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时间:2024-10-06 17:08:12 范文先生网 我要投稿

【精】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文化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背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地方的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或边缘化的风险。

  二、调查地点与范围

  地点:xx省xx市xx县

  范围:该地区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风貌、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方面。

  三、调查方法

  1. 实地考察:走访当地的历史遗迹、文化景点、民俗活动现场等。

  2. 访谈记录:与当地居民、文化传承人、文化工作者等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看法和经历。

  3. 文献查阅:搜集并研究地方志、历史文献、学术论文等资料,获取文化背景和理论依据。

  4. 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问卷,收集公众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数据。

  四、调查结果

  1. 民俗文化

  特色民俗: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节日习俗、婚丧嫁娶仪式、民间信仰等,如xx节的庆祝方式、xx信仰的流传故事等。

  传承现状:分析当前民俗文化的传承情况,包括传承人的数量、年龄结构、传承方式(如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

  2. 饮食文化

  特色美食:列举并描述家乡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菜肴、小吃及其制作工艺,如xx糕点的独特风味、xx菜肴的历史渊源。

  饮食习惯:探讨家乡人的日常饮食习惯、节日饮食特色及背后的文化意义。

  3. 建筑风貌

  古建筑群:介绍家乡的古建筑遗址、传统民居风格及其历史价值,如xx古街、xx古宅的建筑特色和历史背景。

  现代融合:分析现代建筑如何与当地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

  4. 传统节日

  节日庆典:详细阐述家乡主要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活动内容及其文化内涵,如xx节的庙会、xx节的龙舟赛等。

  社会影响:评估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及其对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5. 民间艺术

  艺术形式:介绍家乡特有的民间艺术种类,如剪纸、泥塑、戏曲等,及其艺术特色和历史传承。

  发展现状:分析民间艺术在当代社会的生存状况、传承挑战及保护措施。

  6. 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列表:列出家乡已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保护措施:介绍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及成效。

  五、问题与挑战

  文化传承断层: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弱,导致部分文化技艺面临失传风险。

  商业化冲击:过度商业化开发破坏了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和纯粹性。

  资金与人才短缺:文化保护项目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专业人才参与。

  六、建议与展望

  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 培养传承人:设立专项基金和培训计划,支持年轻一代学习并传承传统文化技艺。

  3. 合理开发利用:在保护传统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4. 政策扶持:政府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七、结语

  本次家乡文化调查报告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家乡的文化遗产,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家乡的传统文化定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篇2

  家乡文化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发展地方特色的关键。为了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内涵、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特进行此次调查。

  一、调查目的

  1. 全面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包括历史遗迹、传统风俗、民间艺术等方面。

  2. 分析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情况。

  3. 探讨家乡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二、调查方法

  1. 文献查阅:收集有关家乡历史、文化的书籍、资料和研究报告。

  2. 实地考察:走访家乡的古迹、文化场所、传统村落等。

  3. 问卷调查:向当地居民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4. 访谈:与文化专家、老一辈居民进行深入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

  三、家乡文化概况

  1. 历史遗迹

  xx遗迹:具有xx年的历史,是xx朝代时期的重要建筑,见证了家乡的兴衰变迁。

  xx遗迹:以其独特的xx建筑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

  2. 传统风俗

  节日庆典:如xx节日,期间有xx特色活动和习俗。

  婚丧嫁娶:保留着独特的仪式和传统。

  四、传承与发展现状

  1. 积极方面

  政府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投入资金进行修缮和维护。

  一些民间团体和志愿者积极参与文化传承活动,举办展览、讲座等。

  部分传统艺术通过与现代元素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

  2. 面临的挑战

  年轻人对家乡文化的兴趣不高,传承出现断层。

  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文化遗迹遭到破坏。

  资金不足限制了文化保护和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五、建议与对策

  1. 加强文化教育,将家乡文化纳入学校课程,培养年轻人的兴趣和认同感。

  2. 加大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保护和发展。

  3.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互联网等,推广家乡文化。

  4. 制定合理的规划,在城市发展中注重保护文化遗迹。

  家乡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在传承和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各方的努力,我们有信心让家乡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本次调查深入了解了家乡的文化现状,包括传统习俗、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等方面,以期为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地区的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甚至消失的风险,因此,对家乡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显得尤为重要。

  二、调查时间与地点

  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

  调查地点:xx家乡,包括乡镇、村落及主要文化场所。

  三、调查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通过图书馆、档案馆等渠道,收集关于家乡文化的历史文献资料。

  2.实地走访:深入乡村、社区,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和生活状态。

  3.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居民进行调查,收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看法和建议。

  4.观察记录:对家乡的文化活动、传统节日、民间艺术表演等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

  四、调查结果

  1.传统习俗

  家乡在春节期间保留了许多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等。此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如[具体习俗名称],这些习俗体现了家乡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2.民间艺术

  家乡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包括[具体艺术形式,如剪纸、刺绣、泥塑等]。这些艺术形式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家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艺术面临着传承困难的问题。

  3.文化遗产保护

  家乡拥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通过修复古建筑、举办文化遗产展览等方式,提高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然而,仍有一些文化遗产因缺乏有效保护而面临损毁风险。

  4.文化活动

  家乡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庙会、戏曲演出、民间艺术展览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家乡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然而,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

  1.存在问题

  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断代风险,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

  部分文化遗产因缺乏有效保护而面临损毁风险。

  文化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

  2.建议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等方式,让年轻人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完善保护机制。政府应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活动。

  六、结论

  本次调查表明,家乡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但也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以及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家乡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篇4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外来文化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享受外来文化带来的快乐之时,往往忽略了培养着我们长大的本土家乡文化,导致我们家乡的文化不段没落。一个地区的风俗是这个地区的特色,知道了地区的风俗,才算是这个地区的人,而现在的人们因为忙碌的工作与学习已经淡忘了自己的家乡风俗。因此我从家乡文化入手 ,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大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的层度。

  一、调查目的:

  为了解目前我校在校学生对家乡文化了解的真实状况,我们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对象: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地点:

  学校食堂,学生宿舍楼

  四、调查时间:

  20xx年5月27号—20xx年5月29号

  五、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集体开卷式,不记名问卷的方法。学生问卷,共发下调查问卷35份,总共收回有效问卷35份,所有数据全部采用人工统计处理分析,有效率达100%。

  六、调查内容:

  1、性别?

  2、您的家乡是哪里?

  3、您所在地春节有哪些习俗

  4、您的家乡春节期间有忌做针线活吗?

  5、您对以上习俗的态度是

  6、您对家乡文化有多少了解

  7、您知道家乡有哪些名人

  8、您对家乡的饮食有什么特点

  9、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您认为造成民俗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10、您的家乡大年初一基本上干什么?

  11、您觉得家乡文化对你的影响?

  12、除夕夜您一般干什么?

  13、您的家乡民俗文化最有特色的是?

  14、您有宗教信仰吗活动中的作用?

  15、您认为传统习俗在春节庆祝活动中的作用?

  16、对于家乡传统风俗文化的保留工作状况,您认为怎么样?

  17、您家乡春节气氛如何?

  18、您的家乡结婚时喜欢用以下哪种方式?

  19、您对家乡文化的了解途径主要是哪些方面?

  20、对家乡文化的发展,您的建议是?

  七、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

  1. 关于家乡习俗的了解(由来):调查结果也很令人意外,10%的人对于家乡的文化还是相当了解的,60%是比较了解,30%的人稍有了解,这种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大多数人还是保留着当地的风俗,身为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他的文化不应该是了解甚多的吗?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要更加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且文化背后的故事。例如:每个地方的春节,过法也是千奇百怪,有早上吃团年饭的、有晚上吃的、有关冰灯的、有舞龙狮的、有吃饺子的等,这些都是因为各个地方的故事不同所纪念的节日方式不同。

  2. 关于大学生对家乡饮食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25%的人家乡喜食辣,22.5%人家乡口味清淡,27.5%的人家乡口味较重(咸),25%的人家乡所有口味都喜欢,从上结果我们还调查出有很多的个人爱好,也受家乡饮食的影响。民间的文化与饮食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与兴趣,值得赞扬的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对自己家乡的特色食品都是赞不绝口,从不同的饮食文化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的继承人已经开始趋於成熟了。美食文化节一方面展示了地区的特色食品,另一方面引导我们我接受和关注我们自己家里的文化差异关于大学生对家乡饮食的了解:很多人都会说,我的家乡没有什么好吃的,我早都吃够了,我还是喜欢在外面吃小吃,或许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最原滋原味的东西才最有营养。但是,每个地方的`食物都有其地方的特色。

  3.关于家乡民俗文化的特色:20%的人认为在服装上,12.5%的人认为在节日上,45%的人认为在饮食上,22.5%的人认为在其他的方面,饮食上的民俗文化是最为突出的,中华美食具有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品类丰富、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特点,是中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饮食在发展中形成了“十美风格”,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因此地区的饮食特色比较丰富。

  4.关于大学生对家乡传统习俗的看法:32.5%的人认为是活跃气氛,22.5%的人认为是为了增加家庭凝聚力,40%的人认为是为了继承传统文化,5%的人认为是老人们的旧观念。看来大多数的家乡文化都被慢慢的继承了下来,希望把它们发扬光大,且被后代子孙接受,还慢慢与这个时代相融合,但还有少数子孙不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底蕴深厚,许多方面我们了解的都不够,传统的节日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传承和发展的。

  5.有关家乡传统文化风俗继承:20%的人认为继承的非常好,45%的人认为继承的比较好,32.5%认为仍需改善2.5%的人认为继承的效果不好。从上看出家乡传统文化风俗继承的不是太理想,由于现代社会在时间方面普遍上使用西方公历为准,而中国传统节日都是农历时间,因而使现代中国大部分人很难准确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日期;洋节比中国传统节日更能让商家获得更多、更高利润,因而商家会在洋节进行大范围促销行动,造成洋节比中国传统节日更热闹形象。

  (二)大学生对家乡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希望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外交流,这无疑对我国国民视野开阔和思维开放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在此同时,国外文化及文化产品也随之进入我国,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继承了很多年的民族文化一定必须发展下去,思考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的措施等,很多年轻的人们都不愿意去继续过那传统的节日,觉得没什么过头,都喜欢去过西方浪漫有趣的节日,导致传统节日失去了在人们心里的地位。我们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发展没有想法,觉得还要继续保持旧的、好的传统就好,对于家乡的未来更没有过多的建。但是,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撇开现代文化而去发展传统文化的问题。但是,传统文化是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象征,更确切地说,只有从传统文化的上述现状和定位出发,不断推动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并在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就能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篇5

  调查目的和意义:

  通过了解在当今基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现状和文化建设的进展,增强我们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我们深入基层、深入民众,激发我们参与文化建设以及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的热情,增强我们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加深我们对于自己家乡的认识,使得自己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下贡献,使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又迈进一小步。

  调查过程:

  在遂溪过年的那段时间去向基层人民了解一下他们在业余时间有什么文化生活可以进行,以及对于自己文化生活的看法,和觉得政府在这方面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他们自己又希望有些怎样的文化生活。

  一、基本情况与分析:

  纵观这几年遂溪人的文化生活,随着国家对人民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遂溪的文化建设在这几年得到了蓬勃地发展和显示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其中,居民的文化生活也逐渐日益丰富化、多样化,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演唱会、看电影、打麻将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到20xx年一月份,在我所调查的遂溪家庭里,以前的黑白电视已经是人们记忆中的东西了,现如今他们大部分都有彩色电视、液晶电视,甚至是最近刚刚流行的3D电视都出现在普通居民的家中了。另外随着遂溪电视台的改革,以前是模拟信号电视的家庭都升级为有线数字电视,电视节目也由原来的40多个台增加到了80多个。VCD或DVD似乎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是更加先进的EVD了。电脑也在普通家庭中得到了普及,手提电脑的比例越来越高。

  值得留意的一件事是当今的居民文化生活出现了两极化的趋势,主要分为了年轻派和守旧派两个部分。8岁到30岁的新生代,他们趋向于一些新事物,他们喜欢上网,听歌、看演唱会、溜冰;30岁到50岁之间的成年人,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就普通多了,例如: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读书看报、搓麻将、下象棋等;而那些高于50岁的成年人,他们则对看大戏、粤剧、雷剧,舞狮子等活动情有独钟。

  晚上在烈士公园里面,很多妇女聚在一起练练舞蹈,娱乐一下身心,为此不难发现妇女的地位已经是在不断的提高了,以及她们的追求也发生变化了,她们不在满足于家庭主妇的日子了,她们也开始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业余爱好。

  其中,有些非物质文化是他们都喜欢的,那就是在遂溪的年例时所举行的舞龙以及醒狮的表演,遂溪作为醒狮之乡,醒狮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年到那个时候,男女老少都开始为一年一度的舞龙舞狮节目开始做准备,可谓是全民皆兵了。现如今舞龙醒狮已不再单纯是为了游神而举行的了。它已经是融进了遂溪人民的身躯和血液中的一种文化了。遂溪人民也为其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就我调查的家乡居民文化生化来说,他们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提出了一些他们认为是不足的方面。

  1、政府在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可能是由于在文化建设中体现不出政府业绩增长的原因。县、镇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相对于其他方面少得多,某些落后点的地方甚至是零投入,而且这些经费大多为人头经费,为此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就更加是寥寥可数了。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另外由于对一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造成某些非物质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或消失的状况。我县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文化站的图书阅读室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匮乏或是残旧。

  2、日常开展的文化活动过少,居民文化生活贫乏

  每年城镇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由县委通过联办、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及棋、球类比赛等。在过年期间相对而言就多点,例如一些猜字谜、玩飞镖,春节演出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镇”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活动形式仅为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广大中老年居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

  由于文化站待遇低,政府的不够重视,所以我县的文化队伍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在岗人员也经常被乡镇挪作它用或被外借开展乡镇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镇文化专干年龄偏大,由于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从而造成大部分新生代的居民对于由政府举办的文化活动不感兴趣,使他们更多是去网吧,KTV、溜冰场等娱乐场所。

  4、缺乏正确的引导,糟粕之风盛行

  我们县是一个比较大的县城。人口大概有十万左右,居民空闲时间大都会选择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牌等,有些还只是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而已,但是大部分都出现了变质,演变成了“赌博”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镇上的赌博场所近千家,其中大部分都是家庭式的,有的.家庭甚至常常因为打麻将而引起吵架、放任孩子不管等坏现象,更加恶劣的还会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场。另外,镇里某些落后地方的迷信之风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少些老年人身上,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在一两次求医不见效果后,便会选择去找“神灵”。

  5、网吧和KTV等娱乐场所的管理不够

  由于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娱乐性文化场所开张,但是由于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不足,造成那些场所普遍存在各式各样的安全隐患,例如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就是很常见的事了。而在一些KTV场所,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暴力事件。

  二、我镇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镇城镇文化建设步伐滞后既有历史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城镇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不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偏见和缺乏支持,给城镇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也严重制约了城镇文化的发展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城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管理部门和部分城镇干部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只注重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有了钱,就一切都好办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从而忽视了文化对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工作中将文化建设排在各项工作的后面,往往是经济当主角,文化作配角,结果导致对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不力,从而出现的居民文化水平增长追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

  2、对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除了人头经费外,县、镇用于城镇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又有相当难度。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文化建设项目,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

  3、城镇文化市场发育不足、居民文化素质偏低

  城镇文化市场与其它商品市场的空前繁荣形成鲜明的反差,城镇文化市场境况冷清。有些地方附近连一家书店都没有,居民买书难。与此同时,文化市场管理不善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方面,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正当的文化娱乐生活,但城镇的文化建设却严重滑坡,居民很难享受到一些健康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管理跟不上,甚至缺乏管理,一些迷信、反动、淫秽、暴力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在城镇大肆泛滥,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4、文化管理体制不畅

  文化部门人员大多被叫去进行办公工作,文化表演队伍的人才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基层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没有交流、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文化创新。而且乡镇财政对文化站投入极少,管理不力,导致文化站形同虚设,没能发挥城镇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

  调查结论:

  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一些现代化的娱乐场所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使得人民的精神文化不再空虚,居民在自己的空余时间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文化活动去参与的。但是相对于居民的经济的水平的增长,这些又显得是那么的渺小,怎样让居民文化水平与经济水平差距缩小是政府急需解决的事情。在党的文化改革思想的领导下,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将我县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调查建议和对策:

  1、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城镇有能力来建设多一些些公共文化场所,例如:县文化馆、博物馆、阅览室、健身的器材和场地等。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保护的力度,有关部门还可以建立一个保护体制,鼓励一些新生代去学习和传承那些非物质文化。对一些做得好的团队给予适当的奖励。

  2、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加快城镇文化建设,就要狠抓教育,完善九年义务教育体制,让更多的孩子有书可读。从而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引导居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加大对青少年文化思想的教育与引导,多举办些适合他们的文化活动。使他们多点接触健康的文化,鄙弃那些低俗落后的文化。

  3、完善城镇文化管理体制

  要加强对城镇文化市场的管理,保障城镇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把城镇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避免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城镇文化市场的管理要坚持引导、鼓励与监管并重,既要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又要加强经营这得监督管理,防止经营者为了自己盈利而为居民提供不良的文化活动机会和场所。对于一些非法的盈利性文化场所要加大打击力度,必要时要进行依法取缔。从而营造出一个好的环境给居民。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篇6

  调查人:

  xx

  调查时间:

  20xx.01.15~20xx.02.15

  调查地点:

  江苏省泗洪县

  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的理念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出。然而,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尽相同。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家乡地区(江苏省泗洪县)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街头问卷与网络问卷结合)

  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

  调查结论:

  一、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都不相同,在此次随机调查中我发现,家乡人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打工和种地;当然,由于环绕成子湖,渔民们捕鱼为业;此外,还有基层服务工作者如医师等依靠工资生活。不同人群经济能力不一样,调查之后发现贫富差距还是很明显,县城中基础建设完善,人民生活条件较好,乡下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家庭条件较差。

  二、文化发展状况

  此次调查主要在农村展开,参与填写问卷的好多人都只是小学初中毕业,(部分人员由于仅参与过扫盲班或未接受过素质文化教育无法参与问卷调查填写)很少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并且,大多数人对于文化的概念仅仅局限于学校。只有部分人员提到文化活动,他们的建议是增加文化活动,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同时,较多人提出家乡应建设一所较好的中小学。总体而言,家乡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有待加强。

  三、个人看法及建议

  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有待提高,经济与文化并未共同发展,经济发展比文化发展迅速,县城发展比乡村发展迅速。外出打工是乡村人普遍的选择。于是,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等现象颇为普遍,使孝亲敬长成为一部分人难以实现的梦想。好在如今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兼顾文化发展,努力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在寒假期间,县政府的“春风行动”让人暖心。由政府牵线搭桥的大型企业招聘会在春节前后举行,乡镇公交免费送达,数万个岗位对外应征。号召泗洪人回乡就业创业,带动泗洪经济发展,使家人团聚,创造美好新生活。乡村文艺汇演、元宵灯会等节目也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此外,建议关注农民生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希望多多举办文化方面的活动。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家乡文化调研报告11-26

家乡文化调查的报告06-28

文化习俗调查报告05-05

社区文化调查报告11-02

地域文化的调查报告01-16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02-22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04-17

家乡环境调查报告07-04

关于家乡的调查报告07-11

家乡的民俗文化作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