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从文自传》赏析
赤子其人,星斗其文——《从文自传》赏析作者/紫 陆
沈从文(1902-1988):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14岁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2年离开军队,更名“从文”,开始自学写作。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等。沈从文为人赤诚,文学成就斐然,“赤子其人,星斗其文”被公认是对他的恰切评价。《从文自传》写于1931年,记录了沈从文从出生至20岁时走上“从文”道路的经历。
若在4月落了点小雨,山地里田塍上各处全是蟋蟀的声音,真使人心花怒放。在这些时节,我便觉得学校真没有意思,简直坐不住,总得想方设法逃学上山去捉蟋蟀。有时没有什么安置这些小东西,就把第一只捉到手后,又捉第二只。两只手各有一只后,就听第三只。本地蟋蟀分春秋二季。春季的多在田间泥里草里,秋季的多在人家附近石罅瓦砾中。如今它们只在泥层里,所以即或两只手各有一只后,我总还可以想方设法把第三只从泥土中赶出,看看若比手中的大些,即开释了手中所有,捕捉新的。如此轮流换去,一整天仅捉同两只小虫。
城头上有白色炊烟,街巷里有摇铃铛卖煤油的声音时,约当下午3点,我则赶忙走到一个刻花板的老木匠那里去,很兴奋地同那木匠说:师傅师傅,今天可捉了大王来了!那木匠便故意装成无动于衷的神气,仍然坐在高凳上玩他的车盘,正眼也不看我说:不成,不成,要打得赌点输赢!我说:输了替你磨刀成不成? “嗨,够了,我不要你磨刀。你哪会磨刀?上次磨凿子还磨坏了我的家伙!”这不是冤枉我,我上次的确磨坏了他一把凿子。不好意思再说磨刀了,我说:师傅,那你借给我一个瓦盆子,让我自己来试试这两只谁能干些好不好?那木匠想了想,好像莫可奈何才让步的样子,说:借盆子得把战败的一只给我,算作租钱。我满口答应:那成那成。于是他方离开车盘,很慷慨地借给我一个泥罐子。顷刻之间,我就只剩下一只蟋蟀了。这木匠看看我捉来的虫还不坏,必向我提议:我们来比比,你赢了我借你这泥罐一天;你输了,你把这蟋蟀给我,办法公平不公平?我正需要那么一个办法,连说公平公平。于是这木匠进去了一会儿,拿出一只蟋蟀来同我的斗。不消说,三五回合我的就败了。他的蟋蟀照例却是我前一天输给他的。那木匠看看我有点颓丧,明白我认识那只小东西,担心我生气时一摔,一面赶忙收拾盆罐,一面带着鼓励我的神气笑笑说:老弟,老弟,明天再来,明天再来!你应当捉好的来,走远一点。明天来,明天来!我什么话也不说,微笑着,出了木匠的大门,回家了。
赏析
这是沈从文童年生活里的一个片段。童年的沈从文并不是一个“乖孩子”,最擅长的恐怕就是编谎逃学。他倾向于“到日光下去认识这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万汇百物的动静”。即使是在上学路上,他也会拐着弯走远路,以便多看一些光景。在他生长的小城里,他看到了针铺、伞铺、剃头铺、铁匠铺、皮靴店、染坊、豆腐坊等是如何工作,他也经常跑到野外以及下河游泳。总的来说,他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自由欢快。对于写童年生活的这部分,沈从文取了个这样的标题: 《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小书指的是学校的课本,大书则指他身处的世界以及生活。
“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须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这样的童年生活,不仅丰富了沈从文的生活知识,而且赋予他充满想象力的气质——“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梦,经常是梦向天上飞去,一直到金光闪烁中,终于大叫而醒。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
知识以及想象,无疑都成了他后来写作的营养。
原书选摘二
一排篷船泊定在水边,有二十余只,其中一只较大的还悬了一面红绸帅字旗。各个船头上全是兵士,各人皆在寻觅着指定的船。我一个人背了个大包袱,怯怯地站到岸上,随后向一只船旁冲去,轻轻地问:有地方吗,大爷?那些人总说:满了,你自己看,全满了!你是第几队的?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应分在第几队,也不知道去问谁。有些没有兵士的船看来仿佛较空,他们要我过去问问,我却总因为船头上站有穿长衣的秘书参谋,他们的神气实在令我害怕,所以不敢冒险过去。
天眼看渐渐夜了下来。有些人已经在船头烧火煮饭,有些人已蹲着吃饭,我却坐在岸边大石上,发呆发愁,想不出什么办法。那时宽阔的江面,已布满了薄雾,有野鹜之类拍翅在水面向对河飞去,天边剩余一抹深紫。见到这些新奇光景,小小心中来了一分无言的哀戚。自己便微笑着,揉着为长途折磨坏了的两只脚。我明白,生命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世界。
我们移防到一个名叫怀化的小乡镇……到了这个地方,因为勉强可以写几个字,那时填造枪械表正需要一些写字的人,有机会把生活改变一个方式,在那领饷清册上,我便成为上士司书了。我在那地方约一年零四个月,大致眼看杀过七百人。一些人在什么情形下被拷打,在什么状态下被砍头,我可以说全部懂透了。又看到许多所谓人类做出的蠢事,简直无从说起。这一份经验在我心上有了一个分量,使我活下来永远不能同城市中人爱憎感觉一致了。从那里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我看了些平常人没看过的蠢事,听了些平常人没听过+的喊声,且嗅了些平常人没嗅过的气味,使我对于城市中人在狭窄庸懦的生活里产生的做人善恶观念,不能引起多少兴味,一到城市中来生活,弄得忧郁孤僻,不像有正常“人”的感情了。
赏析
从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大略了解沈从文的少年生活。14岁时,他便离开家乡开始了漂泊的行伍生活。刚出门的他还完全是个小孩, “不知道自己应分在第几队,也不知道去问谁”,到了吃饭时间,也只是“坐在岸边大石上,发呆发愁,想不出什么办法”。短短数年之后,他那颗依然年轻的心却已变得沉重,因为在这几年里,他见惯了杀戮以及其他“许多所谓人类做出的蠢事”。在沈从文作品里,我们普遍看到的是他对美好人性的讴歌;他笔下的世界,也往往有如世外桃源一般纯净。这大概就是因为他少年时这段特殊的经历,使他对人性丑恶的一面充满厌倦吧。
原书选摘三
这印刷工人我很感谢他,因为若没有他的一些新书,我虽时时刻刻为人生现象、自然现象所神往倾心,却不知道为新的人生智慧光辉而倾心。我从那儿知道了些新的、正在另一片土地同一日头所照及的地方的人,如何去用他们的脑子,对于目前社会作一度检讨与批判,又如何幻想一个未来社会的标准与轮廓。他们那么热心在人类行为上找寻错误处,发现合理处,我初注意到时,真发生不少反感!可是,为时不久,我便被这些大小书本征服了。我对于新书投了降,不再看《花间集》,不再写《曹娥碑》,却欢喜看《新潮》、《改造》了。
我想我得进一个学校,去学些我不明白的问题。得去些新地方,去看些、听些使我耳目~新的世界。我闷闷沉沉地躺在床上,在水边,在山头,在大厨房同马房。我痴呆地想了整四天,谁也不商量,自己很秘密地想。到后得到一个结论: “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座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气力,咽下最后一口气,比在这儿病死或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到后我便决定了: “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得更合理一点还是更糟糕一点?若好,一切有办法,一切今天不能解决的明天可望解决,那我赢了;若不好,向一个陌生地方跑去,终于有一天肚子瘪瘪地倒在人家空房下阴沟边,那我输了。”
赏析
成年后的沈从文在偶然情况下接触到了当时的新思潮,意识到外面一个新颖而广阔世界的存在,从小就对新鲜物事充满兴味的他,怎么能不心生向往?在一场大病之后,有死里逃生之感的沈从文意识到:与其平庸地死去,不如鼓起勇气去尝试一种新鲜的活法。就这样,他在部队上支取了三个月的薪水,然后只身来到北京。一个只上了几年学、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乡下”青年,竞选择以写作来谋求出路。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发生在沈从文身上的现实传奇。如今,当我们翻开《从文自传》,应该多少能体会到他为什么能够成功吧。
【《从文自传》赏析】相关文章:
《从文自传》读后感02-06
自传的作文02-27
自传的作文08-18
《从文自传》读后感(精选21篇)04-18
我的自传作文09-17
律师业务自传08-20
业务自传范文08-20
自传的优秀作文08-24
自传优秀作文08-26
我的自传初中作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