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精选11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1
这两天大致浏览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作者黄全愈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当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因为还没看完,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一、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作者通过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趣事。也就是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并且不愿上学,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自己涂鸦。作者了解情况后,甚为不满,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后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有没有独特之处。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没有一些自己创新的成分,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注重技能的传授,学生依照老师的教学,能够有很强的副职能力,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美国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注重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教”与“训练”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而美国教育注重学生自身实践的过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一直以来,认为美国教育崇尚自由、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了这本书,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黄全愈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都纪录得非常详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就一定会受到处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因为惧怕而遵守这个规则。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最重要一点是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十分理解与支持。
相反,我们的教育在管理学生上有很多的随意性。虽然学校也有校规,班规,但形同虚设。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学校和老师也是临时决定怎么处理。而且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做法,就是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联系起来,这样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能由着他们。
其实“教育”本身就包含有惩罚的因素。而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受惩罚也是成长经历中不可缺少的。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违反了纪律,只靠讲道理、用行动就能感化孩子那就太好了,问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吃这一套,那我们就对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听之任之,试想这些学生将来会走向何方,会有谁来管教;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么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当然孩子的父母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也应当担起一定的责任,假如我们的教育能够给它一定的处罚,也许可以挽救一部分学生,为社会减轻一定的负担。因此,科学有效的惩戒应当被看作是一种真正为学生负责,全面体现学校育人功能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两点就是我阅读后最深的体会,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源于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传统与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的素质教育并不见得在中国行得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照搬美国模式,我们要做的只能依照中国国情,借鉴外国模式,寻找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2
现在对于教育,人们常常提到的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恐怕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重点都是一个,那就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们学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指引下,不断摸索着具有国际部特色的小班化素质教育!这个四月我们全体老师有幸共读了黄全愈博士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下面我将结合书中的一个案例,谈一谈老师的责任感
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老师也会有他所不知道的知识,在我们中国的教育环境中,似乎许多人都认为老师应该知道他所教学的专业的所有知识,似乎我们老师自己也认为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能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地方,这本书的第45业就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作者的儿子和同学遇到了一个不敢于承认自己有知识盲点的自然科学老师,两个孩子为了证明这位老师不够有“料”,设计让老师露出了自己的缺陷。这个案例触到了我的心里,在一次科学课上,我带着三A班的学生去生物园观察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不同特点,首先大家观察地上的小草,生物园里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草,一会儿有同学就问我不同野草的名字,由于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到要去查查这些野草的名字,很多我都回答不上来,就直接告诉同学们:“老师也不知道!”面对我的不知道!孩子们有点失望,也无意说出了一句“原来老师有这么多不知道呀!”。学生无意的一句话,我却记在了心里,后悔自己没有准备好!
无独有偶,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了一棵开着火红火红花朵的大树前,同学们都认真观察树的各种结构,这个时候有学生对落在地上的花朵感兴趣了,我就顺便给同学们介绍了花朵的结构组成。每一位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这让我很自豪!这个时候有同学问:“老师这叫什么花啊?”,这个时候我觉得空气凝住了,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而刚刚学生说的“老师也不知道啊!”回响在耳朵里,正当我犹豫着要不要说不知道时,梁永毅说这叫红樱花!我想都没想就直接附和他的答案!这件事让我一直都无法放下,一位老师最重要的是要严谨,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是正确的,不能误导了学生!我想那天的课让我终身都不会忘记!
看了这本书的案例,感受到面对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不是遮蔽起来,是去解决!如果不敢于直接承认,我们可以巧妙的运用教育机智!比如我们开展生物角活动时,学生带来的植物有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就问我,我也会有不知道的。这个时候我会对学生说:“老师忘记了这种生物叫什么名字,我们一起查一查。”然后立刻带着孩子查资料,解决问题!当我们一起查资料找到答案时,我感受到孩子也很开心!然后对学生说:“以后大家也要学会面对问题时,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什么都问老师,自学能力对你的一生是最重要的一种技能!”这不仅解决了问题,也没让学生对自己失望,还对学生开展了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3
读了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被什么触着一样,惊诧地发觉美国的素质教育原来是这样,于是又饶有兴趣地翻看一些有关于中美教育差别的文章,对美国教育总的印象是:美国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但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而在美国的学校的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这使作者甚为不满,竟然让儿子退出了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又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上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练混为一谈,结果使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模仿能力,但欠缺创造力。“好不好”,强调的是创造能力的问题;“像不像”,强调的是模仿能力的问题,显而易见,缺少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作者认为,教与练是不同的,“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各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另外,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上多组织一些能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是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增加活动时间,并让他们来组织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官半职,让每个学生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班级的图书角查找资料等;利用电脑网络设计图画、个人介绍、数学小报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4
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是老师规定的必读书目。五年过去了,再翻阅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作者在中国的大学读过书,教过书;也在美国的高校读过书,教过书。他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矿矿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本书将他直观的所见、所闻、所思给记载了下来,在一种质朴的文风当中向读者贡献出充实的内容,无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关心孩子的家长这部书都值得一读。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作者从儿子矿矿的经历开始说起,儿子三岁时,作者出国读博士。也是在那个时候学国画,后来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一副画,画的是竹子。作者的同事和老师不敢相信是他画的。后来孩子也跟着去美国了,学校让孩子亲历市场经济,矿矿和同学成立了绘画公司,最后赚了50美元。矿矿五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谁料,去了五次就不想去了。原因:“老师根本不教绘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都不管。这点道出了美国老师的教育理念,再说说孩子,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也只有在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认为不好的,一扔了之。
问“像不像”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都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来要求自己,生活中也时时以“像不像”来评判做过的事。而美国老师只出了一个主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五花八门的“一塌糊涂”的画,评判的标准是“好”与“不好”。我们的教学主要以“定向思维”为主,从黑板——学生眼睛——复制,而美国主要是形象思维,用心去学。所以从绘画方面来讲,眼睛里的画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才是有创造的画。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关键是采用何种方式。而且创造性不能教。创造性只能培养。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她需要环境。所以,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应该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二、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
在中国,通常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有的,独立研究,应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之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步完善后才能进行。因此,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如果考上了研究生,那才开始研究。而在美国。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要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作者的儿子矿矿从二年级就开始进行研究。他的老师要求:“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经过去公用图书馆借阅材料,他完成了他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他的论文含有四个标题:
1.介绍
2.蓝鲸吃什么?
3.蓝鲸怎么吃东西。
4.蓝鲸的非凡之处。在五年级的时候,写了一片研究卡通画和漫画的文章。二年级的论文主要是侧重整理资料,但是,孩子从决定题目,到从十几本中发现对研究有用的资料,再着手写文章,这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更有价值。
五年级时候,矿矿的研究就从简单的材料整理进入到问题研究了。他根据自己兴趣点漫画和卡通画,提出了卡通画和漫画未来发展的见解。尽管他的老爸评价说研究散乱,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但是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七年级,矿矿独立完成了“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研究什么?左思右想后,课题很异想天开。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这个课题太离奇,太出格。关键是怎么研究?他选择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设计了几种方法:第一阶段训练小老鼠钻洞,第二阶段,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不通,右边的洞可以吃到食物。最后提供结论的阶段。他的结论很精彩。他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他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他最后十页正文附加三页分析表格。从头到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5
先前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不太喜欢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
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
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6
基础教育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但为什么中国却没有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中国孩子从小开始就被教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中国孩子真的很苦,每天埋头于题海中,还要经受一次次考试评比的打击。
素质教育提倡了很多年,但是改革发展却是举步维艰,毕竟几千年的科举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推翻和改变的。于是很多人开始批判中国的教育体制,而崇尚西方的教育。然事物总是有双方面,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完全西化是不符合实际的,在《美式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中,旅美教育学家黄全愈以自己孩子在中、美两国接受的不同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中美教育的差别,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参考和警醒。
在整本书中,几个问题发人深省。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似乎就在慢慢磨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加注重模仿。他以自己孩子学画画为例:儿子在中国学画画基本功学非常了得,可以说是画什么像什么,这一点使得他的父母非常自豪。可是到了美国,美国老师却不教怎么画,而是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自由构图,美国孩子的画也是不成比例、不讲布局、没有结构,甚至没有基本的笔法。这让儿子一下子无所适从。中国孩子画画总是爱问“像不像”,而美国孩子喜欢问“好不好”。教育的差别可见一斑。
技能可以教,但是创造性却无法传授,在长期的模仿中,孩子们逐渐没了个性。我们总说“熟能生巧”,孰不知“熟也能生笨”。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知识和技能可以传授,但教师绝不能仅仅扮演传统的“传到授业解惑”的角色,而更应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保持孩子们的童真和个性。
二、能不能用左手写字?
能不能用左手写字,是件很平常的小事,在中国很多孩子刚学习用筷子,家长就强烈反对孩子使用左手。这体现了追求表面的整齐划一造成的个性压抑、抑制人格发展的问题。作者以自己儿子学数学为例:儿子在其他同学还在捏着手指头学10以内加减法时就一件会多位数乘除法,上课的`时候他不是讲话就是捣乱,这让老师很头痛。于是老师就让他改作业,有时候荣誉性地送他去图书馆帮工。在中国的课堂上行吗?我们规定孩子必须举手被请到才能回答问题,否则就是扰乱课堂秩序。然而在大班额的前提下又不得不压抑孩子的个性,要求整齐划一。
其实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都不愿意看到孩子们的个性被压抑,限于现实种种,最后却不能不这么做。比如我们班有几个孩子非常有性格,从他们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非常有灵性,但他们大多不受管教,这样就往往会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究竟该怎么教育是我目前比较头痛的事情,在此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能。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在美国的课堂上凡是属于见解类型的问题,老师是不能判定谁是谁非的,如果一定要表达观点,必须说明这仅仅是自己个人的见解。首先,绝对不允许老师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其次决不允许老师用自己的见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因为很多事情是不能以简单的“对”或“错”“来回答的,很多时候对错也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很多是属于价值观、审美观层面上的问题也不能用“对”、“错”来回答。因此作者认为,教育的内容应该以“真、善、美”作为依据。“真”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去证实,而“善和美”没有统一标准,才最能体现老师的水平。
我想这也许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教育的本真。
四、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
我们一贯的观点就是: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但是中国自古就有“伤仲永”这一故事警醒人们,神童并不代表长大能成才,高分低能的大有人在,很多孩子都是高智商、低情商。这当然源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学问有关。中国孩子学得多悟得少,而美国孩子学得少悟得多。
在美国从小就鼓励孩子去独立研究和独立动手,小学阶段就开始写研究报告,为了完成一篇研究报告,孩子们要去查阅各种资料、向不同的人请教、反复做试验,而师长只是旁观者。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是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因此我们不妨多给孩子提供自主动手和实践的机会,家长和老师不要做太多干预,也不要把结果看得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过程中的收获。
在这本书中还探讨了很多尖锐的问题:要不要投自己一票?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作者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当然这也仅仅是作者个人观点,很多做法在中国似乎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做的只是作一个参考和警醒。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坠落凡间的天使,只是经过多年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很多孩子原本充满灵性的目光开始变得呆滞,原本活泼的个性变得沉默寡言。作为家长和老师该怎样保护天使不再折翼?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7
前段时间有幸读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美国教育有点滴了解,曾片面认为美式教育开放,对孩子的个性培养比较好,而我们的教育就是缺少了这一点。在读完了这本书后,让我对美式教育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对我们自身的教育也有了更多感悟。其实,凡事都是有利有弊,就如书中所说的“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还是人。”
“如果连你都不相信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这句话让我感触至深,现在我们一直鼓励孩子自信,包括我们现在的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多地机会展示自己,能自信、大方。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没有给孩子创造机会。比如,我们经常评选的优秀学生,往往都是同学们推选出来的,却很少让他们自己推荐自己。往往别的孩子在夸奖自己的时候,脸上不是自信而是不自在。开学时,在班干部竞选中,虽然一直都是鼓励孩子自荐自己,可是效果还是不明显。如果我们能坚持鼓励孩子,多给孩子们自荐的机会,相信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更自信!
“没商量”的.“天条”这一小节也让我有较深的感触,特别是其中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义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在集会或各种活动中要举止适当,完成作业,保证家长能看到学校让带回家的各种文件和报告。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就是需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以上一些义务更是他们应该应尽的义务,不能任由孩子把完成作业当成是爸爸妈妈的义务。分清各自的任务,认真地尽自己职责完成自己的义务,这样更有利培养有责任心的下一代。
看完了这本书,我还有一些触动,就是美式教育特别维护教师的权益,这样能保证教师更好地工作。虽然我不赞成过去地棒打式教育,但是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就是上帝这种风气也不行,明理的家长还能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而很多不明理的家长却是以为自己真的就是上帝,认为老师就是应该和他们一样袒护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容许老师教育孩子,更别说适当地惩罚了。而这本书中提到的几种惩罚孩子的形式对本书作者的儿子的成长还是有效的。
如果真的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更辉煌!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8
在《美式校园----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一书中,作者运用自己的儿子---矿矿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亲身经历为事例,以简洁、朴素、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中美教育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同时引发了我们对当今中国教育存在问题的思索。
“素质教育”对我们来说已不再新鲜,它的提出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何为“素质教育”?如何搞好“素质教育”?为什么在中国“素质教育”的实施还是如此举步维艰?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或多或少能从中找到答案。
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在课堂上,常常能听到老师们说:“中国必须实行素质教育,中国未来的学生必须具有创造力。因此现在你们要学会创新……”但什么是创造力?又该如何创造?所谓的“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的“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
矿矿三岁就能画得一手好画,对什么东西都能临摹的逼真。与其他中国的小朋友一样,只要个他们具体的事物他们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但如果让他们凭空作画,却是一点也画不出来。相比较于中国,美国的小孩确实在毫无拘束的环境下自由作画,他们对画只问“好不好”而不是“像不像”这其中的差异不难看出中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模式国小孩的作画什么东西该怎么画都必须是心中有数的才能画得出来。然而这种模式对创造力的发展真的有好处吗?不,过多的限制只会把孩子的思维固定得更窄。培养出来的顶多只是一种作画的技能,而不是创造力。如果我们事先把“创”扼杀在摇篮里,哪里还有“造”呢?
要承认老师是有缺陷的,要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性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老师
自古以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我们所遵循的道德标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崇高的,他们就像是学生前进道路的指明灯,照到哪里学生就走向哪里。老师要少犯错误,甚至不能犯错,要严格要求自己。然而,老师也是由千千万万个人去扮演的,也会有缺陷。就像我们不能要求自己尽善尽美一样,我们也不能要求老师是完美的,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所以我们要敢于质疑老师,敢于发问。在美国,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对待见解性问题时,老师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必须说明这仅仅是自己个人的看法,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用自己的见解作为学生判断是非的标准。在接受这么多年的中国式教育的我感受最深的便是这一点。老师在对待见解性问题时,也会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然而最后总会由老师做出总结,给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说是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只以至于有这样才能拿高分。久而久之,便在思想里形成一种意识——老师的观点才是正确的。以至于到了大学,老师在对此类问题常常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这总会让我很难适应。这难道不是中国长久以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结果吗?
在中国接受初等教育,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这并不是最佳的组合
教育的最佳的组合应该是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创造力的培养相结合。中国重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教授,却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因此中国的`中学生能年年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各种奖项,而在诺贝尔奖项却至今无人问津。与之相反,美国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但忽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才有美国的大学生向老师请教关于百分比的简单问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的个性、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也像种子一样,需要良好的环境。如果一颗在发育阶段没有得到适当的护理,没有得到科学的施肥,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那么这颗种子就会发育不良。等着颗发育不良的种子长到一定的程度,甚至已经基本定型,才移植到良好的环境,虽然可以成材,但至少已较难成为参天的栋梁之才。所以,在传授孩子双基的同时就要培养其创造力,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良好环境,以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美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但并不是要全盘吸收。我们要学习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取其精华。其中的某些部分,我认为是有必要思考的。如美国的教育惩罚制度,让犯错的孩子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或罚他们在别人吃点心时只能看不能吃等等。这些做法都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我们认为教育是目的,惩罚只是手段而已。教育就是说理,是力求做到心服口服。而美国的惩罚制度是允许学生在出社会前犯错。惩罚就是照章办事。就好比违反交通的人要被开罚单一样。
读完这本书,对素质教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加坚信了中国教育的改革必须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但改革的具体方案该是什么呢?我们又该走出第一步呢?我想中国的教育未来,需要更多的仁人志士投入其中。
中国未来的教育,需要我们反思。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9
4月,我们共读《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拿起书,封面上的几行字吸引了我:“中美教育的震撼对比与剖析”,在这之前,我们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而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他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
我们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到底有哪些差距?我从中又能学到什么可以运用于我的工作中?我带着这些问题看完了这本书。
本书在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讲述了儿子矿矿学画画的事: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地乱画。最终,作者百思不得其解学校这样教孩子画画,同意儿子不再上这种“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一时间,作者发现,自己的儿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是“像不像”,而美国的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由此,让他想到训练与教的问题。
这些内容其实就是我们也曾提到过的问题:我们应该做怎样的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形成了共识:教育者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教育,最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辩证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然而,真正落实的又有多少。有多少老师还是在为考试而教?为分数而教?
我们集团开办的国际部也好,还是小组合作高效课堂也好,包括集团提出的三三四目标,都是在为此而努力地做着: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而且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师一点点引导他们,告诉他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学习,最终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习惯、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知识也掌握了。我们现在做的,是在课堂上把本属于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书中第八章内容是“要不要惩罚孩子”中提到: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惩罚的制度。惩罚的形式多样:给父母打电话、罚站、不让参加课外活动甚至停课等,但不搞劳动惩罚。
其中也提到了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在美国学校对孩子的惩罚也多是以遏制孩子的ego膨胀为目的的。
读完此书,我们明白,原来在美国学校,是有惩罚,而且惩罚是比较严厉的,并是形成一系列的制度的。
其实,我们也制定有班规,但没有很好地操作运用。我们也可借鉴他们的做法,先要形成制度,学生犯错误,接受惩罚就按制度办。当然,制度形成的细节需注意,如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订,像停课这类的惩罚在中国可能是行不通的等等。
结合我们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我们需要明白惩罚的目的是教育,而不是教育的结果,惩罚要达到的效果是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更好地改正错误。在学生已经认识错误所在并决定不再重犯时应免于惩罚。惩罚并不像奖励那样有效,教师在教育中应多用、巧用奖励,少用、慎用惩罚。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10
在快乐的新年里读了一本书,《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里有几句话让我觉得有莫大的触动,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发人深省的一大困惑?作者是一个成长在中国教育制度下的人,但是是在美国教育中取得成功的留学美国的博士。他对与美国与中国的教育都有着很深的思考与体会。我自己是一位美术新教师,有的时候作为艺术出身的我,崇尚的确实是美国教育制度的开放与和谐,自然先进。但是有的时候再看看中国,确实是庞然大国,不但是国情的不符合,而且人情更是有一大段时代差距与素质距离。所以美国的教育完全套用的话也不适合中国的。但不是完全不能借鉴,我们因该把他们好的地方运用,还需要带有自己的想法。一位的借鉴哪就是失败。国人啊国人。差距啊差距。
作为美术老师,我更需要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本书作者说到: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实际上“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
有个小故事中说作者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到了美国之后,作者把富有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这一句好不好让我感受到了差距。一种新的模式不知道我能否运用。中国教育能否接受。
他的好不好就是在说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打多数的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老师什么都不教对不对,但中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确存在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对与创造性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教育者,不能厄杀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分好坏的“爱”,应该加强适当的引导,这就取决于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素质。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11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日记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四、要不要惩罚孩子?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律条文摆在那里,没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犯错误,有的只是照章办事的人员。”我们国内有一个理论是:“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的行为之前,就在及时加以制止。”但是,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我的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思考。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08-10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10篇08-10
实施素质教育心得02-18
美国的作文02-02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论文11-03
素质教育作文(精选22篇)12-15
美国之旅作文02-03
谈在美国的经历07-10
《美国陷阱》读后感06-20
素质教育伴我行作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