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参观纽约中央公园、自然历史博物馆有感
参观纽约中央公园、自然历史博物馆有感
一、亲近自然
中央公园
上午我们参观了有"纽约之肺"之称的中央公园,公园有山有水,林木掩映,谁能想到在纽约这样一个高楼林立的繁华之地竟然有这样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人们在这里忘却烦恼,享受生活。
漫步在道路蜿蜒的公园里,我们感受着自然的美好,甚至每一片落叶都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如果你放下脚步,沉淀一颗浮躁的心,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就会发现,人类之于万物是多么的渺小。行走在自然中,心胸就会豁然开朗。
公园里道路起伏不平,到处都是百年的古树,树枝交错掩映,树根盘曲折叠,构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喧嚣嘈杂隔离出来,营造出一个幽静的世界。公园里有许多湖泊池塘,绿水倒映着青山,美不胜收。草地上到处是信步的鸽子,他们高傲的迈着脚步从我们身边走过,完全不害怕我们。
在参观的过程中,偶遇一个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在绿毯似的草坪上玩耍,孩子亲密的抱着他们的狗开心的笑着,母亲慈爱的凝视着自己的孩子,狗温柔的舔舐着孩子的脸颊,阳光透过婆娑的树叶落在他们身上,大家都被这和谐的一幕感动而驻足不前。
纽约公园的出现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环境恶化的结果,人们希望能够有一个新鲜空气、阳光充足的地方来改善生活条件。纽约公园让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人们能够有机会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亲近自然,释放自己。人们只有学会享受生活,才能更好的创造生活。
自然历史博物馆
时隔几天,重回纽约,来到繁华的都市,这次体验的,不是他的繁华,而是这座城市所拥有的自然、科学与文化。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位于纽约曼哈顿区,迄今已有100多年的馆史。今天走进自然历史博物馆,果然被其所折服,里面的展品真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首先我们参观了中国古文化展区,看到了中国远古人类的发展、远古时代古人类生存的工具及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在异国他乡遇到倍感亲切。美国把中国的财神称之为"the gods of traditional China",即中国的上帝。的确,在中国,财神、观音之类的神都被百姓供奉,以求多财多福,虽然这对于客观实际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文化,也体现了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的中国文化及远古人类的探索都让我所着迷。
然后,我们也参观了非洲动物展区、美洲动物展区,对自己的自然知识进行了科普。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动物标本缺失很逼真,无论是动物本身还是背景,这着实需要科学、艺术的完美结合。在这些展区,我看到了非洲的大象、狮子、豹子等等,大致学习了其生活习性,使自己的动物知识有了很大的扩展,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恐龙展区更是勾起了我对这个消失数千万年的物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而天文主题的展览则显得通俗易懂而又深邃,我们可以从不同形式的展览中获取知识。特别喜欢那个演示远古时代地球陆地、海洋变动的模型,抬头仰望地球,感觉整个地球是那么美,那么迷人。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让我看到了希望。科学是美丽的,是迷人的,而行走在时代的我们,更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不为别的,只为丰富自己的生活与人生。
二、城市之洲
今天上午,我们来到了美国著名的公园—中央公园,中央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自然景观之一,里面设施浅绿色亩草地、树木郁郁的小森林、庭院、溜冰场、回转木马、露天剧场、两座小动物园,可以泛舟水面的湖、网球场、运动场、美术馆等等。里面常常能看到跑步运动的人群,我想在第五大道这么繁华的地段能有一个公园供大家娱乐散心是多么愉悦的一件事啊,尤其是对老人来说在繁华的闹市中生活时,总想寻觅一处安静休闲的地方养生,而中央公园就是最佳选择。下午我们参观了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位于纽约曼哈顿区 ,占地面积为7公顷。该博物馆是一座综合罗马与文艺复兴样式的雄伟大厦,始建于1869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馆史。里面的陈列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矿物、人类、古生物和现代生物5个方面,有大量的化石、恐龙、禽鸟、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复制模型。里面的动物极为逼真,都是用动物体的标本制成的,还原了动物真实的生活场所,最让人震惊的是恐龙馆,小的如羊般大,大的高近10米,十分庞大,我在想如果当时恐龙没有灭亡的话那它肯定是动物之王,人类或许就不一定存在了,整个博物馆都很好的反映了地球的整个演变及生物的演变,同时我也发现了中国博物馆和美国博物馆的区别,在中国博物馆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历史自然的演变,而在美国博物馆中很大部分展示的是全世界各地的历史自然,至于这些考古文物的来历和途径就不得而知了,总之,今天见识了人类自然生物的历史,真的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得不到的科学知识。
三、运动
今天我们再次到达了纽约中央公园参观,在路上李导为我们讲述了美国的土地制度。在美国建国以前,许多印第安人圈定了一些土地以后给这块地取个名字,然后这块地就归个人所有了。美国建国以后,美国政府将不归个人所有的土地收归政府,这些土地个人不能开发使用。纽约的中央公园是属于纽约市政府所有的。
再次来到公园以后,我就发现能够在市中心保留这样一个原生态并且占地这么大的公园真的很难得,在游览的路上还遇到了很多锻炼身体的人,就像李导所讲的:纽约人很会生活。在一路上的游览中真正体会到了这一点。
纽约市的中央公园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留存的一片绿洲。中央公园占地约3.1平方公里,紧挨着纽约繁华的商业街—第五大道。走近公园,里面高大的树木,茂盛的花草,还有在河岸上栖息的乌龟,如果不是从繁华的街区走进来,很难想象这是在纽约城中。抬起头便可看见远处的高楼大厦,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让我不禁要多拍些照片,不知以后还能不能看到。
走在公园里,随处可见当地人运动、休闲的身影,跑步、骑单车或是在公园里的咖啡馆聊天。如此惬意的生活方式!想想忙完一天的工作,傍晚在公园里接触自然的洗礼,净化嘈杂的心灵,繁华的纽约城与中央公园是如此的相得益彰!
今天下午我们参观了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这座博物馆是一家私营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由入场费、会员和捐款所支持。纽约市拥有博物馆建筑物和建筑物所在地,并提供资金作为营运和维修之用。
四、不舍纽约
寸金寸土的纽约曼哈顿中心地区,邻近着著名的曼哈顿第五大道,奢华的商业中心之下出现了这样一道鲜翠欲滴的园林式的公园,简直可以谓之奇迹。这里不愧是纽约的"后花园",浅绿色的草坪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点点,树木郁郁的小森林有让人置身于丛林之中的感觉,枯木、鸽子点缀其中,让人忘了这是一处完全由人造的自然景观。这里还有庭院、旋转木马、可供游人泛舟的青色的湖,在纽约人紧张忙碌的生活当中,这里都是他们可以释放压力、感悟自然的好地方。同时特别羡慕的是公园当中许许多多的家长和孩子的亲密互动,或奔跑,或打滚,或与小狗嬉闹,在这样一座悠然自得的公园当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和谐与自然,家庭的欢乐也许就应该是这样,简单而纯粹,有自然相伴、呼吸着最新鲜的空气,度过一个愉快的一天就已足够。佩服当时纽约市的决策者,在1857年的时候就已经为所有的纽约市民预留了这块公众绿地,这一项英名的决定不仅仅让纽约市民多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地方,这里还成为了纽约市的新的地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游览,这样的结果想必是当时决策者们没有料想到的。相比中国的北京上海,我期待我们的城市设计者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需要从大局出发,为了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加大绿化设施和对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等到结果无法挽回时才后悔我们对环境破坏了太多。
在纽约的最后一天,心里最多的是不舍。在上海生活了那么久,到了纽约发现完全不用适应,因为无论是从城市地位还是职能,纽约简直就是美国的上海市。最后一天的森林公园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算是睹了纽约这一风情女子最后的芳华。纽约中央公园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摩登女郎的淡雅与妩媚,自然历史博物馆则让我们认识到了纽约智慧深沉的一面。纽约是一个过了妙龄之年的知性女子,却也活得摩登时尚。见了纽约的富饶,见了纽约的底蕴,见了纽约的和谐,见了纽约的喧嚣。这才是完整的纽约。她是复杂的,更多的美妙等待着你去发现,我相信我们还会再次邂逅,许愿池里面的金币是我对你的诺言,暂别了,纽约。暂别了,纽约。对了,似乎一直忘了说,I LOVE NYC.
耶鲁是一座城,住着多少古老的灵魂。绿坪下的尸骨,诉说着这座城的历史。古朴的钟楼敲击着智慧与责任的钟声,教堂一样的图书馆,庄重地告诉你,这才是知识的殿堂。生活区旁的古迹与纪念碑被随意地信手拈来,告诉你这所百年名校的不羁。耶鲁是一本厚重的圣经,总有一天,我会走近,郑重地一页一页将其翻开…
久闻哈佛和耶鲁大名,这两天终于幸得一见!如果说用汉语中两个词来形容的话,我觉得哈佛是豪放派的,耶鲁呢绝对是婉约派的!但这两所大学的共性就是隐藏于闹市之中,没有中国式的大学的大门,我想这也是美国大学的特色!说到美国的大学,他们的办学模式大不相同,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这相对于国内的大学有很大区别!哈佛大学是美国办学最早的大学,将近四百年的历史,可以说在全美乃至全世界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耶鲁也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毫无疑问在岁月的磨练中这两所大学逐渐的变得各具千秋!今天走进耶鲁,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以为这是教堂,清一色哥特式,金黄色的色调,像沙漠中的城堡,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在这个学校的图书馆我分不清它和教堂的区别在哪!她的校训也是取自于圣经,中文译作就是光明与真理,在这所学校我看到了很浓厚的宗教气息,是一种神圣的力量在推动着!耶鲁位于纽黑文市,一个仅仅拥有16万人的城市,相当于我们中国一个小镇的数量,但却拥有着这么一个世界顶级院校!这点和国内也有很大区别,国内好的优秀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了一线城市,很少有隐于小城中的名校。耶鲁在这个低调的小城中缺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如果可以给我选择的机会,我会努力的去拥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