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论文15篇(精品)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小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技小论文1
谢辞:对在你实验过程中以及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了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主要列出实验过程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和参考的各种文章的作者、题目、出版社和出版时间等。
附录:附带的说明等,有时还可以附上外文摘要。
附录:生物科技小论文一篇
注:该篇“小论文”是本人为我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小论文”撰写指导而写的范文,文中有关草莓无土栽培的数据取自《中学生生物教学》1994年第1期薛天烈的《第二课堂——草莓的无土栽培》一文,仅供参考。
草莓的无土栽培
三明市列东中学 兴趣组(365000)
摘 要:1、利用学校的生物园地,通过配制合理的营养液,完全
可以进行草莓的`无土栽培。
2、无土栽培的草莓具有生长速度快、长势好、花芽分化
早、开花结果早、产量高的特点。
关键词:培养基、营养液、无土栽培、简单易行
将作物栽培在除土壤以外的培养基上,叫无土栽培。无土栽培具有不占地或少占地、换茬快、环境清洁、产品无污染和生长好、品质优、色鲜味美等优点,为花卉蔬菜、粮食以及水果生产的工业化、自动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一、实践目的
通过对草莓的无土栽培实践活动,使我们初步掌握无土栽培的技术,懂得利用水培法来确定植物必须矿质元素的原理和矿质元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原理
植物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土壤颗粒主要起着固着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将植物生活所需的无机盐按一定比例配成营养液进行作物的无土栽培。
三、实践方法
采用与泥土盆栽草莓相对照试验,盆栽草莓使用一般的菜园土作固着物,施用化肥和农家肥,进行水肥管理。
四、实践器材
无土花盆(双层塑料套盆或采用罐头瓶、硬泡沫塑料做定植板也行)、草莓苗、营养液原液、天平、洗净的碎石或蛭石、温度计等。
五、 试验与管理
1、试验时间:1997年9月-1998年5月;1998年9月-1999年5月
2、试验地址:校生物园
3、营养液原液:经试验得知,表1为最佳配方。
4、栽培方法:选择无病虫害、植株矮壮、具4-5片叶、顶芽饱满的壮苗,洗净根上泥土后,定植在无土花盆的上盆中,用碎石子或蛭石作固着物,下盆中盛清水,待长出新根后(1周左右)将清水倒掉,换上培养液。
表1 无土栽培草莓营养液原液配方
成分名称
含量(MG/L)
硝酸钙
236
硝酸钾
303
磷酸铵
57
硫酸镁
123
三氯化铁
500
硼 酸
1.2
氯化锰
0.72
五、管理:
(1)及时添加营养液。每周补液1-2次。每次50-100ml。进入4月份以后,气温升高、蒸发快,同时正当开花、结果盛期,需肥量大,每2-3天补液1次,并要增加营养液的浓度。一般开花前培养液浓度是
原液∶水=1∶9
开花后培养液浓度为
原液∶水=1.7∶8.3
(2)隔天上午喷水1次,4月开始每天喷水1次,保持相对湿度70-80%。
(3)光照为生物园里的自然光照(注意不要放在直射太阳光下,以免培养液温度升得过高造成根坏死)。
(4)注意及时摘除老叶、匍匐茎。当发现植株下部的叶片呈水平着生,开始发黄、叶柄基部也开始变色时,应立即摘除。匍匐茎消耗养分大,为保证果大质优,发现生在叶片基部的幼嫩线状物——匍匐茎,要及时摘除。
(5)注意病虫害防治。草莓虫害主要有蚜虫和红蜘蛛,可用内吸杀虫剂防治,如甲胺磷、乐果等。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病毒病等,可用波尔多液、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治。
(6)注意及时疏蕾垫果。
六、观察记录情况
1、根系在2℃时开始活动,在7℃时开始长新根,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高于30℃时停止生长,并有根部变色受害情况,在-8℃时根系受到冻害。
2、地上茎、叶气温在5℃时开始生长,生长最适气温为15-25℃气温过高过低生长都较缓慢,气温高于30℃以上有老叶焦边现象。
3、气温在5℃以上开始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最适气温在5-15℃之间,开花在10℃以上,开花盛期在15℃左右。
4、培养液pH值在6.5-7最为适宜。
5、开花结果情况见下表
表2 无土栽培草莓开花结果记录统计表
盆数
盆栽时间
第一花序
第二花序
总果实/株
月/日
叶片数
开花
月/日
小花朵数
果实成熟月/日
开花月/日
小花朵数
果实成熟月/日
数量
重(克)
20
9/23
9/26
4-5
3/23
4/6
11-17
4/12
4/27
4/10
4/21
5-9
4/20
5/18
9-171
53-257
七、结果与体会
1、无土栽培的草莓比盆栽草莓生长速度快、长势好、花芽分化早、开花结果早,从定植到第一花序开花和果实成熟都比盆栽提前一周左右,并极少有病虫害。
2、试验证明,室内无土栽培草莓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在家庭中推广种植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既可以观赏、美化环境,又能品尝到气味芳香、营养丰富的春季水果珍品,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深受群众欢迎。通过实践,既帮助我们理解了教材,又培养了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并促进了无土栽培技术在本地的推广。
科技小论文2
科技是布满星星的夜空,每一颗璀璨的星辰,都代表着一个璀璨的科学道理; 科技是一条条岔道口,当你不经心 的闯入一条岔道,你会意外的发现科学的奥秘,但你永远也不知道,在不同的.岔道里装着什么幻想,因为科学是永无止境的。
既然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那么必定少不了科技的学习,这次的科技节让我大开眼界。爸爸带我来到了科技馆。我跟着长龙一般的队伍徐徐前进,那些科技成果一个个展现在我的眼帘:机器人、一笔画、“怒发冲冠”...... 这一切的一切都我目瞪口呆,其中“怒发冲冠”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项。我看见一位小女孩勇敢地站上了台阶,一手放在大铁球上,豪爽的拿下了发夹,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渐渐的她的头发似乎脱离了地心引力似的,一根一根地“站”了起来,“一根,两根,三根...... ”越来越多的头发争先恐后地“站”了起来。五分钟过去了,“天哪!她的头发竟然都竖起来了,这太不可思议了!”我禁不住大喊了一声。我又不禁产生了疑问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你们玩过吸铁石么?知道它为什么会相互吸引么?这运用了一个科学道理——同级相斥,异级相吸,而这个就运用了这个原理。“怒发冲冠”中的大铁球就相当于一个静电发生器,也和摩擦力有关,当人的头发上带有电荷,并且是同种电荷就会相互排斥,从而让头发向上飘,这就像两颗向同级发热吸铁石放在一起,就会飞快远离对方。科技是大海,它蕴含着生命,它蕴藏着宝藏,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它,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天空一样。
我们要相信科学,去感受科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科技小论文3
人们平时吃饭的时候,使用的筷子一般都是木制的,这样我们国家的木材将会急速减少?而且每天我们吃饭时都要喝汤,大人是使用汤勺,可是小孩子不会使用汤勺,所以就要拿吸管给他,你在吃完饭后如果习惯使用牙签,可是这样的话,你吃饭时的 就会有很多吃饭的用具,这样就太麻烦,我带着许多问题,想发明一种里边是空心能够节约木材,同时又能够拥有多功能的筷子。
为发明出这种多功能筷子,我亲自动手反复实验,以下就是我实验的过程:首先要解决筷子里空心的问题,如何将筷子里钻一个洞呢?为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就做几个方面的测试(1)我拿一个锤子来把这跟筷子砸出一个小洞可以吗?通过实践,由于锤子太大砸不出小洞,所以这个办法不行;(2)我拿个小钉子,想通过锤子的击打来把筷子砸出个洞,可是不行,这样反而把钉子给打进去挖不出来。(3)那么把钉子放在筷子上,用钉子的尖部,再利用旋转的原理来把筷子里钻出个洞,这个办法行吗?经过尝试,这个办法既可以使筷子里钻出个洞,而且还可以防止钉子挖不出来的问题,第一个难题终于解决;然后第二个难题迎面而来,牙签该怎么放进筷子里呢?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又做以下的几个尝试:(1)可不可以直接把牙签放进去?不行,通过实验,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把牙签给倒出来。(2)拿一个盖子盖在筷子上可不可以?不行,因为下面的是被封住的.,而且这样盖子很容易盖上后,拔不出来,所以这个办法被否定。(3)如果把盖在筷子上的盖子上钻个洞呢?经过实验,这样既能把牙签放进去还能把方便的倒出来使用,所以这个办法被证实成功。终于把第二个拦路虎也给解决。终于只剩下最后这个最难的题目,吸管到底该怎么放进去?带着这个难题我查许多资料也做多个的实验(1)我先把吸管放进去,行吗?通过尝试,由于底部是封住的,吸管透不出去,这样就喝不到汤水,所以这个办法不可以用。(2)那再把下面钻出个洞?不行,这样吸管很容易掉下去,弄脏,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3)那把下面也钻开来,再用盖子,盖上行吗?通过尝试,这样既可以喝到汤水又方便,而且又不会弄脏。所以最后的一个难题终于解决,我通过千辛万苦,终于把这项发明做出来。
科学无处不在,只要你放亮眼睛细细观察,有许多新的科学就在你的身边,只要你认真摸索,身边的任何一件普普通通的事,只要你好奇、爱动、爱想,身边你发现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科学成果。
科技小论文4
序言:常用门窗材料有木、钢、铝合金、塑料、玻璃等。木门窗制作简易,适于手工加工,是一直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形式。钢门窗强度高、断面小、挡光少、能防火,所用钢门窗型材经不断改进,形成多种规格系列产品。普通钢门窗易生锈、重量大、导热系数较高。现在新型发展起来的渗铝空腹钢门窗、镀塑钢门窗、彩板钢门窗、中空塑钢窗都大大改善了钢门窗的防蚀和节能性能,已在新建住宅中推广使用。
铝合金门窗:质轻、挺拔精致、密闭性能好,在要求较高的房屋中已广泛采用。但铝合金导热系数大,保温较差且造价偏高。铝合金的耐久性好于同样使用在窗口的塑钢、木质等材料;
质轻、高强:铝合金材料多是空芯薄壁组合断面,方便使用,减轻重量,且截面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做成的门窗耐用,变形小。密封性能好:铝合金本身易于挤压,型材的横断面尺寸精确,加工精确度高。在型材方面,各种密封条固定凹槽,已经随同断面在挤压成型过程中一同完成,给安装封缝材料创造了有利条件。耐腐蚀性强:铝台金氧化层不褪色.不脱落,不需涂漆,易于保养,不用维修。目前铝合金门窗的价格约为400-580元/㎡。
塑钢:是对塑钢型材的简称,主要化学成分是PVC,因此也叫PVC型材。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该材料性能优良、加工方便、用途广泛,由于其物理性能如刚性、弹性、耐腐蚀,抗老化性能优异,通常用作是铜、锌、铝等有色金属的佳代用品。在房屋建筑中主要用于推拉,平开门窗、护栏、管材和吊顶材料的应用。
塑钢主要有以下优点
1.价格便宜,塑钢一般120-140/㎡,塑料门窗的价格远低于具有同等强度的铝,木门窗。
2.色彩丰富:彩色塑钢型材的适用给建筑增添的不少姿色。
3.经久耐用:在型材型腔内加入增强型钢,具有抗震,耐风蚀效果。
4.保温性能好:塑钢型材本省导热性能远不及铝型材。研究表明,同等类型的房间夏天使用塑钢门窗的房间室内温度较之铝门窗的'房间平均低5-7摄氏度,冬季不同地区则要高出8-15摄氏度。
5.隔音性能好:安装中空玻璃密封良好的塑钢门窗具有卓越的隔音性能.隔音已经成为选择门窗的主要条件,特别是在闹市区的住宅.塑钢门窗组装采用焊接工艺,加上封闭的多腔结构,对噪音的屏闭作用十分明显
钛合金: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钛合金材料的重要性,相继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并得到了实际应用。钛合金具有强度高、热强度高、抗蚀性好、低温性能好、导热系数小、弹性模量小等诸多特点。钛合金一般很贵,很难飞入平常百姓家,即使是这样,现在一些追求质量的人们依然青睐钛合金门窗。
结论:现在人们普遍用的都是铝合金门窗,因为其价格合理,性能好。而塑钢门窗则适用于中低收入水平的人们,性能和铝合金门窗各有千秋,钛合金适用于对品质有较高要求的“完美主义者”。
科技小论文5
摘要: 角动量这一概念是经典物理学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角动量的研究主要是对于物体的转动方面,并且可以延伸到量子力学、原子物理以及天体物理等方面。角动量这一概念范畴系统的介绍的力矩、角速度、角加速度的概念,并且统筹的联系到质点系、质心系、对称性等概念.本文主要对角动量守恒定律和其应用进行论述。对定律本身进行了简略的阐述,并就其守恒条件及其结论进行了定性分析。
正文:
大家也许小时候都有过一个疑问:人们走路的时候为什么要甩手呢?为什么如果走顺拐了会感觉特别别扭呢?一个常见的解释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这种解释了和没解释没什么区别的答案是永远正确的,问题是甩手到底是怎么保持身体平衡的?
原来这一切都是我们大学生所熟知的角动量以及动量守恒的原因,很神奇的是原来用动量守恒可以解决很复杂的问题,但是却用了最简单的方法。
1.角动量:角动量也称为动量矩,刚体的转动惯量和角速度的乘积叫做刚体转动的角动量,或动量矩,单位千克二次方米每秒,符号kgm2/s。角动量是描述物体转动状态的物理量。对于质点在有心力场中的运动,例如,天体的运动,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等,角动量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量。角动量反映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诸外力对某定点(或定轴)的合力矩始终等于零的质点和质点系围绕该点(或轴)运动的普遍规律。物理学的普遍定律之一。质点轨迹是平面曲线,且质点对力心的矢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如果把太阳看成力心,行星看成质点,则上述结论就是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之一,开普勒第二定律。一个不受外力或外界场作用的质点系,其质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服从牛顿第三定律,因而质点系的内力对任一点的主矩为零,从而导出质点系的角动量守恒。W.泡利于1931年根据守恒定律推测自由中子衰变时有反中微子产生,1956年后为实验所证实。角动量是矢量,角动量
L=r×F=r×Fsin
2.力矩:在物理学里,力矩可以被想象为一个旋转力或角力,导致出旋转运动的改变。这个力定义为线型力乘以径长。依照国际单位制,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1]。
3.作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成对出现的,所以它们的力矩也成对出现。由于作用力与反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因而有相同的力臂,所以作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和为零。
3.角动量守恒定理:
在不受外界作用时,角动量是守恒的。角动量守恒是跟空间各项同性有关系的,也就是说空间的各个方向是没有区别的,这叫做物理定律的旋转不变性,由这种不变性,在理论上,可以得到角动量守恒。动量守恒是跟空间均匀性相关的,也就是说物理定律在各个地方是一样的,地球上的物理定律跟月亮上的物理定律是一样的,这叫做空间平移不变性,由空间平移不变性,可以从理论上推导出动量守恒。另外,还有能量守恒是跟时间平移不变性相关的,也就是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物理定律是一样的话,就有这么一个量,叫做能量是守恒的。所有这些,
都是由一个叫做诺特定理的东西得出来的[2].
4.质点系对参考点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由n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系,且处于惯性系中,可以推导出作用于各质点诸力对参考点的.外力矩的冲量矩∑Mi×△t,等于质点系对该参考点的角动量的变化
量,即△L=∑Mi×△t同样当∑Mi=0时,质点系对该参考点的角动量守恒。如果n
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系,处于非惯性系中,只要把质点系的质心取作参考点,上述结论仍成立。
4.角动量守恒的判断:
当外力对参考点的力矩为零,即∑Mi=0时,质点或质点系对该参考点的角动
量守恒。有四种情况可判断角动量守恒:①质点或质点系不受外力。②所有外力通过参考点。③每个外力的力矩不为零,但外力矩的矢量和为零。甚至某一方向上的外力矩为零,则在这一方向上满足角动量守恒。④内力对参考点的力矩远大于外力对参考点的合力矩,即内力矩对质点系内各质点运动的影响远超过外力矩的影响,角动量近似守恒[3]。
5.角动量守恒定理的应用:
角动量守恒定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非常的常见,航海航天领域和人们平常所使用的工具器械,以及日常中见到的现象很多一部分都可以用角动量守恒定理来解释。
(1)行星运动: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这一有心力,由于万有引力对太阳这个参考点力矩为零,所以他们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角动量守恒。
(2)芭蕾舞旋转:跳芭蕾舞的时候,运动员在转动的过程之中,会收缩双手,来实现减少转动惯量,则角速度变大,转动得越快。
(3)跳水:跳水运动中,运动员在在完成动作时,会将身体蜷缩成球形,目的也是减小转动惯量,加快转动速度,更好地完成动作。
(4)航空:安装在轮船、飞机或火箭上的导航装置回转仪,也叫陀螺,回转仪的核心器件是一个转动惯量较大的转子,装在“常平架”上。常平架由两个圆环构成,转子和圆环之间用轴承连接,轴承的摩擦力矩极小,常平架的作用是使转子不会受任何力矩的作用。转子一旦转动起来,它的角动量将守恒,即其指向将永远不变,因而能实现导航作用。宇宙飞船在空间中运行的时候,通过深处或受其两根杆来改变转动惯量,从而改变转动的速度。
(5)体操:体操运动员在完成空翻动作的时候,也是尽量蜷缩身体,是转动惯量减小,加快转速。
(6)跳远:跳远的时候,起跳之后由于力会产生一个转动惯量,如果不向后摆手来抵消这个转动惯量,运动员就会向前翻转。
角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很有用的定律,我们要更好地理解他,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活用。
参考文献
[1]漆安慎,杜婵英。普通物理学教程 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6~8。
[2]胡海云。大学物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xx.1。
[3]贾玉磊,贾瑞皋。刚体角动量的定义和定义状态量的原则[D]。山东 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xx,13~16。
科技小论文6
最近这几年,大家觉得天气一下子就变热了,原本凉爽的秋天现在几乎要到10月下旬才开始,8月份最热的天居然达到了40度以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人类自己惹的祸。
随着人类高科技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科学随之产生的副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全球变暖就是一个例子。天气炎热,在酷暑里泡空调成为了一项新的“业余爱好”,但人们可曾想过,空调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空调排放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甲烷,输送到外面,甲烷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同时,空调还会浪费掉许多电,所以要尽量避免用空调,适当即可。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汽车尾气与工厂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最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即全球变暖)现在汽车逐渐增多,据有关方面统计,到21世纪,汽车在全世界已有7亿辆,大量的尾气严重影响着我们,咳嗽,喉咙发炎……最重要的是全球变暖。有人统计,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了20吨一年!中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排放量也有2.51吨一年!我们周围的环境在恶劣地变化。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森林锐减,水资源破坏,生态链严重被破坏,大量土地贫瘠,水污染严重,据统计全世界10%的河水被污染,新鲜的淡水供应成了问题,同时由于矿物质被大量使用,燃烧出的CO2气体导致了大气污染,同时臭氧层被严重破环,南北极出现臭氧层洞,加剧了环境的恶化。这样恶性循环的话,最终会导致人们的生活被严重影响。
这样一来的悲剧是什么呢?当然是显而易见了!天气加热,海平面上涨,南北极冰川融化,海滨城市,岛国被淹。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实验证明,以后300年,海平面将上涨半米多,这还是最乐观的数据。再过7年,全球变暖将会无可逆转地持续。更可怕的是,由于北极冰融化,降雨量加强,大量淡水汇入北大西洋,破坏了墨西哥暖流,一旦墨西哥暖流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将会下降5—8度之多,从而造成的.影响,很可能引发新的冰河时期!想必大家一定看过《后天》这部电影,剧中的情景正是几百年后对我们地球的一个真实写照:龙卷风,冰层断裂,温度急剧下降,冰风暴,冻雨,地震,洪水,海啸……这并不是疯狂的幻想,如果人类不停止毁坏环境的话,这将成为现实!全球变暖不仅仅是天气变热,更会牵连出许多负面影响!
为了拯救地球,我们应该尽量做到:不开空调,使用回收环保纸张,舍弃肉类(牛排)食品(牛消化中含有一氧化二氮,如果你转为素食主义者,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1。5吨!)不用塑料袋,乘公交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环保并不难,只要你支持环保,就是你给这个星球的最好礼物,不需要太多言辞,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就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如今,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纷纷行动起来,我们虽然也采取了行动,但,对于一个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这一点,还是不够的。
所以,警惕全球变暖,是全人类为了挽救地球的唯一方法,有人也许会说:我们不是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答案虽是肯定的,但那又能容纳多少人呢?有人说:治理温室效应的资金太大了,对金融来说是天价。但,如果一直拖延,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地球面目全非,别说金融,就连自己的生命也难保啊!所以环境保护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真正付之与行动了。
科技小论文7
雨过天晴,经常会有一道彩虹划破天际,望着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我产生了疑问:彩虹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拿来了一个三棱镜,把它放到阳光下,其中一应对着阳光。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三棱镜把阳光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不就和彩虹相象吗?那么,又是谁起到了分解阳光的作用呢?
于是,我又做了一个实验,把一个倒满清水的盆,放到有阳光的桌面上,又拿来一张铝箔纸开500平方毫米的长方形切口,然后用这张纸包起一面镜子,把切口留在镜中间,最终把镜子迎着阳光斜着放入水中。墙上也出现了一条五颜六色的光带,也象彩虹一样。难道难道起到分解作用的是水?!
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查阅了资料,果真如我想的那样,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雨后,空中有许多小水珠与云雾,太阳在照射这些小水珠与云雾时,这些小水珠把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构成彩虹。
世界之大,无其不有。一个小小的彩虹就有这么多秘密!大自然是一位魔术师,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象。
科技小论文500字: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所以我趁着六一小长假去了广西科技馆去观察探索科技的力量。
一进大门我就看见一个高大威猛的变形金钢--擎天柱,可是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二楼,二楼有一个模拟齿轮的东西,工作人员把齿轮放在一个透明的箱子,我们拿着一个转盘转动齿轮。这样我们就能看到齿轮是怎样转动的。突然我的脑海里蹦出了许多问题:齿轮是谁发明的、他为什么发明齿轮、齿轮是用来干嘛的呢,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就一回到家就立刻打开电脑查询齿轮的奥秘。最终我在电脑那里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原先希腊着名学者亚里土多德和阿基米德都研究过齿轮。公元前150年希腊有名的发明家古蒂西比奥斯在圆板工作台边缘上均匀地插上销子,使它与销轮啮合,他把这种机构应用到刻漏上。公元前100年,亚历山人的发明家赫伦发明了里程计,在里程计中使用了齿轮,然后远在2400多年前的东周时代,我国已经有了铜铸的齿轮。山西侯马东周晋国铸铜遗址就以往发现成套的齿轮陶范,有不一样规格的.4套,齿轮中间有孔,周围8个齿,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齿轮铸件。
之后在汉代时,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齿轮。多年来,在陕西、河南、河北、山西等省的许多地方都出土了汉代的齿轮,有铜铸的,还有铁质的,这时的齿轮有很多是作为传动齿轮。西汉的铜齿轮,采用这种奇异的齿形,能够传送巨大的力量,带动复杂的机械装置。高0.9厘米,外径1.5厘米,陕西长安洪庆村出土。还有早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东周时期,中国人就已发明了古代机器人呢!当今世间,只要谈及机器人,言必欧美、东洋;然而可曾明白世界上最早制出古代机器人的,是我们中国人。我国制出的古代机器人不仅仅精巧,并且用途也很广泛,有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会跳舞的机器人、会唱歌吹笙的机器人、持赚钱的机器人和会捉鱼的机器人,应有尽有。看到那里我真为发明齿轮的科学家感叹:那些科学家怎样那么厉害,看来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也少不了科技的力量啊!
这次经过电脑的帮忙下我最终明白了:原先小小的齿轮历史是那么悠久,它的用处是那么多,看来它可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零件。我好开心又学到了一个新知识,真是受益匪浅啊!
科技小论文8
每个人都想建造很多高科技的东西,我也想建造一样东西那就是“高级溜冰鞋”。
我现在就来描述一下我要制造的“高级溜冰鞋”。这双高级溜冰鞋的上面的样子是与普通的溜冰鞋的上面的样子一模一样,可下面却迥然不同,下面有超高速马达,几根电线丝,有八个可以发光的`轮子,前面有两个轮子,后面也有两个轮子,中间有四个轮子,溜冰鞋的前面有两个灯泡,在左鞋子的左边有一个调速器,在右鞋子的右边也有一个调速器,在鞋子的里面装了防高温系统,这溜冰鞋还佩带了一个高级盔甲帽子,还有一个戴在手臂上的控制器,可以控制:灯泡的亮度、车子的速度、一百八十度转弯、东西存放处。我还介绍一下它的功能。这双高级溜冰鞋,它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1000公里的速度,每小时可达到60000公里的速度;马达最高温度可达到100度,马达也非常非常的耐温;灯泡的瓦数可达到1000度,照得最近是50米,最远是1000米以上;轮子可以承受得起300斤重的东西;鞋子里面的防高温系统可以防到50000度;帽子的外面是钢盔,里面是柔软舒适的海绵,从控制器里可以调节帽子里面的温度,帽子里面还佩带有话筒与耳机,控制器还可以把逆风调成顺风,这帽子上面还有螺旋桨,到了天上帽子还可以挡住大气流和云雾,帽子里面还有无限的氧气,如果在天空看不清前面的航线,只要按一下按扭,帽子里面就出现一个屏幕,从屏幕里看前面的航线,如果看电子世界地图,就可以从屏幕里看到自己所在国家和在国家的哪个位子,上面还有一条红色的线,这条线的作用是怎样返回自己的国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这个溜冰鞋会自动转弯;如果买了东西太多手提不了,溜冰鞋还专门设置了一个东西存放处,只要把东西放置在里面就可以轻松多了。“有志者,事竟成”,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制造出来这个“高级溜冰鞋”。
科技小论文9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迎来了 科学课,老师讲了一种叫蚕的动物,我由此对它感起了兴趣 。
我苦苦的哀求爸爸,让他给我买蚕,他每次都说养这种东西是特别麻烦的,可是我不管,我还是硬要买。终于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爸爸答应了,但前提条件是自己喂养,不让大人帮忙。
小蚕刚来的时候还是一颗颗如芝麻一般,但比芝麻稍大的人黑点儿,摸起来比较光滑,我在网上查阅蚕的习性后,听说要在特别温暖的气候才能孵化出来,它的起源在四五千年前便有了,因为是夏天,所以没两天就孵化出来了,刚孵出来时还是一个小黑虫,身上毛毛的,很可爱,但格外的小,所以一不留神就不知道去哪儿了,我一直细细的观察,糟糕,光顾着看它,结果忘记采桑叶了,它可是要吃桑叶的呀,不吃就会被饿死,我们门前有一小株绿油油的桑叶树,打到我腰间,我心想这些应该够了吧!可是我却未曾想过,我想了这么这么多蚕的后果......
慢慢的在我的悉心照料下他们一个二个都身强体壮,反倒我却被饿瘦了一大圈,为了它们的.食物到处奔波,爸爸口头上说不帮我,但每天早晨就算淋着大雨也会帮我去森林公园里采桑叶,有几次采了人家的种的还险些被发现。 稍大一点的幼虫,也是可爱的,身体软软的,呈乳白色,他们吃东西时候的声音就像一首清脆的小曲,丝丝丝———啧啧,真可爱!
就这样过着,也不知过了多久,其中一只蚕开始吐丝了,可是我发现它吐丝却异常困难,经过反复尝试多种方法,换过几个盒子都还是不行,我就想,为什么它吐丝会这么困难呢?难道是因为我照顾得不好?赤,没可能啊,当我翻阅大量的书籍,请教老师后,方才得知,原来他吐丝的时候需要一个支撑的物体,架起来,比如说筷子,竹签之类的。没过多久,几乎所有蚕都开始吐丝,如同有了一层美丽的面纱,几天后它们吐丝完成时,我欣喜的等待着下一个阶段。。。 在一个晚上,我把盒子端出来 ,放在桌子上,迎着月光,第二天我来看时,它们已经不见了,爸爸说他们是化成了飞蛾,我想象着,他们那一瞬间的蜕变,迎着月光是多么美好啊!
我现在想起了以前的时光,至少我努力过,虽有心酸与痛苦。我发现蚕的一生有四个阶段,从卵到幼虫到蛹,最后变为成虫,走完自己的最后旅程。这次养蚕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发现了一个科学道理,自己还亲身体验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
科技小论文10
摘 要:生物科学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它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带头学科,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人类社会在新世纪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和健康问题将更加突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科学的进步。所以作为新世纪的高中学生,学好生物这门学科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有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实施成为当前的要务,而研究性学习顺应了这一历史的客观要求。现存的生物学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建立生物学知识框架具有独特的优势。积极创新情境,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是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本文就此问题结合自己九年的生物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生物教学 必要性 把握 注意事项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贯穿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倡导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倡导“参与式”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些教育改革的新观念已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取专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主动的探索和研究而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养成自主探究。
2、向高中学生传授科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并在活动课程或课外活动中开展一些课题研究活动,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研究性学习顺应了这一历史的客观要求。
二、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1、贴近生活,引入课题,进行推测,提出假设
本教学设计从教师有目的的给出材料――日常生活中的淀粉消化的速度与生产过程中淀粉水解速度比较――直接切入课题,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生物体内的催化剂――酶的特点。
材料:人每天都需要吃饭,人体消化的速度相当快。人体内每小时可以水解500吨淀粉,相同质量的淀粉,在有足够的酸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全部水解需要十几天。
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教师引导:酶是生物催化剂,它和无机催化剂相比,可能具有高效性的特点。怎样才能知道酶具有高效性呢?
2、点拨启发,设计方案,实验探索
教师引导:我们在无机化学当中学过催化剂,怎样能确定哪种催化剂的效率更高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比较相同化学反应在不同的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化学反应速度可以确定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化学反应速度越快的,催化剂的效率越高;反之,催化效率越低。
教师引导:化学反应速度怎样才能确定呢?
学生思考回答:通过反应物的消耗速度或者产物的生成速度比较可以看出来。
材料:过氧化氢(H2O2)在 Fe3+的催化下,也可分解成H2O和O2,动物新鲜肝脏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也能催化这个反应。据测算,每滴氯化铁中的Fe3+数,大约是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分子数的25万倍。从数目上看,一滴含有催化剂的容液中,Fe3+数远远大于过氧化氢酶的分子数。
如果现在我们想弄清楚Fe3+与过氧化氢酶,哪一种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面对学生的争论、教师不急于点评。先让学生相互点评,最后经教师分析比较,最终筛选出下列设计方案对猜想进行探究――分组实验。
实验设计引导:要比较Fe3+和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设计实验中的其他条件应该相同,如两个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应该相同,Fe3+和动物肝脏也应尽可能同时加入两个试管中。然后通过产物――O2的产生速度,即气泡的产生量、带火星的木条的复燃速度,或者试管温度的变化――最终确定酶与无机催化剂效率高低。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注重等量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实验设计原则的渗透。
学生按实验设计步骤分组实验。并思考问题:1.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2.通过这个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以上的引导,从提问、引导猜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环环相扣,有的放矢,学生的求知欲望冉冉升起,为下一步探索研究作了良好的铺垫。既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又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实践拓展,深化认识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酶的一个特性――高效性。
给出生产实践资料,学生在分析中,深化学生认识,加强学生科学就在身边的探究思想。
资料: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就是利用了酶的这个特性,比如说在污染物的处理上,废旧塑料的大批量降解利用的就是相关的酶,塑料自然降解需要上百年的时间,甚至需要更长时间,而利用专用酶处理相等量的塑料几天内就可以完成。
三、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研究性学习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离开了全体学生这个层面,研究性学习就完全背离了它的初衷。所以,要让研究性学习避免“贵族化”,走向“平民化”,就得重研究过程,而淡化研究成果。如果成果不期而遇,自然是个惊喜,但不出成果,只要“学会了研究”,也是极大的.收获。
四、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通过教学中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惊喜地发现,无论是对老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真正学生自己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掌握、运用、分析信息材料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 能力,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形成了一系列良好的思维品质。第二,研究性学习给我们的教学方式及老师提出了更新的挑战。研究性学习让我们的学生大胆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学生人多,思维不受限制,老师的引导如何发挥作用,这就给我们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随着涉及的面越来越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有动力就有进步,研究性学习对推动教学改革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实质上,它将带来教法和学法一次新的革命。
总之,学好生物科学是相当重要的。倘若就我们的学习喻作航船,勤奋则是轮船的马达;正确的学习方法便是轮船的方向盘与航线,让我们驾上这艘希翼之船在知识的海洋中圆游,让船儿载着我们驶向美好吧!
科技小论文11
有人说云和雾都是蒸发到空气里的水蒸气,飘浮在高空的是云,弥漫在地面上空的是雾。为了证明这个说法是否正确,我们铝棒展开了仔细的调查。
调查情况:
(1)包围整个地球的空气中,不仅飘浮着很多烟、尘等固体微粒,还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是从海洋、江河、湖泊等水面和土壤、植物的表面蒸发而来的。
(2)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并不是水蒸气,而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烧水时壶里喷出的“白气”,也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3)物质从气态变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自然界中有很多由水蒸气液化成水的现象。白天气温较高,地面上的水大量蒸发,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夜间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在地面上的草木、石块上凝成小水珠,这就是露。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气凝结在这些浮尘上,这就是雾。
(4)当含有很多水蒸气升上高空中时,由于高空温度低,水蒸气就附着在烟尘上凝结成小水珠。当温度降低到零下几度时,水蒸气还会直接凝结成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高空中,便构成了我们常常看见的云。
调查结论:原来云和雾真的不是水蒸气,云只是大量的小水珠和冰晶聚集在一起产生的`自然现象,而雾也只是小水珠凝结在浮尘上产生的自然现象。
结论论证:在炎热的夏天,许多人一回到家就立刻跑到风扇面前,他们都说吹风扇能降温,到底吹风扇能不能降温呢?
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洗过的衣服晾在屋子里,一段时间后衣服就晾干了。为什么?很简单,这是因为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跑掉了,这种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而且把洗过的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衣服很快就会干了,这表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得越快。
这和电风扇能不能降温同一个道理,人身上有汗水,没有风,会使人感到十分难受,必须要让凉空气进来才能使身体舒服点,虽然风可以使人感到凉快,但是风并没有给身体降温,这就如同将一块湿布缠在酒精球上,然后再用电扇对着温度计吹,加快湿布蒸发速度,这时,温度计的酒精往下降了,表明湿布上的温度降低了,这是因为水在蒸发时要消耗能量,要从周围吸收热。如果把水擦到手上,手也会觉得凉快,使你皮肤的温度下降。
实验说明了电风扇吹出来的风只能使表面凉快并没有真正让身体降温,所以,铝棒电风扇是不能使身体降温的。
科技小论文12
对于科技这个词语,大家都很熟悉,电脑、电视都是科技的馈赠,自从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整个世界就迈入了科技时代;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我们就离开了黑暗并且更加崇拜科技了;牛顿因为树上掉下来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又让科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科技好玩,至少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科技本身,支配宇宙的自然规律是充满魅力的;其二,探索科技的过程,揭示自然规律的过程也是趣味无穷的。其三,科学一旦与人生碰撞,在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无论是正面与反面,也是趣味横生的。
科技无处不在,科技让人类无比自豪!
科技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啊,假如有一天,没有了电,人们将继续生活在黑暗中;没有了煤气、石油,那人们岂不是还要吃生的东西或钻木取火,继续用生畜拉车;没有了手机和电脑,人们是不是还用飞鸽传书……
由此看来,我们的衣食住行一刻都离不开科技的贡献,相信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也在时时刻刻的对科技的发展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贡献着……我虽然顽皮,但也着实体验了一把科技的滋味:我把一些苏打粉放进被子里,然后加上白醋,这时“火山爆发”了!马上,白醋冒起了洁白的泡泡。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科学不只为尖端技术服务,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需要正处于青少年时代的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我曾参加省级科技创新发明活动比赛,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也曾参加市级的科技创新发明活动比赛,也获得了三等奖,这些成绩和老师的'辛勤培育是离不开的。参加科技比赛、阅读科技书籍,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精密的机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车,虚拟的足球赛,高科技信息的传送等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现象,越来越激起了我探索科学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科学,传播文明,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时,更要创造新生活。如今,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可视电视、电脑上网、心脏起搏器,已经不算新鲜了。从1901年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到人造地球卫星、载人宇宙飞船,科技在不同领域里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电子产业、通讯技术的日益普及,纳米技术、超导材料的广泛应用,不久的一天,也许就在你的餐桌上,会出现像太空青椒、人造牛排等生物工程食品。学习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为了成为科学家,也是为了能适应生活,更为了能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担起新世纪,为国家建设,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工合成胰岛素、断手再植、杂交水稻、爆炸原子弹和氢弹、发射人造卫星和飞船等等,这些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大大缩短了我国和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差距,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邓爷爷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确如此,科学为我们祖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毛主席曾对青年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句话,饱含了长辈们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如果说长辈们用辛勤的劳动建设了20世纪的祖国,那么,我们就应该以知识、以科学担起新世纪的重担。
科技小论文13
一天晚上,我和我的几个同学在一起玩。一个同学让我帮他买一瓶可乐。我来到小卖部,买了一瓶,我偷偷地把可乐使劲摇了几下,可乐里泛起了一层棕色的泡泡,然后,我若无其事地把可乐交给了他。他毫无防备地打开了可乐,冒着泡的可乐从瓶子里喷了出来,把他的手都打湿了。他连忙关上可乐,我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我一边笑,一边想着,为什么可乐摇晃之后会冒泡泡呢?难道是因为空气跑进去把可乐“挤”出来了吗?不会,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不摇晃可乐就不会喷出来呢?我一边思考一边回到了家。
回到家之后,我向我家的化学老师——我的爸爸请教这个问题。爸爸说:“这个问题可以用化学的方法解释。”“化学?”我有些担心自己是否听得懂。“可乐是碳酸饮料,对吧?”“嗯。”“碳酸饮料,顾名思义里面就含有碳酸。而碳酸的结构是往水里充上二氧化碳。”“哦,可这和可乐冒泡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急于想知道答案。“慢慢来,否则你会听不懂的.。”爸爸说,“但是碳酸非常的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水要轻,所以就向上冒,那些泡泡就是二氧化碳。”“啊!我明白了!”
这个事情告诉我,碰到难题自己无法解决时,就要善于请教智慧的人,比如你的父母老师。学问学问,有学就有问,只有在问中学,学中问,我们的知识才会不断提高啊!
科技小论文14
许多动物有了视觉才能看清世界,那么蚯蚓有没有视觉呢?在我的记忆中,好像从没看见过蚯蚓的眼睛.
我们都知道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细长,在潮湿、疏松的土壤里,穿行自如,但是它是怎样观察周围的动静的呢?于是我从地里挖出一条蚯蚓来观察。把它放在地上,只见蚯蚓利用身体伸缩前进。我用肉眼观察,看不见它的眼睛。于是,我拿来放大镜观察,也没有发现它的眼睛。咦?难道蚯蚓真的没有眼睛吗?我在蚯蚓前进的路上放了一块砖,当蚯蚓的皮肤快要接触到砖时,它立即转向避开。我又把蚯蚓放在光线强弱不同的`地方,结果蚯蚓向弱光处爬行。蚯蚓没有眼睛,为什么能避开障碍物,还能区分光线强弱呢?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查阅了许多资料,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上找到了答案:书中写道:“近代动物学家的研究证明,蚯蚓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而且见不到一点光线,它的眼睛渐渐退化了。那凸起在它头部前面的,是它的嘴巴,叫做口前叶,没有视觉作用,仅仅是用来索取食物和挖土钻洞的。但蚯蚓的前端却有非常灵敏的嗅觉器官,蚯蚓就是利用嗅觉器官来辨别方向探路的。蚯蚓的身体除腹面外,其他各部分都分布着感觉光的器官,能够辨别光的强弱。”
通过研究蚯蚓,我还知道了:蚯蚓没有眼睛和耳朵,但它的身体对于震动非常敏感。一条蚯蚓如果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它具有再生这部分的能力,新的节将生长在身体的前后两端。
实验证明:蚯蚓确实是用触觉器官代替了眼睛的功能,而且对光线的强弱很敏感,遇到强光就会本能地躲避,这能让它完全适应土壤生活。
科技小论文15
【“白气”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见许多“白气”,我们都以为这是水蒸气,是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看了《神奇校车》中《水的故事》这本书,通过阅读,我知道“白气”并不是水蒸气,二是由水蒸气变成的一颗颗很细微的小水滴漂浮在空气里。
当我高兴地告诉妈妈我的这一收获时,妈妈却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妈妈带我来到厨房,在烧水壶内装了半壶水,开始烧水。在水快要沸腾时,我们就看到在壶嘴和壶盖处出现了不少“白气”,看到这儿,我很激动,妈妈却说:“再等等”。
水终于沸腾了,妈妈让我观察壶嘴处有什么,“有很多白气啊!”我回答道。“你再看看最靠近壶嘴的地方,那儿有什么?”于是,我认真的观察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却发现那儿什么也没有。
妈妈笑着说:“孩子你看,我们假设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那么这些‘水蒸气’是从哪儿来的呢?”
“当然是从壶嘴里喷出来的了”,我连忙回答道。妈妈继续发问:“既然是从壶嘴里喷出来的,那为什么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没有‘白气’呢?”
是啊,为什么呢?我正在沉思时,妈妈拿起家里的菜刀放在最靠近壶嘴,原先没有“白气”的地方,顿时,菜刀附近形成了一大团“白气”。
妈妈看见我惊愕的样子,就不在卖关子了。
她告诉我:“壶嘴处大量的‘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由壶嘴中喷出的看不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离壶嘴最近的'地方反而没有‘白气’,是因为这儿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变成小水滴。后来我们把菜刀放在最靠近壶嘴处,使得这儿的温度下降,热的水蒸气就能变成小水滴了。”
现在我终于知道我们平常看到的“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又水蒸气在遇冷的条件下形成的小水珠而已。
冬天我们嘴里之所以能呼出“白气”,其实是嘴里喷出了温度较高的水蒸汽,遇到冷空气变成的。洗澡时,镜子之所以汇编模糊也是因为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变成的。
哈哈,真开心,我不仅仅知道“白气”,更是在实验中认识到,“白气”的形成条件是水蒸气遇冷,当然,这一收获更能用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关于“白气”形成原因。
【科技小论文】相关文章:
科技小论文11-21
【经典】科技小论文06-10
科技小论文[精选]06-23
科技小论文11-03
科技的小论文05-20
科技小论文【经典】05-25
学生科技小论文11-02
(精品)科技小论文07-18
科技小论文[荐]07-05
【精品】科技小论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