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菊英的出嫁》读后感

《菊英的出嫁》读后感

时间:2022-05-26 05:56:0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菊英的出嫁》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菊英的出嫁》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菊英的出嫁》读后感

  《菊英的出嫁》读后感 篇1

  读《菊英的出嫁》这本书的时候,对于这篇小说最开始的印象是批判过去农村中封建愚昧的落后的风俗,但是在仔细的读过两遍之后,我发现这篇小说不像其他的乡土小说一样具有一定的时空局限性,它想要探讨的问题即使换算到今天也依然适用,那就是感情是维系一个人生存的关键。

  在探讨《菊英的出嫁》这本书之前,我想先来谈一谈乡土小说。在我看来,要想读好这本小说,首先要明确乡土小说的本质,乡土小说不单只是为了批判而写,它的首要出发点在于作家对故乡的爱,因为爱的深沉,所以才更加不能忍受故乡人的一些劣根性。在读的时候,我们既要看到作者故乡郁闷落后的.一面,也要看到农村人民勤劳、淳朴的一面。

  在分析这本小说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分析主人公——菊英娘的形象。在一个人物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她为什么要省吃俭用让自己过的困窘不堪呢?通常情况下,一个人难道不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才不断努力的吗?我想,这时候的菊英娘就已经脱离了追求物质层面上的需求,而是上升到了追求精神层面上的满足,然而菊英娘受到过去乡村崇神愚昧思想的影响,使得他的追求注定只能是她心中的幻想,犹如那镜中花、水中月,看着很美,却没什么用处。

  菊英娘这个形象最大的悲哀之处就在于她为孩子做的事情,在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来看都不能说是有错,最终却酿造了一个悲剧的结局,菊英越是乖巧,菊英娘的心中就越是悔恨。在丈夫远在千里之外,唯有与女儿相依为命的菊英娘来说,女儿就是她生存的信念,就是她生活的中心,一旦失去了女儿且周边又没有可以转移感情的人事物的话,就会通过怀念来不断加深这种悔恨的情绪,从而逐渐的转化为一种执念,成为人生的目标。

  由此可见,人并不是能够离群索居的生物,一个人的正常生存需要与他人进行情感的交流,需要互相关爱,或许还要让自己或别人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方向。

  《菊英的出嫁》读后感 篇2

  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即合理”,那么,鲁彦笔下这不被人认可的浙东宗法制农村冥婚习俗的存在,合理 之处在哪里?

  鲁彦笔下的菊英是一个只有8岁阳寿的女孩,在她病逝十年之后,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已到时婚龄,于是 顺理成章地为她订了一门阴亲并倾其所能预备了丰厚的嫁妆,然后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将她“嫁”了出去,把菊英 的棺材由青色的轿子抬到男方家。冥婚制透现出愚昧落后的原始信仰,即以为人死后依然成长并且灵魂不灭;那 铺排的煞有介事的程式在令人咋舌之余难免显得荒唐可笑。然而小说有关这一事件的始末通过一位失去女儿的母 亲的意识之流渐次溢出,浸盈着浓厚的无依无托的母爱,对落后意识与习俗的批判与讽意由此淡化于一个母爱对 早夭女儿彻骨的哀思之中。

  菊英是母亲唯一的“心肝儿”,生前长得好看,聪明,听话,能干。她深知家庭的艰辛,从小就非常懂事,尽 自己所能的为家庭分担。所以,菊英也领受着母亲深深的爱怜。八年来,娘没有打过她一下,骂过她半句,她实 在也无须娘用指尖去轻轻的触一触!谁知祸从天降,一次,难得出门的菊英跟着祖母到表兄弟那里去吃喜酒竟受 了风寒,得了可怕的“白喉”。在她受病痛折磨之际,母亲心急如焚,四处求医,甚至哀求冥冥之中的神灵,祈求 灶君菩萨的保佑,但死神并未感动于挚母的殷殷之心。

  菊英离开娘已整整十年了。这十年中,娘为了菊英,为了她的心肝儿,“不知滴了多少眼泪,瘦了多少肌 肉。”她常常想念着她的菊英,口角露着微笑?眼边留着泪痕?她的世界是一个光明的?是一个黑暗的?有神在 保佑她?有恶鬼在捉弄她?肥了?瘦了?或者病了?十年后,冥婚的习俗激活了母亲破碎的心。为了除却她“心 肝儿”在阴间的孤寂,她认为“唯一的方法是给菊英一个老公,一个年青的老公。

  “为此,她耗费了许多心血。五六年前,一听见媒人来说某人要给儿子讨一个老婆,她便“冒风冒雨,跋山涉水”去 打听。为了把女儿的婚事办得“热热闹闹阔阔绰绰”,对自己的吃穿非常俭省,虽然菊英的爹不时从远处一百元二 百元地带回来,但她不肯做一件好衣服,买一点好的小菜。她多病,但她总不肯雇一个女工,“甚至一个工钱极 便宜的小女孩”,她往往带病工作。她认为自己是不要紧的,要紧的是女儿的婚事。现在她终于为女儿找到了一 个非常好的“女婿”。于是她开始尽力的给女儿预备嫁妆。嫁妆“没有一件不精致,新奇,值钱。”一切准备停当, 她欢欢喜喜地将女儿嫁出,“看的人都说菊英的娘办得好,称赞她平日能吃苦耐劳。她们又都谈到菊英的聪明和 新郎生前的漂亮,都说配合得得当。”但是菊英的娘却“在家里哭得昏去”。这哭与哭嫁的外悲内喜有实质性的差 异,它是母亲对女儿寄予的复生之梦的幻灭。母亲将十年来郁结的对女儿的思念、关切都投注于为女儿结门阴亲 的`活动中。然而,正如十年前母亲的爱并未挽住女儿生命的游丝,十年后为女儿操办婚事所带来的欢乐也是幻若 昼梦而转瞬即逝的,它最终留给母亲的是难言的哀怨与悲戚,是更深的孤寂与虚空。这里的母爱有着与冰心笔下 伟大、温馨的母爱截然不同的色彩与情韵,它在读者心灵中留下的是爱的无力与软弱、空幻和凄楚。

  心里难受极了,对这样血浓于水的亲情,对这样毫不保留的疼惜,对这样不能拒绝的爱怜,不想再多说什 么。此刻,能否就这样停留片刻,承认承认这习俗的存在合理性。

  《菊英的出嫁》读后感 篇3

  《菊英的出嫁》讲述了一个愚昧的农村母亲为已去世的女儿办了一场冥婚的故事,作者对冥婚这一陋习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当时较为愚昧的人思想的腐朽、落后,也看出了作者对冥婚这一陋习的抨击。

  小说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与担心,通过写菊英的娘看到别人的女儿都在自己的娘的身边长大,都可以见到女儿与自己不能见到自己的女儿做对比,表达了菊英的娘对菊英的思念,同时“菊英离开她已有整整的十年了”“这种种,只有天知道”也为后文菊英已经去世这一事实埋下了伏笔。接着,“无论男子或女子,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想要一个老婆或老公,她相信是必然的。她确信——这用不着问菊英——菊英现在非常的需要一个丈夫了”写出了当时部分拥有封建思想的人的无知、愚昧,即十七八岁的人就一定要结婚,这种想法在现在看来是非常可笑的,十七八岁的人在现在还只是未成年人或者刚刚成年的人!但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认为十七八岁结婚是正常的。

  “于今,她心满意足了,她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女婿,虽然她现在看不见女婿,但是女婿在七八岁时照的一张相片,她看见过。”“她知道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缘故。但是她以为自己是不要紧的,不论多病或不寿。她以为要紧的'是,赶快给女儿嫁一个老公,给儿子讨一个老婆,而且都要热热闹闹阔阔绰绰的举报”“邻居亲戚们知道罢,菊英的娘不是一个没有福气的人”以及对菊英的嫁妆的详细描写表明了菊英母亲对菊英出嫁这件事的重视甚至大于对自己身体的重视和菊英的娘的好面子。菊英的娘幻想的自己对菊英的训导又提现了一些封建思想,如:女子要遵从“三从四德”,要以夫为天,一定要给丈夫生一个儿子等,表明了作者对这些封建思想的厌恶,再写把菊英的灵柩抬到新郎家和看到的人对菊英和新郎生前事迹的讨论,让人感到荒谬以及对冥婚这一习俗的不解,用现在的眼光看待冥婚这个陋习只会觉得可笑、不可信。

  最后写菊英得了“白喉”这一致命的病,菊英的娘却没有及时带菊英去看西医,因为菊英的哭心软从而耽误了治疗时间导致了菊英的死亡,从中可以看出菊英的娘不信任科学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从菊英的娘对菊英想到西医会开刀和菊英对西医的恐惧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对西医的不了解和不信任。

  全文对冥婚的描写和菊英的娘对菊英的回忆体现了冥婚这一陋习的荒谬和对封建落后思想的批判与讽刺。

【《菊英的出嫁》读后感】相关文章:

菊颂作文04-16

关于菊作文05-25

菊优秀作文03-05

《英英学古诗》教学反思03-18

盛夏之菊作文03-07

波斯菊作文06-20

菊与刀读后感09-20

《英英学古诗》教学反思11篇03-22

闺蜜出嫁的暖心句子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