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支教调研感悟(理性的分析学习篇)
支教调研感悟(理性的分析学习篇)这是我第一次连续好几天的支教生活,去之前社长给我安排的主要任务是让我和另外两名队员,去村里调研,他说调研主要是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调研的根本。由于主要任务是调研,在教课方面安排的是活动课。下面我就从支教和调研两方面,说一下我的一些感悟。
关于支教
首先,我想说一下为什么要去支教。以前我认为支教是伟大的,认为去贫困地区支教了,就显得自己很伟大。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认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是可怜的,有一种同情心在里面。但就像老师说的,我们有什么资格去同情别人呢?你就比别人高一等吗?之前到博深希望小学的三次支教,也让我改变了想法。我们总认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是自卑的,但真的是这样吗?当我看到孩子们上课积极自信的回答问题的时候,礼貌大方的和我们打招呼的时候,我知道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是错误的。自卑不是贫困地区孩子的一个普遍现象。只是个别孩子,因为某些原因,才会有的。他们和我们这儿的孩子没什么区别,所以不应该以同情的眼光去看他们。支教不是因为他们可怜,那为什么要去支教呢?支教是去给那里的孩子带去新事物,激发他们走出山区,为理想奋斗的动力。这是我认为的。山区的孩子,可能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很少接触和见识外界的一些事物,我们就是要将外界的一些事物带给他们,拓宽一下他们的视野。比如,太极拳,军体拳,手工制作,舞蹈,科学实验,歌曲,礼节,书法等。加之,山区的孩子,可能相互之间的竞争并不是那么强烈,当然并不是说非得有竞争才好。只是说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缺少学习的动力,如果我们能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那就好了。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根本还是在于自己,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走出山区的想法,如果真能做到,那就不虚此行。
再说一下,教课。支教根本上还是在于教课,老师讲授,学生学习。所以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位老师。课堂纪律,大方自然是必需的。在之前的支教的活动中,总感觉无法引着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其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该怎样去正确的引导学生,也是缺乏教学经验。为此,我专门听了一下当地老师的课。发现那儿的老师不用多大的力气,就能很好的管理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简单分析了一下,有以下几点原因。一,不知如何使用鼓励性的,批评性的,建议性的,过渡性的话语。二,不知如何管理课堂纪律。三,缺乏自信。(由于自身局限,并不能很好的具体阐释,就只是简单的列举一下)。
好,关于支教就说到这儿吧。下面说一下调研。
关于调研
这次我们确定的调研课题是“农民的收入构成”。我们每一天都会分成两个组,分别由我和另一名队员带着,到我们事先确定好的孩子家里去。我们选择的孩子,生活水平高,中,低皆有,这样是为了更好地对当地的经济情况有一个了解,也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比,发现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由于是第一次调研,我们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主要想说以下几点。
一,心态的调整。虽说我们是调研的,但决不要以一个调研人的身份和感觉去和乡亲交流。这样容易让乡亲和我们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不太容易敞开心扉。我们就应该以一个放下来的姿态,去交流。就把自己当做是当地的一个普通的孩子。
二,调研成员之间的交流。在每次调研之前,调研的目的等,就只有我们几个负责人知道,而我们的成员却不知道。这就造成了,成员对调研目的不明确,就只是简单地和乡亲聊天,但聊天是为了啥,却不知道,容易跑题。我们负责人要求写调研总结时,成员也不知道该怎样写。这就造成了负责人和成员之间的一些矛盾。所以负责人和成员之间的交流很重要。
三,人员配置上。调研小组成员,应尽量做到各有所长。比如说有的成员善于交流,就应该让他主管交谈。有的成员,比较细心认真,具体,那就可以让他主管记录。当然还有,必备一个主管照相的同学,这是不可或缺的。
四,成员的配合。 有时候,当一个成员聊着聊着没话说了,其他的成员就要马上找话题,接上去,以防冷场,这就需要成员之间互相注意,并时刻想着补充问题。
五,每天的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天调研回来后,有一个总结,很重要。
六,最重要的,调研主要是为了发现问题。这是调研的根本 。如果调研下来后,没有发现问题,那这次调研就有些残缺。毕竟调研,是为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才能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一定的帮助。
【支教调研感悟理性的分析学习篇】相关文章:
支教调研报告01-19
支农支教调研总结08-21
支教调研报告(精选5篇)07-04
资产投资形势分析调研报告08-24
干部作风建设调研分析08-24
县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报告08-24
外地考察学习调研报告06-09
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报告06-18
棉业调研:棉花烂铃与株型特征分析08-23
九年级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分析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