任行为已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对于法律责任后果更应予以重视,现行立法惩治力度小、致使违法违规现象越来越多。同时要加大法律责任的力度,尽早制定农村水电法,完善农村水电法律体系,更快地促进农村水电开发。

  参考文献:

  [1]贵州日报.贵州省投资5.26亿元改造110座农村水电站[EB/OL].

  [2]刘奇志等.挪威水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西北水力发电,20xx,20(3):66-68.

  [3]董国锋,叶敏敏等.国外农村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经验借鉴[J].农村水电及电气化,20xx(6):1-4.

【环境保护的论文】相关文章:

环境保护的论文06-07

环境保护论文06-07

环境保护的论文11-02

环境保护学生论文02-26

环境保护学生论文08-16

环境保护的议论文08-08

风力发电环境保护论文08-19

生态环境保护的论文06-08

环境保护的论文(15篇)11-03

环境保护的论文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