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时政专栏>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中几种值得讨论的观念

建设和谐社会中几种值得讨论的观念

时间:2022-08-15 11:50:47 和谐社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设和谐社会中几种值得讨论的观念

和谐社会”提出的意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几种值得讨论的观念。现将该文最后部分摘编如下:     一、阶层协调是社会和谐的轴心。中国的阶层分布是不是哑铃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少不了分层。阶层是执政党的第一政治资源。阶层之间的矛盾在卓越的执政党面前,是考验执政能力、检验执政理念、优化执政方式的难得机遇,也是可贵的执政资源。一般说来,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布以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为佳。可我们的情况怎么样?有人说,“中国现阶段的中间阶层的规模大约只占就业人口的15%”,是不是太小了?这是不是同早几年大批中产阶级有关?越批判,中间阶层越小。哑铃型的社会结构难以和谐,难以稳定。     二、弱势群体的状况是检验文明的试金石。中国有没有弱势群体?一两年前,中国报刊上没有出现过“弱势群体”这个术语。可是,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如果将城乡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加总,再扣除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这只是从经济上看的,还有“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的人,他们算不算弱势群体?是不是存在越不承认有弱势群体,弱势群体越大的问题?     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1993年9月16日说:“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邓小平年谱》2004年版,第1364页)对这句话如何理解?如果出现“两极分化”,那又该怎么办?     四、原因比结果更值得注意。造成中国出现贫富悬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原因自然不是单一的。从贫富差距时而缩小、时而扩大的历程来看,有一点似乎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有些贫困主要是旧体制造成的。“解铃还须系铃人。”缩小贫富悬殊无疑要从体制上和政策上下手。运用经济杠杆是第一位的。加大扶贫力度诚然重要,可是,提高点所得税,增加点利息税,扩征点遗产税,比什么力度都大。抽肥补瘦,再翻一番的拨款也拿得出。说不定有了合理的经济政策,只用今天扶贫款的几分之一就能“补”好“瘦”了。现在既有穷人不会做穷人的问题存在,也有富人不会当富人的问题存在,不过,不能各打五十大板,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富人不会当富人。应该让富人懂得:抽肥补瘦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普遍的做法。要让富人懂得:缩小差距以后仍然有差距,富人依然是富人。要让富人懂得,这样做也是富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五、经济与社会互为前提。“经济高速度发展的黄金期”一定是“社会问题的凸发期”吗?在人均GDP从一千美元向三千美元的过渡时期,通常被认为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实际上是三种情况:第一确实引出大量社会问题,即所谓“拉美现象”;第二是没有引发出像拉美那么多的社会问题;第三是引发出不少社会问题,但很快得到缓解。既然是三种情况就不能以偏概全。既然是三种情况就足以供后发国家趋利避害,跳出怪圈。经济高速度同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并没有必然联系,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只同超常的高速度有联系。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是忽视社会发展的片面发展观的产物。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     六、选举与文化是什么关系?中国选举的进程赶不上GDP增幅。有人埋怨选民对选举冷漠,也不问一问为什么冷漠。说什么“没文化不能选”,殊不知影响选举的主要是利益,而不是文化。文化会影响选举的水平,不应该决定要不要选举。不管怎么说,处于“草根”地位的村委、居委在扩大选举的覆盖面,意义深远。选举是民主的基石。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只是不知这“草根”民主何时长成“钻天杨”?     七、社会组织是社会的血脉。中国的社会组织知多少?人是社会化动物。尤其是现代人,无论是生理上还是智力上,都很难以个人的形式来满足需要,只能以群体的形式来增强满足人们多种多样需要的能力和可能。因此,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追求特定目标的人群、按一定的社会规范联合起来的社会群体不断涌现。几百年来,这类社会组织的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组织形式由初级走向高级。现在世界上,社会组织发达的国家按人口平均每一百人就有一个社会组织。拥有社会组织的多寡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参与社会组织的多寡也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尺度。中国的社团纵向比,突飞猛进;横向比,发育得还很不够。千人拥有社团的数量只抵法国的九十分之一。我们应当努力克服“社团恐惧症”。     八、社会管理不能少了硬件。社会事业的投资少到何等地步?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在增加,试问:与GDP同步增长了没有?相对数增长了没有?科教文卫体、安全、环境等的投资要确保占总投资的30%以上,这是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作了承诺的。东部沿海要达到50%以上,这是许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的国业耐ǔ1壤?W式鸫幽睦锢矗恐灰?涯切┙?⒃谖??缁崾乱祷?∩系摹⑵苹瞪缁岷托车木?贸?8咚俣冉迪吕矗?阎荒芷鸬紾DP统计效应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压缩一下,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就会源源而来。     九、为人民谋福利。怎样看福利国家的福利?现在流传一种说法:“福利国家已感到力不从心了,已意识到养懒汉了。”没错!是有这种情况,有些福利国家确实正在减少福利。可是,减少得微乎其微。他们依然是高福利,他们依然认为养一个懒汉比多一百个穷人更值得。他们依然以高福利而自豪。不仅福利国家自己以高福利而自豪,而且各国都认同他们。历年来联合国评选适宜人类生存的国家,都出在福利国家。2004年评出的挪威,那里天气寒冷,阳光稀缺,有什么适宜之处?还不是因为他们福利高嘛!在那里,社会福利是资产阶级从稳定剝削对象的动机出发而给工人阶级带来的好处。那么,社会主义呢?社会主义更应当给自己的主体带来更多的福利才是。由民政部支配的社会福利总量可能远没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多,可能远没有吃皇粮的人公款吃喝的开支大,可能远没有法院查处的罪犯的标的额高,发人深思!     十、制定社会政策主要听谁的?政策是政府决定之策。社会政策、公共政策都是面向大众的。面向公众的政策最主要的是听大众的。公众参与,一要真,二要广,三要早。在决策之前就要听公众的,在动议提出的第一天就要听公众的。征求公众意见不是去为长官意志寻找注释,而是为了挖掘真理的富矿。即使你认为正确的,如果公众不通过,那也得学会等待。要真正把群众当上帝。     上面一些问题都是思考题,是在对问题没想清楚、还不成熟的时候就提出来向大家请教。观念先行,早点讨论也许会提炼出先行的观念。  

建设和谐社会中几种值得讨论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