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环境保护论文>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时间:2024-06-26 10:54:59 环境保护论文 我要投稿

环境保护论文15篇[精品]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环境保护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环境保护论文15篇[精品]

环境保护论文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详细描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提出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大量化肥的使用也为土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肥使用频繁直接会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产量减低,降低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民生产效率降低,会增加化肥的使用量,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利用并不合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人们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数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技术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一些技术水平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陷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产生的垃圾不能够通过自然消解,同时人们不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大量的垃圾产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

  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加大,加剧了农民的贫困程度,据统计,目前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直接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当地农民不能够摆脱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使贫困加剧,致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变本加厉,这使得贫困地区陷入了PPE怪圈;其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加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可以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最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大量的自然灾害的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等,会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2]。

  3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产的前提是不能够破坏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们无限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那么子孙后代就不能够安居乐业。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4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4.1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政策,应当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将信息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引进农业生产过程中,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不断优化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的内部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鼓励通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将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成集约型的生产形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环境生态的保护,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必要的破坏,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4.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统一。在农业发展模式方面,针对不同的地区指定切实可靠的发展措施,不能一味的采用一种发展模式,应当根据当地的特色,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祥禄,郭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xx(6):8-10.

  [2]李敏.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xx,36(5):145-148.

  [3]李炜,李刚.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xx(15):23-25.

环境保护论文2

  摘要:介绍了当前供电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的内容,以及新环保法实施后面临的新形势和问题,分析了如何创新解决供电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引进信息技术提高供电企业环保工作效率。

  关键词:供电企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供电企业作为公用事业企业,肩负着建设和运营绿色电网的社会责任,而环境问题已成为电网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供电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切实履行环保管理责任,确保电网建设项目依法建设、依法运行已成为目前各供电企业环保管理的重点。

  1供电企业建设项目的环保管理内容

  供电企业的环保工作涉及电网建设、生产运行、宣传培训、政策研究、科研和新技术推广等多个领域,各项工作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作为电网企业最重要的电网建设,其环保管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1.1供电企业建设项目的类型

  供电企业的建设项目内容较多,主要有电网基建、改造、大修、小型基建、营销、信息化等建设项目,其中电网基建项目,尤其是大中型(110kV及以上)电网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严格遵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制度和环保验收制度。

  1.2管理内容

  供电企业建设项目的环保管理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两项管理。其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为项目核准必备要件,是项目开工建设的前提,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是项目试运行后正式投入生产运行的。

  1.2.1电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委托具有相应评价资质证书、熟悉电力工程的单位承担,并依据有关规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完成后,组织进行内审,包括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环境敏感目标、所用标准的合理性、环保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等。内审合格后报上级公司环保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在组织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进行技术评审后,督促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进行修改,并及时上报,确保在项目核准前取得环评批复。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应严格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有关批复要求进行,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建设项目在设计或施工阶段,需要变更工程性质、规模、地点、环境保护措施等时,相关部门需行文告知环保主管部门,取得同意后方可变更。

  1.2.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提交试运行申请并委托经其认可的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或环评机构进行验收。组织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进行内审后,报上级公司环保主管部门,经确认具备验收条件后,向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电网建设项目所需的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监测与验收等费用,应按国家或公司有关规定、文件等足额列入工程概算,不得以任何理由取消或挪用。

  2供电企业环保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2.1环保监管逐渐趋严

  新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进一步规定了公开环保法律法规及管理程序、环评及验收报告全本信息、受理情况及审批意见、环评资质等四个方面;部分项目环评、验收审批权限再次下放,目前有的`省份220千伏和110千伏电网建设项目环评、验收审批已下放到市、县级环保部门,新的审批流程、工作要求、执行标准等方面有可能出现较大差异;《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验收监管,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各项措施;督促发生重大变动未办理重新报批手续、环保措施滞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施工期环保措施未落实、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和区域替代等进展缓慢、未按要求开展环境监理、久拖不验的建设项目及时整改,对存在重大环境违法行为的建设项目要及时调查取证或处罚。

  2.2环境制约因素不断增多

  供电企业在促进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环保发展、友好发展方面任务艰巨。但同时,国家和地方各类“禁止开发”的环境敏感区逐年增多。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等各类环境敏感区数量和面积不断扩大,使变电站站址和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更为困难,电网发展空间进一步受限。

  2.3公众关注度增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环境敏感期,公众维权意识和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空前高涨。以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为由、交织了各种利益诉求的纠纷呈多发趋势。20xx年,环保部共受理涉及输变电的环保投诉25件,其中不仅包括电磁影响、噪声超标等常见纠纷,还增加了要求环保部撤销项目环评批复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给电网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带来较大影响。

  3应对措施及建议

  供电企业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骨干企业,应当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处理好电网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主动适应新环保法及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进一步加大环保管理和技术改造力度,尽快转变传统环保思维,梳理环保成本概念,努力减轻电网建设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走出一条电网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共赢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祥茂.输变电工程的环保问题探讨[J].广东科技,20xx,11(22):69-70.

  [2]李雪亮,朱庚富、李晓琴.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环保要求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电力环境保护,20xx,24(6):141.

  [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J].输变电工程,HJ705-20xx.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J].输变电工程,HJ24-20xx.

环境保护论文3

  摘要: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也是解决农业发展障碍性因素的主要途径。从立体生产技术、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节水技术等角度描述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指出生态农业的技术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制定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等措施,实现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互促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环境保护;体系;问题;策略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稳定与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追求粮食产量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制约农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如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质量下降、水污染问题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时刻威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人类自身安全。发展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是解决农业发展障碍性因素的主要途径,也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一件大事。

  1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生态农业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生物学和农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有关生态农业的各种方法和技能。生态农业与常规农业的区别就在于使用的是生态农业技术。

  1.1立体生产技术

  立体生产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生物群落各层生物的不同生态位特性及互利共生关系,分层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增加物质生产的目的。在农林牧渔各领域,种植业中的间套种及稻蟹共生,林业生产中的乔灌草结合,水产养殖业中的池塘立体放养等,均呈现出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立体化特征。

  1.2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

  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是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在生态系统中形成物质良性循环多级利用的状态,即一个系统废弃物的产出是另一个系统的投入,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或多次利用,使系统内形成稳定的物质良性循环状态。这一技术有利于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例如,养鸡(猪)场的粪便进入沼气池,沼气供用户使用,沼气池中废弃物用于制作农作物肥料,生产的农作物又成为鸡(猪)的饲料,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1.3节水技术

  节水技术是一切能够节省水资源或在相同用水量下获得更多回报的工艺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的总称。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缺水比缺地更为严重。农业是用水大户,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以上。农业缺水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依靠节水方式来解决,这就需要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如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中心的节水农业技术,保护性耕作节水保墒技术,防治水土流失技术,以及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管理节水、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农业。

  1.4微生态技术

  微生态技术包括利用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剂防治作物和畜禽、水产病虫害,利用微生物发酵水产蛋白饲料等。推广应用微生态技术有利于可从源头解决和控制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结构,部分取代化肥农药,这是目前解决抗生素过度使用、降低养殖污染的重要手段。

  1.5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进步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如用抑制雌性玉米螟产卵的化学物质杀灭欧洲玉米螟、植入苍蝇抗菌基因使作物抗病虫害、不杀益虫的人工生物大分子灭虫法、既灭虫又环保的绿色杀虫剂等生物技术,正在得到逐步应用。采用抗病虫品种,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某些病虫害,开展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轮作倒茬等,都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1.6农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一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热能转换利用技术和太阳能-电能转换利用技术,其中太阳能-热能转换利用技术是太阳能利用技术中效率最高、技术最成熟、经济效益最好的一种,主要包括太阳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阳光温室大棚等,而太阳能-电能转换利用技术主要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二是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它利用微生物将农业废弃物生成沼气或采用热解法制造液体和气体燃料或者生物炭,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解决能源紧缺问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生态农业技术特点

  生态农业是一种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结合起来,把发展农业与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协调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生态农业并不是简单地回归旧有的农业生产模式,而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采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其典型特点是: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元素循环再生、生态平衡、多样性物种及减少抗生素、人工合成激素用量,降低农药化肥用量并使大部分化肥被作物吸收而不是污染环境。

  3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生态农业技术不过硬

  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滞后,在与常规技术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化肥农药高效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等生态农业技术受到了政府部门和农业部门不同程度的重视,但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主要原因归结于市场因素的作用。对于生态农业,大家普遍认可和推崇,但投入较多、风险较大,经济性不明显,农民应用后无法见到明显的效益而难以推广应用。此外,生态农业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技术的'扩散与应用。

  3.2农业种植习惯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固守农村的多为妇女和老人,他们的劳动生产能力十分有限。对于他们而言,能省事就省事,能省钱就省钱。喷施10元钱的除草剂就能解决一亩地的杂草问题,谁还会自己去头顶烈日去锄草?更不会顾忌什么环境保护问题。依靠化肥实现增产已成为广大农民普遍采用的习惯方式,因为化肥的足量施用确实有作物增产的效果,农民当然愿意继续施用。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转基因技术的隐形出现,将对农业生态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危害。发展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生态环境重建中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区域生态农业产业技术不配套

  一些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证明,针对特定区域的猪—沼—果、林—鱼—鸭等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农业技术集成的特点,显示生态农业独特的优势,而且展现出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但这种集成技术模式一般是在先期巨大投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很难维系和发展,对普通农民而言更是无法复制,因此,即使有成功的先例,也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无法实现区域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3.4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更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确立长远可行的目标,但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受传统农业发展规划的影响,往往把生态农业看作是单纯的绿色农产品生产或涉及农林牧副渔的生产综合规划,而没有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无公害产品和环境质量控制标准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规范化管理保障体系。

  4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发展措施

  4.1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彰显生态农业特色

  农业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农业产业链较长,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学发展意识,做好农业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各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生态农业经营主体。推进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工作,培育具有产地认证和标准化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及农产品品牌。

  4.2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统筹有关部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查清农业污染源头,制定科学治理措施,减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破坏和生态失调。发展循环农业,推进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污水、生活垃圾等农村废弃物综合化处理,探索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清洁模式。推广节肥、节药、节水、节能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控制农药化肥使用,把农业面源污染降到最低程度。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做好畜禽养殖污染减排以及废弃果袋、塑料薄膜清理回收,改善人居环境。

  4.3制定生态农业发展政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且所产商品的真正价值无法通过现有的市场体系完全体现,因此,生产者往往缺少发展这种模式的动力。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扶持发展政策,例如: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及采用生态循环模式、改善产地生态环境、使用绿色农资等做法提供补贴,出台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税收减免政策,建立生态农业保险制度。对生态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等,同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在这种有利形势下,生态农业企业应主动适应市场要求,按照产品受众的不同需求打好绿色牌、安全牌、优质牌,瞄准中高端市场搞宣传搞营销,实现产品优质优价,提高生态农产品附加值,实现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壬午,计文瑛,张彤.我国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1995(4):7-12.

  [2]邱志国,史长久.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xx(4):42-44.

  [3]韩沙沙.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xx(4):47-49.

环境保护论文4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工业化的进程迅速提升,乡镇工业园区不断涌现,招商引资、集团化扩展、民营企业、私营经济等不同经济实体的落户,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起到议事日程,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等项措施落实十分必要。针对仪征市实际,近期开展了农业污染防治工作的技术集成路径的调研探讨活动。

  1基本概况

  仪征市地处宁、镇、扬几何三角中心,宁启铁路、江六高速、宁通高速、沿江高等级公路、扬州文昌公路西延,333省道、长江黄金水道等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改革开放以来,仪征经济突飞猛进,20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亿元,区域经济形成了沿江经济开发区、汽车工业园区、化学工业园、船船制造工业园等一大批经济实体正在蓬勃发展,上海大众30万辆整车项目建成投产,城乡居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全市拥有耕地面积75多万亩,人口60多万,粮食产量31万多吨,年产秸秆30万吨左右;新建规模养殖场46家,年产生畜禽粪便17.62万吨,年生猪出栏量4万头。随着工矿企业的数量增多、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带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逐渐加大。一是农业面源污染。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农业种植不够重视,农田有机肥料缺乏,水稻、小麦种植大部分施用化肥,加之农田植物发病率时有发生,病虫害危害加大,如水稻生长从秧苗到收割,要治病虫2-3次,有的田块病虫害防治5次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降低。二是养殖场规模加大。发展规模化养殖,养鸡、养鸭、养鹅、养猪等规模新增量逐渐加大,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养殖带来粪水较多,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三是农业废弃物逐年增多。目前,农业废弃物主要是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等三大类,而农作物秸秆难以处置,主要是夏季麦秸秆由于收割时间紧、赶季节、忙插秧,秸秆难以收集,出现少数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大量秸秆切割粉碎还田。秋季稻秸秆面积大、收集时间长,也容易就地焚烧,或者放置沟渠,造成水体污染,大部分被用于切割粉碎还田。四是少数工矿企业排污不达标。有些工矿企业只重视生产,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的治理,乱排乱放,可能造成农产品产地土壤不同程度污染。

  2主要措施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采取的必然措施,是一种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是矛盾的统一体。针对上述情况,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考核机制。

  2.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由农业植保部门总负责,制定年初规划目标,在农业种植方面采取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广泛动员农户农田种植多施用有机肥料、复合肥,少施用化肥,控制在用肥量的30%以下。少使用农药,使用一些农作物残留量少、对人体健康无妨碍的环保类生物农药,特别提出水稻生长全过程使用农药不得超过3次。

  2.2规模畜禽场推行环保养殖。

  针对规模养殖场,特别是饲养生猪,从源头抓起。一是抓好环保准入。在新建养殖场时,就实行环境评价机制,对养殖规模、地址、可能影响周边环境等进行环境评估,做好环评工作,只有通过环境综合评估,才能有新建养殖场的可能。二是抓好治理工程。新建养殖场必须配套与养殖场规模相适应的种植土地来吸纳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建设废弃物沼气治理工程、干清堆积场,畜禽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厌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后,才能进入农田、生态园作为肥料。三是抓好后续管理。新建养殖场需要配套相应的种植面积,吸纳治理过的养殖废弃物如:沼液、沼渣。或与养殖场周边农户、蔬菜种植园区、花木场、茶叶园等单位,签订用肥合同,养殖场还需登记肥料运输销售量的记录。四是抓好农业减排。按照上级文件规定认真抓好养殖场减排工作。首先,签订减排合同。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减排量,主动深入到规模养殖场,调查养殖规模,年存栏、出栏,废弃物处置采取措施,和养殖场主要负责人签订减排合同,明确提出养殖场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减排工作。其次,督查减排措施。养殖场建立雨污分流系统,污水进入厌氧发酵池处理;畜禽干清粪搭棚收集堆放场,及时清运销售。再次,深入田头调研。按照养殖场提供的养殖废弃物销售渠道,及时走访农户、生态园,深入到田间地头,进一步核实畜禽粪便使用量,吸纳土地量,了解使用养殖场肥料后农作物的长势情况、病虫害抑制以及增产结果。

  2.3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增加效益。

  仪征市水稻种植面积38.5万亩,产生秸秆21.175万吨,小麦种植面积28.4万亩,产生秸秆9.94万吨。全年秸秆产生量31.1175万吨。面对农业生产大量的秸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一是环保部门负责秸秆禁烧工作。市里成立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实行任务承包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环保部门每年稻麦收割季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工作,和乡镇签订秸秆禁烧目标责任状,实行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在乡村拉宣传横幅,刷写宣传标语,开动循环宣传车,鼓励中小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等项秸秆禁烧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秸秆禁烧好处。二是农业部门负责秸秆综合利用。统一思想,秸秆禁烧工作重点要坚持“以堵为疏”的原则,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做文章求突破,市农委突出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基础工作。一抓机械化插秧。抓好秸秆还田机械化插秧,明确乡镇每年购买插秧机数量,督查商品秧培育数量,满足机械插秧需求,列入农业考核指标,重点督查,提倡“百、千、万”工程,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二抓秸秆机械化还田。每年收割季节组织秸秆禁烧小分队,日夜巡视。全力打造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力度,凡是在仪征区域稻麦收割机械必须安装秸秆切碎装置,边收割边将秸秆切碎,留高茬控制在15公分左右。据不完全统计秸秆机械化还田量70-80%以上。年初制定秸秆机械化面积,按照还田面积实行一定经济补助。三抓农田深翻。要求农机手购买100马力以上大型机械,农田作业深耕挖耕,尽可能将秸秆进行深埋,达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推进秸秆多种形式利用措施。大力推进秸秆多种形式利用,创造经济价值。①秸秆固化。积极发展秸秆固化技术,在扬州鼎盛炭业、扬州金鼎秸秆固化等地,利用固化机械加工成型燃料棒,年收集加工消耗秸秆3000多吨,其中扬州鼎盛炭业生产的秸秆成型燃料棒还远销德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发达国家,用于家庭壁炉取暖,为国家创造了外汇。②食用菌基料。结合我市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利用秸秆作基料培植食用菌,在月塘镇天润吴记高效农业生态园、刘集镇君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新城镇三茅翔飞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地大力推进秸秆基料,年消耗秸秆约3000吨左右,近两年月塘镇金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结合做康能公司冬虫夏草生产的基料试验,生产的食用菌基料远销上海、苏州以及本地现代化食用菌生产基地碧阳菌业。③秸秆饲料化。秸秆含有大量的粗纤维物质,粉碎后和玉米、豆粕混合作为生猪饲料,营养丰富,促进生猪生长,改变生猪肉质。在扬州市港湾养殖场生猪养殖中,每天每头生猪消耗秸秆加工的饲料2-3公斤,生猪肯吃肯睡肯长肉,生猪养殖综合效益提高10%以上。④秸秆能源化。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星级庄台打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全市已经新建集中小区48处,集中居住人口3.5万人,占农村人口10%,新型农民集中小区的涌现,开展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提供清洁能源十分必要,改变传统用能习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⑤秸秆收集的方法。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是秸秆难以收集,人工费用高,机械化作业不适用。发展经纪人队伍,秸秆利用主体,将秸秆收集事宜,交有1个或几个人负责,这些人员,组织拖拉机运输队伍,动员10-30人,到农户或种粮大户地头,打捆,有的用草绳,有的用无纺布边角料布条,每人每天打捆150-160个,重量在15斤左右,农田在2亩地,一般工作时间早晨8:00到晚上6:00,轮留做饭,大约一小时,同时负责搬运上拖拉机,每个平均价格0.8元,拖拉机运输每次运费20元,但是柴油费用由秸秆收集主体负担。同时,拖拉机采用自动卸货装置,拖拉机手负责把草堆积好。拖拉机运输秸秆重量在0.8-1.0吨左右。收集秸秆每吨260元左右,但是有一点,现在秸秆提倡机械化全量还田,每个村要利用片长负责的生产队,再通过生产队队长向各家各户宣传秸秆有人收集,在收割季节不要切割秸秆。秋季要收集秸秆大约35-40天,收入每人每天200元,总收入在7000-8000元。四是扎实推进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调查。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工矿企业、一般农区等重金属污染防治调查工作,①研究部署。传达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调查方案,讲解表格填写注意事项,实际调查技术路线与操作步骤等,明确时间节点,工作做细做实,数字填写有根有据。②狠抓落实。组织人员深入基层乡镇对重点区域重点把关,指导调查,做到数据填报正确、坐标定位准确无误,按照要求拍摄采样照片,注明时间、地点。③查阅资料。根据省市要求,确保数字提供准确性、完整性,先后走访市农委、市统计局、市国土局等相关单位科室,翻阅资料,全面掌握仪征国土面积、粮食生产、耕地面积、产业布局、区域经济等相关指标,作为调查依据。

  3体会和认识

  我们始终认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经济是矛盾的统一体,相辅相成,决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保持经济增长,在今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方面要抓好“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宣传,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要广泛宣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是造福子孙后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伟业。建设养殖、生产企业必须提供环保部门的环境评价报告和建立“三同时制度”,要做到养殖场蓬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时刻不忘,真正做到生产发展、环境保护两个不误。二是强化联动,形成协调一致的氛围。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大家共同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保护环境的意识才能增强。在以后的农业减排、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秸秆多种形式利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等项工作中,农委、发改、国土,统计、环保等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及早谋划、相互配合,按照各自职责,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强化培训,形成技术支撑的氛围。要加大培训力度,举办相应技术培训班、业务辅导班,将环保知识、农业减排知识、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纳入培训范围,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支撑力度,在项目落户的`同时要做好前期调研,从源头抓起,对环境有危害的,即使经济附加值再高也不能建设。要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有效解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工作经费。

  4对策和思考

  新的时期,围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减排、秸秆多种形式利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等项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神圣使命,我们要增强顺应新常态的新要求,引起高度重视,增强克难攻坚的责任意识,抓牢抓实。

  4.1加强领导,突出宣传,营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各级领导要大力宣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全面动员社会参与,公众支持,编印宣传小册子,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处,利用墙报横幅、宣传车、报刊、新闻媒体等加大宣传力度,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宣传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2加强引领,制定标准,科学编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标。

  建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示范点,树立典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设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明确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减排、秸秆多种形式利用、农业废弃物治理排放等各项指标。各地按照标准执行,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用于指导各行业开展防治工作。

  4.3加强管理,突出重点,狠抓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组织实施。

  要统筹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利益关系,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来思考,要加强重点区域、关键部位的环境保护的检测和监测,发挥行政调控职能作用。参与重大项目落户的前期调研,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要适时做好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4.4加大投入,突出质量,顺利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本着先治理后生产的原则,如:畜禽养殖场,在发展养殖的同时,有责任、有义务治理养殖环境,要增强治污投入,建造科学治污工程,落实减排措施。要提高治污工程质量,对国家投资新建的项目严格执行“四项制度”即工程管理法人制、项目建设招投标制、建设内容合同制、建设工程监理制等,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公开、公正、公平,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常态化、处理效果高效化。

  4.5加大创新,突出效果,确保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增强创新意识,紧跟时代脉搏,增大科技含量,注重管理效果。一是坚持学习。要组织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做到走出去、学回来、用起来,把先进的技术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信心和决心。二是坚持创新。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联合科研单位,运用科技成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含量。三是坚持效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是关系到农村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所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抓紧抓好。抓好工程项目运行管理效果十分必要,要建立岗位责任制,签订任务合同,明确职责;建立目标考核制,实行绩效挂钩,和利益相结合;建立奖惩制度,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减排工作不力、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完善等相关工作,必须限令整改,不达标准坚决停产、关闭。

环境保护论文5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国民水平与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也让农村建设越来越好。可是在新农村的建设中,由于对环保的不重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不能小觑的。这不仅影响了新农村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文章就农村环境的保护以及创新后的节能减排机制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节能减排机制;农村环境保护;创新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大范围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并且也取得了相当喜人的成绩。可是一些地区政府只注重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当地生态平衡的破坏。这种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发展的模式势必会影响农村日后的发展以及当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对农村节能减排机制的创新以及环境问题的保护应该马上加以解决。

  1、农村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

  1.1关于畜禽的养殖

  过去牧区与农业区进行畜禽散养的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现在已经开始了城镇郊区与大城市集约化养殖,甚至已经成为了独立行业[1]。但是,目前畜禽废弃物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农牧出现脱节的问题频频出现,让农村的环境遭到破坏,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

  1.2关于生活垃圾

  社会的进步也带动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居民目前的物质消费比重也在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无数生活垃圾的出现,每天大量垃圾的露天堆放。不仅如此,居民们也会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村庄的地面或者沟渠,日积月累就造成了水源的污染。

  1.3关于化学制品

  新农村建设中对于工业化发展也有一定的要求。然而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农村也有关于工业化的问题被不断凸显出来,这必须要得到各地区的重视。比如,化肥的使用就会造成土壤的贫瘠以及动物的减少,这就会给生物链造成破坏,最终形成恶性循环[2]。

  2、创建农村环境保护体系

  2.1污染排放总量的控制体系

  地区相关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让企业树立严格监督的意识,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增产却不增污,对于清洁生产要进行大力的推行。具体的实施策略有:进行污染源的治理、防止企业将落后的.设备或污染转嫁给农村、采取相关惩罚措施等。

  2.2环境监督体系

  农村要时刻将环境监督管理作为环境管理的主体,要对监督力度不断加强。比如:严格按照法律对环境监督进行加强管理,对于违法行为必然严惩;还要将农村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的环境管理与规划进行不断提高,在这其中还是要建立严格的评价机制;最后就是对环境管理的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将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继续健全。

  2.3环境宣传教育

  有很大一部的农村居民对于环保意识还不够强,这就说明环境宣传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对于环境体系的建立也势在必行。要让农村人都养成关心环保和参与环保的大环境中来,争取让此项工作体系化、规范化以及社会化。其中具体措施有:对新闻媒体的各种宣传报道都要加以关注。对“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口号加以落实[2];还要将居民的生态建设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加以提高。其实环境保护关系到的是当地人们的生活以及子子孙孙的生活保证。

  2.4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对生活在农村的居民而言,生活用水占了农村用水的大部分,我们一方面要宣传节约用水的习惯,鼓励居民用水时要节约,另外应体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将一些生活用水通过科学的方法再次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但需要居民的自觉,也需要一定科学的使用方法。例如用收集的雨水浇灌花园植物,设计中可以设计雨水储存槽收集雨水以便花木浇灌之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2.5对太阳能的合理利用

  目前,新农村建设让更多的家庭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捷。太阳能就是其中之一。随着能源开发和利用程度的加大,资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必须认清的是,自然资源普遍为消耗型资源,也就是利用了便会减少。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就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而我们所熟知的太阳能便是一种较为稳定的能源,太阳能的应用可以改变以往焚烧带来的污染。对于农村的环境保护,应积极提倡对太阳能的使用,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完成对太阳能的转化,将收集到的电能用作水发热以降低对家用电能的消耗。

  3、农村环境保护的体制创新

  3.1关于环境科技方面的发展机制

  我国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就是科技,这更是创新的基础,只有进行一定的体制改革,才能切实的将环境保护落实到位。因此,对于科技的大力投入是环境保护的最高标准,当地政府应该聘请专业的高科技人才来进行农村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让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实现的更加顺利。

  3.2发展与环境的综合策划机制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会从环境保护的程度中体现出来,必须要利用环境保护来建立一种经济发展措施。比如,控制和防止土地的沙漠化,建立生态防护林工程体系,将绿色植被面积加以扩大,以及植树造林活动的频繁开展等等。总结综上所述,农村环境保护是新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通过建立农村环保及节能减排创新机制,将促进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和源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将更多的农村环境面貌还原到原始状态,让本该属于乡村的阳光雨露和鸟语花香重回新农村,提升农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贻平.论农村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机制创新[J].资源节约与环保,20xx(11):17-18.

  [2]李玉辉。以制度创新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评介[J。经济研究参考,20xx(54):53-53.

环境保护论文6

  1 引言

  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具有复杂性和时变性,涉及多部门、多地区和多领域,需要处理海量的各类数据,这为问题的解决增加了不小的难度[1].本文从分析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入手,对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各类生态环境相关的数据资源,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架构及关键技术展开论述。

  2 生态环境相关数据的现状分析

  目前,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数据资源主要包括三类:

  地面监测数据:此类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地的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由于各系统开发时期不同,技术手段各异,数据格式多样,各系统之间很难形成信息共享。

  遥感监测数据:此类数据主要来源于卫星遥感数据和航空遥感数据。

  地理信息数据:此类数据的来源主要有野外采集、地图数字化和航天遥感采集、摄影测量等。

  目前,传统的信息化技术在环境数据整合工作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上述三类数据的统一存储、协调工作,真正建立起实用价值大,适用性广泛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还没有相关的工作开展。

  3 大数据技术概述

  大数据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综合性信息技术[2],对于处理超出传统数据库系统存储、管理和分析处理能力的多来源的、海量的数据集群,具备天然的技术优势。大数据技术的主流应用框架是Hadoop 生态系统。它以 HDFS 分布式文件系统和 MapReduce 分布式计算框架为核心,可以对大数据进行高效的分布式处理。

  4 大数据平台的构建

  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大气、土壤、水、生物圈、气候等方方面面。为此,我们在推进大数据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互结合的过程中,采取了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策略。

  在本文中,我们选取对环境影响比较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利用 Hadoop 生态系统中的 HDFS 技术,建立起秦皇岛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大数据平台。未来,通过建立基于此平台的大气业务应用系统,我们可以对秦皇岛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来源情况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这一应用模式的探索,也将为未来更广泛生态环境数据的综合性分析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平台所采用的地面监测数据包括: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情况、火电企业污染排放情况、钢铁冶炼企业污染排放情况、水泥企业污染排放情况等。

  平台所采用的遥感气象数据主要是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 发布的 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FNL)资料[3].我们不直接使用 FNL 的原始数据,而是采用经过 NOAA-Air ResourcesLaboratory(ARL)预处理模块转化后的数据。基于 FNL 资料,可以计算在某一时段内抵达秦皇岛地区的后向气流轨迹,从而有助于配合地面监测数据揭示秦皇岛地区大气污染的可能来源。

  纳入平台的地理信息数据主要有两类:(1)图形数据:此部分数据以矢量图形的形式存储于 HDFS 系统中。它们的来源主要是利用搜狗地图所提供的静态地图 API.(2)文本数据:此部分数据包括:a)监测污染源的位置数据;b)交通拥堵情况;c)气流轨迹数据:此类数据由 FNL 资料计算而得。各类文本数据都将构成独立的图层,利用搜狗地图提供的 API,标注于图形数据之上。

  5 关键技术研究

  各类数据会被存入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我们采用 Hadoop 分布式集群结构作为大数据平台的存储结构。我们使用 100 台 PC 级电脑构建起分布式数据存储集群,每个节点同时承担计算和存储的角色。各个数据节点中存放大气污染相关的大数据。元数据主节点则存放各类大数据在数据节点中的副本分布位置。元数据辅助节点承担与元数据主节点类似的任务,当元数据主节点宕机时,可以重新启动元数据主节点。元数据主节点上保存着访问 HDFS 文件系统的索引信息,它们主要来源于数据预处理过程中提取的元数据。对于修改元数据主节点信息的操作,事务日志中都会插入相应的记录。而数据索引到数据存储的映射,副本的.位置及编号等信息,都存储在元数据主节点所在的本地文件系统中的一个映射文件中。

  对于大数据而言,要想实现数据的高效稳定的访问机制,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1)对数据分块存储并建立适宜的物理数据副本规模;(2)采用适宜的副本存放策略和数据读写策略[4].我们采取了搜集数据访问反馈信息的策略,利用统计学方法实现了副本规模的动态调整。而对于副本的存放策略,我们考虑将不同副本存放于不同机架的电脑上,以保证一个机架出现故障时不致丢失数据,并且还能在读数据时充分利用不同机架的带宽。数据的读取策略则采用从距离读请求节点最近的存储节点上读取数据。同时,我们将对数据加工的相关业务代码从加工请求所在的电脑发送至数据副本所在的电脑执行,尽可能不在电脑之间进行数据副本的传递,以提高写数据的效率。

  6 结论

  本文将大数据技术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之中,将秦皇岛地区的地面监测数据、遥感监测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整合在一起,建立起秦皇岛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大数据平台,使相关的业务应用有了一个统一的底层数据支持。未来,我们可以基于此平台建立大气污染数据分析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对秦皇岛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来源情况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永亮 , 俞海 .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方向 : 国际社会的观察和建议 [J]. 中国环境管理 ,20xx(01):43-47.

  [2] 肖筱华 , 周栋 . 大数据技术及标准发展研究 [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xx(04):34-38.

  [3] 赵恒 , 王体健 , 江飞 , 谢旻 . 利用后向轨迹模式研究 TRACE-P 期间香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J]. 热带气象学报 ,20xx,25(02):181-186.

  [4] 宫婧 , 王文君 . 大数据存储中的容错关键技术综述 [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xx,34(04):20-25.

环境保护论文7

  1我国畜牧养殖业对环境产生危害的几种污染源

  1.1粪便污染

  畜牧养殖主要是对家禽类等动物的饲养和管理,由于饲养数量比较多,由此也会产生数量比较多的粪便,如果这些粪便得不到有效的话,将会对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按一年为参照标准,每年产生的粪便不小于3t,那么整个养殖场产生的粪便量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目前我国对粪便的处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后果,比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同时,畜牧养殖也会产生一些细菌污染等,不利于人类的生存。

  1.2药物污染

  为了保证牲畜可以健康快速生长,而且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养殖场会对其注射疫苗之类的药物。一定情况下可以减少病害,但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药物残留等,进而导致周围的水资源等受到影响[1]。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对周围的环境还是人的健康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1.3饲料污染

  目前对家禽等动物的养殖主要是饲料喂养,而饲料中往往含有一些氮磷钾等污染环境的物质,如果家禽食用后不能很好地吸收,那么其残留的物质将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而且畜禽食用的一些激素类药物对人的身体也会产生影响。我国以个体养殖为主要养殖方式,一些养殖户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工艺等还达不到先进水平,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因而容易对环境等造成污染。

  2保护环境的措施

  2.1引进先进技术,综合治理污染

  为了加强对我国畜牧业的环境治理,进一步改善周边环境,针对畜牧养殖业应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做到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以更加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从而提高畜牧业养殖的质量和效率。比如,采用先进的设备实时对牲畜等进行管理;政府等对养殖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他们引进先进的技术等;对养殖场周边及时做好环保宣传,加强监督和管理[2]。

  2.2加大支持力度

  目前国家大推行绿色产品,为此针对畜牧业养殖也应在技术等方面进行改变。首先,减少饲料、兽药等产品的摄入,加强疫苗等产品的管理;然后,加大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引进一些有利于保护环境的设备,并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对畜牧业养殖有关的产业链等做好管理,进行实时管理监督。

  2.3科学管理,综合预防

  畜牧养殖要做到科学管理,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环境效益要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这就对畜牧业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走生态管理路线,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养殖技术。比如,对于一些疾病可以采用生物技术科学治理;在家禽种类的选择上,采用先进技术有效培育优良品种,并进行综合管理;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细菌滋生,预防疾病的传染[3]。

  2.4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针对我国畜牧养殖现状,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烈。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让人们真正意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4]。只有真正了解其意义,人们才能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更好地保护周围环境。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采用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减少畜牧养殖厂周边环境的污染。

  2.5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机构

  畜牧养殖业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其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该行业也是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一个行业,因此加强管理至关重要。针对当前的发展现状,应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机构,对养殖中出现的不合理情况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进行处理。

  3结语

  畜牧养殖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环境效益。环境对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强综合治理,加大支持力度。还要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机构,促进该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芳.绿色动物产品生产问题探讨[J].养殖与饲料,20xx(11):42-45.

  [2]王天生.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xx(1):109-112.

  [3]凌作光.关于环境监测相关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24):118.

  [4]王泽荣.畜禽养殖场污染现状及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xx(3):80.

环境保护论文8

  1低碳经济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目前,全球气温普遍上升,海平面持续上升,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沿海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经济发展受到威胁,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因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利于解决全球变暖这一核心环境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同世界整体水平尚存较大差距,同时能源利用率低,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较大,因此我国探寻低碳发展道路,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利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化解国际上的减排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在重视“保护环境”的同时,还强调“谋求发展”。但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单纯地限制约束发展,而是探索新技术、新能源,不断创新,激发市场盈利潜能。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2.1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

  相关部门应建立并完善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的可行性研究,制定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环保政策,增加对气候变化的应急预案,加大对节能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力度,同时加强监管力度,重视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提高各级政府、公众、企业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环境保护的适应能力。

  2.2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我国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第三产业在各区域领域经济中的比重,对第二产业的内部进行调整,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鼓励企业实行节能减排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减排目标。另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大力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研究推广新型能源,在开发过程中,提升各环节中能源资源的总体利用率,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

  2.3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

  目前我国的低碳技术仍不发达,可加强科技投入,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同时加强同发达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大社会团体、科学研究院所同国外的合作力度,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以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大国外高端低碳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力度,如生物工程固碳技术、资源再利用技术、减量化技术等,以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另外,鼓励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使我国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色,为我国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坚实后盾。

  2.4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因我国短期内难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因此若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可通过政府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引进高效设备;制定严格的`能效标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相关行业的能源利用情况;实行阶梯能源定价,节约能源等。通过多种途径来节约资源,提高其利用率的同时,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力度,开发新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并尽快投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避免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实现低碳生产,保证能源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若要实现环境保护,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而低碳经济就是最佳的结合剂。但低碳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结合国情,联系实际,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创新低碳技术,减少碳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减排、低污染低排放,使我国真正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低碳经济。

环境保护论文9

  一、工业设计对整个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体现在各个要素中:

  1.材料的选择对环保的意义

  我们的工业产品是各种材料的集合体,有制造加工材料、核心材料、包装材料等等,如何从完成定稿之初就加以帅选和辨别是工业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最能体现产品的本质特征。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产品都是工业设计的产物,产品本身的每一个零部件、材料都与自然息息相关,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它的使用本身就代表着环保指标.因此,在设计产品的环节中,如何使用对人、环境有利的材料,以及对材料的可回收循环利用,都是这门学科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具备的现实意义。

  2.工业设计具有强烈的方法导向,能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

  如何参与节能环保中来.例如,我们在设计一款水龙头或者马桶等产品的时候,从使用者习惯方面加以研究,就会发现很多的细节问题,龙头出水大小,马桶的水量容积率等都是可再设计的,而设计的目标在人的使用习惯,我们可以改变产品的结构、功能,从而更好的促使人们改变使用习惯,从而自觉养成环保意识。因此,工业设计不仅是制造某一个产品,更重要的是指向某种生活方式,通过使用产品本身,人们将养成一种环保的习惯,这需要设计者从一开始就具备环保意识,把整个设计贯穿在产品设计中,使其在的各个环节都能体现它的环保价值和意义。

  3.工业设计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还在于企业及社会的关注层面

  工业设计的生产主体是企业,包括了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这种环保设计氛围的倡导,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许多人关心的是生活的质量与品质。企业在设计产品中更多的将产品及商品引导到环保的理念上来,久而久之,环保意识成为一种企业习惯和文化,习惯使用环保产品,习惯产品中的节能功效,习惯使用环保的方法,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必将带动各个产业链良性循环,为整个社会的环保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4.设计师是工业设计的灵魂和主体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既体现在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也体现在其设计的作品和作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方面。设计师通常是一种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通过设计作品表达给用户与大众。要做到学会在浮躁中寻找灵感,大的方面作对人类负责任的设计,小的方面作对得起自己的设计。使设计朝着所谓的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健康设计,人性化设计等方向发展。

  5.新技术的运用也是设计的创新

  工业设计的物质基础就是现代科学技术。比如逆向工程技术对产品设计的创新就有着巨大的贡献。所以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具有对新技术的敏感性,时刻关注新技术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要想方设法转化为工业设计的要素,从而提高设计的科技含量及效率。

  二、结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的地球村上,每一个人的活动都与自然息息相关,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资源的供给,矛盾的双方对立而冲突,工业设计既强调带来的创新与前进,又不可避免的带来非议与诟病。其实,未来的工业设计本身就是润滑剂,消费文化的转变,给设计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人们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已经慢慢树立起来,设计品当然要顺应大的社会趋势。近些年来提出的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健康设计等等都是最直观的体现,符合社会大环境的设计才是最受欢迎的设计,同样,环保设计也必将成为主流和一种新常态。

环境保护论文10

  摘要: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工业经济等发展迅猛。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因而发展低碳经济中需要做好环保保护工程建设。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建设;环境保护;工程;价值;分析

  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制度改革和工艺创新减小生产生活中的污染排放,减少石油、煤炭的使用,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理念。针对低碳经济发展要求,需要积极建立环境保护工程,促进污染治理和保护。[1]

  1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中,生活生产尤其是工业生产中会耗费大量的石油、煤炭等原料,继而产生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等。现代经济发展要求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要求,因而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关于这一要求的提出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进步性和时代文明性。低碳经济是一种生产双赢的表现,旨在通过技术研究核算和设备更新提高社会生产力、降低污染排放。石油、煤炭等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造成温室效应等。从人类长远发展考虑,要做到节能生产和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主要是从生产制造、流通运输和利用回收等环节减少谈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发展低碳经济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生产生活是人们主要的活动方式,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日益增长的人口带来巨大的物质文化需要,因而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加剧,碳污染物排放也不断增加。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是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目标,重点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核污染等。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是有组织、有计划等对特定区域内的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并利用专业理论和科学手段集中改善区域环境。随着人们低碳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于出现地区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需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整改,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改进生产工艺,促进清洁生产。[2]

  2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方法和价值

  2.1能源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工业生产中,人们对煤炭等资源的使用量较大,煤的使用范围广,但是煤炭综合利用和煤污染处理技术尚且有待提高。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以循环经济的形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活生产污染。低碳经济理念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需要研究碳利用技术,节约煤炭资源的使用,明确高效生产和清洁生产的目的。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通过提高煤炭利用技术,以循环再生的形式实现生产过程的能源再分配。例如在焦化厂需要不进行煤干馏处理,一般是对煤原料进行高温加热,产生获得焦煤等,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煤粉、碳粉等可搜集后再次用于原料加热中,作为二次燃料使用;对于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如甲苯、苯和二甲苯等,可以用于农药、染料、溶剂和洗涤剂等其他合成此材料中。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原材料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等的排放,另一方面则是综合利用煤原料和煤生成物,以废物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形式促进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通过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的改进,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向提高,这也是现代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3]

  2.2发展新能源经济,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经济促进工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工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能源消耗和污染。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是为了通过技术革新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在建立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可以积极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传统的经济生产中,人们习惯利用化石能源进行时生活生产,化石能源属于自然衍生物,化学性质属于碳氢化合物,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这种类型的能源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和大气健康,是有利有弊的燃料。现代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运用先进的科技技术能够开发和利用其它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制取方便,且绿色环保无污染,使用效益高。低碳经济下,要求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因而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代替煤炭发电,也可以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等,减少石油、汽油的使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不仅需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工业技能和减排,同时要积极开发和应用新能源,全面构建低污染、低能耗和零排放的工业经济体系。[4]

  2.3建设公共设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经济,不仅是指在生产领域要做到节能环保,同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提出低碳环保的要求。我国是人口大国,且人口数量正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人们的出行、饮食等均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资源。以出行来说,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同时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污染严重,容易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汽车鸣笛产生的噪声污染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而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政府相关部分需要做好积极引导,鼓励人们低碳出行,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同时倡导文明消费和绿色消费。政府应该加大公共设施投入,如修建地铁,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人们搭乘公共交通共军,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此外对于私家车的购买和出行,政府需要出台政策予以限制和控制。对于园林绿化、防燥隔音实施的建立,政府也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的理念贯穿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养成节约环保的习惯,践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维护环境保护工程假设成果。环保工程建设不仅包括环境污染治理,还要在政府部分的协作下,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出行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经济的生活服务,引导人们环境保护从身边小事做起。[5]

  3结束语

  现代社会发展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同时需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要求一致,强调在经济发展中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工业污染和社会污染,尤其是要减少、碳污染物的排放。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则是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增加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对于已经形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则需要才有高效、科学的手段跟俊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针对性解决,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文明进步。[6]

  参考文献

  [1]王雷.基于低碳经济视域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价值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xx(08):125.

  [2]周明军.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现状与推进建议[J].中华建设,20xx(11):136-137.

  [3]杨洪镅.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07):425-429.

  [4]马晓翼.低碳经济与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D].上海师范大学,20xx.

  [5]闫卡.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D].海南大学,20xx.

  [6]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xx.

环境保护论文11

  摘要:化工行业是我国的支柱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化工行业是直接以资源为原材料的行业,所以在化工行业的发展中也伴随着大量资源的消耗与污染,这对生态环境等带来巨大的损失与代价。

  关键词:化工行业;循环经济;环境保护;政府扶持

  我国一直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环境的主要举措,而且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为基础,并且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可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而且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本就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本文就化工行业来浅析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化工行业特点

  化工行业涉及门类广,种类多,而且化工行业直接接触原材料等资源,在生产与加工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料,而这些都需要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等条件进行处理,产品的加工与处理势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与社会的安全等问题。加上我国的化学工业相比国外相对来说较为落后,而且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比较的薄弱,技术的落后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2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而且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促进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就是极大的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而做好环境保护就是对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但是我国的生产技术落后等,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发展,这首先需要国家干预,政府支持与社会参与。但是政府只将宣传口号做到实处,还有很多的环节宣传力度不到位,收效甚微。在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件比较难以实现的问题,因为化工行业涉及资源众多,而且在技术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加上我国目前还是缺少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如缺少低耗能的先进工艺技术、废物利用及三废治理技术和产业链之间的连接技术等,使得我国在化工行业开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还是比较薄弱的。技术难达标,落实到实处更是难上加难。

  3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对策

  3.1加强环境立法与政府扶持

  面对化工行业的高能耗,高污染,我国应该加强环境立法,出台相应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在循环经济的立法方面多下功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回收管理等方面的专项法规,如制定高能耗的市场准入标准,做好环境污染的指标控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把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政府应该做好干涉与扶持力度,做好企业循环经济的大力宣传与开展,不仅宣传口号要落实到实处,更重要的是要提升企业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提升企业与人民的觉悟性,要让企业与社会人士都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形成一个良好有序的社会共建设氛围。政府应该拿出应有的'强制态度与鼓励作风,对较好的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要给予资金、政策支持,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要严格制止。产业结构调整也是促进循序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这需要化工企业等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与现状等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再分布,要从长远利益考虑,对现存工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改造。这需要国家的扶持与政府的资金建设投入,这是一项耗费资金的工程,但是后期的效果绝对是显著的。

  3.2做好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

  面对化工行业的高能耗与高污染,我国企业应该建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型技术与手段,企业在生产与加工环节,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机器设备与技术,聘请国外优秀专家来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经验分享,企业要投入循环经济的建设力度,大力促进化工企业能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我国很多的资源如石油,煤矿等资源稀缺,更应该在技术上进行精进化加工。同时可以重点开发和推广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的发展,做好化工相关技术的发展,最好能够形成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形成一条产业链,做好创新能力与技术的发展,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环境保护好,才能让资源源源不断的为人类所使用。提升化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引导化工行业向精细化、高附加值型方向发展,促使行业发展更上一台阶。

  3.3推广化工园区产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化工行业要多一系列的原始资源等原材料进行加工与处理,产业链条涉及很多环节,所以建设化工园区产业基地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最主要的是进行一条龙服务。园区基地可进行资源整合,做好原料的加工与处理,产业项目规划与建设,物流输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园区服务管理等一系列的一体化建设,将园区基地建设要更优化的发展目标迈进,做到健康有序的发展,最终可以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环境保护得到长远的发展。

  4结语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路程,不仅需要企业的自觉,更需要国家干预,政府扶持,以及社会大众的认知与积极参与,做好宣传力度,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引进先进技术与经验,做好循环经济产业基础的建设与发展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赵云莉,罗俊韬,孙嫩霞.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大型煤化工装置探讨[J].氮肥技术.20xx年02期.

  [2]袁张燊,康苏花,姜建彪.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进展与对策浅析[A].20xx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xx年.

环境保护论文12

  1 近年的水文水资源环境状况

  当前我国的防洪工程建设还不健全,甚至处于一种严重不足的现状,可见水文水资源环境的预防和控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1 经费不足,基础差

  即使最近几年我国逐渐加大了研究水文水资源的经费,但研究水文水资源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由于我国研究水文水资源的基础差、起点低和相对落后的技术,促使研究的进度很慢。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是水文水资源研究的首要问题,研究的经费问题得不到处理,一些研究内容比较偏门的,投入的人力物力就更少甚至没有人参加,有些偏远的地方对水文数据的采集还是通过人工来完成,导致错误的数据采集率逐步增加。

  1.2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低

  我国东西南北的差异分布,导致我国是个淡水不足的国家,节水技术及制度也是现阶段我国比较落后的,导致大家对水资源的保护观念十分缺失。水利管理部门一直都是通过出水量进行管理、监控,在水文水资源用水制度及技术缺少的状态下,这种模式管理任何作用都起不到。对于一些非传统的水资源利用不得当,随意排放,尤其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还有排放随意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对传统水资源的污染。

  2 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2.1 水文监测设备的应用没有得到普及

  水文环境的研究基础是水文数据,而水文数据的取得大部分来自于水文监测系统。然而,我国的水文监测系统的科学运用还没有得到普及,应用的领域非常有限,而且设备也相对落后。一些高科技、高效率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只是运用在一小部分领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致使水文工作者不能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

  2.2 节水制度与节水技术不健全

  随着水资源环境的日益枯竭,使我国的'节水制度捉襟见肘,节水技术也很匮乏。我国的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控制水总量来实现的。而此种方法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实施的过程内容却很复杂,而水资源管理的实施是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和技术来保障的,如果忽略了制度的建立和技术的研究应用,通过控制水总量来实现节水就是形同虚设。

  2.3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技术相对落后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资源利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也越来越多,而且出现了一些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技术。虽然,我国也采取了很多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措施,但是从应用范围来说还是不够广泛,从技术措施方面来说也相对落后。

  3 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的措施

  3.1 逐步完善各类防洪预案,强化对洪灾管理

  当前,虽然许多地市已经根据实际的防洪减灾需求制定出了相应防洪预案,但是伴随时间推移与社会的发展,这些措施已无法发挥真正效应。故预案的制定必须采取动态化管理,在结合社会现状基础上,严格遵循空间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定期对现有预案进行补充与完善,以逐步完善各类防洪预案。同时,各流域防洪预案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经济发展条件,将其洪灾风险管理划入到地方的经济建设体系中,并明确不同部门与利益主体在不同时期的义务与职责,从而使该预案能够充分发挥出其抵御洪灾的功效。

  3.2 积极构建群众性的防洪减灾机制

  在防洪减灾实践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为水灾的风险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为防洪减灾的众多公共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并提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有效确保地区防洪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为做好防洪减灾工作,政府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形成防洪意识,即在积极做好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做好防洪的宣传工作,积极开展群众性的预防监测工作,如在义务教育阶段,将防洪的一些知识纳入到教材中,让学生从小认识到防洪减灾的重要性,或是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众多形式,向当地人民灌输防洪减灾的必要性认识,以使该地区的人民逐步树立防洪的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伤亡与资金的损失。同时,各级政府间还必须积极做好互相间的协调与沟通工作,以免重复作业的情况发生,并配置专业的现代化装备,以迎合现代化防洪需求。

  3.3 加强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我国每年的水旱灾害损失严重,占自然灾害比重较大,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水文检测部门作为专业性的河流湖泊管理机构,具有对洪水险情进行科学检测的职责,肩负着全国的防洪工作,同时也为防洪人员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因此,要不断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加大防洪减灾的意识宣传,让全民拥有自觉的防汛减灾意识,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国家的损失。

  4 结语

  总之,对于水文以及水资源的调查而言,在大数据时代应该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信息共享,科学化的管理。对于河流雨量和水资源分配量需要经过科学的分配,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 张翰华。 浅谈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J]. 能源与节能,20xx,12:98- 99.

  [2] 李娟。 变化环境下的小流域地表径流模拟预报及坝库功能转换研究[D].宁夏大学,20xx.

  [3] 李坤辉。 论我国农业旱涝防灾减灾法制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xx.

环境保护论文13

  摘要:当代社会,森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对林木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这样一来推动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二来正是由于人类过度的砍伐,使得林业生态的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国策,要不断增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林业经济应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其更富有生态的社会方面的价值,从而促进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经济

  前言

  如今林业产业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同时也是构成我国的生态体系的一个关键分支,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能大力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又能起到对于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作用。但从其传统的发展历程上来说,因为人们缺乏相应的对于生态保护的认识,在传统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这一产业并没有发挥恰当的作用。现在,林业产业所拥有的生态效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思考怎样在做到经济发展规划之前,做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增强其生态效益,成为相关企业必须注意和引起重视的热门议题。

  一、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看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意义

  作为整个森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产业和野生的森林系统一样,有着生态作用,如改善环境质量等等。但是,从当前看,这种环境不是很好,其原本的生态系统不断地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目前,商品的树种不断增多,造成当地的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少,进而致使其生态的作用和能力逐渐降低,最终导致其经济效益持续降低。做好对于生态的保护,不但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在林业方面的经济发展,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全新需要,更有助于落实国家整体的战略目标。因此,作为一个有必要的系统,并且其绝大多数是可以再生利用的,这种生态能源,对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由于人们越来越需要林业,在经济方面以往陈旧的发展方式,已不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将发展的方式进行有效创新,并给予环境保护高度重视,才能在保护生态之余,促进林业经济与其共同、和谐发展。也能由此看出,做到对它的维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对于其环境的保护,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投资,做好环境方面的建设,才能从源头做到这一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二、对于林业产业相关社会功能的论述

  林业作为能源和人类社会有交集的产业,林业产业的发展过程正好反映了人类的行为是如何影响生态环境的。它很多社会的功能,都是由此生成的,一是可以体现出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的作用,从而可以很好的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推动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是通过人类自身的行为,可挽救很多已经濒临灭绝的树种,因此它还可以推动文化的进步,还能起到延续的作用。

  (一)分析林业产业相关的生态功能

  作为森林的生态系统的一个分支,林业还有着和森林生态一样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由于其本身就很繁琐,就通常而言,这一系统主要包括四部分,地表的植物、灌木以及草和乔木,他们又能细分出多种不同的类别,所有生物关系复杂,一起构成整体的生态系统。从这个角度说,林业能够很好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保护水土资源。和湿地的系统一样,森林也具有巨大的保水功能,它可以依靠地下全面的、复杂的根系,在对自然雨水进行吸纳、收集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减小水的蒸发量,从而避免水土的流失。3.对生态资源的平衡。森林能够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的水和食物,还有生存活动的空间,因此它是很多野生动物依赖的地方,同时又因为它是保护的屏障,避免了一部分的人员对当地的干扰。比如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在努力调节之后,当地林区的环境不断趋于安稳,并吸引了很多的珍贵的动物加入其中。这类野生动物是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能够很好地平衡当地的生态资源,这些都离不开森林的天然保护。4.调节林业的'生态。近些年,人们逐渐认识到气候这一严峻问题,伴随现代产业不断的创新发展,造成了很多空气、气候方面的问题。而森林不仅能够吸收有害有毒的气体,对空气进行净化,释放氧,还能够很好的调节气候。根据有关数据表明,位于林区附近的城市,空气和气候,和没有林区的地区进行相比,都要优越很多。

  (二)对林业产业相关经济功能的论述

  除生态和社会功能外,林业还具有重要的经济的功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循环资源,也是一种紧缺的资源,它很好的促进了生态社会的健康发展。由于树木本身就具备经济能力,而木材更是被普遍运用在各个领域,遍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是由于过度追逐经济利益,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因此需要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必要的改进,以有效提升其生态效益。

  三、基于林业生态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措施

  (一)加大对于林业生态环保的建设力度

  林业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的任务,为了发展林业经济,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建设力度,为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要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使得人和自然能够和谐共存,发挥人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把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紧紧的结合起来。不但要进一步平衡我国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还要促进其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

  (二)加大对于林业产业环境的保护力度

  我们必须要承认,对于其保护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因此也需要相关的部门加强宣传倡导工作,让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意识到保护林业生态是多么的重要的一件事。只有他们认识到对于林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其保护的行列中,从而将保护和发展这两项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发展。此外加大这种宣传力度,也有利于全社会了解相关的产业,从而更好地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和资金的投入,更好的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

  (三)优化林业生态保护相关法规条例

  我国地域广阔、森林资源极为富饶,林业企业遍布各地,但由于近年来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社会对于其需求不断增多,加之一些违法分子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攫取经济利益,造成这一系统被严重破坏。因此我国政府应该针对这一问题做好相关工作,健全有关法律,通过法律的方式,避免各种违法现象发生。并利用各种支持政策,吸引广大行业对于其投资,更好地促进林业产业的经济发展。

  (四)认真贯彻并执行相关的方针

  要想做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相关的方针,重视其特有的生态的作用,加大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经济、社会这三者能够协调发展。对于一些新政策,一定要满足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以及当代经济发展要求,在调动相关工作人员对其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做好相关建设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相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大力发展混农经济林模式

  这主要指的是利用一些自然的条件,结合相关的社会背景,并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在保证相关资源得到保护的基础上,栽培一些经济的植物,如食物、药用及蔬菜等,从而形成良性的物质循环系统,实现一种现代化的林农能够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更具稳定、高效、合理的功能。不断提高相关资源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发展相关的经济。

  (六)大力发展林业生态旅游,推动其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林业生态的旅游项目,已经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不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很好的的宣传方式,不仅为其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还在人们的旅游中强化环保的意识。值得关注的是,各地要做好对于当地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和发展工作,依据当地资源的特点和它所具有的优点,统筹各方面的发展,合理地进行开发和使用、科学进行发展方向的设定,在做好环境保护的同时,实现当地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七)注重林业资源多功能的发挥

  在对整个系统进行保护过程中,必须合理的利用,这是大势所趋,在发挥其生态功能的同时,注重发挥相关的经济功能,重点做好保护工作,最大程度发挥其生态功能,为促进相关的经济发展提供前期准备。在此基础上,前期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时,必须很到位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其自然的发展规律,顺应趋势,确保能够得到合理利用,方能兼顾到经济和生态两者利益同时发展,共同进步。此外,还必须很好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建立规范和秩序的市场,加大对其经营风险的预防,保证林业经济能够得到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八)推动城市环境与工业的协调发展

  国家不断加大对于环保事业的投资,现代化的环保理念也正逐渐引起人们注意,人们要求改善城市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应将绿地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重视保护环境。为推动城市的工业能够和环境和谐发展,必须对一些生态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合理利用林业资源,积极保护资源,做好对于相关产业的规范,使得经济和生态环境能够和谐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环境与工业能够协调发展。结束语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在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还要很好的发展相关的经济,这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是顺应时代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和谐共存的必要方式。因而,我们应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行的力度,做好对其建设和保护,贯彻和执行相关的方针,全力发展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保护当地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森林旅游,注重其资源的多功能发展,从而促进工业和城市环境能够统一发展,在保护好环境的基础上,推动林业产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乾明,李珍.林业经济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xx(27)

  [2]李春雷.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道路及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xx(30)

  [3]廖冬云.毕节试验区林地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林业论坛,20xx(03)

  [4]唐广文.循环经济在林业经济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09)

环境保护论文14

  随着城市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愈加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且,从某种程度上,城市的环境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还在一定程度L影响了我国工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只有对城市环境污染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逐步改善城市的环境,才能逐步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所以,本文笔者就从以下儿个方面逐步探讨如何来促进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希望能够为城市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1.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整体规划

  在当前城市环境污染中最为突出的是大气污染,为此,要做好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就必须有效地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整顿大气污染时,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理,其中,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所排放出来废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而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燃烧方式,不断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天然气、清洁电力等方面的能源,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空气中所存留的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化学物质。在工业生产方面,政府要能够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合理地调整工业生产的地理布局,采用先进的废弃处理技术,将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气逐渐转变为可利用的资源,同时,我们还需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允许其生产,在城市大力提倡使用电动车或者是自行车等一些代步工具,并且还要不断注重城市绿化的普及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注重加强对水污染的治理规划

  在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水污染非常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作为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重要整治对象,这就必须要对城市中的污水进行对比分析,査看城市水污染的来源,科学全面地分析和掌握当地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措施。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要能够改进较为落后的水污染处理方式,不断提升城市污水的治理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各项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的综合整治工作,才能更好地做好城市水污染的治理和保护工作,切实推动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城市噪声污染的治理和保护工作

  随着城市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噪声污染也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环境污染源之一,我们都知道,通过种植绿色植物,不仅仅能够起到吸附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减弱噪音的传播。鉴于这种情况,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务必要设置一系列的噪音隔离带或者是生态长廊,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噪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4.注重城市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从一些国家的经验看,要想建设一个节能环保的社会,首先要使民众树立新型的生活观,让节能环保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习惯中去,让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芬兰,不少社区每年都要举行大规模的节能教育。每年冬季开始时,一些社团就会挨家挨户地发放有关节能的资料。近年来,即便是在能源相对比较充足的美国,节能教育也越来越普及,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相关课程。密歇根州的凯迪拉克县通过节能教育,在15个月的时间里就节约了16万美元,而这个县4年投人节能教育的费用预算是6万美元。

  在新时期下,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加注重城市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这就必须要从思想意识上逐步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为此,这就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城市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才能更好地从源头上加强环境的保护。而且,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群众环保工作的先导,只有不断加强对城市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巧妙地利用多元化的立体手段,及时对社会大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建立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机制,并向群众逐渐普及各种环境保护的常识,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环境保护认识上的盲区,其中,我们可以借助报纸、新闻以及广播等多种多媒体手段来进行宣传,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宣传效果。尤其需要加大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中就包含了相当重要的环境保护理念及做法。

  5.结语

  总的来说,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成效,这就必须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对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国策,要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整体规划,对固体废物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同时注重加强对水污染的整顿规划。另外还要注重城市噪声污染的治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只有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才能更好地推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环境保护论文15

  摘要:在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中,采矿事业为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采矿过后环境的治理也成为了一个难题,为了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切实改善矿山人民的生活环境,国家应当加大对矿山环境治理的力度。在治理矿山的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方法就是采用化学技术进行环境整治,虽然这种化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矿山环境,但是这种方法却也存在着众多的弊端[1]。

  关键词:化学技术;矿山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1化学技术在矿山环境保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在进行矿山治理时不了解具体情况影响治理效果

  人们在进行矿山环境的治理时,通常会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会使人们在对矿山环境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直接应用化学技术进行治理,这种错误的做法会使矿山受到二次污染,加重矿山治理的难度[2]。在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时应当在一开始就对环境污染的种类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理。即使人们对化学试剂的特性及其化学性质有所了解,但依然不能完全的去控制化学试剂的作用范围,使用的化学试剂可能会污染当地的水资源,并且使污染随着水资源的流动传递到各个地方。

  1.2化学处理技术众多无法选择适合的化学技术

  科学家在进行矿山环境的治理时采用的化学技术,是通过将空气和水资源中的污染物分离出来,并且对分离后的水和空气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再次回放到矿山环境中,在这种处理过程中,化学处理技术和化学试剂的选择是关键所在[3],但是随着现在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污染物也在不断的出现,新出现的污染物具有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特点,这为污染的消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想要消除新的污染,应该对这种新的污染物进行研究分析,找出相应的处理方式,尽量减轻因使用化学物质而造成的矿山环境的再次污染。

  1.3在化学反映上存在长期反应和短期反应

  选用化学技术对污染的矿山环境进行治理,是凭借化学物质之间的相关反应来进行的。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可以是对环境无污染的物质,也可以是对环境产生更大污染的剧毒物质,这些情况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参与化学反应的原料和产生化学反应的时间。在化学反应中如果选用的是易于挥发和易于溶解的物质可能会在还没发生反应时就已经进入了大气和土壤中,这种情况的发生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人们在化学反应的时间控制上无法做到精确,反应迅速的化学试剂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反应生成对环境没有污染能力的物质,剩余的化学试剂开始和新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反应,这种不在研究人员计划之内的化学反应对环境的作用无法进行预测,其反应产物可能对环境无害,但是更大的可能是会对矿山的.环境造成破坏。具有长期反应周期的化学物质,有在没发挥作用的就失去价值的可能,对于这种可能发生的事件,研究人员应当及时的发现,在这种意料之外的化学反应对矿山环境造成更大污染时能够截断源头。

  2解决化学技术在矿山环境治理中的不足

  2.1在技术的选择上要进行合理选择

  在当今的社会中我国的轻重工业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轻重工业在进行生产的同时也会释放出大量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和有毒液体。在采用化学技术对这种现象进行处理时要注意根据环境和污染物的类型进行科学的选择,在对化学试剂进行投放时一定要做到准确适量,控制住投放各种化学试剂的比例,使各种化学反应在能够在控制之中准确进行,从而治理矿山的环境污染。经过精确控制用量和使用前污染物种类的确定,即使在经过化学技术的处理后无法将污染全部消除,也不会造成更大范围内的污染。污染治理人员在研究污染种类后,应该制定出详细的策略方案,使工作的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达到治理环境的最大效益。

  2.2在技术上通过研究解决问题

  矿山环境的治理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付出自己辛勤的努力和智慧的汗水。在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的过程中,需要在多个方面按序进行,例如在进行治理之前应当先对当地的矿山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在需要治理的地方进行取样,在取样之后将采集的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并在一段时间内不间断的进行记录实验进程和样本的变化情况,这些实验数据会为以后在矿山环境的治理提供相关的实验数据基础,在得出实验数据后,在较大的实验范围内进行实际的治理操作,观察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查看试验后实验区域是否产生了新的污染物。

  2.3在矿山的治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绿色化学的使用

  环境治理最好的做法就是做到无废物排放的绿色治理,这种绿色治理能够实现废物利用率的最大化,减少因化学反应造成的化学产物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在环境的治理过程中,治理人员应该大力的推广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不断发展能够促进一系列的绿色农业的发展,在推广绿色化学的情况下,应结合相应的技术使产生的最终产物能够再次被回收利用,从而造福民众。处于矿山环境的企业应该加大对自身技术的改进力度,加快技术的创新,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只有在源头控制住污染的产生才能达到改造矿山环境的根本目标。政府在矿山环境的治理过程中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不遵守法律法规造成矿山环境污染加重的相关企业进行处罚,对企业的负责人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督促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政府对矿山环境治理者应当起到监督作用,防止在环境的治理中乱用化学技术,造成更为严重的化学污染。

  3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矿山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矿产资源开采过后,矿山环境却遭到了污染,这种污染使得矿山的环境急剧恶化。开采矿山后的环境治理与恢复是世界各国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讲出了我国在治理矿山环境采用化学技术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策略。治理人员在进行矿山的治理时对环境情况的不了解以及在治理过程中乱用化学试剂会导致矿山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在对矿山进行治理时应当对环境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考察,对化学试剂的应用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只有做好这几方面才能在矿山的治理上有所成就。

  参考文献

  [1]曲鑫.简述矿山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与防治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xx(16):226-227.

  [2]何淼.中国矿业用地法律政策博弈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xx.

  [3]滕永波.地下金属矿山绿色产业链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xx.

【环境保护论文】相关文章:

环境保护的论文06-07

环境保护的论文11-02

环境保护论文06-07

[精选]环境保护论文06-25

(热)环境保护论文06-14

[热门]环境保护的论文06-11

环境保护学生论文02-26

环境保护学生论文08-16

环境保护论文(热门)06-11

风力发电环境保护论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