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手记范文
家访手记范文身边的质朴与感动
文、图/家访组 王星星 郑勇川
今天要进行家访的几个家庭都在安昌镇附近,距离比起前天而言简直是天壤之别。内心并不再像当初去家访那么激动,仿佛一切都成了习惯和常态。
车在泥泞不堪的乡间小道上摇摇晃晃媛媛前行,没想到在安昌周边居然也有如此崎岖不平的山路。车子在剧烈地晃动,在陡坡上像老牛拉破车一样,即使加足马力,依旧前行得很慢。乡间蛇形般盘绕的道路,不得不感叹司机高超的车技,一面在心里默默祈祷司机把车开得慢点、稳点。
已经记不清我们经过了多少个路人所说的岔路了,也记不清有多少次我们在岔路口判断失误而走了多少的弯路,但是当我们双脚沾满泥巴地抵达第三户人家时,所有的一切艰辛跋涉都有了价值与意义了。
同样是重建的一层新房,房屋外贴了白色的瓷砖,内部仅有简单的几件家具,墙壁是赤裸裸的水泥,连最基本的粉刷也没有。让我难以忘怀的不是她们窘迫的家境,而是她们身上流露出的如泥土般芬芳的淳朴。今天,我看到的是一颗自尊的心,不因贫穷而深埋高贵头颅,也不为了获得资助而竭力地展示贫穷,她们不卑不亢,缓缓的诉说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背后的故事。
我想真正贫穷的家庭是不会有钱去买各种东西来表达热情,而是在自己有限的能力之内,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一份感激与热情。还记得我们临走时,爸爸妈妈对小女孩语重心长的叮咛:以后长大了,也要想哥哥姐姐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去帮助别人。我们不奢望每个家庭都有感恩之心,但我们相信,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对一个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种美德与财富。
看到最后那户家庭的女孩纯洁得不忍触碰的笑脸,内心除了感动,更是一种感恩,感谢他们,用这么灿烂的微笑,让我看到迎风绽放的野菊花,洁白而又坚韧,如火般燃烧自己的生命。
我们总是习惯向远处寻找幸福,并坚信幸福仅在他处,殊不知,在转身的瞬间感动自己的竟是近在咫尺的人、事、一言一行流露出的真诚、质朴!
(责任编辑:郑洋 郑宝婵)
晴川万里·北川雄起
文/关外家访组 汪春好 图/关外家访组
七天前,我来到这里,带着满腔的热情与希望。七天后,我的家访过程就这么样安静地结束了,不带来什么,不带走什么,只有满满的回忆与对这里更多的眷恋、更深刻的认识。这些,就够了。
还没结束,就开始担心离别。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校园里清新的空气,连绵的阴雨,难得的晴天,绵延的、翠绿的青山,都让我对这个县城充满了希望与祝福。走访了那么多家庭,每一个家庭背后都有一段辛酸史,每每想起,都会忍不住留下心酸的泪水。
一声叹息,北川雄起!
阳光万丈,乘车而上。上边高山,下边长河,都带着这个县城特有的气息呼啸而去。脚下就是这个几天来刚刚熟悉的土地。这里,距离我的家有大半个中国的距离,让我对这里的每棵树,每束花,每条路,每个人,每辆车,都充满了满满的希望,希望这里的人们经历过国殇,经历过痛苦,经历过劫难,经历过挫折,依然坚持,依然屹立,依然雄起!
万丈光芒,北川雄起!
转眼,七天过去,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山,走过了那么多的河,走过了那么多的路,遇见了那么多的人,也许这是短暂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这更是长久地,长久地停留在我们的身体里,停留在我们的内心里,停留在我们的血液里,停留在我们的大脑里,停留在我们的回忆里,永不磨去……
前路漫漫,北川雄起!
每当我想起这些天如电影、幻灯片一样在大脑中不断闪现的场景,脚步就变得异常坚实,我们都坚信“明天是更好的一天”,我们都相信“要从绝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我们都相信“生活总是让我们伤痕累累,但那总是我们最坚强的地方”。
信念屹立,北川雄起!
通过走访受助家庭,更让我明白了一个家庭的不易。为了家庭完整的幸福,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老人的晚年,每个人会更加努力地去生活。感激上天给予我们机会,让我们更加坚强地生活的机会,让我如此幸运的遇见,遇见这一切,并且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去做一些很小很小的事去帮助他们的机会。谢谢你,北川。
明年今日,我们再见。
晴川万里,北川雄起。
(责任编辑:魏婷瑶 周晨煜)
孩子,我们倾听
文/关外家访组 刘晓雪
今天,从项目点去家访的路上,一路狂风暴雨,看着窗外河水湍急,心一直揪着,直到平安到达都坝镇。
小吴家是我们采访的第一家。在他很小的时候,妈妈患白血病去世了,爸爸抛弃家庭,留下他与外公外婆相依为命。山顶老房子因塌方导致断裂,所以一家人只好搬入山下20平米的小房里。
小吴是个白净、腼腆的孩子,他很害羞,与他聊天时,他不太敢看我的眼睛,但是问起他的生活,他可是非常乐意,滔滔不绝地告诉我,迫不及待地跟我分享他生活中的一切欢乐。
我问他,喜欢住山上还是山下。他毫不犹豫地说:“山上!” 我以为是因为他的童年在那儿度过,有太多不舍的回忆,所以比较喜欢山上。我问他为什么。他兴奋地跟我说:“因为山上可以看电视!” 我的心紧了一紧。
看电视,在城里孩子的眼中看来,是每天的必需品,不可能没有的,就像呼吸空气一样容易,但在小吴心中,这小小的要求却是个有点遥远的梦,因为家里为了给妈妈治疗,背负上一堆债务,现在,连这小小的愿望也无法满足他。
小吴告诉我,他很喜欢数学,因为觉得数学很容易。我笑了,说他个儿小小,还敢轻视数学。 我说那我考你乘法口诀吧。他超有自信地笑了:“没问题啊!” 任我怎么问,他就是能用最最快的速度给我个准确的答案!速度之快和百分百的正确率实在让我太意外了!
与小吴聊完天,家访在我心目中又多了一份意义。它的目的不仅仅是去调查家庭的经济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像小吴这样无助的小孩,在他的心绪无处可说、无人愿听的时候,在那儿耐心地听他们诉说生活的欢乐与难过,哪怕,只听一次。
(责任编辑:魏婷瑶 周晨煜)
感动使激情重生
文/关外家访组 刘畅 谢雅嘉 图/家访组
家访工作已经进行了三次,从第一次的充满干劲、激情澎湃到第二次的任劳任怨、迎难而上直至第三次的激情渐渐平息、稳定,我们每一次都在成长。我们会为乡亲们的遭遇而感动,但感动的同时我们又渐渐地变得成熟而又理性。
今天的家访没有第一次的长途跋涉、翻越山路;没有第二次的雨中翻山、一路荆棘;这次的家访整体上就透露出一种平淡。也许,平平淡淡才是真吧!
早上,出发之前就收获了今天的第一份感动--高队为了让我们能赶上早一班的车,特意让后勤给我们行了方便,让我们早点吃饭,然后特意骑着电动车送我们去路口坐车,只为节省时间以保证我们晚上回得来。虽然早上的时间比较赶,但我们收获的却是满满的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出发,我们的旅程将充满力量。
无伞求自渡,有伞渡他人。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还能想到比自己更加困难的人;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宁愿牺牲自己的资助名额,希望去帮助那些比自己更加困难的人。这样的人是伟大的,是纯粹的,是无私的。今天,我们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个人,带给我们感动,在我们激情渐退的时候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母亲带着两个12岁的孩子生活,丈夫在孩子两岁时出去打工后就杳无音信,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也从未给家里寄过任何的生活费用,甚至没有一个电话。即使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发生后,他仍然没有出现,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一个母亲的身上,母亲给别人打工,一个月挣着微薄的收入却要供两个孩子读书。平时婆婆帮忙照看孩子,年事很高的公公还外出打工贴补家用,一年才回来两三次。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在见到我们的时候,就对我们反映了另一个不幸家庭的情况,希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
当时我们被她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折服了,仿若有一股钟声深深地震颤了我们的心灵,感觉内心有一种东西在复苏。扪心自问,如果是我们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我相信,我们不会做得比这位母亲好。
感动,感动于这种无法言语的伟大,感动,使我们渐渐平息了的激情重生!
(责任编辑:周晨煜 魏婷瑶)
灿烂笑容的背后
文/家访组 王蒙怡 图/家访组 新闻组
每次我们家访出行总是遇不上好天气,云层很厚,淅淅沥沥的雨很恼人,但这样糟糕的天气却加深了我们对眼前笑容的感慨:感动、感悟、感恩于那灿烂笑容--灿烂笑容的背后是值得我们细细体味的坚韧与不屈。
灿烂笑容的背后是一家人相拥的温暖以及对生活艰辛的释怀。简陋的摆设:唯一看得过去的电器是一台没有连入数字电视网络的彩电,家里连张桌子都没有。苦难阻止不了属于一个小家的温情与凝聚,物质的匮乏、至亲的空缺,一切的一切都在时间流逝中被冲淡,因为还有家人在,还有家在。不忍抛弃,不忍放弃,有家有温暖,那温暖支撑着一个家历尽生活的不幸还是能用灿烂的笑容面对,给其他人以无限的希望和动力。
灿烂笑容的背后是爷爷奶奶对三个孩子的期望。家里的三个孩子都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没有抱怨,没有不甘,哥哥的孝顺与懂事,两个妹妹的可爱与活泼就是对两个老人最大的回报。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是老人为了生活奋斗下去的源泉。掌心的粗糙厚茧,脸上深深的皱纹,控诉着岁月与命运对生命的侵蚀。身体不复曾经的硬朗健康,但眼睛依旧清澈,内心依旧温热,怀抱依旧有力,对孩子们的爱不变,为他们营造一个美好未来的期待不变。
灿烂笑容的背后是逐渐成熟的男子汉对家庭的责任。高个、干净、爽朗、爱笑是对那个大男孩的第一印象,浑身有一种不属于贫穷的淡淡傲气。不卑不亢的他有着与同龄人不同的成熟,流下隐忍的泪水只为了对家里难以承担自己念大学经济负担的担忧。上学还是去赚钱?心中的天平摇摆不定,去追寻圆梦的渴望还是为年迈的爷爷奶奶减轻负担、供两个妹妹上学,他难以权衡。言语中无不透露着他对校园生活的热爱,行为中又时时显出对爷爷奶奶的爱和感激。
灿烂笑容的背后是天真可爱的妹妹对世界绽放的热情。不谙世事的年纪,可爱的容颜,看了就使人不觉心情变好的笑容。她们的健康成长源于爷爷奶奶和哥哥对她们的呵护,没有缺失,没有忧愁,她们的笑容是对世界的向往与憧憬,单纯明亮的让我们不忍破坏那一抹的美好。她们笑容的背后,是绽放心间的最初的美好。
感谢那一抹笑容,让我们看到困苦中生命的顽强;感谢那一抹笑容,让我们看到灰暗中爱的希望;感谢那一抹笑容,让我们看到贫穷中尊严的不卑不亢。
(责任编辑:郑宝婵 郑洋)
【家访手记】相关文章:
家访手记:孩子就是全世界08-25
养蚕手记作文08-24
《清平乐·村居》教学手记08-23
—位高三教师的手记08-23
“家访”小结08-24
家访的心得07-21
家访的心得02-26
家访的日记01-02
家访的作文05-17
难忘的家访作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