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适时生产系统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一、适时生产系统概述
(一)适时生产系统(JIT)的产生
适时生产系统(JIT)最早起源于日本。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组织汽车生产时实行“看板管理”,“看板”是一种记载与生产有关的信息并传送各种领货指令、运送指令、生产指令的传票卡。它随着实物的运转而运转。例如,一家企业提出订货需求,并提出何时提货,丰田公司就将此信息记入“看板”,将领货指令传达给订货部门,再由订货部门通过“看板”向生产部门传达生产指令,依此类推,将各个指令传达给各个部门。它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也是Just-in time(JIT)一词所要表达的本来含义。它与传统的生产方式下,由企业先生产出大量产品再寻找客户的顺序相反。
在JIT下,认为不能增加最终产品价值的作业均为无效作业。例如:保管费用不能增加产品的最终价值,因此保管活动即为无效作业。JIT要求以需定产,不应出现保管活动,它提出了要达到“零存货”的目标。另一方面,JIT下,在下一道步骤需要存货时,上一道工序恰能生产出来。这就要求上一道工序不能生产出次品,因为若有残次品的出现,会使下一工序不能及时生产,造成JIT的中断,所以JIT提出实现“零缺陷”的目标。
(二)实行JIT的前提条件
JIT提出的“零存货”、“零缺陷”是一种理想的目标,它的实施要求严格的条件:
1、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1)与多家供应商保持联系,但不一定都与他们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而精选少数一两家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2)与经济订货量不同。企业按经济订货量购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储存的存货,而达不到JIT“零存货”的目标。(3)以需求量决定购买量,而不多买材料以造成积压。这就要求精选一、两家有良好关系的供应商,要求对方适量多送。双方坦诚相待,使得供应商愿意在本企业需要时及时送货,这就要求供应商分多批送货,且每批送货量适当。因此要谨慎地选择供应商,要求其应具备以下条件:①货源充足,以此避免不能及时供货的情况发生;②提供的材料质量好,最大可能地降低出现残品的概率;③信誉高,如供应商信誉不高,就会出现供货中断的可能。例如私人企业在产品市价上涨时,为追求私人利益,有可能不考虑信誉,转向为出高价购买的客户提供产品,以此造成JIT系统下供货环节的中断;④距离近,使其实现多次供货成为可能,即使企业有临时订货情况,供应商也有可能及时供货;⑤服务周到。
2、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高质量,实现“零缺陷”。因为每一环节出问题都会造成JIT的中断。
3、培养多技能工人。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势必使大规模生产转向小批量或单件生产,这就要求工人能适应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工人不仅会操作机器,还应在机器闲置时能进行维护。
4、改进生产布局,合理安排各个“制造单元”。按工艺流程安排生产车间。因为半成品的运送与保管都为无效作业,要尽可能地降低运送与保管成本,就要求车间合理布局,同时车间内部也要合理规划,将生产同种产品的一组机器集中起来,形成“制造单元”,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环节。
5、实行预防性维护。传统方式下,机器在出现问题时,才进行修理,而在JIT下,由于机器发生故障会影响下一道工序,造成JIT的中断,这就要求工人对其进行预防性维护,防患于未然。
6、能够迅速地进行生产组织的调整。一方面培养多技能工人以适应生产工人的调整;另一方面,对生产设备及时调整,实行弹性制造系统。
二、JIT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1、对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传统方式下,存货采用先进后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等计价方法对期末存货进行核算,从而计算本期销货成本。而在JIT下,以“零存货”为追求目标,本期的生产成本即为本期购买成本,本期的销售成本即为本期的生产成本,所以先进先出与后进先出等计价方法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同时传统的对期末存货的实地盘存制与永续盘存制也显得毫无意义。
2、对会计科目的影响。由于JIT存货制度以零库存为目标,因此核算科目可简化,不必设置半成品存货,可合并设置“原材料及在产品存货”科目。材料购进时,因不通过仓库保管而直接使用,所以直接
借:原材料及在产品存货
贷:银行存款
生产人员的工资直接
借:原材料及在产品存货
贷:应付工资
产品实际销售时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原材料及在产品存货
即使期末有少量零星存货,也不至于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3、领料记录可以消除。传统方式下,要通过入库单、领料单记录存货的收入与发出,而在JIT下,材料不通过仓库保管,可简化各种仓库记录,购进时直接记入“原材料及在产品存货”,期末时再将其全部记入本期产品成本。
4、成本计算可采用倒流法。JIT追求零存货,但期末难免会有极少量存货,可先估计期末成本,用总成本减期末成本即为本期耗用的原材料成本,将其从“原材料及在产品存货”转入“销售成本”。甚至可以将购进的材料直接记入“销售成本”,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也可直接记入“原材料及在产品存货”或“原材料”账户。再将估计的少量存货成本记入“原材料及在产品成本”的借方;同时登记“产品销售成本”的贷方。
来源:摘自《化工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