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议电子政务的创新和学习过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已经为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就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即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效益,降低行政成本,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增强为民办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实现政务创新,使政府的管理职能有根本的转变,即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这是一场政府管理领域里行政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的革命,而电子政务则是这场革命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部分,是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势在必行。当前我国电子政务问题分析
电子政务是相对于电子商务而提出的新概念,国外称为电子政府(EG,Electronic Government),其核心内容是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即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因此,电子政府又称为虚拟政府。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突出问题就是电子与政府的业务工作缺乏有机的联系。例如有的政府网站内容非常有限,一般只有概况、单位简介、招商引资信息等一类信息,或者只有简单的公文内容,而很多数据库并没有在网上公布,从而形成数字孤岛,造成资源共享困难;有的政府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或者信息不能定时发布,2003年还在看2000年的网页;大部分网站没有内容检索,网站交互性不够强,更谈不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传播视频、音频信息;一些政府网站尚处于“形象工程”阶段,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政府职能”的网上实现仍然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一些单位大量的办公电脑的应用只限于打字,网络的应用只限于浏览消遣,与办公流程实际业务脱节。
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症结是在电子政务的观念上存在误区,即认为有了电子办公的设备就可以实现电子政务。其实无论是办公自动化还是政府上网,都是政府业务工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离开了业务部门的参与,也就无所谓“电子政务”了,因此,必须将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的业务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将政府部门的业务工作流程制度化,才能达到计算机化、网络化的要求。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包括本机关内部,也包括其它机关、团体、企业和社会公众,这在实质上是政府管理领域里行政管理方式的革命。
另一个症结就是数字鸿沟。尽管目前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计算机操作使用的熟练程度和网络的实际运用水平还很低。对计算机的生疏感和神秘感导致对计算机的排斥感,在不少领导者和政务工作人员中存在,在思想上就产生了数字鸿沟。由于观念上的误区和数字鸿沟,我们不知道怎样来建立电子政务的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知道怎样来建立新型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不知道怎样将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的业务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同样是由于观念上的误区和数字鸿沟,造成政府网站内容不规范、信息更新不及时和数字孤岛,影响人们对“政府上网”的信心。因此,通过学习培训普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水平和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电子政务队伍,是电子政务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电子政务的推行是一个行政观念改变的过程
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以及电子政务对政府改革的巨大作用等内容有正确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电子政务观念。
首先是政务观念的改变。要使电子政务得以顺利成功的推行,必须提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树立电子政务的正确观念。首要问题是对领导者和公务人员要树立推行电子政务是适应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活动的需要的正确观念,充分认识实施电子政务的必然性,正确地理解电子政务对于提高政务管理效益的重要意义,明确其追求显著的管理效益是重要目标。电子政务的管理效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加强政府内部管理,获得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减少人员开支,基本实现无纸办公等效益;二是通过政府监管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化则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关键。
其次,必须认识电子政务建设的结果不仅是完成一项IT工程,而是改革旧的管理模式。开拓一项需要长期运行的新型管理流程。政府网站的建设成果不是仅仅做出了若干网页,而是开始了一项以网站为重要纽带的服务流程;它需要持续地更新、维护与改进,永不停息;网上审批同样也不是一件可交付竣工的工程,而是开始了一种新的行政服务方式,人们要以这种新的服务方式一直做下去,并将在服务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政务流程,直到有更先进的服务方式替换旧的流程为止;如此等等,完全不同于一座楼、一座桥,建成后就可以交付竣工,任由别人去使用。电子政务突破了静态模式的限制,其生命力在于动态的政务创新,是以不断开发和完善新的行政服务流程来体现的。电子政务是否成功要通过社会实际运用的检验,因此在电子政务实施的同时还要做好宣传工作,使社会各界都来支持电子政务,共同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是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利用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加强政府的管理,实现政务公开、提高效率、科学决策、改进和完善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系统工程,会带来权力机构、行政管理方式、官员思维方式甚至官员人数等方面的变化,带来部门利益的重新调整,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作出不同的要求。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是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网络化,是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政府的管理职能将有根本的转变。只有这个转变过程完成了,才能说电子政务得以实施了。
电子政务的实施是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学习更新过程
普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水平和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填平数字鸿沟,是推行电子政务的基础。
对于政府工作人员来说,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处理办公政务是最起码的要求,把计算机应知应会(即知识和能力)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必要内容是理所当然的。应该看到,目前我们政府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整体水平不高,有的甚至只限于玩电脑游戏。计算机应用水平对于电子政务犹如文字水平对于文书写作一样重要,只有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了,电子政务才有发展的前提条件。填平了数字鸿沟,信息孤岛才可以被逐步征服。计算机网络犹如高速公路,计算机犹如汽车,公务员犹如驾驶员,电子政务犹如货物,没有熟练的驾驶技术,汽车是跑不快的,高速公路就体现不出价值。毫无疑问,普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是电子政务能够顺
利实施的关键之一,也就是当前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培训的重点是应用,对于接受培训的人来说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者和使用者,只需要学习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知识和操作能力,而没有必要去深究系统是如何构造和设计的。就象学习汽车驾驶一样,学习者并不需要去深究汽车的设计制造原理,但是必须熟练掌握驾驶技术和交通规则。
政府工作人员或公务员计算机运用知识和能力即“应知应会”包括四大部分:
1、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系统的维护,应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电子文档的建立、编辑、考贝、删除以及压缩解压,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处理,计算机相关外围设备(打印机、扫描仪、其他电子设备的连接等)的使用;
2、网络应用知识。包括网络的概念,网址和域名、通讯协议,网页的浏览与编辑,网络(下转第64页)(上接第57页)信息的查询、获取与发布,文件的下载与上传,用户登录、口令、电子签名,电子邮件的使用、保存和处理;
3、病毒防范和安全保密。包括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的使用维护以及对计算机病毒概念及其危害的认识,信息保密的法律法规;
4、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使用和政务流程规则。
这四部分知识和能力是电子政务的操作技术基础,是从事电子政务实际工作的公务员所必须掌握的“驾照”。
另一方面,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是在迅速发展着的,每十六至十八个月就有新技术出现,软硬件系统就要更新换代一次。同样的,我们的计算机知识也要随之更新换代,否则就要落伍。在目前WindowXP和Window2000/2003普及的时代,我们许多公务员培训教材和应用软件至今还停留在Windows 98里,其培训和应用都是静态的,与时代发展的动态不同步,这大大影响了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更新知识,对于公务员来说,电子政务实现的过程就是这种学习更新的过程,这也是当今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总的来说,电子政务是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政府信息化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是政府行政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可以说是政府管理的再造。也就是说,电子政务的实施是一个过程,一个行政观念改变和政务创新的过程,一个计算机应用的过程,由于它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要求管理人员即要精于行政管理、善于政务创新,又要有一定水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就对领导者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行政观念的更新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学习将贯穿电子政务实施过程的始与终。
【浅议电子政务的创新和学习过程】相关文章:
浅议合作学习08-17
电子政务发展及我国电子政务现状08-18
浅议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08-26
浅议小学习作教学与实践活动整合08-24
浅议中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08-08
浅议听课08-17
浅议听课08-13
学习“一创双优”心得08-01
改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