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论文>会计论文>财务会计专业论文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

时间:2024-07-17 08:14:30 会计论文 我要投稿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财务会计专业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

  一、写作原则

  (1)超前性。在论文选题前,要选择具有前瞻性的题目,即对我国职能部门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时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论题。

  (2)实用性。我们在做论文写作时切忌空谈,切忌重复已过时的东西,要选择工作中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新的见解。

  (3)时间性。特别提醒撰写会计方面论文的同学,由于20xx年财政部颁布了现行会计制度,因此,我们在进行论文写作时要注意参考20xx年以后刊物发表的文章。如:写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文章同学注意。自从现行制度颁布后,从制度层面已将会计信息造假问题杜绝了,建议这方面的论题就不要再选了。

  (4)观点正确。论文写作时,其观点不要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规定相违背。

  (5)论题要严格限定在会计、财务、审计和会计电算化方面;或写财务会计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方面的论题。如:“税收筹划对企业理财活动的影响”等。其主旨必须体现出财务会计专业的内容,否则就离题了。

  二、构思

  1、选题

  (1)不是所有刊物发表的题目都适合我们写。因为会计专业本科论文完成字数要求在8000至10000字之间,而有些发表的论文题目写作字数达不到我们规定字数要求,故并不适合我们选用。

  (2)若写与会计专业实践相结合方面论文时,要突出所学财务会计专业理论与方法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离开这一指导作用,论文将变成调查报告或工作总结。

  (3)要注意审题。有的同学为了追求题目新颖,确定题目时,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如:有的同学把题目定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创新”。我们知道,对于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有关部门没有出台完整的规定,该题属于探讨性问题,更无从在此基础上创新了。

  (4)论题要有探讨价值。论文的写作要以建立和完善相关规定或解决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对象,如:“浅谈我国的财务分布报告”。该题针对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不够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对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分布报告》征求意见稿有一定参考价值。相反,有一些同学《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类题目写起来很空,又没有实际内容。因此,建议同学们不要选择这些题目作为论文来写。

  2、写作过程

  一旦确定题目后,就要开始写作了,写作的时候要注意:

  第一,确定题目;围绕题目搜集有关资料;第三,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第四,根据筛选后的资料确定论文提纲,在提纲中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第五,依据详细提纲开始论文写作。

  同学们在收集资料时,可以到北京图书馆查找一下刊物:《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务与会计导刊》、《财会通讯》、《财会月刊》、《中国农业会计》、《现代会计》、《天津财会》等,还可以参考各财经院校学报有关财务会计方面的文章。

  三、应注意的`问题

  (1)题目和内容要一致。如:有的同学在写“试论企业内部控制”一题时,夹杂了许多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的内容,表现出题目与内容相脱节,从而消弱了主题。

  (2)论文结构要严谨。论文提纲确定后,要看看其结构是否合理。举例说明:“试论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的一般结构应为:

  审计风险的定义。进行各国审计风险定义比较,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审计风险的特征。对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对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逐项分析;审计风险的控制。主要把控制审计风险的步骤写出来;审计风险的防范。把防范的主要措施写出来。举例:例如,在防范审计风险方面,现行会计制度中那些不够规范的方面还需改进,怎样改进。国际上成功范例给我们的启示。

  (3)文章内容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论文写作要能够反映出当前我国财务会计领域关注的问题,要看近几年的相关刊物。

  (5)语言精炼,文笔流畅,标点正确。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2

  [摘要]会计学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它们都属于会计,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文章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的内容、作用及实际应用等方面来分析它们的关系。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联系;区别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含义

  财务会计通常称为“外部报告会计”,财务会计的财务信息必须按照会计准则来编制,有规范的会计信息形式,提供出来的财务信息要让信息使用者理解,并掌握这些信息反映出来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信息使用者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决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更好地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主要是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为管理者提供成本及利润等信息,所以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密不可分。而管理会计没有明确的定义,但财政部在会计管理促进施工指导管理会计系统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金融和商业活动的有机整合,在规划、决策、管理活动的控制单元和评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的人还把管理会计称作“内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财务信息比较,管理会计提供的就是一组非财务信息,因为财务信息我们常用货币进行计量,但管理会计而言我们除了货币计量外还需要货币量后面的实物量等信息,从而使管理会计的触角伸到了企业的业务层面,用这些非财务信息来解释我们企业的业务层面,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财务会计是企业在以往的交易或事件中,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要素,并通过财务报表,向企业各方提供财务信息的经济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是用货币计量的,再加上一些文字说明叙述,反映了企业的资本和经济运行过程。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管理会计深入到业务层面,关注成本控制,改善经营管理质量,它与财务会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财务会计与新兴的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企业管理中共同发挥作用。

  2.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联

  (1)信息的搜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基础相同,管理会计中所使用的信息基础和财务会计是一致的,都以来自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原始资料为依据。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管理会计所集成企业的采购、存货、收入、成本信息才有意义,所以管理会计不能脱离财务会计核算。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信息使用者相同,企业管理层可以利用管理会计反映的信息对企业进行决策、规划和控制,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财务会计为企业管理者进行企业决策、规划和控制提供重要信息的同时也为投资者、债权人或政府等外部相关者提供财务指标。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指标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管理会计中的预算、标准等数据是财务会计基本核算的前提。所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指标理论体系基本相同,并都在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2.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在职能定位方面,管理会计侧重点在“创造”,它能够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谋划未来,贯穿企业整个经营流程;而财务会计重在“记录”,常常既成事实,只能总结过去,在未来的发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在服务对象方面,管理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财务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在使用方法方面,管理会计灵活,动态,比如有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经营管理、绩效管理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比较侧重点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是对内报告会计;而财务会计功能主要是为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等对象提供服务,所以财务会计又是对外报告会计。

  (2)定位不同,管理会计放眼于企业的未来活动,是动态的,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发挥作用,为管理层的正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财务会计是记录、核算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系统,是静态的,属于过去的“报账型会计”,结局已定,只能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对未来的经营开拓指导意义不大。

  (3)工作原则不同,管理会计的工作手段灵活,方法多样,不受企业会计准则核算规范的限制和约束;财务会计则不然,其工作必须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几乎没有发挥的空间。

  (4)服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一方面对整个企业而言,要考虑企业的决策和计划实施;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对它们的经营业绩进行核算和考评。财务会计往往把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单独反映企业全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体现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营状况。

  (5)质量要求不同,管理会计所涉及的往往属于未来信息,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很多,不必过于精确,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不影响其决策、判断就可以;而财务会计的信息主要是以货币价值为尺度进行衡量,它对信息的精确度和真实性的要求比较高。

  (6)报告种类与时间不同,管理会计提供的报告没有种类和形式的限制,管理层认可并有帮助即可,一般包括预算、成本报告分析等;时间的要求也比较灵活,可以编制年报、季报、月报等定期的报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编制。财务会计则必须按照规定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有格式要求的财务报表,也要根据账簿定期编制年报、季报等财务报表,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7)体系完善程序不同,财务会计体系比较完善,有统一的会计规范和会计模式,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而管理会计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恰恰缺少财务会计的这种特性。

  (8)方向不同,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在怎么样能够既真实又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要素(人、财、物)在各个阶段(供、产、销)上的分配、使用、消耗情况,而且把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质量报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而管理会计更关注精细化管理,注重管理的过程,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9)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同,管理会计的方法灵活多样,又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体系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所以管理会计的水平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息息相关。具有较宽知识面和扎实的理论水平并且又有果断的应变能力的会计人员,对于这份管理会计工作显得更适合,因为管理会计工作需要考虑的方面较多,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企业对这种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会计人员有较大的需求。而财务会计工作比较基础,有原则可以遵循,有固定的程序可以执行,所以工作认真细致、业务知识扎实、能够独立操作的人员即可承担。

  3结论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辅相成,既相互分离又相互依存,但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对企业的服务工作。随着管理会计的不断发展,它的重心不再是信息处理程序方面,更要放在管理控制系统的完善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上;要从成本控制管理延展到各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控制上。

  参考文献:

  [1]高树凤.管理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2]徐光华.财务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范文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与区别[J].会计文苑,20xx(12).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3

  【摘要】:中职学校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和组成部分,中职会计专业更是人才需求的重点,本文分析了中职会计专业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现状;改进措施

  近年来,在职场上会计专业被评为“就业领域的常青树”,随着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金融、商贸、服务、财税、审计等更是急需大量的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既有相对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对于中职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及应届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私人企业、中小型企业从事会计、出纳、记账、文秘等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现状

  第一:招生难,生源不减。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总量的减少,许多专业面临招生难这个问题,中职会计专业招生经过十几年的市场低谷状态,加之会计是社会的重要行业,各部门都必须设置会计部门、拥有财会人员。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该项技术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就业前景。

  第二:就业忧,找准定位。首先,中职会计专业没有劳动部门下发的职业技术等级标准;其次,毕业生要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这对中职学生是一个及其严峻的考验;再次,中小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一般使用自己的家人或亲戚,进行家族式管理。因此,要确准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何种层次,哪个领域。

  第三:层次低,注重实用。与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相比,中职毕业生在理论水平和外语能力方面无法比拟,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授课的过程中,需要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而非面面俱到,喧宾夺主。

  第四:生源差,精讲多练。中职学生多是初中毕业且基础比较差;多是厌倦传统的讲课方式,因而放弃上高中、上大学的机会;多是打算趁早学习一门手艺,目的已经十分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课方式授课,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更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努力营造引领、设问、指导、答疑氛围,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操作能力,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多练多做,通过设置考核标准提高练习兴趣,同时避免简单重复或枯燥无味,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以技高一筹赢得用人单位的满意。

  第五:师资强,能讲会训。由于会计行业的重要地位以及会计专业建立的时间较长,因此各校会计专业的师资力量都比较雄厚,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教师具备相应规模,他们技术熟练,能讲授理论,能指导操作,完全胜任中职会计专业的校内理论授课、模拟练习、实习实训等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

  在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日以市场化的形势下,并非任意的职业教育都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不适应市场的教育模式可能会导致结构性就业问题。职业教育学校应提高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意识,依据区域经济环境、职教特点建立新的职教模式。

  1、构建课程体系

  佳木斯地区是以农机、物流、边贸、中介代理等行业为产业结构主体的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心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产生极大的影响。

  根据市场的需要对现有会计课程体系进行大的改革,按照职业岗位的相关性重构核心课程,同时依据就业岗位的素质要求开发拓展性课程,如:工商企业登记、社会保险办理、市场营销案例、财经法规等。

  2、整合课程内容

  中职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中小企业以及大企业的基层岗位,课程内容要真正从学科型转变为横向实用型。首先,会计专业课程要下决心删减一些难、繁、高层次岗位、实用价值不大的教学内容,补充岗位必需的技能操作规程内容。其次,在提高会计课程的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开设一定量的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扩展性课程,使学生不至于局限在“会计”一个点上,以扩展学生就业选择范围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3、改革方法手段

  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及专业潜能,在教学方法上,逐步从以教学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能力培养型教育,大力提倡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改善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可通过模拟作业,熟悉会计基本原理和手工操作程序;通过教室的多媒体系统,教师可以演示课件、介绍各学科基本原理;通过多媒体电算会计模拟实验室,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增强动手能力等。

  3)构建讲授、分阶段练习、实验室仿真模拟实训、实习基地专业实习相连接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根本特点的专业教学运行机制。

  4)加大校内模拟实训力度。

  第一阶段,进行数字大、小写强化训练。训练内容是:按照财务工作的要求,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对大、小写数字的标准化进行训练。

  第二阶段,计算技术技能训练。通过计算技术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珠算的基本算法及计算器使用、点钞的基本技能,达到所规定的等级标准。

  第三阶段,会计实务操作训练。通过开设《基础会计》和《专业会计》等课程使学生掌握财会理论知识,在讲理论课过程中配置1:1的实验课,让学生进行财会业务模拟操作。这个阶段的训练也是熟悉业务的训练。

  学生的训练内容:

  1.填制凭证训练;

  2.填制账簿训练。包括如何设账、记账、改账、结账、对账等训练;

  3.填制报表训练;

  4.成本核算的训练。

  第四阶段,微机基础操作技术训练。通过增加学生上机时间、举办操作竞赛、晋级考核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提高微机的操作技术和速度。

  第五阶段,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训练。在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熟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结构,了解我国财政主管部门对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管理内容,以及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必要工作内容,掌握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工作流程,熟练应用典型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

  5)定期举行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掌握会计技能的兴趣,形成一个学习专业技能,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能的氛围。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4

  摘要:随着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出,对相关课程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税法课程作为会计专业本科学生的必考课程,课堂教学尤其重要,可是目前的课堂教学固定化、模式化,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无精打彩,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亚需进行全面的优化,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角色扮演法,通过情境互动角色扮演等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学生对税法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税法的课程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税法 角色扮演 会计专业 应用性人才。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式教学,却容易忽视学生技能、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和盘托出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的引导,也忽视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而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切实能够感受到知识的融人,为应用型技能培养做好准备 。税法课程教学的特点不同于其他法学课程,税法课程具有一定的实操性,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同时跨了经济和法律两个专业,既有法条的理解,还有相关计算公式的应用和推导〕恰当的在税法课堂上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逐步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本科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好必要的铺垫。

  1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税法教学过程中显得很重要 。传统税法的教学是抽象的、枯燥的、纯理论的 。角色扮演教学法却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渗透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体现教师主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首先要熟悉纳税范围,找到自己属于什么税种的纳税人,然后根据基本理论知识,比如说计税依据、税率等计算出应纳税额,再查找可抵、可免,可减的项目,综合运用听学知识为自己听用,寻找最佳途径,为税务筹划服务,通过角色扮演法的演练让学生体会到会计的价值和成就。

  2目前税法课堂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我们会计本科专业税法教材大都以基础知识结构的阐述为主,把相关法规内容总结起来,缺少与现实生活中税收的有效结合,学习起来难免枯燥、乏味 。学生通过简单的课堂讲授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无法过渡到理性认知的层面,更别谈上升到应用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僵硬,单调 。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是以讲解税法教材的理论知识为主,而学生处十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也许在认真地记着笔记,甚至手托下巴若有听思地点着头,但是却无法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总是被搁置,更缺乏对办税流程的全面展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能力受到了压制,学习效果不佳,学了就忘了 。事实上,在企业,报税是至关重要的,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经验 。比如说在报增值税时确定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时,不能死套书本知识,在企业日常销售业务的处理上需要灵活,既要熟悉主要客户的开票要求,又要顾及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也不能影响本公司正常的税务处理,造成法律风险,听以基本上很少有企业愿意让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的刚毕业的学生去报税 。很多企业需要有经验的会计,而我们输送的却是理论会计。

  3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角色扮演法是必要可行的。

  目前,税法教学过程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并不符合我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虽然通过学习基本上掌握了税法的理论知识,却很难胜任如税收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税收筹划等企业中实际工作 。怎样才能使教学生们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企业的实践,在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尤显重要。

  3.1角色扮演教学法能够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引人角色扮演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们可以尝试运用的税法理论知识来设立一个场景,在教师的带领和启示下,学生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把自己置身案例中,通过身临其景的感受,积极探索和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产生成就感,既带动了课堂的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了 。以此来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3.2角色扮演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之间沟通合作,加强团队意识。

  在角色扮演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需要几个学生或者几组学生扮演税法理论听涉知识中的不同角色,需要相互配合完成,在配合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间更好的交流和讨论,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关注他人的想法,明白不同角色听面临的思考不同,通过配合既增进了感情,又提高了说服他人的能力,为以后工作过程中实践能力的体现埋下伏笔。

  3.3角色扮演教学法能够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角色扮演教学法需要教师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怎样结合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怎么更好地接受和掌握税法知识,同时还需要进行调研,加工、整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形成适用于角色扮演教学需要的案例,同时这些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改进,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也可以强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4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税法课程中的运用。

  4.1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的选取。

  想要让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税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教师需要精心地挑选合适的案例,角色扮演法的案例要来源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吸引性 。角色扮演法对课堂的互动性很重要:’’教师讲学生听”是传统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法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予以形象化、具体化,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课堂的讲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案例要紧扣理论知识点,解决现实问题,税法内容繁多,教师在选取案例作为课堂教学扮演时最好选取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家比较关注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案例,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

  4.2角色扮演教学法课堂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为了达到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效果,教师在税法课程课堂上的组织程序的设计与安排是相当重要的 。为了让角色扮演教学法更趋于完美,要做好以下三个步骤:课前准备工作、课堂上分组扮演、教师在课堂上的归纳总结。

  教师在每次课结束后把下次课上课时需要扮演的案例内容布置给学生,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可以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参考别人的讨论意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课堂上根据老师讲课的知识进行充分计算,说出自己听用到的知识点,然后对方组指出该组有街吴和不完善的地方,共同归纳整理出完整的答案 。每次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听取学生对听扮演的案例进行归纳,对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解决,对考虑周到、思维逻辑谨细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通过角色扮演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税法的相关知识。

  5关于税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完善的建议。

  5.1在注重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同时结合使用其他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一节课可能会以两种以上教学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的方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也离不开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课堂上需要发挥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扬长补短、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如‘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学习,应该是讲授法为先,角色扮演法为主,辅以比较法等其他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5.2在角色扮演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关系。

  税法课堂的角色扮演毫无疑问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两者的契合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税法课堂上教师是角色扮演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教师站在合适的位置观察,调整着整个教学的进程,低调地主导着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的扮演,展开课堂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角色扮演法一旦在课堂上没掌握好度,就有可能出现失控现象,使课堂处于一种‘放羊”状态 。在这种情形下,教师的总结和完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3要加强完善税法角色扮演的案例,以便更好更全面地融人理论知识。

  角色扮演法对需要扮演的案例要求很高,对课上时间的把握要求也挺高,这些采用的案例需要经过认真的思考和不断的修改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该教学方法还未形成完整的系统,我们在从事税法课程角色扮演的教学中缺乏特别适用的案例,大都是临时编写或者匆忙改编的,有时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因此,加强对角色扮演听需案例库的建设非常重要 。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角色扮演法对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税法课堂上的应用毕竟是一种较新的尝试。教师在税法课程教学中,应综合各税之间的联系,合理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怎样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即时的总结对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税法课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丁智才.适应区域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研究田.广西财经学院学报,}01},(+).

  2、杨金玉,装淑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改革探讨叶商业会计,Col斗,(+).

  3、李玉,范亚东,高志杰.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税法课程实践教学研究叶商业经济,}01},(1}).

  4、卢美玲.应用型本科s,税法汾教学方法研究与开发叶会计之友,}olo,(}}).

  5、余海莲.学生主体作用对教学的正效应叶商情,?013,(斗印.

  6、唐霏.项目教学法在高校税法教学中的运用叶科教文汇,?011,(28).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5

  20xx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迅速,为社会经济发展及就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需注意到目前的职业教育没有完全适应社会就业的需要。

  一、中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的偏见和歧视

  在中国,一般家庭把职业教育作为备选,由于高考分数没有达到理想水平而无奈选择的一条道路。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职业教育是国家战略,高级蓝领受到人们的尊敬。

  (二)校企合作中企业配合度不高

  在以往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之后的出路问题,同时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减轻其培训的成本。但是,在中国企业参与教学的配合度不高,多方面的原因是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表层。

  二、国际上经验借鉴

  (一)德国

  德国的职业教育最开始是由企业运作的,由于企业的需求而成立一些“培训班”,然后“培训班”慢慢发展成为学校,再后来国家出台一些法律保障。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双元”的含义是指职业教育的地点,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地方进行的。德国是很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合作,学校主要以企业对人才需求来开展教学和培训使得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毕业以后很快能够胜任工作。在时间的分配上德国的学生基本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在企业实习,其余的时间是在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德国的“双轨制”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校、政府、社会三个层面缺一不可中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的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德国的校企合作是有制度保障的。但是在中国职业教育和企业的合作并不是十分自然,2.师资力量的准入制度明确且统一在德国要成为职业学校的一名老师不仅需要专业学位,还需要在实践领域的工作经验。同时与职业学校合作的企业里还要为学生专门的培训老师,这种培训老师也需要先通过由行业统一举办考试,然后取得资格证书。

  (二)其他国家

  加拿大、美国是CBE(CompepencyBasedEducatin)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学生有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师只是作为管理者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在澳大利亚主要是以TAFE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非常的灵活,可以在职也可以脱产,学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最后,主要学生完成了评估,获得了所需要的学分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在澳洲TAFE的教学模式有完善的校内实习以及校外的实训基地。综合以上几个国家,虽然教学的模式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中国的高职教育

  (一)现阶段中国高职会计专业交运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

  主要的高职教育还是停留在教学在主导地位上,老师只是机械式的传授书本上的内容,导致学生只知道应该这样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即使是在实训环节,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要求完成从填制记账凭证到报表编制一整套会计循环,很多学生也只是一味的追求答案并不真正理解每一个环节的意义所在,这种设计先不说是不是与实际脱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丧失了一种积极思考的能动性。

  2.实践教学环境

  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注重会计实训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完善。也意识到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但是由于提供岗位的限制,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到企业学习。

  3.实践教材设计

  现阶段我国会计实践教材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各个院校自行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往往都强调会计核算,由于编写者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教材和实际工作中的账务处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会计实训教材大部分都是采用工业企业的业务来模拟,对金融、物流、税务、保险、房地产、海关等其他行业的活动涉及很少。在会计的实务操作中,很多没有标准答案,需要依靠学生自己的职业判断去解决问题,但是这些都么有在教材的设计中体现出来。

  4.高职院校的师资问题

  从目前的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看,主要是从高校毕业生直接选拔,选拔主要看中毕业学校以及学历是否符合招聘条件,而对是否有实践经验往往不太看中。而高职教师更重要的是职业技能的培训,尤其是会计专业,所以导致在整个学校的会计教师队伍中,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非常匮乏。现在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比重很大,一方面体现出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经验的缺乏。

  (二)解决对策

  1.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观念转变

  在德国,从小学后,教育开始划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到底是接受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决定。职业教育并不是作为一种备选而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并且如果如果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职业教育又有多种方式可是实现两种教育之间的转换。(职业性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研究)

  2.教学内容设计

  高职的会计教育是理论和实践并存,更需要的是突出实践。对于高职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是三方面的:一方面是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会计的实践教学;三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其中素质教育是贯穿其中的,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教学都需要对会计专业学生本身的素质教育加以强调。高职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而实操能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实践教学。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一定要以实务操作能力为核心,通过实际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

  3.创新教学模式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学生通过小组作业、案例研究、模拟实训等方式互动学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具体岗位,比如让学生分别来担任纯爱、审计和税务人员来进行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对这些岗位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办事流程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例如在《财务管理》中的筹资资金这一章节设计:

  1)设计任务题目

  教师可以采用问题的方式“如果大家现在合伙办一个企业,你们要如何让企业维持并盈利呢?”通过小组提问的方式让同学都参与到思考的环节当中来。

  2)项目分析

  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们需要自己分析应该创办什么样的公司,主营的业务是什么。收集资料信息要了解到如何注册以及需要的启动资金是多少,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筹集。老师利用书本和自身的知识帮助引导学生们完成这个任务。

  3)完成项目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师需要给小组制定一个“经理”来负责整个小组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也需要老师从中给出指导方法及思路。

  4)项目评价

  完成项目之后,学生对自己的项目进行评价,教师提出可以改进的方法。

  4.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可以从几方面来加强会计教师的时间技能,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为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创造条件,定期或不定期的派优秀教师到企业去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务能力。具体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

  (1)调研。教师可以去企业对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流程有更具体的了解并反馈到教学过程中来。

  (2)咨询。当遇到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定期可以向企业中有经验的会计人员请教,提高教师的实操能力。

  (3)见习。具体到企业的会计岗位或者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相关工作。

  (4)访谈。与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经验的会计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会计实操。二是聘请更有经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等到学校向老师授课。(借鉴“双元制”教育构建我国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同行业人才多交流进一步提升会计教师的知识结构。四是鼓励教师多接触实务操作。让教师参与到实训基地的设计和建造之中,并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兼职创办企业或担任会计工作。

  5.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模式新探)

  在建设实训基地的时候要按照下企业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建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针对会计岗位不同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操作方法等进行教学。在教学选材上尽量采用接近真实账务处理的材料。是学生在实训中能够有真实的直观的感受,达到实训的目的。

  6.校企合作的切入点

  一方面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出更加“实用”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和学校却有效的沟通导致人才输出时并不有效。所以现行的校企合作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校企合作的基本的形式、双方的职责以及评价的标准。应该找准校企合作的互利互惠点,一种双赢的机制,使得校企合作转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在合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效仿德国“双元制”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各个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实操性更强的会计人才。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的高职教育,为我们国家高职教育中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思路。在高职教育的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学校和企业的配合之外,政府的参与也是非常必要的。政府可以通过效仿德国制定一些法规政策保障“双元制”的实施同时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总之,想要真正达到企业和学校“双元”的目的,社会各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6

  论文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专科会计专业;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探讨了专科会计专业培养的目标与重点,提出了应该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探讨了如何通过“考证”提高专科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和推进会计教学与考证“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专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人才市场社会需求调查,认为构建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专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变化的要求,以培养经济单位第一线高素质应用型电算化会计专门人才为目标,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依据教育规律,科学构建理论教学体系,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二、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全面推进教学内容创新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应主动适应考证的需要,更新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调整、压缩理论课程教学时数和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制定了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实践教学大纲。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基础培养和专业培养相结合,课程板块整体优化、循序渐进。基础培养以公共基础课和职业基础课为主体,重在夯实职业理论基础;专业培养以职业主干课和职业能力延伸课为主体,确定专业口径,突出个性发展。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有关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整合。对“Excel20xx”“数据库”等课程经过专家论证,认为与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决定停止开设,并新开设了“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税收筹划”等课程。

  三、“考证”是手段,培养动手能力才是核心

  会计专科教育应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教学思路,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会计人才。通过考证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现代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懂得会计准则等法规,会计凭证的编制、会计报表的分析等基本内容和操作方法。真正的“实战”经验还是来源于各种形式的实际操作训练。实践教学采取三结合,即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会计业务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如果脱离企业,会计就不存在,如果学生对企业的情况不熟悉,那是很难理解会计相关概念,及其处理原理的。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企业了解企业经营模式,让学生了解熟悉公司运作,熟悉公司经济业务,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编制模拟公司概况,模拟公司经济业务。培养专业兴趣。手工操作实训中,学生明确了工作身份,由无从下手,看不懂原始凭证,到得心应手,编制记账凭证。逐渐进入会计工作状态。还有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通过加强上机操作,让学生在会计电算化教师指导下,在完成手工账的同时,学会使用各种会计软件同步完成“证—账—表’,全盘账务的上机操作。通过模拟实训的实践,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及步骤,增加感性认识,以一套完整的会计实务账作为原始资料输入电脑,从建账、输入凭证、记账直到输出会计报表。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

  四、全面推进会计教学与考证“融合”

  教师水平的高低,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应提倡“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立一种会计职业界与教师界的联系与交流机制,保证教师投身会计实践,了解会计实际问题,掌握会计实践技能,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鼓励教师在校外从事技术兼职,以增加教师阅历和实践知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师、税务师等兼职教师,进行实训业务指导。真正做到“教师与师傅的融合;学生与徒弟的融合;教室与车间的融合;作品与产品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院与社会的融合”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师资队伍,促进考证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

  推进会计教学与考证“融合”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实际需要,编写模拟实习讲义,革新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行“三段式”(概念讲授、实际操作、交流提高)教学模式;推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各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并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展示各种凭证、账页、报表,以及公式的推导过程等,对探讨性的理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这样举一反三,使理论掌握的更为扎实。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财务公司进行业务实习;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以及进行必要的考证模拟测验与考试分析,各种教学方式相互融合,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功富,大学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会计之友,20xx(5)。

  [2]马光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平原大学学报,20xx(8)。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7

  一、造成金融会计风险的原因

  金融会计所引发的风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金融机构或企业内部制度不够完善,而因为管理模式导致的金融会计风向的原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一)会计自身素质较低

  会计是掌握企业经济活动命脉的关键人员,而金融机构或企业对于会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首要是针对会计人员的考核。由于会计人员在工作之中并没有认识到微小的失职将会为企业或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企业会损失大量资金,从而导致难以维持正常企业运转,最终结果自然是宣告破产解体。

  (二)内部会计制度存在缺陷

  在跟随时代脚步发展的同时,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相应进行创新改革,会计这一工作岗位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有部分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没有紧跟时代步伐,管理模式依旧是以往的制度方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促进了会计风险的产生,制度的不完善必然造成企业或金融机构蒙受巨大的损失。

  二、会计风险的防范化解

  (一)改善会计整体素质

  在企业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的突出作用显而易见。在一些企业中往往存在着企业会计失真的情况,会计人员基本素质不够专业,难以胜任会计的工作需要,由此看来对于会计素质的'提升是推动企业发展刻不容缓的必然选择。

  (二)完善会计监督制度

  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随着时代的进步相应的会计制度也需要推陈出新,以崭新的姿态来满足企业的会计需求,建立相应的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人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促使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有明确的认知。同时在对会计制度的完善改进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工作,对于金融会计监督过程中屡次出现的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在上层领导阶级的带领下,员工和领导阶级共同来建立完善监督体系,合作建立的监督体系体现了内部的凝聚力,从根本上有效的规避风险,同时在风险来临之时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三、结论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企业或者金融机构的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道路中,需要领导阶级和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相应会计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技能素质,有足够能力胜任会计工作,同时应该立足于实际生活,对其不断创新改革,跟随企业发展而推陈出新,以求进一步蒋会计所产生的风险消灭于萌芽之中,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内部基础。

  作者:王慎涛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分行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8

  会计诚信工作事关国家的财政收入,更事关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甚至事关企业的长足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权利本位观念盛行,当个人利益受到影响时,会计人员可以不惜牺牲诚信道德原则为代价。同时,因在学校时缺乏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指导,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大都缺乏企业会计工作经历,使得学生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不敏感、不熟悉,理解不深刻。另外,学校只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或者有诚信教育的相关活动但其实效甚微,使会计专业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缺失。而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工作。他们的诚信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职业道德的水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因此,中专会计专业必须把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放在首位,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会计的生命线。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因为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会计诚信的基本要求:(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客观公正从业,绝不做违法事情,危害公司企业;(2)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坚持不义之财不取,金钱面前非己所属,眼不红、手不痒、不贪不沾,依法规范履行职责,切实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3)执业谨慎,信誉至上,在执业中始终保持谨慎态度,对客户和社会公众尽职尽责,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以维护职业信誉。

  二、中专生会计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从业者。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职业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在学校接受的诚信教育,才是最后的“护身符”。中专生的会计诚信教育作用重大。

  1.有利于中专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专生处于青春期后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很强的可塑性,经不起外界的诱惑。进行系统的诚信教育,可以让他们明白是非对错,自觉构筑违反职业道德的“防火墙”。

  2.有利于培养中专生独立、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是一个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高危行业,在一张张普通的凭证、账簿、报表背后随时都有弄虚作假的可能。特别是会计报表一旦失真,对企业、国家的财产将造成重大损失。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不但需要遵循相应的经济法规,还需要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做出判断。因此,会计人员拥有独立、公正等会计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三、中专学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目前状况

  1.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当前,许多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教育围绕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来设计教学内容,没有系统全面的会计诚信教育,而会计专业教师也错误地认为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范围,因此在教学中仅仅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

  2.缺乏“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引领。现在会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多数专业教师都是高职院校刚毕业的新老师或者是其他专业老师转化过来的,基本没有企业会计工作经历或经历较短,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不敏感、不熟悉,理解不深刻。这就导致教学中只重视会计理论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诚信教育,或者即便有诚信教育内容也是纸上谈兵,教育作用不够明显。

  3.诚信教育的策略缺少创新。会计诚信教育不应拘泥于某种既定的范式,应大胆创新,大胆摸索。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确定不同的教育方式。传统的说教式的传授、明知故问式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效果不明显,而且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诚信教育要转变传统单一、纵向的教育策略,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不拘一格的科学策略,才能达到诚信道德教育的最佳效能。

  四、中专会计诚信教育的途径

  1.完善诚信教育体系

  (1)逐步完善会计诚信教育体系。在中专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可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让学生深刻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从道德、法律和制度层面明确责任与义务,为以后从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要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诚信教育。会计教师应该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会计法等不同专业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不徇私利、坚持原则、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3)诚信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等补充到教学中,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理由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相关会计专业知识,牢固树立诚信的道德观念。

  2.开展诚信专题讲座。学校要经常开展有关诚信的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专题教育。讲座的形式灵活,或老师讲,或学生自己讲。讲座的内容多样,可以是会计人员的诚信案例,也可以是一般公民的诚信案例。讲座的范围宽泛,可以是名人的诚信案例,也可以是身边老师、同学和自己的诚信案例。总之,只要是关于诚实守信的都可以讲,使学生由“认同”到“默化”,最终被“同化”为诚实守信的人。

  3.教师做好表率。教师要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诚信的作用和正面示范的力量,这要比说教式的方式效果好许多。同时,学校要积极营造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比如,通过黑板报、演讲赛、征文赛等形式,宣传诚信的思想。同时,对学生中较典型的诚信事例,要公开表扬,宣传正能量。

  4.犯罪警示教育。在诚信教育中,正面引导很重要,而反面的警示教育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会计犯罪的案例,或者播放多媒体短片,利用会计犯罪的警示作用规范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学校也可以与法院合作,让会计专业学生倾听会计犯罪分子的犯罪经历,特别是他们的罪后忏悔和感言,能够震撼学生心灵,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并让学生在警示中感受法律的威严,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警示教育形式直观、生动,感染力强,教育作用大,对学生是一次次心灵的洗礼,有助于他们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做到廉洁自律,拒腐防变,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总之,会计教师应该内强素质,外对形象,要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在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更应通过多种途径和策略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正确地把握自己,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一心为公,从而成为真正的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9

  一、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同样的内容中职阶段学完后高职阶段老师还在强调的现象,造成中职和高职教育资源与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通常是按照普通高中学生的标准开设的,中等职业的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普遍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感到非常困难,比如像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性课程。这与当前较多中等职业学校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理念有关,映射出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想与原则的不一致,致使中职和高职基础课程缺乏应有效的衔接。中职学生报考高职后想要在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然而在现实情况中,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实训训水平与中职相差无几,升到高职院校的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甚微,使中职学生失去提升的机会。

  二、推进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对策

  (一)促进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清晰的界定:“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由以上可以看出中职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为“技术技能人才”,这为中职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基础。中高职业院校要树立统一的教育发展理念,将中高职教育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改革和规划。中职和高职分别定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的需求,以中职和高职的内在联系为准绳,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深化,认识到两者的共同之处和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制定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

  根据中高职培养目标要求,系统的设置课程体系,加强中高职院校有效的通,课程体系由浅入深:中职的课程应多注重基础,强化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理念;高职的课程应多注重实践,强调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根据中职学生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动手能力普遍较高的实际情况,首先在中职学习的基础上首先巩固和强化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同时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高职课程的重复设置,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其次根据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后文化基础课薄弱的条件下,在制定课程标准时需注意文化基础课程中高职层次的有效衔接,以适应中职学生的特点。在课程的内容上,中职与高职院校应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实施方案。中职阶段应注重基础素质的教育,高职阶段应注重学生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全面培养,同时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中高等职业院校对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正在积极探索与实践中,各院校根据本身的办学特色与发展入手,不断创新中职和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加强中高职教的有效统衔接,以培养符合经济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0

  大体上说,财会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各类企业的财务部门,国家财政、税务部门、会计师、审计师、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但政府部门每年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财会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仍然是企业。和理工科或偏理科的专业一样。财会专业的专业性是非常强的,像文秘等纯文科类专业那样被其他专业 挤兑的现象,是不太可能发生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财会毕业生也一样要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呢?

  首先,不少企业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这一点在财会类专业的招聘中更为明显,很多单位的招聘底线都是初级会计师。就算用人单位用了你,也需要进一步学习,接受企业观察,并不能一开始就成为一名会计,很多人都是从最初的出纳做起,起点低,工资也低。其次,和其他专业一样,就业难是大学扩招的必然结果。据有关调查显示,像计算机、文秘、财会类等专业都是供需两旺专业,即便如此,在人才市场依然是供远远大于求。所以,除个别专业之外,就业难现在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共同问题,而并非是否某个专业独有。第三,和国外的企业相比较,中国的财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在国外,一个公司的财务总监称为 CFO ,和 CEO 一样在决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国内,除了一些大型企业有完备的财务机构以外,一些小规模企业的财务部门只是一两个出纳,会计。一些小公司甚至没有专职的财会人员,出现一种行政人员兼财会人员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会部门在公司运作方面的重要性,认为财务人员只是收钱,管钱而已。观念落后也给财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影响。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但是,归根结底,大学生自身才是主要原因。因此,我认为,我们当代大学生需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尽管,当前就业形势总体并不乐观,但是,我们应当对自己充满信心。毕竟,个体在就业中存在差异,同时,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找份好的工作是完全没问题的。

  大学生就业一定要认清并接受这个事实,不要再挑肥减瘦,避免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因为一个正规单位的财会人员是要和单位上上下下各部门都要打交道的,所以,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决定了你能否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

  当代大学生是很幸运的,因为他们面临的是百年以来最好的机遇,中国将在他们这一代成为富强的世界大国,因此有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施展抱负。但在历史机遇的同时,当代大学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个大学生都将面对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竞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展示了社会的活力;竞争就是优胜劣汰。

  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只有以不变应万变。机会只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切困难我们都能迎刃而解。

  我们身上的任务是艰巨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尤其是我们的专业知识,没有技术,在这个社会立足是艰难的,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努力向上,时刻准备着,因为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为了自己很好的未来,我们仍需努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责任心的培养,因为在哪里都需要它。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1

  摘要: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行管理会计势在必行。本文针对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期望能为我国高校推广管理会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会计;高校财务管理;应用

  管理会计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的会计行业同样面临转型,由原来的以财务会计为主导向管理会计转型。新时代新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也迫在眉睫。各高校要积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推广管理会计,加强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合理配置资源,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其获得良性的发展。

  1.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1.1制度缺陷

  高校财务管理在体系和体制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我国对高等教育极其重视,每年花费大量资金投入建设和发展。然而,高校并没有将资金的使用和投入实行严格的预算控制,导致资金所有者缺位。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监督机制,高校对于资金的使用也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同时,高校不以营利为目的,没有核算盈利和亏损,具有一定的财务弹性,没有真正发挥高校的财务管理功能,对高校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有所缺失。

  1.2缺乏较完善的评估指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资金和花费的心血越来越多,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壮大。相应地,对于财务数据的计算和财务评价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财务部门制定出一套可靠、务实、系统的评估标准,以适应财务管理发展的需求。在此之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已有一套评估标准,但它远远不能满足现如今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1.3运行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在相关管理部门中存在相对集中的权力分配。财务部门并不能从实际上解决财务问题,而是将管理权力交由部分高层领导者手中,这样势必造成矛盾的产生,这种现象不利于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阻碍了财务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完善。此外,在财权分配中,高校的校长负责制没有把责任义务具体化。最终,相应的经济责任制不能发挥其作用,形同虚设。

  2.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2.1增强竞争力

  由于财务管理在运行体制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将管理会计应用到高校财务管理中,是为了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二者绝不是完全割据的,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将管理会计引入财务管理,在完善财务管理的同时,提高了高校内部的竞争力和凝聚力。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的基础上,衡量财务管理各项指标,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实现高校的财务管理和控制规划。

  2.2有助于高校管理和决策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加快和深入。在高校的管理活动中,应将管理会计运用其中,例如对学校引入教学设备,引进科研技术等活动,运用管理会计指标进行评价和判断。在财务预算中,高校可以合理运用管理会计,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和规划,加强会计核算,从而找到较好的实施方案,帮助高校进行决策,以促进办学教育水平提高和质量提升。

  2.3保证高校财务正常运行

  管理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大大缩减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将管理会计运用在高校财务管理,相当于把企业运营的经验方法带到高校财务的管理中。从某种角度来看,高校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高校也需要资金,需要管理运行,所以,将企业的运营方式和经验应用到高校财务管理中,作为经验借鉴未尝不可。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加大管理会计的推广力度,为学校节约成本,规避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2.4便于对下属部门进行评估

  管理会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可以全面监督控制整个学校的运行体制。管理会计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监管系统,对高校成本开支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在整个系统中,管理会计还可以统筹安排,对相关收支、成本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为高校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有助于推进学校的监督管理工作。

  3.高校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

  3.1高校投资决策方面

  一个高校的运行模式是为了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高校投资决策是由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决定的,货币的时间价值指货币在不同的时点,货币的价值也不相同。投资都是具有一定风险的,要想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就要估算投资的风险价值。正确协调风险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做到冷静地分析当前投资风险,制定一系列相关的价值评估指标,从而使风险降到最低,使投资收益尽可能达到最大化。

  3.2高校预算管理方面

  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的应用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资金进行预算管理。然而,当前的高校预算管理却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很多高校在资金的投入上花费很多的心血,却不能够充分利用资金,忽视资金的合理预算,导致后期资金不能充分利用,没有实现良好的资金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的浪费。再者,预算管理方法的不完善,资金使用缺乏一定的约束力。此外,高校财务需要对收入和支出进行预算,收入预算即指高校获得的投入资金,支出预算指高校在一年内所花的费用,包括学校运营的支出,建设工程的支出等等。高校要学会运用管理会计的知识,学会合理统筹安排收入和支出预算,并对其加以分析和核算,最终为学校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将预算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3.3本量利分析的运用

  在管理会计中,本量利分析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它是指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式,对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其变动的规律性,以便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高校财务部门则可以根据相关数据资料,确定基本模型,计算出目标利润,将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分析方法用于财务管理之中。

  3.4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战略

  管理会计注重的是使用战略性的眼光,敏锐地探查市场的变化规律。战略管理会计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多元化的、长远的视角来审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深入分析高校内外部财务状况,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财务信息。战略管理会计与普通的管理会计相比较,它的意义更加重大深远,也更具有挑战性。

  4.管理会计的推广途径

  4.1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在高校推广管理会计的应用,要采用适合的途径。管理会计以数学计算分析为前提,并涉及诸多模型和数学公式,这在手工方式下是很难实现的,高校财务管理中引入了管理会计,相应地,就要将信息化引入管理会计,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以便与高校的发展以及财务管理相适应。当然,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检验,才能发展、完善、成熟,才能推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4.2培养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和先进的领导理念。目前我国高校在管理会计方面尚未成熟,应该招聘吸收有着过硬专业知识的管理会计人员,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此外,高校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利用多种形式,对现有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由传统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培养一支有着先进管理理念,创新精神的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

  4.3完善管理会计理论

  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前提条件是一系列的管理会计理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需要理论来支撑。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尚存在诸多问题,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在完善管理会计理论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深入分析和理解相关理论,并做出相应调整。与此同时,高校相关部门领导应起到带头作用,带领广大教师投身管理会计实践,积极参与管理会计理论的修订和完善。

  4.4协调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之间的关系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者相互联系,高校应协调好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借鉴并吸取国外管理会计的经验和教训,在推进财务管理发展的同时,及时总结,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财务管理的管理会计理论,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总结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息息相关,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校对于管理会计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重点把握,认真对待,制定出有效的对策,实现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共同发展。将管理会计运用于高校财务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伦宗健,付秋颖.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xx(13):70-72.

  [2]叶显楚.论述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xx(07):125-126.

  [3]郑海鹰.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J].商业会计,20xx(14):64-66.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2

  专业实习是本科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缺乏实习基地、实习经费紧张等种种原因,有的学校以手工模拟实验代替实习,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专业实习,笔者认为这将对会计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会计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做一个探讨,以期对以后的会计专业实习及专业教学有所裨益。

  一、明确会计专业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会计专业实习的目的。安排专业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通过综合分析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和熟悉企业运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企业会计核算程序和监督方法,熟悉企业管理的基本环节,实际体会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可以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以便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会计专业实习的基本要求。实习学生具有学生和实习单位工作人员的双重角色。鉴于此,应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要求学生态度端正,工作认真,尽快适应环境,遵守实习单位的纪律和一切规章制度,保守实习单位的商业秘密,积极从实践角度了解该单位的会计业务,自觉地、切实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收到实效;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要求学生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从企业工作的全局出发,以旁观者的身份了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会计人员的基本心态、财务管理的原则等,这种观察和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更广的层面熟悉会计,增强适应能力;以调研者的身份实习。要求学生在实习前确定一些调研课题,这样实习起来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对会计专业实习模式的探讨

  (一)创建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集中式的手工模拟实验或电算化模拟实验。会计模拟实验是会计实务与会计综合练习相结合的产物,是会计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飞跃。该形式一般采用企业的真实资料,按照会计核算工作程序设计,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模拟的记账活动,将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实际操作一遍,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要组织好会计模拟实验,确保收到较好的效果,整个模拟实验应有真实感,以避免让学生产生一种做习题的感觉,并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实验范围。实验中发放的大量原始凭证,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鉴别、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循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达到“了解会计实务,提高会计实际操作水平”的目的。

  从目前来看,会计模拟实验普遍停留在手工操作上。虽然手工操作有助于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但它不能适应会计工作日益现代化的需要——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通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汉字系统和会计软件的推出与完善,使电算化会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会计专业不但在理论教学中应开设计算机知识和电算化会计相关课程,在实践教学中也要体现这一趋势。

  (二)组织校外现场实习,努力创建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分散式实践教学体系。由于缺乏教学实习基地,许多学校只能通过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造成学生的实习环境差别很大,有的能起到实习的作用,有的则很难保证实习效果。另外,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加上财会工作的特殊性,一般单位很难让外人插手工作,学生从实习单位回来普遍反映实际接触的会计业务不多,大多只做了些凭证的填制工作,而对登账和编制会计报表接触很少,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实习效果。

  分散式校外现场实习不同于集中的模拟实验,指导教师要想了解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难度很大,甚至不可能。因此,事中控制不是分散实习的核心,其核心在于实行目标管理,通过事前的计划和事后的考核来引导和约束学生。

  事前的计划主要是指制定详细的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日记,实习报告要求有具体的考核办法。由于分散实习的特点,决定了实习教学大纲必须事先确定实习目标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大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该公司的性质、所属行业、组织形式、发展历史、组织结构、规模大小、产品类型及产销情况、关联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会计岗位设置及主要职责等基本情况,并通过调查表的形式,拟定调查提纲,制定调查计划,记录调查结果;在上述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和会计政策、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运用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前两步了解的情况,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自己所学与实际的差距以便今后补充学习;同时,发现企业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要求学生根据实习报告的格式撰写实习报告。其中第三个环节是大纲的重点,也是学生实习的重点。这部分大纲可以以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会计主干课程为核心,按几大模块分别设计,并细分为更多的小模块,设计相应的思考题、调查表等。学生对哪个模块感兴趣,就选哪个模块作为实习重点,这样实习起来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至于感到无事可做。

  现以财务管理模块为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或决策部门)进行实习,从实践的角度了解该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并总结实习收获与体会。事前可对学生作出如下要求:了解实习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了解实习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及职责、人员安排和分工等);了解实习公司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了解实习公司资金运动的特点及管理要求;参与实习公司一项具体的财务管理活动;分析实习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从实习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或股利分配管理)出发,剖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完成一篇以《××公司财务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或收益分配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为题的实习报告。事中控制难度较大,可以要求实习单位协助指导、管理和考核,并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日记,以建立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成绩评定是重要的事后监督环节:一是要求学生提交所在单位的实习综合鉴定一份,以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二是要求学生提交实习现场记录即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各一份;三是进行实习答辩,答辩的过程其实也是经验交流,畅谈实习体会的过程,在答辩中师生共同探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办法;四是总结评定,确定成绩,并进行实习总结。总结前可先拟定调查表,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效果、问题进行归纳,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定性结论,以改进今后实习指导工作和理论教学工作。

  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次的分散式校外现场实习,有利于学生适应单位岗位的需要,并向用人单位展示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主动争取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扩大学生就业通道。

  (三)开辟校内会计实习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实习资源。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各行各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和财务管理工作已逐渐规范化,使得高校内的财会工作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在同一条件下,遵循共同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二者只有规模大小、业务多少的差异,而不存在本质区别。高校内规范的财会工作和丰富的会计核算内容,为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实习奠定了坚实可行的基础。开辟校内会计实习基地,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自身的实习资源,这种集集中式和分散式于一体的实习模式无疑是使会计实习走出困境的有利举措。

  当然,高校内会计实习应在校财务处的统一安排下有序进行,因此争得财务处的大力支持是保证实习顺利进行的前提。此外,由于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应避开月末、年终等财会工作繁忙的时间,这既可以保证实习效果,又不至于对财会人员工作造成大的干扰。

  三、结语

  实践证明,适应本专业特点的专业实习符合教学规律与学生心理预期。作为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实习无论对学生成才还是对教学改革,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会计专业实习的三种模式各有特色,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习教学体系。至于三者的先后顺序,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灵活安排。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3

  摘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是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础。本文立足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现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内容、方案实施的措施两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施措施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教育教学,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高职会计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应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导向性,并充分落实到教学之中。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一是要突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属性,以服务学生就业为重点,强化课程体系的优化;

  二是契合会计专业特性,落实“理论”+“实践”的教学构建,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在培养方案的落实中,落实条件的创设,特别是教师队伍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管理改革的推进,都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所需的具体措施。因此,从培养方案的构建,到方案的实施,应立足高职院校的教育属性、会计专业的特性,兼顾统一、全面部署,有效落实。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关键在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强化目标导向下,人才培养措施的有效落实。高职院校应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以能力本位理念为指导,实现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1.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性尤为重要,是教育教学构建的重要基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兼顾。从市场需求而言,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应突出就业目标的定位,以专业特色为亮点,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面对不同的就业划分、不同的市场氛围,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更强调“专业+能力+就业”的集中体现。专业特色要突出会计的专业特征,强化岗位能力的培养。

  2.课程内容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落实,具体体现在课程内体系统的构建之中。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课程内容体系要实现“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两大板块,通过“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如图1-1所示,是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在该体系中,强调理论知识内容的同时,也突出专业模块的构建,通过“专业模块课程群”,学生不仅有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实训的空间,“理论”+“实践”的教学环境得到优化,实现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是方案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而如何确保方案实施到位,并有良好的实施环境,强调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改革,夯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基础。

  1.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应依托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适应当前会计专业的发展需求,并满足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一是要注重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二是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依托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引进,壮大现有的教师队伍。

  2.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基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高职院校应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提高专业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可以立足于院校的专业特色,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开发契合学校实际的专业教材,建设具有特色的精品课程,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对于地方高职院校而言,应在特色专业的基础之上,大力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深化会计专业发展。

  3.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人才培养是变化的过程,僵化的教学管理显然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在传统教学管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弹性学制”,为学生专业学习创设更加宽松的环境。在学分与学年的关系上,允许学生在2-4年间完成。并且,针对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确保教学内容体系能够满足并服务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契合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总而言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强调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实施的有效性,才能确保方案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中,应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目标,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性,强化“就业、市场”在目标中的体现。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着力点在于夯实实施的基础,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依托精品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建设等实施措施,确保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建玲.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xx(03).

  [2]周艳.中高职教育衔接视角下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和实施[J].商业会计,20xx(02).

  [3]刘波.以能力为主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武汉电力职业学院学报,20xx(07).

  [4]李辉.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J].财会月刊,20xx(03).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4

  摘要:在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会计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管理包括财务预算、成本核算、账表分析等。会计成本核算主要统计和分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支出费用,结算出企业生产总成本,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对企业成本核算加强管理。下面将具体分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内容与作用,分析当前企业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解析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策略

  一、引言

  成本核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行管理,可以有效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当前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而是通过整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环境条件,对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利益进行分析,在高效益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对成本核算管理保持高度重视,创新成本核算管理模式,使其符合社会需求。

  二、分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内容与作用

  (一)成本核算

  内容:作为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消耗按照规定进行归集与分配,并核算企业经营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作用: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生产计划、预测、和分析等多项工作,通过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支出和耗费如实反映出来,还能清晰的展现出企业各项成本信息,使企业领导可以根据成本核算分析对企业进行针对性控制调整。由此可见,成本核算具有推动企业成本计划观察落实的作用,可以提高企业成本效率,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发展目标。

  (二)成本管理

  内容:企业会计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活动中的各项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决策等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通过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预测、成本分析等会计职能。作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会计成本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合理性、全面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在推动企业经济核算和生产节支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通过加强会计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三、分析当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重视

  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不正确,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会计成本核算管理重视不足,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往往直接交给会计人员进行核算和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全部精力放在了经营过程中,而忽视了成本管理的'作用。有些企业在生产车间所配备的成本核算人员是由会计人员兼职的,这种不合理的人员安排,使企业成本账簿混乱不清,严重降低了企业成本核算质量。

  (二)成本核算管理人员素质整体偏低

  会计成本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但是,当前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都相对较低,缺乏自主创新和积极学习的敬业意识,无法合理调整和完善企业成本核算模式。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成本核算中,随意更改数目,窃取企业生产材料,使企业的成本核算结果存在不可靠性,同时也对企业财务工作造成安全隐患。

  (三)对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缺乏监督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监督标准,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核算监督机构进行监督,使企业成本核算信息存在不真实、不正确现象。

  四、解析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策略

  (一)对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管理时,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应当首先预测和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对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其次还要拓宽成本核算管理范围,对产品包装、售后维护、产品服务等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做好成本后期管理工作。最后,企业应按照企业生产成本目标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新产品发布、产品库存方法、产品生产数量等,借助企业生产创新,实现会计成本高效管理。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品生产已经从有形转化为无形,很多无形产品开始进入到市场经济中,为了适应这种市场变化,企业必须时刻掌握市场发展动向和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和优化成本核算技术,树立先进的会计理念,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管理条件。

  (三)对决策成本管理保持关注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当将成本核算管理由内部操作转为外部操作,不断提高成本核算信息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对决策成本管理保持高度关注,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决策中的失误,使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更具完整性和可靠性。五、结束语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会计成本的核算及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要想占据稳定地位,就要加强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各项消耗进行合理控制,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因此,企业应对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对决策成本管理保持关注,从而实现成本科学管理的目的,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秉千,管平.基于建筑工程概预算成本管理及措施的探讨[J].房地产导刊.20xx年10期

  [2]李春光.关于建筑工程概预算成本管理及措施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年35期

  [3]王剑锋.探讨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年6期财会研究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5

  一、顶岗实习内容设计

  一般校外顶岗实习期限为6个月,为保证校外顶岗实习工作的连续性,我们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进行妥善考虑,要保证参加校外顶岗实习同学的理论知识深度,需要将一些核心理论课程的授课予以前移,对进驻事务所进行实习的同学需要提前选修审计等课程。确保学生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纳税实务、审计等会计核心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对学生的所修学分、公选课、体育课等课程的学习和考核方式等都应予以充分考虑,以确保顶岗实习学生学习的连续性,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设计

  合作双赢是奠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前提和基础,而推动企业方长期合作的唯一有效途径来自于其成本和效益的考量。但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不同于市场营销等专业,第一,不能直接给企业创造效益,第二,会涉及企业自身的商业秘密,第三,企业承担了相应的培训工作,却没有享受培训的成果。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校企合作”前景堪忧。解决这些合作障碍,对于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至关重要。

  1.认真进行专业分析,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在校企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应认真挑选。财务工作的实习不同于其他专业,不能形成批量规模效应,一般一个单位只需要2至3个会计人员,工作量不大,而且也不需要实习学生来帮忙。所接纳或吸收的个别学生,也仅限于朋友的面子,这种行为缺乏长久合作根基。在梳理会计专业实习特点之后,我们发现会计事务所或者代理记账公司这一类的企业需要会计人员较多,涉及到的经济业务比较全面,而且需要实习学生来协助或顶岗处理经济业务,相对会形成适度的规模效应,便于对实习学生进行集中管理。

  2.与会计师或代理记账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双赢分析

  站在企业角度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和代理记账公司,财务工作量较大,需要的人手较多,且正式员工流动速度较快,经常面临人员断岗现象。企业无力经常去人才市场进行招聘,即使招聘进来的会计人员往往也是仅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没有实践工作经验,质量不令人满意。企业必须先培训才能使用,而培训期间也需要支付相对较高的员工薪酬待遇,一旦培训熟练,能够胜任基本会计工作时,往往又遇到辞职现象,令企业不甚烦恼。而与此相比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在校生则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1)接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和实践教育,具备专业的基础理论水平和一定的实践能力;(2)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修养;(3)薪酬要求低,在校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实践技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而不是求职,相比社会求职者,学生住在学校,只需要基本的生活费即可,这部分费用还可以由校方从专业建设经费中协助解决一部分,对企业来说,有助于节约成本;(4)学生的流动性低,学生受到学籍管理机制的制约,要服从于学校的整体安排,不能自由流动。参照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每批会计专业学生会安排在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实习前3个月主要以培训、学习为主,后3个月可以为企业服务,企业可以享受3个月的培训成果期,实习期满6个月后学校会选派下一批同学轮换顶上,无需企业操心,每年2个周期,半年一轮换。实习期间表现较好的同学,毕业后可优先被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从学校角度考虑,通过与会计事务所和代理记账公司合作,坚持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巩固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了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还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为同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树立了办学榜样,创新和探索了办学思路,积累了经验,走出了一条适合高职会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之路。(2)专业对口,有助于学生全面提升专业技能。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代理记账公司业务覆盖比较全面,业务涉及到工业企业、商业流通企业、服务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等各个行业;会计师事务所还会提供审计业务的学习和训练。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接触到更多的业务类型,较为全面的接触和掌握会计实践技能。(3)高校可以委派年轻教师深入企业一同参加实习,既有助于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教学水平,也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管理。

  三、加强校外“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模式设计

  将学生输送出校外进行“顶岗实习”,在学生管理上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如学生人身安全管理、就业观念教育管理、实习期间工作纪律管理等等,如何强化校外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需要从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上进行创新和研究。

  1.建立教师工作站,构建“双导师”制,加强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

  为强化对校外顶岗实习同学的管理,应由学院派教师进驻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由校企双方就顶岗实习期间的培训和管理的内容进行监控,明确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由校企双方共同磋商制定和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明确双方职责,安排企业和学院各派一名导师进行管理,建立“双导师”制度,共同培养顶岗实习学生,构建顶岗实习质量的长效运行机制和质量监控体系。

  2.进行专人管理,加强学生人身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学生离开校门进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面临的.工作环境与在校内学习时大不相同,既有来自上下班或外出办事时的交通安全隐忧、也有正确看待领导批评教育以及与同事相处的心态等,因此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意识教育不容忽视,还要为学生专门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还应配备专门辅导员加强管理,强化岗前教育,并经常召开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主动与学生进行促膝谈心,排解学生心中的困惑,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告诫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要注重工作纪律性,不得随意串岗、脱岗,保守企业的商业秘密,有事应严格履行请假、销假手续。同时校企双方要建立顶岗实习沟通机制、事务处理、记录备案、整理归档等。

  四、顶岗实习考核方式设计与管理

  1.成立校企合作考核委员会

  顶岗实习成绩是学生获取相应学分的重要依据。本着“人才共育、过程共管”的合作理念,学校应与企业成立“校企合作考核委员会”,共同对顶岗实习进行考核。构建三方面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即自评(或互评)、企业评价和校方评价,并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综合考核。学校指导老师要根据自己的指导工作记录、学生的实习周记、实习总结、实习交流与汇报情况等来综合评价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表现。而企业方面则要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工作责任心、实习态度、工作纪律、工作质量、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来进行考核。

  2.表彰先进,总结经验得失

  顶岗实习结束,校企合作考核委员要评选出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实习生和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对全体参加并完成顶岗实习的同学颁发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用印的实习经历证书,作为其今后就业的一种经历证明。同时还要注意及时召开会议进行总结交流,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新情况要在制度上予以规范设计,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形;对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要予以保留和推广,保障顶岗实习机制的长久稳健运行,并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如引企进校、进行股份制合作联合办学等,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空间和深度。

  五、结束语

  顶岗实习是当前高职院校“2+1”或“2+0.5+0.5”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直接关乎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除了来自学校和企业的努力外,也需要国家出台一些配套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教育学习环境。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相关文章:

会计专业论文05-20

会计专业论文(精华)06-23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论文11-05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05-16

(荐)会计专业毕业论文07-03

(精品)会计专业毕业论文05-16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03-15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1-04

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8篇11-03

在线咨询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财务会计专业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

  一、写作原则

  (1)超前性。在论文选题前,要选择具有前瞻性的题目,即对我国职能部门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时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论题。

  (2)实用性。我们在做论文写作时切忌空谈,切忌重复已过时的东西,要选择工作中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新的见解。

  (3)时间性。特别提醒撰写会计方面论文的同学,由于20xx年财政部颁布了现行会计制度,因此,我们在进行论文写作时要注意参考20xx年以后刊物发表的文章。如:写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文章同学注意。自从现行制度颁布后,从制度层面已将会计信息造假问题杜绝了,建议这方面的论题就不要再选了。

  (4)观点正确。论文写作时,其观点不要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规定相违背。

  (5)论题要严格限定在会计、财务、审计和会计电算化方面;或写财务会计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方面的论题。如:“税收筹划对企业理财活动的影响”等。其主旨必须体现出财务会计专业的内容,否则就离题了。

  二、构思

  1、选题

  (1)不是所有刊物发表的题目都适合我们写。因为会计专业本科论文完成字数要求在8000至10000字之间,而有些发表的论文题目写作字数达不到我们规定字数要求,故并不适合我们选用。

  (2)若写与会计专业实践相结合方面论文时,要突出所学财务会计专业理论与方法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离开这一指导作用,论文将变成调查报告或工作总结。

  (3)要注意审题。有的同学为了追求题目新颖,确定题目时,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如:有的同学把题目定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创新”。我们知道,对于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有关部门没有出台完整的规定,该题属于探讨性问题,更无从在此基础上创新了。

  (4)论题要有探讨价值。论文的写作要以建立和完善相关规定或解决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对象,如:“浅谈我国的财务分布报告”。该题针对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不够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对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分布报告》征求意见稿有一定参考价值。相反,有一些同学《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类题目写起来很空,又没有实际内容。因此,建议同学们不要选择这些题目作为论文来写。

  2、写作过程

  一旦确定题目后,就要开始写作了,写作的时候要注意:

  第一,确定题目;围绕题目搜集有关资料;第三,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第四,根据筛选后的资料确定论文提纲,在提纲中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第五,依据详细提纲开始论文写作。

  同学们在收集资料时,可以到北京图书馆查找一下刊物:《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务与会计导刊》、《财会通讯》、《财会月刊》、《中国农业会计》、《现代会计》、《天津财会》等,还可以参考各财经院校学报有关财务会计方面的文章。

  三、应注意的`问题

  (1)题目和内容要一致。如:有的同学在写“试论企业内部控制”一题时,夹杂了许多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的内容,表现出题目与内容相脱节,从而消弱了主题。

  (2)论文结构要严谨。论文提纲确定后,要看看其结构是否合理。举例说明:“试论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的一般结构应为:

  审计风险的定义。进行各国审计风险定义比较,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审计风险的特征。对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对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逐项分析;审计风险的控制。主要把控制审计风险的步骤写出来;审计风险的防范。把防范的主要措施写出来。举例:例如,在防范审计风险方面,现行会计制度中那些不够规范的方面还需改进,怎样改进。国际上成功范例给我们的启示。

  (3)文章内容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论文写作要能够反映出当前我国财务会计领域关注的问题,要看近几年的相关刊物。

  (5)语言精炼,文笔流畅,标点正确。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2

  [摘要]会计学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它们都属于会计,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文章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的内容、作用及实际应用等方面来分析它们的关系。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联系;区别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含义

  财务会计通常称为“外部报告会计”,财务会计的财务信息必须按照会计准则来编制,有规范的会计信息形式,提供出来的财务信息要让信息使用者理解,并掌握这些信息反映出来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信息使用者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决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更好地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主要是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为管理者提供成本及利润等信息,所以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密不可分。而管理会计没有明确的定义,但财政部在会计管理促进施工指导管理会计系统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金融和商业活动的有机整合,在规划、决策、管理活动的控制单元和评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的人还把管理会计称作“内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财务信息比较,管理会计提供的就是一组非财务信息,因为财务信息我们常用货币进行计量,但管理会计而言我们除了货币计量外还需要货币量后面的实物量等信息,从而使管理会计的触角伸到了企业的业务层面,用这些非财务信息来解释我们企业的业务层面,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财务会计是企业在以往的交易或事件中,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要素,并通过财务报表,向企业各方提供财务信息的经济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是用货币计量的,再加上一些文字说明叙述,反映了企业的资本和经济运行过程。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管理会计深入到业务层面,关注成本控制,改善经营管理质量,它与财务会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财务会计与新兴的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企业管理中共同发挥作用。

  2.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联

  (1)信息的搜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基础相同,管理会计中所使用的信息基础和财务会计是一致的,都以来自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原始资料为依据。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管理会计所集成企业的采购、存货、收入、成本信息才有意义,所以管理会计不能脱离财务会计核算。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信息使用者相同,企业管理层可以利用管理会计反映的信息对企业进行决策、规划和控制,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财务会计为企业管理者进行企业决策、规划和控制提供重要信息的同时也为投资者、债权人或政府等外部相关者提供财务指标。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指标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管理会计中的预算、标准等数据是财务会计基本核算的前提。所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指标理论体系基本相同,并都在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2.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在职能定位方面,管理会计侧重点在“创造”,它能够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谋划未来,贯穿企业整个经营流程;而财务会计重在“记录”,常常既成事实,只能总结过去,在未来的发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在服务对象方面,管理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财务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在使用方法方面,管理会计灵活,动态,比如有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经营管理、绩效管理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比较侧重点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是对内报告会计;而财务会计功能主要是为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等对象提供服务,所以财务会计又是对外报告会计。

  (2)定位不同,管理会计放眼于企业的未来活动,是动态的,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发挥作用,为管理层的正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财务会计是记录、核算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系统,是静态的,属于过去的“报账型会计”,结局已定,只能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对未来的经营开拓指导意义不大。

  (3)工作原则不同,管理会计的工作手段灵活,方法多样,不受企业会计准则核算规范的限制和约束;财务会计则不然,其工作必须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几乎没有发挥的空间。

  (4)服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一方面对整个企业而言,要考虑企业的决策和计划实施;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对它们的经营业绩进行核算和考评。财务会计往往把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单独反映企业全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体现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营状况。

  (5)质量要求不同,管理会计所涉及的往往属于未来信息,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很多,不必过于精确,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不影响其决策、判断就可以;而财务会计的信息主要是以货币价值为尺度进行衡量,它对信息的精确度和真实性的要求比较高。

  (6)报告种类与时间不同,管理会计提供的报告没有种类和形式的限制,管理层认可并有帮助即可,一般包括预算、成本报告分析等;时间的要求也比较灵活,可以编制年报、季报、月报等定期的报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编制。财务会计则必须按照规定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有格式要求的财务报表,也要根据账簿定期编制年报、季报等财务报表,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7)体系完善程序不同,财务会计体系比较完善,有统一的会计规范和会计模式,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而管理会计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恰恰缺少财务会计的这种特性。

  (8)方向不同,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在怎么样能够既真实又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要素(人、财、物)在各个阶段(供、产、销)上的分配、使用、消耗情况,而且把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质量报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而管理会计更关注精细化管理,注重管理的过程,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9)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同,管理会计的方法灵活多样,又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体系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所以管理会计的水平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息息相关。具有较宽知识面和扎实的理论水平并且又有果断的应变能力的会计人员,对于这份管理会计工作显得更适合,因为管理会计工作需要考虑的方面较多,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企业对这种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会计人员有较大的需求。而财务会计工作比较基础,有原则可以遵循,有固定的程序可以执行,所以工作认真细致、业务知识扎实、能够独立操作的人员即可承担。

  3结论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辅相成,既相互分离又相互依存,但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对企业的服务工作。随着管理会计的不断发展,它的重心不再是信息处理程序方面,更要放在管理控制系统的完善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上;要从成本控制管理延展到各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控制上。

  参考文献:

  [1]高树凤.管理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2]徐光华.财务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范文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与区别[J].会计文苑,20xx(12).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3

  【摘要】:中职学校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和组成部分,中职会计专业更是人才需求的重点,本文分析了中职会计专业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现状;改进措施

  近年来,在职场上会计专业被评为“就业领域的常青树”,随着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金融、商贸、服务、财税、审计等更是急需大量的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既有相对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对于中职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及应届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私人企业、中小型企业从事会计、出纳、记账、文秘等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现状

  第一:招生难,生源不减。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总量的减少,许多专业面临招生难这个问题,中职会计专业招生经过十几年的市场低谷状态,加之会计是社会的重要行业,各部门都必须设置会计部门、拥有财会人员。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该项技术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就业前景。

  第二:就业忧,找准定位。首先,中职会计专业没有劳动部门下发的职业技术等级标准;其次,毕业生要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这对中职学生是一个及其严峻的考验;再次,中小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一般使用自己的家人或亲戚,进行家族式管理。因此,要确准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何种层次,哪个领域。

  第三:层次低,注重实用。与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相比,中职毕业生在理论水平和外语能力方面无法比拟,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授课的过程中,需要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而非面面俱到,喧宾夺主。

  第四:生源差,精讲多练。中职学生多是初中毕业且基础比较差;多是厌倦传统的讲课方式,因而放弃上高中、上大学的机会;多是打算趁早学习一门手艺,目的已经十分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课方式授课,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更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努力营造引领、设问、指导、答疑氛围,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操作能力,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多练多做,通过设置考核标准提高练习兴趣,同时避免简单重复或枯燥无味,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以技高一筹赢得用人单位的满意。

  第五:师资强,能讲会训。由于会计行业的重要地位以及会计专业建立的时间较长,因此各校会计专业的师资力量都比较雄厚,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教师具备相应规模,他们技术熟练,能讲授理论,能指导操作,完全胜任中职会计专业的校内理论授课、模拟练习、实习实训等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

  在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日以市场化的形势下,并非任意的职业教育都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不适应市场的教育模式可能会导致结构性就业问题。职业教育学校应提高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意识,依据区域经济环境、职教特点建立新的职教模式。

  1、构建课程体系

  佳木斯地区是以农机、物流、边贸、中介代理等行业为产业结构主体的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心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产生极大的影响。

  根据市场的需要对现有会计课程体系进行大的改革,按照职业岗位的相关性重构核心课程,同时依据就业岗位的素质要求开发拓展性课程,如:工商企业登记、社会保险办理、市场营销案例、财经法规等。

  2、整合课程内容

  中职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中小企业以及大企业的基层岗位,课程内容要真正从学科型转变为横向实用型。首先,会计专业课程要下决心删减一些难、繁、高层次岗位、实用价值不大的教学内容,补充岗位必需的技能操作规程内容。其次,在提高会计课程的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开设一定量的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扩展性课程,使学生不至于局限在“会计”一个点上,以扩展学生就业选择范围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3、改革方法手段

  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及专业潜能,在教学方法上,逐步从以教学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能力培养型教育,大力提倡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改善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可通过模拟作业,熟悉会计基本原理和手工操作程序;通过教室的多媒体系统,教师可以演示课件、介绍各学科基本原理;通过多媒体电算会计模拟实验室,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增强动手能力等。

  3)构建讲授、分阶段练习、实验室仿真模拟实训、实习基地专业实习相连接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根本特点的专业教学运行机制。

  4)加大校内模拟实训力度。

  第一阶段,进行数字大、小写强化训练。训练内容是:按照财务工作的要求,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对大、小写数字的标准化进行训练。

  第二阶段,计算技术技能训练。通过计算技术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珠算的基本算法及计算器使用、点钞的基本技能,达到所规定的等级标准。

  第三阶段,会计实务操作训练。通过开设《基础会计》和《专业会计》等课程使学生掌握财会理论知识,在讲理论课过程中配置1:1的实验课,让学生进行财会业务模拟操作。这个阶段的训练也是熟悉业务的训练。

  学生的训练内容:

  1.填制凭证训练;

  2.填制账簿训练。包括如何设账、记账、改账、结账、对账等训练;

  3.填制报表训练;

  4.成本核算的训练。

  第四阶段,微机基础操作技术训练。通过增加学生上机时间、举办操作竞赛、晋级考核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提高微机的操作技术和速度。

  第五阶段,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训练。在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熟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结构,了解我国财政主管部门对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管理内容,以及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必要工作内容,掌握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工作流程,熟练应用典型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

  5)定期举行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掌握会计技能的兴趣,形成一个学习专业技能,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能的氛围。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4

  摘要:随着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出,对相关课程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税法课程作为会计专业本科学生的必考课程,课堂教学尤其重要,可是目前的课堂教学固定化、模式化,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无精打彩,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亚需进行全面的优化,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角色扮演法,通过情境互动角色扮演等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学生对税法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税法的课程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税法 角色扮演 会计专业 应用性人才。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式教学,却容易忽视学生技能、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和盘托出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的引导,也忽视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而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切实能够感受到知识的融人,为应用型技能培养做好准备 。税法课程教学的特点不同于其他法学课程,税法课程具有一定的实操性,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同时跨了经济和法律两个专业,既有法条的理解,还有相关计算公式的应用和推导〕恰当的在税法课堂上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逐步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本科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好必要的铺垫。

  1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税法教学过程中显得很重要 。传统税法的教学是抽象的、枯燥的、纯理论的 。角色扮演教学法却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渗透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体现教师主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首先要熟悉纳税范围,找到自己属于什么税种的纳税人,然后根据基本理论知识,比如说计税依据、税率等计算出应纳税额,再查找可抵、可免,可减的项目,综合运用听学知识为自己听用,寻找最佳途径,为税务筹划服务,通过角色扮演法的演练让学生体会到会计的价值和成就。

  2目前税法课堂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我们会计本科专业税法教材大都以基础知识结构的阐述为主,把相关法规内容总结起来,缺少与现实生活中税收的有效结合,学习起来难免枯燥、乏味 。学生通过简单的课堂讲授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无法过渡到理性认知的层面,更别谈上升到应用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僵硬,单调 。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是以讲解税法教材的理论知识为主,而学生处十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也许在认真地记着笔记,甚至手托下巴若有听思地点着头,但是却无法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总是被搁置,更缺乏对办税流程的全面展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能力受到了压制,学习效果不佳,学了就忘了 。事实上,在企业,报税是至关重要的,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经验 。比如说在报增值税时确定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时,不能死套书本知识,在企业日常销售业务的处理上需要灵活,既要熟悉主要客户的开票要求,又要顾及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也不能影响本公司正常的税务处理,造成法律风险,听以基本上很少有企业愿意让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的刚毕业的学生去报税 。很多企业需要有经验的会计,而我们输送的却是理论会计。

  3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角色扮演法是必要可行的。

  目前,税法教学过程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并不符合我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虽然通过学习基本上掌握了税法的理论知识,却很难胜任如税收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税收筹划等企业中实际工作 。怎样才能使教学生们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企业的实践,在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尤显重要。

  3.1角色扮演教学法能够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引人角色扮演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们可以尝试运用的税法理论知识来设立一个场景,在教师的带领和启示下,学生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把自己置身案例中,通过身临其景的感受,积极探索和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产生成就感,既带动了课堂的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了 。以此来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3.2角色扮演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之间沟通合作,加强团队意识。

  在角色扮演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需要几个学生或者几组学生扮演税法理论听涉知识中的不同角色,需要相互配合完成,在配合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间更好的交流和讨论,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关注他人的想法,明白不同角色听面临的思考不同,通过配合既增进了感情,又提高了说服他人的能力,为以后工作过程中实践能力的体现埋下伏笔。

  3.3角色扮演教学法能够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角色扮演教学法需要教师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怎样结合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怎么更好地接受和掌握税法知识,同时还需要进行调研,加工、整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形成适用于角色扮演教学需要的案例,同时这些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改进,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也可以强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4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税法课程中的运用。

  4.1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的选取。

  想要让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税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教师需要精心地挑选合适的案例,角色扮演法的案例要来源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吸引性 。角色扮演法对课堂的互动性很重要:’’教师讲学生听”是传统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法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予以形象化、具体化,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课堂的讲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案例要紧扣理论知识点,解决现实问题,税法内容繁多,教师在选取案例作为课堂教学扮演时最好选取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家比较关注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案例,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

  4.2角色扮演教学法课堂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为了达到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效果,教师在税法课程课堂上的组织程序的设计与安排是相当重要的 。为了让角色扮演教学法更趋于完美,要做好以下三个步骤:课前准备工作、课堂上分组扮演、教师在课堂上的归纳总结。

  教师在每次课结束后把下次课上课时需要扮演的案例内容布置给学生,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可以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参考别人的讨论意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课堂上根据老师讲课的知识进行充分计算,说出自己听用到的知识点,然后对方组指出该组有街吴和不完善的地方,共同归纳整理出完整的答案 。每次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听取学生对听扮演的案例进行归纳,对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解决,对考虑周到、思维逻辑谨细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通过角色扮演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税法的相关知识。

  5关于税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完善的建议。

  5.1在注重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同时结合使用其他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一节课可能会以两种以上教学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的方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也离不开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课堂上需要发挥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扬长补短、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如‘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学习,应该是讲授法为先,角色扮演法为主,辅以比较法等其他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5.2在角色扮演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关系。

  税法课堂的角色扮演毫无疑问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两者的契合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税法课堂上教师是角色扮演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教师站在合适的位置观察,调整着整个教学的进程,低调地主导着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的扮演,展开课堂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角色扮演法一旦在课堂上没掌握好度,就有可能出现失控现象,使课堂处于一种‘放羊”状态 。在这种情形下,教师的总结和完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3要加强完善税法角色扮演的案例,以便更好更全面地融人理论知识。

  角色扮演法对需要扮演的案例要求很高,对课上时间的把握要求也挺高,这些采用的案例需要经过认真的思考和不断的修改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该教学方法还未形成完整的系统,我们在从事税法课程角色扮演的教学中缺乏特别适用的案例,大都是临时编写或者匆忙改编的,有时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因此,加强对角色扮演听需案例库的建设非常重要 。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角色扮演法对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税法课堂上的应用毕竟是一种较新的尝试。教师在税法课程教学中,应综合各税之间的联系,合理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怎样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即时的总结对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税法课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丁智才.适应区域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研究田.广西财经学院学报,}01},(+).

  2、杨金玉,装淑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改革探讨叶商业会计,Col斗,(+).

  3、李玉,范亚东,高志杰.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税法课程实践教学研究叶商业经济,}01},(1}).

  4、卢美玲.应用型本科s,税法汾教学方法研究与开发叶会计之友,}olo,(}}).

  5、余海莲.学生主体作用对教学的正效应叶商情,?013,(斗印.

  6、唐霏.项目教学法在高校税法教学中的运用叶科教文汇,?011,(28).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5

  20xx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迅速,为社会经济发展及就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需注意到目前的职业教育没有完全适应社会就业的需要。

  一、中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的偏见和歧视

  在中国,一般家庭把职业教育作为备选,由于高考分数没有达到理想水平而无奈选择的一条道路。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职业教育是国家战略,高级蓝领受到人们的尊敬。

  (二)校企合作中企业配合度不高

  在以往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之后的出路问题,同时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减轻其培训的成本。但是,在中国企业参与教学的配合度不高,多方面的原因是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表层。

  二、国际上经验借鉴

  (一)德国

  德国的职业教育最开始是由企业运作的,由于企业的需求而成立一些“培训班”,然后“培训班”慢慢发展成为学校,再后来国家出台一些法律保障。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双元”的含义是指职业教育的地点,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地方进行的。德国是很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合作,学校主要以企业对人才需求来开展教学和培训使得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毕业以后很快能够胜任工作。在时间的分配上德国的学生基本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在企业实习,其余的时间是在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德国的“双轨制”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校、政府、社会三个层面缺一不可中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的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德国的校企合作是有制度保障的。但是在中国职业教育和企业的合作并不是十分自然,2.师资力量的准入制度明确且统一在德国要成为职业学校的一名老师不仅需要专业学位,还需要在实践领域的工作经验。同时与职业学校合作的企业里还要为学生专门的培训老师,这种培训老师也需要先通过由行业统一举办考试,然后取得资格证书。

  (二)其他国家

  加拿大、美国是CBE(CompepencyBasedEducatin)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学生有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师只是作为管理者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在澳大利亚主要是以TAFE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非常的灵活,可以在职也可以脱产,学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最后,主要学生完成了评估,获得了所需要的学分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在澳洲TAFE的教学模式有完善的校内实习以及校外的实训基地。综合以上几个国家,虽然教学的模式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中国的高职教育

  (一)现阶段中国高职会计专业交运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

  主要的高职教育还是停留在教学在主导地位上,老师只是机械式的传授书本上的内容,导致学生只知道应该这样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即使是在实训环节,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要求完成从填制记账凭证到报表编制一整套会计循环,很多学生也只是一味的追求答案并不真正理解每一个环节的意义所在,这种设计先不说是不是与实际脱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丧失了一种积极思考的能动性。

  2.实践教学环境

  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注重会计实训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完善。也意识到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但是由于提供岗位的限制,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到企业学习。

  3.实践教材设计

  现阶段我国会计实践教材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各个院校自行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往往都强调会计核算,由于编写者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教材和实际工作中的账务处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会计实训教材大部分都是采用工业企业的业务来模拟,对金融、物流、税务、保险、房地产、海关等其他行业的活动涉及很少。在会计的实务操作中,很多没有标准答案,需要依靠学生自己的职业判断去解决问题,但是这些都么有在教材的设计中体现出来。

  4.高职院校的师资问题

  从目前的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看,主要是从高校毕业生直接选拔,选拔主要看中毕业学校以及学历是否符合招聘条件,而对是否有实践经验往往不太看中。而高职教师更重要的是职业技能的培训,尤其是会计专业,所以导致在整个学校的会计教师队伍中,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非常匮乏。现在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比重很大,一方面体现出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经验的缺乏。

  (二)解决对策

  1.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观念转变

  在德国,从小学后,教育开始划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到底是接受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决定。职业教育并不是作为一种备选而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并且如果如果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职业教育又有多种方式可是实现两种教育之间的转换。(职业性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研究)

  2.教学内容设计

  高职的会计教育是理论和实践并存,更需要的是突出实践。对于高职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是三方面的:一方面是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会计的实践教学;三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其中素质教育是贯穿其中的,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教学都需要对会计专业学生本身的素质教育加以强调。高职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而实操能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实践教学。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一定要以实务操作能力为核心,通过实际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

  3.创新教学模式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学生通过小组作业、案例研究、模拟实训等方式互动学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具体岗位,比如让学生分别来担任纯爱、审计和税务人员来进行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对这些岗位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办事流程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例如在《财务管理》中的筹资资金这一章节设计:

  1)设计任务题目

  教师可以采用问题的方式“如果大家现在合伙办一个企业,你们要如何让企业维持并盈利呢?”通过小组提问的方式让同学都参与到思考的环节当中来。

  2)项目分析

  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们需要自己分析应该创办什么样的公司,主营的业务是什么。收集资料信息要了解到如何注册以及需要的启动资金是多少,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筹集。老师利用书本和自身的知识帮助引导学生们完成这个任务。

  3)完成项目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师需要给小组制定一个“经理”来负责整个小组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也需要老师从中给出指导方法及思路。

  4)项目评价

  完成项目之后,学生对自己的项目进行评价,教师提出可以改进的方法。

  4.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可以从几方面来加强会计教师的时间技能,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为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创造条件,定期或不定期的派优秀教师到企业去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务能力。具体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

  (1)调研。教师可以去企业对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流程有更具体的了解并反馈到教学过程中来。

  (2)咨询。当遇到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定期可以向企业中有经验的会计人员请教,提高教师的实操能力。

  (3)见习。具体到企业的会计岗位或者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相关工作。

  (4)访谈。与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经验的会计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会计实操。二是聘请更有经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等到学校向老师授课。(借鉴“双元制”教育构建我国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同行业人才多交流进一步提升会计教师的知识结构。四是鼓励教师多接触实务操作。让教师参与到实训基地的设计和建造之中,并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兼职创办企业或担任会计工作。

  5.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模式新探)

  在建设实训基地的时候要按照下企业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建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针对会计岗位不同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操作方法等进行教学。在教学选材上尽量采用接近真实账务处理的材料。是学生在实训中能够有真实的直观的感受,达到实训的目的。

  6.校企合作的切入点

  一方面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出更加“实用”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和学校却有效的沟通导致人才输出时并不有效。所以现行的校企合作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校企合作的基本的形式、双方的职责以及评价的标准。应该找准校企合作的互利互惠点,一种双赢的机制,使得校企合作转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在合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效仿德国“双元制”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各个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实操性更强的会计人才。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的高职教育,为我们国家高职教育中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思路。在高职教育的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学校和企业的配合之外,政府的参与也是非常必要的。政府可以通过效仿德国制定一些法规政策保障“双元制”的实施同时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总之,想要真正达到企业和学校“双元”的目的,社会各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6

  论文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专科会计专业;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探讨了专科会计专业培养的目标与重点,提出了应该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探讨了如何通过“考证”提高专科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和推进会计教学与考证“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专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人才市场社会需求调查,认为构建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专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变化的要求,以培养经济单位第一线高素质应用型电算化会计专门人才为目标,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依据教育规律,科学构建理论教学体系,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二、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全面推进教学内容创新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应主动适应考证的需要,更新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调整、压缩理论课程教学时数和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制定了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实践教学大纲。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基础培养和专业培养相结合,课程板块整体优化、循序渐进。基础培养以公共基础课和职业基础课为主体,重在夯实职业理论基础;专业培养以职业主干课和职业能力延伸课为主体,确定专业口径,突出个性发展。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有关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整合。对“Excel20xx”“数据库”等课程经过专家论证,认为与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决定停止开设,并新开设了“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税收筹划”等课程。

  三、“考证”是手段,培养动手能力才是核心

  会计专科教育应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教学思路,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会计人才。通过考证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现代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懂得会计准则等法规,会计凭证的编制、会计报表的分析等基本内容和操作方法。真正的“实战”经验还是来源于各种形式的实际操作训练。实践教学采取三结合,即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会计业务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如果脱离企业,会计就不存在,如果学生对企业的情况不熟悉,那是很难理解会计相关概念,及其处理原理的。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企业了解企业经营模式,让学生了解熟悉公司运作,熟悉公司经济业务,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编制模拟公司概况,模拟公司经济业务。培养专业兴趣。手工操作实训中,学生明确了工作身份,由无从下手,看不懂原始凭证,到得心应手,编制记账凭证。逐渐进入会计工作状态。还有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通过加强上机操作,让学生在会计电算化教师指导下,在完成手工账的同时,学会使用各种会计软件同步完成“证—账—表’,全盘账务的上机操作。通过模拟实训的实践,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及步骤,增加感性认识,以一套完整的会计实务账作为原始资料输入电脑,从建账、输入凭证、记账直到输出会计报表。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

  四、全面推进会计教学与考证“融合”

  教师水平的高低,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应提倡“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立一种会计职业界与教师界的联系与交流机制,保证教师投身会计实践,了解会计实际问题,掌握会计实践技能,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鼓励教师在校外从事技术兼职,以增加教师阅历和实践知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师、税务师等兼职教师,进行实训业务指导。真正做到“教师与师傅的融合;学生与徒弟的融合;教室与车间的融合;作品与产品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院与社会的融合”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师资队伍,促进考证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

  推进会计教学与考证“融合”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实际需要,编写模拟实习讲义,革新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行“三段式”(概念讲授、实际操作、交流提高)教学模式;推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各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并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展示各种凭证、账页、报表,以及公式的推导过程等,对探讨性的理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这样举一反三,使理论掌握的更为扎实。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财务公司进行业务实习;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以及进行必要的考证模拟测验与考试分析,各种教学方式相互融合,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功富,大学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会计之友,20xx(5)。

  [2]马光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平原大学学报,20xx(8)。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7

  一、造成金融会计风险的原因

  金融会计所引发的风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金融机构或企业内部制度不够完善,而因为管理模式导致的金融会计风向的原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一)会计自身素质较低

  会计是掌握企业经济活动命脉的关键人员,而金融机构或企业对于会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首要是针对会计人员的考核。由于会计人员在工作之中并没有认识到微小的失职将会为企业或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企业会损失大量资金,从而导致难以维持正常企业运转,最终结果自然是宣告破产解体。

  (二)内部会计制度存在缺陷

  在跟随时代脚步发展的同时,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相应进行创新改革,会计这一工作岗位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有部分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没有紧跟时代步伐,管理模式依旧是以往的制度方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促进了会计风险的产生,制度的不完善必然造成企业或金融机构蒙受巨大的损失。

  二、会计风险的防范化解

  (一)改善会计整体素质

  在企业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的突出作用显而易见。在一些企业中往往存在着企业会计失真的情况,会计人员基本素质不够专业,难以胜任会计的工作需要,由此看来对于会计素质的'提升是推动企业发展刻不容缓的必然选择。

  (二)完善会计监督制度

  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随着时代的进步相应的会计制度也需要推陈出新,以崭新的姿态来满足企业的会计需求,建立相应的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人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促使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有明确的认知。同时在对会计制度的完善改进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工作,对于金融会计监督过程中屡次出现的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在上层领导阶级的带领下,员工和领导阶级共同来建立完善监督体系,合作建立的监督体系体现了内部的凝聚力,从根本上有效的规避风险,同时在风险来临之时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三、结论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企业或者金融机构的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道路中,需要领导阶级和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相应会计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技能素质,有足够能力胜任会计工作,同时应该立足于实际生活,对其不断创新改革,跟随企业发展而推陈出新,以求进一步蒋会计所产生的风险消灭于萌芽之中,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内部基础。

  作者:王慎涛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分行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8

  会计诚信工作事关国家的财政收入,更事关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甚至事关企业的长足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权利本位观念盛行,当个人利益受到影响时,会计人员可以不惜牺牲诚信道德原则为代价。同时,因在学校时缺乏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指导,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大都缺乏企业会计工作经历,使得学生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不敏感、不熟悉,理解不深刻。另外,学校只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或者有诚信教育的相关活动但其实效甚微,使会计专业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缺失。而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工作。他们的诚信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职业道德的水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因此,中专会计专业必须把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放在首位,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会计的生命线。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因为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会计诚信的基本要求:(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客观公正从业,绝不做违法事情,危害公司企业;(2)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坚持不义之财不取,金钱面前非己所属,眼不红、手不痒、不贪不沾,依法规范履行职责,切实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3)执业谨慎,信誉至上,在执业中始终保持谨慎态度,对客户和社会公众尽职尽责,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以维护职业信誉。

  二、中专生会计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从业者。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职业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在学校接受的诚信教育,才是最后的“护身符”。中专生的会计诚信教育作用重大。

  1.有利于中专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专生处于青春期后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很强的可塑性,经不起外界的诱惑。进行系统的诚信教育,可以让他们明白是非对错,自觉构筑违反职业道德的“防火墙”。

  2.有利于培养中专生独立、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是一个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高危行业,在一张张普通的凭证、账簿、报表背后随时都有弄虚作假的可能。特别是会计报表一旦失真,对企业、国家的财产将造成重大损失。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不但需要遵循相应的经济法规,还需要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做出判断。因此,会计人员拥有独立、公正等会计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三、中专学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目前状况

  1.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当前,许多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教育围绕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来设计教学内容,没有系统全面的会计诚信教育,而会计专业教师也错误地认为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范围,因此在教学中仅仅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

  2.缺乏“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引领。现在会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多数专业教师都是高职院校刚毕业的新老师或者是其他专业老师转化过来的,基本没有企业会计工作经历或经历较短,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不敏感、不熟悉,理解不深刻。这就导致教学中只重视会计理论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诚信教育,或者即便有诚信教育内容也是纸上谈兵,教育作用不够明显。

  3.诚信教育的策略缺少创新。会计诚信教育不应拘泥于某种既定的范式,应大胆创新,大胆摸索。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确定不同的教育方式。传统的说教式的传授、明知故问式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效果不明显,而且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诚信教育要转变传统单一、纵向的教育策略,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不拘一格的科学策略,才能达到诚信道德教育的最佳效能。

  四、中专会计诚信教育的途径

  1.完善诚信教育体系

  (1)逐步完善会计诚信教育体系。在中专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可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让学生深刻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从道德、法律和制度层面明确责任与义务,为以后从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要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诚信教育。会计教师应该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会计法等不同专业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不徇私利、坚持原则、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3)诚信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等补充到教学中,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理由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相关会计专业知识,牢固树立诚信的道德观念。

  2.开展诚信专题讲座。学校要经常开展有关诚信的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专题教育。讲座的形式灵活,或老师讲,或学生自己讲。讲座的内容多样,可以是会计人员的诚信案例,也可以是一般公民的诚信案例。讲座的范围宽泛,可以是名人的诚信案例,也可以是身边老师、同学和自己的诚信案例。总之,只要是关于诚实守信的都可以讲,使学生由“认同”到“默化”,最终被“同化”为诚实守信的人。

  3.教师做好表率。教师要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诚信的作用和正面示范的力量,这要比说教式的方式效果好许多。同时,学校要积极营造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比如,通过黑板报、演讲赛、征文赛等形式,宣传诚信的思想。同时,对学生中较典型的诚信事例,要公开表扬,宣传正能量。

  4.犯罪警示教育。在诚信教育中,正面引导很重要,而反面的警示教育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会计犯罪的案例,或者播放多媒体短片,利用会计犯罪的警示作用规范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学校也可以与法院合作,让会计专业学生倾听会计犯罪分子的犯罪经历,特别是他们的罪后忏悔和感言,能够震撼学生心灵,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并让学生在警示中感受法律的威严,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警示教育形式直观、生动,感染力强,教育作用大,对学生是一次次心灵的洗礼,有助于他们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做到廉洁自律,拒腐防变,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总之,会计教师应该内强素质,外对形象,要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在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更应通过多种途径和策略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正确地把握自己,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一心为公,从而成为真正的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9

  一、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同样的内容中职阶段学完后高职阶段老师还在强调的现象,造成中职和高职教育资源与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通常是按照普通高中学生的标准开设的,中等职业的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普遍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感到非常困难,比如像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性课程。这与当前较多中等职业学校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理念有关,映射出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想与原则的不一致,致使中职和高职基础课程缺乏应有效的衔接。中职学生报考高职后想要在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然而在现实情况中,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实训训水平与中职相差无几,升到高职院校的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甚微,使中职学生失去提升的机会。

  二、推进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对策

  (一)促进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清晰的界定:“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由以上可以看出中职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为“技术技能人才”,这为中职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基础。中高职业院校要树立统一的教育发展理念,将中高职教育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改革和规划。中职和高职分别定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的需求,以中职和高职的内在联系为准绳,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深化,认识到两者的共同之处和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制定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

  根据中高职培养目标要求,系统的设置课程体系,加强中高职院校有效的通,课程体系由浅入深:中职的课程应多注重基础,强化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理念;高职的课程应多注重实践,强调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根据中职学生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动手能力普遍较高的实际情况,首先在中职学习的基础上首先巩固和强化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同时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高职课程的重复设置,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其次根据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后文化基础课薄弱的条件下,在制定课程标准时需注意文化基础课程中高职层次的有效衔接,以适应中职学生的特点。在课程的内容上,中职与高职院校应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实施方案。中职阶段应注重基础素质的教育,高职阶段应注重学生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全面培养,同时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中高等职业院校对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正在积极探索与实践中,各院校根据本身的办学特色与发展入手,不断创新中职和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加强中高职教的有效统衔接,以培养符合经济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0

  大体上说,财会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各类企业的财务部门,国家财政、税务部门、会计师、审计师、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但政府部门每年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财会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仍然是企业。和理工科或偏理科的专业一样。财会专业的专业性是非常强的,像文秘等纯文科类专业那样被其他专业 挤兑的现象,是不太可能发生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财会毕业生也一样要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呢?

  首先,不少企业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这一点在财会类专业的招聘中更为明显,很多单位的招聘底线都是初级会计师。就算用人单位用了你,也需要进一步学习,接受企业观察,并不能一开始就成为一名会计,很多人都是从最初的出纳做起,起点低,工资也低。其次,和其他专业一样,就业难是大学扩招的必然结果。据有关调查显示,像计算机、文秘、财会类等专业都是供需两旺专业,即便如此,在人才市场依然是供远远大于求。所以,除个别专业之外,就业难现在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共同问题,而并非是否某个专业独有。第三,和国外的企业相比较,中国的财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在国外,一个公司的财务总监称为 CFO ,和 CEO 一样在决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国内,除了一些大型企业有完备的财务机构以外,一些小规模企业的财务部门只是一两个出纳,会计。一些小公司甚至没有专职的财会人员,出现一种行政人员兼财会人员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会部门在公司运作方面的重要性,认为财务人员只是收钱,管钱而已。观念落后也给财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影响。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但是,归根结底,大学生自身才是主要原因。因此,我认为,我们当代大学生需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尽管,当前就业形势总体并不乐观,但是,我们应当对自己充满信心。毕竟,个体在就业中存在差异,同时,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找份好的工作是完全没问题的。

  大学生就业一定要认清并接受这个事实,不要再挑肥减瘦,避免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因为一个正规单位的财会人员是要和单位上上下下各部门都要打交道的,所以,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决定了你能否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

  当代大学生是很幸运的,因为他们面临的是百年以来最好的机遇,中国将在他们这一代成为富强的世界大国,因此有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施展抱负。但在历史机遇的同时,当代大学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个大学生都将面对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竞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展示了社会的活力;竞争就是优胜劣汰。

  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只有以不变应万变。机会只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切困难我们都能迎刃而解。

  我们身上的任务是艰巨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尤其是我们的专业知识,没有技术,在这个社会立足是艰难的,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努力向上,时刻准备着,因为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为了自己很好的未来,我们仍需努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责任心的培养,因为在哪里都需要它。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1

  摘要: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行管理会计势在必行。本文针对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期望能为我国高校推广管理会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会计;高校财务管理;应用

  管理会计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的会计行业同样面临转型,由原来的以财务会计为主导向管理会计转型。新时代新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也迫在眉睫。各高校要积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推广管理会计,加强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合理配置资源,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其获得良性的发展。

  1.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1.1制度缺陷

  高校财务管理在体系和体制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我国对高等教育极其重视,每年花费大量资金投入建设和发展。然而,高校并没有将资金的使用和投入实行严格的预算控制,导致资金所有者缺位。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监督机制,高校对于资金的使用也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同时,高校不以营利为目的,没有核算盈利和亏损,具有一定的财务弹性,没有真正发挥高校的财务管理功能,对高校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有所缺失。

  1.2缺乏较完善的评估指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资金和花费的心血越来越多,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壮大。相应地,对于财务数据的计算和财务评价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财务部门制定出一套可靠、务实、系统的评估标准,以适应财务管理发展的需求。在此之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已有一套评估标准,但它远远不能满足现如今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1.3运行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在相关管理部门中存在相对集中的权力分配。财务部门并不能从实际上解决财务问题,而是将管理权力交由部分高层领导者手中,这样势必造成矛盾的产生,这种现象不利于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阻碍了财务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完善。此外,在财权分配中,高校的校长负责制没有把责任义务具体化。最终,相应的经济责任制不能发挥其作用,形同虚设。

  2.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2.1增强竞争力

  由于财务管理在运行体制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将管理会计应用到高校财务管理中,是为了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二者绝不是完全割据的,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将管理会计引入财务管理,在完善财务管理的同时,提高了高校内部的竞争力和凝聚力。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的基础上,衡量财务管理各项指标,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实现高校的财务管理和控制规划。

  2.2有助于高校管理和决策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加快和深入。在高校的管理活动中,应将管理会计运用其中,例如对学校引入教学设备,引进科研技术等活动,运用管理会计指标进行评价和判断。在财务预算中,高校可以合理运用管理会计,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和规划,加强会计核算,从而找到较好的实施方案,帮助高校进行决策,以促进办学教育水平提高和质量提升。

  2.3保证高校财务正常运行

  管理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大大缩减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将管理会计运用在高校财务管理,相当于把企业运营的经验方法带到高校财务的管理中。从某种角度来看,高校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高校也需要资金,需要管理运行,所以,将企业的运营方式和经验应用到高校财务管理中,作为经验借鉴未尝不可。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加大管理会计的推广力度,为学校节约成本,规避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2.4便于对下属部门进行评估

  管理会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可以全面监督控制整个学校的运行体制。管理会计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监管系统,对高校成本开支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在整个系统中,管理会计还可以统筹安排,对相关收支、成本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为高校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有助于推进学校的监督管理工作。

  3.高校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

  3.1高校投资决策方面

  一个高校的运行模式是为了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高校投资决策是由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决定的,货币的时间价值指货币在不同的时点,货币的价值也不相同。投资都是具有一定风险的,要想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就要估算投资的风险价值。正确协调风险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做到冷静地分析当前投资风险,制定一系列相关的价值评估指标,从而使风险降到最低,使投资收益尽可能达到最大化。

  3.2高校预算管理方面

  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的应用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资金进行预算管理。然而,当前的高校预算管理却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很多高校在资金的投入上花费很多的心血,却不能够充分利用资金,忽视资金的合理预算,导致后期资金不能充分利用,没有实现良好的资金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的浪费。再者,预算管理方法的不完善,资金使用缺乏一定的约束力。此外,高校财务需要对收入和支出进行预算,收入预算即指高校获得的投入资金,支出预算指高校在一年内所花的费用,包括学校运营的支出,建设工程的支出等等。高校要学会运用管理会计的知识,学会合理统筹安排收入和支出预算,并对其加以分析和核算,最终为学校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将预算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3.3本量利分析的运用

  在管理会计中,本量利分析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它是指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式,对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其变动的规律性,以便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高校财务部门则可以根据相关数据资料,确定基本模型,计算出目标利润,将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分析方法用于财务管理之中。

  3.4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战略

  管理会计注重的是使用战略性的眼光,敏锐地探查市场的变化规律。战略管理会计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多元化的、长远的视角来审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深入分析高校内外部财务状况,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财务信息。战略管理会计与普通的管理会计相比较,它的意义更加重大深远,也更具有挑战性。

  4.管理会计的推广途径

  4.1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在高校推广管理会计的应用,要采用适合的途径。管理会计以数学计算分析为前提,并涉及诸多模型和数学公式,这在手工方式下是很难实现的,高校财务管理中引入了管理会计,相应地,就要将信息化引入管理会计,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以便与高校的发展以及财务管理相适应。当然,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检验,才能发展、完善、成熟,才能推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4.2培养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和先进的领导理念。目前我国高校在管理会计方面尚未成熟,应该招聘吸收有着过硬专业知识的管理会计人员,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此外,高校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利用多种形式,对现有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由传统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培养一支有着先进管理理念,创新精神的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

  4.3完善管理会计理论

  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前提条件是一系列的管理会计理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需要理论来支撑。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尚存在诸多问题,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在完善管理会计理论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深入分析和理解相关理论,并做出相应调整。与此同时,高校相关部门领导应起到带头作用,带领广大教师投身管理会计实践,积极参与管理会计理论的修订和完善。

  4.4协调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之间的关系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者相互联系,高校应协调好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借鉴并吸取国外管理会计的经验和教训,在推进财务管理发展的同时,及时总结,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财务管理的管理会计理论,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总结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息息相关,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校对于管理会计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重点把握,认真对待,制定出有效的对策,实现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共同发展。将管理会计运用于高校财务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伦宗健,付秋颖.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xx(13):70-72.

  [2]叶显楚.论述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xx(07):125-126.

  [3]郑海鹰.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J].商业会计,20xx(14):64-66.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2

  专业实习是本科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缺乏实习基地、实习经费紧张等种种原因,有的学校以手工模拟实验代替实习,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专业实习,笔者认为这将对会计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会计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做一个探讨,以期对以后的会计专业实习及专业教学有所裨益。

  一、明确会计专业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会计专业实习的目的。安排专业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通过综合分析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和熟悉企业运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企业会计核算程序和监督方法,熟悉企业管理的基本环节,实际体会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可以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以便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会计专业实习的基本要求。实习学生具有学生和实习单位工作人员的双重角色。鉴于此,应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要求学生态度端正,工作认真,尽快适应环境,遵守实习单位的纪律和一切规章制度,保守实习单位的商业秘密,积极从实践角度了解该单位的会计业务,自觉地、切实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收到实效;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要求学生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从企业工作的全局出发,以旁观者的身份了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会计人员的基本心态、财务管理的原则等,这种观察和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更广的层面熟悉会计,增强适应能力;以调研者的身份实习。要求学生在实习前确定一些调研课题,这样实习起来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对会计专业实习模式的探讨

  (一)创建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集中式的手工模拟实验或电算化模拟实验。会计模拟实验是会计实务与会计综合练习相结合的产物,是会计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飞跃。该形式一般采用企业的真实资料,按照会计核算工作程序设计,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模拟的记账活动,将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实际操作一遍,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要组织好会计模拟实验,确保收到较好的效果,整个模拟实验应有真实感,以避免让学生产生一种做习题的感觉,并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实验范围。实验中发放的大量原始凭证,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鉴别、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循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达到“了解会计实务,提高会计实际操作水平”的目的。

  从目前来看,会计模拟实验普遍停留在手工操作上。虽然手工操作有助于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但它不能适应会计工作日益现代化的需要——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通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汉字系统和会计软件的推出与完善,使电算化会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会计专业不但在理论教学中应开设计算机知识和电算化会计相关课程,在实践教学中也要体现这一趋势。

  (二)组织校外现场实习,努力创建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分散式实践教学体系。由于缺乏教学实习基地,许多学校只能通过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造成学生的实习环境差别很大,有的能起到实习的作用,有的则很难保证实习效果。另外,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加上财会工作的特殊性,一般单位很难让外人插手工作,学生从实习单位回来普遍反映实际接触的会计业务不多,大多只做了些凭证的填制工作,而对登账和编制会计报表接触很少,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实习效果。

  分散式校外现场实习不同于集中的模拟实验,指导教师要想了解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难度很大,甚至不可能。因此,事中控制不是分散实习的核心,其核心在于实行目标管理,通过事前的计划和事后的考核来引导和约束学生。

  事前的计划主要是指制定详细的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日记,实习报告要求有具体的考核办法。由于分散实习的特点,决定了实习教学大纲必须事先确定实习目标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大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该公司的性质、所属行业、组织形式、发展历史、组织结构、规模大小、产品类型及产销情况、关联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会计岗位设置及主要职责等基本情况,并通过调查表的形式,拟定调查提纲,制定调查计划,记录调查结果;在上述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和会计政策、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运用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前两步了解的情况,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自己所学与实际的差距以便今后补充学习;同时,发现企业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要求学生根据实习报告的格式撰写实习报告。其中第三个环节是大纲的重点,也是学生实习的重点。这部分大纲可以以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会计主干课程为核心,按几大模块分别设计,并细分为更多的小模块,设计相应的思考题、调查表等。学生对哪个模块感兴趣,就选哪个模块作为实习重点,这样实习起来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至于感到无事可做。

  现以财务管理模块为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或决策部门)进行实习,从实践的角度了解该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并总结实习收获与体会。事前可对学生作出如下要求:了解实习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了解实习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及职责、人员安排和分工等);了解实习公司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了解实习公司资金运动的特点及管理要求;参与实习公司一项具体的财务管理活动;分析实习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从实习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或股利分配管理)出发,剖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完成一篇以《××公司财务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或收益分配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为题的实习报告。事中控制难度较大,可以要求实习单位协助指导、管理和考核,并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日记,以建立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成绩评定是重要的事后监督环节:一是要求学生提交所在单位的实习综合鉴定一份,以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二是要求学生提交实习现场记录即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各一份;三是进行实习答辩,答辩的过程其实也是经验交流,畅谈实习体会的过程,在答辩中师生共同探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办法;四是总结评定,确定成绩,并进行实习总结。总结前可先拟定调查表,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效果、问题进行归纳,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定性结论,以改进今后实习指导工作和理论教学工作。

  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次的分散式校外现场实习,有利于学生适应单位岗位的需要,并向用人单位展示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主动争取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扩大学生就业通道。

  (三)开辟校内会计实习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实习资源。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各行各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和财务管理工作已逐渐规范化,使得高校内的财会工作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在同一条件下,遵循共同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二者只有规模大小、业务多少的差异,而不存在本质区别。高校内规范的财会工作和丰富的会计核算内容,为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实习奠定了坚实可行的基础。开辟校内会计实习基地,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自身的实习资源,这种集集中式和分散式于一体的实习模式无疑是使会计实习走出困境的有利举措。

  当然,高校内会计实习应在校财务处的统一安排下有序进行,因此争得财务处的大力支持是保证实习顺利进行的前提。此外,由于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应避开月末、年终等财会工作繁忙的时间,这既可以保证实习效果,又不至于对财会人员工作造成大的干扰。

  三、结语

  实践证明,适应本专业特点的专业实习符合教学规律与学生心理预期。作为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实习无论对学生成才还是对教学改革,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会计专业实习的三种模式各有特色,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习教学体系。至于三者的先后顺序,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灵活安排。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3

  摘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是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础。本文立足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现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内容、方案实施的措施两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施措施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教育教学,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高职会计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应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导向性,并充分落实到教学之中。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一是要突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属性,以服务学生就业为重点,强化课程体系的优化;

  二是契合会计专业特性,落实“理论”+“实践”的教学构建,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在培养方案的落实中,落实条件的创设,特别是教师队伍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管理改革的推进,都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所需的具体措施。因此,从培养方案的构建,到方案的实施,应立足高职院校的教育属性、会计专业的特性,兼顾统一、全面部署,有效落实。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关键在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强化目标导向下,人才培养措施的有效落实。高职院校应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以能力本位理念为指导,实现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1.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性尤为重要,是教育教学构建的重要基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兼顾。从市场需求而言,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应突出就业目标的定位,以专业特色为亮点,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面对不同的就业划分、不同的市场氛围,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更强调“专业+能力+就业”的集中体现。专业特色要突出会计的专业特征,强化岗位能力的培养。

  2.课程内容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落实,具体体现在课程内体系统的构建之中。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课程内容体系要实现“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两大板块,通过“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如图1-1所示,是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在该体系中,强调理论知识内容的同时,也突出专业模块的构建,通过“专业模块课程群”,学生不仅有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实训的空间,“理论”+“实践”的教学环境得到优化,实现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是方案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而如何确保方案实施到位,并有良好的实施环境,强调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改革,夯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基础。

  1.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应依托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适应当前会计专业的发展需求,并满足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一是要注重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二是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依托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引进,壮大现有的教师队伍。

  2.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基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高职院校应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提高专业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可以立足于院校的专业特色,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开发契合学校实际的专业教材,建设具有特色的精品课程,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对于地方高职院校而言,应在特色专业的基础之上,大力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深化会计专业发展。

  3.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人才培养是变化的过程,僵化的教学管理显然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在传统教学管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弹性学制”,为学生专业学习创设更加宽松的环境。在学分与学年的关系上,允许学生在2-4年间完成。并且,针对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确保教学内容体系能够满足并服务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契合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总而言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强调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实施的有效性,才能确保方案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中,应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目标,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性,强化“就业、市场”在目标中的体现。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着力点在于夯实实施的基础,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依托精品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建设等实施措施,确保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建玲.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xx(03).

  [2]周艳.中高职教育衔接视角下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和实施[J].商业会计,20xx(02).

  [3]刘波.以能力为主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武汉电力职业学院学报,20xx(07).

  [4]李辉.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J].财会月刊,20xx(03).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4

  摘要:在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会计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管理包括财务预算、成本核算、账表分析等。会计成本核算主要统计和分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支出费用,结算出企业生产总成本,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对企业成本核算加强管理。下面将具体分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内容与作用,分析当前企业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解析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策略

  一、引言

  成本核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行管理,可以有效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当前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而是通过整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环境条件,对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利益进行分析,在高效益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对成本核算管理保持高度重视,创新成本核算管理模式,使其符合社会需求。

  二、分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内容与作用

  (一)成本核算

  内容:作为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消耗按照规定进行归集与分配,并核算企业经营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作用: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生产计划、预测、和分析等多项工作,通过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支出和耗费如实反映出来,还能清晰的展现出企业各项成本信息,使企业领导可以根据成本核算分析对企业进行针对性控制调整。由此可见,成本核算具有推动企业成本计划观察落实的作用,可以提高企业成本效率,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发展目标。

  (二)成本管理

  内容:企业会计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活动中的各项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决策等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通过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预测、成本分析等会计职能。作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会计成本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合理性、全面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在推动企业经济核算和生产节支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通过加强会计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三、分析当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重视

  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不正确,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会计成本核算管理重视不足,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往往直接交给会计人员进行核算和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全部精力放在了经营过程中,而忽视了成本管理的'作用。有些企业在生产车间所配备的成本核算人员是由会计人员兼职的,这种不合理的人员安排,使企业成本账簿混乱不清,严重降低了企业成本核算质量。

  (二)成本核算管理人员素质整体偏低

  会计成本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但是,当前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都相对较低,缺乏自主创新和积极学习的敬业意识,无法合理调整和完善企业成本核算模式。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成本核算中,随意更改数目,窃取企业生产材料,使企业的成本核算结果存在不可靠性,同时也对企业财务工作造成安全隐患。

  (三)对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缺乏监督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监督标准,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核算监督机构进行监督,使企业成本核算信息存在不真实、不正确现象。

  四、解析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策略

  (一)对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管理时,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应当首先预测和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对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其次还要拓宽成本核算管理范围,对产品包装、售后维护、产品服务等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做好成本后期管理工作。最后,企业应按照企业生产成本目标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新产品发布、产品库存方法、产品生产数量等,借助企业生产创新,实现会计成本高效管理。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品生产已经从有形转化为无形,很多无形产品开始进入到市场经济中,为了适应这种市场变化,企业必须时刻掌握市场发展动向和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和优化成本核算技术,树立先进的会计理念,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管理条件。

  (三)对决策成本管理保持关注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当将成本核算管理由内部操作转为外部操作,不断提高成本核算信息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对决策成本管理保持高度关注,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决策中的失误,使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更具完整性和可靠性。五、结束语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会计成本的核算及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要想占据稳定地位,就要加强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各项消耗进行合理控制,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因此,企业应对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对决策成本管理保持关注,从而实现成本科学管理的目的,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秉千,管平.基于建筑工程概预算成本管理及措施的探讨[J].房地产导刊.20xx年10期

  [2]李春光.关于建筑工程概预算成本管理及措施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年35期

  [3]王剑锋.探讨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年6期财会研究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15

  一、顶岗实习内容设计

  一般校外顶岗实习期限为6个月,为保证校外顶岗实习工作的连续性,我们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进行妥善考虑,要保证参加校外顶岗实习同学的理论知识深度,需要将一些核心理论课程的授课予以前移,对进驻事务所进行实习的同学需要提前选修审计等课程。确保学生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纳税实务、审计等会计核心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对学生的所修学分、公选课、体育课等课程的学习和考核方式等都应予以充分考虑,以确保顶岗实习学生学习的连续性,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设计

  合作双赢是奠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前提和基础,而推动企业方长期合作的唯一有效途径来自于其成本和效益的考量。但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不同于市场营销等专业,第一,不能直接给企业创造效益,第二,会涉及企业自身的商业秘密,第三,企业承担了相应的培训工作,却没有享受培训的成果。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校企合作”前景堪忧。解决这些合作障碍,对于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至关重要。

  1.认真进行专业分析,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在校企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应认真挑选。财务工作的实习不同于其他专业,不能形成批量规模效应,一般一个单位只需要2至3个会计人员,工作量不大,而且也不需要实习学生来帮忙。所接纳或吸收的个别学生,也仅限于朋友的面子,这种行为缺乏长久合作根基。在梳理会计专业实习特点之后,我们发现会计事务所或者代理记账公司这一类的企业需要会计人员较多,涉及到的经济业务比较全面,而且需要实习学生来协助或顶岗处理经济业务,相对会形成适度的规模效应,便于对实习学生进行集中管理。

  2.与会计师或代理记账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双赢分析

  站在企业角度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和代理记账公司,财务工作量较大,需要的人手较多,且正式员工流动速度较快,经常面临人员断岗现象。企业无力经常去人才市场进行招聘,即使招聘进来的会计人员往往也是仅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没有实践工作经验,质量不令人满意。企业必须先培训才能使用,而培训期间也需要支付相对较高的员工薪酬待遇,一旦培训熟练,能够胜任基本会计工作时,往往又遇到辞职现象,令企业不甚烦恼。而与此相比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在校生则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1)接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和实践教育,具备专业的基础理论水平和一定的实践能力;(2)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修养;(3)薪酬要求低,在校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实践技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而不是求职,相比社会求职者,学生住在学校,只需要基本的生活费即可,这部分费用还可以由校方从专业建设经费中协助解决一部分,对企业来说,有助于节约成本;(4)学生的流动性低,学生受到学籍管理机制的制约,要服从于学校的整体安排,不能自由流动。参照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每批会计专业学生会安排在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实习前3个月主要以培训、学习为主,后3个月可以为企业服务,企业可以享受3个月的培训成果期,实习期满6个月后学校会选派下一批同学轮换顶上,无需企业操心,每年2个周期,半年一轮换。实习期间表现较好的同学,毕业后可优先被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从学校角度考虑,通过与会计事务所和代理记账公司合作,坚持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巩固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了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还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为同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树立了办学榜样,创新和探索了办学思路,积累了经验,走出了一条适合高职会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之路。(2)专业对口,有助于学生全面提升专业技能。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代理记账公司业务覆盖比较全面,业务涉及到工业企业、商业流通企业、服务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等各个行业;会计师事务所还会提供审计业务的学习和训练。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接触到更多的业务类型,较为全面的接触和掌握会计实践技能。(3)高校可以委派年轻教师深入企业一同参加实习,既有助于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教学水平,也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管理。

  三、加强校外“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模式设计

  将学生输送出校外进行“顶岗实习”,在学生管理上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如学生人身安全管理、就业观念教育管理、实习期间工作纪律管理等等,如何强化校外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需要从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上进行创新和研究。

  1.建立教师工作站,构建“双导师”制,加强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

  为强化对校外顶岗实习同学的管理,应由学院派教师进驻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由校企双方就顶岗实习期间的培训和管理的内容进行监控,明确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由校企双方共同磋商制定和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明确双方职责,安排企业和学院各派一名导师进行管理,建立“双导师”制度,共同培养顶岗实习学生,构建顶岗实习质量的长效运行机制和质量监控体系。

  2.进行专人管理,加强学生人身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学生离开校门进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面临的.工作环境与在校内学习时大不相同,既有来自上下班或外出办事时的交通安全隐忧、也有正确看待领导批评教育以及与同事相处的心态等,因此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意识教育不容忽视,还要为学生专门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还应配备专门辅导员加强管理,强化岗前教育,并经常召开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主动与学生进行促膝谈心,排解学生心中的困惑,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告诫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要注重工作纪律性,不得随意串岗、脱岗,保守企业的商业秘密,有事应严格履行请假、销假手续。同时校企双方要建立顶岗实习沟通机制、事务处理、记录备案、整理归档等。

  四、顶岗实习考核方式设计与管理

  1.成立校企合作考核委员会

  顶岗实习成绩是学生获取相应学分的重要依据。本着“人才共育、过程共管”的合作理念,学校应与企业成立“校企合作考核委员会”,共同对顶岗实习进行考核。构建三方面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即自评(或互评)、企业评价和校方评价,并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综合考核。学校指导老师要根据自己的指导工作记录、学生的实习周记、实习总结、实习交流与汇报情况等来综合评价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表现。而企业方面则要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工作责任心、实习态度、工作纪律、工作质量、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来进行考核。

  2.表彰先进,总结经验得失

  顶岗实习结束,校企合作考核委员要评选出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实习生和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对全体参加并完成顶岗实习的同学颁发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用印的实习经历证书,作为其今后就业的一种经历证明。同时还要注意及时召开会议进行总结交流,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新情况要在制度上予以规范设计,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形;对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要予以保留和推广,保障顶岗实习机制的长久稳健运行,并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如引企进校、进行股份制合作联合办学等,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空间和深度。

  五、结束语

  顶岗实习是当前高职院校“2+1”或“2+0.5+0.5”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直接关乎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除了来自学校和企业的努力外,也需要国家出台一些配套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教育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