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论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

时间:2024-05-21 14:14:55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优选)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优选)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

  笔者认为内部社会责任主要是对员工的责任,对员工的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培训,企业文化等方面,让员工能自觉履行内部社会责任,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软文化实力。首先,在国外,舒勒对人力资源管理做了如下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采用一系列管理活动来保证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社会和企业的利益。德斯勒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即人事管理: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任何人事方面的任务所需要掌握的各种概念和技术。斯托瑞认为,人力资源本质上是为了躲避工会和掩饰管理控制方法的一种复杂管理方式。其次,在国内,可以讲人力资源的概念归纳为四类:第一类认为人力资源仅仅是企业的一个基本管理职能(余凯成,1997);第二类是将人力资源管理分为量和质两部分来界定(张德,1998);第三类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对象是人这一特殊资源(赵曙明,20xx);第四类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组织管理职能中的任用职能(张一驰,20xx)。通过上述对国内外学者们相关文献的回顾研究可以看出,虽然学者们关于内部社会责任理念还尚未达成统一的观点,但内部社会责任理念有其发展的前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内部社会责任和人力资源管理两者存在紧密的联系。笔者认为倡导引入内部社会责任理念,从而有效提高房地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水平,为企业创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给企业带来效益。

  从内部社会责任看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化经营人才紧缺,注重“选人”,人才流动率高

  房地产行业的暴利,大批房地产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参差不齐的发展,从事房地产企业的人数骤增,但是真正的专业型、创新型能力的人才还颇为匮乏,要经过很长的周期才能达到相当条件,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内满足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需要。房地产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大量的`项目型工程,具有一次性特性,要求经验、能力,人才的匮乏造成企业之间有大量的挖墙脚,多人才现象比比皆是。企业宁愿给能直接上岗的应聘者多出正常薪资几倍也不愿培养人才。另外,企业认为把人才招来以后,让其从事短期的、一次性的项目运作,也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难以留住高薪招来的人才,造成原有的和招来的人才大量流失,给企业带来双层损失,企业的内部社会责任就更无从谈起。

  (二)薪酬福利存在巨大差异

  地区不同、发展战略不同以及绩效考核标准不一都会导致薪酬福利体系出现问题。经济发达城市的房地产企业员工所拿的工资比内陆地区的员工多几倍都有可能。大型的房地产公司战略眼光比较长远,供员工发展的平台也比较宽广,同时也重视员工的潜力开发,能用其平稳的高薪留住员工,大都实行职位能力工资制和技能工资制,薪酬等级非常明显;小型项目型房地产公司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即盈利,他们大多采用低基本工资、加速型奖金、低福利、佣金的政策,其业务量有很大的起伏,因此平均薪酬水平较低。在同一企业内,考核标准的不同也是造成薪酬差异的影响因素之一。[5]

  (三)未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培训制度仅停滞不前

  目前,房地产行业不仅要求员工有能力,还要求有经验处理突发事件。房地产企业员工对通过培训来促进自身成长有巨大需求,都希望能有个好的平台来发展自己。虽然专业型人才历来比较匮乏,但是对在职人员的在培训仍然是那么无力。现有的培训也没有什么针对性,培训方式太过单一,大都是找一些培训机构的教师或者找一些有经验的人进行培训;另外就是培训对象过于狭窄,普通员工难以成为培训对象,中高层管理者居多;培训的目的迷失,培训流于形式,忽视了内部公共关系,推脱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培训制度没有什么创新,只是停滞原地,白白浪费企业资源,培训想进行大幅度的提升就更无从谈起。

  (四)基于内部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文化明显不足

  自从1998年我国房地产开发至今,发展时间太短,除了几个大的房地产企业,其他的企业文化建设远远落后其他行业。由于房地产的暴利,很多企业都纷纷进入房地产行业,“半路出家”的房企根本没有什么文化底蕴,造成整个房地产业对企业文化认识的普遍缺失。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公司和员工价值观偏离,看到公司内部出现违规现象也都会装好人。像房地产企业出现的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涨工资,房子出现质量问题,从内部来说,都是由于关于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的严重不足。另外,人力资源部门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部门的人员没有什么创新性的措施,整天从事整理档案、工资、人事等基本工作,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很难将企业内部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基于内部社会责任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通过绩效管理,履行内部社会责任

  绩效管理是对员工进行考核和管理的手段,为员工的薪酬管理提供依据,通过绩效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潜力,履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首先,改进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考核工作计划和目标不能只用是否完成一个指标,而应采用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负荷等多个指标,工作任务指标和素质指标的评分标准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其次是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上以鼓励为主,不宜将员工的浮动收入差距拉得过大,注重员工的内在激励。最后是新的绩效考核制度修订后应专门组织系列培训,先转变员工的观念,再让员工熟悉绩效考核的理论和绩效考核制度的内容,让员工清楚知道什么才是对公司重要的,各个绩效因素的权重,有重点的发展自身。

  (二)建立全面薪酬战略体系

  房地产企业要履行内部社会责任,不仅要从外在激励着手,更应该深入到内在激励。首先,对外在激励来说,企业要按时发放员工的基本工资、奖金等短期的激励薪酬,要想留住人才,在长期物质激励方面,可以通过股票期权方式;福利方面,可以从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货币福利,也可从住房补贴或公司配车着手。通过硬性指标,使每个员工感到公平公正。其次,在内在激励方面,房企可以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完成工作所需要的工具、培训的机会、提高个人名望的机会、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个人的表彰和升职等方面进行激励,积极向员工公开职位空缺信息,促进员工思考和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未来的发展,学会管理自己的职业发展,协助人力资源开发。

  (三)内部社会责任理念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在内部社会责任理念下的另一个人力资源改善就是人力资源开发,即培训以及开发员工的能力,素质等。尽管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契约未必是长期的,但是在员工为企业服务期间,企业就需要通过一定的资本投资活动来强化员工的就业能力,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使员工始终保持一定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目前,房企员工流动率那么高,大部分原因就是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不完善,平台不够,鉴于此就应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培训方式也不应该单一化、形式化,培训应该随着社会环境和公司员工的现状变化而变化,做到实时更新,只有把培训做扎实,做到位,才能促使员工成长,这样培训出来的员工归属感高,人才流失率会大大降低。

  (四)树立内部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培养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房地产企业文化的普遍匮乏,建立企业文化应结合企业自身,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并将该企业文化完整的传递给企业的每个员工。企业也要树立内部社会责任意识,统一每个员工和企业的价值观,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也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从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和社会责任管理的角度,并能对变化的情况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作出最佳决策。只有整个企业内部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氛围,人力资源管理结合企业内部社会责任理念,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一个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公司的效益,这样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实现企业的内部社会责任。

  房地产企业要以企业内部社会责任标准为基准,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完善和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承担内部社会责任的载体,应协助企业在内部社会责任的理念下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把内部社会责任理念灌输到中高层乃至每个员工心中,拧成一股绳,使企业和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为企业自身和员工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2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现象越来越明显,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一些企业不断推进企业创新战略的发展与建设,并将创新战略的思维模式应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为企业人才合理化配置提供有利条件。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建设,将创新战略模式应用其中,对企业在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就创新战略导向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创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由于近年来社会发展趋于平稳上升阶段,市场经济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有了明显的改善,因此各企事业单位都对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强化单位内各部门的工作模式、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状态等,以此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战略的出现更是给众多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有利的武器,很多优秀企业及时准确的将创新战略投入企业的发展中,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更是加强了投入力度,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做出了充分的导向作用。这就表明,创新战略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只有良好的运用创新战略导向下人力资源的管理,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这些阶段的过渡变化是国家、地区和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程度的折射,反映了组织的结构、形态和特征技术的相应变革。

  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战略的重要性

  鉴于优化合作的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很多企业开创性地发展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策和思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面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核心开始向技术创新战略方向发展,创新也是企业永葆生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三、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分析

  团队想法的产生和实施方案的设计可通过会议的形式完成,會议不是简单的文件学习过程,而是一种各公司、各工作团体、个人之间的知识共享过程。其他还有技术研讨会、国外培训、跨国技术交流与沟通、出国服务雇员志愿者服务计划等,都可加强企业员工产生新想法,对组织成功做出相对的贡献。效率导向下的薪酬设计是以利用新产品规模化来完成节约劳动成本的目标,企业需要严格控制成本,使得超支最小化。组织负责提高员工个体对企业整体目标的认可度,并在总体战略目标框架内设定既定目标及任务分工,以高效的团体配合能力获得创新收益。

  四、提高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式

  (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其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导致企业一些员工隐私或是公司机密泄露等问题的出现,更严重的还会影响企业日后的发展,给企业笼罩一层阴影。因此,企业一定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管理,具体管理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初建时,就应该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其基本软件系统进行安全的设置;如果企业已经将基本的软件系统设置完毕,那么相关的管理部门就应该对其做到进一步的完善,并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管理,加强数据管理和监管,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顺利的运行。二是,企业还可以根据需要,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组织一些交流会,并通过各部门以及员工之间的沟通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各个环节的建设,同时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内容。三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负责人还要善于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多方面分析,在制定出有效解决方案的同时,防止类似情况出现在日后的信息系统运作中。

  (二)合理进行人才招聘和人员配置

  人才的选择和人才的`合理配置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不小的挑战。随着各企业招聘岗位逐渐增多,应聘人数只增不减的情况不断出现,因此企业在挑选人才的时候需要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考量,根据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和岗位对人才能力的匹配程度来进行挑选。另外,还要避免一些靠关系、走后门选择人才的情况发生,这样才能让更多有实力的人才为企业所用,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的信任程度。不仅如此,企业在人才配置方面也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如企业要根据人才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来对其进行合理的岗位调配,让其发挥出真正的实力。另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不可仅凭个人主观意愿,不顾企业流程和规章制度,随意调配新员工的工作岗位,这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还会降低员工工作热情,并给其他员工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加强员工配置管理工作,让员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强化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

  任何一个企业在聘用新员工的时候,都会对其进行简单的培训,但是一些企业只是对新员工进行了简单的部门介绍和员工所在部门介绍,并没有让员工真正的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方向,从而导致企业很多员工盲目的工作,耽误自己的前程,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面对新员工的时候,要先对员工进行企业多方位全面的介绍,如企业的文化背景、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这样员工才能在全面了解企业之后,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计划的进行工作,为企业贡献有价值的力量。之后,还要对员工进行企业内部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工作内容方面的学习,让员工在提升对企业认知程度的同时,加强员工的全方位培养。

  (四)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除了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的、统一的培训外,还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人员进行“品德、能力、业绩、态度”等综合的培训,具有创新精神、团结和谐、廉洁自律、务实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其整体素质的工作水平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五)注重企业员工的考核评价

  定期进行员工的考核测评,是对员工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理解,更对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企业员工的考核测评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员工的技术水平是否达标、员工的工作业绩所提升以及员工是否遵守规章制度等。这些方方面面不仅能体现员工在一段时间内为企业贡献了如何的力量,还能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充分的分析企业员工现阶段的工作状态。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能根据考核结果,对工作能力突出的员工进行岗位调配,让其在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中,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环境。

  五、结语

  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现阶段众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老套的管理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很多企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地位。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秉着传统的观念运营企业,不懂得如何进行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使得企业发展状况一年不如一年。所以,这些企业在日后的发展中,一定要善于借鉴其他优秀企业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具体的方法,并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情况,制定出合理妥善的管理方案,这样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隋鑫.高技术企业创新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xx(05).

  [2]张妍,魏江.战略导向国内外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20xx(11).

  [3]宋文豪.战略导向与组织创新作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xx(07).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3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信息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质量的提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信息企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从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现状入手,对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进行研究。

  在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中,信息企业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信息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占据了一定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对于信息企业而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由以下几种要素组成的。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包含薪酬管理、岗位管理以及绩效管理。其中,薪酬管理决定着企业管理质量,为了提升薪酬管理质量,需要对企业实际支付能力、企业实际发展水平等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管理属于基础环节。岗位管理中主要包括岗位分析、岗位人员的管理和评价等。在人力资源中,绩效管理是指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评定,为了保证评定结果的合理性,需要通过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实现。在人力资源的各项基本职能中,合理把握绩效管理的难度最高[1]。

  2.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职能

  就企业而言,战略职能会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质量产生决定性作用。战略职能主要包含文化管理、流程管理以及组织管理等多项管理内容。文化管理有效性的提升能够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进而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流程管理是指对员工职业发展过程的整体性管理。组织管理是指运用组织的视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职能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关键职能是指知识管理职能和成长管理职能。其中,知识管理职能会对员工知识价值的发挥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成长管理职能的作用是促进员工职业发展能力的提升。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

  在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中,对人力资源发展的目标、方向以及价值等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整体设想。对于企业而言,进行战略规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合理的战略规划能够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实行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实现。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指价值链管理。价值链管理中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人力资源管理创造价值的分配情况,在企业中,创造价值的分配主要体现在员工的实际薪酬待遇中;第二,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实际价值地位;第三,人力资源管理中创造价值的实际大小。为了更好地对价值进行判断,需要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价值链管理质量的提升会对人力资源管理合理性的提升产生相应的促进作用[2]。

  二、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

  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有利于促进信息企业的良性发展。对于信息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创新

  对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进行创新的目的是提升信息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随着信息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创新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信息企业应该对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进行创新

  就信息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了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新的顺利进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这种创新应该使信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在部分信息企业中,存在着不合理控制人才的现象,这种不良现象对信息企业的形象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创新自身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化属性,通过对信企业人才的适度管理,使得员工更加认同信息企业,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3]。

  2.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新职能

  在信息企业中,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主要包括成长管理、知识管理、流程管理、文化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岗位管理等。为了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促进信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应该在对传统人力资源职能进行加强的基础上重视新职能相关作用的发挥。在信息产业逐渐发展的背景中,信息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信息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水平决定了信息企业的实际竞争能力。对此,信息企业应该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创新职能、监督职能等相关新职能加以重视。就创新职能而言,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应该注重自身的创新性培养,进而促进信息企业中员工产生创新倾向,通过信息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得信息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发生显著提升。相比之下,监督职能这种新职能的作用是对信息企业的日常运行进行有效监督,进而促进信息企业的良性发展[4]。

  (二)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创新

  在信息企业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会对信息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产生相应的影响。为了保证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新的有效性,应该根据信息企业的特点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在符合信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促进信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三)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创新

  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建立合理的选聘系统

  员工是信息企业的基础。为了提升信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应该从招聘员工、人才选拔等多个方面的合理调整使得信息企业的选聘系统更加合理。通过员工的选聘合理性的提升,实现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以员工招聘过程为例,信息企业应该转变原本的招聘方式,可以在招聘信息中将自身优势一一罗列出来,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才。

  2.对吸引、留住人才的方式进行调整

  当人才进行信息企业之后,信息企业的主要任务转变成利用相关方法留住人才。在信息企业中,通过提升薪资的方式留住人才的方式较为常见,但不同人才的需求不同,提升薪资方式较为片面,这种方法有时很难发挥良好的吸引人才作用。对此,信息企业可以从加强文化管理等方式,使人才更加认可信息企业的企业文化,通过认同感的提升,促进人才对信息企业忠诚度的提升。这种做法可以使信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变得更加合理[5]。

  1.注重员工潜能开发

  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信息企业中员工面临的压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常常遇到人手不够的现象。这种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信息企业员工理念的不合理性。在不能增加员工数量的情况下,信息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潜能的开发,进而促进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员工潜能的开发与员工在信息企业中的工作环境、团队精神等相关因素有关。为了更好地开发员工的潜能,信息企业应该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控制[6]。

  结论: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飞速发展,信息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信息企业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需求越来越显著,对此,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措施以及战略的创新,促进信息企业的良性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4

  1.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1.1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没有得到有效结合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激励的两种主要的方式,但是事实上,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制度并没有很好地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计划经济阶段,由于国有企业具有很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是人们眼中的“铁饭碗”,工作人员在物质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为了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上级部门往往从精神层面进行激励,让工作人员从精神上提高自我的认识。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需求的猛增,管理人员也逐渐意识到了物质激励对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程度,但是在奖惩方式和奖金发放上又存在很多的问题,同时一些国有企业过高的追求物质激励的激励方式,而忽视了精神激励的重要性。

  1.2竞岗制度不合理

  在大多数的国有企业中,岗位制度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一个在工作中表现积极的员工并不能得到应有的提升机会,更多的'晋升机会则给了那些有关系的员工。不公平的岗位制度造成了国有企业内部员工勾心斗角,使单位员工关系变得愈加的复杂。不公平的岗位制度也让无关系的员工变得越来越平庸,使得整个单位沉浸在压抑、散漫的工作氛围中,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1.3国有企业考核方式不合理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都是采取分配平均化的奖励模式,也就是说员工不管是工作的多或少,都会得到同等的回报,这就促使了员工懒惰、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直接造成了工作的低效性。同时国有企业的考核方式也较为传统,考核方式对于员工的工作标准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且多以书面报告为主,使得管理人员和员工并不会产生足够的认识。在激励结果上,每一个奖项大多由国有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轮流获得,这样的激励方式并不能让员工产生很高的工作动力。

  2.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

  2.1建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选拔新体制

  在初次招聘中,秉承着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人过程,杜绝暗箱操作,选拔适合企业的优秀人才。对此,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网络招聘、开展校园宣讲会等。企业内部优化用人标准,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为大批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己达到最大程度利用人力资源的目的。

  2.2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员工福利

  最简单、最初级的做法是在传统福利计划之外,附加一些可供员工自主选择的福利项目。而相对典型、完善的做法,是“完全福利自助套餐”模式。这种“自助餐”式的福利计划的优势是,在既定的福利预算约束下,可以给职工提供最大灵活性、最大效用价值的福利项目。要切实有效地发挥晋升渠道、薪资待遇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作用。

  2.3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及职能

  管理者能够统揽把握外部环境变化走势,推动组织变革,前瞻性地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协助高层及各级经理应对各种人力资源压力、危机和挑战;作为组织员工鼓动者,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公正地协调组织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作为组织职能专家,高效率地做好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深度开发与整合管理的本职工作。

  2.4利用数字全球化管理

  人力资源网络时代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与信息化技术密切的联系起来。可以利用网络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培训,借助软件管理系统对员工的各项档案进行存储,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及时的查找,这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在网络时代下,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来完成对员工绩效考核资料的收集,并且利用统一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程序化的操作模式就避免了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使绩效考核的结果更加公正。

  2.5建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新体制培训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是企业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过程。一方面,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制定长远的目标。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根据长远发展的需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工教育培训网络。改变陈旧单一的培训形式,广泛使用实际案例,并与当前实际业务相结合。

  综上所述,目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激励制度不健全、企业文化薄弱、人才流失严重等。本文针对企业发展的问题,提出改善意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充分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协调,并揉进企业文化特色。特别是中国加入WT0对国内各企业的影响,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快企业改革进程,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各企业自身特点的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结束语

  随着国际市场变化的加快、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趋势,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日益暴露,而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5

  【摘要】企业文化重在建设。文章通过分析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选人、用人、育人过程中结合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真正形成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逐渐从管理科学丛林中分化出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如何建设好企业文化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层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够清楚,使企业文化只停留在一些空架子上,仅作为一种向外界宣传的包装,没有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即使有足够的认识,但在建设上总是照搬照抄成功企业的方法与模式,缺乏创新;或者刻意创新,却没有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文章试图说明怎样有效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塑造和传播企业文化,真正把企业文化的建设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经营哲学,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的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信念、风俗习惯和传统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员工们的共同信念与价值观,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价值观的塑造激发员工使其有共同的价值观取向。

  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它是一种管理理念,即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文化引导作为手段,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达到管理的效果。

  二、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密不可分

  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的联接点是人——这个企业中最大的财富。企业文化是人的观念层次上的一种群体价值观,它渗透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也反过来促进企业文化的生成、巩固与发展,二者有着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是企业中的最重要的资源,对人的管理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企业文化所提供的企业价值道德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仅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作中的精神与行为依据,同时又为企业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无形的,它将企业的观念、价值、制度、以一种权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输入给每一个成员,让他们遵从它,从而使企业获得一种整体凝聚力。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约束员工行为的非正式控制规则,令员工放弃一些不适宜的行为习惯和利益取向,员工最终共享统一的价值观、荣辱感和献身精神,企业的人际关系将更加融洽,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将得到更好地处理,企业文化的凝聚、规范和激励作用有了更加突出的体现。因此,通过或利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应是企业管理层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

  另一方面,被企业文化所滋润、加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又会促进企业文化的营造。企业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精神固然是在一种文化环境、氛围中生成的,但最终必须内在化为职工的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才能实现。但这种内在化的过程是必须有一定外在形式作保障的,尤其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期。

  总之,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的两个方面统一在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上,毕竟一切企业行为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但企业行为对人是有要求的,这些要求可以通过引进适合的员工和培育员工等途径来实现,这一实现是一个内在的和外在的双重化过程,而这正好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两种企业行为的功能,二者的结合和相互促进必会造就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去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选人、育人、用人中塑造与传播企业文化,使员工了解、认同并遵循它,逐渐形成一种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有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最终也达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在企业价值观的指导下选人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企业在选人时就要将企业的价值观与用人标准联系起来,选好企业所需的人才。企业要在企业价值观的指导下制订招聘要求,在招聘甄选过程中要选择对本企业文化认同度较高的人员,对被聘者进行严格的培训和企业文化的传播,这样选择的人员既可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又可以减少企业人才的'流失,尤其可以防止那些经过企业培育并在生产中获得较高技术的人员,最终因没有认同企业而“跳槽”。

  (二)结合企业文化进行育人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让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真正的职业资格。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育人环节。培训不仅是包括使员工掌握基本的岗位、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将企业的价值观传达给员工,也就是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这是塑造企业价值观的关键步骤。培(下转第42页)(上接第22页)训是从思想上要用企业文化去整合和占领员工的思想,让所有员工都必须认可企业的企业文化,并用这种企业文化在现实中指导自己的行为,使员工自觉地把个人目标纳入到企业目标的轨道,激励员工的责任感。

  因此,企业应全方位的重视企业文化的教育工作,并投以一定的人力、经费,要尽最大努力,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让他们真正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视野,不断进步。

  (三)企业文化与用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用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人的最大效能,绩效评估可作为衡量用人结果的标准。企业文化对业绩也有很大的贡献。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使全体员工团结一致的凝聚作用,使员工产生“认同感”,积极参加企业的事务,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还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结构,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从而提高企业业绩。

  绩效评估的有效实施需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调整员工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使他们在特定条件下采取正确行动,促进组织绩效的改进。设计绩效估评方案时,以定义绩效为基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为定义绩效确定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企业文化对绩效反馈的方式、重视程度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员工的评估体系内,将企业价值观念的内容注入,营造一个坦诚和信任的企业文化氛围,并建立健全奖励制度,作到遵守企业文化的人受到奖励,不遵守企业文化的人受到惩罚,通过奖惩的办法,使企业文化根植于员工的头脑之中。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正处在探索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及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只有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用企业文化理论进行管理,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xx.

  [2]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

  [3]秦海金.浅谈我国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J].市场研究,20xx,(11).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6

  任何一个单位要想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个最基本的因素,医院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单位更是需要“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就以人为本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问题进行论述。文章首先阐述了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意义,继而分析了以人为本理念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我国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完善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在一个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决定该组织稳定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所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时刻强调尊重人、开发人、满足人、依靠人以及一切为了人这一理念,做到组织内部人员的职业生涯与组织的发展目标达到高度的统一,组织的发展目标与社会的发展目标高度统一。

  面对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大环境,各单位、各领域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本质上来看,各单位之间的竞争就是对人才的竞争。任何一个单位要想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人”这个最基本的因素,医院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单位更是需要“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才能使医院的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收益获得最大程度的提升。所以说,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医院的人力资源部门与医护人员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僵硬的管理模式很容易给医院职工带来冷冰冰的感觉,对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说,要想实现以人为本理念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充分运用,首先应当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体工作人员范围内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自己从管理者的`角色真正转变到服务者的角色上来,为医院职工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比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在保证基本工作秩序的前提下组织一些乒乓球比赛、健身操比赛、篮球比赛等户外活动,还可以分批分组的组织医院职工外出旅游,使广大医护工作人员能够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放松心情,舒缓压力。除此之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当积极完善医院职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比如提升医院职工食堂的就餐标准与就餐环境;对于外地的职工给予多方面的关怀,为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值夜班的医生护士提供较好的住宿环境等等。人力资源部门应当经常性的深入到医护工作的第一线,观察医护工作人员工作中的困难,倾听他们的心声,想尽办法解决医院职工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构建完善的薪酬激励制度

  如何激发医院职工的工作潜力与热情,丰厚的薪酬待遇是一个最为直接的激励方式。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医护人员待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许多医院的薪酬管理体系还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由于受到当前医院事业编制数量的限制,聘用合同制员工已经成为当前医院人员录用的重要方式。但是医院通常都是按照事先与合同制员工签订的劳动协议支付报酬,这就会导致事业编制员工与合同制员工在薪酬方面产生较大差异,不利于医院优秀人才的挽留。因此,医院应当针对这一部分员工进行人文关怀,逐渐完善合同制员工的薪酬制度体系,缩小同编制内人员的薪酬福利差异,从而有效提升这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医院留住优秀的医护人才。

  (三)重视医院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医院在职工职业发展方面的人本主义管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应当积极鼓励医院职工参加各种培训,使其能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学历水平、科研水平等方面的提升,拓宽其职业发展路径,并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第二,注重针对医师以及药师职称的培训工作,为医师、药师等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鼓励医院职工积极撰写发表学术论文。

  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

  ,为其评定职称提供有利条件;第三,在医院全体职工范围内有条件的开展英语教学培训。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突出的当下,应当创造条件提升广大医护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对于那些优秀医学人才还可以提供出国深造学习的机会。

  (四)构建公开、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键工作:第一,医院应当依据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能力,将员工分配到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中去;第二,给医院职工适当的放权,以便对激发人才潜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应当充分论证所实施的奖惩机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便正确引导医院员工的工作行为。除此之外,在针对广大医护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当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从多个方面评价员工的绩效表现,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给予纠正,以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进而保证医院的健康发展。

  (五)完善医院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

  招聘、培训、考核虽然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常规性工作,但是这几项工作完成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形象以及医院的工作效率。所以说,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坚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到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一系列人力资源日常工作中去。在医院的招聘工作方面,应当尽可能减少应聘者来医院的次数,对于那些从外地赶过来面试的人员,最好能够在当天给予面试者能否被录用的答复;在培训工作的开展方面,应当为参与培训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参与培训人员的食宿水平,使其能够在细微处感受到医院的人本理念;在绩效考核方面,医院应该以人为本,特别是涉及到违纪工作人员的处理方面,应当更多的看到其工作成绩,坚持秉持单位制度与尊重人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结束语

  一直以来,广大医护人员作为“白衣天使”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但是近年来,医护人员对待病人态度恶劣事件、医疗事故等现象频频见诸报端,严重损害了医护人员的社会形象。究其原因,离不开医院高强度的工作环境给广大医护工作者带来的身心影响,从而影响了工作状态。为了提升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热情,真正实现患者的服务满意度,首先应当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不同方面满足医院职工的各种需求,从而有效解决医院职工的各种后顾之忧,真正使医院职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医护工作中来。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7

  酒店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其它行业更为繁琐和复杂,加上酒店工作时间的特殊性及工作内容的繁重性,如何实现酒店人力资源的最优化管理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国外对于酒店人力资源的管理集中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两个方面。如Rosabeth(1983)得出任何企业都需要一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去帮助他们适应对柔性和创新所产生的需求“战略奇迹”的速度。国内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始于徐栖玲等(1994)首次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人才培养相对接,强调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注重“三基教学”。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甚少,但随着酒店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又重新得到了学者的重视,如熊一坚等(20xx)对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的开发的探讨。近年来我国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出现的问题日益频繁和严重。因此,深入了解我国高星级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清影响高星级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的关键因素,采取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1、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员工受教育程度偏低,服务质量水平不高

  酒店行业入职门槛较低,部分酒店甚至对一线服务人员的年龄及教育程度呈现出零要求现象,长期以往导致我过星级酒店业员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学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普遍偏低,高星级酒店业不例外。

  1.2员工离职率较高,人才流失严重

  酒店员工离职率高,早已成为困扰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心头病。高离职率不仅给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增加了酒店人力资源的人员招聘、培训等管理成本,同时也给酒店行业的长期发展设置了高的壁垒。

  1.3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酒店管理教育历史短,教学条件及师资水平有限,但是我国酒店业却发展迅速,管理者素质提高滞后于酒店发展的速度。现在许多酒店的管理者仍然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忽略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多元性,追求管理环境的稳定性,忽视创新和变革。管理者只靠议论、估计、总结这类经验方法已经远远不够只掌握简单的定量管理技术,是无法适应酒店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需要。

  1.4员工对酒店业认识不够,对岗位待遇要求过高

  当今社会还有很多人对酒店行业的工作性质存在误区,尤其是对高星级酒店部分工作岗位存在偏见和歧视。他们认为,酒店工作和工厂里面的流水线工作相似,不要动脑筋,只是简单的体力活。另一个怪区是酒店服务行业的社会认可度较低,但员工对工资、休假、奖金等薪酬福利待遇要求很高。

  1.5薪酬体系不均衡,没有有效晋升机制和激励管理方式

  我國星级酒店的基层员工的工资普遍处于地区基本工资水平,员工的工资几乎只有基本工资和全勤奖两大部分构成,导致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同时我国大部分高星级酒店在管理人员的招聘上重外部招聘,轻内部招聘,重外貌和年龄,轻能力和技能。缺乏对员工激励方式的研究和探讨,导致企业员工对工作失去动力,对自身在酒店的长期发展更是缺乏打算和努力。

  2、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员工流失的控制与管理

  做好员工招聘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重视员工的自主意愿。酒店对员工的流失可以制定相关的制度,运用合理的法律手段来约束员工的离职行为,使员工流动有法可依,还可保障酒店的利益。管理者还应当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根据社会的发展,调整自己的管理方法,学习其他酒店的经验,尽量做到科学决策、合理分工、有效控制。

  2.2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实施绩效管理

  首先员工的工资能够处于市场经济正常水平,避免他们轻易辞职;其次对于基层服务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分别实行不同的薪酬体系和晋升标准,让员工感受到酒店对他们的鼓励和关怀;最后还可以让员工参与到酒店薪酬的设计当中,集思广益,制定更加切合员工自身发展和需求的薪酬体系。

  2.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员工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根本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酒店还应重视优秀员工和管理者的选拨与培训,尤其是中低层次管理者的选拨与培训。为员工提供适当的教育、培训、轮岗和提升等发展机会,让员工看到未来的美好希望。

  2.4注重酒店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归宿感

  好的酒店文化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聚集优秀人才,减少人员流失。加强酒店文化建设的同时,要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体恤员工生活,让员工感觉酒店就是自己漂泊在外的家,自己的温暖港湾。酒店管理者要经常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情绪,帮助员工,使他们能够以轻松、上进的心态在酒店工作。

  3、结论

  高星级酒店是酒店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军人,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化是整个酒店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高星级酒店既要看到自身相比中低星级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优势,同时在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调整和转型时,也要根据酒店自身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的定位特征,结合所在城市的用工与招聘情况,以人为本,兼顾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协助员工制定职业规划,提升服务质量,实现酒店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8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事业单位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的战略意义。因此,通过利用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全面的提高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从而优化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结构,实现了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此外,由于社会是在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能满于现状,应不断的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以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推动事业单位快速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庞杂,涉及到的人员较多,管理起来难度较大。管理人员只有结合事业单位实际的发展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才能确保人力资源的质量,使事业单位拥有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储备,从而能提高事业单位整体员工的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非常有利。而在本文的研究中,也主要针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重要性

  1.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需求。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需求。事业单位要想获得长远发展,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及社会影响力,必须要拥有一批高质量、高水平、高能力的员工队伍,为事业单位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因此,只有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才能及时的发现人力资源存在着的问题,通过及时的解决,确保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质量,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力,促进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2.是事业单位员工发展的必然需求。

  事业单位员工有着长远的职业规划,同时对自己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需求,只有不断的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才能及时了解事业单位员工职业需求、发展需求,进而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能促进事业单位员工的良好发展,使员工能够获得归属感,提高员工的使命感,进而在自己谋得更好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3.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各行各业员工的努力,其中事业单位的员工更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要想继续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则必须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以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二、影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分析

  1.员工的综合素质。

  员工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质量。由于部分员工的学历较低、专业能力不足、工作经验较少、缺乏创新力及创造力等都会导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质量的下降,甚至是造成人力资源危机,严重的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此外,很多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强化自身的学习,也没有积极的参加各项培训,导致自己的专业素质跟不上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非常不利。

  2.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科学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由于很多的管理人员具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并且能够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现代化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管理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增强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动力。反之,如果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陈旧落后,管理方法不科学,没有对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优化和创新,势必会影响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

  3.薪酬工资待遇。

  员工在事业单位工作中,一方面想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另外一方面对薪酬工资待遇有着较高的需求。如果员工付出的努力与实际的薪酬工资待遇不匹配,将会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会造成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给事业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对员工的薪酬工资待遇进行合理优化,坚持高能力者高工资、高待遇,将优秀的人才留住,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4.考核晋升机制。

  事业单位的员工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职位上的晋升,而员工的晋升需要采用科学的考核机制进行评定,了解员工的努力以及在工作上的成绩。因此,事业单位的考核晋升机制会影响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考核晋升机制完善、先进,能够为努力且为事业单位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提供晋升的机会,如果考核晋升机制不完善,也会导致很多人才被埋没,导致员工不满情绪的出现,影响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质量。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1.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在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工作进行优化,以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质量。首先,应不断的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计划进行更新,尤其是对每个岗位人员数量、岗位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还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空缺数量、岗位变动情况等方面数据的更新,从而满足岗位的发展需求。其次,对于事业单位人才的发展来说,应该提供一个公平的发展平台,根据事业单位人才不同的特点、不同层次等按需设岗、择优聘任、公平竞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有着良好的工作状态。再次,应完善人力资源的发展计划以及维护计划,主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建立并完善人才成长机制,给员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质量,促进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2.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实际上,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科学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由于很多管理人员没有结合事业单位实际的发展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出现诸多的问题,像,优秀人才的流失、人力资源质量的下降等等。因此,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优化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应时刻关注社会的动态以及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强化学习,了解目前社会中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理念,并将其有效的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其次,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与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将计算机技术以及多种智能化技术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并将其应用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能显著的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确保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3.优化薪酬工资待遇政策。

  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会结合事业单位实际的情况制定薪酬工资待遇的政策,但是,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以及员工需求的变化,薪酬工资待遇政策中的很多条款已经与事业单位实际的情况不符,同时也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对事业单位的薪酬工资待遇进行不断的优化,具体的优化措施如下。首先,应对员工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员工对薪酬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要求,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将员工的合理化意见进行有效回收和利用,并且将其融入到事业单位薪酬工资待遇的政策中。其次,由于很多事业单位薪酬工资待遇政策中没有完善的绩效工资政策,无法将员工的创造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因此,应合理的建立绩效工资政策,使员工的工资能够拉开差距,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使其能为事业单位作出更多的贡献,促进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4.优化人力资源考核晋升机制。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考核机制的优化方面,主要应考虑到两点。第一,确保考核的全面性。具体应涉及到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确保考核的全面性,这样才能对事业单位员工实际的工作情况进行科学的认定,从而确保考核的公平。第二,确保考核的连续性。事业单位应结合员工实际的工作情况,制定考核计划,定时、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使其能够成为一种有效运行的机制,确保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考核的有效性。在事业单位晋升机制的优化方面,首先,应为所有员工提供职位晋升的机会,无论是最基层的员工或是中层干部,都应一视同仁,对于高能力、高素质的基层员工应给予发展的机会。同样,针对于一些不求进取、安于现状的中层干部也可以将其调到基层历练。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将所有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出来,而员工要想获得职位的晋升,也会进行更多的努力,从而提高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质量,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对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事业单位实际的发展中,只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不断的优化,才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谋得更多的机会,也才能审时度势,实现事业单位的飞跃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结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优化策略,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质量,这样才能够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宋云霞.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xx(1)

  [2]王语轩.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xx(1)

  [3]王金辉.试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富时代,20xx(S1)

  [4]迟焕兵.如何做好乡镇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J].中外企业家,20xx(27)

  [5]花秀丽,于海霞,邢淑萍,刘晓俊,邢淑萍,刘晓俊.浅析基层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xx(1)

  [6]张永桥,冷少华,李越峰,李峰,栾军,邱名友.浅谈基层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xx(3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9

  1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1.1合作型人才就目前而言,很多项目的完成都是需要合作的。所以,在很多的时候需要利用集体和其他人的力量才能够将自己的能力更好的发挥出来,从而获得成功。在新经济环境中,做好创造、科研以及发明,仅仅依靠自己的能力是很难实现的,必须通过合作,在企业发展中也是如此,这便导致了企业对合作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的迫切。

  1.2个性化人才个性化人才本身便是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创新计划在制定的时候,必然能够将个性化思想体现出来。在工业社会时期,生产是大规模以及标准化的生产,而在新经济时代,生产本身便不是标准化的,甚至可能会出现单件生产。面对这样的环境,那个企业设计的产品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其便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的地位。所以,人才发展一定要和社会需求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人才个性化的一个重要前提。

  1.3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指的是,将多种专业能力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复合也包含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符合。在新经济时代,进行经济创造的时候,很多时候,都需要跨领域,所以,创造仅仅依靠一种技能或者知识是不现实的,必须将多种技能和知识结合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创造的时候也更加的复杂,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

  2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手段

  2.1进行创新文化的营造在新经济时代,时尚和创新是重要的主题,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便必须将创新理念运用进去,进行企业创新文化的营造。企业在进行人才管理的时候,必须将创新放在首要的位置,只有将提高对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并将人才留住才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现在的人才本身的思想便比较开放,头脑也非常的灵活,这些人才本身比较自信,并且流动性也比较的强,企业想要吸引更加出色的人才,便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营造,在进行企业文化营造的时候,应该保证企业文化的创新氛围以及环境的开放性,这样能够帮助员工更好的将其创造性发挥出来,员工的竞争力也会有明显的增加,而那些出色的人才也会更加愿意进入这样的企业。此外,企业还应该进行共同目标的设立,这样能够将人们的奋斗精神更好的激发出来,企业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2.2进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树立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将人放在首要的位置,重视人才的个性发展和长远发展,这样能够更好的将员工本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这样不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企业也会更加的重视自己的员工,真正的信任和依靠自己的员工,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在主体位置,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需要来进行管理活动的开展,将人的创新精神和活力真正的激发出来,帮助员工更加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保证企业目标和管理目标能够真正的实现一致。在进行人才资源管理的时候,应该重视人际关系的营造,只有人际关系真正的和谐,企业的合作氛围才会更加的轻松,这对企业文化意识的培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意识能够帮助员工更好的理解企业目标和价值,从而在工作的过程中真正的实现一致。文化意识达成一致还能够帮助企业在进行人才使用的时候,考虑到员工本身的个性习惯,企业的包容性将会有很大的提升,此外还能够在文化价值观形成的时候,帮助各部门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

  2.3做好柔性化管理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发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而那些才华比较出色的人才,其个性特征比较的明显,在驾驭的时候也比较的困难,这也要求,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必须抛弃以往的管理方式,将共同价值观以及经营理念运用进来,通过共同信念来对人才做好柔性管理,这样能够帮助员工进行和谐氛围的营造,并且,对于出色的人才,企业还可以给其更多授权,让其在工作的'时候,成为真正的主人,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能,将员工本身的创造欲望发挥出来,帮助员工更好的提高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

  2.4将人才和企业的成长结合在一起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也给企业的外部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导致了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所以,在新经济时代,人才往往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比较重视,所以,企业也应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思路的转变,将企业和员工的成长真正的结合在一起,不但让员工和企业一起进行风险的承担,还让员工一起分享成果,帮助人才更好的实现个人的价值:①企业应该满足员工个体成长的需要,给员工更多的机会,让其不断的充实自我;②保证工作的自主性,进行工作环境的建立,让员工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③对于业绩比较出色的员工,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奖励,这样能够真正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结束语

  在新经济时代,人才和企业的发展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必须进行创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尝试和经验的总结,真正的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帮助企业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0

  摘 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是一个公司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一个企业若想在市场经济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就必须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加强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在留住重要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

  人力资源是一个公司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一个企业若想在市场经济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就必须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加强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在留住重要人才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考核方案,建立起完善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以为企业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 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落后,人才被制约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多年来,政府一直在寻找方式以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竞争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与基础,要想提高整个公司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建立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1.2 人力资源的培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员工的素养本应该有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唯有这样,才可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追上经济进步的步伐。但是当前,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与想象中的落差很大,跟不上新时代的新知识,出现知识老化落后的情况;除此之外,我国的科技水平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急需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还是处于供小于求的阶段,出现了严重短缺的情况,除此之外,特别是高新科技方面,我国的高素质人才还与世界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国的企业管理者一方面要重视和关注人才资源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宣传和开发这方面的人才资源。

  2 改善的措施

  2.1 领导应该与时俱进 领导就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人物,是带领整个公司走向辉煌的领军人物。首先,领导应该关注和重视人力资源这个概念,学习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以提高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领导要跟随党的方针,时刻谨记“以人为本”的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勇于摒弃传统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采用新的理念,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学习别的企业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带领整个企业走向新的高度,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2 运用合理的激励管理方法 每个企业都有不一样的员工素质,不一样的人力资源,因此,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鼓励的时候,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别的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常用的激励方法有好多,结果激励、培养激励、良性竞争激励、奖励表扬激励等等这些。

  2.3 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的成长环境对于人才的培养,提高人的自身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许多企业,员工过多,但是我国的顶尖人才资源极度缺乏,同时能力强的管理人才也是严重短缺。在目前这种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短缺会严重阻碍整个企业的飞腾。所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途径就是要加紧关注和重视人才的成长环境,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使员工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接受新的发展形势以及新的发展理念,更重要的'是培养对专业知识有全面掌握的高素质人才。最后还要鼓励真正有才能,有想法的人才勇于表现自我,善于为公司企业出谋划策,这是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最好途径。

  2.4 规划合理制度,留住有用人才 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一个公司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然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合理科学的政策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的动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性。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还要对公司的人力资源有整体上的了解,再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企业的实际目标相结合,在适当的时候合理任用适当的人才,有效提高人才的利用质量和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

  2.5 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公平解决优胜劣汰 经济市场的发展永远是与人才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尤其是一个企业里的高素质人才。企业里员工素质的提升将有助于整个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公司每个阶段对于人才的利用是不同的,包括整个运作过程也是因而不同的。例如:一个公司在想一个极具创意的广告,这时,需要的就不是文文静静的人才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些比较活跃的、平时的创意比较多的员工。因此,一个企业中,要有素质不一样的人才。但为了在企业中杜绝“在其位,不谋其职”的情况,公司一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用人机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理念一直在企业传承下去。另外,在人才选拔之时,企业管理者不能只注重学历,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职位,自身能力,经验,技术水平,还有品格素质等方面的因素,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人才选拔方式上,埋没了千里马。

  3 结语

  通过上述的思考与分析,虽然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比较匮乏,人力资源管理也还存在巨大的漏洞,但我们要坚信,只要采取合理的机制和管理方式,这样的状况就会有所改善。除此之外,要想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企业领导不断加大管理力度,积极寻求合理积极的人才资源管理方法,从而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提升整个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知识素养,以此来提高整个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1

  随着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传统人事管理制度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在建筑行业,国有企业人事管理距离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忽视了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地位。在国有建筑行业,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许多企业实行授权经营、项目承包责任制,企业对下属公司及项目往往未形成统一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仅仅由人事管理部门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进行日常管理,贯彻执行情况往往大打折扣,并未能实现人力资源整合和统一管理的要求。

  2.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落后。国有建筑企业人事管理沿袭长久以来行政管理方式,主要通过计划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人员社会化招聘、薪酬激励制度创新设计、绩效评估管理、人员职业发展培训等方面的管理方法的探索和运用较少,许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技巧,如:性格取向调查、结构化面试、BELBIN团队角色心里测试等,由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员的个人素质、知识面的局限性运用较少,不利于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3.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由于国有建筑企业薪酬缺乏竞争力、管理体制限制和人事管理中人脉关系影响等种种原因,国有建筑企业人才引进的渠道和数量受到极大的限制,通过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筛选”以后仅有极少部分人才能够引进企业。而且即便是人才引进以后,由于个人发展无法与公司的事业发展相结合、发展空间小、企业重视不够等原因,造成人才流失的问题非常突出。

  4.薪酬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建筑企业的薪酬激励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其基本的工资福利制度却较难突破原有体制的轨迹,国有企业对职工提供的工资福利不是作为激励职工的手段,业绩考评也大多情高于法,只要企业有效益,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工资差距不大,无法实现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接轨,工资福利的激励作用非常不明显。

  5.信息化程度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是数据较多、信息量大的一项繁复工作,尤其对大中型国有建筑企业来说,企业管理人员及项目施工人员动辄就是上万人,人员信息和业务之间的信息关联程度也很高,传统报表形式无法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只有通过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才能使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实现动态管理。目前,许多国有建筑企业对人力资源信息化还仅仅停留在计算机固定模块软件、统计表格的应用上,往往认为有了模块软件就等于实现了信息化,对数据库的关联性和统计报表的应用性关注不够,没有持续开发、整合集成的系统性观念。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企业改革逐步深入,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已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有建筑企业在适应市场化改革转型过程中要面临诸多挑战,而人力资源整合和建立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既是其中关键一环,也是实现其他改革目标的助推器之一,故针对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技术,应注重做好以下工作:

  1.深化体制改革,实施人才资源整合。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转变经济体制,实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职业化,是国有建筑企业建立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首要前提。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国有建筑企业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它将企业经营发展整体需要跟人才供求、薪酬激励机制、招聘管理制度、培训发展规划等多方面相结合,从企业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资源整合,对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极其重要。国有建筑企业人才资源整合不仅要从企业内部的人员清查、协调规划、动态管理及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着手,也要与人力资源市场人才供求调研、人才需求计划、竞争性薪酬策划、劳务分包管理等外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相结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系统性。

  2.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体系。随着国有建筑企业的集团化、专业化、多元化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延不断拓宽,客观上需要建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采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人才的培养、引进与使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精心培养与高效使用并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引进、培养人才。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工作,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各工程项目部制定出岗位人员的短期和长期人才培养工作计划,建立和加强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3.强化激励机制、减少人才流失。薪酬管理作为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难题之一,主要的突破点是进行竞争性工资体系设计,体现多劳多得的工资激励计划,合理地拉开员工的收入差距。薪酬管理的要点是在于建立“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绩效考核办法,比如采用目标管理、关键指标考核(KPI)、平衡计分法(BCS)等考核方案。有效减少人才流失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把职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让职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比较具体的了解,协助他们更加准确地评价自己的特性和价值观,合理定位,这对于员工积极发挥个人潜能、减少员工流失率十分有益的。此外形成一套有效的培训制度和鼓励创新的人才机制,也是减少人才流失的有效办法。

  4.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平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在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中,许多企业只是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作为一个信息库,简单进行数据统计管理。在企业OA系统集成管理体系中,如何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平台跟人员数据库、报表系统、自助查询服务模块、考勤、绩效评估等行政管理模块相集成,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数据库管理、自助服务、外协及服务共享,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逐渐从琐碎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人事管理更加快捷和富有效率。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体现,可以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更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国有建筑企业要充分发挥党、群、团组织和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并同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自信心、认同感和自豪感。(本文作者:邹航 单位:成都建工物资有限责任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2

  本文侧重从项目经理层次来论述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项目经理是事务所业务的中坚力量,是质量控制的基础防线。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要维持该层次的稳定,充分发挥每个项目经理的潜力,以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本文拟结合质量控制要素对,项目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做一探讨。

  项目经理的招聘

  (一)外聘项目经理的风险意识

  质量和风险是密不可分的,具体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和风险的判断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尽管目前大部分事务所还是采用制度基础导向的审计方法,而较少采用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但在选择样本时往往不是依据数理基础的抽样公式,而多数依赖项目经理的主观经验判断。这种“随意抽样”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受到项目经理风险意识的影响。在一个运作多年的事务所中,其核心人员在长期合作中对风险意识逐渐形成了一种默认的“风险意识的文化”,而外聘项目经理能否适应这种文化就成为了项目经理招聘环节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了。如果一个项目经理的风险意识与整个所差异太大,那么他要么放弃自己的观点融入到事务所中,要么选择离开,象这样的离职在事务所改制时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在招聘时,事务所应该了解应聘的项目经理的执业经历,如曾经服务的事务所的背景,曾经服务过的客户,离职的原因等,也可以假设情景案例请应聘者进行处理,以观察应聘者在风险控制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意识和态度,作为是否要录用的考虑因素。

  (二)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的关系

  正确处理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的关系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事务所的人才流动性。如果一个职位不能公平地提供给内部的员工,而是一味只向外招聘,会造成同等条件未被提拔的员工的士气低落,甚至导致向外寻求发展的结局。从内部招募员工,可以提高员工的士气和绩效,激发他们的献身精神;兑现事务所关于职业发展和晋升的承诺,使其他员工也增强了信心;内部候选人对事务所认同感较强,定位新岗位时熟悉工作的时间较短;内部招聘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内的人力资源,降低了招聘成本等。而外聘也有很多好处,如可以带来新鲜的思想意识,推动事务所的发展,减少培训的费用,突破所内的“小集团”局面等。综合来看,在内外聘之间取得平衡,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事务所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以下一些措施:

  1、结合职业发展计划,平时对每个员工的可能晋升路径作记录,并提供员工适合的培训,以便确保某个职位出现空缺时随时有后备人员可以填补,而不会影响工作的总体质量。

  2、在职位出现空缺时,先在内部发布公告,告知工作的性质、任职资格、主管的情况、待遇等,使员工有机会表达职位转换的意愿,并通过内部考核和主管推荐等方式考察员工是否适合该岗位。如果内部没有合适的或满意的员工,再向外招聘,并且给内外招聘者公平的竞争机会。

  薪酬福利计划

  但凡有才能的人对于不公平薪酬的容忍度往往很低,而事务所作为一个高素质人才的聚居地,薪酬福利计划就更显得重要。CPA行业是一个工作压力很大的行业,对比之下其薪酬在职场上却未必有很大的竞争力,很多项目经理纷纷转向企业内发展,大多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目前事务所的薪酬计划一般有三种:完全固定不与项目收入挂钩、完全提成与项目收入挂钩以及固定和提成各占不同的比例(其中又分固定占比大些和提成占比大些)。

  1、完全固定的报酬体系。项目经理的报酬只与其级别、工作时间有关,而与所承担的审计项目的收入无关。其优点是消除了项目收入对项目质量的影响,大小项目和无收入的项目都会被业务人员平等地接受,项目经理会专注在项目的品质上,能从技术的观点客观地看待项目,对客户的不合理要求免疫力强些。其缺点是业务人员没有开拓项目的动力,在安排不同规模项目的时间和人员时不能以事务所的收入最大化为目标,会造成时间和人员的浪费。在这种报酬体系下,需要以项目的时间和人员计划管理体系作为配套。如果一个事务所的对外承接业务主要是放在合伙人层次或单独有业务发展部,项目经理只承担很少或完全不承担业务开拓的责任,则“完全固定的报酬体系”是比较适合的。

  2、完全提成的报酬体系。项目经理的报酬中的固定部分非常少,大部分必须来源于所承担的审计项目收入的提成。其优点是可以引导业务人员积极地开拓项目。缺点是项目经理会考虑到业务收入,容易忽视项目的质量。这种报酬体系会导致项目经理的短期行为,伤害了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在采用时必须谨慎。

  3、兼用的报酬体系。一般事务所都会考虑到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采取两者结合的办法,在具体的比例上各事务所根据自己情况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报酬体系的安排受到项目的来源,项目经理的来源和素质,事务所的组织结构和分工等因素的影响。

  薪酬计划除了对项目经理在执行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时有引导作用外,还对项目经理的素质培养有导向作用,偏重“固定报酬”体系的会造成“技术型”的项目经理,而偏重“浮动报酬”体系的会造成“交际型”的项目经理,从而也会影响到项目的质量。为此,事务所可以通过培训等措施培养适合事务所发展需要的具有不同专业胜任能力的项目经理,以弥补薪酬系统对项目经理引导的不足。

  除了薪酬计划之外,福利计划作为重要的补充对降低人才流动性有很重要的作用。从“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获得合理的报酬虽是必不可少,但不是项目经理的唯一需求。福利计划可以使事务所有“人性关怀”的环境,而不是冷冰冰的雇佣关系。人们在满足了“生理的需要”后,安全和社交的需要就浮现出来,而这正是福利计划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业发展计划

  项目经理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安全、交际的需求后,尊重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就越来越明显,而职业发展计划能把项目经理该方面的需求和事务所的质量控制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引导其积极主动地甚至是创造性地管理自己项目的质量。

  (一)职业发展的方向与能力框架

  事务所应该从职位级别的设计上为项目经理提供不同的`发展目标,以适合不同性格偏好的项目经理。如从职位性质分,可以分为“技术型”和“管理型”的职位;从服务对象分,可以分为“内勤”和“外勤”等。职位级别的设计应该考虑事务所未来的长期发展,带有前瞻性,与事务所的总体战略相适应,使每个级别的员工都有向上的目标,上升的空间。

  在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时,必须将员工的个性与其相适宜的工作加以匹配。如技术型的高级经理职位适合较为内向、喜好技术细节、而较不擅长人际交流的项目经理,而管理型的高级经理职位适合较为外向,擅长人际交流和领导控制、而较不喜好技术细节的项目经理。一个发展成功的事务所对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都有需求,这样的职位设计可以使不同风格的人才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当然,这个匹配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事务所对项目经理评价与项目经理自身的认识和评价相结合,是一个相互协调的动态的过程。一旦目标确立后要记录到职业发展管理系统中,事务所要积极为项目经理提供培训、咨询、资源、激励等条件,帮助其向该方向努力,并对其绩效进行考核,定期对职业发展的状况进行评估,在必要时还要调整发展方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

  此外,事务所还应该对每个职位制订胜任能力框架,作为项目经理努力的具体目标。如作为一名“技术型”的高级经理,他的能力框架着重在执业技术方面。每个事务所的实际情况不同,其对职位的胜任能力的要求也会不同,因为这个框架是建立在适应事务所未来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的,要求人才具备适应事务所发展的能力,对于促进整个事务所的素质和质量的提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职业发展的培训

  1、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事务所自身对于执业风险控制和质量控制的理念和制度必须充分地传达给每一个项目经理。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案例分析、讨论会,使得质量的理念深入人心。

  项目经理因为审计报告双重签字制度或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对个人考核关系到个人的利益,会自发地对项目有一个质量或风险度的要求。事务所可以通过培训等手段引导该个体的质量标准观使之与所层面的质量标准一致。在培训时可以以所内客户的案例为蓝本,使项目经理对风险有直观的认识和把握。在案例分析时,事务所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事务所希望项目经理在某些情景下采取的态度和措施传达给项目经理,让其对质量和职业道德的概念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是深入到实务操作中去。

  2、专业胜任能力的培训。在职业发展目标下的专业胜任能力的培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项目经理对培训有自发的要求和期望。事务所应该为项目经理提供相应的高水平高层次的培训,不仅对质量控制有促进作用,对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投入比助理人员层次更多的资源和力量。CPA后续教育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在项目经理层次的培训都应围绕职业发展系统的目标和能力框架的要求。如可以选择高层次的学历进修机会,与同行的人员交换培训计划,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培训机会和研讨会等。

  项目经理很大一部分的经验来自于领导或参与的项目,因此提供他们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项目机会,对他们积累工作经验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合伙人对项目经理层次的人员也应该有意识地进行督导,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项目经理对助理人员的督导和培训也同时可给自身一个培训的机会。为了完成培训工作,他们往往必须收集资料,准备案例,与助理人员交流等等,不仅自己的业务知识会有所提高,在交流中会产生新的灵感或创造性的思维,开拓思路,而且在沟通、人际关系等方面培养了自身的能力。管理一个培训项目和管理一个审计项目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中都贯穿着管理的思想,事务所合伙人或专业标准部等有经验的人士必须对项目经理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支持,使其能通过这样的实际锻炼最大限度地达到培训的目的。

  (三)项目经理的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体系在项目经理的职业发展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没有考评,晋升和激励机制就失去了效用。绩效考评体系必须定位在职业发展体系中,即以激励项目经理为主要目的,而不是纯粹作为年终奖的依据。在考评双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其结果必须对项目经理的未来的工作有指导意义。

  绩效考评体系作为职业发展体系不可分割的部分,对事务所质量控制有重要影响。如通过在考核体系中加入有关质量的考核项目,并记入综合考评分中,与奖励挂钩等措施可以从制度上引导项目经理重视执业质量。与质量有关的指标有工作底稿的质量、报告的返回率、客户的投诉率、重大差错率等,其难点是有很多指标难以量化,属于软性指标,主观性大。事务所可以根据需要结合主客观的指标来设计整个指标体系,质量的指标占总体指标的比例可以反映事务所对质量的重视程度。

  项目经理在具体审计项目中的复核和督导

  项目经理控制外勤的质量,在复核体系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是质量控制的第一道防线。项目经理的复核一般应要求在外勤工作中就要完成,以减少返工的发生,因为发现问题后很可能要增加审计程序或该问题可能影响别的审计程序的执行。项目经理的现场复核与对助理人员的督导是紧密相连的。事务所应该发布相关的指导意见,对项目经理的复核和督导要点进行指导。

  督导应该从审计计划阶段开始。项目经理在审计准备会中,应该提供即将进行的审计项目的性质、范围等。让每一个助理人员了解其工作的内容、原因以及与其他项目组成员工作的关系。在审计外勤阶段,项目经理在分配具体任务时应考虑助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并应该对助理人员进行审计程序细节的指导,保证其理解指导的内容。在助理人员审计的过程中,项目经理应该密切关注其进程,及时对其完成的工作底稿进行复核,解答助理人员的疑问,对他们提供指导和建议。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地解决,指导助理人员应该采取的措施或方法,并向整个审计小组就该问题进行沟通。另外,高级经理或分管项目的合伙人必须对项目经理的督导复核责任进行监督指导,以确保项目经理履行了其责任,达到了质量控制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可以听取项目组成员的相关意见,并对项目经理的责任完成结果作出评价。

  总之,项目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其重点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体现质量控制的思想,营造一个追求质量的氛围,带动和激发项目经理自身对于质量的追求,使其行为符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理念,从而使全所的质量控制系统有效地发挥效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3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企业想要获得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我国大部分石化企业的规模都较大,工作人员众多,这些企业往往都是国家重要的产业支柱。随着企业改革的发展,石化企业也融入到国际市场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油价大幅度波动。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从人力资源的管理入手,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优势,提高企业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企业人才的创造性,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石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石化企业也成为现有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石化企业的发展也日趋复杂,石化企业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必须促进科技的发展,将科技开发不断转化为科技成果。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为人才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吸引和培养各种高层次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但是,我国石化企业人才管理仍停留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不适应现代石化企业技术和人才模式的发展,必须,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更新用人机制,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人才的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石油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2 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1 人才选拔时公平竞争

  石化企业的人才选拔必须始终以“公平竞争、平等择优”的原则上进行,坚持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保证人才在其合适的岗位上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才能。同时,打破各种界限,将空缺岗位的条件和职责等公开,做到平等竞争,保证所选拔的人才都为一流的人才,充分激发人才活力。

  2.2 帮助和促进人才成长

  石化企业要高层次吸收高校毕业生,对人才进行更新,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再造现有人才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和开发,分类管理各项人才,充分发挥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自身优势,提升其能力素质,通过多种型设计的培训和锻炼,促进人才的成长,满足石化企业发展的需要。

  2.3 使用人才时重视人才

  石化企业若想要留住人才,不仅要满足人才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人才的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满足人才的精神需求,也就是在石化企业中,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舒适的工作关系,形成亲和的文化氛围,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从另一个方面为人才的自我实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 优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建议

  3.1 实现人才资源战略规划

  市场经济条件下,石油市场发展变化较大,石化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更新人才管理理念,坚持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在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创新用人制度。企业在进行人才引进后,必须重视对人才能力的开发,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合理开发和使用其能力,提高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要坚持使用和开发并重,除了对每个员工进行绩效考核,还要对其发展目标进行考核,挖掘每个人才的潜能,让每个人才都挥发出最大能力,做出最大成绩。

  3.2 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

  为了促进石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保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石化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培养选拔制度,保证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实现需要制定严格的员工技能等级评定和职称评定的实施细则,在运行时形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机制。综合考虑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和职工评价等因素。由评委进行现场打分,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打造高素质高层次的石化企业人才队伍。

  3.3 加强员工培训管理

  员工培训是优化企业人力资源最基础的工作,主管领导要重视员工培训工作,主导企业内部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考核评估,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政策,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员工的需求,在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性制定培训策略,合理安排培训内容,采用科学的培训方法,做到按需施教,不断提高企业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将脱产培训、在岗培训和网络培训结合起来,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

  3.4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实现激励手段的“多元化”,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在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下,石化企业必须建立系统配套的激励机制,坚持在内部公平、外部竞争的原则上设置科学的薪酬分配体系,兼顾贡献和效益稳定大局,进一步深化薪酬分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同时,在提高基本工资的基础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对一线岗位工资进行一定的倾斜,保证每名员工工资都能在稳中有升,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做到以岗定薪。除此之外,要建立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石化企业内部公平,增加福利制度,建立年金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结束语

  石油石化企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因此,石化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种加工和开采成本、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导致企业必须投入更大的人才和技术,这就需要企业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定出合理科学的人才资源战略规划,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管理和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发挥人才潜力,促进石化企业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4

  长期从事单调的工作会对员工未来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局限性,影响员工的忠诚度,沟通问题石油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往往局限于工作层面,二者之间的谈话内容主要是工作安排和汇报,缺少对于员工生活、家庭的关注。这些缺乏深层次沟通的行为使得管理者的个人魅力不足,让员工缺少归属感,认为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团队缺少凝聚力。

  1.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升迁或降职的依据

  对于石油企业来说,为了应对复杂的市场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必须实施严格的绩效管理,打造一支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团队,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实践中,可以采取的手段主要有:1)将绩效考核体系放在战略的层面去实施,搞活用人机制,使得绩效较差的干部和员工面临职位被取代的风险,从而不断激发其积极性和进取心;2)不断深化公司干部人事制度革新,改善干部管理策略,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

  2.改革薪酬体系

  目前,石油企业的薪酬体系划分过于依据员工的职称、缺乏针对其难度系数和绩效的部分。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应考虑按职务分级定类,业绩兑现奖实施按岗位设定管理难度系数,增加绩效工资的比重;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应从项目组团队层面和个人层面结合,构建适合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量化考核方式,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挥创造性,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来提升整个团队的效率;对于一线操作人员来说,应注重薪酬的公平性,除因季节性需求或临时性需求所招收的临时工以外,其他工人统一薪酬、福利,打破同工不同酬的局面。除此之外,对于业绩出色的管理者和员工,石油企业应考虑赠予一定的股票奖励或期权奖励,鼓励其站在公司拥有者的层面去思考和行动,为公司创造更加优秀的业绩。

  3.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

  企业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的激励方式主要是为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渠道。石油企业应为管理者和员工提供丰富的培训和职务轮换机会,并通过这样的机会对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进行甄别和筛选,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首先,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为员工提供更多深入学习的机会。一方面可以使有才能的上级主管人员和行业内的优秀人才来授课,深入介绍公司的战略目标、远景和愿景,开拓员工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邀请石油大学不同学科的教授为非技术人员进行石油基础知识的系统培训,增进员工对本公司业务的熟悉程度,对自己所从事工作也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其次,石油企业应为员工在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供发展方向。对于石油企业来说,不同的技术岗位之间要求的知识储备、技术水平和思维模式不同,跨度较大,但从技术岗位跨越至管理岗位则跨度较小。因此,企业可以为优秀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岗管理职位,使其通过岗位轮换来增进全局观,保持公司团队的活力。

  4.为员工提供丰富和个性化的非物质激励

  首先,为了客服组织目标与变化的市场形势、工作状况之间的矛盾,管理者要充分授权,可以让员工自己来安排完成目标的时间和方式,并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进行目标调整,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其次,企业可以组建各种兴趣小组或俱乐部,鼓励员工自助开展各种精神娱乐活动,并鼓励员工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争取优秀的成绩;部门内部可以定期组织郊游、聚餐,来增进沟通,提高员工满意度,培养团队精神。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15

  摘要:公平与效率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公平与效率二者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矛盾体,时而对立、时而统一,因此如何才能确保将社会保障机制有效融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企业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等方方面面。文章针对社会保障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从而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提高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社会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影响;有效策略

  目前我国现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端,迫切需要通过不断地改革来完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企业社会保障制度效率与公平二者的统一。公平与效率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课题,二者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国家稳定富强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我国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社会保障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1.1有利于促进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企业员工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化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充分利用社会保障机制并且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对企业员工的选拔和任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企业员工的自身价值。

  1.2有利于推动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

  通过充分利用社会保障机制并且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为企业培训出一批批高素质、专业化、责任心强的企业员工,同时还能形成企业的智囊团,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法发展方案,从而确保企业内部各种制度能够完善和健全,提高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1]。

  1.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我国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才能节约企业劳动力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热情和信心,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企业要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中取得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优化企业内部结构。

  2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项制度都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尤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2.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单一

  我国很有油田企业仍然沿用过去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单纯地认为对员工的管理就是上班不迟到、不早退、能够按时地完成工作进度即可,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往往会制约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与此同时,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很多企业往往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这样不仅会影响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同时还会降低企业员工工作的主动性[2]。

  2.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了人才选拔制度、人才培养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等内容,很多人才选拔制度随意性较大,根据投简历符合的就直接可以进入面试,对于面试者填写的资料没有进行认真的核实,因此往往会出现鱼目混杂的情况,而在面试的环节,还有很多主考官只是注重外观的考核,对员工的实际能力和行为的考核较差,因此导致员工的素质不高。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相关的激励和考核制度,“干好干坏都一个样”,这就会降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同的工资待遇,不同的工作量,导致大量员工跳槽。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认识到了激励制度的重要性,也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是都局限于员工物质层面的`激励和管理,并没有真正做到关爱员工、关心员工,导致员工的自身价值难以实现。

  3利用社会保障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3.1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新的形势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创新企业人力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才能把企业员工放在核心的位置上,从而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结构。

  3.2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只有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吸收到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从而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逐步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中[3]。

  3.3改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

  就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企业经济和城市经济二者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想要建立完全公平的统一模式和统一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能的。改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状况和发展水平,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一方面,企业应该以自身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为突破口,然后建立健全企业医疗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另一方面,企业还要逐渐提高企业社会保障制度水平和质量,增加对企业存在的贫困家庭的社会福利补贴和社会救济,这不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还有利于维护我国企业安定,从根本上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制度、安抚费用等相关内容,真正实现为企业员工谋福利。

  3.4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

  良好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实现公平与效率二者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制度能够顺利实施。要想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一定要发挥其保障的功能,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二者的统一,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关系,推动我国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我国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条件就是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二者的关系,要认识到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不能割裂来看,既不能因为实现公平而忽视效率,也不能盲目地为了提高效率而忽视公平。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能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4]。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这对企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积极意义和作用,通过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等方法,才能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国涛.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利源煤焦集团有限公司,20xx,118(6):118-120.

  [2]郭芳.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xx(4).

  [3]侯培.分析社会保障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河南科技,20xx(11).

  [4]刘江.分析社会保障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20xx(7).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05-20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07-2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提纲范文08-19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05-15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提纲范例08-19

人力资源管理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08-19

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分析论文范文08-1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精选3篇)08-15

数据挖掘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论文范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