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论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

时间:2024-05-20 13:52:19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

  摘 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是一个公司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一个企业若想在市场经济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就必须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加强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在留住重要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

  人力资源是一个公司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一个企业若想在市场经济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就必须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加强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在留住重要人才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考核方案,建立起完善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以为企业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 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落后,人才被制约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多年来,政府一直在寻找方式以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竞争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与基础,要想提高整个公司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建立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1.2 人力资源的培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员工的素养本应该有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唯有这样,才可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追上经济进步的步伐。但是当前,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与想象中的落差很大,跟不上新时代的新知识,出现知识老化落后的情况;除此之外,我国的科技水平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急需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还是处于供小于求的阶段,出现了严重短缺的情况,除此之外,特别是高新科技方面,我国的高素质人才还与世界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国的企业管理者一方面要重视和关注人才资源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宣传和开发这方面的人才资源。

  2 改善的措施

  2.1 领导应该与时俱进 领导就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人物,是带领整个公司走向辉煌的领军人物。首先,领导应该关注和重视人力资源这个概念,学习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以提高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领导要跟随党的.方针,时刻谨记“以人为本”的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勇于摒弃传统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采用新的理念,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学习别的企业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带领整个企业走向新的高度,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2 运用合理的激励管理方法 每个企业都有不一样的员工素质,不一样的人力资源,因此,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鼓励的时候,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别的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常用的激励方法有好多,结果激励、培养激励、良性竞争激励、奖励表扬激励等等这些。

  2.3 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的成长环境对于人才的培养,提高人的自身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许多企业,员工过多,但是我国的顶尖人才资源极度缺乏,同时能力强的管理人才也是严重短缺。在目前这种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短缺会严重阻碍整个企业的飞腾。所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途径就是要加紧关注和重视人才的成长环境,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使员工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接受新的发展形势以及新的发展理念,更重要的是培养对专业知识有全面掌握的高素质人才。最后还要鼓励真正有才能,有想法的人才勇于表现自我,善于为公司企业出谋划策,这是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最好途径。

  2.4 规划合理制度,留住有用人才 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一个公司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然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合理科学的政策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的动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性。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还要对公司的人力资源有整体上的了解,再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企业的实际目标相结合,在适当的时候合理任用适当的人才,有效提高人才的利用质量和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

  2.5 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公平解决优胜劣汰 经济市场的发展永远是与人才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尤其是一个企业里的高素质人才。企业里员工素质的提升将有助于整个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公司每个阶段对于人才的利用是不同的,包括整个运作过程也是因而不同的。例如:一个公司在想一个极具创意的广告,这时,需要的就不是文文静静的人才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些比较活跃的、平时的创意比较多的员工。因此,一个企业中,要有素质不一样的人才。但为了在企业中杜绝“在其位,不谋其职”的情况,公司一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用人机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理念一直在企业传承下去。另外,在人才选拔之时,企业管理者不能只注重学历,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职位,自身能力,经验,技术水平,还有品格素质等方面的因素,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人才选拔方式上,埋没了千里马。

  3 结语

  通过上述的思考与分析,虽然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比较匮乏,人力资源管理也还存在巨大的漏洞,但我们要坚信,只要采取合理的机制和管理方式,这样的状况就会有所改善。除此之外,要想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企业领导不断加大管理力度,积极寻求合理积极的人才资源管理方法,从而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提升整个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知识素养,以此来提高整个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2

  摘要: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GDP的50%以上,70%以上的岗位都由中小企业提供。但是人力资管管理作为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长久以来在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一个瓶颈。

  因此,从人力资源的新特点以及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出发,针对其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来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对策研究

  引言:目前,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的因素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新的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其得以生存并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把企业所需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中来,将他们保留在企业之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来为企业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才能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已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意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2.人力资源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新世纪的竞争环境下,人力资源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实力强弱、兴衰成败已不再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物资资本,而首先在于知识的拥有和创新能力,高素质的员工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将是一种战略资源,将是企业争夺的焦点。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提升到战略地位上来考虑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小业面对的竞争对手将不再仅仅来自国内。而各种新兴商业形态的涌现和企业的重组、电子商务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与机遇。在这新一轮的企业竞赛中不从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入手,企业将很难取得独创与速度的优势。

  3.人力资源是企业组织生存发展的命脉

  人力资源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寻找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为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企业的远景及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对中小企业相当重要。

  但由于其资本薄弱,很难具备像大企业所拥有的实验室和研究开发的能力,所以中小企业若想求发展就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下功夫,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以留住企业所需的人才。对人才的合理开发、管理、利用,用最少的资本来创造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已成为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4.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成功实施的保障

  企业战略着眼于未来。人力资源战略与经营战略、成本战略、产品战略、研发战略一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能战略。企业的任何战略目标的完成。都离不开人力资源战略的配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根据企业经营方针,通过确定企业人力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由于中小企业低水平的管理模式和相对落后的管理意识,以及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其难以逾越的屏障。也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从而导致由盛到衰。中小企业要获取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提高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是量大、面广、起点不高,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对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转型的两大挑战,其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才。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普遍提高中小企业劳动者素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应该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项 。

  XX市是一个山东省新兴的城市,目前经济总量为全省11,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省第一。在走访调查的23家企业中平均问卷回收率为76%,在走访调查的23家企业中,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只有7家。而在这7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中,平均员工数仅为5人,一般为一个经理,其余为员工但分工不同,主要负责招聘,福利,工资发放,还有专门研究激励制度,负责做调研。

  而其他企业主要由办公室兼任,职能也仅限于工资、奖金的发放,人员的招聘,组织人员培训,并且没有自己专门的培训人员,需要时从其他咨询机构或者直接从大学寻找教师进行培训。另外,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中小企业天然的特点,使其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难以和大型企业竞争。从流向看,当前我国人才一部分流向海外一部分流向国内的外企,外企以其优厚的待遇和科研环境的优势以及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方式。

  大量吸纳国内人才。一部分流向经营好的大型内企。根据对XX市23家中小企业员工的调查显示,在一个企业中工作两年以下的占员工总数的28.4%,两年到四年57.2%,四年以上的14.4%。说明企业员工流动太过频繁,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导致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在资金,人员等方面投入不够。在做调查的企业中,每年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费用平均只占费用总支出的3.6%,这就导致了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不足。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

  现在的中小企业往往重视的是经济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而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事实上,前三种资源属于传统的竞争资源,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已逐步取代其他三种资源的主导地位,成为企业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源。如果一个企业缺乏人力资源,或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了问题,即使有其它三种资源,也会最终失去竞争优势。

  而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和市场往往显得比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尽管许多企业主也认同在市场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决策和管理中并没有将人才和提高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放在迫切需要解决的议程上。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并没有将人力资源战略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或者没有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来配合其他战略的实施。

  2.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绩效评估方面,中小企业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的依据多是企业短期既定目标内完成的工作量,缺乏长远的全方位的考虑,难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在薪酬分配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随意性。有时甚至不跟员工的贡献挂钩。长期执行无法对员工从物质上形成激励效应,从而很难满足企业长远发展对核心员工的要求受规模限制和企业形成的历史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过多依赖企业主个人能力、经验和威权,而没有完备和系统的制度体系,或有制度但执行过程中随意性很大。

  以上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式企业,其运作方式与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相差甚远。在这样的企业中,其核心层是企业主,中间层是与企业主有亲情关系的管理层,外层则是广大员工,而人力资源部门只能在这众多的层面中间求得生存。它既要协调上层管理者,又要协调同级部门,还要确保管理效果,难度之大可想而之。另外,受中国传统亲情关系的影响,各项管理活动的随意性较大,“人治”代替“规制”、因人设岗等现象较为普遍。

  同时,在企业形成过程中企业的高层管理和核心职位多数并非经由规范而严格的招聘或提拔手续产生,而是随企业成长自然形成或凭借人际关系产生,很难摆脱“家族统治”和“裙带管理’。从而在制度的适用和资源的配置上缺乏规范,导致制度成本过高,人力资源成本过大。

  3.人力资源管理投入少

  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制约了企业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固定的、长期的培训预算难以落实,培训时间和计划也难以保证。在培训内容上,常着眼于当前, 多是实际工作锻炼、应急性培训和岗位培训。另一方面,较高的人力资源投入风险也使得多数中小企业宁可从市场上现招相关专业人才也不愿花钱自行培养,更不用说为员工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了。

  而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就是招聘、薪酬、考核等职能的实现。在这种目标的引导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相对较窄,在管理理念和操作方式上层次还比较低。其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创造价值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视野才会更加宽广,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更大。

  4.独特的企业文化没有建立

  中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更多谈到的是如何实现科学管理,但对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涉及的较少。很多中小企业主认为,我们是中小型企业,企业关键是生存,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甚至管理界一些专家也持同样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更为滞后,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大型企业那样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和员工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交流过程,导致员工对企业前途漠不关心。不能以同舟共济的心态对待企业的发展,长远来看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四、完善中小企业管理的对策

  1.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灵活的.用工制度

  中小企业人数少,管理层级少,一人身兼数职难免,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在引进招聘和使用人才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并定期考核,又要考虑到企业本身的特点,灵活进行必需的岗位分析和职务设计。针对不同的岗位和重要性选择不同的用工制度。公开、公平、公正,要杜绝用人和提拔中的任人唯亲,提防按照决策人员个人好恶决定人才的去留,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要有科学的标准和程序,不得随意更改。

  针对不同的岗位和重要性选择不同的用工制度,比如。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才应多从复合型人才的角度进行选拔;对于关键技术的专家可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临时聘用;有些非长期使用的岗位可考虑将该部分工作外包给专业服务机构;熟练技术工人则可以签订长期用合同;一般性生产工人可按照生产需求签订短期用工合同或临时劳务合同。

  2.健全科学的考核制度和公平的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公平竞争机制的确立,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机制氛围,激励员工奋发图强,另一方面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不至于流失。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首先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员工竞争上岗制度,以保证竞争的机会是公正的;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以保证竞争的结果是公平的;第三要建立公正的晋升、薪酬奖励制度,以反映公平的竞争结果。发挥竞争机制对员工的引导效用。

  在引进竞争机制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竞争必须以组织目标为前提。组织目标是把企业目标分解而来的。所以要通过竞争将个人目标、组织目标和企业总的目标结合起来,形成良性竞争,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又提高了员工自身的紊质;二是竞争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一视同仁,严格按照制度规则进行奖罚;三是竞争必须是适度的,要防止过度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人际关系紧张,组织产生内耗。从而损害团队的团结和降低企业的凝聚力。

  3.完善以绩效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切企业管理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绩效。人力资源的管理也不利外。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为了适应中小企业灵活性、创新性和适应性强的特色,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应具有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灵活性。要合理设置管理机构。按照企业运营的需求建立管理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规范管理职能。

  中小企业的规模决定了其并不需要大而全的管理层次,这时就要设计扁平化的管理层次,在减少人员设置的同时也保证了决策和管理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其次,要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成本,如建立有效的招聘遴选制度,只要合适的人才,不要最好的人才。选择灵活的培训方式,避免为培训而培训,培训结束后要进行总结,以确定培训效果。设计高效的考核和奖励机制。考核要一定要和奖励挂钩。奖励一定要反映绩效等等。

  4.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科学的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的薪酬制度遭遇争议和垢病,已是屡见不鲜,可见薪酬制度的合理设计和良好实施是中小企业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既是企业绩效考评实施的结果,同时又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果实行好,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实行不好,则可能会给企业和员工都带来莫大的伤害。在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的过程中。要以多劳多得为基础,以为企业贡献为标准,以有利于企业发展为目标。以多劳多得为基础,就是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

  以为企业贡献为标准,就是要充分重视核心员工的知识、技术和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承认资本在企业经营中的巨大力量。以有利于企业发展为目标,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和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采用灵活多变的薪酬制度。要重视精神鼓励和股权激励的重要作用,通过工作丰富化、工作前瞻性设计使员工获得被肯定及对工作成就感的心理满足;通过公平合理的职务于迁使员工获得提升自己和事业发展的机会;提供相互尊重及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享受到工作的乐趣;通过让员工参与企业经营,共同分担风险形成经营者、员工和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5.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和互利互信的劳资关系

  中小企业应确立“人是企业的根本和支柱”的基本理念,并逐步形成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和员工的有效沟通,形成互利互信的良性劳资关系,使员工认同企业的战略,并和企业一起成长。在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只有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鼓励员工之间、不同岗位之间相互学习,横向发展,以填补纵向升迁情况下员工的失落感。

  才能使组织减少矛盾,使企业充满活刀。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还要注意为员工提供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给专业人才留出足够的个性空间,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对每一类型的员工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充分的予以信任和理解,肯定每一位员工的个人尊严和价值理念。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培养、提高和晋升机会,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长处,这样才能最有可能吸引、留住优秀的员工。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督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中小企业只有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才有可能让员工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并将自己的理想与公司发展壮大的目标融合在一起,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致谢

  感谢大学四年来经济学院老师对作者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蔡院长在作者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辛勤指导。同时也特别感谢调查走访过程给于帮助的各位企业人事负责人。

  参考文献:

  [1]宋立冲.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及问题[J]. 经济论坛.20xx.2 .11-16

  [2]赵夏华. 人力资源管理[M]. 山东人民出版社11

  [3]林民书. 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J]. 财经研究. 20xx.4

  [4]姚廷赎. 知识经济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究[J]. 郑州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

  [5]甚新民.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 中国人才20xx.14

  [6]伍双双.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7]陈维. 政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高级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8]陈树发.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经营与管理,20xx,3:29-30.

  [9]易纲,海闻主编. 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54-156

  [10]易纲,海闻主编. 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54-156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3

  正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样,如果没有沟通的活动,企业也会趋于死亡。同样,没有血管,血液也无法正常流通。因此,企业沟通的“管道”也很重要。

  最近,美国国家训练发展协会董事兼会议主席史考特。派瑞公布了使用管理才能评鉴测试世界各国经理人的综合能力的情况。在过去六年中,中国有7000多名经理人做了这项管理才能评鉴测试。结果显示,中国经理人的12项关键管理能力的平均分数为48%。而加拿大为55%,美国为56%,英国为57%。其中,中国经理人行政能力明显比欧美高,目标与标准设定高达75%。至于沟通能力,中国经理人却远远不如西方。主要表现在:

  1、缺乏战略管理,员工对企业的认识不一。

  2、沟通带有明显个人色彩,员工被贴上“我方”、“非我方”标签,严重时到了希望别人犯错误的地步。

  3、信息不畅,上向下多,下向上不全,横向几乎没有。

  4、管理者难以获得全面准确信息。

  5、非正式沟通,小道消息常被使用。

  其实,造成中国经理人在沟通能力上的不尽人意,有主观原因,更有客观原因。就如排水一样,先要有管道,才能有水流。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如果要使上下左右内外沟通流畅,不妨先做好以下的“准备工作”:

  首先,为沟通准备好一个“平台”。

  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是沟通流畅的必要“平台”。流畅的沟通能促进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的建设,而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的建设也是有助于沟通的流畅。美国著名管理大师肯。布兰查德博士在其新著《GungHo!》中,根据野雁的群体生活特点,指出一个企业必须具备野雁的天赋。在野雁的团队里,成员与成员之所以很默契,就是因为有一个共同方向,共同的目标,以及良好的团队氛围。同样,在一个组织中,如果像野雁一样,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领导也努力创造互相鼓励的环境和氛围,同事之间不断向对方发出源自内心的`喝彩,那么沟通自然是事半功倍。相反,一个组织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和目标,没有团结的氛围,每个处于不同位子的人各自为政,高层的摆起了架子,低层的想明哲保身,沟通自然是事倍功半。微软公司在研发Windows20__这件产品时,有超过3000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5000万行代码。如果没有全部参与者的默契与分工合作,这项工程根本不可能完成。但如果没有一种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上下之间也不可能有良好的沟通和默契。

  其次,寻找合适的沟通“载体”和“网络”。

  要使沟通有效地进行,除了选择合适的“管道”外,也要选择合适的“网络”。沟通的形式有口头、书面等,沟通的网络有链型、轮型、Y型、环型、全通道式等好几种,但要根据组织目标及其实现策略来进行选择。在采用沟通的形式时要重视平行渠道,如口头沟通辅以备忘录,语言沟通辅以表情、手势,会议结果有个纪要等,这些都易于加深、加快人们对信息的理解与接受。在网络的选择上,如果想使组织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应采取轮型和Y型信息沟通网络。如果想鼓励组织成员士气,融洽相互关系,则要求采用环型和全通道式信息沟通网络。

  再次,“排污”工作要做好。

  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排除一些障碍。研究发现,影响沟通流畅的主要原因有:文化障碍、组织结构障碍、心理障碍。文化障碍中包括语言障碍、语意障碍及文化水平差异。组织结构障碍包括地位障碍、空间障碍及机构障碍,其中的机构障碍往往是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规模臃肿,层次太多,从高层到低层或从低层到高层要经过太多的程序,容易造成信息走样和失去时效。心理障碍则包括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和态度障碍等。由于习以为常,或其它原因,它们常常不被发觉,不愿克服,也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沟通的流畅。正式沟通渠道的不通畅,正是造成小道消息得以盛行的原因。小道消息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组织沟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正式沟通起到补充和辅助的作用,但它也有很多不利的反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及时“排污”,祛除种种障碍,加强和疏通正式沟通的渠道,是防止那些不利于或有碍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小道消息传播的有效措施。

  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正在走向高度全球化的社会,每个人都必须与群体紧密联系,沟通能力将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最重要武器之一。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在你努力提高自身沟通技能的同时,别忘了在你的企业中把沟通的“管道”工作做好。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4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之一,人力资源管理也因此而成为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企业要想不断提升绩效,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核心管理活动来抓。鉴于此,本文提出“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绩效管理”这一思路,在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对当前企业绩效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 问题 对策

  全球化背景下,从国际竞争趋势来看,资金、设备等物质资源越来越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因此这些资源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就越来越不显著,而人力资源则是蕴涵在员工中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内部机制等无形资产,因其因果模糊性和路径依赖性,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因此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人力资源必然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换言之,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业绩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开发、管理和高效利用人力资源。但实际上,人力资源并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通过系统的管理手段,才能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绩效优势,任何企业要想获得强大的竞争力,都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将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目标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人力资源的价值,并实现理想的企业绩效。

  1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绩效管理内涵

  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绩效管理凭借着有效沟通和物质激励,充分调动起员工的自主积极性,令员工以企业的发展为中心,将组织的战略目标与自身绩效目标相联系,不断提升自身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价值水平。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绩效管理总共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绩效管理在企业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强调的是将个体绩效目标与企业战略的融合;其次,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绩效管理关注的是个人的价值,同时注重结果和过程控制,而这一切也会立足于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最后,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绩效管理关注绩效管理流程当中的状态把控和问题预防,通过这些来影响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绩效管理是一个集体行为,需要每个功能块之间相互协同,通过横向合作达成目标。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绩效管理其实是一种对于企业愿景指标的分解,将完成目标所需的条件通过绩效的方式分解到每个功能块和个人身上,将企业战略目标和个人绩效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评审和修正,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2 当前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而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考量,目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2.1 战略目标定位不明确

  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各个职能部门和各个岗位没有明确的胜任力指标,那么人力资源的引进和管理就难以做到科学有效。目前我国企业的人才引进和绩效管理一般是从品德修养、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的。HR及员工直接领导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并直接决定考核结果。在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很难形成企业绩效与员工发展目 标的双赢,且由于考核目标、指标体系不科学、不明确,难以促进员工对工作绩效的持续改进,断绝了员工个人能力的发展。员工没有发展,企业凝聚力将显著下降,也更谈不上有效的绩效管理。

  2.2 个人与组织发展脱节

  在现在的企业当中越来越强调协同,很多工作需要团队来合作完成,员工在团队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正是因为这样,团队和个人绩效的平衡变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不能在团队和员工的绩效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平均主义和分配不公的问题频现,给了很多人投机倒把的机会,使员工不信任企业绩效管理公正、公平,对企业的认同感下降,主观能动性不高。

  2.3 组织内部沟通不畅

  当一个企业不重视绩效管理工作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领导可以直接决定各级员工的绩效,决定的过程缺乏有效沟通,领导与员工对工作目标的理解存在差异;同时,缺乏有效沟通导致领导丧失对员工工作实施过程的把控,无法及时帮助员工调整工作方向和状态;除此之外,沟通的不畅使绩效考核没有反馈环节,令各绩效周期之间不能连贯过渡,员工主观能动性降低,企业与员工绩效目标双赢的状态很难实现。

  3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绩效管理策略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绩效管理,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思考、剖析和解决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上文所归纳的问题,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绩效管理,应首先采取以下几个改进策略。

  3.1 明确发展方向,细化战略目标

  绩效管理是战略管理实施的有效工具,而战略管理是绩效管理的导向,因此,绩效管理必须建立在战略管理的平台上,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因而,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绩效管理,应首先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并全面认识和不断细化企业战略目标,为后续管理方案、手段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认清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即明确企业的发展现状、市场地位、发展趋势及未来五到十年的阶段性目标;其次,逐层分解企业战略目标,将战略目标分配到每个职能部门、每个层次工作人员乃至每个岗位,以认清每类人力资源、每个岗位的员工在企业战略发展和绩效提升中的价值和责任;最后,应在前两部的'基础上,将每类人力资源、每个岗位人员的发展目标在转化为人才胜任力指标,对任职者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人力资源的动态化管理,以确保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与企业绩效要求和战略目标相符。

  3.2 完善考核标准,激发人才活力

  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和绩效管理体系,不但能够激发企业人力资源活力,更能够使人才发展与企业战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理想的企业绩效。因此,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绩效管理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制定科学的、量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对此,绩效考核管理人员首先应认清企业职能部门的设置情况,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类型、层次做出全面的了解和科学的分类;其次,应结合不同部门、不同级别、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义务、权利和业务范畴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最后,应在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每项考核指标的内容、考核方法、审核方法等进行明确。第二,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不仅强调行为的结果,而且重视达到目标的过程,是对结果和过程的共同管理。因此,绩效管理是从结果管理到过程管理的系统性管理。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落实考核标准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对此,首先要完善绩效考核监督体系,使考核目标的制定、考核过程的执行和考核结果的汇总均在监督下执行,以确保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其次,应由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绩效考核结果的审核,对其客观性做出判断,对存在疑问的部分进行剖析和追究;最后,应不断反思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绩效管理体系及其保障措施做出不断的改进。

  3.3 优化激励手段,强化双向沟通

  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绩效管理的本质在于通过动态的、持续的沟通来不断提升组织绩效,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沟通与反馈在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绩效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双向沟通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而除此之外,在双向沟通中,不但可以实现信息的反馈和传递,更能够实现有效的精神激励和职业发展引导。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组织内部沟通不畅,激励手段单一的现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新和强化双向沟通:第一,要将精神激励和职业发展引导渗透到双向沟通中去。利用与员工沟通的机会,鼓励其在岗位上、专业上有所进步和发展,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口头鼓励和通报表彰,以不断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对公司的满意度。第二,要主动为各部门人员的工作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包括主动对公司的新绩效制度、标准等进行宣传和说明,对员工抱有疑问的部分进行耐心讲解,同时对员工日常工作中存遇到的问题予以解决,帮助他们消除顾虑,改进其工作状态,进而实现更理想的绩效。此外,双向沟通中,应认真听取各部门、各级员工的反馈意见,不断反思绩效管理中的不合理之处,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力资源部进行共同讨论,积极挖掘问题之所在,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使员工成为绩效管理活动的一员,进而将其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4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开展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分析,找出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策略,是当前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时效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组织战略发展目标不明确、人才发展与组织发展节奏不一致以及组织内部沟通不畅三个方面。因此,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要提升企业绩效应首先明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才发展需要和企业发展方向制定科学而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并不斷优化企业激励手段,增进组织内部人员的双向沟通,进而循序渐进地提升组织运行效率,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绩效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亚洲,林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J].科研管理,20xx,35(2).

  [2] 杨浩,刘佳伟.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xx,36(1).

  [3] 刘洁.探究企业绩效考核的有效性[J].人力资源管理,20xx(07).

  [4] 宋文娟,梁显忠,赵宏杰.基于BSC和AHP的青岛港(集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J].经营与管理,20xx(12).

  [5] 袁林.BSC与KPI相结合 建立企业绩效管理体系[J].人力资源管理,20xx(08).

  [6] 战李保明,欧阳玉灿.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之间作用路径模型探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1).

  [7] 吴迪,白宏亮,丁宇宁.360度考核法在高校学生干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1).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5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其次介绍了促进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的有效措施。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事业单位的友好运用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的运用效率。通过以下的论述,以期为当代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基础。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人力资源是企业组织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其对于企业的快速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伴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的企业性质和市场化也愈发明显。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当代事業单位的整体运营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应改变传统的观念,积极调整状态,融入到现代经济发展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任务。

  1 我国当前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

  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是维护一个企业正常、长远发展的关键内容,对于事业单位也是如此。和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是以一些将公益职能和政府职能为主要宗旨的非公益性职能部门和公益性单位。其上级部门主要有政府职能部门或行政部门,决策具有较强的强制力,员工薪资大多数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这是由于事业单位自身特殊性的存在,其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微观、宏观两层面内容。微观层面主要指的是事业单位在政策规定范围之内依法开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配置、培训、使用以及考核等工作。宏观层面主要指的是从国家层面出发对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实施管理,主要包含制定政策、制度、限制管理权限等管理手段。现今,我国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伴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改革的质量也在持续提高。国家在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的过程中,使事业单位内部的组织结构更为合理,这极大地避免了传统人员流动机制下的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等弊端的出现。然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还未能够真正脱离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导致在改革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直接影响。其次,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在市场上处于不败地位,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已经将探索以往的人事管理转变为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重要任务。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比较短,相关的理论还不太完善,因此,我国当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这使得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和效率双低局面逐渐形成。事业单位内部人才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难以达到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整体目标将难以实现。

  2 促进当代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的有效措施

  针对以上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现状,以下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

  2.1 对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的迫切性进行正确认识

  在传统行为模式以及习惯的长期影响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已经逐渐向固化的方向发展,再加上事业单位自身特殊性的存在,事业单位建设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速度、模式形成的时间以及最终的结果都不完全是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所能决定的,这两者一起对当代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困难程度进行了加强。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改革已经步入关键时期。创新是促进民族发展的永恒动力源泉,是促进组织机构发展的根本性动力。用更加开阔的眼界、思路,推进、创新、改革当代的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激发、调动当代事业单位活力、发挥其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积极作用的决定性内容。总的来讲,可以从两个方面对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首先,我国当代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不是只限于对人事制度的调整,还涉及到人们理念上的改变以及模式上的根本创造。只有对改革创新意识进行不断宣传,宽松、充满活力的改革环境才能够得到营造,在事业单位营造出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积极氛围,对人力资源管理所处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进行合理看待,从而为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合理基础,并对改革的困难程度以及不确定性进行减少和避免。其次,当前,意见难以达到统一以及“单兵冒进”等常见问题是限制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在接受教训的同时总结经验,而不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活动进行一味排斥、抵触甚至制止,否则,更为严峻的不良后果将会发生。

  2.2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进行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提高企事业单位管理效率的同时,也给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再造创造了重要前提。当代的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仅使得管理效率不断降低,管理持续性也难以得到保证。其次,当代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仍然以“事”为重点,对人力资源特殊性的忽视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个体的理念、主观能动性以及价值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所以,首先,在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信息化程度的同时,还应在结合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对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进行加快。具体来讲,可以凭借互联网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对人才评价、测试以及管理等软件进行引进和运用,这样一来,人力资源电子化的程度将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后续管理工作的快速开展,并达到节约人力成本的目的。其次,在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应依据人力资源的发展规律、要求,对人力资源的特殊性进行重视,并将以往管理所关注的以“事”为重心转变为以“人”为重心,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和“事”的高效完成实现有效结合,进而对事业单位内部的整体组织效益进行全面提升。另外,应加大对人才的使用力度,并对人才单方面使用的传统观点进行转变,将人力资源真正地看作一项可增值资源,实现开发、运用之间的协调性,通过引入人才保护、开发以及引导机制,从最大程度上激发人才的潜在能力。再次,应将传统的身份管理转变为现代的岗位管理,实施以岗位管理为主、因事定责、按需定岗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岗位差别得以凸显出来。同时,当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在我国得到了一定实施,并且效果显著,因此,事业单位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国内外的丰富经验和管理理论。最后,应对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化建设进行深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和员工切身利益是直接相关的,只有在充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流程、制度以及标准进行固定,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够高效进行。

  除此之外,还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进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单一性以及事业单位自身的特殊性仍然是限制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进行创新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当前,许多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认识不到位,依然将“事”作为管理的重点,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和应用程度对于促进我国当代事业单位的飞速发展至关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复杂性比较高的工作,再加上事业单位自身特殊性的存在,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困难程度不断提高。当代的事业单位应避免传统计划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积极转变观念,快速融入到现代经济的发展潮流中。

  参考文献:

  [1]慕丽云.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xx,(2):77-78.

  [2]粟运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和改革对策探析[J].现代企业文化,20xx,(29):226,228.

  [3]邵佳佳.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不足及优化策略[J].中外企业家,20xx,(5):135.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6

  摘要:针对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七队近期开展的分类的改革工作,基于全省执行生态保护政策,在找矿区域方面存在着较大限制,对单位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转型时期,只有以人为本,并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模式不断创新,才能完成民生地质产业的转型。

  关键词: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创新策略

  引言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七队正在开展分类的改革工作,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因素,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工作受到影响。另外,由于我国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地勘单位整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低,并在人才开发方面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其中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绩效考核过于形式化等问题。因此,只有加强人才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才能促进民生地质产业更好地转型,并在单位职工之间形成良好的凝聚力。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的重要性

  1.充分贯彻人才强国方针。随着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提出加快人才建设强国的方针。针对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七队的行业特征以及生产运营现状来看,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不断创新,便可充分贯彻人才强国的方针。同时,对地勘单位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人才开发管理创新,可以将人才开发机制、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并实现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进行转变的目标,从而促进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发展,为民生地质产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充分满足国家、地方建设的矿产资源需求。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提升,虽然地勘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矿产资源不足也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地勘队伍是顺利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基础保障,只有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管理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地质矿产勘查人才,从而突破目前面临的找矿区域受限的现状,并构建出品德高尚、业务水平极强、专业精神的地质勘查队伍,促进我国地勘事业稳定、快速发展。3.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根据以往的地质工作经验,现在地质勘查工作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基础地质勘查、矿产地质勘查、水工环地质勘查进行延伸、拓展,其中还包括防治地灾、监测、预警、环境地质、土壤治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因此,为了更好地为我国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地质勘查的基础支持,并切实履行地勘单位的职责,只有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人才开发的力度,才能更好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提升服务水平、管理水平。4.促进地勘单位分类的改革顺利进行。回顾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七队近几年来的发展历程,实施分类的改革将是推动其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各种限制因素使得野外地质勘查队伍出现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如果一直以目前的现状进行发展,便会导致单位内部的资金短缺[1]、市场核心竞争能力降低等问题。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并大力开展人力开发工作,可以促使该单位加强分类的改革的效果与进度,同时还能充分满足单位内部的发展需求。只有建立一直高素质、业务水平精的野外地质勘查队伍,才能为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奠定人才基础,使单位增加活力,最终提升市场核心竞争能力,为社会经济、社会民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的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来看,其中主要的问题便是缺乏人才、队伍老化、收入不平衡等问题,并对地勘单位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要想提升地勘单位的发展进度、竞争能力,只有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入手,才能确保人才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而目前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七队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较为落后、传统,并不能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而在制订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中,还采用传统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模式,并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无法跟随科技进步的步伐。该单位目前面临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使得人员的流动性大幅增加,并造成人才短缺、流失的现象发生。因此,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合理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中,并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等问题,是该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会成为今后是否能够长远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1.没有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针对目前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目标来看,依然停留在传统管理层面上,并没有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2],也无法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互相衔接。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中,认为其中只包含人员招聘、培训、薪金等,只将“事”的概念充分体现出来,并没有将以人为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目标。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忽视了员工的个体感受,并形成片面、存在局限性的管理理念,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造成阻碍。2.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制度不健全。一直以来,地勘单位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限制,导致各种思想观念较为保守,无法对相关机制进行创新,便会出现人才短缺的现象,使得单位内部的主要矛盾便是人力资源的整体结构性。同时,也会出现地勘队伍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层次较低等问题,缺乏年轻、业务水平精的人才,这种现象便是单位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主要表现形式。3.激励机制不健全。在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由于各种思想观念的落后[3],导致激励机制较为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效应。另外,对于职工的考核、评价方式极为简单,并不能进行有效的日常考核,也无法参照明确量化指标对员工进行评价。甚至还会出现部分职工并不重视业绩考核,认为其只是单位制定的形式规定,从而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对地勘单位的长远发展造成阻碍。4.没有对职工进行有效的潜能挖掘。在每年,地勘单位都会从各个院校招聘一批毕业生,这些年轻人才具备极强的专业素质、道德品质、基础知识等。对于这样的地勘人才,除了要留住人才之外,更多地应该对其自身具备的潜能进行发掘,才能激发出年轻人才的真正潜力。但根据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来看,对于这种刚步入社会、工作的人才,并没有实施有效的培训、潜力发掘工作,一方面并没有在人员培训上投入运转资金,另一方面还是由于思想观念的不重视,使得人才潜力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三、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与人才开发新思路

  1.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观念。在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主要发展重心放在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方面,忽视对人才的开发以及培养。这样的传统管理方式并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工作热情,并无法完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目标,从而使得人力资源形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开发新理念,才能使地勘单位进一步获得发展[4]。为了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新理念,便要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创新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并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更加系统、动态地进行分析,只有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不断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地勘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水平。2.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只有充分发掘地勘单位中人才的潜力,才能让职工对待工作更加积极、认真。要想最大程度发掘出人才的内在潜力,可以利用物质激励的方式,同时还应结合成就激励、精神激励等方面。为了构建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便需要对地勘单位中人才的工作予以支持,并保护其创造性、积极性,才能让职工在发挥自身潜力的同时获得荣耀感、认同感,从而对待工作更加认真、细致、仔细。首先,应实施按劳分配原则,并要根据生产要素开展这项工作。对于分配方面,分配内容应涵盖知识、管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并构建出多元化的分配体系,才能让职工的真正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并组建成一直高素质、有责任心的野外地质勘查队伍。另一方面,对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方面来说,要让职工获得物质激励并伴随一定的精神激励,才能充分发挥经济利益、荣耀感的激励优势,让职工对待工作更加热情、积极。3.构建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构建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不仅可以充分激发职工对待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同时也可以对地勘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进行创新。第一,应根据工资改革的标准对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制定详细、具体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应做到循序渐进、不断创新优化的原则,才能充分体现地勘单位的行业特色,并达成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第二,应构建层级式的绩效考核指标,应定期对职工进行有效的考核。4.构建完善的留住人才机制。要想构建完善的留住人才机制,便要遵循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三项原则。事业留人便是要利用地勘事业的特殊性、特点将人才留住。感情留人便是领导应深入人才队伍,并对政治方面给予人才爱护、工作方面予以人才支持鼓励等。待遇留人便是要为人才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并利用合理的物质激励,使得人才更高效地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5.建设团队文化,提升职工队伍凝聚力。地勘单位的团队文化便是应该具备较强的凝聚力。由于野外勘查队伍的特殊性、复杂性、危险性,只有地勘队伍具备极强的凝聚力[5],才能高效、安全地完成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对于地勘单位来说,应利用企业文化将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让其与单位共同实现良好发展。应充分尊重地质勘查人员的劳动成成果,并对其成绩予以肯定,才能让野外地质勘查队伍整体的凝聚力更强。

  结语

  要想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便需要从观念、制度、情感等多方面对职工进行管理、约束、照顾,只有让职工充分体会到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融洽氛围,才能让其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从根本上做到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董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经济师,20xx,(9):269-271.

  [2]胡新华.地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思考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xx,(3):135-136.

  [3]胡娣.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人才开发[J].中国市场,20xx,(39):115-116.

  [4]郭红丽,王铁军.浅析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之路[J].世界有色金属,20xx,(S1):10-12.

  [5]杨英林.论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人才开发[J].人力资源管理,20xx,(10):114-115.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7

  摘要: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其有着直接影响,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互相之间存在联系,其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缺一不可,配合工作。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要同时进行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将二者配合使用,保障其价值最大化,为企业健康的发展提供基础。本文对企业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对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企业政工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高精尖人才,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政工工作是对员工思想进行塑造,改变员工原有的思维,塑造员工顺应企业发展趋势的新思维。目前,企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为了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必须革新原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将政工工作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机结合,使二者发挥其最大价值,为企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一、企业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不可分割

  企业政工工作指的是由企业政工人员调查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状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培训、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意识,使其思想同步于企业发展,从而更积极的开展工作,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通过考核以及奖惩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督促管理,从而保证企业工作的高效率。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上看,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是密不可分的:首先,企业政工工作的目的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保持一致的,二者通过不同的方式规范员工思想和行为,从而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其次,企业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是相互交汇融合、不可分割的。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员工管理属于硬性的管理制度,其必然会对员工的个人利益造成损害,企业员工容易因此在思想出现问题,此时就需要开展政工工作。反之,政工工作的思想管理对于自我约束力不高的员工来说规范效果较差,所以需要硬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强制约束。就目前而言,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没有将企业政工工作做到位、不具备完善的政工工作团队、忽略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企业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因此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保障管理工作的成效[1],二者在企业管理中各有利弊,想要实现企业最终的发展目标,则必须结合二者的优势进行管理。

  二、如何在企业管理中整合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

  1.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利用政工工作进行辅助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其属于硬性管理,其制度规范必然都会对员工的私人利益造成一定的影响,员工很容易存在思想问题,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负面影响。所以,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利用政工工作进行辅助。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员工时刻都存在出现思想问题的可能性。因此政工工作必须时刻进行,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穿插。并且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执行前期,要对企业员工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在制度诗性之前,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进行稳固教育,保障制度实施后能够得到预期的成效。

  2.开展政工工作要抓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要点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而政工工作正是要抓准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点问题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涉及范围很广,例如企业环境、市场形势、员工信息等等,如果涉及领域发生变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很有可能会进一步规范员工的行为,导致员工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上述情况出现时,政工工作要主动抓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问题中的要点,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在找出并解决了各项重难点问题之后,将会形成一套完善的心理问题解决系统,并将其在企业其他管理工作中灵活应用[2]。

  3.双方部门密切合作

  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相同的,因此在管理工作中,二者可以相互融合、相互配合,双方部门应密切的开展合作和交流。两个部门工作观念要突破传统工作理念局限,不再各自为政,而是联手工作。在企业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两个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和集合,二者共同努力,达到最好的工作成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施行新的管理方案前期,政工部门要对员工的思想进行稳固教育工作,并向员工明确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让员工能够理解和认同方案,降低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概率。

  4.实现刚柔并济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在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

  企业管理办法中的文化管理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其很好的顺应了当前的社会形势。企业文化柔性的对员工行为进行管理,而同柔性管理相对的,规章制度管理则是硬性管理。尽管在各个企业中规范员工行为的规章制度较为完善,但只使用刚性管理是无法达到很好的管理成效。而政工工作是通过对员工思想的扭转行为进行规范。进行企业文化管理,是为了让柔性的文化管理取代硬性的制度管理,让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鼓励员工规范自身行为,提升企业的凝聚力[3]。

  5.以人文本——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工工作中人文理论的体现

  人文理论指的是以人为本。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工工作中要始终贯彻这种思想,考虑员工的实际情况,实现人性化管理。在制定管理制度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员工实际情况,从员工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最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于政工工作来说则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心情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心理教育,从而让每位员工都可以发挥自身的长处、体现个人的价值、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合全文所述,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工工作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二者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缺一不可、配合工作。要真正做到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工工作相互融合,必须要让两个部门充分交流、共同确定工作重心、重难点问题共同商议解决对策,同时还要在二者中融入企业文化、坚持人文理论,从而在满足员工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少华,李鄂.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xx,(18):268.

  [2]王宁.企业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难点和对策解析[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116-117.

  [3]欧俊校.企业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难点和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xx,(7):126-128.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8

  摘要: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发表人力资本理论,在此之后半个世纪,西方经济大国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认同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管理理论。进入21世纪,经济学家们认识到,人才管理是改善管理体制、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逐渐被我国企业采纳和应用。本文将通过本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并结合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更准确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正确运用

  1.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及战略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根据人本思想和经济学的原则,通过招聘、培训和薪酬等方式,管理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人力资源,来满足企业目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并将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到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员工之间的关系等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被国内外管理者认为是在市场上赢得优势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人力资源管理的这种战略作用主要体现在扩大人力资本、提高企业绩效等方面。

  2.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不足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只注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人员劳动和人员控制,而忽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发展意义,人力资源的基本职能还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在这方面,我国只能算是一般的人事管理,而不是人力资源管理。

  2.1人才激励方法比较落后

  人力资源的潜力是巨大的,激发这种潜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就是进行人才激励。而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只能算是传统的人事管理,人才激励的方式比较落后,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例如,我国企业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给予医疗和住房福利、发放奖金等方式,这些方式没有太大新意,容易导致人员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甚至有较高水平的员工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2人才考核机制相对滞后

  目前,在我国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人才考核机制相对落后,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在招募人才时,人事部门只关注人才的学位与资历,而真正能被用到实际生产中的专业能力被轻视。企业招募人才制度不够严格,企业未来经营中许多问题都是由领导者独断的。这些问题都体现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中人才考核机制上的不足。

  2.3人才培养机制较为不妥

  人才培养是为了人员能更好地适应职位,能为人员以后的工作建立自信,人才培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员日后在职位上的发展。我国企业人才培养时,培养的内容和工作中要用到的知识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导致在进行人员培养工作时所培训的内容用不到日常实际操作中,这就使得工作者在工作中不能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企业也不能最大化地利用物力财力,人才培养达不到预期效果。

  3.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准确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3.1完善企业人才激励体制

  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企业若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就应该不断地创新和改革人才激励机制。根据不同机构、不同阶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设立适合的奖赏制度,不断地提高人才激励机制的`科学性。体制应避免单一地使用发放奖金、给予医疗与住房福利等方法,应该不断地创新人才激励体制,增加人才激励体制的创造力、活力,让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也能更好地激发出人力资源的潜力,从长远看也可以为企业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

  3.2改革企业人才选拔的机制

  现在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是存在许多问题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改革人才选拔的机制。不断提高人才选拔机制的合理性,确保不会遗漏人才,同时选拔人才时应更多地关注人才的专业素养,使选拔出来的人才能够切实运用到企业日后的运营中,而不是局限于关注人员的资历和经验。同时要确保人才选拔过程中的公平性和透明性,避免出现暗箱操作等事件,将合适的人运用到职位上发挥才能。

  3.3调整企业的人才培养方式

  优秀的人才选拔到企业之后,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培养,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位。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将人才培养工作做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部分。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应只局限于现有的内容,应该对其进行不断地创新,使其不断地完善。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培养的内容应该能够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而不仅仅存在于理论方面。

  3.4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储备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新知识经济时代的现在,人力资源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若想在市场中占有地位,就一定要拥有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这使得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因此企业内部应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一理念,重视人才的储备,为企业日后发展奠定雄厚基础。

  3.5企业发展须注重员工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企业人员人际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人员对企业的态度,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增进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为企业营造一个和谐的、温馨的工作氛围,这样,员工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因此,企业应该不断地创造条件,努力地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3.6企业应利用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道德规范、企业制度等诸多方面,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同时也约束着员工的行为,使不同水平、不同来源的员工能够团结在一起。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团结员工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必须建立所有员工都能认同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愿意为企业做出奉献。

  总结:

  从以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我国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意义非凡。企业内部需要随时发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企业需要将人才激励、人才考核、人才培养系统日趋完善,激发人力资源巨大的潜力,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徐娇.浅析我国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xx,(15).

  [2]董赵芳.我国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贸,20xx,(32).

  [3]井阳.我国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xx.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9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面试、复试、甄选等一套管理模式对专业人力资源人才进行任用,满足企业发展需要。通过了解企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的人才需求与学生对自身综合素养的认识,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提出了相对决策,希望在校学生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

  [关键词]就业需求;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0引言

  人力资源这一课程主要设立在本科学习阶段,设立时间并不久远,属于起步发展阶段。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用人要求也逐渐追求完美化,因此,为了人力资源专业本科生日后有好的工作发展,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1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本科生的要求

  企事业用人单位就人力资源这一岗位的设定,主要是为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具体有六大模块:规划人力资源、招聘与配制、开发与培训、绩效的管理、福利薪资的管理、劳动角色管理[1]。通过实际的问卷调查,企事业单位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岗位的任职人员招聘最注重三点要求,一是专业技能要求;二是用人素质要求;三是工作经验的要求。

  1.1专业技能要求调查数据

  对人力资源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就业法、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能独立完成人力资源日常工作占总54.85%;招聘、培训、人员分配占总15.28%;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占11.45%;工作执行能力与安排能力占9.12%;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占总5.43%;英文书写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占3.87%。

  1.2本科生用人素质的要求调查

  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岗位招聘时,对于毕业生个人素质的要求排在第一的是:专业知识必须扎实占50.23%;能吃苦耐劳,有责任担当占16.45%;为人踏实守信,待人热情大方占12.23%;灵活,应变能力强10.12%;自学能力强占10.97%。

  1.3工作经验的要求调查

  对于本科生工作经验的要求,调查数据如下:1~3年的工作经验占50%;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占40%;无须工作经验占10%。由此得出,工作经验对人力资源工作非常重要。因此本科生在校学习时,应当利用空闲时间与寒暑假机会提升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以上数据得出结论,大多数企业更注重人力资源岗位必须是:品德高尚、专业知识充沛、工作经验丰富的有德有才技术性人才的任用[2]。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加强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本科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就业需求导向的认知

  本科生只有对人力资源管理就业需求导向有了充分的认知,在后期学习中才能明确学习目标,有方向有追求的去努力。通过对某高校100名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实际的问卷调查,调查过程中,大多学生对此次调查认真负责的填写,调查结果保证了真实性[3]。大致得出两种调查结果:一是必备技能调查;二是必备素质调查。

  2.1必备技能的调查

  通过调查数据从上到下的排列,在学生认为。作为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熟悉相关法律与独立的工作能力占总比例41.15%;专业的操作技能占18.34%;协调能力与沟通能力占15.78%;专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占10.23%;任务执行能力8.12%;书面记录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占6.38%。

  2.2必备素质的调查

  大多数学生觉得除了具备扎实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素质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重要,通过调查从高到低分别是:具有高素质的道德占52.5%;头脑机灵应变能力强占15.34%;工作中有较强的协作团结能力占13.23%;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占11.12%;较强的自学能力占7.81%。通过本科生对自身技能与素质的调查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个人素质是非常重视的,大多数学生本身具备高层次的学习素养,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3探索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的改善措施

  人力资源是一门专业性与操作性极强的社会实践应用课程。只是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与管理技能不闻不问,是培养不出来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5]。因此,在加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引进实践教学,综合发展,为社会培养理论与技术共存的高道德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3.1培养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的数据得知,企事业用人单位更注重被用人的自身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主要包括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温和有礼;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诚实守信;处理一件事情必须有始有终;培养学生交流能力与相互协作能力等。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的一大内容。

  3.2引进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学习

  校外导师就是学校为本科生聘请企业优秀的`高层人员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通过口头调查得知,在大多数学生看来,校外高层管理人员都是通过努力才坐上企业高管的位置。他们社会经验丰富,最擅长沟通与协调以及实际操作能力[6]。而这几点刚好是学生所欠缺的,都希望得到校外导师的指导与帮助。因此,借助校外导师的力量不仅对学生欠缺的知识点得到了帮助,还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3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内科研项目

  学生从小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作为学生的主要职责重点是以学习课本的理论知识为主。最后造成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没办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动笔能力极强,一旦涉及动嘴与动手能力便无计可施,很难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灵活的结合运用,达不到学以致用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当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开设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创造条件。比如举办人才面试大赛、招聘程序设定与策略大赛等实战模拟比赛。鼓励本科生参与其中,用真实案例教他们进行毕业设计或课堂设计。如果更多的本科生能参与其中,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也就有了实践的平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锻炼胆量,适应日后毕业竞争力。

  3.4组织学生对企业进行实践实习与考察

  利用寒暑假或充足的课外时间,学校可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与考察实习,增加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学科的充分认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学生进入企业,通过对实际性工作的接触与社会前辈对自己的教导,更好的锻炼了社会融入性,明白了社会这个大学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更接近地气的充实了自己。将学过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来,比如学过的Office办公软件,通过表格的制作与公式的应用对学过的理论知识不仅进行了巩固,在今后工作中也能应用自如。同时,这一举措的实施既增加了学生个人工作经验,也减轻了学校安排学生集体实习的负担。学生通过对寒暑假时间的利用,对专业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对学生的成长与日后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3.5为学生提供人力资源实行基地

  根据调查与实际采访得知,在校本科生更注重实际实习的机会,希望教师与学校能够提供实习岗位给自己,尤其是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学校可以寻找发展稳定,锻炼人的企业,与之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把这样的企业作为学生专业实习的根据地。一方面企业可以从中挑选优秀的实习生作为长期工作的培养对象,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实习机会。长期的建立合作关系,不仅使企业有才可用,也方便了学生积累经验。同时,可以与相关企业共同建立新项目的研发,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属于学校自己的实习基地。为企业培养所需全能型人才的同时,也让在校学生对学到的理论知识有地方可实践,还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渠道铺下了垫脚石。

  3.6带领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模拟实验操作

  模拟实验就是学校组织学生对企业的真实运作进行模仿操作的一种情境。真实的反映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流程。如:招聘流程中的面试、笔试、人员入职手续以及后期的工作岗位培训等,在方法操作与相关软件使用上有了很好的应用。通过模拟场景,培养学生如何撰写劳动合同签订、工作流程导向书、员工离职申请书等文案操作。在模拟实验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适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学校实践教学非常重要。除了创新与改革最基本的理论教学方式外,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地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出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使他们在日后就业中有好的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颖,柳钰琪.就业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商论,20xx(9):191-192.

  [2]陈倩.基于职场需求导向为视角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中国培训,20xx(10):32-34.

  [3]王金娟,兰玲.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师,20xx(10):213-214.

  [4]林芬,危浪.基于就业需求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长江丛刊,20xx(24):265-266.

  [5]王怡红.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xx(5):190-192.

  [6]杨冉.基于提升就业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创新[J].都市家教月刊,20xx(11):159-159.教育教学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0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制度、技术等比较滞后,加速了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核心优质人力资源的流失,缩短了中小企业的实际寿命。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案例来看,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需要采取措施,稳定核心人力资源,构建中小企业的精英团队。

  关键词:西部地区 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 精英团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小企业的良好成长越来越依靠知识与技术,而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获得的长足发展更加暴露了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缺陷和不足。在西部大开发创造了大好机遇的前提下,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却由于种种原因,不仅在总体上发育不良,而且寿命短暂前途未卜。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既要继续解放思想,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更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技术,确保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卓越发展。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社会经济虽然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差距依然很大。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来看,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主要表现有二:

  一是民营企业的数量严重偏少。

  二是中小企业发育不良、成长性差。

  考虑到中国民营企业的多数是中小企业,而且即使大型民营企业也经历了成长性好中小企业阶段。我们可以把西部经济相对于东部存在较大的落差一个主要原因,归结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差,而企业成长性差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高质量的精英团队。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还比较落后,还缺乏建构企业精英团队的观念,其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停留在创业阶段的“任人唯亲”层面,“任人唯亲”表现为不愿意开放企业的重要岗位给“外人”,限制非亲属、非亲信的“外人”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或企业的核心技术只在范围很小的亲属、亲信圈子里流传等。这导致“外人”既不可能成为管理精英,也不可能成为技术精英,而进入管理层或接触核心技术的亲属、亲信又未必是精英。一方面,在全国市场上具有高度流通价值的优质人力资源,如果进入不了中小企业的精英圈子,他完全可以出走到规模大、效益好、福利高的超大型企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在经营管理及技术创新方面缺乏真正优秀的人的积极参与,其决策的科学性就会大打折扣,而技术创新则几乎无从谈起。当能走得人都走了之后,企业就会如同人体失去营养一样,逐步功能衰竭而寿终正寝。

  全球市场对西部的影响正在迅速扩大,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正在迅猛提升。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借鉴发达国家及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探索人力资源开发的精英团队建设路径。

  尽管团队建设的理论发育较晚,但团队建设的实践却早已出现,人们熟悉的大型或超大型企业在发展的早期就已经成功地实践了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国外或境外中小企业发展到大型或超大型企业的时间已经大为缩短,而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等又为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大型或超大型企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在人才聚集市场化的社会里,虽然大型或超大型企业容易获得优质人力资源,但中小企业依靠给予优质人力资源更多的尊重和更多更大地实现自己的机会,也能够得到足够的核心人力资源。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大型或超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其人力资源的管理都更注重团队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设形式的优越性主要有:

  1、团队建设吸纳的.优质人力资源,能够更多更大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积极实现自己的内在主体性需求。这对于已经基本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优质人力资源来说,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2、团队建设将优质人力资源吸纳进了组织的核心层,确保了优质人力资源对公司管理的积极参与,在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基础上,强化了优质人力资源的主人翁心态,巩固了优质人力资源的企业认同感。

  3、团队建设将优质人力资源的稳定与发展同企业核心技术仅仅联系在一起,既容易使优质人力资源在技术上获得较快较好的发展,也有利于企业核心技术的与时俱进。

  4、团队建设在有利于企业文化健康发育的前提下,使企业的管理层在管理文化及范式上形成了高度的认同,增强了管理层相互间的依赖性,从而确保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缺乏团队建设的观念,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建设一流团队的良好技术基础,依靠技术开发的成长良好的中小企业还比较少。因此,从中小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策略看,优质人力资源的团队建设还需立足于形成管理型的精英团队。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团队建设的时候,虽是主要侧重进行管理团队的建设,但并不妨碍其吸纳精英技术人员,并在技术力量积累到一定基础时迈入技术创业的时代。但就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技术积累水平及潜力来看,技术创业时代显然还比较遥远,因而管理精英的积累对它们更有价值。管理精英团队建设的重要功能是形成中小企业的核心组织和文化魂魄。因此,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的团队建设时就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管理团队的建设要特别注意甄别精英与非精英。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管理精英必需要具有现代管理的观念,并掌握一定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缺乏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意识、观念与方法的管理人员,已经不能适合全球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需要。

  第二,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的管理团队建设在选择精英时,要特别注意选择对象的行业感觉与敬业精神,管理人员的行业感觉好,就不容易放弃,就能够在行业发展中提出内行建议,确保企业的行业敏锐性,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则是形成优良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

  第三,管理团队建设要结合中国熟人社会的特点,注意非正式场合的接触与沟通,要时刻注意强化企业的事业理想,要构建和谐的管理团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确保中小企业的核心组织稳定与士气旺盛。

  参考文献:

  [1]赵精兵 王景红:西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xx第12期

  [2]冯晖: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产力研究,20xx年第1期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1

  一、铁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考核与奖惩制度不完善。在企业对员工进行考核的时候,一般对员工的业绩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考核内容相对简单,程序相对老套,不利于企业员工之间和睦相处,也会造成人员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原有的考核机制缺乏创新性,也可能不利于企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符合公司内部人员发展的考核与奖惩制度,既要维护员工的利益,又能够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铁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积极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正确观念,明确各岗位之间的分工,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体系。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企业应该积极引导新员工规划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使自己朝着想要的目标前进,这样不仅给员工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方向,也有效地避免了企业人才的大量流失,有利于企业对人才的合理配置,企业可以实施双重职业道路晋升制度,使员工能有更加清晰地目标,同时企业也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训和管理保障体系。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对于我们铁矿企业来说,引进高科技的人才尤为重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不能只是将人才和员工的招聘看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而是能够真正做到招来能够留住并且为企业做出卓越的'贡献。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企业要制定实际条件和统一的用人标准。另外在对员工进行实际培训的时候要充分贯彻铁矿企业企业文化,使员工充分了解企业,对企业绝对忠诚。积极完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非常重要,合理的考核制度能够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提高对工作的积极性,反之就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到完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第一,建立完善体系,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挂钩。切实做到员工利益公平公正和公开。第二,建立完善的晋升制度。对那些表现积极、为企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员工应该积极的奖励,并且可以进行晋升。第三,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企业应并对员工提出合理化的评价建议。

  三、结语

  人力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决定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企业秩序,保证企业运营,提高企业效益。目前来说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铁矿企业来说还有一段艰难的探索之路要走,我们相信企业会越来越好,体系也会越来越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2

  【摘要】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医院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作用不可忽视。绩效考核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是新时期企业提升也就的重要方式,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就绩效考核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绩效考核优化对策。

  【关键词】绩效考核;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研究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企业中核心竞争力,因此说,人力资源越来越引起企业界的关注。医院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发展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有效的绩效考核是实现医院组织顺利实现的保障,但是目前,在很多医院中各类绩效考核体系大都流于形式,不能实现预期效果,为此,下文对医院中的绩效考核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策略。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是一种包含于人体内部的生产能力,主要表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数量和质量所表示的资源,在经济发展中起着生产性的作用。人力资源是实际生产活动中的要素,其中所蕴含资源创造性与其他资源之间相互区别,它是被开发、被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管理的主体,人力资源在组织中影响重大。而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物力与人力相互配合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与指导,使得人力与物力之间实现最佳比例配合。并在此管理基础之上,对人的心理、思想以及行为进行引导与协调,使得人的潜能能够发挥到极致,在事物表现上更加的出色。

  2、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医院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标准笼统。目前,在我国很多医院中,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传统,其中对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比较模糊、笼统,不能对不同结构的人员进行不同的标准考核。例如,在医院绩效考核中,存在着来自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知识结构不一,但是在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标准却很统一。

  2.2医院中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无论是企业中,还是在医院中,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与科学化,首先需要在医院中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但是在大部分的.医院中,由于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等因素,使得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流失,这一现象对医院中的人力资源带来一定的阻碍。由于医院是一个集技术与人才密集的地方,各类型人才的流失为医院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3、绩效考核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强化绩效考核组织机构。实现医院中的绩效考核,首先需要在实现医院中的绩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绩效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管理机制,首先需要对绩效管理进行充分论证,提升医院管理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在实际的绩效管理中,分配以专业且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实现考核评估。在进行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需要形成以医院绩效考评委员会为核心,人力资源部为辅助机制,以及各个科室为考核基础的三级考评机构。在该体系中,医院绩效考核委员会在管理中最顶层,对医院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宏观调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主要的有三个部门,分别为职能科室、医技科室以及临床科室。

  3.2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将不能实现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评估体系,首先立足于医院发展的长远目标。目前,在我国公立医院中,普遍实行的是院长负责制度,也就是由医院上级行政部门在医院中与院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并逐一实现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中,该责任书的制定需要对医院总体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查与分析,以医院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制定与医院情况相符合的目标。该目标操作性比较强,便于绩效考核。因此说,要想实现医院的绩效考试,需要以此为目标来制定。

  3.3考核标准细分。医院的绩效考核与其他企业中的绩效考核管理存在很多差异性,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一套比较完善、并能够体现出医院特色的考核机制,是实现医院绩效考核重要途径。一方面,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能够充分反映出医院工作人员在岗位上的业绩贡献,另一方面,对于医护人员的绩效考核细分方便了其工作,以分类管理方式,降低了绩效考核与管理中的复杂度。在临床医技科技中,考核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内容:实际收治病人数量、门诊人数、月出院人数、每天床位利用率、药品费比例、甲级病案率、科研水平以及医疗纠纷等。而对于医院中行政人员的考核,也是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对行政人员的考核,首先需要对医院中的实际考核标准进行了解,强调技能的专业化、管理人员市场等多方面的内容,并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英语能力以及计算机水平等进行考量,将这些内容纳入到医院行政人员满意度考评中,并进行年终分数公布。结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保障。为绩效考核在医院中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调配,在医院资源管理中作用显著。本文对人力资源概念进行明晰,针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绩效考核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林厚福.梅州市国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xx

  [2]彭磊.现代岗位价值评价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xx

  [3]李微.试论绩效考核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5)

  [4]肖园园.基于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绩效考核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xx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3

  摘要: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很大的引导作用,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水平过低,已严重阻碍了建筑行业发展的脚步,为此,我们要能认识到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在保持原有优良的管理方式的同时,摒弃一些陋习,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创新,使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顺利。

  关键词:

  人力资源;建筑业;问题;创新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建筑业有了更大发展空间,但是我国建筑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管理水平相对比较低下,严重的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本文中我们就建筑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做一具体分析,并且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我国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近些年,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建筑业取得更为长远的发展空间,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管理水平仍相对比较落后,有很多弊端。首先是建筑企业经营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太过陈旧,传统人力资源的对人事管理的理念是把人才当做成本,而现在企业力资源的对人事管理的理念是把人才当做资源,但是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经营者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都缺乏了解,在管理上,没有把人力资源当做企业的核心资源来充分运用,从心理上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缺乏重视,而错误的认为公司的发展靠的是资金和设备,忽略了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在这种陈旧的管理理念下,企业的员工只是把自己当做被雇佣者,被动的去为企业工作,完全埋没了自己原有的才能。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当成是企业的行政后勤系统,地位低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企业文化的建设。目前很多企业忽视了企业的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很片面,企业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有些企业的文化建设内容陈旧,范围太过狭窄,员工不够团结,团队凝聚力太弱,有的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仅仅是一种对外宣传的形式,既不能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归属感,也不能起到吸引优秀人才的作用。

  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落后: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与外国比较先进的著名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从事大量的行政事务性工作,而外国的许多著名企业则是将行政事务委托由专业化公司运作,我国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阶段,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比较落后,缺乏有效地竞争激励机制、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有效的培训完善制度,缺乏比较完善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广利方面的制度。

  二、对我国建筑企业人力资源水平提高的对策

  1、培养人才,用事业的广阔前景来吸引、稳定人才,为人才营造用武之地。学有所用、业有所成,寻求展现自己才干的更大空间,制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加定期的培训,培训纳入企业发展目标和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把人力资源视为最核心、最重要的资源,扎扎实实抓好每步计划的落实。注重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并将培训的有效性、人才培养的效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指标,将管理的重心放在人的开发、利用和培训上,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参谋和管理功能,使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发展的方向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用感情留人,培养企业良好新和的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沟通,使人心情舒畅;新和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凝聚人心,培养团队精神和力量,作为企业各级领导者,对人才都要关心、爱护与尊重。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企业要广纳群贤、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曾能有更好的发展。

  2、培训机制,创建“学习型企业”。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对企业及员工自身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提高员工自身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具体分析,合理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企业首先要根据企业战略了解并确定每个员工自身原本所具备的技能,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不同方法适合于不同的技能培训。其次是加强员工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企业价值理念,并将此培训计划作为对优秀人才的一种奖励,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及文化认同感,鼓舞士气,通过企业提供的培训,帮助每个人力资源管理部的成员制定对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留住骨干员工及提高工作绩效起着很大的作用,使他们的职业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及其实现协调一致,融为一体。

  3、制定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考核制度,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及企业的经济实力分析,设计一套合理的企业薪资制度,对人才进行正确的考核和评价。建立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建筑企业人力资源构成的复杂性,要求企业正确地考评人才,尊重人才自身的价值,认可每个人员的业绩和劳动成果。只有正确地考核与评价,提供合理的薪资报酬,才能吸引并留住人才,才能为相关人事的调整,晋升人才提供必要的依据,也才能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在薪资制度制定时,应该充分考虑层次性,薪资制度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弹性,因为一个企业的构成,一般由经营管理者、项目部门管理者、一线的生产管理人员、普通员工、服务人员及临时雇用人员构成,同时,由于企业项目管理的特点,薪资发放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工作绩效和对公司带来的利益联系起来,确定企业员工的薪资水平,薪资等级和薪资的变化情况,保证每个员工在企业工作的公平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对建筑企业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一)、坚持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几个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人力资源管理是围绕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招聘、录用、培训和对公司发展的任命职责来开展,建筑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样性、多元化的,要以员工的心理需求为主,坚持以人为本,转变管理理念,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和理解员工,让员工有归属感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益。

  2、时效性原则:对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创新管理需要遵循企业的发展规律和创新原理,使创新成果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建筑企业对管理制度的创新要注重与企业其它内部活动的相互配合,提高创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制度性原则: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要有有效的制度机制来支撑,要真正做到贯彻实施制度化、科学化。人力资源员管理部门在进行创新的同时,要注重与创新制度相关的理念的融合性,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创新活动有良好的企业氛围。

  (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措施

  1、管理理念的创新:我国目前的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仍处在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上,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员工的需求比较多样化,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重要资源,同时人力资源的创新观念也是很重要的发展资源,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片面认知情况,“量才适用,惟才是举”。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基础上,对企业人力资源队伍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实现从企业管理经营者、员工自身服务与人观念的转变,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员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推进员工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在实现员工自身发展的同时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从整体上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2、管理方式的创新: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有效性的保证就是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创新。首先,由于建筑企业经营生产业务具有不稳定性、管理环境过于复杂和基层普通员工流动性太强,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全面掌握企业当前的人力资源整体状况,更加重视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作用,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和分析给予的基础上,为建筑企业的长期稳定持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有针对的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后期发展情况和规划。其次,创新人力资源培养制度,重视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实现培训的常规化和制度化,形成建筑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企业员工对干企业满意度、归属感和忠诚度,还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源部门所有员工的整体素质,针对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加强工人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使得每个员工都能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岗位合格书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使企业成为一个学习氛围浓重、不断追求进步、融洽和谐的群体。员工持证上岗,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实践操作质量和水平、保证技术的娴熟度和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同时对于一线员工需要定期进行专业的强化培训和练兵活动。针对于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可通过各种灵活的培养方式,如在职教育、职业教育等进行能力培训和综合性知识的了解,重点提升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的创新和培育,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管理机制的创新:对于当前建筑企业人才流失加剧的情况,在于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还在于企业内部用人机制的创新。企业要想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对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与优化,才能做到真正提升和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强化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新型的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的时间太短,还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对象是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建筑企业要不断地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提高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整个企业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保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创新工作。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战略伙伴之一,为人力资源管理积极作用的发挥莫定基础。

  4、对于企业多元化的员工队伍,在管理方式改变的同时,要注重通过交流与沟通,达到管理的目的。建立健全沟通交流机制的双向性和透明性,实现员工与上层管理者的友好沟通和平等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员工更全面及时的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和有效激励员工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创新原则。

  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使得建筑企业的发展存在许多发展障碍,企业要想立足于竞争力大的建筑市场,就必须改变和创新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意创新,使建筑企业的发展有更大的提成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对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西部探矿工程,20xx,09:216-217.

  [2]王利红.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人才开发,20xx,07:52-54.

  [3]刘磊.建筑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对策[J].人民论坛,20xx,23:270-271.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4

  【摘要】飞速的社会发展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要根据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改革,使其更加全面地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服务。文章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下,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其问题的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事档案;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水利单位的核心部分,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占有一定份额,其重要程度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无论是目标还是工作重心都起到了非常鲜明的变化,所以相对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而言,更加简化、快捷,应用上也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水利单位职工更好地进行分配整合,以此来加强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修养,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开发档案的程度较低。在我区水利系统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在开发档案程度较低的问题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有部分工作人员还存在着重藏轻用的古老观念。档案管理工作就是要对人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在其中筛选出优秀的人才进行培养,然而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并没对此进行很好的发挥。并且在一部分水利单位中出现了一人身兼数职的问题,在人事档案方面无法顾及到,慢慢造成忽视,工作質量也直线下降。

  (二)档案资料缺乏规范性。档案材料要求具备相应的完备性与规范性,人事档案工作更注重的是规范性,然而在有些水利单位,档案材料没有进行规范性的整理,存在着缺件漏件现象,对其他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对这些问题也没有相关人员进行解决。在这些未整理的资料中,大多是政治历史资料、具有利用价值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程度,可以看出管理人员的专业业绩是否合格,工作考核方面是否过关等等。

  (三)管理人事档案的水平较低。在我区的`一些水利单位中,档案管理方面都是依赖于人事劳动部门进行管理,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机构对档案进行整理规划,这样就致使许多人事档案资料因为得不到定期的整理、统计而不完善,与此同时,档案管理设备也相对比较落后,不能对收集的材料进行专业的分析,对材料的真实性也无法得到准确的鉴定,再加上档案的整理人员的非专业性,整理后的档案也仍然存在着秩序混乱和不完善的现象,这就很容易造成档案丢失、档案泄密等问题的发生,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管理水平也无法得到提升。

  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完善措施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一定要在现代化领域的实际情况下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其在管理工作中更加规范化。档案材料的收集方面一定要根据规定对其鉴别和完善,采用科学的归档方法进行有效整理。针对档案的借阅问题要将人力资源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区分,按照实际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利用惩罚分明的方式使人事档案在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强化档案的保密工作意识。对于档案内容方面要及时收集新的内容,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

  (二)完善人事档案的分类系统。收集人事档案相关的材料,要对及时补充更新的信息进行定期鉴定,随时淘汰毫无价值的信息材料。在人事档案中,个人的经历和实际情况的对比能够真实反映出个人的思想、能力等多方面素质。所以,人事档案的完善,在分类系统中能够彻底描述一个人的各种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推动力。

  (三)提升人事档案管理者的工作能力。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可以成为新的主力部队,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下也变得尤为重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极为重要。然而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综合素质都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就必须要求提升人事档案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单位要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丰富其知识见解,强化实践培训,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技能进行强化,以此提升专业水准。

  (四)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科学性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从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中入手,通过计算机等科学技术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同过建立数据库更新人事信息录入的方式,简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通过数据库分类,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人才分别管理,这样对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有很大的好处。

  三、结束语

  以上所阐述的内容,充分看到时代变化的同时,知识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并且成为人类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承载着很重的任务,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当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要不断取长补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为单位人才的供给提供资源保障,并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为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张新芳.人事档案工作如何适应新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J].兰台世界,20xx(24):41-42.

  [2]赵俐婷.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J].现代商业,20xx(04):85-86.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5

  医院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在当下的经济发展时代,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竞争压力。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的制胜点和关键点,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管理的核心。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医院尤其是国有医院还存在传统管理模式,还保留着比较严重的计划经济的痕迹。没有真正树立起人力资源的人才管的意识和观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着僵硬化的问题。在管理模式上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和评估方式,没有建立期良好的激励体制。薪酬分配缺乏竞争和激励、忽视了员工的进步和发展、在人才的流动机制上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只是人才结构,在医院的人才队伍发展计划上没有系统的规划和培养,没有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和体系。医院人事部门仅作为行政服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和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的提高。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

  2.1人才的市场化价值实现

  经济体制转型、劳动力市场发育驱动人的价值实现,人们通过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而获得工作、提升能力、创造绩效——人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开始在市场平台的竞争中得以实现。而“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等概念的出现,则进一步强调了人对于社会价值创造的突变意义,以及对人进行开发投资、有效管理的重要性。人们开始越来越强调人才的实际能力和现实价值。

  2.2规制建设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内生的劳动法律法规与外来的国际劳动标准,都对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出了合法与合规的要求。来自法律规则与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公立医院该如何高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进而保证医院在人力资源上的竞争力,是每一个公立医院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引入和建设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经途径。

  2.3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化趋势

  随着中国有关劳动方面立法和规制建设的推进,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劳资双方关系的重要中间人,员工利益的`有力维护者,面对现实的迫切需求和存在的客观差距,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职业化建设也开始从各个层面推进。

  3.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3.1树立科学的人才管理理念。

  摒弃以往医院的各种保守管理思想和传统,抛弃先前的因循守旧的管理思想和模式,积极加强独立创新的发展。同时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营造一个适合人才发展和壮大的优良环境,发展和保证引进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功能。要充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要尊重人才的选择权和工作的自主权。

  3.2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人员配置和薪酬机制。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不同层次的需求,所以要根据这样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要保证员工的合理需求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要根据单位目标和工作任务,对员工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建立起良好的薪酬分配制度,让员工的贡献与薪酬挂钩,形成一个具有激励性质的分配标准,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办法,建立和健全富有活力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

  3.3做好知识型员工开发及其职业生涯规划。

  知识型员工由于其拥有知识资本,因而在组织中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作为员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医院必须要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不断发展和潜力挖掘的提供机会,通过对他们创造不同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工作上实现自我的满足,如此一来,员工才能充分体会到医院对于他们的尊重和重视,才能有医院的发展与成功。

  3.4加强工作绩效考核。

  医院根据自身特点、人员结构,确定考核的内容,明确考核的目标和指标,建立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这个机制需要对员工具有激励、指导、约束、帮助作用,并能够在工作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对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具有帮助作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人员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严格对管理层进行管理,将其统一纳入考核指标,充分结合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和责任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充分结合到员工的晋升制度考核当中,作为聘任、培训以及教育薪酬分配的一个重要依据。

  3.5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着重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方面。要进行充分的培训需求调研,结合到医院的工作特点,保持一种适当超前的状态,并积极对培训方法、培训人员、参加人员、经费等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和分配。确保人力资源的全面性。建立起开发培训———使用———考核———总结评价———分配一体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力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知识技术的积极性。建立起开发培训———使用———考核———总结评价———分配一体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力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知识技术的积极性。(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GARY DESSLER,曾湘泉 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2]Peter Boxall,John Purcell and Patrick Wright.The Oxford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xx.

  [3]程德俊.试论学习战略、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选择[J].外国经济与管理20xx,(5)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07-2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05-15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提纲范文08-19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提纲范例08-19

人力资源管理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08-19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精选3篇)08-15

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分析论文范文08-15

数据挖掘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论文范文08-14

人力资源管理心得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