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课例研究心得体会16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例研究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1
在华师大学习的第二周,又陆续领略了几位“名师”的风采,其中15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玉东教授向我们主讲的“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上午三个小时的讲解,使我对课例研究有了重新的认识。
“课例”是一个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是对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以前我没有认识到“课例”在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平时把它当成一个负担,更谈不上在管理中指导教师进行“课例研究”。课例研究的价值在哪里?就参与教师来说,可以聚焦课堂、聚焦学科,促进学科教学内容知识发展,是传统教研活动的精致化研究。优秀教师积累的丰富的“实践智慧”需要通过课例加以传递;同伴的经验可以通过课例让大家共享;大量的教育教学案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课例研究起源于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早产生于医学领域,后来哈佛商学院将案例研究引入教学领域来培养和教育学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要研究300多个案例,因此而获得巨大成功,并为其它领域所借鉴。中小学教育教学借鉴案例的模式而形成今天的“课例研究”。
回到学校, 我要“学以致用”,要开展课例研究的探索,首先发现问题、确立主题、设计方案:要对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大多数教师的实际需求,摸清教师的认识和行为现状,然后据此确定课例研究的主题和形式。入口要小,便于深入研究,尽量避免“大”而“空”的主题。然后观察课堂、研究课例。课例研究需要先进的.理论和课改理念做支撑。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有些教师缺乏理论底蕴,在自我反思、课堂观察、课例研讨等环节,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不善于对课堂中发生的问题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致使课例研究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理论学习是课例研究走向深度的关键。围绕主题学习理论,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效对接。最后行为跟进、持续研究。在课例研究活动的最后阶段,要集中大家的智慧,要对问题解决的多种策略加以比较和甄别,从中筛选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和有效策略,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自主选择。当然,归结总结,达成共识,不是为了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为了教学策略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具有建设性,更容易被教师认同和理解。
课例研究是提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密切相关。从日常听课、评课到主题课例研究的开展,是一种课堂研究方法的改进,更是一种学习文化和研究文化的重建。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有幸听到了xx老师的《课例研究的模式及实践路径》,让我对课例研究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课例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入备课、上课、观课、评课、反思全过程。谭老师的讲座从课例研究三步走、致格教研、三味课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今天我主要围绕“课例研究三步走”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独立备课。
在平时的教研组活动中,我们要求执教教师要利用要三本书进行独立备课: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对比谭老师的做法,我们还要用好专业期刊杂志和小学全套教材,具备资料质量意识和教材知识统揽能力。努力站在理论高度,学会高质量研读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读懂例题里的每幅图画、每一个词句以及必要的.留白等,抓住核心素养或知识本质,以有效的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交流、完善、总结等。
二、开“批判会”。
这个“批判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评课。谭老师倡导的是“只说缺点,不说优点”;结合研讨老师的意见进行致格教研。我想:谭老师的做法之所以能得到团队成员的赞许,是因为谭老师的团队成员整体素质较高,基本能基于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审视和反思、批判。但我们面对的是层次不同的教师群体,这种做法有待于缓缓进行。我们目前的评课方式是“121”,即:指出执教者的一个优点,且能找到这种行为的理论支撑;提出两个困惑,也就是课堂中值得商榷的地方,提出来供大家伙讨论、交流;给出一个建议,针对课堂中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自己思考比较成熟的点,给出合理化建议。我认为这种方式更适合于学校的学科教研组评课活动,指出优点增加教师的自信,提出困惑激发教师的思考,给出建议供教师参考,激发了每位参与者的积极性,也拓展了研究的深度。
三、二次上课。
执教教师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吸收同伴的建议,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然后寻找相关理论依据,选择性地调整、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再次进行试教。如此第二、三个步骤可反复进行,直至满意为止。
当然,这个过程还要有成果意识,如:教学实录与反思,教学叙事研究报告、教学研究论文,教学分析报告等,需要教师善于思考、勤于动笔,方能实现“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小的精力,争取最大的教研效益”的研究价值。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6月12日,刘老师名师工作室举办《如何做课例研究》的讲座,在学习中了解到课例研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通过课例研究,教师能够深入理解教学实践,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课例研究也是一种团队合作的过程,通过集体智慧和互助合作,教师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课例研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次培训,我对于以后的教学有了更多角度的`思考,利用课例研究的方法复盘每一节课得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4
这次研修活动关于主题为《课例与课例研究》的学习,让我对教学实践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课例是教学实践的宝贵资源。通过精心设计的课例,我们可以观察到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在课堂上的实际运用,进而理解其背后的教学理念和目标。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灵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
课例研究的过程让我学会了如何深入剖析和反思课堂教学。通过对课例的仔细观察和分析,我能够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这种反思和剖析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我提升教学水平,也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需求。
这次活动还强调了团队合作在课例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与其他教师、专家的交流和讨论,我能够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课例。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机会。
这次活动让我更加坚信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课例研究,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仰和追求,也激发了我继续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这次课例与课例研究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还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感悟。这些收获将对我未来的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5
在参与课例研究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这段学习经历让我对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课例研究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剖析教学过程的绝佳机会。通过对具体课例的细致观察和分析,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使我明白,成功的.教学并非偶然,而是源于精心的设计和准确的把握。比如,在某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上,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引导,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和热烈讨论,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让我意识到,巧妙的教学设计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课例研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同事们共同探讨、交流想法,让我从不同的视角看待教学问题,拓展了自己的思路。我们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共同为改进教学出谋划策。每个人的经验和见解都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这种集思广益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强大力量。
在研究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来评估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从而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这让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另外,课例研究也促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每一次的观察和讨论,都让我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如何能够做得更好。这种自我反思的习惯,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课例研究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它让我明白教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艺术。我将把在课例研究中学到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带来更优质、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6
通过学习我认为,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它依据教师个人已有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寻找自身的差异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例研究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帮助教师学会怎样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究就成为了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是教师们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课例研究起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作用,它能够增长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成为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我也深深感受到,课例研修与我们的平常的教研活动是有区别的,平常我们往往只关心课怎么上,板书怎么设计?提哪些问题等技术问题,缺乏从理论层面上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风格加以分析与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整体把握教学设计。进行课例研修可以让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理论,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课例研修关注的不是教育学或各学科所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课例研修”的阶段:“策划与准备”阶段、“实施与反思”阶段、“梳理与提升”阶段。
“策划与准备”阶段具体任务有组建课例研修小组并分工、定主题和课例、定关键词、查找文献资料、制定课堂观察表。
“实施与反思”阶段具体任务是确定课例研修形式、开展“三课两反思”、做前测和后测。
“梳理与提升”阶段具体任务有找出课例研修报告的基本要素、撰写时选择“关键事件”、撰写时有效地使用文献资料、写好报告的“结论”部分、明确报告的字数。
课例研修这种培训的活动形式是以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问题的解决为指向,以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的,既可以迅速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又可以使培训的效果及时体现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上,因而受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训练的方式。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7
今天有幸听到了刘老师的专题讲座《如何进行课例研究》,使我对课例研究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课例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入备课、上课、观课、评课、反思全过程。刘老师的讲座从课例研究的概念、为何要作课例研究、课例研究的素材、课例研究的特点、课例的要素及基本框架等方面进行阐述,我着重从课例研究的基本框架谈一下心得。
(一)阐述研究的主题和内容
1.确定研究主题
说明课例研究小组期望解决的教学主题什么,研究此课例的.意义与价值。
2.选定研究课例
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确定选择哪节课作为课例。
(二)呈现课例研究的过程
课例研究是系统的教学改进过程,需要多次的研究课,此环节呈现每轮教学实践的情况。
1.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的深入
研究报告要具体体现每轮教学设计过程中课例研究团队在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方面的主要变化。
2.教学设计的变化
这部分要避免照搬教案,而是在阐明每轮的研究课的具体教学流程设计上的明显变化。
3.概要呈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
这是整个课例研究的重点,写的过程是研究团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再分析、寻找问题解决策略的心路历程。
4.课堂观察的重点和工具
(三)课例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1.学生角度
一方面可以考察他们的课堂表现,根据观察记录说明他们在课堂的参与状态、思维发展、学习体验等方面,尤其要突出不同轮次的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变化情况。
2.教师角度
检讨教学成效上要以呈现教师从教学中所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为主。
3.课例研究反思
对课例研究设计、组织、实施过程的反思及建议。
刘老师的讲座使我对课例研究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明白了课例研究的重要性,课例研究就在我们身边,就在点滴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提升自我。
一名教师的成长,光靠听取他人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最为关键的还是自身的深刻感悟。只有将他人的经验通过自己的深刻体验,内化成个人真实的心得体会,这时候才能为己所用。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8
今天聆听了xx老师的专题讲座《课例研究模式级实施路径》,谭老师从课例研究的概念、课例研究的模式、课例研究的关键——致格研课等几个方面给我们进行讲解。
“潜心研究,快乐工作”是她工作室的`团队理念。她说:“一名教师的成长,光靠听取他人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最为关键的还是自身的深刻感悟。只有将他人的经验通过自己的深刻体验,内化成个人真实的心得体会,这时候才能为己所用。”那如何研究课例呢?谭老师建议三步走,独立研究内容——独立设计流程——独立试教;独钻研教材要做到:研读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凝练课例研究的教学主张——三味课堂(数学味、思维味和文化味)。作为一名教师,教师的成长在课堂,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我要学习她的这种钻研精神,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情景创设、有效活动的设计等,实现由已知者退居到未知者的转变、由提出问题到发现问题的转变、由引导者到合作者的转变,打造精彩课堂。
教学需要耐心,更需要恒心,教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我们还需继续努力。“越努力,越幸运”。愿自己成为那个最幸运的人!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9
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课例研究成为了我不断成长和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课例研究,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
课例研究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教材和教学目标。每一次对课例的精心剖析,都仿佛是在挖掘知识宝藏的深处,让我能够清晰地把握教学的核心要点,明确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例如,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研究“函数”这一课例,我不仅明白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更懂得了如何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
它还促使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观察其他教师的授课方式,借鉴他们的优点,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曾经,我看到一位老师在讲解语文课文时,采用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这让我意识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于是我也开始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上运用类似的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课例研究也加强了我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共同体。在一次关于英语语法教学的课例研究中,我们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集思广益,找到了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疑问,我能够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比如,当发现学生对某个历史事件的理解存在困难时,我会补充更多的背景资料和生动的故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课例研究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它让我不断反思、不断进步,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参与课例研究,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10
20xx年6月12日,我们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在钉钉群中再次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了刘老师的微讲座《如何做课例研究》。这场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课例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发了我今后如何做课例研究的反思。
讲座中,红玉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课例研究的概念、意义、方法和步骤。她指出,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或若干教学事件的描述和分析,在互助与反思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教研活动。它是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基点地研究一堂课如何改进,让老师在研究这节课的过程中掌握改进这类课或更多课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学中的难点和困惑,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
在讲座中,红玉老师还分享了两个成功的'课例研究案例。这两个课例研究生动地告诉我们如何进行课例研究,如何写课例研究报告,也使我更深刻感受到了进行课例研究的意义。
听完讲座后,我对初步了解了如何进行课例研究。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积极寻找教学中的难点和困惑,并尝试通过课例研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也会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11
20xx年6月12日,我们刘老师名师工作室进行了课例与课例研究的讲座,通过聆听刘老师的讲座,我收获了很多。
“课例研究”是通过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基点地研究一堂课如何改进;具体说它是围绕如何改进一堂课,展开研究,其目的不仅仅是上好这堂课,更关键的是让老师在研究这节课的过程中掌握改进这类课或更多课的方法。“课例研究”是一个“做课例”的'过程,是传统教研活动的精致化研究.它是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基点地研究一堂课如何改进;具体说它是围绕如何改进一堂课,展开研究,其目的不仅仅是上好这堂课,更关键的是让老师在研究这节课的过程中掌握改进这类课或更多课的方法。“课例研究”是一个“做课例”的过程,是传统教研活动的精致化研究.参与课例研究的教师无论是施教方还是提供意见方,均积极对教材、学生、教学材料等进行讨论,探究课程设计以及如何在真实课堂实施等.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重视主题引领。(2)重视教师合作。(3)重视反思。
刘老师还介绍了课例研究的基本框架,分享了两个成功的课例研究案例。这两个课例研究生动地告诉我们如何进行课例研究,如何写课例研究报告,也使我更深刻感受到了进行课例研究的意义。
听完讲座后,我深感课例研究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水平,促进教改,提高课堂实效。我们的研究需关注课堂,更需要关注学生,以研促教、以研促学,在过程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12
今天xx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她是为什么走向课题研究之路,带领团队怎么进行课例研究的点点滴滴,让我对课例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课例研究的重要性,让我知道课题研究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点滴教育教学过程中。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提升自我。
从谭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成为名师至关重要的两点:
一、团队理念。
团队合作非常关键,尤其是在初期,最关键的还是每个合作的人是否都有一样的想法,一样的愿景。谭老师的团队是在大家的一顿饭后谈话之后开始创立的,大家的希望、工作方式、目标、情感都融合到了一起。以谭老师为核心,其他人信任她、支持她。大家在一起,不计较有没有经费,只是想着共同要办一些事情,解决一些工作上的.问题,定下时间以后,每个人都能遵守,而且要有成长的意愿。比如:团队里的一位老师脚扭伤了,但她仍然每天坚持让爱人开车把她送去参加团队的研修学习,还有一位在山村任教的老师,主动找到谭老师加入谭老师的团队等等。
二、有目标,每年潜心做好一件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是一个人生命力的展现,是一个人聪明才智的体现,也是为教师专业发展点燃的一盏明灯。作为教师,我们的阵地是课堂,做课例研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谭老师认准了搞课例研究,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她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课例研究方法,叫做“致格研课”:第一,教者要独立钻研课题内容,独立设计教学流程,独立进行第一次试教;第二,“开批判会”。全体成员直接开炮,针锋相对,各抒己见;结合大家的意见进行致格研课;第三,在研讨中达成共识;根据“批判会”的意见,教者调整教学设计再次上课。谭老师展示了自己设计的两节课例《轴对称图形》、《黄金比》,从导入到最后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不要说学生上了她的课不想下课,连我都为她复述的内容着迷了。
正如谭老师所说:“方法不对,精力白费。方法正确,事半功倍”。让我们不为成功,只为成长,相信足够努力,人生定有惊喜!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13
6月12日,我参加了刘老师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刘老师做了《如何做课例研究》的培训。通过这次课例研修培训,我理解了什么叫课例研修,也知道了课例研修的基本框架。
课例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要交代清楚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即本节课教学的研究思路、理由和认识等等。
而“课例研究”是一个“做课例”的过程。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或若干教学事件的描述和分析(个体),在互助与反思(集体)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目的)的教研活动。
课例研究也是一种行动研究,其基本框架应包括:
一、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的深入。研究报告中要具体现每轮教学设计过程中课例研究团队在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方面的主要变化。
二、教学设计的变化(备课的变化)。要着重阐明每轮的研究课的具体教学流程设计上的明显变化(可通过案例对比并简单解析),具体描述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关注点的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三、概要呈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课堂教学实际过程的变化)。其中的课堂教学的成效可以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去考察。从学生角度,可以重点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在不同轮次的教学中的变化情况;从教师的角度看,检讨教学成效上要以呈现现教师从教学中所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为主,这些经验和教训是课例研究小组集体研计与执教教师自我反思的结果。
作为一名教师,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到一名教师如果能积极投入到课例研究中,以一个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查阅大量资料扩充自己,及时进行总结。那么在教学中一定会自觉地改进方法,不断地提高。而这种提高的速度必将是非常惊人的。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14
我校教研组举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课例研究活动。本次活动以“品名师课例,促专业成长”为研究主题,通过看名师们的各科课例,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课例研究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使我更加走近了“课例研究”。作为参与活动的一员,我深有感触,以下浅谈几点我的个人体会:
1、感动。
在本次活动中,有三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感动。
其一:老师们的积极参与。活动前成立了研究小组。多位教师和领导虽然在一线的工作都很繁忙,但仍然抽出空来,先后两次在朱老师的精心安排下,设计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主题鲜明的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毫无保留。这样的同心协力,我们的活动怎能不取得成功呢?
其二:研究教师的虚心努力。本次参加活动的教师发言及有理论高度,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高度、有深度、更有广度。如果不是付出了超常的努力,我们的教研活动又哪能如此精彩呢?
其三:领导的关注。本次活动自始至终,学校领导都安排有序,全程追踪。在活动过程中,领导身体力行,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教研组教师研讨交流,俯下身来和教研组成员评课议课。除此之外,本次活动中,校长也亲临现场,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肯定。领导这样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的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不努力呢?
2、收获。
自学校教研室成立教研组后,几年以来我在参加教研活动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朋友和知识。记得初次活动时相聚的时候,大家彼此都还很拘谨,讨论问题、评课议课时,都还带着些许腼腆。而今,这个集体是团结的、温暖的.、欣欣向荣的。彼此友好、互相关心、畅所欲言、共同进步取代了昔日的一切陌生。在这里,我们不仅拥有了朋友,更收获了无尽的知识源泉。教研活动就如同一个精彩的大舞台,我们在一线工作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这个舞台上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每参加一次活动,我都觉得自己好像禾苗又汲取了一次甘露,又多了一些工作的动力、信心、干劲儿……
3、提高。
初识“名师课例研究”,不知其究竟为何?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使我明白了其真正内涵: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这样的概念易于理解,其操作模式也易于把握: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搞清了这些,不禁使人心中豁然开朗,这就是“课例研究”。回想我们以往的教研课,与之相比,课例研究不仅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更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们共同探讨,交流分享,获取大量的信息,共同解除困惑,感受成功。其互助互学的教研过程,更使大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由以上这些联想到课例研究的起源,哈佛商学院每年每位学生都要研究300多个案例,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今,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成功也将属于我们!“让我们在教研中,获得智慧、方法、启示,然后生根发芽,在自己的沃土上开花、结果吧!”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15
通过培训,我看到了教师们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课例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蕴含着教育者的智慧与用心。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课例研究不仅仅是对一堂课的简单记录和分析,更是对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的深度挖掘与探索。
我明白了好的课例需要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握。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和学习需求,才能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能够激发他们兴趣和潜力的教学过程。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在日常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观察学生,从他们的反应和表现中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
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团队协作在课例研究中的作用。教师们之间的交流、分享和合作能够汇聚众人的智慧和经验,从而使课例研究更加全面、深入。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也有利于整个教学团队的共同进步。
讲座还让我明白课例研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完美的课例,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课例。每一次的反思和总结都是下一次进步的基石,我们要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和探索精神,不断追求更高的教学质量。
这场培训犹如一把钥匙,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更优秀教学的大门。我将把讲座中的所学所悟融入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用心去研究每一个课例,关注每一个学生,与同事们携手共进,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有意义、更具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帮助他们在数学的世界里茁壮成长,探索无尽的奥秘。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我能够在初中数学课例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篇16
我有幸听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的申宣成博士《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的报告,申博士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的浅显易懂,让我们兴趣盎然的同时,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对所学内容回味无穷。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读了不少课例,自己也写课例,但却没有深入地对课例进行研究,缺乏理论的指导。听了申博士的讲解,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曾认为很骄傲的课例,发现自己曾有多严重的不足而不自知,明白了今后的课例研究该如何做起:课例是课堂教学的实录,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或其中若干教学事件的描述和分析,在互助与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的'教研活动。
我们做课例研究可以用专题分析法、情景填空法、结构复盘法三种方法,结合自己课堂实践进行。申博士结合大量生动、具体的课例来为我们解析这些理论,如拂面春风、如甘露入喉,我迫切地认识到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课例的需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师的成长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能让自己不断提高的,是自己不断的研读与反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倍感动力百倍!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08-15
课例研究心得11-22
课例研究职教论文08-24
对“课例研究”的关注与思考08-19
课例研究学习体会08-24
课例观摩心得体会12-02
《背影》课例08-16
课例研修心得体会08-24
语文课例心得体会11-10
观摩优秀课例心得体会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