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论文>物流论文>物流成本管理论文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

时间:2024-06-19 14:27:07 物流论文 我要投稿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热】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流成本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热】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企业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自身的成本,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物流服务价格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空间,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期望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自身竞争优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物流成本;成本管理;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在激烈的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值得企业思考和研究。很多企业逐渐认识到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管理不仅能推动企业物流的合理化进程,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很多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各种物流成本数据而不能客观反映物流各个活动环节的成本过程,使得对物流成本难以进行评估、分析和控制。大多数企业的物流成本常和企业的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等混在一起却不单独列出,不列入成本项目中,因而容易被忽视;此外,企业的物流成本内容页面不清楚,只简单反映储存成本、运输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等。因此导致了物流管理成本不具有主动性和准确性,无法清楚地了解物流成本的多少,企业的物流成本在财务记入方面的数据不准确,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利于相关利益者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决策,不利于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1.2物流成本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很多企业在物流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上投入少,水平低,往往使得物流活动和成本信息脱节,这不仅不利于物流成本信息的详细记录,而且无法为企业提供详细准确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信息,不利于企业的决策者根据物流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决策。有一些企业自己开发的物流成本软件功能不够完善,信息处理方式落后,传递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共享性差,使得物流的各个作业环节不能环环相扣。

  1.3 物流环节过多流程复杂

  物流就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将储存、搬运、运输、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和包装等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活动。每个活动环节消耗的时间越多,相应的成本也会增加。例如:物资存储时间长,租用仓库的时間长就要增加租金。在产品的包装环节,工人工作效率低,工作时间长,就要增加工人的工资。运输环节应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节省成本企业物流成本。物流环节过多,流程不明确,可能造成多个物流环节的交叉重复性工作,增加物流成本。物流环节的越多流程越复杂需要投入的时间、人力、物力、资金等就会越多,成本随之升高。

  1.4 物流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企业应当从思想观念上和管理体制上加以转变,研究制定可行的程序和方法, 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很多企业管理物流成本的意识不强,管理方法落后,往往把能源和资金都用在了仓储和运输等基础建设上,并没有开发专门的物流成本管理软件,也没有开设单独的部门来管理物流成本。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对物流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控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产生了不利影响。物流成本管理模式落后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成本控制问题。企业内部缺乏健全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部门人员分工不明确,积极性不高,成本管理控制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这些因素都阻碍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坚持运用系统化的方法综合考虑以得出合理的方案,最终追求总成本的最小化。

  2.提高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完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与体系

  首先,企业应设立标准化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对自身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与流程进行改进,确定每一级的成本项,再在每个成本项下设明细科目,对不同环节、不同形态的物流成本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这样才能够对物流总体成本进行了解及明确掌握,同时可以对各个组织结构及具体生产活动拥有明确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根据其特点采取有力的控制措施,为物流成本分析与决策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如此,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内容就会得以明确。

  此外,企业可以组建专业且独立的会计核算单位,录用专业能力强的人员进行此项工作,自企业的作业活动之初,就将物流成本计算纳入工作计划之中,在企业的诸多费用合算的基础之上,全面精准地分析各类费用构成,并严格按照核算流程,详细记录各项费用支出以及成本,直到年末,将所有的支出与成本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作业活动中的各项支出,提出符合企业实情的优化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提升物流活动中的管理能力。

  2.2 加强物流成本信息化建设

  物流成本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支撑,加强物流成本信息化建设,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物流信息化是企业的技术支持,信息化的进程是物流发展不可逾越的.过程,及时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的机遇。企业应将先进的成本管理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运用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实时监控等技术手段,通过采购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仓储管理系统等实现物流全过程的可视性、可控性,从而大大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建立综合物流成本信息系统,实现在不同部门信息的双向流通,保证信息的及时反馈。调整与伙伴企业的合作关系,实行战略联盟,能高效率的掌握物流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提升企业现代化信息水平。

  同时,与软件企业合作开发相关物流软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市场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软件,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顾客满意度。企业只有以信息化为基础结合科学客观的物流成本管理,才能提升企业的提升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发展。

  2.3 简化流程提高运作效率

  企业要优化物流活动的工作顺序,主次分明,简化工作流程,减少资源浪费。加快资金流与物流的周转速度,最大限度地实现零库存,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各个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可以采用联合运输、共同配送、延迟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等有效形式,使得物尽所需,人尽所用,合理的资源利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物流成本。

  为使物流的过程更加完善,应规划专业的作业流程图,提升工作效率,使用切合企业实情的作业标准流程,提升生产速度。制定符合企业的作业流程,可以将工作程序规范化,高质量的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减少物流成本,增强竞争力与凝聚力。

  2.4 转变体制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为使得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活动能够更好地运行,使其不断地提高管理方面的水平,物流企业应该在细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同时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物流企业要细化分工合作机制。为保证会计核算准确,其次,企业应该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意识的重要性。为保证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努力实现物流成本管理的专门化,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成本管理方法,有效管理企业物流成本。企業在相关的物流活动中,要正确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高效的管理体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真正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结语

  我国物流业虽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与众多国际物流行业相比还有着明显的不足,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提升,尤其是成本管理方面。物流企业必须寻求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成本核算和控制系统,结合企业的运作模式、产品特性和管理方式等等,明确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最终选择符合企业本身特点的物流成本控制方式。

  企业在考虑物流成本控制的具体物流环节时,不应该孤立地考虑某一环节的物流成本控制。还应该考虑物流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物流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否则很有可能达不到物流成本控制的目的。

  要想使我国物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对物流管理模式进行完善,查漏补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学习先进的物流理念和运作模式,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意识,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论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对策[J].会计审计,20xx(02)

  [2]孙丹,曲若含.试论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控制对策[J].经营管理,20xx(02)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2

  【摘要】企业的物资管理与物流成本的控制在企业正常生产运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物资的管理以及物流成本的控制,提高相关方面的认识,注意人才培养,加强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本文就物流公司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及问题进行阐述,分析了物资管理的相应措施,同时又对如何控制物流成本进行概述,望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盈利空间,促进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物资管理;物流成本;控制;对策

  现阶段,我国许多物流企业公司在物资管理工作及物流成本控制工作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物资管理与物流成本控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进而增加了企业物流成本,给物流企业发展带来一定阻碍。因此,为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空间及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物资管理及物流成本控制上仍需加强工作力度及相关改善,以优化物资管理工作,同时制定出相关的物流成本控制策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物资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对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物资管理主要包括定制物资计划、采购物资、使用物资及物资储备等重要环节。在现阶段激烈的企业竞争环境下,加强企业物资管理已成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我国部分企业之中,“重生产、轻物流”的观念较为严重,因此一些企业领导人对物资的管理工作认识不够深入,企业物资管理跟不上,供应链优化较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作为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同时又是企业控制成本的力利器,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物资储备不合理。在很多物流企业公司正常运行中,存在着物资储备过大,库存管理不科学,占用大量的库存资金等问题。另外,清仓利库工作滞后,工作人员库存管理意识薄弱,甚有市场淘汰物资超储挤压、有的物资库存短缺,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为企业增加一定负担。

  2、物资管理意识薄弱。物资工作管理人员管理观念淡薄,人员素质仍有待提升。一些物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物资管理技能,同时在相关专业的计算机技能落后,对企业物资管理只能按部就班进行,只管物资发放不管流向,急需对相关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及专业水平。

  3、物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在物资管理工作上没有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不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各业务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没又相关的职责划分,对不相容职务和授权审批制度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物资管理手段落后及管理环节的不规范,都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4、物资计划不明确。物资管理部门在制定采购计划时未能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进而盲目采购。往往由于计划的不严谨、不科学、不合理及缺少时效性,造成了供货期和采购量的不准确,因此出现了提前或延期交货现象,“三清”活动开展的'不及时、不随时、不到位,使得物资屯压,提升了物流成本。

  三、物资管理工作相应措施

  1、加强物资管理,从物资管理工作的源头抓起。加强物资计划管理环节。计划管理作为物资管理工作的源头和主线,需要科学合理进行物资计划编制,以确保所需物资按时、保质、保量地供应,以维持正常生产所需,进而加速企业资金运转速度,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减少开支费用。加强物资管理计划必须提高对物资计划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物资计划在物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对物资市场供求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物资消耗及市场变化等可观规律,合理计划物资的储备时间和储备数量,以维持企业供应链平衡,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进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提高领导重视,转变固有观念。只有得到企业领导对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视,才能带动员工最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视。企业领导要从较高的立足点来正确看待物资管理工作,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物资管理工作进行量化分解,做到各个部门、科室及个人的职责明确,奖惩分明,并建立相应的物资管理奖惩机制,转变固有的物资管理观念,把各项物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储备管理工作。在物资管理工作之中,物资的储备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紧密结合“5S”管理,促进企业物资存储的科学化、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首先,入库验收工作。入库验收工作是仓库管理的基础,验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采购计划,对物资的品种、数量、规格及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物资进行隔离处理或退回;其次,保管保养工作。仓储管理必须对仓储物资进行定期保管保养,根据仓储物资的物理性能、化学成本以及体积大小等进行分类,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妥善保管,确保仓储物资各项使用价值;再次,出库工作。出库工作作为仓储的重要环节,必须对出库物资品种、数量、质量等进行严格把关,并根据相应的出库单据进行出货,并定期进行盘点,以确保帐卡物相符;最后,合理计划物资储备量。在仓储管理工作中,储备过多,不仅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及场地,同时产生大量保管费用,使周转资金受阻,若储备过少,则容易致使产品供应链脱节,进而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对物资储备量进行合理计划,确保保持正常供应的前提下,对整个仓库库存进行结构调整,降低仓库存储量,加速企业资金周转,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四、物流成本的构成

  物流成本的构成主要分为仓储作业成本、存货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四部分。仓储作业成本包括装卸成本、检货成本、物流加工成本、补货成本、进货入库成本和验收成本;存货成本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把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加入物流成本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区别,它把降低物流成本与加速资金周转统一起来;运输成本包括公路运输及其它运输形式产生的费用及货主费用,货主费用又包括运输部分运作和装卸费用;管理成本费用即物流管理费用,包括订单处理成本和采购处理成本。

  五、物流成本控制相关策略

  1、建立健全物流管理机制。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强化物流成本意识。将个人利益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绩效挂钩,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年薪制”,同时克服“月薪制”造成的人员短期行为,对做出相应突出表现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褒奖。重新审视本企业的物流系统及物流动作方式,吸收借鉴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改善,制定出适合企业管理的物流管理机制,以最大程度降低物流成本。

  2、实施TCM战略,建立物流成本管理组织体系。实施全面的成本管理战略,将员工的个人目标融入企业整体目标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综合利用系统观点、现代管理技术和目标管理策略,对物流成本进行整体管理和控制,克服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现象。企业需加大对TCM战略宣传,树立全体员工的物流成本意识,营造良好的TCM实施氛围,确立物流成本管理的应有地位,并全面负责和协调物流管理工作。

  3、系统分析市场,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现代物流成本控制不仅需要注意强调局部控制,更要加强系统化的综合控制。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TPL)等新型物流模式可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机构,利用TPL专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增值服务有效节约物流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20xx年,欧盟TPL约占其物流总量的35%,而我国仅为15%左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新型物流供应链不断发展,需要考虑到从产品到最终客户整个过程的优化,并协调企业与供货商、运输商、客户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资源优化。

  4、多方联动降低物流成本。第一,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速度不仅可减少资金占用,同时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存储费用,进而节约物流成本。如海尔公司的“零运营资本”靠的就是加快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及销售物流的速度来缩短整个物流周期,提高资金利用率。在美国生产企业的物流速度平均每年16-18次,而我国企业还不到2次,相比下来通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空间之大;第二,通过优化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来降低物流成本,但又不能超过一定的必要量,充分与客户协调物流配送及降低物流成本问题,同时注意减少退货量;第三,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有效提升物流管理工作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企业需对物流管理信息化投入一定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及时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联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综上所述,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物资管理及控制物流成本都是为企业提供更大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单位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并将相应的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以提高企业资金周转,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志云.探析物资管理及控制物流成本的有效对策[J].经贸实践,20xx(7)

  [2]沈洪明.物资管理及物流成本环节控制及解决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版,20xx(9)。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3

  摘要

  如今,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企业面对变化无常、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管理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而有效地物流成本控制又是物流管理成功的要素。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作用已经日益为人们所知晓。如何有效的控制物流成本,以尽可能小的投入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是企业物流部门以及物流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理论上解决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合理分配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文主要由五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物流活动和物流成本管理的背景和意义,并通过对物流概念的演变,指出国内外就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强化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第二章,阐述了物流管理和物流成本管理的涵义,归纳了有关物流管理的理论学说。

  第三章,介绍了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以及就我国在物流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

  第四章,在对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上,提出了几种具体的方法和途径,以期达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目的。

  第五章,案例分析,以安利公司为例,介绍了其采用的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所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 物流 物流成本 降低成本途径

  第一章 绪论

  1.1物流的概述

  1.1.1早期物流的定义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当时还称为实体配送(PD)的物流概念定义为:“实体配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于生产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二战之后,原用于军事上的后勤管理(1ogistics management)被引入工业和商业部门。1974年,美国学者鲍沃索克斯将其定义为:“以卖主为起点,将原材料,零部件与制成品在各个企业间有策略地流转,最后到达用户,期间所需要的一切活动的管理过程。”

  1.1.2七八十年代物流的定义

  1980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物流是有计划地对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流通活动。这种流通活动的内容包括用户服务、需求预测、情报信息联络、物流搬运、订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物处理与仓库管理。” 1986年,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研究所提出:“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综合各种物流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物流是有形物品从产出源点到最终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从职能上可以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及废弃物流五个职能。

  1.2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研究背景

  我国的物流管理起步较晚,1979年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第一次把“物流”概念引入中国。随后,我国的物流管理的发展进入了概念借鉴和初级理论研究阶段。进入新世纪,我国物流业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网络技术的进步,加强了我国物流业与世界物流业的合作与交流,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活动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但是与此同时,物流成本和费用一直较高,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国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xx年到20xx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率分别为10.29%、12.99%、16.76%和12.86%。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意识、水平和能力的不足,为此,建立健全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能力是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重点。

  1.2.2研究意义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物流系统对企业的生产是一种支持作用,但是随着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即从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向大规模定制、精益化的适时生产方式的转变,要求企业的物流系统必须能够适应现代生产方式的要求,即“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渠道,将适当数量的适当产品送到适当的地点”。同时,顾客需求的瞬时化趋势,要求企业能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以提高企业快速响应市场消费需求的能力。因此,加强关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对确保我国在 21 世纪的比较竞争优势,将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

  美国的物流成本管理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通过对美国会计师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ccountants, NAA) 下属的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actices Committee, MAP committee)所颁布的一系列“管理会计公告”进行认识。该公告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物流成本的范畴的界定、物流成本的计算、物流的作业成本计算物流管理的业绩计量、物流信息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等问题。

  日本的物流概念是从美国引进的,然而其物流成本管理相关的研究却是根据本国的基本国情单独进行的,迄今为止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日本学界经过多年的研究,于 1977 年由运输省制订了《物流成本计算标准》,为日本企业进行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提供了依据。日本神奈川大学的唐泽丰教授认为,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即“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构成及影响因素-采用恰当的'预算管理制度-设定基准值或标准值-与财务会计制度相接轨”这四个阶段,而目前日本的物流成本管理研究正处于第三阶段。

  1.3.2国内物流成本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全球的物流热一浪高过一浪,推动了我国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的物流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还比较少,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根本就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国内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大多数还处于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即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的第一阶段,只是很少一部分物流企业达到了基本的物流成本核算水平,物流成本的管理远远落后于国际范围内其他同行业的管理水平。

  据报道,目前国内每年的物流费用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达到190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十年内物流服务收入将有20%的增长幅度,但是与发达国家在物流成本、周转速度,以及产业化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市场许多商品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已占到20%——40%,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为150亿人民币,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为500亿人民币,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左右,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这很大原因是由于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不当造成的。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已经深深被人们所认识,物流成本的研究也是当今物流研究者的热点话题,在本文中,介绍了国内外物流成本研究的现状以及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物流成本的构成,指出了物流冰山特性、二律背反特性等。本文采取了理论论述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

  第二章 物流管理的概述以及相关学说

  2.1 物流管理的定义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2.2物流成本的定义

  在物流过程中,为了提供有关服务,要占用和耗费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些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为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是企业在物流系统为实现物品在空间、时间上的转移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即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的销售,以及伴随着生产和消费过程所产生的废物回收利用等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的全部耗费。

  物流成本构成涉及到企业各方面的成本,物流成本占企业生产经营总成本的一大部分,因此,加强物流管理关键在于加强物流成本管理。

  所谓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成本作为物流管理的手段是因为,一是成本能真实地反映物流活动的实态;二是成本可以成为评价所有活动的共同标尺。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是物流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物流成本管理的着眼点不仅要考虑物流本身的效率,而且还应综合考虑提高服务、削减商品在库以及与其他企业相比取得竞争优势等各种因素,甚至从物品流通的整个过程来考虑物流成本的效率化。只有从企业的整个系统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物流成本管理,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降低整体物流成本。

  2.3 物流管理的相关学说

  国外学术界对物流活动的研究经历了若干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对物流活动的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物流成本管理理论,具体如下:

  “黑暗大陆”理论是在1962年由美国著名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他在《财富》杂志上撰文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而企业在流通领域中的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为突出,物流活动中包括物流成本等在内的未知事物还很多。该理论反映出人们早期虽然对物流的理论与实践的不成熟,但已经开始注意到企业物流活动的模糊性。

  “成本中心”理论认为,物流在整个企业的战略中只是对企业的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物流活动是企业成本发生的重要环节。因此,对物流成本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有效途径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这种理论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认识到物流在企业整体战略中的重要性,一味地强调物流成本的降低,势必影响到企业整体战略的实施。

  “第三利润源”理论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物流活动所具备的潜力相联系,以发展的眼光来认识物流成本管理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企业的第一利润源在于降低资源的消耗。第二利润源是通过降低人力资源的消耗。然而,由于企业间综合竞争的加剧、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等原因,如今企业在前两个利润源的潜力挖掘上日益困难,物流成本在企业综合成本中具有较大的比重,被称为“第三利润源”。该理论要求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时,必须合理组织企业内部作业链,力求物流活动在保证企业整体战略实施的基础上,使物流活动的各环节、要素的处于最优状态。

  “物流冰山”理论最早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的。他将企业的物流活动比喻为浮于水面的冰山,认为企业物流活动产生的支出只是“冰山一角”,人们过去所以轻视物流,正是因为只看见了冰山的一角,而没有看见冰山全貌的缘故。人们所能从会计信息系统直接获取到的只是以现金方式向企业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信息。而对于真实发生在企业内部的物流费用,由于被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所隔离分解,导致部分物流活动所产生的费用无法被准确计量、无法控制、无定额标准、无完整记录,使物流成本的核算无真实的原始数据。

  “效益背反”理论是指物流活动的若干功能要素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现象,某个功能

  要素的优化必须以牺牲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效益为前提。该理论应用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揭示了物流系统总成本与各功能要素成本间的相互影响因素与程度,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物流系统的成本性状和结构。该理论的出现,使物流学科对物流功能因素的认识产生了实质性的飞跃,对企业物流的认识不再是“黑暗大陆”。从此,对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开始寻求解决各物流功能因素间效益背反现象的途径。

  “服务中心”理论是由欧美的一些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并不能一味地强调节约消耗、降低成本,而应立足于在保持和提高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寻求物流成本与服务之间的平衡点,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理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企业物流环境的变化、全球化采购浪潮的兴起,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战略的制定与管理要求企业摒弃狭隘的内部管理观念,必须着眼于产业链的构成与变化。在该观点下,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的途径已经超出单个企业的范畴,供应链总成本的降低需要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共同努力。

  第三章 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

  我国对物流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与物流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物流活动在管理、技术等各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势在必行。

  20xx 年我国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xx)的颁布,虽然在理论上填补了国内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的空白,使得企业能够准确把握自身的物流成本支出金额,不同企业之间也可以实施对物流成本的比较。但在具体的实践上,由于缺少宣传和推广,新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尚未深入人心,也未能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目前我国真正全面实施此项标准的企业为数不多。

  3.2目前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在对物流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来说,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3.2.1物流成本没有单独记账核算

  虽然,20xx 年 9 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xx),该标准明确了物流成本的构成和核算方法,但是,由于物流成本构成的复杂性以及其核算的实际操作难度大,目前我国真正全面贯彻落实 该标准的企业为数不多,大多数企业仍没有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单独设立物流成本项目,而是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列在制造成本和其他费用一栏中,因此,企业仍无法全面掌握物流成本的构成,也较难对企业物流活动发生的全部费用做出确切、全面的计算与分析,造成物流成本信息的失真,形成“经济黑大陆”和“物流冰山”现象,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3.2.2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一方面,我国企业对物流的核算,从范围来看,着重于采购和销售两个环节的物流成本,而忽视其他物流环节;从核算内容看,大部分企业只列支外部物流费用,即支付给企业外部的运输或仓储的物流费用,而忽视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并将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等费用混在一起,这使企业不能从外部准确地把握其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的物流成本核算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各个企业根据本企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核算物流成本。无法比较分析企业间物流成本,无法真正衡量企业之间的相对物流绩效,进而不能对企业之间物流进行统一的管理。

  3.2.3未能利用供应链整合效益来提升物流运作效率

  现今在我国制造企业内部,一方面缺乏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的机制,部门经理很可能为了本部门的利益而做出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次优化选择,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物流运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也缺乏沟通、协调与合作,不能利用物流供应链的整合效益来提升企业之间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物流运作效率低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企业整体运营成本较高。

  3.2.4尚未从系统整合的角度管理物流总成本

  企业的物流活动是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等子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各个物流子系统间以及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间往往存在着相互联系、此消彼长的“效益背反”关系。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的物流活动存在着没能从物流整体这一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只是片面的消减某一单个物流职能部门的成本或某一职能部门的某一项物流费用,违背了物流整体系统和“效益背反”规律,从而引起物流总成本的增加或降低物流服务水平,导致降低企业的利润和整体竞争力。

  3.2.5未能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视角管理企业物流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获得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科学高效的物流成本管理能够降低企业产品成本,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因此,现代物流成本管理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被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范畴。由于目前我国学者对物流成本管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仍将生产和销售领域作为物流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还未能从企业竞争需求的战略高度进行物流成本管理。

  3.2.6对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仍然对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视而不见,粗放地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既没有设置和配备正规的负责物流管理的机构和人员,也没有制订培养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的计划和机制,有的企业甚至想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寄希望与他人。这导致了整个社会物流成本的专业管理人员相对比较缺乏,物流管理水平较为低下。

  3.2.7 物流活动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

  现代物流要实现货物由生产厂家到消费者的无缝衔接,信息化和标准化是基础和关键,目前我国物流产业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发展相对滞后。据北京市调查,商业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比例更低,分别只有24.3%和18.3%。除了POS和条形码技术外,其他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物流技术的物流服务规范标准大多不统一,导致我国物流资源浪费严重,效率和效益普遍不高,很难实现物流多功能、一体化运作,也难以与国际物流活动接轨,这就导致了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

  第四章 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由于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的多少,因此,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成本也日渐受到重视。然而,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应当以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的理念为基础,在明晰企业物流成本费用构成项目的前提下,针对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目的。本文认为,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途径包括以下几种:

  4.1 通过加强核算,降低物流成本

  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存在由于没有单独记账核算及物流成本核算、分配方法不合理,所导致的物流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要想解决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认为应加强对由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xx)的宣传力度,以求更多的企业能够真正的全面贯彻落实我国20xx年新颁布的物流国家标准,真正掌握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并单独分类核算企业物流成本,进而对企业物流活动发生的全部费用做出确切、全面的计算与分析。

  4.2 通过优化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确保企业长期盈利。物流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实现一定质量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为了适度提高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又防止出现物流服务过剩的现象,企业应当在考虑商品特征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加大与客户的协商,寻求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商品特征和客户个性化要求的相关物流配送组合,争取做到在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4.3 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优化流通全过程来降低物流成本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降低物流成本,不能仅从努力优化本企业物流效益的角度出发,而应该优化从原材料的采购、商品制成到销售给最终消费者这一整个的供应链流通过程中物流活动的效率。某一个单体企业也只有参与到供应链这个整体中来,与供应链上其他成员企业相互协调与配合,在提高企业自身物流效率的同时,实现整个供应链物流活动的效率化,最终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到供应链这一系统化当中,实现企业物流一体化,进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利益最大化,最终有效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和企业物流成本。

  4.4 从竞争需求的战略高度进行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目前,获得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只有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和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才能获得长远的利益。因此,我国企业应从竞争需求的角度,将物流成本管理提升到战略管理高度,综合考虑企业制定的各项战略和策略,通过成本管理来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科学适当的物流战略规划,既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又能为顾客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使企业同时获得成本和价值两方面的优势,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4.5 构筑现代信息系统,降低物流成本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构筑现代信息系统,强化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讲,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将客户的定购意向、订购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等方面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快速便捷的传输,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对物流信息的快速传送带来的利益,也使得企业可以充分应对未来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调节整个供应链上不同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的生产经营计划,使得企业可以从整体上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费用,实现了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物流总成本的目标。

  结论

  物流成本正逐渐成为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本论文在汲取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表述了物流成本的概念,与此同时,本文还详细描述了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并总结了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展望

  由于本人研究水平有限,论文的研究有些地方还不够深入,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伴随着现代物流及其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作为“第三利润源”的企业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企业如何将物流成本带到现行的财务体系中,如何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以及全面把握物流费用,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将来必须研究和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4

在许多现代企业中,物流成本管理已成为赢得竞争的重要法宝。并且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物流成本的关心日渐浓厚,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本文简要介绍物流管理的背景状况,并分析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几点降低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的途径。

  关键词: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良好的物流管理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同时也是赢得市场竞争力的有力工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为进一步挖掘盈利潜力和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将目光焦点转向了物流成本管理。

  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物流管理意识不强,物流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管理观念的差异,长期以来,经营者还是只注重生产成本、市场促销等而忽视物流成本的管理,未能从全局正确把握物流成本的特性。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环节的成本大幅度下降,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很多企业仍然还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在许多中小型企业中,还没有设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且缺乏现代物流手段。经营者也还没有重视供应链管理思想,更没有把物流运作建成一个以满足经营需要为目的的供应链体系,而造成企业成本居高不下,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二)企业物流成本在核算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栏中,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如物料运输成本常包括在货物的采购成本或销售成本中,厂内运输成本常记入生产成本;定单处理成本包含在营业费用中;部分存货持有成本还可能包含在财务费用中。由于无法完整统计企业物流成本是多少,使得企业节约成本也无从下手。

  在通常的会计科目中,物流成本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或向外部运输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用等传统物流费用。而对于企业内部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没有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因而难以把握准确的物流成本究竟是多少。

  (三)第三方物流参与程度低,物流规模小

  我国很多企业物流多采取自办物流方式,没有依靠物流系统支持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程度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中的比重仅为18%,在工业企业中,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企业承担的分别为6%和46%,而由供求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6.1%;在商业企业中,由企业自理和供货方承担的物流活动分别为76.5%和17.6%。这种自办物流方式设施落后,设施利用率低下,专业化、规模化程度差,运输组织不合理,无货空驶、迂回运输等现象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又一原因。

  三、物流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企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如仓库货架、进出库设备、运输设备、包装工具、维护保养工具等都比较陈旧,功能单一,无法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工作效率低下难以适应现代经济形式发展的需要;通信设备等信息技术设施缺乏。同时自身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无法进行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改造。

  并且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的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致使物流各功能、要素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高。企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物流行业运输效率低下,企业运输和仓储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购货、运输、制单主要由人工完成,货物流转周期长、库存量大、存货成本高。

  (二)企业物流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过低

  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过低,物流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中物流管理者素质较低,企业内部管理粗放,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都还没有得到应用,不少管理者观念尚未彻底转变。由于生产和流通企业中的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层对现代物流业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使物流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再加上中小企业用人标准往往频繁改变,缺乏从长远战略出发培养核心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的长远考虑。在用人观上只注重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而较少考虑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不易留住人才。因此,广大非物流企业,物流技术方面的人才非常匮乏。

  四、搞好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

  企业物流管理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多数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应把物流作为自身发展的关键因素,把物流成本的管理提高到企业日常管理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从思想上认识到成本控制尤其是物流成本控制的潜力是巨大的。在实施物流成本控制时,责任落实到个人,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各个部门,并通过广泛的宣传,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让每个员工都能从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以及企业效益的提高而感到的实惠,进而使得物流成本降低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同时企业应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增加对物流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和管理技术,发挥技术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如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企业必须重视使用新的物流管理技术,积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成果,使企业物流从操作技术、设施设备、配送工具,从物流流程控制、物流信息处理等配送过程的决策管理等全过程始终跟上现代物流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二)加大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在物流供应链各环节,企业不仅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在提升企业管理软实力上下功夫,刚柔并济,提高物流水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供应链的基础。物流系统要做到准时交货、降低库存费用,运输环节的货车、装卸环节的起重机、仓储环节的传送带以及土地、厂房等硬件设施是保证作业流程顺利进行的基础。物流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产品在仓库存放的.时间和路上耽搁的时间过长。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锻造核心竞争力尤其重要。

  (三)构建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制度

  物流责任会计就是根据不同级别的物流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应负的责任,收集、汇总及报告其有关资料的一种会计制度。它能将成本核算与责任实体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归集成本。这里面重要的是明确物流责任中心。所谓物流责任中心是指由一个主管人员负责,承担规定责任并具有相应权利的内部物流单位。通过各个责任层次对内部物流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并将物流活动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各部门和环节为实现物流系统总目标担负各自责任,并通过各物流责任中心信息反馈,使物流系统决策部门随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系统效益。

  (四)加强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从原来财务成本中分离出属于物流成本范畴的内容,切实掌握物流系统的成本,可以把物流成本分别按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企业内部配送费、人事费、物流管理费等支付形态记账。或者按功能分别包装、配送、保管、搬运、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计算企业物流费用。

  (五)加强企业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离开了现代物流就没有真正的服务质量,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而这些都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物流从业人员来实现。企业发展物流和控制物流成本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迅速提升品牌形象,赢取市场消费者赞赏,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加大物流人才的投入,一方面通过现有人员的培训,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通力合作,积极参加咨询公司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培养一批中高级物流技术人才,或直接从专业物流公司或高校引进物流专业人才,全面负责本企业的物流工作,强化成本核算意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五、总结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困难的过程,需要企业在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时采取系统优化的战略,既要重视企业物流成本的局部降低,更要重视其综合成本的减少。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是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控制是对成本限额进行预算,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限额加以比较,纠正存在的差异,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总之,全面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关键所在,而物流成本的减少将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5

  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趋势,原材料以及劳动力价格的降低空间都逐步缩小。在加工制造以及利润比较低廉的状况下,通过降低原材料或者劳动成本是不可取的方法。因此,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就要考虑物流链条。电子产品作为高新产业,在元件制造和技术科技方面不能节省,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是利润源泉的实现标准。

  实现物流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做好相关物流成本计算,因而在计算中要求弄清楚成本管理状况,这样才能实现具体的成本分析,在编制物流成本预算的情况下,控制好物流成本支出费用,并且在内涵概念逐步明确的前提下,解决关键性问题,通过实践界定物流成本的范围,并且计算出所有的物流成本。但是由于实际的操作经验和方法缺失,因而很多电子制造企业不能较好地把握企业物流成本带来的诸多障碍。

  1电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1.1现行的财务制度不适应物流管理

  目前我国推行的现行法律不足以思考现代财务核算方式,也不利于现代化物流管理,在1970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教授曾经提出的“第三利润源”的理论,主要原理是在制作成本降低的情况下,要求降低物流成本,将其当成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管理。当前的很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以及会计核算方法没有深入到这方面,也就说没有对物流进行详细的管理,因而对物流费用的支付情况不是很清晰,所以就不能较好地控制和管理物流费用。

  第一,当前的会计报表没有将物流报表和销售成本做出详细的分类,也就是两者都混到一起。目前我国电子制造企业主要将财务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三方面,在这三方面中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销售成本这一块。结合我国现有的《物流术语标准》了解到,电子企业整个物流活动贯穿到整个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也就是从原料选择到最后的成品销售整个过程,由此可见,物流成本的存在不仅仅是在销售环节,其实在供应、生产甚至售后都会产生物流成本,因而物流中的各个项目都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中,最后进入到企业会计账本中,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简单的规划显然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这样的管理模式反而不利于企业控制整个物流成本。

  第二,目前的企业报表中出现很多“物流成本”不全面的现象,我国多数的企业财务报表中,物流成本被看成是可见性的成本开支,因而被归结为现行成本中,其实物流中很多环节中存在着隐形的成本环节,如比较常见的库存积压或者降低价格处理等,还有部分电子产品由于性能或者版本的原因滞销。

  总之,电子产品物流管理成本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限制,物流成本出现“被隐含”以及“不完全”的缺陷,因而不能将物流成本完整的计算出来,导致现有的电子产品物流成本不能被合理地掌控。

  1.2效益背反规律

  物流管理作为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效益背反的规律,这样的管理规律会增加管理的成本。一方面,物流活动中各个环境中都存在着背反规律,因而各个成本管理环节有诸多矛盾,所以此消彼长之间,会让其中的某一个环节降低生产成本,那么就会加大另外一个环节的成本增加。其中包括运输成本和包装成本等,或者包装成本与装卸成本,这些成本之间都形成二律背反的关系。所以在考虑物流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控制的不够综合或者全面,那么就会加大整体物流成本的消耗。另一方面,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也要形成一定的矛盾主体,两者之间也是有着效益背反的情况,所以要求正确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水平和标准比较高的物流服务一定要加大整体的库存量,通过高费用加大更多的服务内容,因而较高服务成本一定会产生。如果物流服务费用比较低,那么库存量少,运费低廉并且服务项目比较少,这是降低物流服务水平和标准的关键。所以物流管理中,不要单方面的强调服务水平,不去客观的考虑成本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不能单一的追求低廉的成本反而忽视了服务的质量,要求企业在服务和成本之间寻找良好的平衡点。

  2电子制造企业降低物流管理成本的方法

  2.1建立成本核算体系

  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大成本核算管理,其中管理中的各项细则需要根据国家最新的物流管理标准,并且结合现代会计准则,让企业物流成本结合企业先行财务管理制度,了解核算物流成本需要遵循的原则,最终的目的是让物流成本的核算口径和核算方法得到同意,这样才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化物流核算体系,从会计的手段和角度突破管理上的难点。

  第一,需要统筹好物流成本的内涵。该内涵主要是为了界定成本规范,这样能够建立起统一化的物流成本标准,将物流成本做好各项分类。第二,在以成本会计为基础的情况下,要求企业的成本核算部门建立专项物流成本核算项目,不要把物流成本和财务会计混合在一起,实现物流成本中的单独以及全面的核定方式。第三,努力实现物流成本中的考核管理模式。要求建立物流成本会计数据系统,详细的分析好物流成本,并且将物流成本的各类费用都分解到不同的活动以及部门中,形成正确的物流评定绩效,力求在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责任和意识方面有新突破,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问题。

  2.2系统化地分析物流管理状况

  分析物流成本,创新企业管理方式,目前企业效益背反规律是不能规避的`问题,所以制作企业的物流管理成本控制上不仅要强调具体控制要点,更要在系统综合控制的基础上重视整体控制。企业在系统管控中,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研究清楚企业各个环节中成本控制的要点,在优化物流运作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流程再造或者结构和业务的整合,以期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最大化效益成本。一方面,要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实行物流具体活动的专项管理,这样能够全面协调有关企业内部生产和销售的关系,让各个部门在物流管理系统中做好相互之间的配合,将集中管理分解成为分项管理,各个细节的掌控有助于整个物流的管理效率提升;另一方面,要考虑清楚物流成本的最终目标,选择合适的物流联盟以及第三方的物流新型流通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管理战略形式,将部分以及全面的物流业务都外放给专门的物流企业,由于第三方有其自己的优势,因而无论在规模、效应以及增值服务方面都要做到节约物流管理费用,努力提高资金的整体周转效率。

  2.3树立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

  通过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建立新型的物流理念,能增强全员的物流管理成本。现今,我国的很多物流制造企业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同时也不是很了解物流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因而在思想管理和诸多管理上面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提升现代化的物流意识,对于建立现代化的物流新概念意义非凡,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因而这是我国电子制造企业在管理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物流管理企业进入到供应链管理以后,企业管理中供应链的管理成本不仅要体现在物流这一个环境内,更要体现在其管理的全过程中。所以转变物流管理理念,依靠采购部门或者销售部门是不够的,要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中,形成系统化的成本管理,实现战略成本管理要点,加大企业全员管理意识。

  3结论

  制造企业中有关物流成本控制的意义在于,研究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掌握物流中的各类要素,同时要求效益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背反关系,在科学、合理组织物流活动的过程中,努力加大物流活动的支出费用,在控制物流活动中物化劳动以及活化劳动两者关系后,得到降低物流企业成本的目标,这是提升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6

  物流成本管理是对物流相关费用进行的计划、协调与控制。物流成本管理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只有从企业的整个系统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物流成本管理,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降低整体物流成本。

  一、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意识和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不仅反映在建立专业物流成本管理体系、重视物流成本管理的企业逐渐增加,而且这些企业形成了制度性的物流成本报告体系。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仍很落后,并没有发挥作为企业科学管理工具的作用。

  1.物流成本管理的模式缺乏有效性。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没有将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有效的结合,发挥不了整体的优势。第二,企业的物流流程混杂,降低了企业的效率。第三,在降低一部分成本的同时,造成了其他成本的增加。第四,物流信息不集中,传递不畅,反映不及时,企业无法对整个物流系统各项活动作业和管理成本进行动态跟踪,不能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五,资源利用效率低,尤其是人力资源,没有发挥员工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的缺失,影响了物流的效率,增加了物流成本,成为企业节约成本、增加利润的瓶颈。

  2.管理者对物流成本消减的乘数效应理解不深。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物流成本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发生的相关成本或是一般企业发生的运输费用,而对物流成本消减具有乘数效应的特点理解不深。经济学家将物流成本描述为“物流成本冰山“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等,但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对物流成本进行科学界定和核算,致使隐含的物流成本乘数效应不能体现,企业对其重视不够。

  3.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对物流成本没有分列记账。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都将物流成本记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企业很难将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第二,企业对自己的物流成本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标准,不能清楚的划分物流成本中的必要作业与不必要作业,增值作业与不增值作业。第三,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散的计算和控制,没有统一的方法。企业目前是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物流成本,企业间无法就物流成本进行同行业比较分析,无法得出产业平均物流成本值,无法正确的认识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四,不能从销售关联角度清楚地划分计算分类项的物流成本。从销售关联的角度来看,物流成本中过量服务所产生的成本与标准服务所产生的成本是混同在一起的。第五,没有从物流的“收益递减”法则来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大多数企业存在着经营管理模式的缺陷,在减少某项成本的同时,就会相应的增加其他成本,没有正确的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二、改进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措施

  1.完善物流成本的核算体系。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体系没有对物流成本单独核算,而是被分散在许多其他成本项目中。企业应在利润表中增设物流费用项目,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物流费用单独核算。增设物流成本科目,并按物流费用发生的部门设置二级科目,然后在二级科目下按物流功能设置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包装费、回收物流费等三级科目。对于发生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物资流动而产生的耗费,先汇集到物流成本账户,到期末时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计算应由本期损益负担的物流成本,将其从物流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到本年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这样,通过记账、算账、报账提供物流成本信息,以揭示物流活动中的耗费,加强物流成本的管理。

  2.推行物流流程的作业链分析。企业可以按照产品的移动过程将企业物流流程分为采购、生产、销售、退货等环节,从而对每个物流流程发生的物流作业进行分析,找出必要作业和不必要作业,再结合作业成本法核算的该项作业发生的物流成本与产出的关系,确认该项物流作业是否是增值作业,从而将不必要且不增值的物流作业剔除,对效率低下的物流作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经过流程再造后,将无序的物流活动重新连接起来,大大加快企业的物流和信息流速度。企业物流流程因此得到了很大的精简,降低了物流成本,优化了企业价值链。这样,科学合理的企业价值链,不仅简化了企业的流程,整个成本也得到了控制。

  3.设立供应链管理部。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以供应链总成本最低为目标。供应链物流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效益背反”的现象,局部利益如果取得最大化,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体的效益,就不能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在成本的处理方法要与上、下等各个供应链相结合,并考虑到供应链对其他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如产品生产周期的缩短、客户对配送要求提高、产品流通地域的扩大等,使得我国企业不能再将眼光仅放在本企业,必须以供应链总成本最低作为物流成本管理的目标,实现双赢甚至多赢,最终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随着企业物流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必须做到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以发挥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通过把这四个流程的有机结合,可以把“效益背反”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保证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在这样的一个组织结构中,供应链管理部将分散在不同组织部门的物流活动整合为一个部门加以运作管理,归集企业的全部物流信息,通过财务部门核算出企业最终的物流成本。供应链管理部站在一个高的角度制定企业的物流计划,衡量物流管理绩效,对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统筹管理,实现跨业务单位的内部物流管理的一体化。

  4.加强物流成本管理的业绩评价。物流成本与企业员工的绩效挂钩,有助于激励、吸引和留住优秀绩效者。企业在绩效工资设计时,可以根据企业的物流成本的短期计划和长期目标共同计算。短期计划是根据物流部门绩效加上公司业绩,合并计算员工的奖金。长期目标则根据供应链绩效或公司业绩,合并计算出整个团队的共同奖金,然后在部门团队成员之间根据个体业绩进行二次分配。企业通过同时根据个体绩效与群体绩效来支付个人报酬,从而激发个体表现出企业需要的行为。物流成本管理绩效模式,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为前提,充分发挥了企业员工的价值,把员工的工资与业绩相结合,从而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员工价值最大化。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7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节约成本、提升价值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结合我国整体物流成本较高的现状,利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分析了物流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战略成本动因为导向的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导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流企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既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世界物流成本平均占全球GDP的12%左右。其中,美国、日本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分别为9.9%、11.44%,而中国物流成本则占到整个GDP的20%以上。我国物流业成本与其他国家相比较高,我们亟需将战略成本管理引入物流业成本管理中,有效地制定和展开低成本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将战略成本管理引入物流业成本管理中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企业的运用

  (一)价值链成本管理

  价值链分析为企业成本分析提供了一种基本工具,其战略定位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领先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将促使企业取得成本优势,获取优于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差异领先战略要求企业提供的服务在产业内独树一帜,通过价格溢价或增加销量获得竞争优势;倘若两者能够完美地结合即实现目标集聚战略,企业将获得巨额的回报。我国的物流成本已大大超出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巨大的成本降低空间。在应用价值链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时可采用作业成本法。通过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确认物流系统涉及的资源、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确认成本动因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等4个步骤核算并提供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

  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活动。供应链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它不仅要求企业追求本企业物流的效率化,而且也要求产品开发到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因此当企业物流效益仍然难以使企业在不断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时,企业必须与其他交易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效率化的交易关系,分享优化、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所带来的利益。运用供应链进行成本管理时可采取生命周期成本法确定产品开发、生产、使用、周期结束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并据此识别生命周期和供应链中成本驱动因素和其悖反关系,以开发和生产最小总成本的产品。

  (三)物流成本管理

  所谓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管理物流,即其管理的对象是物流,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这是在新的成本理念、管理方式推动下出现的物流成本管理新模式,如物流目标成本管理、物流全面成本管理、物流作业成本管理等。

  三、构建以战略成本动因为导向的企业物流管理策略

  物流企业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战略上对物流企业的产品成本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我们知道成本动因的形成与改变均较为困难。成本动因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执行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组织基础经济结构的成本驱动因素,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要运用战略管理思想优化成本动因。但在战略成本管理中,必须对物流成本进行战略成本动因的.正确划分,从而为物流企业开展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成本决策提供清晰的思路与策略。

  (一)分析结构性成本动因,寻找物流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路径

  结合物流业的特点,我国物流企业的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内容应包括物流业的政治经济环境、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物流规模、物流技术和纵向一体化等。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可从以下几点来实行战略成本管理:

  1、实现物流规模效应

  伴随网上电子消费席卷中国大,物流企业纷纷成立。这些物流企业大多小而散,缺少社会化和组织化,运作成本过高,服务功能不完善,能做到“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很少。因此,通过对物流过程中多个环节的有机整合,促进物流企业从单一的运输、仓储、储运等服务功能向综合性服务业务发展。实现物流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已是当务之急。

  2、不断完善物流技术

  目前,我国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很是有限,物流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各种新型物流技术在我国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还较低,且物流企业拥有信息管理系统且功能很不完善。为此,我国物流企业需要从物流基本技术的构成要素出发,提高物流业务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强化物流成本管理,以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来保证物流活动的高效和畅通。

  3、积极推进纵向一体化

  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推广,物流企业不应仅仅局限于为客户企业提供传统的物流服务,还需提供管理、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在物流活动过程中应将不同的物流功能、物流环节进行集成化运用,这样可简化和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作业量,提升资源利用率和数据利用率,提高作业处理速度与处理效率。这无疑都离不开物流相关企业的支持。为此,我国物流企业需要与相关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对各项物流活动进行集成化和系统化处理,以此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发展。

  (二)分析执行性成本动因,设计物流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策略

  结合我国物流业的特点,物流企业的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内容应包括资源设备利用率、价值环节整合、合同签订、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全员参与管理等,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可采取以下几点来实行战略成本管理:

  1、加强物流价值环节的整合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大力推进下,我国物流企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公路、铁路、航空等基本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此时,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表现在某个价值环节上,更重要的是在其采购、运输、仓储、配送、服务等各个价值环节的整合上产生出系统优势。因此,对于我国物流企业而言,必须大力协调上下游全方位物流服务过程中任何价值环节的联系活动,通过价值环节整合提高效率,为物流业务总成本的降低创造机会。

  2、重视物流合同的签订

  物流企业作为连接货物供需双方的关键环节,一般会同许多生产企业签订长期物流合同,并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此时,物流合同签订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代理、运输、仓储、保管、报关等合同的签订,它还包括物流流程管理的设计方案。该流程方案要能解决物流企业的各种疑难问题,达到简化物流程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效果。这无疑决定了一般物流合同涉及的环节多、时间长、要求复杂的特点。对此,我国物流企业必须结合国情和自身发展现状,重视物流合同的合理性、完善性、可行性、经济性以及服务范围的明确性、合同条款的可塑性等。

  3、实行物流企业的全员参与管理

  物流企业各部门的每一名员工都与成本直接相关,只有依靠全体员工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物流企业才能将成本置于真正的控制之中,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企业员工参与的多少及其责任感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十分重要,员工向心力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具体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显性的成本,如物耗高、设备利用率低等;另一方面是隐形的成本,如员工不团结、工作情绪低落、对自己企业漠不关心等。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必须加强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充分组织和动员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把降低成本的工作融入物流运作过程的每个细节中。

  四、结论

  面对日益竞争的市场环境,物流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只有用战略管理思想进行成本管理,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才能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对战略成本管理理论进行深人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完善现代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8

  一、我国物流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物流核算不准确。在很多企业中,都存在着核算不够准确的问题,其财务报表中一般物流核算只是对企业对外运输业或者向仓库支付对外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对于企业内部物流中心相关人员的产生的费用、设备折旧费用、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并没有单独计算,而是与企业的其他经营费用统一进行计算,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很难掌握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并不符合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

  2.企业物流核算标准不统一。多数企业在进行企业成本计算和控制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自己企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进行把握和进行的,企业之间很少对物流成本进行必要的对比和分析,这就导致很难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一个横向的成本比较,很难算出产业平均物流成本,使得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和控制缺乏一个基准,很难达到物流成本控制的效果。

  3.企业物流成本责任不明确。由于很多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只是简答对各项经营成本进行统一计算,并没有单独的将物流成本进行必要的计算,这就导致很难对企业的各项物流费用做出很明确的计算和分析,企业的物流部门也不能全面的掌握其中成本成分。举一个突出的例子来说,就像物流成本中的保管费用,很多都将进货过量和一些销售残留品放在仓库中维持,很多也将紧急输送的产品也纳入其中,这就给物流成本的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使得物流过量服务产生的成本及标准服务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述

  作业成本法产生的时间较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由美国的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教授提出的。其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强调产品成本的计算,其将产品的动因分为数量成本动因和交易成本动因,通过不断改善基本消除了不增加价值的成本动因以及不增加价值的作业,相对以外的成本计算方法要科学准确很多,但是其还没有做到将各种动因成本联系起来,也很难满足企业长期的发展决策的需要。第二个阶段,除了重视产品成本外,还更加重视对成本形成过程的分析,这一举措极大拓展了企业内部的作业范围,虽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外部作业及其成本动因的分析,但是对于企业内部作业及其成本动因的分析就要科学很多。第三阶段的发展,主要针对的是整个企业本身,而并不是某一特定的程序,有效的将企业的整个作业链包括如何利用辅助作业来取得竞争优势,这种分析方式可以有效的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作业管理相结合起来,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具有着非比寻常的战略意义。当前,在很多物流发达的国家,作业成本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被认为是加强物流成本控制的最有效方法,运用作业成本法来核算物流成本管理,可以通过不同作业的间接成本使用差异性的间接费率进行必要的分配,更加强调成本的功能和结构性特点,可以有效的弥补现代会计制度的各种缺陷,适应了现代成本管理的新思想。

  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基于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中的巨大优势,加之我国物流行业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物流成本核算中就显得非常必要,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物流核算方法存在重大的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服务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这就导致很多间接费用的产生,骑在总成本中的比例也大幅提高,致使很多简单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产生的核算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的决策。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弊端具体有:首先就是以单一的时间或者数量作为分配基础或者产生的间接费用,极大的扭曲了物流服务的最终成本;其次,传统的物流核算方法在按标准或者一定比例抽取成本或者区分物流和非物流活动的时候,人的主观性过强,缺乏必要的科学性,不够准确合理;再次,其管理的层面主要集中在外部物流费用,比如物资的储存、运输或者采购等方面的计算和管理,但是对于内部的物流费用计算和管理就非常的模糊,缺乏精确性,例如物资的搬运费用、保管费用或者管理人员的费用方面;另外,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对于物流的划分、核算以及最后的评价都比较不足;最后,其以生产或者流通部门作为核算的对象,不考虑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产生费用的关联性,也使得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很难深入下去。

  2.这是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也迫切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而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就意味着要接受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物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思想的提出,就必然要求物流企业运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更加彻底的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改造,具体的表现就是作业成本法的革新。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从微观角度上看,可以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竞争力;从宏观角度上看,降低物流成本对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质量和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3.物流成本核算的困难性使得实行作业成本法非常的必要。在现代会计核算体系方面,最困难的成本分配就是物流成本的分配,物流活动的成本预算也是预料的,这种困难就导致作业成本法核算的运用是为了适应物流服务过程的特点。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之中,作业成本法也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可以有效的弥补现行的会计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提高物流行业成本核算水平和质量,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4.实行作业成本法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当前,在国际上,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了。例如:美国在1991年,就有11%的企业应用了作业成本法,而这一数据道1993年就增加到36%,1996年增加到55%,而目前,美国大部分企业都运用了作业成本法。除了美国,作业成本法已经迅速扩展到澳洲、亚洲、欧洲以及美洲的各个国家。因此,逐步推广和应用作业成本法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四、作业成本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是非常全面广泛的,主要体现在物流成本核算方面、物流服务定价决策方面、供应商选择和评价决策方面、物流成本预算体系以及物流基础绩效评价中应用五个方面。具体有:

  1.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成本计算的精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物流成本的汇集过程,另一个就是物流成本的分配过程,这是一个先后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是建立在作业成本思想为指导的作业成本核算系统,这一系统的核心就是对于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和方法的建立以及选择,其关键制约点是动因的选择,这主要包括动因的数量和类型的选择;另外,就是对于作业分析及其确定、数据的收集和动因率的确定。

  2.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服务定价中的决策应用。相对于产品的定价,物流服务定价过程要复杂的多,这是因为产品的定价一般其定价对象比较固定,只是产品本身,但是物流服务定价却会随着定价的对象的不同有着很大的服务,而且物流服务是多样性的,其包括采购定价、运输定价、仓储定价以及各类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定价。这种内容的不同,可以将物流服务分为较单一的物流服务和综合性物流服务,这两种物流服务由于固定成本长期保持不变,使得物流服务的定价不能简单的使用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也不适合成本加成定价法,也应当采用变动与作业成本的加成定价法,而需要把计算得到的价格作为一种定价基础,最后实际价格围绕这个价格并根据市场的情况上下波动。另外,根据不同物流服务应该根据服务特性以及市场情况,并且考虑使用不同的加成率。

  3.作业成本法在供应商选择与评价决策的应用。一般来说,供应商包括产品及原材料的供应商和物流服务供应商,而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原料、产品的供应还是服务的供应都属于供应物流链,导致供应商的选择仍然属于物流的范畴决策。从实践来看,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其变化趋势经历了由价格到标准,再由购买价格为主,并兼顾质量、送货及时性以及物流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标准,从中选择最优者。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法评价供应商的主要思想是指通过作业成本法计算供应商引起的各个总成本,并根据各个供应商的总成本对其评价。其应用的主要步骤是:首先可以对初步要参加的评价供应商,以此来确定购买的数量和供应商供给净销售价格,并确定客户企业的对于供应商基本作用、计算成本的动因率及其成本动因的各类数量的计算,以计算出额外作业成本动因率以及成本动因的数量,最后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出最优的供应商。

  4.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预算中体系中的应用。企业物流成本预算管理一般包括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业绩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根据市场动态并结合变动与作业成本法制定的企业物流目标价格可以通过企业既定的期望实现边际利润倒推出目标成本,并将上述的目标转化为作业层次的目标,在这一过程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改进特定作业而造成业务流程次优化;其次,可以有效的进行价值链分析与作业分析,这种分析的作业链可以有效判断最终产品质量的形成是否必要,以消除不必要的作业,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作业的必要性分析和作业有效性的分析;再次可以为每一项流程或者作业制定出一套平衡的绩效标准,即通过作业成本这一财务计量方法,或者作业绩效率、时间差等一些因素定量出各类非财务性的计量手段。另外,可以把企业目标和个部门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分级体系中去,这种分级分层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层就是全公司的范围,第二层就是作业流程,第三层就是各项作业具体过程,最后一层就是每个流程的各项任务;最后,其还可以用于企业预算执行过程的分析和控制,以及其后的评价和考核,以用于监控作业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加强企业有关部门对于成本有效控制和调节,保证企业预算目标的最终实现。

  5.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作业基础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具体来说,绩效评价是指对于企业各项工作以及总结经验和实现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需要解决的一个最重要问题就是绩效考核的客观化和定量化,虽然,将所有的绩效考核定量化并不现实也不科学,但是将作业成本法有效的应用到物流管理中,可以使得绩效评价指标更加的有效准确,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更加全面的理解成本和资本,提高决策的准确性,给绩效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并且其在评价效果方面也更加的准确,也得业绩评价符合实际。

  五、结语

  当前,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多数还处于在成本核算方面,而对于成本的控制方面还有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弥补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促进我国物流管理的水平,促进物流行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9

  摘要:为了中国石油企业的迅速发展,相关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物资管理方案,通过物资管理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物资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策略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部分。物流成本的控制则在物资管理的基础之上得以实现。介绍了石油企业物资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更好地降低物流成本。

  关键词: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物流成本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石油企业也渐渐地被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化的服务性行业。近年来石油物资在内供市场慢慢萎缩,面临着人员少、工作量大、采购周期短、周转速度快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根本,石油企业需要更好地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一、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物资学管理意识不够明确。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石油企业物资的供应程序发生了质的变化,但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却还是停留在原点,对物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对现在石油企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太关注和了解,改进物资管理的主动性不够。有些石油企业本身对物资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有些规章制度也根本不健全,不能很好地执行国家实施的政策措施。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明显偏低,企业本身的管理意识淡薄,不能完全消除传统的管理模式。物资部门也因为计划不周全,生产时有变更,导致了生产物资用不上,造成严重积货,这些积压的物资又不能很好地及时处理,就变成了大量的资金积压,造成资金周转不灵,加重库存成本。

  2.物资资源不集中,物流间断。在物资管理的整个管理过程中,主要有采购资源、仓储资源,运输资源等几个环节,但是各个部门没有很好地进行沟通,而是处于被动状态。像物资供应部门被动性地等着生产部门的物资采购需求计划,再进行材料的采购和仓储,运输部门也是等着物资供应部门和生产部门的需要,部门之间不加强沟通,容易造成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各自执政的间断式物流管理。物资采购本身受市场供求影响,物流的间断会使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能更好地交流,对市场价格的变化难以作出决策,会出现“诸侯割据,自成体系”的局面,给企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

  3.信息技术水平低。传统物资管理,物资设备和技术比较落后,很多石油企业没有建立统一的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造成信息化服务水平低,信息平台和各物资的运作没有很好地连接,不能达到信息共享。在管理过程中,物资的采购、询价,合同的管理,物资的质量、仓储和配送都没有整合到管理系统上,降低了信息的利用率,运输不合力,使物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

  二、提高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的对策

  1.加强对物资管理的认识。目前石油产量不断下降,储量变少,更要加强对石油的物资管理。物资管理技术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在管理人员认识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后,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能力。例如举办各种技术岗位培训,为物资管理人员创造学习的.条件,让他们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现代管理必备的知识。只有真正认识到物资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作出自己的贡献,保证企业物资的正常运转。

  2.建立物资信息网,实现网上交易。网站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要把网络建设和物资供应系统,网站内容结构策划出来,它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场所,是各部门交流的一个平台。建立电子交易,把商店、产品、需求、订货、购买、支付等实物变成电子化信息处理。举个长庆油田电子商务物资管理系统应用案例:长庆油田物资装备公司是长庆油田公司下属的一个二级单位,承担着长庆油田各生产单位和产能建设工程的物资采购供应与管理工作。公司按照新的管理模式开发的“电子商务物资管理系统”有力地保证了油气田勘探开发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从20xx年元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在长庆油田的物资采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提高了物资采购过程的透明度。(3)规范了业务处理流程。

  3.加强物资管理中的物资采购。物资采购是石油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好的管理物资采购体系,可以很好地降低采购成本。如果消耗的物资品种繁多,消耗量差别大,可以实现批量采购。如何根据消耗物资的数量规模和质量的影响程度,科学划分采购管理分工,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可以实现集中批量采购来降价节支。集中批量采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未来趋势,是降低采购成本的前提。物资部门对生产起着保障性作用,这个作用又是根据物资的采购供应来完成的。要控制就要集中采购,集中才可能形成批量,才可能在市场采购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争取到生产企业优先优惠的服务。

  三、降低石油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方案

  1.石油企业物流外包。石油企业物流外包是强化企业竞争力的需要,目的是为了使石油企业保持精干,集中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其他管理。石油企业物流外包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石油企业外部资源,将自己不擅长的物流业务外包给擅长的专业公司完成,可以利用石油企业外部资源来弥补资源和能力上的缺陷。还可以降低和控制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因为专业的公司可以更有效、更廉价地保证该业务的运输,那么石油企业避免了巨额的投资。此外,石油企业物流外包可以减少运输风险,本身物流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和专业公司合作,就可以共同承担风险,减少意外的危害。

  2.加强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企业员工是保证物流成本管理顺利开展的基础和条件,如果没有员工认识物流成本管理的方式,单凭制度和条文,那操作起来也难以奏效。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各个部门,使企业员工对物流成本管理方式有所理解和互相配合,进行物流成本管理,使员工具有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成本意识”,牢固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及时预测未来市场需求和发展变化,积极调整经营战略。

  四、结论

  随着体系的不断完善,石油企业对物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做出了相对的解决方法,为企业物资管理选择了一条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廉仕信。油田企业物资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科技创业月刊,20xx,(10)。

  [2]李建丽。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3]林中孚。物资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xx,(6)。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0

  摘要: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也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制造企业物流是企业为提供产品而进行的对原料、中问库存、产品及相关信息,从原材料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整个过程。其物流成本是伴随着企业以上各项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物流成本有其特殊的特性,使得物流成本的核算与控制难度加大,也是制造全业物流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所在。本文针对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概念及构成,探讨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对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提供理论框架及决策依据。

  关键词:制造企业 物流成本 管理控制

  一、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概念及构成

  (一)制造业物流成本概念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指的是物流活动(如运输,包装,仓储,配送等)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如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目前,对于物流成本的内涵,是很清晰的,但是在制造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实践中,对于物流成本的核算,物流成本控制等方面.还缺乏很多实际经验。

  (二)制造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要对制造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以及有关账户的设置进行一个正确有效的选择,必须首先对制造行业的物流成本进行分类界定。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按成本范围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物流成本,将企业所需生产材料通过采购从供给方输送回企业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2.生产物流成本,产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物流费用

  3.销售物流成本,从产成品包装一人库一销售网点一客户,及其反向的退货物流活动过程所发生的成本。

  4.回收物流成本,退货、返修物品和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从需方返回供方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5.废弃物流成本,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

  现行的会计报表分类方法将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到目前为止,我国制造企业成本仍分为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等,物流成本是销售成本的一部分。制造企业物流活动贯穿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物流成本不仅发生在销售环节,还发生在供应、生产、售后等环节,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实际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显然,这样简单的归并并不科学,直接导致难以了解和控制企业物流成本。现有会计报表中所能体现的“物流成本”并不全面。在我国大多企业财务报表中,物流成本为可视成本开支,属显性成本。但物流环节中实际还存在很多隐形成本,如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回程空载缺货损失等。

  由于制造企业财务报表都必须遵循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直接导致物流成本的“被隐含”和“不完全”缺陷,因此难以按照其内涵完整地计算出来,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

  (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存在的问题

  1、企业重视不够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解。重生产轻流通在我国是一种普遍现象,很多生产制造企业重视对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生产设备的更新,但对与此相关的生产物流路线优化、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以及商品与物料的库存控制等方面,却关注甚少,降低成本的视角很少落在物流环节,更不会投资建设与改进物流系统,导致生产中产生过多的车问物流费用、采购费用以及销售物流费用,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受舆论影响,当前虽然有一些大中型制造企业逐步建立了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但也还处于摸索阶段,从企业领导到员工对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认识还不清楚,从而也影响了物流管理对生产总成本的降低作用。

  2、管理模式不当

  物流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效果。根据对物流设施的所有权,物流管理模式一般分为自营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制造企业在选择物流管理模式时,应该以物流总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从企业的战略定位、管理能力、资金实力、交易成本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合理物流模式。除此之外,还须慎重考虑不同物流模式的互补性,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合适的物流管理模式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益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对物流模式的选择存在问题,如过于相信自营物流,或物流模式过于单一,或选择的物流模式过于超前等,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3、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物流各个环节劳动力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各环节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造成运力浪费、库存大,物流费用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缺乏现代物流观念,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标签拣货系统、无线射频技术、GPS、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的使用还不是很广泛。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大多企业对物流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发展缓慢。虽有一些制造企业已经在了解的基础上有了一定投入,但因为人才缺乏或没有合适的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使用效果欠佳。与国外大型制造企业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相比,管理手段差距很大。

  三、解决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找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目的

  明确物流成本核算口的,是选择物流成本核算对象、确定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以及选择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其次,通过计算,进行对比分析,掌握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为企业内部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为物流管理预测、决策做准备。同时,按照物流成本训一算的口径训一算各期物流的实际成本,为企业外部提供可比信息;最后,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全而核算,掌握不同成本核算对象物流成本的'大小,从而提高企业内部对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

  (二)改进物流管理手段,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效率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制造企业的各环节物流成本不可能实现最优控制。现代物流的特征就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通过借助现代化的物流手段是改进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更准确、迅速;另一方面,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分析与预测,可提前控制不必要的物流费用发生。例如,通过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物流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使相关企业或部门得以共享,从而共同、充分应对市场变化,实现物流成本的供应链管理。

  (三)做好物流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

  对于训入物流成本的内容,企业根据取得或填制的原始凭证,做相应的账务处理,及时登记物流成本账户及相应的二级、三级、四级和费用专栏,归集物流成本,分别反映物流成本项口、物流范围和物流支付形态作为归集动因的物流成本数额。凡能直接训一入物流成本计算对象、不能分清受益对象的成本,按因果关系及受益原则,选择合理的方法,分配训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相应的成本项目。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比较理想的分配方法是作业成本法。因为作业成本法使间接物流成本的可归属性明显提高,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使产品或服务所耗费的作业情况及相应的成本情况能清晰地显示出来.

  结语:

  对制造企业来说,物流成本管理是一项需要持续进行的,细致而意义深远的工作。归根到底,物流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生产,不能简单地以物流成本的大小来评判企业物流做的好与坏。物流成本管理控制是随着物流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的。相信对物流管理的进一部科学化,物流成本控制会面临更复杂的计算和评判。物流成本管理控制也将随着物流管理的发展而发展。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1

  制造业是指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制造过程,将原材料等制造资源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水平。我国有“世界工厂”之称,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也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制造企业物流是企业为提供产品而进行的对原料、中间库存、产品及相关信息,从原材料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整个过程。其物流成本是伴随着企业以上各项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据统计,我国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40%左右,而发达国家仅占10%,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是我国制造型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是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研究我国制造型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一)现行财会制度与核算方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管理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早在1970年提出的“第三利润源”论指出,在制造成本降低空间不大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而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对物流费用缺乏了解和细分,并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难以管理和控制物流费用。

  首先,现行的会计报表分类方法将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到目前为止,我国制造企业成本仍分为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等,物流成本是销售成本的一部分。然而根据我国20xx年制定的《物流术语标准》,制造企业物流活动贯穿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物流成本不仅发生在销售环节,还发生在供应、生产、售后等环节,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实际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显然,这样简单的归并并不科学,直接导致难以了解和控制企业物流成本。

  其次,现有会计报表中所能体现的“物流成本”并不全面。在我国大多企业财务报表中,物流成本为可视成本开支,属显性成本。但物流环节中实际还存在很多隐形成本,如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回程空载缺货损失等。

  综上所述,由于制造企业财务报表都必须遵循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直接导致物流成本的“被隐含”和“不完全”缺陷,因此难以按照其内涵完整地计算出来,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

  (二)效益背反规律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难度 物流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在物流系统中存在明显的效益背反规律,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难度。一方面,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存在效益背反规律,各环节成本往往形成矛盾,此消彼长,某一环节成本的降低,会引起另一环节成本的增加。如运输成本与包装成本、包装成本与装卸成本、库存管理成本与失销成本等都构成二律背反的关系。因此,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时若不全面地、综合地、系统地考虑,必然会造成整体物流成本的增大。另一方面,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也是一对矛盾,存在类似的效益背反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和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高水平、高标准的物流服务要求必须有大量的库存、较高的费用和较多的服务内容,这势必产生较高的物流服务成本。而较低的物流服务成本要求有少量的库存、低廉的运费和较少的服务项目,必然会降低物流服务水平和标准。因此,在物流系统管理中,既不能片面强调服务水平而不计成本和经济效益,也不能单纯地追求低成本而忽视服务质量。企业必须在服务与成本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解。重生产轻流通在我国是一种普遍现象,很多生产制造企业重视对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生产设备的更新,但对与此相关的生产物流路线优化、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以及商品与物料的库存控制等方面,却关注甚少,降低成本的视角很少落在物流环节,更不会投资建设与改进物流系统,导致生产中产生过多的车间物流费用、采购费用以及销售物流费用,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受舆论影响,当前虽然有一些大中型制造企业逐步建立了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但也还处于摸索阶段,从企业领导到员工对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从而也影响了物流管理对生产总成本的降低作用。

  (二)管理模式不当 物流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效果。根据对物流设施的所有权,物流管理模式一般分为自营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制造企业在选择物流管理模式时,应该以物流总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从企业的战略定位、管理能力、资金实力、交易成本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合理物流模式。除此之外,还须慎重考虑不同物流模式的互补性,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合适的物流管理模式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益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对物流模式的选择存在问题,如过于相信自营物流,或物流模式过于单一,或选择的物流模式过于超前等,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三)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物流各个环节劳动力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各环节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造成运力浪费、库存大,物流费用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缺乏现代物流观念,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标签拣货系统、无线射频技术、GPS、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的使用还不是很广泛。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大多企业对物流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发展缓慢。虽有一些制造企业已经在了解的基础上有了一定投入,但因为人才缺乏或没有合适的'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使用效果欠佳。与国外大型制造企业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相比,管理手段差距很大。

  三、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一)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加强物流成本考核管理 应根据国家颁布的最新物流标准和现代会计准则,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现有会计制度有机结合,确定核算物流成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统一物流成本核算口径与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从会计手段上突破物流成本管理难题。首先,要统一物流成本内涵,界定物流成本的范围,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完善物流成本的分类。其次,要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中专门设立“物流成本”的核算科目。并将物流成本内容从现行的成本会计及财务会计账户中分离出去,实现物流成本的单独、全面核算。最后,要加强物流成本考核管理,通过建立物流成本数据库,对物流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关费用分解到相关不同的活动、环节和部门,以正确评价物流绩效,明确物流成本上升的原因与责任,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二)改进物流管理手段,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效率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制造企业的各环节物流成本不可能实现最优控制。现代物流的特征就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通过借助现代化的物流手段是改进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更准确、迅速;另一方面,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分析与预测,可提前控制不必要的物流费用发生。例如,通过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物流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使相关企业或部门得以共享,从而共同、充分应对市场变化,实现物流成本的供应链管理。

  (三)系统分析物流成本,创新企业物流管理方式 由于效益背反规律的客观存在,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不能仅仅强调局部控制,而应重视系统化的综合控制。企业通过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研究物流各环节的成本关系,优化企业的物流运作方式,进行流程再造、机构与业务整合,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一方面,要尽快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实现物流活动的专门管理,全面协调企业内生产、销售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各个部门在优化物流系统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提升物流效率。另一方面,要考虑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选择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等新型物流模式,通过实施第三方物流战略,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专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增值服务有效节约物流费用,提高资金周转率。

  (四)树立现代物流新观念,增强全员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当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对现代物流的还未形成概念,更不了解物流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在思想上不可能引起重视。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提高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建立现代物流新概念,意识到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是我国制造企业目前物流成本管理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当前物流管理已经进入供应链管理阶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不仅贯穿产品的全过程,还贯穿于整个供应链。因此,要改变物流成本管理仅仅依靠采购部门或销售部门的传统观念,树立全方位、全过程、多企业管理的物流成本系统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新观念,切实加强企业全员(甚至整个供应链成员)物流成本的管理意识。把降低物流成本的重任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的所有部门和节点企业,让每个部门、每位职工都关心物流成本,最终将物流总成本降至最低。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2

  摘 要:论述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了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和优势,最后建立了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论文关键词:物流成本 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

虽然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但毋庸讳言,我们对物流成本的测算、分析和研究,无论是总量的还是企业实际支出的,还是行业标杆水准的,基本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因此,要达到合理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就必须认真进行物流成本的分析与管理,而进行物流成本分析与管理的前提是正确核算物流成本。

一、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企业不了解本企业物流成本的症结在于物流成本的计算方法上。在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中,要正确把握物流成本是困难的,容易计算的只是一些外委运输费等,其他的费用分散在制造成本和一般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项目当中。所谓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传统方法是指:

1.企业对物流系统的成本测量主要是以数量为基准的成本计算系统为主,并没有考虑物流系统各环节的具体运作过程。

这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1)不能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且核算工作量大,要想把物流成本准确的从相应的制造成本和一般管理费及销售费用中抽出,首先应界定哪些是物流活动消耗的,哪些是非物流消耗的,由于界定存在着随意性,就会导致物流成本不准确;其次,物流成本金额按一定标准抽出,标准选择不合理,也会导致物流成本不准确;同时,在众多的财务凭证中寻找与物流活动有关的资料,对一些小型企业来说都是一种负担,更别提业务量大的一些大型企业,核算工作量过大。(2)传统的成本计算法造成了所谓的“物流费用冰山说”。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计科目中,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库企业的费用列入成本,实际这些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犹如冰山一角。因为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白己的库房保管货物和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费用都没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内。传统的会计方法没有显现各项物流费用,在确认、分类、分析和控制物流成本上都存在许多缺陷。(3)在现代的生产特点下,传统物流成本计算法提供的物流成本往往失真,不利于进行科学的物流控制。现代生产特点是生产经营活动复杂,产品品种结构多样,产品生产工艺多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使过去费用较少的订货作业、物料搬运、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等与产量无关的物流费用大大增加,投入的所有资源也随其成倍增加。基于这种无意识的假定,成本计算中普遍采用与产量关联的分摊基础--直接工时、机器小时、材料耗用额等等。这就是所谓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的由来。这种计算方法使许多物流活动产生的费用处于失控状态,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物流服务水平的下降。这种危机在传统的制造企业表现尚不明显,然而在先进制造企业,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它却是致命的。

2.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可行性和优势分析传统的成本核算已不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考虑到这种情况,人们希望找到适应物流行业特点的更好的成本核算方法,这就是作业成本核算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简称ABC法)。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卡普兰利库玻(KapIan & Cooper,1988)两位教授提出来的。其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是沟通企业资源与最终产品之问的桥梁。作业取代产品成为企业成本核算的着眼点。物流运作方式与作业成本法的思想有相似性[1~3]。首先,物流业务的间接费用在总成本中比例高。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以及生产企业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涉及的间接费用比例甚高,且都不能直接归入直接成本。作业成本法正是针对制造费用(生产企业)、间接费用(生产和服务企业)比例很高的企业而提出的。其次,物流企业的个性化生产或服务要求高。物流企业提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3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带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发展期限,其中作为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服务行业的“后起之星”,物流行业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带动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给我国物流行业又注入了“一汪活水”,现阶段物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会计信息 物流成本 应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电子商务业务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各个地区不断加强了经济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物流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20xx年,我国商务部有关信息显示:我国物流行业当年总体销售额为158.4万亿元,占当年的GDP的比值高达17.8%;按可比价格计算,与20xx年相比,增幅达2.7%,同比增长12.3%。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整体发展形势较好,发展速率整体较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单从数据上看,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物流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收入核算缺乏明确的行业规范,与行业发展速度相比,中小型企业出纳工作远远落后,导致关于物流收入核算方面存在众多纠纷的,在我国物流企业飞速发展的几天,研究企业出纳工作,给出相关建设性措施,对于物流企业稳定和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物流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物流成本的定义

  结合物流发展,物流成本概念也不断更新。时至今日,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目前中国物流成本现状物流成本是指产品在空间位移(含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可以说,物流成本就是完成各种物流活动所需的费用。概括讲,物流总成本=运输成本+库存费用+物流管理费用。

  (二)物流成本控制的背景

  在当今的买方市场下,客户具有终极话语权。因此,企业要保证其市场地位,就必须尽可能满足客户服务要求。显然,满足客户服务要求的过程还受到企业投入资源的能力制约。因此,企业必须在物流服务成本和客户服务要求之间进行技术、经济权衡。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在物流活动中依据物流成本标准,对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严格审核,发现浪费,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实现预定物流成本目标的过程。进行物流成本控制,应根据物流成本的特性和类别,在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中,进行事先规划,事中指导、限制和监督,事后分析评价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采取改进措施,使企业的物流成本不断降低。

  2、物流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取得完整的物流成本资料

  现行的财务会计把企业的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而销售成本只是生产成本的一种转化形式,企业的费用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3种,没有单独的物流成本或物流费用之分。在供应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在库存过程中产生的挑拣整理费、资金占用费、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制品运输费、运输设备的折旧费、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在售后服务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在废弃物(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不合格品等)过程中产生的物流费用等等,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有的进入企业的生产成本, 有的进入企业的管理费用,有的进入企业的财务费用,有的进入企业的营业费用,要想从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框架中重新分离出企业的物流成本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应该成为物流管理会计重要的研究内容。

  (二)物流管理会计意识淡薄

  对比管理会计的框架,物流管理会计的框架应该包括物流管理会计基础、物流管理的预测与决策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以及业绩评价与责任会计4 大部份。目前,我国企业大多数人员对于物流成本不甚了解, 弄不清楚物流成本与生产成本以及促销费用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效益背反,更无从谈起对物流管理会计的认识与理解。物流企业计算物流成本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没有达到怎样利用已知的物流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也就是说要利用物流管理会计这种内部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为企业的决策服务。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不只是企业物流管理部门的事情,应该贯穿于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中,涉及到企业的每个生产环节、生产阶段、生产工序等角落,是企业整体的事情。

  (三)没有企业物流成本测算规则和方法的参考标准

  由于我国尚未制定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管理会计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每个企业都是分散进行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把握物流成本。企业之间无法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比较,也无法得出行业平均物流成本,没有行业物流成本的标杆数据。

  (四)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信息体系缺乏物流管理数据

  在国家的宏观统计中,还没有关于物流管理方面的完善数据。由于现行财务会计把企业的物流成本肢解得支离破碎,要想从现有的财务成本数据中计算出比较正确的物流成本数据,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机构与人员。

  3、针对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对策

  面对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把探寻利润的目光转向以降低流通费用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高度重视,力图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竞争优势。针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

  应在目前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规划,加快城际交通线路的建设,完善港口物流,构筑航空、水运、铁路和公路等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可以采用多元投资渠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破行政限制、行业限制、所有制限制,在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各种企业参与高标准、高效率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特别要兼顾近期运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防止物流设施单一、投资分散或重复建设。

  加快各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对接和衔接,逐步建立商业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商务平台,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为网络交易和结算提供法律保障。在整个物流的运作过程中,利用EDI、3G、RF、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采购、生产、仓储、包装、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的采集、交换、传输和处理,使各个节点能够有效地相互协作和无缝对接,构造出合理优化的物流供应链,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

  (二)大力推广国家标准并完善物流成本的核算

  20xx年5月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xx),被专家誉为“填补了国内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的空白”,它为我国企业实施物流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手段,实现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由定性决策向定量分析的跨越,使企业可以准确了解自身的物流成本支出,并且使不同企业之间实施物流成本的比较成为可能,对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发展社会化物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应加强该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使标准尽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可增加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和报告,并按照上述标准设计《企业物流成本主表》和附表《企业自营物流成本支付形态表》,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三)努力降低保管成本,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目前,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降低保管成本:对现有仓库设施进行有效整合与改造,减少闲置仓库,使之充分利用;对仓库物品采用ABC分类法,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划分为重点控制、一般控制、忽略控制三类,重点控制A类物流领域的成本发生源;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选择恰当的库存订货模型,协调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费用等。

  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它们在建立企业物流服务链条和网络时的不尽完善,如果它们也在内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物流管理,既削弱了企业对核心生产能力的关注,也不能发挥社会化物流的规模经济优势。因此,可以采取对现有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和制度创新的措施。同时,国家也应出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关法规予以支持,通过市场形成第三方物流或物流企业集团,达到规模效应,逐步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化。

  (四)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实施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

  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使企业的采购、制造、市场营销、配送等功能分割,物流成本的计算、管理与控制分块进行,无法对成本进行权衡和控制。根据效益背反理论,由于物流各子系统间的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子系统成本的降低并不一定能够降低物流总成本。只有通过协调物流各子系统间的运作,将物流成本的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降低包含在产品成本中的物流成本,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管理。也就是采取从战略以及全方位寻求并拓展成本控制的方法,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体现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同时,在物流活动中组织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法,深入到企业的作业层次,对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多项作业环节分析、挖掘成本动因,消除作业链中一切非增值作业,并融入战略管理思想,才能促进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优化,保持长久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4、结束语

  管理会计不仅全面提供物流管理信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物流管理奠定基础;还能动地参与经营决策,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最后通过对内部责任单位的绩效考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发挥好管理会计的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会计科学成功跨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将不断发展完善,在现代化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邵瑞庆.关于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J].中国物流与采购,20xx,(4)

  [2] 齐伟超.企业物流成本控制问题及思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3)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4

  经济全球化驱使作用下,各类现代管理手段和科学技术接连衍生,加剧市场竞争激烈性,相关企业相继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长期、规模效益赢取,以及区域、全球战略制定实施等层面上。因为现代物流能够持续挖掘相关企业物流利润和服务潜能,因此开始和品牌经营紧密关联,共同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可透过客观层面审视,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各类障碍因素,严重限制企业物流成本降低进程,因此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践尽快提供可靠的应对策略。

  一、当前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遗留的弊端

  (一)企业物流管理意识低下且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

  因为管理理念差异,一直以来,许多经营主体都过分关注生产成本和市场促销,对于物流成本管理明显产生忽视,不能透过宏观角度上精准化把握物流成本核心特征,不过随着各类创新科技的推广沿用,涉及生产工序中的成本得以快速下降,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据的比例愈来愈大,开始转变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可现实中许多企业还是不能深刻领悟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如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尚未设置专业化的物流成本管理机构,提供的现代物流手段也是屈指可数;同时经营主体更加忽视供应链管理思想,无法及时构筑起一类以满足多元化经营需求的供应链体系,长时间令企业成本持续高涨,给企业造成高昂的损失。

  (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控制秩序严重紊乱

  因为许多企业财务会计体制中都不曾单独设置物流成本管制项目,大多数状况下会选择将一切成本陈列在费用栏之中,几乎无法针对企业阶段化产生的各类物流费用,提供较为清晰且完善的计算分析,如厂内运输成本经常记入生产成本、营业费用囊括了定单处理成本、某些存货持有成本包含在财务费用中的几率也相当之大。在此类背景下,根本不能完整化地统计出企业物流成本数量,相关企业即便是想要节约成本,也会感觉无从下手。

  透过以往会计科目对比校验,所谓物流成本核算,主要是企业对外部、仓库支付的运输和商品管理费用,即传统物流费用。而企业内部物流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利用自己车辆、库房运输并保管货物,以及安排自己工人包装、装卸等消耗的资金,都没有列入到物流费用科目之中,所以关于精准化物流成本还是难以予以掌控。

  二、处理好现代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和管理任务的科学对策

  (一)树立起完善样式的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当前物流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实力的必要途径,因此有关主管人员必须尽快将物流自身发展关键性因素,并将其提升至企业日常管理的高度,全面认知到企业主动降低成本的现实意义。在开展物流成本管制事务期间,任何责任到要落实到个人之上,使得物流成本降低工作透过物流管理机构拓展到企业所有单位,并借助各类通信媒介加以推广宣传,力求配合人性化的激励引导举措,令单位员工都能够透过企业物流成本降低和经济、社会效益提升中获得实惠,保证今后顺利地将物流成本降低转变为一类自觉的行为。

  同时,企业要竭尽全力地透过不同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保证对自身物流基础性设施的投资力度,令物流技术改造资金投入数量得以适度增加,方便后期持续沿用高端物流设备和管理技术,将物流管理对企业的支持效应予以全数发挥。如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全方位推广,自主发展专用车辆、先进装卸、仓储技术项目等。归结来讲,唯独企业关注并沿用创新式的物流管理技术,有关物流操作技术、设施设备、配送工具、过程控制、信息处理等决策细节,才能尽量地迎合现代物流发展和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等多重需求。

  (二)强化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力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数量

  想要顺利贯彻企业物流管理体制健全和物流成本降低等指标,第一要务就是尽快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机理,争取透过原本财务成本中划分出属于物流成本范围的内容,妥善规划控制物流系统内部的成本要素,并依照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企业内部配送费、人事费等支付形态予以记账控制,或者是配合包装、配送、保管、搬运、信息等功能精准化计算企业物流费用。

  另一方面,企业仍有必要不断加大对收集整理专业化物流人才培养的投入支持力度,透过既有人员培训改造,稳固和管理咨询企业的合作基础,保证积极参加咨询公司举办的高水准物流培训班,从中培养合理数量的高等级物流技术型人才,或是直接透过专业物流企业和高校进行专业人才引进,进一步全面负责本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事务,使得成本核算意识得以有机强化,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并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持续快速降低企业物流运输和仓储成本,是开展现代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的先行之路。唯独如此,企业才能尽量降低阶段化经营成本,为今后市场竞争实力持续大幅度提升,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5

  摘要:物流项目管理中时间、质量、成本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三者对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实现客户的具体物流需求,实现物流项目管理中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物流项目;项目管理;时间;质量;成本

  物流项目是为了实现客户的具体物流需求,整合优化配置相应的资源,达到物流流程优化、高效、综合成本低等结果,实现产品的运输、仓储等一系列的流通活动。

  1时间、质量、成本解析

  时间、质量、成本这三个要素简称TQC,作为项目管理的三个重要因素,三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实现项目管理的成功,首先分析时间、质量、成本三个基本要素:(1)时间是指项目进度计划,进度不仅规定完成项目范围内所有工作需要的时间,也规定每个或阶段活动的具体开始和完成时间。项目中的活动是根据工作范围确定,在确定活动的开始和完成时间时需要考虑对整体项目运营效果的影响。当项目偏离规划时,有效的时间管理应该阶段性的及时纠偏,调整控制。(2)质量是指项目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的程度结果。一般通过工作范围中的交付物标准来明确定义,包括各种特性及这些特性需要满足的要求。质量对项目的运营过程有明确要求,规定应该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有效执行质量所规定的内容。(3)成本指完成项目需要的所有资源及费用,包括人力成本、原材料、设备租金、分包成本和咨询成本等。项目的总成本以预算为基础,项目结束时的最终成本应控制在预算内。要求具备财务知识及经营技能,处理诸如费用估计、预算计划、费用控制以及商务结算等事项。质量是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相对于过去的狭义的质量,现在提到更多的是广义的质量,比如按时完成项目,花最少的成本完成项目等等。成本和时间的是达到质量目标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制约条件。在比较三个因素时,可以将它们都转化成为成本来加以比较。质量不达标会产生质量成本例如返工成本,退货产生的运输和报废成本,甚至额外的沟通成本。时间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资源的机会成本等等。作为目标,时间、质量及成本都属于一元目标,与客户的满意度和公司的利益为线性关系。时间越短,质量越好,花费最少,公司利益也会也最大化。但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约束性,在项目前期,时间和质量以及费用那个和质量近似于正相关。我公司的物流项目主要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集装箱多式联物流服务,按产品的生命曲线对照分析,物流项目一样可以按曲线分布,项目操作运营时会依据外部的政策、客户、供应商的变化而变化。

  2以我公司实际操作的案例分析

  物流项目主要分三个阶段:(1)项目前期,客户入驻内陆城市,首先多渠道了解客户的物流需求,仔细研究客户从中国内陆生产基地到全球各地(尤其是欧洲)的物流状况,进行多式联运物流通道规划,以铁海联运作为内陆衔接海运的运输途径,针对产品具有体积小、价值高、寿命期短的特点,分析了海铁联运、空运、铁路大陆桥运输(经新疆—哈沙克斯坦—鹿特丹;经内蒙—外蒙古—鹿特丹;经内蒙—俄罗斯—鹿特丹)三种不同的运输方案。经过比较,创造性的选择了多式联运的服务模式。为了顺利开通了铁路班列,又详细地分析了在上海、宁波、深圳三个港口装船的运输经济成本,最终确定了铁海联运物流方案——工厂出货后短驳到火车站,铁路班列重箱至深圳,将深圳作为出海口,再从深圳装船到欧洲、美洲等目的地。其中优化后的内陆铁路方案在时间方面优于原有从华东出货的整体物流时间。铁路班列的方案令客户大为赞赏并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由内陆至欧洲的时间比原先由上海至欧洲的时间节省了24小时。(2)项目中期,项目管理重视的是稳定运输模式,保证运营,协调运力匹配生产产量,优化铁路资源,当异常事件发生时(如冬季冰冻天气原因,春运,国家调控铁路运力运输物资等),应该及时纠偏,及时控制,做阶段性的监督调控。将信息流转、人员调配、业务协同、方案优化等流程科学管理,高效运行。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运营方案的个性化将成为项目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客户的物流管理团队按照不同环节和职能遍布全球。与客户共同研究、制定了全程端到端的标准作业流程、异常情况处理程序和以此为核心的项目管理体系。(3)项目后期,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客户的变化,导致内陆铁路优势不再,需要重新设计符合自身优势的物流方案,才能保持项目的整体效益平衡。开通新的物流通道,规划新的物流节点,在客户不同的产生地区,开发可以延伸的客户物流需求,例如在中欧地区开发希腊的港口作为进入中欧的通道,可以有效的降低客户产品转运到中欧地区的时间,当远东到欧洲的货量提升及铁路形成班列后,希腊完全有可能成为地中海及东、南欧地区重要的转运中心。客户在地中海地区周边新增的物流分拨中心,将打破中、东欧传统的货物配送方式。来自亚洲的'产品无需绕道直布罗陀海峡在鹿特丹港上岸,可直接在希腊“登陆”,然后通过铁路运送到内陆分拨中心,再分拨至欧洲各地,前后只需21天左右,相比在鹿特丹港上岸再转运可节省一周左右的时间。对此,不仅创造性的满足了原有客户的需求,开拓新的物流渠道以争取更多的客户业务,并且也为项目的持久运营带来了新的突破,可以延续此项目的周期,成为新的开端阶段。产品物流业务是一个长期持续的业务,推动项目的进展,同时完善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针对于每个阶段客户的需求以及政策,竞争对手的影响,资源整合的变化,三要素都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样也就要求公司要调整自己项目管理的策略。利润曲线图参考利润曲线可知,在项目前期由于客户在物流费用方面投入较高,物流公司能获得较大的利润,所以在满足质量的要求下,时间会成为主要矛盾,而成本控制就会相对宽松。正确的策略是保证质量,加快时间,增加成本投入。所以在项目前期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保证项目能按时完成,例如更多的加班,更多的人力投入。作为项目经理在分解任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尽量平行的安排任务以节约时间。在项目中期,随着产品供应数量的增加,竞争者的加入,客户会逐步要求降低物流的费用,从而导致整体利润的下降。因此策略也需要作相应调整,在保持一定质量水平的情况下,时间不再是主要矛盾,控制成本就成为关键。公司需要采取很多相应的措施,包括提高操作的效率,降低销售和管理成本。在项目后期,利润会随着业务量的走低而进一步降低。客户对质量的期望和要求也会相应降低,成本就会成为最主要的矛盾,客户会对价格更加敏感。从质量角度来讲,项目质量理所当然会成为客户考核物流公司的指标,从而成本的控制就会成为重中之重,在保证公司整体效益的情况下,也会对业务做出取舍。以上所说只是从项目本身的短期收益来考虑。在实际情况下,很多时候还需要考虑长久的战略问题。比如说,有些时候为了长期的合作会牺牲短期的收益,可以通过增加投入和花费来提高质量,在通过高质量赢得口碑的时候,在通过高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项目初期,为了保证质量,会增加投入,一切为了保证时效性,突出质量很高的权重,然后是时间,最后是成本。在质量方面,通过人员管理,优化路径,新的物流模式差异化来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

  总之,针对第三方物流项目管理者而言,在管理物流项目时,一定要分析并找到时间、质量和成本的制约关系,然后根据客户和公司的要求找到最佳平衡点来安排项目计划,项目利益最大化是衡量项目成败的真正标准。

  参考文献:

  [1].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5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05-01.

  [2].詹姆斯刘易斯.项目计划进度与控制(原书第5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6-1.

  [3].克利福德格雷.项目管理(第4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7-1.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06-17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共15篇]06-18

物流成本——物流管理的永恒课题02-20

基于低成本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02-20

关于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08-18

物流仓储管理论文07-24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06-09

论物流成本研究02-20

物流企业管理论文06-13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集合】06-10

在线咨询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热】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流成本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热】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企业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自身的成本,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物流服务价格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空间,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期望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自身竞争优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物流成本;成本管理;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在激烈的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值得企业思考和研究。很多企业逐渐认识到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管理不仅能推动企业物流的合理化进程,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很多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各种物流成本数据而不能客观反映物流各个活动环节的成本过程,使得对物流成本难以进行评估、分析和控制。大多数企业的物流成本常和企业的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等混在一起却不单独列出,不列入成本项目中,因而容易被忽视;此外,企业的物流成本内容页面不清楚,只简单反映储存成本、运输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等。因此导致了物流管理成本不具有主动性和准确性,无法清楚地了解物流成本的多少,企业的物流成本在财务记入方面的数据不准确,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利于相关利益者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决策,不利于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1.2物流成本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很多企业在物流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上投入少,水平低,往往使得物流活动和成本信息脱节,这不仅不利于物流成本信息的详细记录,而且无法为企业提供详细准确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信息,不利于企业的决策者根据物流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决策。有一些企业自己开发的物流成本软件功能不够完善,信息处理方式落后,传递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共享性差,使得物流的各个作业环节不能环环相扣。

  1.3 物流环节过多流程复杂

  物流就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将储存、搬运、运输、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和包装等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活动。每个活动环节消耗的时间越多,相应的成本也会增加。例如:物资存储时间长,租用仓库的时間长就要增加租金。在产品的包装环节,工人工作效率低,工作时间长,就要增加工人的工资。运输环节应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节省成本企业物流成本。物流环节过多,流程不明确,可能造成多个物流环节的交叉重复性工作,增加物流成本。物流环节的越多流程越复杂需要投入的时间、人力、物力、资金等就会越多,成本随之升高。

  1.4 物流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企业应当从思想观念上和管理体制上加以转变,研究制定可行的程序和方法, 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很多企业管理物流成本的意识不强,管理方法落后,往往把能源和资金都用在了仓储和运输等基础建设上,并没有开发专门的物流成本管理软件,也没有开设单独的部门来管理物流成本。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对物流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控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产生了不利影响。物流成本管理模式落后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成本控制问题。企业内部缺乏健全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部门人员分工不明确,积极性不高,成本管理控制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这些因素都阻碍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坚持运用系统化的方法综合考虑以得出合理的方案,最终追求总成本的最小化。

  2.提高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完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与体系

  首先,企业应设立标准化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对自身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与流程进行改进,确定每一级的成本项,再在每个成本项下设明细科目,对不同环节、不同形态的物流成本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这样才能够对物流总体成本进行了解及明确掌握,同时可以对各个组织结构及具体生产活动拥有明确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根据其特点采取有力的控制措施,为物流成本分析与决策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如此,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内容就会得以明确。

  此外,企业可以组建专业且独立的会计核算单位,录用专业能力强的人员进行此项工作,自企业的作业活动之初,就将物流成本计算纳入工作计划之中,在企业的诸多费用合算的基础之上,全面精准地分析各类费用构成,并严格按照核算流程,详细记录各项费用支出以及成本,直到年末,将所有的支出与成本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作业活动中的各项支出,提出符合企业实情的优化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提升物流活动中的管理能力。

  2.2 加强物流成本信息化建设

  物流成本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支撑,加强物流成本信息化建设,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物流信息化是企业的技术支持,信息化的进程是物流发展不可逾越的.过程,及时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的机遇。企业应将先进的成本管理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运用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实时监控等技术手段,通过采购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仓储管理系统等实现物流全过程的可视性、可控性,从而大大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建立综合物流成本信息系统,实现在不同部门信息的双向流通,保证信息的及时反馈。调整与伙伴企业的合作关系,实行战略联盟,能高效率的掌握物流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提升企业现代化信息水平。

  同时,与软件企业合作开发相关物流软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市场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软件,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顾客满意度。企业只有以信息化为基础结合科学客观的物流成本管理,才能提升企业的提升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发展。

  2.3 简化流程提高运作效率

  企业要优化物流活动的工作顺序,主次分明,简化工作流程,减少资源浪费。加快资金流与物流的周转速度,最大限度地实现零库存,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各个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可以采用联合运输、共同配送、延迟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等有效形式,使得物尽所需,人尽所用,合理的资源利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物流成本。

  为使物流的过程更加完善,应规划专业的作业流程图,提升工作效率,使用切合企业实情的作业标准流程,提升生产速度。制定符合企业的作业流程,可以将工作程序规范化,高质量的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减少物流成本,增强竞争力与凝聚力。

  2.4 转变体制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为使得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活动能够更好地运行,使其不断地提高管理方面的水平,物流企业应该在细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同时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物流企业要细化分工合作机制。为保证会计核算准确,其次,企业应该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意识的重要性。为保证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努力实现物流成本管理的专门化,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成本管理方法,有效管理企业物流成本。企業在相关的物流活动中,要正确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高效的管理体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真正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结语

  我国物流业虽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与众多国际物流行业相比还有着明显的不足,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提升,尤其是成本管理方面。物流企业必须寻求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成本核算和控制系统,结合企业的运作模式、产品特性和管理方式等等,明确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最终选择符合企业本身特点的物流成本控制方式。

  企业在考虑物流成本控制的具体物流环节时,不应该孤立地考虑某一环节的物流成本控制。还应该考虑物流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物流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否则很有可能达不到物流成本控制的目的。

  要想使我国物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对物流管理模式进行完善,查漏补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学习先进的物流理念和运作模式,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意识,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论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对策[J].会计审计,20xx(02)

  [2]孙丹,曲若含.试论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控制对策[J].经营管理,20xx(02)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2

  【摘要】企业的物资管理与物流成本的控制在企业正常生产运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物资的管理以及物流成本的控制,提高相关方面的认识,注意人才培养,加强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本文就物流公司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及问题进行阐述,分析了物资管理的相应措施,同时又对如何控制物流成本进行概述,望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盈利空间,促进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物资管理;物流成本;控制;对策

  现阶段,我国许多物流企业公司在物资管理工作及物流成本控制工作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物资管理与物流成本控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进而增加了企业物流成本,给物流企业发展带来一定阻碍。因此,为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空间及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物资管理及物流成本控制上仍需加强工作力度及相关改善,以优化物资管理工作,同时制定出相关的物流成本控制策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物资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对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物资管理主要包括定制物资计划、采购物资、使用物资及物资储备等重要环节。在现阶段激烈的企业竞争环境下,加强企业物资管理已成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我国部分企业之中,“重生产、轻物流”的观念较为严重,因此一些企业领导人对物资的管理工作认识不够深入,企业物资管理跟不上,供应链优化较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作为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同时又是企业控制成本的力利器,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物资储备不合理。在很多物流企业公司正常运行中,存在着物资储备过大,库存管理不科学,占用大量的库存资金等问题。另外,清仓利库工作滞后,工作人员库存管理意识薄弱,甚有市场淘汰物资超储挤压、有的物资库存短缺,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为企业增加一定负担。

  2、物资管理意识薄弱。物资工作管理人员管理观念淡薄,人员素质仍有待提升。一些物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物资管理技能,同时在相关专业的计算机技能落后,对企业物资管理只能按部就班进行,只管物资发放不管流向,急需对相关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及专业水平。

  3、物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在物资管理工作上没有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不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各业务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没又相关的职责划分,对不相容职务和授权审批制度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物资管理手段落后及管理环节的不规范,都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4、物资计划不明确。物资管理部门在制定采购计划时未能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进而盲目采购。往往由于计划的不严谨、不科学、不合理及缺少时效性,造成了供货期和采购量的不准确,因此出现了提前或延期交货现象,“三清”活动开展的'不及时、不随时、不到位,使得物资屯压,提升了物流成本。

  三、物资管理工作相应措施

  1、加强物资管理,从物资管理工作的源头抓起。加强物资计划管理环节。计划管理作为物资管理工作的源头和主线,需要科学合理进行物资计划编制,以确保所需物资按时、保质、保量地供应,以维持正常生产所需,进而加速企业资金运转速度,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减少开支费用。加强物资管理计划必须提高对物资计划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物资计划在物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对物资市场供求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物资消耗及市场变化等可观规律,合理计划物资的储备时间和储备数量,以维持企业供应链平衡,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进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提高领导重视,转变固有观念。只有得到企业领导对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视,才能带动员工最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视。企业领导要从较高的立足点来正确看待物资管理工作,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物资管理工作进行量化分解,做到各个部门、科室及个人的职责明确,奖惩分明,并建立相应的物资管理奖惩机制,转变固有的物资管理观念,把各项物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储备管理工作。在物资管理工作之中,物资的储备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紧密结合“5S”管理,促进企业物资存储的科学化、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首先,入库验收工作。入库验收工作是仓库管理的基础,验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采购计划,对物资的品种、数量、规格及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物资进行隔离处理或退回;其次,保管保养工作。仓储管理必须对仓储物资进行定期保管保养,根据仓储物资的物理性能、化学成本以及体积大小等进行分类,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妥善保管,确保仓储物资各项使用价值;再次,出库工作。出库工作作为仓储的重要环节,必须对出库物资品种、数量、质量等进行严格把关,并根据相应的出库单据进行出货,并定期进行盘点,以确保帐卡物相符;最后,合理计划物资储备量。在仓储管理工作中,储备过多,不仅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及场地,同时产生大量保管费用,使周转资金受阻,若储备过少,则容易致使产品供应链脱节,进而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对物资储备量进行合理计划,确保保持正常供应的前提下,对整个仓库库存进行结构调整,降低仓库存储量,加速企业资金周转,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四、物流成本的构成

  物流成本的构成主要分为仓储作业成本、存货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四部分。仓储作业成本包括装卸成本、检货成本、物流加工成本、补货成本、进货入库成本和验收成本;存货成本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把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加入物流成本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区别,它把降低物流成本与加速资金周转统一起来;运输成本包括公路运输及其它运输形式产生的费用及货主费用,货主费用又包括运输部分运作和装卸费用;管理成本费用即物流管理费用,包括订单处理成本和采购处理成本。

  五、物流成本控制相关策略

  1、建立健全物流管理机制。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强化物流成本意识。将个人利益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绩效挂钩,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年薪制”,同时克服“月薪制”造成的人员短期行为,对做出相应突出表现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褒奖。重新审视本企业的物流系统及物流动作方式,吸收借鉴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改善,制定出适合企业管理的物流管理机制,以最大程度降低物流成本。

  2、实施TCM战略,建立物流成本管理组织体系。实施全面的成本管理战略,将员工的个人目标融入企业整体目标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综合利用系统观点、现代管理技术和目标管理策略,对物流成本进行整体管理和控制,克服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现象。企业需加大对TCM战略宣传,树立全体员工的物流成本意识,营造良好的TCM实施氛围,确立物流成本管理的应有地位,并全面负责和协调物流管理工作。

  3、系统分析市场,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现代物流成本控制不仅需要注意强调局部控制,更要加强系统化的综合控制。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TPL)等新型物流模式可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机构,利用TPL专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增值服务有效节约物流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20xx年,欧盟TPL约占其物流总量的35%,而我国仅为15%左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新型物流供应链不断发展,需要考虑到从产品到最终客户整个过程的优化,并协调企业与供货商、运输商、客户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资源优化。

  4、多方联动降低物流成本。第一,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速度不仅可减少资金占用,同时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存储费用,进而节约物流成本。如海尔公司的“零运营资本”靠的就是加快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及销售物流的速度来缩短整个物流周期,提高资金利用率。在美国生产企业的物流速度平均每年16-18次,而我国企业还不到2次,相比下来通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空间之大;第二,通过优化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来降低物流成本,但又不能超过一定的必要量,充分与客户协调物流配送及降低物流成本问题,同时注意减少退货量;第三,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有效提升物流管理工作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企业需对物流管理信息化投入一定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及时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联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综上所述,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物资管理及控制物流成本都是为企业提供更大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单位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并将相应的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以提高企业资金周转,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志云.探析物资管理及控制物流成本的有效对策[J].经贸实践,20xx(7)

  [2]沈洪明.物资管理及物流成本环节控制及解决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版,20xx(9)。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3

  摘要

  如今,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企业面对变化无常、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管理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而有效地物流成本控制又是物流管理成功的要素。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作用已经日益为人们所知晓。如何有效的控制物流成本,以尽可能小的投入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是企业物流部门以及物流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理论上解决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合理分配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文主要由五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物流活动和物流成本管理的背景和意义,并通过对物流概念的演变,指出国内外就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强化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第二章,阐述了物流管理和物流成本管理的涵义,归纳了有关物流管理的理论学说。

  第三章,介绍了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以及就我国在物流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

  第四章,在对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上,提出了几种具体的方法和途径,以期达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目的。

  第五章,案例分析,以安利公司为例,介绍了其采用的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所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 物流 物流成本 降低成本途径

  第一章 绪论

  1.1物流的概述

  1.1.1早期物流的定义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当时还称为实体配送(PD)的物流概念定义为:“实体配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于生产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二战之后,原用于军事上的后勤管理(1ogistics management)被引入工业和商业部门。1974年,美国学者鲍沃索克斯将其定义为:“以卖主为起点,将原材料,零部件与制成品在各个企业间有策略地流转,最后到达用户,期间所需要的一切活动的管理过程。”

  1.1.2七八十年代物流的定义

  1980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物流是有计划地对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流通活动。这种流通活动的内容包括用户服务、需求预测、情报信息联络、物流搬运、订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物处理与仓库管理。” 1986年,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研究所提出:“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综合各种物流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物流是有形物品从产出源点到最终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从职能上可以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及废弃物流五个职能。

  1.2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研究背景

  我国的物流管理起步较晚,1979年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第一次把“物流”概念引入中国。随后,我国的物流管理的发展进入了概念借鉴和初级理论研究阶段。进入新世纪,我国物流业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网络技术的进步,加强了我国物流业与世界物流业的合作与交流,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活动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但是与此同时,物流成本和费用一直较高,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国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xx年到20xx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率分别为10.29%、12.99%、16.76%和12.86%。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意识、水平和能力的不足,为此,建立健全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能力是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重点。

  1.2.2研究意义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物流系统对企业的生产是一种支持作用,但是随着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即从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向大规模定制、精益化的适时生产方式的转变,要求企业的物流系统必须能够适应现代生产方式的要求,即“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渠道,将适当数量的适当产品送到适当的地点”。同时,顾客需求的瞬时化趋势,要求企业能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以提高企业快速响应市场消费需求的能力。因此,加强关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对确保我国在 21 世纪的比较竞争优势,将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

  美国的物流成本管理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通过对美国会计师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ccountants, NAA) 下属的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actices Committee, MAP committee)所颁布的一系列“管理会计公告”进行认识。该公告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物流成本的范畴的界定、物流成本的计算、物流的作业成本计算物流管理的业绩计量、物流信息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等问题。

  日本的物流概念是从美国引进的,然而其物流成本管理相关的研究却是根据本国的基本国情单独进行的,迄今为止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日本学界经过多年的研究,于 1977 年由运输省制订了《物流成本计算标准》,为日本企业进行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提供了依据。日本神奈川大学的唐泽丰教授认为,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即“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构成及影响因素-采用恰当的'预算管理制度-设定基准值或标准值-与财务会计制度相接轨”这四个阶段,而目前日本的物流成本管理研究正处于第三阶段。

  1.3.2国内物流成本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全球的物流热一浪高过一浪,推动了我国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的物流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还比较少,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根本就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国内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大多数还处于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即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的第一阶段,只是很少一部分物流企业达到了基本的物流成本核算水平,物流成本的管理远远落后于国际范围内其他同行业的管理水平。

  据报道,目前国内每年的物流费用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达到190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十年内物流服务收入将有20%的增长幅度,但是与发达国家在物流成本、周转速度,以及产业化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市场许多商品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已占到20%——40%,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为150亿人民币,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为500亿人民币,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左右,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这很大原因是由于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不当造成的。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已经深深被人们所认识,物流成本的研究也是当今物流研究者的热点话题,在本文中,介绍了国内外物流成本研究的现状以及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物流成本的构成,指出了物流冰山特性、二律背反特性等。本文采取了理论论述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

  第二章 物流管理的概述以及相关学说

  2.1 物流管理的定义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2.2物流成本的定义

  在物流过程中,为了提供有关服务,要占用和耗费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些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为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是企业在物流系统为实现物品在空间、时间上的转移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即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的销售,以及伴随着生产和消费过程所产生的废物回收利用等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的全部耗费。

  物流成本构成涉及到企业各方面的成本,物流成本占企业生产经营总成本的一大部分,因此,加强物流管理关键在于加强物流成本管理。

  所谓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成本作为物流管理的手段是因为,一是成本能真实地反映物流活动的实态;二是成本可以成为评价所有活动的共同标尺。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是物流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物流成本管理的着眼点不仅要考虑物流本身的效率,而且还应综合考虑提高服务、削减商品在库以及与其他企业相比取得竞争优势等各种因素,甚至从物品流通的整个过程来考虑物流成本的效率化。只有从企业的整个系统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物流成本管理,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降低整体物流成本。

  2.3 物流管理的相关学说

  国外学术界对物流活动的研究经历了若干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对物流活动的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物流成本管理理论,具体如下:

  “黑暗大陆”理论是在1962年由美国著名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他在《财富》杂志上撰文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而企业在流通领域中的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为突出,物流活动中包括物流成本等在内的未知事物还很多。该理论反映出人们早期虽然对物流的理论与实践的不成熟,但已经开始注意到企业物流活动的模糊性。

  “成本中心”理论认为,物流在整个企业的战略中只是对企业的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物流活动是企业成本发生的重要环节。因此,对物流成本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有效途径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这种理论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认识到物流在企业整体战略中的重要性,一味地强调物流成本的降低,势必影响到企业整体战略的实施。

  “第三利润源”理论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物流活动所具备的潜力相联系,以发展的眼光来认识物流成本管理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企业的第一利润源在于降低资源的消耗。第二利润源是通过降低人力资源的消耗。然而,由于企业间综合竞争的加剧、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等原因,如今企业在前两个利润源的潜力挖掘上日益困难,物流成本在企业综合成本中具有较大的比重,被称为“第三利润源”。该理论要求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时,必须合理组织企业内部作业链,力求物流活动在保证企业整体战略实施的基础上,使物流活动的各环节、要素的处于最优状态。

  “物流冰山”理论最早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的。他将企业的物流活动比喻为浮于水面的冰山,认为企业物流活动产生的支出只是“冰山一角”,人们过去所以轻视物流,正是因为只看见了冰山的一角,而没有看见冰山全貌的缘故。人们所能从会计信息系统直接获取到的只是以现金方式向企业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信息。而对于真实发生在企业内部的物流费用,由于被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所隔离分解,导致部分物流活动所产生的费用无法被准确计量、无法控制、无定额标准、无完整记录,使物流成本的核算无真实的原始数据。

  “效益背反”理论是指物流活动的若干功能要素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现象,某个功能

  要素的优化必须以牺牲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效益为前提。该理论应用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揭示了物流系统总成本与各功能要素成本间的相互影响因素与程度,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物流系统的成本性状和结构。该理论的出现,使物流学科对物流功能因素的认识产生了实质性的飞跃,对企业物流的认识不再是“黑暗大陆”。从此,对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开始寻求解决各物流功能因素间效益背反现象的途径。

  “服务中心”理论是由欧美的一些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并不能一味地强调节约消耗、降低成本,而应立足于在保持和提高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寻求物流成本与服务之间的平衡点,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理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企业物流环境的变化、全球化采购浪潮的兴起,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战略的制定与管理要求企业摒弃狭隘的内部管理观念,必须着眼于产业链的构成与变化。在该观点下,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的途径已经超出单个企业的范畴,供应链总成本的降低需要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共同努力。

  第三章 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

  我国对物流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与物流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物流活动在管理、技术等各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势在必行。

  20xx 年我国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xx)的颁布,虽然在理论上填补了国内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的空白,使得企业能够准确把握自身的物流成本支出金额,不同企业之间也可以实施对物流成本的比较。但在具体的实践上,由于缺少宣传和推广,新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尚未深入人心,也未能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目前我国真正全面实施此项标准的企业为数不多。

  3.2目前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在对物流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来说,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3.2.1物流成本没有单独记账核算

  虽然,20xx 年 9 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xx),该标准明确了物流成本的构成和核算方法,但是,由于物流成本构成的复杂性以及其核算的实际操作难度大,目前我国真正全面贯彻落实 该标准的企业为数不多,大多数企业仍没有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单独设立物流成本项目,而是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列在制造成本和其他费用一栏中,因此,企业仍无法全面掌握物流成本的构成,也较难对企业物流活动发生的全部费用做出确切、全面的计算与分析,造成物流成本信息的失真,形成“经济黑大陆”和“物流冰山”现象,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3.2.2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一方面,我国企业对物流的核算,从范围来看,着重于采购和销售两个环节的物流成本,而忽视其他物流环节;从核算内容看,大部分企业只列支外部物流费用,即支付给企业外部的运输或仓储的物流费用,而忽视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并将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等费用混在一起,这使企业不能从外部准确地把握其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的物流成本核算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各个企业根据本企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核算物流成本。无法比较分析企业间物流成本,无法真正衡量企业之间的相对物流绩效,进而不能对企业之间物流进行统一的管理。

  3.2.3未能利用供应链整合效益来提升物流运作效率

  现今在我国制造企业内部,一方面缺乏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的机制,部门经理很可能为了本部门的利益而做出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次优化选择,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物流运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也缺乏沟通、协调与合作,不能利用物流供应链的整合效益来提升企业之间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物流运作效率低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企业整体运营成本较高。

  3.2.4尚未从系统整合的角度管理物流总成本

  企业的物流活动是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等子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各个物流子系统间以及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间往往存在着相互联系、此消彼长的“效益背反”关系。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的物流活动存在着没能从物流整体这一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只是片面的消减某一单个物流职能部门的成本或某一职能部门的某一项物流费用,违背了物流整体系统和“效益背反”规律,从而引起物流总成本的增加或降低物流服务水平,导致降低企业的利润和整体竞争力。

  3.2.5未能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视角管理企业物流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获得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科学高效的物流成本管理能够降低企业产品成本,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因此,现代物流成本管理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被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范畴。由于目前我国学者对物流成本管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仍将生产和销售领域作为物流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还未能从企业竞争需求的战略高度进行物流成本管理。

  3.2.6对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仍然对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视而不见,粗放地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既没有设置和配备正规的负责物流管理的机构和人员,也没有制订培养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的计划和机制,有的企业甚至想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寄希望与他人。这导致了整个社会物流成本的专业管理人员相对比较缺乏,物流管理水平较为低下。

  3.2.7 物流活动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

  现代物流要实现货物由生产厂家到消费者的无缝衔接,信息化和标准化是基础和关键,目前我国物流产业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发展相对滞后。据北京市调查,商业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比例更低,分别只有24.3%和18.3%。除了POS和条形码技术外,其他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物流技术的物流服务规范标准大多不统一,导致我国物流资源浪费严重,效率和效益普遍不高,很难实现物流多功能、一体化运作,也难以与国际物流活动接轨,这就导致了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

  第四章 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由于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的多少,因此,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成本也日渐受到重视。然而,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应当以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的理念为基础,在明晰企业物流成本费用构成项目的前提下,针对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目的。本文认为,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途径包括以下几种:

  4.1 通过加强核算,降低物流成本

  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存在由于没有单独记账核算及物流成本核算、分配方法不合理,所导致的物流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要想解决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认为应加强对由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xx)的宣传力度,以求更多的企业能够真正的全面贯彻落实我国20xx年新颁布的物流国家标准,真正掌握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并单独分类核算企业物流成本,进而对企业物流活动发生的全部费用做出确切、全面的计算与分析。

  4.2 通过优化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确保企业长期盈利。物流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实现一定质量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为了适度提高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又防止出现物流服务过剩的现象,企业应当在考虑商品特征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加大与客户的协商,寻求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商品特征和客户个性化要求的相关物流配送组合,争取做到在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4.3 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优化流通全过程来降低物流成本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降低物流成本,不能仅从努力优化本企业物流效益的角度出发,而应该优化从原材料的采购、商品制成到销售给最终消费者这一整个的供应链流通过程中物流活动的效率。某一个单体企业也只有参与到供应链这个整体中来,与供应链上其他成员企业相互协调与配合,在提高企业自身物流效率的同时,实现整个供应链物流活动的效率化,最终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到供应链这一系统化当中,实现企业物流一体化,进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利益最大化,最终有效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和企业物流成本。

  4.4 从竞争需求的战略高度进行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目前,获得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只有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和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才能获得长远的利益。因此,我国企业应从竞争需求的角度,将物流成本管理提升到战略管理高度,综合考虑企业制定的各项战略和策略,通过成本管理来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科学适当的物流战略规划,既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又能为顾客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使企业同时获得成本和价值两方面的优势,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4.5 构筑现代信息系统,降低物流成本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构筑现代信息系统,强化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讲,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将客户的定购意向、订购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等方面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快速便捷的传输,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对物流信息的快速传送带来的利益,也使得企业可以充分应对未来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调节整个供应链上不同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的生产经营计划,使得企业可以从整体上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费用,实现了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物流总成本的目标。

  结论

  物流成本正逐渐成为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本论文在汲取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表述了物流成本的概念,与此同时,本文还详细描述了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并总结了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展望

  由于本人研究水平有限,论文的研究有些地方还不够深入,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伴随着现代物流及其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作为“第三利润源”的企业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企业如何将物流成本带到现行的财务体系中,如何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以及全面把握物流费用,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将来必须研究和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4

在许多现代企业中,物流成本管理已成为赢得竞争的重要法宝。并且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物流成本的关心日渐浓厚,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本文简要介绍物流管理的背景状况,并分析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几点降低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的途径。

  关键词: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良好的物流管理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同时也是赢得市场竞争力的有力工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为进一步挖掘盈利潜力和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将目光焦点转向了物流成本管理。

  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物流管理意识不强,物流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管理观念的差异,长期以来,经营者还是只注重生产成本、市场促销等而忽视物流成本的管理,未能从全局正确把握物流成本的特性。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环节的成本大幅度下降,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很多企业仍然还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在许多中小型企业中,还没有设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且缺乏现代物流手段。经营者也还没有重视供应链管理思想,更没有把物流运作建成一个以满足经营需要为目的的供应链体系,而造成企业成本居高不下,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二)企业物流成本在核算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栏中,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如物料运输成本常包括在货物的采购成本或销售成本中,厂内运输成本常记入生产成本;定单处理成本包含在营业费用中;部分存货持有成本还可能包含在财务费用中。由于无法完整统计企业物流成本是多少,使得企业节约成本也无从下手。

  在通常的会计科目中,物流成本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或向外部运输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用等传统物流费用。而对于企业内部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没有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因而难以把握准确的物流成本究竟是多少。

  (三)第三方物流参与程度低,物流规模小

  我国很多企业物流多采取自办物流方式,没有依靠物流系统支持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程度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中的比重仅为18%,在工业企业中,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企业承担的分别为6%和46%,而由供求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6.1%;在商业企业中,由企业自理和供货方承担的物流活动分别为76.5%和17.6%。这种自办物流方式设施落后,设施利用率低下,专业化、规模化程度差,运输组织不合理,无货空驶、迂回运输等现象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又一原因。

  三、物流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企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如仓库货架、进出库设备、运输设备、包装工具、维护保养工具等都比较陈旧,功能单一,无法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工作效率低下难以适应现代经济形式发展的需要;通信设备等信息技术设施缺乏。同时自身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无法进行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改造。

  并且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的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致使物流各功能、要素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高。企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物流行业运输效率低下,企业运输和仓储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购货、运输、制单主要由人工完成,货物流转周期长、库存量大、存货成本高。

  (二)企业物流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过低

  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过低,物流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中物流管理者素质较低,企业内部管理粗放,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都还没有得到应用,不少管理者观念尚未彻底转变。由于生产和流通企业中的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层对现代物流业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使物流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再加上中小企业用人标准往往频繁改变,缺乏从长远战略出发培养核心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的长远考虑。在用人观上只注重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而较少考虑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不易留住人才。因此,广大非物流企业,物流技术方面的人才非常匮乏。

  四、搞好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

  企业物流管理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多数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应把物流作为自身发展的关键因素,把物流成本的管理提高到企业日常管理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从思想上认识到成本控制尤其是物流成本控制的潜力是巨大的。在实施物流成本控制时,责任落实到个人,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各个部门,并通过广泛的宣传,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让每个员工都能从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以及企业效益的提高而感到的实惠,进而使得物流成本降低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同时企业应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增加对物流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和管理技术,发挥技术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如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企业必须重视使用新的物流管理技术,积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成果,使企业物流从操作技术、设施设备、配送工具,从物流流程控制、物流信息处理等配送过程的决策管理等全过程始终跟上现代物流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二)加大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在物流供应链各环节,企业不仅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在提升企业管理软实力上下功夫,刚柔并济,提高物流水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供应链的基础。物流系统要做到准时交货、降低库存费用,运输环节的货车、装卸环节的起重机、仓储环节的传送带以及土地、厂房等硬件设施是保证作业流程顺利进行的基础。物流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产品在仓库存放的.时间和路上耽搁的时间过长。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锻造核心竞争力尤其重要。

  (三)构建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制度

  物流责任会计就是根据不同级别的物流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应负的责任,收集、汇总及报告其有关资料的一种会计制度。它能将成本核算与责任实体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归集成本。这里面重要的是明确物流责任中心。所谓物流责任中心是指由一个主管人员负责,承担规定责任并具有相应权利的内部物流单位。通过各个责任层次对内部物流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并将物流活动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各部门和环节为实现物流系统总目标担负各自责任,并通过各物流责任中心信息反馈,使物流系统决策部门随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系统效益。

  (四)加强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从原来财务成本中分离出属于物流成本范畴的内容,切实掌握物流系统的成本,可以把物流成本分别按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企业内部配送费、人事费、物流管理费等支付形态记账。或者按功能分别包装、配送、保管、搬运、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计算企业物流费用。

  (五)加强企业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离开了现代物流就没有真正的服务质量,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而这些都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物流从业人员来实现。企业发展物流和控制物流成本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迅速提升品牌形象,赢取市场消费者赞赏,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加大物流人才的投入,一方面通过现有人员的培训,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通力合作,积极参加咨询公司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培养一批中高级物流技术人才,或直接从专业物流公司或高校引进物流专业人才,全面负责本企业的物流工作,强化成本核算意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五、总结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困难的过程,需要企业在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时采取系统优化的战略,既要重视企业物流成本的局部降低,更要重视其综合成本的减少。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是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控制是对成本限额进行预算,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限额加以比较,纠正存在的差异,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总之,全面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关键所在,而物流成本的减少将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5

  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趋势,原材料以及劳动力价格的降低空间都逐步缩小。在加工制造以及利润比较低廉的状况下,通过降低原材料或者劳动成本是不可取的方法。因此,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就要考虑物流链条。电子产品作为高新产业,在元件制造和技术科技方面不能节省,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是利润源泉的实现标准。

  实现物流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做好相关物流成本计算,因而在计算中要求弄清楚成本管理状况,这样才能实现具体的成本分析,在编制物流成本预算的情况下,控制好物流成本支出费用,并且在内涵概念逐步明确的前提下,解决关键性问题,通过实践界定物流成本的范围,并且计算出所有的物流成本。但是由于实际的操作经验和方法缺失,因而很多电子制造企业不能较好地把握企业物流成本带来的诸多障碍。

  1电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1.1现行的财务制度不适应物流管理

  目前我国推行的现行法律不足以思考现代财务核算方式,也不利于现代化物流管理,在1970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教授曾经提出的“第三利润源”的理论,主要原理是在制作成本降低的情况下,要求降低物流成本,将其当成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管理。当前的很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以及会计核算方法没有深入到这方面,也就说没有对物流进行详细的管理,因而对物流费用的支付情况不是很清晰,所以就不能较好地控制和管理物流费用。

  第一,当前的会计报表没有将物流报表和销售成本做出详细的分类,也就是两者都混到一起。目前我国电子制造企业主要将财务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三方面,在这三方面中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销售成本这一块。结合我国现有的《物流术语标准》了解到,电子企业整个物流活动贯穿到整个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也就是从原料选择到最后的成品销售整个过程,由此可见,物流成本的存在不仅仅是在销售环节,其实在供应、生产甚至售后都会产生物流成本,因而物流中的各个项目都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中,最后进入到企业会计账本中,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简单的规划显然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这样的管理模式反而不利于企业控制整个物流成本。

  第二,目前的企业报表中出现很多“物流成本”不全面的现象,我国多数的企业财务报表中,物流成本被看成是可见性的成本开支,因而被归结为现行成本中,其实物流中很多环节中存在着隐形的成本环节,如比较常见的库存积压或者降低价格处理等,还有部分电子产品由于性能或者版本的原因滞销。

  总之,电子产品物流管理成本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限制,物流成本出现“被隐含”以及“不完全”的缺陷,因而不能将物流成本完整的计算出来,导致现有的电子产品物流成本不能被合理地掌控。

  1.2效益背反规律

  物流管理作为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效益背反的规律,这样的管理规律会增加管理的成本。一方面,物流活动中各个环境中都存在着背反规律,因而各个成本管理环节有诸多矛盾,所以此消彼长之间,会让其中的某一个环节降低生产成本,那么就会加大另外一个环节的成本增加。其中包括运输成本和包装成本等,或者包装成本与装卸成本,这些成本之间都形成二律背反的关系。所以在考虑物流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控制的不够综合或者全面,那么就会加大整体物流成本的消耗。另一方面,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也要形成一定的矛盾主体,两者之间也是有着效益背反的情况,所以要求正确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水平和标准比较高的物流服务一定要加大整体的库存量,通过高费用加大更多的服务内容,因而较高服务成本一定会产生。如果物流服务费用比较低,那么库存量少,运费低廉并且服务项目比较少,这是降低物流服务水平和标准的关键。所以物流管理中,不要单方面的强调服务水平,不去客观的考虑成本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不能单一的追求低廉的成本反而忽视了服务的质量,要求企业在服务和成本之间寻找良好的平衡点。

  2电子制造企业降低物流管理成本的方法

  2.1建立成本核算体系

  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大成本核算管理,其中管理中的各项细则需要根据国家最新的物流管理标准,并且结合现代会计准则,让企业物流成本结合企业先行财务管理制度,了解核算物流成本需要遵循的原则,最终的目的是让物流成本的核算口径和核算方法得到同意,这样才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化物流核算体系,从会计的手段和角度突破管理上的难点。

  第一,需要统筹好物流成本的内涵。该内涵主要是为了界定成本规范,这样能够建立起统一化的物流成本标准,将物流成本做好各项分类。第二,在以成本会计为基础的情况下,要求企业的成本核算部门建立专项物流成本核算项目,不要把物流成本和财务会计混合在一起,实现物流成本中的单独以及全面的核定方式。第三,努力实现物流成本中的考核管理模式。要求建立物流成本会计数据系统,详细的分析好物流成本,并且将物流成本的各类费用都分解到不同的活动以及部门中,形成正确的物流评定绩效,力求在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责任和意识方面有新突破,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问题。

  2.2系统化地分析物流管理状况

  分析物流成本,创新企业管理方式,目前企业效益背反规律是不能规避的`问题,所以制作企业的物流管理成本控制上不仅要强调具体控制要点,更要在系统综合控制的基础上重视整体控制。企业在系统管控中,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研究清楚企业各个环节中成本控制的要点,在优化物流运作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流程再造或者结构和业务的整合,以期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最大化效益成本。一方面,要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实行物流具体活动的专项管理,这样能够全面协调有关企业内部生产和销售的关系,让各个部门在物流管理系统中做好相互之间的配合,将集中管理分解成为分项管理,各个细节的掌控有助于整个物流的管理效率提升;另一方面,要考虑清楚物流成本的最终目标,选择合适的物流联盟以及第三方的物流新型流通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管理战略形式,将部分以及全面的物流业务都外放给专门的物流企业,由于第三方有其自己的优势,因而无论在规模、效应以及增值服务方面都要做到节约物流管理费用,努力提高资金的整体周转效率。

  2.3树立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

  通过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建立新型的物流理念,能增强全员的物流管理成本。现今,我国的很多物流制造企业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同时也不是很了解物流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因而在思想管理和诸多管理上面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提升现代化的物流意识,对于建立现代化的物流新概念意义非凡,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因而这是我国电子制造企业在管理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物流管理企业进入到供应链管理以后,企业管理中供应链的管理成本不仅要体现在物流这一个环境内,更要体现在其管理的全过程中。所以转变物流管理理念,依靠采购部门或者销售部门是不够的,要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中,形成系统化的成本管理,实现战略成本管理要点,加大企业全员管理意识。

  3结论

  制造企业中有关物流成本控制的意义在于,研究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掌握物流中的各类要素,同时要求效益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背反关系,在科学、合理组织物流活动的过程中,努力加大物流活动的支出费用,在控制物流活动中物化劳动以及活化劳动两者关系后,得到降低物流企业成本的目标,这是提升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6

  物流成本管理是对物流相关费用进行的计划、协调与控制。物流成本管理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只有从企业的整个系统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物流成本管理,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降低整体物流成本。

  一、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意识和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不仅反映在建立专业物流成本管理体系、重视物流成本管理的企业逐渐增加,而且这些企业形成了制度性的物流成本报告体系。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仍很落后,并没有发挥作为企业科学管理工具的作用。

  1.物流成本管理的模式缺乏有效性。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没有将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有效的结合,发挥不了整体的优势。第二,企业的物流流程混杂,降低了企业的效率。第三,在降低一部分成本的同时,造成了其他成本的增加。第四,物流信息不集中,传递不畅,反映不及时,企业无法对整个物流系统各项活动作业和管理成本进行动态跟踪,不能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五,资源利用效率低,尤其是人力资源,没有发挥员工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的缺失,影响了物流的效率,增加了物流成本,成为企业节约成本、增加利润的瓶颈。

  2.管理者对物流成本消减的乘数效应理解不深。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物流成本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发生的相关成本或是一般企业发生的运输费用,而对物流成本消减具有乘数效应的特点理解不深。经济学家将物流成本描述为“物流成本冰山“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等,但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对物流成本进行科学界定和核算,致使隐含的物流成本乘数效应不能体现,企业对其重视不够。

  3.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对物流成本没有分列记账。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都将物流成本记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企业很难将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第二,企业对自己的物流成本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标准,不能清楚的划分物流成本中的必要作业与不必要作业,增值作业与不增值作业。第三,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散的计算和控制,没有统一的方法。企业目前是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物流成本,企业间无法就物流成本进行同行业比较分析,无法得出产业平均物流成本值,无法正确的认识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四,不能从销售关联角度清楚地划分计算分类项的物流成本。从销售关联的角度来看,物流成本中过量服务所产生的成本与标准服务所产生的成本是混同在一起的。第五,没有从物流的“收益递减”法则来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大多数企业存在着经营管理模式的缺陷,在减少某项成本的同时,就会相应的增加其他成本,没有正确的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二、改进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措施

  1.完善物流成本的核算体系。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体系没有对物流成本单独核算,而是被分散在许多其他成本项目中。企业应在利润表中增设物流费用项目,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物流费用单独核算。增设物流成本科目,并按物流费用发生的部门设置二级科目,然后在二级科目下按物流功能设置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包装费、回收物流费等三级科目。对于发生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物资流动而产生的耗费,先汇集到物流成本账户,到期末时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计算应由本期损益负担的物流成本,将其从物流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到本年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这样,通过记账、算账、报账提供物流成本信息,以揭示物流活动中的耗费,加强物流成本的管理。

  2.推行物流流程的作业链分析。企业可以按照产品的移动过程将企业物流流程分为采购、生产、销售、退货等环节,从而对每个物流流程发生的物流作业进行分析,找出必要作业和不必要作业,再结合作业成本法核算的该项作业发生的物流成本与产出的关系,确认该项物流作业是否是增值作业,从而将不必要且不增值的物流作业剔除,对效率低下的物流作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经过流程再造后,将无序的物流活动重新连接起来,大大加快企业的物流和信息流速度。企业物流流程因此得到了很大的精简,降低了物流成本,优化了企业价值链。这样,科学合理的企业价值链,不仅简化了企业的流程,整个成本也得到了控制。

  3.设立供应链管理部。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以供应链总成本最低为目标。供应链物流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效益背反”的现象,局部利益如果取得最大化,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体的效益,就不能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在成本的处理方法要与上、下等各个供应链相结合,并考虑到供应链对其他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如产品生产周期的缩短、客户对配送要求提高、产品流通地域的扩大等,使得我国企业不能再将眼光仅放在本企业,必须以供应链总成本最低作为物流成本管理的目标,实现双赢甚至多赢,最终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随着企业物流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必须做到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以发挥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通过把这四个流程的有机结合,可以把“效益背反”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保证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在这样的一个组织结构中,供应链管理部将分散在不同组织部门的物流活动整合为一个部门加以运作管理,归集企业的全部物流信息,通过财务部门核算出企业最终的物流成本。供应链管理部站在一个高的角度制定企业的物流计划,衡量物流管理绩效,对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统筹管理,实现跨业务单位的内部物流管理的一体化。

  4.加强物流成本管理的业绩评价。物流成本与企业员工的绩效挂钩,有助于激励、吸引和留住优秀绩效者。企业在绩效工资设计时,可以根据企业的物流成本的短期计划和长期目标共同计算。短期计划是根据物流部门绩效加上公司业绩,合并计算员工的奖金。长期目标则根据供应链绩效或公司业绩,合并计算出整个团队的共同奖金,然后在部门团队成员之间根据个体业绩进行二次分配。企业通过同时根据个体绩效与群体绩效来支付个人报酬,从而激发个体表现出企业需要的行为。物流成本管理绩效模式,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为前提,充分发挥了企业员工的价值,把员工的工资与业绩相结合,从而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员工价值最大化。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7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节约成本、提升价值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结合我国整体物流成本较高的现状,利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分析了物流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战略成本动因为导向的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导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流企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既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世界物流成本平均占全球GDP的12%左右。其中,美国、日本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分别为9.9%、11.44%,而中国物流成本则占到整个GDP的20%以上。我国物流业成本与其他国家相比较高,我们亟需将战略成本管理引入物流业成本管理中,有效地制定和展开低成本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将战略成本管理引入物流业成本管理中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企业的运用

  (一)价值链成本管理

  价值链分析为企业成本分析提供了一种基本工具,其战略定位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领先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将促使企业取得成本优势,获取优于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差异领先战略要求企业提供的服务在产业内独树一帜,通过价格溢价或增加销量获得竞争优势;倘若两者能够完美地结合即实现目标集聚战略,企业将获得巨额的回报。我国的物流成本已大大超出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巨大的成本降低空间。在应用价值链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时可采用作业成本法。通过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确认物流系统涉及的资源、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确认成本动因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等4个步骤核算并提供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

  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活动。供应链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它不仅要求企业追求本企业物流的效率化,而且也要求产品开发到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因此当企业物流效益仍然难以使企业在不断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时,企业必须与其他交易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效率化的交易关系,分享优化、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所带来的利益。运用供应链进行成本管理时可采取生命周期成本法确定产品开发、生产、使用、周期结束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并据此识别生命周期和供应链中成本驱动因素和其悖反关系,以开发和生产最小总成本的产品。

  (三)物流成本管理

  所谓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管理物流,即其管理的对象是物流,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这是在新的成本理念、管理方式推动下出现的物流成本管理新模式,如物流目标成本管理、物流全面成本管理、物流作业成本管理等。

  三、构建以战略成本动因为导向的企业物流管理策略

  物流企业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战略上对物流企业的产品成本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我们知道成本动因的形成与改变均较为困难。成本动因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执行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组织基础经济结构的成本驱动因素,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要运用战略管理思想优化成本动因。但在战略成本管理中,必须对物流成本进行战略成本动因的.正确划分,从而为物流企业开展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成本决策提供清晰的思路与策略。

  (一)分析结构性成本动因,寻找物流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路径

  结合物流业的特点,我国物流企业的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内容应包括物流业的政治经济环境、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物流规模、物流技术和纵向一体化等。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可从以下几点来实行战略成本管理:

  1、实现物流规模效应

  伴随网上电子消费席卷中国大,物流企业纷纷成立。这些物流企业大多小而散,缺少社会化和组织化,运作成本过高,服务功能不完善,能做到“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很少。因此,通过对物流过程中多个环节的有机整合,促进物流企业从单一的运输、仓储、储运等服务功能向综合性服务业务发展。实现物流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已是当务之急。

  2、不断完善物流技术

  目前,我国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很是有限,物流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各种新型物流技术在我国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还较低,且物流企业拥有信息管理系统且功能很不完善。为此,我国物流企业需要从物流基本技术的构成要素出发,提高物流业务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强化物流成本管理,以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来保证物流活动的高效和畅通。

  3、积极推进纵向一体化

  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推广,物流企业不应仅仅局限于为客户企业提供传统的物流服务,还需提供管理、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在物流活动过程中应将不同的物流功能、物流环节进行集成化运用,这样可简化和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作业量,提升资源利用率和数据利用率,提高作业处理速度与处理效率。这无疑都离不开物流相关企业的支持。为此,我国物流企业需要与相关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对各项物流活动进行集成化和系统化处理,以此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发展。

  (二)分析执行性成本动因,设计物流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策略

  结合我国物流业的特点,物流企业的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内容应包括资源设备利用率、价值环节整合、合同签订、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全员参与管理等,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可采取以下几点来实行战略成本管理:

  1、加强物流价值环节的整合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大力推进下,我国物流企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公路、铁路、航空等基本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此时,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表现在某个价值环节上,更重要的是在其采购、运输、仓储、配送、服务等各个价值环节的整合上产生出系统优势。因此,对于我国物流企业而言,必须大力协调上下游全方位物流服务过程中任何价值环节的联系活动,通过价值环节整合提高效率,为物流业务总成本的降低创造机会。

  2、重视物流合同的签订

  物流企业作为连接货物供需双方的关键环节,一般会同许多生产企业签订长期物流合同,并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此时,物流合同签订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代理、运输、仓储、保管、报关等合同的签订,它还包括物流流程管理的设计方案。该流程方案要能解决物流企业的各种疑难问题,达到简化物流程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效果。这无疑决定了一般物流合同涉及的环节多、时间长、要求复杂的特点。对此,我国物流企业必须结合国情和自身发展现状,重视物流合同的合理性、完善性、可行性、经济性以及服务范围的明确性、合同条款的可塑性等。

  3、实行物流企业的全员参与管理

  物流企业各部门的每一名员工都与成本直接相关,只有依靠全体员工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物流企业才能将成本置于真正的控制之中,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企业员工参与的多少及其责任感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十分重要,员工向心力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具体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显性的成本,如物耗高、设备利用率低等;另一方面是隐形的成本,如员工不团结、工作情绪低落、对自己企业漠不关心等。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必须加强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充分组织和动员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把降低成本的工作融入物流运作过程的每个细节中。

  四、结论

  面对日益竞争的市场环境,物流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只有用战略管理思想进行成本管理,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才能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对战略成本管理理论进行深人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完善现代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8

  一、我国物流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物流核算不准确。在很多企业中,都存在着核算不够准确的问题,其财务报表中一般物流核算只是对企业对外运输业或者向仓库支付对外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对于企业内部物流中心相关人员的产生的费用、设备折旧费用、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并没有单独计算,而是与企业的其他经营费用统一进行计算,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很难掌握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并不符合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

  2.企业物流核算标准不统一。多数企业在进行企业成本计算和控制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自己企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进行把握和进行的,企业之间很少对物流成本进行必要的对比和分析,这就导致很难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一个横向的成本比较,很难算出产业平均物流成本,使得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和控制缺乏一个基准,很难达到物流成本控制的效果。

  3.企业物流成本责任不明确。由于很多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只是简答对各项经营成本进行统一计算,并没有单独的将物流成本进行必要的计算,这就导致很难对企业的各项物流费用做出很明确的计算和分析,企业的物流部门也不能全面的掌握其中成本成分。举一个突出的例子来说,就像物流成本中的保管费用,很多都将进货过量和一些销售残留品放在仓库中维持,很多也将紧急输送的产品也纳入其中,这就给物流成本的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使得物流过量服务产生的成本及标准服务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述

  作业成本法产生的时间较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由美国的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教授提出的。其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强调产品成本的计算,其将产品的动因分为数量成本动因和交易成本动因,通过不断改善基本消除了不增加价值的成本动因以及不增加价值的作业,相对以外的成本计算方法要科学准确很多,但是其还没有做到将各种动因成本联系起来,也很难满足企业长期的发展决策的需要。第二个阶段,除了重视产品成本外,还更加重视对成本形成过程的分析,这一举措极大拓展了企业内部的作业范围,虽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外部作业及其成本动因的分析,但是对于企业内部作业及其成本动因的分析就要科学很多。第三阶段的发展,主要针对的是整个企业本身,而并不是某一特定的程序,有效的将企业的整个作业链包括如何利用辅助作业来取得竞争优势,这种分析方式可以有效的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作业管理相结合起来,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具有着非比寻常的战略意义。当前,在很多物流发达的国家,作业成本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被认为是加强物流成本控制的最有效方法,运用作业成本法来核算物流成本管理,可以通过不同作业的间接成本使用差异性的间接费率进行必要的分配,更加强调成本的功能和结构性特点,可以有效的弥补现代会计制度的各种缺陷,适应了现代成本管理的新思想。

  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基于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中的巨大优势,加之我国物流行业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物流成本核算中就显得非常必要,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物流核算方法存在重大的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服务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这就导致很多间接费用的产生,骑在总成本中的比例也大幅提高,致使很多简单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产生的核算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的决策。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弊端具体有:首先就是以单一的时间或者数量作为分配基础或者产生的间接费用,极大的扭曲了物流服务的最终成本;其次,传统的物流核算方法在按标准或者一定比例抽取成本或者区分物流和非物流活动的时候,人的主观性过强,缺乏必要的科学性,不够准确合理;再次,其管理的层面主要集中在外部物流费用,比如物资的储存、运输或者采购等方面的计算和管理,但是对于内部的物流费用计算和管理就非常的模糊,缺乏精确性,例如物资的搬运费用、保管费用或者管理人员的费用方面;另外,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对于物流的划分、核算以及最后的评价都比较不足;最后,其以生产或者流通部门作为核算的对象,不考虑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产生费用的关联性,也使得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很难深入下去。

  2.这是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也迫切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而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就意味着要接受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物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思想的提出,就必然要求物流企业运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更加彻底的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改造,具体的表现就是作业成本法的革新。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从微观角度上看,可以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竞争力;从宏观角度上看,降低物流成本对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质量和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3.物流成本核算的困难性使得实行作业成本法非常的必要。在现代会计核算体系方面,最困难的成本分配就是物流成本的分配,物流活动的成本预算也是预料的,这种困难就导致作业成本法核算的运用是为了适应物流服务过程的特点。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之中,作业成本法也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可以有效的弥补现行的会计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提高物流行业成本核算水平和质量,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4.实行作业成本法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当前,在国际上,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了。例如:美国在1991年,就有11%的企业应用了作业成本法,而这一数据道1993年就增加到36%,1996年增加到55%,而目前,美国大部分企业都运用了作业成本法。除了美国,作业成本法已经迅速扩展到澳洲、亚洲、欧洲以及美洲的各个国家。因此,逐步推广和应用作业成本法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四、作业成本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是非常全面广泛的,主要体现在物流成本核算方面、物流服务定价决策方面、供应商选择和评价决策方面、物流成本预算体系以及物流基础绩效评价中应用五个方面。具体有:

  1.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成本计算的精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物流成本的汇集过程,另一个就是物流成本的分配过程,这是一个先后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是建立在作业成本思想为指导的作业成本核算系统,这一系统的核心就是对于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和方法的建立以及选择,其关键制约点是动因的选择,这主要包括动因的数量和类型的选择;另外,就是对于作业分析及其确定、数据的收集和动因率的确定。

  2.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服务定价中的决策应用。相对于产品的定价,物流服务定价过程要复杂的多,这是因为产品的定价一般其定价对象比较固定,只是产品本身,但是物流服务定价却会随着定价的对象的不同有着很大的服务,而且物流服务是多样性的,其包括采购定价、运输定价、仓储定价以及各类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定价。这种内容的不同,可以将物流服务分为较单一的物流服务和综合性物流服务,这两种物流服务由于固定成本长期保持不变,使得物流服务的定价不能简单的使用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也不适合成本加成定价法,也应当采用变动与作业成本的加成定价法,而需要把计算得到的价格作为一种定价基础,最后实际价格围绕这个价格并根据市场的情况上下波动。另外,根据不同物流服务应该根据服务特性以及市场情况,并且考虑使用不同的加成率。

  3.作业成本法在供应商选择与评价决策的应用。一般来说,供应商包括产品及原材料的供应商和物流服务供应商,而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原料、产品的供应还是服务的供应都属于供应物流链,导致供应商的选择仍然属于物流的范畴决策。从实践来看,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其变化趋势经历了由价格到标准,再由购买价格为主,并兼顾质量、送货及时性以及物流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标准,从中选择最优者。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法评价供应商的主要思想是指通过作业成本法计算供应商引起的各个总成本,并根据各个供应商的总成本对其评价。其应用的主要步骤是:首先可以对初步要参加的评价供应商,以此来确定购买的数量和供应商供给净销售价格,并确定客户企业的对于供应商基本作用、计算成本的动因率及其成本动因的各类数量的计算,以计算出额外作业成本动因率以及成本动因的数量,最后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出最优的供应商。

  4.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预算中体系中的应用。企业物流成本预算管理一般包括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业绩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根据市场动态并结合变动与作业成本法制定的企业物流目标价格可以通过企业既定的期望实现边际利润倒推出目标成本,并将上述的目标转化为作业层次的目标,在这一过程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改进特定作业而造成业务流程次优化;其次,可以有效的进行价值链分析与作业分析,这种分析的作业链可以有效判断最终产品质量的形成是否必要,以消除不必要的作业,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作业的必要性分析和作业有效性的分析;再次可以为每一项流程或者作业制定出一套平衡的绩效标准,即通过作业成本这一财务计量方法,或者作业绩效率、时间差等一些因素定量出各类非财务性的计量手段。另外,可以把企业目标和个部门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分级体系中去,这种分级分层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层就是全公司的范围,第二层就是作业流程,第三层就是各项作业具体过程,最后一层就是每个流程的各项任务;最后,其还可以用于企业预算执行过程的分析和控制,以及其后的评价和考核,以用于监控作业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加强企业有关部门对于成本有效控制和调节,保证企业预算目标的最终实现。

  5.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作业基础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具体来说,绩效评价是指对于企业各项工作以及总结经验和实现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需要解决的一个最重要问题就是绩效考核的客观化和定量化,虽然,将所有的绩效考核定量化并不现实也不科学,但是将作业成本法有效的应用到物流管理中,可以使得绩效评价指标更加的有效准确,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更加全面的理解成本和资本,提高决策的准确性,给绩效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并且其在评价效果方面也更加的准确,也得业绩评价符合实际。

  五、结语

  当前,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多数还处于在成本核算方面,而对于成本的控制方面还有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弥补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促进我国物流管理的水平,促进物流行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9

  摘要:为了中国石油企业的迅速发展,相关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物资管理方案,通过物资管理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物资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策略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部分。物流成本的控制则在物资管理的基础之上得以实现。介绍了石油企业物资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更好地降低物流成本。

  关键词: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物流成本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石油企业也渐渐地被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化的服务性行业。近年来石油物资在内供市场慢慢萎缩,面临着人员少、工作量大、采购周期短、周转速度快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根本,石油企业需要更好地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一、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物资学管理意识不够明确。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石油企业物资的供应程序发生了质的变化,但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却还是停留在原点,对物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对现在石油企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太关注和了解,改进物资管理的主动性不够。有些石油企业本身对物资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有些规章制度也根本不健全,不能很好地执行国家实施的政策措施。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明显偏低,企业本身的管理意识淡薄,不能完全消除传统的管理模式。物资部门也因为计划不周全,生产时有变更,导致了生产物资用不上,造成严重积货,这些积压的物资又不能很好地及时处理,就变成了大量的资金积压,造成资金周转不灵,加重库存成本。

  2.物资资源不集中,物流间断。在物资管理的整个管理过程中,主要有采购资源、仓储资源,运输资源等几个环节,但是各个部门没有很好地进行沟通,而是处于被动状态。像物资供应部门被动性地等着生产部门的物资采购需求计划,再进行材料的采购和仓储,运输部门也是等着物资供应部门和生产部门的需要,部门之间不加强沟通,容易造成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各自执政的间断式物流管理。物资采购本身受市场供求影响,物流的间断会使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能更好地交流,对市场价格的变化难以作出决策,会出现“诸侯割据,自成体系”的局面,给企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

  3.信息技术水平低。传统物资管理,物资设备和技术比较落后,很多石油企业没有建立统一的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造成信息化服务水平低,信息平台和各物资的运作没有很好地连接,不能达到信息共享。在管理过程中,物资的采购、询价,合同的管理,物资的质量、仓储和配送都没有整合到管理系统上,降低了信息的利用率,运输不合力,使物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

  二、提高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的对策

  1.加强对物资管理的认识。目前石油产量不断下降,储量变少,更要加强对石油的物资管理。物资管理技术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在管理人员认识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后,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能力。例如举办各种技术岗位培训,为物资管理人员创造学习的.条件,让他们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现代管理必备的知识。只有真正认识到物资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作出自己的贡献,保证企业物资的正常运转。

  2.建立物资信息网,实现网上交易。网站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要把网络建设和物资供应系统,网站内容结构策划出来,它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场所,是各部门交流的一个平台。建立电子交易,把商店、产品、需求、订货、购买、支付等实物变成电子化信息处理。举个长庆油田电子商务物资管理系统应用案例:长庆油田物资装备公司是长庆油田公司下属的一个二级单位,承担着长庆油田各生产单位和产能建设工程的物资采购供应与管理工作。公司按照新的管理模式开发的“电子商务物资管理系统”有力地保证了油气田勘探开发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从20xx年元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在长庆油田的物资采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提高了物资采购过程的透明度。(3)规范了业务处理流程。

  3.加强物资管理中的物资采购。物资采购是石油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好的管理物资采购体系,可以很好地降低采购成本。如果消耗的物资品种繁多,消耗量差别大,可以实现批量采购。如何根据消耗物资的数量规模和质量的影响程度,科学划分采购管理分工,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可以实现集中批量采购来降价节支。集中批量采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未来趋势,是降低采购成本的前提。物资部门对生产起着保障性作用,这个作用又是根据物资的采购供应来完成的。要控制就要集中采购,集中才可能形成批量,才可能在市场采购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争取到生产企业优先优惠的服务。

  三、降低石油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方案

  1.石油企业物流外包。石油企业物流外包是强化企业竞争力的需要,目的是为了使石油企业保持精干,集中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其他管理。石油企业物流外包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石油企业外部资源,将自己不擅长的物流业务外包给擅长的专业公司完成,可以利用石油企业外部资源来弥补资源和能力上的缺陷。还可以降低和控制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因为专业的公司可以更有效、更廉价地保证该业务的运输,那么石油企业避免了巨额的投资。此外,石油企业物流外包可以减少运输风险,本身物流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和专业公司合作,就可以共同承担风险,减少意外的危害。

  2.加强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企业员工是保证物流成本管理顺利开展的基础和条件,如果没有员工认识物流成本管理的方式,单凭制度和条文,那操作起来也难以奏效。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各个部门,使企业员工对物流成本管理方式有所理解和互相配合,进行物流成本管理,使员工具有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成本意识”,牢固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及时预测未来市场需求和发展变化,积极调整经营战略。

  四、结论

  随着体系的不断完善,石油企业对物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做出了相对的解决方法,为企业物资管理选择了一条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廉仕信。油田企业物资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科技创业月刊,20xx,(10)。

  [2]李建丽。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3]林中孚。物资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xx,(6)。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0

  摘要: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也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制造企业物流是企业为提供产品而进行的对原料、中问库存、产品及相关信息,从原材料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整个过程。其物流成本是伴随着企业以上各项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物流成本有其特殊的特性,使得物流成本的核算与控制难度加大,也是制造全业物流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所在。本文针对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概念及构成,探讨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对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提供理论框架及决策依据。

  关键词:制造企业 物流成本 管理控制

  一、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概念及构成

  (一)制造业物流成本概念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指的是物流活动(如运输,包装,仓储,配送等)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如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目前,对于物流成本的内涵,是很清晰的,但是在制造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实践中,对于物流成本的核算,物流成本控制等方面.还缺乏很多实际经验。

  (二)制造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要对制造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以及有关账户的设置进行一个正确有效的选择,必须首先对制造行业的物流成本进行分类界定。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按成本范围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物流成本,将企业所需生产材料通过采购从供给方输送回企业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2.生产物流成本,产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物流费用

  3.销售物流成本,从产成品包装一人库一销售网点一客户,及其反向的退货物流活动过程所发生的成本。

  4.回收物流成本,退货、返修物品和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从需方返回供方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5.废弃物流成本,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

  现行的会计报表分类方法将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到目前为止,我国制造企业成本仍分为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等,物流成本是销售成本的一部分。制造企业物流活动贯穿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物流成本不仅发生在销售环节,还发生在供应、生产、售后等环节,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实际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显然,这样简单的归并并不科学,直接导致难以了解和控制企业物流成本。现有会计报表中所能体现的“物流成本”并不全面。在我国大多企业财务报表中,物流成本为可视成本开支,属显性成本。但物流环节中实际还存在很多隐形成本,如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回程空载缺货损失等。

  由于制造企业财务报表都必须遵循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直接导致物流成本的“被隐含”和“不完全”缺陷,因此难以按照其内涵完整地计算出来,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

  (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存在的问题

  1、企业重视不够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解。重生产轻流通在我国是一种普遍现象,很多生产制造企业重视对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生产设备的更新,但对与此相关的生产物流路线优化、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以及商品与物料的库存控制等方面,却关注甚少,降低成本的视角很少落在物流环节,更不会投资建设与改进物流系统,导致生产中产生过多的车问物流费用、采购费用以及销售物流费用,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受舆论影响,当前虽然有一些大中型制造企业逐步建立了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但也还处于摸索阶段,从企业领导到员工对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认识还不清楚,从而也影响了物流管理对生产总成本的降低作用。

  2、管理模式不当

  物流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效果。根据对物流设施的所有权,物流管理模式一般分为自营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制造企业在选择物流管理模式时,应该以物流总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从企业的战略定位、管理能力、资金实力、交易成本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合理物流模式。除此之外,还须慎重考虑不同物流模式的互补性,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合适的物流管理模式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益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对物流模式的选择存在问题,如过于相信自营物流,或物流模式过于单一,或选择的物流模式过于超前等,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3、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物流各个环节劳动力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各环节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造成运力浪费、库存大,物流费用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缺乏现代物流观念,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标签拣货系统、无线射频技术、GPS、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的使用还不是很广泛。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大多企业对物流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发展缓慢。虽有一些制造企业已经在了解的基础上有了一定投入,但因为人才缺乏或没有合适的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使用效果欠佳。与国外大型制造企业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相比,管理手段差距很大。

  三、解决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找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目的

  明确物流成本核算口的,是选择物流成本核算对象、确定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以及选择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其次,通过计算,进行对比分析,掌握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为企业内部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为物流管理预测、决策做准备。同时,按照物流成本训一算的口径训一算各期物流的实际成本,为企业外部提供可比信息;最后,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全而核算,掌握不同成本核算对象物流成本的'大小,从而提高企业内部对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

  (二)改进物流管理手段,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效率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制造企业的各环节物流成本不可能实现最优控制。现代物流的特征就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通过借助现代化的物流手段是改进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更准确、迅速;另一方面,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分析与预测,可提前控制不必要的物流费用发生。例如,通过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物流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使相关企业或部门得以共享,从而共同、充分应对市场变化,实现物流成本的供应链管理。

  (三)做好物流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

  对于训入物流成本的内容,企业根据取得或填制的原始凭证,做相应的账务处理,及时登记物流成本账户及相应的二级、三级、四级和费用专栏,归集物流成本,分别反映物流成本项口、物流范围和物流支付形态作为归集动因的物流成本数额。凡能直接训一入物流成本计算对象、不能分清受益对象的成本,按因果关系及受益原则,选择合理的方法,分配训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相应的成本项目。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比较理想的分配方法是作业成本法。因为作业成本法使间接物流成本的可归属性明显提高,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使产品或服务所耗费的作业情况及相应的成本情况能清晰地显示出来.

  结语:

  对制造企业来说,物流成本管理是一项需要持续进行的,细致而意义深远的工作。归根到底,物流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生产,不能简单地以物流成本的大小来评判企业物流做的好与坏。物流成本管理控制是随着物流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的。相信对物流管理的进一部科学化,物流成本控制会面临更复杂的计算和评判。物流成本管理控制也将随着物流管理的发展而发展。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1

  制造业是指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制造过程,将原材料等制造资源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水平。我国有“世界工厂”之称,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也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制造企业物流是企业为提供产品而进行的对原料、中间库存、产品及相关信息,从原材料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整个过程。其物流成本是伴随着企业以上各项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据统计,我国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40%左右,而发达国家仅占10%,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是我国制造型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是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研究我国制造型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一)现行财会制度与核算方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管理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早在1970年提出的“第三利润源”论指出,在制造成本降低空间不大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而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对物流费用缺乏了解和细分,并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难以管理和控制物流费用。

  首先,现行的会计报表分类方法将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到目前为止,我国制造企业成本仍分为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等,物流成本是销售成本的一部分。然而根据我国20xx年制定的《物流术语标准》,制造企业物流活动贯穿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物流成本不仅发生在销售环节,还发生在供应、生产、售后等环节,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实际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显然,这样简单的归并并不科学,直接导致难以了解和控制企业物流成本。

  其次,现有会计报表中所能体现的“物流成本”并不全面。在我国大多企业财务报表中,物流成本为可视成本开支,属显性成本。但物流环节中实际还存在很多隐形成本,如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回程空载缺货损失等。

  综上所述,由于制造企业财务报表都必须遵循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直接导致物流成本的“被隐含”和“不完全”缺陷,因此难以按照其内涵完整地计算出来,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

  (二)效益背反规律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难度 物流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在物流系统中存在明显的效益背反规律,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难度。一方面,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存在效益背反规律,各环节成本往往形成矛盾,此消彼长,某一环节成本的降低,会引起另一环节成本的增加。如运输成本与包装成本、包装成本与装卸成本、库存管理成本与失销成本等都构成二律背反的关系。因此,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时若不全面地、综合地、系统地考虑,必然会造成整体物流成本的增大。另一方面,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也是一对矛盾,存在类似的效益背反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和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高水平、高标准的物流服务要求必须有大量的库存、较高的费用和较多的服务内容,这势必产生较高的物流服务成本。而较低的物流服务成本要求有少量的库存、低廉的运费和较少的服务项目,必然会降低物流服务水平和标准。因此,在物流系统管理中,既不能片面强调服务水平而不计成本和经济效益,也不能单纯地追求低成本而忽视服务质量。企业必须在服务与成本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解。重生产轻流通在我国是一种普遍现象,很多生产制造企业重视对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生产设备的更新,但对与此相关的生产物流路线优化、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以及商品与物料的库存控制等方面,却关注甚少,降低成本的视角很少落在物流环节,更不会投资建设与改进物流系统,导致生产中产生过多的车间物流费用、采购费用以及销售物流费用,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受舆论影响,当前虽然有一些大中型制造企业逐步建立了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但也还处于摸索阶段,从企业领导到员工对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从而也影响了物流管理对生产总成本的降低作用。

  (二)管理模式不当 物流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效果。根据对物流设施的所有权,物流管理模式一般分为自营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制造企业在选择物流管理模式时,应该以物流总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从企业的战略定位、管理能力、资金实力、交易成本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合理物流模式。除此之外,还须慎重考虑不同物流模式的互补性,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合适的物流管理模式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益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对物流模式的选择存在问题,如过于相信自营物流,或物流模式过于单一,或选择的物流模式过于超前等,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三)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物流各个环节劳动力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各环节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造成运力浪费、库存大,物流费用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缺乏现代物流观念,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标签拣货系统、无线射频技术、GPS、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的使用还不是很广泛。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大多企业对物流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发展缓慢。虽有一些制造企业已经在了解的基础上有了一定投入,但因为人才缺乏或没有合适的'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使用效果欠佳。与国外大型制造企业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相比,管理手段差距很大。

  三、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一)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加强物流成本考核管理 应根据国家颁布的最新物流标准和现代会计准则,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现有会计制度有机结合,确定核算物流成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统一物流成本核算口径与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从会计手段上突破物流成本管理难题。首先,要统一物流成本内涵,界定物流成本的范围,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完善物流成本的分类。其次,要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中专门设立“物流成本”的核算科目。并将物流成本内容从现行的成本会计及财务会计账户中分离出去,实现物流成本的单独、全面核算。最后,要加强物流成本考核管理,通过建立物流成本数据库,对物流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关费用分解到相关不同的活动、环节和部门,以正确评价物流绩效,明确物流成本上升的原因与责任,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二)改进物流管理手段,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效率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制造企业的各环节物流成本不可能实现最优控制。现代物流的特征就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通过借助现代化的物流手段是改进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更准确、迅速;另一方面,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分析与预测,可提前控制不必要的物流费用发生。例如,通过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物流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使相关企业或部门得以共享,从而共同、充分应对市场变化,实现物流成本的供应链管理。

  (三)系统分析物流成本,创新企业物流管理方式 由于效益背反规律的客观存在,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不能仅仅强调局部控制,而应重视系统化的综合控制。企业通过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研究物流各环节的成本关系,优化企业的物流运作方式,进行流程再造、机构与业务整合,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一方面,要尽快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实现物流活动的专门管理,全面协调企业内生产、销售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各个部门在优化物流系统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提升物流效率。另一方面,要考虑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选择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等新型物流模式,通过实施第三方物流战略,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专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增值服务有效节约物流费用,提高资金周转率。

  (四)树立现代物流新观念,增强全员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当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对现代物流的还未形成概念,更不了解物流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在思想上不可能引起重视。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提高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建立现代物流新概念,意识到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是我国制造企业目前物流成本管理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当前物流管理已经进入供应链管理阶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不仅贯穿产品的全过程,还贯穿于整个供应链。因此,要改变物流成本管理仅仅依靠采购部门或销售部门的传统观念,树立全方位、全过程、多企业管理的物流成本系统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新观念,切实加强企业全员(甚至整个供应链成员)物流成本的管理意识。把降低物流成本的重任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的所有部门和节点企业,让每个部门、每位职工都关心物流成本,最终将物流总成本降至最低。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2

  摘 要:论述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了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和优势,最后建立了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论文关键词:物流成本 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

虽然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但毋庸讳言,我们对物流成本的测算、分析和研究,无论是总量的还是企业实际支出的,还是行业标杆水准的,基本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因此,要达到合理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就必须认真进行物流成本的分析与管理,而进行物流成本分析与管理的前提是正确核算物流成本。

一、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企业不了解本企业物流成本的症结在于物流成本的计算方法上。在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中,要正确把握物流成本是困难的,容易计算的只是一些外委运输费等,其他的费用分散在制造成本和一般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项目当中。所谓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传统方法是指:

1.企业对物流系统的成本测量主要是以数量为基准的成本计算系统为主,并没有考虑物流系统各环节的具体运作过程。

这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1)不能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且核算工作量大,要想把物流成本准确的从相应的制造成本和一般管理费及销售费用中抽出,首先应界定哪些是物流活动消耗的,哪些是非物流消耗的,由于界定存在着随意性,就会导致物流成本不准确;其次,物流成本金额按一定标准抽出,标准选择不合理,也会导致物流成本不准确;同时,在众多的财务凭证中寻找与物流活动有关的资料,对一些小型企业来说都是一种负担,更别提业务量大的一些大型企业,核算工作量过大。(2)传统的成本计算法造成了所谓的“物流费用冰山说”。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计科目中,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库企业的费用列入成本,实际这些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犹如冰山一角。因为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白己的库房保管货物和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费用都没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内。传统的会计方法没有显现各项物流费用,在确认、分类、分析和控制物流成本上都存在许多缺陷。(3)在现代的生产特点下,传统物流成本计算法提供的物流成本往往失真,不利于进行科学的物流控制。现代生产特点是生产经营活动复杂,产品品种结构多样,产品生产工艺多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使过去费用较少的订货作业、物料搬运、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等与产量无关的物流费用大大增加,投入的所有资源也随其成倍增加。基于这种无意识的假定,成本计算中普遍采用与产量关联的分摊基础--直接工时、机器小时、材料耗用额等等。这就是所谓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的由来。这种计算方法使许多物流活动产生的费用处于失控状态,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物流服务水平的下降。这种危机在传统的制造企业表现尚不明显,然而在先进制造企业,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它却是致命的。

2.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可行性和优势分析传统的成本核算已不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考虑到这种情况,人们希望找到适应物流行业特点的更好的成本核算方法,这就是作业成本核算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简称ABC法)。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卡普兰利库玻(KapIan & Cooper,1988)两位教授提出来的。其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是沟通企业资源与最终产品之问的桥梁。作业取代产品成为企业成本核算的着眼点。物流运作方式与作业成本法的思想有相似性[1~3]。首先,物流业务的间接费用在总成本中比例高。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以及生产企业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涉及的间接费用比例甚高,且都不能直接归入直接成本。作业成本法正是针对制造费用(生产企业)、间接费用(生产和服务企业)比例很高的企业而提出的。其次,物流企业的个性化生产或服务要求高。物流企业提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3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带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发展期限,其中作为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服务行业的“后起之星”,物流行业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带动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给我国物流行业又注入了“一汪活水”,现阶段物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会计信息 物流成本 应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电子商务业务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各个地区不断加强了经济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物流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20xx年,我国商务部有关信息显示:我国物流行业当年总体销售额为158.4万亿元,占当年的GDP的比值高达17.8%;按可比价格计算,与20xx年相比,增幅达2.7%,同比增长12.3%。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整体发展形势较好,发展速率整体较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单从数据上看,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物流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收入核算缺乏明确的行业规范,与行业发展速度相比,中小型企业出纳工作远远落后,导致关于物流收入核算方面存在众多纠纷的,在我国物流企业飞速发展的几天,研究企业出纳工作,给出相关建设性措施,对于物流企业稳定和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物流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物流成本的定义

  结合物流发展,物流成本概念也不断更新。时至今日,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目前中国物流成本现状物流成本是指产品在空间位移(含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可以说,物流成本就是完成各种物流活动所需的费用。概括讲,物流总成本=运输成本+库存费用+物流管理费用。

  (二)物流成本控制的背景

  在当今的买方市场下,客户具有终极话语权。因此,企业要保证其市场地位,就必须尽可能满足客户服务要求。显然,满足客户服务要求的过程还受到企业投入资源的能力制约。因此,企业必须在物流服务成本和客户服务要求之间进行技术、经济权衡。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在物流活动中依据物流成本标准,对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严格审核,发现浪费,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实现预定物流成本目标的过程。进行物流成本控制,应根据物流成本的特性和类别,在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中,进行事先规划,事中指导、限制和监督,事后分析评价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采取改进措施,使企业的物流成本不断降低。

  2、物流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取得完整的物流成本资料

  现行的财务会计把企业的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而销售成本只是生产成本的一种转化形式,企业的费用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3种,没有单独的物流成本或物流费用之分。在供应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在库存过程中产生的挑拣整理费、资金占用费、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制品运输费、运输设备的折旧费、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在售后服务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在废弃物(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不合格品等)过程中产生的物流费用等等,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有的进入企业的生产成本, 有的进入企业的管理费用,有的进入企业的财务费用,有的进入企业的营业费用,要想从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框架中重新分离出企业的物流成本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应该成为物流管理会计重要的研究内容。

  (二)物流管理会计意识淡薄

  对比管理会计的框架,物流管理会计的框架应该包括物流管理会计基础、物流管理的预测与决策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以及业绩评价与责任会计4 大部份。目前,我国企业大多数人员对于物流成本不甚了解, 弄不清楚物流成本与生产成本以及促销费用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效益背反,更无从谈起对物流管理会计的认识与理解。物流企业计算物流成本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没有达到怎样利用已知的物流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也就是说要利用物流管理会计这种内部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为企业的决策服务。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不只是企业物流管理部门的事情,应该贯穿于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中,涉及到企业的每个生产环节、生产阶段、生产工序等角落,是企业整体的事情。

  (三)没有企业物流成本测算规则和方法的参考标准

  由于我国尚未制定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管理会计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每个企业都是分散进行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把握物流成本。企业之间无法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比较,也无法得出行业平均物流成本,没有行业物流成本的标杆数据。

  (四)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信息体系缺乏物流管理数据

  在国家的宏观统计中,还没有关于物流管理方面的完善数据。由于现行财务会计把企业的物流成本肢解得支离破碎,要想从现有的财务成本数据中计算出比较正确的物流成本数据,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机构与人员。

  3、针对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对策

  面对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把探寻利润的目光转向以降低流通费用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高度重视,力图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竞争优势。针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

  应在目前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规划,加快城际交通线路的建设,完善港口物流,构筑航空、水运、铁路和公路等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可以采用多元投资渠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破行政限制、行业限制、所有制限制,在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各种企业参与高标准、高效率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特别要兼顾近期运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防止物流设施单一、投资分散或重复建设。

  加快各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对接和衔接,逐步建立商业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商务平台,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为网络交易和结算提供法律保障。在整个物流的运作过程中,利用EDI、3G、RF、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采购、生产、仓储、包装、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的采集、交换、传输和处理,使各个节点能够有效地相互协作和无缝对接,构造出合理优化的物流供应链,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

  (二)大力推广国家标准并完善物流成本的核算

  20xx年5月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xx),被专家誉为“填补了国内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的空白”,它为我国企业实施物流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手段,实现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由定性决策向定量分析的跨越,使企业可以准确了解自身的物流成本支出,并且使不同企业之间实施物流成本的比较成为可能,对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发展社会化物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应加强该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使标准尽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可增加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和报告,并按照上述标准设计《企业物流成本主表》和附表《企业自营物流成本支付形态表》,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三)努力降低保管成本,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目前,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降低保管成本:对现有仓库设施进行有效整合与改造,减少闲置仓库,使之充分利用;对仓库物品采用ABC分类法,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划分为重点控制、一般控制、忽略控制三类,重点控制A类物流领域的成本发生源;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选择恰当的库存订货模型,协调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费用等。

  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它们在建立企业物流服务链条和网络时的不尽完善,如果它们也在内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物流管理,既削弱了企业对核心生产能力的关注,也不能发挥社会化物流的规模经济优势。因此,可以采取对现有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和制度创新的措施。同时,国家也应出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关法规予以支持,通过市场形成第三方物流或物流企业集团,达到规模效应,逐步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化。

  (四)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实施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

  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使企业的采购、制造、市场营销、配送等功能分割,物流成本的计算、管理与控制分块进行,无法对成本进行权衡和控制。根据效益背反理论,由于物流各子系统间的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子系统成本的降低并不一定能够降低物流总成本。只有通过协调物流各子系统间的运作,将物流成本的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降低包含在产品成本中的物流成本,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管理。也就是采取从战略以及全方位寻求并拓展成本控制的方法,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体现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同时,在物流活动中组织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法,深入到企业的作业层次,对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多项作业环节分析、挖掘成本动因,消除作业链中一切非增值作业,并融入战略管理思想,才能促进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优化,保持长久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4、结束语

  管理会计不仅全面提供物流管理信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物流管理奠定基础;还能动地参与经营决策,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最后通过对内部责任单位的绩效考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发挥好管理会计的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会计科学成功跨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将不断发展完善,在现代化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邵瑞庆.关于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J].中国物流与采购,20xx,(4)

  [2] 齐伟超.企业物流成本控制问题及思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3)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4

  经济全球化驱使作用下,各类现代管理手段和科学技术接连衍生,加剧市场竞争激烈性,相关企业相继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长期、规模效益赢取,以及区域、全球战略制定实施等层面上。因为现代物流能够持续挖掘相关企业物流利润和服务潜能,因此开始和品牌经营紧密关联,共同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可透过客观层面审视,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各类障碍因素,严重限制企业物流成本降低进程,因此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践尽快提供可靠的应对策略。

  一、当前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遗留的弊端

  (一)企业物流管理意识低下且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

  因为管理理念差异,一直以来,许多经营主体都过分关注生产成本和市场促销,对于物流成本管理明显产生忽视,不能透过宏观角度上精准化把握物流成本核心特征,不过随着各类创新科技的推广沿用,涉及生产工序中的成本得以快速下降,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据的比例愈来愈大,开始转变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可现实中许多企业还是不能深刻领悟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如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尚未设置专业化的物流成本管理机构,提供的现代物流手段也是屈指可数;同时经营主体更加忽视供应链管理思想,无法及时构筑起一类以满足多元化经营需求的供应链体系,长时间令企业成本持续高涨,给企业造成高昂的损失。

  (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控制秩序严重紊乱

  因为许多企业财务会计体制中都不曾单独设置物流成本管制项目,大多数状况下会选择将一切成本陈列在费用栏之中,几乎无法针对企业阶段化产生的各类物流费用,提供较为清晰且完善的计算分析,如厂内运输成本经常记入生产成本、营业费用囊括了定单处理成本、某些存货持有成本包含在财务费用中的几率也相当之大。在此类背景下,根本不能完整化地统计出企业物流成本数量,相关企业即便是想要节约成本,也会感觉无从下手。

  透过以往会计科目对比校验,所谓物流成本核算,主要是企业对外部、仓库支付的运输和商品管理费用,即传统物流费用。而企业内部物流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利用自己车辆、库房运输并保管货物,以及安排自己工人包装、装卸等消耗的资金,都没有列入到物流费用科目之中,所以关于精准化物流成本还是难以予以掌控。

  二、处理好现代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和管理任务的科学对策

  (一)树立起完善样式的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当前物流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实力的必要途径,因此有关主管人员必须尽快将物流自身发展关键性因素,并将其提升至企业日常管理的高度,全面认知到企业主动降低成本的现实意义。在开展物流成本管制事务期间,任何责任到要落实到个人之上,使得物流成本降低工作透过物流管理机构拓展到企业所有单位,并借助各类通信媒介加以推广宣传,力求配合人性化的激励引导举措,令单位员工都能够透过企业物流成本降低和经济、社会效益提升中获得实惠,保证今后顺利地将物流成本降低转变为一类自觉的行为。

  同时,企业要竭尽全力地透过不同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保证对自身物流基础性设施的投资力度,令物流技术改造资金投入数量得以适度增加,方便后期持续沿用高端物流设备和管理技术,将物流管理对企业的支持效应予以全数发挥。如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全方位推广,自主发展专用车辆、先进装卸、仓储技术项目等。归结来讲,唯独企业关注并沿用创新式的物流管理技术,有关物流操作技术、设施设备、配送工具、过程控制、信息处理等决策细节,才能尽量地迎合现代物流发展和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等多重需求。

  (二)强化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力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数量

  想要顺利贯彻企业物流管理体制健全和物流成本降低等指标,第一要务就是尽快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机理,争取透过原本财务成本中划分出属于物流成本范围的内容,妥善规划控制物流系统内部的成本要素,并依照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企业内部配送费、人事费等支付形态予以记账控制,或者是配合包装、配送、保管、搬运、信息等功能精准化计算企业物流费用。

  另一方面,企业仍有必要不断加大对收集整理专业化物流人才培养的投入支持力度,透过既有人员培训改造,稳固和管理咨询企业的合作基础,保证积极参加咨询公司举办的高水准物流培训班,从中培养合理数量的高等级物流技术型人才,或是直接透过专业物流企业和高校进行专业人才引进,进一步全面负责本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事务,使得成本核算意识得以有机强化,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并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持续快速降低企业物流运输和仓储成本,是开展现代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的先行之路。唯独如此,企业才能尽量降低阶段化经营成本,为今后市场竞争实力持续大幅度提升,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15

  摘要:物流项目管理中时间、质量、成本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三者对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实现客户的具体物流需求,实现物流项目管理中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物流项目;项目管理;时间;质量;成本

  物流项目是为了实现客户的具体物流需求,整合优化配置相应的资源,达到物流流程优化、高效、综合成本低等结果,实现产品的运输、仓储等一系列的流通活动。

  1时间、质量、成本解析

  时间、质量、成本这三个要素简称TQC,作为项目管理的三个重要因素,三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实现项目管理的成功,首先分析时间、质量、成本三个基本要素:(1)时间是指项目进度计划,进度不仅规定完成项目范围内所有工作需要的时间,也规定每个或阶段活动的具体开始和完成时间。项目中的活动是根据工作范围确定,在确定活动的开始和完成时间时需要考虑对整体项目运营效果的影响。当项目偏离规划时,有效的时间管理应该阶段性的及时纠偏,调整控制。(2)质量是指项目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的程度结果。一般通过工作范围中的交付物标准来明确定义,包括各种特性及这些特性需要满足的要求。质量对项目的运营过程有明确要求,规定应该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有效执行质量所规定的内容。(3)成本指完成项目需要的所有资源及费用,包括人力成本、原材料、设备租金、分包成本和咨询成本等。项目的总成本以预算为基础,项目结束时的最终成本应控制在预算内。要求具备财务知识及经营技能,处理诸如费用估计、预算计划、费用控制以及商务结算等事项。质量是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相对于过去的狭义的质量,现在提到更多的是广义的质量,比如按时完成项目,花最少的成本完成项目等等。成本和时间的是达到质量目标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制约条件。在比较三个因素时,可以将它们都转化成为成本来加以比较。质量不达标会产生质量成本例如返工成本,退货产生的运输和报废成本,甚至额外的沟通成本。时间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资源的机会成本等等。作为目标,时间、质量及成本都属于一元目标,与客户的满意度和公司的利益为线性关系。时间越短,质量越好,花费最少,公司利益也会也最大化。但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约束性,在项目前期,时间和质量以及费用那个和质量近似于正相关。我公司的物流项目主要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集装箱多式联物流服务,按产品的生命曲线对照分析,物流项目一样可以按曲线分布,项目操作运营时会依据外部的政策、客户、供应商的变化而变化。

  2以我公司实际操作的案例分析

  物流项目主要分三个阶段:(1)项目前期,客户入驻内陆城市,首先多渠道了解客户的物流需求,仔细研究客户从中国内陆生产基地到全球各地(尤其是欧洲)的物流状况,进行多式联运物流通道规划,以铁海联运作为内陆衔接海运的运输途径,针对产品具有体积小、价值高、寿命期短的特点,分析了海铁联运、空运、铁路大陆桥运输(经新疆—哈沙克斯坦—鹿特丹;经内蒙—外蒙古—鹿特丹;经内蒙—俄罗斯—鹿特丹)三种不同的运输方案。经过比较,创造性的选择了多式联运的服务模式。为了顺利开通了铁路班列,又详细地分析了在上海、宁波、深圳三个港口装船的运输经济成本,最终确定了铁海联运物流方案——工厂出货后短驳到火车站,铁路班列重箱至深圳,将深圳作为出海口,再从深圳装船到欧洲、美洲等目的地。其中优化后的内陆铁路方案在时间方面优于原有从华东出货的整体物流时间。铁路班列的方案令客户大为赞赏并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由内陆至欧洲的时间比原先由上海至欧洲的时间节省了24小时。(2)项目中期,项目管理重视的是稳定运输模式,保证运营,协调运力匹配生产产量,优化铁路资源,当异常事件发生时(如冬季冰冻天气原因,春运,国家调控铁路运力运输物资等),应该及时纠偏,及时控制,做阶段性的监督调控。将信息流转、人员调配、业务协同、方案优化等流程科学管理,高效运行。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运营方案的个性化将成为项目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客户的物流管理团队按照不同环节和职能遍布全球。与客户共同研究、制定了全程端到端的标准作业流程、异常情况处理程序和以此为核心的项目管理体系。(3)项目后期,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客户的变化,导致内陆铁路优势不再,需要重新设计符合自身优势的物流方案,才能保持项目的整体效益平衡。开通新的物流通道,规划新的物流节点,在客户不同的产生地区,开发可以延伸的客户物流需求,例如在中欧地区开发希腊的港口作为进入中欧的通道,可以有效的降低客户产品转运到中欧地区的时间,当远东到欧洲的货量提升及铁路形成班列后,希腊完全有可能成为地中海及东、南欧地区重要的转运中心。客户在地中海地区周边新增的物流分拨中心,将打破中、东欧传统的货物配送方式。来自亚洲的'产品无需绕道直布罗陀海峡在鹿特丹港上岸,可直接在希腊“登陆”,然后通过铁路运送到内陆分拨中心,再分拨至欧洲各地,前后只需21天左右,相比在鹿特丹港上岸再转运可节省一周左右的时间。对此,不仅创造性的满足了原有客户的需求,开拓新的物流渠道以争取更多的客户业务,并且也为项目的持久运营带来了新的突破,可以延续此项目的周期,成为新的开端阶段。产品物流业务是一个长期持续的业务,推动项目的进展,同时完善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针对于每个阶段客户的需求以及政策,竞争对手的影响,资源整合的变化,三要素都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样也就要求公司要调整自己项目管理的策略。利润曲线图参考利润曲线可知,在项目前期由于客户在物流费用方面投入较高,物流公司能获得较大的利润,所以在满足质量的要求下,时间会成为主要矛盾,而成本控制就会相对宽松。正确的策略是保证质量,加快时间,增加成本投入。所以在项目前期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保证项目能按时完成,例如更多的加班,更多的人力投入。作为项目经理在分解任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尽量平行的安排任务以节约时间。在项目中期,随着产品供应数量的增加,竞争者的加入,客户会逐步要求降低物流的费用,从而导致整体利润的下降。因此策略也需要作相应调整,在保持一定质量水平的情况下,时间不再是主要矛盾,控制成本就成为关键。公司需要采取很多相应的措施,包括提高操作的效率,降低销售和管理成本。在项目后期,利润会随着业务量的走低而进一步降低。客户对质量的期望和要求也会相应降低,成本就会成为最主要的矛盾,客户会对价格更加敏感。从质量角度来讲,项目质量理所当然会成为客户考核物流公司的指标,从而成本的控制就会成为重中之重,在保证公司整体效益的情况下,也会对业务做出取舍。以上所说只是从项目本身的短期收益来考虑。在实际情况下,很多时候还需要考虑长久的战略问题。比如说,有些时候为了长期的合作会牺牲短期的收益,可以通过增加投入和花费来提高质量,在通过高质量赢得口碑的时候,在通过高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项目初期,为了保证质量,会增加投入,一切为了保证时效性,突出质量很高的权重,然后是时间,最后是成本。在质量方面,通过人员管理,优化路径,新的物流模式差异化来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

  总之,针对第三方物流项目管理者而言,在管理物流项目时,一定要分析并找到时间、质量和成本的制约关系,然后根据客户和公司的要求找到最佳平衡点来安排项目计划,项目利益最大化是衡量项目成败的真正标准。

  参考文献:

  [1].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5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05-01.

  [2].詹姆斯刘易斯.项目计划进度与控制(原书第5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6-1.

  [3].克利福德格雷.项目管理(第4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