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巨流河》有感

读《巨流河》有感

时间:2024-10-19 12:40:57 飞宇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巨流河》有感1000字(精选7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巨流河》有感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巨流河》有感 1

  平日里,我们经常听到"大明星""大作家""大元帅""大领导",却从未有人在"老师"前面加上过"大".读完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我对"老师"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老师也可以成为"大老师".

  《巨流河》是邦媛先生的自传,是一本"惆怅的书",以时间发展为线,讲述了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书中有三件事让身为老师的我倍受鼓舞。

  胸怀国家,有容乃大。"国立中山中学"成立于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六日,由齐世英(齐邦媛的父亲)、黄恒浩、周天放、李锡恩等人联合创办,专门招收不愿做日本顺民、逃亡到平津的青年。这是中国第一所国立中学,诞生在清末民初、外殖入侵、风雨飘摇的社会,历经战乱。从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到一九四五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中山中学的学生和老师们颠沛流离,逃亡的脚步从北京到重庆,丈量了大半个中国。不停地迁校,不停地跑警报,在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中山中学学生的学业从未休止;而为两千多名学生提供尽可能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的,正是以齐世英为代表的许多爱国人士,他们为了国家尊严,为了同胞不再受外族欺凌,尽自己所知所能所有,以最大限度保留复兴祖国的.希望之火——知识,让其充分燃烧,将黑暗的世界照亮,因为他们坚信: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拯救积弱的中国。

  真才实学,师魂高大。书中,邦媛先生忆述了从南开中学到武汉大学的许多位恩师。如41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回国后创办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校长,将"鸡蛋糕"(基隆、淡水、高雄)带进地理课堂的吴振芝老师,让诸多南开校友深深眷恋的国文教师孟志荪先生,将作者领进英国文学殿堂的美学家朱光潜老师,借"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引导作者走出情惘的吴宓教授,等等。战时的老师们凭借真才实学吸引学生,他们注重教育的国际性,视学生如子女,背负着民族大义的师魂显得格外高大。

  爱岗进益,乐学为大。邦媛先生真正执教,是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在台中一中教英文,那时她已是三个儿子的母亲。在从菜场、煤炉、奶瓶、尿布中"偷"得出的几个小时里,齐邦媛不仅要备课、上课,还为"傅尔布莱特交换计划"作准备。傅尔布莱特文化交流法案(一九四六年提案)是"二战"结束后美国最成功的国际和平促进计划,五十多年间仅自台湾与美国互访者已超万人。齐邦媛成功考取交换教员计划奖助,在美国进修访问半年。为了辅导高三学生参加大学联考,齐邦媛终日奔波于台中的美国新闻图书室,自编教材,晚上还要在孩子睡后和同事刻讲义、出测试题。邦媛先生教书多年,从未有过发黄的讲义,"高级英文"教材从不连用三年以上。

  "学生是心灵的后裔",在邦媛先生看来,教书从来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传递,将老师所读、所思、所想与学生分享,教室聚散之外另有深意。老师,只有胸怀国家,有真才实学,在岗位上认真进益、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大老师";我们只有努力成为"大老师",才能教育出真正适合国际发展的优秀学生。

  作者简介

  刘洁,女,28周岁,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任教于东海县黄川镇张桥小学。好自然,喜读书,爱古琴,擅倾听。在工作中注意取长补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写在座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巨流河》有感 2

  《巨流河》一书以河为名,讲的也是作者家中两代人在战争年代飘零流落,从位于辽宁的《巨流河》,落到台湾的哑口海的故事。

  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上个世纪的事情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有一种抹不掉的陌生感。听作者把那个特殊年代的那些事、那些人、那种情谊一一道来,方觉历史书中那些轻巧的小字背后,藏着多么厚重的故事。全书很大篇幅离不开“教育”二字。作者从他父亲志在兴办中国教育写起,到她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所接触的老师,再到长大后在台湾的教书经历。

  教书本算个普普通通的事情,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却有了特殊的意义。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压在他们的心头,这样的一群热血青年,希望以教育兴国。教育的魅力便在于此吧:把自己的理念、自己的爱、自己的家国情怀,潜移默化的传给学生。虽然师生终有分别一日,但学生却是带着老师的思想理念和人生态度在向前走去。我一直记得自己的初中物理老师的一句话:“人生的路上,可以转弯,不能回头。”起初,我不明白为何为转弯、何为回头。现在只觉得,昂头迈步向前进时多了几分果敢无畏。

  什么是一个好老师呢?记得我们在新生研讨课上激烈的讨论过这个问题,在阅读此书时又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慨。在战乱年代,有人选择参军报国,有人选择学医报国,有人用文章报国。而他们,则励志用教书育人的方式报效祖国。当我读到他们晚上因为日军轰炸而在田野中四处寻找庇护之所,而第二天早上却要继续上课、考试时,心里是动容的。时代不同,环境也不同了,在现代化的教室中教书似乎并没有在时刻准备逃亡的田间教书显得那么伟大了吗?在我看来,不在于时空境地之不同,而在于教育者的心境之不同、目的之不同。什么样的老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以前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总是搜肠刮肚,把自己自上学以来所喜欢的老师列出,一一一总结他们的优点、所长。现在看来,是自己的眼光狭隘了。把老师当成一种职业,养家糊口,无可厚非。但若是能把老师这个职业当成一种责任,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又是一种境界。

  读此书时,几度为外战争之无情、人民之流离,还有那田野中孩子们的读书声湿了眼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羡慕极了,虽然时刻会有生命危险,但那种“苟不自强,奚以图存”的纯粹的信念是多么珍贵啊!爱国情怀的共鸣,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只恨自己没能生在那个时代,共赴国难。然而新的时代,新的国家,新的爱国主义,有新的内涵。境遇不同,目的相同,国家大义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国家有需要老师就该有动力,国家需要人才,老师就应该努力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样方算得上是位好老师了。

  读《巨流河》有感 3

  《巨流河》中的两代人,是惆怅的。惆怅,与其说是个人和感怀,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的总体情绪投射。家国世变,政权崩离,英灵殉国,文化浩劫,刻骨铭心的伤痛过后,只剩挥之不去的惆怅。

  一代人如齐世英先生一样,一生没有个人恩怨,只有不共戴天的国仇——多少人年幼时看到自己父亲的头颅被挂在城门上。年少时的英志与才华随着四起的战火被一点一点消磨下去,壮怀与理念全部烙入了骨血,终而流血至死。这一代人的惆怅,来源于眼睁睁地看着故土被侵略者的铁蹄踏得面目全非,又少有人能看着支离破碎的山河恢复原样。

  另一代人,如齐邦媛先生,于纷飞的战火中长大,经历过种种动荡,最终漂洋过海,渡到了海峡的另一端。从漂泊到落地生根,由大陆到台湾,扎根重生。但无论何时何地,家国丧乱的影子总是挥之不去。如齐邦媛先生自述:“童年起耳闻、目见、身历种种历史上的悲壮场景,许多画面烙印心中,后半世所有平静岁月的经验,都无法将它们自心中抹去。”

  《巨流河》,也是一本惆怅的书。书中曾写到:“爸爸给我买的是来回双程票,但我竟将埋骨台湾。”

  自六岁离开家乡,之后的十七年辗转各地,在偶然的机会下赴台湾,未料就此定居超过六十年。此后的几十年,再也不能回归,只有站在哑口海边,怅望千秋一洒泪。像一艘回不了家的船,在海浪间望着回不去的土地。从东北到台湾,从六年到六十年,一个是魂牵梦萦的原籍,一个是安身立命的`所在,这两个地方所产生的微妙的历史互动,和所蕴含的巨大历史忧伤,即是全书惆怅的核心。

  然而,单纯的惆怅是不能长久存留的。只有以平静作结的惆怅,才为永恒。齐世英、张大飞、朱光潜、钱穆,这四位对齐邦媛先生影响最深的人,各有各的惆怅,也各有各的平静。于乱世之中保持自己的尊严与人格。虽同“荣华富贵”沾不上边,却一个个活得清白、高贵,近乎神格。

  就像,深感一生应尽之事已尽的齐世英先生,最终回归了平静,坐在床旁藤椅上溘然长逝。就像,意识到死亡终为自己的宿命的张大飞,平静落笔自己的诀别信,而后赴死。“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就像,独坐在青石板上的朱光潜先生,平静地凝望着来来往往的人,在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岁月里,将一代宗师无言的暗示吹进晚辈们的心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就像,带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的钱穆先生,于自己的红叶阶段,几经风雨,终而平静地落下。那历史的伤痕,家庭迁徙,风雨台湾,汪洋闳肆又深情绵密,气势磅礴又淡如平静。

  那血泪苦难的二十世纪,终而“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惆怅与平静的交织照亮历史,纵使“浪淘尽”,也不废江河万古流。江河不废,万古巨流。

  读《巨流河》有感 4

  如此惆怅,如此美丽。

  林语堂说,读书是文明生活中人所共认的一种乐趣,假如你拿起一本书,你便已经得到了一个与最善谈者接触的机会。这位善谈者引领你走进另外一个国度,或另外一个时代,或向你倾吐自己胸中的不平,或和你探讨一个你从来不知道的生活问题。

  读齐邦媛的《巨流河》,就像一个善谈者引领你走进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向你绽放她那火一般炽热的生命。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齐邦媛的《巨流河》。这是一本自传,字里行间饱含着深刻的家国情怀。齐邦媛的《巨流河》,足足二十五万字,它是一本自传,也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八年抗战的血泪流离,南开中学求学的.经历,三江汇流处的大学生涯,抗战胜利后的虚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出生世家的小女孩在战火纷飞的多难年代中的坚韧、乐观与和善,也让我们看到了乱世中人性的至善至美。

  这是一本惆怅的书。渡不过的巨流河,回不去的故乡,是整本书的情感主线。东北与台湾,小时候的故乡和长大后的故乡,隔着长长的台湾海峡,隔着万水千山,而今,物是人非,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成了故事中的情节,只留下空荡荡的回忆。英挺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命陨长空的张大飞,南开校园中的师长同窗……一个个至亲至爱都已离去,带给齐邦媛无尽的惆怅。

  齐邦媛出生在多难的年代,终生在漂泊中度过,没有可归的家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她在1948年离开大陆到台湾,整整六十年后,终于回到了日思夜盼的故乡铁岭。她想再去看看故乡那盛开的铁石芍药,可当她真正踏上故乡的土地,依稀记忆中的故乡已经变成了采石场。她看不到任何童年的痕迹,所有与她童年有关的人、事、物都随风消逝。

  然而,她记忆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在心中。南开的校友师长,永远镌刻在了灵魂深处。她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找寻立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男子张大飞的名字。她找到了,她知道,张大飞已经在这里找到了灵魂的皈依,齐邦媛在墓碑前与张大飞的合影,她用宗教般的仪式与生命中最珍贵的人时空对话。

  渡不过的巨流河——多少壮怀激烈都付诸流水;渡不过的巨流河——让故乡成为了他乡。当人生快到终点,齐邦媛用冷静的笔调叙述着她的一生,《巨流河》,如此惆怅,如此美丽。

  读《巨流河》有感 5

  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评价《巨流河》的作者齐邦媛女士:这个人就是一个真字。要在纷杂动荡的岁月做一个“真”的人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勇敢艰难的事,但齐女士不仅自己做到了,还在此书中为国人在八年抗战中的苦难交缠,慷慨激昂还原了别样的“真”。只为记录那些壮烈之牺牲,不屈之尊严,逆境之希望的平凡人们。因为那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真正存在过,最有骨气的中国。

  读着这本书,就好像看着一行人相互扶持着蹒跚的前行在虽坎坷却曙光在前方的蜿蜒道路上。由书能深刻的感受到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的中国史就是一部战乱动荡史。对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说其实也可以说是部颠沛流离的漂泊流浪记。人民出生在多难的年代,面对种种战乱动荡只能不停的漂流迁徙。没有可归的家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尤其是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肥沃富饶的东三省人。内忧外患,国势的虚弱,引来接壤数千里的俄国边患和日寇的侵略。虽然国土的被占,家乡的沦陷,人民的血泪流离使昔日这美好的天堂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处处烽火,满目疮痍。但倔强的灵魂却是谁也不能征服的。这是一种多么坚强不屈的精神,让人读之心生向往,心情激荡,顿生拼搏奋进之心。

  “中国不亡,有我!”教育先贤张伯苓在战火弥漫,硝烟升腾的国家危亡年代喊出了这声振聋发聩的呐喊。时至今日仍似强烈的回响在中国的大地上空。正是在这种“苟不自强,奚以图存?”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下国人才会涌现出无以计数的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去为不再重现“国帜三易”的耻辱而奋斗而献身。张伯苓校长已经离去多年,但他激情壮怀的身影却永留在国人心中。清晰的永留在我的心中。说实话之前我虽然知道张伯苓是南开抗战时的校长但对他的形象却是模糊难辨的,读了这书,一个活生生,清晰晰的满是热血激情的巍巍中华大丈夫的伟岸印象却铭刻在我及每一个读阅此书的人心中。这也是这本书留给我最深的烙印。无他,只因爱国。唯有把国之一切置于任何之上才能有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奋斗。

  即使在今日,书中所述的奋斗及爱国精神都还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现今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及动力。只有怀着“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的奋发精神我们才能昂扬进取国强民富。只有怀着“中国不亡,有我!”的忘我献身爱国主义精神,我们才能洗刷去往日的耻辱,骄傲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红旗高高飘扬在世界的顶端。

  读《巨流河》有感 6

  虽然号称喜欢读书,从高中以来却很少读传记、小说一类的书刊,偏见地以为这些都是无营养的文体,作者意图调动读者一些虚假的感情体验,因此偏爱如心理、美容类书籍,并因其所具有的知识性美其名曰为“工具书”。

  《巨流河》之前不久读了《江城》,觉得老外这本书写得浅显而可爱(也可能是语言的关系,总觉得科班出生的作者无论是语言或是思想都应该展现更深层次),但是从一个不那么深邃的外来人的角度反映了我们这个国家在某个时代的隐痛。

  如果《江城》所描述的痛楚只是如刀尖划过皮肤,那读《巨流河》所感受到的哀伤则是如心上挨了一记黯然销魂掌般一阵剧痛过后仍延绵日久。《巨流河》书本末尾的评论很精准,齐老师用极其低回的方式处理那些原本戏剧化十足的大情节。我从中读出,她这种低调的文字来源于她低调的处世方式,来源于清洁端正的.家教与自持。她的文字,甚合我的脾胃。正因为如此,我把中国这段我一向不以为然的历史读进去了,它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几页死硬文字,而是幻化成了活脱脱的场景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的情感也随之宣泄,当学生不得已开始辗转求学时,我哭;当难民慌不择路逃命而未能时,我哭;当张大飞为国殉难大爱却无言时,我哭的泪不能止。上一次从书里获得如此这般的感动还是高中时期读《平凡的世界》。

  《巨流河》应该是一本史诗级的邻家读物,源于齐老师看似平凡,却有着不凡的身世。感谢她能翻滚并幸存于历史的洪流里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见证和记录这一切,让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后人得以宁静地端坐,仅透过她的文字,就能恐惧着她所恐惧的,爱她所爱的,感受着她所感受的那么真实的一切。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私有的,是归属于同一个群体的。在个人修养未够的时候,我只是以一个中华炎黄子孙的视角去看待并认同文化,所以《千只鹤》、《百年孤独》、《简爱》这样的文字并不能让获得有入世外桃源般的心潮澎湃,《巨流河》却大大的可以。

  好书果然能做到余音绕梁,三日而不止。好多天了,我都止不住思考: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得出的答案是:时代虽不同,人的灵魂却应该有着相同的安抚方式,简单、宁静、朴素地生活一定还是方向正确。如今,齐老师那张纯净的脸庞总会时不时在眼前浮现,她和她在书中所认同的那些具有清洁人格的时代英雄(齐世英、朱光潜等),渐已成为我心中珍重的榜样。

  《巨流河》之后,难再有此类传记文学能给予我相同震撼!

  读《巨流河》有感 7

  《巨流河》是80多岁高龄的作家齐邦媛的著作。书中借作者父亲的经历,串联起一个个铁骨铮铮的中华男儿,在日寇侵略者的炮火下,为国浴血奋战的故事。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歌声在无数人的哭泣中唱遍万里江山,它穿过历史长河,在被湮没于过往的记忆中,震碎了时代更迭间的迷雾,从书中走了出来,砸在每个人的心上,将往昔的血与泪从深埋地底的英灵中带回现世。

  我似瞧见了在遥远的过去中张大飞怀揣着一颗炙热真诚的心驾着战机躲过炮弹向日寇开火;郭松龄将军在巨流河前指挥着将他余生终结的一战;朱光潜先生谈及华兹华斯的长诗时的哽咽,他快步走出教室时,是否凝望过远方妄想那遥不可及的未来?无从得知。

  齐邦媛先生的人生贯穿了整部作品,从她呱呱落地至垂暮老人,以自己的视角诉说了两代人从巨流河落到哑口海的故事,将二十世纪这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战争重现于这世间。

  十四年抗日战争,数百万人殉国我们如今每一寸丰饶的土地,曾经都荒芜,都被鲜血浸染过。不同于旧时的人们在枪林弹雨中的躲藏,四周皆是断壁残垣,远处战火四起:当下的我们可在繁华的大街小巷中光明正大的欢笑,所至之处人声鼎沸,繁花盛开,逐渐忘记这地下深埋的残骸尸骨。

  生者不言,死者默默,所以我们就该遗忘?遗忘南京大屠杀三十万同胞的枉死,遗忘国都化为鬼域的痛苦,遗忘二十一条不等条之耻,遗忘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的先烈;遗忘惨痛的历史,但这不应该,英雄不该被辜负,不该被遗忘。

  历史给了我们惨痛的一课,万千英灵付出生命只为今朝。他们的存在在冰冷的石碑上用僵硬的`文字证明,他们有时出现在张张泛黄灰白的照片中,偶尔在某本书被提及,但又有谁记得,他们曾经也是满腔热血的少年郎,他们也曾在片刻的休息中,于阳光下嬉戏打闹而不仅仅是一个冰冷冷的名字,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热烈的生命。

  他们怀着一腔孤勇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中四处乱撞,撞的头破血流,却从未放弃,最后撞出了今天的中国。

  我们的习以为常,他们的一生所向。

  书中的张大飞曾在云层上遥不可及,最终也落于冰冷的石碑上触手可及。这是书中的经典角色,也是那时殉国的战士们的影射。还有多少人记得他或他们呢?他们用鲜血与热泪铸就今天,我们也应用一生去铭记。忽忘英雄。

  皆说绝境逢生,在那般混乱的时代中滋生出的不是罪恶之花,而一簇簇向阳而生的野花,生于碎石乱隙,却姿态肆意,身形挺拔。

  今天的二十一世纪,是中华崛起的时代,是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应铭记历史,继承先烈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做出一份贡献。发扬民族精神,宣传民族文化,让祖国强大起来。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勿忘”。

  勿忘国耻,忽忘烈士。

【读《巨流河》有感】相关文章:

读《巨流河》有感(精选19篇)04-26

巨流河读后感01-16

《巨流河》读后感(通用9篇)04-23

巨流河读后感(通用16篇)03-26

读《呼兰河传》有感12-28

读鼹鼠的月亮河有感04-24

读呼兰河传有感12-27

读呼兰河传有感02-05

读呼兰河传有感15篇06-27

读《呼兰河传》有感(15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