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计划(通用)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物理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主线,以教研组建设和校本教研为基础,开展信息环境下多渠道多形式教研活动为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方向,以提高物理教师学科教学执行力、提高物理教学效能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为目标,做好物理学科的各项工作。
二、工作重点
1.教研组建设和校本教研工作。
2.五个教学环节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三、工作要求
1.加强质量意识。
要重视建立基于目标达成度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结合五个教学环节的改进策略,努力使教学形成一个有评价、反馈与矫正和改进机制的系统,实行教师教学质量的自我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形成质量评价与反馈、矫正、指导机制,我们才能对教学现状有一个全面了解,从而保证达到基本的质量要求,真正把住质量关。
2.要根据物理学的特点,实施课堂教学
物理学科有如下几个特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物理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科学思维的科学。
科学思维由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四大要素构成。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思想,如实验的思想、数学的思想、转化的思想、演化的思想、相互作用统一的思想、因果关系的思想等等。在物理学家对客观世界奥秘进行艰苦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促进物理学家不断探索进取的科学精神,如怀疑探索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真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竞争协作的包容精神、执着敬业的献身精神;也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物理学科特有的科学方法,如理想模型方法、实验(假说)推理方法、数学方法、等效替代方法、类比方法等。
▲物理学科是一门定量描述、具有严密理论体系的科学。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
▲物理学与生活、社会和科技紧密相连。
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实验(不要用课件代替真实的实验);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只有经历探究的过程,才能体会在探究过程中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要重视思维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归纳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演绎能力、创新能力等)。
3.要有正确的课堂教学核心价值观。
前提是心中有学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
▲学有所得
▲学有兴趣
▲学有追求
▲学有方向
要从“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对学情的深入理解”两个分析的结合点来确定教学的核心价值观。课的内容要恰当(少而精),才能有条件体现课堂的价值观。内容多而杂,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要重视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同步发展(思维是理,语言是表,要表理结合,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四、主要工作
1.要重视教材(课程标准)分析和学情分析,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适切性。
2.上课要让学生听得懂、听得明白、听得清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作业(含考试题)的要求要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提高作业有效性。
4.加强个别辅导,做到节节清、段段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5.加强研究:改进物理学科学习训练的研究(研究重点是围绕“新教材”的全面实施,对布置的作业与上课的内容、教学基本要求的一致性。)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掌握基本物理概念和定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科学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单元:物理学科概述(2周)
1. 学习物理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方法等;
2. 介绍物理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科学家;
3. 学习物理量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计量思维。
第二单元:运动的描述(3周)
1. 学习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2. 通过实验和例题,掌握直线运动的相关计算;
3. 学习抛体运动和曲线运动,理解运动的立体性。
第三单元:力与压强(3周)
1. 学习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
3. 学习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应用到真实生活中。
第四单元:能量与功(2周)
1. 学习能量的概念和单位;
2.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的原理;
3. 学习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功率和效率的概念。
第五单元:电学基础(4周)
1. 学习电荷和电场概念;
2. 学习静电力和电流的原理;
3. 掌握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4. 学习电功率和电能的概念。
第六单元:光学基础(3周)
1. 学习光的传播规律,包括直线传播和反射;
2. 掌握镜面成像和折射规律;
3. 学习光的色散和波粒二象性概念。
第七单元:原子物理基础(4周)
1. 学习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2. 理解原子核结构和放射性现象;
3. 学习核能与核辐射,并介绍核能利用和辐射防护。
三、教学方法:
1. 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问题解决法:提出真实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促进交流和互动。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
2. 实验器材:准备适宜的实验器材和材料,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
3. 模型和图表:利用物理模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4. 互动讨论: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观点独立、表达清晰;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能力;
3. 作业和小测验:通过作业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期中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各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选择优秀的教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解读;
2. 多媒体资料:收集相关的视频和动画资料,可视化教学内容;
3.参考书籍:提供学生额外阅读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4. 物理实验室:提供实验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场地。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我们能够帮助学生打下牢固的物理基础,激发其进一步探索物理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年我们要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认识物理课程的性质,领会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了解物理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学习物理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使我们的物理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具体化。认真学习新的物理教学大纲,明确必修物理课和选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现行使用的教材做好调整。学习有关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理论和经验,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基本点出发,根据各校、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育教学计划与目标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
必修2是共同必修模块的第二部分,大部分内容是必修1模块的综合或运用,也是会考要求的教学内容之一。故对学生的基础要求比较高,在教学过程中不宜太难,要以新课程的理念转换教学的难度与重点。
三、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上学期的期未成绩分析,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必修1内容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不多。学生基本知识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方法欠缺。故需在必修2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回顾。加强基础教学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高,普遍认为物理难学,部分学生开始有排斥感。需引导学生改变思想认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通过新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在讲解时要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推理过程引出,应使学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达到高考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具体教学做法
1、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本”指课本,“纲”指《考试说明》。在物理基础教学中必须分清主次,紧跟高考动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2、因材施教,“生动活泼”
在教学中,为使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应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导以耐心的辅导,作业进行面批,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使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平。总之,要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各种能力,做到每个知识点都掌握的扎扎实实。
3、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强化了对象的针对性,眼睛要盯住全班学生,具体做法是:
(1)坚持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2)每章要有单元测验,阅卷完后,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逐题分析,特别“究错”题。
(3)对学生要把每次讲评完后的答卷收上来重作分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4、加强训练,提高能力
要求学生答题必须严谨、规范和完善,为此,我们在平时讲解习题时自身做到语言精炼,板书规范,表述完整,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试卷的评分,也从严要求,严格评分标准,注重答题的要点和文字叙述的规范,专业术语和字符的准确。
同时,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学会用示意图建立起思维的平台;训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谨慎操作的习惯;告诫学生在考试时思维的执着程度要适度,即既不要“打水漂”,又不要“吊死在半路上”,解题做到“一快、二准、三规范”。每次考试后,将评分标准及答案张贴在班上,让学生们熟悉,以便提高学生高考答题的质量。
5、重视复习,温故知新
学习是一个循序而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每章后的物理复习更是如此。复习过的内容要多次见面,学生才记忆得牢固、理解得准确、运用得自如。
六、新课教学时间及授课按排:
1、(1套单元测试卷)了解学生,做好初高中的衔接 2课时
2、第一章、力(共9课时)
第一节、绪论 1课时
第二节、力,重力。 1课时
第三节、弹力 1课时
第四节、摩擦力 1课时
第五节、力的合成 1课时
第六节、力的分解 1课时
第七节、补充受力分析 1课时
章节综合讲解 1课时
试卷讲评 1课时
3、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共7课时)
第一节、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课时
第二节、平衡
条件的.应用 1课时
第三节、补充正交分解法的思想1课时
第四节、补充多个物体平衡的实例
(隔离法、整体法) 2课时
章节综合讲解 1课时
试卷讲评 1课时
4、第二章、直线运动(共14课时)
第一节、机械运动、质点、时间、时刻、位移、路程 1课时
第二节、匀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 1课时
第三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1课时
第四节、加速度 1课时
第五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公式 1课时
第六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1课时
第七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及应用 1课时
第八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二级结论的推导 2课时
第九节、自由落体运动 1课时
第十节、补充竖直上抛运动 1课时
章节综合讲解 2课时
试卷讲评 1课时
期中考试
5、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共11课时)
第一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1课时
第二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课时
第三节、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1课时
第四节、牛顿定律的应用 2课时
第五节、超重与失重 1课时
第六节、力学单位制、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 1课时
章节综合讲解(连接体问题) 2课时
试卷讲评 2课时
6、第五章、曲线运动(共11课时)
第一节、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课时
第二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课时
第三节、平抛运动及规律的应用 2课时
第四节、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课时
第五节、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计算 2课时
章节综合讲解 2课时
试卷讲评 2课时
7、期末考试复习 6课时。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篇4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的概念比较多,应引导学生抓住力与能这条主线,以把整章的知识联系起来,并重视电场与其他物理知识的联系,巧用类比,加深理解。另外,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基础,应强调学生要画受力图。本章知识的命题频率较高且有相当难度的集中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这两个知识点上,尤其在与力学和磁场等内容综合时,巧妙地把电场概念、磁场力、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原理等联系在一起,对学生能力有较大要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已经本章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本章涉及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因此在复习时,要对主要知识点进行疏理,并要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容易混淆的概念,运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及区分,同时按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难度适当并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分析并加以练习强化。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加深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容等重点概念。
2、在熟练掌握上述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和解决一些物理问题。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和进一步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一定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列表疏理重要的知识点
2、运用类比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利用学案导学,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类比各物理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体会物理概念的严谨性,不同物理知识之间紧密联系的奥妙,培养在理解物理量时举一反三的.能力。
2、通过典型综合题的分析,让学生体会把力学与电学知识成功综合运用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
加深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容等重点概念;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五、教学策略:
对重要知识点建立框图,力求简明扼要;疏理知识点时把抽象概念多与学生相对熟悉的知识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利用学案导学,在复习中注意讲练结合。
六、教 具:
多媒体课件,学案,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一)梳理基础知识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下面几大块:
一、静电、静电力(三种起电方法,两个规律: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二、电场的研究(两种性质和相互关系)
1、两种性质:力的性质及能的性质
2、两种相互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三、电场的应用(示波器和电容器)
1、示波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
2、电容器:电容器的工作过程与动态分析
(用PPT演示基础知识的填空题,让学生边回答,再对重要的知识难点加以解释) 先利用学案中的框图,对本章知识要点进行梳理,然后解答PPT中提出的问题。 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建立知识结构
(二)难点辨析,专项练习及讲解
(三)综合题分析及强化练习
(四)小结、作业布置 一、电场强度E(矢量)的理解。
电场强度E是电场本身的一种特性,与检验电荷存在与否无关。E是矢量。要区别公式E=F/q(定义式)、E=kQ/r2(点电荷电场)、E=U/d(匀强电场)的物理意义和适用范围。提出问题:E既然是矢量,那么如何比较电场中任两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呢?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判断。然后将学生回答内容归纳。可能方法有:
(1)判断电场强度大小的方法。
①根据定义式E=F/q;
②点电荷电场,E=kQ/r2;
③匀强电场,场强处处相等,且满足E=U/d;
④电场线密(疏)处场强大(小)。
(2)判断电场强度方向的方法。
①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即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②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③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教师巡查学生练习的情况,把学生解答中出现的类似错误及典型错误用投影机演示,作有针对性的讲解。
关于电势及电势能:
电势Φ是电场本身的一种特性,与检验电荷存在与否无关。Φ是标量。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电势的正负和大小是相对的,电场中任两点间电势差U的值是绝对的。
电势能是电荷和电场所组成的系统共有的。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能为零。电势能的正负和大小是相对的,电势能的差值是绝对的。提出的问题:
(1)如何判断电势的高低?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判断。然后将学生回答内容归纳可能方法有:
①根据电势的定义式Φ=W/q,将+q从无穷远处移至+Q电场中的某点,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越多,则该点的电势越高;
②将q、εP带符号代入Φ=εP /q计算,若Φ>0(<0),则电势变高(低);
③根据电场线方向,顺(逆)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高);
④根据电势差,若UAB>0(<0 a="">ΦB(ΦA<ΦB);
⑤根据场强方向,场强方向即为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2)怎样比较电势能的多少?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判断,将学生回答归纳,可能方法有:
①可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判断,若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正(负)功,则电势能减少(增加);
②将q、Φ带符号代入εP =qΦ计算,若εP>0(<0),则电势能增加(减少)。
教师小结:本章的学习方法:
1、抓基础,善用类比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2、抓主线,抓住电场的力的性质及能的性质这条主线;
3、注意考虑利用功能关系解题,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要画受力图。
作业:完成导学案上剩下的题目;再次复习辅助教材中关于本章的主要概念,加深理解。 思考并讨论、回答相关问题,有必要时要做笔记再完成学案中相关的专项练习。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年我们要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认识物理课程的性质,领会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了解物理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学习物理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使我们的物理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具体化。认真学习新的物理教学大纲,明确必修物理课和选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现行使用的教材做好调整。学习有关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理论和经验,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基本点出发,根据各校、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育教学计划与目标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积极努力改进教研活动的形式,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做到教材教法专题化,教研活动课题化,青年教师规范化。教材教法专题化是通过每一次活动解决几个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得到提高;教研活动课题化是通过校本教研的形式对具体课题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的过程,使我们从经验型教师项研究型教师转化;青年教师规范化是对刚开始参加高中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的研究,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传经送道,尽快地适应高中教学要求和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学要求
1.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2.要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对课堂例题与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强调例题与习题的教育教学因素,强调理解与运用。
3.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调整意见、体会教材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了解不同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要特别注意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要认识到学生能力培养与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有极大的相关性。
4.在联系实际、能力立意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同时高考的`改革也对高中物理会考提出新的要求,北京市教委对高中物理会考工作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广大教师要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注意学习和研究,努力使教学工作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
5.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出路在于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高二物理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处理好如下三个关系:
(1)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高中物理教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二者密不可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物理学科要培养的能力主要有:观察和实验能力;抽象和概括、推理和判断、分析和综合等思维能力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内,是物理学科要培养的重要能力。高二物理比起高一物理,学习内容更为抽象,近代物理部分更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关系:
物理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和提高实验能力也是物理学科本身的教学要求和任务。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以电磁学为主,这一部分本身也需要加强实验教学。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之一,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
(3)会考与高考的关系:
高二年级是高中阶段承上启下的年级,高二年级末要进行高中毕业会考,按照要求应于会考之后进行文理分班,进入高三年级的学习。但实际上高二学生中已有很多人明确了学文或学理的意向,甚至有的学校在高二年级就开始文理分科教学。由于所有高中学生都必须通过会考,这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最低标准,因此即使是学文科的学生也不能放松物理的学习,对于学习理科的学生更要考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所以在高二的教学中要为高三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共20周,实际安排授课时间17周,按每周4课时计算,共68课时。
期中练习安排在第11周,期末练习安排在第21周。
各章的教学周数为:
第十六章 电磁感应 重点章节3.5周(其中复习1.5周)
第十七章 交变电流 2周
第十八章 电磁场和电磁波 1.5周
复习 电磁场总复习 1周
期中复习、练习 1周
第十九章 光的传播 1.5周
第二十章 光的波动性1.2周
第二十一章 量子初步1周
学生实验 1周
期末复习、练习 2周。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篇6
一、关于教学计划的说明:
本学期继续使用教科版《必修二》,共五章,分别为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和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方法目标: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抛体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二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
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
第二单元第三节、第四节,讲述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有关知识.
第二单元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三单元第四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
第四章《机械能》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只有一个单元,即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四、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周计划安排表
2.21—2.27曲线运动及习题课
2.28—3.06运动的合成及分解、平抛运动
3.07—3.13平抛运动及习题课
3.14—3.20第一章测试及讲解
3.21—3.27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3.28—4.03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及习题课
4.04—4.10圆周运动部分练习及单元测试
4.11—4.17天体运动及万有引力定律
4.18—4.24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及习题课期中复习
4.25—5.01期中考试
5.02—5.08功、功率及习题课
5.09—5.15势能、动能、动能定理
5.16—5.22动能定理习题课
5.23—5.29机械能守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5.30—6.05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6.06—6.12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6.13—6.19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电势差及习题课
6.20—6.2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容器和电容
6.27—7.03静电的利用及危害及静电场单元检测
7.04—7.09期末复习及期末考试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篇7
一、学科要求背景分析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领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相衔接,只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学生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观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课程总目标
1.认识领域。学习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及应用。
2.操作领域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初步学会科学的研究物理问题,寻找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意领域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服困难,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课程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作用地位,掌握实验的技能会使用一些基本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进程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用用;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通过概念,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物理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应用,作用;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努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参加实践活动,尝试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自己解释;具有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和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具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国内外的科技发展现状。
三、教学内容
1.选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
2.具体内容
走进物理课堂之前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四、学生现状分析
由于刚上高中,对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还不怎么清楚,从整体来看我所交的三个班里有两个班是尖子班,他们的入学成绩还可以,可是物理成绩基础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在学习当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加强,对物理的概念理解方面多加强,多练多做。另外的一个平行班将会做一些调整讲的会稍微慢一点。
总的来说,三个班都需要花一定的精力去了解学生,从而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
五、具体实施
1.精讲精练
为了达成学习目标和计划,首先要提高上课和作业的效率。上课时结合世纪金榜,讲解优化组合。
2.及时反馈
课中及时提问抓紧时间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课后作业及时批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分层教学
对会考水平知识的掌握要求,对文科,理科的要求按一定要求分层教学。
4.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对那些学生要把该弄懂的基础知识弄懂,保证会考过关。对他们正确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5.教学反思
由于刚担任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所以在很多方面我肯定存在很多问题,教学反思是我要做的一项常规工作,要多听课多总结,多让老师听我的课多提意见,来促进我的提高!
6.作业的要求
作业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最主要就是课后作业练习和教辅资料的作业,期间还会针对一些易错点,组织练习题进行加深巩固。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篇8
高中物理必修二是高中物理课程的第二部分,该部分内容为学生打下了物理学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各种物理现象和定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我们制定了一套详细具体且生动的教学计划。
一、课程概述:
高中物理必修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波的基本概念、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波动理论、光的干涉和衍射、电和磁现象、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电磁波和量子物理等。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波的基本概念,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
2. 理解和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3. 理解和掌握光的波动理论,包括干涉和衍射现象。
4. 理解和掌握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荷、电场和磁场。
5. 理解和掌握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6. 了解电磁波和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
1. 波的基本概念(4课时)
教学重点: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基本概念、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解结合实例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加深对波的理解。
2. 光的反射和折射(8课时)
教学重点: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光的折射定律。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3. 光的波动理论(10课时)
教学重点:干涉、衍射和相干性。
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示范实验和动画演示,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4. 电和磁现象(12课时)
教学重点:电荷、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电荷的性质和电场的建立。
5. 电磁感应和变压器(10课时)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和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通过接触实际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的应用,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的原理和作用。
6. 电磁波和量子物理(8课时)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性质和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通过示意图和实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电磁波和量子物理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
1. 基础知识考查(30%):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解决问题能力考查(40%):通过案例分析和综合应用题,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操作能力考查(30%):通过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使用教育部编写的高中物理教材。
2. 实验室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仪器,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
3. 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动画、实验视频等资源,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六、教学环境:
为了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我们将配备适当数量的实验室设备和计算机,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同时,我们将安排合适的教室布局,确保学生能够舒适地听讲和进行互动。
结语: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学计划旨在通过详细具体且生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评估和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篇9
一、学生分析:
学生大多数物理基础差,底子薄,对少部分同学要提高要求,除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外还应掌握分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并提高能力。对于大部分同学则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高二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内容之一,它的核心内容是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它们是按物理学自身发展的过程以及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安排的,通过核心内容的拓展和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第二章 恒定电流主要是运用欧姆定律等物理规律,围绕着串、并联电路,对电流、电压、电动势等物理量进行分析讨论。本章的很多概念和规律都是在静电场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和前一章有密切联系。电流和电动势是本章重要知识它贯穿在整个电学的各章中。
第三章 磁场、磁场和电场都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对于磁场可通过类比进行教学。本章的教材内容,特别是对磁场性质的定量描述,是以后学习电磁学知识的基础。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及磁通量、安培力和洛伦兹力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高新科技发展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高三物理选修3-5: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此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守恒定律之一,是研究微观粒子所必需的知识。本章从结构设计上与过去相比变化较大,其核心作用是要体现学习中的探究精神,强调物理学中“守恒量“的思想。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本章根据科学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了人类认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了解人类直接经验的局限性,体会人类对世界的探究是不断深入的。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本章与前后两章都属于近代物理学的内容。重点讲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和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
第十九章 原子核,本章的主要内容为两个方面有关原子核的.知识,有关核能的开发与利用的知识。本章的前七节主要介绍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第八节则有一点为全书作总结的大结局意味,各节的编排顺序基本上是人类探索原子核内部奥秘的历程安排的。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物理选修3-1: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为在会考的要求上完成选修3-1的教学内容;依课程标准要求和高考的要求完成高三物理选修3-5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并能在解题中有所运用。选修3-1的教学在平时的练习,注重以会考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坚持“低起点迈小步抓落实重实效”的原则,每节课学习的知识容量不大,力求各个击破,常听课常充电,不断地吸取同行的长处,发现自己的问题。
2、利用自习时间,一方面答疑解惑,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读书,回归课本,对一些特殊的结论及热学光学原子物理等知识在后期抽出一定的早读时间,让学生们看书记忆理解,提倡按单元分课时备课。
3、指导学生科学用脑,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坚持午休,并不一味蛮干。
4、尽量多做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其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5、认真做好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组教学计划02-0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08-18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7篇08-30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9篇08-28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8篇09-12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八篇09-13
精选高中物理教学计划三篇09-05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12篇)11-28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15篇12-06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14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