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易氏源流
易姓是中华姓氏之一,发源地主要是河北、山西太原和山东,出自《史记·封禅书》,来源于黄帝象日月之形,始祖为中山王尚工。易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三十九位。现今中国大陆易姓人口约一百八十多万,排在第一百二十四位。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易氏源流,供大家参考借鉴。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易州有易氏部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有易氏,属于以易水河为氏。古易水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大清河上源支流,有北易河、中易河、南易河三支,均出自古冀州之地,今河北省易县境内,汇合后入南距马河,东南流注大清河。
相传,黄帝时代有一支游牧部落有易氏活动于易河流域,历经尧、舜、夏、商,一直活跃在华北地区。商王朝后期,“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可见有易氏部落在当时仍是北部地区的一支强悍部落。
其部落因居住在易河流域而称有易氏,有易氏的后裔在后来皆省文简化为单姓易氏,至今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源流二
战国时期中山国被灭以后,其王室后代后来被秦国迁至太原,再逐渐南迁,分散于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并改姓易。
源流三
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裔中有人被封于易州(今河北易县),他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北易氏。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该支易氏源出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毕万在晋献公姬佹诸(公元前676~前651年在位)属下为大夫。
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0年),晋国以“赵夙为御,毕万为右”,攻灭了小国霍、耿、魏,毕万在战役中居功甚伟,因此晋献公把魏邑(今山西芮城、荣河一带)封赏给了毕万,并封他为大夫,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先祖。
在毕万的后裔子孙中,有人食采于冀州东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孙遂以水名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宠臣雍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封号为氏。
据史籍《尚友录》、《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的记载,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的宠臣雍巫(饔巫)受封食采于易邑(今河北雄县赵北口一带),他擅长庖厨,餐饮制作手艺精湛无比,加上善于逢迎,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世人称其为易牙。由于有人指出雍巫是狄族人,因此又被称作狄牙。
易牙和竖刁(竖貂)两位宠臣、以及原来卫国太子姬开方三人关系密切,与贤相管仲、鲍叔牙同时在齐桓公手下作事。
易牙作为厨师,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杀子烹献”。史书记载,齐桓公对易牙的烹饪技艺颇为赞赏,但日子一久,也难免会产生落套的感觉。就在齐桓公吃腻了各种口味后,顺口唠叨了一句“不知人肉味何?”,易牙便将自己的儿子杀了,烹调成美味肉羹进献,齐桓公吃了以后感觉十分鲜美,连连夸奖,问易牙是怎么做的,易牙回答“杀子以烹”,着实使齐桓公感动。
但管仲在逝世前尖锐地指出:“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易牙既然能如此残忍地对待自己的儿子,又怎么会爱国君您呢?此人连自己的儿子都能杀之以求宠,无疑与豺狐无异,后必乱国!”
管仲和鲍叔牙死后,易牙与竖刁(竖貂)等宠臣乘齐桓公病重之际,活活饿死了齐桓公。之后易牙、竖貂、开方三臣专政,发布了戒严令,因此齐桓公死后两个多月都没有人埋葬,以至于蛆虫泛滥,都爬到宫门外。齐桓公不听管仲的劝告,泱泱齐国之尊,春秋第一霸主,竟然沦落到了尸体用杨木门板遮盖的惨况。
齐桓公原来有三位夫人:王姬、徐姬、蔡姬,却都没有生子。因此齐桓公又娶了六位如夫人(妾妃):长卫姬,后生了公子姜武孟(公子无诡);少卫姬,后生了公子姜元(齐惠公);郑姬,后生了公子姜昭(齐孝公);葛嬴,后生了公子姜潘(齐昭公);密姬,后生了公子姜商人(齐懿公);宋华子,后生了公子姜雍,六位如夫人各育有一子。
当时,齐桓公和管仲皆喜欢郑姬所生的公子昭,还把他托付给当时以仁著称的宋襄公子兹甫,欲立为太子。
在齐桓公死后,其余五位公子交相攻伐以争王位,易牙拥立公子无诡继位,大杀朝臣和其他公子,齐国就此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将齐桓公创建的春秋霸主地位丧失殆尽。可见,易牙虽然只是一名御厨,却对国家政治也有重大干涉。
公子无诡立位仅三个月,王座还未坐热即被杀身亡。宋襄公乘机派大军护送公子姜昭即位,是为齐孝公。而易牙仍然分庭抗礼,改奉公子雍,但在齐国根本就站不住脚,遂一同逃亡到了鲁国,之后就下落不明了。
在易牙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名字为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山东易氏。
源流六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燕国之易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另据史籍《通志·氏族略》所载,战国时期,燕国有一易州,在今河北省雄县的西北部,因处于易水注入大清河的交汇处下游西南岸,因此称易州,曾一度为燕国的陪都(左易),该邑后被齐国所占。之后居于易州的燕国人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姬姓易氏的历史也有两千四百余年了。
源流七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易氏族人比较少,来源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据史籍《太平图话姓氏综》中记载:在回族中“易”作为姓氏出现,最早见于明朝。因为在宋版《百家姓》中回族还无此姓氏描述。
回族易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一带。
源流八
源于土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云南的临安府和元江府,即今建水和沅江地区的土著易氏,原先是来自内地的汉族。
明朝初期,沅江地区人烟稀少,于是明朝政府募民开垦,汉族迁民于明洪武八年迁沅邑,驻足垦荒,后融入了当地“土著”即土家族,世代相传至今。
今云南、四川一带多易氏,即与西南的易氏土著与汉族联姻有关。
源流九
源于改姓,属于避难、因故改姓为氏。
今广东省鹤山市玉桥镇有个独特的传统节日:每年到农历4月22日,村民们就会齐聚一堂,以巡行、唱大戏、抢炮头等方式大肆庆祝,而且往往要持续十几二十日,这个活动被称为“庆神”。
根据该村的易氏族谱记载,从建村时计起,乡民就有在每年这一天祀奉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太尉陈平的传统,到今天已经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了。
传说,今玉桥镇的易氏族人本姓韩,是“兴汉三杰”之一韩信的后代。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韩信因谋反被吕雉皇后诛杀,并累及三族被灭门。因此,当时的太尉陈平惋惜功勋家族,派义仆冒险潜入韩府,将韩信的孤儿救出,连夜逃往易水(今河北易县一带)避居。
为躲过官兵的追杀及其他人的耳目,该义仆将韩信的孤儿指易水地名为姓,将其韩氏改为易氏,从此逃过了劫难。其后,韩信遗孤的后裔子孙便世代称易氏,并尊陈平太尉为“庆神”,世世代代供奉之,直到今天。
源流十
源于改姓,属于避难、因故改姓为氏。
传说北宋的杨家将之后裔有避难拆姓字为易氏的。杨字的繁体字为“楊”,拆开来分别就是“木”字和“昜”字,“昜”字近乎“易”字,因此亦称“易”。
所谓的“杨家将”,其戏剧、文学代表人物中的杨业(杨继业),原型就是杨重贵。杨重贵的父亲杨信是五代时期麟州(今山东菏泽巨野)的一个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了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杨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在杨信归附后汉政权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派儿子杨重贵到太原归在刘崇帐下。后杨信投靠了后周政权,杨重贵则留在了太原。杨信死后,以其子杨崇勋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了北汉的刘崇。不久,杨崇勋又重新归附了后周政权。虽然有这样的屡次反复,但是由于处于五代那个混乱特殊的年代,杨重贵在太原的地位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年少的杨重贵当时很受刘崇的看重,他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其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侍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后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传说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无敌将军”。
然而,刘继业在北汉政权长达三十多年的“无敌战绩”,在史籍《宋史》、《辽史》中皆没有任何记载,而在《宋史》中提到过的几次宋军与北汉政权的交锋中,全部都是以刘继业的残败而告终。例如刘继业与宋军大将党进战于太原城下,即被党进以少击众,大败,刘继业先是躲在壕沟里,然后靠城上垂下的绳索才得以逃生。以这样狼狈的战绩,不知因何称为“无敌”?而在史籍《续资治通鉴》中,仅仅提到刘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甚至在北汉君主刘继元投降以后,他仍在坚持战斗。后来直到宋太宗赵匡义派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才大哭着解甲归降。
据说,北汉政权灭亡后,国破无本,无本(根)者何以为木(树)?因此杨重贵遂将自己的姓氏拆开,令子孙们去“木”改姓“易”氏。
一个屡战屡败的将军,后来竟然成为北宋王朝的忠烈家门,这个传说很是具有离奇色彩,只能是非常有政治意义的文学作品。因此,至今还没有易氏族人称自己就是杨重贵的后代。
另外“易”与“昜”两个字的读音和字义皆不相通,“昜”实际上就是古“阳”字,所以,该易氏来源之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源流十一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彝族、水族、苗族、纳西族、侗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易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易氏源流】相关文章:
易氏源流考辨08-05
温氏源流观后感07-22
我国少数民族期刊的源流与发展08-05
达斡尔族“罕肯拜”舞的源流08-07
达斡尔族“罕肯拜”舞的源流08-06
西北地方文献的源流、发展及特点08-09
完善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制度08-24
蒙氏教育理念01-10
蒙氏培训心得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