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简论孔孟、老庄文论之比较
简论孔孟、老庄文论之比较李苏娟,杨丽丽
(黑龙江大学 研究生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 要:先秦文论特别是儒道文论从先秦到明清,一直在不断的发展。而儒道两家文论也并非相互排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相互吸收,共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精髓。
关键词:孔孟;老庄;文论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42-02
儒家之学,《汉志》云:“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道家之学,《汉志》云:“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儒道学术虽源出不同,然殊途同归,均为助人君之术。早期儒道两家很少将注意力集中在文学艺术的评述上,更多的是专注于政治。但儒道思想确对后世文论影响深远,并且儒道两家代表——孔孟、老庄也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着自己的文论观。
一、孔孟、老庄文论之产生
儒道文论以孔孟、老庄为其代表。就儒家文论而言,对文艺和政治、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关注较多。儒家提倡“仁政”,就不得不要求文学作品为政治等服务,从季札观乐开始,就初见端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了吴公子季札来鲁观乐的事情,其中季札对《诗》和舞作了一翻评价,而这些评价和孔子对《诗》的评价大体相当。季札评《周南》、《召南》云:“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其是说二诗声律美妙,并且是王化之基,但是犹有商纣,不能够尽善,但是虽未能够安乐,但其音仍不怨怒。《论语·阳货》:“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而立也与?’”马融注云:“《周南》、《召南》,国风之始,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三纲之首,王教之端,故人而不为,如向墙而立。”孔子对于二诗的推崇,可能更多的也是基于“王化之基”。季札用“乐而不淫”来评价《豳风》,而孔子也用此标准来评价《关雎》等诗,可见,在当时“乐而不淫”是评价诗乐的一个标准。季札评价《郑风》:“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其是说郑国有治政之音,但过于繁琐,其政不能久存。孔子亦说“郑声淫”。二者都是通过音乐来推测其政治的长久与否。季札观韶舞(舜舞),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季札评诗乐,论声以参政,以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继承了这一点。其自孔子始,孟子继承,到荀子《乐论》初成规模,后经《吕氏春秋》的补充,在到《礼记·乐记》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儒家文论的基本模式已基本形成。
就道家而言,不同于儒家文论,更多的关注于文学本身的特质和文学的内在规律性。道家哲学追求“道”的境界,“致虚静,守静笃。”“无为而无不为”。其文学上也就更多的关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自然的审美境界。在《易经》中“象”、“言”的概念给早期的道家文论以启迪。老子提出了“不言之教”,“涤除玄览”等看法。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哲学理念,庄子认为最高的艺术境界就是“道”的境界,他崇尚自然的合乎天然的文艺,他提倡“天籁”、“天乐”的艺术境界,并且认为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心斋”、“坐忘”,进入“虚静”、“物化”的状态。忘掉自我,达到天人合一的“大明”之境。这样才能够创造出“轮扁凿轮”、“梓庆削木”那样的艺术。在道家文论里对后世影响最大也最为重要的是对“言”“意”的认识。《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擬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老子云:“大象无形”、“不言之教”。到了庄子那里,言意之辨更为明晰系统。庄子提出了“大言”、“至言”、“高言”的概念。而“大言”、“至言”的本质就是去言、不言的状态。去言、不言而后方能超越言说之表,进入道的境界。对于“意”,老庄均认为靠得是悟性,庄子曰:“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精粗焉。”“意”是对道的一种体悟,是一种自由的状态,是“不可传”,不可言说的。故庄子认为“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所贵。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所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天道》)庄子在《外物》篇中得出了言意的结论:“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社会学论文 www.fwsir.com)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成玄英疏:“意,妙理也,夫得鱼兔本因筌蹄,而筌蹄实异鱼兔,亦就玄理假于言说,言说实非玄理,鱼兔得而忘筌蹄,玄理明而忘言说。”庄子的言意之辨影响到了魏晋时期的王弼。王氏在庄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明确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古代文论和创作上有很大的影响。
二、孔孟、老庄对文的理解
《说文·文部》:“文,错画也。”序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早期的文指的是带有修饰性的一种“错画”的形式。在孔子那里,“文”是广义的概念,既指古代典籍制度也指六艺,古之遗文。孔子的“文”、“文学”、“文章”更多的是指学问,并非是今天的文学。同时孔子之文,依附于礼。一切的文都要以礼为核心,评判文的标准也是用礼来衡量的。孔子之文,并非单独的存在的,而是为政治所服务的。“吾不试,故艺。”即是说我不见用于世,故退而修诗书礼乐,以弘扬礼之准绳,而传礼的目的乃是为当朝政治所服务的。而以礼为衡量的准绳,更具体地说就是在文学评判上追求一种中和之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对于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孔子更多的是“辞达而矣已。”但也注重“质”的作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是说文为礼之表,质为礼之本。礼无文不行,无本不立。君子应文质相当,求中和之美。并且孔子的学生子贡继承了孔子的文质观点,认为“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鞹,犹犬羊之鞹。”孔安国注云:“虎豹与犬羊别,正以毛文异耳。今使文质同者,何以别虎豹、犬羊耶?虎豹之鞹喻文,犬羊之鞹喻质。”对于文的内容和形式孔子及其弟子认为文质皆为传礼所用,其轻重相等。正是基于对文的这些认识,故在今天看来是文学作品的《诗》,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眼里就更注重其政治功用,注重其是否符合礼,是否有中和之美。有之,则雅。无之,则逊。到了孟子那里,对孔子的文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继承发展,对文的认识也更为明晰。对文的定义也更趋向于狭义之文。提倡以意逆志说。同时在写史方面,“其文则史”,创作上追求春秋笔法。在对于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的看法上,孟子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文之有美过实。
老庄的文较之孔孟之文,距离今之文学更近。对待文章更注重其内在规律。老子认为“五音令人耳聋”,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才能达到“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的目的。老子并非是否定文的作用,只不过否定人为的文,追求自然之文,文章本为遣怀,本为一种精神作用,故而应通乎自然。庄子的文学思想继承于老子。庄子崇尚“天地之美”,崇尚自然,崇尚“真”的境界。总体来说,不同于儒家文论的是,道家文论对后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影响。道家文论对文的探究更为深入,也更注重文的内在的审美性和规律性。
三、孔孟、老庄的文学理论对其文学评论及创作的反应
孔孟、老庄文论立足于自身的哲学思想上,并对当时及其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都产生了影响。孔孟立足于文学外部的批评模式,着重的表现在对《诗经》的评价上。孔子这些对于《诗》的观点,是立足于雅正的态度上,认为《诗》是政治的需要,是为国君所服务的,并且通过《诗》可以看出政治之盛衰和礼之要义。同时,孔子自身在《诗》的评价和看法上也是基于这些观点。如《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目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久矣。”子夏所引为《诗经·卫风·硕人》,子夏加以引申,和礼联系起来,断章取义,以为己用。到了孟子那里,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说诗者,当本诗的本意,不可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故孟子评诗较之孔子,更多注重探索诗的本意。《孟子·告子章句下》记载的公孙丑向孟子请教《小弁》、《凯风》的意义就是孟子此种思想的实践。在创作上,孔子追求“辞达而已矣”、“述而不作”的境界。而孟子更重作者自身的品质和气对于文章的影响。孟子自身的文章也是充满着浩然之气,且长于论辩。赵歧《孟子题辞》云:“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老庄在对文艺的批评和文学创作上,追求自然天成的境界。庄子的创作在表达方式上多用寓言来表述自己的哲学观点。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里提到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庄子自己在《庄子·寓言》篇中也说其文章“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故《庄子》一书多寓言,很少有论述性的文字,庄子更多的是希望读者通过寓言故事去感悟和体会文字背后所蕴藏的哲学含义,正是“得意忘言”的体现。寓言的特点是“意在于此,而寄言于彼。”正因为如此,才需要读者拨开枝叶,运用联想,去细细品味。在创作上,庄子和孟子也一样,也喜欢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虽然庄子本人更为推崇“天籁之音”式的创作,但因为大量寓言的存在,庄子的论辩较之孟子更多了文学色彩,庄子的文章不像孟子的文章充满着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也不像老子的文章玄而又玄。庄子的文章把自己的思想蕴藏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之中,让读者去体会其中的不尽之意。
参考文献:
[1][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4]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卢永璘,张少康。先秦两汉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简论孔孟、老庄文论之比较】相关文章:
孔孟..08-16
孔孟08-16
语文 -孔孟08-16
《孔孟》 408-16
《孔孟》 208-16
孔孟之间08-05
语文论之“语言的运用:语文的词源学考察08-23
4.孔孟08-16
《孔孟》备课笔记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