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计算机论文>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论文

时间:2024-08-24 07:06:16 计算机论文 我要投稿

[优秀]计算机论文14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计算机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优秀]计算机论文14篇

  计算机论文 篇1

  一、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现状

  1.缺乏必要的师资队伍培训

  教师是教育环节的重要因素,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计算机技术更新迅速,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决定了教学水平的高低,计算机课程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大多数的计算机教师除了繁重的教学工作,还兼任数据处理、文字编辑、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工作,无暇更新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计算机教师的进修培训很少。

  2.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的是教师如何教,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师照本宣科,忽略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阻碍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实践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中职学校生源质量存在很大差异,学生知识基础差,学习潜质不高,计算机学科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制约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增加了学生将来就业的难度。

  二、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措施

  1.明确培养目标,设计合理的课程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毕业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经济的全球化,要求中职毕业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教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市场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以专业为主,进行细化教学,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毕业生要适应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进行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增加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减少理论知识的比重,改革评价方法,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增加组装与维修实训课、图像处理、网页设计等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加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机会,建设“应用型”教师队伍,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把握市场方向,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参与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新产品的开发的机会,参加技术培训,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

  2.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组织课余活动小组,开阔学生视野,巩固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计算机编排打印校报、组装电脑、设计广告、组织各种比赛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上机操作课采用讨论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技术,改变着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教师教学以语言文字描述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率很难提高,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学生学习更加投入,多媒体教学把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把生动有趣的故事、活灵活现的生活素材,配以启发性的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利用其形象性和直观性,将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教学内容。

  3.加强实践能力教学

  计箅机课程上机操作很重要,不经过上机操作,就不能掌握计算机知识,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上机操作,教师讲解和学生操作同步进行,教师直接向学生展示操作过程,学生很快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步骤,增强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例如,微机的安装与调试、计算机工具软件应用等课程要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熟练应用各种专业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加实践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学习兴趣爱好,设计不同难度的课题,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实践环节,注意过程演示,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例如,“动画制作”教学,为了让学生体验Flash动画效果,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你感觉最浪漫的环境是怎样的?”学生想象着自己心目中最浪漫的情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你想用Flash动画制作自己心中最浪漫的场景吗?”接着向学生展示《夕阳》的动画课件,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了,用心制作Flash动画,把自己置身于动画效果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采用探索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毕业就业竞争力。“网页制作”教学,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搜集资料制作网页,为了使自己的网页更漂亮,学生主动学习有关网页制作的知识和技巧,教师给予适时的辅导,在班级进行竞赛,通过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领略成功的喜悦。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知识的迅速更新,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中职计算机教育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性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学有所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核心和宗旨。

  计算机论文 篇2

  摘要:微课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已经快速融入课堂,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运用微课,不仅能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主动融入,积极参与,还能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微课;运用

  所谓微课,就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以教学视频作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内外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教学环节或围绕某一知识点展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视频是微课教学的核心,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在短时间内讲清知识点,辅助教学,引导认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并根据自身需求及时回顾,查漏补缺,高效完成课堂目标。

  一、科学设计,精心制作

  微课是一种新兴教法,课堂运用比较灵活同时也不稳定。为了保障其效果,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以弥补不足,完成预期的目标。首先,是微课的设计,这主要体现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控,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其中包含三个重要方面。第一,是新颖性,在新、快的层面上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吸引学生主动观看,针对自身不足反复了解,在加深学习印象的同时降低理解难度,进而有效掌握知识。第二,要明确目标,微课虽小但也是课,由此在设计时就要稍加预设,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与需求制定合理目标,以此为基准,展开科学引导。第三,要注重创新,微课视频比较短小,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引学生,激发其认知兴趣,就要改变单一的呈现模式,有效拓展、创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认知氛围,鼓励其深入。其次,是微课的制作,这是计算机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是微课模式的核心部分,更是课堂开展的关键媒介,对此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具体设计。以“Flash遮罩动画制作”为例:第一,要选择主题,这一部分是教学重难点,单一借助传统模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而主题的设计十分重要,这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与教学效果。第二,设定目标,科学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展开,借助微课将遮罩动画的步骤与原理清楚呈现,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第三,制作内容,要体现重要知识点,但视频呈现不可冗长,要由浅至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之后借助反复观看有效掌握。在科学设计与精心制作的基础上,正式教学运用时,教师就能灵活把握课堂,对于教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能妥善解决,从而促进整体顺利推进。

  二、以生为本,激发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其对于学科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以及课堂目标的完成。在运用微课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鼓励其主动融入,积极发挥能动性,使得相关教学模式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意义上建立起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实现对教学理念的完善与创新。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微课教学内容与其兴趣结合起来,一方面在制作视频时融入其感兴趣的元素。另一方面关注目标制定,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其建立良好思想意识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根据自身能力灵活认知、扎实掌握,达到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目的。在教学办公软件应用的内容时,大部分教师会选择运用office软件,借助电子表格的呈现强调重难点,吸引学生注意,鼓励其制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个性化元素,根据学生兴趣丰富设计,有效突出色彩性和趣味性,在使用流行主题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喜欢的插图,突出色彩,让整体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符合现代学生审美。由此,学生能更加认真、细致地观看视频,清楚把握其中知识点,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教学结束后,进入练习环节,要更加注重兴趣激发,激励学生反复操作练习。这样一来,就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不断的认知和深入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完成预期目标。

  三、任务驱动,调动课堂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习惯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的模式,看似环环相扣,十分有序,实则忽视了课堂调控,使得学生过于散漫、被动,不能有效训练,教学达不到理想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借助任务驱动,调动学生操作训练的积极性,让其在课堂上“动”起来,在微课的引导下,不仅积极思考,认真探究,还能大胆尝试,刻苦训练,取得良好的上机效果。在教学Excel的公式这节课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运用微课呈现以下任务,让学生在打开特定文件后依次完成:首先计算出班级成绩最高分与班级成绩平均分;其次在表格中增加一列:成绩等级,自主制定标准;再次在表格中增加两列:身份证号和出生年月;最后统计成绩在75分以下及85分以上的人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明显感受到层次性和难度分层,并且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设计各种公式运用,将知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由此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灵活掌握、学以致用。

  四、结束语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法与学法,能有效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认知、操作,在兴趣的驱动下深入其中。出于效果优化的目的,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面面俱到,坚持“以生为本,因生施教”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于跃.微课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职教通讯,20xx(27).

  [2]冯敬益.探讨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2).

  计算机论文 篇3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这个网络世界。而路由器在网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负责在网络层间按传输数据分组的,并确定网络上数据传送的最佳路径。世界各地的个人和企业单位接入到Internet的自治系统有大有小,小型自治系统因其网络结构简单往往采用静态路由技术即可完成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寻址,然而大、中型自治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往往更加复杂,采用依靠人工分配的静态路由技术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根据合理的路由寻址算法设计的动态路由技术随之诞生,而OSPF动态路由技术因其功能强大、可拓展性强和网络性能优越在动态路由技术中格外优秀,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型自治系统中。

  摘要:随着Internet技术在全球范围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地的个人和企业单位都纷纷接入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中。OSPF动态路由技术因其功能强大、可拓展性强和网络性能优越在动态路由技术中格外优秀,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型自治系统中。

  关键词:动态路由,OSPF,自治系统配置命令,链路

  1OSPF的基本概念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penShortestPathFirst)简称OSPF,它是路由选择协议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协议,这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路由协议,是由Internet工程任务组开发的内部网关(IGP)路由协议,其主要用在一个路由域内。路由域是指一个网络自治系统(AutonomousSystem),所谓自治系统是指一组路由器都使用同一种路由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网络中每个路由器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用于在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中标识自己。LSDB描述的是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网络内所有的路由器,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LSA(LinkState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OSPF协议使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利用LSA通告得来的信息计算每一个目标网络的最短路径,以自身为根生成一个树,包含了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完整路径。

  OSPF的路由标示是一个32位的数字,它在自治系统中被用来唯一识别路由器。默认地使用最高回送地址,若回送地址没有被配置,则使用物理接口上最高的IP地址作为路由标示。OSPF在相邻路由器间建立邻接关系,使它们能利用HELLO包维护关系并交换信息。OSPF使用区域来为自治系统分段,区域0是一个主干区域,每一个OSPF网络必须具有,其他的区域通过区域0互连到一起。

  2OSPF的特点

  OSPF路由协议主要用在大型自治系统内,这是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则主要用在小型自治系统内,两个路由协议都具有重要的作用,RIP作为静态路由协议,具有适于小型网络,管理员可手工配置,精确控制路由选择,改进网络性能等优点,但它特别不适合于大型网络自治系统。而OSPF路由协议与RIP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RIP路由协议中用跳(HOP)来表示到达目的网络所要经过的路由器个数,RIP跳数最高为15,超过15跳的路由被认为不可达,而OSPF不受路由跳数的限制,它只受限于带宽和网络延迟,因而OSPF更适合应用于大型网络中。

  2、RIP在规划网络时是不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这将导致IP地址分配的低效率,而OSPF路由协议支持VLSM,现在IPV4资源短缺,我们在划分大型网络的子网时,往往采用VLSM,这样划分子网效率更高,更节约IP资源,所以OSPF更适合大型网络。

  3、RIP必须每30秒就要周期性的广播整个路由表,才能使网络运行正常,如果RIP用在大型网络中,它会产生很多广播信息,而这些广播会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资源,较频繁的更新有可能导致网络拥塞,其结果就是RIP用在大型网络中收敛速度较慢,甚至无法收敛。而OSPF使用组播发送链路状态更新,在链路状态变化时才进行更新,这样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收敛速度也大幅提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路由变化传递到整个自治系统。

  4、RIP没有网络延迟和链路开销的概念,拥有较少跳数的路由总是被选为最佳路由,即使较长的路径有低的延迟和开销,并且RIP没有区域的概念,不能在任意比特位进行路由汇总。而在OSPF路由协议中,往往把一个路由域划分为很多个区域area,每一个区域都通过OSPF边界路由器相连,区域间可以通过路由总结(Summary)来减少路由信息,从而减小路由表,提高路由器的运算速度。

  OSPF路由协议拥有很多优点,特别适合用于大型网络,提高网络的运行速度,但它也有缺点:①使用OSPF路由协议,需要网络管理员事前先进行区域规划和路由器各端口IP属性的设置,所以配置相对于静态路由RIP来说显得较为复杂,对网络管理员的网络知识水平要求较高。②对路由器的CPU及内存要求较高。

  3OSPF配置命令及配置实例

  在思科路由器中配置OSPF路由协议主要使用以下命令:①routeospf进程号,其中进程号要求范围为1~65535,进程号只在路由器内部起作用,不同路由器的进程号可以不同。②networkaddress子网掩码的反码area区域号,区域号要求在0~4294967295内的十进制数,也可以是带有IP地址格式的X。X。X。X,当网络区域号为0时或0、0、0、0时为主干域,不同网络区域的路由器通过主干域学习路由信息。③showiproute,查看路由信息表,④showiprouteospf查看OSPF协议路由信息。

  某学校采用四台思科3550路由器把整个学校划分为3个区域,四台路由器通过使用OSPF协议实现互通。路由器R1的S0端口IP为192、200、10、5/30,E0端口IP为192、1、0、129/26;路由器R2的S0端口IP为192、200、10、6/30,E0端口IP为192、1、0、65/26;路由器R3的E0端口IP为192、1、0、130/26;路由器R4的E0端口IP为192、1、0、66/26、R1的S0端口和R2的S0端口划入区域0;R1的E0端口和R3的E0端口划入区域1;R2的E0端口和R4的E0端口划入区域2、各路由器配置如下:在上述配置中首先对每台路由器接口进行配置,接口配置完后可以使用routerospf100命令启动一个OSPF路由选择协议进程,期中“100”为进程号,每台路由器进程号可不同,最后使用network将相应的网段加入OSPF路由进程中,则此接口所对应的网段就加入到OSPF进程中。

  综上所述,OSPF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具有收敛快,支持变长网络掩码,支持CIDR,配置命令简单易学等。所以在大型或复杂网络中应用OSPF协议可以极大的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

  计算机论文 篇4

  1.“计算机英语”对于IT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本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逐渐发现一个问题:计算机英语基础的薄弱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发展———当他们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如准备机器人大赛需要阅读英文的硬件手册、使用说明书;当参加ACM程序设计大赛,编程代码中最基本的变量、常量,各种控制语句、函数、类等源程序的组成要素都要求用英语进行定义说明;这些对于专业能力较强、编程较为熟练的学生来说问题不大,而对于大部分计算机英语水平较低的普通学生来说,只能望而却步;即便如此,到了程序调试阶段,需要对英文调试信息进行阅读和理解,才能进入下一步开发工作中。面对屏幕上全盘的英文提示、出错信息、英文菜单及帮助文件,即便是那些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由于计算机英语薄弱,也会觉得茫然和难度。这对他们能力发挥、比赛成绩存在束缚和影响,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各大高校IT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各院校都非常重视本门课程建设。

  2.合理设计课堂教学

  2.1教材的选取

  计算机英语教材有很多版本,如何选择合适教材,目前有相关文献已对其进行了描述,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全面性。教材最好涵盖大部分IT类专业课程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理论不宜太深,通常是介绍性质的;时效性。需包含IT领域的新技术新名词。因此,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以上两点,我们选用司爱侠等编著的《计算机英语》(第2版),其特点是内容较丰富,主要是应用性文章,时效性比较好。

  2.2专业术语和缩略语的讲解

  单词是计算机英语教学中首先遇到的问题。特点是很多单词在IT领域内被赋予了专业含义,如port—港口,在计算机领域中为专业术语“端口”;retrieval—恢复,计算机专业术语为“检索”;complement—完备,计算机专业术语为“补码”;reg-ister—登记,计算机专业术语为“寄存器”等,这就要求学生熟悉所学专业。不仅如此,派生词、复合词和缩略词的大量使用,也大大增加了计算机英语的理解难度。因此对于单词部分内容的讲解,建议采用联想式词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印象。如讲multimedia(多媒体)时,可以尽量引导学生联想和multi相关的其他专业词汇,multithread(多线程),multiprotocol(多协议),multiplex(多路复用),multiprocessor(多处理器),multi-programming(多道程序设计)等,引导学生将结构相似的单词放在一起记忆,掌握相对高效的学习方法。

  2.3长句语法:抓主干剖析法

  计算机英语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来源于IT领域的科技文献,因此不同于一般大学英语中的文章,具有科技英语的.特点,常出现复杂长句如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从复合句、倒装句、被动语句等,语言客观、严谨、精练,但学生理解阅读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英语语法进行讲解,训练学生学会用语法分析法抓住句中的主干,才能对长句加以剖析。.系统崩溃和不稳定通常由操作系统中的软件错误引起,尽管运行在操作系统上的计算机程序可以使系统更不稳定,甚至由它们引起系统奔溃。对于这种较长句,首先跟学生强调抓住长句结构:逗号后面的although引导一个让步状语从句;前面主句中的dueto是一个原因状语表示“由于”。

  2.4注重专业知识的回顾

  由于本门课以计算机专业知识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句子内容需要对学生已学的专业知识予以回顾。例如,Eachprogrammoduleiscompiledseparatelyandtheresultingobjectfilesarelinkedtogethertomakeanexecutableapplication.每个程序模块被分散的编译所产生的目标文件连接在一起生成可执行文件。讲到此句时要给学生回顾计算机程序的编辑、编译和执行过程。以C++程序为例,一个程序由编辑到执行经过*.cppcompile*.objlink*.exe的基本过程。

  2.5适当延伸,加深记忆

  英语学习本身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对于一些较难记忆的专业词汇或短语可以适当延伸,目的是加深学生印象。例如,讲到短语systemfreezing“系统死机冻结”时,可以告诉学生freeze这个单词在英文谍战片中经常出现,口语中freeze表示“不许动”即“冻结”非常形象,那么学生对于systemfreezing的含义就会产生印象了。再如:BIOSorchestratesloadingthecomputer’soperatingsystemfromtheharddiskdriveintoRAMwheneverthecomputeristurnedonorreset.只要计算机启动或复位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就协调指挥计算机把操作系统从硬盘装入内存。本句中,首先要求学生掌握缩略语BIOS并明确它的主要用途,此外学生对于orchestrate“协调指挥”这个动词较为生疏,可以先介绍它的名词形式“orchestra”交响乐团;如ChicagoSymphonyOrchestra芝加哥交响乐团。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交响乐团的动词是表示协调指挥呢?因为一个乐团几十个人很多种乐器,要想使他们和谐演奏需要指挥协调。这样加以延伸学生就会比较容易记忆,对于BIOS的理解就会加深。

  3.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好英语本身需要很大恒心和毅力,学习过程较枯燥,而理工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再加上专业知识的难度,所以他们对专业英语学习感到困难重重,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针对本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对于IT类专业可以告知学生:培养方案明确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相应职业技能(资格)鉴定或者行业认证,这是能力拓展和增强就业能力的必修学分;而计算机英语学习与行业认证密切相关,许多公司(Microsoft,Sun,Cisco,IBM)的IT相关认证(MCSE,MCDBA,SCJP,CCNP,CCNA)都使用全英文讲课与考试,而且有了这方面的认证就可以找到高薪工作。不仅如此,目前很多IT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如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网络程序员等都要考计算机英语。可在第一次上课时出一些程序员考试的英文选择题让学生做,抓住他们的心理,让学生产生紧迫性,觉得不学好就找不到好的就业职位。其次,可以结合教师的个人经历激发学生兴趣。如向学生展示国外学习期间的一些经历和图片,介绍国外高校的学术氛围和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对国外的学习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鼓励学生申请国外高校计算机专业硕士继续深造,这样学生自然会对计算机英语学习产生动力。

  4.结语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英语的市场需求与政策导向,结合笔者本身经验体会,探讨了一些该课程的教学方式,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这些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计算机英语是专业课和英语课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英语的重要性,并以实际社会需求为指导,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方向,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就业竞争力,真正发挥该课程的作用。

  计算机论文 篇5

  计算机理论浅谈中专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法初探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内容强调以计算机硬件部件和和整机系统知识为主的同时,还必需适当兼顾与硬件关系最密切的基础软件知识的学习。那种把计算机组成原理完全作为纯硬件课来处理,是陈旧的认识和过时的做法,不符合当今计算机研究和教育发展的潮流。学好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学生应能抽象出一个计算机模型,在此基础上,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但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专业性很强,很抽象,也很枯燥。而现在的中专学生基础差,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新知识时理解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本文针对中专学生的这一特征,提出了怎样教授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利用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联系实际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并就该模式下的课堂理论教学、课后练习与辅导、教学效果检验等三个环节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用简单的问题切如枯燥的学习知识

  以下为论文网为您编辑的:“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敬请关注!!

  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对于《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学术界有许多改革建议,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主要从我校教学实际出发,摸索一条改善本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兴趣,掌握本门课的学习技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本门课程的教与学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针对传统模式下本门课程的不足,探索了三种较为有效的培养学生兴趣和增强其动手能力的方法,以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 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传统教育模式及不足

  《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在于多做实验。因此《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我校,《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都是专业选修课,且课时十分有限,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存在的不足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 重理论而轻实践

  《计算机系统维护》作为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较少,而在这较少的课时中,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却占了总课时的三分之二还多,实践教学课时所占比例还不足三分之一。这种严重失调的教学比例,就是重理论轻实践的表现,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对本课程的教学都是从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讲起,讲授计算机的主要配件的性能和基本原理。然后对计算机主要部件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进而告诉学生如何排除故障。接着讲授操作系统的一些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一方面使用传统教材和知识更新都比较慢。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削弱,使一门原本非常生动活泼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

  (三)忽视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学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学校教学计划的指针通常是偏向专业重点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对于这类基础的选修课程,往往是任学生自由发展,学校不作硬性要求。事实上,学好了这门课程,对学生毕业就业和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大影响。故不能忽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教学改革的方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指导思想的重视及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二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的总结,归纳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一) 学校教学指导思想上的重视和对教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要求

  对于学校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教学等问题已经有许多教师加以研究过了,在此我们无需赘述[2],只着重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教师的教学能否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学校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学校首先应当从指导思想上树立起重视专业选修课程的实践课程观点。在教学计划上,当理论课时与实践课的课时相冲突时,应重实践。而且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即:上理论课的教师必须上该门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而且必须要精通,否则难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方法

  这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所在,具体可归纳为三种方法:

  方法之一:加强对硬件知识(特别是计算机的新标准)的讲授

  教师要结合当前计算机市场上最新硬件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对计算机硬件维护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学好、用好计算机,维护好计算机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感受新的计算机硬件的特性,感受新知识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局限于实验项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实验中眼、手、脑并用,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实验,教师掌控全局,最后由老师集中分析讲解学习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使学生每次实验都能学到新东西,在紧张有序的实验课中完成实验项目所要求的任务,切实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所获,有所得。

  二、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讲解CPU的工作原理时,我首先讲解CUP的全称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即中央处理器,有人也称它微处理器。顾名思义,CPU就是电脑的中央核心部分,负责处理各种硬件装置传送进来的`资源,经过判断计算后,再下指令将资料送到正确的装置上执行。讲完这些以后学生都很迷茫,因为太抽象了。我就用现实中做广播体操的例子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做广播体操的整个过程是,首先我们的耳朵听到指令,然后再把指令传送给我们的大脑,大脑经过分析判断后再把指令传送的我们的肢体,以此来确定肢体的动作。紧接着我就用了计算机如何打印文件这个例子与做广播体操相对照。当我们要打印一份文件时,首先通过键盘或者鼠标输入打印的指令,CPU收到指令经过分析判断后知道我们要打印文件,就会下达指令将资料传送给打印机,然后由打印机执行打印工作。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们联想到可以把CPU比喻成人类的大脑它不但要负责接收外界输入的信息资料,而且还要负责处理这些资料,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传送到正确的装置上。几乎大大小小的工作,都需要CPU来下达命令,传送到其他设备上来执行。通过举例子的讲解方式使学生们了解了CPU的工作原理。把抽象的复杂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通过学生讲解来验证教学效果

  课堂上教师讲解一个系统的知识点后,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就采用了先挑一些程度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将刚才讲的知识再讲解一遍的训练方法,这样我就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理解与我讲解的偏差在哪儿,还有什么地方没有理解到位。我可以就此问题重新的再做解释。然后,再挑一些程度不好的且理解力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再来讲解同样的问题,如果讲解的比较到位,就证明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因为这门课程我同时教授了四个班,为了避免我讲课大意和重复,我就随机挑刚教授过的班级的学生到第二个班去讲,这样刚学过的学生害怕到其他别的班级如果讲的不好丢人,就会好好复习反复练习,这样就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对于第二个班的学生来说,他们就抱着好奇的态度来听别的班学生的讲解,想看看别的班的学生讲的和老师讲的到底一样吗?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听课兴趣,课堂纪律也会好很多。还有现在的中专学生在家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集所有家里人的宠爱与一身,所以他们都非常自我,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

  结束语: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的教授过程中我想尽了各种办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满激情,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计算机论文 篇6

  1.项目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就目前而言,项目学习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项目学习模式,或者说项目教学法的实际适用范围比较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教育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项目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还可有效提高相关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的良性发展。下面对项目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作相关分析。

  1.1有利于人才培养

  项目教学方法是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上创新而来的,它将链状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了设立项目教学方式,即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具体分析:在传统的链状式教学模式中,其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紧密关联的,如果学生上一堂计算机课上没有认真学习,或者没有掌握好相关的知识内容,那么在进行下一堂课程教学时,其往往会由于上一堂课程内容的缺失,导致本堂课的学习变得困难,长此已久,会严重影响学生计算机学习的质量。而项目教学方法则与之不同,项目教学方法强调将教学内容按项目去想办法自主完成,将关联度较大的知识合并,形成独立课程,避免链状反应的影响,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和教育。比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而教育学生有关财务电算化的知识,也不用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项目教学法,使教育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化,因此,对于人才培养工作来说,具有更高的可行性。

  1.2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当前社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紧缺,在这样的宏观大背景下,国内广大院校将更加重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就目前来说,国内企业的生产和运营都需要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则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来实现。而当前我国院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大多存在不足,甚至有些院校的计算机硬件维护、网络管理、网络编程等基本工作都无法进行有序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院校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能力来开展教学活动,以使学生能更好的领悟和掌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概领,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2.项目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具体实施策略

  2.1做好调查和分析工作,保证项目的合理制定

  首先,在开课之前,应该对学生做好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工作,认真了解学生的兴趣方向,根据学生的需求情况进行教学项目的制定,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计算机教育教学内容过于全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计算机知识全面加以掌握,因此,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学习和强化,对于学生的工作和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教学项目较多,教学内容较多,如果不做划分直接向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将会导致教学内容的泛泛,不但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使得学生无法较好的`掌握一门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失去了良好的社会竞争力,对于企业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要加强同学生间的交流工作,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从而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对学生开展有针对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2.2确保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确保学生的自主选择权,由学生来根据个人爱好和个人兴趣进行相关项目的选择,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有效提升。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就传统计算机教育教学来说,由于内容的多样化和全面化,导致学生对许多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强迫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但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还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个人所喜好的项目的完成情况。项目学习法的合理应用,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对计算机教育教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划分,而保证学生小的自主选择权,则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来说都有这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3加强教育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提高项目教学法的实际效果

  应用项目法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在保证了项目教学法应用合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其实际方法上的应用。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模块学习法、分组学习法等,以期通过对学生全方位知识的培养,提高并控制其教学方法的实际教学效果。

  3.结束语

  在21世纪信息经济时代下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给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技术还将在未来的无数时间里继续为人们提供服务。所以,为了计算机事业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在今天,我们必须加强国人的计算机教学工作,采用先进、可行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使其能够在国家未来的发展中,利用其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计算机论文 篇7

  1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促进教师师德修养

  1.1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各级教育部门组织了许多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培训,及时更新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和知识,提高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1.2参加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培训

  教师短期内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参加教育机构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如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等一系列课程的培训。

  1.3通过自学掌握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师德修养

  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机会毕竟是有限的,而学习与掌握的信息知识又是无限的和迫切的。要想在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就必须自觉学习,就必须树立终身的学习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出现,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教师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2实践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教师师德修养

  2.1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

  教师们对于多媒体应该多接触、多练习、多使用,熟能生巧,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一定能够不断提高。

  2.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写作

  利用网上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帮助写作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通过研究、利用、管理和评价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帮助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并能更数字化教学资源这条有效途径实现有意义的研修、反思。2.3与学科紧密结合进行学习与研究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次是信息应用。就是应用信息去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教师根据所教学科自己的特点,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如汇报课、研究课、课题的研究等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训练学生的信息技能,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4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活动

  教师应把每一次活动作为提升自我素质、展示自我、学习经验的一次重要机会,积极参与活动研讨和反思,撰写活动总结和相关文稿,既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提高,更是提高教师师德素养的良好途径。

  3教师博客的开通,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带动教师的师德修养

  教师博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通过教育博客,能够及时学到新时期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理论的变化、师德素养的要求等等知识,将对教师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远程教育的借鉴,提升了教师的师德修养

  名师、教育专家的教育专著充满着教育智慧,读后发人深省,读来会不自觉地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从而给我们带来启迪,增长我们的教育智慧,提升我们的师德修养。远程教育不光能够通过专业指导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还囊括了大量的理论实践经验,除了大师们的,还有一线教师关于教育教学的许多案例、故事、心得,让每一位教师能够感受教育的快乐和美好,让每一位教师不自觉地提升师德修养,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师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灵魂,对崇高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对教师职业的执着与追求,对学生无私地教育与关爱,无不是高尚师德的体现。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尤其需要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建设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使之为教育事业服务,为人类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计算机论文 篇8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中职计算机教学作为中职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根据社会中的实际岗位需要来设置的,只有把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掌握的计算机技能巧妙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另外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了一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思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在各个行业中,中职学校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足够重视计算机课程,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型计算机人才,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中职学校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提升中职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水平。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设备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但是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虽然一些中职学校提出了培养多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缺乏比较明确的计算机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普遍学习的依然是理论内容,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导致中职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高,难以满足社会中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从这里可以看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严重脱节,就会非常容易出现中职生就业难和不能胜任岗位的现象[1]。

  (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单一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水平自然就得到极大地提升。要想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就必须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培养现代信息化人才的主要平台。但是目前,大多数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沿用的还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上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学生就是被动的听,这样极大地降低了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计算机课堂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传统的计算机实训课普遍都是以教师的`讲授演示为主,这样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计算机实训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学习任务自然就完成不了[2]。

  (三)计算机课堂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枯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根本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别说是提高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果了。尤其是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如果一直运用高难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来开展教学活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例如现阶段中职计算机的课程设置中包含计算机原理和语言等,这对于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难度很大,而应用性的课程安排的课时却非常少。这样设置出来的课程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合理的,非常不利于提高中职生的专业计算机能力[3]。

  二、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不断改革计算机教学模式,提升计算机教学效率

  中职计算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革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计算机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在实际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课堂互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法来展开计算机教学,让学生亲身实践和体会,进而更好的理解所学计算机知识,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任务驱动法是把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从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只需要在一旁适当引导进行,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

  (二)明确计算机教学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只有明确计算机教学的培养目标,才能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顺利实施计算机教学计划,为中职计算机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职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在制定具体的计算机教学培养目标时,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来了解和分析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以此来合理设置具体的计算机课程。或者是中职学校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来适应市场需求,建立计算机实训基地,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帮助企业直接选拔到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极大地减少了企业对毕业生岗前培训的时间。

  (三)加强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

  中职学校计算机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和技能性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能满足社会岗位对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学生在进入工位岗位后面对的将会是各种软件,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的,目前计算机教材的编排缺乏针对性,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以后的实际岗位需求来创新教材,精心编写计算机教材内容,突出实用性,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还要训练他们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积极鼓励他们把所掌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改进计算机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中职计算机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国莲.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xx,(1):148-150.

  [2]杨庆文.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2):87-89.

  [3]马文惠.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7):217.

  计算机论文 篇9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深化,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再加上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对我国社会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本文基于智能计算,首先对其内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然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智能计算条件下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智能计算;计算机网络;可靠性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我国已进入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交流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所以,如何保护人们的隐私不受侵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已经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信息安全,就需要对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升其可靠性,本文以智能计算为基础,围绕这一中心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1概述

  (一)智能计算的内涵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智能计算的内涵就是充分结合学术专家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知识,作为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推动复杂生产过程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该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媒介是计算机网络,具有便于控制和操作的特点,拥有强大的信息储备和图像处理的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内涵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1]。我们将在特定的环境下,例如维修方式、操作方式、湿度、温度、辐射和负载等一定等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机网络完成业务的能力称之为计算机网络可靠性[2]。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由给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完成业务能力三部分共同决定的。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是对计算机网络运行能力的有效反应,是实施计算机网络设计与规划的重要参考。

  2智能计算下影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相关因素

  (一)传输交换设备计算网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就是传输交换设备,这一部分的主要作用就是负责接受数据信号,并将这些信号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对于保障计算机网络的连接畅通具有关键性作用。它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所以它一旦对网络产生干扰和破坏,不容易被查出,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网络设备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设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一部分是能和用户进行直接接触的一种终端设备,所以也会对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和终端设备的交互能力是正相关系,终端设备的交互能力越低,则计算机网络就会表现出越低的可靠性。

  (三)网络拓扑结构我们将计算机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连接的主要方式称为拓扑结构,它也会对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某种情况下,拓扑结构是我们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

  3智能计算条件下提升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途径

  (一)实施双网络冗余的设计方案所谓双网络冗余设计,就是指以其中一个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然后再设计一个备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所以采取这一设计策略,就是为了给计算机网络提供后备设备保障。因为,在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设计中,每一个网点都是相互连接的,在网络链条的作用下实现信息的及时和快速传播。不管是单一的路网,还是双网络,都可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但是双网络设计却可以在其中一个路网发生故障时,依然能让计算机正常工作,这样有助于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二)对计算机网络的容错性进行合理设计第一,同时选择冗余和平行的网络结构形式,将服务器和用户的终端系统分别连接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中心上,这样就可以有效预防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降低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即便是发生意外故障,两个计算机网络中心也能够相互协调,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采用相互联合的方式将数据链路、广域网和调制解调器等计算网络设备连接起来,这样,不管其中的哪一设备出现了故障,都不会对其他设备的使用造成影响。第三,在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器中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度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容错性能,为有效预防计算机网络的故障提供技术支持。

  (三)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体系和层次结构的科学设计计算机网络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就是我们可以看见的,具象的网络设备,还有一部分就是我们无法看见的,抽象的网络体系和网络层次结构。虽然网络体系和层次的结构不具有实体的效应,但是它在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网络设备。

  (四)搭建合理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的层次布局在设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时,需要对网络的服务层、应用层、物理硬件层和操作系统层等4个层次进行设计。采用这种层次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其中网络的服务层就是向用户提供数据库、电子邮件等网络服务的部分;网络应用层则是指能够满足用户对教学、教研、办公自动化等各种需求的部分;网络物理硬件层则主要指包括服务器、拓扑结构、通信协议、互联网设备和介质访问方法等在内的计算机网络硬件的拓扑结构;网络操作系统层则主要负责网络中的软件部分。

  参考文献:

  [1]查黄英.基于智能计算的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分析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19(5):189-190.

  [2]王亚坤.以智能计算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27(06):177-178.

  计算机论文 篇10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要求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和使用更加频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必须紧紧结合市场需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因此计算机教学创新势在必行。

  1.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的工具,它的重要作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体现出来。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要求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和使用更加频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必须紧紧结合市场需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学习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利用计算机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凸显的问题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市场的需求也逐步多样化,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就暴露出来了,当前的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还是沿袭着旧的教学模式,不懂得创新计算机教学模式,也就不能很好地跟上并适应现在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所以,创新教学模式是现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个体的差异与统一的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情况不同,有的人从小就接触电脑,有的则很晚才接触电脑;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小学就有电脑课;而经济落后地区,高中的电脑课也上得很少,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学生,大学的计算机教学内容早就会了;而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即使进行了系统的教学,计算机水平也不见得会提高很多。虽然现在的高职院校对计算机教学采取的是不同的年级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但是这样也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不同,计算机在工作中的应用方面也不同。但是现在的高职院校却采取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模式,这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影响很大。个体的差异与现在的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必须得到调和,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施教学,保证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其次,计算机教育投资与现实的矛盾。计算机教学意义重大而深远,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在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投入不够,这对于我国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随着教育的发展,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逐步增长,而计算机教学的投入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最近几年,高职院校虽然硬件设施投入增加,但是也不能达到一人一台计算机,甚至机房紧张,有的计算机教学只能在教室里上,计算机教学本来就很注重操作性和实践性,然而学生在教室里只看课本,听老师讲,自己做笔记,很难提升计算机水平,教学质量也提高不了。还有的学校安排了上机课,但是课时量却很少,学生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进行实践练习,不能把学习的知识通过实践消化掉,这样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第二,计算机师资力量薄弱,在现在的高职院校中,计算机老师是很匮乏的,一般都是一个老师教好几个班的学生,毕竟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对很多学生也不能及时、有效指导。因而学生与老师不能充分交流,学生遇到了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慢慢就不会向老师请教问题了,这样就很难得到提高。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上机时间少,学习内容不能得到很好的巩固和消化,集中学习很容易使学生疲惫和厌倦,老师课程负担也比较重,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

  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正是兴趣和事业心激励着丁教授从事着外行看起来枯燥的科研工作,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引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兴趣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计算机学习中,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了学生自身拥有学习兴趣外,老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创新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模式来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进而促进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2.提升就业和创业能力

  不论是高职院校还是高等院校毕业生,都面临着找工作的现实。进入学校学习,然后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都是在就业中体现出来的。然而目前摆在毕业生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难、就业率不高、就业单位质量不高、就业后薪水不高等问题。由于市场上缺乏技术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应该具有一定的就业前景,但事实上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非常不理想,不仅是因为相关专业人才竞争大,还在于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应该创新计算机教学,用先进的知识理念和操作技能武装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占据有利平台,这样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还能让学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创新思考

  1.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转变教师角色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参与学习的互动过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里,不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太注重教师的“教”,采取滔滔不绝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倡导一种自主学习的新方式,教的目的不仅是给学生提供直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个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不停地追赶社会前进的步伐,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相比传统教学,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从主导逐渐转换为引导,为学生学习服务,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教师管的少了,实际上是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不能自主学习,首先是因为他们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没有找到兴趣点和问题所在。只有对内容充满好奇和求知欲,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并解决自己的困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课开始之前,可以根据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提问题,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慢慢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2.重视实践教育,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

  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指导理论。任何真理都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人类基本的活动就是实践,在实践中创造价值。高职院校就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除了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外,还能具备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上更强调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动手能力一定要强。因此,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彻底改变只重视理论学习,不注重实践教学的做法。计算机课程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实用性很强。如果在人们没有计算机或者压根不需要计算机的时候,计算机的学习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熟练操作它,并为各种工作服务。因此要加强实践学习,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实学生上机操作,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也有很大帮助,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安排中,要适当增加上机课的课时,同时教师要在上机课之前布置课堂任务,明确上机内容等,上机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下机后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计算机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现代化条件下,教师要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多媒体,它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典型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合理设计、精心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多媒体教学利用声音、图像、视频等有形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掌握知识,并且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活跃思维。同时,计算机专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教学特点,比如符号编程、操作符号等许多不好用语言去形容的内容,有时更需要借助电脑来完成,比直接讲解的效果更好。

  计算机论文 篇11

  摘要:传统的单角度FDOT系统由于受到探测设备限制,重建出来的图像分辨率不高;而现有的多角度FDOT系统普遍存在特异性高、难推广、造价高等问题。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平面镜优化的系统改造方法,在原有的单角度FDOT系统基础上,添加平面镜增加采集数据量的方法开发适用于临床肿瘤诊断研究的镜像FDOT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镜像FDOT系统荧光目标块重建荧光断层图像完整,能够很好地反映荧光目标块的分布,有望将该系统进一步应用于小鼠肿瘤研究实验。

  关键词:荧光层析成像;系统优化;成像过程仿真;仿真数据重建

  1概述

  荧光扩散层析成像是光学层析扫描与荧光显影剂结合发展出的新兴三维医学成像技术,可通过非电离辐射和相对低价的光学设备重建荧光显影剂在生物体中的三维图像[1]。为了缩短重建时间,文献[2]中提出利用图像压缩技术来减少数据集的大小;为了实现荧光信息的多角度采集,文献[3]中提出利用旋转位移台进行荧光数据采集,多角度采集的荧光数据集大大增加,但重建过程计算量随之增加,导致结果可能带有一定的误差。目前的单角度FDOT系统虽然成本低廉,但是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少,造成成像分辨率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常规单角度FDOT系统的镜像优化改造方法。并通过安装Toast++工具箱进行系统仿真。

  2系统镜像优化方法

  镜像FDOT系统整体包含:近红外激光源、双向位移台、EMCCD相机、双平面镜装置、滤光片。该FDOT系统的分辨率设定为毫米级,满足了荧光目标成像实验要求。为了完成多角度成像,镜像FDOT系统保留了常规单角度FDOT系统成像采集的框架结构,在实验物体两侧对称放置两面反光镜片,通过镜面反射来收集从物体两侧发出的荧光信号,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40°,反射信号包括在顶部的低噪声16位冷却电荷耦合器件(EMCCD)照相机的采集视野内,EMCCD相机可同时记录来自物体上部和反射自两侧的荧光信号,这样的构造就等同于三个相同光学特性的EM-CCD相机(物体顶部真实的EMCCD相机,物体左侧和右侧虚拟的EMCCD相机)同时在三个位置来记录物体体内发出的荧光信号。与多角度FDOT系统相比,优化后的镜面多角度系统大幅简化了系统结构,而由于保留原单角度系统结构,因此仍然可适用于常规单角度FDOT图像采集方案和成像算法。

  3使用toast++工具箱仿真

  为了测试系统的可行性以及检验随之改进的VSP方法与新镜像系统的适用性和稳定性,本文在Toast++工具箱下完成了系统仿真过程,Toast++工具箱是在Ubantu9.7操作系统20xx版本的matlab中安装完成,Toast++成像软件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系SimonArridge教授团队开发,Toast++是用于高度散射介质中的光传输的.模拟的程序的集合,以及来自边界处的时间分辨透射测量的吸收和散射系数的空间分布的重建。在仿真实验中,采用三维仿体模型模拟生物组织体,对荧光目标进行断层重建。仿体设计成半径为10mm、高为40mm的圆柱体,仿体中心位置为(10.0,10.0,20.0)添加荧光目标块作为重建目标,荧光目标是一个半径2.5mm,高10mm的圆柱体,荧光目标块中心位置为(10.0,10.0,25.0),在距离仿体表面5cm处的地方设置一个波长为780nm近红外光激光源。

  4仿真图像数据重建

  (1)通过模拟激光照射三维仿体模型荧光块区域激发产生荧光,使用模拟EMCCD相机采集荧光信息mi,然后计算出VSP图像m軗i,计算形式如下:M軗T=TMT(1)其中,T为变换矩阵,M=[m1...mj],M軗=[m軗1...m軗j],mi表示激光源沿空间网格移动采集获得的位置i处的荧光图像,m軗i表示通过公式由VSP方法计算而来的VSP荧光图像。(2)为了减少图像处理时间,本文在DaubechiesD4的基础上,将采集到的荧光图像数据压缩为128个相关分量,用于加速重建和限制存储器需求,通过小波变换将虚拟荧光图像转换为压缩图像.其中,探测模式dk根据DaubechiesD4基准选择,k表示能同时保持的最大绝对值分量,m軗k根据给定的荧光分布f根据权重矩阵核w(s,dk)获得,计算形式如下:其中,Ω表示三维仿体模型。(3)计算权重矩阵核[11]。其中,和是Green算子,u表示激光照射区域表面,vk表示探测邻近区域表面。(4)第四步是重建过程逆问题求解。由于FDOT中的逆问题具有不适定性,所以需要进行正则化处理确保在存在噪声情况下求出解的稳定性。所以,我们采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求解逆问题:其中I为视图数,α为确保求解稳定性的正则化参数,f*为重建荧光分布。

  5结果分析

  5.1在重建精度上的比较

  本文进行了单角度FDOT系统以及优化后的镜像FDOT系统的仿真实验。在常规单角度FDOT系统下,仅通过一个相机进行平移采集,得到数据重建的荧光块荧光浓度图像部分产生了缺失、错位以及荧光浓度分布不均匀等现象,而进行过平面镜镜像多角度优化后的镜像FDOT系统重建出来荧光目标块的荧光浓度图像完整,显示出荧光寿命和产率的不同,很好地反映三维仿体模型中荧光目标块的大小形状和荧光分布,同时改进后的镜像FDOT系统重建结果在重建位置与荧光产额上相比单角度系统而言更接近真实的荧光目标。

  5.2在重建分辨率上的比较

  影响重建结果的主要参数是正则化参数,本文中使用荧光分布f*的对比噪声比(RCN)设置正则化参数。RCN表示重建中呈现出的感兴趣区域的品质因数.其中,μroi和μback表示重建分布中感兴趣区域和背景的均值,σroi和σback表示重建分布中感兴趣区域和背景的标准差,权重wroi=Vroi/Vtot和wback=Vback/Vtot是体积比。这里的roi是指由荧光区域占据的体积,back是指体积的其余部分。除了RCN以外,实验分析的指标还有对比分辨率C和重建误差εr,通过平均值表示感兴趣区域和背景之间的差异能力,对比度分辨率越高越好,重建误差越小越好。从重建结果的对比信噪比、对比分辨率和重建误差可以看出,常规单角度FDOT系统的重建结果很难具体地反映出三维荧光仿体中荧光目标块的大小和荧光分布,具有很高的分辨率,而镜像FDOT系统则与之相反,在品质因数、对比分辨率和重建误差精度上甚至接近多角度FDOT系统。

  参考文献:

  [1]张丽敏.时域荧光扩散光层析的基本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xx.

  [2]J.Ripoll,HybridFourier-realspacemethodfordiffuseopticaltomography[J].Opt.Lett.20xx,35(5):688-690.

  [3]赵会娟,王倩,周晓晴,等.小鼠荧光层析成像系统及数据提取扩展方法[J].光子学报,20xx,43(10):1-7.

  计算机论文 篇12

  摘要:计算机多媒体视频编辑技术,是指技术人员使用编辑软件综合处理声音(Sound)、动画(Anumation)和视频(video)的一项新技术。视频编辑与制作中,工作人员一般会采用计算机平台对视频素材进行编辑和初步整理。通过对视频的主要运行环境加上一定的后期特技,从而实现视频技术的高效率编辑。一个完整的视频编辑系统从整体的硬件方面来看,可以由计算机整机、视频动画渲染程序和音频处理软件组成的。本文根据视频编辑中的相关特点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计算机视频编辑技术提高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视频编辑;计算机;输入输出;网络传播

  作者简介:冯奇(1980-),男,汉族,湖北潜江人,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计算机教师,讲师,公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视频编辑计算机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网络计算机发展背景下,针对海量的素材信息进行视频精细化处理的一种新型编辑方法。它与传统的视频后期处理技术有很大的区别。在利用计算机网络硬件的配置特点对视频材料进行播放控制、画质调节、视频转码编辑的使用过程中,计算机输送交换信息处理和视频制作信息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两种处理方式。

  1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视频编辑概述

  视频编辑计算机处理技术依据计算机After-Effect软件处理系统的便捷性,对原始的数据信息进行快速处理。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编辑方式来说,计算机视频制作过程中的编辑处理技术,实现视频软件编辑的系统性操作,可以轻松对视频材料进行放前“插入”和放后“渲染”的相关操作。视频编辑领域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影视后期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数字非线性编辑概论出发,通过优化影视编辑常用制作流程的方法,提高视频编辑的效率。在视频编辑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根据镜头组接的剪接点,使用Premiere(edius)计算机软件,对镜头组接位置中的分镜头的人物运动动作进行位置匹配。在匹配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考虑到运动物体的图像组接方式,按照画面风格统一处理的方式,防止在视频处理的过程中出现色彩搭配不协调的现象。

  2开展视频编辑领域计算机技术运用的方法

  2.1视频编辑特效技术研究与实现

  在计算机技术视频材料编辑的制作过程中,使用视频编辑系统进行素材制作,应该对集录像机的硬盘储存区进行安全优化,首先要严格按照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相关原则,将视频编辑的抽象概念形象化,从而加强视频处理技术中的多层网络结构,有效地隔离各种现象故障,简化特效部分的运行细节,切实提高视频链接线路的使用效率和非线性编辑的介入水平。对于调音台的编辑活动,工作人员应该按照多轨信息处理的方式,对音频材料进行精度编辑,实现多种强度的视频音频文件的转场,体现出较为优异的特效效果。在编辑技术拓展应用的过程中,使用一些内置的滤镜制作符合视频表达需要的特效。使用光效制作的方法引入OPTICAL,从而显著提高视频的`视觉效果。例如,技术人员可以使用FLARES视频编辑手段,合成特定的效果延误,使用AECS6处理合成爆炸实例,最后完成视频编辑活动中的汽车爆炸效果制作。在视频编辑领域中,技术人员进场使用基础离子创作技法,对素材的输入、编辑、输出进行针对性处理。

  2.2视频编码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在切换台方面,应该按照关键帧动画编辑操作过程中的先后顺序进行,避免采用传统视频编辑技术中的层单一处理的视频编辑方式,防止数据的大范围丢失,而是使用四点追踪的方式,实现视频处理的跟踪与稳定。通过利用中断向量表技术建立数据交换通道,将视频信息进行复核操作,兼容YUV分量和S-VHS数字输入模式,便于网络课程视频制作师快速编辑各种格式的视频材料。在三维合成阶段,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光绘摄影的视频后期处理方法,对视频材料进行追踪编辑。在图层基本操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把握好视频合成窗口与时间窗口之间的关系,从“层”的基本关系出发,可将相邻的两个介入素材进行堆砌,同时将终端的层的混合模式整体地介入到联网视频素材中。在系统参数区中,使用专门的视音频处理芯片和附加电路板可以为整个计算机内部视频材料提供运行支持,提高硬盘运行速度,实现文件控制块的视频完整和导入方便,从而保证文件妥善分区和高效储存。

  2.3计算机技术在视频处理中的作用

  我们知道,视频材料编辑活动中,字母栏的编辑设置也是重要的一环,使用矢量绘图及输出可以完成“嵌入式”视频字幕的处理。在视频特效后期渲染工作完成之后,技术人员需要采用计算机激光扫描的方法,对视频材料进行套底剪辑。对于视频材料的数字配光处理,视频处理人员可以采用胶片记录仪或者是数字拷贝的方法,实现如何体现视频画面中心的感染力,是视频编辑领域的重要工作。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接入层中涉及到许多的硬件设备,硬件条件的稳定可靠决定了计算机网络课程视频处理能力的高低。为了保证视频软件编辑处理技术更加具有真实性,必须要求网络视频制作人员运用抽象思考的方式,对视频素材进行艺术化的思考和形式上的创新。在进行视频编辑的过程中,力争把一段作品的画面感、清晰度和饱和度做到最佳水平,使得计算机编辑制作中的视频素材“活”起来。从而实现了计算机视频渲染和储存环境的稳定。

  3结束语

  如果实现视频软件编辑的通畅,可以对视频素材进行压缩方面和解压缩技术方面的深入优化,在广度上实现计算机分配视频制作设施和“输入”、“输出”系统的长期稳定,必须要使用精简化的系统设定,通过实地分析视频软件组织运行的负载强度,从而适度实现视频编辑系统中相应冗余部件的优化与技术革新。

  参考文献

  [1]刘素玉.浅谈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功能及在节目制作中的技巧[J].电视技术,20xx,1(3):63,65.DOI:10.3969.

  [2]崔冬明.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系统研究及其在电视台中的应用[D].扬州:扬州大学,20xx.DOI:10.7666.

  [3]曹胜武,傅震,鲁艾林等.数字视频采集技术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xx,16(2):162-163.DOI:10.3969.

  [4]刘振生.谈非线性编辑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应用的优越性[J].中国科技信息,20xx,(22):21.DOI:10.3969.

  [5]赵德杰.基于DirectShow的视频处理与网络传输技术[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xx.DOI:10.7666.

  计算机论文 篇13

  摘要: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优秀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计算机已经成为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主要从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探索和实践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通识

  教育(GeneralEducation)即“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面向所有大学生的教育,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承担培养传统的应用领域或技术领域的人才,在工程第一线的技术交叉和复合型人才。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计算机已经成为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主要探讨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实施才能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真正达到我们人才培养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标。

  一、传统教育下计算机基础课程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计算机基础一般都作为各校的公共必修课课程在开设。以我校为例,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按以往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主要存在这几方面问题:一是教学模式陈旧。教师为中心,主导整个课程,教师在不断地讲解,详细地、反复地给学生演示每一个操作步骤,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信息,机械地照着教师的操作步骤进行练习,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二是师资配备不足。按照以往教学的模式,以20xx级4000多学生为例,需要教师专、兼职教师40余人。因专、兼教师人数太多涉及各教学院系及校内外,教师个体课时量较大,对教学回顾及教学质量提高无暇顾及,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存在问题;三是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学生接触的也比较新,更希望学到前言的技术,而教学内容仅仅是围绕计算机概念介绍、操作理论讲解,office使用步骤演示等,很难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都在不断加速。计算机已经成为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已成为衡量大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在通识教育背景下为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对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做了“颠覆性”的改革。

  1.课程资源整合

  我校计算机基础(“通识”)课程由: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语言程序设计构成。整个课程设计以采取实践项目相结合,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强调实用,注重实例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office办公软件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应用和操作系统OS的基本知识;以及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包括计算机组装、维护、简单程序开发和调试;以及IntroductiontoIoT和大数据基本概念了解等,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互联网思维,以及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颠覆”教学模式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我们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点,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资源能力,我校采用了“网络自主学习+网络项目实训练习(测试)+教师辅导答疑”教学模式。

  三、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我校在20xx年引进了开放性网络学习平台CEAC(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以CEAC为载体我校采用了“网络自主学习+网络项目实训练习(测试)+教师辅导答疑”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1.教师辅导与管理①课前学习指导:教师在开课前要对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培训,在培训中要给学生讲清为什么要学、学什么(学习目标任务,重难点以及各知识点学习的时间规划)、怎么学(网络平台使用、遇到学习问题如何处理)、怎么考(教考分离)这门课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②课程学习中:一是教师通过CEAC网络自主学习后台查看是否按进度学习、查看那些知识点学生学习耗时较长、查看学生出错频率较高知识点及查看学生提问;针对学生学习进程缓慢等问题教师要积极跟进,督促学生学习;针对性学生学习耗时较长、出错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教师组织学生现场答疑。二是通过制作每个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微课、微视频,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掌握程度控制视频的选择、快慢等等;同时,微课、微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平时反应较慢又羞于提问的学生能够反复观看,全方位解决学习疑难问题。三是建立有效的(线上线下)辅导答疑环境,每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安排教师在机房答疑,同时建立了以QQ微信、微博、网络(电话)等在线答疑和现场答疑环境。④课后反馈:教师根据平台学习、测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2.学生学习①首先要了解该门课程要学习什么、怎么学、怎么答疑、怎么考等。特别要清楚CEAC平台的使用,如何与教师进行答疑。②“通关”式学习,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计算机、手机网络登陆CEAC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测试。在平台学习中每个知识点有语言讲解和语言指导完成,通过学完成对应的测试,当测试未通过可返回语音指导下再次学习;当测试通过方可进入下一个模块进行学习。③作业完成,每一个模块学习完成后都有综合项目作业,通过项目作业、教师评价对再次提升专业能力。

  四、总结

  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知识,更不是片面的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势在必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迅速适应地方社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少宁,尹宝全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探讨与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xx,(6).

  [2]徐卫克.以通识教育理念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8).

  计算机论文 篇14

  摘要:随着时代更迭,伴随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其在各个行业中都被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目前,中职院校针对计算机基础内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一般,教学效率偏低成为普遍情况。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运用,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保障,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文章主要针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实践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基础;评价

  中职学校在当前阶段的教学目标大体而言主要是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技术型、专业型、针对性较强的人才,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已开设已久,其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提升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水平,提升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对学生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强化。就当前而言,教育部门对计算机教学改革非常重视,并且进行了阶段性的改革研究,由传统理论教学向专业实践教学方式转变,不断采取措施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能够得以推广和应用,是因为项目教学法侧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这能够使学生将计算机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从而进一步提升中职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也促进了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创新[1]。

  1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为较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基本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此大环境下,计算机基础教学在不同类型教育课程中都有体现,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基本在小学就有所涉及。也正因为此,中职院校学生基本都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的学习,学生会忽略这部分内容,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教师在进行基础内容教学过程中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需要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不同的方法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目前而言,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是通过机房,但是不同的机器其操作系统可能不同,而且计算机操作系统也在不断更新,这就使得系统差异造成了一定的操作差异,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也使得其学习效果不同。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并且促进学生能够提升学习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操作系统并能够使用部分针对性较强的工具软件以及办公软件等,提升学生对于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能力等,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2]。

  2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对“项目”的设计来实现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目的进行明确,以教学目的为导向进行相关的问题以及实践内容开展,通过与学生一起对教学目的的探索,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巧、进行实践操作等。已经不再是以往只进行填鸭式教学的情况,目前先进的教学理念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其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为基础,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这一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项目教学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对于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3]。

  3项目教学法应用

  3.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要以学生为主题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重点研究具体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实践操作的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所在,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认可自己。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对学生多加鼓励和引导,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科学设计课程内容

  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是贯彻项目教学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教学法的价值体现需要各个教学环节的支持,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以全面性的课程设计基础保障项目教学法的良好实施,促进教学任务完成,并同时使教学质量得到体现。避免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不符与脱节现象发生。

  3.3重视实践操作

  传统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主要会出现实践操作不足的情况,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能够促进师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操作,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其运用方法。项目教学法进行实践操作时要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进行。学生在理论方面要有足够扎实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也要有所体现,这样在两者兼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帮助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顺利发展[4]。

  4建立项目教学体系

  4.1项目准备方面

  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项目准备时,要考察当前社会环境对于计算机专业方面人才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教学项目内容。针对社会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有侧重点的教学项目设计以及教学工作开展。确定项目内容后,教师要针对其项目内容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以能够对项目内容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剖析。制定符合当前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需要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其教学内容设计要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学以致用。

  4.2项目实施方面

  准备工作做好后,需要进行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分成若干项目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后对其分配项目小组任务,再将项目任务分工到各个小组成员身上,小组负责人制定出项目技术,包括名称、内容、目标等。各小组进行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各项目小组动态,予以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项目的难点,强调涉及重点知识的.内容,并向学生提供项目研究的方向。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尽量多的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加强信心,建立信念。与此同时,要提醒各项目小组进行实践操作记录,例如发现的问题,过程的心得等。通过互相探讨,分析研究出正确的解决方法,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4.3项目评价方面

  项目评价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是项目教学法的最后一步。在小组完成计划项目之后,需要开展项目的总结和评价工作,这是对于各组项目完成情况以及完成效果的评定总结阶段。在项目评价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自我评价,让小组成员对自己小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并得出相应结论,进行相互讨论并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同时各小组制作项目总结报告提交。教师要针对各小组项目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进行探讨分析和解决,对各小组项目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估,完成优秀的小组予以鼓励或奖励,完成较差的小组要予以分析问题所在。通过不同小组的完成情况,要做出最后的项目总结,对本次项目进行评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解释。之后要将项目报告归类整理好,以供后期参考。

  5完善项目教学管理

  中职学校进行项目教学法需要细化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及奖罚机制,项目成果评价必须秉承奖罚制度来施行。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制定与完善管理制度,所有项目的成果评价记录档案便于管理。在今后所有教学行为根据安装相关管理制度实行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项目教学的建设核心在拓展与教师资源和教学设备,项目设施建设则重实验设备和实习基地等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通过制定合理的项目构建计划,最终有效地提升专业在校园中的所占比重[5]。

  6结语

  时代在不断进步,目前计算机专业化人才是社会和企业所缺乏的重要人才之一,也是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需要依托于广大教师齐心协力的研究探讨和进步,因此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以及评价的研究应继续完善。中职学校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评价工作与管理的开展,并对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营造教学课堂氛围,使学习成为趣味性的项目,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提升,最终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有所提升,这对于中职院计算机专业教学以及课程设计发展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后的发展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进行各方面研究,促进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宁,刘乔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xx(16):150.

  [2]蔡昱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19):149.

  [3]戴晖,何新洲,舒松,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xx(15):59-60.

  [4]盛玉祥.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大科技科技天地,20xx(18):209-210.

  [5]郭艳光,闫丽芳.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基于项目教学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5):145-148.

【计算机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论文05-23

认识计算机论文02-20

计算机教学论文02-24

计算机应用论文(经典)06-25

计算机应用论文06-24

计算机信息安全论文05-21

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11-04

计算机毕业论文02-21

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03-23

计算机毕业论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