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自动化论文>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时间:2024-07-03 08:25:15 自动化论文 我要投稿

电气自动化论文[合集]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气自动化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气自动化论文[合集]

电气自动化论文1

  1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定义及运用现状

  工业电气自动化指的是用于工业生产的电气自动化,它能够降低人力资源的工作强度,使人们从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在一定条件下,它还能实现自动化操作,取代部分简单的脑力劳动。同时工业电气自动化还能提高劳动人们的安全系数,在面临恶劣环境和危险工作环境的时候,工业电气自动化可以代替人力资源来进行工作。虽然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项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但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对数字技术的重视还不够、自主研发的力度不够、质量不达标等问题,研究工业电气自动化在生产中如何应用的同时必须考虑这些问题。

  2我国实现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新科学技术研发成果正在纷纷涌现。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电气自动化的发展,那么现代化生产也就等于失去了根基。在我国的工业生产当中,已基本实现工业的机械化,故在工业的电气化发展当中,应该注重研发实现自动化的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作为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技术,其自动控制系统体现了先进性与科学性。大力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产业生产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增进经济效益,还能够使我国信息化发展步伐加速,帮助我国实现电气的工业全面化。

  3如何把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于生产中

  3.1工业电气自动化在生产中运用时,必须要重视数字技术。现代是一个数字时代,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于生产中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持,数字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性价比高的特点,它的这些特点与工业电气自动化工作效率的提高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中,利用数字技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实现自动化操作,取代部分简单的脑力劳动,减少因人体困乏而造成的工作损失。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中应用的性价比非常高,他能够迅速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判断,减轻了人们的脑力劳动,既节约成本又节约时间,还能达到高效又安全的效果,使实际工作量大大减少了。数字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现代工业生产的效益性,因为它能够在最短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2工业电气自动化在生产中运用时,必须坚持不断创新自主研发的科学理念。首先,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是连接着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媒介,也是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主体,企业特别是大型工业企业在主要国家的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应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在提高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时候,可以通过自主研发的方式来进行,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为实现自主研发提供内部条件,如果没有企业的运用,任何科技成果都难以成为现实生产力。

  3.3工业电气自动化在生产中运用时,要注重质量的保证。我们知道,很多工业电气自动化生产都是流水线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存在着粗制滥造的问题,在质量上没保障。究其原因,很多企业都将企业生产结果和生产过程的管理进行本末倒置,如钢铁电气自动化,大多企业只关注产钢量的多少,而不对具体的检查工作做好把关,这样就会导致工业电气自动化工程的整体工作松散无序,在质量方面存在漏洞,威胁着工业生产的安全以及质量。企业必须重视工业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首先,要培养大批专业的工业电气自动化人才,工业电气自动化作为一门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必须要有相应的专业人才来进行操作,好在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前景广阔,国家也有政策扶持,各地高校也纷纷开设相关课程,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其次,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只有质量上去了,成本下降了,企业的竞争力才会提高。企业务必要重视自己的产品的质量问题,在工业自动化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业生产产品质量的监督力度。

  4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于生产中的意义

  4.1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于生产中对企业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要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就要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而工业电子自动化系统中,具有智能化、互用性与开放性等特点,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的各个层面。故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将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于生产中,有利于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它不仅仅可以提高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利于企业建立环保形象。

  4.2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于生产中对国家的意义。我国在国际大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工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能够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有利于改变现代工业的发展情况。工业电气自动化坚持不断创新、自主研发的科学理念,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进行。它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技术,发展空间广阔,还能带动新产业发展,从而吸取更多人员就业。此外,将其运用到生产中,不但可以增长国民经济效益,还可以缩短我国在生产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5工业电气自动化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较以往的生产方式节约资源与降低生产成本效率,其应用可以有效促进现代化工业发展,从而为我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我国电气化技术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实现其广泛应用,可以从根本上缩短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生产水平差距,从而更快更好地促进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要使其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提高本国的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研发能力。如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环境政策等,为企业自主研发提供一个可靠的、稳定的发展空间,以便其更好地研发新技术与提升创新能力。随着世界各国对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关注度提升,我国应当更要重视起工业电气化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其进行规模化和规范化,以达到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发展新局面。从目前我国的国情和工业电气自动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上将会向着分布式与开放式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前景广阔,它的应用能够使很多劳动人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在应用的过程和结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希望企业和国家不断提高工业电气化水平,迎来工业电气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劳动人民造福。

电气自动化论文2

  引言

  电力电气设备的有效组合是提高电力系统自身运行效率以及技术人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对电力系统高效工作效率的发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旦电力电气设备陷入运行风险中,就会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以及电力行业的发展,因此,在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中有必要广泛运用自动化元件技术,以此满足电力电气系统对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实现电力电气系统的有效运行。

  一、电力电气设备的非自动化运行风险

  在电力电气系统的运行中,有时候势必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和调控,在此过程中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证,稳定运行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证,因为有可能出现触电事故,而对于工作人员的手动操作,其运行的安全系数也比较低。而且电力设备在进行电能的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可能因为线路故障而让设备失去控制,进而对电力电气系统造成一定损失,也有可能损坏设备,危害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通过自动化元件技术的应用加以解决,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安全。

  二、研究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盛,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上升,同时经济的繁荣有效也使得我国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完善和发展了竞争机制,施工企业想要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空间,就需要使自身工作效益加以不断提高,这也使得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的应用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条件。而另一方面,电力系统中的`相关操作和调控等具备一定的技术性和危险性,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势必要保证电力电气设备的质量以及生产高效性,进而才能进一步的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从而让电器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相关节能技术在自动化元件技术中加以应用,使得电力资源的生产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得到有效的减少,同时也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能耗,促进了电力企业社会效应的提高,进而使其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三、当前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的实际运用

  对于当前的电力企业来说,自动化元件技术的应用使其实现了电力电气的自动化,提高了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满足了生产需要,同时也让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1)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

  晶闸管的出现代表着我国电力系统电气设备进入了运行控制的时代。当前,我国电力行业虽然广泛使用直流与交流的传动控制系统,但是随着交流变频技术的出现和兴起,使得电力系统中涌现了一批全控型自动化元件,例如GTO、GTP等电子电力开关,不过由于各个厂家生产的电流和电压额定与开关时间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电力电子开关也应用在不同的领域范围。其中GTO是一种用门即可关断的高压器件,其具有较低的关断增益,基本为4.5,不过它需要在一个较大的关断驱动电路中才能有效的实现,并且其通态压降要高于普通晶闸管很多,同时该器件开通的di/dt以及关断dv/dt都限制了GTO的推广和运行工作。而GTP,其各项器件参数都会极大影响到GTP本身的二次击穿现象以及其安全工作区域。而且其电路具有较大的复杂程度,在日常使用中想要很好的掌握是较为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它的热容量较小,不具备较高的过流能力,因此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电路的驱动电路的保护,所以不断扩大了对电路的压力。

  (2)变换器电路向高频方向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电子器件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逐渐加快,这也让变换器得到相应的更新,当在进行普通晶闸管的应用时,直流传动的变换器主要负责相控整流,在更新换代中,其功率因数得到了提高,高次谐波的电网产生的影响也到有效减少,同时发挥其一定的积极作用,实现了在低频区电动机的转矩脉动问题的解决。就PWM逆变器来说,它其中的电流电压谐波分量所产生的转矩脉动会在定转子上产生作用,这样就导致电机绕组产生振动,进而产生大量的噪音。而且在高压大电流的基本情况下,电力电子器件会有导通或者关闭的状态出现,因此极大的损害了开关。也就是说开关的存在,很大的限制了逆变器工作频率。

  (3)逐渐完善了交流调控理论

  就电力矢量控制来说,其理论基础在于模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式,但是在实际中,这种解耦方式是将异步电动机模型向直流电动机运行模式进行等效转换,这也使得其实际的控制效果并不能与数据的分析结果保持一致性。而直接转矩控制是通过对空间矢量分析模式的利用,来直接转矩控制电流电动机。这是对定子磁场定向的利用,并对离散的两点式调节的借助,进而产生的PWM信号,从而最有效的直接控制逆变器的开关,进一步对转矩的高动态性能进行获取。在理论上,这种方式更具新颖性,同时还具有简单的控制结构和直接的手段,是一种新型的高静动态性能的交流调速方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顺应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的应用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为了使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性能得到有效提高,提高电力电气系统的管理水平,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实现环保节能,减少电力电气系统的运行成本,促进电力企业良好经济效益的获取。

电气自动化论文3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其主要功能是将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化操作和处理,提高电气工程运转效率,减少员工的压力和工作量。本文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展开探讨,分析其智能技术的实际运用与具体操作。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应用探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逐步向智能化、自动化、科学化转型,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但方便了人们的起居饮食,还被应用于工作科研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电气工程领域,智能技术用以协助自动化控制,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计算、统计、处理等工作,满足了电气工程的日常工作量,减少人工计算的出错率,提高信息交换效率的同时减少重大问题的出现,其操作技术越来越成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具体特点

  1.1无人化操控与自动性

  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操控中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其自动性,而智能技术的充分运用,大大提高了无人化操控与自动性的工作效率,使自动化操控更具科学性。一方面,智能技术的运用能够满足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无人操作的基本要求,并且比传统的人工作业效率高;另一方面,只需针对工程的基本工作内容编制智能程序,便能实现其自动化操作,降低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还能提高质量和效率,不光适用于电气工程的具体应用,还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1.2对数据的处理准确性高、一致性强

  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最主要的作业内容便是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面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流通,计算工作量庞大,信息评估分析复杂,传统的人工处理可能存在压力大、工作量多、出错率高等难题,但这在智能技术面前便是小菜一碟。通过运用智能化控制器,任何数据和信息的登记工作都不会被遗漏、出错,并能够进行准确高效的计算和评估,即使在面对不常使用的数据信息,依旧能够根据工作需求展开分析评估。由此可见,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呈现出准确性高、一致性强、可控性高等特点,控制过程简单且方便,针对对象范围大,是帮助电气工程长久发展的有利技术。

  1.3数据信息可视化

  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经常打交道的对象便是各种流通传播的信息数据,对于庞大的数据内容,倘若不能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变化与调整,工作人员便不能正确分析工作是否出现差错。而智能技术能够针对已收集的数据形成直观的图像或者文字,将难以理解的数据信息转变成简单易懂的图形,方便观察与分析。

  2智能技术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意义与重要性

  2.1智能技术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智能技术不单单运用于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在其他行业领域中涉及面也颇多,因此其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科学性,不但帮助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有效运转,还是其理论基础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智能技术在长期的电气工程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实际操作的经验和专属的理论基础,为其工作运转编制了专有的程序语言;另一方面,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积极采用智能技术的有利部分,根据其科学原理找出适用于自身领域的基本功能,对技术手段加以改良和优化,并主动借鉴其他领域中智能技术的优势。智能技术的益处不光在于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成本投入,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更重要的是为电气工程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整个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系统运行。

  2.2智能技术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更加简洁、准确

  对于工作复杂、数据量庞大的电力系统,智能技术的运用能将其简洁化,并提高自动化控制的准确性。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常常会出现相关参数变化,这将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与有效管理,给其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而智能技术的应用能简化电气系统的工作流程,优化、完善自动化控制性能,并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参数变化造成的工作事故,从源头上解决事情,才能减少电气工程工作出错率,优化自动化控制,有利于提高整个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与操作

  3.1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病因进行有效诊断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常常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工作事故,造成电气工程系统出现故障与损坏,无法正常工作。面对此种情况,倘若采取传统的人工诊断法是无法正确判断出事故病因的,不仅需要专业、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并且整个诊断过程难度大、过程复杂、要求严格,诊断过程如果出现偏差或者失误,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检查工作便前功尽弃。因此,人工检测是无法满足高要求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需求的,积极利用智能技术,充分发挥其高度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在诊断过程中能将失误和出错降低到最小,不仅大大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还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电气企业的经济损失。

  3.2优化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整体设计

  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工程的设计与配置,他们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人工测量和改进,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而且工作效率低、质量不高。为保障电力工程的高效运用,电力企业便提高了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不光需要专业的设计知识还要具备高度的计算能力。而智能技术的运用能够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利用专业的软件设备进行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基础设计,将人工化转为智能化、科学化,将智能机器测量替代传统的人工测量,不仅大大提高了设计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与精密度,还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益与质量,增多设计样式和内容,保障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正常高效运转。

  3.3通过PLC技术加强电力工程系统安全度

  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经常运用到PLC系统这一项智能技术,作为主要的辅助系统,其协助控制室进行自动控制或者手动控制,并能够通过其他的传感设备和机器进行远程传输,根据现场的传感器内容进行显示屏的实际监控和操作,是协助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有利技术之一。一方面,该技术的运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电气系统的自动操作性,并且实现了远程控制与数据传输,方便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PLC技术的监管功能能够监测电力系统工作是否正常运行,提高其安全性。

  3.4神经网络系统的控制

  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常与大量的数据“打交道”,有效利用神经网络系统能够针对以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反向学习法进行电气驱动系统的监管与测量,得出具有前瞻性的数据反馈。另外,神经网络系统还具备极好的抗噪性能,面对数据与信息的处理工作,能够在没有控制模型的状况之下展开分析。除此之外,高度的可靠性也是神经网络系统的一大优势,面对大规模的数据与信息,系统的多个传感器能够进行同时工作,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不会出现系统故障、紊乱现象。

  4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4.1智能技术应更加科学化、实用化

  当前,我国各行各业纷纷采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不单单局限于汽车等交通设备建设领域,还包括一些机器、电器的生产制造,其涉及面广、运用范围大、适用对象多。因此,在今后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积极运用智能技术,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置适用于各行各业的智能技术,开发新型智能管理系统,将智能技术的运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实现其科学化、实用化。推动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将其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摒弃不符合实际需求的不合理设计,使智能技术逐步向人性化转型,服务于大众的基本需求,满足市场企业的发展要求,才能实现多样化发展。

  4.2智能技术应更加广泛化、商业化

  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倘若想要在激烈的市场浪潮中长久发展,单独依靠智能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智能技术广泛推广,促成其面向市场,更加商业化,具备效益性。首先,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应广泛融入于市场大众的生产生活中,不能局限在单一的电力工作内容中,应提高眼界,开阔发展前景。企业能够开发新型自动化控制系统,例如交通控制自动化系统、经济管理自动化系统等等,转换思维,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有效利用于其他领域,并将生产产品进行大力推广和销售,实现二次利用,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运用不断发展成熟,作为电气工程最主要的环节之一,智能技术优化了自动化控制的工作质量与效益。智能技术的自动性与高度的一致性保证了电气工程数据采集、评估的高效性,数据的可视化方便了工作人员直观的分析与评价。除此之外,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对事故病因进行高效的诊断,提高整体的设计效率与质量,还能利用PLC技术、神经网络系统进行数据的整体把握和分析,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今后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运用范围大、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李晓锋,黄华飞.探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经营管理者,20xx,(25).

  [2]韩福琴.探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发展[J].环球市场,20xx,(1):90.

  [3]吴鹰.浅谈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探析[J].科研,20xx,(12):00052.

电气自动化论文4

  [摘要]计算机技术在科技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已应用到各个行业。计算机技术能快速传播信息,使人们的工作生活更加高效。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将会提升其人工智能效果,实现生产、流通等交换互通性,降低人力资源、生产成本的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运作使电气自动化控制发展到全新的阶段。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电气自动化控制主要研究电气工程学,保证电气工程系统正常运行,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地处理分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更快地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实现机械自动化。这种人工智能技术将会使人工操作与控制发生脱离,实现人工智能与电气自动化的结合。电气自动化控制是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最为直接的结果,同时也是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会不断提升生产效率。

  1人工智能技术含义

  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人类活动的模拟,并且能对相似人类活动发出指令,还能解决传统科学中复杂的问题,这是人工智能技术最为突出的特点。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了数学、哲学、工程学等学科,在计算机技术引导下综合运用了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为人工智能技术是对人类大脑的一种全新的模拟,在大脑的控制下由机械完成一系列的复杂性行为反应。这样能提升工作效率,保证人类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对信息进行采集,在问题的处理上比人类大脑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复杂性脑力活动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将会降低人工成本,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设计思路不断地扩展,人工智能产品丰富起来。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应用使人们能更好地解决人类不能直接面对的问题。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对因素进行合理化推断,并且提升对产品的保护,能更加全面地规划电气自动化控制效果,使生产效率不断的得到提升。

  2.1优化产品设计

  传统电气产品在设计时主要依靠设计经验与试验手段,设计出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技术含量较低,并且工作较为繁琐,不能够保证大规模的生产活动的'开展,设计需要较高的时间,影响工作效率地提升。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科技生产建设不断投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全面提升,在电气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生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会提升人工生产效率,并且在制作上更加精良,实现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水平的提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还能为企业生产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

  2.2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预防处理

  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会出现运行设备故障等问题,这种情况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较为常见。因此,完善人工智能化将会有助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顺利进行,并且会根据设备运行故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这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能发挥较大的功能优势。变压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可以采用传统的分离方式对气体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的结果判断变压器发生故障的原因。但是采用传统的分析方式会在检修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浪费,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并且在检修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同时还不能保证检修的正确率。这样很容易出现误诊情况,将会进一步影响到电气自动化控制效果。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优势体现在维修预防等方面,并且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自动匹配专家技术进行指导,将类似的故障进行对比,并且根据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找到其他的解决方式。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故障问题进行分析,能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时间、节约大量的资源。

  2.3简化控制流程,提升运行效率

  电气产品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相比较其他产品过程较为复杂,并且生产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地控制,对于操作水平要求较高。电气产品内部结构较为繁琐,细部特征较为明显,不容易进行整体性把握,对于工作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一点小小的错误都会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将会直接导致生产停工。为了能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有效运行,工作人员在面对问题时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化技术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进行简化处理,保证操作的有效性。人工智能化相比较传统方式能快速地收集资料并进行必要地分析整理,在第一时间发现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在整个控制过程中会降低检修时间、保证成本的有效运用,能够更好地控制电气自动化的运行。

  3结语

  计算机技术使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完善,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人工智能化技术的影响下实现了更新进步。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并且受到各行业的认可。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提升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笔者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认为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前提下,人工智能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控制相互促进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马仲雄.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11).

  [2]贾刚,张萌.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xx(27).

  [3]丁望松.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电子制作,20xx(11).

  [4]孙爱文.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xx(23)

电气自动化论文5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不足

  1.1自动化水平不高,效率低,制约了企业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主要特点就是提高工作效率,高水平的工作效率也是衡量工业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换句话说,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行业的发展。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平在各个企业中体现最为明显,不同企业的应用水平各不相同参差不齐。由于自动化水平低,工作效率低下,一个企业要想在这个行业里面脱颖而出非常困难。只有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设计出快捷、高效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才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在行业竞争中获胜。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新时期的产业机构调整中遭受淘汰,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水平不够,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率偏低,制约了企业自身的优化升级。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投入成本增加

  由于目前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都是企业在自身建设中通过工作人员,结合当前技术和自身的经验而建设这些系统,需要自己探索,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资源,这就增加了经济成本,这些投入成本的提高就不利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信息传递问题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不仅在工业领域,也应用到了商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在这些领域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但是,因为每个企业都是根据自身情况建设系统,所以在数据交流时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对称,这就不利于数据信息的传递,增加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运营成本。

  2.如何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保障,它也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尽管目前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还不够完善,但是整个学科还是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前进趋势。所以,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及时处理,只有这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才能不断完善、不断向前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设。下面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些应对措施。

  2.1建立通用的系统网络

  只有建立通用的网络系统不仅能保证商业之间信息交流的安全和准确性,也能优化资源配置从侧面促进商业信息的流通。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包括多个步骤,企业要将这些技术资源进行融合和优化配置就需要一个通用的系统网络把他们联系起来,从而使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顺畅无阻,这就保证了自动化系统的快捷和高效性,从而促使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建立通用的网络系统在促进企业的信息交流和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在这一方面应该加强。

  2.2创建统一独立的平台

  由于电气化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建设都是各个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和需要而建设的,因为每个企业的应用水平不同所以就会出现系统通用性不强,没有统一独立的平台,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应用和维护成本投入。所以企业在建设系统时就应该要求和鼓励自己的技术人员突破这种兼容性不足的技术障碍,制定详细的计划,按照步骤设计方案,在方案设计之前我们要做到对企业用户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并拟定初期目标;在方案确定之后还要控制好预算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保证整个系统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能够完成。同时要注意满足终端用户的要求,建立统一独立的系统平台,减少企业成本。

  2.3数据对接标准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不仅在工业领域已获得长足发展和完善,也在商业等其他领域得到发展,所以数据信息的流通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在保证数据传输安全、高效和便捷的同时也要实现数据对接的标准化,这就大大减少了时间、人力、物力等成本的投入,也减轻了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一些兼容性障碍,数据对接的标准化建立推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统一,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2.4注重培养新一代的电气人才

  虽然我国目前的'许多大学都设置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但是因为其教学投入成本高,相关专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缺乏,往往很难培养出顶尖的电气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在高校里对相关专业加大教学投入,引进一流人才,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扭转轻教学重科研的教育现状,鼓励师生开展更多教学相关的研究实践活动,努力培养高水平、德才兼备的电气人才。

  3.结束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被应用到多个领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角色,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研究其中的不足,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出方法,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才能有力的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推动相关行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电气自动化论文6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供热建设方面的发展和运用为热力公司的供热系统建设和电气控制技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撑。但是由于受到众多外在条件的限制,我国城市地区的供热系统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技术设计问题和安全隐患问题。为了强化对供热系统的监测和控制,提升对供热建设技术的自动化程度,热力公司需要针对供热建设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问题进行重点研究,特别是对电气安全控制、变电站建设、电网调控等技术难点进行探究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提升供热建设的技术水平,改善电力供热系统的运行效果。

  1供热建设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求分析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包含着诸多技术要点和技术难点,其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程,而热力公司要提升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促使公司供热建设技术水平的提升,就必须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要点中把握自动化技术实施的关键因素,并根据建设的需要研究技术系统的更新和改革。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依赖于电气元件及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发展,而热力公司却往往不具有进行自主革新的能力,同时也会受到知识产权的限制,因而当前热力公司要提升技术的自动化水平只能从技术的要点和难点进行突破,并引进先进的电子技术元件,逐步构建系统化的电力系统,逐步提升技术的自动化水平,最终实现热力公司供热建设的技术改革目标。

  2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供热建设中的应用难点分析

  我国供热建设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享受到更为便捷舒适的供热环境,同时人们也更加希望提升供热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安全程度,供热建设中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发展需要从供热的安全性、实用性角度进行改革,以满足不同居住群体的供热需求。在当前我国的供热系统中,一般建筑通过低压供电的方式满足供热的电力需求,而高层建筑则需要运用高压形式进行供电。在供热建设中,如果采取的'是向某区域的用户单独供给电能的方式,则供电的成本就会大增,且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特别是如果遇到机械的故障或者需要检修的问题时,该区域的供电设施则无法正常供电,该区域只能停电以完成检修工作。而如果在大范围的区域内构建综合性的电力网,通过发电厂、电力网和用户的电路系统将整个区域的电力设备联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性的电力网,则能够实现供电的可靠性、持续性,同时也会大幅度减少供电的成本,提升供电建设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供热建设中,大部分区域已经构建起综合性的电力网,但是这些电力网的构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我国的供热建设中所需要的电压分为多个层级,不同的层级对输送量和输送距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电压越高,其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高,对电力设备的绝缘性能和安全性能要求也越高,但是我国的电力网建设尚无法满足供热建设的多层需求,特别是高压供电的需求。

  3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供热建设中的应用途径分析

  3.1强化电气安全控制,保证用户用电安全

  要保证供热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则必须要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因而在构建配电线路和设置电气设备时,要选择绝缘性好的设备,并通过多种测压方式对电力设备可能存在的电流泄露、电压不稳定等情况进行排查,确保绝缘性能符合电力系统建设的需求。同时要供热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对电力设备的布局进行把握,要保证电气设备与人的距离,防止人因距离过近而发生安全问题,减少危险情况的出现。另外,要把握供电设备的安全载流量符合安全标准,防止出现电流量超标的问题。由于供热设备的热力较高,其可能会对电力设备的绝缘体产生破坏,如果电流量超标则可能会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

  3.2构建自动化控制变电站,满足供热系统的电力需求

  变电站的建设关系到供热建设的稳定性问题。运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替代传统的人人工操控,强化对变电站的监测和调控,从而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热力公司可以通过建设系统化、自动化的监控系统,全方位、全天候的对变电站进行监控,并通过数据模型构建信息记录、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全微机化设备代替常规的电磁式设备,并利用光纤或电缆提升信号传输的速度和敏感程度,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监控,减少变电站操作事故,提升故障处理效率,从而保障供热建设的稳定性。

  3.3实现电网调度控制自动化,提升供热电力稳定性

  电网调度控制的自动化建设也需要依赖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元件的自动化程度的提升。热力公司必须要引进先进的电力设备,构建全网控制的信息系统,并配备大屏显示器和相应的硬件设备。同时还要打造适应与电力系统发展的专属局域网,将变电站、发电厂等与供热建设的信息系统连接起来,构建统一的电网调度中心,提升电力控制的自动型和系统性,满足供热系统的自动化发展要求。

  4结束语

  随着我国供热建设自动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会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热力公司必须要从供热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力系统建设入手,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保障供热建设的电力供给安全,提升供热建设的实际效果。

电气自动化论文7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一章 绪论 11-19

  1.1 课题来源 11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3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6

  1.3.1 土壤压实对作物影响 13

  1.3.2 数字图像处理 13-14

  1.3.3 虚拟植物 14-16

  1.4 本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 16-18

  1.4.1 研究内容 16-17

  1.4.2 技术路线 17-18

  1.5 本章小结 18-19

  第二章 试验方案设计 19-29

  2.1 土钵容重标定 19-25

  2.1.1 压实装置设计 19-20

  2.1.2 容重标定 20-25

  2.2 栽培与管理方法 25-26

  2.3 数据采集方案 26-28

  2.3.1 原位观测数据获取 26-27

  2.3.2 破坏性采样测量数据获取 27-28

  2.4 本章小结 28-29

  第三章 基于图像分析的陆稻形态特征获取方法研究 29-42

  3.1 植物图像获取 30-31

  3.2 图像增强 31-32

  3.2.1 图像平滑 31-32

  3.2.2 图像锐化 32

  3.3 图像分割 32-37

  3.3.1 阈值分割法 33-34

  3.3.2 数学形态学运算 34-37

  3.3.3 连通域检测算法 37

  3.4 植物特征提取的研究 37-41

  3.4.1 图像标识 38-39

  3.4.2 基于像素统计的面积计算 39-40

  3.4.3 基于最小外界矩形理论的叶片长宽测量算法 40-41

  3.5 本章小结 41-42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 42-47

  4.1 土壤压实对陆稻地上部分的影响 42-43

  4.2 土壤压实对陆稻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 43-45

  4.3 陆稻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相关性分析 45-46

  4.4 结论 46-47

  第五章 陆稻植株的三维建模 47-53

  5.1 陆稻的生长机模型 48-51

  5.1.1 陆稻根系的生长机模型 48-51

  5.1.2. 陆稻茎秆、叶片的生长机模型 51

  5.2 陆稻可视化模型 51-52

  5.2.1. 陆稻根系可视化模型 51-52

  5.2.2 陆稻茎秆、叶片的可视化模型 52

  5.3 本章小结 52-53

  第六章 陆稻模拟系统的实现与程序设计 53-67

  6.1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简介 53-54

  6.2 开发环境搭建 54-57

  6.3 系统实观 57-64

  6.3.1 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57-58

  6.3.2 生长机的模块 58-60

  6.3.3 可视化模块 60-61

  6.3.4 形态学参数统计模块 61-62

  6.3.5 坐标变换模块 62-63

  6.3.6 系统模拟界面 63-64

  6.4 仿真结果及分析 64-66

  6.5 本章小结 66-67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67-69

  致谢 69-70

  参考文献 70-74

  附录A: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及工作情况 74-75

  附录B:试验附图 75-76

  附录C:部分源代码 76-86

电气自动化论文8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将电气自动化应用到油田企业中,不仅简化了电气自动化操作程序,提高了油田企业生产效率,还促进了油田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电气自动化在油田企业中的运用和发展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油田企业向长远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油田企业;运用;发展

  油田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正确应用新技术,才能提升油田企业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将电气自动化应用到我国油田生产中,不仅体现了自动化技术的成效,还可以得到较高的生产效益,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必须及时进行分析并研究。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油田企业中的运用

  (一)油田自动化领域开始普及

  第一,油田平台得到了开放式发展。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油田自动化系统开始不断发展,在油田企业设计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EC61131已经成为国家油田公认标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IEC61131中规定了详细的语法定义,有效解决了不同程序间存在的矛盾,已经成为自动化未来发展趋势之一。第二,Windows成为工业标准化控制平台。Windows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易于维护等特点,已经应用到各个企业中,促进了企业发展。随着新型技术的发展,PC控制也在各大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应用,成为工业信息控制的标准化平台。第三,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渗透。一方面,油田生产中需要对企业业务数据进行处理,给企业管理人员展现动态的画面监督和控制,在第一时间反映企业的生产变化过程,提升生产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信息技术向电气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扩展,提高了软件结构、组态环境和通讯的作用,包含新型科学仪器。第四,互联网技术和Internet技术在自动化领域的运用。基于PC控制的系统已经成为人机界面发展潮流,简化了自动化系统操作流程,保证了维护工作的顺利进展。

  (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

  现场总线可以利用串行电缆将计算机、监控软件、智能仪表、低压断路器等连接起来,可以将这些设备的信息转换到中央控制器上,是一种串行连接的智能和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将输出模块转化为执行器和现场测试器。各个检测单元完成机组控制后,可以由监控单位完成报警、打印和过程操作等过程。热注锅炉自动化系统较小,可以只使用一台PLC控制。利用PC上位机实现系统数据的集中监控管理,利用收集的数据操作过程量,显示各种曲线变化趋势,并改变系统限制的过程参数,实现锅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二)现场总线和分布式控制系统应用

  现场总线是连接自动化系统、多站系统的通信系统。可以利用同一条电缆连接PLC的CPU,收集现场设备的大量数据,借助智能化仪器展示系统控制结果。现场总线主要解决仪器仪表、执行机构和控制器等信息传递问题。分布式控制系统主要进行数字控制、获取数据和人机交换监控等操作,具有开放性、高可靠性、易于维护等特点。随着信息的.发展,所有的网络结构都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控制,电气自动化开始发生不断的改革。

  二、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一)产品创新,统一监控

  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必须根据国家提出创新目标,提升自身的创新力,研发操作独立具有自动化的系统和产品,加快创新发展力度,完善市场发展机制。我国主要以中低档国内企业为主,可以根据国内市场发展状况,提升创新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电气自动化平台可以实现自动化系统中的设计、调试和运行维护等操作,降低了产品设计到完成所耗费的资金,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了保证用户操作方便,可以实现设备和网络技术结合,完善网络自动管理控制一体化发展。还可以将现有系统作为中线,接入遥控测量,实现统一控制,保证维护工作顺利进展,减少资金浪费。

  (二)系统结构通用,中线监控

  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对电气控制系统具有很大作用。油田企业必须保证现场控制设备、企业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监督等的正常运行。同时企业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Internet/Intrant实现现场设备监督。实施网络规划操作时,无论是现场设备还是计算机办公系统,选用的网络产品都必须实现办公区域到元件的通讯。为了保证全场作业透明化管理,还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功能,保证自动化在各个区域的正常应用。

  (三)利用计算机监控技术实现系统程序接口标准化

  从监控系统的构成板块上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以远动RTU为核心的监控系统和综合自动化技术控制的监控系统。远动RTU的远动属于集中式,一般将其CPU安装在RTU的数据处理单位,并按照各个功能被分别安装在不同模块中,然后由统一模块进行数据上传下发。除此之外,由于远动模式可以借助串行接口配置人联子系统,保证继电保护和智能设备可以利用现场总线或串行接口等接入RTU。从设计思想上,可以将综合自动化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继电保护完全独立,使用保护监控形式操作,具有自己的装置,可以实现硬件分离。另一种是将监控组件和几点保护集中在同一模块的单元。更快利用现场总线方式实现上位机通讯。借助计算机监控系统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管控一体化,保证维护工作的顺利进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证了设备运行安全。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很大作用。将电气自动化运用在油田企业中,不但可以实现系统和外界网络的连接,还可以利用综合技术实现自动管控一体化,保证了油田企业正常的生产,提升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解福橘.论电气自动化在油田化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xx,(24).

  [2]袁凤君.油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xx,(07).

  [3]李兵;姜莎.电气自动化的初步探讨[J].科技风,20xx,(16).

电气自动化论文9

  伴随社会飞跃式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越发提升,人类对用电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对于电力质量提出了更高标准。火力发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相关系统旨在对电气系统进行自动化的监控,对发电厂内中低压的电气系统进行监控以及保护。最近几年,该自动化式系统已获得相关行业内人士普遍认可,该项系统内结合本文所重点介绍的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能够充分融合它自身独有信息化及网络化特性,不单可以推动火力发电部门向电气信息化及自动化迈进,还可以提高火电厂整体自动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更为可靠安全实现对电气的控制。

  1电气自动化系统对火电厂运行重要性

  此项技术对火电厂正常运行发电作用主要是将监控设备作为主体,而数据回馈信号作为辅助工具一类系统,对设备进行监控的时候将曲线和主接线图等当作对设备运行状况与信息数据测量标准,并把设备动作异常与警告信号第一时间报出,从而杜绝因误操作导致出现危险状况。自动化式系统对设备检修,启停,电量以及流向等情况都可以有效掌握,其高级功能还能达到对特殊数据进行反馈,打个比方结合测控装置脉冲信号对电量进行统计,主站系统线上管理,在线对远距离的定值修改进行核对,对系统本身进行诊断以及简单修复等。

  通常来讲,以往火电厂集散控制技术主要就是对炉与机等进行简单的控制,同样的事情电气系统安全保护装置能够独立完成,比如像电源切换以及自动核磁控制装置等同集散控制装置之间信息交流有限,对于整个系统反映信息也不占多数,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操作造成阻碍,对火电厂运行中事故诊断和解决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为提升火电厂电气系统现代化水平,务必改革以往系统内控制电缆与变送器大量配置情况,将往常硬接线对电气信号连接形式改变成现场总线同智能设备连接形式,使火电厂电气系统生成一张网,结合联网信息整合化多样化特点,使电气系统对数据挖掘的能力得以拓展,实现火电厂真正自动化运行,可以说对火电厂可持续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另外,该项技术应用还是对火力发电有关资源的一种配置优化,因为火电厂资源配置和利用多数情况下对于火力发电效率是有至关重要影响的,假使电厂结合技术陈旧落后,那么对于相关发电原料和电力设备也没办法充分加以利用,就像杀牛用宰鸡的刀一样的道理,并且会造成大量不必要人力物力浪费,设备第一时间也得不到有效维护,这会严重拖慢我国火力发电事业前行的步伐。但是将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应用以后,各类发电资源便可得到充分利用,设备也会得到及时维护。另外该项技术利用人机操作的模式,就确保了人为监督操纵下发电资源最大效能能够发挥出来。

  2技术创新及应用

  2.1电气采用全通信的控制模式。

  想要达成全通信的控制形式,集散控制技术结合自动化技术足可满足对火电厂中单元炉运行参数及时监控所需,对电厂电气系统信息传递速度及安全可靠性也是一种保障,首要处理问题便为热工连锁反应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提高系统后台应用水平与运行速率,对当前电厂系统监控功能进行完善,让集散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可以无缝对接,这样系统自动化发展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向前迈进一大截,最终电气采用全通信的控制模式是可以预想到的,同时也标志着自动化创新技术应用发展已被提上日程。

  2.2构建通用网络体系。

  构建通用网络体系某种特殊程度上是电气实现自动化相关技术的.一种反映,原因是通用网络为系统自动化构建前提,首先要做的事便是将其架构出来,这样火电厂相关工作人员时时监控现场设备参数才能有效达成,创新型电气系统应用也不再是纸上谈兵。架构通用网络为厂级管理集散控制,信息监测以及信息管理系统这些辅助控制系统应用前提条件,现如今我们国家火电厂渐渐迈进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引进自动化技术已经变成电厂实现自动化及现代化的标志,也是提升电力管理,应用与生产必然发展趋势。

  2.3保障控制举措创新。

  传统火电厂运行发电时系统保护及控制手段通常结合报警连锁形式,只是超限情况发生时系统才会报警并连锁出现跳机等波动性运动。但时至今日,因为自动化相关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火力发电时能够依靠计算机进行时时保护和监控,从而系统运行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动作便可相继完成,设备安全可靠性也能得以保障,对系统进行及时保护对故障实现自行诊断,将危险隐患扼杀于摇篮之中,尽可能确保系统自动化保持最佳状态稳定运行,加强对系统各环节各部分有效监控,这也使得火力发电竞争能力与工作效率有了坚实保障。

  2.4单元炉机组的统一。

  为让单元炉最大效能发挥出来,将火力发电相应成本降至最低,所以火力发电时我们引入电气自动化的相关技术,同时这也为火力发电一体化机电监控过渡为机电炉单元控制一种标志。火电厂集散控制技术结合单元制方式对所有运行设备工作参数与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对所收集到参数予以挑选和分析。除此以外,统一单元炉监管模式对所有设备运行状态信息收集是十分有利的,并凭借电厂内信息监管系统对电网整体工作效率进行提升,火电机组自主监测和火电网统一管理也不再是让人倍感头疼的难题。结束语综上所述,伴随网络技术及数字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发展,我们国家电力行业渐渐向新兴技术领域靠拢。现如今自动化相关技术已被火电行业接纳并投入应用,而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更是一马当先具有广阔发展空间,最终达到电、炉、机整合有效运行。而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应用和创新,不单能综合提高火电厂管理运营水平,减少运营成本,就连电厂工作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所以,将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应用于火电厂运行当中,是达到电力生产及管理现代化最终目标,火电厂可持续发展必由路径。

电气自动化论文10

  一、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C语言课程上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将直接关系到本课程乃至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多引入一些经典游戏的案例(如:贪吃蛇等),或者是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案例(如:计算器等);在教学手段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重要知识点的原理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方法上,应由传统的讲授式方法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

  2、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法知识的理论学习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并具备较强的算法设计、程序编制与调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一方面,授课教师需要及时地感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动手实践欲望的敏感期,并及时实施实践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在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时,应安排与实际(或与专业)联系紧密的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另外,由于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学时有限,还应依托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以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项目作为实践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保证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实现学以致用。

  3、结合专业特点,强化重要知识点的教学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中,很多场合下的控制过程都需要在硬件资源受限的环境中实现。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所决定,C语言中存在着很多与其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如:指针、位运算、混合编程等;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如: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在C语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详略得当;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或案例可以留给学生自学,而应重点讲授控制结构、函数调用、数组、结构体等复杂内容,并强化与专业密切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如:指针、位运算、混合编程等)。

  4、完善成绩评定方式C语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若仍采用传统的笔试作为课程成绩评定方式是不科学的。在该课程的`成绩评定中,应尽量增加机试(编程)成绩比重,减弱笔试(理论)成绩比重;或者可以考虑将与理论知识相关的题目与编程的题目共同组成期末测试试卷,以上机考试的形式完成对课程成绩的考核与评定。这样,既能兼顾到理论知识的考查,也能兼顾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试,从而能够较好地实现对学生在该课程上的学习状况进行科学考评。

  二、结语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而言,C语言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针对该专业学生学习C语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在吉首大学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施了上述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电气自动化论文11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电气自动化工程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优先的提高企业控制信息的传递速度,实现对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实时、全面控制,这样不仅能够显着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够节约大量的劳动力以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这对于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针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分析

  (1)集中监控式的控制系统。如果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采用集中监控方式,则需要在一个处理器进行所有的功能,由于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只在一个处理器中进行所有功能,其处理速度势必非常缓慢,同时会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此外,集中监控方式需要对所有的自动化设备进行监控,这样会缩小主机空间,增加电缆数量,这样不仅会降低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还会造成投资成本的增加。

  (2)分布式的控制系统。近年来,DCS 系统在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暴露了许多问题,因为 DCS系统采用模拟数字混合体系,系统的仪表装置依然采用传统的仪表,这样不仅会降低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其维修难度相对较高。此外,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生产厂商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系统的互换性非常低,并且系统的价格非常昂贵,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还会花费大量的成本。

  (3)目前的标准语言规范。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PC 系统具有易集成、控制灵活等特点,受到了众多用户的'青睐。因此,IE、Windows 已经成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采用的标准语言规范。由于采用了统一的标准语言规范,当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故障时,可以根据统一的标准语言规范进行维修。

  (4)信息集成化。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管理层通过利用信息集成化平台,能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嘻嘻等进行查阅、监控以及管理等,及时、准确的掌握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同时,微型电子技术以及配套设备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专业化发展趋势。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设计以及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显着的提高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水平与维修技术水平,进而保证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能够更加高效、稳定的运行。目前,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专业技术以及专业人才的重要性,逐渐的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化培训,同时引进更多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不断的提高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专业化水平,这也充分的显示了专业化已经成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2)安全化发展趋势。安全是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永恒的主题,目前,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逐渐的向安全防范技术方向发展,实现了对安全控制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化控制。对国内市场现状以及特点继续拧分析,应该从提高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安全等级方面入手,针对不同的危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安全等级;从工程设施发展到虚拟的网络层,从硬件设备发展到软件设备,通过加强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安全设计、防范技术的研究,是企业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3)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统一标准能够实现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信息资源的共享与自由交换,这样能够显着的缩短工程的时间以及降低工程成本。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接口逐渐实现标准化,以此保证各个企业实现自由的信息共享,保证软硬件设备的数据资源能够更加方便的沟通与交流,有效的解决了通讯方面的问题。

  (4)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企业逐渐的向结构产业化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技术开发、系统集成等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巧妙的利用社会性质的协作、分工外包等,将部分配套的零件带到市场化,这样能够有效的扩大技术、设备的研究范围与规模。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逐渐的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能够有效的提高资源配置以及工作效率。

  (5)统一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实现统一化,能够实现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周期性设计、测试、开机、调试、运行以及维护等,显着的缩短系统从设计到完工的时间,同时降低投资成本。通过实现统一化,能够实现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统一化、规范化管理,逐渐的实现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通用化,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

  (6)创新化的发展趋势。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市场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不断的进行创新,尤其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应该提高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创新能力,加强对产品的技术创新。各个企业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以创新的技术与功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因此,企业应该尽可能的打开科技创新局面,不断的创新和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实践能力。此外,国家应该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提供优惠的政策环境,将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研发作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7)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各个系统工程的发展和数字化建立紧密的联系,数字化已经成为各大工程系统的发展趋势,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也不例外。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应该以创建数字化、信息化的控制系统为目标,将所有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企业的管理层随时随地能够查询、获得想要的信息数据,实现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

  4 结语

  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就应该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加强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研究,实现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向专业化、安全化、标准化、产业化、统一化、创新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健康、稳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慧祥 . 探究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 [J]. 现代企业教育 ,20xx(9):249.

  [2] 刘艳荣 , 杨振元 .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J]. 现代企业教育 ,20xx(12):557.

电气自动化论文12

  分散控制系统,即以多个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过程控制采集站。分散控制系统之所以能够广泛应用在我国的火电厂自动化控制中,主要得益于分散控制系统较为成熟的应用经验和运行业绩。人们对分散控制系统的特性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并且逐渐接受和认可。火电厂对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有利于火电厂的单元机组热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能够适应如今电力需求连年增大的发展需要。

  1分散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1)分散控制系统的起源。DSC应用试点最早出现在美国,1985年的时候,那时选用的是网厅电厂300MW机组,这就是分散系统控制的开端。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分散控制系统在不断地改进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熟经验,更是推陈出新,打破了DSC的应用只局限在锅炉和汽轮机的热工监视的局面,相关供应商掌握了愈加成熟和系统的经验和技术。经过充分的实践经验证明,分散控制系统是可行并且科学的。我国通过对DCS的不断改进,最终也达到了国际的DCS水平,在火电厂得到广泛应用。2)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分散控制系统的实际运用价值比较高,功能相对分散、数据可共享、可靠性较高等优点让其在与其他控制技术相比之下有明显优势,被电厂和变电厂所广泛接受。我国火电厂使用过的DCS数以百计,至今,使用过的DCS可大概分成3类:多功能控制器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型、PC机总线基础型。我们也不排除今后可能产生其他分散控制系统,比如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控制系统,或者以电厂信息监控管理为基础的控制系统,这也将进一步扩大DCS应用的功能。3)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分散控制系统目前有两个功能性的扩展,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就是其在纵向扩展上面的体现。开放性、数字化、多借点是现场总线的几个显著特点。为避免只靠电缆单一传输的弊端,现场总线技术还可以帮助现场的设备实现在运行中的数字量信息交换,达到双方的共享和控制。现有的现场仪表模拟技术弊端日益凸显,主要是速度慢、精准度低、成本高,不仅不能准确监控,而且浪费大量的物资,得不偿失,在此时,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就自然而然了。并且现场仪表的模拟技术与计算机控制的数字技术不符,还可能会出现使用问题,而现场总线技术则能有效改善这方面的问题,但现场总线技术发展还不够稳定成熟,还需进一步的改进和推广。

  2分散控制系统特点

  1)高可靠性。分散控制系统是建立在分散结构的理念上的,这能够对系统的可靠性形成一个保障。分散结构不仅包含系统功能的分散,还包含地理位置的分散。采用分散结构的分散控制系统可以分散系统的危险性。如果一个设备的某一个部分发生了故障,并不会对该设备的其他部分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并且运用分散控制系统还可以对关键设备进行冗余配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系统的运行的可靠性。在DCS系统中,也不乏一些旧有的模块化、标准化的软件,也帮助系统的可靠性形成一道屏障。2)监视性能好。分散控制系统能够运用高智能操作站来监视和操作过程现场,并且分散控制系统的人际交互界面比较友好,操作员完全可以进行直观观测,监控性能较好。3)扩展性能好。分散控制系统在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递阶数据通信网络,可以实现通信的分层化。分散控制系统的系统构成灵活,硬件高度集成化,设备接口模块化、标准化,这都给分散控制系统提供了较好的扩展性能。4)编程容易。分散控制系统采用控制图形界面和功能码控制组态来编程的,这样可以自动生成执行文件。这种编程方法对用户的编程能力要求不高,用户只需要掌握填表、作图等进行组态的方法就能编程,并且这种编程应用程序的质量还是比较可靠地。5)系统维护方便。分散控制系统的微处理器具有自诊断功能,应用程序在执行的时候还可以同时运行自侦段程序,扫描硬件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现象时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对出现异常的部位和异常性质作出提示,并且系统维护的时间比较短,模件是可带电插拔、接插结构,磨剑种类少,维护较简便。

  3分散控制系统在火电厂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1)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功能及特点。火电厂电气自动化是一种能够保持主控室机、炉、电的协调一致,并且便于集中的管理控制和信息数据共享的多方位系统,火电厂电气自动化能够有效提高火电厂的工作效率,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电气自动化的运行管理水平跟不上火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速度和电力市场的不断推进的速度。如何运用分散控制系统提高电气自动化的运行管理水平,是各方专家讨论研究的重点。监控和控制设备是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并且这个系统还能反馈信号在数据交换中的变化和提供部分特殊数据。这种系统的设备数量较多,布置也较为复杂。2)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趋势。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在跟随着科学技术的步伐不断向前。在数据的采集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火电厂的电气监控自动化开始纳入信息化管理。因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ESC系统开始取代传统操作系统,间隔层的保护和测量以及控制装置,电气自动化都能够实现独立化操作,整个系统的控制单元正在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的是:电气自动化将不再只满足于这些基本功能,相互操作性和强大的扩展性、高度的可靠性是其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种突破,极有可能在商业和工业领域都得到极大规模的应用。3)分散控制系统在火电厂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火电厂的电气运营管理必须要走电气自动化的必由之路,电气自动化系统不仅提高了火电厂的自动化水平,促进火电厂的发展,并且在相关领域也有运用空间。而分散控制系统可以提供综合化自动技术,是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典型代表。火电厂实现电气自动化扩展了分散系统的纵向延伸空间,将电厂所有过程和环节纳入管控之下。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地补充DCS的内容才能帮助实现科学化管理,推动整个行业的生产管理与发展。

  4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探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分散控制系统,分散控制系统是一项发展日趋成熟的技术,将其与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的功能与特点有机结合,以实现二者的整合运用,能够推动电气自动化系统进一步改进升级,优化电厂的系统管理和经济发展。

  作者:段雅璠 白寅凯 单位:呼和浩特市供电局 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电气自动化论文13

  摘要:电气自动化是通过运用微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的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设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体现电子自动控制的集成系统和机械。文章主要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使用现状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对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稳定性;可靠性;控制设备

  引言

  通常情况下,电气自动化设备能够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系统和程序实施控制、监视和操作运行,减少部分人力劳动。提高电气自动设备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当前人们研究的重要目标,也是决定其顺利生产和成功销售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增加有着重要影响。

  1电气自动化设备使用现状及问题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逐渐得到普及并广泛应用,并给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就现代我国电气自动化设备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言,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工作环境适应性有待增强

  首先,我国目前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工作环境适应性方面有待增强。随着该设备在各行各业的推广使用,其功能越加完善和发展,但由于各行业的特殊性,其生产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和不同。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而言,影响其正常运行的不利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机械作用力和电磁干扰等方面。在湿度过大、气温过高、空气污染严重的自然环境中,设备遭遇的侵蚀度和腐化度增强,使用寿命进而也会缩短。另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机械力的影响,其零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和变形,从而使电气自动化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最后,如果设备周围有过多的电磁干扰,其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会大大降低。要想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增强其环境适应能力、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减轻机械重量,减少机械力的作用,避免工作环境对设备运行带来的不良影响。

  1.2操作、维护不利

  电气自动化设备作为一种高科技的控制设备,其设计和生产凝聚着许多科学家的智慧和汗水,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也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能力,专业性和技术性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和维护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技术操作人员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内部复杂的结构不能真正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导致操作维护不正确,损害设备的工作运行能力。在设备维护中,由于专业技能不强,专业理论不足,导致电气设备维护不到位,设备运行使用寿命也因此减短,进而增加经济成本和投入。

  1.3设备的零部件质量有待提高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零部件质量直接关系着设备本身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当前,我国电气自动设备的零部件生产厂家在产品质量上良莠不齐,没有统一的零部件生产规格,导致电气自动化设备的零部件在规格上和质量上缺少统一的标准,设备零件的精细度不够严格。再加上部分小规模企业由于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体系,在控制设备检查维护上不到位,导致设备元件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扭曲、断裂损坏等问题,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零部件生产商之间存在着价格上的不合理竞争,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利用降价多销的方式取得增加经济收入,但是价格的降低迫使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进而忽视零件生产质量,最终给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

  2研究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意义

  就设备本身而言,加强对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就经济收益而言,加强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研究有利于增加产品的市场份额。一方面,产品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经济价值,对一种产品的选择首先是对其质量的考察,而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正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电气自动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研究有利于减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电气自动化设备相关企业迅速充斥了整个市场,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形势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人们在选择自动化设备的`过程中,不仅对设备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其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也更高。增强对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力度,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运行功能,进而有利于使得高质量、高可靠性能的产品设备占据市场竞争的优势,增加市场份额,保证在众多的产业中取得成功。

  3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策略

  为确保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应该从设备自身功能、设备内部零件质量、以及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技能培训等方面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策略分析如下:

  3.1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环境防护功能和抗电磁干扰功能

  电气自动化设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都会明显的降低,因此,为减少环境因素对其的负面影响,相关研究设计人员在设备制作过程中应该积极运用先进的技术对其增加环境防护功能和抗电磁干扰功能。为避免设备在潮湿环境和空气污染程度高的环境中受到腐蚀,进而使设备表面的绝缘材料电导率增加,电阻率降低,电器短路现象发生,通常情况下,应该对其采用密封、浸渍和灌封的技术加以防护。为增加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电磁抗干扰能力,通常在设备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合理布置和设计,对于UPC硬件结构,一般要保证元件布置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减少其对干扰信号的接受程度,科学把握设备对电磁干扰的灵敏度,建立自我恢复电路,而对于软件则要运用在硬件抗干扰之后。

  3.2增强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散热处理功能

  增强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散热处理能力,有利于减少外界高温环境以及内部生产热量对其造成的损害,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很大一部分受到温度的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分布于电子设备的附近,这部分散发出的热量也是设备功率的损失,而功率越大的设备,产生的热能越多,设备使用时的温度就越高。在外部环境温度过高的条件下,电子设备本身的热量就很难散发出去,从而导致积蓄在设备内部的热量越来越多,温度越来越高,最终造成设备被烧坏。因此,应该积极增强设备热量散发的功能,通常情况下,通过添加散热风扇和小型空调等,保证电子设备工作时的温度在25摄氏度以下,而且在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也应该注重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确认合理科学的散热方式,最后,通过增加电气自动化设备周围的空间,加强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性降低高温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的减少温度对设备造成的稳定性损伤。

  3.3提高设备内部零件的质量,选用正确的生产元件

  电气设备内部零部件质量的高低决定着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整体质量的高低,为确保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保证设备内部元件的质量。首先,作为电子设备零部件生产商,应该将产品的质量放在第一位,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电子配件,不应以产品的价格取胜,而以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赢得市场的竞争力,为电气自动化设备的高质量生产提供前提。其次,作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生产人员,在选用设备元件时,应该严格把握元件的规格、精度和质量,选择合适的零部件,使用专业零部件生产厂家提供的通用产品,确保零部件的环境适应性、技术性能和质量等级满足电气自动设备的生产要求,并对重要的零部件进行质量上的检查和确认,最后,对零部件使用过程中呈现出的功能数据进行记录,以此作为后期设备维护时的参考依据。

  3.4加强对设备操作、维护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设备操作、维护技能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对其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有着重要影响。针对现阶段电气自动化设备在操作和维护上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增加对设备操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的讲解增加相关技术人员对设备内部复杂元件的认识和掌握,并通过聘请高素质的技术专家和人才进行现场演示,帮助引导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正确开展相关工作。其次,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经济投入成本较高,为减少设备损坏引起的经济损失,应该督促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定期检查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某一元件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更换,避免造成进一步的设备损伤。

  4结束语

  加强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提高设备质量和功能,不仅能够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生产的高效性,提高生产质量,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投入,确保经济收益的稳定性。通过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白了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进而从设备功能的增强、设备零部件质量的保证、以及设备操作维护技能的提高等方面对其进一步改进做出了有效探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胡雨辰.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科技经济导刊,20xx(03).

  [2]刘晓峰.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34).

  [3]刘亮.浅谈电气自动化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6):123.

电气自动化论文14

  1、PLC实践应用主要优点

  在PLC系统应用实践中,我们对其主要技术应用内容进行了技术分析,发现这一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具有以下的优点。一是自动控制过程反应较快。在PLC系统应用实践中我们发现,技术人员使用了新型的自动化管理辅助继电器完成控制工作。较之传统的机械式继电器,这种继电控制技术在应用中使用了内部逻辑关系进行控制处理。所以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其控制的节点变位时间几乎为零,极大的提高了自动控制的反应速度。二是控制过程的可靠性高。在PLC系统控制技术应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一控制系统在实际技术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特别是在使用情况较为复杂的工业生产环境中,PLC系统的较之传统控制系统而言,其抗干扰高特点保证了生产系统控制可靠性的提高。三是控制操作方法简单。在PLC系统控制实际过程中,控制指令是通过较为简单控制过程完成的。这些较为直观地操作方式,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较快的掌握。这种操作简单地特点,对于控制管理的开展具有极大的实际作用。

  2、PLC系统控制主要应用探析

  2.1完成对电气系统的顺序整体控制

  在实际的电气系统控制过程中,利用控制技术完成系统工作顺序控制,是控制系统的重要内容。这一技术控制系统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可很好的提高控制系统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在PLC控制系统实践应用中,我们发现这一控制系统在顺序控制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工作方式,所以在实践应用中,可以很好地代替传统的继电控制系统,完成工业生产的.电气控制工作。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对PLC控制系统的顺序开关模式进行了实践考察,发现其主要功能包括了以下内容。一是在当前的PLC控制系统实际应用中,顺序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完成单独控制过程,还可以利用信息模块与通信总线连接的方式实现整体系统,乃至生产车间的整体控制。二是在PLC控制系统中,控制主要过程是通过集控室管理完成的。这种独立集中地控制管理模式可以很好地保证自动化管理效率的提升。正是因为PLC控制系统在电气顺序控制过程中具有以上优势,所以其在自动化控制研究中的作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2完成对电气控制系统的稳定化控制

  在传统的电气系统的控制过程中,电气系统的控制过程主要是通过电磁型继电器控制系统完成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这一系统主要采用电磁元件进行控制。但是在实际控制过程中,这种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性较低,并存在接线复杂、维修困难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其使用质量。而在PLC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因为其在实际运行中采用了软继电器进行控制操作,起高了其控制的可靠性。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简单的操作过程完成控制工作。正是因为PLC控制系统具有以上的优势,保证了其在电气控制系统的开关量控制,可以发挥出良好的作用。特别是其具有的稳定性强的特点,在实际电气控制过程中可以发挥出以下作用。一是稳定性较强的特点,可以保证电气控制过程的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确保生产产量的提升。二是稳定性强的控制过程,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在实际的电气控制过程中,良好的开关量控制可以很好地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技术支持手段。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PLC系统良好的稳定性特点保证了系统开关量控制的稳定,是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持手段。

  2.3完成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控制

  在实际的电气控制控制管理中,PLC系统的自动管理控制状态在系统控制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中我们发现PLC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包括了以下工作。一是快速反应的自动化控制处理。与传统的继电器系统相比较,PLC控制系统在实践中因为其对控制反映的时间几乎为零,这就使得其控制过程中的整体反应速度高于传统的控制方法。这种高速反应的控制过程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重要保证。二是稳定的连锁化控制过程。在电气控制过程中,自动化处理中连锁控制中时间差的控制极为重要。在PLC控制系统中,由于其控制的稳定性较高,保证了连锁控制的顺利完成。

  3、技术应用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在PLC控制系统的技术发展中,我们结合系统技术应用与生产实际情况,开展了技术应用发展未来趋势的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PLC控制系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3.1提高系统整体的抗干扰性

  在PLC控制系统实际应用中,其良好的抗干扰性特点为自动控制的完成提供了保障。所以在PLC控制技术的研究中,我们必须加强对系统整体抗干扰性的技术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等较为恶劣的生产环境,以及生产过程中电磁干扰严重的生产环境中,提高系统整体的抗干扰性,对于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具有极大的作用。

  3.2系统控制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趋势

  随着PLC控制系统的应用的推广,如何更好地提高其自动化过程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数字化的应用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在PLC控制技术应用得到了广泛应用。

  4、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因其技术中的缺陷影响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正因如此,我们在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中广泛采用了PLC控制系统技术。在实践应用中,这一技术因其稳定性好、控制简便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做好这一控制系统的技术发展研究,可以为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

电气自动化论文15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不断展开以及国内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电气工程的发展逐渐的成为促进社会生产活动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也对国内工业的稳步前进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电气工程的不断应用社会各种生产活动才得以高效的运转,所以管理好电气自动化对于保证国内工业生产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在水电厂的实际应用中电气自动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解决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对进一步的保证水电厂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效参考,提高了电气工程效率以及可靠性促进了电气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

  引言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工程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产物,指的是在无人的情况下利用计算机来控制以及监测整个电气工程的运行,对我国的工业科学以及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水电厂的运行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保障水电厂安全运营以及运营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1]。随着社会发展不断的加快以及国家工业改革不断的深入,国内对电气自动化的要求也逐渐的变高,所以在各大电力企业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电气自动化能力,及时解决电气自动化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促进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发展,从而满足工业生产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

  1分析水电厂电气自动化的意义

  1.1促进水电厂运行效率的提高

  在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有效的促进了运行效率的提升。其中一个方面是促进了运功工作效率的提升,由于水电厂在建设过程中通常都是选择一些较为偏僻的山区,山区的地形以及工程地质条件极大的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监测以及维修工作,所以通过应用自动化设备实现远程监测以及控制有效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另外一个方面则是通过自动化设备的'监测实现故障分析同时达到自动维修的目的,使水电厂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2提升水电厂的运行可靠性

  在水电厂中通过将水的动能进行利用,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电能从而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业生产提供电力资源。所以一定要充分保障水电厂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在正常运行中的设备要加强监测,传统的监测手段并不能很好的对设备的问题进行监测,只能通过停止发电措施来进行解决[2]。而在使用电气自动化系统之后可以通过更加先进的算法实现对水电厂运行设备的及时有效监测,同时对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进行预测及时的将问题解决,防止水电厂出现停止发电的情况,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水电厂可靠性也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1.3提高水电厂的经济效益

  在水电厂运行过程中发电机组存在一个最优的工况,在发电机组处于此工况时能够使发电效益达到最大。所以如何让水电厂中的发电机组同时达到此工况发挥最大效益成为了一个问题。在水电厂实际运行过程中很难通过人为方式来使发电机组发电效益提升,只有通过建立自动化系统利用整体监测与控制功能让水电厂发电机组在最小功率状态时使发电量达到最大,从而使水电厂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1.4提升了水电厂的电能质量

  在水电厂发电过程中发电电荷是在不断变化的,通过调整发电电荷能够提升水电厂的电能质量[3]。通过人为操作难以实现发点电荷的准确控制所以需要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快速的实现对发电电荷的监测,从而达到对水电厂中发电电荷准确控制的目的,通过将无功功率以及有功功率进行控制使频率与电压保持稳定,从而提升水电厂的发电电能质量。

  2电气自动化在水电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较低的系统集成化程度

  在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过程中集成控制系统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同时电气自动化的综合性非常的强,我国在进行电气自动化集成控制系统的开发上面仍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国内的系统集成化还不是很高。在我国如今的电气自动化发展阶段开发出来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只能完成部门自动化,对于在集成控制系统中其他的单独子系统,其功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形成一个整体。造成国内系统集成化程度过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统一的系统架构[4]。在各个电力生产企业中由于没有统一的系统架构以及使用的编程语言不统一,造成各个企业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不一样同时缺乏良好的兼容性,导致自动化系统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关的硬件软件开发商也要进行不同的硬件、软件开发,严重影响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2.2节能效率过低

  由于国内的电气自动化水平以及系统集成程度不高所以导致了自动化系统的高功耗低效率的问题。由于没有针对具体适用对象来进行电气工程的设计,导致编程设计工作存在较多的局限性造成了电气自动化水平过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水电厂中缺乏一套有效的设备管理系统,无法对水电厂中的生产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从而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不符合国内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

  2.3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

  在电气自动化的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指标分别是质检以及最终报告。在水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应用中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对质量的监管,对以后水电厂电气自动化的正常运行以及发电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同时也导致水电厂的电能生产效率以及质量的下降。

  3完善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的建议及措施

  3.1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

  国家方面应当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加大投入,增加政策、经济以及技术上的扶持,通过奖励方式促进各科研机构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同时要注意研发技术和产品的专利保护,将科研机构的研发动力进行提升促进机构研制出更具有先进技术以及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自动化设备[5]。各大高校要重视电力自动化专业的开设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加紧培养高技术、高素质的电气自动化技能应用型人才,将他们培养成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关键人才,同时电力生产企业也应当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加大资金投入,让相关科研机构开发出适用于自身企业运营的高水平自动化设备,通过这样的措施促进电气自动化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从而发挥电气自动化的真正有利一面使企业的生产力得到提高促进企业未来发展。

  3.2实现故障有效控制

  在水电厂的发电过程中安全可靠地运行是发电工作的前提,如果发电设备出现问题产生了故障会给水电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情况下还会对水电厂的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人身伤害。所以一定要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的控制并处理产生的故障。通过计算机技术有效监测水电厂中各个设备的运行的情况对于产生的故障点及时的发出警报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从而保证水电厂的安全生产与稳定发展。

  3.3利用先进监控手段

  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及技术来实现自动化的监控。目前的较为先进电气设备监控手段主要是运用集中架空,处理器通过将每个阶段的电气信息进行集中然后进行统一调控。与分散监控相比集中监控具备了很多优势: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更加便利,可以随时对运行过程中设备产生的故障进行处理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5]。在一些水电厂中存在远程监控,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远程监控不需要人去管理。

  4结语

  在水电厂的生产中引入电气自动化一定要充分贯彻安全生产理念,同时对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方式有效把控,严格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来进行操作,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保证水电厂的发电效率提升水电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师洋.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学,20xx,7(8):96~97.

  [2]宋成安,周亮.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级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技展望,20xx,14(16):117.

  [3]穆婷婷.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19(3):56.

  [4]刘恒.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科技投资,20xx,23(22):000145.

  [5]安振.浅论火力发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xx,16(2):00026.

  [6]马晓卓.简析电厂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运行[J].大科技,20xx,25(12):76~77.

【电气自动化论文】相关文章:

电气自动化的论文06-20

电气自动化论文05-27

电气自动化的论文【精华】06-21

电气自动化论文(热)06-08

(精)电气自动化论文05-27

电气自动化plc论文05-16

[经典]电气自动化论文15篇05-28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论文05-15

电气自动化的论文精选15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