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新闻传媒学论文>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

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

时间:2023-02-23 21:15:48 新闻传媒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

 新闻事业的结构调整,是指新闻系统中不同媒介的相互关系及其地位、作用的重要变化。从历史上看,世界新闻业有过三次结构调整。第一次是口头新闻的主导地位为手书新闻所取代;第二次是由手书新闻时代向印刷新闻时代的过渡;第三次是由报刊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向电视占主导地位的转变。前面两次调整分别发生在公元纪元前后和十七世纪。第三次则是目前正在发展着的现实。就调整面及其影响而言,第三次要大于前面两次。作为世界新闻体系的一环,中国新闻事业自然不会置身局外。本文打算就中国新闻业正在进行的结构调整略作探讨。
一、结构调整是世界新闻的大趋势
仅仅是七十年前,还只有报刊履行者传播消息的职责。此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相继登台。打破了印刷媒介一统天下的局面。特别自七十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的新闻领域,报刊广播电视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电视终于取代了报纸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主导地位。目前,这种结构调整正在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蔓延,成了左右世界新闻发展方向的大趋势。
美国的结构调整
自1680年波士顿出现第一张报纸到本世纪二十年代,报刊一直是美国人了解情况、交流信息的基本媒介。广播问世不久,便发生了世界新闻史上第一次报纸、广播大冲突。结果,广播并没有被扼杀,反而发展起来。美国国家调查中心曾调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何种媒介贡献最大,结果表明,67%的人认为是广播,17%的认为是报纸。此时电视刚刚出现,其优势尚未发挥出来。随着战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电视的影响日益增强起来。1953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职时,约有6000万美国人在电视上看到了他。1969年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行走时,美国有12500万电视观众看到了这一壮举。电视作为新闻媒介,充分地表现了自己的优势,吸引了空前庞大的受众群。据1980年的资料,美国人的消息来源,有53%的靠电视,30%的靠广播,靠报纸的只有10%。除此之外,在普及率的演变上,报纸已落到了广播电视的后面。据统计,在1930年,美国日报千人占有330份,1980年减为280份,下降了15%。1930年平均约十个美国人拥有一台收音机,到1980年增加到每人两台多。至于电视,1930年还没有。1985年为1.93亿台,平均千人占有821台。三大媒介普及率的升降,还影响到受众接触时间的分配。在八十年代,美国每天人均读报25至35分钟,听广播1小时30分、而收看电视则达数小时之多。不难看出,作为新闻媒介,电视已经代替报纸,确立了它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

日本的结构调整
六十年代以前,报纸在日本新闻领域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七十年代,由于电视的崛起,新闻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据统计,在1975至1985年间,广播电视增长18.4倍,出版业增长7倍,报业增长4.8倍。
这种调整还表现在受众接触媒介的时间、习惯及其态度的变化上。电视问世前,读报时间几乎等于接触媒介的全部时间。1959年人们日军看报55分钟,1966年降为38分钟,1975年降为20分钟。相反,人们观赏电视的时间却增加了。1975年,人均每日收看3小时19分,1980年增为3小时30分。又据1980年“日本国民生活时间调查”,电视的行为者率(每天至少看一次电视的人数,为95%,而报纸、广播的行为者率仅分别为50%和26%。可见在报纸影响日渐削弱的同时,电视却深深地渗入了人们的生活。此种反差直接影响到它们作为消息来源的地位。据1975年的调查,有63.8%的人以电视为主要的消息来源,而以广播、报纸为消息来源者分别是24.%和9.8%。它表明在日本,报纸的主导地位也被电视所取代。
英国的结构调整晚于日本
1952年,英国平均千人拥有日报575份,据世界首位。1982年,千人占有量降为410份。而广播电视却上升起来。到1982年,收音机、电视机的千人占有量分别达到700架、300架。至此,电视成了英国人了解消息的主要来源,其收视时间也远远超过了收听广播及读报时间。电视取代了报纸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
法国的结构调整。
到1987年,已有94.4%的家庭拥有电视机,人均每周收视18小时。据法国《问题》杂志的调查,在18岁的青年中有60%不看全国性报纸。《科学与生活》也说,完全不看报纸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28.7%,而完全不看电视的却几乎没有。
自二次大战结束以来,新闻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民收入成倍增长,以至于在购买新闻工具上没有什么困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生活竞走加快,使人们一方面要求高时效的新闻工具,另方面也希望在工作之余得到娱乐,在这方面,报纸远不如电视;政治民主化的进展,公民的参与欲和表现欲进一步加强,他们不满足于生活的旁观者位置,而要求成为生活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电视媒介的现实性、形象性,正好适合现代受众的这一要求。

   
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  
二、中国新闻业结构调整的契机
自1987年以来,中国报业发展的石头趋向停滞,广播事业也在原有的领地上徘徊不前,唯有电视仍在高速增长。在三大媒介的对比中,报纸的优势在丧失。电视在中国新闻业中正向着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新闻媒介的方向发展。
报业的衰落趋向
建国以来,中国报业基本保持着上升的势头。尤其是八十年代初中期,报业发展到了惊人的程度。从1987年开始,报业便一直为危机所困扰,停滞不前。至1989年初,又出现了大滑坡。请看下表:
类别年代单位1977年1981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
报纸种数种1804767921049171621512059
报纸千人占有量份36.96094133.1146.6153167.5155.7109
日报千人占有量份34.644.744.746.94945.531.8
不难看出,1987年是中国报业发展的顶峰。次年略有下降。1989年又在1988年的基础上下降30%。从整体上看,报业回到了1983年水平。
报业何以出现如此的滑坡?原因有二。首先是报社内部经营危机日益严重。1988年2月24日,《新闻出版报》公布的25家省、地报纸的资料表明,所有检查对象没有一家盈利,相反,每出一张报纸还要赔三分钱。去年《中国体育报》亏损700万,《工人日报》亏损2500万。严重的亏损使报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加上新闻纸涨价,邮政发行费又提高,对于报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克服由此来的经营困难,报界不得不采取提高报价之下策。由于报价上涨幅度超过了读者的实际承受力,终于变成了报业滑坡的直接原因。
论文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来自

其次是信任危机。前年春节期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对北京200知名人士(高龄高知高职)的调查表明,有65%的调查对象对报纸产生了“信任危机”。当然,作为新闻媒介,广播电视也有一个信任问题,但它尚未达到报纸这样严重的程度。基于这两大原因,报业在近期内恐怕难有复兴的可能。
广播的停滞趋势
中国广播的历史虽可追溯到1922年,但直到1940年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广播体系。50年代,广播事业成了新中国建设的重点之一。至1965年,全国已有电台87座、市县有线广播站2365座、喇叭8700万只。有线广播、无线广播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但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有线广播出现了日渐萎缩的局面。1976年,全国有县级广播站2503个,喇叭11324万只,是有线广播史上的顶峰。往后,喇叭数及入户率便逐年下降。1979年有喇叭10759万只,入户率65%;1982年喇叭数降为8365万,入户率为49%;1986年喇叭再降为8305万只,入户率为41.6%。与此相应,有线广播的节目时间也在下降。1985年全国有线广播站日军播音15339小时,次年为15167小时,下降1.1%;1987年为14830小时,又比1986年下降1.4%。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萎缩还会持续下去。
另方面,无线广播仍保持着发展的势头。在1979年至1987年间,全国电台数增加了2.9倍,收音机增加了4.2倍,百人收音机占有量增加了3.5倍。但如以1985年为界划分两个阶段,那么,收音机社会拥有量、百人占有率前阶段七年间分别增长了3.8倍、3.4倍;而后一阶段,仅分别增长了7.5%和4%。可见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无线广播已开始了其缓慢发展阶段。据世界广播发展规律,每千人拥有200至300台收音机即可满足需要,而1987年中国已有214台,已基本上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在可预见的将来,无线广播难有大的突破。
可见,中国广播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不管是有线广播还是无线广播,都已达到了饱和状态。
电视的崛起
1978年,全国电视机总量不过150万台,到1988年达到1.2亿台,10年间增长80倍。由于报业滑坡、有线广播萎缩、无线广播饱和,出现了电视独秀的局面。
目前广播的普及率虽然还高于电视和报纸,但它不具备取得主导地位的条件。从接触媒介的方式看,听众多是随意的,而观众、读者则多是有意的,因而效果不如电视报纸;从接触时间看,受众收听广播的时间小于接触电视的时间,加上广播只报道概要、动态,具体情况还得求诸报纸;此外,在信息内容的特性上,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过耳即逝,对所传播的信息难以再认,故可确定性低。而电视则具有比广播多的优势,故只有电视才具备取代报纸之主导地位的基本条件。
在电视机拥有量、普及率上升的同时,其覆盖面和影响力也迅速扩张起来。1979年,电视覆盖率为30%,到1987年上升为73%。观众亦随之增加。1981年全国电视观众为2.7亿,到1988年已近6亿。据1987年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抽样调查,78%的人经常看电视,高于广播(56%)和报纸(49%)。观众的增加,意味着影响力的增强。十年前的报纸可以无视电视的存在,受众亦可不通过电视获取新闻,但在今天,报纸却不能无视电视,大多数受众也不能离开电视了。

   
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  
可见,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与报纸、广播的衰退、饱和相反,电视表现出现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改善,中国拥有电视机的数量肯定还会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至于报纸,能在近年内克服危机,走出目前困境,并有所发展,是不会成问题的,但速度不会很快。因为中国目前的2.3亿文盲将肯定被排斥在报纸读者群之外,而且文盲的人数还在以一定的数量增长,所以今后的中国,电视将成为最具影响的新闻媒介、娱乐媒介和广告媒介。在这个意义上,90年代及21世纪在中国的在各种传播媒介中,将是电视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三、从受众群看结构性调整
从受众的主要消息来源、接触媒介的时间、习惯及其兴趣内容的变化上,也可以看出中国新闻业结构调整的迹象。
主要消息来源的变化
从报纸产生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报刊一直是中国受众基本的新闻渠道。七十年代中期,有线广播达到巅峰状态,全国入户率近70%,加上无线广播,其覆盖面和受众群远远超过了报刊。于是出现了报刊、广播平分天下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初期。
由于电视的迅速崛起,报纸作为基本的信息渠道的地位开始削弱。1986年枣庄市广播电视局对本地区城乡居民的调查表明,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了解新闻的人,分别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0.5%、23.4%、28.8%。在这里电视作为主要新闻媒介的作用已显著超过了报纸、广播。当然,这仅是枣庄一地的情况。但它地处中原,其经济文化又据全国中等水平,故庄枣的调查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全国的一般情况。前面提到的1987年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视抽样调查所展示的百分比,更具有说服力。我认为,这种情况是在近年间三大媒介普及率演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目前电视机的绝对数量虽仍落后于收音机、报纸,但它能吸引超过后两者的受众群。这是因为后两者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个人媒介,而电视则是一种群体性媒介。1982年在电视机总数仅为收音机1/14的时候,它就拥有相当于听众1/3的观众群。至1987年,电视机增长5倍,以电视为基本信息渠道的受众在数量上超过广播和报纸,也就是极自然的事情了。

兴趣中心的转移
所谓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它主要表现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受众兴趣就是受众对新闻的选择倾向。这种选择有两层意义。一为对不同新闻媒介的选择;一为对传播内容的选择。从年来的情况看,受众兴趣愈来愈倾向于新兴的电视媒介。至于新闻内容的选择,依媒介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而言,读者的兴趣中心,一直是新闻性内容;听众则有两个兴趣中心,一日新闻性节目,一日娱乐性节目。这两者并存的局面,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唯一变化的是观众的兴趣。在电视刚问世时,观众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娱乐内容上,即电视首先是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而为观众所接纳的。此种情形一直持续80年代初期。1982年北京地区电视观众最喜欢的三个节目依次是电视剧55.7%,新闻联播50.5%、电影转播40%。1983年,浙江地区调查材料也显示出,在当时最感兴趣的三大节目内容里,爱看电视剧的人最多,占44.9%;其次是戏剧,占32%,再次是新闻节目,占31.9%。同年在江苏的另一次调查表明,观众对新闻联播的兴趣指数竟低于电视剧,相声、电影转播而屈居第四位。可见,直到八十年代初期,观众的兴趣中心,一直是娱乐内容,新闻节目则处于次要的地位。
这些情况近天来有了重大变化。1986年,据“中央电视台全国28城市受观众调查分析报告”,观众收看电视的目的,有68.6%的人是了解国内外时事;其次是消遣娱乐,占47.7%。翌年贵州电视台观众调查表明:“不管是哪一个文化程度层次上的观众,其收看电视的首位目的是来宾国家大事,其次是增长知识,第三是消遣娱乐”。同年吉林电视台的调查资料又表明:“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兴趣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无论是市区和乡村,对电视新闻感兴趣的比例都很大,市区占37%,乡村占32%。而对影视剧节目感兴趣的人,市区乡村分别只有30%和29%。不难看出,近年来中国电视观众的兴趣中心,开始由娱乐内容转移到新闻内容上。这一转移在少数地区已经实现,在大多数地区正在或即将实现。这是电视取代报纸的主导地位的重要根据。
媒介接触频度、时间的变化
受众对三大媒介接触的频度和时间,直接关系到不同媒介在受众生活中的地位、作用。这一切在近年间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受众对报纸广播的接触频率仍高于电视。且看浙江地区受众1983年的接触频度表:
接触频度类别天天接触经常接触偶尔接触不接触
电视7.6%26.7%40.7%20.5%
广播25.2%43.7%21.4%2.9%
报纸12.1%26.1%29%27.8%
可见,天天看电视的观众比天天接触报纸、广播的受众,分别要低4个和17个百分点。这种差别,与当时媒介的普及率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  
1987年,中央电视台的一项全国性调查表明,在观众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受众接触电视的频度也大大提高了。见下表:
接触频度类别天天接触经常接触每周期三月次以上偶尔接触每周一次以上极少接触月少于一次
电视54%24%16%7%
广播35%21%19%24%
报纸32%17%18%34%
不难看出,受众对电视的接触频率已超过了报纸和广播。四年前,浙江稳定的(天天、经常接触)电视观众不到稳定听众的一半,比稳定读者低4个百分点。1987年则倒过来了。此时稳定的观众已相当于稳定听众的1.39倍和稳定读者的1.59倍。
与此同时,接触时间也发生了变化。1982年,北京地区观众平均每天看94分钟的电视节目,其中农村观众收看时间多于城市观众,文化程度低的观众多于文化程度高的观众。五年后,中央电视台的另一次收视率调查表明,北京观众“平均每人每天收看两小时节目”。比1982年增长了28%。从目前的情况看,观众收视时间还在延长。这是因为,第一,电视在城市已趋饱和,现正向农村扩张,而农村观众收视时间一般要多于城市观众;第二,农村也是文化教育落后的地区,而文化程度的高低同收看时间是成分比例关系的;第三,今年的报业大滑坡,失去了大批读者,使他们不得不通过电视获取新闻。观众收视时间的延长,一方面意味着电视已开始渗入受众的日常生活,成了观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另方面,在受众业余时间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延长收视时间,就意味着减少了接触其它媒介的时间。

四、中国新闻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从世界范围看,新闻事业的结构调整,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为报业的高度发展,日报千人占有300至500份之间;二为经济的高度发展,以至于普及电视不会遇到经济上的困难。也就是说,电视的普及是一个自然增长的过程。这些条件,中国目前都不具备。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结构调整具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中国报业远未达到饱和状态
国外学者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提供的70年代的资料,将142个国家的报业水准分别为高、中等偏上、中等偏下和低四个等级。其基准数分别为390份,50至390份,1至50份和1份以下。而1987年中国日报千人占有量仅为49份,1989年又降为32份,处于上述中等偏下水平。相对于教科文组织为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大众传播最低限度目标——千人占有日报100份,还是可望不可及。从新闻纸的消费量来看,世界人均6公斤,美国52.4公斤,而中国仅为9.48公斤。以报纸的篇幅言,西方国家多是对开大报,一般维持在20至100版之间,有的甚至超过100版。但中国报业结构中四开乃至八开的小报占了极大的比重。此外,在报纸制作技术、企业规模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如果撇开政治内容,中国报业的发展程度,充其量只相当于西方国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水平。
可见,中国报业远未达到通常意义上的饱和程度。今年发生的大滑坡,也不是饱和基础上的自然检索,而是在面临着巨大发展的可能性的情况下,由于认为的因素导致的“少年老化症”。至于电视的挑战,对报业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它决不会是报业滑坡的主要原因。
其次,电视事业的超前发展,与中国现有经济水平不协调
1988年,全国电视机达到1.2亿台,就其绝对数量而言,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经常收看电视观众达到6亿,是世界上最大的观众群。就普及率来说,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拥有电视机。在世界上这个水平是比较高的。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材料,1988年全国人均收入约300美元,其中相当大的部分要作为基本生活费用开支。而在同年,一台18寸彩色电视及价格在730美元左右,一台16寸黑白电视及亦要160美元。在这种经济水平下,电视机以每年两千多万台的速度递增,应该说是一种不正常的早熟现象。它表明,中国有相当部分人正在牺牲其它需求,以实现其对电视的占有。另方面,而相关的配套设施及节目内容上,社会与电视发展的实际水平脱节甚远。如所周知,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地方收不到或收不好电视节目,以致电视机成了装饰品;许多地方只能收到一套、两套节目,从而无法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外,电视节目内容也不能完整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这些都表明,中国电视的发展水平同中国的经济水平并不协调。
但是,早熟的电视对于中国新闻业、中国社会的冲击,其意义也不可低估。它以强大的实力和不可遏制的势头,冲击着报纸、广播的地盘,改变着新闻体系内部力量的对比,迫使报纸、广播改变对策,以适应在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新形势下受众的新需求。同时,它还向农村和都市居民展示了电视时代的前景,使电视的普及不仅成为决策者的目标,而且还成了大众直接追求的消息目标。在电视高度发展的西方国家,有些充满色情凶杀斗殴的电视节目,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了一种社会公害。这一点,是电视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中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时候,我们应当引以为鉴,力求避免的。

   
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  
五、对政府、对新闻界几点建议
面对正在进行的结构调整时候,我们应采取何种对策,目前尚无明确的共识。我认为,在结构调整时间,要保持新闻事业的发展势头,使之与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相一致,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制约新闻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创造有利于新闻发展的外部环境,就应该采取下述措施。一曰推进政治民主化建设。所谓民主,是承认全体公民有参与管理社会事物的平等权利的一种政治制度。要实现这一权利,就必须让他们知道与此有关的社会发展的问题、事件、现象和过程。而在公民获知情报的诸多来源中,新闻媒介乃是最基本的渠道。二曰确保新闻传播秩序。秩序是发展的保证,没有秩序就没有发展。三曰着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一定的文化教育水平,不仅是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制约着广播电视功能的发挥。而中国文化教育水平很低,居民识字率为69%,这不仅是报业发展的死角,也使广播电视新闻功能的发挥受到局限。四曰提高邮政发行能力,降低发行费用。五曰加强电力建设,发展卫星通信,将广大的国土纳入电视电波的覆盖区域。
打破媒介间的自我封闭状态
长期以来中国三大媒介一直处于互相孤立、自我封闭状态。已这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现在,纯粹的单一媒介受众是越来越少了。在更多的情况下,同一受众可能既是读者,又是听众和观众。据1982年北京地区的调查,在100个受众中,有81个读者,96个听众,92个观众,其中既读报又听广播看电视的复合受众有76个。这说明在受众中,有2/3以上的人不是靠单一媒介,而是靠多种媒介获取新闻的。如果三大媒介相互协调,彼此配合,则有利于引起受众的注意,反复强化其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除此之外,还应该开放不同媒介的相互兼营,实现新闻系统的整体协调,并果断地进行新闻改革
这方面,此文就不做论述了。
综上所述,中国新闻业已进入了结构调整时期。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系统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电视将要成为人们的获知新闻、交流信息的基本媒介。这一重大的变化,是世界新闻事业的趋势使然,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采取对策,顺应这一趋势,推动它的完全实现。
注释
(1)(3)(17)《新闻广播基本知识》,李德纯著,19页、19至20页、21页。
(2)《美国新闻史》埃德温.埃默里著,560页
(4)《美国新闻事业概况》刘有源著,57页。
(5)《种子新闻媒介》刘志筠著,19页。
(6)《日本大众传播工具史》山本文雄著,287页。
(7)(8)《日本新闻事业史》内川芳美、新井直之著,119页、150页、108页。
(9)外国新闻事业简编》张隆栋等著,382页、339页,参见李瞻《世界新闻史》227页。
(11)表中1977年至1987年的数字,系据1982年至1988年各版《中国新闻年鉴》中统计数字编制而成。1988年的数字据1988年3月23日《新闻出版报》有关报道推算得出。1989年的数字“据1989年2月1日《新闻出版报》报道推出。
(13)《中国新闻年鉴》1982年版19页。
(14)《中国百科年鉴》1980年版604页。
(15)《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7年版726页、1988年版558页。
(16)《中国新闻年鉴》1987年版191—192页。


   

【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相关文章:

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08-16

经济结构调整11-04

信息化与结构调整08-07

改革证券交易佣金制度对中国证券业结构调整的影响08-07

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的问题08-26

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08-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08-12

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08-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