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企业管理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企业管理论文1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取得比较大的发展,所以也促使了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其管理水平也上升到了另外一个档次。基于此,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训和建设等是提高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而言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位,必须要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最终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关键词:工商管理培训;加强;提高水平;企业管理
我国的经济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国内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1]。基于此,我国大部分的企业也逐渐转变了管理方面的思想,从经济方面逐渐逐项内部管理方面。企业把培养人才和提高管理水平等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明确好培训目标之后,再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能够确保培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除此之外,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人才基础。总而言之,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地位,需要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2]。
一、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意义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管理能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要提高管理水平,还需要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一个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则是影响企业管理的主要载体,只有不断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作用,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发展[3]。在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企业的竞争也可以说是人才的竞争。想要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必须增强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基于此,企业需要对工商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管理水平和能力,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
2.使得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更具有高效性
企业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对企业的整体进行规划和管理。不管是企业的经营方式,还是企业的整体发展,都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来进行策划和管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才能够在决策过程中不会出现很大的错误。因此,加强工商管理人才的培训,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企业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4]。
3.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呈现国际化发展水平,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那么,也就不难看出,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能够显著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二、企业在培训工商管理人才过程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
企业管理论文2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传统文化至今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学会运用传统文化指导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促进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企业管理 创新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几千年来,经过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共同创造了我们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在这个中西文化不断融合的年代,我们更应该发扬我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应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促进现代企业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中国特色企业管理模式,这样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把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1 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在中国古代管理活动中,儒家思想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儒家思想中强调的以人为本等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巨大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直接目的是得民心而兴国,求稳定而国家安宁,即本固邦宁。在《论语》中,孔子在回答弟子子张的提问时曾说,“惠则足以使人”。这就是在说,给民众以恩惠,就能够很好地役使民众。现代企业管理中也越来越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市场经济要求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把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成长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以员工的利益为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员工个人的充分发展作为企业追求卓越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关心员工的意见,了解员工的心声,才能把员工的个人发展同企业的目标相结合,使员工最大潜能地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从而促使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
2 墨子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当今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哪个企业中拥有的人才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几千年前,墨子就深刻认识到贤能人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认为贤能之士乃“国家之珍,社稷之佐也”,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由此可见,墨子非常注重人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要充分重视人才。企业发展的第一位就是一定要会用人,市场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一定要有“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企业的价值说到底就是人才的价值,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一定要尊重人才,知人善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人才观,广招贤士,举而用之,充分调动人才为企业奉献的热情,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贡献聪明才智。
3 老子和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要遵循企业发展的自身规律,从客观规律出发,实事求是,实现企业的自然和谐与个人自由协调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更要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每个企业经营的目的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企业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损害国家的利益,这样才能使企业在一个稳定的社会大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4 法家思想与现代企业制度
法家思想主张法治,“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主张要严刑厉法,这种法治的思想对今天的企业管理仍有深远影响。一个企业必须有严格的制度,这样才能有章可循,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同时便于上级对下级的有效领导。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一定要有严明的纪律,明确的制度规范,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
5 孟子反对暴政与反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独裁
孟子反对统治者暴政,“暴其民甚,则身弑国灭;不甚,则身危国削。”在一个企业中,如果领导者恃强凌弱,不能注意维护员工的利益,不能为员工考虑,那么员工的注意力就会从努力工作上转移到如何对付领导上,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一定要反对暴政,反对领导者一人独裁,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6 现代企业文化创新
创新发展是兴党兴国的第一要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要求企业必须进行创新。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缺乏核心技术、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加工业大国,由于技术的落后,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消耗,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系列社会问题不断发生。所以,我们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传统文化虽然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积极指导作用,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守旧思想阻碍企业发展,例如,如老子讲无为,孔子讲中庸等。因此,企业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进行文化创新。创新永远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课题,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并不是要摒弃全部传统文化,而是要在传统文化之上进行创新,企业文化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必须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能够走向世界的企业文化也都是建立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并与本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进行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是大有裨益的。学习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管理谋略,对于现代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创新型的社会,企业也必须进行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然而,发展是相对继承而言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就更无所谓创新,我们要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学习西方科学管理制度,把二者融入到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之中,促进现代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君宝.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xx.
[2]李庚其.赢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上海:文淮出版社,20xx.
[3]陈刚.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理论月刊,20xx,(11).
[4]韩雪.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商场现代化,20xx,(28).
[5]李国英.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当代经济,20xx,
企业管理论文3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类型呈现多样化,一些企业发展飞速,有的却发展的十分缓慢,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因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文主要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企业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企业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学科,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有十分大的帮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想要在这竞争中取得胜利,需要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以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把每一个员工都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下文主要讲解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在这个发展快速的社会,一个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可以很好的帮助企业管理职工,把每个职工分配到合理的位置,选出优秀的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企业管理与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1.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很多问题。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会有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每一个企业都是由员工组成,而人力资源管理恰好是将这些员工进行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管理还可以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获取胜利。只有拥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企业,才能发展迅速[3]。由此看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每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不同,也会导致企业之间形成差距。一个企业必须要有适合自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否则的`话必将被市场所淘汰[4]。一个企业必须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深刻的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对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照搬照抄,否则会起到反作用。由此看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占有战略地位,一个企业想要快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必须把人力资源管理摆在战略地位。2.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具体作用(1)有效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员工。企业要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招聘最适合企业的人才,并把这些人才加以培养,分配到最适合他们的职位上[5]。所以说一个企业必须有效的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保证发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力争上游。(2)培训员工,并培养选拔高素质人才企业由员工组成,并且企业中的拔尖人才决定了企业的实力。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选拔出高素质人才,并加以培养,使其更好的为企业工作,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企业的经济竞争力。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设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在灵活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二、在企业中如何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从上文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的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作用呢?在企业进行管理的时候,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做好人力资源的具体规划工作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出每一个员工最大的能力,为企业贡献。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对全体员工进行工作调配规划、培训规划、薪酬规划及晋升规划等。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等[6]。2.做好人力资源人员的日常培训工作企业是有员工所组成的,想要提高企业的实力,就要提高每一个员工的自身素质。如何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呢?培训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选出优秀的拔尖人才进行着重培养,并对于每一个员工进行培养。培养出优秀的、有才华的、自身素质高的员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3.利用绩效考核提高人力资源工作不断提高绩效考核,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对于每一个员工进行客观的评价,把每一个员工的表现记录下来,进行考核。对于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落后的员工进行鼓励和培养。所以说,一个企业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工作,才能保证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不断进步。
三、如何培养高层次的管理型人才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如果向脱颖而出,必须培养出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如何培养处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选择出企业中的优秀人才。(2)加强对这些优秀人才的培养。(3)增加对于优秀员工的福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做到以上三点,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不成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个企业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适合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提高自己的实力、竞争力,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脱颖而出,不被社会所淘汰。
参考文献
[1]洪威.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研究[D].集美大学,20xx.
[2]尹代红.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企业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xx,(5):31-32.
[3]卜凡静.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xx.
[4]梁朝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基于企业人力资源价值提升视角[D].内蒙古财经学院,20xx.
[5]孟庆方.民营中小型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xx.
[6]尚伟.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7):49-51.
企业管理论文4
万科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唯一连续15年实现赢利的地产企业,更值得关注的是,万科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青春期,与那些昙花一现、大起大落的名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探究万科,我们应该深思:是什么引领万科走向成功?
通过本人系统的学习与接触,初步了解了万科集团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深刻的感受到万科集团企业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就个人感受,万科有如下几点是做得非常完善的。
一、完善的企业制度管理体系
万科作为一个大型的跨地区的集团企业,拥有众多的下属企业和员工,那么万科是如何保持对其高效的管理呢?
万科之所以能够实现高效管理,是因为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
万科管理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多年的摸索,并不断的加以创新、实践,同时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系统。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制度管理体系。
1、 制度建设体系
在万科,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要求下级服从上级,但却是所有时候都要求所有人服从制度。
万科的制度建设有两大特色,第一是“规范化”。
万科的内部网站上有一个制度规范库,其制度主要是工作指引型的,告诉职员遇见各种状况应该如何操作,而无须层层请示。
万科规范的制度体系使得万科内部很少出现繁琐的请示汇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
同时职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无须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与上级的沟通上。
万科之所以取得骄人的业绩,有注重品牌建设的因素,也有制度建设规范化的因素。
“流程优先”是万科制度建设的另一大特色。
在制定每一项新制度之前,首先就考虑流程的规范。在流程中充分考虑总部与地区公司、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对接;考虑最直接、有效的渠道,打破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刚性束缚。
万科的`制度建设强调简洁、规范,是中国较早采用ISO9000管理体系的企业。每一项制度首页就是流程图,非常明晰。
各业务指导程序就是工作指引和工作表格,易于执行。
“流程管理”是万科内部管理的一大特色,从合同审批到项目决策,均可按照流程执行。员工有流程作指导,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而不会无所适从。
2、 标准化管理
万科企业管理之所以成功,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实施了标准化管理模式。
万科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以实现工作目标为出发,实施标准化管理。
具体操作模式为:设定工作目标,形成工作网络;工作实施过程中以流程为指导,不受层级和职能的限制,流程规定需要由哪个部门或公司负责就由其完成。在万科的内部管理中,没有“职能型”和“矩阵型”之争,只有流程!强调做流程型企业,强调各职能部门、各层级和各专业线服务于流程。
标准化管理是万科一直提倡的面向市场、以客户为导向、“柔”化组织架构、强调以流程为核心建立工作网络的一种制度实践。
3、内部网系统
万科作为一个大型企业,其高效运转的背后是缘于其建立了一个完备的内部网系统,各公司、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便捷、顺畅。
内部网是万科信息管理的平台,总部和各地区公司均有独立的内部网。内部网涵盖了制度、通知、会议纪要、审批结果、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政策动向、市场动态、企业动态、人事变动、绩效考核、薪金查询、客户投诉、内部论坛等各方面的信息,是万科内部管理信息的重要沟通平台。
集团内各部门都有属于自己的专栏,配有专职的信息管理员,负责将信息进行更新、发布。技术支持则由专门的技术部门进行技术指导。
内部网最大的功能是构建了扁平化的信息反馈体系,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反馈速度迅捷。避免了大集团由于集权管理而产生的信息阻隔;也避免了繁琐的形式化办公弊病。
4、SAP系统
SAP管理系统是万科的又一大管理系统,主要是应用于行政人力
管理方面。
SAP管理系统源自德国,其全称为“系统、应用与数据处理产品”。该系统集成了人事档案、薪金管理、培训管理、绩效考核等众多模块。
目前正在处于运用阶段的有人事档案、薪金管理、绩效考核等模块,管理着万科集团整个的人事资料、每月薪金的计发及绩效考核资料。
其操作模式为:每位入职万科的新员工均通过网络在线的形式将个人资料录入SAP管理系统,经所在公司和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门审核后存档;该员工每月薪酬由系统根据其个人信息自动生成,经审批后统一发放至员工帐户上;绩效考核均采用在线考核形式——上季度末填入本季度工作计划,本季度末进行对照考核,并填入下季度工作计划,循环反复。
SAP系统只是万科几个全国性管理软件系统之一,是万科利用互联网大平台、采用先进管理工具简化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反馈速度的举措之一。
通过SAP系统,万科总部可对各地区任何人的人事档案进行即时查询,对人力资源进行即时管理,随时掌握各地动态,给万科总部对人力资源系统的集权式管理提供了支持,既保证了集权又保证了效率。
5、网络化审批系统
万科的网络化审批系统其实就是将传统的审批程序以网络形式进行,但是较之于传统的方法,效率更快,反馈更及时。
内部审批系统是通过管理软件将审批流程进行标准格式化,依托万科的内部网进行签呈和报告的传递,审批效率大幅度提高。
申请职员进入内部网后,点击进入审批系统,录入相关信息,添加所有后续审批人,将审批信息发出。之后,审批提示信息会自动逐级传递到各审批人的邮箱,要求审批。申请职员在此期间可随时通过内部网查询审批的进度,各审批人员也可随时查询其他人的意见。待最终审批通过后,申请职员即可通过打印审批信息,直接办理相关事宜,无需上下级的公文传递和传真往来。
网络化的审批系统具体体现了万科流程管理和信息管理的两大优势。
6、邮件系统
邮件系统是万科集团实现网络办公的主要工具。
万科每位新职员正式入职后,就会得到一本工作手册,通过手册上面的指引,进入万科的内部网,拥有一个缀有自己姓名的内部邮箱,凭此可以进入内部网和邮件系统。
职员可以通过可以邮箱,随时浏览公司各种咨讯和发布各种咨讯,进行与同事之间的沟通。
万科的邮件系统是采用MICROSOFT OUTLOOK软件,注重其实用和简便功能。可以利用邮箱发布各类信息,也可以利用接受各种工作简报。
万科根据职员的级别和专业的不同,对总部及下属子公司所有人员进行了邮件群组分类,既方便了管理,又保证了信息能及时传送到特定的邮箱里。
通过邮件系统,万科总部各种指令的传达减少了中间环节,直接传递到指定员工的信箱,无需进行层层传达。可以确保所有的信息和指令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准确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个指定员工。
与其他的网上办公系统相比,通过邮件系统进行信息传递,其准确性和时效性能够得到保证。
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万科最早的员工也许不记得职员手册的样子,但一定记得扉页上的一句话:人才是理性的河,哪里有谷地,就向哪里流!
由此可见万科对于人才的重视。在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中,万科宣称人力资源回报和股东资本回报并重。而且万科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中一直在地产行业之中保持着领先的优势。
那么万科的人力资源有哪些可取之处呢?综合如下:
1、 垂直管理体系
万科的人事管理实行垂直管理,人资系统由总部控制,在各地区公司经营管理中相当强势。人资系统甚至对于新项目取舍拥有“一票否决权”。
地区公司部门(职能部门和项目部)副经理级(含)以上人员的任命权和薪资核定权由总部控制,任命书均由总经理签发。
地区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财务总监)、总办(行政与人资)负责人一般由总部外派,财务负责人同时控制财务部和成本管理部。
2、任人惟贤的招募制度
在万科的企业文化中,有一点便是“人才是资本”,因此万科一直把人才招募作为企业一个重要工作。
万科有一个举荐制度,就是鼓励企业员工积极推荐优秀的人才加入团队。
同时,万科也注意从其他渠道招募人才。继“海盗行动”、“慧眼行动”之后,万科集团更是提出了“社会精英计划”,将目光瞄准了跨国公司的中国区高管。
正是有了任人惟贤的人才招募制度,因此万科企业可谓是精英云集。也正是由于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万科才可以在业界保持如此之强的竞争力。
3、独到的人力培养规划
在基层员工的招募上,与普通企业招收员工时强调经验不同,万科更青睐于高素质的应届毕业生。
每年万科都要从各院校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一批新职员,并冠以“新动力”称号,并加上年份予以区分,如20xx年入职的新职员,则被冠以20xx新动力的称号。
万科的“新动力”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材,其工作激情和良好的纪律性成为万科发展的润滑剂。
新职员入职后,统一安排到万科总部去进行培训,为期3个月,主要课程为熟悉集团管理运作的模式。
同时万科还为这些新职员制定了系统的培训和选拔计划,对于表现突出的新职员进行提拔使用,目前万科的不少中层骨干都是由“新动力”成长起来的。
三、学习与发展
人的价值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自我价值,指薪酬、福利;二是超我价值,指学习与晋升的机会。万科在职员的学习和发展方面,的确有独到的地方。
1、双向交流
无论是集团总部还是下面子公司的职员,都有可能被安排到其他地方去进行学习锻炼和参与实际工作。也有可能被安排去其他地方去传递先进的技术与知识。
双向交流主要为达到以下两个目的:
⑴、 强化业务。如总部人事专员可以为强化某个新公司的人员培训而到该公司交流数月;总部的设计人员为贯彻某个项目的规划实施而到该公司交流一段时间。
⑵、资源共享。如某些专业技能突出的公司的部门人员可到该项技术较欠缺的公司进行交流一段时间,以提升该公司人员专业技能;也可以是某些专业技能薄弱的公司的部门人员到该项技术较成熟的公司进行培训学习一段时间。
这种可以由公司指派,也可以由员工自己提出。双向交流制度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加强了集团范围内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了企业职员业务能力的共同提升。
2、专门课程培训
万科总部每年都要不定期的对集团内所有的中层管理者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
培训的主要分为两种: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
内部培训由集团内部组织,聘请专家进行培训;
外部培训则由专门的培训、教育机构举办的各种课程。
此外,职员个人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参加外部专门机构的上岗培训、职称及资格证书考试、攻读学位,可在结业后向公司申请一定金额的进修资助,以鼓励个人进修。
通过规范的专业培训,提高职员的工作能力,让其随时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不至于为时代淘汰。
3、网络培训平台
万科设有网络培训平台,职员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研习各项课程。
万科的网络培训平台分为几个大方面,有专业讲解、资料库等体系。由万科的专业负责人、高管通过网络进行培训。
如“课程体系”方面,就是针对不同职务的员工设有“新职员课程体系”、“职员提升计划课程体系”、“新经理培训课程体系”和“资深经理培训课程体系”。其中就由万科集团高管来担任“资深经理培训课程体系”的讲师。
通过万科网络培训平台,可以让职员随心所欲的学习自己需要强化的知识,同时通过网络培训平台,又强化了万科内部的信息化建设。
4、在职辅导
从集团总部和各子公司基层人员中挖掘有潜质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在职辅导,提升他们个人能力,为万科发展战略的实施储备人才。
在职辅导是上司和资深同事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分配工作、评价考核业绩、推进工作改善、帮助解决问题等途径,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帮助,使得职员增加了实战能力。
5、外出考察
万科经常组织管理人员、专业人员、表现突出的职员前往国内外进行考察学习。
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又可以视为一种福利和激励。
6、晋升制度
万科为职员提供两条职业发展道路供其选择,一条是专业道路,一条是职务道路,让职员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进行选择,并为之提供相应之帮助。
另外万科值得称道的一点,就是提前为职员设定了晋升标准。当出现职位空缺时,符合设定标准的人员优先获得的权利。
万科的企业成功并不仅仅建立在这几个方面,还有很多方面。如企业战略规划、品牌建设、工程建设、成本考核、客户服务、绩效考核等很多体系。
而且万科的体系也是不断摸索中完善的,即使是取得成功的今天,万科仍在不段的改进。
结束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管理建设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同时还要注意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能够盲目照搬照套。
企业管理论文5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发展,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论文简述了财务共享服务的价值和重要性,对企业开展财务共享服务的效果进行分析,指出了有效开展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要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合理路径。旨在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对财务共享服务要素进行分析,为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提供方案参考。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企业管理;市场竞争
1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新兴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财务和经济项目的业务流程进行综合评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标准化,进而优化会计业务流程,应对企业税务管理风险,提升企业综合经营水平。随着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促使企业保持着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并不断进行管理模式上的调节和转变,以提升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由于财务共享服务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和抗风险能力,自这一理念提出以来就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高度重视。因此,通过研究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价值与基本要素,能够更好地推动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中普及,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财务共享服务的价值和重要性
2.1财务共享服务能够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与决策部署的关键,企业需要通过专业、完备的财务管理体系获取企业经营情况,使决策层能够对企业发展规划保持正确且清醒的认识,才能有效推动企业展开财务共享服务,提升企业经营的有效性。实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能够有效优化企业的经济业务,精细化财务管理流程,进而起到财务管理质量的作用。通过实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企业的会计和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将日常业务中大量的机械性账目进行简化,进而起到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作用,同时强化企业管理的精准度。无论是大型企业或是中小企业,其企业管理的背后都需要决策和管理人员保持敏感性和先进性,进而需要对传统的财务管理和内控管理制度进行转型,而财务共享服务的出现,恰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转型的契机,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价值[1]。
2.2财务共享服务能够优化会计业务,提升综合竞争力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由于业务模式得到优化,因此管理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通过整合内部资源,财务管理和经济业务将更加标准化,有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内耗,能够更好地帮助实现企业价值。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由于参与生产和管理的团队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成为了一大难题,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平台架构的企业内控管理机制中,原有的粗放化经济业务开始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由于分工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也更加协调,为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外,在“流水线”和工厂化运营的模式下,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对财务的集中控制,企业的经营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2]。
3企业开展财务共享服务的积极作用
3.1财务共享服务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调度
企业发展有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区别,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的中长期目标规划将更加契合行业发展轨道。我们以A公司为例,A企业在20xx年上市后,通过多轮融资,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为保障对各个子公司的有效控制,该企业开始着手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平台,在企业正式开展财务共享服务后,各个子公司可以通过信息交互平台交换财务账目信息,极大程度上为财务管理人员分担了工作压力,使财务管理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可以应用到核心业务的管理中,并且有助于进行管理控制活动,更好地进行价值创造,保障了资源的合理调度[3]。
3.2财务共享服务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构建对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岗位职能的变化,在全新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模式下,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经济活动都面临着新一轮的转型,这促使企业自下而上地开始重新规划业务人员和管理团队的建设,而跨部门跨平台的资源共享,也促使企业对各种财务数据进行新一轮的对标和整合,客观上能够提升整个企业的会计服务水平。在正式应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后,各事业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信息得以流通,进而实现了财务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对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4]。
4财务共享服务可能的负面影响
首先,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是一项长期性的过程,由于强调决策层对各部门或子公司的有效控制,进而对企业财务提出了标准化需求,但企业经济业务的标准化在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限制了各岗位和部门的个性化建设,例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于依赖ERP系统,资产管理过于依赖ABM等。财务共享服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企业自由化发展的宗旨,不一定能够适应各部门的实际管理需求,因此财务共享服务在落实时要慎重考虑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其次,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构建对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一定要求,提高了企业运营维护成本,加上有时需要外雇团队进行系统维护升级,因此对企业的管理负担会造成一定压力。最后,财务机构搭建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本质上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转型的过程,部分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对转型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企业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融合,企业业务遭遇瓶颈,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5]。
5构建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注意事项
5.1统一标准流程
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第一要素就是标准化,可以说共享服务平台的标准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平台的建设水平,因此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财务共享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共享服务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需求与行业现状,做好管理体系改革的风险预案,提升企业管理抗风险能力,做好业务流程的优化,提升平台建设标准化水平[6]。
5.2加强专业培训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项组织机构,本质上属于企业内部服务型组织,虽然具有一定的权限和独立性,但整体上依然受到财务管理部门的约束和指导。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渠道保持各部门和子公司之间的沟通与连接,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服务中心的架构和建设是全新的产物,这要求平台建设团队和管理服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管理模式的转变。企业应当构建科学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使企业的培训能够符合发展规划,使业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够符合平台的建设需求。
6有效开展财务共享服务的合理路径
6.1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共享服务是企业为更好地推动企业建设服务而构建的组织平台,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先要条件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迎来的是企业管理架构的转变,因此管理模式的突然变化可能企业一时难以适应,并且对员工的思想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到平台建设,使企业转型陷入僵局。因此,企业要未雨绸缪,提前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进行试点性的运营,使企业能够有效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同时也是构建标准化和专业化管理平台的基本需求[7]。
6.2优化评估机制
前文提到,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企业的个性化管理会造成一定冲击,为避免开展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做好对企业个性需求的信息整合与评估至关重要。出于精细化管理的基本需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将各个子公司及财务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运用标准化管理理念对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因此在进行程序开发前,做好财务管理资源的整合和成本效益的集中调节至关重要,为保障企业集团化和企业化的整体利益,做好管理程序的整合和控制并体现对共性开发的理念,才能够实现企业服务和资源上的共享。此外,做好信息服务共享中心业务团队的建设也十分关键,由于信息设备和资源全部采用新编制,原有的财务管理人员难以保障对信息化渠道的有效认识,因此企业务必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保持对信息设备的良好熟练度和可操控性,更好地开展信息共享服务。
7结论
综上所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组织,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综合竞争力,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优化企业服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想要有效推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需要企业在保持高度市场敏感性的基础上,积极优化服务标准,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技术的整合与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望本文研究内容得到相关企业及研究人员的重视,做好财务管理体制的优化工作及相关技术和管理团队建设,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提升企业综合经营水平[8]。
【参考文献】
【1】吴晓晨.财务共享服务与企业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xx,15(11):173-173.
【2】吕丽容.大数据时代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xx,18(24):138-138.
【3】张丽哲.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xx,21(25):185-186.
【4】郭高路.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风险与控制研究[J].新经济,20xx,18(29):146-146.
【5】唐爽,乔德新,朱玉立,等.以集中报销平台为支撑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19(21):153-156.
【6】张立伟.施工企业管理中财务共享服务应用问题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xx,28(21):10050-10051.
【7】李雨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版),20xx,18(21):00036-00036.
【8】张凤林.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分析研究[J].财经界,20xx,15(11):20500-20505.
企业管理论文6
摘要:
茶叶企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内部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茶企的管理模式变革与完善显得更加重要。为了进一步促进茶企稳定发展,提升其经济效益,相关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电子商务特点,同时积极进行管理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如此才能够为企业建设与稳定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关键词:
电子商务;茶叶企业管理模式;变革
引言
电子商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领域普及之释然,在这样的背景下,茶企内部必须要进行管理模式的革新,这是为了使企业能够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更好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企业管理者应该将其作为工作重点,积极进行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完善,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出电子商务的作用,使其为企业稳定、高效运营提供支持。
1、中小型茶叶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背景分析
在我国互联网信息科技力量不断发展的形势之下,互联网营销、电子营销已经是我国产业最为重要的销售途径和方法之一,作为传统产业的代表之一的茶叶产业,也只有充分运用好电子商务这一路径,才能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市场。
互联网元素是目前我国发展现阶段最为重要和内容最为丰富的元素,切实运用好互联网销售的渠道,才能保证茶叶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目前众多的茶叶企业尽管拥有优质的产品,但没有较好地运用互联网营销的这一模式,导致企业转型不利,经济效益也每况愈下。之所以互联网营销目前成为我国销售的主流,其原因在于互联网的模式目前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为主要的消费模式与习惯,在互联网媒介的辅助之下,消费者能够花更少的时间挑选到最为合适的商品,达到更为快捷、便利的消费目的。作为传统产业之一的茶叶企业,目前正是茶叶企业做好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通过良好的电子商务模式,能够更好助力其完成调整作业,最大程度上利用好有限的资源。同时,电子商务的模式,也给予茶叶企业在经营决策上更多的意见与帮助,帮助其更好发展。
因此,茶叶企业应当将电子商务模式的决策工作作为所有工作的重点,将以传统营销模式作为重点的转移至电子商务模式成为中心。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不能盲目进行转向和调整,必须充分考量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特点后,做出有针对性地电子商务转型工作,以求更为快速、高效地完成转型作业。针对绝大部分的茶叶企业而言,尽管其现在拥有较好地市场机遇以及市场需求,但是茶叶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尤其是部分家族式的茶叶企业存在明显的营销能力薄弱的问题,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在电子商务模式转型的过程中遇到诸多的困难与不足。所以,对茶叶企业而言,目前的互联网市场开放不仅是机遇,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如何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丰富自己的营销手段以及理念,值得每一个茶叶企业进行思考与分析。
换言之,只有紧抓市场动态和社会形势,才能保证茶叶产业这一传统产业能够站稳脚跟,在全新的时代挑战中迸发自己的力量,助力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中小型茶叶企业决策优化机制建设的具体要求
任何的模式创新以及调整,都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元素的架构,茶叶企业想要完成电子商务的专业也不例外,所以茶叶企业需要就物流作业、客户服务作业等做出全新的调整和创新。
所以,这也会对所有的茶叶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目前市场的调整和转型,将会被整个产业所淘汰,即使拥有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也会苦于无法向社会输出而导致整个企业的失败。虽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子信息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十分迅猛,产业速度也相对较快,但企业也不能盲目进行电子商务模式的转型。任何一个企业在其运营的过程中都有着自身的特色以及内容,只有充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才能发展的更好。不仅要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模式转型的时候,还要充分衡量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及产业需求,从而制定出最为高效、经济效益最好的转型方案,力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的转型调整不能主次颠倒,还是要将茶叶企业的内容以及产品服务优化,再考量电子商务模式的调整与优化。然而,作为传统企业的茶叶企业,尤其是部分规模相对较小的家族式茶叶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所必需面临的重要问题即为,了解到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力量,是对企业产生冲击还是发展过程中转折关键点。只有充分了解到上述问题和概念后,茶叶企业才能更好完成转型任务。就茶叶企业而言,部分企业往往是直接经由个体户完成经营,受限于其文化水平以及素质能力的限制,往往其营销理念不够完善。
而为了更好完成转型的调整任务,茶叶企业就必须更为多元化的进行考量和分析,以求进一步丰富自身的经营内容和分析,切实搞好学习工作,以更为积极主动地态势投身到电子商务的`转型工作之中,获得更好的进步。
3、电商模式背景下中小型茶叶企业的经营机制
在茶叶企业进行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项要点工作。
首先,任何电子商务平台的第一要义都要安全,所以在平台的设置工作中要做好安全处理,针对不同的身份的访问者,即管理人员和消费者,需要使用不同的模板以及安全系统,不仅更为高效完成工作,还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就茶叶企业的工作人员而言,其模板的主要价值在于管理工作,能够将产品、服务、消费者信息等关键内容更好管理,尤其是对订单的跟进处理,能够更为便捷高效地进行操作,从而完善电子商务网站的使用。针对电子模式下的茶叶企业平台而言,消费者登录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而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模式将用户分为两类,即普通的浏览用户以及消费者用户。
所以,根据其需求的不同,能够在平台上拥有的操作权限也有较大的区分。针对所有的用户,企业都需要开放浏览和查找的功能,并能够完成不同产品的互相比对工作。当用户确认自身较为认可的产品后,可将其统一进行规整处理最后完成购买的需求。而上述工作则需要完善的个人用户信息的支持,才能更好加以完成。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科技力量的不断深入发展,用户和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需求和功能要求也更趋于多元化。所以,对茶叶企业而言,仅仅完成电子商务的制作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了解到目前的市场动态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更好有针对性地出台营销方法,驱动更多的消费者进行购物。首先,针对茶叶企业的特点而言,必须认清自身经营过程中的特色以及定位,从而更好融入整个社会动向以及市场需求,最大化发挥茶叶企业尤其是中小型茶叶企业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卖点,进一步拓宽自身的市场。随着我国的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已经相对较为成熟和稳定,然而众多茶叶企业仍然由于自身的限制,导致了其融入市场的效果较差。所以,茶叶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决策和改善。其次,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的茶叶企业在电商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能够有更多元化的选择和途径。
所以,企业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运营特色和实际情况,做好市场的了解和分析,选择更多的途径进入市场完成相关的工作。在电子商务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即为自身的品牌效益,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能力以及效益。因此,即使是相对较小的茶叶企业,也要在发展过程中抓住自己的定位,完成良好的品牌建设工作,达到长远发展的经济效益。最后,电商化模式与传统的茶叶营销市场具有较大的区分,其中最为显著地一点即为传统的营销模式商家作为主导,提供的内容相对较为有限。而在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者能够选择的内容更多,购买行为完全经由消费者作为主导。所以,茶叶企业应当摒弃以往一成不变的固化思想,定期做好数据的筛选以及整理工作,了解到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后,做出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消费者的需求也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运营策略和营销方法,企业应当进行专项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更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完善自身的经营思路,提升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掌控力。
4、结束语
电子商务为茶企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改变了茶企工作方式与销售模式,这大大提升了茶叶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制造了极为丰富的经济效益。
企业管理论文7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需要结合新技术、新思路进行创新和突破。本文就互联网时代里企业管理出现的问题做出了概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
一、背景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诸多企业以及行业带来了新的气息以及新的发展,促使许多企业改变发展模式,拓宽发展路径,更多地使用虚拟化平台以及更为先进的设备。互联网给企业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传统的资料档案整理方式得到了转变,由纸质变为电子档,既能缩小存档空间,又能更加方便地归档分类整理;其次互联网给企业的宣传方式以及业务开展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时间地点不再是约束业务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有了互联网可以给企业以及客户解决诸多这方面的问题,可以方便二者之间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以及业务办理。但是,在互联网带来这么多便利以及好处时,互联网的到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企业若是不能迅速调整战略跟上时代,适应互联网这种快速发展的潮流,便会被时代所淘汰,被市场所淹没;其次,企业若是不能解决因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管理问题,企业也势必不能正常运行。因此,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必须适应互联网并且创新自己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问题
1.企业管理模式落后
中国企业的发展相对西方国家来说比较晚,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基本是从西方国家引进,但是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即使是西方国家也处在摸索的阶段,并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可以给我国借鉴使用,因此旧有的管理模式不可避免的会给企业带来各方面的问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用户可以更为方便地联系企业以及散播对企业的印象,对于企业来说顾客是第一位,顾客的评价非常重要,因此企业要做的便是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改变旧有的以自我为中心,而应该追求多样化以及人性化发展,以用户为中心。再加上互联网带来了信息的透明化以及信息的迅速传播,如果仍旧采用旧有的传统管理模式,根本无法跟上节奏,抓住客户的心理。可见新时代的到来迫切要求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的人才也亟需吸收新知识。
2.网络品牌管理落后
由于网络的信息包含量巨大,网络的开发又吸引了太多的投机者,很多企业都开始在网上注册商标,成立自己的品牌,经营业务赢取利益。但是,互联网的发展时间较短,带来的冲击又大,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以及一些空白的地方,如此多的企业竞相注册,势必会引起品牌重合,信息泄露等诸多问题,使企业蒙受损失。还有些企业还不太了解企业的信息保护措施,在遇到问题时只能自己顶包,不知道诉求的方式。
3.企业数字化投入问题
互联网的时代是一个便捷的时代,是一个数字化时代,给企业带来很多商机。很多企业都选择互联网来进行品牌推广,以吸引更多的用户。但是,互联网的信息多量化带来的一个问题便是信息嘈杂化,用户并不能一眼便看到所有的信息,只有那些别树一帜吸引眼球的东西才能引起用户的关注,这就意味着企业在网络上的`投入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报酬,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三、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的相应措施
互联网给企业带来了突破性的冲击,给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但是又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企业及时进行创新管理,跟上互联网的节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企业在创新管理时,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现企业的深入改革。
1.创新企业管理模式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着互联网时代里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在加速转变,互联网带给企业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应该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改变生产管、业务管理的模式,将互联网与企业的管理结合起来。并且,为了进一步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的信誉以及名声,企业应该建立创新小组,提高科研能力,创新产品,更快地响应市场的信息。其次,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引进像微博等社交平台,一方面给员工提供新的管理模式以及交流途径,一方面又能供客户提供反馈信息或者给客户提供需了解的资料,使得企业更加具备开放性和包容性。
2.加强网络品牌管理意识
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的欠缺,是网络品牌管理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应该注重品牌保护以及品牌管理,形成正确的品牌意识,遵守先注册先得的规律,并且企业可以通过将企业相关网址纳入保护范围来进行品牌的全面保护。
3.注重数字化营销手段
数字营销是在互联网给企业带来的商机下,企业创建的一种新型营销模式,是指通过网络以及通信技术来实现营销。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一方面要更加注重与客户的长期关系维持。因为互联网的便利,使得客户与商家联系更为便捷,不受时间空间所限制,因此保持长期客户与商家之间的关系对于商家来说也是一个营销的手段。并且当客户对企业形成优良的印象时,自然会成为产品的推荐者,为企业带来后续的商机。可以说,数字化营销应该是企业所重点关注研究的对象,企业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互联网诸多信息中的佼佼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事物发展都尤为迅速,企业管理要跟随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就需要解决尚存的一些问题,结合企业的创新管理模式,把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互联网作为一个品牌进行管理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中健康持续的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芳.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品牌,20xx(,4):83-84.
[2]佘丛国.“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J].通信企业管理,20xx(,8):28-29.
[3]赵奇,武侠.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企业研究,20xx,(22):78-80.
企业管理论文8
[摘 要]负激励是企业管理中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本文阐述了负激励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分析了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和恰当运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企业管理 负激励 应用
激励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学中激励是指主管人员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企业效益的高低与员工的努力程度是成正比的,为了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绩效,就需要利用一切激励因素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绩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工作目标得以实现,这就需要各种有效的激励。本文主要谈谈负激励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一、负激励的含义
从性质上来划分,激励机制包括正激励(奖赏性激励)和负激励(惩罚性激励)两种。负激励与正激励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新行为主义学派“行为定向”的激励理论中,也称正强化与负强化。正激励是指用对员工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支持、鼓励和奖励等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这种行为能够更加巩固和加强,并持续有效的进行下去,以满足个人需要,实现组织目标。负激励是对个体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给予否定、制止和惩罚,使之弱化和消失,使个体积极性朝着有利于个体需要满足和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转移、发展。它是通过对人的错误动机和错误行为进行压抑和制止,促使其幡然悔悟,改弦更张,对不好的事物进行反方向激励的方法。为了激励员工,一些公司、企业多是“正负兼施”。
二、负激励理论
正、负激励存在的共同基础是行为修正理论,认为人的动机可以通过刺激被激发出来。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会因外部环境刺激的变化而进行调节,也就是说刺激可以改变行为。积极行为发生后如果立即用物质或精神的激励(即正激励)来肯定这种行为,积极行为就会感到有益而增加这种行为的频率;相反,消极行为发生后,给予某些人不喜欢的对待或者取消某些喜爱的东西(即负激励),消极行为就会感到危险而减少频次,甚至消失。而且员工会根据自身情况对激励因素做出不同的选择,因此组织无论采用哪一种激励方式(正向或负向)都必须充分考虑员工主观选择性的不同情况,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激励效果。
三、负激励的作用
(一)负激励是控制员工行为的“警戒线”
企业一般都设有日常的行为准则、管理制度等,违反了这个准则、制度就会受到一定的制裁。负激励的手段和措施在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制度中都会有体现。负激励作为一条“警戒线”,能起到控制员工行为的作用。
任何一个新员工进入企业,都要先学习企业有关的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等,明确在企业中什么是不被允许的、什么是被禁止的,以及违反规则的后果。例如,在制度中规定“上班迟到或早退一次处罚50元”,则所有的员工都知道上班不能迟到早退,否则将会被处罚(已请假的除外)。正常情况下,员工都会按时上下班。管理者应用了负激励的约束机制,就管住了整个企业的劳动纪律,可见这条“警戒线”多么重要
(二)负激励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负激励制度是约束员工行为的“警戒线”,但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会自觉地遵守,总会有一两个人由于不重视或者由于意外而触犯了规则。当这些员工逾越这条“警戒线”时,将会得到相应的处罚。而这种处罚是强制性的,并且常常予以公告,可以起到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作用。例如,有人上班迟到,企业当月即对此人执行处罚50元并予以公告。这样就会使员工意识到,这种负激励的手段不是摆设,是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的,可以使员工真正接受企业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制度规则产生真正的敬意和严肃态度。在潜移默化下,员工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种负激励制度的约束,从而使员工提高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和管理,维护企业的劳动纪律。
(三)负激励具有对行为的矫正和教育作用
运用负激励不仅可以限制错误的不良动机和行为,而且可以达到改造动机,修正行为,最终起到矫正和教育的作用。由于负激励意味着惩罚,意味着要接受多重打击(物质损失、精神损失、名誉损失),这就会使每个人深刻理解遭受惩罚的痛苦,更加重视负激励的规则,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去触犯。企业正是通过负激励的方式,使员工从心理上产生影响进而达到影响其行为的目的。比如迟到的是一个管理干部,被处罚50元并公告,就会很担心员工对他的认识改变,对他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同时也会促进其本人和其他员工自觉遵守企业各项制度和行为准则。负激励只是对少数触碰“警戒线”的人的处罚,目的是使大多数人遵守企业的“游戏规则”,可以促使行为加速改进,其达到的激励效果有时甚至可以超过正面强化的作用。
曾有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当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职务能上不能下、工资能增不能减,年度考核只有优秀、称职,没有或极少数不称职”等诸多现象的产生,源于没有负激励制度或有负激励制度但没有很好地执行造成的。负激励措施或手段都是为规范员工行为、为企业管理行为服务的,如果没有这些负激励的措施,或者有了负激励的措施却没有认真地去落实,对员工的'错误行为放任自流,最终会导致整个企业缺乏激情与活力,扼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想而知一个企业将会是怎样的命运。
四、负激励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负激励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合理地使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负激励在执行时也不同于正激励,正激励通常偏向于“锦上添花”,有少许偏差,员工不会太在意;但是负激励则不同,一旦产生偏差,员工就会斤斤计较,严重的还会导致企业管理者的权威受损,甚至导致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负激励的执行难度大,必须更为准确和适当,否则将产生负效应,因此负激励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负激励一定要公平、公正
激励的公正性至关重要,领导稍有偏心,员工都会敏锐地感觉到,引起议论和抵触情绪,这可能使公司前期的激励措施前功尽弃。负激励公平要求企业遵循社会的公平规范,或员工普遍接受的负激励措施,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人而异。例如一个员工迟到,决不能因为该员工是某领导的家人,抑或是和自己关系很铁的朋友而放弃对其的处罚,否则企业所有的制度将会流于形式,管理必然陷入混乱状态。
创造一个公正、公平的激励机制,让员工有一种信赖感,觉得对任何一个人的负激励都是合乎情理的、公正的,员工们才会接受这种负激励。公平、公正体现在365天如一日,一次的宽容、一次不按制度办事、对一个人的例外,都会造成1>365的后果。同时负激励措施的实施过程一定要做到公开化和民主化,对每一次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都应及时地给予处罚。
(二)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管理者一旦违反了制度,也和普通员工一样要受到处罚。而且在员工受到处罚的时候,管理者也要负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受到相应的处罚,让员工心服口服。比如在电力行业,日常管理中采用《月度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违章记分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对员工的行为做了详细的界定,绝大多数是负激励的措施。其中有一部分是下一级员工受到处罚,上级管理者要受到一定的连带处罚。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两个办法是行之有效的。
(三)正确把握负激励的力度和尺度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表明,负激励会给员工造成不安全感,同时还可能造成员工与上司的关系紧张,同事间关系复杂,更严重的甚至会破坏企业的凝聚力。
因此负激励的运用一定要注意把握一个“度”,过于严厉的负激励措施容易伤害员工的感情,使员工整天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一不留神就会触碰到“高压线”,容易抹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甚至会使员工远离该企业;负激励措施过轻,处罚与不处罚差不多,又会使员工不当回事,起不到震慑作用,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对于销售人员的考核,业务量的设置一定要准确适当。通常情况下,设置的量要使大多数人通过努力都能完成,如果业务量过大、要求过高,一旦未完成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罚,那么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将大大受挫,很可能造成销售人员的跳槽或转岗。
(四)负激励的应用要注意方式、方法
负激励机制的作用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关键在于运用得是否得当。企业在实施负激励措施时应该区分情况和对象,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
管理者要注意选择最能对激励对象起作用的那一时刻,选在对激励对象起有效作用的地点,并且合理运用谈话的艺术和技巧等,使接受处罚的员工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心甘情愿地接受组织的处罚。以此来达到促进其反省,从而自觉改正其不良行为的目的。
五、结语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点、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激励已经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加强和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中的负激励,可以约束企业员工的不良行为,将他们的行为进行合理地规范,从而为充分激发企业员工的潜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前提。所以说,现行的企业员工管理制度离不开有效的负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将企业需要与员工个人需要在最大程度上结合起来,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照云,管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xx
[2]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3]王瑞东,《管理不等式:1>365》[EB/OL]全球品牌网
[4]陈步雄,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业月刊,20xx,(12)
企业管理论文9
[1]赵旭东.新公司法制设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xx.
[2]谢阵.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一中国法制现代化沉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3]孙荣,徐红.行政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
[4][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范健.德国商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6]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普拉诺.政治学分析词典[M].胡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科学出版社,1986.
[8][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9][英诛利安.勒.格兰德,卡洛尔.普罗佩尔,雷?罗宾逊.社会问题经济学[M].苗正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xx.
[10]李惠阳.商主体登记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xx.
[11]孙百昌.管制制度理论及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博弈研究[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xx.
[12]任先行,周林彬.比较商法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13]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4]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一一休谟问题及其解决尝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15]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16]江帆,孙鹏.交易安全与中国民商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17]张成福,皮纯协.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18]胡建森.公权力研究一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
[19]姜晓萍.走向有限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M].四川:四川科技出版社,20xx.
[20]陈丽芳.非立法性行政规范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20xx.
[21]张光宏.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xx.
企业管理论文10
[摘要]伴随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大数据时代已悄然来临,传统企业管理模式面临威胁与挑战,文章从大数据的内涵入手,分析大数据创新与传统创新的不同的基础上,提出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型与创新模式。同时,文章认为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稳定。
[关键词]大数据;思维变革;企业管理创新
前言
伴随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网络的普及,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量的科学数据与社会数据形成了“海量数据”,正在改变了人们现有的生活,还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掀起思维变革;所谓数据时代,不是简单的利用互联网掌握一些数据信息,而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与归类,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结论,并预测未来发生的可能性。数据时代在改变社会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带来新的挑战,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高效的利用“海量数据”带来的优质信息,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本文正是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以创新企业管理模式为目标,在分析大数据创新与传统创新的不同的基础上,提出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1大数据的内涵
20xx年以后,全球数据快速膨胀并呈爆炸式增长,成为社会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引起了政府、企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纽约时报》20xx年2月的一篇专栏文章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1]。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1]。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甚至对企业来说,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它决定这企业的未来,企业越早意识到数据对企业的重要,越能够洞察出数据所潜在的危机与机遇,越能够为企业未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和决策,在企业激励竞争中占据优势。所以,所谓大数据(big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2]。
2大数据背景下要求企业管理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企业的管理离不开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大数据时代数据爆炸式的增长,使传统的管理思维很难处理如此增长迅速、庞大繁杂的数据资源,传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也很难驾驭这样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样严峻的任务,企业必须进行企业管理思维创新。
2.1传统小数据环境数据有限,采用大数据样本取量
企业之前搜集数据往往采用样本分析法,通常在有限的小数据环境下搜集信息,采用随机的方法,依照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的抽样调查,以期望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是这种方法当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较大,单纯随机抽样的代表性就不高,当调查对象范围很广,即总体中各单位较为分散时,调查数据所需的难度就会加大,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容量不太庞大,以及总体分布比较均匀的调查对象。所以以往小数据环境下收集到的分析数据,本身就有缺陷。但是,大数据时代,由于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达,数据和信息具备了易得性,即企业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可以快速、容易地得到,这样就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也能更加精确的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
2.2传统数据过度追求精确化,允许大数据中的不精确性与信息的混杂化
大数据时代,增长迅速、庞大繁杂的数据资源当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有偏差的数据,但是大数据样本的情况下,细微的偏差数据并不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影响其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因此,数据的不精确性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发现到其他的亮点和有价值的东西。过去对于样本过多地注重精确化,极力地避免偏差,使得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消除数据的不确定性。大数据时代,我们对数据的利用要摒弃过去追求精确化的思想,允许数据不精确性与信息的混杂化,利用好所有的数据,在接受所有数据的情况下,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2.3传统数据过度追求事件因果,大数据分析更注重相关性
传统的样本采集,搜集数据以及数据分析都是在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为什么”的关系,大数据下数据收集与分析是在寻找事物之间“是什么”即可;利用海量的数据,采用数据处理软件,撷取、管理、处理数据后,展现出事物之间的关联现象即可,通过对这种关联性进行分析,帮助企业的管理者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从而能够科学地预测企业的.未来和制定完善的企业战略。
3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
3.1传统与大数据下企业管理创新比较
随着企业外界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企业管理创新与大数据环境下的创新有诸多本质性的不同。传统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在驱动因素方面是问题驱动,即企业管理从企业的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创新,组织企业的资源,自上而下地利用管理者与专家的智慧对管理进行创新,采用德尔菲法、决策树等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找到解决企业问题的最佳途径。而基于大数据下的企业管理,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企业创新的路径和创新的管理方法的选择也更加复杂,所以大数据下的企业管理创新依据不在组织内的资源,而是组织生态的大数据,企业采用自上而下的、网络协同的创新途径,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方法,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数据的可得性、数据分析及解读的精确性。
3.2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大数据时代,数据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企业的管理创新大多都是从企业在数据监测中发现问题开始的。出现了问题,企业就要对涉及问题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与处理,然后对创新问题进行界定,即企业是否要进行管理创新,创新的范围与方法有哪些?用定性的方法对创新问题进行描述,然后运用计算、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方法,做定量与定性的分析,尽量挖掘最佳的数据背后的信息形成结构化数据,最后以数据分析结果得出数据结论,借此作为创新方案的决策依据,制订多种创新方案的备选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最终选择并确定最佳的创新方案。确定好创新方案后就要对创新方案进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收集、分析与处理数据平台的数据以及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数据与绩效数据,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进行反馈分析,以纠正企业创新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对创新方案进行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保证创新方案的顺利实施和企业问题的解决。企业在创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依据大数据的反馈信息,适时地对企业的内部要素和内部环境做出修正,不仅保证创新方案可以顺利地进行或做合理的调整,还有利于避免企业创新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同时,因为拥有大量的相关数据与数据的分析结果,企业也可以根据数据的反馈来提升创新方案的效果。
4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变革
4.1创新企业管理的决策主体
企业管理决策的主体之前一直是企业的高中层管理者或者是企业某一领域的专家,原因是他们掌握这企业资金、技术、人力等多方面的资料和信息。但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的决策主体开始向基层的员工倾斜,开始了全员决策的转变。这是因为随着网络技术以及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员工信息的变得易得,加之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得本就了解企业一线状态的基层员工能够根据一线数据做出合理的分析,给出合理的建议,企业的现有决策者和管理者也更加重视基层员工提出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大数据背景下决策主体的转变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还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
4.2创新企业管理的决策方式
传统的管理决策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如利用管理者与专家的智慧进行决策,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法等定性的方法还有决策树等定量方法,搜集数据往往采用样本分析法,通常在有限的小数据环境下搜集信息,采用随机的方法,依照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的抽样调查,以期望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而大数据背景下的决策依赖的数据是相关的全部数据,是利用海量的数据,采用数据处理软件,撷取、管理、处理数据后,展现出事物之间的关联现象即可,通过对这种关联性进行分析,帮助企业的管理者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同时,大数据时代也改变了“经验至上”的思维,让企业管理的决策更加科学和合理。
4.3创新信息的渠道来源
数据时代,企业不仅要与传统的数据平台合作,还要利用新媒体与其他数据平台合作,实时关注市场动向,例如关注和利用第三方平台上关于消费者喜好、消费者消费倾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等一系列信息,也包括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评价等信息,在信息中找出企业目前存在问题、产品和服务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以此对产品进行实时改进与创新,使其更具竞争力;也可以在收集的信息当中挖掘蕴含的商业价值,为企业寻找新的机遇,企业也可与一些数据平台合作,在产品研发阶段和初入市场阶段,共同搜集潜在消费者的所有信息,为产品迅速进入和占领市场做好准备,同时,还可搜集关于竞争对手的营销活动、价格等重要信息,分析其下一步走向,制定最优的应对策略,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丙军,胡颖.网络强度和企业管理创新:社会资本的影响[J].经贸实践,20xx(13):137-138.
[2]左小德,张进财,陈振炜.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兼与西方企业的比较[J].管理世界,20xx(1):182-183.
企业管理论文11
[摘要]班级管理同企业管理同属管理范畴,具有共同的特征。班级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目标虽然不同,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却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就为班级管理企业化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将企业管理理念应用于班级管理,创新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学校办学方向。
[关键词]班级管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班级文化;自我管理
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需顺应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积极开展有特色的班级管理工作。因此,将企业管理理念应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之中,创新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学校办学方向。
一、将优秀企业文化理念融于班级文化之中
众所周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主要强调文化熏陶,用文化精神凝聚组织力量,用组织愿景鼓舞人心,以集体机制激励员工斗志。所以,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并将学校文化与之和谐融合,能够为职业学校的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班级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班级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德育平台,但一定要有职业学校的特色。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摇篮,我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学校以“学高当师、身正为范”为校训,以“知行合一”为做人准则,学校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均与专业设置紧密联系起来。如,每天每位学生都要把粉笔书写的七言律诗的小黑板整齐地挂在班级外面指定的位置;同时我们将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学生简笔画、钢笔字、毛笔字、手抄报、手工作品,定期展览于班级“优秀作业栏”橱窗之中,形成班级固有的特色文化,让学生要以一名未来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传递给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班主任合理放权,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自我管理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发展,班主任尝试着转变自己的角色,并合理放权,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首先,班级要像企业一样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及时发现和培养好班干部,建立属于班级内部的管理层次;其次,班级同样也要采取层层负责制,班主任要与班干部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要和班干部一起分析、研究班级可能出现的情况,保证能够在班级出现问题之前及时协调解决,这样就使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会与社会完全脱节。为此,我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采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教育模式,通过和班级全体成员一起制定详细的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并认真学习和落实,同时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到人,使班级干部成为班主任的代言人。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都由班干部进行分层管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也规范了班干部的行为,使他们在班里起到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当然,这种分层管理并不是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班主任要全程监控,随时过问,随时检查,随时反馈,了解具体情况。如寝室管理由生活委员管理寝室长,再由寝室长负责管理寝室每个成员,出现问题后,班主任要先了解生活委员和寝室长的处理方法,再去倾听学生的看法,再给生活委员和寝室长合理的建议,然后再由生活委员出面处理。学生在这种“自己管理自己”的模式下,自觉性、自律性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做最好的自己”。
三、利用学校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企业中员工的拓展培训体现了团队的力量,班主任要将这种团队精神引入和迁移到班级管理之中。首先,渗透思想教育,唤醒团队意识。班主任、班级干部、普通学生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班主任和班干部之间、班主任和普通学生之间、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之间需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其次,在班级管理中应通过班会、自习、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以团队精神为主题的教育,通过组织班级和学校的各类活动,凝聚团队力量,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学校组织和开展各类活动就是为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气氛。作为班主任,要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要调动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有“主人翁意识”。组织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进步的过程,更是集体凝聚力升华的过程。因此,我在每次活动前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如召开“军训动员”主题班会时,我要对学生坐姿、站姿进行要求和规范,更要强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组织跳绳比赛活动时,我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合理分配力量、如何科学分工,如何确立队员之间的站位、距离、力度和频率等,经过每一位成员的不懈努力,在最终的比赛中,我们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在整个备战和比赛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更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不计较个人得失、付出终有回报、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人生哲理。总之,通过对企业管理和班级管理中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相融合的探索和研究,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提高了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晓琪.浅谈自我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新课程(下),20xx,8(28).
[2]张建华.创设职业教育的绿色生态环境[J].发展,20xx,8(5).
企业管理论文12
一、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模式陈旧。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创业而不利于发展。在创业之初,它能以较低的成本集聚人才和资金,共同奋斗,在短期内获得竞争优势,而且家族整体利益的一致性,使企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古老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弊病便日渐显露,诸如:亲情因素渗入企业内部管理,导致组织效率低下;产权封闭,排斥外来资源进入;个人专权,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决策随意性大,企业跟着老板的感觉走;接班人世袭,企业难得永续发展。这些弊病已严重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2、用人亲疏分治。与家族式管理如影随形的是用人上亲疏分治。所谓“亲”,是指与企业主有血缘、亲缘、地缘、同学、朋友关系的人;所谓“疏”,是指与企业主没有丝毫沾亲带故关系的人。亲疏分治的核心思想是用人依据亲情度和忠诚度,而不看能力。具体表现为:信任“亲”者,怀疑“疏”者;重用“亲”者,排斥“疏”者;优待“亲”者,苛刻“疏”者。这种非理性的用人制度,使企业里的“外来人”缺乏公平感、安全感、温暖感和归属感,从而导致员工离心离德,纷纷跳槽,不少优秀人才成为家族企业匆匆过客。这可以说是众多家族企业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3、社会形象欠佳。民营企业家族化经营,其实质是“家族利益至上”。不少民营企业为了追求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常常不惜牺牲社会整体利益,具体表现有:偷逃税收、贩私、逃废债务、危害社会利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危害消费者利益;商业贿赂、低价顷销、不信守合同、侵犯知识产权、损害其他厂商利益;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克扣拖欠员工工资,不积极参加社保,危害职工合法权益。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干扰了社会济秩序和市场秩序,也极大败坏了民营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最终导致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恶化。
二、民营企业实施管理创新的途径
进入新世纪以来,民营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才成为企业最稀缺、最关键的要素;中国加入wTO后,市场游戏规则与国际接轨;经济全球化一浪高过一浪,跨国公司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正在重振昔日雄风。民营企业的现状与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已显得越来越不协调,实施管理创新已刻不容缓。
1、完善产权制度。民营企业在产权结构上存在着较强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突出表现为局限于个人产权。这种产权制度,使企业无法摆脱个人和家族经营,不能有效地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无法实现由投资者管理模式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的转换,无法广泛吸纳社会资本,不利于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与重组,严重限制了民营企业进一步做大。因此,民营企业若要想发展,就必须在产权结构上摆脱家庭的束缚,大胆吸收社会其他投资者,进行合资、合作和公司化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结构社会化。通过产权社会化来消除封闭式的个人产权对企业发展的制约,有效进行资本扩张,加快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实现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的双优化。
2、改革管理模式。产权家族所有和经营管理由家族控制,是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两个最基本的特征。研究家族企业史的学者发现,家族式管理很难把企业办成百年老店。在所有把财富转移给下一代的家族企业中,至少有80%的家族生意在第二代手中终结,只有13%的家族生意成功地被第三代继承人。看来,民营企业要想摆脱“富不过三代”的宿命,使自己企业薪火相传,就必须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逐步改子承父业的世袭制和高层管理完全由家族成员担任的格局,实行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素质的职业经理管理企业。企业中的每一位高层管理者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家族成员考核不合格者只能做股东,而不能当经理。企业的成功,不仅需要强势人物,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团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管理的`数量和难度日益加大,管理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管理分权便成为一种必然。为了降低信用缺失环境下重用“外来人”的风险,企业主可考虑让所有中高层管理者认购公司的股份。企业管理人员持有公司的股份之后,他们从内心深处知道是在做自己的事,而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这样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公司的忠诚度也会增高。
3、调整组织结构。目前,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金字塔式的权力型组织结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品趋于多样化,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从而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要求。调整企业组织机构,应遵循因事设职,因职设人,人事相符,权责相当的基本原则,其关键问题要合理设置企业内部各类业务部门,明确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调关系,处理好总部集权与部门分权的关系。规模较大、产品大类较多的企业,应改为事业部制的分权式组织结构;已实行公司制的民营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多变性,企业应减少管理层次,实行分散决策;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更畅通、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互更频繁,因此,建立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4、加强人才开发。民营企业要突破人才短缺的瓶颈,必须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创新用人制度,加强人才开发。具体措施:改变传统的短期雇佣的用人观念,树立人力资源战略观念,重视吸纳、培养和储备各类人才,尤其是科技开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废除内外有别、亲疏分治、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人才竞争格局,给各类人员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改变只想控制人、不愿尊重人的粗放用人方式,营造尊重、信任、理解、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改变重使用、轻培训的短视用人行为,营造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化氛围,搞好职工教育培训的规划,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改变只求奉献、不予激励的用人心态,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薪酬制度,逐步实行市场工资制,让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得到应有的回报。对于优秀人才要委以重任,并给予优厚的待遇。
5、提高企业家素质。企业家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家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因此,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以下素质:第一,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管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会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第二,具有强列的求知欲。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民企老板需要建立终身学习制度,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三,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企业经营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家应胜不骄、败不妥、正视困难,迎接挑战,锐意进取,不断创新,让自己的企业之舟永立市场洪流的潮头;第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家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在追求企业利益时,不能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企业家应的博爱之心,爱企业、爱祖国、爱家庭、爱人民、爱社会、爱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富而思源,积极回报社会。遵守法律,诚实经营,信守承诺,努力塑造和维护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墩而就。但民营企业不能因其困难而懈其心,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及早行动。
企业管理论文1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本文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对现阶段企业有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并论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对策;意义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仔细观察我国的企业,就会发现目前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的地位偏低,在调查的有效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地位一般或比较低的比例非常大,比重非常高。二是企业的领导者对其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衡量人力资源管理在一个企业重视程度的两项关键指标中,一般或不重视的比重都达到一半以上,可以想象其情况会如何。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有效整合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这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高效的运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参谋与服务部门,要做到以上这些,需要企业老总和其他高层领导对其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其它部门的全力配合与协作,否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将很难开展。
2.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或贡献不大。这里所说的作用或贡献,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企业长远的发展、员工绩效或企业效益以及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影响力度或作用大小。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对中小企业的作用一般或不明显的比重占到一半。企业的任何一个部门,特别是那些辅助服务的部门,如果其对企业的作用或贡献不大,一方面很难得到企业其他部门及其员工的认同;另一方面也很难得到企业老总的重视,这样很容易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
3.企业领导者对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企业老总对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领导者主要重视的是企业的招聘工作,而对留住人才的重视程度却很低,使企业的优秀人才不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二是企业的领导者最感头痛的问题恰好主要是如何留住人才,其他方面比重相对比较低。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只是重视招聘员工而不重视如何留住员工,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一边在不断的招聘:另一边在不断的流失,人力资源部门主要的精力是在忙于招聘了。
4.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不到位,遇到很.大的阻力。目前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不是很到位,遇到的阻力很大。一是绩效管理急需进行改革,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二是绩效管理推行困难,任何一项改革的推行都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绩效管理更是如此。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考评是给员工发放奖金、培训和晋升的依据,同时绩效管理也是改善员工绩效、帮助员工提升和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活动。如果企业绩效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绩效考评上,绩效管理不到位,那么最终的结果员工不满意,部门主管也不满意,所有的人员都不满意,甚至还会导致严重的矛盾和冲突出现。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上面的问题表现出来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有很多问题很可能隐藏得更深,没有显露出来,或者是因目前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推行,使得其它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或还没有被认识到。但这些问题是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要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其他方面的问题也不可能解决。因此,中小企业管理高层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很好地发展并获取竞争优势。而要解决上述问题,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1.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源是重要的资源,因而企业特别看重如何对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而把人看作只是完成其最终产品的一个载体。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上升为第一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因此,企业老总和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对人的重视从口头上转向思想和行动上,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提升人们的价值追求和需求层次,企业通过在满足员工高层次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及创造力。
2.加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力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作用。作为辅助服务职能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或做出更大的贡献,需要做到两点:一是企业老总和管理高层要提高对其重视的程度,给予其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权利,同时给予其足够的资源。其实企业的任何部门都一样,如果没有得到老总和高层的重视,资源有限、权利有限,其部门是很难发挥它的作用的,其贡献肯定是比较小的。二是要其他部门,特别那些是直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作,也需要企业所有员工的配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做的一切工作,无论是人员的招聘还是绩效考评和开发培训,都不是只针对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身,而是针对企业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的,如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做的工作得不到其他部门主管和全体员工的支持和配合,其工作将无法开展下去,其效果当然也会很差,自然对企业的作用或贡献也会很小。
3.进一步建立健全员工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许多企业老总抱怨企业员工素质低,不关心企业,员工忠诚度低:有的企业领导者总是感慨人才招不进来,即使招来了也留不住,过不了一、二年又会离开。因而,不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精力就是忙于招聘,这样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给企业带来很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状况,不少企业领导者把其归结于企业小而满足不了员工个人发展的要求、工作条件差等诸多客观原因,其实并非如此,从根本上看是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只会用人,不知道如何去激励人,以至于留不住人才,今天的员工不再是纯粹的追求经济的人,而是社会人。松下公司对于如何激励员工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松下公司首先提出“松下首先是培养人的公司,兼作电器产品”的经营理念,然后通过培育独特的“精神价值”、“依据目标的教育”、“让员工拥有梦想”和养成“独特的松下作风”来引导、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员工。企业在用人的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注重员工自身的发展,员工自身在企业得到了发展,就会对企业有感情,就会更加努力去回报企业,这样企业才能发展,从而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
4.变革绩效管理模式。绩效管理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与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因为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考评结果往往作为员工晋升、奖金发放甚至下岗的依据,如果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如存在不公平合理的地方,将会引发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很大的矛盾,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都不满意,甚至有可能使企业走向倒闭,因而很多企业一到绩效考评时间,各级部门领导和员工都心惊胆战。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绩效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绩效考评模式,第一,考评标准不合理,没有针对不同的部门的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要素与考评标准:第二,考评方法与方式不合理,如不适合强制分布法或末尾淘汰制的部门或单位却在大力推行这些考评方法:第三,考评层次或角度过于单一,很多企业仍采用传统的自我考评和上级主管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使考评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真实或不公平:第四,企业整个绩效管理内容只局限于绩效考评这一项内容,只注重考评结果,不注重帮助员工发现问题和改进提升。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必须进行绩效管理变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方法和标准,深化绩效管理内容,通过绩效管理最终达到激励员工,帮助员工发展提升的目的。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可以说人力资源是第一宝贵的,自然成了现代管理的核心。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不仅是当前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更是一个现代人充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措施。实际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即国家、组织、个人来加以理解。不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即国家和个人来谈人力资源管理,而是从中观层面,即针对企业组织来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因此,更为关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一个企业的价值和意义。在这里认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企业决策层。人、财、物、信息等,可以说是企业管理关注的主要方面,人又是最为重要的、活的、第一资源,只有管理好了“人”这一资源,才算抓住了管理的要义、纲领,纲举才能目张。第二,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不仅是被管理的“客体”,更是具有思想、感情、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如何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并为企业组织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永远都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课题。第三,对一般管理者。任何管理者都不可能是一个“万能使者”,更多的应该是扮演一个“决策、引导、协调”属下工作的角色。他不仅仅需要有效地完成业务工作,更需要培训下属,开发员工潜能,建立良好的团队组织等。第四。对一个普通员工。任何人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但自己适合做什么、企业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念是什么、岗位职责是什么、自己如何有效地融入组织中、结合企业组织目标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人生等,这是每个员工十分关心,而又深感困惑的问题。相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会为每位员工提供有效的帮助。由此看来,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范式关注的已不再是招聘到对组织来说是“成熟”的人,而是极具创新能力的人。也就是说,人的经验和专业要求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创新的意识。在这种变化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式也应有所变化,应由原来的侧重于招聘到什么样的人转向到如何对招聘到的人进行激励以发挥其创新的潜能。
现代企业把人力资源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来加以研究和开发,足以说明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非常重要。对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必须制定公司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及加强人事情报信息体系建设。在人事考核方面,人事考核的目的是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人事考核必须坚持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应逐步建立健全的人事考核体系。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人们必须发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使企业的发展走向新的高度。
企业管理论文1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不仅承担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还承担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发展在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管理的意义和新时期企业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了新时期企业管理的发展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或采纳。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管理现状;未来发展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如今我国企业发展处于新时期发展状态,在企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之下,我国企业管理的弊端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所以在我国企业管理方面实施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企业管理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企业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够使企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取得客观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管理的意义
企业管理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合理的制定企业管理相关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力度,使企业能够提升整体实力。企业管理是企业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指标,企业管理在企业运行中的作用相当于国家的宪法,足以可见其重要程度。企业管理制定的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道路的长短与否。作为企业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对企业的专业技术、财务管理、项目决策、人事管理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合理的制定企业管理策略才能够使企业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展,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从而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1]。
二、新时期企业管理的现状
(一)企业目标不明确
现如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将自身的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那么在今后的道路上也不会走的太远。现如今在新时期下,企业在运行方面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他,这对企业员工和社会其实非常不公平,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时会一定程度上损害社会的利益。在企业运行时要将诚信作为目标和准则,贯彻落实国家的号召,本着对社会和人民负责的准则进行经营。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只会得到暂时的利益,而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是百害无一利的。但是现如今很多企业都认识不到这一点,普遍将经济利益最为目标,而忽略了企业运营的根本。
(二)企业经营模式有漏洞
在新时期市场经济竞争之下,企业的经营模式存在着非常大的漏洞,具体表现在管理制度和企业生产目标方面。在现如今市场竞争白热化的阶段,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产品目标,就不能准确的抓住市场需求,使产品出现大量滞留的现象,为企业自身增添了不必要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导致投入资金与收入资金严重不平,使企业的资金压力增大,甚至因为不能偿还银行的贷款导致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破产。现如今大部分企业中都存在这一问题,企业经营模式的漏洞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甚至还会导致企业破产[2]。
(三)国际市场的需求
由于我国经济和实力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产品或计划远销国外,从而使我国出现了企业“国际热”现象。现如今由于信息网络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对于国界地域已经不像从前那么看重,存在的基本差异仅仅是文化和货币的流通而已,因此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将目光放在了国际市场中,但是拓展国际市场不仅需要极强的判断力,还需要企业领导及时解决相关的琐碎问题。但是现如今我国企业中真正做到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并能够立足于国际市场中的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仅仅局限于国内的市场中,还有一部分虽然想拓展国际市场,但是由于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调查力度不够,与合作企业没有良好的默契度等等因素导致最终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四)企业缺乏创新
中国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具有许多的优良传统,但不知从何时起,我国突然出现了从众心理,有一些企业认为跟随大众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或者发现其他企业的产品得到了非常巨大的经济效益,就会存在着见面分一杯羹的心态,将他人的知识成果进行“复制粘贴”,不具备一丝一毫的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意识是我国存在的`重要问题。例如:几年前国内第一款亲子类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的播出得到了全民的追捧,结果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各个电视网络平台相继推出了“爸爸回来了”、“爸爸请回答”、“爸爸看我的”等等类似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推出,但是却永远无法复制当年“爸爸去哪儿”的辉煌,但是回过头再看,连“爸爸去哪儿”都是仿照韩国综艺节目“爸爸我们去哪”,不禁让人为我国的创新意识担忧,难道我国的所有创新意识都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消磨干净了么?我国不仅在娱乐方面缺乏创新,在企业发展发面依旧缺乏创新,这极大限度上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3]。
三、新时期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策略
(一)提升创新意识
现如今我国企业招聘时大多数注重的都是学历和专业素质,但是往往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定因素,那就是创新能力。学历和专业素质较高的人进入企业当然是一件好事,这将能够使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最大化,但是一般专业素质水平高的人在几十年的学校学习生活中,早已经被传统教学模式将创新能力消磨的一干二净,创新意识早已被“禁锢”在不知名的角落中。所以在招纳人才时一定要重点考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企业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够在新时期这种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营的基础,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加强对财务的管理,是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不仅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还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但是现如我国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一直处于一个得过且过的心态,大多数只想着如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就就忽略了最重要的财务管理,这极大限度上的影响我国企业的发展。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并提拔专业素质高并具备领导能力的员工进入财务部领导层,才能够更好的带领财务部所有员工进行更好的管理。企业只有加强对财务的管理,才能够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三)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只有一直存在着更加远大的目标,才能够使企业发展的道路更加长远。虽然现如今我国大对数企业对于国际市场存在这一定的野心,但是真正实施计划时常常因为内在或外在的因素而不得不使计划搁浅。但是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若想企业得到长远性发展,必须要提升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只有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做到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目标。在提升国家市场竞争力之前,企业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和规划,以及在国际市场中的定位和目标等,只有制定完善的计划才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束语
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中,企业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科学合理的制定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才能够有逐渐平稳上升的发展。现如今我国企业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缺乏创新意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但是只要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增强创新意识并且加强对财务和员工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就能够最大限度上的提升企业竞争力,使我国企业实力逐渐平稳上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兰.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xx,02(33):159-161.
[2]李飞.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xx.
[3]王莉.我国体育企业资本扩张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xx.
[4]许心宇.新时期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探讨[J].商场现代化,20xx,21(18):120-121.
作者:王鹏 单位: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论文15
19xx年泰勒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使经济学家,企业家等群体对企业管理的问题日益感兴趣,科学的企业管理成为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而当今时代,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一个目光卓远的企业家,必然重视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创立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扩大在公众中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一、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在当今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是极其显要的,它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凝聚人才力量的必需
企业要获得进一步发展,人才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当今世界中赫赫有名的大企业,都有强硬的文化品牌,这成为吸引人才的一大优势。优秀的人才在选择应聘的公司时,除了要考虑薪资待遇问题,长远一些要考虑自身的发展潜力与企业的潜力。其中,自身的发展潜力是指自身的优势能否与企业的价值观念相一致,个人的工作方式与习惯以及擅长的方面是否与企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相合拍;对于企业而言,优秀人才的这些考量恰好是他们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可见,企业文化的建设是需要花费很大心力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的。有一个明确的文化目标与相应的体系,可以使外界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品牌已成为企业与社会沟通的一种方式。比如,著名企业海尔,多年以来形成了以“创新”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吸引了众多的人才为企业效力。
2.激励企业员工的精神领袖
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在员工与企业长期的磨合中,必会受其文化的感染,逐渐形成一种归属感和责任感,并遵循企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企业文化就如同一面旗帜,指引着员工的行为准则,提醒他们作为该企业的员工,要以身作则,设身处地地维护企业的名誉。同时,企业文化还满足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加强了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一个凝聚力极其强大的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才会更占优势。
3.适应文化管理的新模式
管理学是一门不断深化发展的学科,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过渡。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而当今比较完备的且大力推广的就是文化管理。将价值追求等人文因素融合进企业管理中,使管理更具人性化与科学化。这种为员工着想的人性化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掘员工更大的潜力。这是史上任何管理方式都不能比拟的,因为这是企业管理阶层与员工关系最为和谐的一种管理方式。当员工的能力被更大程度的激发,企业的收益一定是递增的。现在的企业管理,提倡人性化,公民的人权意识也越来越强,以牺牲员工利益为代价而获得企业财富的做法,是应该被时代,被企业所摒弃的。
4.世界经济形势的大势所趋
如今,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取决于文化软实力。因为文化意识的渗透作用是十分强大的,足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因此,文化的“占领”,才是终极的“占领”。企业是国家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国家政策的导向。单纯地获得经济利益已经不再是当今企业的追求,他们追求长远的发展和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那么,必须靠企业文化建设来打响企业的品牌,从而进行更高层次的竞争。
二、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1.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升,不仅在公众心中树立了美好形象,产品受公众青睐,而且还会获得一些投资合作的机会,对公司的发展前途大有裨益。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升,不仅靠积聚社会财富的丰富程度
长远来看,靠企业文化建设。例如,海尔集团以“海尔兄弟”的文化品牌进行宣传,老少皆知。以“创新”为核心的价值观,高品质的产品和友好的售后服务态度,使海尔集团蜚声国内外;中国百年老字号“同仁堂”以“同心同德
仁术仁风”的'管理理念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同仁堂本着对生命负责的价值观,无论在兴旺还是低迷时期,都一如既往,不仅在企业竞争中保持生命力
还博得了舆论大众的广泛信任。这些名利双收的企业,在管理中都遵循了自己企业的价值观与精神,成为一种信仰,一种追求。
2.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管理实践具有重要作用,追求先进并且与时俱进的管理者会不断进行创新,以合适的行为方式进行管理。而不思进取的管理者只会在落后的管理观念中施行已经过时的管理实践。
企业的文化理念需要全体员工来共同实践,而管理者扮演“领头羊”的角色,企业管理者应该培养浓厚的企业文化意识,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实现管理。这样,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高了,而且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会更加融洽。
随着管理者“文化意识”的提高,领导者的带头作用势必会影响到下属员工,于是对企业 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反作用力,即促 进企业文化建设。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我们已经认识到企业 管理中进行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重点在于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文化竞争力。下面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究。
1.确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如同个体一样,价值观始终指导着个体的行为方式和做事态度以及习惯。在企业中,确立核心价值观也就确立了企业的行为规范。企业的整体决策要以此为依据,企业员工的行为也以此作为行动参考。企业上上下下都在这种浓厚的企业文化气息中收到熏陶,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统一的步调,对企业的 发展形成稳定的促进作用。
2.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为企业文化建设献计献策
(1)企业的创始人
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企业创始人成功的经营智慧与策略,世界知名的企业都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比如微软有比尔·盖茨,苹果有乔布斯;立足于 经济时代
企业创始人必须高瞻远瞩,提高文化创新意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创新思维,给企业职工一个方向鲜明的引导。注重对企业各个阶层的文化意识的培养,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建立体系化的企业文化。
(2)企业管理阶层
在企业管理中提倡文化管理的模式,将以核心价值观为主的企业精神与企业理念与管理 实践相结合,渗透到管理的方方面面。作为企业的领跑者,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该与企业创始人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在企业创始人没有充分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时
应当推波助澜,担任“军师”的角色;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当与公司员工和谐交流,从职工阶层中听取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与设想,以此激发管理者更好的文化建设思路,并修改,完善。可以管理阶层与职工代表一起采取“头脑风暴”的方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文化建设献计献策。
对于被采纳的职工的建议,应当实行奖励机制,这有利于鼓舞职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同时,促进了管理阶层与职工阶层的融洽关系,利于日后管理 工作的开展。
(3)职工基层
职工阶层虽在整个企业中处于基层,但是庞大的数量和大量的基本工作都交由这个群体来完成。企业创始人与管理决策阶层都是少数,仅靠他们发挥企业文化的功力是极其有限的。
所以,让企业文化深入职工人心,成为他们行为方式的指导,对于加强企业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群体长久受到企业文化的耳濡目染,将会逐渐形成统一的精神面貌,就如同企业的“脸面”,对于提升知名度有很大的意义。职工阶层也应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己任,为此创新思维,献计献策。
(4)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建设中创新很重要,它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生搬硬套,不能盲目模仿。许多文化建设的成功 经验的确可以提供借鉴,但是企业文化建设者不应以此为现成的模板,生搬硬套。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思路,在长期运作中也有了既定的行为方式和准则,如果拿其他企业的套路直接“上阵”,会造成人力物力的不合理利用甚至浪费,将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和效益方面的损失。
“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昭示了失败的文化建设之举。因此,文化建设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创新思维并创新行为方式,形成独特的文化发展思路。
总结: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运营中形成的,企业管理者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因为企业间的“文化攀比”而“作秀”,只借鉴他人之“皮毛”是无法改变精神之内核。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重视、实践,与创新。
【企业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企业管理的论文02-21
关于企业管理的论文11-03
企业管理论文05-20
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论文05-20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07-20
(精华)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论文05-21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05-21
【荐】企业管理论文05-23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提纲模板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