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论文>信息管理论文>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时间:2024-07-15 10:39:35 信息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共15篇

  现如今,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管理系统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共15篇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

  1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

  1.1基础硬件平台

  基础硬件平台包括计算机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以及基于电力通信专网的传输网络、信息网络、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等。硬件设施是构建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物质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这些早已不成为问题,但是计算机硬件设施更新换代很快,需要定期更新才能满足系统功能需要,而硬件设施的更新往往投资较高。随着云计算的广泛使用,采用云计算也有成为基础软件平台的可能,可以降低基础硬件设施的费用。

  1.2基础软件平台

  基础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接口系统等。操作系统常采用UNIX、Linux、Windows7和Windows8等。数据库系统常采用Oracle、MySQL、Access、VisualFoxPro、PowerBuilder等软件系统。接口系统可采用基于WEB服务、XML数据交换、专门接口程序等。

  1.3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要涵盖供电企业全部业务范围,例如财务管理系统、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等。每一个专业系统还可再细分,例如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分为客户服务管理系统、营销业务管理系统、营销质量管理系统、营销决策系统等;再如生产管理系统可分为生产计划管理、输电线路管理、变电设备管理、配电设备管理、设备检修管理、设备试验管理和安全监察管理等。各供电企业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管理模块。

  1.4保障支撑

  电力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规程等是供电企业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保障支撑。

  2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

  通过前面的介绍可见,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范围是比较广的,下面就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为例进行探讨。

  2.1现状与需求分析

  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必须顺应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要考虑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系统建设的可行性以及功能需求。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包括员工构成情况,如学历、职称、年龄等。系统建设的可行性主要是分析技术支持的程度(如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和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等。功能需求就是考虑所需要设置的管理模块,如按照人力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分成人力资源规划与定员管理模块、组织结构管理模块、人事管理模块、人力成本规划及管控模块、绩效薪酬管理模块、培训管理模块、资质管理模块、招聘管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等;从提高工作效率出发,可将系统设置为用户管理及权限控制模块、部门信息管理模块、员工信息管理模块、考核及薪资管理模块、统计分析管理模块、其他功能模块等。

  2.2建设目标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要体现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覆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范围,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各业务环节的平台需求,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全员参与管理的目标,因而系统总体要统一,但又要有局部的灵活性。

  2.3总体架构酝酿

  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有多种方法和途径,例如从开发过程出发可以考虑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从开发立足点出发可利用面向功能法、面向数据法和面向对象法等;还可以采用模型驱动架构。以模型驱动方法为例,基于人力资源业务特点,参考相关模型规范建立信息模型、工作流程模型和安全模型等,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扩充性。根据软件的功能需求,可设立数据脚本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界面规则层和界面展示层5个层次。系统底层架构可考虑采用比较成熟的J2EE架构,能保证稳定性和后期维护性。对于中小型供电企业,用户端采用B/S模式,服务器端采用C/S结构更便于管理。

  2.4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库设计的流程分为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前面已经介绍了用户需求设计,下面讨论一下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进入数据库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因而要在数据库中创建登录表,并且为了防止登录用户任意修改数据库信息,还需要创建用户权限表,用于记录用户对数据库不同窗体的操作权限。用户登录表和用户权限表都需要用户编号,用户权限表还要有权限编号。员工基本信息表、家庭关系表、奖惩表、部门类别表依据同样的方法进行概念设计。对于每一个表都绘制出实体E-R图,这样每张表的概念结构就一目了然了。逻辑结构设计就是将实体E-R图转换成数据库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例如用户登录表的结构分为列名、数据类型、允许Null值三列,列名下有ID、Name、Pass三行;数据类型分别为varctar(5)、varctar(20)和varctar(20);允许Null值下为单选框。其他数据表类似。

  2.5安全保障

  随着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安全问题涉及面很广,既有系统本身的维护、使用问题,也有信息管理系统物理设备的质量问题,应对此种种问题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其中业务安全性、通信安全性、系统平台安全性需要重点考虑。业务安全性可从加强身份认证、细化权限管理和业务范围细分等几方面去实现。通信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信息泄漏和信息劫持两方面,为此可采取适当的通信协议防止网络监听以及服务器身份验证防止身份诈骗。系统管理安全性可通过切分访问过程并进行过滤、严格限定权限来实现,同时对系统操作痕迹(业务访问痕迹和数据访问痕迹)进行记录。

  3结语

  信息管理系统是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与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信息科学结合起来的新兴技术,在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亦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复杂、对安全稳定性要求高,只有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才能驶入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2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技术在教学、经济、市场监控等领域都得到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也逐渐增多,社会生产和经济不断遭到病毒的侵害。对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来说,加强病毒的防范和管理非常重要。所以,笔者将针对医院信息系统遇到的主要病毒进行分析,探讨预防病毒的方法。

  关键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病毒;病毒预防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大的传染性,在计算机系统中只要出现病毒,就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这对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学习的人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预防病毒对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破坏,这里将会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解决对策。

  1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遭受的主要病毒危害

  1.1计算机病毒分类和概念

  计算机的病毒出现多是由于下载错误造成的,还有就是一些hacker的植入,所以,提升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非常重要,其中对于计算机常遇到的几种病毒介绍如下。1.1.1木马和hacker病毒这两种病毒是计算机使用中比较常见的病毒,其中木马的前缀一般是Trojan,hacker的前缀一般是Hack。木马入侵计算机一般都是通过漏洞,之后在系统内部潜伏,随着系统的运行进行传播,它与人体病毒一样,能够隐藏在计算机中,随时都可能爆发,而hacker一般都是通过电脑操作破坏系统,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1.1.2蠕虫病毒蠕虫病毒的前缀多是Worm,它能够通过各种系统漏洞进行传播,从而感染其他系统,比如,小邮差病毒,一旦有人打开电脑该病毒就会四处散播。1.1.3系统病毒系统病毒的前缀一般是PE、Win32、W95等,它一般会通过系统中后缀是.dll或Exe后缀的文件进行传播,是系统中比较常见的CIH病毒。1.1.4脚本病毒脚本病毒的前缀一般是VBS、Script、JS等,比如,VBS.Happytinme、Script.Redof、JS.Fortnight.c.s等,它属于语言编写的病毒。在脚本病毒中比较特殊的是宏病毒,该病毒的前缀为Word、Macro或Excel,如macro.Word,这些病毒多会在办公软件上进行传播[1-3]。

  1.2病毒对信息系统数据造成的破坏

  计算机病毒都是在启动某些程序后,开始侵入计算机系统,然后入侵一些重要信息数据,一般破坏手段是文件改写分配表、格式化磁盘、删除重要文件、改写目录区、使用“垃圾”数据改写文件、设置破坏CMO5等。1.2.1抢占系统资源影响计算机运行有些计算机病毒可以长期隐藏在内存中,从而占据计算机系统一部分资源。病毒占用的系统内存一般与自身长度一样,如果是病毒占用了内存,不仅会减少系统内存,同时,也会影响系统软件的运行。一旦病毒进入内存,会对其系统运行造成干扰,同时,影响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病毒传播需要一定的激发条件,所以它会时刻监视着计算机运动的状态,这对计算机来说存在很大的隐患。还有一些病毒存在自我保护意识,它会对静态磁盘病毒进行加密,同时,也会在加密动态状态下进驻内存,比如,CPU如果携带病毒,如果它想要更好运行,就需要对病毒进行解密,之后才能执行CPU指令,而病毒在运行结束后,会对自身再次进行重新加密。如果CPU运行了数千条指令,那么病毒会在不断传染中添加非法操作,这样不仅会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同时,也会干扰软盘读写顺序,造成其发出刺耳的噪声。1.2.2占用和破坏磁盘空间有些病毒会寄存在磁盘中,其中包括文件型病毒、引导型病毒。引导型病毒如果抢占了磁盘空间,会导致很多数据彻底丢失,无法恢复正常。文件型病毒在磁盘传染中不会破坏原来数据,但是会占用大量磁盘空间。一些病毒文件型传染速度比较快,会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各种文件中,从而增加每个文件长度,这样会严重浪费磁盘的空间。

  2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病毒的防范对策

  2.1利用计算机软件加强病毒预防

  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加强对病毒的预防,在病毒没有出现前,可以利用计算机杀毒软件,对系统中存在异常的程序或是漏洞进行查杀。比如,在计算机内存中经常会遇到驻留型抗病毒程序,在启动计算机时该程序就会被打开,它会对计算机后台程序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病毒或是程序异常,它就会发出提醒。一般简单的MicrosoftAnti-Virus抗病毒程序或是系统抗病毒程序操作都可以进行病毒监控,达到预防病毒的效果。80%的病毒会通过系统漏洞入侵,实现病毒传播和感染,所以,加强对系统病毒、补丁的修补和检查非常重要,它能够预防震荡波、蠕虫王等病毒,从而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例如,在系统病毒查杀中,可以将系统启动中非法程序在注册表中删除,同时,在注册表中搜索该程度的键值将其删除,在启动系统病毒程序后,其多是隐藏在系统某个文件夹中,需要找到该文件夹将其一并删除。对于一些异常服务,需要立刻禁止自动开启。在电脑重新启动时,可以点击F8进入安全带网络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启动病毒程序,从而修复Windows补丁,使杀毒软件升级。

  2.2使用加密数据技术保证系统数据安全

  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加密。对于一些重要的数据信息可以指定专门的用户或是网络,才能得到数据解码密码,从而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也可以通过加密保护其他数据。加密数据后,在传输过程中就不会遇到被分解或是窃取的情况,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另外,也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建立防火墙,加强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从而加强对本地医院信息系统的保护。防火墙包括软件、硬件、综合模式,它可以有效防止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从而达到预防计算机病毒的目的。

  2.3建立医院信息系统病毒防治制度

  在医院网络病毒防治中,建立有效病毒防治制度可以减少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在医院每个工作站点,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落实病毒防治工作,一般都是加强对网络安全漏洞和病毒的查杀,另外,就是在网络重要部分进行病毒拦截、检测和监控,减少病毒的侵袭,找出病毒入侵系统的原因,从而进行修复达到抵御病毒目的。

  2.4建立计算机病毒管理小组

  医院可以引进一些专门的计算机病毒管理小组,加强专业人员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御。该小组人员需要及时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采取解决办法,找出出现异常的原因、病毒位置、病毒入侵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办法。对医院信息系统经常遇到的故障和解决办法进行记录,从而增加病毒防范的经验,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预防。比如,将来历不明的软件进行查杀和清除,提高HIS系统的密码复杂程度,这样可以避免密码被轻易破解,删除一些不必要的服务,将下载的软件中附带的软件进行病毒查杀,之后将其清除,降低系统被病毒侵害的几率。

  3结语

  随着计算机中出现的网络病毒不断增加,加强病毒的预防变得非常重要。在启动计算机后,要先进行病毒查杀,在检查过计算机系统没有异常的情况后再进行程序操作,定期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清理和病毒监控,落实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兴江,赵晓冬,白洁.网络信息系统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xx(S1):222-223.

  [2]王丽娜,赵利敏,张东军.信息安全管理的建设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3(2):41-43.

  [3]李明杰,张英华,常永亮.医院会诊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实现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xx,13(4):47-50.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3

  0引言

  近年来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目前国家正积极推动市场导向的发展策略,将有助于鼓励数字化经济时代中各项民生环境的发展。因此,目前Internet网络已成为从事交易、销售及广告等商业行为的重要工具及媒介,网络对于全球的消费者、制造者、销售者及企业提供了一个潜力无穷的市场机会。基于以上需要,电子商务相关信息技术成为目前应用性研究发展重点。在Internet网络发展初期,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网络销售的概念,如电子销售、在线销售、在线购物等。网络销售并非推翻传统行销的观念,其最基本之特点则在于销售概念、行为策略的网络化或数字化的思考,是一种与传统销售结合的概念。将销售渠道改为在Internet网络上的商业活动。网络销售是对使用网络及商业在线服务的用户进行产品销售及服务,并配合公司的整体销售计划,吸引顾客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及购买产品。狭义地说,网络销售可以定义为利用Internet网络做为信息提供或传达的媒介,以达到销售、促销或交易行为的过程。Hoffman和Novak(1996)则以多对多的互动销售传播模式来解释网络销售,认为这个新型态的销售模式突破了传统仅局限于公司对消费者的一对多的现状。在网络的环境中,通过网络来进行各种商业交易活动日渐普及。为了能够充分了解以及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构建及导入一套结合电子商务三大类型及顾客关系管理电子化销售管理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1电子化销售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具有电子化销售管理信息系统需求的企业并非仅限于具有规模的大型企业,但由于中小型企业无论是在财力上或是技术支持上,都以去负担系统导入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因此中小型企业在构建这类型电子化销售管理息系统上就显得较为困难。现在已经有很多与电子化销售管理息系统有关的文章出现,像是一些个性化的方法或物流系统等。

  因此,电子化销售管理息系统在技术上并且缺乏相关的解决方案。然而,分析现有电子化销售信息管理系统的反感,由于传统的分析与设计技术,并未针对电子化销售管理息系统提供明确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造成现今大多数的企业网站所提供的相关服务零乱而片断,无法适切符合顾客的需求。其次,因为过去的系统分析与设计都此单一电子商务类型为主,并未将B2C、C2B、C2C等三种电子商务类型结合在一起,造成大多数企业分别开发电子化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导致系统维护上不便且需花费更多的人力与金钱。第三,过去的系统设计并非以顾客服务为导向,所以目前电子化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多数无法让系统在某些特定的执行环境下,对于各项服务作适当的展示与操作来满足顾客的使用需求。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计划采用UML方法为基础的分析与设计方法,针对电子化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与电子商务B2C、C2B和C2C三种类型,进行电子化销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近年来顾客关系管理受到企业高度重视。通过顾客关系管理可以了解与改变顾客行为,达到吸引新顾客、巩固旧顾客,企业不但可以利用旧有顾客来创造利润,同时亦增进顾客利润贡献度,达成企业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可以使用统一模式语言(UML)的方法,在顾客关系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用来开发电子化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个性化的定义最早出现在制造业,目前大量个性化的技术持续的发展,且会成为未来的趋势。Davis认为个性化能够针对个体特有的属性或是行为创造特有的价值与功能。过程中可从分析与设计两个阶段,探讨在现在的电子商务环境与顾客关系管理观念的影响下,开发电子化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应注意的问题。在分析阶段,本研究需要考虑电子商务、网络销售与顾客关系管理有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特性,收集所有的相关资料,以电子商务、网络销售以及顾客服务为导向,规划企业所需要的系统功能。企业可以通过此过程,掌握企业现在资源和技术,了解实际的需求,决定未来系统的构建方式。在设计时,需要考量相关的网际网络技术和实际的应用架构。

  2结语

  随着个性化与电子化销售的兴起与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顾客才能够真正享受到个性化所带来的好处。因此,客户关系管理与电子化销售成为企业的一项新兴活动。也由于网络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网络设备以多样性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未来以顾客为导向的多样化需求,让不同的顾客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之下登入系统,在网络上选择使用适当的功能项目。因此,以面向对象的观点采用UML技术来构建电子化销售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有前途的策略与方法。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4

  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1能够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也是需要其有效支撑。在当前的科学技术当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其之一,这就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以及确保。并且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医疗卫生系统的要求也是更高,因此,医院就需要和时代的发展相符合,尽量最大化的实现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这就需要在实际的信息管理系统当中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从而增强医院的管理服务。

  1.2能够满足医院业务变化的需要

  在当前,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的快,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疗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同时医疗事业当中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在当前的信息化发展中很难有效的满足设备以及相关检测技术的需求。这样就对医疗的信息化系统要求也需要增强。所以,为了能够确保医疗事业的良好发展,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医疗系统构建当中就需要加强重视。

  1.3能够确保医疗信息服务工作开展的安全保障

  由于医疗事业的特殊性,其在信息化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在实际的信息系统建设当中就需要对于所产生的问题进行重视,若是产生问题往往就会对医疗相关的服务工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对患者的生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保证信息化建设在医疗体系中的有效应用,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强化医疗安全保证,强化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应用,这样不但能够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并且还能够对于所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2.1在病案及统计管理方面的运用

  在病案以及统计管理工作当中,实现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实现对于医院诊治人员和住院患者、死亡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因为计算机能够对数据实现自动生成,所以不但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并且也能够将工作量进行减少,以此来提升工作效率。在实施计算机网络信息化之后,也能够实现对于医院的财务数据进行规范化的处理,通过传输将数据信息进行输出到管理层,这就能够为管理者提供良好的决策方案以及可靠的数据依据。除此之外,在医院的实际管理当中,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包括患者所使用的药品信息等情况,所以在门诊和住院部进行实现药品信息的共享,这就能够在对药品的费用核算和发放方面都能够实现便捷性。

  2.2系统对药品采购和人事档案进行管理

  在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当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药品的采购计划能够实现全面监控,并且对于药品的入库以及出具等信息也能够实现监控。另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一些过期药品能够实现监控,并且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能够对人事管理实现规范,这主要是因为网络技术能够对于医院各个部门的.人员信息实现全面记录,这对于查询人员基本信息情况非常的及时和便利,能够对医院人员的职称以及学历和工龄信息等及时获得,这样对强化医院人事管理方面非常的有益。

  2.3计算机网络技術应用于医院财务管理系统

  实现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对于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由于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存储量要足够的大并且精度要求也高,不但需要有强大的核算功能,还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2.4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医疗诊断

  在医疗诊断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产生了远程医疗诊断,对于医疗远程诊断,主要就是采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异地的诊断。采用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实现对患者事件的节约,也能够为后续的医疗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当中,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医疗服务进行有效的融合,采用这种方式来对医疗服务进行信息化处理。同样,医院也能够将信息数据保存在硬件设备当中,或者存储在手机当中,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对音频或者视频信息进行输送。同时,在这当中实现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完善,对于医疗资源短缺问题也能够有效解决,例如,在网络平台当中可以实现患者和专家进行沟通,对于医疗当中的信息资源和经验进行传播分享,能够使得患者能够对于医疗知识得到了解,对于专家的相关信息资源传播途径也能扩大。除此之外,在医院服务中将计算机网络和其进行有效的融合,也能够实现对于对资源医疗资源进行良好的配置。应用远程医疗诊断主要就是能够为患者和医院专家之间搭建良好的医疗桥梁,这样在一定意义上不但能够实现患者和专家之间有针对性的治疗,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3结语

  总之,在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当中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够提升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也能够实现医院在药品以及人员、可用资源和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王俊新.医院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xx.

  [2]范燕凤.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硅谷,20xx,20:89.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5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对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是信息管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Excel服务器的应用,把电子表格软件与大数据处理系统结合起来,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信息管理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信息管理基础。主要对Excel服务器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Excel服务器;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的不断进步,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不断进步,加强信息管理非常关键。而信息系统是否先进、科学、完善,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的高低。Excel服务器的推出与应用,促进了电子表格软件集成化发展,为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结合企业信息管理的实际情况,把实际所需的单据、信息数据模板化,再加入Excel服务器之中,从而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的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1Excel服务器简述

  Excel服务器,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系统设计工具与运行平台,是面向最终用户的,其集成了电子表格软件MSExcel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起一个网络数据业务协同工作环境[1]。在这个平台的运行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发挥Excel的优势和作用,把企业的各种数据信息设计成一定的模板,然后对工作流程进行定义,对表间公式进行定义等,操作上简易直观,有效实现了用户的信息管理目标,而且快速构建了各种类型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这一点来看,Excel服务器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报表工具。一般Excel服务器软件由嵌入Excel的客户端组件、填报网站、管理控制台、数据库、服务器程5个部分组成。运行效率很高,有利于提高信息管理的水平。通过应用Excel服务器平台,即使没有IT专业人员,用户也可以实现自己想要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且能够根据企业经营发展、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信息管理的目标和趋势,对系统的功能进行随时的调整、改变、增加,使得信息系统真正成为企业信息管理、发展进步的有效工具。这也是Excel服务器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2系统特征

  Excel服务区作为工具与平台,可为信息系统提供合理、有效的框架,但并没有对具体的业务模块进行预先设定,还应将自身的实际业务中应用的单据、表格等制成相应的模块加入至框架当中,从而构建出完整的系统。

  2.1操作简单

  Excel服务器的操作界面非常简单、清晰,用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过于专业技术能力,其简单易学,因此,Excel服务器已经在各行各业的信息管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即使企业中没有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普通的员工也可以很轻松地进行Excel服务器的操作,而且毫无障碍。Excel服务器已经成为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有效工作的软件工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培训或者自学,就可以顺利地进行操作,以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

  2.2应用范围广

  Excel服务器软件具有不固定性,应用非常灵活。根据企业信息管理的具体目标,根据业务的不同种类,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可以灵活地构建信息平台,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不管是企业生产管理还是业务管理,或者是全方位管理,都可以按需应用。因此,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2.3安全性高、效率高

  Excel服务器以MS、SQL等作为系统数据库,权限管理上非常丰富,安全设置也比较健全。Excel服务器具有大型数据库的优势。如:安全管理、事务管理、并发控制、高质高效等。此外,Excel服务器上的数据能够存储到数据库中,与其他应用程序共享,同时也能够对其他程序产生的数据进行读取,从而完成Excel服务器的具体报表。

  2.4更新速度快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中[3]。对于Excel服务器来说,其在实际应用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更新,这也是其重要特征。随着企业的不断变化发展,信息数据的不断更新,信息管理的目标也在不断地进行了调整,信息管理系统也随之不断改进并完善。Excel服务器更新速度较快,为了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其操作性越来越灵活,与信息管理系统同步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3Excel服务器下信息管理系统

  3.1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使用者权限进行定义

  对于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来说,其基本信息包括:建立的部门、用户;基础数据信息;业务单据;与统计数据;汇总数据;查询等。根据企业信息管理和业务内容,建立所需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表间公式,完成Excel表格的设计、填写、统一、查询等具体工作[4]。用户通过应用表间公式,能够对企业业务范围内的任何业务数据的使用权限进行有针对性的引用。从而制作成Excel模板,一般来说,模板可以对多个表间公式进行定义。这对提高信息管理效率,提高数据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减少工作量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模板中主要包含表样与填表规定,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会将模板分为3种类型,即基础数据、业务单据、台账与统计报表。在对使用者权限进行定义的'过程中,应以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到系统中,选择菜单栏中的模板-新建模板,将新建模板的窗口调出,还应选取新的表单模板,将其名称定义为客户登记表,之后将初始的填报权限设置为设备组-材料员与各单元-设备员。然后对最终查阅权限进行设置,即为单元长、设备员,只允许其对自己的部门进行查看,其他人可查看全部,还可建立相同的模板。

  3.2信息管理Web化

  用户在使用Excel服务器的过程中,根据业务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对Excel服务器进行模板化设计,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也提高了[5]。而对于远程办公用户和企业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联系等情况来说ESWeb系统的应用非常重要,通过应用此系统,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利用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对各种报表、数据信息,采用Excel服务器表间公式,进行及时修改,实现了公司企业之间、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及时交流和沟通,相关数据、表格资料的准确度提高,时效性增强,也实现了信息管理Web化。

  3.3实现了数据集成化发展

  对于信息管理系统来说,外部信息数据非常重要。这也是提高用户使用效率的关键。通过应用Excel服务器,能够把现存的OA、CRM、等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化发展,Excel服务器与这些信息系统结合起来,从而获得集成数据,有效提高了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应用价值[6]。在对数据进行录入的过程中,主要由设备员、单元长等专业人员将管理员制作的模板作为基础进行填写,其主要是利用Excel表格进行制作,还可在其中自动生成相应的函数功能。在填写基础数据的过程中,主要由设备员、单元长进行,还可利用Excel表格函数中带有的导入功能将已有的数据表进行导入。其中的模板应包含:(1)基础数据类型为客户登记表、材料表、分类表等。(2)业务单据类型为计划表、订单表、入库表等。

  3.4数据项定义

  基于Excel服务器下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一份计划数据来说,单元格内的数据有的只能出现一次,有的可以多次出现。一般的数据就只能出现一次,重复性的数据就可以多次出现,虽然单元格的内容不一样,但还是有一定的共同性。在应用中,具体的实现方式如下:在Excel模板上对需要定义的单一数据项区域进行选定,单机鼠标选出定义单一数据项的内容,以左侧单元格进行命名,然后对必须填写的项目进行选择,根据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创建。对于多项重复的数据项进行定义,也是同样的程序。从而完成数据项的定义。对于一份计划来说,部分单元格内的记录数据仅仅能出现一次。但个别的单元格可以使记录数据多次重复的出现。由于单一的数据项在表单中仅仅可以出现一次,但重复的数据项可在表单中被允许多次进行填写。实现方式:在订单的模板中将单一数据项进行定义并选取相应的区域之后,利用鼠标右键单机定义单一数据项,之后左侧的单元格对其进行命名,选取必须填写的项目,还应将填写的规范作为基础,重新创建即可。对于重复数据项的定义方式来说,两者的方式基本类似。但在对其进行定义的过程中,应选取数据区域可向下拓展选项。主要是因为每一份计划中不一定都会有4条记录项,可能还会有多条的记录项,这便需要将数据的填写区域向下进行拓展。

  3.5数据管理

  根据信息管理的实际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数据,需要建立不同的Excel模板,但是为了达到实际的效果,还需要把各个表格联系起来。这也是Excel服务器的最大优势之一。通过利用表间公式,对相应的数据项进行提取,根据已经定义好的公式,进行相关数据的准确填写,其他数据就会自动填充到表格之中,不同表格之间的数据会进行自动匹配,完成了数据的高效管理,在当各项模板完全建立完成之后,应确保各个表单之间建立起相应的关系,这也是Excel服务器具备最大的特征:表间公式。利用表间公式将对应的数据项进行提取,将相关定义作为基础填写公式,例如填写相应的客户名称,还应与客户名称的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数据项互相对应,之后便会自动填充至表单当中。

  4结语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对于企业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信息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Excel服务器下信息管理系统发展越来越快,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也是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更是企业生产水平得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实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牛余朋,曲从善,关放,元原,高慧,张琳.基于Excel服务器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平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xx,11:63-64.

  [2]季元叶.基于Excel服务器定制开发小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xx,19:59-61.

  [3]孙伟.基于Excel服务器的信息管理系统[J].长沙大学学报,20xx,05:54-57.

  [4]孙尚敏.基于Excel服务器的保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0xx,24:118-119.

  [5]谌桂枝.浅论Excel服务器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xx,07:176-177.

  [6]刘敏华,黄铁记,卢琰.基于Excel服务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电脑与信息技术,20xx,15:156.

  作者:李国才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6

  摘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简述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 信息管理 管理系统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而且可以应用的软件数量和类型都在持续增加,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采用了专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还有一部分已经采用了局域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集团企业和单位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言息共享,使信息服务更加的方便、快捷。另外,计算机工作还可以把业务、检索和服务进行有机的结合,方便各个部门对行业的发展信息的及时掌握,收集有效的资料。不过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陈旧的IT管理系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最初的IT管理系统中,通常都会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一方面是系统运行的速度十分缓漫,例如,当企业在销售商品时,需要开单据,而从开始到完成整个过程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另一方面就是系统数据存在不准确的情况,比如实际库存与电脑库存不统一,从而使单位或公司的数据为统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会导致与财务相关的数据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从而选择人工录入的方式来对其给予填充,不但增加了人力,还加大了财力。

  通过来说,企业、单位在开展公司业务的过程中如果计算机管理系统没有到位,那么会面临很多没必要的影响。比如业务操作相对繁杂、流程细节繁多、还会波及到很多的相关人员和一部分项目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但是没有足够的经费,还会步及到人员因素等一些限制条件,计算机管理系统系统陈旧或系统结构比较混乱造成不容易维护等诸多问题。如果都采用人工进行,那么就会出现不规范、细节不到位等现象,影响业务的开展,而且同时还会使进度减漫,为公司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行性。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体现出了计算机技术为我们带来的便捷。在计算机应用中,信息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较之手工管理存在非常大的优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内部设计赋予了其可以进行快速检索、超强的保密性以及可靠性等特征,同时计算机本身的特征也使其具有大储存空间和信息保存时间长。这些优点都大大的提高了信息管理的使用效率,同时这些优点也能够很大程度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科学化和正规化。

  想要创建一个新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就必须要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行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经济方面、技术方面以及操作方面等。新的系统可以以最小化的开发成本来获得最有效的经济利益,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到所需人员、软件技术以及费用等多项问题。

  (1)经济可行性。

  现代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全部采用网络模式,而网络计算与管理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工作效率与人才的利用率,进而能够为企业、集团创造更有利的价值。计算机信息管理减少了人工管理的用人量,也就相当于降低了人工开支。同时计算机信息管理也提高了人才的利用率,是信息时代非常明显的网络化管理成果。

  (2)技术可行性。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具备自己编辑语言的功能,这样的系统也能够以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来建立数据库。现在数据库大部分都是选择Microsoft Access 20xx数据库,而语言主要是以JAVA语言最为普遍,因为JAVA语言具有与平台不相关的特性,所以能够用任何计算机来运行。

  (3)引操作可行性。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是经过仔细设计、实践测试,操作非常的简单,便捷,同时对于计算机的操作者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可以具备一定的上网经验就可以了,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此外,也方便了集团企业与单位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所需要求,用户学习掌握的时间短,可以提高被接受能力。

  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

  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而且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一开始不能进行很大程度的转换,需要循序渐进的渗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可以分为多个方面进行,例如硬件建设、软件设计、使用维护等。

  (1)硬件建设。

  开发一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为了能够建设一个科学、实用的网络化系统。这个网络化系统包括室内局域网系统,这里面也包括了因特网的接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室内局域网络的基础设施上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通过www服务完成的应用平台可以让用户快速、方便的查询所需资料和信息。

  (2)软件设计。

  参照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开发或者是购买应用软件。首先要制定一个软件系统的需求规划,这项规划必须要得到专业软件技术人员给予支持。想要获得一个详细的软件需求,一方面要符合計算机信息管理的国家标准,另一方面要符合企业信息管理的特殊性。

  (3)使用维护。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开始正常使用之后,就进入了维护阶段。维护阶段需要对计算机的内部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填充,从而使系统能够更有效更好的为企业或集团服务。

  完整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对信息的处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过程即收集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对决策进行咨询和支持。通常情况下,只要企业或集团所选择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适应,那么就会有效的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敖志敏。分析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应用[J]。通讯世界,20xx。

  [2]雷铁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J]。硅谷,20xx。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7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信息数据规模逐渐海量化,全球数据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态势,大数据的特征逐渐显现: Volume( 数据量浩大) 、Variety( 数据类型繁多) 、Velocity( 数据生成速度快) 、Veracity( 真实和准确) 、Value(价值巨大) 意味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时代给数据的分析处理及应用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不仅体现在海量数据的处理要求上,还体现在对处理工具、数据价值的挖掘上的创新要求,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和知识匹配、迎合时代发展的人才。信管专业作为一个横跨多个学科的新兴专业,涉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专业知识领域,恰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人才需求趋势。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的驱动下,哈尔滨理工大学信管专业围绕能力培养,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和自身条件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针对性地迎接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大数据背景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 一) 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在大数据的冲击下,各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主流,国外以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德国主张“企业主导实践、企业实训为主”; 英国则是“工读交替、实践教学”;美国面向社会职业教育指出校政企应共同协作、知识与技能应同时培养; 加拿大认为应该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基础。同时,国内也在进一步改革完善创新型科技应用人才培养。在大数据环境下,武汉科技大学信管专业立足于“信息技术与管理相融合”,侧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形成“以教师横纵向科研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山东理工大学信管专业重新进行了大数据时代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的确定,设计工程实训、软件实习等实践项目以及IM&IS 应用实践环节,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有人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实践讲述理论,引入各种实践式教学方式,加强实习基地和课外实践活动、各类竞赛机制的建设,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有人提出大数据时代信管专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既要高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拓宽实践渠道。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大数据背景下信管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研究内容。

  ( 二) 大数据背景下的人才培养

  大数据时代拓宽了市场需求范围,呼唤具有现代先进信息化技能和管理才能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麦肯锡20 万左右; 需要高达150 万的了解大数据的管理者,人才缺口甚至在20 万以上。然而在中国,现阶段只有百度、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企业和新浪、腾讯等网络媒体大数据公司中有一些大数据方面的人才。据相关部门研究预计,3—5 年内来自政府、媒体、企业等方面的数据人才需求将达100 万。事实却是目前人才培养各方面并不是很合乎新时代要求。

  时代的不同意味着市场需求的不同,市场需求差异决定行业、企业等的职位要求上侧重角度有所差异,不同的职位功能侧重点要求人才具备的能力和知识也有一定的不同点。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更注重人才是否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信管专业人才较之前传统管理人才的创新之处也在于其更具有信息化技能,有较强的技术能力。目前人才的培养主要源于学校,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并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培养,还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主张“知识+ 实践= 能力”的培育理念,培养能够胜任新时代职位的人才,满足人才市场需求,迎合时代发展所需的主流人才发展方向。从人才去向、人才本身、人才来源三方考虑,培养人才的最终方向是满足大数据时代的职业需要,由图1 中可以看出职业要求掌握相关知识和具备相应能力,人才培养主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能力与知识相互转化,实践活动和课程群均为能力的培养服务。因此,大数据时代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应由知识培养转移到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二、构建大数据背景下信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 一) 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依据上述对大数据背景下信管人才培养的分析,建立面向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实验+ 专项实训+ 项目实践+学科竞赛”多维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从“基础、专业、综合”三阶段,分“实验、实训、竞赛”等层次角度,形成满足信管专业的“分层次、分阶段、重整合”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大数据时代需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动手能力的应用创新型多层次高技术复合式人才。在此基础上,哈尔滨理工大学信管专业依据自身特色,遵循“柔性化”的培养原则,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模式和相应信息管理能力为目标,形成了融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知识于一体的课程体系,确定了符合该校特色的立体化能力培养体系。同时在上述能力培养体系的指导下,哈理工信管专业依据专业发展内容创建了A“企业信息化”和B“电子商务管理”2 个专业方向,实现了培养模式多元化; 设计了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理论教师参与指导实验、实验教师及工程师参与指导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多种丰富的教学形式; 采取“课程实验+ 课程设计+ 专项实训+ 项目实践+ 认知实习+ 生产实习+ 技能竞赛”多种实践方式,确定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专业选修课”4 个层次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一、二、三课堂相结合,突出实践技能培养,构建了“信息系统及网站管理平台+ 企业信息化和商务网站模块+ 实习项目实训+ 学科竞赛”四维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 二) 综合实践教学内容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假期社会实践、技能竞赛实践、方案( 项目)实训、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诸多环节,并有相应的实践条件和新式教学方法与之相呼应。实践教学活动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阶段进行合理安排,将信管专业人才创新培养目标具体落实到各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中,达到信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

  1. 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认清培养重点。

  大数据背景下,信管专业的定位是“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系统”,课程体系融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于一体,并配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培养具备各种职业能力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应用创新型信息管理人才。该专业的培养重点是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信息化管理和挖掘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2. 改善实践辅助设施,提供实践平台,提高实践能力。

  改革实验室任课制度,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提供专业教师指导专业性实践活动,参加专业的实践竞赛; 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建立相关实习基地,聘请企业人才为学生讲解,使学生亲身感受实际企业工作情况,了解企业现实需求; 可以实施“导师制”,由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一些专项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实践教学模式多样化:

  课程实验+ 课程设计+ 技能竞赛+ 企业实习。每层次阶段均有一定的实践方式,因学校培养重点不同而不同。实践教学活动要重视专业课程实验,改变传统实践教学方式,改为实践跟随理论式教学,提高课程间的实践教学衔接度; 改变原有实验教学方式,选择多样化实验内容供学生选择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增设相关专业实践竞赛并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相关竞赛,以竞赛带动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使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 学校可以引进实际项目或以往企业经典项目,使学生参与整个项目过程,亲身感受项目流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自主选择实习企业,或实习基地。

  自主选择可签订协议的学生进入其内部实习,学生能够深入实践,提高学生实习的有效性和实习基地利用率。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以类似假期实习招聘或产品推广、参加项目等形式,选取部分学生深入实习,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参与实习,还可以使学生比以往实习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实现校企双方双赢。

  ( 三) 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保障

  任何一个教学体系的实施都离不开一定的保障条件,大数据背景下信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也不例外。保障条件主要包括政策支持保障、研究基础保障、工作条件保障、研究技术保障、实习基地保障、项目实践保障、展示平台保障等,大数据的背景要求要有扎实稳定的研究基础、完善良好的工作条件及一定水平的实习基地,保证实践基础设施的完备; 过硬的研究技术能力、先进的技术水平以及实际项目的支持,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完美的展示平台,使实践活动的价值得以展现,促进实践活动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并促进理论的创新。近几年来,哈尔滨理工大学努力完善了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研究基础、项目实践、工作条件、研究技术平台展示和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几方面,并依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保障体系的扩展延伸,具体保障体系。在研究基础保障方面,专职教师23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 人,硕士生导师8 人,教授7 人,副教授6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68. 4%,为教学质量提供了师资保障; 在工作条件保障方面, 85%以上的课程都能用多媒体教学,建有公共基础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网络与电子商务实验室、综合立体实验室、学科研讨室及在省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多功能教室等,为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在政策支持保障方面,实施校、院两级督导、年级主任、班主任、青年教师助课等制度; 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立体交叉”的教学管理体系。对教学进行全过程控制,形成了水平和垂直的两种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同时,在展示平台保障方面,鼓励学生参与管理类和计算机竞技比赛; 在实习基地保障方面,建设了哈尔滨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电影机械厂、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哈尔滨进出口集团公司、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和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等实习基地,并自20xx 年以来分别与哈尔滨乐辰科技有限公司、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开拓了新的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展示学生能力提供了平台和实习基地保障。

  三、哈尔滨理工大学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效果

  目前哈尔滨理工大学信管专业的新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已经开始施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超过300 人次; 学生参加的各类课题有20 多项,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业务素质及实践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近两年,已完成8 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20 项校级创新性和开放性实验,并且很多参加创新实验的本科学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学术论文,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还有学生获得GMC 国家一、二等奖、全国大学生ERP 软件技术大赛一、二等奖以及个人一等奖等国家级大赛奖项26 项,省级奖项多项,获奖学生将近200 人次。近五年考研率平均20%,就业率98% 以上,具备创新应用能力的信管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就业状况良好,受到了联想集团、华为、SAP、用友、金蝶、天思、东软以及安徽理工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等用人单位的重用和广泛好评。

  四、结束语

  为迎合大数据时代的需求,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亟待培养信管专业人才的应用创新能力。哈尔滨理工大学分别从实践体系结构、实践内容和实践保障三个角度出发,建立了面向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 模块+ 实训+竞赛”四维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有力地证明了大数据背景下信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性,还为其他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提供了借鉴。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8

  面对现今的大环境与信息管理技术日益迅速发展下, 为有效管理及运用企业各项资源,实时掌握有效信息,达到简化作业流程、节省时间及软硬件费用的目的,并提供实时且正确的数据,以提高服务质量与增进行政效率,企业e化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企业e化的建设层面非常广泛,除了需要有完善的网络及信息设备等硬件基础建设外,也需要提供使用者容易使用的软件环境,同时更需要兼顾到信息技术人员素质的提升,惟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才能提高行政支持的效能及效率。另一方面行政规则的多变、应用环境更替、异类数据库整合,更加突显企业对一个整合式信息系统需求殷切与困难。本论文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整合式多媒体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一、引言

  企业e化是政府积极推动e-Taiwan目标之一,各级企业不断努力落实的信息基础建设工作,相对的企业行政信息化将面对异质网络环境而受到极大的冲击而需提供不同的服务,方能符合需求。针对网络环境,高速的因特网以及无线通信环境,尤其是移动式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个人资料助理(PDA)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发展得相当快速,让人与人间的互动日趋频繁,如何通过Web与移动装置,随时随地提取各类信息,提供用户适当与迅速的信息是一大课题。

  企业行政业务是一项过程繁琐数据庞杂而且责任重大的工作。为争取时效、节省人力、加强精确性,利用信息科技是达成目的的最佳工具。其中在企业行政信息系统发展,国内就有不少学者提出不同的研究。有学者指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将组织中的计算机运作、电信网络或是应用程序开发的工作转交给外部的专业服务。一般企业行政系统大部分都由电算中心人员自行或委外开发,时间长久后,形成小系统林立,而系统功能亦可能在行政业务人员要求下,日渐扩增与不断修改。若不建立一套标准的架构,将使得系统维护困难,而蝴蝶效应将会日趋明显。有学者提出利用设计样式及框架的观念,以建置Web 企业行政系统经验为基础,从中解析出抽象类,并定义这些类别之间的互动,加上自定义服务器端控件及公用函式库共同组成了一个支持单一登录的企业行政系统 Web应用程序框架。基于这个框架,开发人员上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发出具有MVC、单一登录、一致外观、有效资源管制及结构化错误处理机制的应用程序,不同程度的开发人员所产出之程序代码也能具有一致风格及质量,并有助于软件稳定性及可维护性的提升。

  二、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近几年来,企业行政信息化不论是采用自行开发抑或委外开发失败的例子时有所闻。从简单的计算机作业到集中式的大型主机,又从大型主机到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e化企业行政信息系统,企业行政单位相关人员不断地在求新求变,以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因此针对未来企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也将会朝向:一是以多媒体与增值应用服务为主,不单纯只提供一般文字性的信息,二是近年来主从式系统蓬勃发展,而主从式系统可有效降低主机的负荷,三是将摆脱以往硬件的限制,通过各种多样化的平台达到实时传递信息的目的,在宽带与移动电话高普及率的整合式环境,在无线移动网络环境下,让使用者可以随心所欲的通过手持装置,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间自由的上网存取数据。即移动计算技术可以提供使用者需要的服务,并支持与多移动使用者的互动。

  在信息技术层面上而言,开发企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有一定方向与作法,但推行过程中会衍生相关问题,包括参与人员的认知态度、人力资源的限制、有限的'开发经费、使用者与技术人员间之沟通方式、开发建构方式及开发技术等,都将是企业行政业务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此规划、推动与建构一个适用及高质量且有效率的企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根据过去的开发经验,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行政系统都具有以下问题及需求:一是风格一致的使用者界面,二是如何协助开发人员开发Web应用程序,三是必须支持单一登录(Single Sign-on),四是登入机制的抽象化,五是管制资源的不当存取,六是结构化的错误处理。

  针对企业行政信息系统建构实施策略而言,一般企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建构之方式不外乎有自行开发或称内制(in-house)、委外开发(outsourcing)、采购应用软件包、或由各级政府统筹设计等实施方式,但这些建构方式也都内含了一些问题。包括:第一,采用混合式建构时,由于开发团队各有需求上的考虑与不同,缺乏统一标准,形成不同的信息系统间虽然存有共通的数据,但却无法充分整合为一致的规范。第二,采用委外开发,则需考虑的有整体委外或部分委外、何时委外、及对委外服务信息厂商的信任度与担负的风险。第三,采用自行开发则需考虑信息中心人力与技术不足以及相关开发建置成本等因素。第四,早期开发的系统间并未能整合,而在重新开发新系统时,越早实施行政业务信息化的企业相对地愈能感受到压力,尤其是不同数据库间地转文件与整合,更是相当繁杂与费时。

  基于以上考虑,无论自行开发或委外开发,软件的技术或工具,应朝向开放性架构,其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采用过于封闭性的技术很可能造成技术转型或移转时的困难;另一方面技术的传承、成长与系统的维护则需依赖企业信息中心人员,否则信息化更新与传承将产生长期的危机。

  三、总结

  企业如何善用信息科技,并开始发展自己本身独特的特色,以建构出自己的信息化企业环境,进而创造附加价值抢得先机,使得企业的推动得以借助完好的信息系统持续发展与成长。论文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整合式多媒体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9

  一、前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进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快速提升,汽车方面的消费程度也有所改变,真正的开始走入了家庭生活之中。但是由于我国在汽车管理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涉及到车辆的资料和来源都比较多,而且存放散乱比较难控制。由此可见车辆识别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对于汽车消费的渗透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效建设车辆识别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

  从本质上分析,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基础主要是与车辆的数据信息相关,实现这个系统建设的模式一般体现为以下方式:企业车队车辆管理信息系统模式。各企业车队等车辆信息的提供方将反映车辆状况的资料提取上送到该区域的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由该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类整理。各区域车辆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可实现信息互访。

  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依据企业车队来独立建设,依照企业车队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点:a、企业车队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对数据有拥有权,由于车辆信息来源非常广泛,所以数据的可信度是相对较高的,而且数据库的独立建立对于车辆信息的服务更加的便捷。b、企业车队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供经过加工处理的综合信息,方便政府部门对经济的把控。c、在企业车队的范围内管理,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从实际出发提高管理系统的运营收益。

  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结构

  1、在企业的车辆信息管理总构架中体现了典型的层次型分层结构,根据系统的支撑及开发环境,其实用型系统体现在最顶端,包括车辆基本信息管理、故障维护管理、车材管理、车辆驾驶员综合信息管理以及信息查询管理等组成;然后,第二层是企业单位车辆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实现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与管理;第三层是网络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支撑。

  2、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通过企业车队的系统建设来负责接受各个车辆所提供上传的数据,以此来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理以及格式转换,并由此来建设一个非常全面的车辆信息资料库。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对车辆数据进行相关的分类统计和整理归类,方便快捷地为企业的车辆使用提供有偿的服务功能,从根本上体现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价值和结果。

  3、车辆数据的提供方需要按照企业车队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要求选取出有效数据进行上传,将数据有效的存储到区域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中。车辆数据的提供方从根本来说指企业车队以及各个保险公司等,其中企业车队负责的是身份证以及法人身份证明来识别车辆信息,而保险公司则是负责提供保险信息来识别车辆的保险数据和资料。

  4、在企业单位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中,要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车辆的配置,并同时配备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相关设备,这种无线的技术设备可以有效地对车辆的具体信息进行标签化存储,用读取的电子信息实施实时在线传递,再由管理部门对车辆的综合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详细具体地掌握单位车辆的运行状态。

  三、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软件以及建设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类似于我们熟悉的条形码,它通过磁场和频率的作用对单位的每一台车辆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它的不同频率可以用于对单位的车辆进行定位掌控,用远程传递数据的方式,实时地在线传输车辆相关信息,达到减少单位车辆运营成本,堵塞车辆管理漏洞的有效性目的。从使用运营和维护保养的角度来考虑,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的软件开发应用:

  1、单位的车辆购置模块。车辆的购置管理中,由于不同车辆的基本信息不同,车辆购置子系统要首先进行车辆购置的权限审批程序,必须在符合购置条件的前提下,得到相关领导的同意和审批,才能进行购置。同时,要用系统进行购置设备记录,变更车辆的RFID标签,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改。

  2、单位车辆的经费管理模块。车辆变化情况必须与经费管理相对应,其日常的燃油、维护保养经费和车辆保险费用都要纳入控制范畴,纳入RFID标签的信息数据库当中。

  3、单位车辆的调度管理模块。车辆的运营必须在规范化的'管理之下有序进行,首先要依流程进行领导部门的严格审批,得到使用审批权限后才能投入使用,车辆的调度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信息子系统的数据调用、查看和记录,对单位运营的车辆进行合理调配,进行有序化管理。

  4、单位车辆的报废管理模块。车辆在长年的运营使用中,必然产生磨损、消耗、折旧等状况,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到达之时,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对应该报废的车辆进行提示并记载,同时注销该车辆的RFID标签。

  5、单位车辆的查询统计模块。这个模块可以全面地掌握单位车辆的运营状况,根据车辆的标签和导航数据的查询,可以得到全部的数据资料,这一模块实施在车辆管理过程中的统计和查询功能,进行全部的数据链接,全面地进行车辆相关数据统计。

  6、单位车辆信息系统的后台管理。这个系统软件的后台管理,为所有的车辆信息提供基础平台和技术支撑,它通过对系统管理员的权限界定功能,保护系统管理员的专用权限,可以为车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同时,考虑到各种不可知因素对车辆信息系统的破坏性影响,系统后台还为车辆的基本数据进行了备份管理和修复功能。

  四、车辆识别管理软件的系统构成

  由于完整的车辆信息管理需要与许多单位之间进行信息业务上的往来,所以在应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有效考虑到软件设计的重点以及方向,同时为软件的设计留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和不断发展的变化要求。由此来考虑从车辆识别管理软件的系统构成,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内容:

  1、车辆信息数据的采集子系统

  车辆完整的信息数据采集系统的子系统主要是用来接收各个单位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并且有效设立相关模块来保证认证的安全以及格式的有效转换。

  2、通讯功能的子系统

  通讯功能的子系统是为了实现跨区域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获取车辆资料信息的机制,通讯功能的子系统细分的话可以依照发送和接收两个部分来划分。

  3、信息综合处理的子系统

  信息综台处理子系统或称之为预处理子系统,是指车辆管理资料原始数据送达区域车辆管理系统后,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抽样、预测,建立数据仓库进行存储。

  五、总结

  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还在不断的发展,有效的建立起完善的车辆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的未来发展以及汽车消费市场的改革都还有很大的空间,让整个汽车消费环节都进入良性循环。只有有效的完善车辆识别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途径研究才能真正的实现车辆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胥立.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xx

  2、周亚琴.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xx

  3、张旭.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xx

  4、杜宇.某医院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实施[D].北京邮电大学,20xx

  5、高广旭.部队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xx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0

  1设计背景

  在各个高校中,学校有面对教学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有管理学生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以往,我们面对这方面的数据大都是采用的是纸质的手工保存方式,需要教师的不断去录入,维护也不是很方便,不利于管理者对整个数据进行查找、修改等操作。而在利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后,我们就可以快速地录入学生的信息、教师的排课信息,对信息的汇总统计也比较方便,同时高效便捷的储存管理高校的信息。为此,我们设计开发出了针对高校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方便了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给高校的无纸化办公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简单的操作管理平台,也能够方便高校学生对在校期间的各种选课、成绩进行全方面的查询。

  2设计目标

  本项目依托高校的学生信息,结合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进而开发设计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系统化、标准化的信息管理,使学生信息快捷的录入、查询、修改,为教学与管理提供一个方便快捷、设计合理、管理合理的信息管理共享平台。面对高校大量繁琐的学生信息、教学信息、实习信息、就业信息等几方面,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设计总体目标如下:通过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能够使高校的学生信息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为使用系统的教师与学生提供快捷、高效的操作;节约高校学生管理的成本,提高高校无纸化办公的效率;为高校评估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提供必要的有力支持。

  3功能需求

  通过上述对高校学生信息系统的背景、及设计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下面的需求目标方案:

  (1)设立高校学生档案的录入和维护管理。

  (2)设立高校学生成绩管理机制,在电脑端能快捷对学生成绩等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和修改等。

  (3)设立学生排课、选课管理,在电脑端能够实现选课课程的添加、修改、删除等。

  (4)设立班级设置管理,在电脑端能实现班级的添加、修改、删除等。

  (5)对系统程序的使用者和管理员进行权限进行设置,保证系统程序的`安全运行。

  依据程序功能的需求,我们设计了程序的如下功能:

  (1)学生档案资料的管理:学生档案的数量十分庞大,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新生入学的档案录入及更改,其中包括学生个人信息的修改。

  (2)学生成绩系统的管理:学校教务系统负责人可以查询和修改学生每年的学习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做参考依据。

  (3)开设班级及学生课程的管理:高校的相关人员可以根据本校具体情况所需班级数量和人数及排班情况并可选修这学期的课程内容。

  (4)用户及管理人员的权限分配:为了更好的确保程序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对各个用户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

  4总体规划设计

  本程序采用开源的php脚本语言,php语言具有跨平台性,而且执行效率比较高。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采用windows20xx+apache搭建系统环境,程序总体按照B/S构架,能够便于后期的测试及维护。

  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学生(管理员)登录页面、学生信息录入页面、学生成绩添加页面、学生成绩查询页面、学生信息查询页面、学生信息修改页面、权限管理页面、班级设置管理页面、选课系统页面、密码安全管理页面等模块。

  程序工作的基本流程是:学生(管理员)登陆→程序主界面→登录后台子系统→操作。

  5程序模块设计

  5.1系统登录页面

  学生输入学号和密码,进入学生个人信息页面;管理人员输入管理员帐号和密码,进入相应的管理页面。如果信息错误,则给出相应的警告提示信息。

  5.2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模块

  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学生入学时录入的相关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興趣爱好等。学期当中,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各门功课的成绩。对于班主任或者班级的管理人员来说,可以查看本班级所以的学生的综合信息,及学生选课的情况,也可以修改某一个学生的某些信息,便于在教学工作中进行管理。

  5.3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模块

  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在每学期的结束,录入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能够通过后台的按条件搜索学生的成绩信息,便于教学管理人员随时了解学生的考试情况。学生可通过登录系统查询自己的成绩和某一科的成绩排名。

  5.4程序系统维护模块

  班级管理页面:班级管理员可以添加或修改本年级需要开设的课程,并可以修改和维护。

  课程设置页面:这里管理的是学生所开课程及选课情况的内容。

  权限管理页面:超级管理员可以对所有的用户组进行权限的设置,便于安全管理系统。

  密码修改页面:进入系统后,用户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密码,及安全保护验证等信息性。

  6结语

  总之,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利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使教与学相互结合起来,增加师生的信息互动交流,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当然在设计当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作为新兴交叉性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既有管理能力又有计算机开发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可见计算机类课程的建设在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为顺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对计算机类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势在必行。

  1整合计算机开发技术类课程

  根据计算机课程知识结构,结合信管专业课教学内容需要,将计算机技术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算法综合设计,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用于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和理解,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及C语言编程;专业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综合设计,开设在大二或大三年级,主要让学生掌握软件开发技术和数据库应用技术,让学生学会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建议选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Web程序设计、移动互联开发技术,在掌握了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必要知识储备之后这个阶段重点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高级技能和分析应用能力,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面向对象方法和移动互联软件开发技术,与就业崗位无缝对接。这十一门课之间前后联系紧密,知识结构环环相扣,与医学信息学方向其他专业课内容息息相关、承上启下。

  2优化教学模式与手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深入研究计算机开发技术类课程的课程体系,采用核心课程为主导(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以提高学生的系统开发设计能力为导向,课堂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部分较好理解的教学内容,例如“信息系统的规划”,课前由任课教师在吉医在线学堂上建立班级,布置在线教学内容,学生在线观看视频,将视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班级讨论组中,然后教师总结知识的重点和学生反馈的疑、难点,在线下课堂中再次进行剖析和解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而后学生完成在线知识点测试,教师根据吉医在线学堂的成绩分析统计功能再次总结学生的薄弱环节,将其带到线下课程中强化练习,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线上线下教学,虚拟和现实教学有机结合。教师根据在线学堂的统计功能、学生在讨论组中的反馈及线下课堂的交流,及时地梳理教学内容,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Web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积极讨论的学习氛围。以专业课程知识和能力培养为导向,学院积极组织开设与信管专业相关的社团组织和第二课堂,各种软件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3建立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建立四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

  第一层次,初级实践。主要指教学大纲实验内容。任课教师依据新一轮教学大纲修订重新编写了实验指导,增加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比例,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近两年信管专业学生在吉林省程序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及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第二层次,中级实践。主要采用课程设计模式,以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选用适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具有实用性的小型系统为课题,提高学生创新、创造能力,通过每学期两周的综合实践周,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反思并应用到课程设计中,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第三层次,高级实践。主要包括专业选修课、兴趣小组、与公司合作软件开发和参加学科竞赛,具体包括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蓝桥杯和“互联网+”等赛事,意在历练学生的量化执行能力,算法分析能力,设计实施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通过参加多种形式的竞赛,开拓了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层次,专业实习。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达成了北京、成都、沈阳等多家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规模化、企业化、系统化实践能力训练的途径,让信管专业学生能够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鼓励学生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实践项目,通过校企合作的实习过程培养了学生基本技能和职场素养,特别是提高学生对于医院信息化的认识和信息化系统实施、管理及评价能力,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素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软硬件研发和应用能力完备的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因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

  41教学活动方面

  一是注重备课制度,每学期开学课程组教师都要进行集体备课,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备课不仅要备授课内容,还要备学生,教师根据所讲期班学生特点和专业培养需要,选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将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二是坚持听课制度,同行之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在定期的教学研讨会中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便于及时解决,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坚持观摩和试讲,教师在教授一门新课之前都要进行试讲,要求教师一方面熟悉课程的知识脉络,更好地把握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另一方面是加强课程设计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观摩活动是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以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

  42教师培训和进修方面

  加强专业教师的交流机制,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师培养模式,将教师派到专业建设较好的高校去学习,到专业对口企业去进修,提升教师应用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将高校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企业的最新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同时引进校企合作模式,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学校讲座、授课,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更好地制定自身的职业规划。

  43建立“传帮带”教师培养机制

  为了延伸高职称教师的教学成果与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使课程组的教学科研水平逐步提升,教研室实施高职称教师与青年教师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青年教师跟班听课,积极参与到高职称教师的教科研项目中,使青年教师在不断的历练中各项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5搭建课程群网络资源平台,推进课程资源的网络化与信息化建设

  整合了课程中的各种优质资源,优化配置,搭建网络教学平台,网站中包含了计算机开发技术类所有课程,分别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电子教案、样题、经典程序算法动画、重难点知识视频等相关学习资料上传到在线学堂,供学生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同时在课程讨论组中,学生可以随时在线请教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即时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上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共同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调试优化的方法,形成分享合作的在线学习环境,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课程的网络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6建立多层次的考核评价机制,改革课程考核制度

  以往的信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以终结性考核为主,期末试卷内容占到60%,个别课程有课程设计环节占20%,平时成绩占20%(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新一轮教学大纲修订之后,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期中考试和实践环节的考核(包括实验课堂的电子档作业提交、课堂表现、参加竞赛获奖情况),而且通过校企合作,我们要求企事业单位将学生在见习或实习期的表现进行量化,使其成为学生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这样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广庆,翁苏湘,方胜吉信管专业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xx,35(5)

  [2]李广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xx(6)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编号:JGJX20xxC84);吉林省教科办(项目编号:GH150419)。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2

  物流信息的直接传递接收点就是物流配送中心,想要将该中心的相关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设计,就应该将物流仓储量放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模式既关联了物流信息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问题,还满足了物流管理系统的个性化要求,在此过程中,更加展现了计算机的信息传递模式给相关的物流配送中心带来的迅速与方便。

  1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针对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的问题来说,首先应该就使用该系统的相关客户进行分析,并且,在相关业务流程上进行优化提升。根据这两个问题,可以展现出其相关的功能需求为以下几方面:

  1.1入库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主要就是相关物流资源的入库形式进行审核和验收,由于是计算机的管理模式,现在大部分的仓储都使用条形码技术,这样的技术支持可以有效的降低相关物流信息的错误率,提升准确性,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

  1.2出库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主要就是相关物流资源的出库形式的审核和登记,这种作业情况的完成和入库的模式相似,在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按照相关出库的信息进行数据的记录,这样可以有效的更新相关的数据库信息。

  1.3理货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就是对于相关物流信息的入库货物进行清点,审核以及安排货位等。

  1.4在库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就是为相关配送中心提供物流的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库存的审核,以及相关货物的分类提点等。

  1.5拣货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就是为了提升相关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这样的功能有效的提升了出库速度。

  1.6流通加工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就是为了与物流相关配送的增值服务,这种增值服务可以有效的提升相关信息输入输出的工作效率。

  1.7基本信息管理

  这种功能的实现就是为了对配送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供货商等进行的人员登记管理模式。

  2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过程,这种系统的设计应该按照相关的文档资料进行方法和理论的确定,并且,在这些基础都完善的同时,还应该进行模块的构建,只有将这些模块有效的连接在一起,才能合理的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正常运作。在系统运作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相关的数据库进行详细的设计和编程的安排,这种数据的整合可以在今后的使用中,有效的提升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从入库到理货、拣货、保管、运输加工,直到最后的出货过程,都是一条完整的工作流程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的提升物流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提升相关用户的满意程度。

  2.1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块设计

  针对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块设计,应该从第一部分的七项功能进行入手,首先从入库管理模式进行完善,按照相关的入库规则进行相关操作细节的设定,然后按照相关物流入库的信息进行货位的准备,根据实际的时间进行相关的入库登记;然后是理货管理的模块设定,在该阶段可以使用相关的先进信息技术进行操作,在货物上架的过程中实现全自动的模式,提升上架的工作效率,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接下来是在库管理模式的设计,这方面的设计就是按照相关的物流商品进行盘点,在相关信息的载入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设定采购时间,及时的更新相关的库存信息并有效的记录库存的状况,方便随时的查验;最后就是相关物流系统的出货模块的设计,针对这方面的'模块设计,应该按照出库的货物进行有效的审验,并对相关的货物物流信息进行核对,假如相关的数据保持一致,才能允许该货物进行出库操作,假如货物的相关信息不一致,那么就应该由工作人员进行一步一步的审核,直到最后的数据保持一致的状态。

  2.2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逻辑结构的设计

  针对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问题的设计,首先应该对相关物流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有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整合,才能保证相关业务流程的准确性,然后在数据的整合方面,应该有具体货物状况的显示,在货物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方便相关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查找和审核。

  2.3计算机数据库的设计

  在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过程中,针对相关数据库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数据库直接展现了货物的状态,这种数据库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在选择计算机数据库时,应该兼顾存储和管理的双方面要求,只有这样的数据库运行模式,才能保证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

  3结语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建设,相关物流的使用状况也在不断的更新,在开发计算机物流信息系统平台时,不光要考虑到相关系统使用的多元性,还应该方便该系统对多种数据的连接方式的转换,只有这样的信息传播途径,才能有效的提升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构建,为今后的运用状况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付晓豹,薛焕堂.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J].物流技术,20xx,32(11):449-451.

  [2]李心欣.临空经济下的物流信息现代化管理——关于某机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xx,37(1):82-83,72.

  [3]赵宇峰,杨洋,贾鹏等.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价值工程,20xx,33(25):234-236.

  [4]陈胜红.试谈离散制造型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xx,(18):55-56,86.

  [5]秦秀媛,唐友.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影响[J].现代商业,20xx,(8):25-25.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急诊医疗管理也开始重视其管理信息化的实现。现阶段我国很多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但一些医院还缺少较为全面的医疗应用软件以及一些实用的关联知识库,关于临床实用性的急诊指导软件、救治决策、管理等方面也不够完善。这些弊端导致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在接诊病人时,对病人病情的评估、处理、治疗缺乏客观的依据,甚至造成对病人病情的认识错误,从而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加强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意义

  1.1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系统开发的设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平台主要采用WindowXP专业版,操作平台主要采用微软可视化的编程工MicrosoftVisualFoxPro开发,编程方法要采用窗口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操作硬件要使用586以上配置的电脑。系统操作功能模块主要分为统计分析模块、抢救流程模块、抢救培训模块、抢救护理模块以及质量控制模块。

  1.2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意义

  ①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能够实现急诊科对急诊病人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及时记录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对其进行标准化的管理。信息软件的使用还能对流行病的规律进行探讨,为控制流行病的蔓延提供对策。②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能够建立健全急诊科的管理决策系统,实现临床指南在不同医疗机构中的应用,加强地区急诊病人救治的决策支持和任务管理的评估,并完善对各种医疗数据统计决策的制度,在医院管理和医疗配备等方面提供科学化的支持。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能够实现医护操作的便捷,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2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2.1系统的数据流程

  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追求高效率、高质量,要求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时间尽可能的缩短,占用的存储空间要小。

  2.2系统的统计分析模块

  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拥有庞大的信息,信息的登录是本系统最复杂的操作,需要对信息进行逐条的输入,对数据的要求要规范和正确,从而才能保证计算机对数据的有效处理。传统的人工信息输入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了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因此,引入了计算机输入设置。计算机的输入的正确、快速和规范是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然而,信息中会出现大量重复的词汇,这就要求计算机输入时要实现对关键词的标准化,要在计算机系统中编制一套清晰、完整的数据。在医疗人员对信息的具体查找时,主需要点击关键的词条就可以实现对资源信息的获取,有效实现了输入的精确化。

  2.3系统的统计的图表

  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会自动生成各种动态的统计图表,医疗人员只需要点击相关诊断内容,系统就能帮助其寻找到符合条件的标准,自动按照年龄段、性别、就医时间等方面生成图表。

  2.4分类对照以及疾病名称的设置方法

  分类对照表是为数据字典设置的一个模块,其作用相当于索引。按照分类字号的排序,能够实现快捷的信息查询。另外,对于疾病分类的查询只需要选择相应的条框就可以完成搜索。

  3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流程

  普通急诊病人进行接诊环节,首先要在急诊科进行挂号,然后进入急诊间进行就诊,急诊医生通过急诊信息系统来对病情进行诊断并书写病历,同时,针对患者历次的就诊记录和就诊病情进行处方、检验、处置等方面的嘱托。急诊医生的嘱托可以使用自己定义的方式快速、直接的进行下达医嘱,也可以手动输入单子让患者自行处理医嘱。病人可以利用银行卡、信用卡在附近的收费口进行缴费。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能够直接通过急诊信息系统转入急诊留观医生工作站。急诊留观医生工作站具有ICU观察、急诊病房留观、抢救工作站等功能,能够实现操作的连贯性。急诊留观医生进行下达医嘱时会有对医嘱鉴定的检测,从而帮助医生对药物的使用尽心控制。与此同时,急诊护士要对病患的信息进行床位登记,急诊留观医生根据医嘱和登记对病人进行观察和诊断。需要输液的病人在缴费之后,直接送到输液中心进行输液等待,并由护士通过急诊信息网络发送输液请求到输液配置中心,配置中心将配置好的输液交给护士,护士对病人输液。需要抢救的病人可以越过接诊环节,直接进入抢救站,医生根据病情对其进行诊断。如果需要抢救的病人身份不明,需要进行临时身份证的登记,对抢救费用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准确登记。

  4总结

  信息化建设的实现是医疗急诊部门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体现,体现了我国医疗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伴随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医疗界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综合性的医疗急诊科面临大量难以处理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手动处理会给急诊医疗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存在科学上的问题。因此,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变得尤为重要,需要有关人员加强重视和完善,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急诊医疗事业的发展。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4

  摘要:简要指出了以往电厂MIS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厂同步设计MIS的优点,提出了对MIS系统的功能总体要求、设计原则,MIS系统和DCS系统的关系及建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 同步建设 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办法的试行,电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运作,摆脱旧习惯的束缚,科学地管理电厂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为建设标准规范的电厂信息流管理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DCS系统的不断推陈出新,为建设电厂信息管理系统(MIS)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以往MIS系统的开发工作,都是在电厂投产后进行。系统开发相对封闭,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和统一的规划,与电厂其他系统(特别是DCS系统)不匹配,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普遍。随着省电力公司Intranet的发展,有些电厂的MIS系统已经不能适应。若能在项目开发初期,特别是在新建电厂设计阶段,按照省电力公司Intranet发展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合理划分MIS系统和DCS系统的功能,MIS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在新建电厂设计阶段进行MIS系统总体设计,可以摆脱传统管理方式的束缚,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能充分发挥设计的作用,使MIS系统和电厂其他系统相匹配;有效地降低MIS系统的总投入,减少重复开发和建设的浪费;可以实现较高水平的系统集成,充分利用DCS系统的强大功能。

  1 MIS系统的总体要求

  燃煤电厂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支持下完成对全厂经营生产活动的管理。主要功能应包括:

  (1)实时电价计算。通过分析机组运行状况、燃料价格和电厂其他费用计算出实时电价,再根据电网电价政策、网内其他电厂情况和本企业赢利期望及经营策略为电厂的上网电价作出多方案比较,供领导决策,实现竞价上网。

  (2)运行管理。围绕生产厂长、运行主任、值长、机组长、专工等人员的主要业务活动展开。包括运行日志、运行方式、启停管理、保护管理、两票(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异常记录、超限管理、安全监察管理等。

  (3)检修管理。建立电子化的设备(含备品备件)档案,做好设备检修管理工作,包括制订检修计划(大修、小修),检修作业指导,检修消缺验收记录,检修成本计算分析等。

  (4)燃料管理。对燃料的质、量、价、存、耗、到等进行全面管理,保证供给、准确结算、及时沟通、降低消耗。

  (5)综合指标管理。对电厂的生产指标(发电量、供电量),安全指标(安全运行日数、设备完好率、事故率),经济指标(煤耗、厂用电率等),技术质量指标(负荷率、功率因素、频率合格率、电压合格率)等进行分时段、分机组的采集、计算、存储与分析,满足各种查询需要。

  (6)生产技术管理。电厂节能管理、可靠性管理以及电厂有关的技术资料及文档的管理等。

  (7)财务管理。建立符合国家会计制度的财务会计核算系统,为厂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对全厂以及各部门的成本进行核算

  (8)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全厂人员档案,合理划分全厂的机构和人员、管理工资、奖金、福利及考勤,开展人员培训、管理工作。

  (9)办公自动化。通过电厂内部的Intranet网和外部的Intranet网相连,提供有效的信息通道;通过电子邮件等手段,加快信息传递,提高工作效率。

  2 MIS系统的设计原则

  MIS系统的设计原则总体应是成熟先进、安全可靠、开放可变、集成可管、实用方便,应用软件基本国产化。

  (1)成熟先进。信息系统的各种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和管理模型技术上是成熟先进的,应有使用业绩。

  (2)安全可靠。指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及存储于系统中的信息是安全可靠的,可以有效地防止有意或无意的侵犯及恶意的攻击。在系统遭意外损坏后,系统具有方便地恢复到受损前状况的能力。

  (3)开放可变。建成的信息系统应该是开放式系统,可以方便地和其它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其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数据应用环境均是开放的,其他先进软件和硬件在该系统中能方便使用。

  (4)集成可管。建成的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成化的系统,系统管理统一,数据一致,用户界面和操作方法一致。

  (5)实用方便。系统的各项功能是针对电厂的经营管理活动专门设计的,性能满足使用要求,操作简便,输出规范。

  3 MIS系统和分散控制系统的关系

  DCS系统是保证现代大型机组安全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其主要任务是实现电厂生产过程监控和管理自动化,使电厂运行人员及时、准确、全面地监视和控制机组的运行状况。

  MIS系统的数据库主要由二部分组成:实时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数据库。实时信息数据库主要用来定期处理和存放从DCS采集的所有实时数据,DCS系统是MIS系统的主要信息来源。

  以前我们在DCS系统应用时,由于观念上的陈旧,管理上的落后,费用上的限制,对DCS软件应用特别是管理软件认识不足,在电厂建设时没有或者很少采用DCS专用管理软件,仅仅留有一个向MIS系统单向输出信号的接口,MIS系统则由国内单独研究开发。

  近几年来推出的`新一代DCS系统,自身就具备强大的厂级信息管理功能和成熟的厂级通讯网络,系统的开放性也越来越好,并在国外电厂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如ABB,Bailay,FOXBORO,SIEMEMS等公司都有完善的厂级信息管理系统和先进的信息管理软件。如电厂数据库管理软件、设备编码软件、优化管理软件、性能计算软件、监控和诊断软件、维修管理软件、备品备件管理软件、文件管理软件等,完全具备了对电厂从生产、检修、文档、财务等各个方面科学管理的要求。因此,利用新一代DCS系统的强大功能来实现厂级信息管理系统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虽然国内研究开发的MIS系统无论从硬件水平还是软件水平与DCS系统不能相比,但与DCS制造厂在价格上,特别在应用软件价格上有很大优势,并且这一类做法在国内已形成一定规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有很大市场份额。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在目前网络安全性还得不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DCS系统和MIS系统的信号接口必须是单向的,一定要确保直接面向工艺过程的DCS系统绝对安全。另外,采用国外DCS制造厂管理软件时,一定要注意和国内管理制度相互匹配的问题。

  新建电厂MIS系统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建设一流的电厂,必须有一流的硬件,一流的软件,一流的管理与之相适应。在基建过程中同步建设MIS系统,是解决新建电厂生产管理滞后的重要措施。但在建设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新建电厂MIS系统建设关系到电厂今后的管理模式、运作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基建项目,需要电厂比较深地介入,某些部分如应用软件的审定等甚至需要以电厂为主。

  (2)MIS系统建设时既要考虑先进管理技术、管理模式的引用,也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

  (3)新建电厂MIS系统建设时不仅要考虑电厂今后调整扩展的余地,还要考虑省电力公司Intranet发展规划的要求。

  (4)由于目前基建项目概预算中只有MIS系统和DCS系统接口部分,需要加入MIS系统部分概预算。

  (5)由于基建项目考核工期中未考虑MIS系统,需要适当修订。目前可按在试生产期完成MIS系统调试,同步投入商业运行考虑。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5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概述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根据调査,目前企业中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少部分是工程类(机、电)专业和管理类专业毕业后,经过计算机技术培训而上岗的,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的是极少数。

  计算机专业和机、电类专业人才,在企业信息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企业信息化中表现出以下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①专业知识面窄,缺乏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基本知识;②综合能力弱,缺乏综合的经济分析能力和系统的组织管理能力。管理类专业人才虽然具有组织管理知识、经济分析能力等优势,但缺乏相应的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较差。

  于是,在企业和业务部门中就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搞信息技术的不太懂业务和管理,而搞业务和管理的又不太懂技术。这样的人才素质结构是无法满足企业信息化要求的。所以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时,信息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往往沟通困难,在对同一问题的描述上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效率不高,系统目标难以尽如人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人才就是要充当信息技术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

  (二)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回顾

  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到社会实践,促使了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这一新兴专业的产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就开办了信息管理专业,最开始叫“电子数据处理”,到了20世纪70年代,就有了比较规范的专业名称,如:“管理信息系统”。

  与国外的发展相呼应,我国多学科领域的信息管理专业不断改革,逐渐形成了体系,其标志是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将原来属于不同学科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专业统一为一个专业,设立了管理学学科门类下一级科目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从1999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正式招生至今,我国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已有500多所,从统计数据来看,该专业规模发展很快,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对信息化人才的渴求。

  长期以来,对该专业的定位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议,导致对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得力的措施。这也影响到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反映出学生对该专业的性质、理论体系认识不够清晰,觉得比较茫然,有人认为该专业是偏向计算机领域,将该专业理解为计算机软件专业;也有人认为该专业是属于经济与管理领域,把该专业理解为管理专业。认识不统一,一些学生到了高年级还不知道自己的专业特点,使得学生在求职或进一步深造时感到很迷茫。

  如何办好这个专业,明确专业定位和内涵,构建合理的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影响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下面就争论得比较多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二、培养目标的探讨

  (一)不同学校的特点

  由于该专业设置的背景不同,专业建设的起点不同,目前,不同学校专业建设侧重点具有明显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1)追求技术与经济管理的完美结合。这是一种理想的状况,但这需要学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和工业工程学科都要有强大的实力。目前,具备这样条件的学校并不多。

  ⑵以管理为导向,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目标进行教学和科研。笔者认为,针对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专业定位。

  (3)以技术为导向,以学习计算机知识为主,兼顾经济管理。

  (4)以信息资源管理为导向,以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出版发行管理的研究为特色。

  为准确把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方向,应尽快理清该专业与信息科学群中的其他专业之间的界限,从而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有比较清晰的.专业轮廓,以利于其更加健康地发展。

  (二)培养目标的探讨

  1.信息化的目标和要求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新兴的专业,在国内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到底如何确定,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不断在探讨的问题。为理清思路,澄清认识,抓住本质,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信息化的目标及要求。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明进步服务,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产生正是这种目的的一种体现。

  众所周知,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形成了管理系统,20世纪40年代以来,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经济管理中,形成了管理信息系统,这可以看作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最初形式。因此,可以认为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的延续与发展,是管理科学化的必然结果,即在经济管理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必然就产生了信息管理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

  企业信息化就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信息化的实质是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管理是信息化的目标,也就是说信息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管理水平,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战略应用最终是要达到3个目标:生产率的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的提高以及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很多计算机的硬件人才、软件人才和网络人才。但是在信息化过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涉及管理。企业和政府信息化,管理的一套业务/工作流程必须要了解。如果不知道业务/工作流程,就不可能用计算机去管理它。但如果不懂技术,就无法进行技术管理,可能会被技术人员牵着鼻子走。所以,信息化的人才既要懂得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又要熟悉技术,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

  从知识结构上看,信息化人才应具有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管理的有关知识。信息化的目的是应用,就是把信息管理的技术应用在企业实践中并创造价值,为解决管理中的问题,从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因此搞信息化,除了了解底层的信息技术外,需要更多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对经济管理的知识、信息技术的知识、信息管理的知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掌握信息管理技术,并通过所学知识,为经济、管理服务。

  高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就是为信息化建设培养人才的。因此,高校本专业应该培养出这样的毕业生:既懂经营管理,能够从战略管理的高度,提出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致、支持企业战略发展的信息系统的战略发展规划;又懂信息技术,能够将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相结合,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实施信息系统的战略发展规划。

  2.培养目标的确定

  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指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一培养目标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所能够适应的行业领域以及所能胜任的专业工作,应该说是一种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培养目标,反映了本专业的学科价值导向和社会作用,也适应了信息化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总体需求。在这一整体目标指引下,原来培养目标不甚清晰的各背景专业应迅速实现整合,尽快转向所规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来。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门人才必须具有以下能力:

  (1)针对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具有提出基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组织和管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2)具有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的能力,包括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及开发的能力。

  (3)具有信息管理的能力,包括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与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等能力。

  (4)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包括数学分析、应用统计、运筹学等;要有丰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包括软硬件、数据库、通信网络、电子商务技术等;要有宽广实用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包括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与会计;要有系统深入的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的知识,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商务、系统模型与模拟、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实施等。

  管理和技术,这是当今企业发展的两大关键。结合社会发展与需求,参考国外一些大学和企业成功的经验,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以培养既拥有信息管理知识,又懂得经营管理之道的现代企业的高级信息管理人才,即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这一基点上,培养以管理为主、技术为辅的管理者。CIO应当负责业务流程的变革与管理优化、完善组织的信息技术结构以及实现组织内部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广泛共享等企业信息化未来的战略目标,而远非只负责建网络、上软件这些简单的工作。CIO应通过合理授权,摆脱烦琐的战术和操作事务,而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战略方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分层次、分方向。我们可将培养CIO,即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作为本专业的最终目标,但实现这个目标是需要时间、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的,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担此重任。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标,我们不妨再设几个阶段目标,而这些阶段目标又可以按不同的方向来设置,这些阶段目标主要是培养中层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在管理方向,可将培养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核心管理人员作为阶段目标,在管理方向上也可再分一些子方向。在信息技术方向,可将培养懂管理的核心技术人员和执行层人员作为阶段目标,在信息技术方向上也可再分一些子方向。

  三、课程体系的探讨

  (一)核心课程的探讨

  根据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xx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5门核心课程是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其下属信管专业的4门主干课程是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系统分析与设计,这对于我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些学者对于信管专业应该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进行了研究。例如,CISC20xx课题组从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即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人才、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人才)出发,借鉴美国IS20xx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同时考虑到我国社会对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设计了我国信管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1门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企业资源计划初步、电子商务、战略结构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实践、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程序设计基础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与系统软件、网络技术及应用。这些研究的思路和结果为我们结合信管专业特点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提供了参考。

  通过前面我们对信管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和专业定位的研究,结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建议和其他学者的一些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信管专业的主干课程应该包含如下15门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监理。各学校可根据上述所列课程,结合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安排和要求,确定本学校的核心课程。为了强化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对一些课程进行细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对有些课程的内容也可进行整合。

  (二)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是既要体现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又要考虑信息系统的应用趋势和职业发展趋势。专业核心课程确定后,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扩展出该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分为5大模块,即公共基础知识模块、经济与管理模块(含信息管理)、信息技术模块、学科交叉综合模块和教学实践模块。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相关文章: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05-25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07-01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1-14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精)07-13

(精品)信息管理系统论文07-08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5篇)11-03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精选21篇)06-18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通用15篇05-26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合集15篇11-22

【精华】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5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