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论文>电子商务论文>对话ERP的未来

对话ERP的未来

时间:2023-02-20 08:37:40 电子商务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话ERP的未来

     ——对杨建青博士和李文先生的采访

    对金思维和速达进行采访是在策划本次专题之前就有的想法,我们希望通过采访这两个不同类型、面对不同用户群体的ERP厂商,来找到所有ERP厂商的共性。借助本次专题,本刊记者对两个公司分别进行了采访,读者完全可以从两位公司高层对问题的回答中看到两者的区别,但是,更多的是对ERP产品和ERP产业相同的认识、相同的理解,以及对未来市场乐观的期望。接受本刊此次访问的分别是:金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建青博士和速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部总监李文先生。
    本刊记者:未来ERP的技术方向如何?这样的技术方向会给应用企业带来怎样的收益?

    杨建青博士:2003年,国家863项目“新一代ERP”已经指明了未来ERP的技术发展方向。从集成方面看,未来ERP要实现两种集成问题。一方面,实现ERP系统自身内部之间、ERP与其他应用系统(如PDM、SCM、CRM、EC、OA、PLM等)之间的横向集成;另一方面,实现管理思想到企业管理的实现链集成。前者是横向集成,后者是纵向集成。ERP纵横集成的技术基础在于组件技术、标准化技术、架构平台技术、任务库管理技术、组件库管理技术、企业建模技术等先进技术。其中,组件技术成就了ERP系统的可重构、可剪裁和可配置功能。架构平台技术在应用系统层面上进行了更细、更专业的服务层细分,使得ERP系统的底层结构更加稳固,整体性能更加完善。企业建模技术和任务库管理技术使得对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结构化描述和可视化管理成为现实,方便了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的有效积累,从而成为ERP纵向集成的前站。标准化技术是实现纵横集成的核心,它使得纵向集成的各个层级、各工具之间实现数据的有效传递,使得横向集成的各系统之间实现准确有效的数据交换和业务衔接。信息技术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将是用户:一方面,用户企业可以节省管理信息化的总投资;另一方面,符合上述要求的ERP系统,其使用寿命更长。

    李文先生:首先,互联网技术在ERP系统当中应用是必然趋势。这是因为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谁能抓住时机,第一时间了解市场动向,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当今企业越来越注重时效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宽带的普及,应用企业对ERP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移动办公、异地分销、集团分支数据整合等。其次是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是未来ERP的发展方向。在IT技术的日新月异今天,传统ERP对人流、财流、物流的管理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蓬勃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非常关注对信息流的管理。内部信息管理如:办公管理(OA)、企业QQ;外部信息交流如:邮件,手机短信等。第三是物流控制技术是未来ERP的重心。未来的世界是物流的世界,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国内市场的逐步规范,中小型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跨国界,跨地区的业务日趋平凡,企业对物流控制技术一定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刊记者:从管理层面上讲,ERP是否需要进一步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整合,这种整合的结果会给ERP带来什么?如何整合?

    杨建青博士:ERP不仅仅是一套软件,更多的是管理思想和理念的结晶与体现,是信息时代企业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强有力工具。由于管理理念本身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所以ERP必须不断地融合新的管理理念才能体现其先进性,才能发挥“衡量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尺”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ERP产品真正成为管理者的工具,成为可以不断适应管理需求变化的柔性工具。整合之后,将进一步拓展ERP的外延与内涵,让ERP不仅仅是“管理实现的工具”,而且是“管理设计的工具”、“管理评价的工具”、“管理控制的工具”和“管理集成的工具”。ERP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整合的途径方法大致为:(1)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形成。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内外企业现代管理的成功经验,总结并提取适合中国国情的ERP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同时形成管理模式库和管理方法库,覆盖典型行业、典型制造模式,并包含一些特殊和专用的管理方法;此外,还包括管理者从自身实践中不断总结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将这些方法、思想及其提取的特征用结构化语言来进行描述和管理。这部分工作可以借助企业建模工具、模型库管理工具来完成。(2)形成企业个性化参考模型。基于管理模式库和方法库,结合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的管理需求,形成适合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管理需求的个性化参考模型。这部分工作可借助模型库管理工具、版本管理工具等。(3)形成企业个性化ERP软件。以组件库为基础,以个性化参考模型为驱动,将个性化参考模型转换为组件配置方案,从而形成企业个性化ERP软件,同时配置生成企业个性化的界面和报表。这部分工作可借助组件库管理工具、转换工具、配置工具、报表定制工具等。(4)形成企业管理系统。在企业个性化ERP软件的基础上,通过整理企业基础数据、明确员工工作岗位、贯彻岗位工作职责、开展员工业务培训以及各项业务相继上线运行,从而使ERP软件、企业数据、人员与事务相结合,成为不可分割的企业管理系统。这部分的工作可借助项目实施规范、项目实施管理工具等。

    本刊记者:未来的ERP市场,主导软件厂商的是什么?或者说,对于软件厂商来讲,什么才是未来竞争的基础?

    李文先生:第一是拥有领先的技术;第二是资金雄厚、企业形象良好;第三是拥有性价比高的软件;第四是该软件易用、易学、易实施;最后是公司拥有完备的售后服务。

    杨建青博士:厂商要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需要高举“技术”和“服务”两面大旗。首先,ERP作为一个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紧密的应用产品,必须高度关注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通过分析研究,将它们有机地集成到产品中,使其结构、功能和性能满足不断发展的应用需求。例如,结构上,要考虑分层架构、原子任务、组件化、开放性等;功能上要考虑管理控制、管理评价、个性化决策等;性能上要考虑全球化分布式计算、健全的安全体系、集成标准化等。其次,ERP作为特殊的管理软件产品,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用户企业,进行管理现状分析、管理体系设计、系统配置、系统应用指导等。所以,服务对于ERP的成功应用至关重要。服务不仅包括实施咨询、项目咨询、技术咨询,还包括管理咨询等其他增值服务。厂商咨询服务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ERP实施的成功率和用户满意度,而且也可以为厂商本身创造更多的利润。

    本刊记者:软件产品,最重要的还是应用,应用企业的满意才是软件厂商最应该关注的,总结以往的成功案例,您认为,如何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令其满意?

    杨建

青博士:应用企业对ERP应用的期望效果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规范、效率、效益,本质上是效益。企业在实施ERP以后,只有在以上三个方面或其中的某几个方面起到了正效应,才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满意。ERP产品本身需要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问题,同样,ERP实施也需要因地制宜,把握每个企业的个性化问题。在“贴近用户需求,把握管理个性”的基础上,为每个企业量身定做最“合身”的ERP项目实施策略。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软件咨询方要从企业的管理实际出发,务求实效,不要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时时从企业角度考虑问题,为企业的管理利益着想,这样才能让项目赢得企业的满意与认可。有一点需要注意:有时,企业由于受到媒体的扩大宣传的影响,“神化”了ERP,制定了项目目标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如果ERP项目目标成了“永远都够不着的篮筐”,那么企业就很难感觉“满意”。所以,软件咨询方应该帮助企业确定有限目标、有限范围和切合实际的实施进度。

    李文先生:首先是符合我国国情;第二是成本低;第三是实施周期短,见效快;第四是操作人员素质要求不高;第五是易学、易用、易操作;第七是系统稳定、高效;第八是功能简洁适用;第九是要有完备的售后服务。

    本刊记者:实施成功率一直是ERP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你认为,导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以后应用企业,包括软件厂商在实施ERP项目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李文先生:我们认为导致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软件太复杂;售前/后服务不到位,如调查、培训等;操作人员素质要求太高;实施周期过长、见效太慢。

    杨建青博士:导致ERP项目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有企业方面的原因,比如:对ERP认识不足,对信息化期望值过高,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不到位,组织不得力等;有软件本身的原因,如软件不成熟,架构不合理,功能欠缺等;也有软件供应商的原因,如软件商的实施力量不足,缺乏项目实施经验和项目保障机制等。ERP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得到企业和软件供应商双方的共同努力。实施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标准化建设。ERP应用过程中最大的工作量是为企业建立数据标准。数据标准化建设是企业ERP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成败。但不少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也许在项目初期,企业的基础数据标准化程度不高对项目的影响不大,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深化应用。因此,要重视建立企业标准,把编码工作看成是建立企业标准的重要内容,并基于标准整理基础数据。(2)重视培训环节。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概念性、原理性培训与体验性操作性培训要相互穿插进行。比如:为领导层提供ERP系统管理理念等内容的培训,让企业领导理解用ERP改造传统管理的意义、作用等。对职能层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实施方法、ERP软件功能等。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了解系统功能及如何实施。对操作层应该把重点放在操作技术和业务流程上,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使用ERP以后的业务流程、具体操作、规章制度等。而且,要将培训与模拟实战结合起来,加强对受训用户的情况的反馈和考核,力促企业在培训阶段就进入状态。(3)加强双方的沟通。沟通是理解的基础,只有双方充分地配合与沟通,才能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实施方案与策略。而且,ERP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通过及时沟通,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解决问题。

    本刊记者:您对未来的ERP市场如何看待?您认为未来的国产ERP是否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李文先生:目前国内企业ERP普及率还很低,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领悟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在IT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对ERP、CRM等先进管理工具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白到企业要发展,科学的管理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迫切的。我国政府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战略,使得广大企业家对企业的信息化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因此,未来的国产ERP,在符合国情的前提下将会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杨建青博士:今年,“2004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论坛”组委会发布了《2003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发展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03年国产ERP品牌已经占据国内市场79%的份额。”这充分表明国产ERP软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赢得主动。国产ERP软件由于贴近用户、快速定制实施以及投资少等优势成为据中小企业市场的主流,而且部分优秀的国产ERP产品在冲击高端市场方面也表现出色。随着国产ERP厂商实力的不断增强,产品功能的不断优化,实施服务水平的逐步提高,国产ERP不仅会在中小企业市场中继续赢得主动,而且在高端市场也会占有更大的份额。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国产ERP的明天会更好! 


【对话ERP的未来】相关文章:

从ERP的困境看ERP的突围08-05

ERP真相08-05

走近ERP08-05

什么是ERP?08-05

ERP的中国之路08-05

ERP用户的转变08-05

ERP在中国的误区08-05

认识ERP II08-05

我的ERP自白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