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十破十立”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十破十立”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赵 锋
赵克志书记在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中提出“十破十立”。“十破十立说到底实则是党的优良传统解放思想在贵州大地的具体体现。贵州要后发赶超就必须从解放思想开始,没有思想上的大解放就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这是一条被历史雄辩的证明了的正确的发展规律。
抚今追昔,我们的民族自古就有敢破敢立的优秀品质。商鞅变法、辛亥革命等不胜枚举。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夜的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新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有敢破敢立的优良传统;1935年的遵义会议,在特殊的战争年代,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果断的放弃对共产国际的依赖,坚持走自己的路,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创造了至关重要的条件。1978年,党内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从实际出发,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终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十破十立”对于今天的贵州来说,切实找到了制约贵州发展在思想上的症结,是省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构筑精神高地的具体体现,只有构筑这样的精神高地才能冲出经济洼地。
国发〔2012〕2号文件,给贵州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贵州已经具备了实现跨越发展的各方面基础和条件,贵州发展正当时。
首先,人民群众望发展、盼发展、想发展的动力空前巨大。多年来,纵向来看,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是贵州历史上任一个时期都不可比拟的。但从横向来看,时不我待,发展慢了要落后,不发展更落后,同时还要面临既要“转”又要“赶”的问题。自古以来,“夜郎自大”、“黔驴技穷”都是贵州的代名词,无奈不是贵州的本质常态,贫困不是贵州永久的标签。贵州人要重拾信心、自尊心,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发展,明代的刘伯温曾说“江南多水,云贵多山,五百年试看云贵胜江南”,细算来,五百年近矣,贵州发展正当时。
其次,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贵州的基础设施、工业基础、农业基础等进一步夯实。贵州有丰富的资源优势。除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外还有众多的稀有矿产资源,大多尚未开发,当年的“三线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积累,同时已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在西南来讲较为优越的交通条件。还有尚在积蓄的人才优势和承接巨大外出务工劳动力等这些后发优势越来越凸显。
破除制约我省发展的传统观念和体制障碍,把握发展大势,坚持向上借力自身发力,认清发展规律,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事业。
勇于承担历史使命,树立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决心,信心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十足的信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内因的条件具备了,外因才能发挥巨大作用。从这一点出发,我们的信心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贵州人要干成一件事,往往要付出比其省市区多出一倍甚至更多的努力,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实属不易,越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下,越要凝聚干劲,奋起直追;二是挖掘自身潜力,增强发展信心。正如国家发改委杜鹰副主任所说“贵州的贫穷是坐在金山银山上的贫穷,是还未开发的贫穷”。冷静客观地认识自身优势,将中央等外部支持与自身努力和资源优势等有机结合。
树立干字当头的思想意识,任何正确的决策都是以“干”为前提的,离开了“干”字往往就落入纸上谈兵、形而上学的平庸之境。毛主席有一句名言“当正确的方针政策制定后,干部是关键”而干部的关键就是“干”,我们就是要改变“等”的思想、“慢”的思想、“安于常态”的思想、“缺乏担当”的思想,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干劲十足,我们坚信贵州工作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
坚持工业领跑的思想,突出鲜明的工业地位,把工业当作全省发展的发动机,坚持全省抓工业、重点抓工业。实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都需要一个支撑。从省情出发,只有实现工业化这样一条路子。总结国内国际的发展经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才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在不仅要“转”还要“赶”的双重压力下,我们要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善于走别人走过的成功之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新路,如果工业上去了,贵州辉煌的明天指日可待!
“大鹏一日乘风起,抟扶摇直上九万里”,昔日“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抬头张家界、低头九寨沟”,昔日“天无三日晴”的贵州,我们可以发展消夏文化、清凉避暑等旅游产业。昔日“人无三分银”,只要我们坚持“十破十立”的精神要求,提振精气神,大干八年,我们贵州老百姓一定能大笔挥洒出这个“贵”字,贵者,中国之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