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教学反思
篇一:连加教学反思“连加”是10以内数加法的教学重点,特别是连加的运算顺序是这节课的重点。我根据这一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学得形象,活泼。从中自主感悟出连加的运算顺序。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感觉这堂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变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感兴趣的“小鸡图”和“小燕子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描述图中的故事。在描述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和描述事情的能力,并愉快自觉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在本环节中,我把书上的2道例题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跑来、再跑来”,的生活经验。通过喂小鸡这一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这一新授环节处理的得心应手,学生一目了然很自然的就列出连加的算式。播放完课件后,我让学生自己探究连加的运算顺序,进而教师板演运算顺序的书写方法,接着又理解连加算式的含义,让学生静态领会连加的意义。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机会,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和“算一算”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机会和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玩”,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不但让学生在做中、玩中愉快地学习,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说一说”环节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连加的数学问题,这样让学生感悟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3、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层层深入。
我在今天的课后练习时,通过第一个层次结合情境,巩固连加的含义。第二个层次应用拓展,动手操作练习,其中这个练习有分为引导操作,自主操作,交流操作结果三个过程进行练习,第三个层次说一说,回归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连加的例子。第四个层次是算一算,看谁算的对又快。第五个层次的练习是提高练习,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总之,这节课,我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并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探索知识创设情境,为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活动中探索新知识,感受数学的作用,经历了探讨“连加连减”的过程。
篇二:连加教学反思
100以内两位数的《连加》本节课的重点是用竖式计算连加的方法,同时体验多样化的算法。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本课内容我精心设计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课。
体育比赛非常注重运动员的参与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了学生的参与,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和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引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在《连加》这堂课中,我用拍球游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热烈的气氛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上,列竖式解决问题,突出重难点,并及时引导学生转向另一个重点:“你还有其他算法吗?”学生积极地参与,踊跃地回答,找出了很多种方法,从而做到了抓住“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参与。
另一方面在本课我结合了生活中的实践,注重了亲身体验,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尤其还注重了精神激励,刺激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时做好活动后的小节,对好的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还辅以“纪念品式”的物质刺激。通过评价,学生既认识了别人,也认清了自己。尽管活动结束了,但参与意识更浓烈了。课结束以后,有很多淘气的孩子对我说:“老师,这节课太有意思了!”
在本节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1、拍球游戏在数数时存在误差,学生参与拍球的少,喝彩的多。
2、小组讨论展开的不够,有些形式化。
3、语言上欠简洁。
4、列竖式时应该身先士卒用尺子,起到表率的作用,并且没有强调等等。
总之,一堂课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我无悔的的选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都要力争每节课精雕细琢,备好课,上好课,因为细节决定成功!
篇三:连加教学反思
这节课难度不大,因为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笔算加法和减法的方法。学习这节课就教师比较轻松,主要是引导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学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这节课我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的学习知识、学会知识。只有在方法的优化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合并式的笔算更加方便。但是为了照顾学困生,也允许他们用分式笔算的方法。
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认知活动,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方法的不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知识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法。例如,本人在教学连加连减的竖式时,学生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竖式方法:一种是用两道竖式来求出得数;一种是直接把三个数加在一起算出得数;另一种是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得数再加第三个数。在解决例1时,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数,充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的机会。但当学生的思维呈现多样性后,如何对这些算法进行优化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竖式的三种写法没有对错之分,但无疑会有优劣之分。这时教师要有优化的意识,又要意识到优化的主体是学生,优化的过程是一个学生思考比较,体验感悟的过程。在教学例1时,我不曾多说什么,只是让学生比较每种方法的优缺点,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去思考优劣。“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这句话体现我对学生的尊重,这句话体现我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感知体会。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从而发自内心的选择出最佳方法。
本节课连加连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只要计算不要出现错误一般学生都会列对竖式。不过,因为加法可以三个数相叠进行计算,因此也出现了连减三个数一起相叠的竖式。(www.fwsir.com)不过,这只是极个别的学生。从计算正确率来说,还有点让人担忧,以后还要强调计算时的细心和计算后的检查!
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的不足:
第一个问题:教学机智的培养。
在到入时我让学生观察两道竖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我的问题问法模糊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是我应该及时调整问的方法说:“第一道算式的得数,和第二道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的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第二个问题:计算课在巩固练习时应加大训练力度
由于我在教学竖式的不同方法时,比较每一种方法的优劣时用的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很少。而且我在和学生一起观察连加竖式的时候,我经验不足,在对于一些竖式上的小毛病,我没有抓住这个教学机智,让孩子去发现那些小毛病,因此在连减计算过程中,仍有这样的小毛病存在。
通过这次的教学,明白了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教学中,不仅要善于扑捉学生资源,更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同时在这次活动中我还学习到了同年组两位教师身上的很多优点。上下车问题是典型的加减混合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两位老师都根据这一问题创设情境作为新课导入并展开更能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都已经有了计算顺序上、列竖式方面的学习经验,所以荣老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主要起[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引领的作用,这样就能节约很多时间用在后面的巩固练习上。事实证明在计算课上使用这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曾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各方面的能力。
每次教研活动都能使我在数学教学这条路上向前迈进一大步,这样的活动是我们年轻教师快速进步的最好捷径。
【连加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连加连减的教学反思01-20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01-15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02-22
小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04-18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15篇)01-19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15篇01-15
连加、连减、混合加减教学反思04-08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范例【6篇】09-13
连加、连减、混合加减教学反思5篇04-20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同数连加》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