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论文>物流论文>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4-06-27 14:13:29 物流论文 我要投稿

【精品】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流管理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XX专业XX级XX班的学生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企业在采购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对策—以A公司为例》。 论文是在XXX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研究本课题是因为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技术迅猛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将面临更加残酷激烈的竞争。而中小制造业由于采购、资本规模的限制,在直接面对欧、美、日等国先进企业的挑战面前,其竞争将更加残酷。在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众多因素中,采购成本的比例一般在30%左右,有的高达60%~70%。另有研究表明,采购成本每降低1%,企业利润则相应增加5-10%左右。所以在当前经济发展迅猛的环境下,控制好采购成本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则是企业企业附加值最直接的方式。

  在着手准备论文写作的时候,我针对企业采购管理这个命题,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各种资料。对我国企业采购管理现状的概况有了大致了解,缕清思路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然后与老师商讨,确定论文大致思路和研究方向。然后,为了完成论文,本人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主要来自网上的'论文期刊、图书馆的书目、学习教材的理论资料和物流网站和论坛的二手数据资料。在曹明兰导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从中选取了主要的参考资料,经过阅读主要参考资料,拟定提纲,写开题报告初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20xx年5月正式定稿。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论文研究背景,首先从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开始切入,使论文更具有可研究性。之后,又从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采购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既是对前文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的补充完善,也为下文进行深入论述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通过对传统的采购模式和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分别阐述,发现两者各自的优缺点和不同。接着对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采购管理在企业的运用进行表述,通过对目前企业的管理现状与经营水平进行分析,既是对我国采购管理现状的诠释,也是对文章理论体系的完善。

  第三部分,以淄博市A公司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为例,进行全方位、各阶段的深入挖掘。分别对A公司的采购管理体制、采购计划管理、采购价格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人员管理、采购流程管理、库存管理等7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A公司出现的问题给予一一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第五部分,也就是论文的结论与展望,针对前文所提到的我国的一些中小型企业采购管理问题和分析,总结出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立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模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解决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的联系问题,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手段。同时,也将论文的结构作了最后的收尾和完善,使论文整体结构完整,论述合理。

  采购管理是供应链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它把供应商与制造商衔接起来,在实现供应链系统无缝连接,提高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效率方面作用巨大。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就显得相当必要。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并参考了其他同学的毕业论文总结范文,但是,由于学生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本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学生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最后,再一次谢谢各位老师。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2

  1、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

  首先,进度控制,这也是整个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数量的多少和生产质量的高低对于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对生产中的规律进行总结,找出生产的各阶段的特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工作的统筹,实现时间上的高度统一。其次,合理的控制生产物流的各个环节,协调好生产量、销售量及库存的关系,控制好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同时尽可能的减少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在不增加库存的基础上确保生产满足销售的过程。

  2、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及策略的应用

  在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中,关于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历史也是比较漫长的,而且也形成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本文就某公司在生产物流管理系统中的开发进行简单的分析。

  2。1公司的基本状况

  作为一个资历较深的国有企业,该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类别是比较多的,而且相关的生产工艺也是比较成熟的,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整个的生产周期,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公司决定进行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更好的提高企业的效益。

  2。2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及策略应用

  某公司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采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和原型法综合的方法,先用SSDM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实施,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原型法,将该公司资讯网进行局部“复用”于本公司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在对于公司的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一个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将这些数据作为参考,很好的开发出适用于本公司发展的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开发的成本和时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3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

  该公司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开发实施,把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引进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同时采用生产物流的计算机管理,提高生产物流的快速适应性和准确性。不仅能够很好的对整个生产物流有一个全面的把控,同时能够及时的反馈相关的信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实现连贯性的生产、物流的全过程。该公司在进行系统建立的时候精简了不少的交叉性的生产过程和物流运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首先,详细的.数据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要涉及到市场的需求量、车间的生产量和生产计划、仓库的库存量等等多个方面,并且要将这些数据进行共享。其次,减少闲散的生产管理人员,实现小组作业的管理方式,定期的进行生产状况的数据统计,实现量化管理。第三,采用电子软件进行库存的管理和控制,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第四,建立及时有效的系统维修和管理机制。

  2。4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该公司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工作应该自顶向下地进行。首先设计总体结构,然后逐层深入,直接进入每一个模块的设计,并利用前面所述的形式原型法的开发策略和面向对象模型的开发方法。让用户可以逐步了解和认识系统,加强用户的介入意识,使系统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整个系统考虑到操作方便易懂的特点,并按照整体系统结构的模块化、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即在每个系统中、程序中都采用将系统分成10个模块,让操作者都能从桌面上很容易操作程序,使普通水平的职工容易使用并接受。所有各模块均由一个菜单统一管理,将系统功能模块放置在桌面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从菜单上调用某一模块,来完成自己要完成的工作。模块与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有着一定的内在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和实用性、模块之间主要是依靠数据文件传递信息,使各模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生产物流管理子系统是关键,加上物资供应子系统构成整个系统的核心,通过该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生产物流速度,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库存的周转率,降低库存资金的占用。生产计划管理菜单主要根据公司生产计划情况,工程用料计划情况,采购及库存情况及各分厂的实际生产输入信息通过数据库进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如根据合同的签订,变更修改生产计划生产中出现的临时问题进行汇总平衡。辅助决策部门对各种产品的生产和协调。库存管理由物资入库、出库、库存管理及库存统计等业务功能构成。入库管理工作主要是对采购的物资进行验收、核对入库,并以合同库中的相应合同执行情况及时修理以及对库存信息数据库中相应物资库存数据及时做出修改和增添。出库管理根据各部门领料单及物资调拨单进行物资发放,并及时修改库存数据中相应物资的库存数据及有关出库信息等。库存管理主要是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产生库存信息报表,并建立和维护库存信息数据库,为物资计划提供依据。物资统计是根据物资入库、出库及库存信息,对物资计划执行、资金占用、物资消耗利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物资计划制定辅助决策提供参信息和依据。

  3、结论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企业对于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视和开发不仅能够很好的带动我国的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增强自身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的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各企业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模型的选择,并且一旦选择好方法模型需要建立长期开发的思想准备,因此,适当的方法模型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也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真正价值。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3

  摘要:首先介绍钢贸行业物流管理目前状况,继而从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物流配送、销售管理以及结算管理五个核心环节探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钢贸物流行业 供应链 精细化管理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与之息息相关的钢铁物流业务迅速拓展,因此迫切需要打造一个覆盖范围广、精细程度高、实时性强的先进的物流管控体系。笔者结合近年在相关企业的实践经验,对钢贸物流企业的集团供应链优化课题展开深思,旨在探索出适合现代钢贸物流集团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面将钢贸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理由作简要分析,继而从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物流配送、销售管理以及结算管理五个核心环节探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2 钢贸物流行业供应链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钢贸物流应该着力建设物流管控平台,将管控范围向上追溯到货源地,向下延伸至目的地,实现采、销、储、运各节点全过程的精细管控。该管控平台建设应结合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通过将全流程节点信息、状态信息与动态执行过程相结合,并匹配物资进行展示,暴露出物流短板和潜力环节,实现物流优化,从而降低物流费用,削减库占资金,提高物流执行效率。

  此外,钢贸物流管控平台还需要为客户提供在途物资信息查询、物流服务等级评价等服务项目,大大提升物流运输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总之,精细化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2.1 降低企业间的采购成本

  在钢贸物流供应链中,供应商通过生产企业获得原材料存货及相关采购信息,采购部的工作量大大缩减,部门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更高价值的工作任务,采购成本得到有效制约,同时使供应商对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

  2.2 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减少

  存在业务来往的企业在供应链中精诚合作,相互之间的交易成本和交易周期大大缩减,交易效率大幅提升。

  2.3 减少库存

  库存过量会拖延资金周转周期,加重企业的运营管理负担。而供应链管理使信息交互加速,实现了信息共享。供应商可以实时制约存货,避开产品积压,从而减轻运营负担。

  2.4 缩短循环周期

  供应链自动化管理实现了企业信息的实时交互,提高了企业对商品的预测精度,使企业之间互利互惠,同时也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2.5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体在供应链中基于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市场份额进一步拓展,企业利润不断增加。

  3 如何推行精细化管理

  3.1 采购管理

  在采购工作中,认真执行采购操作办法,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好“三个服务”,努力构建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采购环境,提升钢材采购管理能力,不断改善采购质量。

  首先,将采购规定、程序等内容制作订成明细表格,并发放到采购人员手中,及时解答采购部提出的理由。指定专人负责跟踪采购业务工作,协助预算部门进行采购申请,严格跟踪采购程序,监督实施过程,对采购违规行为及时制止纠正,对不符合钢材采购程序、采购手续不建全的项目一律拒绝 资金支付手续。做好采购后续服务和验收工作,建立有关采购明细台账,分类归档,落实责任人,定期核实,确保材料质量达标。

  另外,由于钢贸物流企业中部门机构众多,若能建设智能化的采购管理系统,使采购部规范化运作,保证对各事业部的原材料管理,确保集团范围内的材料质量,就能大大提高物料管理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效率。鉴于此,钢贸物流企业可引进物联网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物联网能够让智能物流管理中的供应链实现信息技术的同步及时化,可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控供应链中的产品,以便在物流管理系统中实时录入钢材产品的信息,避开信息漏失,而且供应链中的企业可以通过物联网云技术实时掌握货品参数,以便科学的安排出入库业务,提高企业的仓储吞吐能力。另一方面,物联网平台是商品与商品直接对等沟通,免去了人作为中介点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人为误操作所产生的运营风险。这种直接的`对等交流模式使得整个的物流配送和仓储能力大大增强,并且降低了物流采购管理的错误率。

  3.2 库存管理

  过去库区管理人员手上是本、铅笔、记录板、无线对讲机,无论天气有多么热,都得去现场手抄货位号,倒垛后复位更是麻烦。出库时,如果手抄货位有误,现场找卷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有时为了找一个小细节甚至会耗费一个小时,严重影响出库效率。而信息管理系统上线后,库区管理人员只须拿上手持终端机、无线对讲机即可,在手持终端机上就能完成吊运计划记录。货位号不用手抄,系统自动匹配回传。出库查找钢材也仅仅是用手持终端点击两步操作即可完成,出入库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3.3 物流配送

  供销部通过“资质准入——安全教育与宣传——过程制约——资源市场考核——总结讲评”物流管理主线,细化制定措施。

  首先严格把好第三方物流企业资质准入关。由相关部门组成承运商管理部门,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准入进行审批。根据原料进厂、产品出厂运输需求,结合运输行业管理规定,审查承运商提供的相关资质和资信证明,验证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实地检查承运商安全体系、发运能力等情况,走访当地运管、海事部门,掌握资信状况、商业信誉等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承运商运输状况;按照公司合同管理要求,对物流业务实施公开招标,中标单位入选后,通过线上联合审批,签订承运合同、承运安全承诺书、廉洁从业责任书等,以期全面把控配送质量。

  3.4 销售管理

  在物流管理实践活动中,钢贸行业的销售管理模式不断优化调整。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还可以在前台销售接口及销售分析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

  在前台销售接口环节,首先在管理软件中录入前台销售数据,形成企业销售电子凭证,这样在集团规模快速扩大的情况下,可以解决集团对各事业部运营数据准确、及时的监控,也为产品的销售分析搭建一个一体化分析的平台。

  对于销售分析,需要参考销售时段、材料特点等信息对单个事业部的数据参数进行汇总分析,为物流管理管理决策提供客观的参考信息;同时,基于市场和销售材料的预测,按需采购,杜绝资源浪费。

  3.5 结算管理

  目前钢贸物流行业的销售业务一般采取垫资销售模式,在签订销售合同的时候,一般对供货的品种、数量、价格、付款时间和垫资额度有所约定。在周期结算的时候,对每批次物料采购、储运、销售的同时都应计算资金的成本,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应精准到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期做到资源的高度整合和管理的一体化。

  4 结论

  钢贸行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从实质上看就是一种资源的整合,主要就是通过强化不同企业之间的有机融合,凭借供应链内企业的合力来提高自身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优势互补。在物流企业供应链运转的过程中,物流供应链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做好自己职位的管理工作,并且能够直接向公司管理部门负责,进而根据要求,竭尽全力地把企业物流成本降到最低。由于企业在需求预测、价格的波动、订货批量、环境变异、短缺博奕、缺少协作等方面存在理由,不能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将需求放大,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为了妥善的解决这些理由,使供应链高效率的循环,这就要求企业提高信息的共享、提高预测精度使信息在供应链上准确的传递,加强供应链上各节点间的合作,提高企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方静.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研究[J].港口经济,20xx(10).

  [2]黄荔.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探讨[J].钢贸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xx(09).

  [3]陈戈止.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结构深思[J].价值工程,20xx(01).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4

  介绍了我国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就施工企业的物流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物流管理,建议

  建筑企业物流管理包括了建筑物资采购、运输、仓储、搬运等全过程,在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物资成本占工程成本的60%以上,加上运杂费可能会高于70%,因此,物资管理对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国,由于长时间以来,施工单位对施工物资通常进行分散管理,就近采购,统一供应等等。因而缺乏明确的物流管理思想的指导,没有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企业的物资供应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由此,施工企业的物流管理中存在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物资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物资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编制、采购订货、运输组织、库存保管、合理供应、领发、回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物资;合理地组织物资的订货、采购、运输、储存、收发等工作,加速物资的流转,减少物资的损耗;监督和促进生产部门合理地、节约地使用物资;合理地回收和处理包装物及生产废弃物,避免污染环境。

  从生产的需要和企业的具体条件出发,认真搞好物资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物资是工业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资基础,只有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不断扩大;其次,搞好物资管理工作,能够改善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加强物资信息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敏捷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企业内部物资管理体制不适应物流管理业的发展。

  尽管一些施工企业对原有的物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但并没有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本企业的物资供应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物资管理体制不完善、不科学,没有真正地应用物流管理的基本规则,没有在认真研究物流供应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往往这些施工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仅仅完成了供应物资的职责,没有发挥本部门优势,把传统的采购保管业务,扩展为采购、仓储、配送、加工的全过程服务。

  2、管理过程粗放、管理手段落后。

  物资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施工企业物资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物资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物资管理目标上创新。

  3、施工企业没有与供应商建立起稳定的关系。

  建筑业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关系经常是短期性的、不固定的,随着一次采购结束跟供应商的关系也就中断了。等到下次需要采购的时候,又必须重新选择供应商,从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4、物资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系统化物流正在逐步向物流信息化阶段过渡。物流信息化是在系统化物流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与硬件应用的支持,使得大量物流信息的收集汇总、及时传递、充分利用成为可能。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要标志的物流信息化使物流系统反应更敏捷,提高效率,整体效益明显,真正成为建筑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传递和控制方法,仓库计算机网络化建设不健全,材料库存信息反馈系统时效性较差,库存调控能力相对薄弱。

  三、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现代企业竞争的手段,除了技术的先进性,最有效的就是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随着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只有物流领域才是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润源。同时,为了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企业必须具备快速高效的销售渠道和采购方式,而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仓储业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其特有的集成性和敏捷性,物流是企业经营敏捷性的重要物质保障,对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些年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在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涨的`有利条件下,规模得到了较大的扩张,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点多、面广、工期长、队伍杂等特点,决定了其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成本不断上升,材料费居高不下,资金周转越来越慢,部分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物资资源管理落后,阻碍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鉴于对物流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是非常适合于运用现代物流技术进行物资资源管理的,具体分析如下:

  1、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商业零售领域,建筑施工业的物资流动确定性很强,更加容易确定项目物资需求。建筑设计完成后,物资数量种类就基本确定了,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时间也基本确定了。

  2、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商业零售领域,建筑产品的需求物资类型较少,品种相对简单,使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方便。

  3、建筑安装工程用的三大材料钢材、木材、水泥以及使用量较大的一些大宗原材料比较容易和供应商形成长期的稳定的供应链。

  4、建筑施工企业所需的物资数量大,质量多,运输成本高,库存占用资金多,合理运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易于降低运输成本和加速材料资金周转。

  5、建筑施工企业流动性大,合理运用当地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专业服务,有利于降低工程的间接费用。

  6、建筑工程现已有很多成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软件,以供应链管理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可进一步融入企业资源计划(ERP)。

  现代企业的走向是经济全球化和专业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专业化的第三方产品和服务。建筑企业同样也应融入这种大环境中,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长期稳定地形成供应链关系,即:供应商→营运商→建筑企业仓库→建筑项目→销售商→客户,形成物流和信息流。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随着建筑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为建筑施工企业运用物流理论进行物资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构建现代化的物资管理体系

  根据建筑市场的需要,目前大中型施工企业普遍实行“集团母、子(分)公司→项目→施工作业队”的运行模式,与之相适应,企业的物资体系应由过去的企业各级机构层层设置物资管理机构和施工现场层层设立材料厂、库变为三级管理机构,即决策、监督、管理层(母、子/分公司物管部门)→采购供应层(各项目部物管部门)→耗物层(各施工队),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统一对上,分级负责;通用集中,专用到厂的物资管理办法。

  2、采用ABC分类法,明确管理重点

  施工企业消耗的物资品种繁多, 消耗量差别很大。如何根据消耗物资的数量规模和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 科学划分物资, 意义重大。采用ABC分类法,明确管理重点,能使库存合理率上升,资金周转时间缩短,次数增加。

  根据物资的重要程度、消耗数量、价值大小、资金占用将物资分成类别,A类物资严格控制储备量,降低资金占用量。一般采用经济批量定期订货,按下限储备,并要认真查看月份库存结构。B类物资实行一般控制、定点订货、定期检查。C类物资占用资金少、品种繁多,采取简便的管理办法,可以根据需要加大进货量,减少订货次数,延长订货间隔期,使管理人员集中精力,加强对A、B类物资的管理。

  3、建立战略联盟,发挥互补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物流市场快速发展,联盟重要性不言而喻。战略联盟可以减少渠道冲突,快速传递信息,降低渠道成本,突出共同价值和未来发展。建筑企业应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商,或者区域性销售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选择供应商成为建筑业传统采购过程中的核心工作,供应商的选择消耗了施工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筑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限制供应商的数量,不经常变换供应商,建立全球供应商资格认定系统,全方位的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使得这些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更值得信赖。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4、应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由按功能方式组成的各种职能子系统构成,它们主要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物资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五、结束语

  物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等多方面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施工企业必须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物资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物资管理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必须与企业整个生产管理变革相适应,这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施工企业只有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物资管理模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渝祥.企业答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周启蕾等.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xx(2).

  3、汝宜红等.现代物流理论及其实践[J].中国物资流通.20xx(7).

  4、唐爱华.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xx(11).

  5、张志鹏.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体系的构建[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xx(2).

  6、韩同银等.施工企业物资的精细化管理[J].铁道工程学报.20xx(2).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5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阿里巴巴集团对外推出了“大物流”计划,为第三方物流市场带来了一场变革。随后,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宣布其物流战略,希望能够与电子商务生态圈的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共同集资发展物流系统,以解决目前制约中国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本文将结合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建设阿里仓储的战略,研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的物流系统的战略手段。

  【关键字】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 大物流 物流系统

  一、电子商务遭遇物流瓶颈

  物流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这一问题已经提出好多年了。对于淘宝网的上B2C电子商务企业来说,物流恐怕是他们最大的成长烦恼。尤其是各大电子商务网站都在做促销,短期内大量的交易产生的订单使得物流公司应接不暇,国内知名的快递公司纷纷“爆仓”。

  由于阿里巴巴不直接提供物流服务,所以阿里巴巴B2B平台上的卖家只能自行选择物流公司,对于下游的物流供应商来说,其配备的人力、物力根本就不能满足诸多电子商务企业爆发式增长的业务和高水平的服务需求。总而言之,阿里巴巴既不能保证物流质量,又难以避免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

  传统的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需要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来改变这一局面。阿里巴巴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提供商,其抉择预示着电子商务企业将迎来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

  二、“大物流”计划

  20xx年6月,淘宝网对外首推“大物流”计划,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推出基于物流信息、交易信息和商家ERP系统全面打通的“物流宝”平台,即由淘宝网联合国内外的仓储、快递、软件等物流企业组成服务联盟,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外包服务,解决商家货物配备和递送难题的物流信息平台。

  用“物流宝”汇集所有物流服务商的服务信息,将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供应链环节的合作伙伴整合起来,并“从上而下打通”。所谓“打通”,一是指商家对网店前台和后台的对接,二是指整个物流宝平台也完成前台数据跟仓库管理系统对接。 对于消费者而言,大物流计划的推出将大大降低其购买成本,同时提升购买体验。据了解,消费者在购平台购买东西时,如果是要跨店铺购买,则需要支付多次运费;同一时间购买的不同卖家的商品,会在不同的时间送到;快递服务也较不稳定,有好有坏。通过淘宝网实行物流计划,买家可以跨店铺,多次购买,一次收货,只付一次运费,享受更加稳定和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三、集资发展物流系统

  20xx年1月19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在北京正式对外宣布物流战略,集团将与融资伙伴打造仓储网络体系,携手创建一个综合物流平台。首期会投入人民币200亿至300亿元,同时期望其他电子商务生态圈内的合作伙伴日后可将总投资增加至人民币1000亿元。阿里巴巴集团的首席马云不仅打造一个物流体系,打破制约淘宝网发展的瓶颈,更要打造一个开放的物流平台,提升全行业物流水平,培育中国自己的UPS。

  打造物流平台,也是阿里巴巴集团从C2C平台供应商向C2C、B2C、B2B综合运营商转变的必然选择。

  据专业数据公司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淘宝网是全球浏览量最高的20个网站之一,每天有逾5000万人次访问。阿里巴巴集团最近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xx年注册淘宝店的3.7亿用户,在线商品数8亿,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单日交易额峰值达19.5亿元,手机淘宝单日最高访问用户数达1700万,单日交易峰值达3700万元。与之对比的数据是,20xx年11月,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指标上,北京市平均每天是18.91亿元,上海为16.8亿元,广州为14.4亿元。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截止20xx年上半年C2C的市场报告,淘宝网仍是一家独大,占据了83.5%的市场份额,领先第二名72个百分点。

  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是电子商务的三大支柱。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淘宝实现了海量信息呈现,通过第三方网上支付服务供应商支付宝,实现对资金流的掌控。唯独物流,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讲,一直是个软肋。

  建立仓储设备网络是阿里巴巴集团推动解决目前中国物流行业瓶颈的重要战略,至于其他物流业的领域,主要会通过投资的方式,协助其合作伙伴加速自己的业务发展。据马云所说,京津区域、长三角及珠三角是优先考虑的仓储建设地点。初步计划是在三个地区建设总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米的仓储设备,这相当于560个美式足球场或356个英式足球场的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集团宣称的仓储物流,不仅服务于物流业的伙伴、淘宝卖家,还服务于各个独立的企业和消费者网站。这也构成了它的主要仓储赢利模式结构。有分析指出,它一部分盈利来源靠租金和地产升值。此外,一旦B2B、B2C的供应商和C2C的卖家开始租用阿里巴巴的仓库,对马云来说,利润绝不仅仅只是租金,还有IT系统使用费、物流配送费。而且,如果阿里巴巴还能提供统一的售后服务,那么这将成为另一个收入来源。

  四、结果分析

  1、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能力

  上一个十年,电子商务的三座大山是信用、支付和物流;未来的十年,阿里巴巴将会在制度、物流、数据上面做文章,向社会分享阿里巴巴集团的资源,鼓励各个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共荣的生态圈。

  阿里巴巴集团此次公布的物流战略是为了提高淘宝的物流服务能力,并会全面开放给所有希望做电子商务的商家、独立的B2C电子商务网站使用。它提供给商家的是一种社会化的物流服务能力,这种服务能力并不属于某个人或企业,而是完全开放的。

  2、加快全国物流发展速度

  作为国内物流行业的首要业务来源,20xx年淘宝网的网购数显示,去年淘宝网用户人均成交笔数比20xx年增长了35%,以淘宝商城为代表的B2C业务交易额在20xx年翻了4倍,并预计未来几年也仍将保持这一增长速度。

  阿里巴巴集团体系中的支付宝、淘宝网等,作为支付和信息流通的通道,是未来电子商务圈的基石。而对于电子商务链条中的另一个核心——物流,多年来阿里巴巴集团一直试图在搭建一个物流开放平台。20xx年开始阿里巴巴集团对物流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如今对仓储系统的介入,更体现了未来对物流投入的决心。未来阿里巴巴集团物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帮助中国的物流产业在服务、运营方面不断规范,中国物流产业的升级也是网购市场发展中物流提升的根本动力。

  五、总结。

  通过阿里巴巴集团的“大物流”计划以及集资发展物流系统,对物流行业和当今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个行业的进步,需要行业寡头的带头改革和整治,促进行业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也需要增加对行业巨头的各种商业战略的学习和理解,紧跟时代前沿。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6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的更新。而精益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也是基于形势的发展而产生的,他是在物流企业原有运作模式基础上,以物流企业战略发展为出发点,促进物流企业供应商、客户与企业之间较好合作而推出的。同时,物流管理作为供应链中比较关键的环节,通过精益物流管理,保障物流范围、物流功能、物流主体等内容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物流企业的集成供应。因此,在供应链领域引进精益物流管理,对促进物流及企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运作;物流管理。

  精益物流是近些年在供应链领域中受追求的一种管理模式,也是供应链逐渐从粗放模式走向精益化的管理模式。他标志着物流企业管理的成熟,标志着经济社会形势下物流企业管理为适应市场发展所推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利益,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从精益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本质认识,他突出的是物流效益,通过控制成本、减少浪费、提升速度,发挥客户价值等措施,实现物流的利益最大化。

  一、精益物流供应链特征。

  精益物流供应链是交通、运输、信息趋向完善,所产生的一种高质量、高效应、高利益的物流运作模式,是新时期物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近几年,伴随经济市场竞争局势逐渐激烈,很多企业的运作模式逐渐从内部发展,转移到向外部市场发展。基于这样的市场发展背景,物流企业形成了新的,适应形势发展的---精益物流供应链运作模式。该模式的出现为经济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在精益物流供应链运作模式下,保障了客户与企业的获益。精益物流供应链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态联盟,开放共享的信息系统。

  动态联盟,其最重要的就是体现了强强联合、强弱联合,他将单一的公司制转为联邦制,使企业以最小的投资实现最大化的利益。而精益化的运作理念,符合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他的主导思想与联盟战略思想相吻合。他追求成本效率,并且对成本做精细化控制,实现物流供应高效率。

  在信息化发展时代,企业联盟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拥有开放共享的信息系统,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之间需要有畅通的信息渠道,需要信息共享,使供应链实现联动化、同步化。物流实现这样的运营模式,就必须走出封闭式的信息孤岛,建立开放共享的信息系统。

  2.精细运作,非线性系统集成模式。

  精益物流供应链充分突出了采购与供销一体化的精细运作。重视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三个一个流”的管理模式。推行JIT采购与JIT生产相适应的方式,形成物流的精细供应链。

  然而,供应链的集成不只是简单的企业合并或单一的联营,而是在竞争环境下,是一种利益的集成,是凝聚与扩散力量的结合:有不同形式的企业组织的联合式的集成;有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扩散,以融合形式的集成;有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形式的集成。这是一种非线性、协同方式的集成,使系统实现“1+1>2”的总体效果。

  3.横向取代纵向,直面对象供应链模式。

  精益物流供应链通过相互协调统一,创造适应经济时代的物流运行结构。由于纵向一体化物流模式分散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由横向取代纵向,积极对其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充分发挥协同合作的强大效应,确保物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直面对象是物流供应链的最终目的。精益物流供应链是以定单为驱动,以定单为对象,实现“一流生产、一流分销、一流供应。”通过科学的供应链,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供应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缩短定单处理周期和生产周期,在时间与成本上提升利益空间。

  二、精益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

  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物流企业在共享信息资源的同时,一方面使市场面临压力,激烈的竞争冲击着企业之间原有的界限和壁垒,另一方面也为构筑起全新的企业协作模式,挖掘新的竞争优势开创了崭新局面。

  1.供应链管理内集成界面的整合,保持供应源的充足。

  物流内集成供应链的实际运作,主要在采购运作管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生产运作、分销运作等方面的集成运作。在不同的管理界面中,都包含着战略层面的内容,如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等。在企业中制定集成战略计划,实际上就是对以上三个管理运作战略的整合。其中管理方法的实际整合,主要在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导下,以成本、质量、以及创新等方面的相互权衡,来实现精确化的管理。而管理内界面的集成,主要是在采购运作、生产运作,以及分销运作管理基础上,进行统一化的整合,该种供应链内界面的融合,是物流供应链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

  物流企业的采购必须有供应链的要货计划,配送中心汇集供应链提出的要货计划后,结合市场供应的情况,制定采购计划统一向市场采购商品和物料。对物流企业而言,采购环节是一个创造性部门,其所经营的`商品均需通过采购环节的引进来创造效益。然而很多物流企业的现状是,很难准确掌握供应链的商品和采购信息,出现库存不足而影响销售。因此,精益物流供应链管理必须克服此情况的发生,保持供应源的充足。

  2.供应链管理界面的介质与实体价值活动的整合,保持一定量的仓储量。

  在供应链管理界面中,包含很多介质,这些介质都是真实存在的,如物质实体、信息以及资金等。对这些实体介质进行相互整合,需要在价值实体下来实现,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产品的加工与生产等。对于物质实体的整合,其实际的结果就是产品,通过生产线上的制造,以贯穿于物流体系中的设计,来实现生产计划。以资金流为例,资金流的整合,是在产品订单履行的环节中,将付款及结账相互融合到物流信息中来,进而促进供应链中资金流的良性循环。

  供应链与其他商店一样,需要有常年销售的商品,需要销售产销不同时间的商品,如果对常年销售的商品,在供应链每次发出要货请求后,配送中心就到市场上采购,势必增加成本和采购费用,也不可能最大限度的享受到批量优惠。这就要求配送中心在保证商品储存品质的限度内大批量购进,在供应链提出要货请求后,就直接调运分送。对季节性商品,配送中心也应保持一定的仓储量,以保证异时销售的需要。

  3.物流集成供应链运作管理模式的整合,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的配送体系。

  物流集成供应链运作管理模式的整合实际上是指对采购运作、生产运作以及分销运作等环节的整合。整合模式主要通过管理思想、管理组织以及管理方法,对管理界面中的各种介质进行分析,针对界面中的非实体活动价值特点,并结合外部供应和销售市场环境中诸多变化,逐渐形成能够适应实际物流集成供应链运作的管理模式。

  配送作为物流的基本功能之一,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精益经营的发展离不开物流配送,合理的物流配送使经营中的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价格得以实现,能否建立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关系到精益经营的规模效益能否充分发挥。配送中心的建设是整个物流体系的重点。因此,物流企业要重视配送中心建设,根据物流企业的经营状况合理确定配送中心规模,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率的配送体系。

  三、精益物流供应链管理对策。

  管理是企业的路基,拥有正确、科学的管理,企业才能走向发展的轨道,才能帮助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具有挑战性的全球化环境中顺势发展。而精益物流供应链管理,则是推动物流走向精益化运作的助力器。

  1.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创客户企业利益最大化。

  精益物流供应链管理,首先要强调产需结合,其次要突出物流经营方式由原来的投资模式向实需模式转变。同时需要积极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为精益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实现需求、反馈、产生、包装、配送等环节一条龙的信息、网络化,提升对市场需求把握的精确度,提高为客户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从双方的角度出发,创客户企业利益最大化。

  2.优化精益物流结构,调动全员工作的创造性。

  优化精益物流结构,是新时期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网络企业必须遵循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原则。职位的设置要科学合理,要有弹性,能够随时根据工作需要做调整;组建临时工作小组,以适应组织环境和工作任务的要求;在服从组织目标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管理层次,精简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在物流组织结构完善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管理者和员工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调动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提升精益物流服务,实现服务过程“零缺陷”.

  在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客户个性化、特色化需求越来越突出,多品种、变批量的市场需求给物流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物流服务更加精益化。在保证整个物流流程不断优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供应链上、中、下游各环节的服务需求,规范服务流程,明确服务目标,细化服务内容,注重特色服务,建立覆盖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障体系,严把关口,实现大物流服务过程“零缺陷”.

  4.建立精益业务流程,实现物流企业卓越运营目标。

  基于精益物流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供应商到批发商、批发商到零售商、零售商到消费者的单方向运营流程截然不同,他需要将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销售渠道中的各个相关参与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联动起来,并且以达到调退、生产、销售、物流一体化的全程最优状态。因而,所有业务环节都要执行精益的流程标准,在做好“标准运作”的同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做出更改,依照实际情况选择最优方式,不断通过流程优化、流程改进、流程再造等方式,使物流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关键指标上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状态,依次实现物流企业运营最终目标。

  5.打造精益企业文化,提升物流队伍执行能力和执行效果。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基柱。精益物流供应链建设要承载一种追求完美的企业文化,管理者和员工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从企业利益出发,树立“多品种、高品质”的精益理念,形成以“理念精益”拉动“物流精益”的企业文化。在这一方面,首先,管理者要身先士卒,要做好思想教育的带路人、排头兵,带动企业员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精益化管理理念贯彻到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其次,要站在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精益理论和业务流程的学习、培训工作,通过经验交流、模拟场景训练等方式,培养员工把握市场动态的能力和迅速响应服务需求的工作水平。最后,凝聚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畅通交流渠道,搭建活动载体和平台,打造精益企业文化,全面提升物流队伍执行能力和执行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精益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提高物流企业发展能力,提升物流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因此,要求物流企业管理者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优化精益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保证精益物流供应链健康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沈卫国。物联网环境下多维度协同物流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xx,33.

  [2]徐如庆。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xx,30.

  [3]周新韶。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xx,15.

  [4]吴梦娜。现代物流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物流的启示[J].管理现代化,20xx,5.

  [5]潘洁。一体化物流管理的成本分析研究综述[J].中国商贸,20xx,34.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际商务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使得外贸单证员成为各个外贸企业必须的基础型人才。通过《国际商务单证员岗位调查报告》,我可以确立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努力的方向。

  一、能力分析与择业意向

  (一)主修课程

  在校期间主修:商务英语、外教口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单证、报关实务。通过这些课程我可以熟练书写英语商务信函并熟练地用英语交流。进行过pocib实训,熟练掌握一系列的业务流程。比如制定合同、填写各种单据以及各流程的操作。

  (二)获得的资格证书与奖项

  1、在校期间通过了计算机初级考试,熟练掌握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熟练使用word和excel办公软件。

  2、在校期间考取了外贸单证员,熟练掌握了单证的缮制与操作

  3、在校期间获得校级奖学金,并被评为三好学生。

  (三)社会实践情况

  1.xx暑假在电子厂,担任质检员一职。检查流水线上的成品是否有瑕疵品,职位小责任大。使我懂得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细节决定成败,凡事要细心。

  2.xx年在快餐店担任收银员,锻炼了我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学会了有耐心地对待别人,热情地对待客人,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3、在校期间利用周末时间做过有关房地产方面的发单员,让我懂得了挣钱的不易,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也让我知道了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工作,都要脚踏实地,认真做起。

  (四)个人优势

  本人做事认真负责,有耐心。学习能力强,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强。

  (五)性格特征

  本人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有亲和力。本人有较强的上进心,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较快适应环境,为人诚实,做事细心谨慎,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个性乐观执着,积极进取,敢于面对困难与挑战。

  二、国际贸易行业历史与发展前景

  (一)行业历史

  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商品流通量不大,国际贸易很有限,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供奴隶主消费的奢侈品。在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与欧亚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和黑海沿岸各国之间也有贸易往来。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量也不断增长。尤其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目前,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近40%以上的企业依靠对外贸易生存和发展,拥有独立的外贸部。80%的企业开展对外贸易业务。所以国际贸易机会已经成为企业精英和竞争至关重要的环节,甚至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发展前景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国际贸易又进入了一个更快的发展时期,通过互联网将世界连在一起,国际间的贸易也相对更加方便。近几年来,尤其是近两年,跨境电商的兴起已经势不可挡,包括敦煌网、速卖通等其他的小批量批发电商平台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速卖通在xx年成为了俄罗斯和巴西的第一大网络购物平台。国内也在积极进行各大海淘平台的建设,包括顺丰海淘、亚马逊在中国的业务推广,都不难看出国际贸易即将成为经济全球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国际间的贸易越来越多,拿最近的例子来说,从阿里巴巴集团的上市以及近十年来的迅速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的发展必将是时代的趋势。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中,国际商务领域都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新趋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国际化、市场化等方面的趋势,对我们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目前人才需求情况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几个年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出口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因此作为外贸人员也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国际商务单证员主要从事信用证的开立和审核,以及相关的单据的制作,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每个外贸公司都必不可少的。

  据悉,一家中型的出口企业一般都需要十几名单证员。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的单证员将会更加短缺,而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单证员的工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少工作经验,一般来说进入外贸企业首先就是要从单证员做起,所以要想毕业后进入外贸企业,就必须要熟练掌握单证操作技能并取得单证员资格证书。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8

  1、供应商选择的策略研究

  2、制造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的研究

  3、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

  4、现代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

  5、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研究

  6、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

  7、公路运输业对发展物流服务的研究

  8、XX企业物流模式分析

  9、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因素的研究

  10、商业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运作研究

  11、企业物流外包的战略决策和关系管理

  12、郑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调查

  13、XX企业配送体系的构建

  14、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5、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战略浅析

  16、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效率浅析

  17、准时采购模式在企业当中的运用

  18、敏捷制造模式下的物流策略

  19、应对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的对策研究

  20、企业运输优化方法探讨

  21、生产企业物流中心的规划策略

  22、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

  23、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浅析

  24、企业销售物流管理研究

  25、中小型生产企业采购管理研究

  26、中国回收物流的发展策略

  27、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目标冲突的解决策略

  28、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管理研究

  29、全球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30、供应合同对供应链管理运作的影响分析

  31、论产品包装与物流运输的关系

  32、物流管理与产品设计关系探讨

  33、中国物流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34、企业库存控制与生产物流的关系

  35、物流运输工具(设备)选择对成本的影响

  36、论库存管理方式对物流管理的影响

  37、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行业发展的关系

  38、铁路运输方式在企业物流运输中的地位

  39、ASP在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的运用

  40、物流配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41、关于郑州港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

  42、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化方式探讨

  43、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分析

  44、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45、中国第三方物流服务营销策略组合的研究

  46、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企业战略选择

  47、从运价的影响因素看我国公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策略选择

  48、推动公路港建设与现代物流中心的关系研究

  49、电子商务环境下专业物流公司发展的探讨

  50、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探讨新经济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51、实施分销商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52、中外物流配送业发展比较研究

  53、论物流标准与物流发展

  54、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的研究

  55、物流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56、物流技术对物流发展的影响

  57、网上商店的物流配送研究

  58、汽车行业零部件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分析

  59、服装企业物流创新与物流中心建设研究

  60、快速消费品(FMCG)物流管理特点初探

  61、我国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透视

  62、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63、中小企业管理的采购供应问题

  64、供应链管理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关系探讨

  65、中国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及发展战略探讨

  66、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

  67、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

  68、运输企业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

  69、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70、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整合中的作用

  71、物流外包对企业运营的意义

  72、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对比分析

  73、降低企业物流运作成本的方式分析

  74、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运作探讨

  75、制造企业与商业企业物流运作的差别分析

  76、大型零售商的配送策略选择

  77、顾客价值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78、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79、供应链分销渠道与物流配送的关系

  80、实施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研究

  81、国际物流运作系统初探

  82、XX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分析与改进

  83、论我国企业的'物流外包问题

  84、关于社会大物流合理化之探讨

  85、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86、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前景分析及对策研究

  87、文化差异对物流管理的影响

  88、采购绩效评估指标的研究与分析

  89、供应商关系管理问题的研究

  90、企业物流成本控制途径分析

  91、零售商-供应商伙伴关系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92、第四方物流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93、航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策略研究

  94、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战略

  95、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96、XX企业仓储合理化途径与改进策略

  97、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策略研究

  98、在中国实施零售商共享库存面临的挑战

  99、XX企业物流外包的决策分析

  100、JIT物流的企业联盟最优伙伴的选择研究

  101、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关系研究

  102、DELL供应链运作模式对企业运作模式的启示

  103、中国邮政如何迎接联邦快递和DHL的挑战?

  104、我国物流企业品牌战略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05、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106、物流管理与顾客满意的关系

  107、郑州发展物流业的区位优势研究

  108、麦当劳的服务模式对现代餐饮业的影响分析

  109、CRM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110、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探讨

  111、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营销策略组合的探讨

  112、物流企业的绿色运输战略分析

  113、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114、第四方物流业趋势分析

  115、物流系统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116、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策略研究

  117、电子商务对物流企业的价值分析

  118、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

  119、现代物流中不合理运输分析及相关措施

  120、现代物流下公路货物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9

  1.引言

  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由于就业率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评价指标,高校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就业上,学者的研究也多是以企业需求为主进行教学体系研究。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校期间持续时间最长的动态教学过程,是总结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探究、研究和发现的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但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建立和运作问题近年来呈现出“两极化”的认知态势,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本原因就在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下滑。

  从形式上讲,国外的很多大学在本科阶段没有毕业论文,也没有毕业论文答辩,但这不代表对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没有要求。实际上,国外的许多大学,每一门课都要写许多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

  ,每门课程的成绩往往是由多个小论文成绩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研究与写作学术论文能力的训练过程。需要写毕业论文的国家也会给予足够的教学延伸、时间、政策等方面的支撑,澳大利亚的大学将学术研究与写作纳入课程体系,日本留给大学生一年的时间专门用来写论文,德国的论文答辩只有一次机会。国内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在研究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以及提升措施,归纳影响论文质量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不重视、缺乏写作时间、师资不足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不完善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提高论文的方法和措施,如加强过程监管、增加指导经费、增加撰写时间、改革评定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等。但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特别是广西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的论文质量研究还很少见。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从而形成一套强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各高校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1。

  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型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入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地位的提升,广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通道和交通枢纽作用越发突出,广西政府在近年来对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硬件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大投资,物流业的规模也随着传统物流企业的壮大、新兴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制约是在物流业硬件提升的同时也急需解决物流人才方面的软件配备。在广西物流产业飞速发展的形式下,从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入手,构建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广西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的建立

  本文通过对20xx级基于“三创”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系列课程构筑物流管理专业“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模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贸易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改革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贸易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改“岗位职责驱动法”在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多证教育”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高跳槽率”原因探析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思考开题答辩、论文写作以及论文答辩过程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五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即使进行第二次答辩也肯定会通过。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地去完成,极少数学生到了论文提交时才着手去做,从而严重降低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二,由于物流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短暂,许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只是从其他专业中转化过来,缺乏足够的物流活动实践经验。造成了在选题过程中为了向物流方面靠而牵强地将相关理论生搬硬套。因此导致论文选题狭窄,过于追求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追求论文的层次,而没有考虑论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及与自身能力相结合,导致最终脱离实际。选题应结合学生兴趣与特长、体现专业特色、难度适宜和选题可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2。

  第三,时间不够,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不能等同于某一门课程或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教学环节,而应视为一个必须谨慎规划的、长期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但实际情况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求职、备考研究生等学生认为更为重要的事是冲突的。造成了真正用到毕业论文的时间很少。

  第四,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期间与导师没有任何交流,最终的方向也可能与之前的方向相差较大,论文的质量在撰写期间没有控制。导师指导风格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

  第五,评阅者给出的评价和导师给出的'评价是基本一致的,在论文质量特别是跟研究方法方面评阅者往往会给出比导师低的分数。

  本科毕业论文的实施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即选题阶段、实验阶段和论文撰写阶段。因此建立的指标体系需要在这三个阶段的不同时期,通过阶段性小组答辩的形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成绩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状态进行追踪,通过成绩的反馈及时调整学生的工作状态,从而使毕业设计的质量最终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为了评估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结合前文的分析,本研究设计了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重视度、选题质量(难度)、论文工作量、互动性、导师评价成绩、答辩成绩。其中选题质量这一指标是为了改善物流管理专业论文选题与实际的偏差而提出的,与专业结合越紧密则分数越高;互动性指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交流越多、效果越好则互动性的得分也越高;导师评价成绩为该轮答辩中,导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答辩成绩为答辩小组在该轮答辩中给出的学生答辩分数。各准则层和指标的重要性由参与教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老师共同制定。而制定的原则是从教师以往教学、指导毕业设计中的经验中总结。

  3.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现

  对于学生每次论文阶段性答辩成绩的评价,考虑使用专家调查法进行评判,通过反复汇总不同教师的意见,得到六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0.1,0.1,0.2,0.3,0.2]。从成绩结果来看,学生A的总分在三轮之后有所提高,从原来的平均分之下提高到了平均之上,说明提高了重视程度以及导师的指导力度。学生B的总分在第二轮答辩中有所下降,从分值来看,是与导师的互动性降低了,实际原因是该生在第一轮与第二轮答辩周期中忙于找工作,因此减少了论文工作的投入,在第三轮答辩中又恢复到了正常的毕业设计中了,所以总分又提高了。学生C的总分一直低于平均,从分值来看该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工作量也不够,需要在后面的阶段加强进行管理。

  由于采用的是多轮答辩进行评价,因此对于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跟踪是有积极意义的,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同时这种评价方法也能够对比出不同素质的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表现,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较为准确地得到学生的毕业设计效果,有利于后续的研究。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10

  【摘要】以后的趋势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能有效地将供应链上各个业务环节孤岛连接起来,使业务和信息实现集成和共享。同时,电子商务应用改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影响范围,也改变了传统的供应链上信息逐级传递的方式,为创建更为动态、广泛的供应网(Supply web)关系提供了基础,使许多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加入到供应链联盟中。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a、电子商务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物流观念。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商务活动,它为物流创造了一个虚拟性的运动空间。在电子商务的状态下,人们在进行物流活动时,物流的各种职能及功能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种虚拟化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的组合方式,寻求物流的合理化,使商品实体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达到效率最高、费用最省、距离最短、时间最少的功能。

  b、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管理的运作方式。首先,电子商务可使物流实现网络的实时控制。传统的物流活动在其运作过程中,不管其是以生产为中心,还是以成本或利润为中心,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从属于商流活动,其次,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在传统的物流活动中,虽然也有依据计算机对物流实时控制,但这种控制都是以单个的运作方式来进行的。

  c、电子商务拓展了物流空间,促进了物流和商流的融合,并大力促进物流信息化。物流空间,即物流网络空间,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网点或物流环节,而是虚拟物流或称为数字物流,它将是物流发展的方向。现实物流与数字物流将日益走向融合。这种融合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配送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网上交易和物流配送过程中,商流和物流的界限将日益淡化,而不象传统的物流业,严格地区分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

  d、电子商务更新了物流配送的过程。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业务流程是由网络连接的,当系统的任何一个终端收到一个需求信息的时候,该系统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能够拟定出详细的配送计划,通知各环节开始工作。即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业务可以实现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实时决策,并且这一切工作都是由计算机根据人们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自动完成的。

  二、电子商务对物流管理的要求

  (一)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市场要求。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物流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电子商务对物流提出了现代化、高效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

  1、市场服务一体化。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包装、装卸、存储、管理等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多目标函数、动态的、庞大的、人机结合的复杂系统。对于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通过集中度较高、诸多功能协调较好、各行业相互联系的网络化的物流市场的一体化服务,才能提高物流效率。

  2、市场服务信息化。电子商务要求物流系统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处理以及传输能力。它能及时收集、整理、反馈货物市场商品的供应状况及发展态势;它能将收集的信息数据库化和代码化以及数字化;它能保证物流信息传递标准化和适时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拥有全球定位系统、电子定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并能熟练的运用条形码技术、电子资料交换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等。

  3、市场服务代理化。综合物流代理是第三方物流的模式之一。这种模式是指由一家代理公司负责电子商务交易中供求双方实现商品使用权转移的全部物流业务活动。由于代理公司在服务经验,服务能力,服务理念,服务成本上的优势,能保证整个物流的优质、高效,从而不仅使供需双方摆脱了烦琐的多方委托的物流业务,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和消费成本。

  (二)电子商务对货物运输的要求。运输是物流服务的基本服务内容之一。物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满足客户在时间和地点两个条件下对一定货物的要求,时间的变换和地点的转移是实现物流价值的基本因素。运输主要有两大功能:产品转移———通过运输解决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不在同一地点的问题,创造了“空间效应”;产品储存———临时储存是一个不太寻常的运输功能,即将运输车辆临时作为产品储存设施。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主要使用汽车或其它车辆(如人、畜力车)在公路上进行货客运输)、铁路运输(要使用铁路列车运送客货)、水路运输(主要使用使用船舶运送货物和旅客)、航空运输(主要使用使用飞机或其它航空器进行运输)、管道运输(主要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这五种方式。

  (三)电子商务对货物质量的要求。物流生产主要在于转移和保护这些质量,保证最后把商品完好地交给用户。在当代风行的质量保证体系中,对用户的质量保证不可能完全依赖于生产,而且也依赖于流通。然而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影响货物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时间,保质期就是时间的限制。此外就是在流通环节中有震动、挤压、碰撞、污染、水浸等。因此,商品质量必须要有好包装。

  三、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协同发展

  (一)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1、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是电子商务运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鼠标+车轮。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过程,其优势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运作方式的高效率上。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否则就不会真正实现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

  2、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他们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街,一家又一家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只要坐在家里,在Internet上搜索、查看、挑选,就可以完成他们的购物过程。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安全的传统购物方式。现代物流的功能应该是把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品在准确时间内,以最低的费用送到客户手中,它直接影响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在价格、交货期、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竞争力。

  3、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现代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客户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使货物运输环节、方式科学化和最佳化。以快节奏的商流和先进的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能够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作用,被认为是继企业节约原材料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又一经济利润增长点,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

  (二)、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协同发展策略。

  1、改革物流管理体制,建立新型的物流管理体系。我国物流业发展缓慢,体制是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物流主体的物流企业体制僵化,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彻底改变体制,建立新型的物流管理体系。a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支持TPL、城市和区域物流的发展,提高物流的规模化成效。b充分利用全社会物流设施,鼓励兼并、重组、联合,优先进行技术改造,尽量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c充分发挥物流体系的中介环节作用和基础先导作用,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物流公司或集团,发挥规模经营优势。d积极开展与国际物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和竞争,学习到这些企业的先进物流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

  2、大力发展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不仅仅是物流体系重构的起点,也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配送中心的建设应以原物流企业为基础,吸收商业连锁配送企业和电子商务公司参股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业务专业化的配送公司,以满足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需要,而不能由电子商务公司独家经营物流。首先在大中城市建立区域性配送中心,经过经验、渠道和市场运作上的积累后逐步推广到地区性城市。如果大部分区域性配送中心能成功运作,全国性的配送网络就形成了,电子商务和物流体系的重构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区域性配送中心的建设要与电子商务的需求特点结合起来,要与物流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结合起来。

  3、在物流技术上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物流经营和管理的科技含量是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立足之本,这主要体现在物流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上。例如为方便、快捷地满足客户需要,运输技术涉及到条码技术、EDI、RF等,INTERNET网上每天大约有3万多人在发布信息,有多达100万人在此阅读信息,数据流量达数百兆,网络新闻多达2万种分类信息,因此,如何充分利用INTERNET获取物流信息是一个现实问题,也为物流发展提供无限商机。

  4、建立完善的法规及配套政策,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为了使物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应建立相应的法规及配套政策。首先,加强物流业法制建设,尽快制定《物流法》,以便达到物流法制化、规范化。其次,物流必须从宏观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再次,对规模化经营的物流企业,制定车辆通行、土地使用、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个企业采取不鼓励或限制性政策。

  5、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a高校应增设现代物流专业,培养即懂得计算技术,又精通物流工程的专业化物流人才;b对商贸、运输、仓储、配送中心、大型企业的人才需求,可进行短期强化培训;c引进国外高层次的物流专门人才;把国内优秀人才送到国外去培训。

  参考文献:

  [1]李刚.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xx,08

  [2]柴旭萍.浅谈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xx年01期

  [3]王珊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甘肃科技20xx年13期

  [4]白福贤.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xx年20期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11

  摘要:在市场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多数企业尤其是现代化大中企业对物流管理更加重视,同时也认识到了物流专业化、标准化、一体化的重要性。但是企业物流管理在我国还尚在初级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流通,企业物流管理管理出现的问题也逐步凸起。作为一名企业经济管理者,站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角度上,对企业物流管理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引起企业管理者们的重视。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对策

  全球经济一体化,作为第三产业的物流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进而使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在这样的前提下,必须优化物流管理,让物流管理成为企业扩大利润空间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物流管理工作。但是有的企业由于只重视物流成本管理工作,而没有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对物流管理工作加以总结分析,这样让物流管理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因此也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营发展,所以我想有必要分析下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特征,以及当下存在的不足和加以解决的对策,以此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一、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及特点

  (一)企业物流管理是指企业的商品在生产、流通、服务

  过程中所发生的空间与时间上的变化。通过这一变化,改变了产品的空间范围和时间价值,也实现了企业价值,因此也成了企业利润的源泉“基地”。

  (二)现代化企业物流管理与传统物流相比有以下特点

  一是体现了信息化,由于引进了高科技手段以及互联网,所以提高了物流速度以及准确度,使企业货物周转更规范。二是体现了客户价值取向,现代物流是将企业投放在市场之中,根据普遍联系原理与市场营销理念,客户的价值导向以及服务取向成为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体现了企业各个环节的整合,即物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以内部相互合作,减少各个程序的占用时间,外部统一实施SOP管理,以此提高物流的通过管理速度。

  二、目前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物流管理的理念还是缺乏正确认识

  虽说物流管理已经应用到企业,但是在企业管理者们心中,仍然是生产压倒一切,质量至上、客户至上是企业管理者永恒的话题,却忽略了货物的统一采购、配送、调剂,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具体表现在企业内部缺乏部门之间的协作,企业外部缺乏客户之间的沟通,这样就引起了内部作业不畅通,外部价值链不连贯,影响企业的货运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周转能力。

  (二)机制不够健全

  前面我们说对物流管理认识不够健全,所以缺乏对物流管理各个环节的分析工作,导致上述各个环节不协调。另外在制度的执行上,绩效的考核上,激励机制的健全上还有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是物流在财务管理中不是单一科目,物流的成本费用很难技术精确到位,进而也影响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情绪与质量。

  (三)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提高

  人力资本是构成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物流管理需要部门之间发挥协同效应,所以人员的组成也就需要有专业的团队队伍,需要懂得经营与管理的专业人才。西方企业对物流管理相对重视,他们认为物流管理需要综合性人才,而我国物流管理人才欠缺,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缺乏综合理论知识,有理论知识的又缺乏工作经验,这对物流工作的开展、风险意识的管控都非常不利。

  (四)技术管理以及信息平台不够现代化

  物流管理不仅需要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要有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及科学的技术做支撑。但是许多企业在设备及技术上,更新比较落后,在信息平台的建设上也比较迟缓。具体表现在物流的日常管理上,没有完善的内控加以管理与跟踪,在数据化系统上,没有与会计电算化相连接,这给物流软件的开发与扩展带来了阻力。

  三、加强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物流管理意识

  对企业物流管理,不能简单地理解概念,要真正地上升到新的层次上,要将物流管理提升到战略层次上来,要作为企业的核心问题来抓。其次对企业物流管理要分清主业与副业,并且可以将不擅长的业务进行外包,但是一定要做好与供应商、客户等的沟通与协调工作,以强化企业价值链间的协调,让企业内外价值最大化。

  (二)优化物流管理程序

  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好货物的`存储、配送、运输上的时间与空间安排。即要考虑物流成本的安排,又要考虑客户与供应商的感受,要做到程序规范,利益均衡。

  (三)强化相关人员的培养

  曾经有人说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确人力资本越来越被企业管理者们所重视,致使企业竞争成为人才的竞争,因此物流管理首先需要的是对综合化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一是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强化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与挖掘工作,企业要按时进行相关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同时更要鼓励与支持员工进行进修、学习、交流工作,企业通过优胜劣汰公平竞争活动让人员有紧迫感与危机感,更让人员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快乐感。二是物流人员的确应该明白自身岗位的价值,配合企业做好岗位技能与业务的培训工作,同时也要将自身置于社会的浪潮中来,并能通过各种手段强化自我,提升自我。

  (四)强化物流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要将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水平有机整合。即将制造商、供应商、客户有机连接起来,以此实现网络畅通、信息共享,同时还会提升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物流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手段,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但是让企业物流管理水平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确还要有个过程,在这发展过程阶段,哪个企业对物流管理领悟深并能运用到最佳,那么这个企业就能率先在物流领域中占据市场,并能迅速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姚久扬.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J].中国市场,20xx,24

  [2]程红兰.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xx,08

  [3]陈继荣.浅析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xx,22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12

  摘要:随着市场因素和交通因素影响的不断加深,并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之下,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企业流程式工作,即为物流管理。在企业的运营中物流管理对众多管理性质的难题进行了解决,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并且逐渐的成为企业管理整体水平高低评价标准之一。因此,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对物流管理工作投入一定程度的关注。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瓶颈;策略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如果其物流管理质量得到相应提升,将为企业发展中的后顾之忧进行解决,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及自身综合实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企业运作中物流管理相关工作地位的提升,相应的物流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物流发展面临的瓶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企业物流管理工作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

  一、企业物流管理理论相关阐述

  企业物流由多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所组成,例如,供应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以及回收阶段和废弃阶段,而这些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即为供应和生产。以生产的角度进行分析,企业物流的各个阶段是不能获得直接效益的,但是这些物流环节对其企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相应的物流管理,企业可以实现对物资的统一采购和科学的配送,实现物资的统一调剂和调配,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而实现企业运营中最优资源配置,从根本上实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企业物流管理相关工作是对不同企业之间进行联系的无形纽带,是重要的供应链管理大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企业对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效益进行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对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是十分必要的。

  二、企业物流管理面临的发展瓶颈分析

  1、管理理念较为陈旧,管理方法和模式落后。第一,由于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一直受到传统物流相关管理理念的约束,因此目前企业物流具体范围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这也导致运行所需的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物流配送的安全性和速度难以得到根本的提高,这也使得企业的物流管理方面在市场中没有足够的竞争能力。第二,在针对企业物流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模式较为落后,未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相应的.调查发展,虽然物流管理已经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众多的企业对其管理手段及模式的运用还不成熟,整体的管理水平仍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提高。

  2、制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众多的企业,尤其是针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其物流管理相关工作的制度是极为不健全的。目前企业物流工作中针对与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相关联的物流绩效相关的考核制度缺乏,而且物流从业人员准入和使用制度同样欠缺,与之相关的企业物流制度及法律法规与国际物流所规定的标准之间也具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在针对物流管理和企业第三方物流以及供应商之间工作时同样缺乏一定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约束,这些问题在物流管理中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现代企业的相关物流管理工作效率进行了降低。

  3、人才短缺且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管理的发展起步较晚,对于高素质、经验丰富的物流管理人才仍较为短缺。而且,目前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仍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物流管理占据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地位,其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物流经营的核心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而且需要对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效率难以大幅度提升的原因与物流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为了对此问题进行解决,对物流管理人员素质进行提升至关重要。

  三、企业物流管理瓶颈应对之策

  1、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和改进管理的方式及技术。对于管理理念的更新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思想进行解放,对于企业的物流管理来说,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新时期需要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重视的同时,对管理的理念进行更新。需要意识到现代物流管理不再仅仅是指物品在空间上的位置移动,而是需要将其作为新时期为客户进行服务的新型业务拓展活动。另外,为了达到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体系,在对零售商、分销商和供应商以及顾客等多个利益体的利益分配进行保证的情况下,对现代化的企业物流管理体系进行建立,以此实现产品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之间的快速转移,以满足消费市场的实际需求。而除了对管理的理念进行更新外,仍需要对管理的方式和相关的管理技术进行提升,走出传统形式的物流管理限制,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技术信息化和网络化,以此促进物流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而具体的做法,首先是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加大物流信息化建设;其次是对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化和数字化进行实现;最后是对企业物流的整体网络化信息系统建设力度进行加强,以此实现物流管理的高效和高质量。

  2、对企业物流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随着交通发展及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单单局限在国内,国际之间的竞争趋势也变得愈发激烈。因此,企业需要以国家化的标准来对物流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对其自身的物流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约束,对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情况和需求进行明确的基础上,从产品的包装环节、运输环节和装卸环节入手,进行国际标准的制定及实施,以此实现与国际物流标准之间的衔接。做到以上几点,将会对企业物流发展过程中由于制度规范不健全不完善等引发的发展阻碍问题进行解决,从其根本上对企业物流工作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行提升,以此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有效的助力。

  3、加大对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市场竞争的自由化和物贸发展的开放化,实现了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电子技术和贸易经济以及运输配送各类元素之前的紧密联系,这样的发展形势之下,对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对新时期企业物流管理的整体效率进行提升,加大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物流技术和物流培训极为重要。首先,需要对企业物流管理层的物流技能知识进行提高,实现对企业物流各个环节、阶段的明确认识;其次,需要为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人员提供更多进修和学习及培训的机会;最后,为了使企业物流管理人才形成一定的梯度,需对人才的培训及开发力度进行加大,例如进行校企合作,或者企业内部的选拔培养等等,以此做好对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及技能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物流管理相关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促进下形成了其自身的运行方式,而其自身所具有的价值使企业对其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对综合竞争力进行加强,需要对市场发展的实际形式进行掌握,更新物流管理的相关工序,对物流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进行提升,以此实现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志佳。企业物流管理面临的瓶颈及解决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xx(14):23-24.

  [2]谢月梅,卢忠青。浅谈用物流管理提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J]。科技资讯,20xx(34):133-134.

  [3]张丽。浅析企业物流管理[J]。商场现代化,20xx(32):143-143.

  [4]吴垠锋。探析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策略[J]。现代商业,20xx(17):21-21.

  [5]洪亮。提高现代企业物流管理质量的措施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xx(7):35-36.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13

  摘要:

  我国加入了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本文对照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和中国企业物流的现状,提出了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战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中国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1、1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

  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直到20xx年4月,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发布。

  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1、2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1、3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

  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1、4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2、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2.1加强物流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xx年物流本科教育方面,我国以专业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出现的大学至少有40所;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电子商务专业等与物流相关的专业。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物流人才紧缺的现状并开始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物流教育经验,物流研究机构也相应出现,这一切已经成为物流专业人才和学科体系的支撑,但进一步加强物流学科建设,解决理论和实际结合问题,加快人才培养,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物流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2.2加快物流标准的制定

  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物流标准化问题进行统一协调、规划、管理。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物流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2.3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国企业要按市场规律构筑适合自己的一体化物流战略,离不开完善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国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要为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在跨地区经营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扶持、引导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进而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要积极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大型货运企业或储运企业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向物流服务企业的转变,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要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2.4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综合物流中心的建设,是提高物流综合效益的核心。大型综合物流中心,是指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极具重要作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资金的筹集,企业除调集自有资金外,重点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多种方法吸纳资金。

  2.5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应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引进国外物流管理技术,有助于我们破除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方面落后的观念,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业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2.6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营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物流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建立一套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在抓好内部机制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物流企业要特别注意树立经营信誉,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

  2.7企业要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

  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别的企业结成供应链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的统一管理,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实现不了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

  但是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只有那些物流活动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有必要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但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就应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将物流给第三方经营。而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制造企业来说,要拿出几个亿来自己做物流,依据国际的经验,仍值得认真思考。所以在不需多大投资的情况下,整合内部物流,把外部物流交由第三方去做,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2.8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2.9开拓全球性物流,寻求全球性市场空间

  中国的企业要增强竞争忧患意识,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要放眼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成品分销,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映、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总成本或供应链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在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14

  订单履行在数十年前是制造商的活动领域,提前期一般以周或月为单位,而不是如今的天数或小时,同时也是一个优质分销商向客户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数十年来,订单的平均规模在不断下降——从托盘变为箱,再由箱变为单品。客户订购频率越来越高、订购批量不断减少,从而明显的将库存重新推回到供应链上游,并将库存持有以及小批量、快速化订单履行的重担转移到了分销商身上。客户提出这些需求的同时并不希望看到价格的大幅上涨。没有一套便捷高效、成本低廉的订单履行流程的分销商必将感受到顾客信心的明显减弱。可以肯定地说,在当前环境中,对于大多数分销商而言,订单履行流程越慢、成本越高,客户转而寻求其他货源的速度就越快。

  单件商品订单分拣的劳动量平均占配送中心全部作业量的60%。分拣作业是订单履行流程中成本最高的部分,超出接收货物、储存和非专业化包装三者的成本总和。鉴于订单履行中心(fulfillment center)对分拣作业所投入的大量人力、经费和时间,优化这一作业领域的生产率和吞吐能力将可能使所投入资本和精力取得最大回报。然而,考虑到顾客对订单履行率较为敏感,以及其除价格因素之外提出的快速响应要求,履行中心如何才能在不对其现有能力和绩效造成巨大冲击的前提下,对订单履行流程中的这一关键步骤的变化进行评价呢?首先,应从操作和设备角度出发,了解订单履行流程有哪些可用的分拣方式。

  最简单最直接的订单分拣方法是“摘果式”(discrete order picking)。利用该方法履行订单时,作业人员需行走至分拣区,在订单上各商品的储位停留,并拣取对应商品的正确数量,然后将完成后的订单放置在包装或发货区。虽然“摘果式”分拣法简单可靠,但它也是速度最慢、作业效率最低的拣货方式之一,因为作业人员在拣取每份订单时必须穿行大部分甚至整个分拣区。分销商库存货品种类越多,作业人员的行走路径就越长,订单履行的作业效率和响应速度就越低。

  根据单种商品的周转速度对分拣区进行区域划分,是改进分拣流程的一个可行步骤。如果按照每日平均订单需求频率对分拣区内的所有商品进行排列,就可以把周转快的商品(就订单品项而言)集中在一起,并尽可能使其靠近发货暂存区。周转较慢的商品被另外排放在一起,并依次远离发货区。这样做能够缩短拣货路径(即使是采用“摘果式”),因为拣选员只需走到快速流转产品的拣选面就可完成大多数订单。周转率极高的商品可能根本无需进入分拣区,就地分拣能是这类商品最好的处理方式,即把装满货品的托盘运送至一个区域,然后将商品放入客户订单盒或纸箱。这一流程对于单项商品订单所要求的快速流转商品而言特别富有成效。然而,如果采用的是“摘果式”分拣方法,在对分拣区进行周转速度分区时要特别注意。在某一作业场地的订单参数中,如果每份订单均含有多种商品,那么该订单上很可能至少有一种慢速流转商品。这种情况降低了按周转速度分区的效率,为了拣取某一订单(可能含几十种商品)上的一两种慢速流转商品,拣选员仍必须行走很长的距离。

  另一种能够大大提高订单履行生产率的分拣策略是“播种式”(batch picking)。进行“播种式”分拣时,多个订单被有逻辑地汇集在一起,这样一次性“通过”分拣区就能完成拣选过程。这一过程非常简单,举例来说:在一辆拣货台车上装配六个纸箱,然后走过拣货区,并将行走路径上遇到的每个订单上的商品拣选出来。应用“播种式”拣选法时,最好制定一份拣货清单,按顺序排好批量订单上的所有商品品项,以便于拣选员操作。无线射频扫描仪手持终端的也能够自动按照合理的顺序为拣选员提供指示。使用无线射频扫描仪时,该设备的显示屏上会向拣选员指示出下一个拣选储位,并在拣选员到达该拣选面时为其显示出各订单的需求数量。此外,电子标签辅助分拣系统(pick to lightsystem)也能够有序地指引拣选员到达正确的拣选面。在该系统下,当一个储位的货品需要拣选时,该拣选面的.显示屏就会亮起,并指示出每个订单所需的拣货数量。分拣员按照指示数量拣取货品,并按下电子标签界面的按钮确认完成拣货,然后行走到另一个亮灯的拣选面。

  如果能在订单分批过程加入一些逻辑 “播种式”分拣便取得更多生产率增益。加入特定逻辑后,可以把某一批次上的同种商品集中在一起,以使上述例子中的六个订单具有相似的货品需求,从而进一步减少分拣员全部完成六个订单所需的行走路径。与“摘果式”相比,即使不额外添加逻辑,这种多订单批次拣选方法也能够节省83%的行走路径。以此节省出的时间和人力与周转速度分区的经济效益加在一起,可累计节约大量成本。

  对单个分拣任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批处理和周转速度分区能够大大提高生产率,但若不从整体审视每日的全部订单需求,这种方法对分拣作业的影响可能会适得其反。举例来说,虽然周转速度分区法把许多分拣货品集中在一个小区域内,但假如满足每日平均订单需求需用30名分拣员,其中80%的分拣活动均集中在某一条或两条分拣通道内,由于一个狭窄的区域内的分拣人员过多,形成相互阻碍,因此分拣员之间的线路争夺就可能导致生产率增益下降。然而,这种情形是可以改善的。

  对分拣区进行区域划分可以减少或者杜绝分拣员之问的线路争夺。在传统的分拣分区策略中,一名分拣员负责一个连续相邻分区内的一定数量的拣选面。在一个拥有1000个拣选面的建筑内,十名分拣员不用全部负责拣选工作,每名分拣员可以单独负责100个拣选面。每名分拣员负责拣取储存在自己分区内的订单品项,然后将订单传递给下一个分区。下一个分区的分拣员再拣取储存在自己分区内的订单品项,以此类推,直至订单完成。采用这种分区方法时,需要均衡不同分区的工作量,以避免有的分拣员超负荷工作,而有的却无所事事的情况发生,尽管如此,仍可将其用于“摘果式”或“播种式”分拣策略。周转速度分区也可应用于分区分拣,但前提要确保不同分拣员的工作量保持平衡。快速流转区的分拣员可以只负责极少量的拣选面,而慢速流转区的分拣员则负责较高数量的拣选面。每次拣货完成后,可按照上述方法将订单传递给下一名分拣员,或者也可将分拣完成后的订单从各分区送到中央拼装区,由中央拼装区对完成后的订单进行装配。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分拣员在各分区间或到中央拼装区的行走成本,可使用传送设备,让分拣人员把大部分劳动投入到分拣过程中,而非消耗在走动过程中。

  以上是提升订单分拣生产率最常见的一些操作方法,此外还有很多设备也可用于提高分拣流程的生产率,包括上文已经提及的无线射频和电子标签辅助分拣系统。虽然许多设备都能够为订单履行作业带来存储密度效益,但本文重点讨论如何通过物料搬运设备的合理设计应用来提高生产率和吞吐量。

  利用物料搬运设备优化分拣流程最简单的方式是合理设计拣选面的尺寸。一个每周仅传动1/10立方英尺体积的品项最好采用静态货架。一个每月移动60平方英尺产品的品项可能适用于整托盘储位或者托盘流动储位。虽然理想的货格尺寸应考虑到产品的周转速度、作业场地期望达到的补货频率、库存量大小以及所分拣的独立单元的具体尺寸,但还应注意,一种尺寸一般不可能适用于所有货品。无论采用哪种作业方式进行订单分拣,正确地设计快速或慢速流转商品拣选面的尺寸,都能够减少大量的行走路径。

  除拣选面尺寸设计外,还有几类物料搬运设备可以完全省去分拣流程中的行走过程。分拣员不用走向货物,货物可被移动到分拣员面前。此类设备有多种类型,但主要分为两大类:循环货架和自动存储取货系统(AS/RS)。

  循环货架实质上是多个设置在椭圆形轨道上的移动料箱,轨道通过水平旋转,将选出的拣选面移动至分拣员面前。循环货架系统是由多个料架构成的一个环路,它按照分拣员或自动化系统界面发出的指令将料架旋转至分拣员面前。如果每名分拣员只使用一台循环货架,那么分拣员在等待货架向订单要求的下一个位置旋转时就会受到时间延误。为了消除这种延误,通常将多个循环货架系统地连接在一起(这种机制被称作POD)为多订单批次提供货品。这样就可以保证分拣员从一个循环货架中拣货时,第二或第三个循环货架同时传送订单批次需要的下一个拣选面。这三个循环货架的特殊物理布局,可保证分拣员在最低限度的行走距离内接触到三个拣选位置。虽然最常见的循环货架类型是以上描述的水平循环货架,但也有垂直旋转的货架类型,常用于存放小零件或贵重零件(因为垂直循环货架容易进行全封闭)。

  自动存取系统(如miniload)可将物流箱(tote)或通常所说的“货盘” (pan)运送到分拣员面前,以使其从中拣货。货盘的平均长宽尺寸为2英寸×4英尺,高度不定,通常可容纳一件以上货品。AS/RS高架吊车在货架通道内进行作业,货盘存放在吊车两侧的货架上。高架吊车从储位上取出货盘,然后将其运送至作业通道的输出端,再由输出端的环形传送带运送到分拣员面前。如果在计划订单批次时设定从一个货盘拣取多件商品,那么自动存取系统的生产率就可实现最大化,从而提高吊车的吞吐量。分拣员拣取完货物后,吊车操作员放开托盘,吊车返回到指定的作业通道。无论是循环货架还是自动存取系统,都只有在机械化能力最佳的订单批次环境中才能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因此,在对两者进行大胆的资本密集型投资前,必须详细了解作业场地的订单参数。

  无论采用哪种作业方式来提升订单分拣能力,详细了解作业场地的订单参数都是十分关键的。如果大部分订单为单品项订单(每个订单只含一种商品),那么采用“播种式”分拣可能会产生极为可观的效益。如果一个作业场地中的快速流转商品的周转速度很快,需要很多拣选面,这时采用就地分拣流程可能要比采用传统的分拣流程更好。如果在对mini-load吊车系统进行布局时,没有把货量均衡地分布在多个吊车通道中,某一台吊车就会超负载运行,日吞吐量要求就无法得到满足——这种情况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总之,无论从操作上还是从技术上提升订单分拣流程,所采用的方案都必须满足作业场地的特定需求。并不是每种方案都适用于所有作业,但经过合理分析、计划和执行后采取恰当的分拣方式,可以缩短分销商的订单周期,降低订单履行成本,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与满意度。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15

  一、准确的定位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到20xx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超过15%。根据国际比较通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临界指标(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也就是说,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正是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同时,物流的概念很宽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经济活动领域,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因此物流管理并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所属于某一单一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管理与工程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其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这就对物流管理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根据物流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将物流人才分为两大类:理论研究型与管理型。理论研究型人才在理论功底、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主要从事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就目前我国物流管理本科教育的情况来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还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而在管理型人才中又根据个人的能力及实践经验、阅历等不同分为: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中级管理人才、物流管理操作人才。

  根据美国供应链管理研究小组20xx年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一般来说,在物流领域有13年、21年和20年从业经验的人才可能升迁至物流经理、物流总监和物流副总。可以看出,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也就是说刚刚踏出学校大门的大学生们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才有可能升迁至高级管理人员。因此,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及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在专业理论、能力培养等方面与研究生、高职高专等层次有所不同,应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还应注意与其他办学层次进行较好的衔接,即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应要求学生一般性地掌握物流业务中的基本操作技能,以便熟悉和了解初级物流管理岗位的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新知识获得等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以便未来通过自身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进入更高级的管理岗位。

  因此,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要从过去的培养物流管理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进行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物流管理专业市场生命力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各类企业培养物流管理中级管理人才。这类人才需要熟悉物流企业或企业的'物流部门的运作流程,能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协调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战略决策能力。并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为未来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兼顾初级物流管理人才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二、科学的构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根据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相关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课程体系设置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专业的教学思想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

  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其发展与整个时代的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著名的学者Lancionietal.(20xx)认为,大多数物流课程未准确地反映国际背景和供应链管理的多学科性质;VanHoek(20xx)指出,实践的快速变化和物流研究的深入发展,要求教育者进一步更新其课程。

  世界最负盛名的物流专家之一马丁·克里斯托弗(20xx)则更深刻地指出:物流教育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建立一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具有“T"型技能结构的物流管理人才。所谓的“T”型人才是指既有宽广知识面(用“一”表示),又有精深专业知识(用“1”表示)的人才。

  目前国外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一般都是基于物流核心要素展开的,典型课程包括物流战略、配送系统、供应链管理、运输与仓储规划和操作系统设计等,尤其注重现代信息技术、规划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由于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设置时间较晚,相对于其他的一些成熟的专业而言,其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重复性高、理论课程偏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针对性较差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根据市场和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并要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做动态的调整。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岗位要求相吻合,既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又要得到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认可,毕业生能够找到相应的专业岗位,并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基于此,本文提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完善课程体系时,适当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设置采购、运输、仓储、配送、货代、行业物流等更具专业性的模块化课程,并让企业参与到具体的课程设置过程中,这样既可增强教学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能很好的为学生提供就业的平台。

  为了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使课程的设置具有系统性,同时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可以归纳为“二四四三”,即:2种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4个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分企业物流与物流企业两个方向)、专业拓展模块、实训模块),4条知识链(管理科学知识链、经济学知识链、技术科学知识链、管理工程知识链),3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协调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研究型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

  三、全面的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直接影响着专业建设,特别是对设置的时间较短、学科交叉性强的物流管理专业来说,目前还存在着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为此,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建设师资队伍,使之成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练、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师资队伍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

  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综观目前各高校从事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其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高校毕业的应届研究生。这类教师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完全能够胜任基础学科的本科教学,但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物流管理专业而言,这样的师资结构却略显不足。这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来源于学校来源于书本,并没有在企业中真正从事过企业的管理与运作,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还存在着众多不足。其结果是,学生对物流的认识只是处于理论的基础层面上,对具体的物流活动缺乏感性的认识,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二是从其他一些相关专业转行过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必须要改善教师的师资结构,扩大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即:要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但由于社会上物流师资缺乏,引进成熟的物流教师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还是要立足于学校现有的资源以内涵发展为主,适当的扩展外延。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第一,利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培训教师。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在培养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实践性欠缺的这一状况,各高校可以挑选一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通过以老带新、新老教师之间互相切磋共同提高等方式,开展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训,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第二,利用企业培训教师。学校可与企业合作,有计划的定期将专业教师选送到相关企业,深入生产一线锻炼,让专业教师熟悉和掌握企业生产流程、生产技术、技能操作及经营管理。由于这些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知识体系,将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聘请兼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专业实训课程可以请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来兼课。同时适当引进兄弟院校的专业教师作为兼职教师,也能起到拾遗补缺的用。在提升他们知名度的同时,也解决了高校缺乏专业实践教师的难题。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06-09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推荐)06-23

【荐】物流管理毕业论文06-21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集合】06-10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通用10篇)07-24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精品15篇06-12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15篇(优选)06-22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08-07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15篇(精华)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