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圆锥侧面积教学反思

圆锥侧面积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25 20:51:4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圆锥侧面积教学反思

  圆锥侧面积教学反思(一)
  
  今天上《圆锥的侧面积》习题课,第一节课下来虽然感觉重点突出够了,但还是担心灌得太多,效果并不好。第二节课临时改变了教学方法:一、花了不到五分钟复习了四个公式,强调了圆锥及其展开图的基本元素(三条线段:母线、高、底面半径;两个角:锥角、圆心角;一条弧;几个面积)和解题要点(弧长=2πr=nπl/180)。二、举例引导学生 归纳得到:基本元素中已知两个量可求其余各量,重点帮助学生抓住这些量之间的关系。三、要求学生自己编一条类似问题并简要写出解题步骤。四、评讲作业(请编、做好题目的学生找到作业中同类型的题目并统一评讲,然后剩余题目归类评讲)。结果学生归纳出第二类题型:已知一个角,求比值。解题方法:设底面半径为r,所求量用r表示后求比值。自始至终感觉学生积极性比上一堂课好,效果应该也不错,自己也感觉很清楚。
  
  反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 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圆锥侧面积教学反思(二)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以学生已学对圆锥的认识和学生刚刚研究完圆和扇形的有关知识为大前提,以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摸索,自已感受到知识为主线,呈现整个教学过程。这一学习过程的呈现一方面提起了学生的兴趣,推动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催化剂。(www.fwsir.com)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已的知识系统。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探究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预先为学生设计好学习的情境(要求学生做好了圆锥的模型),并帮助学生按照教师预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探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索,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探求的任务。但总感觉在一节课中,教师始终在牵着学生的手,把学生一步步的领到了目的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没有得以发挥和体现,如果充分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究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的参与度和探究的空间会更大,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创造力。
  
  反思三: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教学反思
  
  1、课堂预想得较充分,一定要让学生多说,多想,充分暴露其思维,老师多引导少讲。
  
  2、本章重点研究与圆有关的一些性质,在教学时要注意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以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探索,自已感受知识为主线,呈现整个教学过程。这一学习过程的呈现一方面提起了学生的兴趣,推动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催化剂;
  
  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知识系统。课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顶圆锥形圣诞帽带到教室展示教学效果会更好。

【圆锥侧面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04-19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03-27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04-03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03-12

面积的教学反思04-14

圆锥曲线教学反思04-04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03-24

面积的认识教学反思03-24

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04-14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