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共产主义原理》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共产主义原理》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共产主义原理》读后感 篇1
——余斌老师读原著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介绍了无产阶级在历史上的出现,比较了无产阶级与奴隶和农奴的差别,尤其是这三者在解放自己问题上的差别。在谈到产业革命的后果时,恩格斯指出,"那些……半野蛮国家,现在已经被迫脱离了它们的闭关自守状态。这些国家开始购买比较便宜的英国商品,把本国的手工工场工人置于死地。……今天英国发明的新机器,一年以后就会夺去中国成百万工人的饭碗。"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原理所描绘的图景决不是田园牧歌式的。
在这里恩格斯还提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自由竞争这种社会状况下,每一个人都有权经营任何一个工业部门,而且,除非缺乏必要的资本,任何东西都不能妨碍他的经营。这样,实行自由竞争无异就是公开宣布:从今以后,由于社会各成员的资本多寡不等,所以他们之间也不平等,资本成为决定性的力量,而资本家,资产者则成为社会上的第一个阶级。……资产阶级在社会上成了第一个阶级以后,它就宣布自己在政治上也是第一个阶级。这是通过实行代议制而实现的;代议制是以资产阶级在法律面前平等和法律承认自由竞争为基础的。"
在谈到用建立新社会制度的办法来彻底铲除一切贫困的手段已经具备时,恩格斯指出,"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可见,前苏联和新中国建国后大力发展大工业是必须的。只不过,由于前苏联和新中国在建国前都比较落后,为了发展大工业,不得不限制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能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使一部分人丧失了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恩格斯不仅指出"私有制并非一向就有",而且指出私有制是中世纪末期手工工场"为自己创造了新的所有制形式".也就是说,此前的封建和行会所有制并不是私有制。这就大大缩短了人们通常以为的私有制的历史长度。
在谈到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时,恩格斯的回答是:"不能,正象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建立公有经济所必要的程度一样。……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并且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这表明,在过渡时期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容许私有制的存在的前提是大量生产资料还没有创造出来,而与生产力的落后与否并不直接相关。现在的问题是,当前的中国是否已经创造了大量的生产资料?
尽管不能一下子就废除私有制,恩格斯在谈到"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时指出,"假如无产阶级不能立即利用民主来实行直接侵犯私有制和保证无产阶级生存的各种措施,那末,这种民主对于无产阶级就会毫无用处。"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民主制度意味着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第二,民主将直接侵犯私有制,尽管还不能一下子就废除私有制。
而"只要向私有制一发起猛烈的进攻,无产阶级就要被迫继续向前迈进,把全部资本、全部农业、全部工业、全部运输业和整个交换都愈来愈多地集中到国家手里。"这一点或许能够说明,为什么新中国建国后会很快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为什么农村刚开始搞合作社不久就办起了公社,为什么城市里刚刚调合劳资关系,就迅速地进入公私合营直到几乎全部国营的境地。原来如此迅速地迈进,多少是带有"被迫"的性质的。
在这里,恩格斯为后人诟病的地方是,他认为,共产主义革命不能单独在某个国家内发生:"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但是,通读上下文我们发现,恩格斯并不是指共产主义革命在这些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因为他明确地指出,"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特别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因此,他所指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指的一个历史进程,是指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在世界各国的同时出现,并已经认识到共产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有先有后的。而事实上,上个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就受到了发达国家共产主义革命的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不仅被完全改变了而被特别加速了。
接下来,恩格斯回答了彻底废除私有制以后将产生什么结果的问题:"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切都将是废除私有制的最主要的结果。"应当说,恩格斯的这些设想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这是因为,只要"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余额"不再"引起生产过剩",不再成为"产生贫困的极重要的原因",而是"保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那么就"将引起新的需要,同时将创造出满足这种新需要的手段".
《共产主义原理》读后感 篇2
在图书馆看书,看到有相关著作,即题目所提到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其中有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原理的描述。其总结说:"在废除私有制之后,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而有计划的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的需求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满足另一些人的需求的情况,彻底的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就得分工,进行生产的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他为我们描绘了没有私有制以后的共产主义的社会。这个描绘很好,有一些方面我赞同,但有些方面我有疑问。下面一一阐述。
赞成的方面:在他的描述中恩格斯说:"废除了私有制的社会进入繁荣的新时代,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可以组织分配以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这样的社会为各个不同的相对敌对的阶级也就是多余的,甚至是和新社会互不相容的。"我认为但社会发展到那样一种高度发到的阶段,没有了私有制,也就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同样的社会各个阶级也就会消失,所有的人享有同样的平等,也就不会允许有特别的阶级出现,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是不会容许有不平等的。这一点我是肯定的,也是很支持的。
怀疑的方面:恩格斯在书中又说:"由于整个社会共同的和有计划的经营工业,就更加需要各方面的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分工将会完全消失。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的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个人的爱好,轮流的从一个生产部门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不会再有一类人从事农业,一类人从事工业,一类人从事其他事业的想象"。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现在的人不能够完全的了解整个大的生产系统,在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智力的增加就一定能够使人完全了解共产主义的生产系统?即使教育水平发展了很多,就真的能使每个人完全了解掌握共产主义的生产系统能力?一个是教育的不可能性,再有就是人本能的不可能性。教育在于培养整个人类在普遍学识上的共性,而在专业方面的额特性,教育在于培养各方面的人才,而不是全能的天才;人不是一部只用来储存的机器,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识,要是人能够掌握全部的知识的话,那就违背了客观的自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在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切违背客观规律的是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是真是可以那样的话,只要少量的人就可以使整个生产系统在全球运转起来,何必来那么多的人?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共产主义不是分工的消失,而是分工的细化与专业化。
这就是我对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的一些不成熟的认识。
【《共产主义原理》读后感】相关文章:
有关哲学原理11-01
《抽屉原理》教学反思02-19
抽屉原理教学反思02-14
抽屉原理的教学反思03-29
塔原理读后感07-26
塔原理的读后感02-21
化学反应原理说课稿11-03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05-15
塔原理读后感(精选18篇)08-22