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社会学论文>时代的走向:反省中国改革之路

时代的走向:反省中国改革之路

时间:2023-02-27 09:35:48 社会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时代的走向:反省中国改革之路

无疑,我们的时代无论从历史的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的问题是,我们一方面不能不从现实的需要、民族生存的需要,着重于现实利益的调整,以取得社会整体物质效益的急速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努力保持民族的价值理念、积极思考未来的价值取向。很显然,这里是有深刻的矛盾的,至少现在已反映在思想界面上了。我们的责任在于用和谐的思辨化解这些矛盾。不尽快的思辨这些,矛盾的各要素就会僵硬的保持在思想界面上的对峙,一直到实践进入转折阶段时,矛盾就会在现实中激化。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那种认为不需过多的思考,实践自然会解决问题的倾向不仅缺乏历史责任感,也是文化底蕴不足的表现。现实的问题是,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变革的实践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我们该如何捡取历史的、创新的、未来的(代表我们的价值理想)各种社会要素,该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理念体系,以促进我们历史变革的完美结束。这是现实严肃的要求。那种持“不断改革论”者,实际上是不假思索的已有了一个“理想”,故要求不断的“破除式改革”。这种对现实的漠视,既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也是对民族的不负责。

一、历史的变革已经入新阶段:改革基本完成使命,复兴才是我们新的主题。

改革是以破除旧的东西为着眼点的,以破坏为价值取向。复兴是以重建为着眼点的,以建设为价值取向。这是历史变革的两个阶段,当然不是断然划分,是以现实实践的主题划分的。两个阶段互有侵扰,但由于价值取向不同,因而代为操办的东西似是而非。比如改革初期的新建的一些东西,现在又成了改革对象。

改革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表露在如下社会特征上:

1、原计划经济体系已打破,就经济体系、环境而言,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经济主体的自由活动空间都已实现。

原计划经济的打破可以说已超过“基本打破”的标准。不符合“国际标准”的多在虚拟经济上,在此之所以“慢”,那更多的是务实的要求。比如,货币兑换。经济资源、经济主体的“自由流动”、“自由活动”还受到许多困扰,但不在经济体系本身,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而且这些困扰更多的是来自市场经济不成熟阶段的社会特性,并不是社会本身的排斥。比如,腐败问题,地方保护问题。

2、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的诸要素已从原体系中释放出来,并以更具活力的面目出现。这是建立新的社会形态所必需的。这些诸要素也已有了一些初步的结合。

人,作为社会、经济关系中最基本的要素,其属性发生了反天地夫的变化。作为劳动力资源,其本身已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下一步在于提高自由选择的有效性。作为消费者,其自我引导的消费倾向给经济运作的动力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市场。人的活力得到释放的就在于放弃了计划经济体系中只是一个“砖头”的属性。个体业主、职业经理、劳动者普遍自主对素质提高的追求,这都是极具活力的表现。

计划经济将整个经济体系制作成一个机械机器。各经济主体只是其中的一个部件,金融只是其中的润滑剂。计划经济的打破,意味着这些要素也获得了自主的性格。民营企业、外资涌入、资本市场的建立就体现了基本要素的新面目。

3、国计民生的着眼点更多地落在发展问题上。

结构调整问题。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于资源更为有效的、更符合现在需求的使用。此问题出在过去,但今天的改正并不具有多少改革的意义。任何一个经济体系都会不断的需要调整过取得的政策。比如,三线建设时形成的产业布局的调整,纺织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社会结构调整的问题。解决国有企业所经办的社会事务系统,实际上是社会调整的问题。因为,无论从单纯经济部分分析,还是从整体情况分析,一个没有分离社会事务的国有企业都是更有效的。比如一个具有2000人的国有企业,其产业规模与一个只具有200人的民营企业相当。普遍的看法是认为国营企业的效益不如民营企业,衡量的指标是利润与人均收入。单纯的就他们所经营的经济业务分析,前者完全可以剥夺1000名闲置人员的收入,年节省1000万的成本,再加上相应的附加费和其他对社会事务的补贴,又可节省1000万。这2000万足以抵消民营企业的“高效益”特征。从整体情况看,国有企业实际上是个小社会,在目前社会不能有效承担起全部责任的情况下,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洁办法。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社会调整问题,而不是企业改革问题是很关键的。因为指导思想的不同,涉及我们的行为不同。前两年形成的许多社会矛盾本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就是我们一味地认为这是企业改革问题,需要强行闯关,减员下岗是主要手段,激化了矛盾。没有仔细分析调整与改革的区别还反映在这样一个方面:政府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如何促进企业减员下岗上,甚至直接制定属于企业规定范畴的政府政策。而企业一方面当然知道真正减员下岗的好处,另一方面现实的社会管理方式又迫使具有理性的国有企业管理者采取“减员不增效”的方式方法来应付两方面的压力。政府操企业的心,企业操政府的心就是前几年的写真。社会矛盾激化首先发生在一部分企业,还由于一些衍生的原因。因为用“改革”作指导思想,在企业管理者中普遍倡导了漠视群众疾苦、过分强调高收入的作风。在政府、政策研究者中倡导了不切实际的、一意孤行的理想主义作风。这个问题下面还要分析。

西部开发问题。这既是一个经济发展战略,也是一个社会发展战略。我们要敏锐的认识到,只有一个完成了革命性改革任务的国家,才会重点关注这些问题,才会具体落实这些战略。

4、经济特区已失去了示范意义。H4o65 51cVx`.W$?f(ik;$~%&zT?1x[\^免费论文网 }T_]~_#}y|I:XClccg$ KE{&

目前的重点不在破除什么,在重建新机制。而重建有两个特点,一是重建所需的各要素都已存在,外界不能发挥主要作用。地理因素已不重要;二是重建重点在于社会调整,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完全没有典型意义。

5、革命性改革已结束的本质含义。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破除式的改革无论多么激进,无论用以替代的东西多么不成熟,只要破除旧的、效益低下显而易见的东西,就会使绝大多数人民受益。革除旧方法,是各阶层共同的愿望。追求效益第一是社会急需的要求。总之,在改革的大旗下,社会利益追求有普遍的一致性。很明显,目前以复兴建设为主,社会调整为辅最能取得普遍的一致性。仍将破除式改革作为思路,用临时的、简单的方法作为后续的替补,这将失去普遍的一致性,社会的分裂将进一步激化深层次矛盾。

二、没有系统理念指导的改革,其盲目性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

首先说明两点:一是,持“不断改革论”者,并不承认自己没有思想指导。在我看来,他们的“思想”要么是先天就确定的西方社会理想,要么就是改革初期的思维(比如摸着石头过河,白猫黑猫论)。前一类先不做批评。对后一类需要说明,那是改革初期所必需的,因为当时破除最急需的,替代的办法可以使临时的、不成熟的,过多的争论与思辨在当时可能还有害于改革;二是,盲目的改革已在多方面有害于现实了,不能不将其罗列进行分析、批判。论文时代的走向:反省中国改革之路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1、荒谬的命题——“需求改革的动力”。

这个命题的提出,显然是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进一步的改革失去了动力。一方面,进一步的改革措施引起了整体利益的不均衡,失去了一致性,也就失去了广泛的热情。另一方面,该改得都已改了,意识到改革的对象嘎然而止。对此,不善思想必然急躁。改革只是手段,变革只是时代特征,社会和谐、民族复兴才是我们的事业。“以改革为事业”是偏执者的异化。

“不断改革论者”还有一个较为理性的根源:对未来的模式很明晰,所以下一步该怎样做也很清楚。这个模式就是西方社会体系,下一步就是继续破除式改革。我们不能断然认定这就是错的,但我们可以指出,这不是在分析了社会实际而得出了的结论。二十年的破除式改革,在破除旧的东西的同时,基本上是用西方现成的做法来替补被破除的东西。那时有效的,但也是浅层次的。这就使得一部分理论家天然的认定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就是目标。从学术的角度讲,这更多的是思想作风问题。

2、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现在还有一种普遍的情绪,认为目前社会矛盾已涉及很深,问题出的也很广,只有进行较深入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解决问题。之所将其称之为“情绪”,是因为此结论的感觉成分较大。因为面对几乎所有的矛盾,当然将目光集中于出具政策的政治体制。而政府还存在的腐败问题、效率低下问题,更是佐证了这一点。实际上分析每一个腐败的、效率低下的例子,你都可以找到用管理技术解决的办法,甚至可以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的管理技术。不喜欢认真分析实际的理论家,就会急切地提出“民主”、“自由”为理念的政体改革要求。无疑,我们社会人民的民主、公民的自由还需要在有效性上面做许多工作。但是面对我们社会实际,从人民实际的需求方面研究问题,才是我们提出解决办法的根基。建立在透明化、信息化基础上的管理里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管理上的实际问题。

3、关于“二元经济”问题。

最近,全社会都很关注“三农”问题。有些问题的提出是有深度的。比如,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涉及农民养老问题、医疗保险问题、农民工待遇问题。一个有意思的想象是:聚集在城里的学者、要员、热心的民众大声呼吁这些问题,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还出台了农民工综合保险的办法。可真正来自农村的代表要么对此不做声,要么谈的就是自己所在区域如何发展的问题(“两会”情况)。中国的城镇与农村一直以来遵循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规则,统属两个不同的范畴,是典型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的本质就是农村尚未商品经济化。土地到户不可能资本化,农村公用设施的资金来源、建造过程也没有商品化,农产品基本上没有商品化销售,或者说没有有效的商品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国民待遇”。进城的农民工如果也要办理失业、养老保险,那么城市下岗工人是否也可以要求分配一块农田。眼光不从地下看,一味的强调“不断改革论”是有害的。

“三农”问题确实很重要,但我们应该认真听听农民们的切实要求,从农村实际来研究解决之道。很明显,“二元结构”不是我们想变就变的,它的消失应是完成自己使命后的自然结果,我们只能促进这个过程,而不能断然认定它就是不合理的。

【时代的走向:反省中国改革之路】相关文章:

走向名师之路08-13

学会反省,走向成功08-13

走向追梦之路作文08-24

全球课程改革走向何方08-17

ERP的中国之路08-05

走向世界的中国作文12-15

走向世界的中国作文08-11

中国,谁来改革教育?08-17

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