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上下五千年》之所想

读《上下五千年》之所想

时间:2020-11-12 18:17: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上下五千年》之所想

  将人生理想融人中国梦
  
  ——读《上下五千年》之所想
  
  潘斌
  
  翻开《上下五千年》这一书册,好像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海,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凝聚;民族的精神,在这里显现。
  
  我阅读,我与历史人物共席对话。我阅读,我和时代风云同声呼唤。我思,我问:是谁推动着历史的车轮?
  
  我掩卷沉思,我若有所悟。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有多少英雄豪杰匡扶正义,有多少志士仁人追寻真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为着民族利益呕心沥血,他们为着民族尊严而献身成仁。
  
  《上下五千年》写到辛亥革命,但历史却掀开了更为气势磅礴的峥嵘岁月。一个世纪以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领导中国人民描绘了宏伟雄浑、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三座丰碑,显示着古老的中华获得了新生、变换了新貌,走向新的未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亿万中国人民,正以新的风貌跨入了新的世纪。全国人民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在实现强国富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大踏步地奔向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这就是历史前进的方向,这就是当今历史发展的动力。我是如此地庆幸,庆幸自己生活在腾飞自强的中国,庆幸在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期相约"两个一百年",相约中国梦。
  
  "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是的,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经历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历经沧桑信心不改。
  
  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上下求索。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的新的历史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先贤顾炎武早就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因为,国家好,大家才能好!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的。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管我们的'梦想实现未必尽如人意,有的人还在埋怨,收入还不够高,房子还不够大,工作还不够好,看病还不够方便,但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梦想的旅程都早已离开原点,梦想的花朵已然开始绽放。而我们个人能做的,就是在社会主义大环境下,胸怀理想,坚定信仰,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抱美丽的中国梦!
  
  也许,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久了,我们可能忘了梦想生长的土壤。也许,有的人认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得益于自己的奋斗。然而,百余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有梦,百余年后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梦".当"中国梦"没有绽放,个人的梦又如何开花?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相伴。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我们才有了做自己的梦的自由。
  
  多年来,正是无数先贤先烈把自己的梦融入"中国梦",正是一代代人执着坚韧地接续"中国梦","中国梦"才有今日之荣光。"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我们只有把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的前途紧密相连,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才能让我们的生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怀揣梦想,追逐梦想,放飞梦想,在鲜红的党旗下,凝聚力量,同心同行,团结奋斗,共铸辉煌,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
  
  (作者单位:吕梁人才中心)
  

【读《上下五千年》之所想】相关文章:

上下教案08-02

由实验课开出率所想到的08-08

由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所想范文04-02

怎样区分春联的上下联01-17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心得03-30

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活动:区分上下08-24

2.1.2 上下 前后 左右|人教课标版08-02

参与《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所想到的01-07

第一册位置与顺序——上下08-02

《读》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