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论文>财务管理论文>财务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时间:2024-07-17 16:44:37 财务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实用】财务管理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财务管理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财务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1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投资方面

  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不考虑发展目标,喜欢铺新摊子,盲目投资,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这样的例子很多。某些集团盲目向外扩张,追求多样化经营,没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便投资某一新项目,从而导致破产。

  (二)筹资方面

  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还不发达,企业筹资手段比较单一。企业发行股票是有一定条件的,需要经政府批准。股票上市,也需要经地方政府、中央主管部门批准,并接受证监会和证交所上市委员会的审查。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发行债券面临许多困难。另外,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还不太了解资本市场,很少研究资本市场的运转,缺乏资本市场的理论,在筹资时比较盲目,很少考虑资本结构,以及潜在的财务风险等。

  (三)成本管理方面

  目前很多企业,他们对成本管理不重视,管理过程中,只核算和分析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而视乎销售等其他环节所产生的成本,最后成本大量增加,却不知原因。

  (四)收益分配方面

  我国企业为了长期稳定发展,大多比较重视积累,不愿意采用现金股利分配方式,这会导致企业现金流出;比较注重企业的经营成果,关心利润指标,较少关心股价,这种收益分配方式与国际惯例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投资方面

  领导缺少财务管理意识,不了解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很多企业领导者很少认真思考如何最大地发挥企业的资金的效用,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有效使用资金,提高企业的效益,对财务管理缺少认识,不清楚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要获得丰厚的利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而财务管理要帮助企业获取最大的价值。财务管理就是要筹集足够的资金推动企业发展,正常运转企业的资金,正确使用企业的资金,保证收入与支出平衡,按时偿还债务,并正确分配利润,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筹资方面

  大多数中国企业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部分企业虽然有监控机制,但是不严格执行财务监督制度。有的企业将管理与监督融合在一起,当资产损失时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不按财经纪律办事,不能有效地约束企业有关人员的行为,不符合相关要求,自然无法实现财务管理的目的。内部财务监控非常重要,是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地位相当独特。企业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以便充分行使其职能。同时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高效率地运行内部财务监控系统,对企业实行强有力的监控。

  (三)成本管理方面

  多数企业往往只注重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而较少考虑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的成本,也不注重企业外部的价值链。这容易使企业做出错误的投资、生产决策。

  (四)收益分配方面

  收益分配一般是指在扣除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企业职工的报酬以外的利润分配。企业在存续期间内实现的利润,要在企业和所有者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分别形成企业的留存收益与所有者的收益。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而且与公司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密切相关,涉及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国际上广泛采股利政策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在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我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三、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一)投资方面

  首先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企业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加强领导者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之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健康的发展;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其次正确对待任何投资,从节约成本和长久效益双方出发,对于任何一次投资都要认真商讨,改变以往投资决策随意的现象。在投资活动中,建立资金投入效益的保证机制。企业财务部门要改变目前仅限于对企业内部价值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做法,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测算、论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分析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

  (二)筹资方面

  构建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管理机制,在投资、筹资及分配活动中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提高资金营运效益。努力建立和保持最优资本结构,合理进行筹资。由于权益性资本不能抵税及其不可收回性,权益资本的成本要高于债务资本的成本。面对各种各样的筹资方法,我国企业应克服片面强调财务安全、过于依赖权益资本筹资的保守倾向和片面追求低成本、忽视财务风险而过度举债的倾向,调整好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运用MM理论综合权衡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与风险,使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化,达到最优资本结构。

  (三)成本管理方面

  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而成本管理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引进一种产品,销售到市场,获得利润,付出的成本决不仅仅是制造成本,而是包括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所付出的全部成本。所以成本管理的内涵不仅包括物质产品成本,还应包括非物质产品成本,例如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资本运作成本、各种服务成本、产权交易成本、环境成本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树立系统的成本管理观念,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成本管理,全面分析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研究其内容、管理方法。另外,在管理过程中,也不能只核算和分析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不能在事情发生后管理,应事前做好预测。

  1.强化成本意识,从思想上认识成本的作用及降低成本的意义。

  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即成本节约观和成本效益观。加强成本管理不是单纯的成本绝对额的减少,而是在尽可能节约开支,减少损失和浪费的同时,提高所得与所费的比例,即成本产出率。只有树立了现代成本管理观念,才能使企业具有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将成本控制范围扩大到整个企业。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的成本只有接受了市场的考验,并低于市场价格,成本所代表的效率才能转化为效益。相应地节约企业成本应贯穿产品从决策、投资、生产再到销售的整个过程。成本控制应从整个生产周期考虑,只有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才能实施真正有效的成本控制,降低成本。同时,只有企业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和共同努力才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四)收益分配方面

  在财务成果分配活动中,建立恰当的资金补偿积累机制,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首先财务部门要监控企业资金的流向,防止过多地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性投资等方面;其次财务部门要认真实施资本保全制度,监督管理好资本金;在次合理确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股利政策是表明公司发展状况的重要信息,除重大的投资机会、未来收入的重大变动等特殊情况,公司通常倾向于较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虽然我国目前的收益分配方法有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但与国际惯例接轨仍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加入WTO后,我国证券市场将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我国企业一方面应通过让售、回购等形式在二级市场上出售国有股,优化资本结构,努力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要注重树立公众形象,把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首要的财务管理目标,制定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并综合考虑投资政策和筹资政策,实现最优资本结构。

  四、小结

  目前,市场经济飞跃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内容也日益增加,财务管理对企业也日益重要,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论文2

  一、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财务管理信息程度的基本结构已经出现。电网企业一直以来对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很多电力部门都设有专门的信息技术岗位,为电力企业信息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网络硬件建设工作的开展为电力系统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应战数据时代挑战的基础保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一是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综合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机制。国内电力企业在工作开展中常常将财务分析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评价分开来进行利用,所以很多政策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二是财务支持策略的有效实施措施不足。财务会计开展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制定策略的过程中所需的信息源不好获得,根据集团组织结构,在完成各方面的汇总后,导致各项策略的制定失去效率,使得相关工作的开展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降低了时效性与精准性。三是财务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不力,导致很多信息数据失真。国网公司对于行业内部的预算指标具有一定的决定权,通过层层划分会下达到一些基础性的单位,有失精准度,不利于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大数据时代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促进财务管理信息的挖掘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电力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相应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也因随之更新,所以,相关企业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进行技术理念的创新,掌握发展所需的财务管理信息数据,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战略决策体系,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在前大数据时期,企业获得财务管理信息无非是通过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获得财务管理信息的主要途径除了传统的财务报表外,利用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从业务数据、客户数据等方面挖掘更多的财务管理信息。以计算为中心的信息数据处理平台从某种程度上讲又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管理手段,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二)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对企业决策的支持力度

  企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能够获得多维度的海量数据信息,在原来的工作模式中,企业可能无法应对如此繁杂的数据,但大数据条件下企业可以构建一个大信息时代的考评系统,让员工从原先那种庞大繁琐的数据压力中得以解放,为企业发展各项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三)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的准确度

  在前大数据时代,财务报表的制定以确认、计量、记录为基础,但是因为技术措施的严重不足,财务信息和相关业务信息作为企业的重要财富,其作用没有并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技术发展不成熟,有些企业决策相关数据并未得到及时、充分的收集,或者由于数据分类标准差异,导致数据整合利用难度大、效率低,相关财务管理信息因此不准确、不精准,大量财务管理信息通过财务报告整理以后便丧失了其使用的价值,但是信息技术时代,企业高效率的处理整合海量数据成为可能,而且由于大数据技术所要求的规范化、标准化,大量财务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得以提升。

  (四)促进企业财务人员角色的转变

  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为着手点,信息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财务工作者从记账复核和简单的报表分析向高层管理的会计化转变提供了发展机会。之前,财务工作者只能通过对财务报告信息的分析为依据,为工作人员提供策略上的参考标准。在经济市场发展日趋激烈的现阶段,以财务报告为基础的信息分析只能为管理层提供极少的参考数据,管理者越来越不满足于纯粹报表信息。

  三、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一)设置反映电网企业特点的会计科目

  根据现阶段电网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情况,以电网企业自身发展形势为参考,将电网企业的发展特点展现出来。如生态保护费、工业处理费用等新增内容,这些新的变化都与传统的会计工作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区别的,有利于电网企业的自然环境相关信息能够更加准确、科学地通过增设财务会计科目反映出来,有利于电网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能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可以在电网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落实可持续发展策略,确保电网企业的在相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寻找到新的突破点。

  (二)提高电网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各类学科的交叉发展,是构成现阶段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体系的众多要素之一,对于当下的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讲,在会计管理活动中必须要结合不同的学习理论、思维和策略。因此,注重电网企业会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确保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拥有广泛的知识面是现代化电力企业发展的关键工作。电网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节奏,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思维,将所学所见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要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要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加强自身专业水平训练,才能真正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财务工作者只有做到这一点,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第一,促进内部会计制度的不断优化完善,细化岗位职责分配,根据明确规范标准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明确各个岗位上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完善相关文件档案,根据相关标准促进各项制度的.规划化,并加强监督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产生率降到最低。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作任务必须要区别对待,以相应的规范标准作为基本依据,要不断完善岗位规范原则,根据具体工作的实际情况建设合理的岗位轮休制度,加强岗位之间的互相监督管理。第二,形成内部会计评价规范体系,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会计制度具体实施效果进行考评。进一步促进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内部审核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与之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企业必须要将各项制度规范落实到实际活动中。第三,在对企业资产负债情况、企业财务杠杆指数、资产流动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所担负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将风险损失率降到最低,调整财务管理措施。第四,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召开相应的工作会议,对每个月的生产运营效果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对影响生产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策略方案。

  (四)规范财务行为与基础管理

  总而言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牵涉的内容比较多,可以参考的规范标准比较复杂,即会对企业自身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又会对企业与外界的有效联系产生影响,同时在企业具体发展的过程中,它又会在不同的阶段反应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必须要根据企业具体发展的情况来选择可以参考的标准依据与可以实施的策略方案。所以,想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与质量,必须要在遵守基本的规范准则的基础上行,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案措施,才能满足电网企业的发展需求。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科学客观的管理理念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二是加强对企业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三是对于企业运行的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监督管理。四是做好企业固定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电网企业的发展来说,通过这种类型的资产获得的利润在总利润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具有与货币资金一样的作用。最后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财务分析工作,明确财务分析目标,提高财务预算的准确性,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财务管理论文3

  摘要:企业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中的会计制度也随之不断进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仍然不能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多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中,由于相关制度并不是很健全,而且缺少必要的监督,导致企业会计基础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就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财务管理;企业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是做好企业财务工作的基础,所以必须要重视起来。企业应该努力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制定完善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章制度,并且着重提高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力度,保证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的顺利进行,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企业对财务信息的了解,从而加强企业发展计划的科学性,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1.企业财务工作中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当前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不足,并不能深刻了解会计基础工作对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对于会计基础工作并不能够给与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会计基础工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起到翻天覆地的影响,所以就容易导致企业在工作分配上忽视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基础工作不能够给予应有的尊重。此外,有关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定章程以及相关制度在工作中并不能得到有效执行,还有的企业中财务部门甚至受到职能部门的影响,导致财务部门的工作中严重受到职能部门领导的制约,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失去会计核算的真实意义。

  2.大多企业中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水平低下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关于财务会计制度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出台了较多政策法规,并且新法规涉及较多的知识面,对于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由于业务知识更新不及时,对国家新政策法规不能做到熟练掌握,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很多小企业,由于负责企业财务的会计人员大多是外聘的兼职人员,会由于兼职的企业较多,导致没有时间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从而造成对企业会计核算准确性以及规范性的极度下降。更严重的情况,会有些企业中的会计人员根本不具备会计师专业资格,导致企业会计工作非常混乱,严重影响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

  3.企业中会计基本核算进行不规范

  企业会计核算要求必须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核算,并且根据制度开具凭证、账簿、报表等。但是,在当前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企业简化企业会计核算手续,无视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科目以及会计账簿的随意设置,并且,关于企业经济事项的原始凭证的审核不能够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甚至在进行报表登记的时候会出现账目不一致的情况,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财务审计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会对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程序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还能够严重阻碍企业会计核算的有序进行,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4.关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制度不完善

  企业的会计工作是进行其他工作的'前提,是企业制定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同时,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有序运行,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所以,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关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进行中,必须要有相关制度的制定,才能保证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但是,在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中,对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就导致了关于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到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企业中关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工作也同样不被重视,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力度较小,不能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产生应有的促进作用,并且由于监督处于一种放任状态,会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受到极大的冲击,非常不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程序、财务核算的相关规定的建立健全。

  二、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策略

  1.重视建立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意识

  企业的会计工作,由于其特有的属性和特点,要求必须具有相当程度的规范性,特别是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意识。首先,企业的领导人应该重视起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把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企业重要的工作进行分配,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地位,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此外,企业领导人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促进作用,从而在企业内部推行见识有效地会计基础工作,达到提高企业内部有效控制的目的。同时,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有效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决策,所以,在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上投入更多财力物力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是促进企业进行有效内部管理的有效措施。

  2.重视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应该重视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能够积极调动会计人员的学习热情,激励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政策法规,以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业务水平,并且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考试中去,不断检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的会计工作服务。另外,企业在进行会计人员的聘请任用时,应该重视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考核以及职业道德的考核,注重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并且要求会计人员规范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严格遵守会计核算的相关规章制度。

  3.重视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程序的规范进行

  在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从日常的行为中进行规范,要求会计核算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会计基础工作。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原始单据的规范使用,有效保证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加强完善会计核算的批报工作,重视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性。这样,才能够获得准确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帐簿登记以及报表设计,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完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规范制度

  为了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应该积极制定相关的规范制度,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企业会计人员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同时也可以有效保证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此外,在企业进行会计基础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发展实际,灵活的改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章制度,以适应不同时期的需求,同时,要重视会计工作人员职权的相互制衡,并且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从而促进提高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而且,企业还应该建立起相关的完善的监督制度,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审查,才可以及时的找出会计基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三、总结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会计工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能够帮助进行有效的经济管理,而会计基础工作则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进行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前提,使企业进行发展规划的基础,所以,必须重视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进行。并且,在我国社会的不断改革发展中,企业只有重视起会计基础工作,才能够正确认识到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并且根据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金以芳.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商业经济,20xx(22):62-63.

  [2]唐婷.夯实会计基础工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J].商场现代化,20xx(31):166-166.

  [3]隋昕.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J].价值工程,20xx(16):154-155.

财务管理论文4

  摘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景区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立足旅游景区财务管理实际,指出了当前我国旅游景区财务风险防范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财务管理目标不太明确、未按权责发生制要求登记财务账目、印鉴管理制度不规范、没有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等问题,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旅游景区财务风险防范及财务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建章立制,健全景区内部收支管理制度;精细管理,切实落实景区财务规范;加强培训,提高景区财务人员能力素质;规范台账,加强旅游景区固定资产管理。

  关键词:旅游景区;财务风险;财务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形式的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促进了我国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发展,也对旅游景区的承载接待能力和管理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不断提高,景区设施改造和维护的成本投入越来越大,旅游景区面临的各类风险越来越多等原因,都使得加强旅游景区财务风险防范及财务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结合旅游景区财务管理工作实践及体会思考,探讨一下旅游景区财务风险防范及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当前我国旅游景区财务风险防范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些景区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太明确

  由于我国旅游业作为现代产业性的大发展起点较晚,发展较快,使得旅游景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综合管理水平落后于现实需要的现象。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许多旅游景区都还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目标,导致了旅游景区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不优化和不科学,从而造成旅游景区运营不规范,仅将门票收入作为最主要甚至唯一的盈利收入,而不重视对多样化盈利模式的开发,进而影响和制约了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的落后。

  (二)有些景区未按权责发生制要求

  登记财务账目一些景区尽管建立建全了成本、费用、收入、支出、固定资产等分类账及科目,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预算等会计基础工作基本走向标准化和制度化,也能够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旅游行业会计制度,统一使用财务软件,对原始票据、会计账簿有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并各负其责,但是,日常管理不严,财务控制不到位,没有按照会计法、财务制度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权责发生制,做到日清月结。如:原始凭证跨年入账,与实际年度不符。因为一些景区是按查账征收管理,一旦税务稽查部门检查财务账目,肯定要出现罚款现象,因为原始票据、报销单与记账凭证子细目三方不符,政府相关部门不予认可。

  (三)有些景区印鉴管理制度不规范

  印章是景区经营管理活动中行使职权的`重要凭证和工具,印章的管理,关系到景区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甚至影响到景区的生存和发展,为防止不必要事件发生,维护景区利益,必须建立健全印鉴管理制度。有的景区财务章、法人名章、公章、银行网上U盾都由出纳员一人管理,且出纳员一般都是景区的“亲信”,地位高于其他财务人员。按会计法等相关规定是不允许的,但由于景区内部监管机制失灵,使得景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财务风险隐患。

  (四)有些景区没有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

  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指具有执收执罚职能的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含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实行收入与支出两条线管理。明确划分收入资金和支出资金的流动,严禁现金坐支。而有的旅游景区财务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和混乱,没有把国家财政部门的专项拨款“专款专用”,没有实行收支两条线。成本核算混乱,账目设置不规范,缺乏良好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没有严格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成本核算不真实、不准确。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旅游景区财务风险防范及财务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建章立制,健全景区内部收支管理制度

  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旅游景区财务管理实施办法》,严格经费收入管理,严格经费使用和报账程序。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把关,杜绝非正规发票入账;严格执行预算,不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严把资金的出口关,对大额费用开支需事前申报,坚持重大财务事项由集体研究决定;坚持财务收支公开透明,要定期向职工公开财务执行情况,自觉接受景区全体职工的监督;加强对景区各部门报账经费的监督,凡大额支出必须由主要负责人复查签字后,方能报销。同时,旅游景区管部门要坚持“不踩红线,不失底线”的原则,领导干部要带头严于律己、公私分明,财务人员要带头遵章守纪、不谋私利。要严格按财经制度办事,坚持原则,严格把关,财务部门在研究问题时要敢于对违反财经纪律的事项说“不”。要帮助规模较小、开发较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旅游景区尽快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从体制和机制层面来增添措施,防患未然;对审计、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整改落实。

  (二)精细管理,切实落实景区财务规范

  财务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把景区的钱管好、用好、用活,在财务管理中提升管理人员素养,拓展服务职能,努力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因此,旅游景区应制定完善《旅游景区系统财务报账操作规范》,发到景区各工作人员,便于全体人员了解报账程序,规范报账流程,达到更好地实现财务规范管理的目的。同时,要开源节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提倡用小钱办大事,做到既确保各项工作的必要费用开支,又要厉行节约。对于个人来讲,景区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学习,要深研政策,精通业务,特别要在政策、制度、技术上做到精通和专业。对于景区管理机构来讲,要加强内外培训,凝聚共识,既要加强对财经纪律、财务知识、中心工作的培训,又要加强对新制度、新手段、新方法的培训,特别要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对于工作来讲,旅游景区财务工作要强化制度,注重规范,从制度上、规范上下功夫,促进旅游景区财务管理工作精细化、规范化。

  (三)加强培训,提高景区财务人员能力素质

  一方面,要经常性地组织景区领导、财务、会计、报帐员等参加财务管理及财务常识业务知识培训,集中学习《会计法》和《财务管理办法》以及有关规范财务管理的文件精神,通过培训学习,使大家熟悉财经法规和各种会计准则,在处理各种业务事项中合法、合理、规范财务运作,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电算化操作水平,熟练掌握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准确处理会计事项。另一方面,要本着关心、爱护、帮助和严格要求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旅游景区财务监督和检查的力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财务检查和督查工作,特别要重点抓好旅游景区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要通过定期审计,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远程网络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切实帮助旅游景区财务人员规范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四)规范台账,加强旅游景区固定资产管理

  对景区内部购置的设备和物品及时登记入账,做到资产账物相符。办公室、后勤部门要与财务人员共同配合,积极管好旅游景区的财、物,完善物品的登记和领用手续,避免财物的损失。确定由景区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整个景区固定资产的购置、入账、清查、报废,管理景区固定资产卡片,定期盘点,对景区固定资产负总管责任。各景点负责人是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使用人员对固定资产负直接管理责任。对景区会计、各部门报账员也分别明确职责,使旅游景区财务管理工作分工具体,职责明确,运转有序。

  三、结束语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积极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其中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在促进我国旅游消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在不断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维护加大投入的同时,也对旅游景区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在旅游景区财务风险防范及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旅游景区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旅游景区财务管理,从而为旅游景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务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春丽.旅游景区财务风险防范及财务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商贸,2013(25):142-143.

  [2]马和金.现阶段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6):68-69.

  [3]吴权.浅析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监督[J].知识经济,2015(21):53.

  [4]王雪,杨存栋.试论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监督手段[J].财会通讯,2012(08):96-97.

  [5]朱旭芳.旅游景区财务管理须规范[J].浙江经济,2013(23):54.

财务管理论文5

  摘要:物业管理行业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数物业经营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够规范的现象,不能满足业主们的需求。本文从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内容入手,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物业公司;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物业管理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物业公司需要积极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提升自身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总体经营和发展情况。因此物业公司需要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一、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是物业公司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中财务管理主要是以价值形式对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项资金使用情况及经济效果进行核算、监督的一种手段。物业公司开展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含如下方面:

  一、资金管理工作,这主要是针对物业公司自身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流动资金进行管理。

  二、全面控制好

  公司自身的资金成本。

  三、积极开展对于公司收入和利润方面的管理工作。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涉及到了公司运行过程中的各项资金流动情况[1]。

  四、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物业公司积极开展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础相对还较为薄弱。物业管理行业本身的发展时期较短,很多物业公司采用的经营管理模式较为粗放,不够先进,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会计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不够规范的问题。其次,成本核算的方式较为单一。

  现阶段物业公司在开展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采用的成本核算方式较为单一,容易出现成本核算不够准确的问题,同时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数目较多,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精细化核算工作,难以给公司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2]。最后,收入和支出不匹配,难以准确反映效益情况。大部分物业企业都将收入与成本直接计入损益,如企业按提供服务的期限和合同约定确认收入,但发生的各项费用,直接计入营业成本,这样导致收入成本严重不配比,造成利润忽高忽低的现象。

  三、物业公司改进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和措施

  物业公司在开展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有效改进和提升自身经济管理的工作水平,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措施,提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实际效果,为公司决策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强化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基础建设效果

  物业公司需要积极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弥补和改善管理基础薄弱的现象。首先,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工作,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物业公司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包含会计核算制度、员工责任制度以及凭证管理制度等方面,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良好的规范依据。其次,物业公司需要积极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提升财会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性,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财会管理人员,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职业道德的培训工作,提升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精神。

  (二)不断创新成本核算方式,有效提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成本核算方式较为单一,是影响到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积极开展有效的应对工作。对成本核算方式需要不断的创新,使其能够良好的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运行情况,满足不同小区的实际状况。物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的财务会计信息在逐渐增加,市场信息变化情况也十分明显,物业公司需要全面掌握到更加充分的信息,才能为后续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奠定重要基础。物业公司可以积极引进和使用ERP系统,将公司及其下属的各项部门、小区的信息全面纳入到管理系统之中,从信息出发,积极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式,提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效率性。为切实解决物业公司收支不匹配的现象,公司可设置“劳务成本”等成本类科目对物业成本进行归集,对各项收入及成本按所接管的物业项目分别进行辅助核算。月度终了,根据各接管项目的收入完成情况,按比例结转成本,准确反映效益情况。

  (三)积极开展精细化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精细化管理是当前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要求和工作方向。物业公司可以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积极融入到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之中。首先,物业公司需要从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情况出发,结合财务管理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效果。其次,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每一笔成本、费用进行记录,将其纳入到企业监督考核管理系统中,推进全面的监督工作,减少失误问题的出现。利用EPR系统,增设资金辅助账,对每个接管物业项目进行单独核算,实时对各物管项目经营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督与全面考核。另外,还需要积极健全考核机制,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情况纳入到考核体系,从而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四、结束语

  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影响到了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运行效果。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措施,强化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基础建设效果,不断创新成本核算方式,有效提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积极开展精细化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从而提升实际效果,促进物业公司财务管理和核算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白松艳.浅析物业企业财务管理[J].江苏商论,20xx(23).

  [2]赵霞.浅析我国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J].财经界,20xx(2).

财务管理论文6

  1、汽车经销商集团财务共享中心问题研究

  2、水利项目财务风险治理研究

  3、影院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4、新三板教育行业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5、财务视角下的风电基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6、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7、混合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8、ZY油田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

  9、SH石油工程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

  10、S高校校院两级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11、Z油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与运行研究

  12、作业基础预算在MA钻井公司生产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3、X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

  14、陕八建A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15、K医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16、PG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

  17、GS合成钛业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18、财务共享模式下费用报销管理的研究

  19、我国县级公立医院预算目标制定、行为影响及后果

  20、基于全生命周期的Y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研究

  21、战略预算管理在H公司的应用研究

  22、暴风集团财务风险及其控制问题的探讨

  23、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研究

  24、基于财务共享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25、LSX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构建研究

  26、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27、D博物馆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28、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财务风险研究

  29、SZ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30、基于共享服务的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31、基于博弈论的JTL建筑公司纳税筹划分析

  32、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研究

  33、XJ集团预算松弛问题研究

  34、基于作业成本法的A煤炭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35、风帆公司并购Q集团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36、兴宏建筑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37、尤洛卡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38、H保险公司的'集团财务共享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39、D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

  40、GX证券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

  41、HG酒店战略预算管理研究

  42、Z公立医院绩效预算管理研究

  43、C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与实施研究

  44、财务共享服务在中国国旅的应用研究

  45、S公司纳税筹划问题研究

  46、W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47、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与财务绩效研究

  48、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招生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9、湖南省儿童医院预算管理改进研究

  50、美容品牌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基于ERP环境下S集团的财务风险管控研究

  52、基于的财务业务外包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3、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研究

  54、平衡计分卡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55、基于财务视角下M电业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56、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B集团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57、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58、W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59、蒙东协合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60、信息技术企业的融资策略研究

  61、利宇新能源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62、H公司内部财务控制问题及改进研究

  63、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在L化工企业的应用研究

  64、苏里格气田D区天然气产量预测与作业预算方法研究

  65、新疆油田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研究

  66、林木资源可持续利用视阈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研究

  67、基于WEB的高校上网认证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8、商业银行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69、书店财务会计报表系统设计与实现

  70、公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论文7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推动科技创新、增强各行业的研发实力,国家拨款资助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和科技创新,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许多大中小型企业单位也承担了大量的科研课题,因此,企业科研经费的核算及管理也尤为重要。

  企业的项目研发经费核算主要包括国家拨入经费的核算及企业研发经费的核算两方面。

  一、国家拨入经费的核算

  国家拨给企业的科研经费,属于政府补助,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收益法与资本法。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资本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

  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国家拨的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其相关规定如下:

  (一)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二)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企业研发经费归集与核算

  企业研发经费主要是指项目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技术引进费、差旅费、会议费、知识产权保护费、管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实际中,企业研发经费在归集与核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及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及经验,对科研经费核算及管理提出方法及建议进行探讨。

  (一)研发经费归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对于科技型企业,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从事科研活动,在费用划分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有如下问题:

  1、研发经费的范围难以界定

  由于缺少一定的沟通,企业科技研发部门的人员与财务人员对研发经费范围的认识未能统一,财务人员对经费开支范围的认识会有一定限度,未能按照研项目预算书中研发经费的明细进行明细科目的设置;此外,企业科研经费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科技研发部门与财务部门勾通脱节,都会影响研发经费的范围的划分。

  2、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难以划分

  对于企业的一些部门既从事研发活动,又进行产品的中试制生产活动,这就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的划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根据国家及各省市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企业承担的大量科研课题,需要配比一定的自筹经费,特别是如果承担的是国家产业化项目或重大支撑项目,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数额较大,而自筹经费的比例也较大,为满足课题审查的要求,科研成本会挤占生产成本,造成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划分不实,或带来高额利润及较高的所得税收,且企业也会有人为调整利润之嫌。

  3、承担多个科研课题费用难以划分

  根据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国家拨入的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科研项目应单独建账,各项目的科研经费及研发支出单独核算。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课题,发生的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用在各课题之间难以划分。

  (二)企业项目经费核算及财务管理的探讨

  对于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从事科研活动的科技型企业,在项目经费核算及财务管理中的一些建议及方法。

  1、制定企业自身的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参照国家及省有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以制度对承担项目的部门和进行经费核算的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加以规范和约束。在管理办法中不仅可以界定经费的范围,还可对经费的预、决算、使用等进行相关规定。

  2、不断完善科研经费核算的财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预算、决算的.财务核算体系,财务部进行科研经费核算,应按项目预算书中科研经费的预算明细进行研发支出科目及明细科目设置,运用金蝶或用友等财务软件的项目辅助核算功能,对企业承担的各项目进行单独核算;也可通过账表建立项目的辅助明细账,对各科研项目单独核算。科研成本项目结题后,进行项目经费决算。在项目执行期对项目经费应进行审查监督,加强经费开支的监督与经费成本的控制。

  3、加强财务部与科技部间的勾通与协作

  企业的财务部与科技部应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科技部对企业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进行管理,财务部对国家拨款及企业的研发经费进行核算;由于科技部专业技术性强,应及时提供财务部项目的相关信息,如项目的类别、性质、项目执行期、项目的承担人及项目预算书中经费开支明细等,还对各个项目的经费开支是否合理进行监督和审批;财务部可依据科技部提供的相关信息,按项目建立各明细辅助账进行经费核算,对研发部门报销的原始单据进行财务方面地审核、记账。

  4、企业项目经费核算的一些方法

  企业研发经费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应按照科研经费范围进行归集核算,具体方法如下:

  (1)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企业按“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对成本费用按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如耗用原材料,根据领料单上领用的部门,生产部门领用的记人“生产成本”,研发部门领用的记人“科研成本”,同时科研领用已进项抵扣原材料应作进项税额转出。企业承担的科研项目单独建账核算,财务应按受益对象将费用归集到各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的明细科目中。

  (2)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

  企业的一些生产及研发费用在实际中难以划分的,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如企业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以及研发部门承担的各项目共同耗用水电费,难以划分,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但分摊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课题,设备使用费,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承担多个课题人员费可按工时即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来进行分摊。

  (3)间接费用可按相关性原则进行分摊

  企业科研活动发生的间接费用,如管理费、房屋占用费等,可按经费收入或研发支出的一定比例进行分摊。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财务管理论文8

  摘要: 自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设立国务院国资委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新形势下的运作已经历时三年,本文试图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对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原则再作一番梳理,并据此阐述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制度性框架。

  关键词: 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制度性框架

  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享受所有者权益的过程中,为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以及国家控制经济资源的总体扩大的目标,通过必要的决策程序,基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而从事的一系列行为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1]。具体包括(1)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国有股份的管理;(2)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进行考核、奖惩;(3)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经营管理中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与监督;(4)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股东同债权人、公共部门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进行沟通等内容。

  需要明确的是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是一系列的行为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总和,而不应当将其各部分割裂开来,同时应当结合其他管理手段,共同形成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及其董事会成员的激励与约束,维护国家出资者权益。

  一、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特点

  1.国家出资者不同于政府,是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对应的财务行为同样也是微观性的,其表现为:(1)国家出资者是以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市场的,是被调节者,不能以个人利益或目的去左右市场。(2)国家出资者是以出资为基础形成的,而出资行为本身是针对所出资的项目或受资的企业而言,而不是针对经济总量和结构而言的。(3)国家出资者制定的财务政策,其调整的对象一般应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而非通常的规范性文件所调整的抽象主体。

  2.国家出资者不同于政府,是一个出资主体,不是一个行政主体,相应的财务行为只能按资本法则而非行政法则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法则必须谋求保值、增值,为达成这一目的,资本必然按照等价交换的法则进入资本市场运行。这不仅表现在一种资本与另一种资本的关系上,而且也表现在资本与经营者或企业的关系上:所有这些关系都必须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以契约的形式加以规定。

  3.国家出资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以国有资本在全部实收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为限享受所有者权益。这其实是现代公司制下有限责任的内容,但是对于国家出资者却非常重要,长期以来国家出资者被迫成为所有国有企业的兜底人,事实上承担了无限责任。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国家出资者同样受到《公司法》的调整,同样是有限责任主体,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承担兜底责任,这往往是债权人等利益相关人容易忽视的区别点。

  4.国家出资者不同于经营者,它是以对国有股份管理和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和监督为其基本行为,不直接从事生产运营活动。国家出资者进行财务管理的战略载体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不应直接从事国有资本的运营行为,也不能随意干预运营公司内部的人事、管理、财务等活动,而只能通过正义的程序来进行决策和监督。

  二、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原则

  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原则是组织调节国有资本运动和协调处理财务关系的基本准则,体现了该项活动规律性和行为规范,是对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1.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实行责、权、利相结合

  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财务关系主要涉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按经济性质可概括为三种关系,即财权关系、财责关系和利益关系。他们各有特指的经济内容,相互是有区别,但相互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彼此密切联系的。其中,物质利益是目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对国家出资者财务活动的参与,都必须获取相应的收益,才能维持它们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财务责任是中心,因为只有全面完成所承担的财务责任指标,提供了劳动,才能创造、实现与增加资本收益,才有资格参与收益分配;财务权力是前提,因为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主体和客体只有拥有一定的资金占有、使用、收益、分配和处置权力,才能进行各自的财务活动,完成不同的财务目标。因此,国家财务责、权、利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应当相互结合。

  2.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利益关系协调,主要体现在分配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财务成果方面,要处理好不同投资者的利益,协调国家出资者和外部有相关利益部门的关系,协调好投资者利润分配与再投资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国家出资者和其他类型的出资者一样,都是一个微观主体,也需要面对各方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利益关系,如何准确运用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来进行协调成为国家出资者考虑的重要内容,也是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3.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相结合原则

  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以及国家控制经济资源的总体扩大,但这只是结果。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不能只监控最后的结果,而应当在重大决策和监督过程中及时介入控制。尽量减少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一个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的控制体系——在事前通过所有者财务与会计的制度设计,为双方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内部控制(包括内部

  审计)实现双方的过程控制;并在事后通过审计监督制度建设实施结果控制。

  4.分级分层管理原则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没有一个管理层能对组织中的各种活动悉数了解,所以管理层不能代替下级管理人员作出所有决策,许多决策都是由组织内的下属部门或分支机构作出的,有关的当事人对情况做出及时反应从而形成效率,这是在信息不对称和个人能力约束情况下理性的选择。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也需要遵循这一原则。

  5.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开性原则

  国家出资者进行财务管理决策的基本依据是财务信息,如果财务信息是虚假的,将会误导决策,从而是国有资本的运营受到重大损失。同时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报告制度非常混乱,而且报表往往没有经过严格审计,在新的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中,适度的公开和外部审计将是财务管理质量提高的有力保证。

  三、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制度性框架

  针对前面提出的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内容,这里将其具体化为制度性的框架结构。

  1.对国有股份的管理

  (1)成立专门委员会,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组建进行调研,着重将行业类似、发展水平相近、社会包袱已经厘清的国有企业纳入相应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统一管理,组建有强大实力、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为国家出资者进行财务管理创造机构环境。

  (2)对组建成功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应当立刻核算资本,确定国有资本的基数,一方面有利于规范公司的整体管理(注册资本需要记载在公司章程上),另一方面为日后保值增值和出售等资本决策提供基准。

  (3)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国有资本的追加和新投资。该机构能够及时分析各行业的发展前景,根据目前的资金来源和国有资本的分布,积极稳妥地向适合国有资本进入的领域投资,其中心工作是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预算。

  (4)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国有资本的筹集,建立预算安排制度。这不是对已有存量的国有资本简单回笼,而是积极有序地为新的投资安排资金来源。

  (5)国有股股利的接收不应当是被动的,而是应该在年度初制定国有股股利收缴预算,年度中及时关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盈利状况,分析可能获得的国有股股利的变动,年度末及时收缴相应的国有股股利入库。 (6)随时分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行业发展,对于确实没有发展潜力或者处于变现能力最好时间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及时组织招标予以出售,使国有股份尽可能处于良性循环中;同时要保证出售资金及时、足额入库。

  2.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董事会成员进行考核、奖惩

  (1)对董事会成员的考核不仅应关注事后评价,在平时也要进行及时地分析。考核主要以量化的标准为主,尤其是与事前制定的董事会成员的责任条款逐项比较,并予以公示,使考核公平、可信、透明,接受广泛地监督。

  (2)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对董事会成员的奖惩,具体应包括董事薪酬委员会和惩戒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应制定激励相容,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与风险期权相结合的薪酬制度,同时负责按照该制度对董事进行薪酬兑付,并予以公示。惩戒委员会主要负责对不尽职的董事会成员予以经济和权力上的惩戒,必要时候代理国家出资者向违规的董事会成员启动司法救济程序。

  3.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经营管理中重大事项的决策与监督

  (1)审批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战略规划,经营方针和战略规划的方案应由董事会制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并建立明确的决策程序,具体包括报告、公示、听证、专家论证、审批等几个环节,保证决策的科学客观。

  (2)审批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及所采取的会计政策,同时还应对公司聘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决议。

  (3)审批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重大投资(资产出售)计划,重大投资(资产出售)的方案由董事会制定,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而一般的投资(资产出售)方案应由董事会决定,但需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4)审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资本结构,核定融资及担保的最高限额,同时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进行决策;审批资产重组、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

  (5)审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国家出资者自身资金需求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资金需求的平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必须在保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保持两者平衡,当然这二者长期来看是一致的。

  (6)监督与完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尽可能利用量化的指标评价公司的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合理性。

  (7)建立例会制度、一般事项定期报告制度及非常事项及时报告制度,享有及时控制权和履行审阅的义务。

  4.作为股东和与政府、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债权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沟通。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建立务实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政府(工商、税务等)、国资运营公司的债权人、公司员工代表、非国家出资者、行业协会等各方利益代表进行信息交流和多方谅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成立专门的机构监督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一定范围内的信息披露,例如对出资者本人、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披露和在产权交易市场中的要点披露。

  四、当前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面临的一些障碍

  目前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面临的障碍主要是国有资本的基数和新体制的不完善。

  1.国有资本基数有待核实:由于经营性国有资本大量集中在竞争性领域,以及部分国有企业经营的低效率,造成国有资本经营性亏损,但是由于国有资本带有强烈的政治含义,长期以来人们对国有资本的减值非常敏感,不计提减值的行为造成不良资产较多,国有资本的帐面值低于企业实际可以运作的金额。这样做有两个重大后果:(1)无法取得按照帐面国有资本计算的预期收益,从而使资本和经营预算架空,严重约束了企业的正常发展;(2)国家出资者无法对董事会成员考核,董事会无法对经理人员考核,因为考核的基础不存在——保值增值以什么金额为准,容易挫伤优秀的董事和经理的积极性,而使平庸的董事和经理有讨价还价的理由。

  2.相关配套市场的瑕疵:

  (1)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形成的障碍。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国有资本在从某些产业进入或退出时,无法将原企业部分离退休职工转交给社会,而必须自行承担这部分职工的医疗、住房和养老等费用。

  (2)劳动力市场不发育造成的障碍。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缓慢,国有企业进入或退出时,借用现有劳动力市场实现大量进入企业熟练职工的招募和退出企业职工的转移,其作用是有限的,进入和退出时不得不付出一笔巨资以解决职工的转移问题。

  (3)资本市场不完善造成的障碍。国有资本进入或退出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成熟的资本市场。但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仍不够完善,功能单一,只注意到其筹集资金的作用,对实现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重视不够,导致资本交易难以进行,国有资本流动受阻。

  (4)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滞后带来的障碍。产权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冲重要手段,是国有经济进入或退出的通道。而目前由于我国产权市场发展滞后,跨地区跨部门的产权流动和重组很难实现,地区部门利益无法根本触动,因而,制约了国有经济进入或退出的市场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白永秀,1999,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现状及反思,求是学刊,2期:P52-56

  2.冯巧根,20xx,国有资本监管:理论分析与对策构想,国有资产管理,10期:P49-51

  3.干胜道,1995,所有者财务:一个全新的领域,会计研究,6期:P17-19

  4.干胜道,1997a,试论创建所有者财务学,财经科学,6期:P18-20

  5.干胜道,1997b,对所有者财务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财政研究,6期:P80-84

  6.干胜道,1998,所有者财务论,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7.郭复初,1988,社会主义财务的三个层次,财经科学,3期

  8.郭复初,1991,论国家财务,财政研究,3期:P36-39

  9.郭复初,1993,国家财务论,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0.郭复初,20xx,现代财务理论研究(文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1.谢志华,1997,出资者财务论,会计研究,5期:P24-29

  12.谢志华,20xx,关于出资者财务的几个理论问题,财务与会计,12期:P8-11

  13.谢志华,20xx,出资者财务——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4.张艳,20xx,国有企业退出理论研究综述,经济纵横,5期:P59-63

  15.朱朝霞,20xx,关于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的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财经研究,5期:P9-14

财务管理论文9

  工程财务管理是对工程建设经费开展有效配置和使用的重要手段,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经费投资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分别从加强理论研究、紧扣关键环节、实行工程财务管理责任界定、强化工程财务管理监督检查以及优化工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五个方面,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强化工程财务管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随着财政政策的开展和变化,特别是银行金融企业对贷款的限制,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日益剧烈,全国各地的建筑房地产市场开端堕入窘境,整个建筑行业构成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并且随着建筑行业多元化运营形式的开展,国际建筑工程项目参与的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愈加多样化、复杂化,假如想要在市场中占领着不败之地,首先应该增强财务管理工作。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财务人员的素质上下直接影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但是目前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财务人员很少参与运营管理,只会算账、记账、报账,并且在财务部门内部存在财务人员数量多、层次多以及财务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缺乏学问的更新和技术的培训,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的需求。

  (二)财务管理注重不够

  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没有充沛认识到财务管理的功用及其重要性,并且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中没有现代财务管理认识以及科学先进的管理办法,因而不能满足新时期的开展请求,而且建筑施工企业具有触及面广、活动性大以及消费周期长等特性,遭到传统的影响形成建筑施工企业中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认识缺乏,从而形成很多环节呈现破绽的,招致建筑施工企业的运营程度降落,给企业带来宏大的经济损失。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范围大小不一,很多企业中没有树立本钱核算、资金收支管理以及存货制度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固然一些施工企业中树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但也落实不到位。在建筑企业中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将会对企业形成严重的资产流失以及物资的糜费以及名誉遭到损伤等影响,从而对企业限制着企业的开展。

  (四)资金调控管理不严

  目前在建筑企业中由于资金管理、工程预算管理以及本钱控制等重要范畴还存在很多缺乏之处,需求进一步的完善改良,比方在资金管理中,在很多的施工企业中账面显现都是企业利润的增加,所以应该积聚一些资金,但是实践状况并非如此,账面上的钱是空的,并且很多资金在外收不回来,长期拖欠形成坏账的状况发作,从而招致企业内部资金的活动性遭到遏制。债权债务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置,招致企业无法正常展开消费运营活动,对企业经济利益以及资产就会形成严重的损失。并且在工程中由于建筑施工工程的结算工作滞后,收据的根据证据缺乏,从而形成应收账款不真实,大量没有预付分包工程款的挂账以及应收账款没有结清,这也对企业的债券具有很大的影响,形成企业的损益以及资产的不真实性。

  二、增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进步财务人员的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是各项工作的落实者,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艺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应该进步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艺程度。增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立,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首先必需恪守会计职业道德,进步本身素质,增强自我约束,经过实地的展开参观、现身说法、警示教育以及展开职业道德培训等,不时进步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程度。展开定期培训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定期对财务人员展开业务培训工作和技艺的培训工作,不时培育财务人员具有关注经济动态的认识,进步人员运用计算机的才能以及专业技艺的不时进步等。树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应该依据本身的现金活动的特征,树立完好的财务方案、核算以及管理系统,并且还应在财务部门树立考核机制和鼓励机制,充沛发挥财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创新性,从而促进财务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财务管理的.创新

  随着建筑企业的开展,只要增强对财务管理的内容的创新,才干在顺应新时期的开展的请求,在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创新主要表如今一下几点:

  1、本钱管理

  在建筑企业中本钱管理主要是指在保证资料的质量的条件下,停止发掘本钱的潜力,从而保证企业以最小的本钱取得最大的效益。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市场上长期占有优势,必需对原来的本钱管理控制制度停止创新,企业能够经过展开市场调研从顾客多样化的需求降低本钱,还能够经过适度的投资范围停止变革的创新。

  2、财务决策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财务决策是财务制度全面开展的主要趋向之一,是企业经济管理重要的组成局部,财务决策在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工程投资决策以及定价决策中,建筑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所以事前的投资收益的剖析对进步工程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变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工程本钱降低,面对建筑行业所处的环境以及特殊性,财务管理只要不时的创新才干促进企业的开展。

  3、树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在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依据本身特性树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应该保证树立的制度具有牢靠性且应该契合实践的施工状况,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财务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还应该精简财务机构,不时进步财务人员的素质,并且还应该树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使企业做到权责清楚,奖惩清楚。并且在企业中应该不时创新变革机制,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关于施工项目较多的企业,应该把各个项目的财务管理权收回,统一集中到企业总部中,在项目部无需设立财务管理机构,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做到管理和规划的统一性。

  4、增强资金调控的科学性

  资金是商品价值货币的最主要的表现方式,也是企业生存和开展的根基,企业消费运营活动的基本保证,在建筑企业增强资金的管理是对资金运动全过程的控制,经过对资金运动停止科学合理的剖析判别,从而能够进步资金的决策和预测。 在建筑施工企业增强资金的管理主要是合理的分配资金,及时的回收资金,并应该使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从而不时进步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建筑施工企业中为了保证资金管理制度可以顺利停止,就必需在企业内部树立健全的债务债权管理制度,首先应该从源头做起,严厉把好施工合同的签署这一环节,同时应该认真实行合同中各项准绳以及同条条款,保证合同赋予权利。然后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增强控制工程中每一个环节,并增强中间结算的管理和控制,增强完工决算,从而保证企业的应收工程款一直坚持在能够调控的范围内。其次,应该在财务管理部门定期停止和甲方核对应收的账款,并采取有效的催收办法,增强催收力度,从而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进步企业的运营效益。

  在工程施工中关于不同阶段的工程项目应该依据工程项目的详细状况制定有针对性财务预算,假如是新建投资的项目应该把财务预算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放在工程投资预算阶段,投资预算的施行主要是为了停止调查工程项目建立的总投资额、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以及筹集状况和工程收益等。在建筑施工企业做好工程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对企业来说主要是盈利预算,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重点在于调查现金的流量、施工进度以及本钱预算等。并且应该制定合理的现金持有量和存货,在赊销时应该增强管理,并且应该停止全面细致的调查赊销对象的信誉水平,从而能够保证资金的流转。关于工程项目的清算,财务管理以及财务预算工作应该把重点放在现金活动的管理上,从而才干保证工程项目资金的及时收回,保证企业的运营效益。

财务管理论文10

  摘要:文章在简要分析医院的成本核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对全成本核算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强化策略进行具体探讨。

  关键词:医院;全成本核算;财务管理;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对我国医院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经济常态下,基于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了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在落实全成本核算模式的基础上,应采用科学、有效的策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以便确保医院经营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推动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医院的成本核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全成本核算意识薄弱

  因受医院管理制度、传统成本核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的全成本核算意识相对较为薄弱,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导致医院全成本核算理论规章制度的建立不够完善,缺乏对多方面的考虑,医院规章制度的实用性相对较低,主次不清,不符合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与当前的经济环境不配,医院财务缺乏量化管理,过度重视医院短期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医院市场份额的提高,对医院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较低,导致部分医院的投入产出效率相对较低,从而对医院的良性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缺乏完善的全成本核算实施体系

  医院全成本核算实施体系是影响全成本核算模式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然而,因受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全成本意识、财务管理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医院全成本核算全过程的实施不够严谨,全成本核算的漏洞较为明显,成本核算方案的编制缺乏对医院各方面的考虑,成本核算方案适宜性、合理性相对较低,成本核算实施的影响因素较多,业绩考核不够严格,再加上医院全成本核算缺乏健全的实施与监督体系予以支持,成本核算信息化系统不健全,导致医院全成本核算流程的实施过于形式化、表面化,成本控制较为薄弱,全成本核算并未得到真正执行,医院各科室或部门没有真正落实全成本核算,医院各部门间的工作协调度较低,成本核算断层,不利于相关人员真正掌握医院的实际财务状况,无法为医院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影响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全成本核算模式下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一)完善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管理制度

  基于全成本核算模式在医院的实施,为更好地开展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应完善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应以全成本核算制度为核心,建立健全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执行体系,以便为医院财务管理的开展提供保障,节约医院成本支出,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在完善医院全成本核算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对现行医院全成本核算实施体系所存漏洞的分析,应对医院全成本核算执行体系及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优化设计,重视医院全成本核算模式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落实全成本核算执行规章制度,促进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规范化开展,合理配置医院资源,明确医院各部门及不同岗位的职责,协调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科学编制医院全成本核算方案,并对成本核算方案进行严格审批,全面落实,强化监督和反馈,借鉴相关会计制度,完善并执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执行体系及监督体系,加强对医院资产使用的管理,提高全成本核算模式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以便确保医院成本投入和支出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为医院的良性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全成本核算意识

  基于全成本核算模式在医院的执行,为更好地开展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应注重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全成本核算意识的提高,重视对医院全成本核算水平的提升,以便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率、精细化开展提供保障。为了达到提高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全成本核算意识的目的,应加强对全成本核算模式及其相应制度的宣传,促使医院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全成本核算方法,同时通过医院年度总结会及其它渠道,加强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的培训,强化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借助医院全成本核算薪酬奖惩体系的建立,加强对医院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增强医院领导层及管理层的整体效益观念,以便确保医院全成本核算能够得到重视,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良性发展,从而为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优化医院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系统

  互联网时代,基于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执行,为更好地控制医院成本投入和支出,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应对现行医院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系统进行优化,推动医院成本核算全面体系的高效化发展,提高医院成本控制信息化系统的性能,以便为医院全成本核算的信息化执行提供保障。因受传统技术、设备性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部分医院的成本核算信息化系统的功能较为落后,与医院财务管理理念和全成本核算模式不匹配,导致成本核算信息化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相对较弱。鉴于此,为了保障全成本核算模式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应重视开发更加先进的成本控制信息化系统,依据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全面优化当前部分医院的成本控制信息化系统,促进医院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的高效化、精准化发展,提高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的透明度,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以便达到控制医院成本投入和支出的目的。

  三、实例分析

  下文以一家开放床位1200张、职工2400人、年收入10亿元的公立三甲医院为例,着重研究了医院的科级成本核算。

  (一)科室成本核算路径

  上述三甲医院包括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医疗辅助科室与行政后勤科室四大类科室,如临床科室的肝胆科、神经内科等;医疗辅助科室的感染控制科、病案统计科等;医技科室的超声诊断科、放射科等;行政后勤科室的审计科、人事科等。医院各科室的成本核算涉及多种费用,包括人员经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卫生材料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无形资产摊销费及其他费用。基于医院的`各科室成本核算,直接成本应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单元,而间接成本应在分摊后计入成本核算单元。四级分摊法是医院间接成本分摊较常使用的方法,而四级分摊法的实施直接影响着科室成本核算。四级分摊法:第一级分摊是由医院四大类科室分摊医院的管理费用;第二级分摊是指由临床科室、医疗辅助科室与医技科室分摊医院的行政后勤科室全成本,而行政后勤科室全成本的核算包括行政后勤科室直接成本和第一级分摊计入的间接成本;第三级分摊是由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分摊医院的医疗辅助科室全成本,而医疗辅助科室全成本的核算包括医疗辅助科室直接成本和第一、二级分摊计入的间接成本;第四级分摊是将医技科室全成本计入临床科室全成本,而医院的医技科室全成本的核算包括医技科室直接成本和第一、二、三级分摊计入的间接成本。

  (二)案例

  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科室成本核算是医院全成本核算的重点之一,而四级分摊法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是医院的科室成本核算的难点,借助四级分摊法的应用,最终将医院的行政后勤科室、医疗辅助科室、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四大类科室的所有成本计入临床科室全成本,从而为医院全成本核算提供科学依据。

  四、医院全成本核算的作用

  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关系着医院的服务水平。通过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能够对医院各部门间的工作予以协调,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完善医院全成本核算,健全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和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通过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可实现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加强,对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防止医院相关成本存在滥用情况,有助于节约医院成本支出,提升医院资源的利用率及资产使用的规范性,对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极为有利。五、结语基于全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开展全成本核算模式下的医院财务管理,应加强对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全成本核算意识的提高,并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及相应体系进行完善,优化建设医院成本控制信息化系统,以便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玲.浅析如何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农业会计,20xx(03).

  [2]周海平.现行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xx(05).

  [3]曹群.全成本核算在兵团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农业会计,20xx(07).

财务管理论文11

  摘要:在风险投资企业运营的全程中,财务管理自始至终是运营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风险投资具有不同的两个特性:一方面风险投资无法通过证券或者贷款在市场上筹集资金,只能求助于风险资本市场;二是在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中,往往出现严重的投资短浅现象,无法支持对企业的实际投资,将成为该风险投资企业发展的“短板”。因此,重视风险投资,合理运用财务政策与手段,保持与投资企业相一致的财务管理策略,最大限度支持风险投资企业在化解风险同时与投资公司同呼吸、共命运,最大限度促进风险投资企业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风险投资;资本运营;财务管理;管理途径

  由于风险投资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其面临的技术门槛高,风险大,对创业资本有较强的依赖,因此,风险投资企业要从初创期艰难中走出来,不断成长发展,逐步实现收益稳定增长,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体系和反馈机制,在强化风险控制目标下,让决策者对企业运营数据一目了然,选择正确的财务政策,调整工作重点,确保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风险投资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运营资金短缺,财务手段约束性大,因此,要做好运营,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就必须创新财务管理途径,强化管理效果,这样才能迎难而上,化解风险,取得风险收益。那么,“如何有效利用财务手段,做好风险资本运营,实现风险投资企业高风险高回报”,下面从财务管理角度提出七个方面实现路径。

  一、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合理利用、消化风险投资

  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运营资本,通过加强运营资本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率,提高资产的使用率,才能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风险投资是一种资本与风险企业相结合的投资,只有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投资工具和投资组合,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匹配,促成资本市场和投资对象企业的连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优化风险投资企业资本结构,在创业资本的运作下,真正把技术、资本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般而言,风险投资企业是一个不断循环操作的过程,一个循环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进入阶段、运营阶段和退出阶段。一方面,风险投资企业向股东支付和债权人相同的回报,实际需要生产更多的利润,可以降低负债资本的成本,即负债利息的税盾效应;另一方面,可以使股东在企业成长期享受业绩稳定增长带来权益增长等好处。不同时期的风险投资需要财务部门及时预估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利用企业的融资优势在成长期阶段,满足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资金需求,快速完成企业销售增长、利润增长与股东权益增长的目标。

  二、由于风险投资企业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财务政策应更加积极灵活

  财务灵活性指的是公司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融资,并及时响应现金流或投资机会的意外变化。通过国家对财务政策的指导方针,企业需依据整体目标和当下需求来制定或选择适宜的理财方向,其基本内容是为了配合企业管理经营需要,对企业财务活动调整以及针对企业财务关系进行协调,进而达到提高企业财务效率的目的。从财务灵活性角度考虑的最佳策略应该是:保守的财务政策、适量的现金持有和高的股利支付政策三者相结合。目前,风险投资企业由于缺乏直接的融资能力衡量指标,还没有研究举债能力与企业现金政策的关系,同时融资能力与公司现金持有的内生性也阻碍了这种尝试。但随着外部融资成本的提高,在拥有更高的对冲风险需求、更大的投资机会、融资约束、更好的公司治理或更低的产品价格波动的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减少更为明显,对财务政策灵活性的考虑变得重要。企业需对风险、信用、融资、运营资金、投资以及股利管理政策等要灵活运用。

  三、加强投资管理,保证预期投资报酬率的实现

  应转换资金投资以往固定的思维模式,对资本市场进行合理利用,采用多种资金投资方式,对资金结构进行改善调整。针对目前企业投资需要,对风险与收益进行评估,选择相对收益高、风险小投资方式。当企业具备相对稳定的财务状态,现金流也相对充足,可利用剩余资金,选择证券化资产投资,优化资产结构,比如可以对国库券、金融债券等收益有保证的方式进行投资。这样既能可以提高资产收益率也能优化资产结构,并且在企业急需资金时,变现证券化资产,满足企业资金的需要。同时,加强成本管理,保持成本领先战略。当企业的出售量由正转负时,资金的下降势必引起单位固定成本的增加。

  四、合理运用财务策略,提高风险投资企业运营效率

  风险投资的目的是获取风险收益。合理运用财务策略是化解风险,实现既定目标的有效途径。在财务策略运用上既要防范和控制风险,又要设法提高投资企业资本运营收率。为降低财务风险,需要收集投资企业信息及其变化过程与规律,分析预测趋势变化及其对资金流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例如,在风险投资企业步入衰退时期时,财务策略上应选择资产变现、压缩开支,以保持现金流转正常进行;在面临投资企业转型时,财务策略要考虑是否实施新的资本项目、是否对原有厂房和设备进行投资,同时,要分析研究转型开发方面的决策,如对市场营销和广告的投资等。风险投资企业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确保战略目标。财务策略运用既要有相对稳定,又要保持适度灵活,能随着投资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方针的变化而做出调整。从而保证投资企业各个阶段的运营目标及经营活动的顺利展开,并最大限度实现运营效率。

  五、强化资本运营意识,提高风险资本运营质量

  投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有力支持,也离不开良好的资本运营环境。要创造良好的投资运营环境,风险投资企业必须强化资本运营意识,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立灵敏的市场信息分析与预测机制,准确把握市场动态,适时对资本运营风险做出预测、预警,针对潜在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同时要掌握资本运营技术、规范资本运营行为、树立现代资本运营理念,提高企业资本运营质量,增强投资企业向心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样资本运营才能迈入规范化的健康轨道。要提高风险资本运营质量,归根结底就是要加大投资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严格制定内部管理规定,通过企业预算控制、财务检查等措施加强事前管理;通过审核其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信息来加强事中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审计监督其决算报告来加强事后监督。特别要加大审计督察力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审计督察的方式,重点检查财务管理情况,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落实投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资金考核制度,将账户日均资金余额.大额资金占用情况、月度预算准确性、存货周转率及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引导财务人员增强资金价值观念,最大限度提升资本运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永明.浅谈微利时期下企业经营成本控制[J].会计师,20xx(06)

  [2吕玉凤.试论企业控制经营成本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J].中国商贸,20xx(8)

  [3]李洪江,何菊芳.非竞争性低效率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绩效考核[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1)

  [4]贾广超,张目,喻蕾.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行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综述.第九届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xx

  [5]蒋大富.企业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xx(05)

  [6]胡秀芬.浅谈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综合评价[J].经管空间,20xx(02)

  [7]温馨.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11).

  [8]罗荣.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思考[J].财会学习,20xx(17):78-78

财务管理论文1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事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公路事业单位既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又具有生产建设型事业单位性质,它的职能决定了其在财务管理上的复杂性,为此,文章介绍了公路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现阶段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完善公路事业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财务管理;成本核算;预算管理

  一、公路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意义

  公路事业单位既是事业单位发挥着社会公益性作用,又具有生产建设型事业单位性质,属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部门。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对财务工作的影响,这种双重职能的财务管理模式在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已落后于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制约了公路事业单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现阶段加强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包括:

  (一)有助于提高公路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

  通过对公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法的合理运用,例如公路养护单位核算公路小修养护成本时,应对成本费用降低率、好路率作为指标进行考核。再例如通过对资金的年度、季度的预算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明确费用开支标准、报销流程,按规定办理支出事项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公路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有助于防范公路事业单位的运行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形式的复杂化,公路事业单位的运行风险逐渐显现。在公路事业单位中无论责任人还是会计工作人员都必须加强风险防控意识,强化内部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管理中真正高效、顺畅地运行。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候,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程序,保证决策的公平公正。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是防范公路事业单位运行风险的重要保证。

  (三)有助于强化公路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新预算法对相关法律责任内容进行细化与明确,法律责任的明确与细化,强调了事业单位领导在预算管理活动中的责任地位,也展现了预算法的重要性,促进了事业单位形成遵守预算法的自觉性,加强对相关责任风险的检查和控制,公路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

  针对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步伐的加紧,公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要进行相应的提高,与时俱进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及创新能力。事业单位普遍财务管理创新意识比较滞后,一方面是高层管理人员创新观念落后,害怕改变,抵触管理创新,另一方面单位重视不足引起财务管理停滞不前。这样就制约了风险防控的效率,不能很快地反映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相应增加了相关人员的违规责任风险。

  (二)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有待强化

  1。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工作重心有偏差。目前的工作重点主要是集中于道路养护施工项目,而对于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并不看重,不能真正按照会计法律和准则体系进行相应的的账务处理。在面对经济转型,大部分的`财务人员不能与时俱进使用财务管理上的新技术、新工具。没有主动学习并应用管理会计理念和工具,通过技术应用激发管理活力,增进公路事业单位价值的创造力。

  2。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例如会计原始凭证附件不完善,账务处理依据不充分,这就导致公路事业单位在账务处理以及管理会计层面上出现问题,虽然有比较健全的制度,但没有更新,没有根据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的改变而修订,这样就导致了会计信息准确不高,不能满足管理层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正确决策的条件。

  (三)公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到位

  由于公路事业单位的核算主体是以事业单位为主,而不是以企业形式进行核算。一是预算编制过于简单。公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并不能依据实际情况测算人员工资、日常小修养护费用,职工的商品服务支出(水电公杂费)按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二是预算管理上有待加强。科室之间配合密切度难以保证,容易造成各编各的数字,或“大概估数”现象发生,导致公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准确度不高。三是公路事业职能的变化要求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公路大中修及改建等专项预算的实际制定过程中,当期经济计划与实际资源配置情况并不能很好的结合,造成公路事业单位在实际履行职能中可能出现与计划资金规模不符的情况。

  (四)公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够完善

  公路事业单位存在大量的机械设备,其资产金额大,品种多,管理难度大,而且国有资产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其管理,其意义更为重大。虽然现在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重视,但还存在资产管理意识不够高,配套的制度规范不够完善等。如由于公路养护单位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出现点多线长路况质量要求层次不同,所需机械设备也就不能相同。如果添置机械设备一样,出现有些养护单位长期不使用这些设备,导致闲置浪费现象,长期滞压产生毁损,从而形成损失。再次,对大型机械设备存在内部调度使用手续不够完整,形成资产的使用与保管部门不同,造成了管理责任不到位,进而使设备保管、维护、修缮不能达到有效处理。

  (五)公路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不精确

  公路事业单位成本意识不足,普遍存在“重经费管理轻成本核算”的现象,且成本控制局限于部分部门或岗位,缺乏统一的成本核算的规定,成本核算制度缺失,其方法和标准随意性大,造成多头管理,责任不清,会计信息的质量差且不具有可比性。很难全面反映公路事业单位在开展相关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

  (六)公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公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现阶段存在的普遍的现象,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现有的财务人员只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对于我国最新的法律条例、制度规范等了解不深入,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掌握不成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人为的失误和错误。影响会计核算的质量。另一方面,财务人员满足于现状,害怕学习新的技能,具有惰性,不想去学习新的知识,不愿去冒风险,去做自己没有信心的事情,宁可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去工作,不愿意去创新。

  三、对完善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财务管理意识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公路事业单位从领导到基层都必须深刻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摈弃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的观念,积极创新、科学管理,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不断进行有针对性地人员培训管理,加强财务人员的财务会计业务培训,单位举办各种培训班、现场经验交流活动、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提升财务人员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其次,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应该是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公路事业单位的领导要支持和监督各相关部门与财务部门的配合和执行情况,形成单位上下一致,群策群力、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会计核算过程中的财务管理能力,设计必要的内部控制措施、项目经费审查核对程序、项目实施后续审查监督程序等,减少项目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违规行为,防止资金被挤占通过这些有力的控制措施和制度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压力,也增强了日常的规范核算与准确核算。

  (三)优化预算编制工作

  加强公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科学预测未来年度的项目规模,提高部门预算控制力。通过相关的计划指标作为指导来编制预算做到合理规范性,利用合理的方式促进预算有效执行。对于项目预算,要提高部门间配合的密切度,改变目前公路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单一进行预算编制的传统做法,进而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预算只要下达就要全面严格按规定执行,预算项目不能随便调整或更改的。

  (四)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资产的配置是事业单位资产形成的起点,公路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需要和促进单位发展需要为基础配置,并把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把资产配置管理融入到预算管理流程中,为预算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产信息。在资产管理业务流程中,资产管理部门做好相应的记录,做到一卡一物进行保管,年底进行全面盘点确保资产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第二,强化预算管理约束机制,将资产配置计划与预算编制结合起来,再通过政府采购进行监控审核。监督资产购置需求是否符合履行职能的需要,采购是否按合法的程序进行。

  (五)加强成本费用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共同面对。通过财务管理分析,积极开展公路建设、养护收支的财务分析,进行事前对预算控制,事中实时控制,事后进行关键信息控制。对已发生的单位所有项目期末经费结存情况做出分析,分析项目经费结存占总经费的比例。,在支出流程中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施工管理费、设计费、试验费等各项开支的结构与数额进行分析控制,以便充分了解项目经费运转情况和经费来源是否充足,加强控制预算成本执行过程。

  (六)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公路事业单位要不仅要加强财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更要在互联网大数据面前,财务人员通过各种方式持续对新知识、新问题的学习来提升专业知识的层次、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经验交流,让实际经验和专业技巧相结合,运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与核算规则以及政府分类科目的使用方法,熟练地进行会计核算操作。

  参考文献:

  [1]丁兰花。预算管理模式下关于加强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xx(07)。

  [2]齐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xx(34)。

  [3]杨莹。对加强和改善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20xx(06)。

  [4]赵瑞科。浅议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会议师,20xx(07)。

财务管理论文13

  摘要

  目前乡镇财政存在不少问题,收不抵支,负债运行的问题和困难需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本文提出了多管齐解决乡镇财政管理问题的对策,以推进县乡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

  乡镇;财政管理

  乡镇是基层政权组织,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对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状况备受社会关注,上级部门对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乡镇政府在财政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源建设相对滞后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但乡镇财政仍不尽如意。由于乡镇财政处于先天弱势状态,财源总量有限、比较单一、稳定性又差,而且缺乏乡镇财源建设政策的支持体系,培植财源乏力,收入结构不尽合理,财源建设相对滞后。较长时间以来,有部分乡镇财源主要以农业为主,乡镇企业损失殆尽,民营企业发展不足,税源基础不牢。取消农业税以后,乡镇陷入了“分税制”以来的财政困境,有的乡镇短时期内收入脱档,甚至出现空白。

  (二)财政预算约束不严格

  从近年来乡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来看,乡镇在预算批复、调整及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违反《预算法》的行为。表现为预算编制不科学。实行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的方法,预算既不全也不细,操作性不强,资金分配不透明、有些乡镇追加预算没有严格履行报同级人大审批的程序,超出预算部分脱离了同级人大的监督,甚至有的乡镇没有预算,即使编制了预算也是走过场。

  (三)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乡镇“七站八所”的财务管理模式五花八门,有的是财政所做账,有的是经管站做账,有的是部门做账,各自为政,没有按规定统一归到财政所管理。乡镇财务人员的分工也很不科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站所一年只做一次账,有的站所由于人手不够,出纳成了事实上的兼职会计,内部管理控制基本失效,有些乡镇站所财务人员更换频繁,手续交接不清,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四)收支结构不合理

  从收支情况看,结构极为不合理。乡镇本级预算收入微不足道,为了完成任务需要和支出需求,采取收入空转、税收买入和争资跑项来弥补不足,乡镇收入中上级补助收入占绝对多数,支出中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占绝对多数。用于固定资产,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基本是微乎其微。

  (五)专项资金管理不到位

  由于政府部门在支农项目管理上体制不顺,职能交叉,导致乡镇专项资金管理分散,情况不明。尤其是对项目多、资金量大的乡镇,未按规定对资金实行专项核算。各项目之间互相调剂、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很难有效进行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此外,对专项资金支出的监督突击性检查多,对发现的问题没有具体的处罚和整改措施,使监督流于形式,致使乡镇普遍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

  二、乡镇财政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目前乡镇财政管理的混乱状况,探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体制运行缺陷,没有约束机制,缺乏综合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管理不规范,预算约束力弱化,预算编制程序不到位,支出预算编制粗糙;第二,经济利益驱动,法制观念不强,财务收支活动不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导致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第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严密,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许多乡镇没有制定规范性管理制度,缺乏制度约束,不少乡镇在财务收支审批程序、支出凭据审核、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的履行等环节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一些财务人员未能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第四,乡镇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乡镇站所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培训教育,部分乡镇的财会人员岗位变换频繁,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财政职能日益强化,地位愈加重要,作用越来越大要做好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乡镇财政所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多管齐下,共同努力。要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确保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坚持“五不变”原则

  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坚持“五不变”原则。一是预算管理权不变,乡镇财政所负责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执行本级预算;二是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原则,乡镇的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各乡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三是财务审批权不变原则、乡镇的财务审批程序按各乡镇目前实行的审批制度执行;四是独立核算主体不变原则,以乡镇为单位进行财务核算,结余归各乡镇所有;五是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原则,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乡镇享有和承担。

  (二)加强预算管理

  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要做好预算管理,包括:乡镇财政在年初预算时,要严格执行《预算法》,明确收支项目、划清收支范围。在支出项目的安排上,不留“缺口”。同时对该收的税费及时、足额地收取,以发挥预算的`统驭功能。要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和调整的预算执行,以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同时,乡镇财政还要建立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整个过程的监督约束机制,做好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工作,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分析,促进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积极化解财务风险

  正视乡镇债务,积极化解财务风险。乡镇债务已经形成或潜在形成了乡镇政府的财务风险,积极稳妥地化解乡镇债务是乡镇必须跨越的一道关口,也有利于乡镇政权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乡镇债务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其化解必将是复杂、艰难的。要借上级清理乡村债务的东风,澄清底子、找准原因、制定措施、强化责任,及时有效化解。

  (四)严肃财经纪律

  规范财政财务行为,财政困难是乡镇违纪违规屡查屡犯的重要原因,但关键还是法纪观念不强以及执法不严、监督不力、责任追究不到位等原因所致。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维护财经纪律,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乡镇违纪问题中,“三乱”行为是顽症,必须下“猛药”,坚决根治,并要建立长效机制。同时,要量化财务管理指标。对招待费、招商引资费等一些较混乱、难检查、无参考依据的支出项目进行量化,制定合法、合规、合理的费用限额和标准,科学考核,规范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制。对不按财经法律、法规办事和违反财政法规的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并作为年度考评、干部提升的一项重要依据。

  (五)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加强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乡镇领导应支持内部审计工作,配备业务熟练的专职内审人员坚持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乡镇属部门、村级财务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规范和解决,从而真正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作用。同时内审部门应和镇财政所进行配合,进一步完善各乡镇内部控制制度,相互配合搞好乡镇级财政财务事前、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

  (六)加强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要重视乡镇财政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在对乡镇财务人员调配时要将热悉财务知识、精通业务、素质好的人员选拔到财务工作岗位上来。同时,为财务人员自身学习,更新知识提供机会和机制,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考试考核等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明确会计、出纳岗位职责,建立互相制约机制,规范财务核算。严格执行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保证财务人员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变动。

财务管理论文14

  一、当前电力企业环境中的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我国电力企业环境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仍然未能发挥相应作用。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定位模糊、财务管理服务对象偏移、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体系欠缺等,都是当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而想要切实实现电力环境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价值,就必然需要对其展开系统性的优化工作,切实实现对于其价值的提升和工作体系的完善。

  二、切实提升电力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考虑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于电力企业发展以及服务社会职能实现过程中的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对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采取必要的优化手段,推动其不断成熟与发展,最终实现并且切实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推动电力企业不断成长。就当前电力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综合当前的需求方向,可以考虑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优化与改善工作:

  1.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内服务特征

  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向国家负责的状态,即通过对于企业经济和资金状况的忠实反映,为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税收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而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对于国家发展的这种地位,进一步导致了其对于自身发展的忽视,从而触发了其财务管理在这一方面职能的弱化。必须明确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负有一定责任,其工作成果应当能够支持起电力企业本身的发展和决策参考。因此对应地,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服务,构建起与财务管理工作相关的企业内部环境供应链,是当前的第一要务。

  2.加强电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股权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对于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以及财务管理的有效展开工作都有显著影响。体现在股权上,一方面是政府所持有的国家股份会因为政府本身的身份和能力限制而无法实现股东权利,并且委托这种权利实现的过程中,又会进一步出现因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而导致管理人员控制权膨胀等方面的问题。而想要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股权方面加强完善。具体而言,需要在电力企业内部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各个权责,帮助不同权利和利益体系之间实现制衡。对于董事会的建设,应当特别注意保持其运行的独立性,在强化其职能的基础上,保持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成员分立,帮助实现权力的'制衡局面。

  3.加强财务领域的风险控制

  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一直都只是用于实现对于电力企业自身资金运行状况的忠实反映,并且考虑到电力企业一直都处于国家的政策的保护之下的这一实际状况,更加加剧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对于风险的漠视。但是在市场环境之下,必须对风险加强认识,这也必然会成为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对于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方面,必须财务管理工作的参与。具体而言应当加强电力企业整体环境对于风险的认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控处理系统以及公司财务状况风险评估模型,来最终实现构建起财务管理工作领域的风险预警系统,通过此种方式和手段来提升电力企业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唯有如此才是切实实现了电力企业环境中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

  三、结论

  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就目前的发展状况看,财务管理工作并未能有效实现和发挥其应有职能,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必须加强建设和优化,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才能切实实现对于电力企业发展的推动。这一方面的工作,不仅仅包括上述几个方面,包括人才质量的提升以及培训的配给、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以及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电力大环境中的数据发现和分析等,都是应当切实展开分析和加强建设的方面。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唯有不断深入发现问题,才能切实提出改进建议,为完善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作出贡献。

财务管理论文15

  一、引言

  BT模式因为其特有的优势被很多政府部门的工程承包项目所采用,众所周知,涉及由政府主导的工程项目建设通常规模较大,投入的资金数额自然也会不小,对于财政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BT模式便能很好的缓解政府这一压力。对于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更是如此,许多大宗项目只有借助了BT模式的运用才能有展开的希望。不过BT模式下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也会存在许多财务管理问题:前期筹备工作复杂,物资和时间耗用大;投资承包方的经济压力大,工程项目成本高;缺乏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差异性研究;工程竣工后的应收应付款项处理问题。

  二、BT模式下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财务问题与风险

  1。筹备工作耗用过多的物资和时间。一项工程在正式开工前会有一个准备过程,这个前期筹备阶段对后期的工程建设具有指向性的必要意义。对于国际工程项目再结合BT模式运用,这个准备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也更为复杂,很多工程项目便在这个准备工作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准备周期也加长:首先在政府选择工程承包方上,相关的招标工作过于拖沓,其次在对工程进行规划、研究方面由于缺乏国际工程施工相关经验,为此必须耗费不少物资来筹划。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因为办事效率不高、缺乏相应经验消耗了不少物资,并且对于本身工程周期较长的项目,筹备工作又大大拉升了整个工程的时长,增加了时间成本。

  2。投资承包方巨大的资金压力和较高的工程成本。众所周知,政府主导的工程项目往往比较大宗,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对于国际工程项目,资金投入更甚,于是便产生了BT模式,将政府的财政压力转接到了承包方的头上。通常BT模式下国际工程项目的承包方资本相对来说比较雄厚,不过很多承包方依然避免不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带来的经济压力。甚至出现资金链断层,工程停工的窘境。由于是国际工程项目,空间跨度较大,对于施工部门的管理难度也会加大,对于财务管理就表现在工程项目的成本增加,由于缺乏实时有效的管理控制,类似于工程物资管理不善被大量浪费、经济业务往来异常等问题频现,资金使用不合理,这些都极大的提高了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更是对承包方本来就比较大的资金压力雪上加霜。

  3。缺乏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差异性研究。放眼全球,BT模式依然是一个较新的工程项目模式,对于中国更是如此,这个模式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将BT模式用到国际工程项目上更是加大了整个活动的复杂性和未知性,由于缺乏对施工地政策和环境的了解,施工方会面临许多在国内不会出现的阻力,对国外经济环境的不了解很有可能促发承包方的财务风险甚至是危机:譬如税款的缴纳,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政策,不依法缴纳税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被允许的,但是由于缺乏了解而缴纳不必要的税款又会提高施工成本;像人工、材料成本不同区域间的差异也是巨大的,一旦人工、材料成本的实际使用和计划使用偏离过大,而这个偏离又是增加性偏离,很有可能导致承包方的'资金链断层,导致工程停工。此外,在国际工程项目建设中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甚至于天气也会给施工方带来影响,这些都是不确定性的。

  4。工程后期的应收应付款管理问题。对于工程规模大、工作周期长的国际工程项目,涉及到的经济项目必然繁多,这对财务管理自然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对财务工作人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应收应付款的管理因为涉及到国内政府和国外政府,更不允许差错。尤其是对于国外的应付款项更是应该慎重对待,对于国外应付账款的拖延不仅影响施工方企业形象,更是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就常规而言,过多的应付账款堆积,也会极大的降低企业偿债能力,极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的状况。至于承包方应收账款问题,由于BT模式属于新生事物范畴,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再加上本身工程款项数额庞大,应收账款是摆在承包方和政府间的一个难题。

  三、针对BT模式下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相关建议

  1。累计经验,减少工程筹备时长。运用BT模式的国际承包工程项目有通常两个特点,一是工程量浩大,二是工程复杂系数较高。这两个特点自然会引起较长时间的前期筹备工作,其中消耗的人力物资时间都是比较大的,在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前期筹备工作时间能有效地减少整个工程的工期:政府在招标的时候提供尽量详尽的招标要求和实际情况,便于承包方量力投标;选择有国际工程承包经验的施工方将会使整个项目建设事半功倍;中标承包方尽快组织人员与政府相关机构制定项目建设规划,提高效率。工程前期良好的准备,对整个工程的建设都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2。扩展承包方融资渠道,控制工程成本。政府运用BT模式有效地将较大的财政压力转接到承包商头上,一般能够承包国际工程项目的承包方实力还是比较雄厚的,但是资金作为经济市场的重要战略资源,过分短缺的资金必然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样对于项目承包方,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需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扩展融资渠道,保证工程项目的稳定建设。在工程建设中也要注意成本的控制,例如对材料的购买、人工的使用、库存的清理、物资的维护等设置专人进行成本控制管理,财务人员提供相关财务数据协同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同时降低承包方的资金压力。

  3。深入了解国际经济环境差异性。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避免不了要和国际社会打交道,由于采用BT模式,承包方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国内政府,所以无论站在企业信誉角度或国家荣誉角度,都应该为国际工程项目交上一张满意的答卷。对于在国外施工的承包方,除了正常的施工还有义务去了解施工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环境,积极履行当地的纳税义务,必要时可以聘请当地的财务人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财务管理,制定合理的税务筹划。施工单位也需要了解国外国内人工、材料等一系列施工元素的差异性,根据这些差异性提前调整施工方案或做相应准备。在国外施工,对施工地的经济环境做相应了解必不可少。

  4。妥善安排和处理工程后期应收、应付款问题。国际工程项目有其复杂性,这就要求施工方企业需要一个良好的高素质财务工作团队,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核算,对异常财务数据及时排查,并对整个工程的建设提出有用的财务专业建议。对于后期的累计的应付账款应及时妥善处理,避免因应付账款累计过多造成企业偿债能力减弱造成财务危机。应收账款方面,承包方要与政府积极开展协调工作,在可控制的时间内收回欠款,避免企业长期内部资金的短缺。政府方也应积极履行付款义务,并针对BT模式建立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四、结语

  运用BT模式的工程承包项目日益增多,在国际工程项目上也有很多采用,这说明了一种工程建设的新趋势。不过其中也会存在不少的财务管理问题需要处理:由于国际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前期准备工作必不可少,但是需要发挥能动性减少准备时长;承包方由于较大的资金压力,需要多的扩展自己的融资渠道和控制施工成本;因为是国际项目,施工方有义务去了解施工地区或国家相应的经济政策和环境,保证工程正常有序的建设;工程后期的经济业务往来款项更应妥善处理,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政府也应积极履行付款职责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对于尚属新生事物的BT模式,工程承包企业还有许多未知和经验需要累积,政府也应配合BT模式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运用。

【财务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财务管理的论文05-15

财务管理论文11-19

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论文06-19

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论文(精选)06-22

财务管理硕士论文05-16

财务管理论文05-23

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论文08-07

财务管理的论文(大全15篇)05-15

财务管理论文【通用】06-13

财务管理论文(优秀)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