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2篇
《细节决定成败》是王中求先生总结多年管理、咨询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的经验写成的一部细节管理专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这本书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与"伟大与平凡"的真理,也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法宝。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然而我们所看到的人家成功的辉煌,却很少去关注他们管理细节的用心。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因此,要积极倡导: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水桶理论"已是老生常谈。学校要想做好、做强,必须做到位才行。任何一个环节太薄弱都有可能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因此,接了手的事必须按时、按标准完成,不能完成没有任何解释的理由;已做完的事情,自己检查认定完全没有错误再上报,不要等检查出了破绽或漏洞再辩解。把小事做细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有一位名人说过:"硬件项目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在细节的管理,细节到每个设计、每次改动、每天操作。"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 书中说起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这段历史,有这样一个细节: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并以老师姿态自居的美国汽车业,在日本的进逼下,节节败退,以至于不得不动用反倾销法案等其他手段来进行干预。那么,后起的日本汽车凭什么能与美国较量呢?凭借着一种精细的精神。 正是从各种细节入手,日本的汽车全面提高了质量,得以雄霸世界汽车市场。
细节能够表现整体的完美,同样也会影响和破坏整体的完美。细节是一种创造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究竟有多大差别?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差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台湾首富王永庆就是从细节中找到成功机会的人。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细节是一种创造。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工作中的小改小革,细节调整同样是一种创造。"细致到点",从细节中找到创新的机会――这就是王永庆成功的秘密。
所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关注细节,谁就把握了创新之源,也就在竞争中抢得了先机。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谈,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后的惊喜。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联系到学校管理,细节的宝贵价值更在于它是创造性的,独一无二的,无法重复的。按兰色姆的说法,细节描写不要说重复,连"转述"都不行,能够转述的只能是逻辑的东西,理论的东西。
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既能创造正效益,也会产生负效益。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如果学校在教学上任何一个细节做得不好、毕业班的学生升学率低或进重点高中率低,那么都有可能造成预初一招生时好生源的流失,即把好的生源推到竞争对手的怀抱中。可见,任何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影响学校办学的质量。事实表明,越是复杂的行当,政策法规就越是要求包括细节。另外,越是走向法制社会,包含明确细节规范的法规政策就越是重要。例如,刚颁布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本来是要维护业主利益的,但是由于在法规中对一些细节注意得不够,使得该条例执行起来几乎成为不可能,导致了法规失去它应该有的作用和效益。而这种决策方面的缺失,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决策过程中工作没有做细,缺乏准确的数据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所以,在决策中把工作做细,非常重要。未来,制度在管理中是第一位的,对细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对细节追求是可以衡量的,衡量的尺度,就是制定出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我认为,标准和规范,就是对细节的量化,是重视细节、完善细节的最高表现。一个没有规则、没有标准的学校肯定是管理不到位的。 例如,麦当劳规定:牛肉饼烤出20分钟,没有卖掉就要丢掉,这就是量化细节。按照一般的粗放式的管理,别说20分钟,恐怕过了2个小时也不肯扔掉。这就是麦当劳之成为麦当劳的原因。烤牛肉饼烤出20分钟内就要消费,这就是标准。你想想,要达到这样一条看来是很简单的标准,背后需要做多少细致的工作!比如,客人多而要的又多时,现烤来不及,要让客人等——这是最让顾客头疼的事;而客人少,而烤的多时,又只好扔掉——这会大大增加经营成本。所以,既要不让客人等,又不多烤而扔掉,一定要对顾客需求经过详细的纪录,找到一个客人数量与烤肉数量的一个合理的比例,这样才能保证两者不误。这单单是烤肉一样,其他食品以及服务还有相应的标准要去执行,可以想见这其中的细节是多么复杂了。
"窥斑见豹",细节是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最有力的环节。关注细节、完善细节往往体现了学校真诚地为学生着想的拳拳之忱。一个真心实意地在细节上下功夫的学校,其办学品质一定非常优秀,家长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来。所以,学校只有细致入微地审视自己的办学情况,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才能让教学质量日臻完美,在竞争中取胜。 学校如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本书就是最好的答案,当前的竞争则是细节的竞争。作为学校只有注意细节,在每一个细节上做足功夫,全面提高市场办学竞争力,才能保证学校基业长青。学校办学的成功与否,固然有战略决策方面的原因,但更在于决策后面的小事情是否做的足够好,是否能把这些决策真正细化、推行下去。我们已经生活在"细节经济"时代,细节已经成为当今学校竞争的不可忽视的最重要的环节。 以上所述,是本人读书后的一些感言,如有不对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成败一念间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备注:本文作者是午子公司办公室员工殷丽,这篇文章是她在读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后所写下的读后感。)
最近一段时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拜读了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文章在一开始便向我们提出"做人、做事、做管理——细节决定成败",而后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向我们深刻剖析了细节决定成败的意义。
日本战后一度贫困荒凉,日本岛也是资源匮乏,但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却走到世界经济体的前列,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早在1966年7月,《中国画报》上刊载了一张王铁人带狗皮帽子的照片,日本人由此推断出此地为零下30度;又根据运油列车车皮灰层的厚度,测出油田与北京的距离,认定油田应该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1966年10月,《人民中国》刊登出宣传王进喜的文章中,透露出一个"马家窑"的地名,日本人便推出大庆在安达车站附近;王进喜原在玉门油田,1959年9月参加国庆观礼后就销声匿迹了,推断出大庆开发时间为1959年9月。这次调查的成功,使日本在后来中国石油工业进口设备的谈判中占据主动,大获全胜,几乎垄断了我国石油设备进口市场。这次商业的胜利靠的不是所谓绝招,所谓绝招不过是各种细节堆砌而成。工作无小事,把小事做细或许胜利就离你不远了。
细节总是轻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就是这些轻易被忽视的细节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真实的状态,也最能表现一个人的修养。正因为如此透过细节越来越成为评价一个人的最主要方法之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89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为什么能在众多优秀的宇航员中脱颖而出?原来,在确定人选的前一个星期,航天飞船的主设计师罗廖发现,在进入航天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了鞋子,穿着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样一个细节让罗廖对加加林顿生好感,这是一个有修养且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好青年,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加加林通过一个不经意的行动,不仅表现出自身优秀的修养,更为自己争取了遨游太空第一人的珍贵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如何让我们在众多优异的竞争对手前打败对手,细节便是致胜法宝。
合上书本的最后一页,我心中五味杂陈,感慨颇深,当今社会信息高速发达,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和信息,在这一点上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来做是会有不同的效果,决定效果的往往都是一些细小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我不禁深刻反省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作为一个文职人员,文字的编辑、校对、打印是日常主要工作之一,如果因为疏忽让有错别字的文稿上报给领导,一来需要重新校对打印给公司造成资源浪费,二来也可能因为错别字的歧义而让领导作出错误的决定。所以日常的文稿一定要反复的校对核实,务必做到零错误。当然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我去改进的地方,小事不小,工作做细,严格要求自己,这对我自身的工作乃至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办公室:殷丽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相关文章:
细节决定成败08-16
细节决定成败02-17
细节决定成败的名言02-17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08-24
《细节决定成败》心得06-04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08-22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09-04
细节决定成败的心得11-11
《细节决定成败》心得02-26
细节决定成败演讲材料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