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时间:2024-07-01 20:10:32 范文先生网 我要投稿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优选【12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优选【12篇】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1

  为进一步改善辖区市容市貌,加快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整治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有关要求,结合临江街道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按照重点治理和规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清理乱堆放、乱张贴、乱搭建,着力解决“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努力营造整洁、文明、和谐、有序的城乡环境。

  二、工作要求

  (一)社区环境卫生整治。

  全面清理社区乱堆放、乱张贴、乱搭建,搞好街道、小巷卫生清理,集中治理社区内卫生死角;整治垃圾坑塘、排水沟渠;治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行为;做好社区楼院卫生,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卫生观念。

  (二)主干线道路环境卫生整治。

  集中清理公路主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各类垃圾、杂草,治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行为;规范沿路商户管理,对有碍观瞻的`责令整改。

  (三)城区环境卫生整治。

  对辖区内主次干道、街巷进行区域责任划分,将每个区域的卫生落实到各单位、企业,分工负责。在此基础上,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对存在的垃圾死角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清理;加强对乱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问题的综合整治,确保市容整洁。

  (四)商户占道经营治理。

  严禁占道经营和占道作业,对店外经营、作业严查重罚,对长期占道经营屡教不改、拒不配合的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五)企业单位环境治理。

  辖区内各企业要对厂区内外、进厂路及门前卫生进行全面清理,严禁乱倒垃圾、乱排污水。

  (六)加快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健身活动场所、宣传栏、阅览室、公开栏等设施配套齐全,定期维护,书籍、宣传内容等及时更新。

  (七)完善内业资料。

  各社区要做好工作部署、会议记录、活动简报工作,严格按照规范化要求,收集资料,完善内容,规范装订,分类归档。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

  成立临江街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有关科室、社区协调配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城管办。下派街道科级领导及街道干部包干社区,对所包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指导、帮扶和督查。

  (二)广泛宣传。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利用宣传栏、公告栏及纸质印刷品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在辖区内营造浓厚氛围。

  (三)加大投入。

  由街道办事处下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经费,该经费主要用于购置环卫设施、清运垃圾、清理卫生死角、绿化补植及聘用人员工资等支出,确保专款专用,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督查。

  街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大督查力度,对各责任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定期通报督查结果。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整治效果显著的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2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抓好沙化治理的各项部署要求,切实提高我市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核心区域,由海拉尔河流域、伊敏河流域、新巴尔虎左旗中部三条沙带和新巴尔虎右旗达赉湖沿岸等地零星分布的沙丘组成,主要分布在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海拉尔区和满洲里市。全市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194.64万亩,占沙化土地地区土地总面积12473.78万亩的9.6%。其中,固定沙地(丘)面积1158.92万亩、半固定沙地(丘)面积21.03万亩、流动沙地(丘)面积13.71万亩、沙化耕地面积0.98万亩,另具有明显土地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4.67万亩、其他土地类型面积134.39万亩。

  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在呼伦贝尔草原两次大量开垦草原,诱发草原大面积沙化。同时,气候变化加剧了草原沙化退化。沙质草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40~350mm,冬季干燥寒冷,春季少雨多大风,夏季短促。年大风天数达20~40天,集中在春秋两季,使草原的退化加剧。

  二、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抓好沙化治理的各项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三、基本原则

  ——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大力推进国家重点防沙治沙工程和区域性防治项目,做到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学有序推动沙化土地治理。

  ——科学防治,巩固成效。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保护沙化土地地区生态、巩固建设成果。尊重自然规律、鼓励科技创新,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治理技术和模式,提高治理成效,建立高效监管考核体系。

  ——政策引导,多元投入。合理增加防沙治沙资金投入,有效整合市场、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资源配置,加大沙地综合治理金融支持力度。积极争取防沙治沙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单位、企业、个人防沙治沙。

  ——注重民生,造福百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宣传绿色发展理念、政策、路径和成果,及时总结推广防沙治沙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模式,多措并举提高全民全社会防沙治沙和环保意识,努力营造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将防沙治沙与沙化土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农牧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加大对沙产业的扶持和引导,让防沙治沙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生态修复体系建设

  1.矿山治理

  (1)按照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内自然资函〔20xx〕6号)和《呼伦贝尔市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加快沙化区绿色矿山建设进度,到20xx年底,全面完成沙化土地地区生产矿山绿色矿山建设。(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2)细化实化绿色矿山建设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实施步骤、组织保障、配套政策、责任分工等,并抓好落实和监督。加大检查力度,对未建成的绿色矿山,督促相关企业尽快完成升级改造,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度;对已建成的绿色矿山开展定期评估,对评估中发现不适宜继续列入绿色矿山名录的,及时组织属地旗市区提出移除名录的建议。(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3)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逐年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加快解决沙化区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2.水体治理

  (1)完成“两河两湖”水生态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及地区完成呼和诺尔治理任务;科学划分岸线控制利用区,并控制其开发利用强度与开发利用方式。(牵头部门:市水利局)

  (2)开展沙化土地地区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摸清沙化土地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持续推进地下水型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防止地下水污染。(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

  (3)梳理沙化土地地区V类和不达标水体清单,将国控考核断面水质目标纳入河湖长制管理,推进沙化土地地区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加大不达标水体专项整治力度;深挖沙化土地地区工业节水潜力,加强企业废水预处理,推进废水深度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改扩建项目优先利用再生水。(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工信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3.造林修复

  (1)依托内蒙古“‘一湖两海’及察汗淖尔等重点湖泊湿地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工程”“造林补贴项目”“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项目,严格遵循《国土空间规划》布局,针对不同类型沙地的分布点,开展科学治沙,实现流动沙地治理和生态修复。(牵头部门:市林草局)

  (2)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治沙造林示范基地、机械沙障、生物沙障、容器苗栽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技术为支撑,突出生态脆弱区和薄弱环节的重点治理,带动面上保护。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带、网、片”相配套,结构合理,防护效益高的生态屏障和“外围封禁、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生态发展格局。(牵头部门:市林草局)

  (3)以“因害设防,综合治理,集中成片、注重实效”为原则,设置物理和生物沙障固定沙源,开展“锁边”工程,阻止沙地面积扩展。运用生物技术、机械技术等加强防沙治沙的技术攻关,有针对性地将营造林、草原生态修复等科技成果及适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一线,充分发挥林草科技的支撑作用。(牵头部门:市林草局)

  (4)针对项目区的立地条件特点,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选择适合项目区的治理模式进行沙地生态修复。力争20xx年以前在沙化土地地区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5万亩以上。(牵头部门:市林草局)

  4.耕地治理

  (1)积极鼓励农民对沙区耕地进行农田防护林建设,为沙化土地地区农民全力争取造林补贴,增加农牧民的造林积极性。(牵头部门:市林草局;责任部门:市自然资源局、农牧局)

  (2)全面开展沙化土地地区农业面源“四控”(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持续推进沙化土地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逐步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有效降低土壤中化肥农药含量,减少污染物随雨水径流入河量。(牵头部门:市农牧局)

  (3)加强沙化土地地区耕地污染源头管控,持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严格控制涉重金属行业污染物源头排放。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排查治理,巩固提升耕地分类管理,全面落实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动态调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以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的沙化土地旗市区和沙化土地地区沿河流域为重点,开展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农牧局、自然资源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5.湖泊治理

  (1)针对呼伦湖及周边残留的垃圾、网具、违建水坝等废弃设施全部进行拆除;采用人工和机械的方式对植物残体进行清理;对生态造成破坏和干扰的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依规从严查处。(牵头部门:呼伦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责任单位:市林草局)

  (2)实施呼和诺尔湖及查干诺尔湖自然湿地恢复治理段下游自然湿地强化等内容;针对呼和诺尔湖西侧塌岸进行治理,采用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生态边坡;通过合理种植挺水、沉水、浮水植物,恢复湖泊植被,提升水体自净能力,营建鸟类栖息地,建设优美宜人的湖滨岸带,修复湖泊生态功能,提升水质净化效果。(牵头单位: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

  (3)对沙化土地地区内鱼塘开展退渔还湿,退渔后湖泊结合局部清淤等内源治理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并加强监管,保护沙化土地地区周边湿地资源,恢复生物多样性;开展沙化土地地区滨水湿地恢复、鱼类种质资源恢复。加强水生态、生物多样性、富营养化试点监测,开展内源成及释放机理研究;严格按照《“十四五”呼伦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实施方案》《呼伦湖水生态调度方案》进行治理,科学合理配置调度生态补水。(牵头部门:呼伦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责任部门:市水利局、农牧局、生态环境局)

  6.草原治理

  (1)采取封沙育草和补播改良草种措施,并结合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呼伦湖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强化禁牧、休牧,加强管护,消除人为活动危害,保护治理成果,巩固提升治理成效。20xx年前完成退化、沙化草原治理240万亩。(牵头部门:市林草局;责任单位:呼伦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科学核定天然草原适宜载畜量,作为监管草畜平衡制度落实的重要依据,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目标;规范沙化地区草原畜禽养殖管理,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牵头部门:市林草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农牧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3)宜养区内强化畜禽养殖准入,实行环境影响评价或环评备案登记制度,配套完善粪便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推行规模化养殖。(牵头部门:市农牧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二)加强生态保护体系建设

  1.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角出发,统筹各相关部门生态修复任务和目标,强化整体统筹和系统谋划,明确本地化、适宜性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路径,完成编制《呼伦贝尔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xx-2035年)》,切实加强沙化土地地区生态修复与保护。(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局)

  2.开展定期评估,统筹各相关部门做好绿色矿山建设的监管,并加强对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监管。涉及变更矿区范围、开采方式、开采规模等应当及时重新评估。对拒绝整改或难以整改到位的矿山,充分发挥相关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依法实施关闭。(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局、公安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国资委、生态环境局、林草局、人社局、应急局、水利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呼伦贝尔银保监分局,相关旗市区级人民政府)

  3.强化保障沙化土地地区生态建设成果,持续提升沙化土地地区防灭火能力,争取在3年内建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地区森林火灾高危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牵头部门:市林草局;责任部门:市财政局)

  4.严格履行森林草原防火行业管理责任,持续推广“防火码”和“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查”系统建设。(牵头部门:市林草局)

  5.持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促进林业发展,持续推进沙化土地地区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在3年内聘用管护员20xx人,持续管护森林1000万亩;3年内保障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建设国有林场管护用房8个。(牵头部门:市林草局;责任部门:市财政局)

  6.为进一步保护沙化土地草原,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在20xx年前完成新巴尔虎右旗网格化管护建设,在沙化土地地区聘请草原管护员80名以上。(牵头部门:市林草局)

  7.结合鼠害发生区域和特点,强化防治措施,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开展鼠害防治工作,积极争取沙化土地地区病虫鼠害防治经费。(牵头部门:市林草局;责任部门:市财政局)

  8.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建立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公共资源布局,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局;责任部单位:市生态环境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9.坚持源头防控,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推动沙化土地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不断健全环境影响评价等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对沙化土地地区内重点区域、重点流域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展重要经济重大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建立绿色发展重大项目服务清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予以优先支持。(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10.严格把控“两高”项目准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节能审查、产能和能耗置换、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区域削减等要求;以节能降碳为导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淘汰沙化土地地区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牵头部门: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工信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三)加强生态支撑体系建设

  1.科学技术

  (1)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一批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针对不同沙化类型区,在实践中探索防沙治沙的技术模式,以点带片,以片带面,确保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稳步推进,全面提升沙地生态建设的科技贡献率和整体水平,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力争在20xx年建成草种扩繁基地达到2500亩、培育本土草种达到4个以上。不断强化林草种子资源培育、林草种子资源高效利用、沙化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为沙地治理提供创新动力和支撑保障。(牵头部门:市林草局,责任部门:市科技局、财政局)

  (2)以大兴安岭西麓森林向草原过渡区为重点,开展森林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林木品种繁育、稀有林品种保护、退化林修复、低效人工林重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抗旱造林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稳定和提升森林植被生态功能。(牵头部门:市科技局;责任部门:市林草局)

  (3)以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分布区为重点,研究轻度退化草原合理利用和自然恢复技术、中度退化草原植被修复和土壤培育技术、重度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和人工重建技术,提出不同退化类型草原的保护与修复成套技术与优化利用模式,提升草地承载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牵头部门:市科技局;责任部门:市林草局)

  (4)针对呼伦贝尔沙化区域,开展耐干旱、防风固沙的优质灌草品种筛选、种植及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合理的沙地人工植被配置模式,开展不同程度沙化类型植被恢复技术集成与示范,有效提升沙化治理能力。(牵头部门:市科技局;责任部门:市林草局)

  (5)研究河流湖泊湿地生态廊道保护修复技术,建立完善湿地生态监测技术支撑体系,推进河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重点开展呼伦湖受损湿地生态修复与合理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湿地碳汇稳定技术及水环境污染特征及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提高湿地恢复力。重视重点区域沼泽湿地和珍稀候鸟迁徙地、繁殖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技术应用,推进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牵头部门: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林草局、生态环境局,呼伦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6)针对扎赉诺尔、伊敏、宝日希勒等重点矿区,开展矿区复垦和采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解决矿区“三废”排放、开采沉陷等扰动破坏、水土流失等矿山环境问题。鼓励矿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实施碳减排技术,强化生产与环境兼容。(牵头部门:市科技局;责任部门: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

  2.科学监测

  (1)加强沙化土地地区生态环境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沙化土地地区生态治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生态风险评估排查、预警预报与响应机制。(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林草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农牧局、住建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2)构建智慧水利体系,实现监测、调度智能化,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思路,建设蓝绿生态系统监测体系,以实现智能化管理为目标,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驱动,按照“强感知、增智慧”的思路,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着力以智慧水利引领水利现代化,补齐水利信息化短板,增强水利信息感知、分析、处理和智慧应用能力,支撑行业强监管以生态信息化带动生态现代化。(牵头部门:市水利局;责任部门: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工信局)

  (3)持续推进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配合国家、自治区完善地下水考核点位设置,构建全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定。(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

  (4)建立呼伦贝尔沙地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大风、沙尘天气高影响预报预警能力,为沙化土地地区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沙尘监测预警评估服务,为沙化土地地区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等多元观测数据融合分析应用,强化气候变化对沙化土地地区的影响评估和分析,及时报送服务产品,对沙化土地地区防沙治沙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牵头部门:市气象局)

  3.宣传教育

  (1)大力开展沙化土地地区垃圾分类、塑料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快递包装业绿色转型。(牵头部门: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商务局、邮政管理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2)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餐饮、绿色快递、绿色旅游。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文旅广电局、生态环境局、林草局、司法局、水利局、邮政管理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抓好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成立市、旗(市、区)两级沙化土地治理机构,对重点工作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的管理办法。通过召开现场会议、整合项目、落实资金、深入现场检查指导等措施,把项目建设落到实处。

  (二)压实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生态保护修复责任制,制定本级的规划、方案和管理办法,构建沙化土地地区属地负责、部门协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奖惩严明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本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治理力度。逐级建立责任制,注重治理成效,落实管护责任,加强水土植被保护,强化森林、草原、病虫害、鼠害防治,杜绝“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发生。

  (三)创新工作方式。积极转变以往单纯的政府防沙治沙机制,探索建立以政府组织为主导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治理新模式,形成部门运作和经济利益相互结合、共同驱动的运作机制。秉承“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的利益分配政策,积极推行承包造林种草和生态建设,将治理任务和管护责任承包到户、到人,做到责、权、利紧密结合。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3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安排部署,按照县直工委要求,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改善机关环境卫生面貌,通过重点治理“五脏”、“四乱”,增强职工环境意识和文明素养,达到“四化”(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努力创建优美和谐机关示范单位。

  二、组织领导

  局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内),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日常事务。

  三、活动内容

  1、开展“我为创建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作贡献”主题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职工积极主动参与机关环境治理办实事活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

  2、广泛开展机关节能降耗活动。提倡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到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个电话,每一顿饭,每一用车;降低使用空调,执行公务业务经费压缩10%,树立廉洁高效务实的机关形象。

  3、开展“创优美环境、创文明机关”活动。落实“门前三包”,坚持周一“清扫日”活动,认真做好办公区、责任区环境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和秩序化工作;广泛开展职工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教育和引导全体人员树文明新风、创优美环境、做文明职工,达到“三美、六不”:即工作环境美、投资环境美、服务环境美,不乱倒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停乱放、不乱搭乱建,养成文明、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自觉维护公共区域卫生。

  4、积极参与环境公益活动。引导各股室扎实有效开展有利于治理生态环境、美化办公区和投资服务环境等公益活动,发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村、社区环境卫生整治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环保宣传等公益活动。

  四、活动安排

  1、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8月)。组建活动机构,制定活动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深入贯彻落实7.17省电视电话会精神,学习借鉴xx、xx县先进经验,学习《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问责办法(试行)》,对单位职工进行民文明素质教育,印发相关宣传资料,大力开展“进机关”宣传动员活动,确保职工知晓率达到100%。

  2、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9月至11月)。围绕县开展的“五乱”、“三个整治”专项行动,帮助xx村、xx开展整治工作,建立卫生工作责任机制和环境监督检查工作机制,集中抓好“五脏”、“四乱”、节能降耗,机关文化建设和服务质量建设工作。

  3、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12月)。总结开展“进机关”活动的经验,查找问题,提出建议,建立长效机制,争创示范单位。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各股、室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认真组织,积极配合、参与到“进机关”活动中来,认真落实各项安排部署,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2、强化宣传。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宣传专栏、招商网站等大力宣传“进机关”活动,定期走访社区、公路沿线、农家院户,局办公室要注意做好图片、影响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充分展现机关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果。

  3、加强督查。领导小组将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4

  为加快推进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综合治理,深入推动我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结合全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围绕十大孔兑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聚焦突出问题、目标要求、工程项目、统筹联动,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的“牛鼻子”,落实“六大行动”,将十大孔兑打造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二、总体要求

  (一)主要问题。

  总体看,十大孔兑流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禀赋条件较差、水沙关系不协调,近年来虽然进行了大量治理工作,但成效依然不明显。特别是缺乏科技监测手段,入黄泥沙量没有科学统计数据。

  分区域看: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上游沟壑纵横,被有“地球癌症”之称的砒砂岩覆盖,土壤抗蚀能力弱,林草植被结构单一,夏季雨后会形成大量粗砂,随雨水裹挟下泄河道。同时,上游受立地条件限制,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特别是部分上游区域矿山较多,开采活动对生态的破坏更为突出。中游荒漠化严重,库布其沙漠横贯十大孔兑中游,有大面积的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地,风力作用使流沙堆积在孔兑两岸,每遇暴雨,大量泥沙冲入河道。

  同时,沙漠旅游对河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下游泥沙淤积严重,下泄的洪水泥沙直接进入黄河,泥沙大量淤积在入黄口和黄河河槽内,使得黄河内蒙古段河槽萎缩、河床抬高、河水变稠,流速变缓,主流摆动频繁,形成“游荡性”河道,河岸冲淘冲刷严重,险工险段逐年增加,对河道两岸和下游平原区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形成极大危害,导致每年的防洪防凌形势十分严峻。

  (二)目标要求。

  到20xx年底,十大孔兑入黄泥沙明显减少,水土流失治理度由32.79%提高到43.6%;泥沙监测能力大幅提升,入黄口泥(风)沙监测站全部建成,监测体系基本形成;重点小流域治理扎实推进,拦沙换水试点工程全面完成,淤地坝体系持续完善,主要河道安全畅通运行。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谋划。加强党对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的领导,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水利局牵头,整合多部门资金和力量,按照系统思维、统筹理念推进综合治理,着力提升十大孔兑治理质效。坚决杜绝多部门各自为政、分头治理,将各部门十大孔兑范围的工程项目真正统筹起来。

  2.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坚决落实四水四定、节水优先,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现代化道路,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3.坚持科学施策、协同推进。优化流域治理空间布局,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推进上游丘陵沟壑区、中游风沙区和下游平原区“三区”分类分区协同治理,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构建“上中下游联动、左右岸一体、干支流统筹”的治理新格局。

  4.坚持人民至上、生态惠民。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全力保障黄河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坚持综合治理与农牧民生产生活、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统筹落实惠农惠牧政策,认真实施生态惠民行动,促进农牧民富裕富足。

  三、主要行动和重点工程

  (一)流域治理和泥沙减量行动

  1.淤地坝体系提升工程。推进淤地坝建设,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完善淤地坝“三大件”,提升防洪标准,有效减少入黄泥沙。新建淤地坝30座,除险加固19座。(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东胜区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水利局)

  2.库布其沙漠锁边固沙工程。坚持乔、灌、草有机结合,推进库布其沙漠锁边林带建设,完善绿色防风固沙体系,形成生物阻隔带,阻止沙漠向北扩展。实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和植被恢复项目,建设库布其沙漠重要节点锁边固沙工程,完成林业生态建设4万亩。(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林业和草原局)

  3.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推进生态恢复区封禁治理,加强综合治理区治理,有效提高区域林草植被覆盖度。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3条小流域综合治理任务101.1平方公里,晋陕蒙砒砂岩区十大孔兑沙棘生态减沙工程种植沙棘153.3平方公里,实施自治区和市级投资5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100.1平方公里。(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东胜区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水利局)

  4.拦沙换水试点工程。加快推进拦沙换水试点工程,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现状。相关旗区人民政府加快推进征地工作,建设单位尽早完成剩余75座拦沙坝和1处引洪滞沙工程。项目建成投运后,通过拦减入黄泥沙,置换黄河水指标2800万立方米。(责任单位:市水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东胜区人民政府、达拉特旗人民政府)

  5.入黄口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堤防工程建设,实施河道疏浚,提升两岸防洪标准,控制主槽摆动范围,对4条孔兑入黄口实施提升改造,清理入河口淤积泥沙,疏浚河道4公里,堤防加培0.8公里,迎水侧干砌石护坡3.5公里,种植护堤林4.35万株。(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水利局)

  6.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持续推进黄河河道有关问题整治,加快滩区居民迁建进度,启动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德胜泰村田家圪旦社674户1561人居民迁建项目。(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水利局)

  7.沿黄生态屏障建设工程。以沿黄高速两侧为重点,推进实施人工造林种草、飞播造林,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实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央财政造林补贴低质低效林改造和植被恢复项目,完成林业生态建设6.55万亩,其中新造林5.25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1.3万亩,争取中央预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19万亩。(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林业和草原局)

  (二)“四水四定”和节水推进行动

  1.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程。加强达拉特旗超采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提升治理成效。推进达拉特旗3个地下水超采区2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减少地下水开采2500万立方米。加强超采区周边违规开垦草原、林地行为治理,压减违规灌溉面积5万亩,减少地下水开采1500万立方米。(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水利局)

  2.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按照“应建尽建”“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地块纳入年度建设范围。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有效提高耕地地力和质量。20xx年十大孔兑流域范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5.8万亩。(责任单位:东胜区人民政府、达拉特旗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农牧局)

  3.节水社会建设工程。按照“节水优先、量水而行”的原则,重点以滴管、喷灌、沿黄衬砌为主要措施,大力推进节水灌溉、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畜牧渔林业节水方式,实现农业用水量减少。20xx年实施糜子品种展示示范与推广科技项目4500亩、小杂粮品种展示示范推广项目100亩。持续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力争到20xx年,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非常规水利用占比进一步增大,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责任单位:东胜区人民政府、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农牧局、市水利局)

  (三)国土绿化和荒漠化防治行动

  1.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推进黄河流域、城镇村庄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两侧、重点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造林绿化,重点在罕台川流域、树林召镇、展旦召苏木等城镇周边、重要交通干线开展区域绿化2300亩。(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东胜区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林业和草原局)

  2.库布其沙漠治理工程。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方式,持续推进库布其沙漠治理。实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央财政造林补贴低质低效林改造、植被恢复项目,开展林草生态建设31.8万亩,其中新造林20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5万亩、森林抚育6万亩、退化沙化草原生态修复0.8万亩,争取中央预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防沙治沙项目14万亩、欧洲投资银行贷款黄河流域沙化土地可持续治理项目18万亩。(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林业和草原局)

  3.中上游地质环境修复工程。全面完成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工作,科学谋划和实施矿山修复工程,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纳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提前编制治理方案,积极争取治理资金。(责任单位:东胜区人民政府、达拉特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四)污染防治和环境整治行动

  1.绿色矿山建设工程。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制度体系建设,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计提使用监督管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指导达拉特旗3家矿山企业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东胜区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2.流域排污口整治工程。推进十大孔兑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监测溯源和治理整治工作,年内完成现场排查和监测溯源工作,推进哈什拉川北郊入河排污口和高头窑煤矿入河排污口水质提标改造和及回用工程,实现水资源高效节约利用。(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东胜区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实施达拉特旗农膜回收区域补偿制度试点项目。推广全生物降解膜2.1万亩,完成残膜再利用2100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示范推广5万亩。(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农牧局、市生态环境局)

  4.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尊重农牧民意愿,坚持为民而建、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的原则,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妥善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梯次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健全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整治提升村容村貌。计划新建卫生户厕300个,公厕60个,支持配套5立方垃圾收储箱3000个,5立方清运车18辆,垃圾机扫车9辆,对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中和西镇2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嘎查村15个。(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东胜区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农牧局、市乡村振兴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

  (五)生态修复和惠民行动

  1.自然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采取补植补造、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灌木平茬复壮、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草种繁育、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等多种措施,实施退化林分修复和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在十大孔兑流域开展林草生态修复12.2万亩。(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东胜区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林业和草原局)

  2.林沙产业发展工程。推进林沙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十大孔兑流域建设沙棘、红枣、苹果等林沙特色经济林基地,发展沙柳刨花板和柠条、紫花苜蓿饲草料加工等林产品加工产业。支持发展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推广沙柳种苗基地,支持发展林下经济。(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东胜区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林业和草原局)

  3.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推动达拉特旗农牧业绿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重点扶持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园、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嘎查村,积极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精深加工企业、产业化联合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方面加大对达拉特旗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创建国家级产业强镇1个,实施奶牛饲草料收储补贴项目,扶持建设市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一村一品”示范嘎查村等产业联动项目。(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东胜区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农牧局)

  4.文旅融合发展工程。保护传承弘扬十大孔兑流域黄河文化,围绕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等现实题材,推出一批文艺作品。加大十大孔兑流域文物保护力度,完善非遗传承体系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升十大孔兑区域景区品质,打造沿黄沙漠旅游精品线路。推进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国家地质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责任单位:东胜区人民政府、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监督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5.光伏治沙修复工程。采取“光伏遮阴、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光伏组件清洗与电站相结合”的模式,推进光伏治沙,通过实施国家大型基地项目、自治区保障性并网项目、新能源制氢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方式,争取更多光伏治沙项目。年内重点实施光伏治沙项目5个,总装机规模310万千瓦。(责任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东胜区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能源局)

  6.林草生态惠民工程。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将十大孔兑流域草原划定为禁牧区,实行全年禁牧,持续改善草原生态,增强农牧民草原保护意识,提升草原自我更新修复能力,稳步增强畜产品供给能力。年内争取落实中央财政禁牧补助资金1.36亿元,协调纳入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780万亩,争取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支持的.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2亿元。(责任单位:东胜区人民政府、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林业和草原局)

  (六)科技创新和监管能力提升行动

  1.入黄泥沙监测工程。按照全市入黄泥(风)沙规划设计,规划在十大孔兑每个入黄口建设1处泥沙监测站,沿黄建设11处入黄风沙监测站。聘请水利部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和清华大学分析全市入黄泥沙量和输沙规律。(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2.科技创新支撑工程。以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抓手,围绕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现代农牧业发展,开展科技攻关和创新平台搭建。成立“鄂尔多斯乡村振兴研究院”(暂定名),持续推动已立项的十大孔兑综合治理、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技术集成示范,现代农业节水和水肥精准调控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黄河南岸灌区高标准农田灌排协同调控和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强化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推进十大孔兑水沙机理研究、综合治理、河湖水综合治理研究示范等课题研究,提升科技创新支撑水平。(责任单位:东胜区人民政府、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监督单位:市科学技术局)

  四、工程投资

  20xx年,聚焦十大孔兑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力落实“六大行动”,计划实施重点项目25项,总投资17.7亿(能源局光伏治沙富民工程投资未统计),按资金来源划分:中央5.78亿元、自治区2.26亿元、市本级4.92亿元、旗区1.17亿元、社会投资3.57亿元。按部门划分:水利8.91亿元、林草5.22亿元、农牧1.46亿元、自然资源0.16亿元、生态环境1.19亿元、科技0.3亿元、文旅0.13亿元、住建0.33亿元。按资金落实情况划分:已落实资金17亿元,缺口水利资金0.7亿元。拦沙换水试点工程总投资6.43亿元,其中通过水指标交易筹措4.2亿元,市财政配套解决2.23亿元,市财政已从市级水土保持补偿费中安排1.5亿元,20xx年安排的市级水土保持补偿资金1.6亿元全部用于十大孔兑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需市财政另外安排解决0.7亿元。

  五、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xx年2月至20xx年4月)。

  完成实施方案编制、立项审批、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按照《政府投资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2号)规定,政府采取直接投资方式、资本金注入方式投资的项目(统称政府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应当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按照政府投资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报投资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批。同时,需办理土地、林草、环评、矿产压覆、社会稳定性分析等相关手续。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依法依规简化地方投资项目相关程序,参照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自治区水利厅、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实施淤地坝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做法,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水利局联合印发,各旗区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实施范围、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投资标准等编制初步设计,由市水利局组织审查初步设计,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

  组建十大孔兑综合治理工作专班,以旗区为单位成立现场指挥部。召开十大孔兑综合治理工作动员会议,举行十大孔兑综合治理集中开工仪式。

  (二)综合治理阶段(20xx年4月至20xx年11月)。

  广泛动员,聚焦重点,集中精力,全面启动十大孔兑综合治理项目。加强日常调度,不定期举办综合治理现场推进会,统筹研究解决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12月)。

  认真总结综合治理情况,形成年度工作报告。同步推进项目阶段性审计验收,总结治理经验,积极推广治理模式。根据十大孔兑综合治理规划,科学制定下一年度工作实施计划和方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十大孔兑综合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长任组长、各相关市级孔兑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十大孔兑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统筹协调推进综合治理工作。

  (二)狠抓责任落实。

  细化工作措施,压紧压实责任,各有关旗区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认真编制治理方案和实施计划,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全面加强要素保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合力推动各项任务扎实有效落实。

  (三)拓宽资金渠道。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强化项目包装储备,统筹整合涉农涉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水土保持补偿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资金等专项资金,积极争取信贷支持,全面保障资金需求,形成资金综合效益。

  (四)创新工作机制。

  建立领导干部包联项目制度,组建专班集中办公推进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常调度、部门协作、联动配合、信息通报等运行机制。充分利用高分卫星中心、信息监管平台等,努力提升监管监测能力和水平。

  (五)强化考核问效。

  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目标导向,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考核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将此项工作纳入各地、各有关部门“五位一体”实绩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压实具体责任,定期公布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六)广泛宣传动员。

  广泛宣传禁牧休牧、滩区禁限种植等相关政策措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关心、参与综合治理的浓厚氛围。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5

  为切实做好我镇20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巩固和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打造文明和谐、环境优美的形象,根据《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刻理解和把握环治工作是民生工程、形象工程、素质工程的重大意义,全力打好环境综合治理“组合拳”,强力推进以治尘、治堵、治脏、治乱、治噪为重点的“五治”工作,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整体提升环境面貌和质量。

  (二)基本原则

  1.问题导向,标本兼治。以解决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为着力点,综合运用管理、执法、市场、宣传等手段,整治环治工作顽疾,实现管理止滑促升、上档提质。

  2.全民参与,联手联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力发挥管理部门的主力军作用,齐心协力打赢环治攻坚战、阵地战和歼灭战。

  3.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积极探索环治管理社会化服务机制,大胆运用市场手段增加环治投入,有效破解环治投入瓶颈。

  4.舆论引导,曝光问责。结合依法治镇,大张旗鼓宣传先进、曝光反面典型,自觉接受媒体、社会和群众监督,增强综合实效。

  二、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一)总体目标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效遏制“五乱”反弹回潮,根除治理顽疾,实现无交通堵塞,无扬尘污染,无卫生死角,无占道经营,无噪声扰民。

  (二)重点任务

  1.治堵。主要任务:统筹规划实施禁停区、限停区及停放区,加强街面巡控,严管重罚乱停放、乱掉头,督促遵守行车、停车秩序。派出所牵头负责,交管办、居委会等配合。

  2.治尘。主要任务:从源头上整治脏车、泥车上路。居委会牵头负责,交管站、建管站等部门配合。

  3.治乱。主要任务:治理占道经营、游商游贩、骑门摊点;整治破损店招店牌及乱堆放垃圾;整治广告乱象及“牛皮癣”;整治农贸市场秩序、卫生等;整治修车点占道修车、乱堆码材料、乱扔垃圾、乱放废弃物、油迹污染。居委会牵头负责,工商所、食药站、交管站等部门配合。

  4.治脏。主要任务:加大街面和人行道的清扫保洁力度;生活垃圾定点定时投放,及时清运;及时清理路边泥沙、石块;加强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办公区域及楼院卫生整治,逗硬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居委会牵头负责,镇级各单位配合。

  5.治噪。主要任务:整治广场、工地、经营门市、娱乐场所、车辆等噪声扰民。居委会牵头负责,建管等配合。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镇长李明元同志任组长,副镇长李明山同志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二)明确工作责任。实行“辖区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各牵头责任部门要认识负责本职工作,落实具体人员,任务到时段、到点位、到人员,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三)逗硬奖惩。镇政府在社区场镇管理费预算资金外单列2万元,对社区居委会进行环治绩效考核,对其它村在公共运行经费中预留0.5万元作为环治考核经费,以季度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依据(附考核细则和奖惩办法)。

  采取明察暗访的形式,按照《镇环境卫生管理考核评分细则》标准,重点对街道社区、公路沿线卫生整治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按照半月一次检查通报排名、季度考核奖惩兑现、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方式,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对日常工作不力,整治效果不好的,尤其是被上级通报批评或媒体曝光的村社,将对相关的责任人按照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绩效考核、组织处理等办法严格问责。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6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全镇“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成效,继续控新拆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维护国土空间管控和城乡建设秩序,根据省、市、区“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镇20xx-20xx年“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和全省城市和农村建设会议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林业局联合印发的《关于福建省“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闽自然资发〔20xx〕1号)和市、区“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开展“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以及建设高颜值厦门行动的相关要求,聚焦“两违”综合治理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两年时间整治攻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维护国土空间管控和城乡建设秩序,力争实现新增两违“零增长”、历史违建“负增长”,扎实推进整治工作。

  二、总体目标

  按照坚决遏制增量、逐步化存量、全力防变量的工作思路,自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通过两年时间整治攻坚,坚决遏制新增“两违”,健全“指挥-防控-执法”三大治违体系,完善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推进农村房屋建设管理,积极稳妥化解历史存量违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镇“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成效。

  到20xx年底,依托科技手段,确保“两违”综合治理管理平台融合对接、有效运行,实现“发现、核查、处置、检查、考核”闭环管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科技控违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全镇统一农村个人住宅数据库,农村宅基地、农村住宅建设审批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

  到20xx年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以及自然保护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非法侵占河湖“两违”整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存量“两违”分类处置办法进一步完善,“两违”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

  三、重点整治任务

  (一)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攻坚战。

  根据中央、省、市、区相关工作部署,严格落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规定,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监管机制,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对顶风违法行为“零容忍”。

  对20xx年1月1日以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形成住宅类、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类、产业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工作台账。依据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层面制定的存量问题分类处置政策,结合我镇实际,分步分类妥善处置存量问题。

  责任部门:农口牵头,各村(居)、村居建设办、综合执法办、集美第一自然资源所、城市管理局后溪中队、城市管理局北站中队。

  (二)开展自然保护地“两违”整治攻坚战。

  结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对辖区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管理范围内的“两违”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两违”问题,依据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法律法规,集中推进整治。对已完成整治的,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后续监管,严防问题反弹。

  责任部门:林口牵头,环保站、集美第一自然资源所、城市管理局后溪中队、城市管理局北站中队、各村(居)。

  (三)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两违”整治攻坚战。

  对全市已划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建(构)筑物进行全面排查,逐一核实是否存在“两违”问题。对排查出的“两违”问题,依据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推进整治。同时,对属于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以及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依据水法、水污染防治法进行同步查处。健全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监管制度,严防问题死灰复燃,切实提高水源环境安全保障水平。

  责任部门:环保站牵头,村居建设办、林口、集美第一自然资源所、城市管理局后溪中队、城市管理局北站中队、各村(居)。

  (四)开展非法侵占河湖“两违”整治攻坚战。

  在巩固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成效的基础上,加强河湖巡查,对发现的“两违”问题,依据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镇实际,分步分类妥善处置。

  责任部门:河(湖)长办牵头,环保站、村居建设办、集美第一自然资源所、城市管理局后溪中队、城市管理局北站中队、各村(居)。

  (五)开展新增两违整治攻坚战。

  持续治违控违“严”的主基调,结合开展“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科技控违攻坚战,充分运用科技控违、责任监督、联防联治等手段,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严防、严控新增违法建设,加大第五立面占用屋顶和公共空间违章搭盖的查处力度,健全新增两违核查处置机制,力争实现新增两违“零增长”的目标。

  责任部门:综合执法办牵头,集美第一自然资源所、城市管理局后溪中队、城市管理局北站中队、各村(居)。

  (六)开展农村建房整治攻坚战。

  加强村庄规划管控,科学规划实施村庄建设,充分尊重村民合理的居住需求,把握新建、严控现状、疏堵结合,实现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加强农房的审批建设管理,切实规范宅基地审批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抓好用地供应、建房审批、建房安全、风貌管控、一户一宅、违法查处。加强存量农房管理,消除房屋安全隐患,开展“裸房”整治和风貌改造,积极探索农村老旧、闲置房屋使用权流转办法,分类分步、分期分片,积极稳妥处理好农村历史违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责任单位:村居建设办和农口牵头,集美第一自然资源所、城市管理局后溪中队、城市管理局北站中队、各村(居)。

  (七)开展“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科技控违攻坚战。

  强化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卫星遥感+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依托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全覆盖的线索发现机制、“短平快”的核查处置机制、“全程跟踪、实时督办”的监督管理机制,提升“两违”综合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责任单位:综合执法办牵头,集美第一自然资源所、农口、村居建设办、环保站、城市管理局后溪中队、城市管理局北站中队、各村(居)。

  四、工作安排

  (一)部署阶段(20xx年3月中旬)。

  根据区“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结合我镇实际,印发实施方案给各村各部门实施。主动对接、上下结合,确保整治工作按时有序开展。

  (二)整治攻坚(20xx年3月下旬-20xx年9月)。

  各责任部门自3月起全面启动开展各项整治攻坚战,按照省、市、区相关工作部署,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遏增量、化存量、防变量,形成部门牵头、协同治理、联动执法的治理格局,全面落实各项重点整治任务。

  (三)总结评估(20xx年12月、20xx年10-12月)。

  按照上级工作部署要求,持续跟踪相关部门的治理工作进展,收集、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形成书面材料,做好迎接区治违办、市治违办、省治违办组织开展的各项评估考核工作,强化追责问效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全面推进综合治理常态化管理。

  五、工作要求

  (一)健全组织领导,完善工作体制。

  各村(居)是“两违”综合治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要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巡查责任,做好巡查、劝阻、上报工作,以及组织或协同实施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做好违法建筑拆除善后等工作。

  (二)健全防控机制,强化治理措施。

  一是强化巡查发现。各责任单位、各村(居)要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完善网格化、片区化、责任化无缝对接的“两违”巡查机制,结合航拍、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日常巡查、投诉举报等手段加强日常巡查,加大主动发现力度,及时组织实地核查。

  (三)实行联防联治,强化部门合力。

  各责任单位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整合力量,实现部门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两违”综合治理工作。严格执行《福建省违法建设处置若干规定》,与资源规划、消防、市场监督、供水、供电等部门联动,运用停水停电、停止审批许可等联合惩戒措施,建立失信行为公示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加强“两违”利益链条的施工、设计、监理、供水、供电、建材等全过程监管,实施参与主体倒查追责。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良性互动机制,营造良好治违法治环境,保障“两违”综合治理行动正常开展。对妨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职责,及时出警处置,依法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四)坚持疏堵结合,强化批后监管。

  严格落实批后监管职责,把好新建农房的审批关、设计关、监管关。建立统一的`农村住宅信息数据库、农村宅基地和农村住宅建设网上审批管理平台。加强服务延伸,在合理审批的基础上落实“四到场”、挂牌公示、明确责任人等监管措施,对在建项目按照规定逐一核对、逐一排查、及时跟踪,强化事中过程监督。加强对村民建房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保障建筑安全,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须严格按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由建设主管部门或属地政府监督指导,对发现的违法建设行为应及时予以制止并要求整改,拒不整改的组织依法拆除,有效减少“裸房”,确保村庄风貌完整、美观。

  (五)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信息公开。

  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两违”综合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及“两违”综合治理对改善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的积极作用,严格落实《厦门市“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实施办法》,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违法性质恶劣的“两违”案件查处的曝光力度,推动形成违建可耻、违法必究、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舆论氛围。

  (六)强化考核督办,完善奖惩机制。

  强化追责问效力度,上级将组织复核我镇对“两违”问题线索的核查、处置工作,对复核发现错报、漏报、瞒报、弄虚作假、虚假处置等问题,依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严格落实《厦门市治理新增两违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两违”治理履职尽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对应的追责。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7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常态管理机制,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龙河建设,按照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平安社会为目标,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主线,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整合资源,完善措施,狠抓落实,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节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安全创建工作,构建和谐、平安龙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把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防范于未然,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无集体非正常上访、信访事件下降、矛盾纠纷下降、治安稳定的综治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和谐龙河、平安龙河、幸福龙河建设。

  三、成立综治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黎照安同志兼任综治办主任,负责日常事务。

  四、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建设村(居)委会、农场、单位综治维稳工作站

  完善村(居)委会、农场综治工作站,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综治工作制度,配齐配强人员,与村(居)委会、农场签订《龙河镇20xx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把综治工作落实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和考核内容。大力加强村(居)委会、农场、治保会、调委会等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民营企业和新经济组织的综治工作力量。大力发展治安巡防队、人民调解员、治安信息员、综治协管员、平安建设志愿者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

  五、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深入化解矛盾

  健全完善信息报送等工作制度,完善信息采集、报送,推动排查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以综治工作中心(站)为依托,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加强基层调解队伍建设,积极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协作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及早、主动、全面、彻底地排查,及时、妥善地处置矛盾和涉外纠纷、涉外案件,努力做到不让小苗头酿成大问题、小纠纷酿成大矛盾,不让一般性矛盾酿成大规模群体性的事件。人民调处率要达到100%,成功率达98%以上。

  六、加大稳控力度,确保重点人员不失控。

  1、强化信访、上访的监控管理,对本辖区内的重点监控对象进行登记造册,开展情况信息收集工作,把辖区内的茶根村委会薛文锦、薛文育和龙塘居委会第一、第二经济社的宅基地纠纷、牛路岭老民工、1997年海南省农校毕业生、退休与落选的村干部、理事(88人退休、137人落选)、1967、1968年劳动大学、农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关于历史遗留问题等人员全部登记造册,做到人头清、行踪晓、动态明;三是针对掌握到的情况,分别对其进行监控,并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力不出现人员失控、越级上访、信访的现象,保证我镇社会的稳定局面。

  2、强化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健全社会服刑人员监督管理机制,提高非监禁刑犯罪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防止矫正人员重新犯罪,是维持社会长治久安,推进和谐社会进程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矫正对象实行社会化矫正,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教育和改造,最大限度减少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的难度。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机制,摸底调查矫正对象,掌握矫正人员的基本信息;健全社区矫正人员信息档案管理,严格实行一人一档,根据不同矫正对象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订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做到因人施矫;深入落实矫正措施,创新社区矫正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形式,严格执行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公益劳动的制度,并做好相关台账记录。根据县司法局要求,对每位社区矫正人员配备监控手机,采用通信监控设备细致管理。

  3、强化安置帮教工作。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我镇认真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把安置帮教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安置帮教工作不重不漏;切实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工作,落实衔接措施,落实安置政策;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加大刑释解教人员的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并解决好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帮教方式,丰富帮教内容,确保安置帮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所有刑满释放人员全部建立了个人档案,形成台账,严格落实一人一档的帮教措施,完善刑释解教人员的档案管理及跟踪教育,确保刑释解教人员有业就、有学上。

  七、突出重点,开展治安环境综合整治专项严打

  (一)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邪教的渗透破坏活动。加强隐蔽战线斗争和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严厉打击“全能神”等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推进“无邪地区”创建活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有效管理,坚决取缔境外宗教组织在我镇非法传教。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族的矛盾纠纷,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制造事端。

  (二)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打好禁毒持久战。毒品违法犯罪是影响我镇治安和谐稳定的一大重要因素。我镇吸毒、贩毒、复吸人员较多,极易诱发抢劫、抢夺、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以“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感,把禁毒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确保禁毒工作的实效。依法将禁毒经费纳入我镇财政预算,清楚掌握吸毒人员动态,着重打击吸食、贩卖合成毒品的不法行为,坚决有效遏制合成毒品问题的蔓延。

  (三)加大村与村之间、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整治力度,维护社会整体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村庄、平安校园的创建,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重点打击盗窃、抢劫、杀人、车匪路霸等危害群众安全感的刑事案件以及盗割通信电缆、破坏生产生活设施、诈骗农民钱财等犯罪活动,重点打击村级打架斗殴的违法行为,严格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加强门卫值班和校园保卫工作,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坚决防止校外社会无业青年、犯罪分子等侵入学校伤害学生的事件发生,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与守法意识,坚决防止校园打架斗殴、勒索等现象的出现,全面消除学校各类治安隐患,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八、深入推进管理创新,完善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相配套的`社会管理体系

  (一)以点带面,认真抓好村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示范点工作。今年我镇以重点抓好菉林村委会、岭寨村委会的村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为示范,做到有机构、有专职人员、有公共场所。有效地推动全镇的村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二)对“全能神”等邪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和闲散青少年、流动人口中的高危人员等重点人群集中进行排查摸底,建立重点高危人群信息库,逐一建立台帐,明确管控责任,落实教育和防范措施,以“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为标准,落实刑释解教人衔接、安置和帮教措施,加强并规范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工作。

  (三)按照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以人口管理为重点的实有人口管理机制,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困难,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促进活动人融入本地社会。

  (四)加强和改进涉及公共安全消防安全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特种设备安全及安全生产监管,对重点单位、重点设施、公共场所的安全保卫,对民间组织、新型社会和经济组织以及镇内境外非政府组织等各种社会组织要完善分类,做到依法、有序、有效管理,探索日常管理监管的有效办法。

  (五)从群众角度做好信访工作,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严格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深入群众内部,深入群众内部,了解掌握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民之难,排民之忧、扶民之危,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源头上化解人民群众信访问题。

  九、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治安环境

  加强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日常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利用龙河镇政府的网站及《龙河信息》、法律宣传书屋等宣传平台,组织开展“综治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等宣传活动,解放思想,发散思维,创新宣传方式,增强治安宣传的广度、深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全民参与,共建和谐、平安、幸福龙河。

  十、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综治工作的开展,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行动到位。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要通过广播、板报专栏、标语横幅、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评。签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把治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从20xx年起纳入各党支部、村(居)委会、农场、单位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内容,同步检查验收。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8

  为认真落实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全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切实解决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创造有利于广大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结合教育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xx学年度,全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重点,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核心,以“江苏省平安校园”创建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坚持治理与建设并举,强化宣传教育,强化工作措施,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科研和生活秩序,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努力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教育环境。

  二、组织领导

  市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综治办、教育、公安、司法、安监、文化、卫生、工商、建设、城管、规划、通信、交通、团委等部门和单位的分管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负责具体实施,市综治办负责协调工作。

  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园、区)也要及时调整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办事机构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工作的部署、指导、检查、协调等工作。

  三、重点内容

  1、彻底整治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环境。结合实施“净化校园文化工程”,彻底整治中小学、幼儿园周边道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清理整顿周边违章建筑,查处取缔违法经营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经营点、小卖部、饮食店等,强化对周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出租屋及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对不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立即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准的依法予以取缔。

  2、加强中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道理交通安全教育,及时排查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的交通安全设施,加强非客运车辆接送学生的查处工作,确保校园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

  3、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排查中小学、幼儿园内部安全隐患。对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各类建筑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所等进行全面排查,尤其要加强对城乡结合部、事故多发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的检查,加强对校园危房、老化电气线路等方面的检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不留死角。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立即处理,限期整改。

  4、全面清理整顿不合格办学机构和教职工队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资质进行一次普查,对违规设立的各类非法办学机构一律限期整改,经教育行政部门验收达到办学条件和标准后再履行合法办学手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坚决关闭或限期整改,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进行清理,对不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坚决调离教师岗位。

  5、严肃查处侵害中小学生、少年儿童人身财产安全的典型案件。对中小学、幼儿园周边治安状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查处一批侵害中小学生、少年儿童人身财产安全的典型案件,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侵害师生安全的流氓团伙和黑恶势力;逐一梳理近年来发生的针对中小学生、少年儿童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对影响恶劣、社会反映强烈的案件要挂牌督办,限期侦破,坚决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重点侦破、查处伤害未成年人的案件,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办理。

  四、时间安排及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09年9月1日一9月10日):及时动员部署,大力宣传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校校皆知、人人皆知。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构建群防群治的安全工作体系。

  2、自查整改阶段(09年9月11日-10月20日):各地、各学校对照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进行全面自查,针对存在的隐患,采取整改和保障措施。

  3、乡镇和部门复查阶段(09年10月21日-11月10日):各部门、乡镇按照各自职责,在学校自查的基础上组织复查。对学校承诺已整改的隐患逐一检查落实,并将自查和复查的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组织抽查阶段(09年11月11日-30日):市组织进行抽查。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的部门、乡镇和学校责令其重新整改,如学校确有困难的,及时报所属部门或乡镇协调解决。

  5、总结整改(09年12月1日-12月15日)。

  6、复查抽查(1月-4月):结合常规检查有选择性地进行复查,对该项工作进行跟踪。

  7、第二轮自查整改(5月8日-5月30日)。

  8、第二轮验收、年度工作验收(6月1日-6月20日)。

  9、全学年度工作总结(09年7月-8月):对该项工作未到位的部门限期整改,汇总资料、总结、评比、表彰。

  五、部门分工

  各乡镇(园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处罚到位。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分管负责同志要深入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检查、指导,研究协调解决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安全管理问题。

  综治部门:负责专项整治协调工作。

  教育部门:督促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排查、限期整改校园内部安全隐患;督促学校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督促学校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卫生监督制度、采购索证制度及食品卫生安全月报制度;督促学校加强对门卫的安全保卫意识教育,严格门卫检查、登记制度,禁止一切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全面清理整顿不合格办学机构和教职工人员,注重加强对维护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安全的社会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自觉关心、积极参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公安部门:把侦破侵害中小学生、少年儿童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作为工作重点,严防事件发生;合理设置中小学、幼儿园周边交通信号灯、指示牌、斑马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强化交通安全管理,维护良好交通秩序;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周边出租屋、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管理,及时排查各种治安隐患;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周边地区的治安巡逻,尤其是对易发案的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和重点部位的治安巡逻,严密防范各种社会治安问题的发生;加强对接送学生机动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好对机动车的安全检查,保持良好的车辆性能,查禁报废接送学生车辆,确保行驶安全。

  司法部门:与教育等部门和学校配合,共同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规范法制副校长的选聘、培训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法律咨询,积极参与调解学校及周边地区存在的矛盾纠纷。

  安监部门:

  1、协助教育部门加强各学校的安全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2、指导和督促学校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3、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处理学校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

  4、根据市政府的授权,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开展学校安全事故调查。

  文化部门:依法规范中小学、幼儿园周边文化娱乐场所,及时查处、取缔非法、违规经营的书刊店、音像店、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及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卫生部门: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周边饮食行业的监督管理和查验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工商部门:加强对学校及周边无照网吧的.查处和食品销售经营的监管,负责查处取缔学校周边无前置重要条件的无照经营。

  建设、规划、城管部门:依法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周边市政管理,及时拆除各种违章建筑,查处各种占道经营摊点,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环境的整顿和管理;将治安、消防、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学校及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通信管理部门: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淫秽网站。

  交通部门:加强非客运车辆接送学生的查处工作,做好校园周边的道路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

  共青团组织:加强对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积极开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六、工作措施

  (一)健全制度,强化组织领导

  1、健全组织领导制度。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征求学校的意见,针对问题,及时组织整治行动,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努力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教学与生活环境。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传达有关会议精神,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工作情况和趋势,研究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解决措施,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长各负其责、学校教师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2、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教育部门要与各学校签定《教育系统综合治理及安全工作责任状》,逐步完善检查督促制度、评比奖励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协调例会制度。各学校也要与内部各处、室、班、组签定相应的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教育部门要对责任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学校,要坚持“一票否决制”原则,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取消学校的一切评优评先资格,力求防患于未然。要将创建“江苏省平安校园”工作纳入年度教育工作综合考评范围,确保各类创建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校园安全,确保师生平安。

  3、健全维稳工作制度。要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工作原则,努力把矛盾和问题及时化解在基层,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要按照重大突发事件处理有关规定,对突发事件和群体,边处置边上报,避免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要建立分析预测、事前防范、事初化解、事中处置、信息上报、善后工作等一整套运作机制,做好矛盾化解,有效维护社会持续稳定;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细致地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变x为下访,把信访案件和越级x事件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好疏导工作,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突出重点,强化专项整治

  1、开展城区学校门前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组织教育、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对城区学校门前交通秩序进行专项整治,巩固前期整治成果,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2、开展网吧及非法出版物专项整治。组织教育、文化、工商等部门,对网吧、校园书店的非法出版物进行专项整治,遏制在校生“泡吧”现象,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3、开展校园周边摊点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组织教育、卫生、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商店、流动摊点、学校周边的饮食店食品卫生状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校园商店依法进行整治,对影响学校环境的流动摊点坚决取缔。此外,组织公安、教育等部门,对学校周边出租户进行专项检查,彻底排查身份不明人员,消除治安隐患,确保周边良好的治安环境。

  (三)拓展途径,强化法制教育

  1、以课堂为主渠道,加强学生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加强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积极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防止学龄青少年过早流入社会,进一步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开展法制讲座(每学期上法制课不少于2次),研究探索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的新途径和新措施,增强法制教育工作实效。

  2、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宣传法律知识和预防犯罪措施,通过演讲赛、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形式,开设“青少年模拟法庭”、“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进网吧”和“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法制教育工作实效,从根本上降低在校生犯罪率。

  3、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形成法制教育工作合力。采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的形式,广泛开展创建平安家庭、平安社区以及青少年维权岗等系列活动,将法制宣传教育延伸到每一个社区、家庭,提高家长及社会各界学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制订工作计划。各成员单位、乡镇(园、区)综治办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能,把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考核内容,积极帮助解决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学校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防止重大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正常召开两次会议,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和重要信息。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9

  为进一步改善全市矿山生态环境,持续巩固和扩大矿山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成果,坚定不移走好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根据国家、省、邯郸市生态保护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邯郸市关于矿山综合治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严格按照《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关闭整合重组,推动全市矿山规范有序开采、集约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始终坚持“零容忍、全覆盖、严查处”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采矿行为。

  坚持“政府主导、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一处一策、依法依规”原则,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扎实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全域综合治理,持续巩固治理成果,不断提升和扩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持续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和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区(点)综合利用,全面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美丽武安。

  二、目标任务

  (一)全面巩固治理成果。

  对已完成的138处责任主体灭失治理点再次开展“回头看”,逐一现场核查现状,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坚决防止“前脚治理、后脚破坏”问题发生。落实好监管责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对治理点土地保护好、维护好,全面做好治理点的巩固和提升。对35家超期、有责任主体的治理点,继续加大治理力度,提升治理标准,尽快治理到位。

  具体按分类实施:

  一是对管护期内的矿山治理点,严格落实治理项目合同约定,由施工单位做好养护和维护;

  二是对已移交属地乡镇的治理点,由乡镇明确监管责任,监管维护到位。

  三是对所有已治理点,建立健全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长效机制,实现治理点科学规范化管理。

  (二)积极推进全域治理。

  在全域排查出的201处矿山迹地(包括白茬山)的基础上,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建则建、宜景则景”的原则,制定出矿山综合治理专项技术方案,分年度列入,逐步实施矿山综合治理,切实达到“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修复目标。

  具体分年度实施:

  20xx年计划实施治理59处,涉及历史遗留38处、白茬山治理21处;20xx年治理实施78处,涉及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55处、白茬山治理23处;20xx年治理实施64处,涉及历史遗留矿山迹地51处、白茬山治理13处。

  (三)打造集中连片样板。

  将淑村镇、矿山镇、西寺庄乡等废弃矿山数量比较多的乡镇作为矿山生态修复全域治理的试点,组织专家进行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整体规划设计,统筹考虑治理点道路、景观、周边环境等因素,高标准打造集中连片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区。

  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勘查摸底(20xx年1月至20xx年4月)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现场勘查,整理出山形地貌和土地性质等基础数据资料;

  第二阶段规划设计(20xx年5月至8月)组织发改、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文化广电和旅游、地质测绘等专家进行论证评审,制定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专项规划设计方案。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按照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专项规划设计方案,由乡镇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区域矿山生态环境集中连片治理。

  (四)创新治理模式。

  138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治理项目、67家超期矿山分别采取不同治理模式进行再利用再开发。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矿山治理新机制,合规引入社会资本,将矿山修复治理与土地开发、旅游养老、特色农业、光伏发电、碳汇林等产业发展相结合,一矿一策精准制定方案,加快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同时,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牵头,生态环境部门配合,积极争取省、邯郸市治理试点和EOD项目库,破解资金制约,全面提升治理效率和质量。

  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实地勘测(20xx年1月至20xx年4月),聘请资质单位对已完成的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和超期关闭矿山进行实地踏勘,制作地形图件、影像资料等;

  第二阶段确定综合利用项目(20xx年5月至6月),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审定综合利用方案;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各相关部门对确定后综合利用的项目开展实施。

  (五)提高科学规模办矿。

  通过资源整合重组,将我市持证矿山企业数量控制在32家以内,并加强监督管理,在矿山企业开采方法、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达方面到行业领先水平,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促使矿山企业边开采、边治理,严格履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主体责任。实现设计开采、生产经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统一管理,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具体按年度各时间段实施。每月,由各乡镇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应急管理等部门配合,排查各矿山企业是否存在越层越界开采,落实“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要求是否到位,对发现的问题督促矿山企业立即整改;实行每半年一复核,年底一考核制度,对复核、考核不通过的矿山企业,依法责令停产整改。

  (六)严厉打击无证盗采行为。

  对全市区域内所有涉矿点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台账,压实监管责任,运用“人防十技防”手段,持续保持“零容忍”高压严打态势,坚决杜绝反弹。对“修建道路、防火隔离通道、建设农业设施项目、平整土地(场地)、小流域治理”等各类工程建设加强监管,依法打击假借其他名义违法违规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加强巡查监管,依法打击利用合法经营企业厂房等场所作为掩护,以暗堡等形式秘密进行盗采矿产资源的行为。依法查处为盗采矿产资源人员提供住所、电力、机械设备、运输工具、民用爆炸物品、堆放场所等条件的行为;依法打击收购、存放、运输、加工、销售来源不明的矿产品行为,斩断违法收购、销售盗采矿产品的渠道。

  三、标准要求

  严格按照国家、省、邯郸市关于矿山综合治理各项标准和要求,紧密结合我市矿山综合治理工作实际,严格执行和落实。

  (一)严格执行“四化”和“四个一批”。“

  四化”即:矿山数量减量化、大中型矿山集约化、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生态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范化。“四个一批”即:关闭取缔一批,整合重组一批,修复治理一批,规范管控一批。

  (二)严格坚持矿山治理工作原则。

  坚持“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压实压紧矿山企业主体责任,加大主体追溯力度,严格按照既定标准和要求,扎实推进矿山综合治理。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及属地乡镇要加强监督,督促矿山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和义务,严格按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等三个方案要求,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

  (三)严格执行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标准。

  一是修复绿化标准:

  1、采取工程治理、警示避让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2、针对待治理区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采取宜林则林绿、宜草则草、宜耕则耕等综合治理措施,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3、对破坏的山体形态实施工程整理,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对适宜的场地进行覆土绿化。

  4、修复效果与周边生态环境基本协调。

  5、高陡边坡(白茬山)治理,综合采取台阶式修复、平台式治理、微地型改造、文化景观利用等治理模式。

  二是转型利用标准:

  1、矿山迹地内已无地质灾害隐患。

  2、矿山迹地已进行建设利用,或已列入项目规划。

  3、按照转型利用项目规划要求,对矿山迹地范围内适宜复绿的区域实施绿化。

  三是自然恢复标准:

  1、矿山迹地内已无地质灾害隐患。

  2、矿山迹地范围内(直陡白茬山除外)已基本自然复绿,或实施简易水土保持措施,播撒草籽、树籽后,生态得到初步恢复。

  3、矿山迹地与周边环境基本协调。

  (四)实行属地、行业双向巡查。

  各乡镇(工业园区)要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对辖区开展无缝隙、无遗漏巡查检查,不留边角、全覆盖监管。自然资源和规划、综合行政执法、水利、林业、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重点要对市域、乡域交界、插花地带和易反弹区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人防+技防”手段开展巡查,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执法监管体系。同时,加强协调联动,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牵头,结合公安、综合行政执法、水利、交运、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和相关乡镇每季度开展一次联合执法行动,有效形成打击整治合力。

  (五)强化工程项目施工约束管控。

  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牵头负责,建立“道路工程、养殖场、防火隔离通道、河道疏浚、小流域治理”等涉及动用矿产资源的.项目备案制度。项目负责人要逐级向所在地村委会、属地乡镇、行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复后向市政府打击非法盗采办公室备案后方可实施。

  备案资料中要明确施工界址范围、施工单位、工程规格、规划设计方案、涉及动用土石方测算量、运输公司及其车辆(凡是备案范围以外车辆拉运项目土石方的,一律视为盗采)。对批准实施的工程项目,属地乡镇、行业监管部门要切实承担监管职责,确保项目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实施。

  四、职责分工

  (一)各乡镇、工业园区。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的攻坚行动,进一步加大私挖乱采监管力度,加密巡查频次,对辖区内发现的露天矿山越层越界开采、无证盗采行为,立即通知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法查处和取缔。对有修复责任主体的,督促矿山企业进行生态修复;对矿山综合治理涉及小散乱污企业和项目区周边、道路沿线环境等进行整治;协调解决矛盾纠纷,维护信访稳定。

  (二)市自然资源局和规划局。

  负责全市攻坚行动的总体协调安排;对乡镇报告、部门函告、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的非法盗采行为依法暂扣开采设备,立案查处。盗采金额超10万元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组织队伍进行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对超期矿督导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方案治理要求。

  (三)市生态环境分局。

  负责对矿山迹地提供生态修复治理具体标准和措施,全面推进攻坚行动顺利开展。加强巡查监管,发现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立即查处,严格执法到位;发现“小散乱污”摊点中存在私挖乱采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移交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四)市发展和改革局。

  负责矿山综合治理项目产业导入,比如光伏发电项目等。按照国家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非法盗采矿产品价值进行认定。

  (五)市行政审批局。

  负责对涉嫌盗采的石料加工、灰窑、机制砂、铁矿选矿厂等矿产资源加工企业和养殖(种植)公司依法依规注销营业许可证照。

  (六)市公安局。

  负责打击在矿山综合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火工品管控,对政府明令关闭的矿山一律不得提供火工品;打击超载超限违法行为,并追查所运输矿产资源的来源;打击未经批准或者不按规定非法采矿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对阻拦、破坏、恶意诽谤矿山综合治理工作的违法行为。

  (七)市财政局。

  负责矿山综合治理项目的资金保障和工作经费的落实。

  (八)市应急管理局。

  负责对石料加工厂、持证建材矿山的厂区厂容厂貌综合生态环境整治和关闭建材矿山生产设备的拆除工作。

  (九)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负责打击盗采资源违法行为以及领导交办和其他部门移交的违法案件查处。涉及刑事犯罪的移交市公安局侦办。

  (十)市冶金矿山管理局。

  负责对持证铁矿的厂区厂容厂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十一)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负责太行煤矿和白灰窑的厂区厂容厂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十二)市林业局。

  负责乡镇、矿山企业植树种草提供技术帮助,并结合关闭矿山和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项目,延伸产业导入、开发利用碳汇林等碳中和项目等。对审批的防火隔离通道涉及动用矿产资源的项目落实监督检查职责,发现盗采资源行为的,及时函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十三)市农业农村局。

  负责养殖场及其周边破坏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审批的养殖场涉及动用矿产资源的项目落实监督检查职责,发现盗采资源行为的,及时函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十四)市水利局。

  负责对审批的河道疏浚、小流域治理等涉及动用矿产资源的项目落实监督检查职责,发现盗采资源行为的,及时函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十五)市交通运输局。

  负责因修路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做好道路沿线及两侧生态环境治理;全力保障全市矿山综合治理项目车辆通行。对审批的路工程涉及动用矿产资源的项目落实监督检查职责,发现盗采资源行为的,及时函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十六)市交警大队。

  负责保障矿山综合治理项目涉及运输车辆顺利通行。

  (十七)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负责矿山综合治理项目中符合条件的集中连片区域旅游产业的导入。

  (十八)市信访局。

  负责化解因矿山综合治理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确保信访稳定。

  (十九)市冶金矿山公司。

  负责对下属矿山企业厂区矿区环境绿化美化,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绿色矿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武安市矿山综合治理攻三年坚行动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领导任副组长,22个乡镇党委书记、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和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动、督导协调各有关部门和乡镇的矿山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公室主任由李江云同志兼任,负责全市矿山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日常协调工作。

  (二)加强动态监管。

  加强对矿区、重点区域矿山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矿山生态环境变化情况,采取人防加技防等措施,对矿山企业及矿山治理点逐个建档立卡,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明确压实监管责任,开展不间断的巡查检查,确保监管到位,充分利用在线监控系统,加强在线监测,真正实现矿山监管无死角、全覆盖。

  (三)强化联合执法。

  始终保持对非法开采、破坏矿山生态环境“零容忍”,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和乡镇加强联合执法,形成合力,常态化严厉打击无证采矿、越层越界开采、破坏矿区生态环境行为,狠抓反面典型,对顶风非法开采破坏矿山环境的行为,从严、从重、从快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四)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安排,推进矿山综合治理工程。

  一是鼓励矿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

  二是以乡镇为单位,对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进行规划、设计,投资生态修复。

  三是通过项目立项引入社会资金投资矿山综合治理工作。

  四是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支持,对重点矿区进行立项治理,恢复生态环境。

  (五)建立项目施工黑名单。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对矿山生态修复及其他涉及动用矿山资源的项目,凡是发现越界动工、开采、外运石料的,依法给予处罚。由发改(物价)部门对盗采资源价值进行认定,盗采金额超10万元的,移交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并函告行政审批部门将涉事施工单位列入招投标黑名单,3年内不得参与同类项目招投标。

  (六)做好信息公示引入社会监督。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对正在开展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在现场设立详细公示牌,明确项目名称、施工范围、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举报电话,强化信息公示,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水利、农业农村、林业等有关部门,也要监督做好分管行业动用矿产资源项目的信息公示。

  (七)严格考核问责。

  将矿山综合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列入对各乡镇、市直各相关部门年度考核内容,对进展情况定期督导、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对工作进度快、效果好的给予奖励,对推进不力、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实施约谈或问责。对专项行动中不认真履行职责,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的行为,严格实施问责。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10

  为加强对区"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的督查检查工作力度,促进"两违"综合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的终端落实,根据《区"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督查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区"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区"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督查工作组,安排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督查工作组下设三个督查小组,具体督查责任区域和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督查内容

  紧紧围绕"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相关工作安排和决策部署,根据《区"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相关职责、任务,重点督查各镇(街道)、村(居)以及各职能单位推进专项行动的'贯彻落实情况,主要督查以下几个方面:

  (一)按照《区"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工作要求的推进情况;

  (二)各镇(街道)年度、阶段性指标完成情况;

  (三)各责任单位在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中履职情况;

  (四)重点对专项行动中重难点工作的督查,如"四重点、六先拆"、"两违"制止拆除后的跟踪控制情况等;

  (五)党员领导干部在参与"两违"中的各种违规情况;

  (六)通过督查及时将存在问题向相关单位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落实。

  三、督查方式

  督查工作组下属三个督查小组对所属督查责任区域进行督查,推行"一事一单"模式,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督办通知单》的形式,责令相关单位、人员立即整改。三个小组适时展开交叉督查。

  (一)定期督查。各督查小组根据督查要求,做到每天督查一次,了解掌握"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二)现场督查。根据各镇(街道)报送数据,定期对各镇(街道)完成拆违情况、内页资料进行现场"对账单"督查。

  (三)节点督查。对专项行动中明确的时间节点以及春节、国庆等"两违"多发关键时间节点进行重点督查。

  (四)跟踪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

  四、相关工作要求

  (一)督查工作人员务必强化责任意识,勤勉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抓好工作落实。

  (二)各督查小组要建立完善督查工作台账,于每周四前将本周督查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督查工作组。督查工作组于每周一对各督查小组上一周汇报情况进行汇总并上报区"治违办"进行通报,表扬先进、督促后进。

  (三)督查工作组定期、不定期召开督查工作会议,听取各督查小组汇报,厘清督促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集思广益,不断探索研究对策,确保督查工作取得实效。

  (四)对督查过程中发现履职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任务完成较差等情况的责任单位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相关责任人要严格追究责任。

  (五)督查结果将纳入各项与"两违"相关的考核、绩效评估内容。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11

  为扎实推进东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优化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助力我县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东区治理要求,我局积极谋划、创新治理举措,通过规范市容市貌,维护市政设施安全,改善环境卫生等专项综合治理措施,以解决东区脏、乱、差人居环境问题为目标,着力提高东区精细化管理水平。现结合东区治理现状,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抓住现阶段城市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助力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现代化建设进程,突出重点、补齐短板、综合提升,以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为着力点,立足实际,聚焦重点、聚焦民生,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主要方向,深入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努力建设秩序优良、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和谐宜居的洁净鳌城。

  二、目标任务

  组织实施“市容环境整治、市政设施维护、环卫设施更新”等三个行动计划。根据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强化东区综合治理专项整治,以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环卫设施、园林绿地、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等工作为重点,以点带面,从细微入手,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确保东区市容环境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并紧紧围绕东区整治目标,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夯实工作责任,以“三个”提升行动为主要任务,充分利用3个月时间,构建完善市容环境整洁有序、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园林绿化提档升级、行政执法严格高效的城市管理新体系,全面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营造城市良好环境。

  (一)科学谋划,重点整治(20xx年7月底)。

  制度科学合理有较强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明确整治目标,细化任务分工,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以前期摸排数据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五化”提升工程,以“三个”专项行动为重点任务,通过整治占道经营、乱堆放、乱张贴、公共设施损坏、公园绿地杂乱、环卫设施更新等城市管理领域突出现象,补齐治理短板,全面提升东区主次干路管理水平,打造东区精细化管理示范街区,提升城市环境形象。

  (二)巩固提升,闭环销号(20xx年8月底)。

  根据“三个”专项行动成果,发挥样板示范作用,推进精细化管理扩面提质,从主要道路向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延伸,从道路绿化像公园广场延伸,以重点整治问题清单为基础,彻底解决存在问题,实行逐项消除,闭环管理,着力打造东区环境精品亮点,凸显环境治理成效,使城市面貌迈向更高台阶。

  (三)总结经验,长效管理(20xx年9月底)。

  根据前期治理成效,总结经验、推广做法,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智慧化的城市管理工作新常态,以东区为试点向老城区纵深推广,使城市管理效能大幅提升,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高品质发展,逐步形成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模式,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序化”行动,促进交通运行畅通有序

  1.市容环境整治。对东区主要道路沿街店铺进行店外经营、作业、展示商品等违法行为进行治理,督促店户落实门前卫生责任区管理。根据《寿宁县临时“摊规点”实施方案》划定摊贩严管核心区,严禁沿街叫卖、占道摆摊,在巩固现有治理基础上,扩大严管核心区域。疏导区要规范管理,对各类疏导点、便民服务点和马路市场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按标准规范管理,明确业主单位,落实专项值班人员驻点严格管理,对不符合疏导点设置条件的马路市场坚决予以取缔。

  2.城市道路管理。一是加强市政道路维护管理,要积极与国投公司对接,形成联动机制,根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组织人员对东区范围内的道路设施进行巡查,及时发现路面病害,进行快速处置。积极开展精细化管理道路创建,建立长效的养护管理机制,巩固道路整治成效,提高市政设施养护质量。要保障主次道路及背街小巷道路设施完好,确保各类窨井盖并保持与路面平顺相接,逐步规范统一路面材质。同时提高应急快速维修处置能力,强化定期监管力度,及时消除市政道路安全隐患;二是加强道路挖掘审批管理,严格落实《城市道路管理条例》限制挖掘城市道路,合理组织道路开挖、文明施工,避免重复开挖、野蛮施工,有效维护道路的完好、有序。加强批后监督管理,对现场文明施工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扬尘污染、视觉污染的`,超范围、超时间的占道、开挖等行为及时制止并进行处罚。对未经审批擅自违章占道、挖掘的严格管理执法,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二)深入开展“洁化”行动,促进市容环境整洁清新

  1.提升城市道路洁净。按照“机制健全、资金保障、人员到位”的要求,根据《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标准》《寿宁县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标准及考核实施细则》等规定,城市管理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明确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标准,督导第三方服务公司做好保洁工作,全面提升城市洁化水平。

  2.完善环卫设施配套。根据东区现有环卫设施配置情况,对不符合《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设置的'垃圾桶、烟蒂箱等环卫设施及时进行更新调整,确保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要和管理要求。并加大沿街垃圾桶卫生保洁,要将日常保洁全面纳入道路清扫保洁范围,严禁出现垃圾桶垃圾外溢、污损等情况。同时,要规范环卫作业标准,优化垃圾运输路线,提升垃圾运输效能,保障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3.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做好东区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规范垃圾分类容器外观颜色、标识,根据《寿宁县生活垃圾减量分类专项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对东区垃圾分类亭进行科学谋划,合理布局设置地点,增设相关配套设施,同时做好阳光水岸小区垃圾分类试点监管指导工作。

  4.加强公厕治理管护。推行公厕统一分级管理,落实免费开放和专人保洁制度,规范公厕标识标志设置,公厕设施及环卫洁具各项卫生指标符合要求,完善公厕导向牌、电子地图等指引服务系统,提升整体样式,努力打造一批设施先进、示范性强、可复制的亮点公厕。

  (三)深入开展“美化”行动,促进城市形象优美靓丽

  1.规范户外广告。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依法设置、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根据《寿宁县城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促进户外广告健康有序发展。规范道旗(灯杆)广告管理,统筹东区道路综合整治实际,按照道路区域、等级实施东区道路分类设置管理,严格灯杆商业广告审批制度。同时加强日常执法管理,根据《寿宁县城市管理局关于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深入开展户外广告设施整治,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设置行为,督促整改残缺污损的户外广告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沿街立面整洁。根据《宁德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结合此次东区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清理违法搭盖、乱挂、乱摆等影响市容市貌的突出问题,加强日常执法管理和监督考核,督促主要街道和重点区域建(构)筑物的所有者、使用者或管理者,定期对建(构)筑物的外立面进行清洗、修饰。

  (四)深入开展“亮化”行动,保障城市景观安全靓丽

  1.加强路灯管理。规范东区各类灯杆管理,对破损杆线、路灯及时进行修复,维护市政路段设施安全,对东区LED路灯节能改造,背街小巷、主次干路分期逐步推进实施,并对改造后路灯运行的稳定性、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对东区路灯设施存在安全接地不规范问题,实施TN-S安全接地系统改造,确保路灯安全运行;对部分城市道路、背街小巷存在行道树影响路灯照明效果、安全隐患等情况的,采取行道树树枝修剪或挑灯加长、灯杆改造等方式来提升路灯亮化效果。

  2.实施亮化工程。严格执行《城市照明管理办法》规定,强化属地职能,城市功能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按照归口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消除或增亮城区街巷暗区,由相应城市照明专业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开展亮化示范区块建设,城市景观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由属地政府或相关业主组织实施。对东区主要建筑物、构筑物、蟾溪河段,进行夜景亮化和照明节能改造,并建立景观照明设施日常养护监督检查制度,督促落实亮化长效管理。

  (五)深入开展“绿化”行动,促进城市生态生机盎然

  1.魅力休闲空间。以“城在绿中、绿在眼中”为提升方向,以打造“精、细、雅、洁”城市绿地为目标,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高效、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运行体系。全面治理东区滨水区域、公园湿地、地质地貌、古树名木、山体植被等具有独特风貌的资源,推进东区魅力空间建设。充分利用河道沿岸现有公园、步道等设施,建设滨河亲水步道、运动慢跑道或休闲栈道。

  2.园林绿化提升。加快对东区主次干道景观进行层次梳理,适当疏减行道绿树和彩化补植,营造色彩丰富、季相分明的植物群落。以东区建设发展为着手,合理布局东区周边公园绿地、水系林地等重点区域园林建设,提升城市的绿化、花化、彩化水平,营造“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的道路景观,有效增加城市绿量,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责任主体。

  局各负责股室、城市管理服务中心,要切实履行职责,综合统筹、协调安排东区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按照城市管理工作规范规程,落实标准化管理,督促解决有关问题,逐项推进行动部署,并推行城市管理网格责任制,建立健全“全面覆盖、分级管理、上下联动、主动高效”的城市管理工作体系。

  (二)加强制度建设。

  要针对序化、洁化、美化、亮化、绿化等“五化”重点内容,分门别类、分区分级逐项制定管理标准,切实做到“可衡量、可操作、可监督”的东区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要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规范规程,从行业角度实施标准化管理。并建立主体规范、责任明确、考核严格、监督到位、责权统一的管理机制,从制度层面保障东区精细化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完善考核机制。

  把东区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列入领域内环卫保洁、园林管护等服务行业的考核范畴,加大考核占比率,以领域监管考核数据为基础,规范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细化考核项目,提高考核标准,严格日常考核,强化约谈制度,注重整改时效,推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考核在城市管理中的导向激励作用。

  (四)注重宣传发动。

  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深入开展东区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成效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引导提高市民群众文明素质,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城市生活。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和导向作用,弘扬社会公德意识,为城市管理提供强大舆论支持。积极通过12345便民服务平台、政府官网、单位举报电话等渠道,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管理,努力营造环境治理齐参与,美化环境共受益的良好氛围。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12

  为进一步加快“电动宁德”建设,培育两轮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换电新业态,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引导文明出行,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就加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解决不符合新国标、未获得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销售、拼改装、上路行驶和合标电动自行车无牌上路行驶、不按规定通行、闯红灯、逆向行驶等突出问题,推广两轮新国标换电自行车,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电动自行车销售管理。

  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及经营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违法销售不符合新国标、未获得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严格查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擅自改装原厂配件、拆除限速器等关键性组件、私自更换大功率蓄电池、将回收车辆配件以旧充新再次出售等行为。

  对销售不符合新国标、未获得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的,执法部门应依法处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申诉举报平台作用,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相关申诉举报,严厉打击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维护销售市场秩序,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二)推动换电自行车新业态。

  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布局新国标换电自行车换电柜,结合换电业务开展情况,适当在全市范围增加自行车换电柜数量。发改、自然资源、住建、城市管理等部门要简化新国标换电自行车换电柜报建手续;供电公司积极提供电力接入便利支持换电业务。支持地产新能源电池推广使用,培育发展两轮新国标换电自行车换电新业态。通过购车奖补、充电优惠、以旧换新等方式,鼓励消费者使用新能源电池两轮新国标换电自行车。

  责任单位:发改委、商务局、工信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各县(市、区)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三)加强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

  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新国标认真查验电动自行车的脚踏功能、外形尺寸、整车质量以及CCC认证证书、销售发票等信息,严禁为未获CCC认证车辆登记上牌。对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的,一律不得注册登记,并将违规生产、销售企业和产品情况通报工信、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简化办理程序、推行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等方式,为群众办理注册登记提供便利服务。

  责任单位:公安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四)抓好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

  大力保障非机动车通行路权,提升非机动车道建设改造标准,明确城市新改建道路非机动车道宽度,确保非机动车道的平整性和延续性。加强道路交叉口交通渠化设计,完善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过街设施,设置足够面积的非机动车过街囤积区,保障和引导非机动车路口规范通行。公安部门要集中整治非机动车逆行、走机动车道、闯红灯、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城区不符合新国标、未获得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电动三轮车违法上路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电动自行车假牌套牌和非法改拼装电动自行车违法犯罪行为。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大对非机动车道上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整治力度,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出行效率。

  责任单位:住建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五)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

  应急管理局、公安局、消防救援机构负责督促村(局)民委员会、建设管理单位、物业服务企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及时发现和制止电动自行车在公共区域违规停放、充电等行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推动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鼓励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设置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安全充电设施,指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做好住宅小区共用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要发动乡镇、街道和村(居)民委员会、住宅小区管理单位等基层力量,加强防火检查巡查,对发现电动自行车违法停放、充电、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依法清理搬离;对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依法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责任,并严格倒查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责任。

  责任单位:住建局、应急管理局、公安局、消防救援机构、各县(市、区)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六)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宣传。

  要通过媒体、微博、微信、门户网站、户外LED、手机APP等媒介,曝光电动车典型事故案例和交通违法乱象,深入宣传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充电知识。要针对电动自行车火灾多发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居民住宅区、出租屋集中区域等场所和快递、外卖企业及其配送人员,大力开展警示性宣传,曝光典型火灾案例和交通事故案例,张贴发放标语图册,引导群众和快递、外卖企业购买并安全使用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电动自行车。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公安局、文旅局、教育局、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机构、各县(市、区)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准备阶段(即日起至9月30日)。

  各责任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稳步推进,确保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正面引导、案例宣传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教育。

  (二)全面整治阶段(10月1日至12月31日)。

  按照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要求,量化工作任务、分步推进,组织发动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改装、使用管理等单位和个人自查,集中排查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通行、停放、充电和管理违法问题,依法督促整改。

  (三)规范管理阶段(20xx年1月1日—长期)。

  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日常管控,对综合治理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认真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电动自行车销售、通行、停放、充电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巩固工作成果,建立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要把加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各责任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要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抓推进、抓落实、抓效果,确保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部门协作。

  各县(市、区)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要明确有关负有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职责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领域,要及时协调,落实有关部门责任,防止推诿扯皮,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形成监管合力。

  (三)建立长效机制。

  各责任单位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建立联合检查处理机制,形成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登记、通行、停放、充电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信息共享、情况通报、联合查处、案件移送等机制,拧紧生产、销售、改装、使用环节监管链条,有效提升通行安全和应急管理能力。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校园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08-24

财税秩序综合治理活动实施方案02-24

区域性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08-24

关于城区环境卫生容貌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02-24

综合治理|工作总结02-24

综合治理工作要点08-12

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方案08-24

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村委会实施方案02-24

【综合治理工作总结】02-24

社区综合治理工作体会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