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环境保护论文>环境保护的论文

环境保护的论文

时间:2024-07-17 08:20:52 环境保护论文 我要投稿

环境保护的论文15篇(通用)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环境保护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保护的论文15篇(通用)

环境保护的论文1

  我国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各级的环境保护部门都引进了污染源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污染源实施监控,是一个环保监测和环境预警的信息平台,能够实时、直观、可视的对污染源进行动态监控,并详细的表述出污染源的位置等相关信息,其在排查和治理污染现象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污染源自动控制系统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要想更好的将其应用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就要解决掉污染源自动控制系统存在问题。

  一、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不足。

  我国目前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首先,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是由当地的环保部门负责控制系统的建设、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没有做到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其次,在我国相关的规定中,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处理污染的设备,企业必须向负责排污的单位支付建设费用,环保部门虽然给予了企业一部分的资助,这对企业来说还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再加上企业自己出资建设检测自身的排污情况,很大程度上企业是不愿意积极配合此项工作的,导致企业上报的排污数据的真实性不是保证,给环保部门的监管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最后,对于自动监控系统来说,其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审核数据的有效性,但是即便我国已经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颁布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但对于异常数据的识别和处理却没有完善的方法,所以有些问题是没有解决办法的,给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工作也带来了影响。

  2、基础设施存在问题。

  首先,通常情况下,流量计和自动监控设备是配套安装的,这样才能使得到的计量数据更加准确,因此,国家建议在设置排污口时,一定要方便检测、计量和监督,但实际上大多企业并没有按照标准建设或者改造排污口,对排污口的位置或这是尺寸随意的改变,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排污口能够采集到计量数据,但是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却是难以确保的;另外,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一个拥有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其需要一定的防护措施,对采集距离、温度的控制、给水和排水都有具体的要求,目前我国的自动监控站房的建设虽然符合标准,但是在环境、温度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3、自动控制系统存在问题。

  首先,一般来说排污口的位置都比较偏僻,因此就与仪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的采样管路,但是有些采样管路,例如U型采样管路,可能会造成管路积水堵塞;其次,大多数企业选择等时采样法,虽然这种方法在成本和可行性方面都优于比例采样法,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的排污没有规律,因此,采样不具有时效性和代表性;另外,虽然网络的使用对自动监控系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可以实时的进行数据传输,但是各个部门的仪器信号不同,或者有些型号并不符合国家信号,对数据的传输造成影响。

  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要想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用好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调动基层环境保护单位的积极性。

  现阶段,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起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但是各省市的一些基层部门对污染源自动控制系统还不是很了解。传统的污染源检测大多是一个月或者一季度检测以此,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检测次数要比传统的污染源检测次数多很多,这样的变化再加上基层部门不知道自动监控系统的监控和管理方法,导致很多基层企业产生消极的态度。因此,各省市应该加强对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督和绩效考核等各方面工作,以此来调动基层环境保护部门的积极性。

  2、制定完善的审查制度。

  为了提高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制定一套科学、有效、完善的审查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各省市要以《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以及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法作为依据,制定出污染源实时监控审查的方法。实现在检测过程中能够将检测到的数据及时的记录并反馈,相关工作人员审核后就可以生效,从而作为排污申报工作审核的依据,进行排污费的征收,以及对环境的统计和排污总量的计算,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顺利的实施。另外,一些企业认为不愿意运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他们认为这是政府控制污染排放的手段,如果运行就是自讨苦吃,针对这个问题,各省市的环境保护单位要加大对企业的审查力度,对于不积极运行设备的企业或者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企业要给予严厉的制裁。

  3、严格落实具体工作。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就要严格落实以下几点具体工作,首先,要在所有需要监控的企业中安装实时监控设备,对于企业环境的不同,要灵活的变换设备的信号,保证设备在规定的技术要求范围内;其次,要确保所使用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能够满足互联网的要求,这样才可以使检测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回来,为相关部门下一项工作的落实提供数据支持,之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核对分析,并将结果记录成详细的成果报告,为监管工作最终的实施提供依据;最后,企业每天分析数据的结果都要和环境保护单位以及其它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使所有相关的人员对该省市和自己负责区域的污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一旦发现有企业排放污染物超标,就要及时作出处理,对违规企业进行停产整改,如果违规企业依旧存在排污超标的现象就要责令其停止运营。

  4、加强环境监管工作。

  加强监管的力度,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黄静保护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排污收费的手段,应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各企业的污染排放情况科学准确的反映出来,对一些排污量大的企业进行排放量审查和排污费征收的工作,以此来促进污染源治理工作的开展,提高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是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还需要对其进行完善,使其在环境保护工作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备萍,陈志斌,徐敏等。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xx,(22):255—255。

  [2]高坤宇。关于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5(14):599—600。

  [3]赵兴家。浅谈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J]。民营科技,20xx,(2):226。

环境保护的论文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公路应运而生。由此可见,高速公路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它是国家繁荣经济进步的标志。然而,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并保护环境,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1.建设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

  建设高速公路可能会对高速公路沿线的社会结构产生影响,甚至还有可能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具体来说,建设高速公路的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想要建设高速公路势必会导致部分居民拆迁,而拆迁活动的产生,则可能对居民原有的联系交往方式产生影响。不仅如此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可能破坏历史和文化遗迹,给自然景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是一个面积辽阔的国家,各地区拥有自身独有的自然景观,而高速公路的建设很有可能破坏这些自然景观。高速公路的建设也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促进人员流动,实现物资的快速运输,并实现城乡一体化。

  (2)大量土地资源被占用。建设高速公路,扩大高速公路的服务范围势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然而众所周知,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建设高速公路势必会减少耕地和林地,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甚至还会加剧我国长期以来人多地少的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水土流失严重。建设高速公路所必要的'工作就是挖土时的爆破、采石,等等。这些工作对土壤结构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它有可能降低土壤的抗事能力,甚至加剧水土流失。除此之外,在建设高速公路的时候,如果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在遇到雨水天气下,就会产生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

  (4)导致严重的噪声污染。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噪声是主要污染物之一。在建设高速公路的时候,往往需要运用挖掘机、平地机等各种机器,而这些机器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发出大量的噪声,给就近的居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还会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导致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引出相关病症。

  2.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建设是相关高速公路建设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加强环境保护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实现前期设计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高速公路前期设计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指在环境工程的实施必须在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例如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等等。在设计公路的时候,公路线路应当尽可能的避免那些环境薄弱点,还应当尽可能的做到不要在文物保护区设置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设计应当在所有规范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尽可能的保护环境,避免出现环境破坏,做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在一起。(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往往跟随着较为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保护法落实得并不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工程造价过高,投资规模过小等原因,这也是难以将环境保护与高速公路建设结合在一起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条款列入的合同当中,将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责任到人,实现对环境保护的严格监管。(3)加强对噪声的防治。首先,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那些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其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有效避免夜间施工和运输,并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装置来控制噪声。最后,在高速公路建设地区设置遮蔽物,有效阻隔噪声的传播。(4)建设大量的绿化工程。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建设大量的绿化工程,能够有效改变道路的景观,实现环境的美化、空气的净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建设绿化工程必须有一个总体规划,应当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在认真研究线路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将高速公路建设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的特点,确定绿化现象。(5)防治大气污染。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粉尘,对于这些粉尘我们可以通过硬化施工便道的方式来解决。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施工现场洒水来减少粉尘对大气的污染。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应当与相关标准所契合,对于那些严重超标的机动车,相关部门可以要求车主,限期整改,还可以发明一些新型能源汽车,例如太阳能汽车和电动汽车,等等。从而加强对环境得保护。

  3.结论

  对于我国来说,环境保护问题可谓是一项永恒的话题。我们在实现环境保护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关注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于那些污染环境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做到防治结合。

环境保护的论文3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时代的主体,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三个中心问题。这三个问题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何处理,怎样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面对地球资源逐渐减少,部分资源即将枯竭,怎样科学合理地开采资,如何一边开采一边保护资源环境,即保证当代人的发展,又不影响后代人的需要,是当今矿山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矿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包含资源、环境、经济等多种因素。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矿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在矿产资源开发的时候,会造成很多问题。大量废物排放,噪声污染,空气环境污染,动植物受到影响,整个地区生态遭到破坏,同时,对资源无节制地开采,资源日益陷入到枯竭的状态。

  一、矿山发展现状

  正确的开采方法是保证矿区实现生产安全未定,效益逐渐提高的主要途径。许多年来,铜镍矿区不断完采取新的开采方法,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有知识懂技术的开采人员,矿山发展稳定,产值不断增加。但也有些矿山在采矿中暴露很多问题,矿山坍塌,滑坡等,不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更加造成人员的伤亡。

  1.设计问题。一座矿山在准备开采的时候,首要任务是设计开采的方法,这关系到这个开采过程。地表结构可以直观的看到,但是地质结构却很难把握,同时,同镍矿等有色金属地质复杂,这就给施工设计带来了很多困难。目前的采矿工作步骤复杂,矿床的开采条件,开采设备,工艺技术等等都较过去有了很大变化。开采设计不能忽视任何一项因素的变化,不然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是开采陷入困境。近几年,我国矿山开采虽然已经采用了先进的设备,但还是会在开采中出现许多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做好开采设计。

  2.管理问题。矿山的承包管理经营在某些方面确实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漏洞,管理松懈,不认真。开采自由化,职工不按照规范操作,不能按期完工等等经常出现在采矿现场。采矿是个比较危险的行业,如果在开采过程中不重视管理,员工为了个人利益违规操作,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3.工人素质较差。采矿行业多数是体力劳动,极少的脑力劳动。近年来,很多企业的工作人员增加,但是工作效率和质量却越来越差。管理制度改革虽然解决了部分困难,但也带来新的问题。井下劳动和地面劳动付出的辛苦是不一样的,面临的危险也是不一样的,工资必须有差别。但是很多企业在改革后这个工资档次没有拉开,很多工人不愿去井下工作。企业招工只能在偏僻,较困难地区进行。这里的人员大都没受过教育,个人素质较差,机器操作也不会,常常给工作带来不便[1]。

  二、科技进步推进矿山发展

  1.技术革新。开采是一项技术工作,从开采机器到操作,都需要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才能带来技术创新。企业的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应该忘记对新科技的开发运用,加重研发资金比重。在保证井下工人安全,提高开采速度方面不断创新。

  2.提高重视。矿山开采企业领导要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那科技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3.科技进步,绿色开采。在矿区开采过程中,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很大破坏。开采产生的扬尘,对地质结构,地表生物的破坏,对动植物生长环境的影响等等。企业要不断研发新的开采科技,避免或减少资源环境的破坏。

  三、采矿区资源环境的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于把资源消耗、环境恶化、文化破坏和社会不稳定降低到最小限度,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的效果;为了改变对自然资源的高消耗重污染破坏、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纠正和制止“有水快流”的口号,这个口号片面强调 “快”,勿视环境效益,缺乏保护意识;对矿区或矿点不实行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合理利用和科学论证的工作,大搞“一哄而起”的遍地开花,对矿产资源采取掠夺式开采;由于乱挖乱采,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灾害加剧,工伤事故多发的后果,对子孙后代造成危害。

  2.加强矿区的社会管理。给矿区的发展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在矿区存在有偷盗、哄抢国有企业矿产品、设备设施,强用国有企业水电的混乱现象,甚至个别暴发的矿霸骚扰矿区、横行乡里;这种混乱局面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加大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

  3.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法规和制度。依法处置破坏、浪费矿产资源和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克服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现象;坚决取缔违法开采,有效遏制乱采滥挖。

  4.理顺矿产品的价格,制定执行有利于矿区发展的价格政策。我国45种主要矿产品中有39 种均不同程度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今后随着各种资源供需缺口愈来愈大,提高资源价格势在必行。尊重价值规律,运用价值手段,减少国家对矿产原料产品财政补贴,以增加资源供给量,同时迫使加工产品节约挖潜,抑制资源的消耗量。

  5.积极通过国际贸易,换取我国稀缺资源。增加附加价值高的矿产加工品的出口,代替矿产资源原料的出口。对我国迫切需要的部分资源,争取在国外投资建立原料基地。

  6.提高金属二次利用率,寻找紧缺资源的代用品,减轻采矿的压力。综合利用金属边角料和“废品”、废旧金属物质是“开发第二矿藏”,这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

  7.重视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全体劳动人员的素质,这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清洁生产的技术保障;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实到实处,这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

  四、总结

  矿山的开采与资源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自然资源可以提供更好的开采条件,开采过程中加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资源,保证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论文4

  摘要:畜牧养殖能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不断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畜牧养殖产生的粪便以及使用药物的残留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且随着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畜牧养殖中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问题;环境保护

  1.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近些年畜牧场的发展,我国开始大范围的推广牧区和半牧区圈养和轮牧养殖的方式,因此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业总经济中畜牧经济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还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外相关研究部门经过努力,不断的创新畜牧技术和方法,使饲料产品的结构更加合理,同时畜牧业饲料工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浓缩型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畜牧饲料为主的饲料,已经基本能满足我国当前畜牧业的需求。但是从长期来看,畜牧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克服。

  2.畜牧养殖中的环境问题

  2.1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化合物,猪场污水生物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悬浮物等都超出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的标准很多,如果排放的污水不做及时的处理,污水中所含的BOD、SS等就会超出农作物所能承受的标准,并且畜禽粪便在发酵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会对人和畜禽的眼部、呼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浓度太高,还可能对人的嗅觉和神经造成伤害。

  2.2药物残留对环境的污染

  畜禽在生长中会经常被注射防止各种疾病的药物,这些残留在禽畜体内的药物会通过人们食用进入人体,进而威胁到人的健康。如动物食用了抗菌素之后,抗菌素会在动物的血液中进行循环,虽然大多数的抗菌素经肾脏过滤后可以随着尿液被排出体外,但是仍然有少量残留,这些残留的抗菌素通过人们食用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3饲料喂养对环境的污染

  加工饲料的.过程中,为了符合限制性氨基酸的需求,必须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由于氨基酸不能在动物体内存留,所以如果氨基酸没有蛋白质的配套,会在动物体内分解,最后被排出体外,使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并且污染环境。另外谷物饲料有动物无法吸收的植物磷,该磷大部分也会随着粪便被动物排出体外,进而污染到环境。

  2.4禽畜疫病对环境的污染

  当前我国畜牧业的生产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养殖场和个体养殖户。随着养殖场规模的逐渐扩大,其发展开始趋于科学化。但是个体养殖户的环境意识相对淡薄,仍旧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和养殖设备,缺乏规范的养殖技术和科学有效的养殖原则,加上没有及时的采取科学的方案控制疫病的发生,所以不仅导致了环境问题,还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3.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3.1进行科学规范的养殖

  想要进行科学规范的养殖,应该建立起综合养殖区,把个体养殖户集中在一起,使其生产模式得以规范,便于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开发和利用新技术,有利于及时的发现和控制疫病;采用大规模的养殖方式集中的处理禽畜的粪便并加以循环利用,使其对空气、土壤、水的污染有效的降低,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选择综合畜牧养殖区的地点,应该以环境保护为目的,所以应该选择离城市相对远,并且周围没有河流和地下水源的地方,防止禽畜产生的垃圾通过河流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应该制定垃圾回收利用模式回收处理养殖场的大量垃圾,并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利用,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还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3.2对饲料进行严格的监管

  畜牧养殖者应该对使用的饲料加强规范化的意识,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投放饲料。相关部门也应该对生产饲料的厂家加强管理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反规定的,应该对其进行严惩或勒令停止营业。

  3.3科学预防畜禽的疫病

  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畜禽疫病的防止工作,不断加强控制禽畜疫病的力度,还应该采取科学的防止办法,使疫病得到控制。应该建立健全体系,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治、控制禽畜疫病的方案,并及时预报,以便对突发的疫情迅速的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3.4宣传树立正确的养殖理念

  对养殖畜牧新技术,无污染新技术加大宣传的力度,使公众保护环境的认知度提升,为环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根据实际养殖规模和种类制定相关对策,对禽畜养殖场选址、污水排放、粪便处理实施规模化的监督和管理,把可以和禽畜养殖规模配套的废弃物处理设施作为规模化养殖禽畜必须要审批的条件进行审核;对落后的养殖场提供人员和技术指导,使其进行全面的整改,并鼓励禽畜养殖户对禽畜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4.结语

  畜牧养殖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畜禽养殖户应该转变理念,对养殖造成的环境问题引起重视,建立健康、科学的畜牧业养殖体系,采取各种治理措施,使畜牧业养殖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使畜牧养殖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逐渐达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魏均林.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当代畜牧,2015(05):18-20.

  [2]张艾.论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252-256.

  [3]符美义.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路径初探[J].中兽医学杂志,2015(10):112-117.

环境保护的论文5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使得城镇的水环境受到相应的影响及破坏。在维护城镇水环境方面,相关法律构建与管理措施的不完善,政府与公众的保护意识薄弱,硬件配套措施的落后等原因,使城镇水环境保护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城镇化水环境保护的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

  (一)城镇化水环境保护的严重问题

  1.城镇用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严重

  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增大,与之相反,我们可用的水资源却是一直减少。人类又不合理开采与浪费水资源,更使得水资源急剧流失和供应量变少。

  2.城镇水污染问题的顽固,生态环境恶化

  城镇水环境污染严重。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大多更是未处理就排向任意地方,周边地区水环境苦不堪言。

  (二)城镇化水环境保护的问题的产生原因

  1.城镇经济发展的方式单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城镇化进程高速发展,人口涌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效益的增长模式以依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另外,公共财政对城镇环保事业投入不足,财政拨款是城镇水环境污染治理主要的资金来源,以市场为基础来调置资源的机制尚未能发挥相应的.功能,导致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欠缺。

  2.保护城镇水环境的法规政策不全面,监管能力弱

  由于城镇水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不全面,所以存在城镇水环境保护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无法可依的问题。另外,城镇水环境管理机制不成熟,所以使得监管能力很弱。城镇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是项系统任务,涵盖环保、建设、农林、卫生等一些职能部门。这种“多头管理”的现象有很多弊端,常上演“踢皮球”。

  3.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认识较少,参与度很低

  农业、工业、政府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弱,导致城镇水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不理想。而城镇水环境问题的治理主要依靠的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

  二、国外水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启发

  (一)不同国家水环境保护的参考

  1.美国水环境保护的参考

  关于于水环境的管理方式,美国是集中管理的方式。流域管理机构在联邦有环境保护署。在各州有流域委员会。

  关于水环境的立法,美国制定了一些比较经典的流域法律法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权威性的流域管理机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就是基于此部法律建立;《水资源规划法案》,旨在从流域整体利益出发,附之以协调水土资源规划,优化国家自然资源;《清洁水法》,更是从具体方面下手,着重于工程建设、污染源限排及湿地治理等方面。

  从根本的水权出发,美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从农业和城市用水之间的水权转换实践。各州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规范此转换行为。

  2.日本水环境保护的参考

  关于水环境的管理方式,日本是分散治理模式。中央政府中涉及流域治理的工作机构包括: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通商产业省、厚生省。

  关于水环境的立法,日本的流域治理法律体系比较完善:以《水资源开发促进法》为首,主要包括《河川法》等17部法律。

  关于节水,近年来日本推出了新的模式。从水的用途分工出发,部分灌溉设施改造费用由城市给提供,节约的水由提供投资的城市部门使用,从而改变用途的水权转让来发展节水农业,维护农民利益,保护水环境。

  (二)国外水环境保护的经验对我国的启发

  1.完善城镇水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

  在美国,较成熟的水资源法律已在各州得到很好的实施,使水环境保护在法律层面得到保障。在日本,形成了以《河川法》为中心,由《特定多用途水库法》、《水资源开发促进法》、《水资源开发公团法》、《水源地区对策特别措施法》等组成的法律体系,水环境保护法律已是非常完善,我国需要借鉴,同时,城镇水环境保护还迫切需要国家政策的指导和约束。

  2.完善城镇水环境保护的相关体制机制

  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和目标责任机制,强化政府责任;要切实提高监管能力;要整合城镇之间环境监测资源,减少行政成本,形成完善的城镇水环境监测网络,努力使环境监管手段适应新要求;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3.明晰水权

  明晰水权在当下是非常必要的。拥有了水权,权利主体就能更好地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三、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水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城镇水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加强执法监管力度

  要在现有的水环境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化进程的实际情况,健全城镇水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还要加强城镇水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大违法处罚力度,防止法律政策流于形式;加强对执法的监管。

  (二)加大对城镇水环境保护的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公共财政对城镇水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如今城镇水环境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城镇水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的建设方面,并很难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还需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三)提倡居民良好生活习惯,进行水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城镇水环境污染问题源于居民对水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这与人类对于环境缺乏正确认识相关。要不断提倡居民良好生活习惯,进行水环境保护意识宣传,让群众多参与。

  (四)建设节水环保型城镇,提高水系统抗灾能力

  政府应着重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发展循环经济,从体制、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指导各地建设节水环保城镇。

  着眼于流域的整体治理,提高系统应对外部干扰的能力,从而加强城镇水系统抗灾能力和城镇水系统的工作能力,从而很好地去满足为我们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供水的需求,提供可靠的供水水源。

环境保护的论文6

  1公路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水污染的表现主要是,在施工中所出现的生产与生活污染,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和处理,直接排到江河中,就会污染地面水环境,甚至对地下水源也产生危害。在公路桥梁基础等施工过程中,洼坑排水以及钻孔等产生的泥浆排入到河水中,会增加水质的含泥量。

  2公路交通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1合理选择路线,精心设计

  要减少公路工程建设对于环境破坏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选择相对合理的路线,在路线选择的时候要远离那些环境比较敏感的地区,包含多个方面:像气候、水资源、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等等。公路路线在经过那些植被比较茂密、动物种类比较多的路段的时候,就要尽量减少公路对于主河道的侵占以及对于周围植被的破坏。进行路线设计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对于地形和植被的破坏,减少对自然水系产生的影响,就要把传统的定线方式改变,这样不但能够更好的.提高定线的效率,还能使线路的布设跟沿线的地形吻合,减少断背曲线等不良路线。在纵面设计的时候,要在平面线位的配合下进行因势利导,不能过分的追求高指标,要减少大填大挖的现象出现,这样就能减少对自然植被所产生的毁坏。

  对于湿地、水源地等对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的特殊地段,在进行路线设计的时候要尽量选择绕行。那些不能避开的,就要选择影响最小的路线,采用合理的措施减少环境破坏。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山区或者丘陵地带原有的自然稳定性,因为开挖问题就可能导致应力释放引发坡度滑动。当前很多设计都很少考虑到应力释放问题,只做了一些简单的地质勘探工作,在出现滑坡问题之后的治理费用要比之前避免滑坡的费用要高出很多。此外,还要重视公路排水设计问题,因为排水设计不到位不但会影响公路本身的使用,还会对环境产生破坏,出现冲刷原地表的现象。

  2.2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2.1减少噪声污染的措施

  为了减少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就要注重对公路施工机械的保养问题,保证机械有足够的润滑来减少噪声。对于施工路段在居民住宅区的距离小于150m的情况,要限制施工的时间,也可以对施工的时间进行调整,减少施工噪声对于居民生活的干扰。为了进一步强化施工工人的劳动保护,要实施轮班机械操作制度,减少大范围接触高分贝噪声的时间。而对于那些在噪声周围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工人,发放相应的耳塞等保护工具让他们进行自我保护。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相应的公路防噪声屏障,把金属、轻型符合材料等多种材料结合在一起。

  2.2.2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

  为了防范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就要在施工过程中定时进行洒水降尘工作,在粉尘材料运输的时候要有遮挡措施。料场与搅拌站要设立在比较空旷的地区,在距离两百米的范围之内不能出现集中的学校或者居民区等等。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的时候,沥青材料搅拌厂要设置在学校或者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地点之外的风向处,这样为生产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符合卫生方面的要求,此外,还要进一步提高爆破技术,可以采用合理的爆破器材以及装药方法,强化公路施工现场的管理,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安排、技术交底与指导,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减少爆破所产生的粉尘污染。

  2.2.3减少水污染的措施

  为了减少公路施工带来的水污染,以路边沟的路边水污染为例,要把路面的水跟农作物灌溉的水分开,可以在公路沿线设置一部分集水池,把公路路面水导入到这些水池中进行净化处理,经过处理达标之后排入到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

  3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交通建设在给社会公众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这就需要公路建设管理者重视公路建设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减少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环境保护的论文7

  1.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的现状与趋势

  1.1现代产业发展与非金属矿物材料及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或技术改造与非金属矿物材料密切相关,而且节能降耗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现代产业化的发展迫切需要非金属矿物的开发加工,与此同时也需要协调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非金属矿产物的深加工技术对于现代新兴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提出了发展非金属矿物深加工技术的方向和措施,例如许多非金属矿物,硅藻土、珍珠岩等加工后具有较高的活性及选择性吸附的特性;膨润土、沸石、石墨、石棉等都与航空航天技术及生物技术有关;云母、金红石、滑石等与信息技术及产业有关;现代的高技术及环境保护等均与非金属矿物密切相关。

  1.2我国的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形式严峻

  我国非金属矿物的种类繁多,而其中有一部分的非金属矿物本身或者是经过加工处理后而具有适合用于环保材料的性质,再者,我国的非金属矿物的储藏量非常丰富,价格也比较低廉,它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少以及重复使用的一系列优点,所以受到各个开发商的青睐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开发加工非金属矿物。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非金属矿物的开发都格外的重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我国非金属矿物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不注重保护环境质量,造成了对于水体以及空气土壤等的不科学合理污染。因此,我国的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曰益严峻,遭受着挑战,需要迫待解决。

  2.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相关的企业单位在进行非金属矿物加工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味的只对于非金属矿物无节制的开发、加工与利用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那么经济的发展只是短暂的繁荣并不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非金属矿物加工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我国未来非金属矿物开发加工的发展将以全面提升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功能或者是应用性能为s的,以环境保护为导向,以高效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宗旨,注重环境保护与非金属矿物加工的充分结合、齐头并进,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不竭动力。

  3.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运用的科学技术与设备

  我国现代的高新技术、高科技设备、新材料产业以及环境保护等都与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运用的科学技术与设备主要分为粉碎技术与设备、分级技术与设备、表面改性技术、干燥技术与设备、造粒技术与设备、材料复合技术。非金属矿物加工主要是指凭借一定的技术设备与工艺而制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一定粒度大小和物理化学性质等性能的功能性产品。

  我国生产的超细粉碎设备基本与国外的相当,但是其技术研究的起步比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且发展层次良莠不齐,超细粉碎设备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控制产品粒度处于所需的分布范围内,使得混合粉料中粒度已经达到要求的产品及时地被分离出去;表面改性工艺依据表面改性的方法与设备及粉刷制备方法而异;干燥是用热能将湿物料中的湿分气化为蒸气,再利用抽吸或气流将蒸气移走而达到去湿的操作;对于粉状产品进行造粒的深度加工,不仅有利于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而且有利于降低粉尘污染以改善劳动操作条件;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按照基本材料不同各异,各种材料在性能上相互取长补短进而产生协同效应,让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4.我国非金属矿物在环保工程中开发与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4.1非金属矿物环保材料应用的范围较窄

  我国的矿物研究人员对于非金属矿物在环保工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贡献与成就,但是也把我国在这一领域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反映了出来。工程化转化不高、非金属矿物环保材料应用的范围较窄等缺点,要把这些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成功的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中。我国的许多非金属矿环保材料更多的是利用非金属矿的原矿或对原矿进行简单的初级加工,这是与非金属矿物深加工领域的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有关,拓宽非金属矿物环保材料应用的范围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进而改进非金属矿物环保材料应用范围窄的特点。

  4.2非金属矿物的产品档次不高且品种单一

  非金属矿物的产品档次低使得许多矿物资源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而且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一些重要领域中的应用处理还未见有更多的新的研究成果。要想改善非金属矿物的`产品档次不高与品种单一的现状就要提高非金属矿物的加工技术,使得我国的非金属矿物开发与利用朝着设备大型化、加工精细化、产品功能化的方向进一步前进。只有功能明确且满足相关应用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要求与环保要求的非金属矿物才能够赢得稳定的市场,避免非金属矿物资源的主观浪费,节约矿产资源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

  5.改进提高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①在非金属矿物存放方面。非金属矿物的种类繁多且数量不一,_将大量矿样堆积在一起给翻找造成了困难且容易造成粉尘污染,若将它们分类存放就能节省空间,便于查找矿群进而减少粉尘造成的环境污染。②在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方面。随时随地进行非金属矿物环保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使得公众从内心深处意识到矿物加工这一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不利于环境;使用设备之前要牢固掌握操作规程以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管体系。③在非金属矿产物实验室的布置安排方面。为了方便及时将实验室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室外,就必须要对非金属矿产物实验室的布置安排科学合理。可以把大型重型设备统一安放在一楼实验室,在单个的实验室内部尽可能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内容。④在化学药品使用方面。因为在矿物加工实验这一过程中结合使用的化学药品会产生有毒气体,所以要对于有毒药品进行严格的分级管理,需要按时按量使用,进而减少对人体及环境造成的危害。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们在享受着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产品、新物质的同时,其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状况却日益恶化,不合理的非金属矿物加工导致的环境恶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

  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十分严重,其发展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传统的环保工艺及环保材料已经不能有效的解决大量的需求,所以非金属矿物环保材料在环保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我国非金属矿物在环保工程中开发与应用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探究非金属加工及环境之间的问题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希望在开发与加工非金属的同时要兼顾对水体、空气、土壤等环境因素的污染治理与保护,促进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与经济的迅猛健康发展。

环境保护的论文8

  摘要: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国家对于水环境与河道治理工作高度重视。怎样采取适当措施来整治河道污染问题,是目前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基于此,先列出河道污染与水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意见建议和治理措施,以期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环境保护;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随着当今社会环保理念的广泛深入,人们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爱护。

  1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1控污工作开展相对较为困难

  工业发展初期,工厂难免会排放污水,这些污水一旦汇入河道,就会污染水资源,给水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尽管甘肃省的水环境整治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但是河道治理工作开展时间相对较晚,治理方法单一,再加上污染程度不同地区存在,所以甘肃省的水环境和河道治理工作成效不明显。因此,面对水环境和河道污染问题,如果要想实现真正彻底的有效治理,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则需要采取多种合理有效的方式对水环境加强治理。

  1.2生态护岸技术有待提高

  我国在河道水环境治理方面,治理观念比较滞后,与新时代建设的要求并不相符合,而传统的陈旧的河道治理措施,则牵制着新型技术的发展,在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方面,技术还比较欠缺。制约生态护岸技术转型升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河道设计方面,缺乏长远性与有效性。在实际工程操作中,滞后的护岸技术应用效果并不显著,但是新型的生态护岸技术应用范围却比较小。其二,生态护岸技术在应用时,需要有专家对其进行评审,通过实践来增长经验,弥补不足,不仅要确保生态护岸技术的安全性,而且还要使其具有良好的'水环境保护效果。

  2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2.1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在水环境保护方面,首先就是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甘肃省水环境和河道治理工程比较大,所以应当从实际出发,结合河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河道治理方案。把水环境保护与河道治理放在同等地位,这样有助于转变传统落后的治理理念,将生态环保的科学理念与河道治理规划设计相结合,从而实现环境、安全与资源的统一。

  2.2落实监管措施,加大执法力度

  一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区划分为不同的网格单元,同时使网格内需要重点排污的企业落实到人的方面,初步形成由点到人、由横到边、由纵到底和由面到县的监管格局。二是严把环保审批关。要重视对源头的治理过程,对不符合环保要求或产业政策的项目都不予审批,从而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加大督察督办力度。以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整改为契机,加大对水污染治理的督察督办力度,针对查办过程中的问题,下达督办通知,责令其限期进行整改。四是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积极借助新闻媒体、网络等传媒方式进行环保宣传,扩大宣传面,增强环保宣传效果[1]。

  2.3生态护岸,截污控污

  在生态护岸的实施过程当中,必须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吸取教训,根据所制定的生态护岸规划方案,认真负责地落实多项技术要求。相关部门更需要推动新型生态护岸技术的应用,以期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在河道截污控源治理方面,务必进行充分的科学调查研究。当前,河道污染治理刻不容缓,主要内容是进行工业与生活点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其中工业污染的影响最大。所以,务必根据达标方案的分析,对各种污染源进行控污与截污的处理,还可以通过采取污水与雨水分流排放的方式,避免污水流入河道。除此以外,政府务必加大污水管理力度,对当前部分严重污染的企业加强管理,引导工业部门的节能减排工作。建立专业的垃圾处理厂,实现对生活垃圾中固体污染物的资源再利用。

  2.4加强河道清淤工作

  对河道的管理务必从多个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科学的处理措施,加强对河道污染物的清理,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工农业污染程度,水资源管理部门更应将方案落实到人、到单位,层层传导压力,提高管理水平,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以达到水环境与河道综合治理的目标。

  2.5加大宣传保护力度

  对于水环境保护与河道整治,人民群众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甘肃省的不同河流都流经多个乡镇,因此河道保护与沿线居民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十分关键。水环境保护和河道治理工作,并非一日之功,所以务必要提高人民群众投身环保的积极性,促使其加入水环境保护的行列,使每个人都能为水环境与河道治理做出自己的贡献。相关管理部门也要积极进行水环境保护与河道治理方面的知识培训,将其推广到人民群众中去,从而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使水环境保护与河道治理工作得以落实,进而改善河道水环境。

  3结语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对河道进行整治,对水环境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水环境与河道治理工作,有利于排洪泄洪,更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水污染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所以这就要求人们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规划,运用新型生态治理技术,加大对环境保护与河道治理的宣传力度,从而增强水环境保护与河道治理的效果。

环境保护的论文9

  摘 要:建筑节能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省能源,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关键词:建筑节能;温室效应;大气质量变差;环保建材;能源的综合利用

  1 概述

  我国能源环境与世界能源问题相比更为严峻,一方面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能源消耗巨大。以建筑能耗为例,建筑能耗大体占到全国总能耗的30%—40%,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我国人均耕地只占世界的1/3,而实心粘土砖每年毁田达12万亩;我国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卫生洁具耗水量高出发达国家30%以上,污水回水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钢材、水泥等物耗水平也要比发达国家高出10%—3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作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现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加快,我国住宅建设日益扩大。据推测,到20xx年,城镇50%以上的建筑将是21世纪内建造的。因此,有效的降低建筑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建筑行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将对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环境污染状况

  2.1 温室效应

  目前已发现有30多种气体能够引起温室效应,其中较为主要的有CO2,CH4,O3,CO,N2O、水蒸气、二氯乙烷、四氯化碳及氟氯烷等。温室效应引发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有几个方面:海平面上升;全球降雨不均衡,有的地区发生洪涝、有些地区发生干旱;影响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天气情况,造成农作物歉收;快速的气候变化造成大量物种的灭绝,对生物产生多样化影响;全球变暖造成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变化,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危害人类健康。

  2.2 臭氧层破环

  臭氧层能有效地阻止大部分有害紫外光通过,而让可见光通过并达到地球表面,为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必要的太阳能。而当前人类的活动正在使臭氧层遭到几乎毁灭性的破坏,人工合成的含有氯、氟的一些物质,尤其以氟利昂和哈龙,对臭氧层的破坏最大。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使人体免疫机能下降,增加患皮肤癌、白内障的概率;过量的阳光造成农作物减产,森林的退化;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环;加剧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

  2.3 酸雨

  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是大气环境质量综合因素的客观反映。对酸雨形成起主要作用的Sox和Nox均来自于天然源和人工源,尤其以煤炭和石油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矿物燃料中含氮物质燃烧时产生氮氧化物,以及汽车、飞机的尾气,都产生Nox。

  酸雨对农业的影响主要造成土壤酸化,肥力降低;酸雨会造成水体酸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酸雨还会造成植物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衰亡;同时,酸雨会危害人体健康,诱发癌症、老年痴呆等疾病,使人患动脉硬化、心梗、肺水肿的概率大大提高。

  3 建筑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建筑环境是人类活动对资源影响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世界1/6净水供应给建筑,建筑消耗掉1/4的木材,消耗掉2/5的材料与能量。全球的建筑相关产业消耗了地球能源的50%,水资源的50%,原材料的40%,同时产生了42%的温室气体,50%的水污染,48%固体废弃物,50%的氟氯化合物,同时建筑结构也影响水域、空气质量以及社会群体的结构等较大的范围。

  4 建筑维护结构的节能

  4.1 墙体的设计

  外墙传热在建筑物总体传热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当前我国大多采用保温节能墙体,分为三类: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中空加芯复合墙体。

  其中外保温具有适用范围广、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寿命、减少热桥、扩大使用面积等特点,外保温技术的运用推广得到了很大发展,较为成熟的外保温技术有: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4.2 门窗的设计

  节能门窗要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夏季能阻止热量进入室内,冬季能阻断室内热量传出室外。目前具有较好效果的节能门窗主要有:塑料门窗、铝木复合门窗、玻璃钢门窗,以及采用发展注胶段热冷桥技术。

  5 建筑供热系统的节能(以居住建筑为例)

  建筑节能包括了两个系统工程,即建筑本身工程节能,和建筑供能系统的节能。而现在许多的“节能建筑”只是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满足规范节能设计要求,而并不能称其为节能建筑。

  建筑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还要有优化的供能系统,两者结合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工程,这个系统能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供能可调性。例如在集中供热住宅中,实行供热热量计量,用户根据自己需要调控室温;在有,可在建筑中设置太阳能利用装置,冬季当室内太阳得热能补充室温时,室内可调供热系统就能减少对常规热源的使用。

  6 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

  6.1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以后人类可期待的、最有希望的能源,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太阳能热利用的两个主要方面在于太阳能热水器与太阳能建筑。

  6.2 地热的综合利用

  (1)空气源热泵是在供热工况下将室外空气作为低温热源,从室外空气中吸收热量,经热泵提高温度送入室内供暖。空气源热泵系统简单,初投资较低。空气源热泵的主要缺点是在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天气时热泵的效率大大降低,其不适用于寒冷地区,在冬季气候较温和的地区,已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

  (2)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较深地层中未受干扰常年保持的恒温,其远高于冬季的室外温度,又低于夏季的室外温度,可以克服空气源热泵的技术障碍,且效率大大提高。在地源热泵系统中,冬季通过热泵把大地中的热量升高温度后对建筑供热,同时使大地中的温度降低,储存了冷量,可供夏季使用;夏季通过热泵把建筑中的热量传输给大地,对建筑物降温,同时在大地中蓄存热量以供冬季使用。

  (3)地表水热泵系统是在靠近江河湖海等大量自然水体的地方,利用这些自然水体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而设计的一种空调热泵的形型式。但是,这种地表水热泵系统也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同时这种热泵的换热对水体中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4)地下耦合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岩土中热量的闭路循环的地源热泵系统。它通过循环液(水或以水为主要成分的防冻液)在封闭的地下埋管中的流动,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传热。在冬季供热过程中,流体从地下收集热量,再通过系统把热量带到室内;夏季制冷时逆向运行,即从室内带走热量,再通过系统将热量送到地下岩土中。地下耦合热泵系统保持了地下水热泵利用大地作为冷热源的优点,同时又不需要抽取地下水作为传热的介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6.3 风能及其他能源利用

  从广义角度来讲,生物质能、风能、波浪能、水能等都来自太阳能。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今后,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有望成为替代能源。

环境保护的论文10

  前言

  环境监测作为我国近几年来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逐渐发展成为了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环境监测是考核并且评价各级政府改善地区环境的质量、治理环境污染的依据条件。针对于我国政府对环境的治理体系以及能力的现代化,环境监测需要不断地去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手段方法,以便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一、環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一)对排污许可证制的监管作用

  近几年来,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实施方案》的指令,对于相关企事业排放污染物的许可证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作用,作出了系统性、整体性的安排。随着这项方案的颁发,环境监测机构为环境管理制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发放排污的许可证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企事业单位必须要严格执行《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实施方案》中的相关排污许可证规定的事项,对于排污物的种类、排放量、浓度的大小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监测管理。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之上,核算出污染物的排放数量,为环境管理机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分配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环境监测机构对于企事业单位是否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排放量,要进行日常地监测监管和相关的考核,定期向相关的部门进行上报,并根据相应的数据,对相关企业做出一个大体的评估。

  (二)防治机动车污染的作用

  机动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导致近几年城市出现严重雾霾的主导因素。对于防治机动车污染这一重大举措上,也是推动地区空气质量逐步改善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环境监管部门对于公安交管部门、环境监察部门对于机动车尾气检查的这一方面要加强联合执法的作用。

  对于本区域机动车或者是非道路移动的机械,执法部门要对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情况作出相应的检查。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机动车辆,环保监察部门应该依据环保的相关法规进行相应的罚款,情况严重的机动车辆由公安交管部门采取扣留行驶证的措施。在目前,为了防止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我国省市等的环保机构专门建立了机动车监控部门,方便有关部门对于机动车尾气的检测和管理。

  (三)在核与辐射管理中的安全作用

  作为环境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核与辐射检测,我国在核与辐射的安全管理方面加强了监管力度。在我国省市的地区,在核电地区专门建立了核与辐射环境管理监测机构,对核电站的放射强度进行监管,以及进行相关的应急检测。

  除了检测核电的放射性强度的指标之外,还要对大气。土壤、水分、植被等采样进行相关的检测,看其中是否含有人工放射性核素。因此,环境监测在核与辐射管理中起到了一个安全保护屏障的作用。

  二、环境监测措施的发展与加强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

  作为环境工作生命线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健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国家全面建设环境质量的监测网。所有被监测的站点的原始监测数据都应该第一时间传达到环境监测总站点,实现监测与考核并存的理想要求。

  与此同时,国家应该积极建立国家与省级环保部门组成的两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

  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完善环境的监测监管的制度,对于内部质量要强化控制,积极推进质量管理的第三方监督的模式,积极设立相关的专家督查评测的机制。对于那些监测数据严重作假并且构成犯罪的工作人员,相关管理人员要依法移交到公安司法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处置,要严重惩治不规范监测的督管人员。

  除此之外,环境监测中的对于环境危害的监控范围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监测需要根据环境危害的范围的规模做出相应的判断,对于危险信号的预警,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地进行相关的处理。对于环境危害较大的'区域会发出预测警报,并作出及时地处理,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供第一时间的依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为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提供了准确的科学监测数据。

  (二)构建完善的国家级监测网络

  国家级环境监测网络包括环境各要素监测业务网络、环境管理监测网络以及国家监测信息网络通过构建国家级的监测网络,可以提升环境监测工作向着整体化、精准化、全面化的大方向上进行相应的发展。

  构建一个完善的国家级监测网络可以更好的掌握环境质量的信息情况,对于治理环境污染、保证环境质量情况以及及时发现环境出现的相关问题上起到了一个十分积极的作用。构建一个完善的国家级网络,也可以在其发展的基础上,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只有通过深入地改进相关的检测网络体系,才能加强监测分析的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可以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整体水平。

  结语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生的摩擦问题还是十分突出的,导致生态环境与人们的需求的差异较大。因此,为了人们对于环境建设的合理需求,环保系统应该积极建设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将环境监测对于环境管理的防治功能发挥到作用的最大化。

环境保护的论文11

  分析了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存在的立法空缺、制度不足、政策缺陷问题,探讨通过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良性架构,发挥政府的宏观性指导作用、法律的主体性保护作用、公益诉讼的关键作用,建立多样化的循环经济模式、设立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管理机制,使农业资源得以有效分配、使资源压力有效缓解,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效推进小康社会全面建设,有利于城乡经济向着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科技发展滞缓、农业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业资源利用率不高,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是粗放经营,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农村中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环境质量下降等生态问题。在经济效益和利益追求的推动下,人们往往忽视了保护农业环境资源的重要性。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并进行可持续利用,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求,只有将循环经济推广到农村当中,才能有效改革农村经济增长模式。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传统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的改革,还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农业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综合使用对于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笔者对农业循环经济影响下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有效解决相关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提供参考。

  1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困境分析

  严重的人口压力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使得我国农业环境日益突出:①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例如耕地逐渐减少、土壤肥力流失、农业水资源缺乏、水资源供应问题严重。②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耕地和草场面临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盐渍化现象严峻、土地沙化问题日益普遍。③环境污染问题严峻。水资源、大气、土壤等各方面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前农业资源环境条件正在不断恶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问题亟需解决。

  1.1立法方面的空缺当前国内法律在保护农业环境资源方面已经获得较大的进步,基本的保护框架已经形成,并且还形成了相关的综合性立法文件,如《农业法》有着对农业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专门性规定,《环境保护法》有着关于保护农业环境的较为明确的规定。此外还有一系列专项的具体立法文件,如《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这些立法文件在保护农业环境资源方面有着极大的贡献[1]。

  然而,已有立法都有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烙印,与当前的国情有所脱离,当中的缺陷和不足还没有及时完善。农业环境与农业资源的立法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是依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的,虽然立法上对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都有着许多协调性规定,但是立法体系上的分立以及并存,会导致某些不和谐因素的产生,使得调整手段上有抵触、矛盾、割裂、重复的现象发生。此外,农业资源环境的立法有很多笼统性的、原则性的规定,缺乏现实操作性,使得现实执法效果大受影响,难以避免执法漏洞的出现。

  1.2制度方面的不足从经济制度的角度看,之所以产生资源环境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不协调所造成的。由于人们在环境保护和个人利益之间往往选择维护后者,使得农业生产时缺少对环境耗损成本的计划和计算,也缺乏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避免破坏环境资源的意识。另一方面,从整治制度的角度看,环境资源日益稀缺,利益集团形成与社会阶层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使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利益的平衡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会导致治理环境资源的国家资金难以发挥效力,进一步导致治理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工作陷入顾此失彼的地步。

  1.3政策方面的缺陷已有关于资源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制度超过十项,比如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退耕还林政策、生态移民政策以及矿产资源税等。然而这些补偿制度的自身作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资源利用的低效率、政策过于单调死板、投入力度有待提高等,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管理模式过于死板,没有较高的灵活性,不同地区的资源保护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与此同时,平衡机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相关部门难以将当期的相关资源、资金、组织、人才以及技术有效协调和运作起来,甚至出现了因经费浪费、争夺经费而导致的忽视管理的现象发生[2]。

  2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良性架构

  2.1发挥宏观方面的全面性指导作用对农业资源环境进行保护,涉及整个民族的利益。若市场无法对行业间、地域间的利益矛盾进行良性调节,国家就应当设计一系列宏观制度,对管理问题、利益分散问题进行协调,以解决其与环境保护的客观性冲突,并使各类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得以化解。第一,政府应当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在考虑农业资源环境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政策性扶持,统一评价标准,设定一系列具备硬性和执行性的约束机制,利用宏观调控对耗能高、污染严重的生产部门进行限制和约束,建立起良好的制度环境。由于企业完成低能耗目标的手段就是规模经济,只有当企业形成了规模经济时,资源消耗量才能达到最小程度[3]。因此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型,逐渐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实现规模性的经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第二,国家应当通过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区域之间的分工,使区域功能有着明确的定位,通过国家补偿的方式平衡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此外,还应当加大对有较大贡献的个人或地区的补偿力度,使其获得较好的.利益补偿,缓解利益矛盾。第三,政府在规划新农村建设时,应注重与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保持两者的同步性和协调性,重视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废水、废弃物和污染物建立科学有效的处理设施,以防止植被被破坏和水土流失。还应注重在项目建设之前开设环境监测,避免不必要的环境破坏。

  2.2发挥法律方面的主体性保护作用在立法方面,应当在农业环境资源的立法当中确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为该方面的立法提供原则性的指导方向。虽然国内的立法已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业环境恶化得到缓解,但是总体上还是缺少可操作性,亟需建立起完备的资源保护制度和责任制度,使得相关的考核制度、规划制度得以良好落实。此外,与农业环境资源有关的法律体系应当被保护,当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多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某种农业环境资源作为立足点,通常缺乏关于资源整体联系的深度考虑,在综合调整保护方面也缺乏明确规定,亟需出台综合性的农业资源和环境管理条例,将各类因素统一并形成整体,并对某些重要问题作出全面性、系统性的规定。在执法方面,要设立具备规范性、可执行性的执法流程和程序,使执法人员有明确的执法依据。同时建立惩罚制度,有效约束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在司法方面,司法机关在处理关于农业环境资源的案件(尤其是公益诉讼)时应当秉承认真的态度和公正的理念,作出慎重又具有社会意义的判决。在守法方面,要注意发挥宣传的作用,对群众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使其对农业资源保护知识有充分了解,培养他们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愿,将节约农业资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成公众的自觉行为。

  2.3发挥公益诉讼的关键作用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不断恶化,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水质恶化、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森林资源锐减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公众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公众缺乏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是当前环境污染无法获得控制和治理的原因之一。环境诉讼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公众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做斗争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国内环境污染投诉无门的尴尬现象,为大众揭发、举报污染环境的恶性行为提供一个畅通渠道和途径,促使行政部门将执法工作落实到位,形成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力量和影响力量。

  首先,应当重视诉讼的民众基础的建立,培养起广大群众的诉讼意识、公益意识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避免使公益诉讼陷入形同虚设的境地。政府也应当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号召公众积极为环境保护奉献力量,为环境诉讼积累起坚实的群众基础。许多民间环保组织对环境保护事业奉献出了巨大的力量,是环保事业的中流砥柱和坚实力量。这些民间组织能够把相当范围内的群众力量聚集起来形成环境诉讼的力量,法律应当赋予该类组织以诉讼权利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4]。

  其次,应当对国内的环境诉讼进行制度上的设计和完善。比如,拓宽原告的范围、合理设定和降低诉讼费用、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等。当前众多污染事件当中的受害者都是不确定的,使得诉讼的难度增加。或者受害者难以举出明确有效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也为环境诉讼增加了难度。上述的两种情况在现实当中往往以法院不予立案作为结果,使得民间组织和相关公民投诉无门,自身合法权益失去保障。实际上,环境权益的享有者以及保护者都应当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或者说国家公民,所以国家有必要在立法上将诉讼原告范围扩大,使公民积极参与到公益诉讼当中。环境污染事件的始作俑者大多数是具有财势或优势地位的财团、企业以及单位,甚至政府机构,它们通常不缺乏技术优势、信息以及资金,而作为原告方的公民、民间组织或者小企业通常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对事件收集证据,也难以承担起诉讼当中的举证责任。因此,立法应当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处理方法,把更多的举证责任分配到被告一方,减轻原告方的举证负担,使更多环境污染诉求能够得到合法处理。一般而言,环境侵权诉讼案件都会涉及到许多专业而复杂的知识,涉及面也非常广泛,原告方通常也是昂贵技术鉴定费用的承担者,但是作为原告的公民或者民间组织对此是难以承担和接受的[5]。国家必须对环境诉讼的费用作出合理规定,减轻原告的负担,以鼓励群众积极维权。

  2.4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最终归属循环经济是使农业资源得以有效分配、使资源压力得以有效缓解的战略性措施。首先,要建立起多样化的循环经济模式,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加大推广已研发的循环经济模式,比如沼能的综合利用、农业节水等。加大对于高新技术(比如生物技术和核技术)加工农业有机肥料的研究力度和创新力度,合理规划和管理各种资源,对微生物资源做好充分利用。其次,要尽快设立关于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的管理机制。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植入他们的观念之中,激发他们参与循环经济的热情,使参与循环经济成为他们的自发行为。此外,政府也应当具备危机意识,将循环经济的发展放在农村建设工作的首要地位,尽快设立关于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的管理机制。

  3结语

  农业资源保护是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学技术手段,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对破坏和滥用农业自然资源的行为所实行的监督管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保护问题与当前农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妥善处理和解决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保护问题需要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大众的配合,不仅涉及宏观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法律方面的设计和保护、制度设计上的建设和相关立法的完善,还与实践行动息息相关。需要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的最终归属,通过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有效推进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论文12

  摘要: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倡导农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然而,因为城镇化步伐的持续深入,工业化所造成的污染转移,导致农业污染进一步加剧,如何加强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就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课题。鉴于此,主要针对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应对措施,旨在为加强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农业环境科学论文;现状;措施

  引言

  所谓农业环境,主要指的是对农业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类天然或者通过人工改造后的自然因素的综合体,包含农业生物、大气、用水以及用地等各个方面。农业环境主要是由生物、地形、水、土壤、气候以及人为因子等几个因素共同组成,其关系到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1]。然而,因为各方面因素,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现状并不理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仍然是农业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现状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多项政策针对农业环境实施整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也处于有序开展的进程中。然而,因为城镇化步伐的持续深入,工业化所造成的污染转移,再加上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不到位,农业环境保护现状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农业环境保护立法及宣传方面存在缺失。现阶段,我国已经相继颁布《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条例》、《农业环境监测条例》等相关法律来推动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然而相关法律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再加上宣传力度不足,使得农业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2]。另一方面,农业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滞后性。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因为资金方面的问题,导致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并且因为资金缺乏,引发维护、道路以及水利等相关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2应对措施与建议

  2.1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立法及宣传工作一方面,要想保障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就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对应的配套体系。针对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现状来看,应当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分别在立法、执法以及守法3个层面共同着手,建立三元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法体系,积极鼓励社会环境保护部门介入到农业环境保护执法体系中,通过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进一步保障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述,农业环境保护教育与宣传当前仍然较为薄弱,一些地方政府基本上没有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针对上述情况,应当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主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环境保护宣传,包含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使得人民群众能够主动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2.2加大农业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应当加大资金投入与专项资金使用监管力度,有效保障水利、交通等农业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有序建设。与此同时,还应当积极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到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在社会中广泛宣传谁投资谁受益的观念,将社会中相关企业的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能够主动投入到农业环境基础上设施建设工作中来。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当进一步发动并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促使社会各界能够进行协同合作,共同参与、监督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从而有效保障我国农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2.3加大农业环境监测监管力度农业环境监测监管工作是保障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的先决条件,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大农业环境监测监管力度:2.3.1 构建乡镇街道环保队伍,每一个乡镇街道应当建立乡镇街道环保队伍,同时安排2名以上专职环保工作的员工,以此来推动农业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2.3.2 建立农业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体系,主动鼓励企业员工、社会公众以及农民群众举报各种环境违法现象。2.3.3 构建农业环保巡查体系,通过环保部门带队组织农业环境监测工作,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2.3.4 建立企业排放监测数据共识体系,针对农村地区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不定期取样处理,定期公布相关数据,进一步保障企业排污公示的透明度。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漫长的工程。这就需要我们正视当前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多方面共同干预,进一步保障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金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现状、问题及对策[J].学术交流,20xx,(05):74-77.

  [2]高菲,王磊,高强.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现代装饰(理论),20xx,(06):163.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环境保护的论文13

  在近数十年中,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条件也在迅速提高,但是经济的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也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们的生活也因此遭受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极为重要的,推出新的防治手段是一个突破口。目前,研发新技术对环境进行保护在各国都备受重视。

  1环境监测

  1.1对环境进行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在于对环境中有害于人类的物质进行监测,通过对这些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值进行监测,可以确定环境中各种污染源的情况及污染程度。环境监测的目的在于给出准确的环境变化情况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帮助工作者对环境情况进行判断,还可以预测出未来短时间内环境的变化情况,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1.2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想要对环境的质量有准确的了解,并及时解决掉这些问题,保护好环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对环境有合理的监测。环境监测可以在环保工作中作为依据,以在处理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纠纷时作为技术基础。环境监测不仅是进行环境保护的根本,还是环保部门开展一切工作的依据。近年来,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让环境监测项目变得更加繁复,监测难度加大,工作量上升,但是在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上升的情况下,监测工作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2环境保护过程中环境监测的作用

  最近数十年,不仅仅是工业在不断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同样硕果累累,但是中国在取得这些发展的同时,带来的还有各种化学农药的污染、矿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这些污染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要想对这些环境的污染状况有准确的认识,就要通过适当的环境监测来给出相关数据,从而了解当地污染存在的范围、污染物的准确信息等。

  2.1帮助解决突发性污染

  工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事故导致环境污染,如20xx年发生在天津港的火灾,不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也造成了很严重的环境污染。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需要有一整套的处理措施,否则扩散的污染物不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理,还可能继续扩散开来,造成后续的治理工作难度持续增大,对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环境监测的作用在此时就有了很大的体现,环境监测可以帮助了解污染的情况;同时,帮助预估污染物扩散的预期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若污染物实在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掉,之后进行的长时间监测也可以帮助人们避免污染物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对后期治理提供及时的资料。

  2.2帮助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

  在有了环境监测的条件下,环保部门可以大幅度提高对环境的治理能力。环境监测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否则很难正确地监测环境中污染物的准确含量。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时,必须了解环境污染状况,管理部门才可以制定治理的标准,所以环境监测部门要给出正确的数据监测报告。

  2.3环境监测在研究中的作用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环境监测技术就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一种代表,环境监测需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环境监测也要求科学技术不断地取得进步,来监测日易繁杂的污染物。环境监测中得到的各种数据可以为许多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帮助科学家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两者共同进步。

  3环境监测的发展

  3.1培养监测人才

  环境监测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的训练。近年来,环境监测这一工作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是专业人员依然匮乏,因此培养环境监测的专业人员是一件需要持续开展的工作。环境监测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会使用各种仪器。

  3.2发展监测技术

  进行环境保护需要有科学的依据,这就是监测技术的作用所在。在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很难对繁杂的污染情况作出评估,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对污染物的预警能够保护人民群众免遭危害。因此,监测工作不仅要通过人工进行监测,还应发展自动化的监测技术,监测的效果和监测的投入力度是正相关的。在近些年频繁发生的污染事故中,环境监测装置在避免危害扩散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各级部门都应多花费一些精力在环境监测上,为保护环境作出实际的努力。同时,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经常学习对突发状况的处理方法,让环保部门人员的处理事故能力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同时,相关技术需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进步、提高、完善。总之,环境监测对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的作用,大力推进环境监测工作,保护好环境。

环境保护的论文14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汽车对环境的污染被越来越重视,但汽车维修养护市场对环境的污染往往被忽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管理制度不到位,环保意识缺失,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本文分析了汽车维修养护市场污染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汽车维修养护市场的快速发展,但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却没有快速提高,目前虽然有一些管理制度,但对企业的约束还远远不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管理制度不到位,环保意识缺失,对本来就脆弱的环境带来了不可小视的影响,

  一、汽车维修养护市场环境现状

  (一)汽车维修保养过程的尾气污染。汽车在维修保养过程中,发动机的燃料不能完全燃烧,汽车三元催化器不能正常工作,汽车尾气的污染是平时公路运输的几倍,而大部分企业将这部分尾气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室外,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二)汽车维修保养过程产生的废弃物。1、固态废弃物。汽车维修企业在维修保养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和橡胶等固体废弃物直接卖给废品回收站,由于缺少技术和设备,将一些带有有害物质的固体废弃物当作一般废品处理,如报废的钠冷气门、铅酸电池、三元催化器等,对环境破坏非常严重。2、液体废弃物。目前汽车保养产生的主要液体废弃物为废机油,一般的管理制度要求废机油倒入收集桶内,定期处理,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部分企业将废机油通过中间商卖给了非法的小炼油厂,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3、汽车电子类废弃物。在汽车维修和报废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的电子类废弃物,如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元件等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置,都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三)汽车维修保养场地土壤、空气与水的污染。汽车在维修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没有回收价值的,各企业只是简单废弃或填埋与燃烧,更有甚者,将液体类有毒有害废弃物直接倒入下水道等。填埋的橡胶、塑料很难自然降解,对土壤造成百年污染;倒入下水道的液体废弃物对土壤与地下水的污染更不容忽视。燃烧处理的橡胶、塑料、布艺类易燃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空气。

  二、应对措施

  (一)鼓励制造企业研发环保新材料。节能环保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导方向,必将成汽车制造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汽车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认识,将环保作为推进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等革新的重要因素,积极主动的进行生产体制和技术的革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才能提高企业的国际影响力,真正参与到国际竞争合作之中。

  (二)提高汽车维修保养企业准入制度。我国应该加强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提高准入门槛,将汽车维修企业配置有关的回收设备以及废弃物回收环保措施做为许可条件,附加在汽车维修企业的开业、资质审核条件中,并强制实施。对于现阶段没有相应回收设备和管理措施的汽车维修企业,不允许其从事相应的作业,对违规者加大处罚力度。

  (三)加强政府管理,引进环境第三方补偿机制,提高处罚力度。在汽车维修保养企业的管理中,应该坚持“谁污染环境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造成重大环境问题,依据新环保法加重处罚,为企业管理竖标杆,使企业树立“加强节能减排,发展绿色汽修”的工作目标,以绿色环保为发展动力,积极采用新型、绿色环保节能设备、设施,倡导科学修车理念,合理分类处置汽车废品,提高维修效率与质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四)鼓励利用废弃材料再生制造新材料技术研发。我国应该鼓励和扶持国内企业致力于再生资源研发。例如汽车保险杠、座椅、轮罩等广泛采用的材料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国内某研究机构通过在粉碎后的聚丙烯废弃物中加入新的聚丙烯、玻璃纤维、偶联剂等,经过烘干、混合、加热、压制等工序制成新复合板材,对于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都有重要意义。

  (五)政策扶持环保回收企业,促进环保回收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应该对企业的回收与利用给予政策的扶持,回收企业可以减免税率,回收开发可以得到科研经费,使回收企业得到经济补偿。

  (六)加强维修保养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员工环保意识。在汽车维修中,要优化维修工艺,优化烤漆业务布局,改造烤漆房油改电,规范维修用油料使用量及回收处置,强化维修企业内部节能减排意识。积极推广应用绿色机电维修、绿色钣金修复、绿色涂漆、废弃物处理与回收、洗车水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维修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结语

  在当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减少汽车维修行业环境污染,保持汽车维修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推动汽车维修行业向绿色发展,树立绿色维修的良好社会形象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环境保护的论文15

  随着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农村的经济建设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环境问题就愈来愈突出。环境问题的恶化对“三农”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影响“三农”发展的问题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农村环境保护促进“三农”发展的优化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望对农村的实际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0引言

  农村的经济发展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保障农村的环境要从多方面进行加强。在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下,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就愈来愈重要,只有从环境的问题上得到了有效解决,才能更好的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1 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影响“三农”发展的问题

  1.1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三农”的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在农村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加强就比较重要。农村的环境主要是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人工改造自然因素的整体,其中有诸多的因素,例如大气以及土壤等层面,在这些方面进行加强,就比较有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对农村的环境加强保护,能够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发展要求,在农村的环境方面得到了保护对整个农村的风貌优化就有着积极作用[1]。

  再者,农村的环境保护有助于促进新农村的生产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和谐发展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需求,只有将两者得到有效的结合,统一化的发展,才能真正保障农村生产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农村环境加强保护,是农村村容整洁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在这些方面要能得到有效加强。

  1.2农村环境保护和“三农”发展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的发展现状来看,在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注重对农村环境的优化解决。当前农村的环境字各个方面都正在进一步的恶化,其中的水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对农业的生产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水污染的严重性对农业的生产产量和质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农作物自身含有有毒元素,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直接的威胁[2]。

  再者,农村环境污染中的土壤污染也比较严重,以及草地的污染也比较突出。其中的土壤污染是对农作物有着直接作用的,由于农作物是依靠着土壤生长的,如果土壤的破坏比较严重,或者是土壤当中存在着有毒物质,就会直接作用于农作物上。还有是草地方面的破坏也比价严重,这样就会对畜牧业的发展带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农村的环境问题还体现在土地的沙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方面,这就会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这些层面的环境问题,对农民的经济收入就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并且对农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对这些方面要能得到充分重视,要能充分重视,并要找到针对性应对的策略加以解决。

  2 农村环境保护促进“三农”发展的优化策略探究

  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加强促进“三农”的优化发展,在策略的实施要从多方面充分考虑,要在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上进行加强。各地的领导干部要能充分重视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并要能够将带头作用得以体现,主动的对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深入到基层进行宣传。在宣传的方式上也要能够多方面的加以体现,可以通过广播以及电视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让农民能够在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技术的学习上有更深的认识[3]。

  再者,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的优化实施,还要能够充分证实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的完善。从制度上进行规范,让每个农民都能够在环境保护的工作上做出自己的努力。还要能实现新农村和新环境的发展目标,构建环境保护的完善体系,将环境保护卫生以及综合管理等系统得到有机的整合发展。

  另外,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有效优化发展,这就需要能够对新农村建设的资源开发和环境容量两者得到有机的结合,将生态平衡这一问题得到充分的重视。再有就是要能够对农村的生态配置得到优化体现,要能将环境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如此才能真正的保障农村环境的良好发展[4]。要能对农民生态权益方面进行改善,加强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深化认识,政府的职能作用发挥要充分,并要能在环境保护的资金以及技术的投入上要能得到充分。这样才能真正的保障农村环境的良好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农村的环境保护的措施实施,要能从多方面得到有效加强,只有从环境上得到了有效保障,才能有利于农村的“三农”问题有效解决。此次主要从农村的环境保护的问题以及重要性等层面进行的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探究了问题的应对策略,希望对实际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环境保护的论文】相关文章:

环境保护的论文11-02

环境保护论文06-07

[精选]环境保护论文06-25

环境保护的论文[经典]07-03

环境保护的论文06-07

环境保护学生论文02-26

环境保护学生论文08-16

环境保护的论文【热门】07-03

(热)环境保护论文06-14

环境保护论文【集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