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论文>旅游管理论文>旅游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时间:2024-05-28 16:48:29 旅游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旅游管理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旅游管理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旅游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1

  本文通过理念引领、现实途径两大部分的分析,为建设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这项艰巨而意义深远的事业从理念到实践进行了阐释与解读。建设世界一流专业学科,离开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引领,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了理念引领,在实践中,应关注国际视野的教育理念与学科建设,才能将建设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的事业不断推进。

  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曾在他的名篇《少年中国说》中发出呐喊。

  时至今日,我们探讨如何创建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本质上就是探索现代大学中的专业学科如何更好地建设,如何更好地育人,育出雄于地球之少年,进而推动行业,进而强国兴邦,强雄于地球的之国,兴雄于地球之邦。

  一、理念引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本世纪,究竟是誰的世纪?谁能够拥有更多的世界水平的大学,就是谁的世纪。发展中国家,想要在国际竞争中,摆脱配角的身份,不甘于捡拾大国的残余,不甘于做大国的手脚,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就是拥有世界水平的大学。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能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一个国家教育、科技与文化发展水平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大学科研水平。

  世界上某个区域兴旺发达的重要而明确的标志就是在这个区域里有一所世界著名大学。回顾大学从产生、转型到发展的各个阶段,千年以来,都在佐证这一事实。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的根本前提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国家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强国必然拥有领先的高等教育。

  林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需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愿景的引领。在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建成轨迹中,可以借鉴很多宝贵经验,如果说每一所大学都有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可能,那么,某一个学科,某一个专业率先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可能性应更大。旅游管理专业对于林业院校来说,并不一定是成立最早、积淀最深、影响最大、优势最多的学科专业,但在创建世界一流林业院校的愿景引领之下,带有林科特点、打上森林旅游、生态旅游等烙印的旅游管理专业必定会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在开放办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区域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面不断突破,具备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的可能性。

  二、现实途径:国际视野的教育理念与学科建设

  (一)国际战略

  着眼未来与优先地位 —— 导向是国际战略的重点。校级管理机构主要以宏观视角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进行导向和指引,许多世界一流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在国际化战略中都有贯彻战略过程始终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前瞻原则与优先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战略在考虑当前挑战的同时,还要培育能够应对未来挑战的新方向。多数世界一流大学的旅管专业国际战略规划都包括对专业内外部环境的充分分析,重点建设方向的战略选择以及战略测评和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战略呈现出着眼于未来的前瞻性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国际化在世界一流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国际战略的政策地位较高,往往处于优先决策的地位。

  强强联盟与重点区域——伙伴是国际战略的重点。在资源驱动力的作用下,世界一流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战略伙伴的选择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选择重点区域进行战略合作。世界一流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根据专业发展的需求,选择若干重点区域和大学进行战略合作,其中旅游业强国成为很多世界一流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战略的重点合作对象。第二,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强强联盟。世界一流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选择实力与自身水平相当的强校相关专业作为战略伙伴,通过战略联盟避免利益冲突和恶性竞争。

  宏观微观的三个结合 —— 实施是国际战略的`关键。世界一流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国际战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校长的积极性与教师的主动性相结合。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各相关人员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大学校长作为学校的灵魂,在国际化战略中主要发挥解读、倡导与行动的作用。其次,管理导向与学术需求相结合。世界一流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国际战略中涉及导向性、制度性、服务性、评选性的部分,而院系等学术实体机构是国际战略项目的实质行动机构。第三,宏观组织制度与微观个人职责相结合。世界一流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战略在规划如何将国际化维度融入大学核心职能的同时,从对学校宏观的组织体系设置到微观的个人职责都有明确规划。

  (二)教育理念

  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都拥有在相关专业领域成为世界一流水准的可能性,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这一点是已建成的世界一流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经验反复告诉我们的,办学历史、办学环境与办学条件等这些因素都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那么,能够起到决定旅游管理专业是否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因素究竟是什么?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紧密相关,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管理专业的思想支柱。

  一所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能否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前提条件是有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从教育理念与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形成的关系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理念如果离开了学校传统、时代潮流、领袖人物与社会环境等重要因素的影响,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学校传统。为了科研需要,人们往往会将世界一流大学划分为古典与现代两大类,为的是阐述同类大学教育理念的共同点。实际上,各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必然存在明显的差别,即使它们是同一类型。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更是如此。学校传统使得学校富有个性色彩,也使得教育理念的演进总会留下传统的烙印。离开了学校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是没有个性特色的,更是没有发展潜力的。

  2.时代思潮。纵观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的形成过程,当每一个时代思潮汹涌而来之时,总会有那个当下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之伴生。甚至,在某些特殊时代,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理念体现出引领时代思潮的态势,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挺立潮头。旅游行业的时代思潮是孕育先进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念的温床,先进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念往往也会引领旅游行业的时代思潮。

  3.领军人物。当我们仔细研究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时,会发现,所有的被研究对象都拥有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而对这些先进教育理念的产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专业领军人物。这里所说的领军人物是指那些专业建立者、相关专业学院院长、杰出的相关专业教育领袖以及主要倡导者等等。他们的教育思想直接影响了大学旅游管理專业教育理念的形成,并使之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4.社会环境。旅游管理专业,在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过程中,都在教育理念上对旅游行业环境变化作出积极回应,使得它们所拥有的教育理念具有现实合法性。因此,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是与社会环境分不开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以社会环境作为背景与现实条件。

  (三)学科建设

  1.和谐统一的连续与创新。尊重传统与追求创新的和谐统一,创新下的连续与连续下的创新,是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共同历程。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已建成的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演进轨迹中,离不开所在学校建立早、积淀深的强势与主干学科的支撑,而这类学科往往在相关学科中始终保持领先。旅游管理专业应以这些学科为支撑与结合点,不断走融合发展与特色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已建成的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的共同点在于始终恪守自身传统与优势,保持发展的连续性,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更不会随意改变发展轨迹。

  2.共同理念的共性与个性。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科建设理念的把握是共通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是学科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内部诸元素之间关系的基本把握,是人们对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使命、性质、功能、结构与文化的基本认知。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在共同的学科建设理念的指引下,由于传统、背景与目标各异,又逐渐发展出不尽相同而各具特色的学科建设理念。秉承传统的哈佛与耶鲁,推陈出新的麻省理工学院,共荣共生的普林斯顿大学以及兼容并包的伯克利大学。

  3.异彩纷呈的建构与模式。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建构呈现出坚守与创新兼顾、和谐与一流同步以及优异与广博并存的特点。可见,世界顶尖旅游管理专业在飞速发展,创新引领的同时,并没有抛弃传统与自身应坚守的内容,相反,坚守与传承并不影响这些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管理专业的优异表现与不断创新。学科建设模式上,往往表现出平衡发展与重点突破模式、有限发展与全面发展模式等。

  笔者尝试将本文主要观点小结为:一流专业途径明,国际战略话引领。教育理念为支柱,学科建设重在行。

旅游管理论文2

  为了实现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转变,旅游业急需高质量、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问题也成为关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究旅游专业教材、教师和学生三大方面的专业建设问题,力求加快完善旅游专业学科建设,将旅游强国目标与教育事业有机结合,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前景

  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从20xx年4000亿元总收入到20xx年实现32000亿元的总收入目标,其中所需要的人才资源也是目前3500万旅游就业人数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据有关数据统计,在未来的10年内,我国的旅游类人才就业人数也是现在的两倍甚至更多,也就是大概需要达到7000万旅游类就业人才的数额,这对旅游专业教育体系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直接影响着旅游专业化人才、旅游管理人才以及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教育应进行细化,紧随时代步伐,使教育观念和模式与时俱进,这样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切实作用。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应结合市场需求建设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科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目前,我国涉及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和中等院校一共有1207所,其中的高等院校约占1/3,而中等职业院校约占2/3的份额。旅游专业学生总数达到了将近46万人次,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20万左右,从事旅游专业的院校教师1.87万人。

  二、旅游专业学科建设现状

  (一)学术研究方面

  首先,旅游学科的发展关乎旅游业发展的态势,所以,为了推动旅游学科紧随时代发展需求,旅游专业建设者和研究者必须拥有敏锐的洞察力,紧抓社会发展动态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给旅游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社会发展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中汲取旅游事业发展的导向,并据此树立科学的研究目标。旅游专业建设者和研究者应借助丰富的实践资源、科研平台,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水平和实践水平。其次,学术研究重在创新。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不断进行探索研究。根据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现状尝试进行旅游规划,明确目标,努力在科研方面进行创新与探索。“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点发展目标。在欧洲文化创意产业与体验经济的引领下,德国建设了“社会生活功能型”的环保休闲农庄或者市民农园。并且在农民和政府的帮助下大大胆创新,开辟了骑术治疗项目。再如,英国的“旅游环保型”农业旅游区,在大力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他们管理23万个农用水塘,为农业旅游资源提供了生态保障。此外,还有荷兰的“高科技创汇型”旅游业。这些都对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研究借鉴。最后,稳定性也是学术研究的必备条件。旅游管理同样需要在稳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逐步深入和系统化。通过创新实现先导作用,通过实践体现科研价值,将旅游业的规划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完全体现出来。

  (二)教学体系方面

  旅游院校的教学体系,包括委托培训机和成人教育两方面。旅游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旅游学科的实证性较强,需要有明确例子、规划和数据,证实研究成果和教学效率。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做了一些教学改革,增加了学生与旅游企业互动性教学,但学生解决旅游实际问题还有差距。从客观上说,现阶段的旅游专业教学体系还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社会实践方面

  在实践方面首先是实践基地的建设问题,院校建设与自身教育体系相联系的实践基地,能够满足人才的.实习需求。其次,另一个实践方式是通过旅游规划项目实现。这就需要教育者和研究者结合旅游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创新,或者结合地方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规划发展方案,这样的研究和创新过程给院校教师创造了很好的实践机会。比如,天津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为学员建设一个实习饭店。尽管现在营运艰难,但只要坚持初衷,慢慢发展起来后,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素质培养是基础

  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缺少沟通技巧就很难与客户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不能将专业放在首位,应该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职业素养、道德素养以及社会素养。其中,多语言沟通教学非常重要,游客的多语种沟通需求,需要有具备多语种沟通能力的人才。所以,院校应从语言基础知识教育、实践沟通能力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加强训练和实践。

  (二)强化教学是关键

  教师本身应积极参与有关旅游行业发展的实践活动,并将经验分享给学生。在培养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次,在教材方面,应注重对新领域和新专业的融合。将教材与课程设置联系起来,将有限的课程资源放在无限的创新实践中,最大化、最优化地拓展教材内容,丰富阅历和创新维度。最后,在学生方面,应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给予其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强化实践与研究,让学生切实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情况,在实践中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内化,最终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出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质量人才。

  四、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工程,师资力量、教学体系和实践模式等方面都是学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训练等都是健全学科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现阶段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明确学科建设导向,及时解决学科建设中的问题,推动旅游业发展,实现我国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转变目标,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实际影响作用。

旅游管理论文3

  朱兰博士是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他提出了“质量管理三部曲”、“突破历程”、“80/20原则”等重要的质量管理思想,奠定了全面质量的理论基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提出的这些质量管理思想简单易行,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对推行和建立质量文化,促使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旅游业跟其他生产制造业有所不同,其质量管理更具必要性也更为复杂,推行朱兰质量管理思想对于提高旅游项目开发质量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旅游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1旅游项目开发的特点

  旅游项目开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项目众多,并且项目之间的关联性较高。旅游项目纷繁多样,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具有不同内容。随着旅游者需求品味的日渐提升,以单一形态出现的旅游项目对旅游者的吸引力逐渐下降,他们更喜欢那些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旅游场所和旅游项目,以实现在一次确定的旅游过程中获得多重满足,例如同时获得娱乐性、享受性、知识性、体验性等多重满足。这些关联项目各有特点,质量管理的模式和重点也不尽相同。第二,科教兴旅成为共识。在旅游项目中,采用高科技、现代化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利用最新尖端技术开发创新性产品。例如,太空旅游项目。(2)对已有的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或者革新。中华恐龙园的旅游项目就是通过高科技手段不断升级打造成现代新型恐龙博物馆。

  2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项目的开发是一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和配合,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旅游项目开发造成严重的危害。在旅游项目开发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规划不当、盲目开发、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配套设施不健全、营销和宣传不当、管理混乱、过分强调经济效益等相关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技术条件薄弱。技术条件是指开发旅游项目过程中运用的现代科技手段、方法、工具等以保证旅游资源能合理开发,由于技术条件薄弱,又强行开发,必然会造成相关问题。二,管理当局缺乏科学意识。管理当局不能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尊重客观规律,没有良好的科学管理、服务意识给旅游项目的开发带来巨大危害。包括对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发过程的控制、实施应用当中的管理等方面的危害。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并不是孤立的,从现代质量管理学的角度看,都可以归结为缺乏质量管理意识。旅游项目的开发首先要掌握相关游客的需求特性并尽最大努力满足这些特性。技术条件则是对于硬件设施的质量保障和控制,从物质的形式满足游客的需求特性。管理当局缺乏质量意识则主要体现在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低下、管理水平的质量低下、服务质量的水平低下等等。由此可见,质量意识的缺乏是旅游项目开发的蛀虫,不仅影响开发的水平,还影响开发之后的管理运营。因此,在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中亟待需要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

  3朱兰质量管理的主要理论

  朱兰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以顾客为基础,质量意味着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使顾客满意的那些产品特性。由于其质量管理理论涉及方面比较广泛,本文主要介绍其质量管理三部曲理论: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质量计划:包括设定质量目标,辨识顾客是谁,确定顾客的需要,开发应对顾客需要的产品特征,开发能够生产具有这种特征的产品的生产过程、过程控制措施等。质量控制:包括评估实际绩效,将实际绩效与质量目标对比,对差异采取措施。质量改进:包括提出改进的必要性,做好改进的基础工作,确定改进项目,建立项目小组,为小组提供资源、培训和激励,诊断原因、设想纠正措施,建立控制措施以巩固成果。

  4朱兰质量三部曲在旅游项目开发中的应用

  (1)旅游项目的质量策划。

  当进行新的旅游项目开发时,首先应该进行一个完整的质量策划,其中最主要的是应当充分理解游客的需要,可以按照如下步骤策划。

  第一步:明确游客是谁,并且充分理解游客的需要。对于旅游项目来说,游客可以是不同年龄段的个人,也可以是单位、团体或者组织。不同的游客具有不同的需求特点,例如老年人和青年人的需求特点就不尽相同,本地人和外国人的需求特点也不尽相同。应在掌握游客的需求特点以及潜在需求的基础上开发相关的旅游项目产品。

  第二步:明确旅游项目的目标。制定旅游项目目标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制定能满足游客需求的质量目标,并以最低综合成本来实现。这是保证旅游项目能够获得成功,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2)制定旅游项目的经济目标。旅游项目的开发要与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承担着促进当地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责任。

  第三步:对旅游项目实施阶段的策划。对实施阶段进行划分,明确阶段目标、负责人等。对于旅游项目中的硬件设施建设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景观建设、接待设施建设、游乐项目建设四个方面。通常可以划分为如下阶段:立项、规划、设计、审图、报建、施工、竣工、验收等。对于旅游项目中的软件设施建设可以分为如下阶段:选定项目管理人员、组织培训、强化服务质量意识等。

  第四步:确定主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项目计划图的控制、模型的建立、产品材料的质量测试方法、项目中主要依据的标准、相关文件完成的检查手段、资源的分配等。

  第五步:确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程序。

  (2)旅游项目开发的质量控制。

  对于旅游项目开发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质量控制。硬件设施的质量控制要按照制定的质量目标来展开,其控制措施为:选择控制对象(包括材料、工期、关键路线等),规定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建立具体建设过程的作业标准,测量对象的实际质量特性,通过对比找出与标准之间的差异,根据差异采取措施并监控其效果,硬件设施试用,评估,验收。对于软件设施的质量控制一般采取的措施为:项目管理人员的招募、选拔、任用,制定具体的管理行为操作规范,组织培训强化质量意识,工作测评及绩效考核,对比规范找出差异,寻找改进措施,激励或者重新招募新人。

  (3)旅游项目的质量改进。

  ①质量改进的因素测量。

  质量改进因素在旅游项目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方面信息。二是项目开发完成后游客满意度质量方面的信息。二者的具体测量如下:

  第一,与旅游项目开发过程相联系的质量方面信息,包括硬件设施建设所需材质材料的质量、工期进度、计划图控制、再建以及报废的设施、建设过程的调整、资源的配置效率等方面。

  第二,游客满意度方面的质量信息,项目开发完工对游客开放后,需对游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包括对目标游客和潜在游客的调查,对同类型竞争性旅游项目的调查。满意度的调查在内容上包括:游客对于旅游设施的满意度和游客对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为了保证质量信息的有效性,一般这种调查要具有及时性和持续性。

  ②旅游项目开发质量改进的具体内容。

  旅游项目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在朱兰质量管理思想下的旅游项目开发方面的质量改进,必然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在把握旅游项目开发自身特点的前提下进行质量改进工作,才会得到有效的改进结果。旅游项目开发质量改进工作应主要从以下内容着手:

  (1)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体系的改进。项目完工对游客开放后,影响旅游质量和效率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体系,由于责任不明确、相互之间推诿、只注重形式、行政职能过高等原因造成管理上的纰漏,甚至给项目带来巨大威胁与损失。鉴于此,项目管理当局应该积极探讨更适合旅游项目的管理体系,改进人员机制以及管理机制,促进旅游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服务体系的改进与完善。旅游的本质就是向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服务就是旅游的产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是创造游客满意度,保证旅游客源的关键。首先,要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包括他们的服务意识、效率、态度、形象、能力等。其次,服务规范标准化流程,制定发放服务手册,统一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再次,对旅游服务质量进行评估。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例如IPA、SERVQUAL、SERVPERF、EPI等评估法。不同的评估法具有不同的优点,应当谨慎选择。

  5总结

  朱兰质量管理理论的核心就是要以顾客为上帝,其提出的“朱兰三部曲”对于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旅游项目多种多样,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但是朱兰质量管理思想在这些项目开发中都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其管理原则清晰明了,便于执行,对于提高旅游项目开发质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李丽红.朱兰质量管理在科研项目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与经济,20xx,(21).

  [2]韩冰.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9).

  [3]黄怡,林艳,王延丽.质量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3).

旅游管理论文4

  1户外教学实施背景

  (1)行业发展状况。近年来,中国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2014年1~12月,入境人数达到了2636.08万人次;而到2014年11月为止,国内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第一次打破1亿人次。旅游产业的持续兴旺,必然吸引更多高素质人员进入。

  (2)岗位技能要求。当前,教室、实训室等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室内场所。但是,导游、领队等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对接的企业核心岗位,工作环境基本在户外,室内的仿真实训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在校园或景区等户外开展相关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会得到很大提高,学习主动会得到有效激发,学生职业技能会得到很好锻炼。

  (3)专业优势。经济发展多年,高职院校周边环境和校园一般都不错,有助于开展户外教学,也很适合旅游管理专业开展相关的教学及实训活动。“立身靠技能立身、发展靠素质”成为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技能更应得到旅游管理专业重视,相应教学改革应在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调动学生课堂互动积极性,借助培训和企业定岗实践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企业要求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

  2户外教学认识

  户外教学通常是指事先组织的在户外开展的学习。户外教学课程有时涉及到离家住宿或基于旅行的体验,在这些体验中参与者参加各种各样具有挑战性的户外活动。户外教学体现了体验式和环境教育哲学思想,是理论和实践的科学融合。户外教学,结合了全部学校的科目、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借助环境资源(自然或人造、公园或城市地区、历史地标或景区等)教师给学生讲清各学科、环境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促进艺术、科学、社会研究和传播学等学科教学。户外教学中,自然或人文现象的直接感触得到重视,接着摆出问题并构思假定,并思考可能的答案,相对于一般室内传统的讲述教学法而言,户外教学采用“探究教学法”或“发现教学法”确有其增进学生学习动机、打破记诵学习之价值。这些类似于情境感染和问题导向学习、协作学习、认知学徒制等符合建构理论倡导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用心策划经营,学生可以在户外教学活动中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把学习的空间延伸至教室和学校以外的区域,使学生得以在社会文化的情境中学习,和社会文化与同时互动对话、合作学习,以建构出学习者的知识。而这些书本外的第一手的学习经验以及让学习者学习自己去收集原始数据、去思考、去讨论、去辩证、去经验以获致“有意义的.胜利”建构历程,正是建构论者所看重的。教后反思:好的课堂户外活动设计,应该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主动性、自主性。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更能体现,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得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现实生活、教材深挖、学生活动提问等成为问题资源的来源。

  3旅游管理专业户外教学模式

  (1)自由模式:户外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欣赏、参观、踏青等拥有很高的自由度。

  (2)学科模式:以学校课程中的某一科目为主轴,将该学科的内容、概念融入户外教学中,以加深、加广或实地体验、印证学科的知识或概念。

  (3)主题模式:以某一学习主题为中心,将某些学科中互有关联的知识、概念、技能等,应用在该学习主题上,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4)统整模式:跳出学校学科分界,以学生兴趣、生活问题以及社会问题为统整的范围,藉于户外教学的实施使学生有机会应用来自各科学习所得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强调在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进行建构意义的学习,进而使学生能融会贯通整个学校课程、生活经验、社会与世界。

  4旅游管理专业户外教学内容

  (1)教师户外导游。教师导游,是指的导游由教师扮演,游客由学生扮演。老师以导游讲解的方式在户外进行授课。考虑到安全和经费等因素,户外场地主要是在校园,有安全保障和经费允许、甚至得到企业支持也可以到景区或大自然中。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导游带团全过程由教师在室内讲授,一旦将校园或景区变为教学地点,教师当导游、学生当游客的模拟导游带团过程就可以实施了。

  (2)学生户外实训.景点讲解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教师先讲解并演示带团的知识和过程后,就开展相应户外实训项目但以学生为主导,以此使学生讲解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为了和常规教学有效衔接,这些户外模拟导游实训主要在校园开展,安全和经费等因素合理可以到景区开展,以增强教学时效。(3)学生户外技能考核。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开展,一般先进行室内知识讲授,然后在校园或景区进行模拟导游实训,考核类似于驾驶证考核(学生成绩分理论和技能两部分);接着,着重培养学生技能,课程考核方式为校园或景区模拟导游讲解的村技能考核。

  (4)学生户外实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重视与企业的合作,积极与当地景点、旅行社开展合作,建立有效的户外教学基地,以便于学生开展户外的实地实习,最终形成校企联合互动、互相促进的良好循环。

  5旅游管理专业户外教学实施分析

  (1)积极方面。①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场地的变化、授课方式的改革等手段,校园游、景区实地游,模拟导游等形式可极大提高学生兴趣,经常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访谈等调查了解学生情况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②可实现学生为主体。校园或景区模拟导游的实施落实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致力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在做中学。教师在此过程中化身“游客”,主要起到监督作用:转变了教师作为知识权威和垄断者的角色,变“学科教师”为学生“导师”。③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通过校园或景区模拟导游等项目,让学生更加熟悉了带团流程,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如带团能力、讲解能力等。

  (2)教学反思。①学生的主动性还不够。部分学生的主动性还有待于提高。在进行校园或景区模拟导游之前要求学生熟悉导游词内容,可是不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差,因此教师必须做好辅导、督促工作。②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户外教学的场地受到安全和经费因素等的影响,目前仍是以校园为主,景区或大自然去的较少。校外合作企业偏少。今后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让更多的户外教学能在景区进行实地教学,让学生得到更好锻炼,从而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6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的“户外教学”将真实的工作场景应用到了教学中,切实让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实现了教学场地、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实现了校企合作、课内外的结合,通过校园或景区模拟导游等项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导游讲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奠定了毕业走向企业岗位的技能基础。

旅游管理论文5

  [摘要] SWOT分析, 是一个战略工具,经常被用于评估商业项目的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从1999年起被广泛应用于旅游区开发,总的来看,目前对旅游区的SWOT分析并不深入,且偏重于定性分析,很少涉及定量研究,主要通过列举旅游区所拥有的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提出一系列能够发挥优势、利用机遇、改善劣势和应对挑战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文试图以旅游区为例,在SWOT 分析方法中引入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和四半维平面坐标体系等技术手段,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构建战略分析的系统和定量模型,使SWOT 分析方法在旅游区开发中,以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使其更加完善。

  [关键词] 旅游区 SWOT 战略模型

  旅游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几乎和所有的学术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有: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管理学(Tom Baum,1999)。近30年来,社会人类学领域对“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的是是非非进行了讨论,结果双方都承认两种方法都有价值,学科要达到成熟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科学”方法和“非科学”方法必须相互结合(Alf H Walle,1997)。管理学中的SWOT 分析方法自1999年起被广泛应用于区域旅游开发的战略分析上,目前多见于定性分析,而旅游开发中的SWOT 影响因素繁多复杂,众多因素的的差别程度及其发生概率很难在定性中得以体现,不利于旅游发展战略的选择。

  一、目前旅游区SWOT 分析

  国内学者对旅游区SWOT分析进行了较多的研究。马耀峰(1999)运用SWOT框图分析中国对亚洲主要旅华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和限制性市场因素。郑耀星等(2002)指出福建省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应努力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把福建建设成生态旅游大省。李树民等(2003)对西安会展旅游市场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发展的对策。卫旭东(2004)采用SWOT技术, 对太白山旅游环境和不同吸引物所对应的旅游市场进行分类。张龙江等(2005)利用SWOT分析法对亚丁景区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旅游开发模式。陈浩等(2006)采用SWOT 分析方法,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罗斌等(2007)以大湘西旅游圈为例,分别从内部角度和外部角度来分析大湘西旅游圈的发展环境。顾晓明(2008)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临潼旅游开发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临潼旅游发展的策略。

  基于以上文献分析,总的来看,目前对旅游区的SWOT分析并不深入,且偏重于定性分析,很少涉及定量研究,主要通过在旅游区开发中,列举旅游区所拥有的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提出一系列能够发挥优势、利用机遇、改善劣势和应对挑战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SWOT战略模型改进

  真正把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方法应用于区域旅游开发的战略研究并非易事,仅仅从定性的角度来分析是不够的,因此,笔者以旅游区为例,在SWOT分析方法中引入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和四半维平面坐标体系等技术手段,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构建战略分析的系统和定量模型。文中所指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旅游规划通则》,2003)。

  1.旅游区SWOT 战略模型变量

  (1)模型变量体系

  目标变量:旅游区发展战略;

  二级变量:旅游区总优势强度S、总劣势强度W、总机会强度O、总威胁强度T;

  一级变量: 影响旅游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因素。

  (2)影响旅游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界定

  优势与劣势都属于旅游区内部条件.是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与劣势都是相对而言,旅游区与其竞争对手都具备的优势不算优势,只有强于对手的才算优势;同样,只有弱于对手的才算劣势。因此,优势与劣势必须在与周边旅游区竞合分析的基础上给出。

  (3)影响旅游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因素

  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区位交通:研究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交通的空间组织,以及旅游区外部交通的便利性和内部交通的可进入性。

  旅游市场:研究旅游区目标市场居民的数量、出游率以及可自由支配收入。

  旅游产品: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旅游区发展处于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中的哪个阶段,研究其潜在的发展空间。

  旅游管理:对旅游区资源开发与规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景观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旅游人才结构进行分析。

  (4)影响旅游区发展的机会与威胁界定

  机会是指环境中出现的有利于旅游区发展的趋势(变化、潜在需求等)。如皋企业抓住了机会.就能改变其发展战略地位。威胁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旅游区发展的趋势。如果旅游区无法回避威胁的话,就可能在周边旅游区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王秉安等,1995)。

  (5)影响旅游区发展的机会与威胁因素

  经济环境:分析旅游区所处的区域经济态势,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的消费水平提高将大大促进人们的出游率。

  政策环境:旅游区所处的当地政府是否将旅游视为地方重点产业,党委重视,政府主导,营造旅游发展的法制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对旅游区的带动作用效果明显。

  旅游趋势:研究主流旅游消费文化,看旅游区的主打旅游产品是否在时代旅游产品体系中占据首位。

  2.构建旅游区SWOT 战略模型

  (1)旅游区SWOT 战略模型结构

  运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法, 计算影响旅游区发展的各因素强度权重, 再根据上述计算式计算总优势、总劣势、总机会、总威胁强度, 而后构筑旅游发展战略四边形,对旅游区发展战略类型进行判定(见图1)。

  (2)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

  由旅游专家,对旅游区SWOT 战略因素的强度进行评估,通过评估表,多轮次调查专家对评估表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

  以影响旅游区发展的的优势与劣势为例,将旅游资源,区位交通,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管理制定为一个评估表格(见下表),给定权重,对因素加以评分。

  旅游区优势与劣势因素评估表

  上述评估表中的因素分数采用数字量表计算,分数取0-10分,根据文献资料经验, 划分标准如下:

  优势=8-10分,无优势无劣势=4-7分,劣势=1-3分。

  优势与劣势各因素加权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第a个因素的优势加权得分Sa=对应分数×对应权重;

  第b个因素的劣势加权得分Wb=对应分数×对应权重;

  (3)总优势、总劣势、总机会和总威胁的计算

  影响旅游区发展的总优势是由诸多因素综合结果决定,同样总劣势,总机会和总威胁也是由综合结果决定的。因此,总优势,总劣势,总机会和总威胁可分别由下公式计算:

  总优势S=∑Sa×对应权重,a= 1, 2,…n;

  总劣势W=∑Wb×对应权重,d= 1,2,…n;

  总机会O=∑Oc×对应权重,c= 1,2,…n;

  总威胁T=∑Td×对应权重,d= 1,2,…n;

  (4)四半维坐标系的建立

  以总优势S,总劣势W ,总机会O和总威胁T等四个变量各为半轴,构成四半维座标系(见图2)。

  (5)构建旅游区发展战略四边形

  在四半维座标系的S轴,O轴,W轴和T轴上分找出根据公式计算出的总优势S、总劣势W、总机会O和总威胁T的对应点S1,W1,O1和T1依次连成四点即得到旅游区发展战略四边形S1W1O1T1。

  旅游区发展战略四边形S1W1O1T1是四大因素综合作用结果,是旅游区进行战略选择的依据。经过旅游专家评估得出的优势S,劣势W ,机会O和威胁T的估计值是无量纲的。在四半维平面中,SWOT 四个因素综合作用结果以战略四边形的重心来确定,战略四边形重心坐标P(X,Y)所在的象限确定战略类型(见图3)。

  第一象限优势与机会都大,旅游区应积极开拓,采用增长型战略;第二象限优势小,机会大,应积极争取,采用扭转型战略;第三象限劣势和威胁都大,旅游区应保守应对,采用防御型战略;第四象限,优势大,威胁大,旅游区应发挥实力抗争(王昕等,2000)。

  参考文献:

  [1]马耀峰:亚洲主要旅华客源市场潜力的SWOT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4):110-114

  [2]郑耀星等:福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其思考[J].福建地理,2002,17(4):44-46

  [3]李树民等:西安会展旅游市场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J].旅游科学,2003,(2):36-38

  [4]卫旭东:太白山旅游SWOT分析与客源市场分类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1):64-72

  [5]张龙江:亚丁景区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开发模式探折[J].生态经济,2005(4):99-103

  [6]陈浩: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J]. 中国林业经济,2006(80):43-45

  [7]罗斌:大湘西旅游圈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4):77-78

  [8]顾晓明:临潼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543):215-216

  [9]王秉安等:SWOT营销战略统计分析模型[J].管理与效益,1995,(3):25-26

  [10]王昕等:企业经营战略SWOT分析方法的改进及模型[J].价值工程,2000,19(3):34-37

旅游管理论文6

  一、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性课程设置不够众所周知,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育可以说是“有名无实”。专业设置上所需要的大量实际操作的内容,如中西餐摆台、鸡尾酒调制、景区导游词讲解等实践内容安排时间太少或者根本没有。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经验,到了实习期间往往就体现出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以及交际表达能力弱等问题,在学生实习找工作期间不能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笔者在与毕业班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就发现学生在实习找工作期间上述问题凸显。

  (二)考评方式存在弊端在考评方式上,采用最多的是期末考试。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30%加上期末闭卷考试成绩70%组成。考评方式显得比较单一,并没有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际运用能力。学生都是在老师划定了考试范围后,临考前突击背重点以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应试教育让学生灵活运用课本上知识较少,没有能够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置存在重复性许多科目都存在交叉的内容,比如“旅游美学”课程,“旅游地理学”课程、“旅游文化”课程,这三门课程都包含旅游鉴赏的部分。学生会觉得旅游学科知识并无深度,而且重复学习知识也会占用教师和学生的宝贵时间。

  (四)部分教师观念落后在讲课过程中,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部分教师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反馈,案例教学与实地操作教学不够,使得学生对课程学习失去了兴趣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五)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力度不够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处于理想化状态下,比如在课堂上积极踊跃配合老师,也有部分学生属于“沉默寡言”型。因而,老师往往将布置的任务交给班上积极主动的同学或者班干部,久而久之,那些在班上得不到重视的沉默型的学生潜在能力也未能发挥出来。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广西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所在的广西财经学院目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以下几个类型:

  (一)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法即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将课本上的知识强制性的灌输给学生,与学生互动较少,完全体现不出学生的主导性。

  (二)学生是课堂上绝对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辅助的作用,这样极大发挥学生的创作力和表现力,学生处于教学过程中的最前沿。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本科这样的特色会淋漓尽致的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体现出来。

  (三)教师为中心,但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有所改变授课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这是目前学院最普遍的教学模式。不过,仅仅只有一部分活跃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并不能让所有学生处于主动地位,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以上几个模式的教学法,第一种和第二种目前都出现比较少,第三种模式是教师运用最多的。由此可知,教学改革的理念已经在大部分教师中形成,但力度和广度还有待加深。广西财经学院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模式可以说很大程度也反映了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旅游专业的课堂教学。

  三、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1.教师提供案例教学方法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可以将自己所见、所听的案例分享给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够进入到案例情景当中,这样能让学生对课堂印象加深,对课堂知识也会掌握更加牢固。比如“酒店管理”、“旅游景区管理”、“导游实务”等课程,通过案例教学能够让书本上的知识点和实际案例联系在一起,学生能够锻炼到自己的分析以及理解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是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方式。

  2.讨论式教学方法一般老师在第一堂课正式开始前,会将学生分为几组,便于之后在课堂上布置作业和讨论。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协作,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老师就某一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同学们去讨论、交流。由于每个学生个体差异,因此,大家就问题的想法和观点都不尽相同。而这些不同会促使学生们形成互补,形成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们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换位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指针对某门专业课的一个章节,让学生和教师角色互换。任课老师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其事先有准备的“教学”,之后老师对学生的授课进行点评。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同学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点评。除了点评之外,老师也可以充当学生,临时就其讲解内容进行提问,考查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以及课下准备是否充分。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讲课,老师则即使“导演”又是“演员”。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手段非常能体现老师的教学功底。

  4.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以“前厅与客房管理”和“导游业务”两门课程为例,老师可以联系景区和酒店。如,南宁市的凤凰宾馆,带学生去实地参观和学习。而针对“导游业务”课程,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去到青秀山,让每位同学提前准备好青秀山的导游词,实地进行讲解。这样身临其境的讲解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创作导游词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实操能力。

  (二)重视“不积极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有过课堂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同学总是只占一少部分,如果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课堂效果会出奇的好。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要更多的去关注那些不是太积极学生的课堂表现,营造能够让学生自信、有归属感的课堂氛围。如果在课堂上,老师能够把自己的友好、重视、理解、赞赏以及肯定的情绪表达出来,就会让那些平时不太主动的同学感受到自己如果稍加用心和努力老师还是可以看到到并给与肯定的,这样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积极前进的动力,整个课堂氛围就会达到理想的互动状态。

  (三)重视现代化教学方法在旅游管理专业课上多采用PPT、视频、现场教学、策划活动以及案例教学等现代化方法,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讨论、导游模拟等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和这样的教学方式将活动与课本上的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参与、沟通以及表达能力,为今后在实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也为今后的生活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四)改革考试方式大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评价体系的改革。旅游管理专业最终课程成绩评定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成绩评定方式,包括理论知识的考察、实操能力的考察以及是品德品行的考察。那么就需要改变原有单一考评方式,改为采取闭卷考试、考察加上平时成绩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理论部分需要掌握的地方采取闭卷考试与实践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偏于实践性的课程就采取平时学习工作态度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的方式。这样能够从多方面更精准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督促学生从多方面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

  (五)鼓励学生多做课前准备工作在大学教育前的学习阶段,不少同学都有预习课文的习惯。但是到了大学,这样的习惯却在消失。究其原因,一方面进入到大学学生心态有所放松加上老师不像在高中阶段时刻提醒督促着学生去学习,因而学生就没有压力去预习或者做课前准备;另一方面,大学课程相对轻松,学生觉得即使不预习也能够达到“60分”,所以也不会主动去进行课前准备工作。基于此,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更应该多鼓励和督促学生去做课前预习,因为这本身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在课堂上将下一次的内容需要准备的工作布置给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掌握一定的知识,继而为下一次课堂上的一些讨论活动打下基础。

旅游管理论文7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依然处在探索阶段,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实践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旅游管理 实践教学 学生

  众所周知,旅游管理学科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实践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实践性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能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1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1.1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

  1.1.1很多旅游院校的教师认为,高校培养的是管理型人员或研究型人员,这种认识致使很多学生也认为自己毕业就该是管理者,很难端正实践课程的学习态度。

  1.1.2许多院校认为,安排了实习就等于完成了实践教学。然而,实习只能解决实践教学的动手能力,而不能解决学生对旅游行业工作性质的理解。更何况现在的旅游专业的大多数实习活动就是到饭店或旅行社“出苦力”,单方面的强制性实习不仅影响了应有的效果,而且降低了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可度。

  1.1.3有人认为,实践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技能培训的课程,但这样的结果是使课时量增多,学生负担增大。而且一般院校培训师资匮乏,使得技能培训课程留于形式。

  1.2实践性教学的实施面临诸多困难

  1.2.1由于综合性实践教学多具有野外性、流动性等特点,所以耗资相对较大。一方面,实习费用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各院校大幅度削减实践教学费用,使实践性教学的开展难度越来越大。

  1.2.2由于学校所拨实践性教学经费有限,有些项目多由学生自筹,在实践教学的时间、地点、路线和带队老师的安排上,不得不以所筹资金的多少而设限。

  1.2.3综合性实践教学要求高、难度大。外出带队实习的老师无论从体力上还是精力上的付出,以及所承担的风险都远远高于在教室授课的老师,所以大多数老师不愿意承担此类课程。

  1.3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

  据不完全统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全国20个主要人才市场上缺口比例达14%,排在紧缺人才的第九位,然而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并不十分理想。经调查发现,不是用人单位不需要,而是因为很多学生认为旅游业职业不稳定,收入不稳定,社会地位低下。

  1.4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现在大多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例结构为公共课约15%,基础课约30%,专业课约40%,实习与技能约15%。虽然,这些课程可以保证学生具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但对于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一般相对偏少,实践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过于笼统;而且计划没有安排足够的教学实践的环节,使学生无法在实际的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操作技能。

  2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的对策

  2.1正确认识实践性教学的内涵

  2.1.1实践性教学是将专业知识的转化。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相结合的能力,用所学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2.1.2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从事旅游产业最重要的是服务意识,因为知识和技能都是可以培训的。提高学生服务意识的最佳时机就是学生接受旅游理论知识和学习服务技能的时候。

  2.1.3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具备基本技能。旅游行业是服务行业,它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很多基本的技能。

  2.2积极解决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 2.2.1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规划实施过程。在不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改长途为短途或长短结合,减少经费。正确选择实践单位,让学生带岗实习,独立操作,按照学生付出劳动的多寡给予相应的报酬,而学校作为教学实习的管理单位,也可以收取相应的.管理费。

  2.2.2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应建立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确保教学实践质量,选择典型性强、内容丰富、效果明显、交通方便和食宿费用便宜的地点和单位。其次,制定详尽的实践教学计划,各项内容均应一一落实。再次,加强领导管理,从实践教学准备到实践教学监督与成绩考核的全过程,院系领导都要亲自把关。

  2.2.3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性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突出的业务能力,如导游方向的教师要能掌握带团的程序及技巧等。另外,旅游专业是操作技能及管理理念更新率较快的行业,这就要求教师要紧跟行业发展,及时更新讲授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努力与自己所教专业的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可能的话教师本人应经常在相关部门见习。

  2.3加强专业思想和职业思想教育

  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业观念;将最新的行业动向及时的告知学生,将本行业的服务性和管理性贯穿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另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及传授其对应的就业层次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使学生明确所学方向及层次的要求。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进行正面的、积极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消灭眼高手底的择业思想。

  2.4重视实践课程教学,建立相应的配套实践基地

  2.4.1适当增加案例模拟教学,积极开展实训课程教学

  实训课程实际上是学生在学校内进行短期实习的过程,让学生在缩小化和理想化的实验室进行技能模拟训练,让学生进行饭店角色的扮演与转化,是课程模拟效果的综合体现。比如,我们可以开展饭店情景模拟、带团过程中的情景模拟等课程,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系统掌握各类服务程序、管理方法和技能;提高应变、协调、社交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素质。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参与意识,使师生的思想得到更好的沟通,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4.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立

  校内实训基地一般是根据旅游专业课程的需要和学校培养方向的需要来设置的,在建设基地时应优先考虑学生最能受益的实训项目。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学生参加旅游企业运营管理服务的具体实践活动。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不仅使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重要的是使自身能力素质得以提高,比如,职业道德的建立、协作精神的培养、意志力的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校企合作的另一种方式是要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体系,既可以请行业专家走上讲台,也可以让教师深入旅游企业一线获取前沿信息。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际旅游业合作的日益加强,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旅游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提出了诸多挑战。作为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旅游业,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旅游院校应该解放思想,密切联系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制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真正认识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作用,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淑贤,刘海洋.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xx,(6):127-129.

  [2]罗文,陈国生.论高师旅游管理本科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xx,(3):85-88.

  [3]曹丽娟,张辉,王丽.关于旅游专业教学实践方面的几点思考[J].人文社科,20xx,(2):89-90.

旅游管理论文8

  现阶段,高职院校内旅游管理专业涉及面广,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要求培养的人才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型、复合型人才。然而许多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关于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应掌握哪些知识、练习什么技能、培养什么素质等问题,没有规范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CBE模式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一些途径。

  一、关于CBE模式的介绍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CBE)是近年来流行于北美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能力本位教育强调的是对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掌握和运用,也就是以职业或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意识作为从业能力的基础,以能力表现为教学目标及教学进程的基准,注重“学”的内涵,并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受时间和环境限制来组织课程与实施教学的系统方法。[1]

  CBE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其目标具体,针对性强。这种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突出的实践性,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要求完全吻合,它吸收了当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些改革成果,反映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以能力为基础的CBE模式,强调知识综合和掌握核心知识与能力。CBE以能力为基础和从企业需要出发的思想,有效地冲击了我国以知识为基础、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岗位及能力分析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的主要专业工作岗位包括旅行社部门经理、导游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员、前厅宾客接待员、餐厅餐饮服务员等,下面将介绍主要的几种岗位的能力。

  (一)导游员岗位能力分析

  能够运用礼貌服务进行对客服务;能够熟练讲解游览内容;能够有效沟通和协调团队运作了能够做好娱乐工作和调控团队;能够处理好突发事件;能够有效地反馈和评价产品质量;能够推销和提升旅游产品。

  (二)计调员岗位能力分析

  能够对旅游市场的变化及时觉察和翻译;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运营计调相关知识熟练处理常规工作和日常事务了能够巧妙处理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投诉问题;能够通过谈判努力降低团队操作成本。

  (三)旅游企业接待员岗位能力分析

  运营礼貌服务为游客和同业提供接待服务的能力;宣传和推销旅行社产品的能力;与游客签订有效旅游合同的能力;业务投诉处理能力。

  (四)旅游企业管理者岗位能力分析

  具备科学合理地制定部门和团队工作计划的能力;具备根据计划组织与实施,带领团队共同作战的能力;具备带领团队开发新产品、维护和管理客户的能力;具备发现危机管理危机、管理团队和领导团队的`能力;具备控制质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餐厅服务员岗位能力分析

  主动问候客户,并能主动引导客人入座,热情服务;餐前能做好酒水(饮料)、餐具等各项准备工作及餐巾折叠技艺;能够运营正确方法进行特殊酒店斟倒服务和进行宴会分菜服务。

  三、基于CBE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我们应当意识到能力本位教育是社会对旅游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现代社会对旅游高级技能人才的要求是动态的能力结构而非静态的知识水平,而相对应的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则是社会实践。所以成功、高效的旅游专业教育应该把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点。旅游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旅游高级应用型人才,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2]旅游行业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内涵丰富且强调综合性,除了行业基本技能外,还特别注重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应急能力等非技术性综合能力的运用。

  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建立共同合作的一种模式。在当前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各高职院校很多都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要达到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资源及信息共享、学生就业三方“共赢”的目的。

  基于CBE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以CBE模式作为指导,以课程开发(DACUM)为基础,通过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制定以培养专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职业岗位确定及专业能力分析是基础CBD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主要由企业专家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校企合作中学生在具体岗位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逐年进行调整。

  四、结语

  构建以能力本位教育(CBE)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要培养符合旅游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必须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3]从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制定、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及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立足旅游行业的特点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性质,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重实践、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

旅游管理论文9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着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包括永定、南靖、华安三地的“六群四楼”共四十六座土楼。是福建入世以来,土楼旅游资源也因为其特色、历史等成为福建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每年接待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据福建省旅游局统计,2011年永定、南靖土楼旅游区接待游客总数达360.01万人次,同比增长39.4%,但由于土楼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到诸多的利益主体,目前这些利益主体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约束机制,因而对于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土楼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已经引起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可以为土楼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结合土楼旅游资源特点,本文尝试采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探讨福建土楼旅游资源在利益均衡下的开发模式,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

  新公共管理兴起于西方。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为了提高经济竞争力,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英国、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发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观点认为:政府的责任就是对顾客提供选择,并且通过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功能对顾客所表达的个人偏好作出回应,它是以市场为基础、灵活地提供回应性服务的企业化政府管理方式。新公共管理在强调政府职能有限性的基础上强调其指导作用,把公民作为公共服务的顾客,最大限度的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是公共管理追求的目标;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追求政府干预下的高效率;坚持政府仍是管理的主体,但也强调发挥第三部门的积极性,实现多元互动下的社会管理。这种强调政府的总体指引、协调各利益相关者各司其职,以高效率为目标,最大限度的为公民提供公共利益的理念,基本上符合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1]。

  二、旅游公共管理

  (一)旅游公共管理的含义

  旅游市场是不完全市场,游客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何在新条件下进行旅游管理的创新,有学者提出了旅游公共管理的定义,即运用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以涉及旅游活动的公共部门为主体,以旅游行*管理为核心,以服务各旅游相关者为导向,以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为重点,以通过旅游增加社会福利为目的,以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为主要手段,对旅游现象实施全方位的有效管理,并提供相应服务[2]。

  (二)新公共管理理念对土楼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新公共管理对于土楼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土楼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土楼旅游资源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很多土楼是在用民居,内有大量的原住居民,土楼旅游开发要保护和保存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充分展示客家风俗民俗,就必须有土楼社区居民的参与而不是截然分开,少了土楼居民的动态人文活动,土楼将成为一座座静态的博物馆[3]。因此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政府部门(村、镇)、文化部门(如文物局)、企业单位(旅游组织)等诸多利益相关者,他们如果没有统一的决策指引,各自为*,其协调难度较大。因此将新公共管理模式引入到土楼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中,有利于统筹市场竞争机制下的诸多利益主体,避免权利冲突,实现土楼旅游的合理发展。

  2.有利于提高游客参与感和满意度。提高游客旅游体验的深度是衡量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标准。旅游体验是一系列特定体验活动的产物,这种特定的体验活动是旅游者在一个特定旅游地花费时间来游览、参观、学习、感受所形成的,是由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综合体,这些因素包括个人感知、地方印象以及所消费的产品等。过去由于旅游目的地经营和游客期望不一致,使得游客满意度低,这将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长远经营和发展。将新公共管理的模式引入到土楼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中,就意味着游客也是管理主体,有助于立足于游客期望进行土楼旅游资源开发和体验设计,使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在满足游客更广泛旅游期望的同时,实现旅游目的地的长远发展。

  3.土楼当地居民参与,有利于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土楼旅游往往跟当地居民有密切的关系。传统的旅游开发管理一般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上级管理部门或旅游景区开发商制定旅游规划、管理规范,下级部门执行,而社区居民被排除在旅游业之外[3]。如果过分受商业利益驱动,以满足游客窥视欲为经营目的,土楼旅游目的地将陷入不利的经营氛围,可持续发展将不可能。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旅游目的地社区也是管理主体,在旅游开发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考虑社区居民的意见或建议,这样他们才能有效地支持旅游业的发展,自觉遵守相关合理*策条款,更好地接受管理和提高管理绩效,促进土楼旅游开发的良性发展,反之则否则不利于土楼旅游的发展。此外,当社区居民与旅游者直接接触后,就有机会收集旅游者意见等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掌握旅游市场动态,提高旅游开发管理水平和旅游者满意度。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土楼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一套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安排。旅游公共管理机制的选择,既是对公共资源与旅游产品进行公共管理*策与机制的选择,也是不同利益主体间利益诉求矛盾折衷、平衡的结果。土楼旅游的`利益相关者主包括那些与土楼旅游资源有关联性的部门或组织,可以分为管理主体、经营主体和监督主体三部分。其中,政府作为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公共部门,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作为管理主体,以管理与保障为主要职能,包括制度安排规则制定规范并协调各方利益公共资源维护原住民利益保护,以及公共设施与公益项目的开发;非盈利机构(私人机构民间组织等)为监督主体,主要履行对政府企业原住民行为的监督,以及参与土楼公共资源的保护和部分旅游项目的开发经营;企业(开发商)为经营主体,主要职能是运用市场规则进行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等[4],各主体通过互补合作,实现土楼旅游的有效治理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下进行合理的土楼旅游开发,需要以下几个机制的合理建设:

  (一)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协调机制

  1.完善政府为主导的利益主体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公共管理是一个协调不同利益的过程,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土楼旅游资源的利用会有不同的认识(如旅游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文化部门强调遗产保护等)。因此,各利益相关者间加强信息沟通,找到利益平衡点,形成开发共识,并针对土楼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反馈,设立非营利的土楼保护管理机构,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形成经营管理监督三大主体相对独立合作互补的良治机制。

  2.在政府的参与下,完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主体间权利冲突的焦点在于利益不均衡。良好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找到主体间的利益均衡点,但是如何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在政府应参与下,完善市场环境机制的建设。政府在土楼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但要加强基础性旅游资源配置,为土楼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而且要培育土楼旅游市场体系,加强媒体宣传、目的地形象塑造甚至海外推介,有利于拓展客源市场,提升目的地知名度甚至中国在世界范围的*治影响力,避免因市场准备不足而导致旅游业超前发展、过度商品化,经济利益至上等现象的产生。

  (二)旅游服务与旅游体验的互动设计机制

  旅游产品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游客在接受旅游服务的过程中完成对旅游吸引物以及主观预期情境的体验。但目前国内旅游市场的产品由于没有能够重视旅游体验对于游客购买行为的影响,因此旅游企业并未真正从消费者追求旅游体验的角度探究其购买心态,推出的产品形式单调雷同,产品内容缺乏深度以及服务流程设计没有针对性等问题。新公共管理把最大限度的提高顾客满意度作为其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要求土楼旅游开发应针对旅游者期望提供令其满意的旅游服务和体验。为此应注重以下体验机制的设计与建设:

  1.建立旅游地信息获取、分析和反馈机制。以提高游客期望值和游客满意度为旅游地设计旅游产品的重要依据,要求旅游地相关部门重视旅游网站、旅游呼叫系统、数字化管理以及支持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时了解旅游市场动态,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旅游市场现状并预测需求趋势,针对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在不断进行市场细分化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目标市场,继而有的放矢地提供服务,满足旅游者期望和提高游客满意度。

  2.加强旅游产品设计机制建设。新公共管理要求管理者与管理主体要角色转变,促使游客作为旅游资源管理主体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基于针对旅游体验与旅游服务的关系,对于作为旅游产品生产者的旅游企业而言,其产品的开发、设计除了考虑市场需求、消费方式、产品及价格调查以及销售和服务之外,必须要将游客的旅游体验诉求考虑进去,其中服务角度和服务理念的转变直接关系产品的被认同程度,如客家人的生产生活、风俗节庆,如田间劳作、采茶制茶、制作客家食品、客家婚礼等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者通过参与其生产生活,获得真实体验,土楼旅游产品内涵得以外延。而这些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客家人的全程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将游客由纯粹的产品消费者变为产品设计的主动参与者。这可以最大限度的将旅游服务给予游客的体验目的转化为游客的体验过程,减少旅游服务与旅游体验之间的落差,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游客的体验期望,并且带给产品供应商更多的经济回报,为企业发展开拓出更为宽广的营销空间。

  3.倡导社区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该模式首先关注土楼旅游的持续发展和原住民利益诉求,强调原住民参与旅游规划、*策的制定和旅游产业活动并从中受益。同时,原住民参与和土楼文化的延续为开发商创造优质的旅游体验产品乃至获取经济收益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保证游客能获得货真价实的土楼旅游体验,从而实现土楼原住民、开发商、游客三大利益主体的共赢。

  四、结语

  新公共管理在强调政府职能有限性的基础上强调其指导作用,把公民作为公共服务的顾客,最大限度的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是公共管理追求的目标,这种既强调政府主导,又兼顾市场调节的管理理念,基本符合了土楼旅游开发的要求和当前市场环境,有利于协调各利益相关者间的权利冲突,有助于旅游目的地提供合理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期望,也有利于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管理论文10

  摘 要:文章简要分析了旅游业目前不容乐观的现状以及旅游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并结合当前旅游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旅游业财务管理的措施,以供交流。

  关键词:完善;旅游业;财务管理

  旅游业,是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揽、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且几乎没有多少壁垒门槛的行业,开放的市场、灵活的价格政策,造成了旅游市场竞争过度,致使旅游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高利润发展到目前的低利润甚至负利润行业,旅游产业已经步入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为了满足旅游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促进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旅游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借鉴先进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改进管理制度,加强财务调控,提高管理水平。

  1 旅游业不容乐观的现状

  1.1 入境游大幅下降

  据行业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亿人次,比上年下降1.4%,全年旅游外汇收入408.4亿美元,同比下降2.6%,可见我国入境游出现了非常大的滑坡。

  1.2 出境游信心不足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的影响,人们对未来的就业情况和收入预期不甚乐观,旅游等非必要性消费成为首先压缩的项目。出国游次数减少,出境购物热开始降温。虽然受汇率变化影响,部分出境游路线路价格有所下降,但是,出境游仍呈现负增长。

  1.3 国内游增速放缓

  由于我国A股市场的下滑,致使投资者资产缩水,减弱了部分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整体的经济不景气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普通百姓出游的信心和意愿。此外,不少企业机构也开始缩减会奖旅游预算,或者降低旅游档次,或者减少旅游次数,国内商务出行及会奖旅游也出现了下降趋势。

  2 旅游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2.1 会计核算的`复杂性

  旅游业的经营与一般企业不同,其内部不同部门的会计核算过程各不相同,具有典型的复杂性特征。例如旅游业中的饭店,其是在基建时一次建成,以成品资金形式存在,其价值必须通过零星分散的出租来补偿;同时旅客购买客房产品时,只能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消费,重复消费必须重新购买。出租客房为特殊形式的商品,客房部门的经营是以销售服务为主,所以只要求核算销售过程;商品部的资金运动,没有生产资金和成品资金,只有商品流通过程,要求核算购进和销售两个过程。其次是旅游饭店的许多固定资产都是作为服务设施供客人使用的,不同类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期和维修保养方法各不相同,从而使旅游饭店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2.2 商品销售的时间性

  旅游业的经营活动中,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规律决定了旅游商品具有不可贮存性。旅游是通过服务或劳务直接满足旅游者需要的,因此,只有当旅游者消费时,旅游才表现为商品。例如饭店的客房产品有着极强的时间性,如果当天不能完成销售,即使还完整无缺地放在那里,但到了第二天,这间客房的价值就如一件损坏商品的价值一样,永远失去了。因此,饭店财务部门要从资金方面积极支持营销部门大力开展宣传促销及推销活动,以吸引旅客住宿,努力扩大客房销售,增加销售收入。

  2.3 对客结算的即时性

  在住宿业方面,为了方便旅客,简便快捷地进行结账,按照国际惯例,旅客住宿时间的一切开销,可赊销记账,待离店时一次性结清付款。因此饭店财会部门的对客结算、外币兑换工作必须昼夜有人值班服务,在旅客进店办理住宿登记手续开始,一连串的交易行为如用餐、电话、洗衣等所发生的费用要立即记入旅客账户,一切账务都必须在客人离店以前迅速完成、准确无误,不论旅客何时离店,都能立即办理结账工作,防止出现错账、漏账、逃账。这就要求财会部门夜间必须有值班会计结算当日账目,编制有关的营业报告。

  3 旅游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财务机构不健全

  多数旅游企业不注重健全企业的财务机构,有些企业的财务机构设置比较混乱。旅游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经营产品种类有针对性的设立财务机构,保障不同业务产生的不同的财务处理方式,能够被有效处理。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同时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运行管理中去。

  此外,多数旅游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也不健全,存在很多的财务违规操作行为。如对旅游企业的财务控制能力较差,旅游企业存在的许多财务问题能力,且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都很差,致使旅游企业很多应收账款也不能及时得到回收,造成旅游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大大下降。

  3.2 财务决策信息欠缺

  旅游业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蓬勃发展、诞生的。由于很多旅游企业都处于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还不健全。不同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比较激烈。而旅游企业更多的财务信息是由导游反馈回来的,由于各方面原因存在一定的失真性。加之财务部门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导游进行规范,只能从票据的核算方面判断,使得资产收益在来源上就存在失真。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决策就缺乏实际的状况支持,形成旅游企业的财务风险。

  此外,旅游企业在进行资产负债评估时,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尤其是旅游企业提供的无形产品的价值评估,对于无形资产的评估企业的财务不能给出准确定量评估,而不同的财务人员采用不同核算方法得出的评估价值也存在较大差异,这种资产评估的不确定性给旅游企业带来资不抵债的风险。

  3.3 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大部分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某些财务人员受利益诱惑,做假帐以便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利益,职业道德水平低;一些财务人员理论水平低,账目处理混乱、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低。人员素质的偏低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

  3.4 财务工作实施上不规范

  财务工作实施的不规范体现在:会计凭证中,例如原始凭证要素不齐全、金额计算有错误、审批程序不合格,原始凭证归集不规范、记账凭证装订不规范等。另外,在会计帐薄上登记不规范,例如登记时间和登记方法不规范等。

  4 完善旅游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4.1 健全旅游企业财务控制流程

  ①旅游企业要对企业的旅游产品进行合同化管理,明确规定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成本控制目标和具体实施的安排;②提供旅游产品时,按照合同约定制定周密的计调单。原有产品的计调单计价标准可以依据季节性变化进行调整,新产品的计价单计价标准经过专人考察后进行确定;③地接、组团中游客入住的宾馆、使用的车队等主要费用支出项目由旅行社进行洽谈,签署相互协作合同,禁止有带团人员直接与宾馆、车队直接洽谈、结算;④各旅行社要建立旅游信息通报和调查制度:一是带团人员带团后必须提报旅游景点地的景区、旅馆、运输等价格变动情况和游客对旅游服务的意见反馈;二是旅行社要与景区各旅行社建立相互沟通机制,定期相互通报情况,使计调编制人员和财务、经营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各旅游景点的旅游价格变化信息,保证旅游价格的透明化操作;⑤计调单编制与领队、带团工作与地接社的资金结算根据各自的组织分工,相互监督;⑥计调单作为一种预算管理反映旅游项目毛利润,要具有一定的刚性,旅游产品成本的发生必须在计价单预算的控制之下,特殊情况回来后要进行严格审查,不符合企业规定的将不予核销。

  4.2 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实行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由于旅游业容易受外界影响,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时代性,因此,必须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因为财务信息化对于加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保证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财务部门要扩大财务信息采集范围,建立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利用等一系列流程和规范,随时对各种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形成以财务信息为主、其他各环节信息为辅的信息系统。通过对财务信息高效有序的管理和应用,保障财务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水平,加强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旅游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关注一切与企业相关的信息,全面、准确、迅速地搜集、分析、利用和反馈信息,为企业的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4.3 加强旅游业财会队伍建设

  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强化对财务人员管理的内部牵制制度,实行定期轮岗,采取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②要重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使财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在日常工作中真实地提供各种经济信息。对工作不负责任、违法乱纪的,根据结果轻重采取批评教育、就地免职、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甚至追求法律责任等措施;③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不仅要加强财务方面的培训,还应及时学习国家新的政策和法规,不断更新理论知识,规范账目处理和财务管理行为。此外,财务人员还应为行业发展当好参谋,认真收集旅游财务信息,准确提供财务数据,科学分析行业财务状况,为旅游业又好又好地发展做出贡献。

  结束语

  旅游业是当今市场条件作用下的新兴产业,是一个非常宽广的行业,它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加强旅游业的财务管理,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作为财务人员,应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系统思维,不断完善当前的财务管理体系,以顺应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孙乔.试论旅游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J].财经界,2010(2).

  [2]王春丽.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

  [3]陆琳.旅游饭店财务管理策略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中),2010(1).

  [4]杜富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南方经济,2009(5).

旅游管理论文11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游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旅游教育水平却相对滞后,旅游管理专业供需错位矛盾已经十分突出。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旅游本科教育改革,加快培养旅游业急需人才已成为必然趋势。对此,应采取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课程模式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培养方式以双元为主导等对策,构建双元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双元制”教育是德国在一百多年传统的学徒培训制度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它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机制,是一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游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旅游管理专业供需错位矛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发展旅游业,培养人才是关键,而如何转变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是高校旅游教学改革的关键。

  因此,为了积极推进旅游本科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我们必须开阔视野,不断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构建“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的状况,扭转毕业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一、双元制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所谓“双元制”,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又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教育的精髓是:学校和企业合作,突出企业培训;理论和实践结合,重视技能培训。

  由于职业学校与培训企业的紧密合作,从而保证了职业教育和所培训学生的质量。学生的结业考试不是由学校而是由相应的行业学会负责,从而使学生所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双元制”教育中培训企业和学校的“双元”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双元制”的特点突出表现在:①两个培训主体;②学生的双重身份;③两种类型的教师;④两种教学内容;⑤两种教材;⑥两种实施方式;⑦两类不同的考试;⑧两种类型证书;⑨两种经费来源;⑩两种管理体制。

  1985年,我国教育部立项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由上海市教委、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与德国慕尼黑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长期合作的上海电子工业学校(后发展为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地将“双元制”模式向江苏、浙江、云南、贵州等地推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旅游教育方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依托全国第四大航空运输企业———海航集团与其各产业板块建立产学合作机制,保证为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学生进学院后直接与企业签订协议,确定相应岗位,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院学生,又是企业员工;企业和学院是办学的共同主体,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学校还采取“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开办“海航人才班”、“喜来登人才班”等,为企业量身打造优秀学员。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实践教学,以学生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企业需求、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依据,使培养的人才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特点。

  二、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为了客观地了解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本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对几所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发放130份,回收105份,有效性为80.77%,因此,对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回收问卷的详细分析,发现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层次定位模糊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规定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具备进一步从事旅游科学、科研潜力的研究型人才,即具有管理与研究的“双优”人才。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旅游院校按照这个培养目标开展高等教育遇到了如下问题:一方面,目标定位过高,部分高校达不到这个培养高度,培养出来的人才“高不成,低不就”,不能解决市场实际需要。同时,这种模糊的目标使得博士、硕士、本科生难以有明显的区别,导致精英教育趋向大众化。另一方面,未能明确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究竟是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还是理论型研究人才。就是过多地培养学生经济、管理理念,不进行有效的调查研究,结果导致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市场需要。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问及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时,有69.3%的学生认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是培养管理型人才;有16.5%的学生认为,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有10.2%的学生认为,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由此可见,学校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将自己定位在哪个类型的人才也变得模糊不清。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旅游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脱离市场需求,重理论轻实践,即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开设了许多理论性强的专业课程,其中“公共课约占10%~15%,基础课约占30%,专业课约占40%,而实践课仅占到15%”。对于旅游管理这一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来说,这样的课程比例安排是远远不能达到旅游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的。由于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科生毕业后很难迅速适应岗位。此外,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课程设置不考虑学科体系内在的逻辑性,仅仅是多课程的简单相加、面面俱到,知识构成杂乱无章,没有体系,导致学而不精,实践操作起来毫无用处,并且许多教学内容落后于实践。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总体评价认为比较满意的占30.28%,认为一般的占52.29%。由于过分强调课堂教学,忽视所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差距,最终导致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实际要求。虽然旅游专业一直都是紧缺型专业,但是,由于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而导致大批旅游毕业生转行。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娱乐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而使旅游业在不断地快速发展。但是,为旅游业提供人才的旅游高等教育却远没有跟上旅游业发展的步伐。调查显示,有64.22%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学校教授内容与旅游市场实际发展要求是不一致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多集中在旅游管理、饭店管理等领域,一些新兴的专业,如会展、探险、工业旅游等专业较少。教学内容的滞后,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旅游市场的实际需求。

  (三)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传统化

  旅游管理专业融理论性、实践性和运用性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专业,因此要求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多样化、综合性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抽样调查中发现,有50.4%的学生认为,教师仍以“填鸭灌输式”教学为主,完全是主观灌输;

  32.8%的学生认为,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但仍以教师讲述为主,与学生的互动较少,教学方法单一,掌握的知识也不牢固;仅有15.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学有所获。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不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师资队伍单一化,实践教学形式化

  根据本次抽样调查发现,有27.52%的院校旅游技能课由理论课教师教授,学生普遍反应技能性不强,并且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17.42%的院校会定期聘请旅游企业人员来教授实践技能课,但是由于资金、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收益也不大;仅有24.78%的学生认为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教学熟练。但经过调查发现,这仅有的24.78%的师资多是返聘的曾经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人员,他们的教学与市场实际需求相挂钩,学生反应普遍较好。由此可见,大多数旅游院校的师资状况是与旅游发展实际需求相脱离的。

  三、构建“双元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双元制”模式的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考试考核以职业资格为标准。它时刻以职业为中心,以为未来工作而学习为目的,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生产的实际需求。“双元制”模式成功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技能的结合,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双元制”模式对于解决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供需错位的矛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构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当然,“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德国取得成功的一大原因是根植于特殊的国情下。我们在借鉴这种教育模式时,不能全盘地照抄照搬,应该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双元”模式。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由于我国旅游本科人才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培养目标界定的不清晰,在确定应该培养科研型人才还是管理型人才时含糊不清。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明确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方向,以培养为未来工作的人为最终目的,打破供需错位的局面。

  (二)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

  所谓职业分析,就是要对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中相关层次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具体化描述,以此确定专业所应满足的具体需要“。职业分析”为导向,要以企业需求、相对稳定、广泛适应三大原则为基础,来确定“双元制”专业设置。随着技术的进步,旅游业的发展,社会职业的综合化趋势,新兴职业、交叉职业的不断出现,每隔一段时间就应对专业设置进行重新界定,确保旅游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变化的适应性。

  (三)课程模式以职业活动为核心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管理本科双元制课程模式,选取有代表性的旅游企业进行岗位技能分析,研究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项目为主体的岗位技能的模块化专业课程模式,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能力培养,并根据企业需求与市场需要来编写教学内容和配套讲义与教材,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旅游市场需求保持同步,以充分满足企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四)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双元制”教育中倡导交际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等,收益较大。因此,旅游本科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用适应社会经济、生产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确保学生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

  (五)培养方式以双元为主导

  在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工学交替、流动+定岗双元培养”的方式,即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以企业为主,由学校和行会、企业等组建的董事会合作培养。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取“2+2、流动+定岗双元培养”模式,即学生在第1年和第3年以学校培养为主,主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穿插到企业参加实习;第2年在企业各部门实行流动双元培养,对理论知识进行实物化掌握;第4年实行在企业定岗培养,毕业后可以留在企业。这种培养方式可以使学校和企业间互惠互利、互动双赢,既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渠道,又充分发挥了高校和企业双方各自的优势,使学校与企业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双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

旅游管理论文12

  [摘要]论文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成熟的校企合作经验,提出优化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旅游管理;校企合作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旅游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但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着知识技能教学与旅游职业岗位脱节的状况,旅游管理毕业生与旅游职业岗位人才需求难以对接,出现了大量毕业生流向其他行业,旅游企业人才又同时存在短缺现象。20xx年3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范围。“校企合作”能够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及岗位适应性,是以应用型人才定位的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一)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为校企互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双方签订实习合同,旅游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岗位与实习场所,校方则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机会。顶岗实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熟悉职业环境与特点,提高岗位适应性与职业修养,毕业后顺利与企业对接。

  (二)订单式培养

  校企双方根据旅游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计划,学校的课程制定、企业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等,均根据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学生的职业修养、专业技能,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旅游企业工作,真正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三)校企联合办学

  由旅游企业与高校共同建立学院,由企业投入人力、资金等进行专业建设及管理,学校则给予师资支持,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培养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如法宁波大学与国昂热大学联合办学,整合了宁波大学和法国昂热大学的资源优势,同时引入了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法国雅高集团和法国索迪斯集团等三家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教学计划由中法两所大学和参与合作的跨国企业共同制订并监督执行,培养精通中法英三门语言、综合中欧两种文化的新型旅游管理人才。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意识层面

  学生、企业对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大学生将顶岗实习等同于自身为廉价劳动力,难以接受校企合作教育。而较多旅游企业也未能意识到未来企业长期发展人才培育的重要性,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不愿付出更多财力、人力参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导致校方的一些教学实践计划很难深入执行。

  (二)实施层面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还处于浅层次的合作,绝大多数旅游企业只根据学校提出的实践要求提供相应的岗位与实习场所协助完成学校的教学计划,很难形成全方位的合作模式。如很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只在一个部门或岗位实习工作,很少进行交叉培训以了解整个酒店运行及管理状况。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也较少与企业进行沟通,理论教学跟不上行业发展形势,实践教学与实际岗位需求严重脱节。由此造成企业很难调动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校方一些建设性的想法也较难实行,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缺乏双师型、实践型师资,具有旅游企业实践工作经验的老师所占比例低,很难进行实战型教学,对实践工作内容部分讲解起来不生动、难深入,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实习过程中适应性较差。

  (三)制度层面

  校企合作双方各自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尚未出台明确的校企合作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法规,缺少对校企合作参与者的法律保障,也没有明确对合作企业的激励或补偿措施,也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促进机制的构建策略

  为优化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应借鉴国外成熟的校企合作经验,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协同努力,共同促进。

  (一)政府

  1.发挥主导作用,加大经费投入。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领导组织,研究制定宏观政策,将校企合作规划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加大经费投入,为校企合作创造优良环境,促进高校相关专业加速聚合多方面资源优势,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2.强化政策支持,建立保障制度。目前我国针对校企合作仅有的一部《职业教育法》内容并未涉及普通本科层面的高等教育。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对校企合作予以保障,包括校企合作的利益分配、专利保护、具体实施细节等方面,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及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促进校企合作有效开展。通过促进机制的建设,确保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有效进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无论是对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合作企业利益的实现,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都有重大意义。

  (二)学校

  1.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对专业教师培养计划中,建立企业实践制度,做到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训常态化,建设真正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保障专业教师对行业发展及专业技能的及时了解与把握,更好地促进专业教学。同时,聘用技能型、专家型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并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开拓专业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双方应制定合作制度,建立实训指导、评价考核等规章制度,以确保实训质量。如在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方面,应加大行业标准的权重,结合校内考核、企业考核进行综合评价。

  (三)企业

  旅游企业应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在一定的政策保障下,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合作的规章制度,对实习学生、企业内作为指导教师的员工、到企业进行实践交流学习的高校教师都实行规范化管理,对于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旅游人才、拓展旅游企业的业务领域、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等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龚艳.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xx,(2).

  [2]姜玲.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研究[J].旅游经济,20xx,(8).

  [3]曹曼娇.旅游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xx.

  [4]李冉.国内外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xx.

旅游管理论文13

  旅游饭店,顾名思义,是为旅游而准备的饭店,同时,在经营管理评价方面,旅游饭店也应区别于普通饭店,打造出具有自身饭店特色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本文将对该体系进行研究。

  一、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1.确定完整的评价范围

  在旅游饭店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中,应该有明确的方向,明确所需要评价的具体范围,认清旅游饭店的具体服务对象是旅客,不仅仅要关注饭店自身的食物品质,同时也要了解旅客的满意度,以及员工对于饭店的满意度。如果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评价范围,那么整个评价体系也就不会真正的完整。在一家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范围应该足够广泛,包含旅游饭店所需要评价的所有内容,同时又不过于烦琐冗杂,应该使所包含的内容精炼完整,贴合饭店自身。

  2.根据饭店的不同情况构建体系

  现如今,国内外的旅游事业都在飞速发展,旅游饭店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所以对于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以饭店自身的真实情况为基础。因为存在国内外生活习惯不同、旅客消费水平不同、旅游景点不同、饭店特色不同等情况,所以旅游饭店的评价体系也应该因地制宜,贴合饭店自身情况,“量体裁衣”,构建一个与旅游饭店自身情况吻合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

  二、目前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评价范围不完整

  在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中,有很多饭店仍然抓不住重点,不明白评价体系是针对哪些方面问题做出的评判。有的饭店避重就轻,只关注表面问题,不去深刻思考饭店的长远发展;有的饭店则盲目关注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没有针对性,评价内容中出现过多的冗余,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得不到高效的反馈,这样的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反而拖慢了饭店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在评价过程中应该设明确规定评价范围,而不是得过且过,根据管理人员的自身情况来确定需要进行评价的范围。

  2.缺乏针对性

  众所周知,最好的不一定适合,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浅显易懂。然而很多旅游饭店在构建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并没有深刻考虑到自身饭店的实际情况,而是完全的照搬照抄。不考虑饭店规模大小,直接将知名企业的评价体系应用到饭店中,不考虑实际情况,过于脱离现实,使评价体系不能很好的应用,降低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在某种程度上拖慢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一个不合适饭店自身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的存在或许并不能在饭店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在某些方面影响饭店的未来发展。

  3.对经营管理评价体系不够重视

  就目前来看,很多饭店的领导阶层对于经营管理评价体系都不是很重视,认为只要饭店有盈利有效益就可以了,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为了旅游饭店的效益服务的,既然已经有了足够的效益,那么旅游饭店中是否有完善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这种理论相信很多领导都会认同,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短视,如果没有完善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那么久而久之,饭店的内部将会积累很多弊病,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旅游饭店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制约。

  三、旅游飯店评价体系的'解决方法

  1.明确旅游饭店评价范围

  在一家旅游饭店中,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对于饭店未来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所谓经营管理评价体系,就是要明确该体系的涉及范围,即——经营、管理、评价三个方面。在饭店的经营中,主要涉及的是食品营业收入、住房收入和房间入住率,以及员工工作的效率等方面,接下来会有介绍。在任何企业中都不会缺少管理这一个环节,在一个旅游饭店的管理中,包含着饭店的方方面面——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最后一点就是满意度,满意度不仅仅是针对顾客的,同时也要关注饭店员工的满意度(这一点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会详细介绍)。根据以上的论述,笔者整理了一个结构图,来明确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的具体范围。

  2.提高对于经营评价管理体系重要性的认识

  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旅游饭店的领导阶层,只有领导对评价体系给予了充分的重视,饭店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地应用于饭店,为饭店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在这里,笔者建议旅游饭店的领导阶层应该“多听多看”,不仅仅关注外界变化也多关注饭店自身,同时提高领导自身对于评价体系的认知,这样才能认识到评价体系对于一个饭店的重要性。

  3.关注员工满意度

  一家饭店中,员工大多是工作在基层的,地位不高也没有决策权,但是他们有和旅客接触的机会,同时能关注到饭店的每一个角落,了解饭店自身存在的弊端,所以员工的满意度在整个评价体系中也一样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总结

  本文通过对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从而分析了我国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的现状。经营管理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了经营业绩、管理水平、顾客及员工对于饭店的满意度三个方面,同时文中也给出了具体的构建模式,当然,再具体构建过程中,仍然要切合饭店自身来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徐春红.基于因子分析的度假型饭店顾客感知价值评价体系研究[J].旅游研究,2015(03):88-94.

  [2]彭正龙,戚齐.旅游饭店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5(1):23-28.

旅游管理论文14

  摘要:信息化时代到来,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模式正展现其独特的优势。本文首先具体界定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定义,然后对这种模式进行SWOT分析,最后通过教和学两个不同角度对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SWOT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定义

  教学信息化的含义是指在上课教授知识的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所有流程用数据表达,从而可以提高老师上课的教学质量水平和效率。根据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学其实是教学理论的一种实际运用,并且更加的系统、规范。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现实教学中运用的频率越来越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现代教学模式也逐渐有了其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教学方式。信息化的教学以信息网络为根据,核心是信息资源,其独特特征体现在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以及老师学生参考资料的获取中,信息化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使用能力,并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做后盾。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像从前一样。这种模式下,老师不再是传统教学方法里“辞典”的身份,转变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名引路者。学生则由以往的被动的知识吸收者的身份,转变成为理论知识积极创建者和使用者。

  二、用SWOT方法探讨信息化教学方式

  (一)优势分析

  信息化教学模式给各大学校的教学资源汇集整理提供了便利,创造更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各个学校之间,包括许多国外的学校,他们的教学资源也能通过互联网获取,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一体的教学资源库。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信息会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教学资料将不仅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等这些具体的资料,还包括可以电子计算机网络获取的网络信息,并且电子信息资料的获取成本相对传统资料的获取成本更低,传播途径更便捷。信息化教学模式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探索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多媒体和网络自身特质可以锻炼学生获取电子资料的能力,其后的加工整合都需要一定的分析能力,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发散性思维。

  (二)劣势分析

  信息化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学生在探索发现知识中的自主性,但倘若在现实教学操作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监管不恰当,反而会适得其反产生不好的影响。尚在学校学习的学生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三观,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在没有监管、缺少老师的指点和督促的情况下,学生自身很容易思想懈怠,形成惰性。这种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管的较为放松,措施不当的话可能对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机会分析

  信息化教学模式同时也带来了两种机会,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实现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构建信息化的教师团队。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技术迅速普及,覆盖面越来越广。随着经济发展,计算机普及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计算机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都有了一席之地,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学生和老师很快接受并适应其存在,学校也将其纳入自身发展规划蓝图进程中。可以说,我国信息化教学方式推动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进程,在方方面面都为其发展带来了便利。

  (四)威胁分析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不均衡,因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基础教育设施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中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匮乏,这就很难实现东中西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而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信息化教学模式要求有大量的教师培训、昂贵的信息教学硬件和软件设备投入,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做保证。

  三、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中对信息化教学运用

  从专业特性角度来讲,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对于学生的应变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学生需要能依据实践地点的不同做出相应的反应。市场上的需求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旅游从业人员既要掌握好理论知识基础,又要有灵敏的嗅觉,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捕捉市场的变化。本文接下来以《饮食计划》和《全球地理》为例,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信息化教学方式适合“教”的情形

  信息化教学方式适合“教”的情形,指的是在设计教学活动中要以老师的教为主要着手点,以能够把课本知识完整的正确地传授给学生的一整套流程。比如在《饮食计划》第一单元这一课的教授中,我们希望学生要能充分的把握饮食计划的理论知识,以便为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减轻负担。这种理论性的知识点,信息化教学模式就应当以“教”为主,详细做法如下。首先,老师要先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向,为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细节时,要善于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便利。比如在备课环节,可以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网络搜寻平台寻找适合课程内容的资源。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借鉴其他老师的教学视频,给自己的教学提供新的不一样的思路。其次,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运用电子白板、投影仪、麦克风等电子设备,将理论知识更具体形象地传授给学生。最后,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被学生布置相应的习题,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

  (二)信息化教学方式适合“学”的情形

  信息化教学方式适合“学”的情形,指的是所有教学活动的设计内容、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其出发点都是学生,目的是为了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地去探索学习相关知识的一种模式。比如在学习《全球地理》第二章节时,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章节内容地区性较强、特色鲜明、信息量大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答案,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既能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潜能,又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类似于这种学习内容就适合以“学”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详细做法如下。首先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立某种特定的情境并给学生布置任务,比如假如你是一名地质勘探者,请利用五天时间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做一个详细的调查。然后可以把全班的学生根据我国的六大区划分为六个不同的小组,再给每个同学分派不同的任务,如网上搜集资料、实地调研、民众采访等。这期间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搜集到的知识进行汇总、分类。最后学生对最终结果进行汇报,老师予以点评。

  参考文献:

  [1]杜恺琳.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56.

  [2]高铁栓.试论信息化教学模式[N].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

  [3]刘晓斌.试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类型[J].四川科技,2016,18.

旅游管理论文15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年成人教育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在浙江省高校名列前茅,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现有各类成教学员23000余人。同时,该校现有自学考试助学专业20余个,是浙江省自考委批准的省自考助学单位,浙江省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优秀院校,浙江省旅游管理自考本科主考学校属地化试点高校;该校进一步实践“精细管理,有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同校同待遇”政策,为广大普高、中职、技校毕业生学子提供全日制高等教育机会。多年来,成人教育在该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该校的成人教育在上规模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抓质量。笔者以旅游管理专业全日制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深入的调研,并提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设想。

  一、问卷调查概况

  笔者于10月8日对旅游管理专业全日制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5份,收回45份,均为有效问卷。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表》,共有20个调查项目。内容主要有对校园环境的满意度、对学风校风的满意度、对食堂满意度、对宿舍满意等、对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对学校师资力量的满意程度、对师德师风的满意度、对学校教学管理及课程安排的满意度、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同学关系的满意度等。另一部分为15个开放性问题,内容涉及到学生对学校、旅游分院的评价,也涉及到对学生自身的评判。比如,您觉得自己过去由于什么原因,导致了高考不理想?您选择这个学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您觉得在大学里,主要收获到了些什么?您对学校最满意的事情,请写出3件?您对学校最不满意的事情,请写出3件?您对课程设置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您对教学方式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您对考试考核方式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等等。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

  (一)问卷调查的总体结果

  第一,经统计,如果按照5分为满分计算,本专业该班的学生对该校教育的满意度为4.12分,处于良好的水平。对问卷中的20个项目的选择,有38.24%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满意,有34.12%的学生选择一般,有17.64%的学生倾向于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

  第二,学生对学校总体的评价,仍然停留在学校规模大,他们的话语中强调“大”。

  第三,学生对对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对学校师资力量的满意程度、对同学关系的满意度总体较高,没有出现不满意甚至非常不满意的选择。

  第四,成教的学生比较注重人际关系。其一,有41.18%的学生提到,他们是因为有同学介绍或者有同学在本校读书,而选择了该校。这说明学生对学校的较高满意度可以直接为学校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一个值得充分重视的现象。其二,学生们普遍提到在大学里最主要的收获是友谊,用学生的话说,交到了一帮“损友”、“多了丁点姐妹”。其三,他们对学校师生对他们的态度敏感。虽然总体上,他们认为老师和班级之外的同学对他们是友好的,但是他们仍然指出少数人对他们态度傲慢,不友好。

  总体来讲,学校和分院对旅游管理专业自考学生教育、教学的满意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有些问题亟待改善。

  (二)重点问题分析

  1.学生认为导游考证课程的教学和辅导不够

  旅游管理专业的成教生,在过去五届学生中,每届大约有50%的学生报名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这些学生是比较有上进心的。但是,学生认为对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和辅导不够,一方面有的课程只开设一学期,比统招生少;另一方面成教生没有全国导游证考试考前辅导实训。

  2.学生相当期待课程设置改革

  有29.41%的学生强烈建议学校给他们开设体育课,有17.65%的学生希望学校考虑能让他们也参与选修课的选修。另外,学生比较集中地反映,希望在给成教生安排课程时,多一些实践课和户外课。

  3.学生对考试考核方式意见较大

  学生们纷纷提出,他们的课程除了1门课之外,其他的都是闭卷考试。学生们的意见较大,他们希望对他们的课程考核方式,一部分课程可以采取非闭卷考试的形式,比如增加口试考核的课程数量。

  三、旅游管理专业全日制成教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形成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引导优良学风

  成教的学生,基础有别于高考统招的学生,但是他们也有他们心理的需求。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以激励这些学生。成教生恐怕更需要激励,通过激励使学生更有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来充分展现自我。比如院方可以考虑对第一次就考出全国导游证的学生,给予精神和适量的物质奖励。对第二次考出导游证的学生,张榜表彰等。

  另外,笔者认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优秀学生转入浙大学习的政策,也值得学校借鉴。城市学院在当年所有在籍全日制本科一年级学生,规定每年从一年级学生中推荐同级学生总数0.5%-1%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转入浙江大学相关(相近)专业继续学习。这批学生特别优秀,不仅关乎成绩,而且考察个人综合素养。

  (二)优化课程设置第一,对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4门课,课时要充足,尽量与统招生一致。同时,为成教生增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考前实训,以进行强化训练和辅导。

  第二,根据前文所述,为成教全日制的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以及一两个学期的'公共选修课,是有必要的。

  第三,结合他们比较喜欢实践性强和社会性强的课程,针对旅游管理全日制成教生,在不影响他们的自考教学的前提下,可以安排一些更加实用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旅游礼仪课中增加服饰搭配、化妆等实践环节。另外,增加一些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面的课程,比如旅游客源国知识、旅游目的国家知识这样的课程。又如,针对成教生往往对创业比较有想法,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多增加一些电子商务的内容,以开阔他们的眼界。

  (三)改变教学方式

  针对成教生,对于一些课程,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比如《模拟导游》这门课,教师完全可以安排学生对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涉及的双龙洞、侍王府等景区,以及金华市区沿途讲解中涉及到的主要道路进行踩线。或者,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六个组,分别对金华市区的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旅游要素进行实地调查,拍下照片、视频,制作DV,然后在课堂上汇报,作为这门课的考核材料。这样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通过导游资格考试,提高教学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就是以一个具体案例事实与情景的描述为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以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能力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对传统讲授教学法的突破,其强调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因而对教学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对成教生是比较有效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量多地运用案例。比如《旅游政策与法规》这门课,其内容是法律、法规等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条条款款,其中有一些内容还非常抽象、难懂。如果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学会们就容易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四)改革考核方式

  对于成教生课程的考核方式,学校目前坚持闭卷考试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效果其实并不好。建议对于一些课程可以采取开卷考试、大型作业、现场面试、情景剧角色扮演、课程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方式。

  以上设想未必成熟,但是对学生学情的调查研究,在我们这个生源下降、高校面临竞争压力的当下,是必需的。这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希望以上的调查结果和观点,对学院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旅游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02-16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05-15

旅游景区管理模式论文08-11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通用12篇)07-18

【实用】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5篇05-27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08-06

旅游管理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实现论文范文08-14

旅游的管理专业08-15

旅游电子商务论文提纲08-02

旅游管理实习报告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