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审计质量的控制 论文
论审计质量的控制王允平张莉
[内容提要]随着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各界,包括投资者和公司管理人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努力完善会计准则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根本,同时加强审计力度,严把审计质量关,亦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本文从审计环境、审计人员和审计过程三个方面的控制分析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
[关键词]审计质量审计环境脱钩改制审计风险三级复核制度
引言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业务的优劣程度,即审计结果达到审计目的的有效程度。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最终体现为审计报告的质量。其核心就是审计工作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了会计报表的可信性。概括的讲,审计质量具有如下特性:
1.全局性。审计质量的好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涉及到整个审计过程。每一项具体审计工作,从签定具体审计业务约定书开始,直到制定审计方案,出具审计报告均需以审计质量为立足点,综合考虑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力量的组织形式,审计业务的管理方式以及审计技术的应用效率等内部因素,同时亦应密切关注被审计单位的配合情况以及法律保障是否强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2.一致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颁布实施的《独立审计准则》是判断审计质量优劣的最权威标准,任何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都必须遵照执行。
3.不确定性。由于审计业务的复杂性导致不同人对某一具体审计业务质量高低的判断可能大相径庭。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对《独立审计准则》的理解不同,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不同,就可能对审计质量产生不同的评判。即使是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的审计服务,相对于不同的客户,其满意程度也可能不同。
4.限制性。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审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受制于成本预算。某些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的审计程序经常由于审计成本的制约而不得不放弃执行。因此,可以这样说,令人满意的审计质量是在一定成本水平下的效益最大化。
审计质量控制向来是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重头戏。近几年,由于审计质量问题引起的法律诉讼案件层出不穷,暴露出历年来我国审计质量控制环节的薄弱。难怪社会上流传“注册会计师离不开,信不过,靠不住”。因此,扭转社会各界对注册会计师的看法,充分有效地发挥注册会计师作为国家经济警察的监督作用,已成当务之急。借助这股改革的春风,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控制审计质量。
一、审计环境控制
开展高质量的审计工作,离不开高效有序的审计环境。这也是政府审计部门和民间审计机构共同致力于发展和完善的方向。本文在此就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做分别讨论。
1.法律环境。自从1980年恢复和重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在组织体系、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年,在国际审计准则的影响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1993年10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1994年1月1日起实施),成为这些年来注册会计师行业运转的基本轨道。以此为契机,制定、颁发、实施了3批、38个独立审计准则,初步形成了一个与国际接轨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准则体系。十几年来取得的成果是喜人的,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层出不穷的新的经济现象向现有的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制化的进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和配合,在规范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的过程中摸索前进。
2.经济环境。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实行的是挂靠单位的管理体制,组织、人事、业务、财务直接隶属于主管单位。这种形式导致行政机关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为事务所招揽业务,实行“审计一条龙,外界不许碰”的政策,划分势力范围,使事务所与被审单位之间不能实现双向选择,事务所之间不能展开公平竞争。脱钩改制的设想正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中应运而生的。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991家事务所完成了脱钩改制,有2087家已经报出脱钩改制方案。深圳、海南、北京已全部完成,其他大多数地区脱钩改制进展也可持乐观态度。另外,从1997年开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惯例,以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制的形式组建,鼓励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合并或组建会计师事务所集团。这一举措加速了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脱钩改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将具有更大的独立性,伴随着相关管理政策的出台与完善,审计工作的质量必将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二、审计人员的控制
在讨论审计人员的控制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个粉饰会计报表的案例,即近日来影响颇大的“东锅事件”。四川会计师事务所为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出具虚假验资报告,确认企业虚拟利润1500万元,炮制了其试点发行股票连续三年稳定盈利,净资产利润率增长平衡的假象,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不良影响。国务院对此问题极为重视,不但对当事人予以严惩,还暂停四川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业务3年,并处罚款20万元。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审计人员的舞弊行为严重影响了审计质量,不但使会计师事务所遭受处罚,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各界对注册会计师的不信任,后果极为严重。所以,开展高质量的审计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审计人员。人员的素质是质量的控制源头,决定执业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控制:
1.严格控制录用阶段的人员选拔。员工选聘应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和德才兼备为标准,选择热心审计事业、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技术精的人员为审计的中坚力量。
2.强化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相关审计责任,包括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的教育。为使注册会计师切实担负起经济卫士的神圣职责,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可信赖的专业服务,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信誉,就必须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意识,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准。具体的实施手段可包括:(1)增加对职业道德考试、考核的内容。(2)在获取资格时,注重实际职业道德的考察。(3)可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客户给予专门的评语和考核。
3.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速知识更新,加强其业务胜任能力。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内部培训或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学;也可以在审计业务执行过程中,采取以老带新,干学结合的互促形式。
三、审计过程的控制
审计过程的控制可以说是审计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控制环节:
1.实行责任分工的管理制度,并配合以适当的分级指导和监督。国际上的“五大”(BIGFIVE)采用的即是这种管理办法。在审计工作进行之前,先编制详细的审计计划,细化各项审计工作,按会计项目划分为不同的审计部分(SECTION),再由审计项目负责人视项目特点分工给具有不同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逐级负责。审计人员具有不同的级别,各司其职,承担不同的审计责任。同时,上级审计人员对下级审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并监督其工作进度和工作效率。
2.重视审计风险,采用可靠、有效的审计方法。现代审计已由制度基础审计发展为风险基础审计,强调以风险为导向,不仅检查企业内部业务的经营风险,还要评估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外部风险因素,用以确定某一时期需要审计的主要项目及其审计重点、范围和方法。审计人员在选择了最小风险方案并予以实施后,还应跟踪审计业务过程,进行审计风险分析,以便发现方案不足之处和新的潜在风险,从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建立三级复核制度。所谓三级复核制度就是指事务所项目负责人、部门经理和主任会计师对具体项目工作底稿逐级审查,最后签发审计报告的制度。《注册会计师法》并未要求所有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三级复核制度,但是根据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体制来看,建立三级复核制度是发展之必然。因为,由于审计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审计风险以及审计人员自身能力的限制,对某一经济事项做出错误的判断在所难免,所以,为了确保审计质量,减低审计风险,明确相关审计人员的责任,建立三级复核制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
【论审计质量的控制 论文】相关文章:
审计质量控制经验交流02-03
圣陶杯获奖论文选--控制论与语文教学08-17
审计论文提纲06-04
审计论文提纲08-19
论公路建设的成本预测与控制08-17
论内部审汁“去审计化”08-16
论小学英语教育(论文)08-20
议论文作文:论爱心08-15
论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论文04-22
论现代驾培行业的服务与质量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