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世纪美国反托拉斯垄断的第一枪
——北方证券公司诉美国(1904)
十九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放任自流,蓬勃发展,"美国梦"展示出全新图画。新兴的"金元帝国"制造出摩根、卡耐基、洛克菲勒这样一批亿万富翁,形成了不可一世的庞大财团。但是,"创造财富"的神话常常演变为"掠夺财富"的现实。托拉斯[2]这一独特的垄断形式的出现,演绎了大鱼吃小鱼的故事,独立的中小企业沦为工业巨子、金融寡头的美味佳肴。诞生于自由竞争之中的垄断侵害了自由竞争本身。弱小的群体寄希望政府的保护,美国最高法院再次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它在北方证券公司诉美国一案中的判决,多少遏制垄断蔓延的势头。
(一)铁路垄断《反托拉斯法》出台
19世纪70-80年代,美国铁路发展迅速,垄断也随之形成。一方面,为抓住大的客户,铁路部门开始用"回扣"的办法,来吸引和稳住谷物商、屠宰业主、煤炭商等大客户。对铁路来说,这一做法稳定并提高了货运量;对运输大户来说,大大降低其商品的运输费用,减少了成本,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另一方面,铁路又通过抬高小城市运费、支线铁路运费和零散商品运费的方法,来弥补其支付"回扣"的损失。实际上,就是通过欺小扶大,拉强压小的办法,达到收支平衡,甚至谋取暴利。因此,铁路成为商业运营的"调节阀",对大户,它意味着快捷、方便、低廉的服务,对小户,它代表着傲慢、限制、昂贵的代价。对于这种歧视,没有人加以质疑,因为根据当时法律,铁路大亨们拥有凭借自己的财产去做他们乐意做的一切权力。1895年的一篇法律论文指出:"任何国家都不存在如此不受限制的公司权力"。"这是公司的时代"。[3]
1882年7月,铁路巨头们聚会新英格兰的避暑胜地,就煤炭进入市场的数量和价格达成了协议,操纵市场价格。它直接的恶果是1883年秋,纽约爆发了煤炭价格暴涨和波及广泛的抢购狂潮。不仅如此,所有依赖于铁路运输的东西:木材、肉类、蔬菜、水果、羊毛、棉花都被垄断控制着。中小农场主们更是发现,铁路贵族拥有了巨大的货仓以囤积谷物,他们只能面对两难的选择:或者支付居高不下的铁路运费;或者付出储存粮食的高额代价。可怜的农户只得眼看着自己辛勤的劳动果实成为铁路大亨的囊中物。当时的一位观察家写到:作为农民,他"孤苦零丁,软弱、穷困、无知,要打10美元或100美元的官司,他必须自己去单挑富有的铁路公司。"[4]
农户的不幸遭遇,市场的动荡,使地方上有良知的官员和国会议员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政府开始取证调查,铁路部门是"如何制定运费"的有关听证会也在各级议会展开。但是,在早期资本主义放任自由的时代,禁止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成为一项金科玉律。当州和地方政府试图通过规范铁路运费的法案时,联邦法院的法官们便出面干预了:各州不享有干预州际商务的权利,只有国会才拥有这项立法权限。
显然,解决问题的"钥匙"掌握在国会手中。1887年,国会通过了《州际商务法》(the Interstate Commerce Act of 1887),它禁止在铁路运输中支付"回扣";三年后,国会又通过了共和党参议员谢尔曼提出《谢尔曼反托拉斯法》(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 of 1890),根据宪法授予国会的管制州际商务的权力,该法规定任何限制州际商务和对外贸易的垄断和阴谋垄断的商业契约、行为和联盟都是违法的。谢尔曼不无担心地指出,如果不控制垄断,美国人最终会面对"一个控制了一切生产的托拉斯和一个决定了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主人"。[5]这一法律宣示了美国的一个基本国策: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但通过法律是一回事,执行法律又是一回事。工业巨头和铁路大亨千方百计地回避法律约束,钻法律的空子,而保守的法庭也常常站在他们一边。在著名的"美国诉奈特公司"(United States v. E. C. Knight, 1895)中,最高法院以8比1判决说,在宾夕法尼亚州内进行的糖业托拉斯的合并,并没有直接涉及州际商务,因此不属于联邦政府管辖范围。至于这家控制了全国95%白糖产生的糖业托拉斯,是否只在宾州销售它的产品,则不关最高法院的事。最高法院后来承认,这一判决使"反托拉斯法成为一纸空文"。[6]
法律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就这样遭到了嘲弄。一位幽默作家挖苦说:对百姓来说,《谢尔曼法》是堵石墙,但对大公司来说,是座凯旋门。但有一个政治家却决心恢复人们对反托拉斯法的信心,他就是刚刚上任的年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老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901年,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William McKinley, 1897-1901年任职)遇刺身亡,老罗斯福作为副总统继任。他是美国当时最年轻的总统,任职时还不到43岁。
老罗斯福虽然出身于新英格兰的名门望族,却相当平易近人。他热爱自然,只身在美国西部置地放牧,并成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在他任总统期间,美国建立起第一批国家公园,其中包括闻名遐尔的黄石公园。老罗斯福文能写书,出版过《赢得西部》史书4卷;武能打仗,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时,他辞去助理海军部长的高位,从西部牛仔中拉起一支队伍,号称"美国第一义勇骑兵团",以上校团长身份率领他们杀向西班牙控制的古巴,大获全胜,赢得了"彪悍骑手"的美誉。
'p>
老罗斯福抱负远大,但却扎扎实实。既当过民选的州议员和纽约州州长,也干过吃力不讨好的基层公务员。在纽约市任警察局局长期间,正值美国"黑幕揭发者"(MUCKRAKERS,也称耙粪者)积极推动市政改革,他与这些改革家密切联系,努力整顿城市治安,并由此对下层百姓的苦难有了切身的体验,产生了一种历久不渝的同情。'p>
在主政纽约时,老罗斯福大刀阔斧推行革新,反腐倡廉,锐意进取,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却得罪了当地腐败的共和党党魁党棍。他们利用政党机器,把老罗斯福推出去担任没有实权的副总统,以便重新控制纽约政治。结果,此举反而成全了老罗斯福的抱负,才当半年副总统就继任总统,让共和党的保守派叫苦不迭,大骂"那个该死的牛仔竟然当上了合众国总统"。[7]e.&=k{(?OAmg \c^MzBUTHRYJ~_ywww.66wen.comHA|Mi%(FhaP_Q3*&A[}x
保守派当然有理由仇视他。因为老罗斯福深信,总统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保护公众利益,限制和打击各种特殊利益集团。他认为美国最大的威胁是两种人:暴民和富豪。暴民可能会被政客蛊惑人心的煽动而造反;富豪则缺乏起码的做人道德,他们永不满足的贪婪只能刺激暴民,引发社会动乱。
当时美国富豪贪得无厌,为了获得财富,他们不择手段地垄断市场,扰乱市场秩序。作为公平竞争哲学的信奉者,老罗斯福对垄断行为恨之入骨,对法院的无所作为深恶痛觉。当上总统后,他毫便拿出牛仔彪悍的劲头,打算跟托拉斯的巨头们干上一仗,恢复人们对反托拉斯法的信心。千夫所指的铁路巨头成为他最好的目标,而1901年春,一场围绕铁路收购的证券风暴正好为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论文20世纪美国反托拉斯垄断的第一枪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二)两强相争 北方证券出笼
这场证券风暴的主角是两个铁路大王:詹姆斯· 希尔(JAMES. J .HILL)和 哈里曼(E.H.HARRIMAN)。希尔是个白手起家的铁路大王,14岁就投身商海,几经挣扎,最终圆了他的"美国梦",成为亿万富翁。拥有将近三分之一美国西北铁路网(号称大北方GREAT NORTHERN)后,他仍不满足,因为他的目标是吞并美国西北部全部的铁路网络。为此,他开始在股票市场上收购相关铁路(伯灵顿铁路)的股票。为了支付高昂的收购费用,希尔把他购得的大部分股票转售给华尔街最大的金融财团--摩根财团控制的"北太平洋铁路公司"(NORTHERN PACIFIC)。
这一做法引起了哈里曼的不满。哈里曼控制着西北部一半以上的铁路网,跟希尔是死对头。希尔的做法简直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应对了一句老话:不是冤家不聚头。在摩根财团的对手洛克菲勒财团的支持下,哈里曼遂大肆收购"北太平洋铁路公司"股票,试图实现对"伯灵顿铁路"股票权的间接控制。股票市场上的竞买现象引起了股价的剧烈波动,"北太平洋"股价由当年初的每股85美元激升至5月份的每股160美元;随着摩根和希尔反收购行动的介入,股价更是飚升至每股几百美元。股价的急剧上涨助长了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买空卖空愈演愈烈,特别是随着大量"热钱"涌向"北太平洋"股票,人们纷纷抛售其它股票来套现,转买"北太平洋"股票。结果,转瞬之间,几乎所有其它证券价格急速下跌,大量财富在这场铁路巨头之间的股权激战中灰飞烟灭。小户和散户股民,叫苦不迭,哭天呛地,大骂"铁路强盗该死"。
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华尔街大王"摩根提出了一项全新垄断计划,以整合希尔和哈里曼的力量,组建一个超级托拉斯"北方证券公司"(THE NORTHERN SECURITIES COMPANY)。这个庞然大物在新泽西州注册,持有97%的"北太平洋"股票和75%的"大北方"股票,将两个铁路网均纳入其中。就这样,垄断的利益从此取代了恶性的竞争,昔日的冤家握手言欢。摩根、洛克菲勒、希尔和哈里曼这些金融和铁路巨头们共同掌握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铁路联合体,由垄断所产生的巨大利益也将由此源源而来。
(三)总统出马 《反托拉斯法》重生
北方证券公司的出现,标志美国铁路垄断达到了颠峰。但物极必反,铁路巨头在证券市场上的兴风作浪,引起了老罗斯福总统的高度关注。他敏锐地意识到,北方证券公司的出现只是一个先兆,它不仅能够垄断美国西北部所有的铁路,而且还可能完全控制全美的铁路,成为全国贸易和经济的桎梏。如果这一切成为现实,社会财富将加速集中到像摩根、洛克菲勒、希尔、哈里曼这些"强盗大王"手中。更重要的是,这种垄断最终将摧毁美国人最珍视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价值观。
经过充分的准备,老罗斯福吹响了反托拉斯的号角。他表示:"在对付我们称之为托拉斯的大公司方面,我们绝对必须拿定主意,按渐变而不是革命的办法行事。······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取消法人公司;正相反,这些大集合体乃是近代工业制度不可避免的一种发展。······我们要想调节和监督这些公司,就须先在我们的思想中明白确定,我们不是攻击它们,而是力求消除他们的一切弊害,否则我们就做不出任何有益的事情。我们对这些公司并无敌意,只不过是决心要使它们经营得有利于公众。"[8]基于这一出发点,罗斯福决心恢复《谢尔曼法》的生命力。
【20世纪美国反托拉斯垄断的第一枪】相关文章:
行政垄断的界定08-05
对垄断条款的质询08-05
《断魂枪》..08-16
反垄断与经济民主08-05
反垄断体制困局08-18
论合法垄断——反垄断法的适用例外制度研究08-05
枪优秀作文01-02
市场竞争与反垄断08-05
神奇的魔法枪作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