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新闻传媒学论文>btv《国际双行线》“嘉宾退场”专题研讨会纪要

btv《国际双行线》“嘉宾退场”专题研讨会纪要

时间:2022-08-11 03:54:30 新闻传媒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btv《国际双行线》“嘉宾退场”专题研讨会纪要

 
2001年11月6日,以一曲《卧虎藏龙》享誉世界的著名音乐家谭盾出现在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节目中,因另一位嘉宾、国内著名指挥家卞祖善对他的先锋音乐做了10分钟的批评而在节目进行了57分钟后宣布退场,留下了主持人、观众与卞祖善完成了最后节目的录制。11月11日这期名为《谭盾走了》的节目如期播出,由此引发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强烈关注,形成了一个广为瞩目的“媒介事件”。
11月13日,本刊在京举办了以此“嘉宾退场”为内容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视台、北京金德律师事务所的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本刊副主编胡智锋教授主持。
与会者认为,以“国际双行线——谭盾来了”节目制作中以“谭盾走了”为契机,制作了一期出乎许多人意料的“特别”节目。这期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对于探讨当今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机制、策划、内容及运作等都提出了不少新的有意义的问题,需要对此作一严肃、认真、深入的学术探析。
本刊副主编胡智锋教授说,中国的电视媒介上第一次出现了“嘉宾退场”,业界和理论界对此迅速反映,有必要从学理上来探讨它,即面对类似情况,电视和嘉宾应该怎么做;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它所面对的法律问题;观众如何扮演应有的角色等等;本次研讨的目的不在于对某个人的评价,而是着眼于媒介面对类似的问题的时候,能为业界人士提供一个学理的思考。

《国际双行线》制片人宋民说,这次节目播出后,引起很大的反响,超出了节目本身,形成了一个媒介事件。
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主任苗棣教授就主持人如何游刃有余于现场掌控和失控之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主持人掌控有利于节目的顺利进行,而从观众的角度看,他们喜欢失控,并从中得到刺激。主持人必须掌握设计掌控和失控的内容和形式,节目才精彩。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钟大丰教授说,谈话节目的“失控”有时要比人为引导的感染力来得真实有效,这个节目没有给嘉宾(至少是谭盾)某些预示,他们的直率、执着以及真切的表现,为访谈节目从电视单向传播走向电视与观众共同参与的双向传播提供了经验。但是这里面埋伏下一个当事人应有多大知情权的话题。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周星教授说,电视镜头中拍摄对象乃至观众对电视录播的知情权是当今对电视“霸权”的一个挑战。一般人认为电视播出的都是天经地义的应当播出的节目,但另外又滋生着人们的窥视欲望,这使得人们在镜头前常常有一种“精神自卫”非常态表现。难得卞祖善、谭盾在这次节目中没有这种“自卫”,想说的和想做的,就去说了就去做了。观众为什么对这期节目感兴趣,实际上他们在期待着镜头给予人的自由、平等的心理常态环境。
清华大学传播学系副主任尹鸿教授说,如果谭盾不走,这期节目也许就没人看了。他的走、他与卞祖善的差异,本身就形成了对话。而这些对话在过去常常是由人为安排的,对话的双方可以对自己的意念缺乏负责的诚意,至少你可以人云亦云。卞、谭二人坚守信念,没有造作,来得踏实,这是电视访谈节目难能捕捉的一个场面。
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叶凤英教授说,《国际双行线》的特点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不同观点的交锋,它的戏就出在问题的产生和化解之间,就出在节目进程的不可知性。由此也提高了对主持人的要求,对有冲突的话题要有更高的应变能力。她还认为,媒介在设计冲突的同时,必须构造一个平等的对话空间。
应当看到,本期节目“嘉宾退场”事件的发生,对于节目主创人员在策划选题、嘉宾选择、观众参与、谈话的运行展开及主持人控制的分寸、尺度等方面都是一个有相当难度、较大挑战的问题。相信人们从此次节目、事件的思考中,将会获得对于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理念的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
(作者单位:本刊编辑部)
[责任编辑:木子]
(完)
btv《国际双行线》“嘉宾退场”专题研讨会纪要

【btv《国际双行线》“嘉宾退场”专题研讨会纪要】相关文章:

爱国卫生工作研讨会纪要08-15

单元整理课专题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08-21

国际艺术研讨会闭幕词08-15

旅游电子商务专题研讨会方案08-23

中国农民组织建设国际研讨会观点摘要08-16

参加高考复习专题讲座研讨会心得体会08-18

高中语文学科专题研讨会心得体会08-24

高职教育论文 2009年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有感05-12

在湖北省基础教育综合类教研课题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08-23

商洽、纪要性公文的会议纪要及范例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