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计算机应用论文

时间:2024-06-25 13:22:23 计算机论文 我要投稿

(精品)计算机应用论文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应用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计算机应用论文15篇

计算机应用论文1

  摘要:信息技术为如今时代注入了很多活力,也全面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文章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出发,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优点和缺点,并总结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介绍了几种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防火墙

  1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是以模仿人类智能为核心,但最终超越人类智能的技术[1]。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语言等多个领域,让一些机器具备人的思维以及感官,这种机器最终会达到具备人类的能力与思维,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够做到人力不可及的程度。发展人工智能就是为了帮助人类完成一些工作,例如很多高危工作可以让机器人代替人类,让工作人员获得安全保障。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联系非常紧密,计算机网络技术很多方面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人工智能也有很多方面可以应用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中。

  2人工智能的优点

  2.1保证网络稳定运行

  现在生活中方方面面能够看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子[2]。企业、个人、相关部门都要依赖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生产和管理,而计算机网络技术近年来的发展也非常迅猛,为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帮助,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造成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例如一些数据处理,由于数据比较模糊无法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人工智能就可以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极大的支持,因为人工智能体现的是对人类思维的模仿,对数据的处理会更加灵活,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强大的计算能力,就可以让负责的数据得到高效处理,让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减少了数据处理的成本。

  2.2网络管理更加便捷

  网络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3]。人工智能可以让网络管理更加简单便捷。网络结构通常是分层管理,人工智能以多代理协作的方式实现各管理层交流更加通畅,网络管理也随之提升了很大效率。人工智能注定成为未来网络管理的主要方式,因此,加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协作能力是优化网络管理的主要途径。

  2.3资源消耗小

  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模糊控制法将有效的数据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来,让数据处理的效率提升,减少了数据检索的时间。这就代表着人工智能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节省人们的时间。

  3人工智能的缺点

  人工智能的理念是模拟人类的大脑,让机器代替人完成工作,所以随着技术更新人工智能会和人类大脑相似度越来越高,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作是由人工智能来执行的,如今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已经带给人们很多帮助,但这种帮助会让人类产生极大的依赖性,逐渐发展成惰性,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参与会越来也少,最大的表现就是会有很多人员失业,毕竟对于企业来说使用人工智能要更加简单,在人力资源成本上投入减少,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人工智能最终取代人类,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4计算机网络技术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们的帮助已经非常细致,完全融入日常生活中,在各个领域都有其影子,但网络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心的'重点。网络上数据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但这些资源大多数都是不规则的,有一些数据带给人们的是纯粹的干扰,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对这些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对其真实性无法准确核实。计算机网络技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让一些不法分子在网上进行非法活动更加便利,但目前对这些网络犯罪行为并没有有效的遏制手段。

  5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5.1反垃圾邮件系统

  这是一种针对邮箱使用研究出的系统,在使用邮箱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垃圾邮件,有些是用于广告,有些是诈骗信息,这些垃圾邮件让使用者非常困扰,虽然能够手动删除,但这类邮件通常都是源源不断的,一直删除非常麻烦。人工智能的应用就是能够生成反垃圾邮件系统,相当于邮箱外设置了一套防御系统,对垃圾邮箱进行阻拦,这样就不必用户亲自手动删除这些垃圾邮件,使用邮箱就会更加便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邮箱的安全性,防止了诈骗信息进入,有效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

  5.2智能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对于计算机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对一些有害信息进行拦截,是保护计算机安全的主要措施。人工智能的应用让计算机的防火墙更加有效,可以进行自动防御,计算机可以通过智能防火墙技术解决一些软件拒绝服务的问题,而且可以对病毒有效防御。智能防火墙技术可以说是对传统的防火墙技术的强化,对于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如今病毒的种类越来越多,威胁信息安全的隐患也更加复杂,一点小小的失误就容易造成极大的损失,智能防火墙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最实用的应用技术。

  5.3入侵检测技术

  严格来说入侵检测技术也是防火墙技术其中的一种,但更加具体,所谓入侵检测就是对计算机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以及筛选,利用编程生成一份报告,在第一时间呈现给用户,用户能够随时掌握计算机的数据收集情况,也是对病毒的防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病毒入侵情况,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网络安全。与严格意义上的防火墙不同的是,防火墙体现的是对有害信息的拦截,而入侵检测是对已经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人工智能的融入可以让数据处理的过程更加高效,提高入侵检测技术的性能。

  5.4网络管理与系统评价系统

  网络管理与系统评价是一种在人工智能刚开始应用到计算机上时出现的,人工智能在其中起到的特点就是利用数据库以及一种问题求解系统对网络管理进行优化,使之更加高效。计算机在运行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用户往往不知道其中问题产生的真正位置,这样就可以利用问题求解系统来对计算机进行检测,找出其中的问题,便于对计算机进行维护,提高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人工智能在网络管理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的模仿,对计算机故障分析更加有效,而且在数据处理时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对重要数据进行储存,以便于随时提取计算机中的数据。

  5.5规则产生式专家系统

  这种人工智能是建立起一个以专家知识为主的数据库,吸取专家推理机制的优点,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提前编制针对已知的入侵特征设计好的规则,以大量的规则建立成专业数据库,在网络管理中,系统以审计记录以及编制好的规则为依据,对入侵情况进行分析,并判断出入侵系统的种类以及特征。人工智能在对入侵情况进行处理的效率更高,并且更具有准确性,人工智能的处理方式以及相关应用性能也会更加有效。但人工智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是以已知的经验以及规则进行处理,检测范围比较有限。

  5.6人工神经网络

  这种人工智能的应用是以对人脑的学习机制进行模拟,也体现了人工智能产生的思路,在应用上更加体现智能的特点,尤其学习能力更高。目前人工神经网络对一些存在畸变以及噪声的输入模式识别有广泛的应用,在与入侵检测技术的结合方面也比较广泛,在并行的模式下与入侵检测技术进行融合更加合理,因此在网络管理方面也是非常实用的应用。

  5.7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的原理就是以审计程序为基础,对一些主机会话以及网络连接的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描述,并准确提取数据。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一些入侵的模式进行更加准确地的捕捉,对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日常活动以及规则可以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和处理,对数据进行全面的记忆,因此在网络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计算机及的检测效率以及识别效率。这项应用体现的是人工智能的记忆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5.8人工免疫技术

  人工免疫是一种针对人体免疫的特征设计的应用技术,其中对基因库、克隆选择以及否定选择等机制进行整合,传统计算机入侵检测技术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尤其是识别病毒的能力不强,杀毒能力也有待提高,通过对此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这些缺陷进行弥补。在基因库中能够对一些片段进行重组,这一过程对于一些未知病毒进行识别是非常有效的。这种理念非常先进,但实际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否定选择机制中,系统中会随机产生一些字符串,运用一些算法将一些片段字符串进行判断,若是否定选择是正确的,检测器就可以视为合格。

  5.9数据融合技术

  这项应用是对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进行模仿,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进行组合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对资源进行整合协同,在计算机网络管理领域应该比较广泛,可以让多个传感器进行联合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并让整个系统的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单个的传感器在检测范围方面还是比较局限的,这项应用可以将这种局限性打破,让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应该能够与其他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结合,让计算机的安全性更高。

  6结语

  人工智能是未来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很多应用人工智能的产品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人工智能的普及范围会更广。将人工智能应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能够让计算机安全性得到提升,同时提高计算机的各方面性能,带给人们更加便捷的体验,但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障碍,而且人工智能的缺点也是值得注意的。

  [参考文献]

  [1]闵锐.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36):98.

  [2]安晓光.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探究[J].中外企业家,20xx(23):119-121.

  [3]王垂祺.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xx(14):74-75.

计算机应用论文2

  1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1.1教学对象的分层

  教学对象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对计算机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当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基础进行一个总体的摸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形式,摸清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在学生上课后的一两周内,完成分层。对学生的分层是基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成绩、学习基础进行,可以把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集中成一组,学习基础相对不足的学生集中成一组,分层是动态的,可以按照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努力的程度,随时调整分组情况。分层教学是一种激励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有目标学习。

  1.2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是在教学对象分层之后进行的。教学目标的分层式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达到教学对象分层教学目的而预设的目标。根据教学对象分层的结果,教学目标的分层应该具有针对性。对于计算机课程学习基础相对较弱的分层对象,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强化学生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上机基本操作能力;而对于计算机学习基础相对扎实的分层教学对象,教学的目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可以在上课后布置适当难度的习题,拓展该部分学生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之,通过教学目标的分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知识水平的高低,进行适当层次的学习,提高计算机运用能力。

  1.3教学内容的分层

  在进行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分层之后,应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内容的分层,应该本着”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教学思想开展教学。对于较为简单的,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以自学为主,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掌握基本的操作和理论知识。对于一些较为繁琐的操作知识以及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可以通过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上述内容进行演示,教师在学生演示完后进行讲解补充,从学生的理解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

  1.4课堂辅导与课后作业的分层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分层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差别化地进行课堂辅导,并布置课后作业。比如,针对学习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在进行课堂辅导时,应该少讲多练,多给予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多进行一些拓展性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重点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扩大学生计算机学习视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应当在课堂上重点进行辅导,侧重对教材中的理论、例题和课后的习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基础水平,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应当围绕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两方面进行,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学习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也通过课后的作业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计算机学习的基础知识。

  1.5学生评价的分层

  学生评价是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效果的评定和反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当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以主观肯定,鼓励继续学习的评价风格为主。同时,鼓励学生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总结

  总之,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课程中实行分层教学,可以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因材施教,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针对性,优化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效果。

计算机应用论文3

  摘要: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能力,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未来发展水平的高低。体育专业教育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领域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的素质水平。本文针对体育领域的企事业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计算机相关能力的实际需求,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工作,从体育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意义、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了体育院校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构成研究,指出了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能;计算机教学;教学改革

  1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应有技术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企事业单位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更是被广泛的应用,体育赛事管理、竞技体育的悄然兴起、电子裁判技术等,体育院校培养计算机技术型人才的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教育信息化,尤其是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势在必行。这也是提高体育专业教育在校学生信息素质、岗位技术能力的必然要求。目前,很多高校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基本都开设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相关课程,主要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包括常用办公软件和简单数据库操作等软件的学习为主,但由于体育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层次水平的不同,在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课程和教学评价等培养方案下,很多体育专业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以应付考试为主,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观认为计算机课程过于简单或过于难学从而导致了计算机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无法真正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在技能的掌握上严重缺失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很难将计算机的应用技能与体育专业的特点相融合,找不到通过计算机来解决体育专业问题的方法,因此体育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构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计算机技能的概念

  计算机技能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也就是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是计算机的智力技能,也就是动脑能力,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程序代码的编写能力。

  2.1操作技能(动手能力)。操作技能是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根据不同软件的某些规则,或者是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一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2)联结阶段(3)自动化阶段

  2.2智力技能(动脑能力)。智力技能它借助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的智力活动,它与学生的智力水平有关。智力技能的形成分成四个阶段:(1)对问题的辨别能力。(2)对概念的理解能力(3)对规则的应用能力(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育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构成分析

  3.1体育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体育专业学生分为体育教育专业、休闲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体育舞蹈专业等,他们进入大学校园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全国高考,另一个则是通过体育类的单招考试。前者文化程度比后者高,但有些学生来自于农村,对计算机操作相对于陌生,而通过单招考试的学生大部分经常打游戏,所以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悉,但他们也仅限于完游戏等娱乐方面的应用,对于网络基础知识和常用的Office软件中word、Excel,PowerPoint在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之前,很少有同学掌握其基本的操作。

  3.2体育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构成。为了提高体育院校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及时调整计算机的教学思路,设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被社会、企业所接受,我们对包括体育机关、运动队、体科所、学校和体育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体育专业学生在实际应用计算机时主要应该具备三方面技能结构:基础应用技能(文字录入、硬件维护、办公软件应用(Word、Excel、PowerPoint)、高级应用技能(VisualFoxPro程序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电子裁判网页制作、企业网络规划设计与组建维护、网站开发)等以及综合技能(计算机的自主再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基础应用技能主要侧重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和基本软件工具的`使用,可以对今后从事的计算机应用工作起到辅助和支持作用;高级应用技能主要侧重高级软件的技能培养,为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作奠定基础;综合技能主要指在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多种能力,如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结论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能力,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未来发展水平的高低。体育专业教育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领域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的素质水平。本文针对体育领域的企事业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计算机相关能力的实际需求,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工作,从体育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意义、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了体育院校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构成研究,指出了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参考文献

  [1]王红云.浅谈技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J].就业与创业,20xx.12.

  [2]王齐.浅析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之策略[J].科技信息,20xx.31:141.

  [3]谢志伟,田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20xx.3.

  [4]和晓娟.计算机专业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策略研究[J].太原诚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9):68.

  [5]彭绪富,吴杉,胡媛等.以社会需求促计算机技能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33(4):132-135.

计算机应用论文4

  我国针对化工工程设计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结合研究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软件技术的不断革新,在现代化工工程设计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局部辅助到全面辅助,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模拟、计算和绘图,将化工工程整个体系从分子结构到物理性质的整体工艺给予表现,对我国的化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化工工程设计概述

  一般来说,化工工程设计与化工企业发展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化工设计手段,来模拟一种化学反应或化学工艺流程,并进一步检验其实现的可行性,最终根据化工工程的实现情况设计厂区、构建设备、投资生产;因此也可以说,化工工程设计是化工企业建设的先决条件,其核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工艺设计,第二是工程设计。第一,工艺设计。对于一个全新的化工项目而言,设计者可以从理论角度了解化学反应的必然性,但无法保证化学工艺的有效性。如煤制乙醇的工艺设计,要根据煤炭资源的`品种、炼制炉的规模、当地气候条件等综合评定。而且,现实中的化工工程环境与实验室存在很大差别,化工工程设计也要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因此,工艺设计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遵循一定的化学原理,但要根据现实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生产设备来实现。第二,工程设计。在针对化工工艺进行考证后,就要以现实资源为基础构建实现平台,即化工企业厂区的实现。这一过程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工艺路线设计、化工设备分布设计、土建工程设计、仪表仪器控制设计、自动化设备体系设计等等,很大一部分工程设计内容是新建项目。

  2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化工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就目前来说,在化工工程设计中应用到的计算机软件类型主要有4种,分别是:办公软件(office或WPS系列)、绘图软件(PS系列)、建筑工程作图软件(CAD)以及3D功能软件。

  2.1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分析

  计算机设备的广泛应用为化工企业提供了便利条件,设计人员可以通过绘图软件表达出化工工艺的拓扑图,办公软件则实现备选设备和方案的记录分析,而对于工程作图软件而言,划分的种类更加详细,包括自动化设计辅助软件、CAD施工绘图软件、车间管道辅助设计软件等,从不同的需求上进行选择。3D技术是化工工程设计中的一个应用亮点,利用CAD软件实现平面建模,软件可以提供精确的比例尺辅助,减少不同模块在空间中的物理交叉,提高科学性和合理性,也便于3D软件对每一个细节的模拟,提高工艺流程的直观性;3D软件可以实现不同模块的内部、剖面结构,在精确数据的前提下,对化工工艺进行预测,提高现实可行性。

  2.2计算机软件的具体应用

  第一,数据处理。一直以来,化工工程设计中的数据处理都是主要的制约因素,这是由于化学反应本身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较大,如原料成分、环境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只能得到一个大致的数据范围;如何尽可能地缩小这一范围就成了人们计算的重点。利用计算机软件功能,可以在模拟的同时得到准确的计算区间,减少误差,也可以利用现有数据库中的经验数据,将现实情况进行对比,从而为工艺设计提供较大的便利。第二,绘图协助。在早期针对化工工程设计的人员来说,手工绘图存在很大的误差率,尤其是在现实距离测量中,无法进行良好的掌控。通过CAD软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软件内的比例尺、等比放大等功能,既可以掌控整体设计,也可以针对细节进行调整,实现快速编辑、修改。第三,化学反应条件预测。化学工艺设计的核心是掌握现实环境中化学反应的程度,以及在化工设备中的有效转化率,因此实验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很明显,实验本身是一种预测性行为,除了需要一定的投资之外,还要对全部流程条件进行预测,可操作性并不完善;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模拟功能,能够更好地实现化学条件预测,如针对不同元素的性质调整反应系数。总地来说,计算机软件所能发挥的功能十分强大,并不局限于单纯地设计和实验环节,也可以应用到生产安全预测、设备维修检测等方面,对我国的化工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结语

  根据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促使化工工程设计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性软件的匹配问题、环境因素的添加、化工工艺改进模拟系统开发等。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工工程设计应用方面必然会形成细分化格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计算机应用论文5

  我国的企业电子商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主要营销手段。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化背景之下,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发展壮大对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企业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对于企业信息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在企业的应用进行分析,对于企业进一步做好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计算机信息系统在企业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企业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有很多,其中包括对企业Internet网络技术的应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中间件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1.1企业internet网络技术的应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网络化办公得到了普及,很多的企业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网站,这些对企业以及网址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internet网络技术的实现,带动了整个数据时代的发展,同时internet网络技术在数据的传递、整理企业资料、客户的开发以及管理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运用。internet网络技术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利润回报,可以通过internet网络技术对用户实现足不出户的宣传,并且不断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1.2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在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其中也包括众多客户的资料信息。通常情况下,企业都会建立一个数据库来存储这些信息,在企业建立数据库和管理数据库时会使用到计算机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可为企业实现便捷、高效的服务。

  1.3中间件技术的应用

  企业的发展就是为了要不断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基于目前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企业实际运行当中需要设计一种WEB底层设计基础,以便于实现为Internet网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企业大多将这种技术统称为中间件技术。这种中间件技术可以实现电子商务中间件范围内的电子商务通信平台、电子商务支付平台等多平台的安全有效的运用和管理。

  1.4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由于计算机系统之间运用的IP协议和Unix服务器多处于开放状态,因此,对于电子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电子商务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交易信息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客户的个人信息容易泄密、存在着非法利用个人信息等情况。为了降低这些风险,有关部门授权颁发了第三方对网上用户发放的有效证书,并要求证书必须具备相应的密钥,以便于提升电子商务的安全。

  2计算机系统的企业电子商务风险防范

  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要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而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技术又具有诸多的风险。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在高科技以及病毒的入侵,还有,人为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正确方法操作,造成的信息泄露,存储的数据以及备份等等相关的.硬件设施管理意识的缺乏。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诸多问题一旦引发风险,则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要想强化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就需要全面做好风险的防范。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开展培训宣传工作,进而全面的提升企业信息化安全意识。在整个企业中应该将信息安全问题落实到责任人,让所有人都重视安全意识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出一个安全意识浓厚的企业环境。另外,关于信息安全的问题,也要纳入到企业内部的培训之中。培训是有效获取知识的方式,通过培训,能够强化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的普及,并以此来提升电子商务部门的风险防范能力。其次,制度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各个企业谋求发展的永恒课题。因为在大型企业的信息系统中,一般汇集了企业内部的重要文件资料或者数据,等等,对企业的信息数据库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加强其执行的力度。企业在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制度的建设也应当与时俱进,随时进行补充和修订,对于员工操作的授权也要进行严格把控,这样才能有效杜绝隐患。最后,电子商务技术人员的专业程度将直接与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相关联,因此,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将是维护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的可靠保障。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针对电子商务系统安全问题进行防范,第一,要不断的利用当前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及防护措施,例如数字签名技术、防火墙技术,等等,充分的做好抵御风险问题。第二,在人员分配上,要做到专人负责,一旦出现问题,将责任到人,提升全员的责任感,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可能确保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

计算机应用论文6

  摘要:近些年来,微课这种教学资源逐渐兴起,并且迅速得到了推广应用,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借助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学习难点,开展分层教学,从而促进教学效率得到提升,真正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键词:微课;中职计算机;优势;应用

  当今,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如今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操作属于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需求,在中职学校中开展计算机应用以及有关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素质与就业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也要注重开展教学改革,通过合理地引入微课教学手段,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微课就是以视频为载体,通过为学生播放视频的方式,针对某个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具有短小精炼的特点,能够突出主题,有着明确的指导作用,传播灵活和便捷,是当今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亮点。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下载微课资源,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束缚,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进一步扩大了,能够更加自由的去观看和学习;微课还具有反复播放的优势,虽然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化差异,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微课视频的重复播放,反复观摩计算机操作流程,从而赶上学习进度,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微课教学对于促进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要想制作优质的微课视频,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填补能力空白,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实现专业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取得更高的教学质量[1]。

  二、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学生在被动学习状态下失去了学习兴趣,计算机应用技能难以得到真正的提升,中职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无法满足未来社会上的需要。微课的应用是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要就是革新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借助微课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注意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然后充分发挥出微课教学的优势,实现对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积极参与学习,最终扎实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比如在对“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进行教学时,就可以运用电子表格来总结和归纳所有的教学重点,然后清晰系统的呈现出来,教师还可以借助插图功能,根据学生的喜好对图片的大小、色彩进行编辑,在微课视频课件制作上可以突出主题性,帮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并更容易地去理解和记忆。举个例子来说,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在我国热播,受到青少年学生的追捧,教师就可以在微课中引入这样的片段,然后设计“来自星星的一封信”这个主题,让学生搜集素材,发挥想象,自由创作出精美的幻灯片,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对于PowerPoint这一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也会更好的掌握。

  (二)强调重点内容,突破学习难点

  微课教学有着更为清晰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很强,特别适用于强调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内容,或者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教学主题,这是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不同的地方。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微课强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优势,对于那些重要的或者复杂抽象的内容进行更为生动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顺利的开展学习,真正掌握更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技能[3]。例如在教学“Excel中函数的.使用”的内容时,这部分内容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这又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个重点内容,对于提高学生对Excel电子表格的操作速度和应用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IF这个表示条件真假判断的函数有着很广泛的应用范围,实用性极强,但在参数设置上的难度较高,教师就可以把这部分知识制作为微课视频,结合学生的所学专业,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进行参数设置,比如可以借助微课创设一个企业人力资源资源管理的情境,要求学生能够见信息的筛选和整理,就可以编辑类似这样的单元格公式:=IF(A1=”男”,”60岁退休”,IF(A1=”女”,”55岁退体”,””))学生就可以针对这部分重点内容进行学习,借助实例的方式也有效地进行答疑解惑,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练习IF函数的公式编辑方法,真正能够提升自身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三)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

  根据实际调查统计发现,当前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入学时就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计算机能力,也有很多即使以前学过但在能力上还没有达到相关标准,而且还有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基本就是一无所知,这是教师需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中职计算机教学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手段,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自己所在层次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4]。比如在教学“Flash软件”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微课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Flash动画作品,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对于基础能力差的可以要求掌握Flash软件使用技巧,对于能力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自主创新,创作出高品质的作品。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彻底改变,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注重合理的应用微课进行教学,真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职教通讯,20xx(36):50-51.

  [2]胡苏瑶.关于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2):200+202.

  [3]郑寿乐.利用微课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xx(4):86.

  [4]韩琦.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xx(4):127.

计算机应用论文7

  论文摘要:目前计算机web数据挖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活动,它是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已成为现代电子商务企业获取市场信息极为重要的工具。介绍了web数据挖掘的含义、特征及类别,重点探究了计算机web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几种典型应用。

  论文关键词:数据挖掘;电子商务;web数据挖掘

  1引言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效推动了商务活动由传统活动向电子商务变革。电子商务就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使现代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能给企业带来更多有用信息,同时还使其他现代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准确的搜集到大量的数据。访问客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成为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因素,因而受到现代电子商务经营者的高度关注,这也对计算机web数据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web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它是一种能够从网上获取大量数据,并能有效地提取有用信息供企业决策者分析参考,以便科学合理制定和调整营销策略,为客户提供动态、个性化、高效率服务的全新技术。目前,它已成为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2计算机web数据挖掘概述

  2.1计算机web数据挖掘的由来

  计算机web数据挖掘是一个在web资源上将对自己有用的数据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wwW.133229.cOmweb数据挖掘是把传统的数据挖掘思想和方法移植到web应用中,即从现有的web文档和活动中挑选自己感兴趣且有用的模式或者隐藏的数据信息。计算机web数据挖掘可以在多领域中展示其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库技术、信息获取技术、统计学、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等多个方面,其中对商务活动的变革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方面最为明显。

  2.2计算机web数据挖掘含义及特征

  (1)web数据挖掘的含义。

  web数据挖掘是指数据挖掘技术在web环境下的应用,是一项数据挖掘技术与www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技术,综合运用到了计算机语言、internet、人工智能、统计学、信息学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具体说,就是通过充分利用网络(internet),挖掘用户访问日志文件、商品信息、搜索信息、购销信息以及网络用户登记信息等内容,从中找出隐性的'、潜在有用的和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再用于企业管理和商业决策。

  (2)web数据挖掘的特点。

  计算机web数据挖掘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用户不用提供主观的评价信息;二是用户“访问模式动态获取”不会过时;三是可以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量,并且使用方便;四是与传统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相比,web是一个巨大、分布广泛、全球性的信息服务中心。

  (3)计算机web数据挖掘技术的类别。

  web数据挖掘技术共有三类:第一类是web使用记录挖掘。就是通过网络对web日志记录进行挖掘,查找用户访问web页面的模式及潜在客户等信息,以此提高其站点所有服务的竞争力。第二类是web内容挖掘。既是指从web文档中抽取知识的过程。第三类是web结构挖掘。就是通过对web上大量文档集合的内容进行小结、聚类、关联分析的方式,从web文档的组织结构和链接关系中预测相关信息和知识。

  3计算机web数据挖掘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电子商务正以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的关注。随着电子商务企业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子商务企业的商品和客户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电子商务企业以此获得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正成为了电子商务企业客户管理和销售管理的重要信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数据资源,以便给企业和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各种数据挖掘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电子商务网站中。目前,基于数据挖掘(特别是web数据挖掘)技术构建的电子商务推荐系统正成为电子商务推荐系统发展的一种趋势。

  4计算机web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具体应用

  (1)电子商务中的web数据挖掘的过程。

  在电子商务中,web数据挖掘的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既是数据准备阶段、数据挖掘操作阶段、结果表达和解释阶段。如果在结果表达阶段中,分析结果不能让电子商务企业的决策者满意,就需要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满意为止。

  (2)web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目前,电子商务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网站的兴起,经过分析一定时期内站点上的用户的访问信息,便可发现该商务站点上潜在的客户群体、相关页面、聚类客户等数据信息,企业信息系统因此会获得大量的数据,如此多的数据使web数据挖掘有了丰富的数据基础,使它在各种商业领域有着更加重要的实用价值。因而,电子商务必将是未来web数据挖掘的主攻方向。web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是寻找潜在客户。电子商务活动中,企业的销售商可以利用分类技术在internet上找到潜在客户,通过挖掘web日志记录等信息资源,对访问者进行分类,寻找访问客户共同的特征和规律,然后从已经存在的分类中找到潜在的客户。

  二是留住访问客户。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商务网站可以充分挖掘客户浏览访问时留下的信息,了解客户的浏览行为,然后根据客户不同的爱好和要求,及时做出让访问客户满意的页面推荐和专属性产品,以此来不断提高网站访问的满意度,最大限度延长客户驻留的时间,实现留住老客户发掘新客户的目的。

  三是提供营销策略参考。通过web数据挖掘,电子商务企业销售商能够通过挖掘商品访问情况和销售情况,同时结合市场的变化情况,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推导出客户访问的规律,不同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产品的生命周期等情况,为决策提供及时而准确的信息参考,以便决策者能够适时做出商品销售策略调整,优化商品营销。

  四是完善商务网站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站点设计者能够利用关联规则,来了解客户的行为记录和反馈情况,并以此作为改进网站的依据,不断对网站的组织结构进行优化来方便客户访问,不断提高网站的点击率。

  5结语

  本文对web挖掘技术进行了综述,讲述了其在电子商务中广泛应用。可以看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web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web数据挖掘也将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前景巨大、意义深远。目前,我国的web数据应用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计算机应用论文8

  摘 要:计算机对等网络P2P技术和应用是目前网络研究的热点,很多企业都看中了它的发展潜力,大力投资,以期挖掘出更多的商业价值。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对的网络的技术基础及其实际应用,在这些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对等网络;P2P技术

  1.计算机对等网络P2P技术的含义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直接翻译是点对点网络,一般也叫对等网络。它摆脱了集中服务器的概念,而是依赖网络中所用参与者的带宽和计算能力,节点中的每一台计算机既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节点跟节点之间是对等的,呈无结构的分布式发散。对等网络最大的优点在于每个节点都能提供资源,节点越多,能提供的资源也就越多,由此而来的网络外部性也就越明显。

  2.计算机对等网络P2P的技术基础

  2.1P2P的体系结构

  (1) 纯P2P

  又叫分布式对等网络。纯P2P是彻底体现对等网络思想的一种体系结构,完全没有中心服务器和路由器,只依赖网络中的节点来传递数据信息。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过度分散,不好控制,易受攻击,若一个节点传播了恶意代码,则有可能危害整个网络。

  (2) 杂P2P

  即集中目录式的对等网络。杂P2P结构有点类似于C/S模型,与纯P2P结构最大的差别就是它有一个保存节点信息的中心服务器,以及有路由终端提供绝对地址。在这个结构中,节点发布信息,告诉中心服务器它需要的文件,服务器会在其他节点寻找资源提供给这个节点下载。

  (3) 混合P2P

  融合了纯P2P和杂P2P的特点。这个结构中没有面向全网络的中心服务器,但是在小范围内有一个相对中心的服务器,成为高一级别的节点,构成一个类似于局域网的布局。

  2.2P2P的资源定位模式

  (1) 泛洪请求式

  这种定位模式主要应用于纯P2P结构。请求通过所有与之相连接的节点传递,这些节点判断是否能满足该请求,若能,则响应请求;若不能,则将该请求向其它相连的节点传递,直到有节点能满足响应请求为止。这种方式不通过中心服务器,能有效利用带宽。但是当网络规模足够大,即节点足够多的时候,点对点的查询可能由于传播范围过于广泛造成网络堵塞甚至瘫痪。

  (2) 集中目录式

  杂P2P结构采取的就是这种定位模式,在中心服务器集中提供资源索引。当节点提供资源时,服务器会记下提供的是什么资源,来自哪个节点。若另一个节点对服务器提出了对这个资源的.请求,服务器会返回该资源的地址,让需求节点通过地址定位到资源的存储地址,与供应节点建立联系并下载资源。集中目录式的优点就是资源来往都通过中心服务器,比较透明,易于管理,容易实现。缺点在于可扩展性比较差,当网络发展过快、同一时间请求过多时容易导致服务器的错误或者崩溃,而重建或者增加服务器又会带来很大的硬件成本,一般不会轻易变动。

  3.计算机对等网络P2P技术的实际应用

  3.1资源共享

  由于P2P技术中信息是点对点的传播,所以资源可以直接从一个用户传递到另一个用户而不用通过服务器,实现两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很多下载软件比如迅雷等都会采取这个技术。当你使用迅雷时,它会先扫描一遍你的硬盘,看有什么资源,如果其他的迅雷用户在网上请求这种资源时,就会直接在你电脑上抓取资源,产生上传流量,将资源分享出去。之所以一般越热门的资源其下载速度也就越快,就是因为随着下载次数增多,可以提供这个资源的节点也越多。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会带来数字资源版权方面的问题,Napster就是因为涉入了MP3音乐的版权纠纷而倒闭的。

  3.2对等计算

  也叫分布式计算,或网格计算。计算机对等网络P2P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利用每个节点的带宽和计算能力。它让网络中每台计算机用其闲置的计算能力来独立完成一个大型计算任务的一小部分,当聚集了足够多的计算机时,整合后的计算能力甚至可以相当于一台超级计算机,并且这个计算能力还会随着网络中节点的增加而增加。由于使用的是闲置的计算能力,这种占用不会对节点用户造成多大的影响。不少公司就是看中了P2P技术的这点,希望利用这种网络集群计算能力来减轻自身在大型计算方面的硬件投入。

  3.3协同工作

  随着全球化的日趋发展,跨时间、跨地域的工作交流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采用传统的模式通过服务器来控制数据的话,那样对于一些公司来说成本就太高,因为这要求公司需要控制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服务器,而其业务量又无法支撑这样的高成本。但采用P2P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由于都是点对点的连接,所以不需要中央服务器,只需要一个网络技术平台连接有需求的各点,让它们能一对多或多对一快速定位,进行彼此间的的信息传递,实现多人对话。BBS、聊天室之类都是P2P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

  3.4搜索引擎

  这个应用利用的是对等网络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之前提到过,纯P2P网络采用的的是泛洪请求式,只要请求未被满足,就会被无限传播下去,直到有节点能够响应这个请求。这样,理论上可以把搜索覆盖到整个网络,只要网络中有就可以查得到。而不是像现有的搜索引擎采用的方式,局限在通过算法抓到的部分网络中。最重要的是,这种搜索方式在达到一定深度的同时,对服务器的压力很小。利用传统的搜索方式想要覆盖整个网络,哪怕是大部分网络,那在所需服务器上的投资都是一个相当庞大而恐怖的数字。搜索引擎公司如google已经注意到P2P技术的这些特点,将其列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5网络即时通讯

  目前我国最流行的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腾讯QQ,就是这种技术的典型应用。通过P2P技术,能快速实现用户间信息的交流。而且这种交流不受服务器的影响与控制,具有相对的保密性以及扩展潜能,因为不管你同时跟多少人进行会话,都不会对服务器造成任何影响。不仅如此,现在的即时通讯软件还可以实现保存联系人、看到对方是否在线、多人对话或视屏聊天等功能。

  3.6流媒体技术

  利用P2P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流媒体带宽不足的问题。中心服务器先把媒体数据信息片段式的传输给种子用户群,每个种子用户接受部分片段信息,再通过用户群之间通过互相的信息传播来收集合成这个数据信息。服务器接着同时给种子用户群和非种子用户群发送控制信息,让非种子用户彼此传递信息,搜集资源,然后通过P2P的方式与种子用户群进行交流。这样就在保证用户媒体质量以及播放速度的同时,有效减轻了服务器带宽的压力,因为很多信息的提供都交给了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来完成。现在大家所熟悉的流媒体播放软件如PPlive、PPS等,都是采用的这种技术。

  4.总结

  近年来,随着各公司的大力投入以及各种科研项目的研究,P2P技术也越发的成熟。不过,计算机对等网络P2P技术在安全性和集中度上有先天性的缺陷,不利于大规模的使用管理。在这项技术未来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先解决这两个问题,才能保证它的顺利发展,充分表现它的强大优势。

计算机应用论文9

  摘要: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发展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显而易见,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对于社会各个层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知识对大学生普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应用性,操作性等特点也决定了实践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中有特殊地位。只有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不断摸索和自我研究,才能实现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视频资源作为新媒体的产物,随着科技不断普及而成为易得的资源。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实践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及特点,对视频资源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视频资源;计算机;实践

  随着信息化浪潮不断地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冲击,人类即将进入全面的信息化时代,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与大量应用。能否熟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深刻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一个现代人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密切相关。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开设目的便是给大学生普及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使其有基本的技能。实践作为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长期以来没有正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视频资源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结合实例对视频资源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所具有的优越性,积极性,合理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如何高效利用视频资源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进行思考。

  1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特点与现状

  1.1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的特点

  实践,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深刻理解所教授的内容,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总的来说实践应当具有操作性,互动性,自主性三方面的特点。所谓操作性,便是实践本质的体现,实际操作,自我经历,唤醒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渴望,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学生产生深入而广泛的影响。互动性是实践的基本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才能发挥教学最大的效用,学生的每一项操作都需要老师的引导。而自主性反映了实践中的主体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热情。

  1.2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的现状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广泛开展于各大高等院校,可是实践并未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目的,本文通过研究,采用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实践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可由以下三方面反映:

  (1)实践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理念滞后,“言传身教”式的教学,并没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自主性不强,实践变得枯燥乏味。

  (3)学生对于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明确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以后学习与工作的作用,加上学校引导不够充分,使实践效率降低,作用降低。

  2视频资源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的应用

  2.1视频资源的特点

  视频资源作为新媒体的产物,随着科技不断普及而成为易得的资源。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视频资源总的来说有以下特点。易得性,科技不断进步广泛普及,使得视频资源具有易得的特点,制作与使用十分容易。

  2.2视频资源应用与实践的方式

  视频资源已经大量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将实践内容录制成视频,从而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大节约老师的时间与精力。这样的思想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思路,不断出现的高校精品课程便是此种应用方式的最好例证。此种方式在节约教学资源的同时,达到课程要求,不过对学生自主性有较高要求,如何监管,如何检查教学成果有待进一步探讨。(2)开发交互式实践视频系统,学生在实践操作时,观看相应视频进行学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系统将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视频发送,在良好互动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此种方式开发成本较高,视频数据库应当不断完善。良好的交互性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种方式应用于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符合大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具有很好效果。(3)课堂教学与视频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部分内容由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讲解,部分晦涩难懂极为抽象的内容使用视频资源进行讲解。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与应用视频资源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本质上并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思想,是一种较为保守的教学方式。正是由于此种方式的保守性,使大部分老师学生都能适应,当然教学成果也较为保守,即不能最大程度发挥视频资源的优势。

  3如何高效合理地将视频资源应用于实践

  3.1视频资源的高效率应用

  上文中已经分析了视频资源在实践中的积极性,较传统教学方式优势明显。所以视频资源的高效应用变得重要,在高校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当建立视频资源教学数据库,通过合理方式保证视频的质量,建立一定的教学制度不断更新视频资源,使教学资源与时俱进。数据库的应用使视频资源的使用变得高效,节约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3.2视频资源与实践的合理结合

  视频资源与实践的结合,使实践变得高效。但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如果不使用视频资源,传统实践方式弊端会越来越大,上文已探讨,不再赘述。如果大量繁杂地使用视频资源,这就会大大地冲击当前的教学模式,使其完全改变,这对于教学者与学生都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大量应用视频资源显然是不合理的。视频资源使用方式与使用程度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对不同的施教主体应采取不同模式,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所处阶段,当前的认知水平与心理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4结语

  本文分析研究实践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及特点,对当前现状进行了研究。肯定了视频资源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的优势从而从多方面研究如何高效合理地将视频资源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应用。视频资源如何使用,如何合理使用成为后续工作的重点内容。视频资源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应当注意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兆华.视频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化用户,20xx(11).

  [2]杨梅,王学明.视频资源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xx(12).[3]黄远尘.微视频在大学英语中的具体应用[J].课程教学研究,20xx(09).

  [4]金纬.视频资源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教育,20xx(05).

  [5]习海旭,陈湘军.互动式视频教学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例[J].教育前沿,20xx(06).

计算机应用论文10

  摘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以中职改革、示范校建设为目标,站在中职教育教学的顶层,以教育部、自治区相关文件精神和先进的职教理念作指导,秉承“自主创新,特色发展”的理念突破中职发展中评价体系的瓶颈。评价体系是对课程体系实施的框架,是对教学各环节实施考核的标准。一个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的建立直接影响到整个课程的实施和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多方参与,打造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评价体系;课程类型;参与方式

  1打造评价体系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中等职业学校主要为企业提供从事计算机基础操作的人才,这类人才要求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事实上,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主要是“理论+实训”的培养模式,评价主体单一、内容单一、方法单一,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忽略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评价,社会、企业、学生几乎没有参与到评价当中,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行业和社会脱节,不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中职教育需要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2评价目标

  依据职业岗位的规范与标准,构建学校、企业多方参与的“能力本位,多元考核”评价体系,主要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需求、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定位等方面考虑,围绕校内、校外两个专业教学环节,科学制定评价范围、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完善学生学业评价组织机构及相关制度,重点针对学生技能考核、实习评价、技能考证等教学环节开展多元化考核评价,实施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储备和输送了大批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3评价模式体系构建

  评价体系是对课程体系实施的框架,是对教学各环节实施考核的标准。一个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的建立直接影响到整个课程的实施和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多方参与,打造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3.1评价体系结构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等应用性技能人才。联合企业,探索适合本专业教学特点的教学评价制度,改革主体单一、内容单一、方法单一的传统教学评价模式,构建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按照企业人才岗位能力需求的标准,以能力为核心,综合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注重学生学习情感、健康心态和理性价值观等内在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综合职业素养。本专业的评价体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1)评价形式:分为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两方面。(2)课程类型/教学阶段: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考证、校外顶岗实习。(3)评价主体:学生、教师、企业、行业、学校。(4)参与方式: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考评,企业考评,校企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制定评价标准。3.2评价内容及方式课程评价不能由教师一人决定,应该采用“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相结合的“能力本位,多元考核”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能够增强学生主体意识;锻炼学生评价能力、自信心理;能够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增强责任、不断提升。课程评价内容及方式对应表。评价内容及方式如下:(一)公共基础课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期考成绩,其中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即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期考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评价方式实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考评等方式。(二)专业课评价内容包括: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评价,采取学生自评、企业考评、教师考评等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方式,实行学校、企业于一体的'课程评价模式进行评价。过程性考核占总评成绩的40%,终结性考核占总评成绩的60%。评价方式实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考评。(三)职业技能大赛评价内容包括:校内技能竞赛、市技能竞赛、全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比赛、全国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1)校内技能竞赛:凡参加校内技能竞赛获奖的学生,除了获得学校给予的奖励之外,其参加的项目代替所属的课程平时成绩加10-20分。(2)市级、区级技能竞赛:凡参加市级或区级技能竞赛的学生,除了获得相应奖励之外,其参加的项目所属的课程期末考核成绩评为优秀。(3)国家级技能大赛:凡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学生,除了获得相应奖励之外,其参加的项目所属的课程期末考核成绩评为优秀,总评成绩加5-20分。评价方式实行学校考评、行业、企业考评。(四)职业技能考证响应国家对中职学生双证毕业的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应参加相应的技能等级考试,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业资格鉴定为标准,通过培训考试获得相应证书。考试工种包括:全国一级或者二级考试、平面制作员、网络管理员等。在学生考取证书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评价方式有学校考评、行业企业考评。(五)顶岗实习评价内容:校外顶岗实习是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进行顶岗实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时间为一个学年即第三学年。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内容及考核标准;在实习期间,企业根据学生的工作表现进行过程考核,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自评;实习结束后,学校根据学生实际表现与考勤等相关记录、总结进行校方终结性评价。(1)考核内容①出勤情况、劳动态度、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心理素质等职业素养的情况。②考核学生利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考核要求①过程考核:针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协作能力、创新意识与心理素质等情况,由企业考核。②提交实训总结报告,由学校教师进行考核。(3)成绩评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实习过程控制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考核分两部分:一是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占总成绩的50%。学生的顶岗实习可以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不同部门或岗位进行,企业要对学生在每一部门或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评价表》,并签字确认,加盖单位公章。学生每更换一个单位要再填一份此表;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日志、周报告及时进行批改、检查,给出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50%。顶岗实习综合成绩考核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个等次。评价方式为校企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进行学生自评、互评、企业考评、教师考评。

  4评价体系改革组织与实施

  我们将建立计算机应用专业组、学校教学部、招生就业部三个层次的管理机构,形成“组织实施”——“监督运行”——“信息反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管理与运行链,确保其正常有效运行。计算机应用专业组主要组织各课程团队制定多元化考核评价评价标准,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有序高效运行。学校教学部将组建教学督导室,通过检查制、听课制、评教评学制等方式,负责对各课程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的运行进行监督,发现并反馈这种新型考核评价方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管理部门予以解决。招生就业部负责联系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组织相关企业对实习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评价,通过调研评估制、跟踪调查制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表现及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等内容。

  5评价体系改革保障措施

  5.1机制保障由于实施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涉及部门多,有计算机应用专业组、教学部、招生就业部等,涉及面广,有教师,也有管理人员,需要一个建立在学校层面的机构进行总体组织和实施,制定相关的运行、监控、反馈管理办法,才能确保其正常有效运行。5.2人员保障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在我校是一项新事物,很多工作开展都是一边试验,一边实施。学校除建立一支教学督导等专职管理队伍外,还应建立相关的课程教学团队,通过聘请职教专家到校举办专题讲座、教师外出培训、教师自学等形式,组织教师对多元智能及其评价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正确理解多元评价模式的真正内涵,最后通过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在整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各课程中的实施。5.3激励措施建立一套与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相配的激励措施,奖惩并举,促进这种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全红,刘建勋,潘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建设实践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2]徐国庆,唐正玲,郭月兰.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需求调研报告.职教论坛,20xx(34).

计算机应用论文11

  1.噢易金刚版硬盘保护卡在多媒体教室维护采取的措施

  1.1噢易金刚版硬盘保护卡的使用

  多媒体教室与机房相比,对计算机系统稳定性的要求更高,使用噢易金刚版硬盘保护卡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第一次使用噢易金刚版硬盘保护卡时,首先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再安装保护卡的底层驱动。重启计算机,按F10进入保护卡设置界面,设置本机为服务器,选择差异拷贝功能。其他计算机启动时自动连接服务器待所有计算机都连上服务器时,开始差异拷贝,就可以把服务器的硬盘数据拷贝到其他计算机上。为了防止系统故障,一般多媒体教室的电脑都要安装多个操作系统(最多可以安装15个操作系统)。通常将多媒体教室的电脑硬盘分成5个分区,其中前4个分区分别安装Win1~4四个WindowsXPsp3系统,装有Photoshop,Office,CAD20xx等常用的应用软件),全部设置为“立即还原”第五个系统是Win7操作系统,设为“不还原”;正常情况下,5个系统中只会选择一个正常启动,默认为Win1。如果win1损坏可以选择启动其余4个中的任一个,用上下键或鼠标选择,设置默认时间为20s。这样在一台PC机上可以同时安装5个独立的操作系统,提供很好的容错性,可供不同老师使用,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另外,噢易金刚版硬盘保护卡还可以建立快照,能够基于一个基本操作系统快速创建出多个安装不同应用软件的系统环境,满足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提高了多媒体教室电脑系统更新的效率。噢易金刚版硬盘保护卡的高级管理模式:计算机配置成立即还原保护后,每次开机都会还原成初始状态。如果要安装新的应用软件,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某个被保护的系统中安装应用软件后,重新启动电脑,进入系统选择菜单,使用上下选择键,选择刚才安装应用软件的系统,按Ctrl+B,输入密码后开始更新(更新过程中不可关机,否则,系统损坏),更新完成后,用户数据被保留下来;不过,该系统如果用作“母机”,更新的数据不会传到其他的计算机。另一种方法是先重启电脑,在进入系统选择菜单之前按“F10”进入保护卡操作界面,将要安装软件的系统设为“不还原”;重启电脑,进入该系统安装应用软件然后再重启,按“F10”进入保护卡操作界面,将要安装软件的系统设为“立即还原”;该系统用作“母机”,更新的数据就可以传到其他的计算机。

  1.2差异拷贝功能的使用

  噢易金刚版硬盘保护卡的差异拷贝功能是维护计算机过程中用的最多的功能。“母机”做好后,重启计算机,按“F10”进入保护卡管理平台,选择差异拷贝。通过网络唤醒其它计算机自动登录到该机,选择“发送数据”,开始差异拷贝。拷贝完成后客户计算机自动重启并更新数据。数据更新完后差异拷贝完成,数据更新过程中不可关机。差异拷贝不同于蓝光卡的增量拷贝。通常多媒体教室在每学期初都会根据上课老师的上课需要重装系统。噢易金刚版卡在系统部署时使用了差异拷贝技术。差异拷贝技术同时具备了网络拷贝和增量拷贝的优点,并且弥补了两者的缺陷。早期的保护卡使用增量拷贝技术,当电脑的硬件不同(哪怕只是硬盘型号不同)而不能进行数据发送。要发送系统时,必须先将不同型号的电脑关机才能正常进行。噢易金刚版卡解决了这个问题。噢易金刚版卡支持不同类型硬盘的数据差异拷贝,可实现全盘到任意分区自由组合的数据差异拷贝,还新增了硬盘复制等功能,教室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噢易金刚版卡的数据传输速度提高到了600MB/min左右。如果某几台电脑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意外掉线,不用从新传输,噢易金刚版卡可利用断点续传功能从断点处接着传输,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噢易金刚版卡还可以动态显示每台电脑的`传输速率,如果有个别电脑传输速率较慢,可以用远程关机来提高整个网络拷贝的速度。总而言之,差异拷贝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增量拷贝的种种局限,让你轻松实现多媒体教室软件环境的完美统一。其中IP占位和网络唤醒是差异拷贝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两点。

  1.2.1IP地址占位

  差异拷贝时,有个别电脑会出现故障,不能开机或连线。在进行IP地址分配时,可以为故障机预留若干IP地址,避免第二次拷贝时,出现地址冲突。在系统拷贝之前,先将IP地址设置好,以后就不需重新设置了。多媒体教室管理机的IP地址为192.168.32.10(起始号),样机IP地址为192.168.32.11,对应的连接号为1,其他电脑的连接号和IP地址顺着往后排。这个连接号和IP地址一一对应,第一次连上管理机后,将连接信息保存起来,以后再拷贝系统就不用设置了。

  1.2.2网络唤醒

  网络远程唤醒,开机自动连线完成对拷。特别要注意的是,网络唤醒之前应该为每台机器命名,并把相关信息保存起来。拷贝系统时,要避免破坏不该冲掉的电脑(比如,母机和管理机)的系统。

  1.3硬盘保护和数据还原功能的使用

  噢易金刚版卡在进行硬盘保护时,用户像平常一样进行读写硬盘的操作,关机重启以后系统又恢复原来的状态。即使对硬盘进行人为的分区或格式化操作,也可恢复。但要事先提醒上课老师将自己的课件和软件存放在共享资料盘内或U盘中,以免数据丢失。笔者将多媒体教室电脑的每个系统分为2个盘,C盘设置为“每次还原”,D盘设置为“不还原”,这样D区可以给老师放课件。噢易金刚版卡可以自动调节暂存区的大小,当分配的暂存区用完,自动将静态暂存区设为动态暂存区,即使缓冲区可为“0”,系统也不出现蓝屏或死机。

  2实际效果

  每学期初,多媒体教室的电脑要根据实际需要,对系统环境进行调整,升级教学软件,安装系统补丁。原来,这个工作一般需要四五个小时完成。如果因各种不明原因,操作失败,所有电脑系统全部崩溃。没有两天的空闲时间,绝对不敢做这些操作。有了噢易金刚版卡只要在“母机”完成系统更新,利用差异拷贝发送给其它机器,大概只需20min,就解决所有多媒体教室存在的问题。即使操作失败,还可以进行断点续传,再也不需利用节假日加班来进行系统维护。噢易金刚版硬盘保护卡的差异拷贝功能大大提高了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从而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

计算机应用论文12

  1建筑施工企业网络技术的应用侧重点及其存在问题

  1.1建筑施工企业网络技术的应用侧重点

  建筑产业在网络技术应用方面,与其他行业有相同点,但同时也存在不同点。建筑产业网络技术应用包括以下几点:

  (1)建设建筑产业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

  (2)建设该产业的管理自动化办公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办公室自动化管理,人事管理系统等。

  (3)建立企业管理信息制度系统和图库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查看已完成信息或者图像,更有效的实施建筑施工工作。

  1.2建筑施工企业网络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存在问题:

  (1)网络技术应用普及率低,我国现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素质建设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发展方面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严重。

  (2)网络技术应用编制深度不够,它只能够反映各单元项目间的关系,没有更好的体现企业网络技术的优化特点。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网络技术应用只是体现在编制上面,并没有更加深入的`去执行,缺少有效合理的管理方式。原因:

  (1)外部坏境对企业应用网络技术的影响,因为某些原因造成工程计划多次变化、工程日期更改、工程款项落实问题没有和网络技术紧密联系。工程计划变化会给网络计划的制定带了一些困难,导致施工企业无法正常运行,存在应接不暇的问题。无法使用网络计划去实行管理,目前市场上有些编程软件,往往忽略了进程这一项目,从客观上讲阻碍了企业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控制进程的实施项目。

  (2)施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传统工作方式阻碍了企业应用网络技术;施工管理方式不严密,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阻碍作用;施工企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缺乏高素质的企业人员,施工企业应该着重培养一些高素质人员,促进企业在网络技术应用中的发展。

  2应用网络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应用水平

  2.1应用网络技术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包括投资数额巨大、技术较复杂、涉及面广泛、工期长、具有整体性和固定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需要。网络技术相对与传统管理模式具有动态型,它能够及时的获取信息,优化和调整工程项目变化的内外因素。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工程产品具有固定性,没有办法剔除其中的一部分,施工地点随着任务要求处于流动状态,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就需要随着变化来适应新的条件;施工周期长,而且要适应一年四季的环境变化,因此需要通过网络技术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且严格按照网络计划来进行;施工产业具有复杂性,科学技术的进步,施工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也会增加,因此需要专业性计划,加强团队间的协调。通过网络计划的严密性,来调整施工管理工作。应用网络技术与施工关系相结合,能够缩短工期,提高完工效率。

  2.2提高应用网络技术水平的对策

  (1)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为应用好网络技术做好铺垫,以便能够更好的使用。对于工程体制管理,合理准确的确定其日期,避免出现更改日期、行程等行为。工程监制在监督工程进程时,要保持进度、质量和投资的一致性、协调性。严格的按照网络进程去执行,充分的应用网络计划编制。

  (2)加强对科学管理机制的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应用。结合我国国情与该企业特点,加强标准化工作,合理制定章程。多方面、多途径的培养应用网络技术的人才,定期的进行培训,学习和掌握网络技术,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管理进程。研究开发能够严格控制网络进程的软件。

  (3)提高对网络技术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循序渐进,注重实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3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施工企业方面有巨大的影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项科学性的施工理念,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建议多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既是企业发展符合社会的潮流,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计算机应用论文13

  计算机应用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科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关键课程。由于进入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如果采用统一化的教学模式,有一部门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难以得到全面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系统不断进行深化改革,面对教育改革的全新要求,就需要中职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一线教师深入研究分析。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同行有所助益。随着教育系统不断深化改革,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逐渐应用到教育体系中,互动式分层教学方法就是教育改革背景下诞生一种全新教学理念,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形式,将互动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融合起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重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注意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为中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在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中,只有实现教学过程教师和教学主体的有效互动,并科学实施分层教学,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学生能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很好的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一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还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因为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差异而引发的'一系列教学问题,从而极大的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综合能力。互动式分层教学模式在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之间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差异性而制定的一种互动性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师生之间更好的进行双向互动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过去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采用死板的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听讲,按照教师的教学节奏开展学习,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抗情况,十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而采用互动式分层教学模式,可以很好解决上述教学难题,并且能够保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进步,解决学生差异性问题。

  2、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方法的措施分析

  2。1按照学生学习实际进行科学分层,实施个性化教学

  性格不同的学生其学习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特点,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不同学生之间学习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在采用互动式分层教学法进行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将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浮躁性格较差,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这类学生划分到一层次中,将一些学生愿意学习,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受外界影响较大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层次,而将那些自学能力较强,能够约束自我行为,学习效率较高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层次,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知识复习过程中,针对学习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群体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应该以加深知识印象为主,针对学习层次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任务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巩固类的题目,保证这类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巩固学生知识。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好,自控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任务主要以拓展学生知识为主要目的,安排拓展类的题目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中,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2。2将授课内容进行分层

  中职学生所在的层次不同,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存在的很大差异性,所以在进行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总,授课内容应该根据中职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应用课程授课应该以中层学生为主,同时兼顾的学习能力不足和学习能力较好学生群体,强化对学习能力较差群体的科学辅导。学生能力高的学生应该以自学为主,教师对这层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这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而针对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要进行精讲讲练,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授和学习,锻炼学生形成基本的操作能力,而针对学生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降低教学要求,通过浅显的教学让这部分学生多做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技能,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点拨和指导,保证学生能够收获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讲解Excel表格制作和应用课程时,利用全班学生以往成绩单进行统计分析,排列顺序,针对中层学生,让他们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手段,学习能力较好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索,任务完成之后,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从而在互相帮助中共同学习和进步。

  2。3学生评价进行分层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应用互动式分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不同的训练任务,对不同层次学生采供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不断是自我评价,还是教师评价,都要结合学生实际分层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班级内部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评价氛围。例如在班级中建设过程评价、总结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之间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合理,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引用:

  [1]许晶。互动式分层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改革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33)

  [2]黄其红。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法探讨[J]。时代教育。20xx(12)

  [3]魏玉梅。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J]。电子制作。20xx(03)

计算机应用论文14

  计算机应用软件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而研究开发的,由于在五十年代所开发出来的软件存在利用效率比较低,而且在程序的编排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另外计算机的使用范围和程度也都在提高,所以应用软件需要提升其本身的价值,从软件最初的设计,到成型后的调试以及投入使用都要按照严格的规范进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使用问题。

  1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和开发的重要性分析

  计算机作为辅助性工具,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应用性软件也是如此,比如最常见的办公软件给日常的办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各种文字的排版,影音的插入都可以在其中操作,还有具体的财务应用软件,节省了财务工作的大量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公交或是驾车的路线查询,照相效果的转变以及手游等应用软件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以说开发更多,更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不仅是促进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2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分析

  2.1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分析流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通过需求能了解到所开发出来的软件是为了满足哪些人群、哪些工作的需要,也能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如何对软件的系统进行编程的方案,以及确定该软件主要的功能是什么,因此需求分析是进行应用软件开发的第一步。

  首先是根据市场的调研情况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市场报告来对现阶段人们的需求进行提出。目前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有对办公软件的不同程度的需求,有对地图导航的软件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需求,也还有是对应用软件系统升级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应用软件的需求进行正确的定位,确定好所研制出来的软件是用于何目的,即做好定位分析。

  其次是根据需求定位来对应用软件的适用性进行描述,比如有的人会认为应用软件的更新速度太快了,而且并不是最新的就是最好用软件,因此要对同一种应用软件的用户进行信息的鉴别和综合性分析。通过对原始的市场调研问题的研究、用户对问题答案的选择分析以及结合应用软件开发的以往经验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筛选出由于用户的个人偏见或是完全不合理要求的需求数据,提炼出真正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开发软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另外还可以通过这些调研的数据,进一步挖掘出未显现出来潜在需求,从而有助于帮助完善软件的功能性和合理性。

  最后是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再一次对应用软件开发需要的规格说明以及用户的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考证,其目的主要是保证所研发的软件是真正满足人们需求的,研发途径和所制定的方案也是可行的,因为应用软件具有复杂性,而且开发的成本也比较高的特点,因此在每一个软件方案定型之前都要认真的分析,避免出现遗漏和模糊化的地方,影响软件的开发效果。

  2.2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分析方法。确定和了解用户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方式有很多,并且针对不同的情况和软件的使用范围来了解需求的方式也不少,但本文将主要介绍采用比较多的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访问式,包含面对面的交谈,或是通过发放纸质的以及电子版的市场调查来获得数据。对于面对面的交谈,一般是知道具体的应用软件用户,对其领导或是采购人员来进行交流,这样就能比较全面了解到用户的具体要求以及以后软件开发的方向,比如办公室的财务软件的需求方向,就可以直接与用户进行沟通,并能了解其对目前所用到软件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或是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比较宝贵的信息。另外对于一般新的`应用软件,软件开发商只能了解到用户在某一方面有所需求,研发出来的软件肯定是能满足部分用户的需要的,但是具体的情况就不是很清楚,这种情况就可以采用发放大量的市场调研报告,在剔除无效的信息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可以利用SPSS软件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将要开发的应用软件中哪些功能最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这也被作为一种比较常见和有用的方式之一。

  二是对具体的用户做出应用软件的方案后,与用户进行进一步的商讨确定用户的具体需求。比如在知道这款应用软件是为某公司开发研制的,那么就能了解到该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最基本的业务流程,根据这些实际的情况,结合该企业现有的硬件以及软件情况,制定出这款应用软件的具体方案,并做出简单的操作流程页面,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用户的眼球,而且也能通过向用户展示了解到该方案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在哪些地方还存在漏洞等,这样就能对用户的需求了解的比较准确,所研制开发出来的软件也与该用户的要求十分符合,效果也就最佳。而这种结果的得来是通过前期对该企业的调研分析法,到后期的方案制作法,最后到协商讨论法结合而来的。

  三是用户的体验回馈方式,一款计算机的应用软件都是为满足一定用户而设计的,当开发商研发出一款应用软件后,让用户填写体验感受,并说出不足之处,只有填写试用报告后再能继续使用该软件,这种方式也能起到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以及知道这款软件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3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

  在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后,下一步就是对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开发,其开发的技术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对软件开发的周期性技术研究,一般而言软件在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升级和更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在每个阶段都要做好开发的工作。为了保证每个阶段的质量,以及更新后的软件操作能跟上一阶段的操纵相衔接,所以说在软件投入使用之前,就要做好该软件的生命周期研究,并对每个周期采用应对的质量提升和效果保证的措施。另外在软件的投入使用过程中,肯定有些漏洞,所以在周期性使用中要有对软件问题的修复和改进技术。

  二是软件开发的最初设计技术,这种技术是要开发人员能对软件最初的功能和信息做出全面的认定,对于一些可以预见性的问题,比如无法输入或是描述,或是对结果的输入有差异等,要有事先处理好这些问题的技术,而且有依据原始的设计进行开发技术的能力,所以这种边开发边解决预见性问题的技术,也叫原型化开发技术。

  三是自动生成的软件开发技术,这种技术比较先进,只需要在开发时说明该软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用来干什么的,以及对操作说明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而不用输入怎么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过程,也就是说这种开发技术是能根据要求,自动设计和分析的技术。

  4 结束语

  本文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重要性角度出发,分析了人们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包含了需求分析的流程和方式,并对开发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包含了基本的对软件开发的周期性技术研究、软件开发的最初设计技术以及自动生成的软件开发技术三种,通过研究分析,旨在促进计算机应用软件能更加满足人们需求和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目的。

计算机应用论文15

  摘要:随着现代资讯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管理和执行中,且呈现迅猛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资讯管理的开发和创新建设成为资讯资源延伸发展的重要指标,为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创造了重要的先决条件。在此大环境背景下,计算机技术与资讯管理相互融合,可发挥计算机技术及资讯管理的应用优势,推动双向创新和发展,不仅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必经途径,也是资讯管理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促使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资讯管理为内部的稳固发展创造必要条件。本文选取以某高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资讯管理建筑为出发点,对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资讯管理整合的实际意义和价值进行探究,并从中获取丰富的管理和应用经验,以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及资讯管理的有效融合。

  关键字:计算机应用技术;资讯管理;整合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某高校为例,该高校下设21个专业,其中包含45个专业,高校教师共1235名,其中,管理层人员共计135名,资讯管理技术人员278名。每位员工的计算机配置情况如下:作业系统为Windows7旗舰版64位,区域设定为中文简体,系统制造商为MSI,系统型号为MS—7871,处理器为[emailprotected],~3。1GHz,记忆体为4G,晶片型别为IntelRHDGraphicsFamily。

  1、2方法

  随着资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资讯管理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工作方向及管理服务。在现阶段,若想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资讯管理的有效融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增强资讯管理观念。当今社会是资讯化、网路化全面发展的社会,资讯科技也无处不在,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领域间的竞争机制愈发激烈。若想在竞争激烈、发展迅猛的`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高校则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获得有效、准确的资讯资源,同时,也需要充分认识到资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发挥资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优势,实现技术融合和创新。针对此种情况,高校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意识,对资讯管理形成正确、科学的理解。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和部门领导者需要主动了解部门工作的相关事项,强化自身对资讯管理的认同感和理解力。管理人员需要立足于高校的实际需求及发展的既定目标,逐步增加资讯管理的资金投入,切实保障中资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其次,建立健全资讯管理体系。若想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资讯管理的充分有效融合,需要以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计算机自身装置的便利性和便捷性,提升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此外,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高校资讯管理中,需要资讯科技人员掌握计算机中资讯管理的应用方法,并在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资讯管理体系。只有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和操作方法,方能确保资讯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执行。通常情况下,专业化、科学化的资讯管理系统不仅包括网路技术、资料库,还包括多媒体技术等新型技术。这就要求资讯管理者需要在实际应用中熟悉网路技术的使用方法,并在资讯管理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优势,使网路管理体系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提高网路执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高校中的资讯管理者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资料库中适当增加相应的资料和资讯资源,将常用的资讯资源与必备的资讯资源融合,并实现合理储存,便于后期查询和检索。通过建立健全资讯管理体系,可提高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保障的资讯管理质量。最后,提高资讯管理质量。当计算机技术与资讯资源实现融合和统一管理后,常出现大量的相似资讯,这则造成资讯资源的重复,影响高校内部资讯资源的有效管理,降低工作效率。因此,高校的资讯管理者需要对资讯管理工作和资讯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管理,改进和优化资料库管理,充分建立一个完整的资料库,处理重复资讯。同时,需要对资料库中的资讯进行重新整合和管理,及时更新资料资讯,切实提高资讯管理质量。此外,资讯管理者需要将计算机技术全面应用都按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并针对资料的具体差异选择针对性的处理标准,同时制定相应规定和目标,按照相关标准严格处理不同资料差异。资讯管理者仍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和使用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技能和专业水平,使其适应资讯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2结果

  通过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资讯管理的有效整合,一方面,可增强资讯管理工作人员及资讯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和服务意识,实现多行业的资讯管理和计算机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资讯管理的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资讯管理体系、提高资讯管理及服务质量,可实现资讯管理系统的处理、更新和优化,解决资料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更新资料库中的资讯内容,建立全面化、清晰化的资料资讯管理体系。

  3讨论

  计算机技术具有较高的快捷性、便捷性,当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资讯管理充分融合,可实现资讯管理在技术上的巨大飞跃[1—2]。上述两种技术的有效整合对资讯管理而言至关重要,一方面可提高资讯管理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提高工作质量,实现资讯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我国,诸多高校在图书馆管理中引进计算机技术,不仅便于图书管理的快捷、准确分类,也便于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在科技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资讯管理者要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充分丰富资讯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3]。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管理技巧,不断丰富资讯管理内容,保障资讯资源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此外,资讯管理人员要紧随时代潮流,不断创新计算机技术的管理方式,提高各行业工作效率,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潮流。

  参考文献

  [1]马丽艳,崔琳。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资讯管理的整合思路刍议[J]。河南科技,201408:314。

  [2]滕华,朱维娜,陈世亮。试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资讯管理的整合[J]。电子技术与软体工程,201515:175。

  [3]杨雪寒,焦玮。简述计算机应用技术在资讯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月刊,20154:67—68。

【计算机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应用论文(经典)06-25

计算机应用论文06-24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07-03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06-07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05-25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05-17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论文05-18

【经典】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07-03

[荐]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